教学管理系统(精选12篇)
教学管理系统 篇1
要想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就要加强教学管理, 它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想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也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保证教学管理的质量。随着中小学校不断地进行小学改革, 教学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几年来, 上级教学行政部门对各学校都采取了有效地领导, 所以为了保证各学校自身的教育水平, 必须要加强对常规教学的管理工作, 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 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 这样才能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都得到提高。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实践经验, 对教学管理体系的创新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
1 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不同的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是不同的, 接下来就介绍一些教学管理的。
1.1 施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
教研组长要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来制定各个学科的教学规范, 并且把规范汇集成书, 下发给每一个教师。在规范中要写明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 还有落实方式等问题。此外, 在教研组的集中活动中, 还要组织教师学习和宣传这些规范, 使得这些规范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进而建立起一个负担轻, 效益高的教学模式。
1.2 实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
备课组组长的责任很重, 不仅仅要负责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组织安排教研活动, 另外, 还应该对全备课组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比如说对教师的考勤情况、备课情况、上课情况和作业批改等工作都要全面负责。有的学校虽然规模很大, 但是教务处的人数却不多, 如果仅仅依靠教导处来负责日常的检查工作, 一定会出现错漏, 所以作为备课组的组长, 应该也负起自己的责任, 对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备课组长要负责监督本组的考勤情况, 作业批改情况还有相关的教学情况。对这些都要进行详细的记载。
1.3 构建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
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 就要建立三级教学常规管理, 即备课组、年级组和教导处三级。教务处对备课、上课、监考、阅卷等工作制定相关的制度。而备课组长和年级组则负责常规的教学管理, 教务处负责抽查工作。这样才能使问题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2 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进行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要怎样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呢?主要有两个核心:一个是要重视教师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积极性。另一个是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和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两点, 就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2.1 看常规是否落实到位。
看常规是考核教师敬业尽职的基本标准。是一个教师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检测,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
2.2 看变化是否稳中有升。
主要看三个数值的变化。一看由班级学科平均分所显示的班级学业水平的变化, 大致分为进步、持平和退步三种情况;二看优秀率的变化, 也就是看年级优秀学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 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培养优秀生的效果;三看后进率的变化, 也就是看年级后进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 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转变后进生的效果。
2.3 看负担是否科学合理。
看负担是指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不重, 课堂效率高不高, 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如果从学业成绩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很大, 还应当进一步了解一下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负担量如何。如果教师是通过超负而换来的成绩, 是不应表扬的, 否则会产生误导。我们认为,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 不仅要看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 而且要看取得每项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符合教学规律, 是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但是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娱乐、锻炼、身心健康为代价换来的, 那么这种成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这种经验也是不能推广的。
2.4 看反映是否褒多贬少。
近几年, 我校提出了“满意服务”的观念, 教师的工作应以学生、家长的满意为目标, 领导干部管理要以教师的满意为目标。因此, 我们的评价制度必须考虑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必须通过评价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满意服务意识。学生的反映主要是通过每学期定期开展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座谈会、班级报表来收集情况。家长的反映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专题座谈会等来获取情况, 家长反映的情况基本来自学生, 但是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刻性, 对于改进学校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3 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人们常说,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 一所学校在现代管理体制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 这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 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已势在必行。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信息存储和处理手段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在现阶段, 这种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采用网络化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既是管理模式信息化的体现, 反过来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工作、提高效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 可以提高管理的正确性、及时性、可靠性, 使广大教务管理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杂乱事务中解放出来,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总结和继承传统教务管理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 促进管理信息的反馈与交流, 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例如, 在“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传统形式的问卷调查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 而且不便于修改和完善。而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 不需要手工输入和处理数据, 能直接显示调查和统计结果, 即可增强数据的准确性, 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还能很方便地修改调查项目。我校就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让学生更方便的参与教学过程评价, 参与教师满意服务评价, 变过去的抽查为学生全员参与。对学生反映出的普通问题, 利用“教学例会”对组长反馈, 对个别问题找老师个人交流。通过“评教评学”活动, 加大了反馈力度, 对规范教学行为起到了督促作用。
总之,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 应该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规律, 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构建和谐的校风、敬业的教风、高效的课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智利.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讨[J].学习月刊, 2006 (14) .
[2]邵通, 陈长香.创新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3 (3) .
