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教学法

2024-10-14

说文解字教学法(精选12篇)

说文解字教学法 篇1

历史教学不仅涉及到我国朝代变迁,还涉及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高一历史的教材包含很多关于古代史发展的生硬词汇。这些拗口、陌生的词汇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说文解字教学的重要性。

一、说文解字概述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因此,历史课程的教学也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政治知识。在历史长河中,汉字从最初的象形发展到最终的简体汉字,体现的不仅是人类的智慧,更多还是古代文化的演变以及人类的进步因此,如果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开展说文解字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历史教材内容,还会增加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高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师仍是习惯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历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因此,如何发挥历史的趣味性,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逐渐成为现代历史课堂改革的重点。其实,如果高一历史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有很多历史知识与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是关联的,通过讲解文字发展史来讲解古代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知识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说文解字的实例

1. 宗字

我国古代最早提高宗法制度的是西周,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西周的宗法制度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因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宗字的演变,来帮助学生理解宗法制。

首先,通过观察宗字的古代写法,可以发现宗字主要是上部分的屋檐和内部的牌子组成,也就是说宗字是从祭祀牌位事件演化而来的。那么其先人和后代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另外,宗字也显示出后人对先人的祭拜是一种尊重先人缅怀先人的方式。总之,宗字直观的说明了古代宗法制度主要是应用在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之中。这样通过研究宗字的形成,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宗法制度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古代大家族之间繁杂的关系。由此可见,利用说文解字有利于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历史知识。尤其是高一历史的知识深度比较广,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并不成熟,对于很多历史知识也只能理解表面意思,而看不到其深刻的内涵。因此,高一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象形文字,通过文字解释来让学生理解历史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无穷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2. 男字

从田,从力即是男。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也有“甲”“刀”的形意。男,和平时是劳力,战争时是士兵。本义男人,与“女”相对。另外,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男字也代表着地位。可查证的用男字表示爵位的朝代是商。《礼记·王制》中曾指出:“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可见,男字在我国古代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但是从男字的组成来看,男主要是表示在田中劳作的人,这是符合我国古代史农业发展史的。

我国古代的经济命脉是农业,在当时自然生态环境下,田地的劳作主要是依靠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形成的主要根本原因。但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不再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来源,并且女性也能够养家。这也就是现代社会重男轻女思想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通过分析男字组成,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发展以及当时社会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高一历史教师在讲授古代经济史、文化史时,就可以通过说文解字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城市

《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也就是说所谓城市就是指保护人们、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并且《说文解字》中也曾提到:市,买卖所之也。市有垣,从冂,从乛,乛,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声。因此,通过解释城市二字的演变史,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经济是伴随城市形成而出现的。

从早期的古代书籍中,可以看出城与市本身是没有内在联系的。城主要是保护原住居民,而市则是作为交易的场所。也就是说有城不代表有市。在唐朝,市字才正式进入历史文化的舞台中,但两者在这是也只是在概念有所区别。一直到宋朝,城与市正式分开,市即市坊,城即城郭。也就是在宋朝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有了显著性的变化。由此可见,从城市两字的发展就能够看出我国古代经济的演变。并且这样也会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的经济史。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说文解字,并将其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衡量一个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将说文解字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充分发挥出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仅是新课改深入推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梁陈芳.高一历史教学中的“说文解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24

[2]武莹莹.中学历史教材中经部史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刘少芳.汉字取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

说文解字教学法 篇2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许慎所以做《说文》,是与两汉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风尚分不开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灭经书,涤除旧典,又严禁私人藏书,规定了“挟书之律”。到了西汉初年,惠帝废除“挟书之律”。文景以后,渐开羡书之路,并有意识地搜求旧典、发掘古籍。武帝更提出“罢黜百官,独尊儒术”。为了解释经书,古文家和今文家互相排挤。许慎站在古文家的立场著《说文》。从《说文解字》可以看到了汉字的发展有形变和势变。形变即字形有了改变;势变即书写的笔画有了变化。形变如金文跟六国古文相差很远,小篆跟金文相比又有了很大变化。单体变为合体,加上不同偏旁则成为形声字。书写上由繁复趋于约易,字的繁衍上由形以表义向表音方向发展。最早先有图画代表形象,作为文字把图画简化而成为象形字。还有指事,《说文》举“上”“下”为例,因为无物可象,所以有指事。又有会意,会意一般是合体的,如“相”,是由两个独体合成的会意。此法还是有时而穷的,遂向表音方向发展,因此有了形声。又有转注、假借,合前几种为六书。

《说文解字》探索字的本源意义,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另外当我们追寻字的原始意义,探索古人造字之始的原始意图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陌生化地新奇效果,原因是我们被日前所习惯的字的引申义遮蔽了感受的新鲜,字只成了一个表达意思的符号,我们不去推寻远古人类造字的巧妙。

《说文解字》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在许慎看来,那些保存下来的经典才是古文字及传统文化的正脉。这里有古文传统谙昧不彰与政治纲纪失序之间相伴生的关系,礼乐的崩坏与王纲的废弛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因素,共同导致社会的衰变:而反过来,社会政治清明的时候,古文传统也往往受到很好的尊重和延续,并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规范形成良性的互动。

《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如《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根据《说文》的说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车”这种交通工具。又如“姓”字从“女”和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从“女”旁的姓,可以窥测到古代母系社会的痕迹。很多鬼部的字由此可见,反映了崇拜鬼神和恐惧鬼神的心理。鬼文化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界及自身的现象从困惑到恐惧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并逐渐演变、积淀为一种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原始先民产生鬼魂观念并对之虔诚侍奉,乃是基于对鬼魂与人的神秘关系的认识,古人将鬼分为“善鬼”和“恶鬼”,“恶鬼”应该是先民观念世界中较早出现的鬼类。《说文》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历史情况和各种知识,有助于我们博古通今。

《说文》的价值是巨大的。

收字范围很广。包括了①秦汉间通行的篆文;②古文(壁中书),含奇字,采自扬雄的书;③籀文,即大篆,比小篆繁复,笔画重复的多。如“则”,籀文左边写得跟“鼎”似的“鼎刂”。④或体,收当时书本上流行的不同写法。“文籍”的“籍”,“返回”的“返”。还有一种他认为的俗体,“公”字不是正规的小篆,认为是俗体。“袖”有正体、俗体。包容面很广,给我们丰富的古代文字的知识。

首创分析文字结构的理论和方法,一扫西汉、东汉间今文谶纬谬说,这是很大的功绩。汉人早就讲六书,如班固、郑众等。许慎通过实践把汉字加以整理,把这种理论具体表现在字典里。当时今文经学家有很多臆说,推十合一为士之类,很可笑的。许慎很了不起,给后代很多字典树立了规范。许冲《上〈说文〉表》曰:“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据形系联,有条不紊。为何“毕终于„亥‟”?亥者,该也,树根底下也叫gāi荄,万物皆该备。电“一”、“上”、“示”、“三”、“王”,从形体上往下牵引,下来到“亥”。六书说很重要。尽管六书本身不够完善,有了六书,对汉字结构形式比较清楚些。六书里,象形、指事为独体,所谓文;会意、形声为合体,所谓字(“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里“从某某”,或“从某从某”,这是会意;“从某某声”,这是形声。合体又是用独体字组成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上不断孳乳和增多。前面已讲过,转注,以刘台拱的说法比较正确,随音立字,声旁相同,形符不同。假借是同音假借。西汉、东汉间今文谶纬之学盛行,不是根据文字形体结构发展规律,而是按唯心方法讲文字构造,所据亦非篆书,更不是籀文,而是汉代隶书。《说文·叙》在讲了八体六书之后说:“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延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执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今文经学家据隶书讲文字结构是错的。许慎根据古籀、篆文说明文字结构,把今文谶纬谬说一扫而空。

创立部首编排文字的方法。这是受《三仓》、《急就》的影响,特别是《急就篇》,“急救奇觚与众异,分别部居不杂厕。”先姓氏,后名物,分别开。同类的字写在一起,偏旁相同的字排在一起,如鸟虫、草木。这对许慎很有启发,他能创立部首编排文字的方法,为后代立下一很好的规范。

记载了丰富的古代词汇,保存了大量词的古义。古汉语单字往往是一个词,许慎对每个词都要讲解,讲解用词也往往是古义。比如:“毕,田网也。”捕鸟网。“自,鼻也。”甲骨文。“须,面毛也。”六艺群书的古义有很多在《说文》里记录了下来。另外,还有古音,形声字,说出“从某某声”,声旁与此字有直接关系;“读若某”,记载了古音。所以,《说文》是研究汉语文字的重要典籍,讲词源学、文字学、词义学都要参考《说文》;要理解古书、古代文学作品,不能不理解《说文》;编词典,要注意词的本义,也要参考《说文》。但《说文》所记,亦非全是古义、本义,此先不谈。

《说文》的功用同样也是巨大的。

可以利用《说文》部首和形体分析了解隶书与今楷书的构造。《说文》用篆文分析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隶书、楷书与小篆不同,有些字不知为什么这样写,可以从小篆知道。如“兵”“其”“采”。“陷”和“滔”,楷书写法不同,易写错。从古文字看,“滔”上面从爪,用手取;“陷”,一个人掉下去了,字形、字义区别得很清楚。

