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就近转移

2024-10-09

就地就近转移(通用3篇)

就地就近转移 篇1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目前已经有780万农民工提前回流,占到整个农民工的6%~7%。 (1) 有效地引导这些返乡农民工,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非农就业的因素分析

1.人地资源矛盾是外出的外部原因。新寨村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为偏僻的小山村,深处大山腹地,田地少,山地多,人均耕地面积为1.3亩, 而且还有部分旱地只能种植产量低的玉米和红薯。林地多,但如今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为了整体环境和生态建设,他们不能大规模地开垦山地,而是要涵养水土,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新寨村的林业主要是种植八角,出售新鲜八角,收入受到八角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极大。据村民介绍,八角最好的时候是在1992年,那时市场每斤价格高达8元,平均每家收入在5 000元~6 000元左右,有的家庭甚至收入上万。但后来八角的价格开始下跌,如今每斤只有1元~1.5元左右,收入大幅下降。

2.较高的非农产业比较收益是根本动力。新寨村在其他非农产业没有得到发展前,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村民增收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这种家庭经济需求是村民外出就业的根本动力。调查中,村民告诉我们,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农业纯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远远满足不了生活需求。如村民邓跃明,他两个儿子每年在忙完农活后就外出到百色、南宁等地打工,每月有700元~8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在除掉生活开支后,每人大约年剩余在3 000元~4 000元,两个儿子的外出务工所得占到家庭收入的60%~70%,家庭的教育费用支出、日常生活支出等大部分都靠这些收入。

3.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的美好愿望。新寨村生活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十分简单,一个正式的医疗门诊部门都没有,村民看病不得不走十几公里路到镇上看病,镇里的医院也是条件简陋,只能看小病,看不了大病。在就业方面,城市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容易获取就业信息,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文化教育方面,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文化领域宽广,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学生的升学机会远高于农村。以上种种城乡之间无法用货币收入来衡量的差异对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由此产生强大的拉力,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这部分村民约占新寨村全部外出务工的20%左右,他们为了见世面、长见识选择外出务工,其中以青年农民居多,他们外出的目标不仅限于收入,而有着更丰富的文化诉求。

二、非农就业特点

1.社会地位低、技术要求低和流动性强。建筑业和服务业是他们就业的首选,这两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没有多大的技术壁垒,而且需求量也大,是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市就业的首要选择点,也是他们在城市最容易找到的落脚点。

2.从转移地方看,新寨村多到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这带着浓厚的地缘关系概念在内。广东与广西的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容易适应那里的生活,很少选择北方。

3.从年龄结构看,新寨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这部分人思想开放、活跃、交际面较广,容易得到一些招工信息,也容易被企业招聘,因而容易找到工作,外出的动力更大。

4.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这部分人群不甘于传统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干体力活,吃不了苦,想到外面开阔眼界,闯荡世界。他们是新寨村的后生力量,也是一群极力想融入城市的人,他们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产业工人。

5.从性别来看,以男性为主,女性一般留守在家,干农活和照顾家庭。主要是因为男子能干一些体力活,如建筑业、搬运等,而女子尤其是结婚后的女子外出不容易找工作,况且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看,所以她们就大多留守在家。

6.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虽然县政府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也做了一些组织工作,但不能充分满足全县劳动力输出需求,新寨村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

三、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

(一)非农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

新寨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就业出路,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成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最重要途径。同时改善了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这是非农产业转移带给新寨村农民最直观和最直接的积极效应。

非农产业转移带动了部分群众致富。新寨村一些能力较强的村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开拓了其他手工业,如染布等非农产业并由此走上了富裕发展之路。典型如邓大姐和腾树国。

邓大姐利用村里的特色资源———蓝靛,在农业生产之外开辟了另一条就业创收的门径而致富。这种非农产业的就业既带动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同时又发展了新寨村里的非农产业发展,孕育了新寨村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雏形。

新寨村另一个非农就业致富的典型是腾树国。腾树国外出务工回乡后搞起了乡间运输,开通了新寨村与凌云县及周边地区的各线运输路线,构成了自己的运输网络。如今他已经拥有250辆客车,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运输公司,每年赢利在500万左右,成为当地的富人之一。

(二)非农产业转移的不良影响

新寨村的村民非农产业转移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新寨村村民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首先是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利。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前,新寨村所在的锣楼镇政府对新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严格管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使控制对象脱离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管辖范围,乡村干部和计划生育工作者无法对外流人员超计划生育进行有效的监管,不仅使人口的增长失去控制,也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老人负担沉重。二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最后,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不利于地方农业生产改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群中,大多数是青壮年、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村主要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以女性、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为主。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内部劳动力素质弱化,劳动力数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的生产能力。

四、就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趋势

(一)非农就地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种是农民进城,如刘易斯所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工业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呐,完成农业人口的城市转移,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在本县城及本县以外所有区域范围内打工或从事非农经营,主要反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转移。另一种就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也就是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的较好途径。

农村劳动力的后一种转移方式就地就近转移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个主要途径,而且将会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原因主要有:

