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问题

2024-08-18

教学管理问题(精选12篇)

教学管理问题 篇1

阅读教学, 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设置有效问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分析高中阅读教学现状, 提出问题教学的重要

语文学习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习, 而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与信息, 从各种类型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提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呢?

1. 重知识轻能力, 重内容轻方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识记, 朗读方法, 感悟语言, 分析层次是必须的;另一方面,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进行, 虽然教材都是名家经典的作品, 但是我们要知道它们只是一种媒介, 只是一种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如果我们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那么, 学生习得地阅读方法, 是不会举一反三的变通运用。

2. 重结果轻过程, 重课内轻拓展。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是把一些专家或参考书上的结论, 或是自己对这一阅读材料的见解“填”给学生, 学生没有自己思考所得, 没有个性阅读感悟, 只记住定性的分析。如此, 他们还是不会阅读与分析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与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与沟通, 但是这一教学过程往往被老师代劳了。这样, 课内阅读得不到有效地扩展与延伸;因而, 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有限。

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问题, 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解答, 自主地获得阅读能力和技巧。

二、思考问题教学作用, 探寻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 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的提出、质疑、解答, 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获得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采用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也就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如杨绛的《老王》教学时,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组人们在艰难处境中的画面, 让他们看看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谈谈他们的品质——这些人往往乐观地面对生活, 淳朴而善良。于是, 我们设计问题:在“底层的光辉”这一专题里, 选了《老王》这篇课文, 那么, 老王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生活状态怎样, 他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于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来阅读课文, 围绕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 从而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借助问题深入,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习得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推进问题探讨, 通过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而获得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教学《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一文, 我们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文中信陵君调转车来向侯嬴问计之后, 侯嬴向信陵君表明心迹:“……请数公子行日, 以至晋鄙军之日, 北乡自刭, 以送公子。”富有深意,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 (1) 侯嬴在魏公子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 那么, 信陵君有没有阻止, 阻止或是没有阻止的理由各是什么? (2) 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 不自杀行不行, 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学生能感受到“士为悦己者死”以及“壮举”的可贵。从而能获得深层阅读能力, 获得分析能力的提高。

3. 强化合作探究学习, 训练多项阅读思维。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线索, 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技能, 学会思考创新, 合作探究解决发散性问题, 有利于学生各种必备阅读能力的提高。如苏教选修刘鸿伏的《父亲》学习时, 我们围绕“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变化这一主问题, 让学生学会从细节处分析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对“父亲为什么辛劳大半辈子, 仍然贫穷?”这一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学会从时代的角度看问题, 从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品质。

总之, 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 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 提问时机的适当, 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只要我们注意用问题引领课堂, 让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 那么, 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素质教育要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 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互动需要问题的引领, 从而通过破解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和有效开展的途径, 达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阅读教学,高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贾晓霞.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0 (02) .

[2]张伟平.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2 (20) .

教学管理问题 篇2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考核。当今的教育,理论是繁多的,目标是“三维”的,方法是多样的,课程是多级的,评价也是多元的。我们总在高喊着素质教育,推崇着“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教育人甚至常常大言不惭地承诺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我们真正做的,真正落实的的又是什么呢?在教学实际中,还真是“德育为首”吗?还真是“全面发展”吗?还真是“以人为本”吗?还真是“为幸福人生奠基”吗?教学实际中的孰重孰轻,何本何标?

在元氏四中,我们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这在元氏县成为一支独特的新教法,被广为传诵。按学校规定,每节课必须采用四环节------“预习、讨论、展示、检测”。这样的教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束了满堂灌的旧模式教法!刚开始接触新教法是充满新鲜感的。尽心备好每一份学案,设法组织学生每一次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总之我们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来给亲爱的孩子们进行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然而,问题还是有的。--------在这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上课是让别人看的,不顾学生的状况,一味追求形式。使所谓的“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好的教育理念,变成了------教育是活的,不能被框架的太死。

教学管理问题 篇3

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最能体现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也是广为课改实验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所谓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指问题成为主体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主体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教师应当确立能力立意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提出疑问、寻求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自然、愉快地接受知识,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状态接收信息,能使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人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历史课本知识单调、乏味,历史课堂缺乏趣味性、直观性,远离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展示文物、图片,给学生讲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及其事迹,通过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再现历史情境,引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历史事件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可以在导人新课时“激趣”。在课中“激趣”,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激趣”反思,也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引趣或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兴趣。在问题教学中,不仅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把历史学习引向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有些地方学生不感兴趣、容易跑神,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相当短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一些策略,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减。例如:在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时,笔者将中、英两国参战军队的人数资料呈现给学生,学生当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的清军竟然抵挡不了几千英国军队的进攻?笔者再把中、英军队军舰、武器和清军从广西调到广东前线需要近一个月等资料呈现给学生,然后设问:“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在鸦片战争中,号称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假如道光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中国有无可能取胜?”学生兴致很高,对中国战败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他们还对中国有无可能取得胜利做了多种假设、猜测和争论。最后,学生理解了中国战败是必然的,之所以战败,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综合实力强大,蓄谋已久;另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腐败落后,组织不力。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二、教会学生批判与反思

