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

2024-05-15

水力发电(共12篇)

水力发电 篇1

水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水能,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水力发电效率高,发电成本低,机组启动快,调节容易。由于利用自然水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水力发电往往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航运、养殖、灌溉、防洪和旅游组成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水力发电是再生能源,对环境冲击较小。除可提供廉价电力外,还有下列优点:控制洪水泛滥、提供灌溉用水、改善河流航运,有关工程同时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电力供应和经济,特别可以发展旅游业及水产养殖。

水力发电 篇2

刊名: 水力发电学报

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主办: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小16开

ISSN: 1003-1243

CN:11-2241/TV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水力发电学报

创刊时间:198

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水力发电学报》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的刊物,经中国科协批准为一级学术性刊物,1982年创刊定为季刊,公开出版,国内外发行,2004年起改为双月刊。本学报刊载与水力发电有关的科技学术论文,主要包括水力发电规划及动能经济、水力学、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水电站勘测与地质勘探、水电站施工、投资与管理、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水电站电气及自动化、设备与运行及监测控制、水电站及水库群优化运行、水电工程与环境、水电工程监测等专业内容;及时反映各专业的科技成就、理论改进、经验总结及国内外学术动态,被Ei收录,起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作用。

《水力发电学报》读者对象为水电建设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及科研方面的广大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热忱欢迎水电工作者向本刊投稿,推动科技交流,共同提高水力发电的科学技术水平,把《水力发电学报》办成水电科技工作者的园地。

一、稿件要求

1.来稿文字应简练明了,用稿纸钢笔撰写或A4纸打印,一式两份。书写稿寄原稿,字迹工整,标点符号占一格;外文摘要、公式、符号及数字用印刷体书写。文中所有外文单位、固定标准函数、事物名称、数字、数学运算符等用正体,外文变量或物理量、非固定标准函数都用斜体,向量、集合、矩阵、张量用粗斜体。对于出现在公式中参与运算的外文变量、向量、矩阵、张量、集合、非固定标准函数等一般只用一个外文斜体字母或一个外文斜体字母加上若干个下标字符表示,而不用多个并排连写字母,以免读者误认为多个变量或多个函数相乘;也不宜用上角标,以免误认为指数;代表变量的下标用斜体,其余下标用正体。文中段落格式请参看本学报最近的期刊。

2.论文篇幅约6 000~8 000字(含图表);学术讨论每篇不超过5 000字。每文均应有中英文题目、提要及关键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其邮政编码;并在首页地脚处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

3.文中插图,一般不超过10张。在文中插图序号、图题、图注等请用中英文写在相应图下。插图须另外单独用黑墨描绘在描图透明纸上或计算机激光打印机输出在白纸上,注明图号,以便扫描制版。图中线条粗细和字大小须考虑照相缩版的影响,缩版后的字体约为六号~小五号。图中所有中文用宋体,数字和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外文变量用斜体,其余用正体,且都应与正文一致。图中坐标应有说明,必要时在坐标轴上应加注数字和单位,若在变量后面标注单位,须用“/”分隔。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委技术部发布联合通知指出,表格中的或坐标轴标目中的物理量名称和单位之间要用“/ ”分开,而不把单位置于()内,意思是“物理量 / 单位”=“表格内的或坐标轴上的数字”,即:“物理量”=“表格内的或坐标轴上的数字”ד单位”。“/”之前的外文物理量或变量用斜体,“/ ”后面的外文单位用正体。如果“/”之后的整个单位还有分数斜线“/”,则须要将整个组合单位用圆括号“()”括住置于“物

理量 / ”之后或对分母单位使用负指数。在表格里如果物理量和单位共占两行,则物理量和单位之间的斜线“/”应放在第1行的物理量之后,而不放在第2行的单位之前。

4.表格序号、名称等请用中英文写在相应表格之上。图表位置应在文中第一次所提到之处的后面附近,而不在此之前。

5.引用的参考文献需已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出版物上发表,一般不超过10篇,并必须被文中所引用,在引用之处的右上角标明相应编号(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文稿末尾依次列出编号、作者、文献名称、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出版时间或期刊期号等,其格式详见最近几期所刊登各文的参考文献。

6.本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核心收录的刊物,除了论文题目、作者及其所在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图表名称须译成英文之外,还须在文后罗列的每篇中文参考文献的著录另起一行加注英译文,并在其后注明“(in Chinese)”。