[3]葛剑.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推动教学改革发展[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
教学管理系统 篇2
《中学教学管理系统》(试用版)是专门针对中学教学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和编制的功能齐备的应用软件。系统集数据编辑、处理、储存、统计、查阅和专业表册输出于一体,支持局域网内联机操作而无须专门的服务器,从而达到有效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实现数据共享之目的。其友好的系统界面、纯中文的功能按扭、职责分明的权限管理、善解人意的人机对话以及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构成了本系统“通俗易懂、操作简单、录入快速、统计精确、查询简便、管理规范”的六大特点,非常适合普通(特别是同时开设高、初中)中学的教学数据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教学成本。
系统分主程序与客户端,即可在局域网中运行,也可单机使用
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的系统教学法 篇3
在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的抱怨,“管理专业课没啥学的,也没学到啥。”一些专业教师也会有这种想法。根据从教几年的实践体会,结合教育理论技术知识,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存在模糊认识。
一、传统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弊病
有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管理类各专业课之间看似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一个专业内的各门课程都可以独立进行,专业的理论系统性很差。不像工科类的专业课之间有很强的逻辑运算和公式推导,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联系紧密,理论连贯性强,感觉专业系统性好。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管理类学生感觉学无所获的教学效果,那必定会在人们心中会对管理专业有这样的看法:“假”,很虚,感觉没什么理论支撑;“大”,专业技能理论上可解决的问题广大,感觉甚至大得有些夸张;“空”,只是空谈,看似没有实际直观的数理支撑。这些观念充斥着很多人的头脑,这也是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深思的地方。
但实际情况是:管理学专业是一门理论系统性强,实践科学性强的专业。人才市场上在紧缺专业中年年都有管理类专业的影子,这就对管理专业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问题:既然管理类专业人才紧缺,可为什么所教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呢?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众多的教学方法,提出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系统教学法与各位老师交流。
二、理论教学的系统教学法
学校的专业教学只有明确了教学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管理人才,使学生真正学到管理专业的精髓,就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1.注重信息系统
从学习动机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既然如此,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习者安排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2.突出学生主体
构建学生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基础是靠学生主体与管理活动客体的相互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管理活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强调客体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在管理专业活动中学习管理;强调主体的积极作用,即主体的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管理专业认知结构只有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主体的能动反映即主动构建才能形成(如图1所示);强调完成两个“飞跃”要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办事,教学要以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规律为依据,采取必要措施,创设必要条件,自觉促进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有序形成、发展与构建。
3.明确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
4.强调意义接受
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接受学习。接受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避免走很多弯路,有意义接受,不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层次的学生在高校完成学业后,在工作过程当中会很好应用原理理论进行设计工作,更多的是指导他们的专业实践。因此,在通过认知案例对专业理论感性认识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原理是为了发现实践工作中的专业问题,及通过所学原理怎样理解专业活动。让学生明白通过原理理论反向思考专业活动,使其的专业技能达到较高的层次,调动学生学习原理的积极性。
5.完善认知结构
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应将管理学原理贯穿各管理专业课始终,阐明各专业理论及方法的依据。使知识结构系统化,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层次,提高教学效果。
6.注意随堂记忆
每一节课上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7.强调有序构建
管理专业教学的本质是通过传递人类探索社会管理活动的经验,构建学生一定的管理专业认知结构。因为作为教学目标的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是通过一定的步骤分步构建而成的,这是构建过程的有序性。此外还要求构建结果的有序,也就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有序度。为此,在管理专业教学中必须做到:一要开放,包括课内外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等;二要交流,包括相互讨论和启发等;三要思考,包括对管理专业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等。
8.加强案例教学
案例是具有典范性的事例,教师选择事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题目的内容应能充分反映原理、规律的本质和关键,反映分析和处理管理专业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教学中,要注意精心启发和引导,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应特别强调两种案例的准备:一是认知案例,二是实践案例。
笔者应用此教学方法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对学生的就业观也有很大指导作用。希望此方法可以抛砖引玉,让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管理专业的有用之才。
教学管理系统 篇4
一、体育教学计划信息的管理
系 (部) 根据国家或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及学校和系部的发展定位制定所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参照系 (部) 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各教研室结合实际撰写教研室工作计划,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任课教师编写教案并组织课堂教学是当前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计划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式。一般而言, 系 (部) 教学计划信息指在教学实施前教研室和教师所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信息日期、内容提要等。开发体育教学计划管理系统, 将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时、有效查询或管理相关文件提供帮助等。系 (部) 、各教研室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等教学计划信息都可以在体育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中查询;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检查、查询系部和教研室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实施情况, 汇总分析每学期的各类相关信息, 这将有效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体育教学资源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体育教研、体育教学人员情况、体育教学设施四个子系统构成, 其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础, 其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运行效果。
1. 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常规文件信息、学科和专业建设信息、课程建设信息等, 这三个方面的管理信息主要内容有:有关日常教学文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包括名称、日期和内容等要素信息。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系部开设专业相关的教学文件名、建设日期、内容, 学科专业建设名称、日期、内容和课程建设名称、日期、内容等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数据管理, 便于快速高效地查询、增减、统计与分析相关信息。
2. 体育教研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研信息主要包括体育教改与教研指南信息、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信息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施信息等。具体信息有:教改与教研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名称、日期和内容, 教学改革与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成果名称、建设日期和内容等。体育教学与研究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系部体育教学与研究的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 准确把握系部教学改革和研究发展动态,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系部体育教学和研究的相关动向和实施情况。
3. 体育教学人员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人员信息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业绩考核信息、教师培训进修信息和教师工作酬金信息等。具体信息有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出生年月日、政治面貌、专业、学历、学位、职称、工作时间、职务、获奖统计、联系方式、业绩考核、进修培训等。体育教学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
4. 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主要是指体育教学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的相关信息, 如场地设施建设、场地设施使用、场地设施管理等。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有效查询和统筹管理, 有效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 教师也可以根据查询结果合理安排上课地点, 有效提高课堂组织及教学的效果。
三、体育教学运行信息的管理
体育日常教学信息管理、教学文档信息管理、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群体工作信息管理、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管理构成了体育教学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
1. 体育日常教学信息的管理。
体育日常教学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学生选课、教师安排、教材订购、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议、课程考核、缓考补考、重修补修等。体育日常教学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 合理安排各项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2. 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人员选聘、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学编制的确定等, 如:选聘人员姓名和工作内容与要求、系部教学工作总量、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教学编制设定和要求等。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既可以方便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对以上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也可以方便其他相关人员对相关信息的查询。
3. 教学文档信息的管理。
教学文档信息主要有系部各个专业的教学规划、教学管理制度、教改与教研、教学评估信息等。教学文档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查询和管理, 提高系部教学文档管理规范化水平。
4. 群体工作信息的管理。
群体工作信息主要是指校运动会和各类竞赛的有关信息, 如活动开展的时间、项目, 比赛项目的设置, 比赛时间的安排, 比赛成绩的登记。群体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能够方便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以上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 有效保障学校各类群体活动的有序开展。
5. 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的管理。
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主要包括运动队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有关信息, 如运动队名称、人员情况、训练时间、参加比赛的时间、比赛成绩等。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可以对以上信息进行有效查询管理, 为学校运动队的科学训练提供保障。
四、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信息的管理
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质量评价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管理体系, 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关键, 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信息的完善对于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是指系部领导评教、教师之间评教、专家评教、教研室评教、学生评教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和课程考核成绩控制信息等, 主要评教主体、评教客体、评教的时间和内容、评教结果及课程考核及格情况等内容进行管理。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便可以很轻松地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 为日常教学监控奠定基础。
2.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成绩的分析和实践技术课成绩的分析, 如分析的时间、分析的结果等。建成的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教学管理人员查询和管理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管理。
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是指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学科专业、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评价、学生学风等方面的有关信息, 如培养定位信息、队伍结构信息、教学中心地位信息、评价主体信息、评价个体信息、评价内容和时间信息、发展优势和特色信息、学风建设成果信息等。建成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既可以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反馈各类教学信息提供便利, 又可以为系部做出有关教学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五、结语
众所周知, 教学管理规范化是当前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探索和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构建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不但是高校自身生存的需要, 而且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基于网络的新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管理模式。有必要加强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提高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和质量。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学计划信息管理、体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体育教学运行信息管理、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管信息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规范教学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旨在为该类高校提高体育教学信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信息,构建
参考文献
[1]孟凡会, 等.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 (1) :110.