历史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盲从、不迷信,敢于对既定的理论、结论、观点进行质疑、反思和超越,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历史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形成问题意识的核心要素,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独特视角,大胆质疑,形成有独特个性的见解。特别是对当今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更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关于琦善的评价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他是投降派的代表,但有学者研究认为:琦善是主张禁烟的,也没有诬陷林则徐;在1840年12月至1841年2月,琦善向虎门增兵3150名、勇5800名,这说明他抗英是积极的;琦善并没有割香港给英国,只是允许英国人寄居香港而已,而且是向道光帝奏准了的。因此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仅仅概括叙述了琦善在广东的活动,没有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就此设问,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育,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据,都要予以充分肯定。对问题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和反思,就会常常有惊喜,历史课也不会那么单调、乏味了。

三、用问题范例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4

一.问题偏离了学科本体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以科学的态度、赞美的情感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旨在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 探究海底世界, 描述海底世界。有位教师施教这篇课文时,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阳光能射到海底吗?海底有多少种动物?海底的植物有哪些色彩?海底为什么有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海底为什么很平静?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而是科学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中采用的问题教学法要以“语文问题”为教学的中心, 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源头活水, 围绕生活情境设置问题, 围绕课文观照问题, 围绕思维演绎问题, 这样组织的教学才不会“走题”, 也才不会让语文背上不该背的学习包袱, 使语文课获得个性化的“本体感”。

二.问题讨论偏离了本体的价值取向

《狼和小羊》旨在表达狼的阴险凶恶, 一位老师施教时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你对狼和小羊有怎样的评价?

生1:狼聪明, 羊愚笨。我要向狼学习, 发挥聪明才智。

生2:狼狡猾, 羊老实, 老实是要吃大亏的。

生3:狼凶恶, 羊善良, 狼可恨, 羊可怜。

师:发表自己的独特理解, 这是我们语文学习中要极力倡导的事, 希望大家今后放大胆子去想, 去说, 这样, 自己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很显然, 学生对狼的认知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价值取向”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作品, 接近作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观点;“独特体验”是学生自己走出作品, 对作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观点所做的判断和估量。“价值取向”是思维的集中, “独特体验”是思维的发散。“价值取向”具有客观规定性, “独特体验”具有主观能动性, 只有把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结合起来, 才能把文学作品的阅读创新落到实处, 并卓有成效。

三.教师的作用有所缺失

问题教学强调解决“学生的问题”, 有的教师因此不注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缺乏充分的预设和临场的有效引导, 甚至不敢干预学生的讨论, 致使课堂常常处于无序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 字典意义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的结合”。基于语文问题的教学, 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择问题, 有系统地排列问题顺序, 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活动;所谓“引导”, 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 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 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

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中, 不难发现, 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 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比较薄弱, 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 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 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 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为此, 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精选学习内容, 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学情, 对内涵深刻、意蕴丰富的作品, 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 及时提醒和点拨, 使他们不掉队, 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 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优秀生的潜能, 与学困生结对帮扶, 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把他们看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 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 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品尝成功的喜悦。

摘要:近年来, 随着语文问题教学理念的逐步推展, 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教学管理问题 篇5

欧阳林 江苏常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安徽师大教育硕士)

《语文建设》第四期刊登了几篇文章,讨论了新课程的生成性目标和传统教学目标的利弊问题。其实在教师眼中,教学目标往往是教师针对一篇课文或一堂课教什么的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问题往往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问题。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就可能会迎刃而解。在这里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几个概念的内涵并加以区分。

一、“过程目标”即“内容目标”、“结果目标”即“能力目标”

刘华老师所认为的“过程目标”[1]着眼于对学生活动的描述,即通过把学习活动明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行为。钟启泉、王荣生两位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内容目标”[2]虽没有具体的定义,但描述为“往往较为具体、直接地涵盖着乃至规范着课程与教学内容”,并举例子,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从这些表述来看,“过程目标”与“内容目标”的内涵基本一致。钟、王二人所说的“能力目标”是“期望学生达到的结果的描述”,显然与刘老师的“结果目标”内涵一致。

