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论文(通用12篇)
说文解字注论文 篇1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以下简称《段注》) 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部集形, 音, 义研究为一体的优秀著作。王念孙在《说文解字注·序》里说:“盖千七百年以来无此作矣。”本文只分析它在词义引申方面取得的成就。
段玉裁在理论上提出了:“凡字有本义, 有引申之义, 有假借之义。” (《经韵楼集》卷五) , 这说明他认为词义引申是语言学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实践上, 在分析了例证以后, 《段注》提出了词义引申的理论, 总结了词义引申规律, 《段注》是这样概括词义引申系统的:“盖非用其字之本义, 即用其字之引申之义, 断无有风马牛不相及者也。”这就是《段注》所阐发的词义引申的系统性。
下面论述《段注》在词义引申系统性这个问题。
一、理论概括
《段注》中就有对词义引申的系统性的概括:“盖非用其字之本义, 即用其字之引申之义, 断无有风马牛不相及者也。”“于本义引申之”。“本义之引申”, “余义之引申”。“义之相因而引申者也”。
看似简单的几个句子却概括了引申系统的丰富内涵。段氏从一词多义现象中已经看到了, 这些意义之间一定有联系, 一定有本义, 有引申义。引申义又有近引申 (本义之引申) , 远引申 (余义之引申) 之分。使我们明晰了词义引申的源点, 并发现了它还会进一步的延伸等现象,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本义, 近引申义, 远引申义便形成了有联系的词义系统。
二、内容阐述
1. 单个词内部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用引申义说明本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来的, 与本义有相因的关系, 反过来, 通过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这种关系, 引申义也应当可以用来说明本义。
宽, 屋宽大也。《段注》:“《广韵》曰:裕也, 缓也。其引申之义也。”“宽”的本义是“屋宽大”, 显得优裕, 缓适。这正与引申义中表述的一样, “裕也, 缓也”。
2. 两个词发生词义引申时的关系:
(1) 两个词的引申方式相似。
状, 犬形也。《段注》:“引申为形状。如‘类’之引申为同类也。”
“状”由“犬形”, 引申为“形状”, 与“类”由“犬相似”引申为“同类”, 二者在引申方式上是相似的。
(2) 两个词的引申内容相同。
歇, 息也。《段注》:“息, 鼻息也。‘息’之义引申为休息, 故‘歇’之义引申为止歇。”
“歇”用“息”来做注, 那么二者在意义相同或相近, “息”引申为“休息”, 那么“歇”就引申为与休息意义相近的“止歇”。
三、引申规律
1. 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状, 犬形也”。注:“引申为形状, 如‘类’之引申为同类也”。
“状”由“犬形”引申为“形状”, “类”由“犬相似”引申为“同类”, 二者的引申都是属于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2. 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柄, 柯也。”段注:“柄之本义专谓斧柯, 引申为凡柄之称。”
“气, 云气也。”段注:“气本云气, 引申为凡气之称。”
上文已经提到了在格式“某引申为凡某之称”中, 本义与引申义的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由一般到个别, 由抽象到具体, 也可以演变。如段注释“伪”。
3. 相似引申:
《说文》:“经, 织纵丝也。”《段注》:“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
作为本义的“织纵丝”和作为引申义的“天地之常经”具有功用上的相似点, 都是起到了“贯穿、支撑”的作用。
4. 相关引申:
“寝, 卧也。”段注:“卧必于室, 故其字从宀。引申为宫室。……又引申之, 凡事止亦曰寝。”
“阜, 大陆也。”段注:“引申之, 为凡厚, 凡大, 凡多之称。秦风传也:阜, 大也;郑风传也:阜, 盛也;国语注曰:阜, 厚也, 皆由土山高厚演之。”
前者“寝”的本义是“卧”, 伴随着“卧”这个动作一定会有个发生这个动作的处所, 于是就想到了相关的“宫室”, 成为它的一个引申义;在“卧”这个词义下面存在一个表示“停止”的义素, 所以由本义又生出了“事止”这个引申义。后者亦如此。
5. 体用引申
在段注中, 词类活用是引起词义引申的原因之一, 段氏将这种引申称之为“体用同称”, 如:《说文》:“梳, 所以理发也。”《段注》:“器曰梳, 用之理发亦曰梳。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体用同称”表示名称词义的“体”和表示动作词义的“用”可以共用一个词, 具体就是表示名词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动词的词义, 反之亦然。即这里我们所说的“体用引申”。
1.表示名词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动词的词义:磨:“石硙”。注:“引申之义为研磨”。
2.表示动词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名词的词义:
料:“量也”。注:“量者, 称轻重也。……引申之, 凡所度量预备之物曰料”。
摘要:段玉裁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普遍性、系统性与规律性, 为后人建立起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是系列性地论证了《段注》词义引申的系统性这个问题。
关键词:词义引申,系统性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宋永培.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的系统性”论述的整理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 (2) .
[3]刘亚辉.《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0)
[4]曹向华.简析《说文解字注》中词义引申的体例.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1)
说文解字注论文 篇2
第一节导论
一、姓氏。
(一)百家姓举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
(二)姓氏定义。
1、段玉裁注《说文》“氏”下:“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2、《左转·隐公十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之氏。”
3、(1)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而赐姓。’”
姓字写法:
“生——姓”
(2)氏,shì,“,巴蜀名山岸脅之旁箸欲落堕者曰氏,氏崩,闻数百里,象形,乁声。杨雄赋:響若氏隤”氏——石。
氏的写法:
命氏之初,其氏族始祖的特点往往与命氏所用之字意义相关。(3)
陈字写法:(4)/ 13。
。(5)
(6)
二、文和字。
(一)文,“,错画也,象交文。”
文的写法
(二)1、字,“,乳也。从子 在宀下,子亦声。”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人生子曰字”。
字:生子出嫁、怀孕、哺育
养育
治理、教育
文字
能单独画出来称为文,文文结合称为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汉字整体系统是文和字构成的。
2、《说文·绪》“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3、《说文》540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31部、自然界类37部、器用类180部、数目类34部。
第二节“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一、各类“人”的字形。
1、人,“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
人的写法:
2、仁,“亲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
仁的写法:
3、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一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的写法:/ 13
4、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
立的写法:
5、竝,“併也,从二立”。并的写法:
6、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兩亦之形”。
亦的写法:
7、夭,“屈也,从大,象形”。
夭的写法:
8、女,“妇人也,象形。王育说”。
女的写法:
9、母,“止之也,从女有奸之者”。母的写法:
10、妻,“妇与夫齐者也”。
妻的写法:
11、妇,“服也,女子持扫帚扫也”。妇的写法:
12、妾的写法:
13、男的写法:
14、力的写法:/ 13
15、力的写法:
16、子的写法:
17、保的写法:
18、儿的写法:
19、兄的写法:
20、弟的写法:
21、老的写法
二、“人”的变化。
22、亡的写法:
23、化的写法:
24、从的写法:
25、。
。/ 13
比的写法:
26、北的写法:
27、纵的写法:
28、民的写法:
29、壬的写法:
30、重的写法:
31、卧的写法:
三、人体之字
32、身的写法:
33、殷的写法:
34、吕的写法:
35、疒的写法: / 13
36、歺的写法:
37、尸的写法:
38、鬼的写法:。
第三讲人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一、头和脸面。
1、手的写法:
2、页的写法:
3、须得写法:
4、冄的写法:
5、而的写法:
6、悬的写法:
7、面得写法:/ 13
8、颐的写法:
9、。/ 13
目的写法:
10、䀠的写法:
11、见的写法:
12、眉的写法:
13、臣的写法:
14、臤的写法:
15、鼻的写法:
16、耳的写法:
17、口的写法:
18、凵的写法:
19、噘的写法:
20、写法:
21、哭的写法:
22、告的写法:
23、古的写法:
24、言的写法:
25、音的写法:
26、竞的写法:
27、欠的写法:
28、㳄的写法:
29、牙的写法:/ 1330、31、32、33、菐的写法:
34、異的写法:
35、舁的写法:
36、爪的写法:
37、斗的写法:
38、史的写法:
39、畫的写法:
40、教的写法:
41、止的写法:
42、/ 13
足的写法:
43、殳的写法:
44、走的写法:
45、步的写法:
46、此的写法:
47、正的写法:
48、是的写法:49、50、辵的写法:
51、行的写法:
52、围的写法:
第四讲动物类基础字形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字·序》 / 13
一、家畜类——五畜:猎犬、肉猪、耕牛、吉羊、战马。
1、猎犬相关的字:
2、肉猪相关的字:
3、耕牛相关的字:
4、吉羊相关的字:
5、战马相关的字:
6、犬的写法:7、8、9、豕的写法:
10、牛的写法:
11、角的写法:
12、羊的写法:
13、羴的写法:
14、马的写法:
家()。。
。
。/ 13
二、虫鱼类。
15、虫的写法:
16、䖵的写法:
17、风,“,八风也,东方曰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
18、它的写法:
19、易的写法: 20、卵的写法:
21、农的写法:
三、野兽类。
22、象的写法:
23、虍的写法:
24、虤的写法: / 13
25、㣇的写法:
26、兕的写法:
27、鹿的写法:
28、兔的写法:
29、鼠的写法:
30、隹的写法:
31、雔的写法:
32、雥的写法:
33、習的写法:
34、卂的写法:
说文解字注论文 篇3
[关键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训诂原则;训诂方式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78-03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字书,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著作,历朝历代的研究者不乏其人。然而,直到《说文解字》面世千余年之后的清朝,《说文解字》学研究才被推至顶峰。究其原因,是由于训诂学在清朝时期的兴盛所致。清朝之前,元代的国家统治阶级崇尚武功而轻视文治;明朝的学风空虚,士人学子向壁虚造,导致了两个朝代的训诂学处于低潮时期。清朝的统治者虽然实行了残酷的思想文化禁锢措施,但也使得学者们整日沉迷于旧书之中,研究清朝之前的古代文化;再加上与外界交流增多,西方的科学文化传入,以及本国音韵学研究兴盛,使得训诂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说文解字注》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段玉裁本人精通音韵学和训诂学,因此,《说文解字注》能够突破前人研究《说文解字》的局限,将《说文解字》学和训诂学引向新的领域。
一、 训诂学的含义
训诂原本是中国的传统学科“小学”中的一个科目。最初,训诂古文的目的是为了疏通经义,阐释文意。时至今日,训诂学训诂的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古代的经典文献。郭在贻在《训诂学》中给“训诂”二字的定义是:“训有顺释之意,诂有古言之意……训诂也正是顺释古代语言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中,训诂的范围已经把所有的古代汉语语言囊括在内了,而不再只是对古代经典文献进行训诂。现代意义上的训诂学真正建立起来的时间是在清末民初时期,黄侃最早把训诂学定义为:“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也。”从里面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没有了“时地之限域”,其次是总结出这些语言的理论(“法式”)和方法(“义例”),最后是探求语言文字的系统以及根源。总结前人的观点,训诂学就是以解释语言为目的,总结语言的理论和方法,探求语言的系统以及根源的学科。
二、段玉裁的训诂原则
段玉裁之前的学者们训诂《说文解字》,主要采用了传统的形训和义训两种训诂手法,这种做法在本质上看,是以一种孤立的训诂方式对《说文解字》中的汉字进行训释。而段玉裁则不同,段玉裁由于自身精于音韵、文字,使得他能够从一个发展的、系统的角度对汉字进行训诂。他在《广雅疏证·序》中说到:“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五。”这句话首先表明了段玉裁对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汉字形、音、义三者可以互相求证,说明汉字的形、音、义是处于一种彼此依存的关系,只要认识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推导出另外两个方面。其次,是段玉裁对文字发展规律的认识。他从历时的角度将汉字的形、音、义分为古形、今形、古音、今音、古义、今义,认识到语言文字一直处于一种发展状态,古时的读音和解释可能与现在的有所区别。《说文解字注》中很重视将这些区别点明,从而达到训诂学梳理文义的根本目的。这样的训诂原则是《说文解字注》能够突破前人的局限,发展、完善许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点能够超越前人的原因就是,《说文解字注》不拘泥于某个特定地方面对字本义进行说解。在引用文献时,段玉裁选择的文献也不仅仅是史书或者工具书,还有祭文、皇帝年号、地方方言等等。
三、《说文解字注》中的训诂方式
训诂的方法多种多样,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从“形”、“声”、“义”入手,把“训诂”方法分为“形训”、“声训”和“义训”;有的将训诂研究方法分为“互训”、“声训”、“形训”、“义训”、“反训”、“递训”等。郭在贻在《训诂学》中将训诂的方式总结为三种:义界、推原、互训。《说文解字注》的训诂形式也是处在义界、推原以及互训这三种训诂方式范围之内。主要有这几种:以文献为依据,寻找例字出处,探求字的本义,推演引申义、假借义;以字音来训释字义;在同义字之间互相训释。所有论证的出处都是以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作为参考依据,这些古代文献的来源极为广泛,可以对同一个字进行相互印证。