二、有关版权问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办理。

三、如经审稿接受,本刊对来稿可作文字上的修改,如有必要得请作者修改、誊清或打印。不刊登的书写原稿寄还,打印稿不寄回。

四、来稿刊登后收取一定版面费用出刊后并酌致稿酬,并赠送该期学报二份。

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研究 篇3

关键词: 水下风帆;水力发电;发电装置

中图分类号: TM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b)-0000-00

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属于水帆技术范畴。水帆技术是指,使用一些强度较高的化学纤维制成风帆,然后充分使用降落伞的相关原理,将风帆与降落伞进行充分的融合,由于该结构在水下运作与风帆十分类似,因此得名水下风帆,也可简称为水帆。该装置具备发电及推动船舶的能力,如果将装置放置在存在一定落差的水中,在流水的作用下,该装置将全部张开,进而产生一定阻力,可带动电机转动,达到发电的作用;如果用通电的电动机带动该装置进行反向运转,那么该装置就会产生一定的推力,推力的大小取决于电机的带动力,因此该装置具有推动船舶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其水力发电功能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水帆型发电装置

该装置主要呈长方体,水帆一般安装在装置的内部。在使用时,需将其安放在存在一定落差的水中,只需确保有水真正从装置的上端流入即可,此时该装置将根据水流的大小及强度产生电流,从而完成发电。按照发电的原理与方式可将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分为两种形式,即为引水式以及水坝式。

(一)引水式

引水明渠当中流出的水流进入进水口,在水槽中进行正常流动,最后由下端出口流出,此过程即可完成发电。与引水式的大型水电站相比,该方法具有较为简单的水工建筑(饮水明渠与进出水口),所以可节省大量的施工成本与周期。实际情况中,进出水口的宽度仅为1m左右,进出水口的宽度设置前提条件是槽内的水流速度必须达到3-5m/s。由于是明水发电,所以无需建设前池、水竹等基础设施,节省了大量的资源,统计得知,该方法可节省仅60%的造价成本,相比之下,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二)水坝式

装置稍微倾斜的放入水中,水流会从坝顶的接触面流入装置内部,与当前正在投入使用的水坝式水力发电站相比,该方法至少从三个方面缩小了工程的费用和消耗,具体内容为:

(1)水工建筑方面,该方法无需使用渗水阀门、大型水轮机等建筑设施;

(2)设备方面,该方法无需借助大型水轮机、压力钢管等设备,节省了大量的安装与运行调试费用;

(3)水槽方面,在运用此方式发电时,坝体会与水槽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完全可以省略水槽的加工与安装工序。据统计计算,运用该方法进行发电时,可节省约50%的造价。

该发电装置的设置要求与常规小型水力发电站的建设要求基本相同,而且该装置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适用范围较广,仅对水流的实际落差具有一定要求,凡是落差在2-3m范围内的水源即可修建该发电装置。

此外,该发电装置非常适合我国偏远地区的水利发电需求,由于这些地区资源相对匮乏,所以资源要求相对较低的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二、水利发电装置的基本性能

(1)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的实际输出功率为566.5w,其中电功率约占51%,即为260.0w。如果使用电机效率稍高的电机,其电功率将大幅上升。

(2)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的水力机实际效率为81.8%,经过细致的改良可上升至90%左右。如果此时配备电机效率为87%的发电装置,则该装置的总有效效率可达75%。

(3)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成本为800元,其中包含进出水口等设施的建设费用,经过平均计算以后可得单价为:1.8元/w。

通过实验得知,该发电装置的单位造价显著低于常规的小型水利发电站,而且比某些中型和大型水利发电站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由此可知,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与太阳能、风电相比,不仅满足清洁能源的生产要求,其成本也是最低的。

在我国,水能的实际存储量达到了6.8亿千瓦,其中满足人工开发的水能约占总量的54%,即为3.7亿千瓦,储备量十分可观。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只需要真正开发出可开发总量的20%或30%,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用电难的问题。然而,事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受到技术层面和外界不可抗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国范围内水能资源的实际开发量仅为可开发总量的8%,其中水力发电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仅占总量的20%,仍将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发电模式,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许多种:

(1)水力发电相关建设需要大量的一次性投入,对于成本的需求较高。

(2)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

(3)水利发电的成品电造价较高,经济效益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较低。

由此可见,现阶段水力发电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减少造价成本,使其被更多的人所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出水能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得知,水下风帆水力发电装置的应用,至少可以节省约50%的经济成本,因此值得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

三、总结

新型高强度纤维材料的出现与应用,使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的应用与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由于天然纤维存在一定先天缺陷,所以在工业生产日益完善的今天,水下风帆式水力发电装置得到了更好的技术与材料支持。虽然水帆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相信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该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全萍,王桂娟?世界海洋发电状况探析[J].浙江电力,2012,(05):65-66.

[2]王忠,王传蔓.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情况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2,25(2):78-80.

[3]任建莉,钟英杰,张雪梅.海洋波能发电的现状与前景.浙江工业大学学报[J],2012,34(1): 69-73.

[4]余志,蒋念东,游亚戈.大万山岸式振荡水柱波力电站的输出功率[J].海洋工程,2012,14(2):77-82.