进行这番比较是为了说明“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能力目标”与“内容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将本文讨论所使用的术语限定为“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也就是说“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常常混淆目标与内容,模糊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笼统地把它们称为教学目标,也包括在第一期上发表文章的三位老师。比如“要针对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对课前设置的目标进行调整”[3],根据作者前面所举的学习《隆中对》和《桃花源记》时生成的问题--诸葛亮是最大的“蠢材”、《桃花源记》的主题应是对不守信的人进行批评,可以看出所要调整的目标实际是内容目标,而作者后面所说的“学年”、“学期”、“单元”的教学目标则是典型的能力目标。之所以要对二者进行区分,是因为将二者混在一起将直接导致教师对“教什么”的认识模糊以及“让学生处于朴素状态做自发的尝试”[4]。而教师对应该“教什么”的`认识模糊不清,那么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就很难有“清醒的判断能力”,因为他缺少判定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二、解决途径--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待问题

由于内容目标“往往较为具体、直接地涵盖着乃至规范着课程与教学内容”,而在课堂上因生本对话、师生对话而生成的问题改变的是内容目标,因而这实质上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生成的问题。新课程提出“生成性”目标,是对学生个人体验和认识的尊重,而如果我们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就可将教师和学生变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生成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并且,根据后现代课程与实施理论,“所有的课程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要把它当作需要修改的东西来对待”,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它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多向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得以表现出来的方式”。[5]由此在课堂上因“即时生成的问题”而可能产生的教学“随意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它为教师提供了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例如,在学习《隆中对》时,有学生认为诸葛亮是最大的“蠢材”,因为他老躲在深山老林里等待别人来挖掘,不会主动出击。这个节外生枝的话题可能打断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但是它却又可能比教师的精心设计更有教学价值。因为这是学生依据个人的经验对文本做出的真实解读,虽然荒谬,但有其合理性,即他是以现代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为判断标准的。这个话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引出进一步的追问,比如诸葛亮这样做的理由(合理性)是什么,传统的评价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或者由此引出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以及评价的依据。通过这样多向度地解读文本形成的对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文章,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诸葛亮的思想情怀以及传统儒家思想在他身上的典型体现;也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关照和解读”[6],修正自己原有的观点,避免单一、刻板、狭隘的认识。这对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可以说能更完满的实现教学目标。

分清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角度去看待“生成性目标”,就可以跳出所谓能否完成或是否要改变教学目标的局限,并有助于教师判断出什么样的内容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3]刘和程《目标的灵动与有序》,《语文建设》,4

[2][4]钟启泉、王荣生《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达成》,《语文学习》2004,1

[5][6]郑国民《语文课程理论的发展--后现代课程论视野中的语文课程》,《语文学习》,5

教学管理问题 篇6

李伟,男,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管理专业。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领域逐渐的迈入到人们的公共管理视野当中,网络的管理不同与现实的公共管理,网络存在着灵活多变的状况,因此对于网络管理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难度。尤其是网络安全问题更是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问题,本文基于网络安全管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社会公共管理的策略,为提升公共管理能力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安全;社会管理;网络安全

由于网络言论的自由性,社会对于网络领域的发展规律并不能准确的把握,在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网络领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公众对于网络安全监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诉求,打击网络犯罪,支持健康的积极的网络发展,实现对网络领域的有序监管。

一、网络管理发展特点

网络领域发展比较迅速,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产品的推出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模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够更快的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新闻和热点,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更多的资料。这些都体现了网络发展的快捷性的特点。

另一方面,网络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社交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匿名的交流不会为人们带来任何顾虑,可以对陌生人倾诉自己的烦恼给快节奏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提供一个释放的机会。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

同时,网络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市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平台进行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等商业活动,在网络上可以更加省时省力的完成商业活动,并且网络还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更多的劳动资源。

但是网络信息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正确的使用网络平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但是有许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上存在的漏洞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的交易和犯罪,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在网络上传播那些不健康的信息,对于未成年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在网络上进行造谣生事,给他人的生活带来隐患。这些都是网络信息化存在的隐患。

所以,必須加大对于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和治理力度,保证网民有一个健康的网络世界,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为生活增加更多的便利,而不是危险。

二、网络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对于网络安全的监管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单一的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更多严格的手段,严肃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提升网络的安全水平。

首先,加强政府的合作监管。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非常的快,而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频率是政府监管水平是无法达成一致的,所以单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完全的行政管理无法保证网络安全的顺利保障,所以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将政府的监管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实现网络安全的监管。政府应该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对信息产业应该予以扶持的同时吸纳优秀的人才建立网络监管部门,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实现网络安全的把关,设置网络警察,对网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解决和处理。