(一) 义界的训诂方式
义界是指确定词义界限,定义词的概念的内涵。《说文解字注》中采用“义界”训诂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历代文献中寻找各字出处,再将这些字在文献中的解释进行比较以探求出例字的本义;二是从字本义来推导或者从其他文献处查找字的假借义、引申义。
1.从文献中寻找例字出处,探求字本义。《说文解字注》为证明字的解释而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文献,里面一个字的字义解释的引证来源通常有几个,以此考证该字字义解释的准确性。《三篇下·彻》:彻,通也。《说文解字注》:“《孟子》曰:彻者,彻也。郑注《论语》曰:彻,通也。为天下通法也。按《诗》:彻彼桑土,传曰裂也;彻我墙屋,曰毁也;天命不彻,曰到也;彻我疆土,曰治也。各随文解之,而通字可以隐括。”“彻”字的本义“通”的意思,《说文解字注》列举《孟子》《论语》原文皆释为“通”。再引证《诗》例句:“彻彼桑土”、“彻我墙屋”、“天命不彻”、“彻我疆土”等,这些例句里的“彻”字,都能用“通”这个解释来概括。《四篇下·毕》:毕,田网也。《说文解字注》:“谓田猎之网也。必云田者,以其字从田也。《小雅》毛传曰:毕所以掩兔也。《月令》注曰:罔小而柄长谓之毕。按《鸳鸯传》云:毕掩而罗之,然则不独掩兔也。亦可掩鸟,皆以上覆下也……”许慎释“毕”字本义为用来进行田猎的网子,《说文解字注》引用了《小雅》《月令》《鸳鸯传》中的例子来引证许说。《小雅》中解释“毕”是用来捕捉兔子的网;《月令》注中解释了毕是什么样子的网;《鸳鸯传》中则描述了这种田网不仅可以捕捉兔子,还可以捕捉鸟类。此三证共同证明了“毕”的本义就是田网。
2.从本义推演引申义、假借义。引申义和假借义都来源于本义,《说文解字注》从《说文解字》中字的本义解释出发,推演出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这也是《说文解字注》发展、完善许说的一个重要表现。《三篇下·皮》: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解字注》:“剥,裂也。谓使革与肉分裂也……引申凡物之表皆曰皮。凡去物之表亦皆曰皮。”“皮”原义指剥取兽类皮革这个动作,其实质是讲皮革与肉分离,后来引申为物体的表面都称之为“皮”。《三篇下·整》:整,齐也。《说文解字注》:“《释诂》曰:胎,始也。此引申之义。《方言》曰:胎,养也。此假借义……”“胎”原意是妇人怀孕三个月,后来引申为“开始”之义,因为包含了人开始出现的意思,又引申为“养”的意义,因为妇人怀孕包含有养小孩的意思。
(二) 推原的训诂方式
推原是根据词的读音来源,探索词义的根源。这里主要采用的两种训诂形式分别为:一是查找例字在古音中分属于哪一个音部,同一个音部的例字在字义上会存在有互通之处,以此训释字义;二是根据例字之间存在的双声与叠韵的关系来论述词义。
1.凭借字音训释字义。《说文解字注》则是将字在古时的同音字找出来,或者是考证字与字之间所分属的韵部,来进行字义的探究。《一篇上·丕》:丕,大也。《说文解字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丕”与“不”在古时的音是相同的,所以“丕”和“不”经常能够互用,“不”有时也能表示大的意思。《二篇下·遁》:遁,迁也。《说文解字注》:“此字古音同循,迁延之意。凡逡遁字如此。今之逡巡也。《礼记》郑注用逡循十有一。”“遁”具有迁延之意,古时逡循犹如现在的逡巡。《三篇下·弑》:臣杀君也。《说文解字注》:“……《经传》杀弑二字转写既多为讹乱。音家又或拘泥,中无定义,多有杀读弑者。按述其实则曰杀君,正其名则曰弑君也。许释弑曰臣弑君也,此可以证矣,杀在古音十五部,弑在一部,本不相通也……”古时“杀”、“弑”经常互相不分地乱用,《说文解字注》按古音训“弑”在一部,“杀”在十五部,点明了两字的本义其实是不同的。
2.点明字与字义解释之间的语音关系。《说文解字》释字时,字与字义之间通常存在语音上的关联性,《说文解字注》则清楚地点明了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主要是双声、叠韵两种。《二篇下·返》:返,还也。《说文解字注》:“返还叠韵。”“返”与“还”互为叠韵关系。《四篇下·死》:死,澌也。《说文解字注》:“死澌异部叠韵。”“死”与“澌”互为叠韵关系。《九篇下·项》:项,头后也。《说文解字注》:“后项双声。”“项”与“后”互为双声关系。
(三) 互训的训诂方式
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来进行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说文解字》中的许多字之间都存在有共同的义项,同义字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训释来得出结论,还可以对同义字之间的差别进行辨析,以探求和区别字的本义。
1.以同义字训释字本义。同义字之间本身存在有相同的义项,所以可以用作互相之间的字义解释。《说文解字注》中通常是几个同义字之间相互使用作为字义解释,或者几个同义字用同一个字作为解释。如《一篇上·禧》:禧,礼吉也。《说文解字注》:“行礼获吉也。《释诂》曰:禧,福也。”《一篇上·禄》:禄,福也。《说文解字注》:“《诗》言福禄多不别,《商颂·五篇》:两言福,三言禄……《释诂》《毛诗》传皆曰:禄,福也。”《五篇上·甘》:甘,美也。《说文解字注》:“羊部曰:美,甘也。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说文解字》释“禧”、“禄”两字皆用“福”这个共同的意思来训释。“甘”字与“美”字则相互训释。
2.辨析同义字,区别字本义。《说文解字注》不仅用同义词进行互训,还提出了“统言”、“析言”两种训诂条例,以“统言”来阐释同义词之间的共同义项,以析言来点出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一篇上·祥》:祥,瑞也。《说文解字注》:“凡统言则灾亦谓之祥,析言则善者谓之祥。”“祥”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瑞”,一种征兆。《说文解字注》解释“祥”包含了好的征兆和坏的征兆两种义项。如果笼统地说,连“灾”也能算作“祥”,如果仔细分辨的话,只有好的征兆才称为“祥”。《四篇下·臂》:臂,手上也。《说文解字注》:“又部曰:厷,臂上也。此皆析言之,亦下云人之臂亦……浑言之则厷、臂互称。”臂,本义指手的上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手的上部分的准确说法应该是“厷”,“臂”其实是指腋下。一般情况下都是“厷”、“臂”互相使用。《六篇下·国》:邦也。《说文解字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国,本义邦。《说文解字注》点明此两者互训,并引用《周礼》注的解释,大的国家才叫邦,小的国家才叫国。
三、结语
训诂原本只是单纯地为了梳理经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训诂的目的也已经发展成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文字。段玉裁以发展、联系观点注释《说文解字》,使得《说文解字注》成为一部全面解释古代语言文字的训诂学经典,他所秉承的这种训诂学观点很能体现语言学中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变迁的观点。笔者研究《说文解字注》里的训诂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分析前人研究古字义、古词义的方法,并用来理解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段玉裁(清).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5).
[2] 郭在贻. 训诂学[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杨光荣.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4] 李亚明. 训诂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6).
[5] 李传书. 段玉裁训诂研究的原则与方法[N]. 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1).
[6] 梅书静.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研究[D]. 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2.
说文解字注论文 篇4
一、杂糅众家, 独树一帜:提出形、音、义“三者互求”段氏训诂论
清代在训诂领域是一个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时代, 大家众多, 成就斐然, 惟段玉裁成就最高, 在注解《说文解字》方面成就尤为突出, 这与他运用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来注释《说文解字》密不可分。若膺以前, 传统的训诂学家们基本上遵循着“据形释义”、“据音考由”的老套路;惟他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运用形、音、义“三者互求”的全新的训诂方法来训释词义。他认为:“音生于义, 义著于形。圣人之造字, 有义以有音, 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必审形以知音, 审音以知义。”
首先, 他指出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 是相互关联的, 据此则可以“三者互求”。
其次, 他第一次从语言学的角度明确地阐释了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指出先具有了语言的词义, 然后赋予该词义一定的读音, 最后造出字形记录该词义, 因此可以“据形求音, 据音求义”。
最后, 段玉裁在继承总结前代训诂学的基础上, 提出形、音、义“三者互求”的训诂方法时, 应该以声音最为关键, 突出强调“审形以知音, 审音以知义”, “因形以得其音, 因音以得其义”, “得义莫切于得音”。
段玉裁的这一理论主张和训释方法, 体现了清代乾嘉学派词义训诂的重要特色, 在当时备受推崇。清代学者王念孙在《说文解字注序》里评论说:“吾友段氏若膺, 于古音之条理, 察之精, 剖之密。尝为《六书音韵表》, 立十七部以综核之, 因是为《说文》注。形声读若, 一以十七部这远近分合求之, 而声音之道大明。于许氏之说, 正义、借义, 知其典要, 观其会通, 而引经于今本异者, 不以本字废借字, 诸经义, 例以本书, 若和符节, 而训诂之道明而小学明, 小学明而经学明, 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王的这段评论, 概括了《说文》段注最重要的特点:“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 即从形、音、义三者的联系是训释词义, 这是段若膺在训诂领域中最突出的成就。
二、博采众长, 考竞源流:站在“巨人”的肩上发展形、音、义“三者互求”训诂方法
段懋堂关于形、音、义“三者互求”的训诂方法, 是他对传统训释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是他博采众长, 考竞源流, 站在“巨人”的肩上摘冠的。
第一, 训释词义立足于汉字形体, 同时参征语音, 寻求语源, 辨识假借, 让词的本义从察识古音中来要得训释。
《说文解字·三上·言部》:“诬, 加也。”段注:“玄应五引皆作‘加言’者, 架言也。古无‘架’字, 以‘加’为之。《淮南·时则训》:‘鹊加巢。’‘加巢’者, 架巢也。《毛诗笺》曰:‘雀之作巢, 冬至加之。’懋堂云:‘加言’者, 谓凭空构架, 听者所当审慎也。”
“诬”字的古今意义变化较大, 如何准确地把握叔重所训释的词义?段注引玄应所见《说文》, 并根据“架”与“加”的同源分化关系, 从语源的角度训释“加言”即“架言”, 也就是“凭空构架”的意思, 并引古籍训释为证。
段玉裁运用形、音、义互求的方法, 或通过同源词的比较, 或通过假借字的辨析, 或因声求义, 比较理想地解决了训释词本义、本字等问题。
第二、形、音、义“三者互求”这一方法将“以形索义”和“因音求义”的传统训诂方法两相结合, 综合运作词义训释中, 从而克服了往单独使用形训和声训时的局限。
若《说文解字注·一上·二部》:“旁, 溥也。从二, 阙。方声。……”段注:“司马相如《封禅文》曰:‘旁魄四塞。’张揖曰:‘旁, 衍也。’《广雅》曰:‘旁, 大也。’按, ‘旁’读若‘滂’, 与‘溥’双声。后人训侧。其意偏矣。‘阙’谓从门之说未闻也。李冰阳曰:‘门象旁达之形也。’古籀文其从雨。众多如雨意也。毛云‘盛’, 与许说‘溥’正好相合。今人不知‘旁’、‘雱’同字, 音读各不一样, 古形古音古义皆废也。”许叔重依据“旁”字的小篆“旁”, 无法说明其形义关系, 故以“阙”塞之。而懋堂则在征引古籍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语音的角度说明“‘旁’读若‘滂’, 与‘溥’双声”, 指出“旁”、“滂”、“溥”具有声近义通的同源关系, 这是他根据“因声求义”的方法注释《说文》所解释汉字的本义。同时又征引李冰阳之说, 再从字形上分析形义关系, 这是依据“以形索义”的原则在训释字义。
又若, 《说文解字·八注·舟部》:“朕, 我也。阙。”段注:“‘朕’在舟部, 其解当曰:‘舟缝也, 从舟。’何以知‘舟缝也’?‘朕’小篆作‘朕’, 从舟。”根据古汉字形义相统一的原则, 其本义应为与舟船有关, 而和‘我’义无必然联系。叔重没有办法说明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只得以‘阙’存疑。而段若膺则运用形、音、义互求的方法, 根据文献和先人们的考证, 提出‘朕’从舟, 本意当为“舟缝”, 特制指皮甲缝合处。并指出“朕”的第一人称用法, 是“取其音, 不取其义”的假借。
第三、形、音、义“三者互求”训诂方法, 丰富和发展了“因声求义”的内容。我们知道传统的“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主要是采用“声训”或根据“右文”探求语源, 若膺则提出形、音、义互求, 重在“以声音通训诂”, 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训释词义, 在同源调整的研究上建树颇多。
《说文解字注·一上·示部》中他指出:“声与义同源, 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 此会意形声两兼之字至多也。”也就是说, 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之所以意义相通或相近, 就是因为“声与义同源”。对于声与义同源关系而《说文解字》未采用“声训”方法释义的词, 段则在注解中往往加以声明。
如《说文解字注·十四上·车部》:“军, 圜围也。从车, 从包声。”段注:“于字形得圜义, 于字音得围义。凡浑、恽、挥等四声之字, 皆兼取其义。”《说文解字注·十四上·车部》:“轮, 有幅曰轮, ……从车, 仑声。”段注:“轮之言伦也。从仑, 仑理也。三十幅两两相当而不迤, 故曰轮。”“军”是会意字, 段注指出据其同源词可以知道“军”声字都有圜围之义。“轮”是形声字, 段注也指出其意义可以从声旁“仑”字来训释。
懋堂的这一“三者互求”训诂方法, 使词义的研究因本义而及引申义、假借义, 从词义引申派生的源流关系及文字的替废流变, 大大拓宽了词义的训释范围, 使汉语词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结语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运用形、音、义“三者互求”的训诂方法在训释词的本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也将词义训释的范围扩展到词义系统的研究和同源词的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训诂学的理论和实践, 在清代训诂领域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摘要:清代训诂学成就斐然, 其中段玉裁的成就最值得一提, 他将传统的“以形索义”, “因声求义”训释方法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提出了形、音、义“三者互求”的训诂方法, 并成功地运用于《说文解字注》中, 较好地克服了单独使用形训、声训的局限, 在寻求语源辨析假借以探求词的本义, 以及词义系统研究、同源词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形音义互求,段玉裁,成就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 1981.