可以根据《说文》保留的篆书和古义,认识和研究甲骨文和金文。《说文》著录下小篆来,我们才可据小篆与甲骨文、金文相对照,认识甲骨文、金文,若无篆书就难多了。有的小篆和更古的文字之间比较容易了解其关系,如“女”,无小篆,也能认识甲骨文“女”。有的就不那么容易,如“伐”、“腋”(亦)、“监”(人于水监)。再如:“门”、“老”、“奔”,古文字就比楷书、隶书形象多了。有的字从篆文字形也不能理解,与甲骨文对照起来,就明白为什么那样写了。如“彘”,小篆作“■”,为什么这样写?不清楚。甲骨文为“■”,从“矢”从“豕”,就看得很清楚了,篆文从甲骨文发展而来,如无篆书,也不易理解甲骨文此字的字形。

据《说文》的六书说,文字中很多是会意字,有些还是形声字。写出这个字时,就知道其字的取象、取义何在。如“逆”、“大”、“启”、“得”。理解最初古训的取义是什么。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由表义向表音发展,这是文字发展的规律。也有跟古文字不对头的,“在”,《说文》“从才,得声。”是形声字。“青”,从生声。篆书上没有撇。“地”,从也声。“矣”,上边从以声,楷书作“厶”,从篆形更易理解。

从《说文》可推寻词义的转变跟用字的假借,因为《说文》给一个字作解释,都有来历,六艺群书的解释都概括在里面了。如“逆”,今为顺逆,不用迎逆义了。“降”有二音jiàng,xiáng、词义转变。“旨”,《说文》为甘旨,今为旨趣。“御”,今简化后无“示”了,古则为御下。从示,是祭名,今为抵御。再如:“适”、“汤”、“视”、“企”等。

从《说文》所收词汇中可见其对古代社会文化发展及其阶段的反映。事物有不同名称,今以一个共名称之。如祭祀,《说文》有很多专门祭祀之名,后代不需要了,无此名了,但还有祭祀,只用一个普通名称,无专名了。专名反映最初文化的情况。玉石,反映用玉做的器物,而最早又是用石作的器物。玉器又作礼器,圭、璋等佩饰也有玉石做的,代表当时人的生活、文化。牛部,不同颜色牛的命名,与畜牧时代牧养牛有关。“榷,白牛也。”“拢,白黑杂毛牛。”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活文化情况,古人对事物认识的深入程度。

说文解字教学法 篇3

[关键词]说文解字;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说文解字》一书,是东汉许慎的毕生之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也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它不仅为学者研究古文字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对我们的语文字词教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用作,如下示例。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字形的构成

汉字字形纷繁复杂,结构变化多样,多数学生死记硬背,不理解字形结构,学起来枯燥无味。《说文解字》一书中,对于汉子字形演变的过程呈现出来,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词语有很大帮助。如“卷”和“券”,二字极易混淆,《说文解字》可以帮助我们在形体和意义两方面对它们加以辨识。“卷”字《说文解字》分析:厀曲也。从卪 聲。从卩(jié,像屈膝的人形),juàn声。“券”字《说文解字》指出:契也。从刀聲。券別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契券。从字形来看,这两个字声符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义符。“卷”小篆下部是“卩”,字义与义符“卩”的意义类似。“券”的下部是“刀”因为古代的券契是双方各执一半刻有齿痕的犊板。而可以完全拼合的齿痕需要用刀来分刻,所以“券”以“刀”作为义符。对于二字可以归纳为:表示卷曲相关的意义用”卷”,如“卷发”;表示与券契相类似的凭证时用“券”,如“入场券”。

“衤”和“礻”是只有一笔之差的偏旁,极易混淆。比如在写“禅”时,因为辨识不清,学生们很可能会写成 “禅 ”。但从字义来说 ,这真可谓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虽然“禅”今天已不常用,查阅《说文解字》我们就可以 对这类字做一个总结。樟(dān):“禆,衣不重。从衣,单声。”禅:“禪,祭天也。从示,单声。”在篆文中,“示” 和“衣”的字形差别明显,隶变之后,在汉字左边作形旁时,“示”写作“礻”,短横变为一点,长横和左边一点合 为一笔,竖钩省为竖;“衣”写作“衤”,第二笔一横和第三笔一撇合为一笔 ,竖提省为竖,短撇和捺均变为点笔。换句话说,在表示与神灵有关的字中用“礻”,在表示与衣服有关的字中用“衤”。

“藉”和“籍”是一对形近字,在使用上也容易相混,《说文解字》的相关分析可以使我们避免对它们的误用。《说文解字》:“糟,祭藉也,一曰帅不编,狼藉。从帅,藉声”“籍,簿书也。从竹 ,藉声。”“藉”字本指草没有编结好而凌乱 ,因此现在与杂乱有关的意思用“藉”。“籍”指户口册 ,因为古代以竹简书写,因此以“竹”为义符 ,现在与户口、书本有关的意思用“籍”。

二、有助于常用词词义的理解

汉语中有一些常用词,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南辕北辙,《说文解字》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些词义做出正确的解释。比如,在形容某人技艺高超时我们会用到“运斤成风”这个词,如果按照现在的教学常用义来解释,“斤”是一种重量单位,那么“运斤成风”就不知所云了。《说文解字》指出:“斤 ,斫木也。象形。”“斤”原来是一种砍树工具的象形字,甲骨文作“ ”,像一把横刃曲柄的斧子,因此《说文解字》说它“象形”。斧子并不轻便,能够挥动它发出呼呼的声音,关键是能用它准确地砍去鼻尖上的白泥而毫不伤及鼻子(见《庄子·徐无鬼》),这种技艺何等了得。理解了“斤”的本义,同时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斧、析、斩、断”等字以“斤”为义符。

再如“走马观花”,我们现在常用它来形容不深入观察事物 ,只是粗略地查看大概 ,是一个贬义词。其中的“走”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常用义行走去理解 ,“走马观花”就可以解释为“骑在慢行的马背观赏盛开的鲜花”,一副悠闲的样子,理解起来似乎也顺畅,但这与它的本来意思差距甚远。我们看《说文解字》:“ ,趋也。”从字形上来看,上面是奔跑甩臂的人形,下面加“止”(古代指腳 ),突出奔跑的意思。“走”本义即现在的“跑”,“跑马观花”自然不是慢慢欣赏,而是如同坐在火车上看路边的风景,观察不细致之意十分明显。《说文解字》对“走”的解释依然保留在“奔走相告、飞檐走壁、飞沙走石、飞禽走兽”等词语中。

“本末倒置”用来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说文解字》对“本”“末”二字的解析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说文解字》指出:“ ,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本”指树根,“末”指树梢,树根和树梢颠倒了,可不就是注重末节 ,忽视根本了吗!‘舍本逐末”也应作同样的理解。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说文解字》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认字识词的一些重要启发和帮助,只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说文解字》,相信师生都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许慎 文说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薛晓光 在十字教学中开掘汉字文化 [J] 小学语文教学 2005.

漫谈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说文解字 篇4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 其中每个字、词都有特定的渊源和意义, 有的概念字面意思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本身, 有的容易形成迷思概念, 准确理解其中关键字、词的涵义, 对于理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至关重要, 恰当的“说文解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

1 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

1.1 共轭

在化学概念中包含“共轭”的有共轭酸碱对、共轭效应等。准确理解“轭”字的含义是理解这些化学概念的关键, “轭”的本意是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可现在的学生没有见过古代是如何驾车的, 现实生活中也无“轭”的实例可参考, 因此无法理解“轭”的功用, 更谈不上理解“共轭”这一带有比喻意味的词的含义。但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譬如, 电影中古代的马车用的“轭”, 农村抬杠式耕地时套在两头牛脖子上的木驾其实就相当于“轭”, 让学生明白“轭”的功用是使两头牛相互牵制、互相配合同步行走, 然后理解“共轭”关系的含义, 这两头牛就是共轭关系, 从而进一步引申出“共轭”即按一定规律相配的一对。此时再理解共轭酸碱对、共轭效应就容易多了。共轭酸碱对中酸和碱通过一个H+联系起来, H+相当于“轭”, 共轭酸碱对中的酸和碱相当于共轭的两头牛, 互为依据。再看“共轭效应”, 有π-π共轭、p-π共轭等多种, 以π-π共轭效应为例, 两个π键若间隔一个c-cσ单键即成共轭关系。可见, c-cσ单键充当“轭”的作用, 两个π键相当于两头“共轭”的牛, 结果使两个π键因共轭关系而出现了共轭效应。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复杂、抽象的化学概念。

1.2 系

在化学上与“系”相关的概念有分散系、缓冲系, “系”字可理解为体系、系统。体系, 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组成的整体。系统的本意是一群有相互关联的个体组成的集合。在讲述这几个概念时一定要讲清楚在这个“系”中包含哪几个相互关联的个体, 这些个体有怎样的联系。在分散系中相互关联的个体就是分散相和分散介质, 两者的关联就是分散相容纳在分散介质中。在缓冲系中相关联的个体就是共轭酸碱对, 两者的关联就是存在化学平衡关系。通过剖析关键字的含义, 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 学生会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概念, 并为以后的措词表达夯实基础。

