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

2024-10-23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共7篇)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 篇1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

在汉语言的学习当中,有一本工具书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的一部辉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

在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古代文字和语言时,这部著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一次的学习,我与《说文解字》结缘了。上学期,我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汉字学》,对于汉字,我们都知道它的数量可谓浩瀚如烟,要把汉字学好是比较难的,除了要认识它的写法,还要认识它的起源与意思,才算是真正地了解了这个汉字。在《汉字学》的学习中,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探寻每一个汉字的故事,就这样我打开了《说文解字》。。。

不管是常见的字,还是不常用到的字,在《说文解字》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每一个字,都从字形,六书,字源等出发列举,还把小篆字体展现,看《说文解字》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汉字。就如常见字“女”,“ 婦人也。象形。王育說。凡女之屬皆从女。”从此可见,“女”就是“妇人“,是象形字,按王育說法,凡有女字旁的都是偏旁为“女”的字。又如,“牧”,養牛人也。从攴从牛。《詩》曰:“牧人乃夢。”“牧”,现在多为动词,在《说文》中可知以前是名词,表示养牛的人,这是现在许多人不知道的意思。由此,我们又能发现汉字的词性变化。除了这些常见字以外,《说文》还收录了一些不常见的字。“霖”,“雨三日已往。从雨林聲”。“霖”字现多用于名字,对于其意思已经弱化,但在《说文》中,我们可知,它表示雨下不停的意思。

在《说文解字》中,总能有许多有意思的发现,要读好这本书,我也有自己的方法。我准备了两本书。一本作为元本,在每一个字的释义字旁抄写该字在《说文》中的释义,一环套一环。要知道《说文》中的互训字有很多,有的可说等于没解释。但许慎还是会在其他地方留笔,所以善于观察,勤于摘抄,总会有效果的。等到把这些工作都做完,就算已经初步熟谙这本书了。此外,看《说文》只看原著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其他的一些书籍,在每次研读《说文》时,我会备好《古汉语词典》、《说文解字导读》、《说文解字讲稿》等,以助于查询与理解。在《说文》中,除了能学习汉字以外,我的“意外收获”还有很多,例如在其中我看到了许多古代文化,如饮食文化、嫁娶文化、服饰文化、赏罚制度等等。以饮食文化为例,《说文》提到“饮”与“食”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方面,食主要指食物,是吃的,而饮是指饮料,是喝的,古代的饮食与现在的饮食是有区别的。许慎在《说文•食部》中讲:“食,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說亼皀也。凡食之屬皆从食。”“食”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盛食物的器具,上面像器具的盖子,下面是“簋”的象形字,“簋”在古代是被用来盛五谷主食的。而在小篆中,“食”字上面的盖子变作,是“集”的古字;下面的“簋”变成。《说文• 部》:“谷之馨香也。像嘉谷在裹中之形。或说:匕,一粒也。”这样一来“食”的小篆构字意图就变成了把一粒一粒的米集在一起而成为食物。但是不管怎么变,“食”还是表示粮食所作的食物,后来,“食”就泛指一切的食物。今天我们所喝的饮料种类很多,包括酒、茶、果汁、碳酸饮料等等。但是在古代所能见到的饮料却少之又少,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常喝的饮料主要又酒、浆、茶。浆,一般是用米粉或者面粉调水而成“米汁相捣也,亲水调面粉,俗亦称浆”,其中也有以白水为浆的,它是秦汉时期很普及的饮料。《说文•酉部》“酒,就也。所以人性之善恶。从水酉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酒并非有情之物,它的善恶完全取决于人的善恶,许慎也应该是这样理解的吧!

《说文解字》是我国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这对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以及考古和整理文化遗产是一个不能够缺少的阶梯。但它还是有着不足之处的。

首先,《说文》只收录了五千多字,而有的字却没有收录。由于许慎一般认为俗字不收录的,但不排除以他一人之力,无意中有所遗漏。第二,有些字的理解,是由他个人想法所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如“武”,许慎认为是会意字,在书中解释为“止戈为武”。可是这个解释未免不够实际,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他不喜斗争的情感罢了。第三,此书过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和观点。在《说文解字·叙》中有:“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从其解释当中,我们不难体味到其浓郁的阶级立场和维护封建统治的观点。一览而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其他的作解也显露其鲜明的立场。