[2]温志宏.体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设想[J].中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54.
[3]袁正刚.体育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8) :169.
[4]周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
试论教学管理组织与教学组织管理 篇5
现代教学组织管理,是以构建高效能的教学管理组织为其前提条件的。现代教学管理组织,是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现代学校的产生而逐渐构建起来的。现代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推动和促进了教学组织管理的发展和完善。现代教学管理组织,作为现代教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学管理者所运用,并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管理组织的特征
教学管理组织,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专门性组织,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近代学校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产物和结果。严格地说,现代教学管理组织是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和现代学校的产生而逐渐构建起来的。作为教学管理组织,从它构建的那一天起,就既是静态的组织机体,又是动态的管理职能,是两者对立统一的集合体。从静态看,教学管理组织是一个根据一定学校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体;是不断循环的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从动态看,教学管理组织反映了教学管理的组织职能,是围绕一定学校的教学目标建立组织机构,对组织中的全体人员安置职位,明确职责和职权,规定管理体制及信息交流等一系列管理职能,使之在实施教学目标的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效益。据此,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组织,就是按照一定学校的教学目标,运用组织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专门性社会组织。
教学管理组织与其它社会管理组织相比,既有相同于一般社会管理组织的普遍性,又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管理组织的特殊性。就其特殊性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的永恒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组织。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大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而教学管理组织则不然,自从它产生以后,就为人类社会所必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教学管理组织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教育培养人的职能作用。教育的永恒性,决定了教学管理组织存在的永恒性。
2.自身的教育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行使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专门的管理职能,以保证所要控制的某种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而教学管理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必须行使教学方面的管理职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外,还必须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这是因为学校里特别是中小学里的一切,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会对青少年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教学管理组织当然也不可能例外。不仅如此,教学管理组织自身的教育性,要比其它因素直接和明显得多。
3.结构的简明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管理组织,其结构往往是大幅度和多层次性的。而教学管理组织,特别是本章所要着重研究的中小学教学管理组织,在其结构上则就要简单明了得多。一般情况下,它仅有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所管辖的人员也都比较有限,因而具有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小的特点。
4.沟通的精神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往往是围绕着一定群体的物质利益而展开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的,因而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往往带有明显的物质性。而教学管理组织虽然也可能服务和服从于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就其内部而言,不管哪一个层次,哪一类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都是围绕着“传道、授业、解惑”进行的,因而带有鲜明的精神性或者说非物质性的.特点。这种信息沟通的非物质性,使教学管理组织自身的纯洁,有了较为可靠的保证。
5.建制的灵活性
一般的社会管理组织,特别是官方的社会管理组织,它的产生和发展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从上到下也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在其建制上常常是大同小异。教学管理组织的建制,虽然也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但适应教学管理的需要是其核心的要求。不要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在其建制上可以有所不同;就是相同类型相同规模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在其建制上也可以有所不同。这在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学校内部管理制改革以后,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学管理组织建制的灵活性,带来了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二、教学管理组织构建的意义
如前所述,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实施教学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离开了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及其作用的发挥,教学组织管理就会走入死胡同。由此可见,构建教学管理组织,对于教学组织管理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组织调配教学人员,形成合理结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教学组织管理系统化的需要
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教学线的所有人员组织起来,纳入一定的组织系统之中,并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构建和依靠教学管理组织。这是因为,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的过程,也就是组织和调配教学人员的过程,也就是把不同性质的教学人员安置在不同的教学岗位上的过程,也就是把各类教学人员纳入组织系统之中并形成合理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发挥不同教学人员不同作用并形成合力的过程。这就是说,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的过程,也就是实施教学组织管理的过程,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
2.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建立健全教学网络,疏通联系渠道,做到上下沟通,左右协作,实现教学组织管理科学化的过程
教学组织管理,离不开教学管理组织内外的信息沟通。教学组织管理的信息沟通,当然不能排斥非正式渠道非组织系统的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正式渠道组织系统的沟通。这就是说,要使教学组织管理的信息沟通顺畅、快捷、准确、有效,就必须构建和依靠教学管理组织,以建立键全教学网络,疏通联系渠道,从而实现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保证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上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教学组织管理的优势,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使之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3.构建教学管理组织,是分解实施教学目标,明确落实职责,做到各行其权,各尽其责,实现教学组织管理规范化的需要
教学组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和实现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其中首先是必须把教学总目标具体化,并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从而使不同的部门和个人明确各自在实施和实现教学目标中,各有哪些权力,应负多少责任,做到各行其权,各负其责,避免权力争夺和责任推诿现象的发生。做好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这是因为,只有构建和完善教学管理组织,才能使教学的目标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成为可能,并明确落实各种职责,使教学组织管理具有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三、教学组织管理的内涵
根据组织管理的一般要求,我们可以对教学组织管理作一简要的界定:教学组织管理是指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并在组织内部划分一定的层级,设置一定的职位,配备一定的人员,赋予一定的权力,落实一定的职责;同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这个根本目的,来确定教学管理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和横向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使教学管理组织的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促使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简单地说,教学组织管理,就是构建教学管理组织,并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
从上述教学组织管理内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组织管理与教学管理组织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管理组织是教学组织管理得以须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学组织管理是教学管理组织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教学组织管理如果离开了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及作用的发挥,它的发展就会走进死胡同。同样,教学管理组织如果不用来进行教学组织管理,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没有必要的了。因此,教学组织管理与教学管理组织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研究教学组织管理不能不着重探讨教学管理组织的构建等问题。