浅析水力发电自动化 篇4

1 水力发电自动化的优势

1.1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自从水力发电引用自动化技术以来, 设备可以依靠自动化系统对水力发电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 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 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处理, 降低故障发生几率,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为水利发电设备提供安全保障。水力发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之后, 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同时降低了操作失误现象, 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

1.2 提高经济效益

水力发电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水力发电的经济效益, 也是水力发电运用价值的充分体现。水利发电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 使与其相关的设备机组在电力负荷允许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电能, 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高效工作, 全面提高水力发电的经济效益。应用自动化技术, 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水量不同的情况下合理选择设备开机台数。

1.3 降低人力成本

水力发电站基本上都建立在原理城区的位置, 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正常生活, 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此外, 水力发电站运行设备和自动化系统都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水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 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监测、检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减轻员工的工作重量和工作压力, 同时提高水力发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1]。

2 水力发电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领域发展不平衡

控制、维护、管理三项主要技术发展不平衡, 严重制约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自动化系统、控制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发展相对较早, 但是综合的管理系统大多数都是简单的人力管理、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 很少有完整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同时, 技术维护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起步最晚, 目前仅仅停留在对设备的维修管理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水力发电进入研究阶段, 对设备运行的状态维修、预知维修和远程维修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2.2 技术管理分散

所谓技术管理就是对水力发电自动化的控制、维护、管理三项技术的管理, 三项技术分别属于不同的技术部门, 但是部门之间缺少信息交流。事实上, 每个领域的决策都会依赖于其他两个领域的运行情况, 所以, 三个领域之间不能分离, 必须进行技术和信息的交流[2]。

2.3 环境问题

水利发电工程同样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对土地、水文条件、河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当地的小气候、土壤、动植物生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 工程建设可能涉及到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对人类的健康和文物古迹也会产生影响。

3 解决水力发电自动化的措施

促进水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调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 要结合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渔业等的优化调度以达到综合效益。最关键是为了使水力发电自动控制适应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可以进行鱼道设置、大坝对上、下游生物的影响、景观设计等自动化系统设计。从基于DDC的现场自动控制发展到基于数据库的管理中心集散控制, 并结合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渔业等的优化调度以达到综合效益最优。

3.1 实现设备的集成化发展

集成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功能, 集成即把控制、维护、管理三个功能集成为一个整体。今后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 还可能把更多的功能集成起来。目标集成即把性能、可靠性、效益等子目标集成为统一的目标, 使企业整体最优、整体效益最大。信息集成即把整个企业的各种信息有机地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自然在一个信息集成系统中必须保证信息的统一性、协同性、互操作性, 妥善解决信息的矛盾与冲突[3]。

3.2 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的发展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 就需要全面提高整个系统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精确度和智能功能。换言之, 要想全面提高水力发电系统自动化技术, 就要实现设备的操作智能化、决策智能化和监测智能化。所谓的智能化, 就是系统的每个领域、监测装置、执行装置等都具有预设目标分析、故障分析、决策分析和行为态势分析。

3.3 实现设备分布化布局

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系统, 所以系统的布局必须科学合理, 这样才能让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科学布局主要包括智能布局、任务布局等, 只有各个布局之间能够保质保量、尽职尽责、可靠安全、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运行有序才能保证整个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才能从整体上获得最优的效益。

3.4 实现设备运行的开放性

水力发电自动化的开放性主要有以下一种含义, 整个系统可谓博采众长,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不同的供货单位, 挑选性价比最好的设备。根据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需求可以适当更换新的设备或者子系统, 在软件方面也可以通过更新功能, 不断完善整体结构, 如此一来, 就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4]。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水力发电必然要引进大量先进的技术, 提高水力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促进水力发电厂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方便人们的生活, 为人们提供清洁的电力能源。未来, 科学技术会有更高、更快的发展, 会产生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 我国水力发电事业也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摘要:电力是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电力企业同样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 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近几年, 随着环境污染加重, 电力企业积极使用清洁能源进行发电, 既降低能源消耗, 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一举两得。清洁能源发电中, 水利发电备受瞩目, 既是高效的清洁能源, 不产生污染, 又有利于节约能源, 在水利和电力生产中都占据重要地位。虽然说水力发电系统广泛应用科学技术,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文章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水力发电,自动化,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昕, 周凌九, 熊鹰.“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课题三/子课题:微型水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J].建设科技, 2010 (2) .

[2]张昕, 周慧婷, 贺向丽, 等.微水电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 2009 (6) .

[3]左婷婷, 杨建华, 邵冰然.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农机化研究, 2009 (8) .