无论如何,《说文解字》都是一部较完备的古代字典,也是一部带有百科性的古代字典。试想在两千年前科学及其不发达的时代,许慎能够用他的研究精神写出如此伟大的著作,其价值远超过不足之处。

说文解字笔记 篇2

第一节导论

一、姓氏。

(一)百家姓举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

(二)姓氏定义。

1、段玉裁注《说文》“氏”下:“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2、《左转·隐公十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之氏。”

3、(1)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而赐姓。’”

姓字写法:

“生——姓”

(2)氏,shì,“,巴蜀名山岸脅之旁箸欲落堕者曰氏,氏崩,闻数百里,象形,乁声。杨雄赋:響若氏隤”氏——石。

氏的写法:

命氏之初,其氏族始祖的特点往往与命氏所用之字意义相关。(3)

陈字写法:(4)/ 13。

。(5)

(6)

二、文和字。

(一)文,“,错画也,象交文。”

文的写法

(二)1、字,“,乳也。从子 在宀下,子亦声。”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人生子曰字”。

字:生子出嫁、怀孕、哺育

养育

治理、教育

文字

能单独画出来称为文,文文结合称为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汉字整体系统是文和字构成的。

2、《说文·绪》“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3、《说文》540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31部、自然界类37部、器用类180部、数目类34部。

第二节“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一、各类“人”的字形。

1、人,“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

人的写法:

2、仁,“亲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

仁的写法:

3、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一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的写法:/ 13

4、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

立的写法:

5、竝,“併也,从二立”。并的写法:

6、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兩亦之形”。

亦的写法:

7、夭,“屈也,从大,象形”。

夭的写法:

8、女,“妇人也,象形。王育说”。

女的写法:

9、母,“止之也,从女有奸之者”。母的写法:

10、妻,“妇与夫齐者也”。

妻的写法:

11、妇,“服也,女子持扫帚扫也”。妇的写法:

12、妾的写法:

13、男的写法:

14、力的写法:/ 13

15、力的写法:

16、子的写法:

17、保的写法:

18、儿的写法:

19、兄的写法:

20、弟的写法:

21、老的写法

二、“人”的变化。

22、亡的写法:

23、化的写法:

24、从的写法:

25、。

。/ 13

比的写法:

26、北的写法:

27、纵的写法:

28、民的写法:

29、壬的写法:

30、重的写法:

31、卧的写法:

三、人体之字

32、身的写法:

33、殷的写法:

34、吕的写法:

35、疒的写法: / 13

36、歺的写法:

37、尸的写法:

38、鬼的写法:。

第三讲人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一、头和脸面。

1、手的写法:

2、页的写法:

3、须得写法:

4、冄的写法:

5、而的写法:

6、悬的写法:

7、面得写法:/ 13

8、颐的写法:

9、。/ 13

目的写法:

10、䀠的写法:

11、见的写法:

12、眉的写法:

13、臣的写法:

14、臤的写法:

15、鼻的写法:

16、耳的写法:

17、口的写法:

18、凵的写法:

19、噘的写法:

20、写法:

21、哭的写法:

22、告的写法:

23、古的写法:

24、言的写法:

25、音的写法:

26、竞的写法:

27、欠的写法:

28、㳄的写法:

29、牙的写法:/ 1330、31、32、33、菐的写法:

34、異的写法:

35、舁的写法:

36、爪的写法:

37、斗的写法:

38、史的写法:

39、畫的写法:

40、教的写法:

41、止的写法:

42、/ 13

足的写法:

43、殳的写法:

44、走的写法:

45、步的写法:

46、此的写法:

47、正的写法:

48、是的写法:49、50、辵的写法:

51、行的写法:

52、围的写法:

第四讲动物类基础字形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字·序》 / 13

一、家畜类——五畜:猎犬、肉猪、耕牛、吉羊、战马。

1、猎犬相关的字:

2、肉猪相关的字:

3、耕牛相关的字:

4、吉羊相关的字:

5、战马相关的字:

6、犬的写法:7、8、9、豕的写法:

10、牛的写法:

11、角的写法:

12、羊的写法:

13、羴的写法:

14、马的写法:

家()。。

。/ 13

二、虫鱼类。

15、虫的写法:

16、䖵的写法:

17、风,“,八风也,东方曰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

18、它的写法:

19、易的写法: 20、卵的写法:

21、农的写法:

三、野兽类。

22、象的写法:

23、虍的写法:

24、虤的写法: / 13

25、㣇的写法:

26、兕的写法:

27、鹿的写法:

28、兔的写法:

29、鼠的写法:

30、隹的写法:

31、雔的写法:

32、雥的写法:

33、習的写法:

34、卂的写法:

说文解字读书心得 篇3

寒假中,我认真听讲了学习的平台上关于《说文解字》的课堂,在每次的说文课上,我们都能发现,很多字和我们常用的意思不同,也能发现注释上的解释和说文不同。

《说文解字》为东汉和帝时的许慎所做。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有9000多字,搜集了经典和别的书中的字。此外,他还分析偏旁部首,将9000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是说解。所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本书,以提升自己的语文文字素养,我假期购买了现代版本的《说文解字》并进行仔细阅读。

一、享受汉字之美

现在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写汉字的时候,我们老师总强调“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然而最早的文字并非“横平竖直”的,而是象形文字,也就是按照事物的样子来画的。最初的汉字正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曲线流转中抒写出汉字另类之美、展现出当时人们真实的生活形态。比如王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斧钺之形,下端是刃。说文中解说:王,天下所归往也。孔子说:一贯三为王,读作王时,本义为大斧。大斧象征着权威,掌握这个权威的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故最高统治者就为王。我们应该将这么美好的画卷流传下来,并让孩子知晓。

二、感受汉字之妙

我们最初学习认字的时候,总是老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很少刨根问底:这个字为什么要这么写?其实,最初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造字意图、都有历史信息蕴含在文字构形之中。比如:家这个字,是会意字,甲骨文是一所房子里画了一头猪。表示:“屋内有豕也就是猪,为家”。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屋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汉字之美妙,不仅仅在于字形之美,更在于其中蕴含的中国独有的文化。

三、找寻汉字之根

汉字源于何处?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几千年来未曾出现断裂且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汉字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比如:现在的汉字解释究竟是不是最初的意义?如果不是,那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比如:惠字。它是会意字,金文的惠字上部像纺线的纺锤,下部为心,会纺线主要专心的人才不会出错。惠的本意是专心,后来引申为仁爱、恩惠。关于汉字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说文解字》读书笔记感悟心得 篇4

《说文解字》可不是我写的。《说文》的原作者是东汉的许慎(老许家就是出人才,宋代还有许仙),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语言学家(当然,后两者在当时是没有这个说法的啦)。师从当时著名的大儒贾逵,这位贾逵是贾谊九世孙,此外他也是位有名气的经学家。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一个有些陌生的字眼,那就是“经学”。其实这本书的由来,就和“经学”有着莫大的关系。

首先得说道说道“经学”。究其原始涵义,“经”指的.就是书籍。许慎自己在《说文》里面将其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即古时穿订书册的线。这个时期涵义不仅仅局限在儒家一派,诸子百家学说都可以算得上,就是南齐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承认说,“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暧,条流纷糅 ”。在这个意义层面上,“经学”还不是一门专业学问,只是简单的书籍集合。但是啊,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学者们因为没书,都是凭借记忆力、口耳相传,学习经典。这样教育了几代学者之后,孔子旧宅壁中书被人发现了,此后历代均发现了所谓的“二酉藏书”(即所谓的“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和汲冢古书。学者们研究发现,这些古书的经义和口耳相传、用时行隶书书写的经文,在顺序甚至思想上有很大不同。说句难听的,做学问总得先搞清祖师爷讲什么吧,因此汉儒们围绕“今古文经”问题展开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秀丽的二酉山,今日已经开发成了旅游区

而许慎呢,就是这样一位研究经学的经学家。他是一个坚定的古文学家,《说文解字》说的、解的就是与孔子壁中书一样的古文字 ——— 小篆(当然也有一些金文)。

与隶书相比,小篆笔画更显曲折、圆融

许慎大概是想通过《说文》,来正字正义,从文字的角度给古文经站台,这和班固记录的《白虎通》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统一学术思想。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可见一斑!