1.3 效应

相关的概念有同离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效应的本意是:在一定环境下, 由一些因素和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在讲述上述这几个概念时,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因, 什么是果。在同离子效应中, 因是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的离子的强电解质破坏了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结果就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导致电离度减小;在诱导效应中, 因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成键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不同, 结果是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沿着碳链向电负性大的基团方向偏移;在共轭效应中, 因是共轭π键的形成, 结果是共轭体系趋于整体化、键长趋于平均化而稳定性增加。在实际讲解中, 还可引用生活中的词语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效应一词的意义和应用, 譬如名人效应、马太效应等。

1.4 同分异构体

“同”是相同的意思, “异”是不相同的意思, “同分”就是相同的分子式, 异构就是不相同的结构, 即分子式相同, 而结构不同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这种现象称同分异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结构相近的词有同父异母、同床异梦等, 通过和生活用语的类比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 不仅对社会生活多了几分观察和思考, 还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和信心。

1.5 官能团

“官”的本意是“治众”的意思, 学生最易理解的解释是官员, 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领导。“能”的意思是才能、能力。“团”的意思是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 在这里指原子团。学生对官员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理解较浅, 可以联系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生最贴近的“官”, 班主任具有管理班级的权力和责任, 班主任的管理能力、风格决定了这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中国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官员的作用也是同样的,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社会整体前进的方向。作为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能决定某一类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同社会生活中的官员一样。学生不仅听得有趣、理解得透彻, 还对社会多了几分观察和思考。

1.6 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

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 4个原子或基团可以通过4根共价键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 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从分子的组成形状来看, 它们依然是两种分子。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的物体那样, 看上去互为对应。由于是三维结构, 它们不管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 就像左手和右手那样, 故称这两种分子具有手性, 又叫手性分子。人们将连有4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从定义来看, 手性一词是比喻, 即分子具有手的性质。我们对“手”再熟悉不过了, 但这里“手”的特性到底指什么呢?结合定义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白, 手性指的是不能和其镜像重合, 再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手思考, 任何物体都有镜像, 有的能重合, 有的不能, 为何手不能和其镜像重合,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手的结构特点:不具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进而得出结论:不具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分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即实体和镜像不能重叠。正确理解手性是正确理解手性分子和手性碳原子的关键所在。

1.7 饱和

饱和链烃即烷烃, 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全部为碳碳单键, 其中碳原子皆为饱和碳原子, 也就是说, 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全部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 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而达到饱和。饱和, 本意指事物达到最高限度。必须让学生明白碳原子在有机物中的成键是有饱和性的, 即成4个价键并一定结合4个原子或原子团, 可以有双键或叁键, 但最多只能结合4个原子或原子团, 即达到最高限度, 则为饱和。

2 容易形成迷思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 有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使概念的表面词意和概念的本意已大相径庭。对于这样的概念, 教学时不但要解释概念的字面含义, 更重要的是阐述清楚概念的内涵, 由于这样的概念往往与学科的发展史有关, 最好结合概念的演变过程, 讲清概念内涵与外延, 而不至顾名生意, 产生错误的认识。

2.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原来是得氧即为氧化反应, 失氧即为还原反应。后来发展为失去电子的反应即为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即为还原反应, 但概念的名称没变, 内涵和外延已大不相同, 没有氧参加的化学反应也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2 糖类

在日常生活中糖就是甜的, 学生容易认为有甜味的即是糖类。必须让学生明确糖类应从结构和性质上界定: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不能简单地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还要让学生知道, 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但不能理解为糖类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必须讲清楚由于历史上一度认为糖类是碳和水化合而成, 故而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认清了真相, 但名称仍然延用至今。

2.3 芳香烃

让学生了解芳香烃的发现史, 最初的芳香烃都是有芳香气味的, 故而得名, 随着科技的进步, 芳香烃已名不符实, 甚至有些相悖, 因而不能把芳香烃理解为有芳香气味的烃, 而应从结构和性质上去把握。

2.4 有机化合物

“有机”是有生命的意思, 最初发现的有机物主要来自有生命的生物体,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们能用无机物合成出有机物, 已突破了原来的观点:有机物只能来源于有机物物体。让学生从结构和性质上去把握什么是有机物, 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和生活中天然有机物仍主要来自有机物体。

2.5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学生最容易把金属性理解为金属具有的性质, 把非金属性理解为非金属具有的性质。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 (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 , 富有延展性, 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性虽源于金属, 但已超越了金属这个概念本身, 是从绝大多数金属所具有的共性 (容易失去电子) 中扭像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金属性表示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倾向,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某一元素既表现出金属性, 又具有非金属性, 即两性元素, 但是我们不能说某元素既是金属元素又是非金属元素。

总之, 化学概念的讲解要特别注重其中关键字、词含义的讲解, 既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本身, 还要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最终达到用精准的语言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目标, 为学生以后工作积累经验、夯实基础。蒉

摘要:化学概念教学中恰当的“说文解字”对于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意义重大, 有的概念字面意思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本身, 有的容易形成迷思概念, 教师必须解释清楚。

论《说文解字》 篇5

概要:两汉时期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的成型时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学术思想的争鸣,尤其汉代崇尚经学,全都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及语言学著作蜂出,许慎《说文解字》便是其中一部。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对其作简要的介绍。

一,《说文解字》诞生的背景

自从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文字的研究。不过早起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没有注重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只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而着手某一方面的研究。从古代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的形体就经过了一次次的改变,每一次的改变和发展,都是先人对汉字研究的成果。早期的字书都只是简单地把汉字集中在一起,并没有对字义进行解释,也没有对字形和字音加以分析,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字典。后来开始流行对经书的解释,但是仍然不科学。东汉时期以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郡召陵县人)等人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继承了《尔雅》的传统,比较注意从语言事实本身去解释文意。后人称之为“汉学”,《说文解字》就是其代表作。

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次对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描写,第一次按照汉字形体的构造来分类,第一次归纳出了540个部首,首创了部首分类法,按部首来编排汉字,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把汉字之间的关系归纳了出来,为文字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学和字典学的正式建立。

二,解读《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过去人们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所以“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说文解字》又简称《说文》,本文有14卷。每卷分上下,共30卷。全书共收正篆9353字,重文1163字,说解文字共133441字。书中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

《说文解字》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就是一部。然后把这个偏旁放在这一部的开

头,作为一部之首,这就是部首。通过这种方式,许慎把九千多个字归纳在了540个部首范围内。然后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把部首从“一”部排列到了“亥”部。中间的顺序,大致是“据形系联”,把形体相近相关的排在了一起。部首之内各个字的排列,则是按照“据义系联”,把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了一起。如“言”部:“讪、讥、诬、诽、谤”等。当然也有一些是无规律可循的。

作者这样将汉字分成了540个部首,并且讲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意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字义。

在释字的体例上,“说文解字”也是很有特色的。首先是从部首开始。每一部的开头,作者都先解释部首字,然后说“凡X之属皆从X”。也就是说,凡是以这个部首为偏旁的字,字义都很这个部首的字义有关。例如: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于米。(七上《米部》)

《说文》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来阐明本义的。每一个字,作者都是先说明该字造字时的意义(即本义),然后分析该字的造字方法来证明,有时还会指出该字的读音(“读若X”)。比如:

(1)象形字。有的明说“象形”,有的略加描绘,说“象X之形”或“从X,象XX”。鱼,水虫也。象形。(十一下《鱼部》)

(2)指事字。有的指明“指事”,有的说“象XX之形”或“从XX,从XX”。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四下《刃部》)

(3)会意字。少数说明是“会意”,一般说“从X”,“从X,从X”,“从XX”。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三上《言部》)

(4)形声字。不名言“形声”,而是说“从X,X声”。本书收正字中82%都是形声字,因此这种格式相当普遍。

枝,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六上《木部》)

(5)转注字。许慎对“转注”是这样下的定义:“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序》)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6)假借字。作者指出:“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说文序》)《说文》对一个字的解释,一般只释一个意义,就是这个字的本义。偶尔也记载另一说,如:

赇,以财物枉法相谢也。从贝,求声。一曰载质也。

因为许慎那个时代还没有反切,所以注音只能用“读若某”的直音法。

三,《说文解字》的重大贡献和影响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字学专著,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其他语言学著作远不能比的。在汉语发展史和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贡献和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总结并发展了先秦以来关于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为中国文字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分析汉字时归纳出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称之为“六书”。“六书”理论萌芽诞生于春秋战果,成熟于汉代。许慎第一个对“六书”的每一书下了定义,给出了具体解说,并且利用这个理论来具体分析当时能见到的所有汉字。在书中对每一个汉字都注明了是“六书”中的哪一类。这标志着“六书”理论的成熟,也标志着中国文字学的创立。

第二,它研究并吸取了先秦以来文字研究和字书编撰的成果和经验,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首创了符合汉字特点的部首编排法,编出了古代第一部字典。

《说文》之前的一些典籍中也有着零星的文字解说,但都不成系统。还有一些类似《仓颉篇》的字书,但也只是停留在识字书的阶段,没有全面的解释,编排也没有章法。许慎全面地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创造了部首编排法。后代的字典都一直沿用此法。

第三,它保存了大量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资料,成为后来人们研究先秦古文字的重要依据和纽带。

《说文》中不管是部首字还是部中字,所有字头的字体都采用小篆。如果一个字的顾问或籀文跟小篆不同,就把古文或籀文列在说解之后,并加以说明。如果一个字有或体、俗体、今文等,也作同样处理,这些通称为“重文”。《说文》为我们保存的这些珍贵资料,是我们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重要阶梯和依据。