其次,设立严格的立法机制,明确网络法律责任。由于网络的言论具有自由性的特点,所以有许多的网民没有健全的法律意识为了贪图一时的乐趣进行造谣生事,对其他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困扰。甚至有许多人在网络上散播黄色视频和图片,对未成年人带来很大的危害,更有许多邪恶势力企图通过网络盗取他人的信息、重要的网络文件,编写病毒威胁网络的正常运转。这些都是网络犯罪的具体表现。但是现在对于网络犯罪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不能得到严惩,这对于网络安全本身就是更大的隐患,所以制定严格的立法机制能够保证网络世界的安全运行,提升网络安全的管理能力,为人们的行为能力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

最后,建立网络监督平台,提升网民自觉管理的能力。网络管理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民充分的参与到网络世界的活动中去,在网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理性的使用网络平台。在法律的保障下,网民可以积极的参与到网络安全的管理中去,提出自己对网络管理的建议和看法。提升安全隐患意识,在使用网络的过称中提升网络使用的安全能力,并且对不法分子和过激的言论进行监督和举报,避免网络暴力的产生,提升网络世界发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和个人,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安全问题将一直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网络安全需要监管、网络发展需要的是自由和民主的环境。如何实现网络发展的健康化和长久性将会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网络安全管理的实现需要的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从严格要求自己出发,为网络安全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努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进,网络语境下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J],今传媒,2009(6).

[2] 战建华.中国的政策议程分析——以公众议程为视角[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1) .

[3] 钟洪亮.从碎片化到一体化:回应性治理的民生实践[ J ].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9).

教学管理问题 篇7

问题化教学, 要在备课时对课本知识认真分析, 弄清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来“是什么”, 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 哪些知识可以用来回答“怎么样”, 在课堂实施中依课本知识顺序层层展开问题, 引领学生逐渐深入, 师生共同思考, 根据问题要求理解、掌握知识, 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化教学, 是师生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再加工, 使课本知识由静态转化为动态,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层层展开的问题, 吸引着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因为是自己主动参与思考的, 有条理地做笔记便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他们很有成就感, 而且课后复习时再阅读课堂笔记很有亲切感。课堂笔记是师生课堂教学成果的载体, 凝结着师生的教学智慧, 使得问题化教学得以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中延续、提升。

上周我参加了以“问题化教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 梁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政治观摩课, 课后又和与会教师聆听了杜老师“问题化教学”的专题讲座, 收获多多, 感触多多。

梁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上帝”的权利》, 整体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问题化教学”模式下的复习课, 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理念。

一、用“问题”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中, 教师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再次感知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 最终完成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摆脱消极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 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让一切学习活动回归学习的本质。

二、问题设置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问题教学法的重点是“问题”, 核心也是“问题”。因此, 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 要点到“点子”上, 才可能围绕教学目标, 步步深入, 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梁老师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了解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九项权利, 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并且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 在师生问答互动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回顾、运用来帮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升, 逐步落实学习目标。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因此,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在本节课中, 梁老师先用多媒体呈现3.15的图片。一看到图片,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提出问题:“3月15日这一天, 我们会看到各大商场、超市有这样的标语‘天天3.15’‘顾客就是上帝’。可是,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每天的消费真的是‘天天3.15’吗?我们每一次消费享受的都是‘上帝’的待遇吗?作为‘上帝’, 我们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呢?”引起学生的思考, 导入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和学习提纲, 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探究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外, 课堂上教师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 自觉地、积极地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害怕被教师批评的心理障碍, 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对作为“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本节课, 我还存在一些困惑:“问题教学”里所谓的“问题”是否还应该有更多更广的含义?

一、由教师提问为主, 转到以学生提问为主

本节课中只有教师“满堂问”, 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而没有学生主动的质疑。

问题教学, 应该是教师利用一定的问题情境, 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并通过学生的多方面的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 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教师完成的, 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 如果老是停留在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 问题在教学中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可以使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从单一的教师提问到学生自己质疑?我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要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

二、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节课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标准化”的问题, 答案唯一, 思路唯一。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只能往教师的思路去想, 去解决问题, 千人一法, 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反, 开放性的问题,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得出的答案亦不尽相同, 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注意开放性。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化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问题化教学”所体现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意识, 体现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一种教育观念, 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

在这节观摩课上, 教师提问题, 学生去思考、讨论、回答, 效果很不错。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串讲式变为问答式, 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在本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学生活动, 看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且, 在某些环节有教师包办代替现象:比如教师代替学生朗读学生习作。这种“问题化教学”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 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学生围绕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着貌似热烈的思考或讨论, 而这种讨论在本质上却是被动的, 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结果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起着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提高问题意识, 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有意义的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 启迪思维, 在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浅谈发酵无菌问题的管理问题 篇8

关键词:染菌,人机料法环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人, 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 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 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 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 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染菌问题是发酵工业中的头号敌人, 很多人往往对染菌问题不知所措,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业化实际经验和教训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对染菌问题的管理进行了浅析。