趣读《说文解字》一 篇5
书馆记忆
春节逛书店,从书店的降价柜里一眼看到了《说文解字》。打开后,每页书头漂亮的小篆马上吸引了我,使我不由想起小学五六年级时,在县图书馆看沫若文选的时光。那时,管理员老师很喜欢我,给了我特殊待遇,可以到书架上任意选书,条件是得给她写读后感。记得第一篇的题目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读赵树理的《三里湾》”。交稿后,她用毛笔工整地抄写在街边宣传栏的橱窗里。那时,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两个漂亮的楷书时,真有一种象被发表的感觉。记得第一次看到她书写出如此规范隽秀的毛笔字时,我惊呆了,揣摩着她是否是出自大家名门,怎会飘落到如此荒城僻里?他的先生是中学老师,工资全校最高,解放前参加革命,后运动中有事,由官而民。文革受尽折磨,改革后才算转身。后来人们发现,国务院走红的发言人竟是他同学。要真算起来,第二代某领导人也应是他的校友。可是解放时,他最能干事的时光已逝。之前,被扯上的关系多是白方,等到红方能上线时,却已是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了。
管理员老师的最美的年华,是在灰暗的色彩里默默度过的。然而,她却时时不忘去开启后人心扉,让知识的阳光射入。她象一根不起眼的火柴,燃烧了自己,照耀着别人。在我眼中,她就是一介普罗米修斯。几十年,她脸上总是那不变的笑容,自信,坦然,还有一份满足。夫妻相守,沉浮与共。她好像不属于这个喧嚣的世界,而世界只是她眼中的一部分风景。世界影响不了她,而她却可以热眼、冷眼、白眼甚至无视它。
图书馆的书,我无偿浏览了数年,几乎读遍所有想看的经藏。最喜欢的是沫若文集里的考古文字研究。郭是我国百余年来甲骨文研究的泰斗。甲骨文和金文美轮美奂,一个字就是一副生动的图画,一行话便是一串流动的风景。最醉人的,是先人的智慧和才能,一笔可画出世间百态,人的五官肢体,贵贱高下,五情六欲,娱乐劳作,战争捕猎,鸟兽禽虫,花草树木,山川日月,俱成文字。笔画灵动,布局匀称,妙不可言。至今,象形的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书,都仍是文化人爱不释手的优选装裱内容。古文字确实太美了,而且充满文化,一个字,一个部首都是一个故事,都会说话,让你推敲,研究,倾听,感动。这里处处有历史,我痴迷过古文字,甚至也曾爱过篆刻,为自己刻过不止一枚的橡皮、大理石印章。在再次看到《说文》的篆书时,当年几乎所有的美好感受一下全都涌起。
说文为汉代人许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辞书。历史上的原本已失,此书为宋初徐铉校本影印本,保留了本字小篆和部分异字古文和籀文,无标点。页眉印有与本字篆书对应的楷书字,阅读起来很方便。
普通的字典是供人查字的,不是阅读的。但这本字典却不一样,不仅可以查,更可阅读。因为一般的字典只是释义,给出例词例句,而本书则更重于训诂,追寻字源,破析字理,帮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明人腠理,启人心智。翻阅此书,不时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读它真是人生一享受。
当然不是死读,而是跳读,随着兴趣走。闲来一两页,闷时四五张。循着幽径,在深谷处濯足泉瀑,在丛林中静听莺啼。
说文中小篆为正字,补以异体古文和籀文。此处的古文和籀文主要指先秦时期使用的大篆。籀文是周宣王太史籀曾著文留下的篆文,世称籀文。古文则主要指春秋战国时典籍上使用的篆文。
了解一点文字史
文字的划分说法繁多,难以采一。靠谱的分类,觉得应大体分为古文(广义)和今文。广义的古文指篆书,今文指隶楷。篆文特点是笔画多呈弧形和蝌蚪形,而今文则横平竖直,弯折处成角。篆书又可分为古篆大篆小篆。甲骨文和早期金文(钟鼎文)属于古篆,周朝中晚期的竹简文字属大篆,又称周篆。而“孔子书六经,左太明叙春秋,皆以古文”中提到的古文为狭义的古文,即春秋时篆文,且称古文大篆。西周宣王(公园前800年前后)太史籀曾著文15篇,世称籀文,且称籀文大篆。汉代人们不知甲骨文体的存在,许慎所得古文字应限于西周籀文大篆和东周古文大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律异法,车异规,言异声,字异形,楚齐秦等国文字已各显特色。秦统一后,简改秦大篆以成小篆。不久,又因文字使用需要,出现更为简易符号化的隶书,更便于书写识认,得到了秦始皇的强力推行。随着秦朝焚烧经书,涤除旧典,古文就此湮灭。隶书便成一统,成今文之先河。后世的篆文仅为一门书法艺术,已非流行文字。
隶书是汉字从象形符号到抽象符号的一大转变,是文字由初级向高级的一种
小篆正是古今变化的中间体。说文对小篆的训诂,使我们了解了和九千小篆同源的现代文字的来源,也为今人解读古代甲骨文金文提供了中间参照,让我们能据此找出它们在今文中的本家。这正是说文在文字史上不可替代的特殊之处。
刀笔与竹简
至今发现较早的甲骨文出于3000年前的殷商(安阳殷墟),清末出土。竹简主要出自战国(现最早的为曾侯乙墓竹简和荆州古井楚简,均为战国时期简札)。有人便认为竹简应起自春秋战国。事实是,殷商的甲骨文中已有册和典二字,而象形文字的册指的正是串竹成书的竹简书札,典为大简册。可见,竹简与甲骨和钟鼎一样,同是汉文字最早的载体。甲骨为巫师用,钟鼎为侯王用,而政府和民间则用竹简。只是殷商和周前期的竹简年代过于久远,难以留存。
许多人认为,毛笔诞生远在竹简使用之后。因此,竹简开始用刀刻文字,以刀为笔,故古有刀笔一说。那么,毛笔到底和竹简是否同时?甲骨文中其实就有答案。甲骨文四千余字中有的是筆字,那时筆字没有竹头,是聿字。《说文.聿部》释之为:“聿,所以书之。”即书写工具,形象为手(彐)握末端有一撮兽毛
(二)的竹管(丨),应是毛笔,而不是一把刀。同样,甲骨文中的書与畵都是聿字头,表示书画均用毛笔。显然毛笔的历史同甲骨文同样悠久,应和竹简同时。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至今发现的古代竹简上均为毛笔书写,未见刀刻之文。可见,殷商时期,以刀作书,仅见于甲骨、玉石和木头上的字符标志的雕刻(契文),竹简书册并不用刀,而用毛笔。那刀笔一词又是何义?原来竹简编写中,此刀类似当年的橡皮擦。书写错了,用刀刮去订正,内容繁冗,用刀割绳去简。甲骨文中的删字,即是用刀除掉册(竹简)中的错字或多余的书简。古文中的刊字,也有用刀削去竹简上错字的意思。因此,刀笔者,是指古代竹简书写用中同时使用的两种文具,不是以刀代笔。
汉字源头
中华文字的历史源头肯定不止于殷商,殷商甲骨文已是成熟文字,现统计已发现四千余字。最早的文字很可能会出现在夏前后的陶土玉石文化中。中国最早出土浙江义乌的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土片已见太阳符和倒V等图饰和花纹,而4、5千年的大汶口和良渚文化遗址已有彩陶绘片,上有抽象符号数十余种,这是很吸人眼球的线索。
苍颉的功劳
传说中夏朝苍颉造字成功,惊动天地,“天雨黍,鬼夜哭”。因为从此以后,天道便可与人心相通,鬼魅则将无地自容。可以说,人类只有在发明了文字以后,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天地间的万物之灵。中华也不例外。
在史前的蛮荒之地,祖宗们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虫蛇斗,与灾荒斗,与疾病斗,由渔猎而农耕,开渠建宅,筑城立邦。社会发展了,带来农工医商繁荣,也带来掠夺和战争。交流的增多,促进了口头语言的成熟,但要使技艺和智慧能代代传承,还需要一种更长久的语言载体。一旦社会有了需要,无数民间的苍颉便应运而生。可以想象的出,最初他们会折取树枝,在沙地上描画鸟兽的足印,摹写万物的形态,给亲人欣赏,让邻人辨认。也会用刀这里留一个印记,那里刻一个符号。民间造的字符越来越多时,史官便开始四处收集,继而归类象形,是以成文,再形声增益,终以成字。文字因而得到规范流行。人们将其刻在岩石上,木头上,继而陶器上,甲骨上,青铜器上,直至书简成册。文字使人类文明一脉相承,使人类的智慧跨越时空。人类一下子聪明了百万倍。在人类四百多万年的进化史中,文字史只有短短的四五千年,而正是在这四五千年里,人类社会才发生质的飞跃,一下从远古蛮昧跨进了现代文明。文字对人类社会的功劳无论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面对中华方块字,我们充满无尽的敬畏感和神奇感。说文就是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历史的魔盒,去一见我们祖先的智慧和风采。
说文解字的表义形声的训例
例文:
1、莙(原字为小篆体。下同。)井藻也。(标点原无。)从艸君聲。(jun,4声)
2、薅 拔去田艸也。从蓐,好省聲。(hao,1声)
3、牭 四歲牛。从牛从四,四亦聲。(si,4声)说明:
从,表示归属的表义部首。如:从艸——属艸部首。,表示该字形声。如:君聲——君表其读音。
省,表示取前面字的部分结构。如:好省聲——(薅字中女)是好字省略部分,好表其读音。
(从、)亦声,表示此部首还用来形声。如:四亦聲——四也表其读音。
数字部首的奇特意义
一
一是象形文字构架的基本笔画。一是什么意思?当然,首先它就是一个数目。但是,只要查查它在我们的文字里充当的多重角色,就会令你吃惊。
首先,它可表示天:
如天字,由一和大组成,或说,从一从大。大,指的是人,天下人为大。一指人头顶着的苍穹。人头顶着上的东西,就是天。
雨字,从
一、冂、水,许慎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不字,许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个,鸟向上飞得样子,)象形。
表示地:
如木字,许文:木,冒也。冒地(即一)而生。从屮,下象其根。且字,许文: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旦字,许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还有一个重要抽象的意思,表示道:
道者,天地之本源,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此一即为道,天地运行的规律。万物得道者生,背道者亡,国家得道者昌盛,失道者败落。这个意义在构字中也得道运用。
如正字,上面一即为道,下面止意为停下守护,合起来就是守道。许文: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古人认为道立於一)。
同样,是字也是从日从正,意义相同。
二
二是数目,表示一对数,说文称“从偶一”。
:
如示字中的二,许文:从二(二,古文上字。)。
亥字的上面一点一横属部首二,故许文说:亥“从二,二,古文上字。” 二的另一个意义为天地:
这和一有点类似。一是可天可地,二则表示天地之间。如亟字,许文: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二还可以表示厚厚的土壤:
如土字,许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有时可表示上限下限:
如恒字,许文: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閒上下。心以舟施,恆也
三
三表示数目三。
还可表示天、地、人的现实存在: 如三字,徐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
王字,许文: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 [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五
五是奇数,也称阳数。五同午相通:
五字,许文: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
八
八是阴数。
八是两物相分的样子。它的一个重要的意思是分开: 如八字,许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分字,许文: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
字,许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小字,许文:物之微也。从八,丨見而分之。八表示两事物相反、相背:
《说文解字叙》研究 篇6
关键词:《说文解字叙》 汉字 研究
一、《说文解字叙》名称研究
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引言”“前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自序”是作者自己写的,内容多是说明文章的写作内容、缘由、经过等。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是介绍该书的思想内容并评价其艺术特色。这是我们现代人对于序言的定义。但是在许慎的那个年代,是怎样定义序言的呢?这是我们忽视的问题。
那么《说文解字》的序言应该称为什么?正如上文所言,从广义上来说《说文解字序》和《说文解字叙》都是可以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认为应该称为《说文解字叙》。其原因从《说文解字》中可以想见。
《说文解字》中解释“序”为“東西墙也。从广予声。徐吕切”,即堂屋前的东西两侧门墙。字形采用“广”作形旁,采用“予”作声旁。其本义为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本义只见于古文。例如:
(1)序,东西墙也。(《说文》)
(2)东西墙谓之序。(《尔雅》)
(3)西序东向。(《尚书·顾命》)
(4)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
(5)直东序。(《仪礼·士冠礼》)
(6)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
后借代引申为名词,指规则中的先后,次第。如:
(7)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
(8)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
(9)内官序当其夜。(《左传·宣公十二年》)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词性发生改变,成为形容词,义为“开始的,居首的,第一的”。指“序跋”“序文”“序言”等等。例如:
(10)序以建言,首引情本。(《文心雕龙》)
(1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而《说文解字》解释为:“叙,次弟也。从攴余声。徐吕切。”叙,甲骨文(又,抓)(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造字本义:依序立柱加顶,搭建房屋。《说文》解释其为次第顺序,即秩序,第一步。这个义项只见于古文(叙言)。例如:
(12)叙,次弟也。(《说文》)
(13)百揆时叙。(《虞书》)
(14)行其秩叙。(《周礼·宫伯》)
(15)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周礼·天官》)
(16)四时不失其叙。(《淮南子·本经训》)
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在汉代或者更早的时期,“序”并没有“第一的”的意思,而“叙”却有“秩序,第一步”的义项。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写作“叙”,后多写作“序”的原因,所以,我们认为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应为“叙”而非“序”。
二、《说文解字叙》内容研究
正如汤可敬在《说文解字今释》前言中所说:“《说文序》是汉字学的纲领。它系统阐明了汉字在产生、发展、功用、结构方面的问题。”《说文解字叙》包含了许慎对文字起源的认识、许慎的文字观,介绍了汉字字体自周代至汉朝的演变、汉字的研究情况以及其中出现的错误研究,从而进一步表明其作《说文解字》一书的原因、其治学的态度,这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说文解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介绍了几种文字起源观,如“周易八卦”“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暂且不论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其对“文字”追根溯源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这些文字起源方式的记录对我们了解文字的产生原因有很大帮助。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沟通交际的需求的结果,正如结绳记事那样“庶业其繁,释伪萌生”,其衰落也必源于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许慎所理解的“文字”的起源,正如其所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认为“文字”先起于“文”,即简单地依象描画,是“象形之本”,进而发展到复杂的“形声相益”的“字”,“字”孳乳而浸多,再发展到书写于书简上的描写事物情况的“书”。
汉字的发展不仅包括其创造产生的过程,亦包括其在历史长河中、在人们日常使用书写过程中字体的发展变化。《说文解字叙》中介绍了汉字在汉代之前字体的发展演变。“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虽已无可证之迹,但也还是说明了字体演变这一事实。到了宣王年间,“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不与秦文合者”以统一文字,将大篆省改作小篆。秦朝大发吏卒,官员因为狱讼事务繁忙,隶书“以趣约易”应运而生,自此“秦书有八体”。汉代草书兴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周至汉文字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且古文字逐渐没落消亡。
许慎还提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历代对汉字的研究一直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关注。从周代起,语言文字中的“六书”仅仅作为“小学”的教授内容,用以教学童识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征,不统于王”,礼崩乐坏,“皆去其典籍”,关心语言文字的人少之又少。秦朝更是焚书坑儒,“烧灭经书,涤除旧籍”,古籍古文字遭受重大损失,而隶书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更是将古文字遗落在历史的大潮中。到东汉,“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虽仓颉以下十四篇,略存之矣,加之有鲁壁藏书得旧典籍的新发现,然而时下学者并不重视,他们尊崇隶书,错误地说字解经,“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不考辨文字的源头,只是抱残守缺,“以其所知为秘妙”,妄自尊大,“不见通学”,而他们这样的做法只会迷误后人,贻害无穷。
许慎作《说文解字》的原因在《说文解字叙》中亦有说明:一是为了保存古文,说明文字形体结构、文字和声音的关系,以纠“诸生说解,不合古谊”之缪,实现文字真正的意义,“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一则为了更好地治理六经,发挥文字的政治教化作用,“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实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从而使文字的研究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善文字者,经艺之术,王道之始”,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政治太平。于是,许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道”,其治学态度令人敬佩。而其首创部首分类,并明确“六书”之内容,明字音,采古籀,可以想见在那时的物质条件下,许慎作《说文解字》的不易,这也奠定了《说文解字》字书之祖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周祖馍.《说文解字》概论[J].中国文化研究,1997,(1).
[3]班吉庆.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9,(9).
[4][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说文解字”教生字 篇7
一、“说文解字”教生字的必要性
识字教学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始终,以3~4年级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可见识字写字的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疲劳而且接受能力差别大,识字教学会给教师带来不少阻力和困难。纵观大部分的课堂,由于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的限制,教师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的、简单单调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识字教学形式,这也使得课堂乏味低效,学生没兴趣,基本上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会对每节课要学习20多个生字产生惧怕心理,最终识字教学任务不能有效的完成,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记忆方面难成系统外,我们教师是否也走入了对记忆的误区呢?习惯性地死记概念、定义、术语以及大段的条文,对内容置之不顾,一句一句地、孤立地去呆读和死记硬背,延伸到识字教学中,必然造成了这种低效、厌烦的情绪。如果采用“说文解字”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有效记忆生字,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调动各种语文知识进行记忆,增加知识的灵活性。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说文解字”让识字教学的课堂更具有思考的气息呢?