第四,它集中和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音韵训诂资料,为后人了解上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研究古代的语音系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因此《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词典。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训诂资料特别是有关汉字本义的资料,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上古汉语语音资料。后来的学者们通过这些语音资料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许慎 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第五,它分析并完善了小篆的标准形体,对小篆的保存和流传,对促进当时和后世汉字的规范与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字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不断丰富创新,二是不断有人进行整理,使之趋于统一和规范。面对东汉时期文字的混乱局面,许慎认为必须正本清源,必须规范小篆。今天看来,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它掌握并抓住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创造了结合字义和字音分析汉字字形的科学方法。

汉字始终是表意的性质,一个个的单个形体代表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者语素,而词和语素都是一个音义结合体。一个汉字有特定的形体,代表一定意义,具有一定的读音,因此研究汉字就必须照顾到形音义三个方面。《说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说文解字》一书的价值和贡献之大,对后来的文字研究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后世很多学者的著作中都多次引用了《说文》。唐代甚至把《说文》作为学者必修科目。五代、北宋时期的徐铉和徐锴兄弟为《说文》做了精心校勘,流传至今。清代“汉学”的复兴使“说文学”空前繁盛,诞生了段玉裁等“说文四大家”。

总之,《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辉煌的一部著作,它代表着先秦两汉时期文字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标志着文字学的创立,在整个语言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说文解字讲《功》 篇6

《功》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第十一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难点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学生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功能关系的建立。研究功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为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

功的判断与计算是初中学生最易混淆的难点之一,也是初中力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在判断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时常伴有疑问。以下面的题目为例。

例1.小明用200 N的力把静止的重5 N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了30 m,则足球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

A.0 B.150 J C.6000 J D.无法计算

评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没有理解功的内涵,往往会这样计算,因为W=FS,F等于200 N,S等于30 m,所以W等于6000 J。因此选择错误。

以上问题是学生解题过程中较常见的错误,而错误的根本在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与成年人尚有一定的差异,在对于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时容易产生不全面与偏差。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通过简单明了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笔者在进行功的讲解时突破传统,通过对“功”字进行拆解,从而做到说文解字的讲“功”。在讲解过程中,首先,在黑板上写大大的一个“功”字,如图1所示。

其次,对“功”字进行了适当变形,在其右边黑板处画出如图2所示的一幅图,学生通过对该图的观察可以看到“功”字右边的“力”字,犹如一个在弯腰抱物体的人;而“功”字左边的“工”字,则表示这个弯腰的人将一个物体从低处移动到了高处。由此,得出人抱着物体向上施力的同时使物体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就是做功,物理学上就认为人对这个物体做了功。通过形象化的图示,图文并茂地讲解功的概念以及其物理意义,解决学生的困惑并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得出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且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在此基础上进行功的计算公式W=FS的讲解时,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公式理解的难度,也为后续物理概念的讲解奠定了稳固的理论基础。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之后,再次对例1进行分析时,学生的分析思路将变为:因为W=FS,当脚踢球的一瞬间F等于200 N,但此时力F上作用的S却不知道,所以无法计算,当球被踢出时,在力的作用下的S=30 m,但是这时作用在球上的力F却不知道,所以本题无解。故选D。

在以下类型的题中,学生也存在着同样的疑惑。

例2.如下图所示,以下实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力是( )

A.船在水的作用力下前進一段距离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滑行了一段距离

D.当杠铃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评析:A、B、C三个选项中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同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A、B、C三个选项中,力对物体都做了功。D选项中,运动员虽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但此时杠铃是静止的,杠铃并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即人没有对杠铃不做功,选D。

对于该题的反思,学生在错题本上写道:每次做这种题目,总会回想起老师给我们设计的“图”(如图2),就会有情景出现在脑海里:一个人把石头向上抱(对石头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石头顺着这个力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结合老师的提示以及对图的观察,对于功的概念理解特别透彻。对于一些做功和不做功的情况会准确判断,好开心。

初中生正处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独立进行抽象逻辑思考,仍需借助一些外界因素的辅助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感性问题,而教材中给出的概念枯燥无味,相关教育学研究发现,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15%,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概念、定理、规律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低效的,而类似于功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物理”过程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模型,使讲解有所依,从而免去了语言、文字在头脑中的转化过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中笔者以说文解字讲《功》为例,鼓励教师勤于思考,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大胆尝试,不断研究、探索、实践,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有图有情境的“真相”,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说文解字”教生字 篇7

一、“说文解字”教生字的必要性

识字教学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始终,以3~4年级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可见识字写字的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疲劳而且接受能力差别大,识字教学会给教师带来不少阻力和困难。纵观大部分的课堂,由于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的限制,教师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的、简单单调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识字教学形式,这也使得课堂乏味低效,学生没兴趣,基本上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会对每节课要学习20多个生字产生惧怕心理,最终识字教学任务不能有效的完成,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记忆方面难成系统外,我们教师是否也走入了对记忆的误区呢?习惯性地死记概念、定义、术语以及大段的条文,对内容置之不顾,一句一句地、孤立地去呆读和死记硬背,延伸到识字教学中,必然造成了这种低效、厌烦的情绪。如果采用“说文解字”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有效记忆生字,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调动各种语文知识进行记忆,增加知识的灵活性。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说文解字”让识字教学的课堂更具有思考的气息呢?

二、“说文解字”教生字的可行性

1. 他放下衣服随______拿起了碗筷准备吃饭。(即)

2.______ 然已经吃好饭,你就走吧!(既)

通过这样的巩固,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印象。此后,我又进行了几次巩固训练,加深了他们的印象。慢慢的,他们看到“即”就想到这是“正要去做”,所以“随即”就是“即”;而看到“既”就想到是“已经做完了”,所以“既然”就是“既”。

当然,“说文解字”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要有选择地“解字”,适当地激发兴趣,不是每一个字都能解。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生字联系易于建立,但可能某些生字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创意才能将生字和其他知识建立起联系。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慢慢擅长于建立联系,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就能不假思索地习惯于这样做。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避免说一些学生接受不了的理论,用来解的字,它的构件学生必须先前有了解,这也要求我们教师有更好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生的良好了解。简单的字形运用到课堂上,结合学生对图像的特别感受,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启发他们想出不同的记住字形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说文解字”,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将来识字教学“说文解字”不断发展的方向。

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怎样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即重点介绍在识字教学中“说文解字”,把汉字形象化,把各种语文知识调动起来产生联系,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方法,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说文解字”,识字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

《说文解字》性属体系 篇8

在20世纪60年代, 吕叔湘先生发现“雌、雄、男、女”等词的特殊性, 并具体归纳了它们的语法特点。目前的情况是, 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非谓形容词这三大块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中有“属性词”, 定义为:“形容词的附类, 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属性词一般只能作定语”“少数还能作状语”, 其作为一类词的共性特征是只能作定语修饰名词的黏着词, 这个共性也是与其他词类相区别的个性特点, 而其内部成员也有自己的个性。在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汉语词类标记语料库》使用“非谓形容词”标注项是个进步。

这类词涉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性属字, 例如“雌、雄、男、女”等。本文统计的《说文》性属字不仅限于《说文》的字头, 也涉及许慎的说解和部分许慎引用的材料。这些性属字有的在许慎说解的语料中直接表现为非谓形容词, 有的词性则需要推测。这是本文研究语料是词典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此为了表述方便, 本文这类词定名为“性属非谓形容词”, 简称“性属词”。

我国传统文字学是以《说文》为中心的。《说文》在我国语言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说文》性属范畴主要有:对立性属范畴、非对立性属范畴。对立性属范畴, 一般是对立并称表性别的, 如“雌雄”;非对立性属范畴缺少一机, 如公牛为“特”却没有对应的母牛的专名, 还有性别转移、弱化、另类等不好判断的性属词。

二、《说文》对立性属范畴

《说文》对立性属范畴主要有“牡牝”“雌雄”“父母”“男女”几对。它们在用法和使用频率上各有差别。

(一) 牡牝

从本源来说, “牡牝”是最早用来表示动物类性别的一对概念, 侧重用于兽畜。《墨子·辞过》云:“天地也, 则曰上下;四时也, 则曰阴阳;人情也, 则曰男女;禽兽也, 则曰牡牝、雌雄也。” “牡牝”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性属概念。

1.“牡”类

“牡”, 《说文·牛部》云:“畜父也。”“畜父”, 即雄性牲畜。《说文》中与“牡”有关的性属词例有: ①隲 :牡马也 (卷十上·马部) 。②駔:牡马也 (卷十上·马部) 。③羝:牡羊也 (卷四上·羊部) 。④牂:牡羊也 (卷四上·羊部) 。⑤豭:牡豕也 (卷九下·豕部) 。⑥麚:牡鹿 (卷十·鹿部) 。 ⑦:蜃屬。有三, 皆生於海。千歲化爲, 秦謂之牡厲 (卷十三·蟲部) 。 ⑧薜:牡赞也 (卷一·草部) 。 ⑨藗:牡茅也 (卷一·草部) 。 ⑩蔚:牡蒿也 (卷一·草部) 。 (11) 牙:牡齿也。 (卷二下·牙部) 。

牡, 本字为士, 乃雄性生殖器之形, 后加牛字旁是因为畜牧农耕时代, 牛是最重要的牲畜, 所以用作牲畜性属字的偏旁。又生殖器引申指鸟兽的雄性, 《广雅·释兽》:“牡, 雄也。”《集韵》:“牡, 禽雄曰牡。”