《说文解字》是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算得上是最早的字典之一。本书收字9353个,考虑到《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个常用字,以及词义演变情况,许慎的著作可谓惊世。许慎还正式的回答了什么是“六书”,除此之外,这本书的部首编排法也成为了后来字书的范例。此外,他的许多释义为后来者奉为圭臬。CNKI要是统计下“被引次数”,数据绝对会帅爆。

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书,自然会被后来者不断批注。最善者应该是徐铉校订本(徐铉,宋人,原在南唐后主手下做事,随李煜归宋,密传后主怨望之言,太宗因而鸠杀后主)。现在卖的最好的就是中华书局的许慎著、徐铉校订版。此外,还有著名的说文四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我的说文,蒙尘已久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 篇5

1.写作背景: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恉。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矣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喻。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

以上内容是《说文解字》序言中对其写作背景的叙述。大意即秦朝时保存的有关古文字方面的内容都被毁掉了,在汉代时出土了大量的古文献资料,为了解释这些古文字,古文字学在汉代逐渐兴起,古文字释读著作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有很多知识浅薄不学无术的人胡乱解释这些古文字,许慎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看法,为了让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字的延续下去,因而作了《说文解字》这本书。

2.成就:

1).《说文解字》是沟通今文与古文的桥梁。(今文即汉代时统一使用的官方语言隶书,古文即秦始皇以前的文字);

2).《说文解字》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义; 3).《说文解字》提供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

4).《说文解字》古文史上第一步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得字典,是世界第一部规范字典《说文解字》创造了部首检字法;

5).《说文解字》提出了六书理论与中国文字起源发展模式,并且第一次用六书理论来解释古文字。局限:

由于许慎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说文解字》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

1).许慎所据以探求文字本形、本音、本义的形体,仅限于战国以来已经发展变化的形体。与最初的形体相比,有许多已有很大的差异,这在推求文字本形、本音、本义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2).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和观点。在《说文解字·叙》中有:“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从其解释当中,我们不难体味到其浓郁的阶级立场和维护封建统治的观点。由此窥一斑而识全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其他的作解也显露其鲜明的立场。

3).使用语言资料的局限性。许慎所处东汉,书中多取周秦文献,在科学性方面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据悉“当时王朝的兴起,革秦之弊,除禁书之律,提倡经学,通经者可以为博士,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形成了诸家争立的局面。”有些注解不详,实乃自圆其说,时有错误。注定它只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4).纳方法的缺陷,查阅不便。南唐有名的文学家徐铉曾说:“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寻求一字,往往终卷。”于是乎当今人用《说文解字》查找字时耗费大量时间。

5).体制的紊乱。部首制既属许氏的独创,当然难免有不完善不精当的地方,比如:无“群”部首,叠文会意字部首,声旁部首,异体字部首,古今字部首,等等。许氏以小篆为解说的对象;“就形以说音义”,实际上是据义归部,是造字法部首。与后来以楷书为对象,据形归部的检字法部首的要求相距较远。所以历代文字学家对许氏部首有或多或少的改并。

以下我想举几个老师上课讲过的有关《说文解字》里出现的错误解释:

1.“武”:甲骨文中为许慎解释为“止戈为武,从止从戈”,意为停止战争,但,是“脚趾头的中的“趾”的初文,意味着“行实际上依照甲骨文中“止”的写法动”。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 篇6

作者简介: 王巍,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摘 要: 由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系统的保存了部分大篆、小篆以及一些古文的字形,运用字形对汉字的本义进行解析,将早期汉字用形表义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出来,促进按字形搜索词义的字义分析法最终确立。许慎在解释汉字中展示和阐发出我国文化。因此,通过《说文解字》中汉字研究我国祭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说文解字》;祭祀文化;汉字

作为独特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独特的因形表意的特点,通过对汉字的造字历程可以发现,古人将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自然万物的认识融汇到汉字的造字过程中和汉字的形音义结构中。其中《说文解字》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充分展现了用形表义的特点,促进了按字形搜索词义的字义分析法的确立。从许慎之子许冲用“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闻人事,莫不必载”介绍《说文解字》,便可知《说文解字》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涵盖范围之广、涉及内容之多,则从《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解析中定能发现许慎对文化的阐发和展示。因此,通过对《说文解字》中与祭祀相关汉字进行研究分析,可深入了解我国祭祀文化。

一、按文化意对《说文解字》祭祀类汉字分类

从《礼记?祭统》中知道我国五礼由吉、凶、军、宾、嘉组成,其中“吉”便是祭祀典礼,吉作为五礼之首可知古代对祭祀典礼的重视。祭祀典礼作为一项重要的仪式,表达出古人对神灵的敬仰,用实际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神灵的虔诚之心。通过开展祭祀典礼,古人实现与鬼神的沟通,为获得心理慰藉和安全感祈求赐福避祸构建理想世界。祭祀作为一项组成先民生活和古代政治社会的重要内容,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浸透在中华文明之中,并且通过汉字记录下来。《说文解字》中祭祀类汉字按文化意可以分为祭祀目的、对象、名称、方法、过程、用品、地点和禁忌,笔者将对其中几类做出简要分析。