教学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 篇6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和核心内容。学校的教学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以顺利实现预定的目标,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管理内容看,信息化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从教学管理手段看,就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二、主要技术
系统的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系统整个投资能否发挥应有的效益,最终将取决于该系统所选择的开发技术。系统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贯彻产品化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系统的建立应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教学管理系统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体系,开发工具选择的是Microsoft公司的VisualStudio.NET2005,使用的是新的面向对象语言C#,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这些先进技术的采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随着Internet的出现和广泛使用,Web使得广泛的网络共享、集中的安全控制和友好的使用界面达到了完美的统一。B/S结构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随着Windows 98/Windows2000/Windows2003等操作系统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显然B/S结构应用程序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应用程序是巨大的进步。
考虑到系统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系统选择采用Web环境下的B/S三层架构体系,即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如图1所示。
1.表现层
表现层是直接和用户进行交互的部分,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表示信息和收集数据并响应用户请求,是用户使用应用系统的接口。
在本系统中,表现层将使用通用IE浏览器作为各类用户的统一界面,在达到界面统一性、友好性、易用性的同时,也使未来应用的部署升级更加便利。服务器端的Web服务器负责向终端用户显示业务信息,收集业务数据,同时处理用户通过Internet发出的各种请求。基于.NET的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表现层的主要开发技术有ASP.NET、WEB表单、服务器控件、HTML、脚本等。
2.业务层
业务层是实际业务规则以及数据处理的执行部分。业务层通过将正规的过程和业务规则应用于相关数据来实现用户通过表现层发出的业务请求。业务层的主要应用技术有.NET组件类、ADO.NET。
3.数据层
数据层是业务数据的存放地。通常数据层使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并集中管理这些数据,实现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灾难防护。数据层的主要技术有ADO.NET、SQLServer、XML等。
三、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操作过程和细节涉及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涉及的层面非常宽广且繁杂。通过对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反复调研及系统分析,笔者归纳出其教学管理工作流程主要由教学处及系管理员、任课教师、学生三大部分组成。管理员通过本系统完成所有的日常教学工作,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在学校内的所有和教学相关的数据都通过教学系统进行管理;教师可通过系统查询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定制教材,查询、打印课表,考核学生考试资格并录入学生成绩;学生则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及各科成绩。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教学处根据招生部门数据模块将新生基本信息导入,存入学籍管理中的学生库。
第二,教学处管理员在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中完成对运行教学系统所需要的基本数据的维护(如教师信息、各系信息、学生信息、班级信息等)。
第三,新生入学后系管理员在学生基本信息系统中完成新生学籍信息的维护(学籍信息包括新生转入和新添加的信息)。
第四,通过学籍管理系统自动按系别、班级信息分配给每个学生一个ID。
第五,教学处管理员通过教学计划系统为每个专业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生成每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供各个任课教师查阅,并由管理员在系统中安排教师及教室等信息。
第六,教学处根据教学计划、班级信息等定购教材。
第七,教学处管理员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师任课情况及教学资源在排课系统中使用自动与手动辅助结合排课。将排课结果通知各系管理员,同时给每个任课教师提供个人该学期的课表查询。
第八,期末考试前,对教师提交的考试申请、学生平时成绩及考试资格进行确认,对学生进行考试安排,通过系统进行自动与手动结合安排考试。时间、教室、监考教师由教学处统一安排。
第九,学生登录系统,可以查询个人基本信息,但是不能更改。
第十,根据学生成绩统计表,系统进行自动补考安排。
四、功能需求分析
此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使该系统具有对全校整个教学系统相关的信息进行整体管理的功能,同时方便教师和学生查询。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添加信息,录入学生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教学计划;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个人信息和考试成绩。其功能主要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部分的需求。
1.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1)教师信息的添加(本系统管理员可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
(2)任课教师权限的修改(管理员可将教师的权限设为管理员)。
(3)根据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情况排课。
(4)学校基本课程的设置和浏览,包括课程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课程具体描述;学校基本课程的添加、修改、删除;学校对所设课程进行教师分配。
(5)有关学生信息的添加和浏览,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入学时间、所在班级、籍贯及备注信息。
(6)班级管理信息的浏览,包括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班级管理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
(7)学生成绩信息的浏览与统计,可按成绩具体范围(如系、班级、性别等方面)对成绩进行统计。
2.任课教师对功能的需求
(1)根据排课情况,查询和打印该学期课程表(只限个人)。
(2)打印任课班级学生花名册,学期末录入学生成绩。
(3)查询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历、职称、任课情况等)。
3.学生对功能的需求
(1)浏览个人基本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学号、民族、出生日期、籍贯、所在班级、备注等。
(2)学生登錄系统后,只能修改密码,不能修改个人信息。
(3)浏览课程信息,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课程具体描述、任课教师等,并可浏览各学年考试成绩。
教学管理系统 篇7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验教学,前厅客房管理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其中旅游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是一条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关于这一点已经成为旅游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识。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余昌国认为目前旅游高等教育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2.加强养成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意;以改善旅游高等教育不为旅游行业认可的尴尬局面。①上述对策主要是为解决旅游高等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缺乏养成教育,导致旅游大学生的职业准备不足,适应能力差的问题,而体验教学在旅游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可以起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完成此类课程教学要求的深层次教育目标,从而解决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不为业界认可的尴尬局面。
一、体验与体验教学
1. 体验
体验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体验有几个层面的涵义:1.亲身经历、实地领会;2.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3.查核、考察。
2. 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②教师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辩证看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心理特征等都不相同,因此对事物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的体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从而获取直接经验。从而摒弃传统教学中单纯依靠听课、读书等方式获取间接经验而忽视直接经验的做法。
二、前厅客房管理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基本途径
前厅客房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中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实施体验教学,对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 实践体验教学
(1)图像体验法
酒店的前厅、客房有自己的装修设计理念及特色。在教学中,借助图片再现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其次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所学知识点的电影、电视剧情片段(如MBC出品的《情定大饭店》、BBC出品的《星级饭店》、CCTV出品的《五星大饭店》)等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酒店服务及酒店管理内涵的愿望,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第三通过自制DV短剧,将教学知识点以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短剧,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指出错误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上述三种图像体验,直观、迅速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了解旅游服务的技巧和应变。