由雄性生殖器之特征, 而引申出“丘陵”“器物的凸起部分”“锁簧、门闩”等意义。性别标志可投射到人的思维认识中, 在汉语中表现为相对应的区别概念:雄性表示“大”“强壮”“威武”等, 雌性表示“小”“柔弱”“温顺”等。例如:《诗经·鲁颂·駉》:“駉駉牡马, 在垧之野。”喻“牡马”之雄健高大。王国维在《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 (上) 》由雄性不能生育的特点, 引申用于不结子的植物, 例如 “牡鞠”:《周礼·秋官·蝈氏》:“焚牡鞠, 以灰洒之則死。”郑玄注云:“牡鞠, 鞠不華者。”《仪礼·丧服》:“牡麻者, 枲麻也。”上述《说文》中的“牡蒿”等即其例。

又由于“牡牝”相对, 引申出更加抽象的对立范畴“阴与阳”。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阳中之阳, 心也。” 唐王冰注:“《灵枢经》曰:‘心为牡藏。’牡, 阳也。” (本章最后将说及“阴阳”)

2.“牝”类

“牝”是“畜母” (《说文·牛部》:“牝:畜母也。” (卷二上) ) 。《说文》中与“牝”有关的用例有:①豝:牝豕也 (卷九下·豕部) 。②麟:大牝鹿也 (卷十上·鹿部) 。③麐:牝麒也 (卷十上·鹿部) 。④麎:牝麋也 (卷十上·鹿部) 。⑤麔:麋牝者 (卷十上·鹿部) 。⑥麀:牝鹿也 (卷十上·鹿部) 。⑦箱:大车牝服也 (卷五上·竹部) 。⑧屋牝瓦下 (卷九下·广部) 。

“牝”字的初文本作匕, 后来加上形符的牛字, 遂成为从牛匕声的形声字 (于省吾) 。在畜牧农耕时代, 牛是最重要的牲畜, 母牛更为重要, 能起繁衍后代的作用, 所以用作牲畜性属字的偏旁。这里的“匕”应该是表示“雌性”的意思, 于省吾先生: “甲骨文牝字习见……” “匕牛”就是雌性的牛, 后造“牝”字专表雌性牛, 进而凡雌性之动物皆可谓之“牝”。《说文》对此作了理论上的总括:“牝, 畜母也。” 后泛指鸟兽的雌性, 《老子》:“是谓元牝。”王注:雌也。

由“牝”字初文“匕”, 引申出与“牡”相对应的一系列意项:“溪谷”“某些器物的凹入部分”“锁孔、门闩的孔”等, 性别标志可投射到人的思维认识中, “牝”“雌性”意与“牡”“雄性”意相对应, 也可向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物延伸, 引申用于“古时阵法名”“北方”“牝瓦”“牝服”等, 例如:《武经总要前集·制度四·本朝八阵法》 (宋曾公亮) :“牝阵即黄帝五行之水阵, 孙子之牝阵……”《淮南子·坠形训》:“牝土之气, 御于玄天。”《集韵》:“瓦, 一曰牝瓦。”《周礼·考工记 ·车人》:“牝服二柯有三分柯之二。”郑司农云:“牝服谓车箱, 服读为负。”

《周礼·天官·庖人辨其名物疏<尔雅>》:“飞曰雄雌, 走曰牝牡, 亦是对文。”由此“牡牝”相对, 引申出更加抽象的对立范畴“阴与阳”。“牝”表阴性, 与“阳”相对。例如:《素问·水热穴论》:“肾者, 牝藏也。” 王冰注:“牝, 阴也。” 汉扬雄《太玄·驯》:“牝贞常慈, 卫其根。” 范望注:“牝, 阴也。”

总之, “牡、牝”之“丄”和“匕”是最早表示雄性和雌性动物性器的两个字根, 产生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由于动物的生殖器官比较容易描摹, 牛又是畜牧耕作时期最为重要的农用牲畜, 因而到了甲骨文后期, 从牛的“牡” “牝” 就应运而生, 囊括其他形体, 这就反映出古人以类统属的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说文》对这种认识加以了理性的概括:“牡, 畜父也。”“牝, 畜母也。”可见人们对“牡牝”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至于“牡牝”引申抽象到其他方面则是顺应历史且合乎语言发展规律的。

综上, 《说文》中“牡牝”类性属词有:①单说:“牡”类:牡马、牡羊、牡厲、牡赞、牡茅、牡蒿;“牝”类:牝麒、牝麋、牝服、牝瓦、麋牝、騋牝。②对应:牡马/牝马、牝豕/牡豕、牝鹿/牡鹿。

可以看出, “牡”“牝”作为早期性属字发展沿用至今, 运用广泛。成为性别标记的“牡”“牝”是典型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 出现在动物类、植物类等物类名词之前, 与这些物类结合得非常紧密, 之间很难加入其他成分, 性属词结构相对稳定, 完全符合非谓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只有个别例外, 如“麋牝、騋牝、骍牡”, 其语法结构与下文的“牛父”“畜父”同。

(二) 雄雌

“雄”是鸟父、“雌”是鸟母:“雄:鸟父也。” (卷四上·隹部) “雌:鸟母也。” (卷四上·隹部) “雄、雌”二字是从“佳”的性别字, 《段注》与《说文》一致, 概其为“雄, 鸟父也”“雌, 鸟母也”, 本源表示禽鸟性别。

《说文》相关用例有:①鶠:鸟也, 其雌皇 (卷四·鸟部) 。②:雌雉鸣也 (卷四上·鸟部) 。③雊:雄雌鸣也 (卷四上·隹部) 。

从现有材料看, “雄、雌”在先秦文献中有很多例子, 如:《诗经·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雄、雌”表性别对立性较强, 例如:《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别者, 以翼右掩左, 雄;左掩右, 雌。”

“雄、雌”用于畜虫等类, 逐渐用于植物的性别区分。“雄、雌”也用于“男女”方面, 同时, 人亦可称“雄雌”, 指男性和女性。例如:《左·襄二十一传》:“是寡人之雄也。”《汉书·东方朔传》:“其滑稽之雄乎。”注:“谓为之长帅也。”《淮南·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高诱注:“雌, 柔弱也。”比喻低弱, 失败。《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管子·霸形》:“楚人攻宋、郑, 令其人有丧雌雄。”尹知章注:“失男女之偶。”

综上, 《说文》中“雄雌”类性属词有:①单说:雌皇 (凰) , 雄雉、雌雉;②对应:雄雉/雌雉。

可以看出, “雄”“雌”作为早期性属字发展沿用至今, 使用广泛, 是典型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 出现在物类名词之前, 与这些物类结合得非常紧密, 再难加入其他成分。性属词结构相对稳定, 完全符合非谓形容词语法功能。

(三) 父母

“父、母”作为性属词一般用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这是一种古老语法结构的遗存。“父”, 如“朴特, 牛父也”。作为性属词的“父、母”可能来源于称谓的父母。

1.“父”类

父:矩也。家長率教者。 (卷三下·又部) “父”的本义是“矩也”“家长率教者”。这是父亲称谓的理据, 《说文》同义称谓有“甫”:“甫, 男子美称也。” (卷三下·用部) 《说文》“父”相关用例还有:①特:朴特, 牛父也 (卷二上·牛部) 。②牡:畜父也 (卷二上·牛部) 。③雄:鸟父也 (卷四上·隹部) 。

“父”也指禽兽中的雄性。《说文·牛部》: “牡, 畜父也。” 例如:《仪礼·丧服》: “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在《说文》中还有“畜父、牛父、鸟父”等雄性性属词例。

总之, “父”是男性尊长的称谓, 历来就是一个称谓词,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用于畜类等雄性, 符合世界语言语法化的通例, 由称谓语词化为性属词。

2.“母”类

母:牧也。从女, 象褱子形。 (卷十二下·女部) “母”是母亲, 表女性。《说文》“母”相关用例有:①禺:母猴属 (卷九上·甶部) 。②为:母猴也 (卷三下·爪部) 。③玃:母猴也 (卷十上·犬部) 。④夒:贪兽也。一曰母猴 (卷五·夊部) 。⑤蜼:如母猴 (卷十三·虫部) 。⑥雌:鸟母也 (卷四上·隹部) 。⑦牝: 畜母也 (卷二上·牛部) 。⑧:牟母也 (卷四上·隹部) 。⑨芓:麻母也 (卷一下·草部) 。⑩芪:芪母也 (卷一下·草部) 。 (11) 莔:贝母也 (卷一下·草部) 。 (12) :母 (卷十二下·女部) 。 (13) 妣: 殁母也 (卷十二下·女部) 。

综上, 《说文》中“父母”类性属词有:①单说:“父”类:畜父、牛父、鸟父、玃父 (“母”类出现) ;“母”类:母猴、鸟母、畜母、麻母、芪母、贝母、母。②对应: 畜母/畜父、鸟母/鸟父。

《说文》性属字“父、母”均用在物类名词之后, 性属词结构固定, 在古汉语时期存用独特。其他词典辞书之列自古及今有所扩展且更为丰富, 称谓词语演化为性属词, 符合世界语言语法化的通例。

(四) 男女

在日常语言中, “男女”两性作为两个互相依存的概念, 因其互相对立而产生意义, 体现着人类对自身性别特征的认识。

1.“男”类

男: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凡男之屬皆從男。 (卷十三下·男部)