1、表祭祀目的

在《说文解字》中有许多汉字表达了古人祈求逃避灾祸和追求幸福愿望的汉字,第一类表达美好愿望。比如《说文解字》中的“祜、?、褫、祉、祚、祥”都有“福也”的含义;《说文解字》中的“?”便指的是诚,古人认为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动神灵,才能获得神灵的庇佑;《说文解字》中的“?”表达出“助也”的意思,即自天?之,吉无不利;第二类表示避免灾祸。比如《说文解字》中的“祟”,便是指鬼神降临的祸患灾难,《说文解字》用“?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形容“凶”,指的是不吉或灾祸。

2、表祭祀对象

上古将祭祀对象分为三种,分别是神、鬼、祖。在《说文解字》中的汉字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类与神有关的汉字有“神、?、?、尸”等,其中“神”指的是天神,创造万物的神灵,而“?”指的是地神;第二类与鬼有关的汉字有“鬼、魄、魃”等,其中“魃”指“旱鬼也”,“鬼”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指人死后脱离肉体的精灵。

3、表祭祀名称

“?”特指虔诚的祭祀活动,通过焚烧柴产生烟气,再将玉帛和牲畜放在柴上一起燃烧,进而通过上升的烟气向上天表达古人虔诚的祭祀;“祀”在《说文解字》中是“祭?已也”意思,同时又有对天神或地神的祭祀;“?”在《说文解字》指在祖庙中放置新死者,使其与先祖一起受到祭祀,另一种意思是指合葬;“?”表示对先祖的祭奠。

二、《说文解字》中祭祀类汉字体现的祭祀文化

1、对祭祀具有极强精神依赖性

由于在远古时期,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无法满足人类增长的生存需求,实现文明快速发展。在于大自然的搏斗过程中,受到自身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不足的影响,人类生活变得更加悲苦,加之未知领域的危机和灾害,使人类无法对恶劣生存环境进行准确把握,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面对残酷的生存现实和前所未有的恐惧,人类只能幻想出可以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灵,希望通过对其进行祭祀获得心理慰藉和安全感,进而得到精神解脱。在《说文解字》中“?、魃、雩”等专用祭祀用品和对象的名称,表达出人类对干旱的恐惧,以及低生产力水平展现出人类防御灾害、抵御灾害能力的不足。为此,先民只能通过祭祀神灵向神灵祈福避祸消除灾害。最终,祭祀活动演变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成为苦难大众的精神依赖。

2、展现出祭祀的普遍性和神圣性

祭祀活动作为五礼之首,体现出古代国家社会生活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神灵具有巨大而神秘的力量,可以对一切进行主宰,这同时也为祭祀活动增添了神圣色彩,其神圣性从祭祀活动的禁忌便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古人在祭祀之前都要进行“?”,具体是指“不吃荤腥、不喝酒,沐浴别居,清心寡欲”。同时,明确祸福与禁忌的关系,只有严格遵守禁忌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躲避灾祸。民众认为只有对神灵进行虔诚祭祀,将自己无尚崇拜和诚挚供奉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消灾赐福。而祭祀活动普遍性具体体现在全民参与祭祀活动,无论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参加祭祀活动。另外,封建统治者通过设立不同等级的祭祀活动,进行社会秩序的维系和统治地位的加强,对民众思想进行制约。

结语:

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系统的保存了部分大篆、小篆以及一些古文的字形,运用字形对汉字的本义进行解析。另外,《说文解字》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从《说文解字》中的汉字解析可以发现许慎对文化的阐发和展示。为此,可以通过对《说文解字》中与祭祀有关汉字的研究挖掘祭祀文化。(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菁;《说文解字》中与祭祀文化相关的汉字研究[J];山西大学;2013-06-01

[2] 周婷婷;《说文解字》祭祀类古文字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3-06-01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 篇7

古文和今文:自汉代开始把秦以前的通行的篆体字称作古文,把秦以后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古文字学主要是研究古体汉字的专门学科。三仓:贾鲂《滂喜篇》、《仓颉篇》(仓颉、爰历、博学)、杨雄《训纂篇》。