1. 农村发展的主体地位要求农民就近就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不管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还是村镇建设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应该成为主体,是建设农村的主体和主力,也只有如此,农村建设才可能持续,农村才可能发展。

2. 中国加工产业转移,为非农的就近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寨村作为一个广西的一个山村,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产业调整的影响。

3.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很多农民回乡就业的直接推动力。国际金融形势振荡多变,国内经济增速变缓,在此背景之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影响农民工就业。

4. 就近就业减少社会成本,提高个人幸福指数。农民就近就业很大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降低社会成本,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山村。

(二)拓展非农就业就近转移对策研究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和消化劳动力的能力。新寨村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比周围几个村子要好,他们的林地里盛产八角,而且在凌云县八角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的地位。因此,结合该地的资源禀赋特点,实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强林业发展将八角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实现八角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2. 挖掘新寨村瑶族文化,打造瑶族文化民俗旅游村。据村民介绍,新寨村是凌云县瑶族风情和民俗的定点参观和考察点,每年都要接待许多慕名前来的学者、游客和政府人员,他们前来了解新寨村的风土人情、历史状况和民族文化。

3. 充分挖掘民族特需产品开发,为新寨村人灵活就业提供一条途径。新寨村属于蓝靛瑶,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他们的蓝靛布很受欢迎,而且随着新寨村旅游业的升温,可以将本民族原来的生产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转变,推向市场。

4. 寻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的衔接,带动新寨村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机会。新寨村非农转移,除了以上在新寨村村内的劳动力非农转移外,新寨村劳动力的就地解决离不开其所属的凌云县和白色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白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将极大地带动新寨村人的非农转移量。

参考文献

[1]惠宁, 霍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2]张奋勤.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6.

[3]孙晓明, 刘晓昀, 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4]何景熙.我国西部小城镇非农就业的产业基础研究[J].民族研究, 2004, (1) .

就地就近转移 篇2

侯玉兰 李艺欣

2013-04-01 09:17:59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9期

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策

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缩减,农业只吸纳了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支撑点。根据《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披露的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大部分的村庄对于自己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情况表示担忧,认为能够转出的劳动力都已经转出,再没有可转移的劳动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引发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留守儿童”等农村社会问题。这种农村年轻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今后将会随着人口结构转型过程中农村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力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而日益加重。因此,探讨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时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实现途径

很有必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就业容量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是从广义的农业这个维度讲的,主要是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有关研究表明,粮食作物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总量是13.61,而蔬菜、水果的种植每亩地的用工量是61.52和67.13,将近是粮食作物用工量的6倍。而养殖业中,一亩鱼塘的养殖平均用工量为30.9,一头牛的养殖用工量也达57.54。而且畜牧、养殖、水产、瓜果和园艺农业等利润相对丰厚,因此,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能起到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功效。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粮食种植向蔬果种植业、养畜业转移是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种植方面,应依据当地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加深就业深度,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还有助于缓解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若干骨干农产品,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产业体系,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第三产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其它国家的经验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

市发展、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更多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第二,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我们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我们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又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荒村”现象,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产业结构上,要注重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具有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优点,如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等,这些部门资本装备水平比较低,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关社会服务的行业,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生活服务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适合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特点。其三,第三产业的就业稳定性强,受冲击和影响小。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点,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

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如: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邮电通讯、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科技文化以及公用设施等发展滞后的状况远远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很难发挥农村社会的整体功能。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要重点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要选择就业容量大的农村三产。例如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的服务行业。第三,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的农村第三产业,比如特色旅游业。第四,深化各项改革,调整农村政策,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一定要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他们在农村没活干;二是在农村干活的比较收益低,三是在城市打

工可以享受到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四是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丰富。因此,新农村的建设应在注重农村功能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一定要置身于国家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要融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蔡昉,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课题:本论文为2012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03003。

作者简介:侯玉兰(1956—),女,河北曲阳人,教授。李艺欣(1974—),女,河北蠡县人,南开大学硕士,河北沧州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

就地就近转移 篇3

关键词:转移,政策,牡丹江市,劳动力,农村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政策、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但增强劳动力就业的竞争能力, 扩大就业的规模和提高效益之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在于对劳动者进行高效的培训。为了扩大转移规模, 提高转移效率, 各地都加大了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 转移培训工作出现培训主题多元化、培训基地网络化、培训要求层次化、职前职中一体化的格局。当前对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研究, 多为基于国家现行制度安排条件下的理论思考, 从宏观层面着重研究全国总体情况, 部分以局部地区研究样本, 但示范作用有限。面对新的形势, 特别是国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得出相关评价, 探讨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发展方向。