二、“说文解字”教生字的可行性
1. 他放下衣服随______拿起了碗筷准备吃饭。(即)
2.______ 然已经吃好饭,你就走吧!(既)
通过这样的巩固,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印象。此后,我又进行了几次巩固训练,加深了他们的印象。慢慢的,他们看到“即”就想到这是“正要去做”,所以“随即”就是“即”;而看到“既”就想到是“已经做完了”,所以“既然”就是“既”。
当然,“说文解字”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要有选择地“解字”,适当地激发兴趣,不是每一个字都能解。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生字联系易于建立,但可能某些生字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创意才能将生字和其他知识建立起联系。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慢慢擅长于建立联系,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就能不假思索地习惯于这样做。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避免说一些学生接受不了的理论,用来解的字,它的构件学生必须先前有了解,这也要求我们教师有更好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生的良好了解。简单的字形运用到课堂上,结合学生对图像的特别感受,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启发他们想出不同的记住字形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说文解字”,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将来识字教学“说文解字”不断发展的方向。
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怎样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即重点介绍在识字教学中“说文解字”,把汉字形象化,把各种语文知识调动起来产生联系,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方法,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说文解字”,识字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
《说文解字》性属体系 篇8
在20世纪60年代, 吕叔湘先生发现“雌、雄、男、女”等词的特殊性, 并具体归纳了它们的语法特点。目前的情况是, 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非谓形容词这三大块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中有“属性词”, 定义为:“形容词的附类, 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属性词一般只能作定语”“少数还能作状语”, 其作为一类词的共性特征是只能作定语修饰名词的黏着词, 这个共性也是与其他词类相区别的个性特点, 而其内部成员也有自己的个性。在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汉语词类标记语料库》使用“非谓形容词”标注项是个进步。
这类词涉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性属字, 例如“雌、雄、男、女”等。本文统计的《说文》性属字不仅限于《说文》的字头, 也涉及许慎的说解和部分许慎引用的材料。这些性属字有的在许慎说解的语料中直接表现为非谓形容词, 有的词性则需要推测。这是本文研究语料是词典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此为了表述方便, 本文这类词定名为“性属非谓形容词”, 简称“性属词”。
我国传统文字学是以《说文》为中心的。《说文》在我国语言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说文》性属范畴主要有:对立性属范畴、非对立性属范畴。对立性属范畴, 一般是对立并称表性别的, 如“雌雄”;非对立性属范畴缺少一机, 如公牛为“特”却没有对应的母牛的专名, 还有性别转移、弱化、另类等不好判断的性属词。
二、《说文》对立性属范畴
《说文》对立性属范畴主要有“牡牝”“雌雄”“父母”“男女”几对。它们在用法和使用频率上各有差别。
(一) 牡牝
从本源来说, “牡牝”是最早用来表示动物类性别的一对概念, 侧重用于兽畜。《墨子·辞过》云:“天地也, 则曰上下;四时也, 则曰阴阳;人情也, 则曰男女;禽兽也, 则曰牡牝、雌雄也。” “牡牝”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性属概念。
1.“牡”类
“牡”, 《说文·牛部》云:“畜父也。”“畜父”, 即雄性牲畜。《说文》中与“牡”有关的性属词例有: ①隲 :牡马也 (卷十上·马部) 。②駔:牡马也 (卷十上·马部) 。③羝:牡羊也 (卷四上·羊部) 。④牂:牡羊也 (卷四上·羊部) 。⑤豭:牡豕也 (卷九下·豕部) 。⑥麚:牡鹿 (卷十·鹿部) 。 ⑦:蜃屬。有三, 皆生於海。千歲化爲, 秦謂之牡厲 (卷十三·蟲部) 。 ⑧薜:牡赞也 (卷一·草部) 。 ⑨藗:牡茅也 (卷一·草部) 。 ⑩蔚:牡蒿也 (卷一·草部) 。 (11) 牙:牡齿也。 (卷二下·牙部) 。
牡, 本字为士, 乃雄性生殖器之形, 后加牛字旁是因为畜牧农耕时代, 牛是最重要的牲畜, 所以用作牲畜性属字的偏旁。又生殖器引申指鸟兽的雄性, 《广雅·释兽》:“牡, 雄也。”《集韵》:“牡, 禽雄曰牡。”
由雄性生殖器之特征, 而引申出“丘陵”“器物的凸起部分”“锁簧、门闩”等意义。性别标志可投射到人的思维认识中, 在汉语中表现为相对应的区别概念:雄性表示“大”“强壮”“威武”等, 雌性表示“小”“柔弱”“温顺”等。例如:《诗经·鲁颂·駉》:“駉駉牡马, 在垧之野。”喻“牡马”之雄健高大。王国维在《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 (上) 》由雄性不能生育的特点, 引申用于不结子的植物, 例如 “牡鞠”:《周礼·秋官·蝈氏》:“焚牡鞠, 以灰洒之則死。”郑玄注云:“牡鞠, 鞠不華者。”《仪礼·丧服》:“牡麻者, 枲麻也。”上述《说文》中的“牡蒿”等即其例。
又由于“牡牝”相对, 引申出更加抽象的对立范畴“阴与阳”。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阳中之阳, 心也。” 唐王冰注:“《灵枢经》曰:‘心为牡藏。’牡, 阳也。” (本章最后将说及“阴阳”)
2.“牝”类
“牝”是“畜母” (《说文·牛部》:“牝:畜母也。” (卷二上) ) 。《说文》中与“牝”有关的用例有:①豝:牝豕也 (卷九下·豕部) 。②麟:大牝鹿也 (卷十上·鹿部) 。③麐:牝麒也 (卷十上·鹿部) 。④麎:牝麋也 (卷十上·鹿部) 。⑤麔:麋牝者 (卷十上·鹿部) 。⑥麀:牝鹿也 (卷十上·鹿部) 。⑦箱:大车牝服也 (卷五上·竹部) 。⑧屋牝瓦下 (卷九下·广部) 。
“牝”字的初文本作匕, 后来加上形符的牛字, 遂成为从牛匕声的形声字 (于省吾) 。在畜牧农耕时代, 牛是最重要的牲畜, 母牛更为重要, 能起繁衍后代的作用, 所以用作牲畜性属字的偏旁。这里的“匕”应该是表示“雌性”的意思, 于省吾先生: “甲骨文牝字习见……” “匕牛”就是雌性的牛, 后造“牝”字专表雌性牛, 进而凡雌性之动物皆可谓之“牝”。《说文》对此作了理论上的总括:“牝, 畜母也。” 后泛指鸟兽的雌性, 《老子》:“是谓元牝。”王注:雌也。
由“牝”字初文“匕”, 引申出与“牡”相对应的一系列意项:“溪谷”“某些器物的凹入部分”“锁孔、门闩的孔”等, 性别标志可投射到人的思维认识中, “牝”“雌性”意与“牡”“雄性”意相对应, 也可向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物延伸, 引申用于“古时阵法名”“北方”“牝瓦”“牝服”等, 例如:《武经总要前集·制度四·本朝八阵法》 (宋曾公亮) :“牝阵即黄帝五行之水阵, 孙子之牝阵……”《淮南子·坠形训》:“牝土之气, 御于玄天。”《集韵》:“瓦, 一曰牝瓦。”《周礼·考工记 ·车人》:“牝服二柯有三分柯之二。”郑司农云:“牝服谓车箱, 服读为负。”
《周礼·天官·庖人辨其名物疏<尔雅>》:“飞曰雄雌, 走曰牝牡, 亦是对文。”由此“牡牝”相对, 引申出更加抽象的对立范畴“阴与阳”。“牝”表阴性, 与“阳”相对。例如:《素问·水热穴论》:“肾者, 牝藏也。” 王冰注:“牝, 阴也。” 汉扬雄《太玄·驯》:“牝贞常慈, 卫其根。” 范望注:“牝, 阴也。”
总之, “牡、牝”之“丄”和“匕”是最早表示雄性和雌性动物性器的两个字根, 产生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由于动物的生殖器官比较容易描摹, 牛又是畜牧耕作时期最为重要的农用牲畜, 因而到了甲骨文后期, 从牛的“牡” “牝” 就应运而生, 囊括其他形体, 这就反映出古人以类统属的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说文》对这种认识加以了理性的概括:“牡, 畜父也。”“牝, 畜母也。”可见人们对“牡牝”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至于“牡牝”引申抽象到其他方面则是顺应历史且合乎语言发展规律的。
综上, 《说文》中“牡牝”类性属词有:①单说:“牡”类:牡马、牡羊、牡厲、牡赞、牡茅、牡蒿;“牝”类:牝麒、牝麋、牝服、牝瓦、麋牝、騋牝。②对应:牡马/牝马、牝豕/牡豕、牝鹿/牡鹿。
可以看出, “牡”“牝”作为早期性属字发展沿用至今, 运用广泛。成为性别标记的“牡”“牝”是典型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 出现在动物类、植物类等物类名词之前, 与这些物类结合得非常紧密, 之间很难加入其他成分, 性属词结构相对稳定, 完全符合非谓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只有个别例外, 如“麋牝、騋牝、骍牡”, 其语法结构与下文的“牛父”“畜父”同。
(二) 雄雌
“雄”是鸟父、“雌”是鸟母:“雄:鸟父也。” (卷四上·隹部) “雌:鸟母也。” (卷四上·隹部) “雄、雌”二字是从“佳”的性别字, 《段注》与《说文》一致, 概其为“雄, 鸟父也”“雌, 鸟母也”, 本源表示禽鸟性别。
《说文》相关用例有:①鶠:鸟也, 其雌皇 (卷四·鸟部) 。②:雌雉鸣也 (卷四上·鸟部) 。③雊:雄雌鸣也 (卷四上·隹部) 。
从现有材料看, “雄、雌”在先秦文献中有很多例子, 如:《诗经·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雄、雌”表性别对立性较强, 例如:《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别者, 以翼右掩左, 雄;左掩右, 雌。”
“雄、雌”用于畜虫等类, 逐渐用于植物的性别区分。“雄、雌”也用于“男女”方面, 同时, 人亦可称“雄雌”, 指男性和女性。例如:《左·襄二十一传》:“是寡人之雄也。”《汉书·东方朔传》:“其滑稽之雄乎。”注:“谓为之长帅也。”《淮南·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高诱注:“雌, 柔弱也。”比喻低弱, 失败。《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管子·霸形》:“楚人攻宋、郑, 令其人有丧雌雄。”尹知章注:“失男女之偶。”
综上, 《说文》中“雄雌”类性属词有:①单说:雌皇 (凰) , 雄雉、雌雉;②对应:雄雉/雌雉。
可以看出, “雄”“雌”作为早期性属字发展沿用至今, 使用广泛, 是典型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 出现在物类名词之前, 与这些物类结合得非常紧密, 再难加入其他成分。性属词结构相对稳定, 完全符合非谓形容词语法功能。
(三) 父母
“父、母”作为性属词一般用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这是一种古老语法结构的遗存。“父”, 如“朴特, 牛父也”。作为性属词的“父、母”可能来源于称谓的父母。
1.“父”类
父:矩也。家長率教者。 (卷三下·又部) “父”的本义是“矩也”“家长率教者”。这是父亲称谓的理据, 《说文》同义称谓有“甫”:“甫, 男子美称也。” (卷三下·用部) 《说文》“父”相关用例还有:①特:朴特, 牛父也 (卷二上·牛部) 。②牡:畜父也 (卷二上·牛部) 。③雄:鸟父也 (卷四上·隹部) 。
“父”也指禽兽中的雄性。《说文·牛部》: “牡, 畜父也。” 例如:《仪礼·丧服》: “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在《说文》中还有“畜父、牛父、鸟父”等雄性性属词例。
总之, “父”是男性尊长的称谓, 历来就是一个称谓词,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用于畜类等雄性, 符合世界语言语法化的通例, 由称谓语词化为性属词。
2.“母”类
母:牧也。从女, 象褱子形。 (卷十二下·女部) “母”是母亲, 表女性。《说文》“母”相关用例有:①禺:母猴属 (卷九上·甶部) 。②为:母猴也 (卷三下·爪部) 。③玃:母猴也 (卷十上·犬部) 。④夒:贪兽也。一曰母猴 (卷五·夊部) 。⑤蜼:如母猴 (卷十三·虫部) 。⑥雌:鸟母也 (卷四上·隹部) 。⑦牝: 畜母也 (卷二上·牛部) 。⑧:牟母也 (卷四上·隹部) 。⑨芓:麻母也 (卷一下·草部) 。⑩芪:芪母也 (卷一下·草部) 。 (11) 莔:贝母也 (卷一下·草部) 。 (12) :母 (卷十二下·女部) 。 (13) 妣: 殁母也 (卷十二下·女部) 。
综上, 《说文》中“父母”类性属词有:①单说:“父”类:畜父、牛父、鸟父、玃父 (“母”类出现) ;“母”类:母猴、鸟母、畜母、麻母、芪母、贝母、母。②对应: 畜母/畜父、鸟母/鸟父。
《说文》性属字“父、母”均用在物类名词之后, 性属词结构固定, 在古汉语时期存用独特。其他词典辞书之列自古及今有所扩展且更为丰富, 称谓词语演化为性属词, 符合世界语言语法化的通例。
(四) 男女
在日常语言中, “男女”两性作为两个互相依存的概念, 因其互相对立而产生意义, 体现着人类对自身性别特征的认识。
1.“男”类
男: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凡男之屬皆從男。 (卷十三下·男部)
“男”, 可以单指男子, 表男性。《说文》隶属于“男”的同义性别称谓词有“夫、士、壻”。 自先秦时期, “男”性之称就多见于各种文献, 与“女”相对。段注:“男, 丈夫也。” “壻, 夫也。”夫者, 丈夫也, 然则壻为男子之美称, 因以为女夫之称。“男”也称“士”, 《诗经》曰:“‘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者, 夫也。”“士”古时也指未婚的青年男子, 与“女”相对。如:《字汇·士部》:“士, 未娶亦曰士。”
2.“女”类
女:妇人也。 (卷十二下·女部)
段注:“女, 妇人也。” 女人, 可单指女子, 表女性。“女”表雌性的。《敦煌燮文集·目連緣起》:“詑蔭王城內, 化為女狗之身。”《太平廣記》卷三百八十五引唐牛僧孺《玄怪録》:“畜一女貓, 常往來紹家捕鼠。”
综上, 《说文》中“男女”类性属词有:①单说:“男”类:男子;“女”类:女子、女人、妇人、妇官、女侍。②连用:异性词语连用:女子、夫妇、男女;同性词语连用:男子。③对应:男子/妇人、男子/女子。
通过以上性属词例比较, 可以看出, 《说文》 “男、女”作为早期性属字成为性别标记是典型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 出现在表人名词之前, 与人结合得非常紧密, 其间很难加入其他成分, 性属词结构相对稳定, 完全符合非谓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另, “阴阳”之说:
(1) 陰: 闇也, 水之南, 山之北也。 (卷十四·部)
(2) 陽:高、明也。 (卷十四·部)
阴阳的概念, 源自古人的自然观。 在语言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阴阳”是抽象概念, 表对立范畴, 可指称“男女”“夫妇”, 但不能作定语修饰动物类、植物类及人类等物类名词以表性别。例如:不能说“阳马”“阴猫”“阴花”“阳人”等, 其不具备非谓形容词语法功能, 因此, “阴阳”不是性属词。
三、《说文》非对立性属范畴 (略)
①犅、特;②犗、騬、豮等;③、、龜;④犹、狙等;⑤鸳鸯;⑥駃騠。
四、余论
从《说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汉代复音词较先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汉代毕竟是复音化的早期阶段。“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 (王力:《汉语史稿》, 中册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第342页) 。而《说文》复音词中偏正式复音词数量较少, 发展到现在, 基本固定转化为一类比较特殊的词:“非谓形容词”。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性属字都是名词, 这可能和《说文》是一部字书, 多释名物有关。从以上词例可以看出其偏正式名词的中心语都是名词性语素, 其修饰成分有名词、形容词、量词语素等。可见我们上文所说的由“牡牝”“雌雄”“父母”“男女”等具有区别意义的非谓形容词构成的“性属非谓形容词”即性属词其构词情况在此基础上与此吻合是一脉相承, 并趋向成熟的。
综上, 以《说文》性属字为本, 据其描述作了具体细致的统计分类, 参照段注等各类辞书文献和相关著述词典, 追根溯源, 自上而下, 立足于实事求是的集解, 结合学界诸家说法, 对《说文》主要性属字及其词类现象等进行梳理, 分析研究, 得出《说文》性属体系。
初次涉及, 由于时间仓促、数据有限、学识浅显, 关于《说文》性属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扩展, 不周之处, 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为谢!