1 人为因素对染菌问题的分析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 在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为因素在染菌上占有一定的比重,

1.1 人员要求:

从菌种制备、配料、消毒、接种、移种、取样、补料直到培养结束, 各岗位操作人员要切实树立无菌观念。虽然每个岗位都和无菌有关系, 但与无菌关系最密切的是消毒岗位, 是发酵车间的重点岗位。因此要把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能吃苦、有一定设备知识的人才选拔到消毒岗位中。在车间奖金分配上有意识地向消毒工倾斜,

1.2 提高自动化水平:

随着自控水平的发展, 需逐步提高发酵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减少对人的依赖性。目前实罐消毒、移种都已经实现了自动操作, 在某些企业使用效果良好, 值得大力推广。传统实罐消毒, 每个消毒工升温时间不同, 保温温度及时间有差异, 从而造成批次的差异性。而自动消毒会减少消毒过程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并且自控阀门的开度自控调节, 不会出现阀门开过头或开度不够的现象。这样减少了对消毒工的依赖, 但对自动化和阀门的维护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

2 机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发酵罐是发酵过程最主要设备, 因此发酵罐的设计及加工非常重要。罐内壁抛光度要在0.8u以上, 以便清洗容易;内盘管的固定方式最好不要用U型卡, 当消毒时, 罐体震动, 螺丝容易掉落;选择质量好、且耐压的内盘管, 以免冷水泄露到发酵罐内造成染菌;尽量不用环形空气分布管, 不然固体颗粒容易堵塞小气孔, 造成消毒不彻底;直喷式空气分布的加强板不要焊接在罐底, 时间久了, 罐底出现裂缝, 会造成物料进入, 形成消毒死角。PH、DO、温度计焊坐焊接要采用氩弧焊, 内壁光滑, 温度计的接头一定要与所选铂电阻温度计的型号一致, 以免出现拧不紧及内部积料问题。搅拌联轴器尽量用法兰联轴器代替夹壳式联轴器;搅拌叶和轮毂尽量用焊接取代螺丝连接, 减少螺纹处的清洗死角。

发酵配套的管路应力求简单, 实用, 尽量减少管路死角和泄露点:管件连接尽量采用氩弧焊接, 管内焊缝成型良好;法兰用WN法兰取代PL法兰, 法兰垫片应大小合适, 不能采取过大或过小的垫片;移种、补料管路尽量采用倒U型布置, 而不是U型布置, 不然管道无法彻底清洗干净;移种方式用焊接式三通隔膜阀组取代传统的法兰式三通隔膜阀组, 减少移种过程中, 多个法兰泄露的隐患;尽量减少排污管路的数目, 罐体排污可以借用移种站台进行排污。

2.1 料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由于工业化生产用发酵培养基, 大多是粮食类物料, 有较多固形物存在, 会对灭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使用时必须要经过1mm的筛网过滤.以除去颗粒较大的料渣。淀粉如果升温过快或者混合不均匀时容易接团, 虽然罐温显示121度, 但是“团”内部仍有大量杂菌被包裹在里面, 引起染菌, 淀粉类物料应先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定的淀粉酶, 通过筛网过滤后, 打入发酵罐内, 缓慢升温到一定温度进行液化, 然后再继续加热进行消毒操作;培养基中当含有较多的生黄豆粉、蛋白胨等有机氮源时, 在消毒升温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泡沫, 泡沫特别多时会发生逃液, 由于泡沫有隔热作用, 热量不容易穿透进去, 因此造成培养基消不透, 造成染菌事故;当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豆油做碳源时, 豆油和有机氮源容易接团, 另外油膜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 因此含有大量豆油的培养基, 一般需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来达到灭菌效果;当物料暂存间温湿度达不到要求时, 物料会受潮结块、发霉, 这样的培养基进入发酵罐消毒操作时, 如果按照常规的消毒工艺会难以灭菌彻底。

2.2 法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虽然染菌的因素众多, 但人的操作方法仍然占主导作用:实罐灭菌时, 在升温时应打开排气阀, 排掉里面的冷空气, 以免造成“假压”;消毒后没有及时通空气, 造成罐压跌零, 外界杂菌进入;火焰接种时, 没有屏风保护, 空气中杂菌进入罐内;移种时受种罐压力放的太低, 都会造成杂菌进入罐内;靠罐阀的拆检不到位, 造成阀门泄露引起染菌等。因此必须对员工不断培训, 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 加强无菌的管理工作, 做到奖惩分明, 通过设立无菌奖, 提高员工的无菌操作水平。

2.3 环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由于发酵车间与微生物息息相关, 因此发酵车间的环境卫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对车间周围环境的消毒和卫生管理, 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杂茵对发酵污染的威胁:活菌体灭活后再排放, 主要包括取样排污、旋风排污、洗罐废水、尾气出口等, 减少噬菌体和杂茵生长的机会。;每天由相关人员定时对地面、设备进行清洁, 确保无积水和积料;定期采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对污水沟、地漏等消毒处理, 以降低杂菌的密度。空压机采用口选在上风口, 提高采用口高度, 并进行预过滤;对染菌罐一定要进行灭火后再处理。

参考文献

[1]高自召.抗生素生产中染菌原因及解决方法[J].中国兽药杂志, 2004 (01) .