一、牡丹江市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牡丹江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 牡丹江市是中国黑龙江省政府直属的一个地级市, 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 亦是北方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 享有“中国雪城”、“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等美誉。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区, 与俄罗斯接壤, 境内的绥芬河和东宁等四个口岸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重要口岸。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跨市区因而得名。亦是黑龙江省东部和吉林省东部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交通、科技、经济、旅游中心。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 人口280万, 其中市区人口92万。其农村人口比重大, 农业生产力水平层次多, 平原、山区等多样化的自然区域并存, 与中国的基本国情非常相似。牡丹江市针对造成城乡分隔和不平等的户籍、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 阻碍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投资制度, 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城乡行政体制、规划体制、基层组织体制、干部体制进行改革, 而且初见成效, 这些措施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 也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

牡丹江市劳动力转移特点表现为“六多六少”。一是城边转移多, 非城边转移少。市区的城郊、宁安市的宁安镇、东京城镇、海林市的柴河镇等靠近中心城镇的乡镇, 大力发展城边经济,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快, 从事非农产业人员比重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的24%以上。二是口岸区转移多, 内陆区转移少。绥芬河市、东宁县面向国外市场, 大力发展边贸和加工业, 转移农村劳动力能力明显增强。三是鲜族村转移多, 汉族村转移少。许多鲜族农民发挥自身优势, 到南韩、日本等国出劳务, 收入较高。如东宁县三岔口镇有8 000多鲜族人口, 其中3 000多人走出国门搞创收。四是土地流转的转移多, 土地不流转的转移少。通过适度的土地流转, 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的束缚, 从事非农产业。五是集体组织的转移多, 自发行动的转移少。从各地转移的情况看, 有边贸公司组织出劳务、搞贸易, 协会或其他部门组织的贩运销售队伍, 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六是兼营多, 专营少。单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很少, 只占25%, 大部分农民忙时种地, 闲时务工, 对土地的依赖性仍很强。

就牡丹江“六多六少”的问题, 政府应集体组织, 把零散的劳动力集合起来, 集体培训。因为这些劳动力可选工作有限, 而且培训的时间不长, 可以很快把这些劳动力用在所需岗位, 就近安置。还可以把工业区散放, 集体回笼, 比如把服装作坊建在村里, 按时将成品回收。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看, 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美国从和我们大致相同的城镇化水平到基本解决这一问题用了四十年时间, 日本用了大约三十年时间。我们要彻底解决这一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也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努力。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外乎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非农产业和城市集镇等三大渠道。此外, 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及转移的相关机构制度也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

二、牡丹江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1. 加强领导, 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出台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见, 市、县、乡三级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机构, 并纳入市政府督办事项专题推进。应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动市场。实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 科学、规范地建立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 并建立健全到达乡镇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为外来和本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代理等服务。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自发松散的劳务输出形式, 有组织地开展劳动力转移, 促进劳动力有序高效转移。建立地区间劳务协作和交流, 开展各种劳务交流活动, 要重点定期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流动信息进行交流。积极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建设, 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的劳动力转移管理模式, 在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的同时, 提高输出效益和质量。

2. 加快小城镇建设, 培育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优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建设, 制定有利于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政策, 在基础设施、城镇饮水、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依托小城镇重点培育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繁荣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 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为主的新型小城镇, 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3.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

以现有的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 搞好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值, 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 延长产业链条, 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 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要努力加快农村民营经济发展, 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特别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现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困难。要因地制宜发挥农产品集中产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实现成本较低的农村就地转移。农村民营企业应树立市场主体观念, 以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在经营中体现农民、农业的特色和利益, 依靠农村这个广阔天地, 取得发展的源动力;产品要面向农业、农民和农村, 质量要高档次、高水平, 销售服务要追求正规化、制度化, 就能最终赢得市场, 取得发展。

4. 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

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交通、建筑、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旅游等服务产业,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加速形成县级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平台,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的就地转移。如新安县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已形成以发电、电解铝为主要产品并具备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 近期又引进资金80亿元建设钢铁基地及铅氧粉生产企业。目前, 该县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县内高中以上的毕业生均进厂就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提供了有效途径。

5. 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空间。

开辟域外劳务市场, 畅通农民就业信息渠道, 引导农民向域外的建筑业、商业、加工业等各业转移, 创造条件, 提高劳务输出档次, 扩大规模。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进步,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完善土地承包制度, 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洛阳地处豫西山区, 山区县乡几年来发展种植了40余万亩山萸肉、杜仲、天麻等中药材。但近一时期由于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问题销售不畅, 价格偏低。如在种植管理技术上提高水平, 加强集约经营, 延长产业链条, 在产品晾晒、烘干等加工技术方面提高档次, 改进药性, 就能打开市场。不仅能增加药农收入, 也能为本地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还应利用畜牧业生产水平低、潜力大的优势, 扩大牧畜养殖规模, 在县域和乡镇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 组建农业销售龙头公司和各类专业服务公司, 降低养殖风险, 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 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 为彻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和行业转移赢得时间和空间。

6. 实行制度创新, 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

取消针对农民的用工歧视政策, 打破产业、非农业户口管理的二元结构,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凡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 根据本人申请可办理户口迁移, 免收入城增容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用市场经济方式实现土地流转。

7. 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上一篇:《三峡》教学设计下一篇:制定有效的决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