“男”, 可以单指男子, 表男性。《说文》隶属于“男”的同义性别称谓词有“夫、士、壻”。 自先秦时期, “男”性之称就多见于各种文献, 与“女”相对。段注:“男, 丈夫也。” “壻, 夫也。”夫者, 丈夫也, 然则壻为男子之美称, 因以为女夫之称。“男”也称“士”, 《诗经》曰:“‘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者, 夫也。”“士”古时也指未婚的青年男子, 与“女”相对。如:《字汇·士部》:“士, 未娶亦曰士。”

2.“女”类

女:妇人也。 (卷十二下·女部)

段注:“女, 妇人也。” 女人, 可单指女子, 表女性。“女”表雌性的。《敦煌燮文集·目連緣起》:“詑蔭王城內, 化為女狗之身。”《太平廣記》卷三百八十五引唐牛僧孺《玄怪録》:“畜一女貓, 常往來紹家捕鼠。”

综上, 《说文》中“男女”类性属词有:①单说:“男”类:男子;“女”类:女子、女人、妇人、妇官、女侍。②连用:异性词语连用:女子、夫妇、男女;同性词语连用:男子。③对应:男子/妇人、男子/女子。

通过以上性属词例比较, 可以看出, 《说文》 “男、女”作为早期性属字成为性别标记是典型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 出现在表人名词之前, 与人结合得非常紧密, 其间很难加入其他成分, 性属词结构相对稳定, 完全符合非谓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另, “阴阳”之说:

(1) 陰: 闇也, 水之南, 山之北也。 (卷十四·部)

(2) 陽:高、明也。 (卷十四·部)

阴阳的概念, 源自古人的自然观。 在语言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阴阳”是抽象概念, 表对立范畴, 可指称“男女”“夫妇”, 但不能作定语修饰动物类、植物类及人类等物类名词以表性别。例如:不能说“阳马”“阴猫”“阴花”“阳人”等, 其不具备非谓形容词语法功能, 因此, “阴阳”不是性属词。

三、《说文》非对立性属范畴 (略)

①犅、特;②犗、騬、豮等;③、、龜;④犹、狙等;⑤鸳鸯;⑥駃騠。

四、余论

从《说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汉代复音词较先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汉代毕竟是复音化的早期阶段。“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 (王力:《汉语史稿》, 中册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第342页) 。而《说文》复音词中偏正式复音词数量较少, 发展到现在, 基本固定转化为一类比较特殊的词:“非谓形容词”。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性属字都是名词, 这可能和《说文》是一部字书, 多释名物有关。从以上词例可以看出其偏正式名词的中心语都是名词性语素, 其修饰成分有名词、形容词、量词语素等。可见我们上文所说的由“牡牝”“雌雄”“父母”“男女”等具有区别意义的非谓形容词构成的“性属非谓形容词”即性属词其构词情况在此基础上与此吻合是一脉相承, 并趋向成熟的。

综上, 以《说文》性属字为本, 据其描述作了具体细致的统计分类, 参照段注等各类辞书文献和相关著述词典, 追根溯源, 自上而下, 立足于实事求是的集解, 结合学界诸家说法, 对《说文》主要性属字及其词类现象等进行梳理, 分析研究, 得出《说文》性属体系。

初次涉及, 由于时间仓促、数据有限、学识浅显, 关于《说文》性属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扩展, 不周之处, 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为谢!

摘要:本文以传统训诂学、语言标记论、词汇语义学等理论为指导, 借鉴文字学界前贤成果, 结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相关文献典籍、各类辞书等资料, 从牲畜类、禽鸟类、植物类的“牡牝”“雌雄”“父母”及人类“男女”性别的角度对《说文解字》性属字进行梳理统计及总结分析, 初步归纳了《说文解字》“对立性属范畴”“非对立性属范畴”。文章还对出现较早且争议较多的常用性属字“牡牝”等个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说文解字》,性属范畴,标记论,偏正式复音词

参考文献

[1]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古敬恒.汉语性别字的时空演变[J].汉字文化, 2001 (3) .

[4]汉语大词典编辑部.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5]吕叔湘, 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J].中国语文, 1981 (2) .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80:226.

[7]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篇9

“尸”部共有字二十四个,尸字为部首。尸字属于象形字,按字形,像侧卧着的人形,突出人的躯干和手臂,小篆中则省去了手臂部分;人字则表示站立的人,也突出了躯干和手臂。人字与尸字字形相近,从尸取义的字也大多与人有关,也有人觉得可能和先民曲肢葬习俗有所联系。

二、“尸”部所属字研究

尸,陈也,象卧之形,凡尸之属皆从尸,象形字。尸字的字义是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按本义,《礼记•曲礼》中有“孙可以为王父尸”,由此而演变出另外一层含义,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尸位素餐;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也就是主祭人称为尸祝,祝者,咒也,《辞源》中解释“尸,代表鬼神受享祭的人,祝,传告鬼神言辞的人”;成玄英有“尸者,太庙之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所以尸字又引申出神主牌的意思,与且(jū)字意义相近。《尔雅•释诂第一》中对尸字的解释有三个:“矢、雉、引、延、顺、荐、刘、绎(yì)、尸、旅,陈也”;“尸、职,主也”;“尸,寀(cǎi)也”。

屍,终主。屍字从尸从死,会意字,表示其为死人的身体,死为生命之终,尸为人体之主,故屍字解为终主。古尸作屍,省作尸,同音而假借,二者通用但不可混而为一,尸是活人,屍是死人,文字简化后简为尸。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至于在床曰屍。其字从尸从死。别为一字。”一说屍似皴貌。

(diàn),偫(zhì)也,储偫也,大玄假为天地奠位之奠,形声字。偫,待也,积储、完备之意。大玄者,太玄也;奠者,定也。《太玄》有“天地奠位,神明通气”,《易经》中也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康熙字典》有“按偫,治具也,儲也,與庤峙義通”。从尸从奠,奠亦声。㞟字应该是从奠字稳固安置之意。一曰展也,或与展字同义。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会意字。居是踞的本字,居同凥,金文从尸从几,表示靠几休息之意。篆书从尸从古,尸部像人曲胫蹲踞形,本意是蹲着,表示沿用古时传下来的一种原始坐法。《康熙字典》有“从尸得几而止也”;《尔雅•释言第二》中有“宅,居也”,因居字后来引申为居住等意,故原义加足字加以区分。踞,俗居从足,足部曰蹲。踞有兽类蹲踞的意思,古人以为踞坐是野蛮无理的行为,固有箕踞一词,指人将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战国策•燕策》中,荆轲刺秦王一篇“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今意指住,如居住;又引申为居住的地方,如故居。

屆(届,j iè),行不便也,一曰极也,从尸凷(kuài)声,会意字。届的本字,从尸表示人,凷即塊(kuài)字,从凷表示土块,合字表示路上有土块使人行动不便;也有人解释为身体入土,行路不便,引申为生命终结,时间到临,后假借为到,《尔雅•释言第二》中“届,极也”。今意指说明周期性事件的次或期,如第一届会议。

(qǐ、qì),尻(kāo)也,从尸旨声,形声字;尻,脽(shuí)也,从尸九声,形声字;脽,(tún)也,从肉隹(zhuī)声;,髀(bì)也,从尸下丌(qí)居几,臀也。“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极于九”,尻字从尸表示身体,从九表示极数、末尾,按其本义是指屁股,人体身上相当于猿猴长尾巴之处,即臀部。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中有“身已半入,止露尻尾”;《西游记》中也有与孙悟空同为四大灵猴之一的赤尻马猴。以上三字,皆从尸,都表人体。

尼(ní),从后近之,从尸匕声,会意字,篆书是两个人形相近,古同昵,表亲近之意,《尔雅•释诂第一》中“即,尼也”;又有名词词义,指比丘尼,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又有《孔子家语》“颜氏祷于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说了孔子姓字出处。

屒(zhěn),伏皃(貌,mào),从尸辰声,一曰屋宇,形声字。本义是伏貌,趴伏的样子,无考,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有:“与宀(mián)部宸(chén)音义同,尸象屋形”,故屒与宸同义。宸者,屋宇也;又指北极星所在,《论语•为政》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辰者,日月星的总称,北辰即北极星,北辰所居之所即宸也。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屖(xī),屖遟(zhì)也,从尸辛声,形声字。屖古同“犀”,坚固之意。因古代铠甲有用犀牛皮制成,称犀甲,所以有坚固意。屖遟,游息也,古同“栖迟”,滞留不进之意。

屠,刳(kū)也,从尸者声,会意字。刳者,判也,用刀分割,指剖杀,屠字本义为宰杀牲畜。一说者为煮的本字,表烹煮,指宰杀牲畜后要用水煮熟。

屝(fèi),履也,从尸非声,形声字。《康熙字典》中有“杨雄《方言》:屝麤(cū)履也,丝作曰履,麻作曰屝”。

屟(xiè、tì),履中薦(jiàn)也,从尸枼(yè)声,形声字。薦是荐的古字,薦蓆(xí)也,从艹从廌(zhì),兽之所食草;枼古同葉(yè),指草木的叶子,也指薄木片。所以屟本义是指鞋里的草垫子,或引申为古代鞋的木质鞋底。