[2]俞俊棠, 唐孝宣, 邬行彦, 等.新编生物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刘振宇.发酵制服染菌[M].华北制药厂印制, 1985.

[4]党建章.发酵工艺教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教学网站管理问题探析 篇9

一、我国现今大多教学网站建设的现状

(1)网站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著名高校,往往教学课件以及教学网站的制作水平都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许多高校的教学网站建设、制作的质量和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有的教学网站还停留在把教学课件挂到网上或是放到网页里,有的教学网站甚至只是把教材“网页化”而已。

(2)教学网站“教”多“学”少。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相对局限性,使得教学网站多数是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动画等形式将授课内容展现给学生,而学生只是盯着电脑屏幕“学”,真正能互动参与课程的教学过程的非常少。

二、提高教学网站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进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高校现有的教学网站作为一种师生新的学习空间介入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以课题教学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登录教学网站随时获取、处理、存储、发布信息,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也可在网上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从过去教学活动中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成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而教师则成为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教育平台。教学网站的应用,可实现课题教学和网络上教学的全方位整合。利用网站发布课程学习资料、布置作业、进行网上答疑,学生和老师之间还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QQ等多种交流方式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提供相关课程知识供学生选择,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这是课堂教学所不能企及的。

三、针对现在教学中的教学网站模式的探讨

目前,大多学校以自己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学科而建设有相应的教学网站,这就会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网站群体,而教务处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在面对数量庞大的教学网站的管理的时候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网站服务器分布较分散,网站的制作、管理都由教研室负责,教务处没有人力去熟悉了解几十个网站各不相同的管理办法。另外,如果教师要发布不同学科的教学课件,或学生要访问不同学科的网站,往往要分别、反复多次在不同站点注册登录帐号,操作过于繁琐。所以,在这一管理过程中使用“网站群”和“用户群”就会把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所谓“网站群”,就是由统一规划建设的若干个能够相互共享信息、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既可以统一管理,也可以独立管理自成体系的网站集合。“用户群”就是按照不同的权限,以一定的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的用户集合。通过不同权限的用户,就可以对网站集群进行即分散又统一的管理,这样就可极大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网站管理的工作量。“用户群”从权限上可分超级管理员、子网站管理员、教师、注册学生、普通用户等级别。教务处所“扮演”的“超级管理员”角色,可对全校的教学“网站群”和各教学子网站管理员、教师、学生所组成的“用户群”进行统一管理。

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构建的学校教育网站,全校所有的教学网站就能全面的、层次清晰展现给广大师生。每位教师和学生只要注册一个登录帐号,就可以在全校所有的教学网站进行相应的操作、享受相应的服务,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这一门户网站和全校若干个教学子网站,只需要一台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从而有效解决多个教学网站分散在多个服务器所带来的病毒以及数据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有跟多的网络新事物涌现出来,教学网站管理将会面临出更多的新问题,我们应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合理利用有效的资源,使教学网站在教学中的作用推向更高的台阶。

摘要:随着我国在新形势下对新课标的要求及教育条件的不断完善,网络教学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学校要办好一个教学网站,不但应对网站前期的框架构造做到精心的设计,更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网站后期的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中。本文通过对当今教学网站的建设及需要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阐述了“网站群”和“用户群”管理模式的优点和长处,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教学网站,网站管理,网站群,用户群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实践探索,2005.(02)

[2]肖兰英.论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成人教育,2003.(05)

教学管理问题 篇10

一、巧设问题串, 深化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起点和认知基础, 只有正确理解概念, 掌握概念, 才能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有些数学概念较为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而难以把握, 这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问题串”教学法, 在引入概念后, 针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巧设问题串, 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决, 深化数学概念, 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如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时, 教师可以根据“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小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一基本定义, 即||MF1|-|MF2||=2a (2a<|F1F2|) 设计下列问题串:

问题1:若将定义中的“2a<|F1F2|”改成“2a=|F1F2|”, 其余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2:若将定义中的“2a<|F1F2|”改成“2a>|F1F2|”, 其余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3:若令定义中的常数2a=0,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4:若去掉定义中的条件“小于|F1F2|”, 其余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5:若去掉绝对值, 其余仍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问题串,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 深化学生对双曲线概念的理解, 把握双曲线概念的内涵, 掌握双曲线概念的本质属性, 进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二、巧设问题串, 突破教学难点