摘要:本文以传统训诂学、语言标记论、词汇语义学等理论为指导, 借鉴文字学界前贤成果, 结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相关文献典籍、各类辞书等资料, 从牲畜类、禽鸟类、植物类的“牡牝”“雌雄”“父母”及人类“男女”性别的角度对《说文解字》性属字进行梳理统计及总结分析, 初步归纳了《说文解字》“对立性属范畴”“非对立性属范畴”。文章还对出现较早且争议较多的常用性属字“牡牝”等个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说文解字》,性属范畴,标记论,偏正式复音词
参考文献
[1]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古敬恒.汉语性别字的时空演变[J].汉字文化, 2001 (3) .
[4]汉语大词典编辑部.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5]吕叔湘, 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J].中国语文, 1981 (2) .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80:226.
[7]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篇9
“尸”部共有字二十四个,尸字为部首。尸字属于象形字,按字形,像侧卧着的人形,突出人的躯干和手臂,小篆中则省去了手臂部分;人字则表示站立的人,也突出了躯干和手臂。人字与尸字字形相近,从尸取义的字也大多与人有关,也有人觉得可能和先民曲肢葬习俗有所联系。
二、“尸”部所属字研究
尸,陈也,象卧之形,凡尸之属皆从尸,象形字。尸字的字义是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按本义,《礼记•曲礼》中有“孙可以为王父尸”,由此而演变出另外一层含义,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尸位素餐;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也就是主祭人称为尸祝,祝者,咒也,《辞源》中解释“尸,代表鬼神受享祭的人,祝,传告鬼神言辞的人”;成玄英有“尸者,太庙之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所以尸字又引申出神主牌的意思,与且(jū)字意义相近。《尔雅•释诂第一》中对尸字的解释有三个:“矢、雉、引、延、顺、荐、刘、绎(yì)、尸、旅,陈也”;“尸、职,主也”;“尸,寀(cǎi)也”。
屍,终主。屍字从尸从死,会意字,表示其为死人的身体,死为生命之终,尸为人体之主,故屍字解为终主。古尸作屍,省作尸,同音而假借,二者通用但不可混而为一,尸是活人,屍是死人,文字简化后简为尸。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至于在床曰屍。其字从尸从死。别为一字。”一说屍似皴貌。
(diàn),偫(zhì)也,储偫也,大玄假为天地奠位之奠,形声字。偫,待也,积储、完备之意。大玄者,太玄也;奠者,定也。《太玄》有“天地奠位,神明通气”,《易经》中也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康熙字典》有“按偫,治具也,儲也,與庤峙義通”。从尸从奠,奠亦声。㞟字应该是从奠字稳固安置之意。一曰展也,或与展字同义。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会意字。居是踞的本字,居同凥,金文从尸从几,表示靠几休息之意。篆书从尸从古,尸部像人曲胫蹲踞形,本意是蹲着,表示沿用古时传下来的一种原始坐法。《康熙字典》有“从尸得几而止也”;《尔雅•释言第二》中有“宅,居也”,因居字后来引申为居住等意,故原义加足字加以区分。踞,俗居从足,足部曰蹲。踞有兽类蹲踞的意思,古人以为踞坐是野蛮无理的行为,固有箕踞一词,指人将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战国策•燕策》中,荆轲刺秦王一篇“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今意指住,如居住;又引申为居住的地方,如故居。
屆(届,j iè),行不便也,一曰极也,从尸凷(kuài)声,会意字。届的本字,从尸表示人,凷即塊(kuài)字,从凷表示土块,合字表示路上有土块使人行动不便;也有人解释为身体入土,行路不便,引申为生命终结,时间到临,后假借为到,《尔雅•释言第二》中“届,极也”。今意指说明周期性事件的次或期,如第一届会议。
(qǐ、qì),尻(kāo)也,从尸旨声,形声字;尻,脽(shuí)也,从尸九声,形声字;脽,(tún)也,从肉隹(zhuī)声;,髀(bì)也,从尸下丌(qí)居几,臀也。“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极于九”,尻字从尸表示身体,从九表示极数、末尾,按其本义是指屁股,人体身上相当于猿猴长尾巴之处,即臀部。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中有“身已半入,止露尻尾”;《西游记》中也有与孙悟空同为四大灵猴之一的赤尻马猴。以上三字,皆从尸,都表人体。
尼(ní),从后近之,从尸匕声,会意字,篆书是两个人形相近,古同昵,表亲近之意,《尔雅•释诂第一》中“即,尼也”;又有名词词义,指比丘尼,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又有《孔子家语》“颜氏祷于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说了孔子姓字出处。
屒(zhěn),伏皃(貌,mào),从尸辰声,一曰屋宇,形声字。本义是伏貌,趴伏的样子,无考,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有:“与宀(mián)部宸(chén)音义同,尸象屋形”,故屒与宸同义。宸者,屋宇也;又指北极星所在,《论语•为政》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辰者,日月星的总称,北辰即北极星,北辰所居之所即宸也。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屖(xī),屖遟(zhì)也,从尸辛声,形声字。屖古同“犀”,坚固之意。因古代铠甲有用犀牛皮制成,称犀甲,所以有坚固意。屖遟,游息也,古同“栖迟”,滞留不进之意。
屠,刳(kū)也,从尸者声,会意字。刳者,判也,用刀分割,指剖杀,屠字本义为宰杀牲畜。一说者为煮的本字,表烹煮,指宰杀牲畜后要用水煮熟。
屝(fèi),履也,从尸非声,形声字。《康熙字典》中有“杨雄《方言》:屝麤(cū)履也,丝作曰履,麻作曰屝”。
屟(xiè、tì),履中薦(jiàn)也,从尸枼(yè)声,形声字。薦是荐的古字,薦蓆(xí)也,从艹从廌(zhì),兽之所食草;枼古同葉(yè),指草木的叶子,也指薄木片。所以屟本义是指鞋里的草垫子,或引申为古代鞋的木质鞋底。
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会意字。居者,居所也;所主者,所寄居的主人(《孟子•万章上》有“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一说像箭到地面),从一,一犹地也,屋从尸从至,表示人要到的住的地方,指房屋。《桃花源记》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屋的本义是幄(wò),形如房屋的大帐幕。如古代天子出游时用布幔临时张设的宫殿叫“幄殿”,就是游行停歇所到之处以布所围的如房屋的帐幕;又如军营的帐幕叫“帷幄”,营者,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行营也,军队驻扎的地方,所到之处临时搭建的帐篷。《汉书•张良传》有“运筹策帷幄中”。后来屋字指房屋,另加巾字表本来意义的幄。
屏(píng),屏蔽也,从尸并声,形声字。屏即是蔽,指遮挡。《尔雅•释宫第五》中“屏谓之树”,《史记》中记录鸿门宴一段,“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就是遮挡、遮掩之意。又指对着门的萧墙、照壁,有引申为屏风,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使风无法直接吹进屋内,也使门外无法直接看到屋内的情况,所以有遮挡之意。屏字以尸字为部首,应该是尸像屋形,屏风与屋类建筑相关,所以从尸。
層(层,céng),重屋也,从尸曾声,会意字。楼,重屋也,两字同义。層同层,指重叠起来的东西,尸像屋形,表人所住的屋顶分两层的房屋,即指楼阁。層字以尸字为部首,与建筑有关。后引申为指量词的单位,如一层楼。
屢(屡,lǚ),数(shuò)也,案:今之娄字本是屡空字,此字后人所加。从尸,未详。屢,数也,表屡次、多次之意,屡见不鲜。从娄者,娄假借为屢,兼表声;从尸者,或指人为行事者。《尔雅•释诂第一》中有“肃、齐、遄(chuán)、速、亟(jí)、屡、数、迅,疾也”。
三、《说文》未归入“尸”部而今属尸部的字
以上为《说文解字》“尸”部全部属字,另有尸字部首的十个字,书中归为“尾”部四字:尾、屬(shǔ)、屈、尿;“履”部六字:履、屨(jù)、(lì)、(xù)、屩(juē)、屐(jī)。
(一)“尾”部及其属字
尾,微也,从到毛在尸后,象形字。到毛者,倒毛也。从文字本来字形可以看出,尾从尸从毛,表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即尾巴。原文说“古人或饰系尾”,故尾与尸(人)有关。
屬(属,shǔ),连也,从尾蜀声,形声字。从尾表示有尾巴,从蜀表声,蜀者,葵中蠶也,虫名,因不断曲身向前行动,有连续的意思,故借指接连不断,假借为连。所以屬表示身与尾相连。
屈,无尾也,从尾出声,形声字。
尿,人小便也,从尾从水,会意字。甲骨文中尿字是人(男人)侧身站立排泄小便,本义是动词,此处是名词;小篆从尾从水,从尾表示是从人身体尾部或后部排出,水表形,指小便为液体。与溺(niào)同义。
(二)“履”部及其属字
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chì)从夊(suī),舟象履形,会意字。履的本意指鞋子。尸指人,彳指行走,夊指脚,舟指鞋形,合起来就是人行走时脚上所穿的船形的东西。《礼记》中有“单底曰履,复底曰舄(xì)”,《字书》有“草曰屝,麻曰屦,皮曰履,黄帝臣於则造”。
屨(屦,jù),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dī)也,形声字。鞮者,革履也,一种皮革制成的鞋。屨因属“履”部,所以表鞋,与尸(人)有关。《诗•魏风•葛屦》有“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家贫,贩屦织席为业”,《释名》有“屦,拘也,所以拘足也”,“履者,礼也,饰足为礼也”。
履(lì),下也,从履省,歴声,形声字。本义指鞋底。
履(xù),属,从履省,予声,形声字。鞋的一种。
屩(juē),屐也,从履省,乔声,形声字。鞋的一种。《增韵》有“木曰屐,麻曰屩”。
屐(jī),屩也,从履省,支声,形声字。鞋的一种。屐与屩互训,都表木底鞋,木屐沿用至今,或与“尸”部屟(xiè、tì)字同义。
摘要:本文对作为部首的“尸”字进行形义分析,然后探讨了《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注意分析了尸部所属字的意义并列举出处,通过结构分析分析展示字形隐含的意义,同时举例说明用法。最后把《说文》未归入“尸”部而今属尸部的字进行了分类说明。
关键词:语言学,双语教学,必要性,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08).
[2]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4(07).
[3]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07).