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会意字。居者,居所也;所主者,所寄居的主人(《孟子•万章上》有“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一说像箭到地面),从一,一犹地也,屋从尸从至,表示人要到的住的地方,指房屋。《桃花源记》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屋的本义是幄(wò),形如房屋的大帐幕。如古代天子出游时用布幔临时张设的宫殿叫“幄殿”,就是游行停歇所到之处以布所围的如房屋的帐幕;又如军营的帐幕叫“帷幄”,营者,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行营也,军队驻扎的地方,所到之处临时搭建的帐篷。《汉书•张良传》有“运筹策帷幄中”。后来屋字指房屋,另加巾字表本来意义的幄。

屏(píng),屏蔽也,从尸并声,形声字。屏即是蔽,指遮挡。《尔雅•释宫第五》中“屏谓之树”,《史记》中记录鸿门宴一段,“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就是遮挡、遮掩之意。又指对着门的萧墙、照壁,有引申为屏风,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使风无法直接吹进屋内,也使门外无法直接看到屋内的情况,所以有遮挡之意。屏字以尸字为部首,应该是尸像屋形,屏风与屋类建筑相关,所以从尸。

層(层,céng),重屋也,从尸曾声,会意字。楼,重屋也,两字同义。層同层,指重叠起来的东西,尸像屋形,表人所住的屋顶分两层的房屋,即指楼阁。層字以尸字为部首,与建筑有关。后引申为指量词的单位,如一层楼。

屢(屡,lǚ),数(shuò)也,案:今之娄字本是屡空字,此字后人所加。从尸,未详。屢,数也,表屡次、多次之意,屡见不鲜。从娄者,娄假借为屢,兼表声;从尸者,或指人为行事者。《尔雅•释诂第一》中有“肃、齐、遄(chuán)、速、亟(jí)、屡、数、迅,疾也”。

三、《说文》未归入“尸”部而今属尸部的字

以上为《说文解字》“尸”部全部属字,另有尸字部首的十个字,书中归为“尾”部四字:尾、屬(shǔ)、屈、尿;“履”部六字:履、屨(jù)、(lì)、(xù)、屩(juē)、屐(jī)。

(一)“尾”部及其属字

尾,微也,从到毛在尸后,象形字。到毛者,倒毛也。从文字本来字形可以看出,尾从尸从毛,表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即尾巴。原文说“古人或饰系尾”,故尾与尸(人)有关。

屬(属,shǔ),连也,从尾蜀声,形声字。从尾表示有尾巴,从蜀表声,蜀者,葵中蠶也,虫名,因不断曲身向前行动,有连续的意思,故借指接连不断,假借为连。所以屬表示身与尾相连。

屈,无尾也,从尾出声,形声字。

尿,人小便也,从尾从水,会意字。甲骨文中尿字是人(男人)侧身站立排泄小便,本义是动词,此处是名词;小篆从尾从水,从尾表示是从人身体尾部或后部排出,水表形,指小便为液体。与溺(niào)同义。

(二)“履”部及其属字

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chì)从夊(suī),舟象履形,会意字。履的本意指鞋子。尸指人,彳指行走,夊指脚,舟指鞋形,合起来就是人行走时脚上所穿的船形的东西。《礼记》中有“单底曰履,复底曰舄(xì)”,《字书》有“草曰屝,麻曰屦,皮曰履,黄帝臣於则造”。

屨(屦,jù),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dī)也,形声字。鞮者,革履也,一种皮革制成的鞋。屨因属“履”部,所以表鞋,与尸(人)有关。《诗•魏风•葛屦》有“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家贫,贩屦织席为业”,《释名》有“屦,拘也,所以拘足也”,“履者,礼也,饰足为礼也”。

履(lì),下也,从履省,歴声,形声字。本义指鞋底。

履(xù),属,从履省,予声,形声字。鞋的一种。

屩(juē),屐也,从履省,乔声,形声字。鞋的一种。《增韵》有“木曰屐,麻曰屩”。

屐(jī),屩也,从履省,支声,形声字。鞋的一种。屐与屩互训,都表木底鞋,木屐沿用至今,或与“尸”部屟(xiè、tì)字同义。

摘要:本文对作为部首的“尸”字进行形义分析,然后探讨了《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注意分析了尸部所属字的意义并列举出处,通过结构分析分析展示字形隐含的意义,同时举例说明用法。最后把《说文》未归入“尸”部而今属尸部的字进行了分类说明。

关键词:语言学,双语教学,必要性,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08).

[2]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4(07).

[3]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07).

说文解字教学法 篇10

关键词:教与学,学与习,课与堂

一.教与学

教学现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重点在“教”字上, 虽然也倡导教学生学, 但重点仍离不开“教”。据《说文解字注》:

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

学:觉悟也。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知困, 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字谓教, 言教人乃益己之学。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 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 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 (1)

“教”就是上施下效, 就是“教人所以觉人”, 即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效仿, 从而使学生觉悟领会。如何“上施”?即老师如何示范?示范什么?这是教学的重点, 《说文解字注》中给了我们回答:教人乃益己之学, 教人谓之学者。其实是在反复传达一个概念, 教就是学, 教和学是一体的。

又据《基础汉字形义释源》:“教”是地名, 与“教学”的“教”无关, 而“學”则包含“教”与“學”两个方面, 后来由于意义上的区分, 导致字形上分化成“敎 (教) ”、“學”两个字。 (2)

这从字源上验证了教和学本来就是一体的, 是一个字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学”从其本源上说更加重视学, 我们现在则更重视教, 这是否是本末倒置呢?笔者不好评判, 但是从现在高三学生毕业时流行撕书来看, 现行的教学实践确实令人深思。如果那些书上记录的都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心得, 怎么舍得撕呢?

打个比方, 有个厨师花了很多心血精心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豆浆给客人喝, 客人喝了都说好喝, 但客人喝了这好喝的豆浆就代表他们会做豆浆了吗?而我们的考试往往不考什么豆浆好喝, 而是考如何制作豆浆。我们的评价体制考察的是学生做豆浆的能力, 而不是喝豆浆的能力。我们现在的不少老师上课就如这个厨师, “上施”的过程不给学生看, 只是给了一个最终结果, 这让学生如何“下效”?也正是这豆浆不是学生自己做的, 所以再好喝, 他们都有可能倒掉, 如果真是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心血制作的, 怎么可能轻易地就倒掉呢?

所以我们的教学还是要从“学”字上下功夫。

二.学与习

学习现在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学和习是不同的。据《说文解字注》:

学:觉悟也。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知困, 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曰教学相长也。 (3) )

习:数飞也。月令, 鹰乃学习, 引申之义为习孰。 (4)

习:从“羽”从“日”, 意日出之时鸟扑翅振羽欲离巢飞去。因为屡次鼓翅, 所以有重复之意, 这在卜辞中就常用。又如《论语》“学而时习之”的“习”即重复的意思。后由此引申为“学习”。 (5)

学是“觉悟”, 是从不知到已知的过程, 重点是悟。习是“数飞”, 就是反复的飞, 是从已知到熟知的过程, 重点是反复。整个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不知到已知再到熟知的过程, 求学的人被称作学生, 而不是习生, 这就已经表明, 从不知到已知的过程更重要、更关键。然而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往往不然, 从基础年级的一课一练、周练、月考、期中期末检测到高三的千模万测、题海战术, 无不是学之不足以习补之, 甚至是以习代学。尤为突出的是文科生的名著阅读, 好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原著, 直接就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来强行记住一些答案, 这种纯粹应试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认知规律的, 从而也是低效的无趣的, 根本谈不上是学习, 长此以往必然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也无法达到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境界。

三.课与堂

课堂现在指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 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时下的“课堂”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如“家长课堂”、“文学课堂”、“优质课堂”等等, “课堂”已经更重视“课”而淡化了“堂”。

古人没有“课堂”一说, 因此笔者试从新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解读这二字。课就是言之有果, 要求教师上课时不空谈、不妄言, 要有实际内容, 产生实际效果。堂就是要言之有度, 即上课时老师所讲内容使学生入门登堂即可, 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称课堂不称课室, 即上课时所教内容不可太深, 教师只需引学生登堂, 学会方法, 入室则是由学生自己完成了。

依据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 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也就是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引学生入门。因此重新审视“课堂”一词, 我们不仅要言之有果, 更要言之有度。正如江苏省江苏省教研室文科部主任朱芒芒所言:“说得出是种水平, 忍得住是种修养。”

在如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 教改的路曲折而漫长, 当我们在教学中感到迷惘困惑时, 不妨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熟悉的这些词语, 寻根溯源, 返璞归真, 也许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 (汉) 许慎撰 (清)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一二七上) 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10月第1版。

②邹晓丽编著《基础汉字形义释源》 (第71页) 北京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③ (汉) 许慎撰 (清)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一二七上) 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10月第1版。

④ (汉) 许慎撰 (清)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一三八上) 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10月第1版。

说文解字·圣者:通也,声也 篇11

自从孔子也称圣人之后,圣人与君王才分开。《孟子》:“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看来造就一个像尧舜这样的圣人、圣王,不是常有的事儿。您也可认为这或许只是古人的一种理想或神话。不过,单就圣人,有何境界?《易经》:“圣人作而万物覩。”《系辞》:“大哉言乎!天地阴阳造化之赜,尽在是矣,非圣人孰能作之?”《韩非》:“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淮南子》:“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揲贯万物,此圣人之游也。”更有把圣与道结合者,如《庄子》:“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法言》更是多言圣道,圣与道又如何相通呢?