《说文解字》:许慎东汉人,是我国最早的字书,是一部自秦汉以来在文字学方面具有总结性的著作,自许书开始,改变过去识字课本式的体例。创造一种从字体结构中考察音译的新体系。《说文》利用六书理论探索文字的结构机理。作用:建立了揭明汉字构造义理的六书理论。开创了新的科学的字典式字书体例。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释词义的辞典,是一部训释字义富有权威性的著作。全书共三卷,按照内容分作十九类,辑录了古代大量词汇并逐一解释。通过此可以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言》:杨雄所著,汉代一部训释方言的专著。他是我国第一部专集古代各地方言词汇的辞典,并对各地方言进行了综合比较,分别指出异同。

《释名》:东汉末年另一种训释词义的专著,他的特点是用谐声音训的方法解释词义。《广雅》(辞书):魏张揖是继尔雅和小尔雅以后的一部训释字义的专著。

《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人建议,在太学建立石经,供全国学者据以刊校所录的经文,用以刊正天下经书文字,是我国最早立的石经。

《三体石经》魏时曹芳正始二年,建立《尚书》、《春秋》、《左传》三部石经,皆用古文、秦篆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故称三体石经。当时是为勘正经书文字而立,供学者矫正经文和字体。今成为研究先秦古文字的重要资料。

《五经文字》张参,唐玄度《九经字样》:专为纠正字体而著的专书。汲冢竹书:是晋武帝咸宁五年,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一批古文竹简。

《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陕西天兴县南二十里许发现的,当时称为“猎碣”,因石形似鼓,韦应物、韩愈所作《石鼓歌》,于是又以“鼓文”著称。石鼓文是春秋时代的秦国的遗物。《考古图》:目前所见著录铜器铭文之书,以吕大临《考古图》为最早,并为这一类著作开创了较为完备的体例。

《考古图释文》是吕大临撰集的最早的金文字典,为后来编撰金文字书奠定了基础。《六艺文字》:是指当时所见一些经传古籍中摘取出来的古体汉字。

提倡六书理论的研究:郑樵《象类书》、《六书证篇》和《六书略》,后来又有张有的《复古篇》元代杨桓的《六书统》,戴侗《六书故》,周伯琦的《六书证讹》。

《类篇》:旧题司马光撰而实际是由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范镇等人相继负责修纂,书成而呈于司马光,而非司马光所撰,也是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一部字书。

陆佃撰《埤雅》和罗愿撰、《尔雅翼》:专门解释古今各种动物和植物方面词汇的辞典。《尔雅翼》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古代研究动植物的名称的词典。《广韵》:有详本和略本

宋代在文字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开始创立对古代石刻和商周时代铜器铭文的搜集,著录和研究。

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选器谨严,摹刻精善,在当时堪称精华制作,孙诒让为校订此书撰有《古籀余论》,订正其中错误若干条,孙氏提倡用分析偏旁法考释古文字,曾依据甲骨文和铜器铭文等资料撰有《名原》一书。

刘鹗,印成《铁云藏龟》,这是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随后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写成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

《干禄字书》:唐太宗时颜师古其侄颜元孙撰成。把当时通行的楷书分为通俗、正类。后来他的侄子书法家颜真卿将其书写刻石。这是目前所见较有成就的一部勘正字体的著作。表音文字:是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民族使用的文字。由于字母所表示的语音单位不同,又分为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

表意文字:表意文字又称形意文字,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类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而不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著作:杜林《仓颉故》、卫宏《诏定古文官书》、顾野王《玉篇》(字书)、吕忱《字林》、曹宪《博雅音》、钱大昭《广雅义疏》、王念孙《广雅疏证》、颜师古《字样》、颜元孙《干禄字书》、大徐本《说文解字》徐铉、小徐本《说文系传》徐锴、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宣和博古图录》宋徽宗敕撰,由王黼、郭忠恕《汗简》、《佩觽》三卷、周撰有《字通》、辽僧行均《龙龛手鉴》、魏李登《声类》、吕静《韵集》、陆法言《切韵》,赵宦光《说文长笺》,梅膺祚《字汇》,简答:

秦始皇时期对汉字规范的措施有哪些?(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整理文字的规范措施:

1、确定各种偏旁的形体。

2、固定偏旁在字体中的位置。

3、选定偏旁的种类和性质。

4、规定每个字的书写笔数。隶书的创立:

秦代除对篆体汉字进行了系统的整顿,使其规范定形之外,又进一步从书写方面力求简易,创立了隶书。隶书的特点是用方折的笔势代替篆书的圆转。目前所见最早的古隶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遣册》和三号墓出土的隶体帛书。最早的古隶,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不过后来有人将这些简化了的形体,集中起来重新构成一种书体,可能由程邈完成。试析唐代汉字字源学失败的原因:

将说文部首与汉字字源混为一谈,没有把二者的性质搞清楚。所谓“字源”是指构成汉字形体最基本的偏旁,主要是一些独体象形字和少数复体会意字;而《说文》部首是归字而建且由李斯等人整理过,同早期字体有很大距离。许慎不了解他的原始结构,误处很多。自唐代以来,不加分析的把五百四十部首一律视为字源,所以走向失败。在宋代时期,研究隶书的重要资料是谁的什么?

宋人洪适,先后著成《隶释》、《隶续》、《隶纂》、《隶韵》四书。《广韵》的价值

主要在于它的内容上基本保持了陆法言《切韵》之旧,彼此共同处很多,不仅部目多承陆书,反切用字也多相一致。广韵的成书虽然晚至宋代但他却保存了魏晋到隋唐的语音。《集韵》是根据《广韵》重修的、明代陈第对上古音韵学的创新

宋代吴棫首先对《叶韵》提出怀疑,著有《韵补》一书。他在书中指出了古人音缓和古韵可以通转等一些很有价值的论点,从而为上古音韵学的开端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线索。明代陈第继吴棫之后先后著有《毛诗古音考》和《屈宋古音义》两书。明确指出该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指出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为上古音韵学的建立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古音研究

第一个研究古音的人清初顾炎武撰著了《音学五书》(《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第二人江永撰著《古音标准》有十三部,第三人戴震《声韵考》和《声类表》,第四人段玉裁《六书音韵表》,附于《说文解字注》书后,第五人孔广森著有《诗声类》,第六人王念孙主张分古韵为二十一部。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形声的特点、优点

1、创造新字的方法简便,选用两个现成的与新词音义有关的字相互拼合,即可构成新字,既不要象形字那样按照原物绘制新体,也不似会意字那样构合字义。

2、便于识读,由于它包含形和声两种成分,形符可提示字义,声符可标注读音。汉字六书的作用

既知道汉字个体的差异,又知道汉字整体的联系。六书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古今字的来源

1、词义的引申意而形成的2、词的本义而形成的3、为字的借义而造的。古文学之争对古文字学的影响

由于西汉的许多古籍是由隶书书写陆续建立了十四博士,也只能读识隶文经书。武帝时鲁恭王扩宫而拆孔宅,在孔壁中发现《古文尚书》《逸礼》《论语》《孝经》皆为用古文字书写的古文旧书,从此出现今文和古文的分野,刘歆是提倡古文字学的主帅,建议将四部古文书籍立于学馆。建立古文经学博士。从此揭开两汉时代的今古文学之争。后因郑玄遍注群经混淆两派家法,才使斗争告一段落。其争论焦点不在用字方面。主要是关于经书的内容和经义的解释。今文字家认为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古文字家则承认汉字由篆变隶的发展和字义的引申变化,注意今古文字的比较和训释字义的研究,队伍和势力增长较快。其结果是促进了说文的诞生。

请举例说明意义相近的形旁互为通用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意义相近的形旁互为通用大概分为同类现象、同类事物、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通用现象。例如,“儿”与“女”为同类事物通用现象“肉”与“骨”为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的通用现象在古代形声字中,如果两种形旁意义相近,即可互相代用,并不因更换形旁而改变本义,字音字形都可通转,最后导致了异体字的出现。“义近形旁通用”是利用偏旁分析来研究古文字形体的重要方法。汉字简化的方法?

自然简化方法包括结构变化由象形到形声,形体变化由甲骨文到楷书。人为简化包括

1、变图形为符号

2、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

3、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

4、截取原字的一部分来代替本字。

【读工具书《说文解字》之感】推荐阅读:

科技工具书05-29

工具书的检索10-07

ps切片工具怎么用_工具08-28

评价工具05-19

工具方法05-21

法律工具05-23

思维工具05-24

工具学科05-26

工具材料05-30

工具06-02

上一篇:支月英人物事迹下一篇:李丹六年级《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