(2)实地体验法
实地体验活动超越校内教学的时空界限,把学习延伸至社会,扩大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统一组织、指导学生对五星级酒店进行实地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其它五星级酒店参观体验。根据两次参观的实际体验,结合现场观察、访谈的方式来关注前厅、客房管理中的一些现象,撰写参观体会。将书本与现实结合,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人员讲座
邀请酒店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最好是往届毕业生中发展良好的“成功人士”走进课堂,以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专业心得。通过这些人员的讲授,了解业内最新动态,体会实际问题,培养酒店意识,并通过这些人员的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景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扮演角色并融入角色中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达到加深理解和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目的。前厅客房管理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些服务情境,让学生提前进入“服务员、酒店基层管理者”的角色,对今后的酒店工作有感性认识。比如前厅服务中,教师可设计接待未预订、已预订客人情境,由一个“服务员”和“多位客人”共同完成;也可设计大堂副理接待投诉客人情境,由“多位大堂副理(多位大堂副理只扮演一人,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和“一位客人”共同完成,运用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现场模拟活动,引导学生明确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培养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
3. 案例式教学
基本理论讲授完毕,通过分析案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选自酒店工作人士、专业理论书籍以及《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饭店》等多种途径收集的第一手材料,加以适当修订,使之适合教学知识点,并具有时代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投入感,能够置身案例所描述的问题之中,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结语
尽管体验教学方法的运用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但其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体验教学应用,认为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反映实践性强类型课程教学的本质和优势,切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当然,体验教学模式仍需经过进一步检验及完善。希望本文探讨的内容能对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昌国,关于旅游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6-8.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篇8
1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目前一般院系的教学文件管理采用的是人工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教师都有对应的教学文件,每次都是在系里提出上交什么种类的教学文件时,每个教师从自己的机器中调出文件,这样对于院系办公室管理人员和各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来说,由于各个教师的数据资料没有实现共享,造成查询信息非常不方便,而且各个教师没有办法去使用别的教师的资源,造成数据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冗余。
根据全面了解学校院系的教学文件管理情况,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文件的管理,减轻任课教师和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负担,深化教学改革,促进院系的各方面的管理达到电子化,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和正确性,所以设计教学文件管理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对于分析本系统的需求一定要参考院系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及办公室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及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尤其是加强教学资料积累、保存工作方面。目前大多数的院系教学文件种类比较多,包括每年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志,教学日历,教案,考试的各项文件等,因此加强每学期的各门课程的资料整理保存工作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由于此项工作量庞大,因而需要有专门的信息资料中心,对每学期各门课程相对应的各种文件进行分类保存,从而达到基本满足院系教学管理实际的需要,才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适应教学过程的需要,保证教学管理有序进行。
2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要求能够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运行,其功能主要包括9个功能,分别说明如下。
权限管理[1]功能: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操作的方便性,保证不同的操作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系统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多个具有不同操作权限的角色,然后再把此角色赋予某个具体的用户。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进入系统,未授权的操作则无法使用。
通过文件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的网络化管理,进行准确的文件存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教学文件管理的状态,把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分成三类。
1)办公室管理员和系主任及教学主任用户:该类用户具有对所有教学文件所有的权限,包括直接对数据库最终数据的操作,但是当这类用户作为任课教师登陆时,就不再具有删除、修改别的任课教师文件的权限。
2)任课教师用户:该类用户可以查询所有教师的文件信息数据,可以上传、删除和修改自己所授课程的所有文件数据,可以下载所有任课教师的文件信息数据,但是不具有删除、修改别的任课教师的权限。
3)Guest用户:只具有查询的权限。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相关原始数据的采集功能:主要是任课教师的基础数据信息,课程的基础数据信息,文件类型的基础数据信息,用户验证的数据信息。
与本系统相关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功能:各类教学文件的上传和文件信息的存储。
每门课程的明细数据查询和报表生成功能:管理人员可以对查询和报表进行打印,并可以选择将查询和报表保存成Excel文件。针对每门课程每学期对应的所有教学文件信息是否齐全,能够进行明细统计,尽量方便办公室相关人员获取其所需信息。
参数设置功能:每种文件在服务器中的存储方式;每种文件在服务器中的存储名称,方便上传的文件名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各种用户的查询;每种文件上传的时间确定;每种文件上传时文件大小的控制。
监测文件更新并提供查询功能:对于每学期每门课程的相关教学文件的更新的监测。
报警功能:当上传的文件超过20M,则不允许上传,提供报警信息;登录用户的验证报警和提示。
自动保护功能:整个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并显示,断电、故障数据自动保护功能,并在系统故障后能正常运转。
基础数据维护功能:录入教学文件的基础数据,如上传的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创建的日期等;数据自动备份时间设置、历史数据保存时间设置、系统日志保存时间设置。
系统安全管理功能:主要内容包括对操作员设置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操作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每位操作员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改操作员的操作权限;系统的登录与注销、口令修改、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与查询等功能。系统日志管理与查询主要功能为系统自动记录登录系统的操作员的登录和退出系统时间,登录系统后所进行的每一步操作的操作内容和时间,系统可以按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分类查询系统日志。
3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该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依据及标准主要参照本科水平评估有关教学文件管理的相关资料。在技术指标上在适用的文件类型(针对每门课程)上主要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日志、教案、教学课件、讲稿、试卷及试卷分析相关文件(试卷制备单,取消考试资格学生登记表,教学小结,考试分析表,总评成绩分析表A、B试卷,A、B试卷标准答案,考勤表,检查表,成绩单)等文件;采用的版本控制为Subversion;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 2000;采用的开发工具为Eclipse;采用的框架结构为Struts+Hibernate[4]。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结构在设计时采用B/S结构,同时其信息化网络系统结构[2]如图1所示。一般是在现有学院内部网上已经运行了本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功能交互,通过公共应用编程接口API和公用数据交换格式来实现各类教学文件的管理。
本系统实施的工作流程描述为首先从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中获取已有教师和课程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每种用户每位教师设置其权限,给出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然后每种用户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每种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信息主要是密码的修改;教师进入系统后系统记录其登录名称和系统从已有的数据库中调出的课程编号从而决定其要上传的文件的路径;用户上传自己所授课程的相关文件,系统确定其权限,决定其能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相应表中存储该文件名(文件名需要作修改才存入数据库);最后用户完成自己能够做的操作,系统提示信息以确定操作的正确性;用户退出系统。
对于本系统的数据库,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主要有9张表,如下列出,至于本系统的ER图由于篇幅关系,在此省略。
学校(学院id,学校名称);
部门信息表(部门id,部门名称,学院id);
专业表(专业id,专业名称,部门id,学历,学制,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专业代码,开设时间);
学期代码表(学期代码ID,学期代码名称);
密码权限表:(教师id,密码,权限);