按照以往,必须找到圣字的原型及原型物,我们才能尽物之性,尽人之性,尽天之性,今天我们讲的“圣”字,原型物是什么呢?《类篇》:“蠡,蚌属。圣人法蠡蚌,而闭户见文子。”这圣人所法的蠡蚌为何神物呢?《汉书·东方朔传》:“以蠡测海。”您玩过海螺吗?在极静的夜里,听过海螺的声音吗?把海螺的大口对着自己的耳朵,好像可以听到大海的声音。这不就是以蠡测海吗?这不就是圣人所法的蠡蚌吗?

那么,圣字的原型即海螺了?是的。《集韵》:“蠃或作蠡、蜗。”班昭《东征赋》:“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注:蠡与蠃古字通。)《国语·吴语》:“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注:蚌蛤之属。)蠃即螺之古字。除了这文献之外,大家再看海螺,正看如涡儿如旋儿。郭璞《江赋》即有“鹦蠃蜁蜗”。反看呢?还真像一只大耳朵一样!而甲骨文的圣字,很像一个小人顶着一只大大的耳朵。如果我要说圣之甲骨文中的耳朵,就是海螺,估计您是不会同意的。但要让您看看耳蜗的形状,也长成海螺或蜗牛的样子,您又会作何感想呢?耳蜗是我们对声音的感受器。声音经过外耳道、鼓膜、听骨链、颅骨、内外淋巴液等途径,最后传到耳蜗,便会有听觉。

那圣人为何法海螺呢?旋涡者聚气,直者散气,这是与道合辙的风水学原理。在极静之夜,从海螺中听到大海之声。这难道不是道之声吗?难道不是圣道之原通吗?据科学研究,我们从海螺里听到的大海之声,不是海螺里的气流之声,而是耳蜗血液流动的声音,海螺只是放大了这种声音。但圣人不分是耳蜗声还是螺蜗声,只知道在无声之中,可以从海螺中听到海之声,还不足够吗?这神物可以从无声中,听出如此神奇的声音,还不算道之声吗?那是静极之后的心声,是天籁之声。

《说文》:“辰,震也。”难道“辰”也指海螺?看来也是有可能的。螺之震?耳之震?心之震?分耶?通耶?《说文》:“圣,通也。”原不明其由,也有可能就是圣、道之通,也是在这神物中的形、声之通!《风俗通》:“圣者,声也。”近年出土的竹简中,证实了这一点,声、圣不分。“聖”与从又从土的“圣”,在《说文》中是两个字,原不知二者能通,一了解海螺的习性,也就清楚了,它是生活在海底的泥水之间,不只是大海的声音,还有海底泥土的声音。此物怪不得能通天道了,原来它确是天地海宇宙模式中的神物。此是得海印三昧的真声音,也即圣人的真声音。

客机在美国再次发生空难,让该客机的制造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备受质疑,全球的DC-10客机也一度被要求停飞。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也因此出现了财政困难,并于1997年被波音公司收购。

西德总理勃兰特因为身边的工作人员被揭露为东德间谍,被迫辞去总理职务。

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在联邦德国举行。荷兰队凭借“全攻全守”的战术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杀入决赛,对手是东道主联邦德国队。在决赛中,荷兰队首先取得进球,以1比0领先。随后,联邦德国队两度攻破荷兰队的球门,反败为胜,在家门口捧起世界杯。荷兰队“全攻全守”的战术是足球史上的一次革命,他们也在世界杯后被称为“无冕之王”。

土耳其对塞浦路斯发动了海上和空中的入侵,其目的是防止塞浦路斯与希腊合并,以及保护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人。联合国很快促成了双边的停战,并开始和平谈判。在8月谈判破裂后,土耳其再度采取军事行动,控制了塞浦路斯北部。塞浦路斯北方的希腊人全部逃往南方,土耳其人则逃向北方。塞浦路斯南北部被一条分界线隔开。

尼克松辞去美国总统的职位。由于1973年“水门事件”的爆发,尼克松的总统职位变得摇摇欲坠,最终不得不以辞职收场。尼克松的继任者杰·福特在担任总统后一个月,便无条件地赦免了尼克松的所有罪行,让尼克松免于任何刑事起诉。

埃塞俄比亚帝制被推翻,一份废黜令将老皇帝海尔·塞拉西送进监狱。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塞俄比亚社会不断发生危机。1972年开始的饥荒夺走了20多万人的生命。1974年初,埃塞俄比亚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导致海尔·塞拉西下台。

《说文解字》与《六书故》之比较 篇12

一、体例之异同

(一) 编排体例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是《说文》与《六书故》两部字书共有的编排原则, 但《六书故》的分部完全打破了《说文》的部首和“据形系联”的排列顺序。《说文》分540 部, 许慎在《说文解字 · 叙》中阐述了编排原则:“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同条牵属, 共理相贯。杂而不越, 据形系联, 引而伸之, 以究万源”。《说文》所说的“类”, 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指同部 (首) 者以类相聚, 而形成群分之540 部;而540 部之间的排列“据形系联”, 即凡形体相关或相近者, 均按次序排列, 可见形体是归纳部首的依据。

而戴侗《六书故 · 六书通释》中说“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是为了“辨其族”类, 因此把所收的字按意义性质加以划分, 共分为九类。同一类中同一造字方式孳生的字也是把意义相关的排列在一起, 《六书故》是第一部明确按义类编排汉字的字典, 具有开创之功, 也真正做到了“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可以真正按类所求。可见, 《六书故》在编排体例上对《说文》有一定的超越。

编排体例中的文字分化孳乳系统亦存在差异。《说文》建立的540 部首作为文字构成的基本形体, 能够从文字分化孳乳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部归类, 有其首创之功, 《说文》之后的字书对其分部体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戴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他对文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从中归纳出了最基本的字形“文”→母, 又由文孳生“字”→子, 子又孳生新字→孙。母、子、孙同条共贯, 孳生脉络清晰。在编排系统上还作了明确的区分:父辈字顶格, 子、孙、重孙辈字依次降一格排列, 以见孳生层次。然而创立汉字部首系统的《说文》仅仅做到了以部首统领所属汉字, 母能生而子不能生, 由此可见, 二者的体例虽有相同之处, 但也存在不同, 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 说解体例

《说文》与《六书故》都是以探究字的本义为目的的字书, 但二者在说解体例上存有大量的差异。《说文》在说解时, 只列有本义, 其说解顺序是先列本义, 次析形, 最后列反切注音, 而《六书故》不仅释本义, 还列有引申义、假借义, 释义大都引文献为证。其说解顺序为先列反切注音, 然后释本义, 后指明六书, 再依次释引申义、假借义。如:

丕, 大也, 从一不声, 敷悲切。 (说文 · 一部)

璧, 瑞玉圆也, 从玉辟声, 比激切。 (说文 · 玉部)

一, 於悉切, 数之始也, 画如其数, 於六书为指事。 (六书故 · 数)

阤, 冈阜之势稍隤下也。……引之则山阜之小崩者亦为阤。 (六书故 · 地理)

由此可见, 在说解方面, 《六书故》比《说文》更具体详备。

二、释义之异同

《六书故》对《说文》的继承

《六书故》在释义方面, 大量引用《说文》释义, 有的自己不做说解而直接引用《说文》。如:

泒, 古胡切, 《说文》曰:水起雁门葰人戍夫山东北入海。 (六书故 · 地理)

笨, 布忖切, 《说文》曰:竹里也。 (六书故·植物)

有的则是在《说文》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如:

文:无分切, 文理也, 象文理错乂。 (六书故·数)

错画也, 象交文, 凡文之属皆从文, 无分切。 (说文 · 文部)

日:人质切, 太易之精著象于天者也, 象形。 (六书故 ·天文)

实也, 太阳之精不虧, 从口一, 象形, 人质切。 (说文 ·白部)

由此可见, 《六书故》释义对《说文》多是继承。

(二) 《六书故》收《说文》所没有之字

《六书故》对《说文》中所没有之字的释义尤其重要, 这些字是《说文》漏收的、不收的或《说文》时代不可能收的, 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如:

幹, 居寒切, 湿去也, 亦通作乾。 (六书故·天文)

徐本《说文》无此字。

旾, 枢伦切, 岁有四时春为首。 (六书故·天文)

《说文》无此字。

《六书故》收《说文》没收之字, 体现《六书故》在收字方面较《说文》有了一定的发展。

总而言之, 《说文》与《六书故》是文字学史上两部不朽的经典字书, 《六书故》在继承《说文》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 有其鲜明的特色。《六书故》继《说文》后的一部字书, 其释义较《说文》更加具体详备、精当易懂, 《六书故》虽然重视字的本义, 但适应时代的需要, 同时重视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两部字书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相异之处, 有着各自的价值和特色。

摘要:《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 是东汉许慎撰写的一部字书, 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之后的《六书故》是由宋末元初戴侗所撰的又一部字书, 它在继承《说文》的同时, 又有所发展, 以其独特的面貌立于字书之林。两部字书都有其各自特点, 本文就其体例和释义的相同与不同, 继承与发展关系加以浅谈, 以期读者对两部字书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六书故,比较

参考文献

[1]戴侗.六书故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上一篇:理财金账户下一篇:城市区域交通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