说文解字注论文 篇10
一、《说文·黑部》下的字基本都与黑色之义相关
《说文解字》中“黑, 火所熏之色也”, “黑”的小篆为, 许慎按照其字形, 将“黑”解释为大火所熏之颜色, 即炭黑色, 所从之“炎”像大火熊熊燃烧之势, 而上面的“”是“囱”字的古文字形, 也就是“窗”的本字。段玉裁因此认为“黑”是会意字。《释名》:“黑, 晦也。如晦冥时色也。”黑部共收37个字, 重文一字。
1、
其中一字是方言字:“黸:齐谓黑为黸。”
2、另外, 有21个表示各种不同程度或不同类型的黑色。
黯:“深黑也。”现在仍常用在表示昏黑的词语中, 如“黯淡、黯然、黯黑”等。
黪:“浅青黑也。”段注引《通俗文》曰:“暗色曰黪。”引《玉篇》曰:“今谓物将败时颜色黪也。”
黝:“微青黑色。”段玉裁注:“谓微青之黑也, 微轻于浅矣。”《尔雅·释器》:“黑谓之黝。”现在仍有“黝黑”一词。
点 (點) :“小黑也。”指小黑点。古人的名和字有同义或反义的联系, 孔子的弟子曾点, 字皙。《说文》:“皙, 人色白也。”, 便是取其与“点”之黑义相反。
黠:“坚黑也。”段玉裁注:“黑之坚者也。”
霉 (黴) :“中久雨青黑也。”这里的“中”应是用作动词, 表示遭受的意思。故“霉”指经历了长久的雨后生出的青黑色。
黮:“桑葚之黑也。”指像桑葚果实那种黑色。
黔:“黔首”之“黔”也是黑的意思。“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 谓黑色也。周谓之黎民。”即“黔”和“黎”都是黧黑之意。孔颖达《礼记·祭义》正义云:“凡人以黑巾覆头, 故谓之黔首。”
3、表示与“黑”相关的含污垢、黯淡之意的。
黕:“滓垢也。”也就是渣滓和污垢的意思。徐灏《段注笺》:“因渣垢下沉而易从黑耳。”
党 (黨) :“不鲜也。”王筠《句读》:“党、曭, 古今字是也。”“党”本义是不明亮不光鲜的意思, 后因借用指“乡党、朋党”之义的“党”, 才另加一形旁“日”构成“曭”来表示其本义。
黩:“握持垢也。”以持握着污垢来比喻被污染的意思。
黵:“大污也。”表示污黑的程度。
4、还有一些表示与黑色有关的事物。
黳:“小黑子。”就是黑痣的意思。朱骏声《通训定声》:“古谓之黳子, 今谓之痣。”
黱:“画眉也。”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作:“画眉墨也。”段玉裁注:“黱者, 妇人画眉之黑物也。”其俗字即“黛”。
黥:“墨刑在面也。”段注中引《周礼·司刑》注:“墨, 黥也。先刻其面, 以墨窒之。”
黟:“黑木也。”段注引《古今注》:“乌文木, 出波斯国。南方草木状。文木树高七八丈。色正黑。如水牛角。”
二、其他一些表示黑色的常用词
1、墨:
《说文》:“墨, 书墨也。从土, 从黑, 黑亦声。”指书写绘画用的黑色颜料, 引申为黑色, 《广雅·释器》:“墨, 黑也。”王力《同源字典》认为“黑”与“墨”是同源字, “黑”的古音为[x k], “墨”的古音为[m k], 二字叠韵, 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表示黑色之意的“墨”仍以语素的形式存留现代汉语中, 如:墨绿、墨镜、墨鱼、墨玉等。
2、幽:
《说文》:“幽, 隐也。”段玉裁注:“《小雅》:‘桑叶有幽’。毛曰:幽, 黑色也。此谓‘幽’为‘黝’之假借。”“幽”与“黝”一样有黑色的意思。但后来还是更多用来表示隐藏、幽远等带来的昏暗和不明亮的含义。
3、玄:
《说文》:“玄, 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像幽而入覆之也。”《广雅·释器》中有:“玄, 黑也。”《韩非子·十过》:“奏之, 有玄云从西北方起。”与玄有关的词还有玄玉、玄甲、玄青、玄羽、玄服、玄夜, 现代汉语已不常见, “玄”的“黑色”义也随之消失, 现在其最常用的是“深奥、玄妙”之义, 如“玄之又玄”、“玄奥”、“玄幻”。
4、乌:
《说文》:“孝鸟也。象形。”, 段注引《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并解释构型“鸟字点睛, 乌则不, 以纯黑故不见其睛也。”因乌鸦纯黑故“乌”也常引申来表示黑色。现代汉语词“乌黑”便是同义连用的复合词, “乌”的黑色义也存在于“乌鱼”、“乌骨”、“乌鸡”、“乌纱帽”等词中, 方言中使用更频繁。
5、皂:
同“皁”, 二字均是“草”的俗字。大徐本的《说文解字》“草”字下徐铉注:今俗以此为草木之草, 别作皁字, 为黑色之皁。“皂 (皁) ”本义为栎实或柞实, 即皂斗, 可用作黑色染料, 引申指黑色。《玉篇》:“皂, 色黑也。”现在常说的“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就是指黑色, 与“白”对举。
6、黎:
“黎民”之“黎”与“黔首”之“黔”都表示黑色, 二词也都用来指代百姓。《说文》:“黎, 履黏也。……作履黏以黍米。”后作“黧”。《正韵》:“黑也。与黧同。”《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 蔡传:“黎, 黑也。黎民, 黑发之人。”
7、青:
青是五色之一, 《说文》:“东方色也。木生火, 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释名》:“青, 生也, 象物之生时色也。”指绿色或蓝色, 但又常用来表示黑色。“青丝”指黑发,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青衣”指黑衣服, 借指穿黑衣的旦角。而“青白眼”更是典型例子, “青眼”指喜欢喝重视时看人黑眼珠在中间, 现在常用的“青目、青睐、垂青”也源自这个意思。
三、特指某种事物中黑色系的一类, 或含黑色义项的名词
1、缁:
《说文》“帛黑色也。”即指黑色的布帛。《说文·糸部》中收录了16个字来分别表示不同颜色的布帛, 可见古代丝织品染色技艺的高超。本义指不同颜色布帛的“绿、红、紫”等在现代汉语中是常用的颜色词, 本义表示黑色布帛的“缁”也常引申表示黑色。《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 敝予又改为兮。”毛传:“缁, 黑也, 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2、骊:
《说文》:“马深黑色。”段玉裁注:“鲁颂传曰, 纯黑曰骊。按引伸为凡黑之偁。”即指纯黑色的马, 《礼记·檀弓》:“夏后氏尚黑, 戎事乘骊。”后来也引申指黑色, 《尔雅》:“骊马白跨, 驈。”晋郭璞注:“骊, 黑色。”《逸周书·作雒》:“北骊土。”清朱右曾集训校释:“骊, 黑也。”
《说文·马部》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不同花色或样貌的马, 可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的马在古代社会及人民的生活中的主要地位。还有一些带黑色的马也有专门的词, 如“马浅黑色”叫“騩”, “赤马黑毛尾”叫“骝”, “马苍黑杂毛”叫“骓”, “马白色黑鬣尾”叫“骆”, “马阴白杂毛黑”叫“骃”等等。
3、《说文·玉部》:
“玖, 石之次玉黑色者”, “瑎, 黑石似玉者”。
4、铁:
《说文》“黑金也。”, “金”是五色金属的总称。因铁颜色为黑所以带有黑义。《诗经·秦风》:“驷铁孔阜, 六辔在手。”毛传:“铁骊也。”孔颖达疏:“铁者, 言其黑色如铁。”
5、皯:
《说文》:“面黑气也。”意思是指皮肤颜色黧黑枯槁。桂馥《说文义正》引《通俗文》:“面黧黑曰皯。”
语言与社会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语言中的词汇量也多少反映所服务的文化和当时的社会现状。黑色在汉代属五色之一, 作为正色一直被人们重视, 反应在古代文字中即是有大量表示黑色意义之字, 不同深浅度、不同杂色的黑都用专属的词来表示, 《说文》中对黑色的细致划分以及其他颜色的细致划分都反映着当时的古人们认知水平和分辨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另外也可以看出古代颜色词“借物呈色”的重要特点, 很多颜色词都是最初表示某种黑色的事物, 后引申为表示黑色, 如“黛”“墨”“乌”“皂”等等。这大概是由于颜色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造字之初只能通过具体的实物来作比, 使颜色的表达变得具体可感。而对古代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事物, 还根据这类事物中不同颜色的差异, 造出不同的词语来指称, 如上述的“糸部”、“马部”、“玉部”都有大量例子, 反应了当时人们对这类事物认识的丰富和心理上的重视。
《说文解字》中这些丰富多样的含着黑色之义的字 (词) 发展到现在, 经过时间的淘洗, 只有很少的一些词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示“黑”的基本词汇。如《说文·黑部》下那些用来细致划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黑色的词基本都被淘汰, 只需“黑”一个词扩展其词义来统称所有的黑色。而伴随词汇由单音词向多音词发展的趋势, 古代其他一些表示黑色的单音词则多依靠与“黑”字构成同义联用复合词来保留其黑色之义, 也保留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一席之地, 如“乌黑”、“黝黑”、“黯黑”、“幽黑”、“黧黑”等等。而那些本义为黑色之物的词, 现在则多以形容词的形式去修饰具体的名词, 构成偏正结构的复合词, 如:“墨镜”、“墨水”、“乌鸦”、“黛眉”、“缁衣”、“玄铁”、“铁面”等等。
摘要:黑色是汉代的五色之一, 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的颜色。许慎《说文解字》收录了大量表示黑色或与黑色有关的词, 反映出黑色对古代人民的重要意义, 也展现出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古代人民认知水平的高超。通过分析这些表示黑色意义的词语, 来探究古代人民的生活和心理, 以及颜色词的造字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黑色,说文解字,词语,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说文解字:“市.场.化” 篇11
百川汇集的地方叫做湖泊,那里风起浪伏,水面上百舸争流,浮游之物随波逐流,水底藻礁之中鱼龙混杂。水营造的自然环境里,生物们将完成“各得其所”的大交换,自然形成了一个庞大却又细腻、繁忙却有秩序、合理却相当残酷的巨型生物链。我们可以称这样的巨型生物链为“市”。假如我们将所有经济主体及其活动看做生物及其行为,那么,经济大市场就是这样一种湖泊。
“市”的原始字形源于人类基本行为。在中国远古时期,它的含义是将一片蓑披在人的身体前面,挡住一些不愿被人看见的东西。这种含义真可以用一个同音字“饰”相替,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市”可以暗示着人类应当遮蔽某些不易公开但又必须进行的行为。这让我联想起中国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商人之间一对一、手拉手、袖联袖的“袖里作价”交易方式。你拉着他的手,用食指一钩,他伸出小指将你一挡,这就还上了三成的价。如此反复讨价还价,等到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双双撤袖作揖,交易便成功了。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市场文化,也是中国最小的经济市场形式。在中国语言中,“交手”一词源出于此。的确,市场交易双方的“交手”实际上并不愿意被第三方看见!
细细想来很有意思:“交手”的两只手,一只可能细皮嫩肉,另一只却是满掌老茧。所以,“入市”并无贫富贵贱的身份限制。“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很少几个能够讲“公平”的地方,每个人的“入市许可证”就是他所拥有的可交换物质。这一点充分反映了“市”的性质。《论语·乡党》曰:“沽酒市脯,不食。”说的是酿酒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交换别人手中的猪肉,而不是自己饮用。尽管市场交换的原由及其道理人人皆知,但是有谁能够真正说出人们实际上在“交换”什么?这样的“市”其核心又是什么呢?