课程安排表(课程id,授课教师id,时间,教室id,课程类别,多媒体);
课程表(课程id,学期代码,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考试文件,教学大纲id,教材id,授课类型,课件id,班级id,是否合班,教学手段,双语教学,考试类别,出试卷教师id);
教师基本情况表(教师id,教师名称,性别,所在系,所在教研室,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学历,职称,参加工作时间,来校时间,职务,办公室电话,家庭住址,家庭联系电话,本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照片,籍贯,民族,婚姻状况);
教学文件表(课程id,教师id,文件id,文件名称,文件类型)。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主要存在四个关键技术问题:
教学文件的存储问题;教学文件的上传问题;各类教学文件的查询问题;生成报表问题。
最后对于本系统的硬件配置[4]中服务器端需要一台web服务器和一台备份服务器,对于客户端来说各种用户先使用的计算机即可,而系统的网络配置需要根据院校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4 结论
本系统的方案设计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很多院系的教学文件管理混乱的情形,该系统既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又适应专业教育的需要,当然各个院校应根据本院校的特点和资金综合考虑本系统的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1]周燕青.肖智敏.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安全防范,2009(8).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闫海波.高等学校试卷印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 篇9
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部分, MIS是计算机硬件、软件、计算机网络、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人员协同工作的统一体。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MIS的一部分, 培养对MIS正确的感性认识, 理解MIS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现代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有着重要位置, 切实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提高毕业生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内容陈旧、难以得到及时更新
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目前, 从MIS教材来看, 虽然教材众多, 但质量良莠不齐, 很多教材内容陈旧【1】。依据笔者经验, 国内影响较大, 使用较多的教材有:薛华成教授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王要武教授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 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等。
这些教材普遍偏重理论, 教学内容虽然不断更新, 但依然相对陈旧落后。从实际内容上, 对当前比较成熟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都介绍不足, 对现在软件业得到普遍应用的统一建模语言 (UML) 介绍较少。事实上,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和编程语言的结合更为紧密, 如果加强这方面的比重,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有好处。
另一方面, 从教师的情况来看, 由于教学和科研压力普遍较大, 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偏少, 知识难以得到及时更新。这也导致教学内容难以跟上时代需求。
(2) 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从我校的教学实际来看, MIS课程的实验教学课时为8学时, 只占总学时的1/6, 学时数相对较少。学生在这么短的学时内很难掌握必备的开发工具和分析工具, 基本只能达到每种工具介绍了解的程度。同时, 由于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没有参与相关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不可能对实践教学作出较为合理的设计, 会使实践教学质量雪上加霜。
从笔者的实验教学经验来看, 作为教师在考虑试验设计时这二点必须要考虑到:一是, 无论是部署还是开发一个MIS, 其持续的时间跨度都较大, 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里难以完成【2】, 所以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实验。部署一般比开发要简单, 并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对MIS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是比较适合的。而开发, 则适合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二是需要注意实验的环境, 每一位学生的基础都不同, 掌握的语言也不同, 使用的操作系统甚至也不同, 必须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 配置好实验环境。由于机房的管理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 教学手段落后
在MIS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涉及到大量的图标, 如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UML用例图、顺序图、协作图等。在这里存在着二个困难。一是传统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传统多媒体以计算机和投影仪组成, 在表现静态的图片, 图形方面具有较强的细节表现能力, 但涉及到专业软件的演示操作, 例如, 利用VISIO绘制用例图, 利用这种方式就满足不了需求。学生由于看不清楚软件操作细节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是在MIS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大量软件的使用, 而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无相应的资金投入去购买相应的软件, 教师往往在做无米之炊。
(4) 考核方式不合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内容丰富, 涵盖的知识面广、方法手段众多。一方面要求在讲授时, 教师要有所侧重, 另一方面要求通过考核进行适当引导, 所以, 考核方式需要慎重考虑。当前普遍的考核方式是实行笔试, 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考试时就需要背一些概念, 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解决措施
3.1 选取恰当教材, 自主更新讲授内容
上文提到, 现今MIS教材无论是国外, 还是国内在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上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和企业实际的需求。并且, 国外的很多优秀管理信息系统教材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 很多并不适合我国学生。所以,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上, 我们既要努力选取优秀的教材, 主要指内容框架结构好的教材, 又要自主更新相关内容。
据笔者的经验, 在MIS的讲授课程中, 选取薛华成所著管理信息系统, 但增加了关于面向对象内容、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工具、UML建模工具的讲授, 使得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对该课程相关能力的需求。
3.2 重视实验教学, 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药, 要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增强实验教学, 一是把平时课程讲授和演示性实验相结合, 多增加课堂相关软件的演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介绍了C#的开源ERP、CRM软件, 并说明了这些软件在企业里的广泛应用,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 可以适当的布置相关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课外完成, 通过查资料、调查分析来完成整个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 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经济管理内的学生, 我们一般开设 (1) 特定MIS系统分析和设计 (2) ERP部署实验 (3) 信息分析和处理实验, 主要利用Clemnetine进行简单数据挖掘实验。
3.3 利用电子教室软件改善教学手段
电子教室软件是一个教学软件系统, 通过这一软件, 教师充分利用机房设备形成一个虚拟的教学课堂,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媒体进行更好的教学互动。目前已有一些电子教室类软件, 比较出名的有NetOp School电子教室、极域电子教室、广域电子教室等, 这类软件系统的功能已趋于成熟和完善, 功能差异较小, 基本都可满足需求。
这类软件一般都安装在一个局域网类, 也可跨网段连接。系统基本的功能是透过普通的局域网络或者甚至互联网, 把教师的电脑屏幕广播到所有学生的电脑上作示范实现教学的功能。软件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 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机器上。以NetOp School电子教室为例, 教师端的主要功能有:广播教学、细节浏览、课堂浏览、记录浏览、测验浏览、应用程序控制、Internet连接控制、保持学生规则、记录屏幕行为、发送文件等。学生端的主要功能有:自动加入班级、浏览班级、可连接性列表、使用班级服务器、请求帮助、回放记录等。
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可以解决在课堂和实验课时进行软件操作演示时投影表现能力不足的缺点,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4 对学习内容全方位考核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检验是看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理解和动手能力。考核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好坏的一个测量, 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这种手段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3】。
所以, 考核要同时考察学生的学风、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所以, 我们一般分三块, 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和实验成绩。其中笔试采用开卷的方式、并且加大出题的灵活性, 同时加大实验的比重。三者的比例为20%、50%、30%。使得学生在任何一部分都不能马虎大意。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深入应用, 对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所以切实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 对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自如的进行管理工作, 并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而这一切都要靠教师施行, 所以,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师资的投入, 也是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定权.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J]现代计算机, 2008.9