在高中数学中, 有些难点知识较为抽象, 加之学生的知识储备少, 迁移能力薄弱, 教师若一味地对这些难点内容进行直白地讲解,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巧设疑难问题的问题串教学,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难点, 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观察、联想和创造能力。因此,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针对教学难点, 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串, 将难点知识细分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小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层层深入, 让学生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 培养探究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教学为例, 在学习由y=sinx的图象如何得到y=Asinx (ωx+θ) (θ>0) 的图象时,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这一重点内容, 把握其区别, 并加以灵活运用, 教师可借助“问题串”教学, 设计以下问题串:

问题1:由y=sinx的图象如何变换才能得到y=sinω的图象?

问题2:由y=sinωx的图象如何变换才能得到y=sin (ωx+θ) 的图象?

问题3:由y=sinωx的图象变换得到y=sinx (ωx+θ) 的图象与由y=sinx (x+θ) 的图象变换得到sinx (ωx+θ) 的图象有何不同之处?

通过这样的问题串,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顺利渡过难关, 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巧设问题串, 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 学会发现、探究、总结数学规律, 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进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归纳、推理、联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数学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数学规律, 因此, 在高中数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串”教学方式, 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串,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寻求规律, 进而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去解决数学问题, 学会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提高学生探索、推理、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 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串:

问题1:若a1=1, an+1=2an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2:若a1=1, an+1=2an+1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3:若a1=1, an+1=2an+n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4:若a1=1, an+1=2an+kn+b (其中k, b均为常数,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教学管理问题 篇11

【关键词】问题教学 问题设计 问题提出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入与反馈的桥梁,是引领学生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在问题教学中,设计和提出的问题应富有价值,能切入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本文拟就语文问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问题提出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选准切入点——问题设计的关键

运用问题教学的策略,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而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是提高问题质量的关键。问题设计切入点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设计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首先要抓住教学重难点,把解决教学重难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主干问题是紧扣教学重难点的捷径。如《祝福》一文的教学,“祝福”的情节描写很重要,应通过它让学生了解祥林嫂性格和精神面貌的极大变化。为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①课文在描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是怎样的?②祥林嫂第二次进鲁家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态又是怎样的?③祥林嫂在捐门槛后,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又是怎样的?④祥林嫂最后是怎样惨死在祝福的爆竹声中的?这些问题,抓住了“祝福”这个具体情节,紧扣了课文的主要线索,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祥林嫂在罪恶的封建制度下的悲惨遭遇,逐步把学生思路引向深入,使学生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深刻领会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

2.抓住文眼设计问题。文眼是文章的统领,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抓住文眼來设计问题,有利于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意蕴。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个文眼设计一系列问题: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孔乙己的可笑之处?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④孔乙己在讥笑声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理解课文的深义。

3.抓住关键语句设计问题。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抓住关键语句设计问题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4.抓住教材中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容设计问题。教材中有些内容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正是内容的精妙之处。教师可以在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小桔灯》中,“妈妈一定好了吧?”为什么“一定”这个副词后又用“?”呢?《一件小事》中,那车夫搀着老妇人向巡警所走去,应该是越走越远,人影越来越小,为什么课文却说“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呢?等等。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中各方面透露“信息”,寻找正确的答案。

5.抓住文题设计问题。有位教师在教《想北平》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题,围绕文题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①从这个题目,你推测老舍的这篇文章至少在哪一年之前写的?为什么?②这篇文章老舍是在北平写的吗?为什么?③这篇文章到底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写的呢?④有人觉得题目中的“想”字似乎太朴素了,你能重换一个字或词吗?一个极普通的文题,一个似乎没有什么深义的文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的历史,了解作者的经历,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心态。

二、凸显有效性——问题提出的核心

凸显问题提出的有效性是对问题教学中问题提出的根本要求,设计的问题有多大的价值必须通过提问来实现。因此,我们应掌握提问的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把提问的有效性落在实处。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的问题难易度要适中。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过分高于或低于学生的水平。因为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压抑的心理。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也会从另一方面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课文、与先前学过的知识密切相关的。有人认为:“一个提问,如果班上有半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其适应性便可被接受。”这可作为参考。