参与者能够“各得其所”,这已经成为了“市”的基本动力及其各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在其维护下,“交易”就成为了“市”的核心。人们可以异口同声地说:市场所交换的是生产劳动的剩余价值!多么马克思的语言啊!其实,中国传统的“市”最讲究的却并非所谓“剩余价值”的等价交换,而是一种只能用传统儒家精神去解释的“公共商业精神”。在人们的“交手”中,这个“手”表面上是在做经济上的事,实际上是在进行双方的精神力度和文化深度的比试。作为一个中国的商人,值得细细体会这一点。
应当说,当初“市”的个人化交易形式发展到今天一种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社会群体行为模式,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所以,在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今天,自由主义性质的自由贸易实际上离不开商业集体主义,而后者正是具有传统儒家思想底蕴的“中国商人精神”的具体表现。因为有了这种无形的集体主义,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划清“市”的界线,让“行”与“市”并行而且透明。
粉墨登“场”
“市”与“场”相结合的流行用法,让我们忽略了“场”与“市”的基本区别。简单地说,“势”加“能”才成为“场”。
这并不是在说一个物理学的理论问题。其实,任何问题都是一种“事物之道理”的问题。一个人独处,其行为及影响就不能说是一个事物。多数人聚集,可以形成一定的势力、一定的能量,于是构成了一种叫做“场”的物质。
追溯到远古,“场”的形成起源是人类需要充足的势力和能量去沟通阴、阳两界。祭祀时刻,人们无条件、无高下之分地聚合于空旷之处。《汉书·郊祀志上》记载:“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姓氏所出者,以为宗。”这里告诉我们,古时积土为坛,平地为场。所以,人们站在今天用于交易的市场中,就不应有什么地位的高下之分。
不幸的是,如今还有不少人将公平的场所视为“名利场”,掘出许多土来垫高自己的位置,总希望升坛而坐,供人景仰,岂不知那些堆坛之土原本只能取于高坛之角,更忘了“木秀于林先毁之”的道理。这使我又听到古代诗人张泌在《才调集》中十分凄凉又后悔的调子来: “依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中国语言文化真是了不得!原来那个充满“遮蔽”和“隐藏”意味的“市”字,与体现平坦、无暗、空旷的“场”字结合,形成了一种暗里透明、阴阳调和的情景来。如今面对所谓“市场”,说里面没有了黑暗与卑鄙,那是瞎说。说里面光明大于黑暗,那是客观。这个光明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一种正直的势力和积极的能量。
生意人喜欢金子,因为它们发光。所以,渴望它们的人不仅脸上也放出了光,而且这样的光是由心而出的。然而,总不能心存种种欲望就毫无遮掩,有了对“场”的解释就忘记前半部分的“市(饰)”。于是,越来越多的聪明人学会了“粉墨登场”,涂上传统京剧的脸谱,迈出老生们稳健的步伐。
说到这里,董事们也许开始反感起来:说生意人在商海竟是“粉墨登场”,岂不是影射虚伪与欺骗?否也!其实真正说来,“粉墨登场”倒是一个褒义词呢!你想,这世上有谁不爱美丽与庄严?俗话说得好:和气生财。和什么气?怎么才算和气?这个“气”就是指人面的气色,它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是否“心平”。
问题就在这里。人人面对即将属于自己的金子都会心惊肉跳的。这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所得出的普遍性结论。如果你看见我为了金子脸红,我看见你为了金子气粗,你我之间还能够“交手”吗?你们与我们之间还能够聚合形成一个生意场吗?
所以,“场”的一个基本形成条件就是“均衡”,“场”本身是一个均衡器,其中包括了“势均衡”、“力均衡”、“能均衡”和“量均衡”。心平气和就是在心境层面的一种“均衡”。这就给各位市场人士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市场中的“势、力、能、量”?这四个方面你究竟占有几分?
出神入“化”
均衡总是以流动作为前提。高、厚总是向低、薄流动,俗话说这是一种“转移”。所谓“化”就是这样的“转移”,只不过“化”所进行的“转移”表现得很有规则。
市场的“化”表面上发生在经济领域,实际上发生在人的内心。也就是说,大到经济改革,小到财产交换与转移,首先是人的观念改变。但是,当代西方经济主义将现代人训练得只关心死定律,不关心活人心。于是,上述那种“粉墨登场”变得规律起来,渐渐形成某种俗套、僵化的程式。
其实,中国古代转移人心风俗有着极其灵活的多种方式,如《管子·七法》中记载: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权,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解这段文字是很有意思的——渐渐地、顺着来、随缘而弥漫、要持久、使人诚服、经常反复,这些都是“化”的手段。想一想,今天的所谓“市场化”中,欲将“公平交易”的理念移植到每个商人的心中,上述“化法”的确值得参照。
我们对于“媒婆”的行径十分熟悉,在心里总会产生一种无奈的佩服。原因在于她们极善于“化”,通过“渐渐地、顺着来、随缘而弥漫、要持久、使人诚服、经常反复”等“化法”的传统手段,将两颗原来不相干的心结合起来。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不论经济市场被人说得多么充满理性、多么高雅,其实就是一个“媒婆”的世界。商人们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媒婆行为”。因为商人们在充当媒婆的同时,自己也谈起了恋爱,通过一次又一次恋爱而成为越来越老练的情人,从而获得一次又一次蜜月的喜悦与收获。这就是商人脱胎于媒婆之处,也是商人们如今终于可以挺起腰杆理直气壮地鄙视传统媒婆之处。
然而,“化”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的市场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成长期,然后才进入成熟期。董事们习惯将这相当一段时间的成长期称之为“孵化期”。自然,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也充分提供了“孵化”的条件。然而,竟然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只孵不化”,在“孵化园”里一呆就是多少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礼记·乐记》曰: “和,故百物皆化。”大学者郑玄加了一个注:“化犹生也。”而且,“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原来,“只孵不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鼓、奋、动、暖”这四个基本条件。
其实,“鼓、奋、动、暖”正是所谓“出神”的基本特性。所以,中国成语中就有了“出神入化”一句。“出神”才能“入化”,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过于执著,便将这件事固定了下来而不利流动和转移,这叫做“入神”,医学上称之为“痴呆”或“忧郁”。
所以,这里要谈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商人们应当做事随缘,不作强求、不可过于“入神”。强求所获得的收益,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为它严重地伤害了与自己“交手”的另一方,市场将被解体,“化”将成为泡影。
说文解字注论文 篇12
关键词:兔子,贬低,喜爱
一、《说文解字·兔部》分析
《说文解字·兔部》共有五个字, 新附字一个。如下:
兔:獸名, 象踞后其尾形, 兔頭與頭同, 凡兔之屬皆從兔, 湯故切。
逸:失也, 從辵兔, 兔謾訑善逃也, 夷質切。
冤:屈也, 從兔從冂, 在冂下不得走, 益屈折也, 於袁切。
婏:兔子也, 婏, 疾也, 從女兔, 芳萬切。
:疾也, 從三兔闕也, 芳遇切。
㕙:狡兔也, 從兔夋聲, 七旬切。
我们可以看见, 这六个字中除了“兔”字本身是客观的描写了兔子后踞其尾的形象, 以此来刻画兔子。其他从兔的五个字都带有贬义色彩。“逸”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兔謾訑善逃也。說从辵兔之意。謾, 訑皆欺也。謾音蠻。訑言部作詑。音大和切。兔善逃, 故从兔辵。猶隹善飛, 故奪从手持隹而失之。皆亡逸之意。”借兔子谩訑善逃来表示失的意思。“冤”字要表达屈的意思, 却要将兔至于冂之下使其不得出来表示。“婏”和从三兔的“”更是直接表示急疾。从兔夋声的“㕙”也直接是指狡猾的兔子, 更是明朗地展示了当时人们对兔子的态度。
二、古代文献中对兔的贬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兔爰》有云:“有兔爰爰, 雉离于罗。我生之初, 尚无为。我生之后, 逢此百罹。尚寐无吪。有兔爰爰, 雉离于罘。我生之初, 尚无造;我生之后, 逢此百忧。尚寐无觉!有兔爰爰, 雉离于罿。我生之初, 尚无庸;我生之后, 逢此百凶。尚寐无聪!”这是一首闽周之诗。《诗经全译》中说:“《诗序》:‘《兔爰》, 闵周也。桓王失信, 诸侯背叛, 构怨连祸, 王师伤败, 君子不乐其生焉。’现代研究者认为是在变革的时候, 当时奴隶主贵族哀叹本身的失势。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首诗表现一个阶级动摇的时候, 在下位的兔子悠游得乐, 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诗经善用赋比兴这已是共识, 本诗用兔和雉来比兴。兔性狡猾, 用来比喻小人;雉性耿介, 用以比喻君子。这足可见当时人们对待兔子的态度, 兔子在当时并不被待见的。用来表示兔子狡猾的字眼, 最直接的就是“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载:“蜚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战国策》的《齐人有冯谖者》篇中, 冯谖也曾说过:“狡兔有三窟, 仅得免其死耳。”《宋史》:“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 李氏灭, 夏氏宁独存?愿将军垂盼。”后来“狐死兔泣”演变为了“兔死狐悲”, 即物伤其类。古人将兔子和狐狸相类同, 在意识中不就是也很厌恶兔子么?《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夫始如处女, 適人开户;后如脱兔, 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这里的“脱兔”是指速度迅敏, 完全看不出如今被称赞的温润之意。从这些文章中看见的有关兔子的引用, 我们看见的完全没有褒义的用法。
可见在一开始, 兔子在人们的心中是狡猾的, 奸诈的一类动物。那么何时兔子又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乖巧、纯洁、温和的形象的?
三、兔子沉冤得雪地位转变
“玉兔”这个词是绝对的一种褒义词。用碧玉来借指兔子也是如此温润纯洁。“玉兔”这个词最早见于《隋书·卷六·志第一》:“石鱼彰合符之征, 玉兔显永昌之庆, 山图石瑞, 前后继出, 皆载臣姓名, 褒纪国祚。”此时人们已经用“玉兔”来衬托喜庆了, “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提高, 不再是和狐狸一样的狡猾动物。欧阳炯有词:“鸡树绿, 凤池清。满神京。玉兔宫前金榜出, 列仙名。叠雪罗袍接武, 团花骏马娇行。开宴锦江游烂漫, 柳烟轻。”在此, 作者写到玉兔时完全是喜悦之情。由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让玉兔又增添了新的意象, 玉兔又代表了月亮。月亮、太阳等等这些自然物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他们对太阳、月亮那是非常恭敬的, 面对这样美丽的神圣的事物, 人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节日“中秋节”, 可见人们对月亮的喜爱程度, 而又偏偏用玉兔来代表月亮, 这不正是展现了人们对兔子这一动物的喜爱之情?对于兔子的喜欢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是越来越浓烈, 甚至于人们会自我命名玉兔或者佩戴带有兔子的饰物。《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七曰玉兔浑脱队, 四色绣罗襦, 系银带, 冠玉兔冠;”
如今, 在中国人的眼中, 兔子是个美好的字眼。也确实该是如此, 兔子有着柔弱, 优美的外在形象, 是一种弱小的动物, 在森林、草原间跳跃、奔跑, 环境中还有其他的凶猛的动物, 虎视眈眈。要想生存其间, 便需具备机智、敏捷的身手。所以有“狡兔三窟”的成语。若把兔子比喻成狡猾的动物, 或说与狐狸同类, 的确有点冤枉兔子了。不过现在人们已经改变了对兔子的态度, 但是改变了态度也并不代表那些过去用过的贬低兔子的词就需要完全消失, 词语毕竟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 既然已经约定俗成也就不比计较那么多, 毕竟通过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看见人类的历史过程中的改变, 也是很有意义的。
兔子沉冤得雪, 地位得以转变, 完全是人类在长时间的与动物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就像人类和狗的关系。狗可比温润的兔子凶狠多了, 又怎么可能人们讨厌兔子却想如今一样喜爱狗呢?如今人们还不是把狗看成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凶狠的狗能在人们心中有这样的地位, 兔子同样可以。
参考文献
[1]、 (汉) 司马迁:《史记》, 中华书局, 1982年。
[2]、 (汉) 刘向:《战国策》, 哈尔滨出版社, 2011年.
[3]、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2年。
[4]、 (东汉) 许慎,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5]、袁愈荌、唐莫尧:《诗经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