[2].贺盛瑜.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7
教学管理系统 篇10
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和快速适应社会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
我们在2010学年度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了教学实践环节的力度, 在课内和课外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教学,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基本可以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去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 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本文就多种途径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及意义展开论述。表1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在2009学年和2010学年度的管理信息系统考试成绩分析 (如图1) 。
通过成绩统计表我们不难发现, 在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后, 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我们采取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课程设计、上机实验和实地观摩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 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 和理论讲解巧妙结合,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比如存在着和现有教学大纲不符合、考核较难组织、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等深层次问题, 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做好实践教学整改工作,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 重新定位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在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 尽管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些工作, 但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感受到实践教学在推进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尤其在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强为特点一类课程中, 我们要重新定位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树立“处处是课堂”的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的课堂可以在餐厅、车间、商场, 可以在城市, 也可以在农村。因为信息化已经席卷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一来, 社会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课程, 所以只有走出教室, 让学生亲自去领会信息系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而不是我们去给他们反复强调信息系统对我们如何如何重要。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提高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地位, 要求我们给实践教学提供一个好的生存环境;细化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 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实践教学不再是个别老师的标新立异, 而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明确规定的教学环节, 比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我们可以规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不能低于总课时量的70%, 可以要求必须有多少个课时是在工厂的车间里进行的, 必须设计多少个专题讨论, 改变以往的期末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方式等等。同时加强监督管理, 不能流于形式, 我校于2009年在原教学设备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实践教学科, 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此外, 还要加大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 使其制度化, 保证实践教学经费及时到位, 增加实践教学投入, 同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确保实践教学环节能保质保量地顺利开展。
(3) 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 我们要求讲授该课的老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 要有管理类相关课程和计算机应用两个方面的教育背景, 同时还要有实际的软件开发经验, 这样我们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专业教学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参与软件项目开发和相关的培训学习, 鼓励学术水平高、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所采用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课程设计、上机实验和实地观摩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相互结合, 配合理论教学, 尤其在经济管理类学生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 笔者在第一堂课上会首先给同学们讲清楚为什么会给他们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纠正他们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类和信息管理类学生才应该学的错误思想, 我给他们的定位是开设此课程不是让大家成为软件开发者, 而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成为一个聪明的信息系统用户。
比如我在给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讲课程中地理信息系统部分内容的时候, 结合实例讲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商场选址中的重要作用, 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很大兴趣, 最后要求他们就郑州市花园路上的几家大型商场的选址为切入点去做实际的市场调研, 他们最后分为3个调研小组, 三个星期后都交来了近两万字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内容系统详实, 充满了他们的创新思想火花, 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端正学生实践教学学风;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 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实践的条件与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MIS) 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 实践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和快速适应社会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 篇11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47-01
一、引言
MIS是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由于该课程理论复杂,实际操作困难,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大障碍。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现状,我们需要找到症结所在并进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资料陈旧,缺乏针对性
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材、案例、实践系统等资料陈旧,针对性较弱。以MIS系统开发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内容较难理解和掌握。此外,已有的很多案例也是若干年一直讲述的,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方式单一,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较弱
(1)在教学方法上,管理信息系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上,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没有实际操作的考核。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没有做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2)目前教学大多以讲授理论为主,在内容的讲授上一般是基础理论加技术加应用,现有MIS教材中,完整的开发案例较少,加之教师实际开发系统的经验不足,很难从社会实践中收集到合适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知之甚少,已有的一些案例对企业背景介绍也不够详细,使学生理解困难,无法做到透彻地分析。(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但是在我国高校的MIS教学中,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
(三)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
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的系统开发能力。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即便是经过了专业培训或者有过系统开发经验的教师,也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将理念与方法传授给学生。
(四)学生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学习盲从、动手能力差、案例分析不透彻、缺乏兴趣等。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改革,找到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投入实践,加速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编写符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改进培养目标