2.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叶老曾说过语文教学要“相机诱导”。“机”就是“时机”,用在提问上,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可接受性原则作统筹安排,选择适当的时机,诱发开导,设疑而问。霍懋征老师曾结合实例谈过她的经验。她说:“我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对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不很清楚。根据这一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复述,了解阿妈妮、大嫂、小金花三个人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怎样救护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故事情节,感受到朝鲜人民为救护志愿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志愿军又是怎样对待朝鲜人民的呢?这时学生展开了联想……争着回答。这时,我又提出一个较有深度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中朝人民的友谊是一种什么友谊?这就促使学生既能归纳出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又能用书上或课外阅读中的实例来说明道理。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课文。”

3.要把握提问的梯度。有的问题,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学生不易理解到位。提问中就要增加思维的梯度,衔接知识链,做到无梯架梯,有梯加梯。如《社戏》结尾一个长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我们从文中得知,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仍是那些豆,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呢:要寻到这个答案,可以给学生架设这几个阶梯:(1)那夜的人是谁?(2)那夜的景怎样?(3)那夜做了哪些事?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结尾句产生的疑问便会迎刃而解了。

4.要控制提问的频率。实际教学中,不提问或提问过少的现象虽然也有,但主要的问题还在提问太多。有的课堂可以说是“问题”满天飞,不加选择,巨细无遗,见到什么问什么,问题肤浅、琐碎,多而滥。研究表明,中小学有效提问仅占56%。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问题太多太滥,使学生失去感知课文的机会,他们从提问中得到的是混沌一片,混淆了内容的主次,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为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注意控制提问的频率,以确保每一个提问都有价值。

5.要重视提问后的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后,还要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以获得正确认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即是强调了对问题的启发引导。因此,我们要重视问题提出后的启发、点拨和引导,要善于在学生思维朦胧的关键转折处,巧妙有效地开导、点拨:或化解思维的疑窦,或指明思路的方向,或旁敲侧击使其触类旁通,或由此及彼地引向纵深,使之通过投石击浪来拓开思路。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为学生搭桥铺路。或补充必要的知识;或指出思考的方向及线索;或采用反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逼近答案;或采用分解法将大化小,使问题得以解决。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篇12

当代著名美国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大多数的练习题是不能够称为问题的, 因为这些题目只需学生照着老师教的方法机械地模仿, 实际上学生用到的只是一种技能, 一种操作, 不需要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长期这样训练, 难免会导致“熟能生笨”的后果。因此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出好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帮助学生实现创新与发展, 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性

小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了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 为了鼓励小学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

例如, 我在教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念是“万物皆数”。他们用小石子排列成各种形状表示数, 可以排成三角形的小石子称为三角形数。如图:

如果我们把1看做是第1个三角形数, 根据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求出第100个三角形数。

分析: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图形, 探索发现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1, 1+2, 1+2+3, 1+2+3+4

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便可得出第100个三角形数是

1+2+3+…+100

从而

1+2+3+…+100

= (1+100) + (2+99) + (3+98) +…+ (50+51)

=101×50

=5050

这种问题的设计远比让学生直接计算1+2+3+…+100的值更有探索价值, 也更容易将学生引入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生活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学生碰到的所有现象中, 在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中, 在他们采取的所有行为方式中。倡导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这已经成为当今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因此,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贴近儿童的生活, 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强调数学的应用, 真正让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现实。

比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后, 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为学生的实践作业: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的房子实际居住面积有多大。学生要计算自己所居住房子的面积, 首先要测量出相关的数据, 然后利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这样的实际测算过程中,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计算的能力, 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在生活中用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过程中, 有时要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 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 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 不能过于笼统, 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 使优等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 中等学生受到激励, 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 小学生学习过直线部分的内容后, 老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 在平面内画2条直线 , 且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2) 在平面内画3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3) 在平面内画4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4) 在平面内画10条直线 , 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如果老师直接给出第 (4) 个问题, 那么对于缺乏数学经验的小学生来说, 通常都是在纸上尝试画出10条直线, 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 这样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原因就是要数的交点太多。而通过前3个问题的给出, 使得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 容易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四、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修改稿) 》明确指出 ,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乐于参与, 主动探索, 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例如, 我在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实验小学五年级 (1) 班共有46名学生 , 在“读书月”的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12元的故事书。新华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八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 请同学们制定购书方案。

对上述问题,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和交流, 自行制定最佳购买方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1:学生单独购买, 全班合计付款:

12×46=552 (元 )

方案2:班级统一购买, 并且多买4本, 全班共付:

12×80%×50=480 (元 )

方案3:与其他班一起购买, 全班共付:

12×80%×46=441.6 (元 )

上述三种购买方案, 策略不同, 结果也不一样, 从中可发现后两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 最佳方案是第三种。此类应用题比传统的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更有趣味性, 更能吸引学生。

总之,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善于思考,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设计问题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学生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能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发展数理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本文考虑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 从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从而更好地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7.

[2]郜舒竹.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6.

上一篇:定位与机制下一篇:职高语文教学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