首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专业的不同确定教材重点。其次,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要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实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学科,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鉴于大多数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行缺乏了解,教学中应采用社会调研、案例分析、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环节中突出社会系统的一面,淡化技术系统的要求。内容安排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企业中体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并积极发现问题,分组进行MIS战略规划;(2)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教师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流程重组;(3)上机实验,利用现有的MIS软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按规定的业务流程,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4)信息处理,组织学生搜集并分析一些企业现有的数据,鼓励指导学生找出能帮助企业管理改进的规律;(5)课程设计,学生自行选择企业,以小组的方式动手开发一个简单的MIS。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吸取知识,学生做不到深入理解。因此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各部分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以下几种形式:
1.组织课堂讨论。这种方式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先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原理性讲述,然后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组织课堂讨论。而教师的角色是一名研讨活动的组织者,确保研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顺利进行,并且要对学生观点进行总结评价,并适时的给出建议。
2.课堂教学与实例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案例。在日常教学中,应针对每章的教学内容,搜集整理出典型案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库。
3.学生作业和考核。以学生自主创建的系统为作业,完成各个环节的内容。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在试卷题目设置上倾向于对分析实际问题。对于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探索。
(四)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水平
教师要密切关注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掌握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跟踪学科发展,编写合适的教材,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人才做好准备
四、结束语
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了教学现状分析,针对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的设置、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考核方法的建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教师应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培养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4
[3]刘晓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2
教学管理系统 篇12
关键词:信息管理,视频教学系统,教学模式
0 引言
专修室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运用电脑网络技术,使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新型的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分析测试技术的集合体,是一个包括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专修室的内部管理在内的高效集成的管理系统。
把专修室的资源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符合规定标准的管理体系。能够拥有相应的技术来帮助完成测试资料自行的搜集、网上调度、教学信息安全的实现共享、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方方面面的技术作为支持。同时它也是连接实验室、管理部门及用户的信息平台。
专修室管理系统建设的完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管理问题,但是要把它结合到教学上来,使它的优越性也体现在教学上的优化还需我们在教学手段上加以创新,在一体化专修室建设的前提条件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一体化专修室在建设的过程中,包含了理论教室、操作实训室、实装操作间和实验室,所以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创新要从教员怎么教和学员怎么学上去研究讨论,下面介绍几种新的模式:
1 教员授课模式
原来的授课模式是理论与实践完全分离,通过理论讲解之后安排实践内容,在理论部分涉及到装备的内容只能通过照片、动画、视频等手段解决,不能实时的反应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践手段单一。
新的专修室安装了视频监控与教学系统,主要由前端采集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以及显示记录部分四大部分组成。在信息化管理采集系统和摄像部分包含有射频信息采集卡、彩色摄像一体机(含可变镜头)、室内全方位云台、防尘罩等等;传输部分主要由视频服务器组成;控制部分中包含有图像切换、云台动作控制等等。专修室和实验室每个角落、每个装备上安装了全景摄像头,这些摄像头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教员在任何教室都可以随意调取每个装备的实时影像,让理论教室与实装间通过视频系统相互连接。
1.1 在讲授理论课时
教员在讲授理论课时可以随时调取实装画面,使课堂更生动、直观,学员理解起来更容易。授课教员在教室就能让学员随时观察装备的所有操作现象,可以边操作边讲解,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让学员更直观的掌握理论知识。
如图1所示:显示了网络调取的其中一个摄像头的图像,教员在任意多媒体教室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观察装备的内部和外部情况,学员在教室里可以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观察装备的操作和运行情况,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形象生动的掌握所学知识。
如图2所示:是安装在装备内部的摄像头,此摄像头是全景摄像头,可以拆卸和更换位置。操控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对摄像头进行各种控制,如焦距、亮度及方向等等。便于使用者操控和观察装备内部情况。
如图3所示:此摄像头是安装在装备教学区顶部的,主要用来观察装备的整体外观和架设撤收操作,教员在教室就可以边讲解边让学员观察操作示范班的训练过程,使教学更生动、更具体。
1.2 在讲授操作课时
教员可以边讲解,边操作。在讲解和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控制相应区域的摄像头记录整个操作和讲解的过程,便于学员以后自学和操作提供指导视频。
在学员分组练习时,可以利用媒体提示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也可以通过监控记录下每组的操作视频,通过回看,便于学员自己查找自己的操作问题,找到关键的错误操作步骤,这不仅能让学员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还能为以后教学提供视频素材。
2 自主学习模式
目前,专修室装备空闲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原因是学员自主学习时间不自由,装备使用时间不灵活。在改进装备管理方法后,可以大大改善自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能充分掌握专修室装备和实验室设备的现有状态,学员通过网络可以查看装备使用情况和预约情况,通过查询可以合理安排自习时间。管理员也可以适当将预约学员进行分组处理,以提高装备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如图4所示。
但是学校需要核实使用相应实验室的人员的身份,分配对应的权限,与此同时,按照相关的权限核对和发放具有身份信息的智能卡。学员和教员只要刷卡就能够获得进入实验室的许可,由此才能够使用实验仪器。该措施比较方便学员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避免实验室出现偷盗情况和闲置人员的随意进入。确保器材的完备性和实验室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之中,大部分的高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措施,都不需要教员针对一个实验做出重复的演示,而是采用视频图像记录实验的过程和仪器操作规范,以便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使用。这样的先进实验课教授方式比传统实验课上教员在台上亲自操作演示、讲解来说,更加方便,直观和生动。
随着基于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的不断应用,专修室的管理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方面增加了教学手段,使得理论教学和装备的实际教学能够紧密的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采用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倩晨.XML技术在高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05.
[2]韩毓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改革设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25.
[3]杨淑杰.浅谈信息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1-05-08.
[4]Hans-Olof Bostrom,Ett tyrolerska觶p,pa觶Skokloster[J].Konsthis-torisk Tidskrift/Journal of Art History,1975,44(1-2):1-14.
[5]韩毓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改革设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
[6]Carl Koch,Beitrag zur Kenntniss der Fettgeschwülste imHodensack[J].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Chirurgie,2007,31(3).
[7]陈振华,段渭军.基于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教学评估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8(05):115-119.
【教学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05-25
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08-02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10-26
教学运行管理07-30
教学管理08-11
教学信息管理08-16
创新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11-05
101中学教学管理系统10-21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系统06-11
教学管理系统用户手册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