水力发电 篇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生产的供需矛盾也日见突出,在国家加大新的电源、电网投资、建设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电站的潜能,提高其水能利用率,使水电站的运行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化,引起了发电企业的广泛关注。

欧、美发达国家优化运行资料表明,大型水电站厂内优化运行的效益为0.5%~3.0%。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某年平均发电量22亿kW.h的水电站,实行厂内优化运行后,效益提高

4.6%,增加发电量1.03亿kW.h。我国水电运行经验表明,仅从软件方面着手,编制科学合理的运行调度方案,在增加投入不多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其发电效益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约(2~6)%;到2001年底,全国已建成中小水电站65000多座,遍布全国1600多个县;由此可见,用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在电力行业的必要性,并且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一、水电行业运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建设更是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50年代至60年代初,主要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续建龙溪河。古田等小型工程,着手开发一些中小型水电(如官厅、淮河、黄坛口、流溪河等电站)。在50年代后期条件逐步成熟后,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如狮子滩、盐锅峡、拓溪、新丰江、新安江、西津和猫跳河、以礼河等工程。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开工的有龚嘴、映秀湾、乌江渡、碧口、凤滩、龙羊峡、白山、大化等工程。70年代初第一座装机容量超过1000 mw的刘家峡水电站投产。80年代容量2715 mw的葛洲坝水电站建成,之后一系列大水电站相继建设,容量18200mw的三峡工程也于1994年正式开工;到2000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000 mw已建和在建的大水电站(不包括蓄能电站)已有18座。

除了常规水电站以外,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绩。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建于水力资源较少地区,以适应电力系统调峰的需要。已建的主要抽水蓄能电站如下: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易240万kw,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分两期建设,总装机8台,每期4台,采用30万kw容量可逆式高参数抽水蓄能机组,设计水头535m,额定转速500 r/min,综合效率76%。

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0万kw(6x 30万kw),属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年抽水耗电量42.80亿kwh。华北电网最大的抽水蓄能电厂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以“十三陵水库”为下池,采用悬挂式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进行防渗处理,电厂安装4台20万[1]

kw混流河逆式水泵水轮机、电动一发电机组,装机容量80万kw。

河北潘家口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装有1台15万kw常规水轮发电机组,还有3台抽水蓄能机组,每台9万kw,合计装机容量42万kw。此外,我国在西藏还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其它抽水蓄能电站还有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河北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

在水力发电领域,传统的经济运行方法,主要有:微增率法、动态规划法、分支界法以及据每台机组最大可能出力按比例分配负荷的折中方法(目前的水电站经济运行大多采用此方法),其中动态规划法和分支界法更多的是求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实现须采取具体的综合策略,微增率法是根据总出力与总耗水量的函数关系由微分学的极小值定理导出,具有理论上的严谨性。目前我国的AGC应用主要基于电网调度,针对水头变化小(即大库容)的电站,根据网上的需要确定其负荷,然后用微增率法在机组间分配负荷,即定负荷→最小化流量。从使用的情况来看,由于软件编制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从而导致有些电站使用效果很不理想。如黄河中游的万家寨电站单机出力180MW,装机6台,由天阿公司和希科公司制造,由于AGC软件负荷分配不合理,导致其机组长期在振动区运行,叶片与上冠处出现裂纹,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任何科学问题都离不开其论域。由于微增率法是根据数学理论推导而来,其工程实用面临很大的实现难题:

a要求所有的并联运行机组的微增率随功率变化的曲线下凹;流量随功率变化应为均匀的条件在实际运行的机组中是不可满足的。水轮机转轮是通过实验定型的,微增率只是其派生出来的表象参数,且随功率变化的曲线凹凸是无确定规律的,因而流量也并不随功率变化而均匀变化。

b 用微增率法,对于连续的工况变化求取微增率是不可实现的。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是一种试验曲线,无论以何种检索方式都需要确定检索步长和目标区间,面对微增率变化无确定规律的特性曲线,确定检索步长和目标区间都无依据,只能修正综合特性曲线,牺牲解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c 实际运行中厂内优化与电站水头密切相关,传统的方法需要在电站最大水头与最小水头之间,取若干个水头,分别作出优化运行总图,以便确定在不同水头及给定的全厂负荷时

投入运行的机组台数、组合方式以及负荷在投入运行机组之间的分配。这样使连续变化的水头产生阶跃,若辅之以插值,插值规律又是不确定的,降低了解算精度。

二、水电站经济运行人工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工程技术的融合而引起的设计思路的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用计算机模拟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的交叉学科。知识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对于水电站的经济运行而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 确定性规则知识:如功率、单位转速、单位流量的计算;

b确定性事实知识:如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水库特性、电站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泄洪和电站引水设备的特性;

c不确定性事实知识:如水轮机的振动区域、电站年径流曲线和特性等;综合数据库是由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水库特性、电站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泄洪和电站引、排水设备特性等组成,是产生式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产生式规则是知识表示的重要部分,是对问题空间的数学模型透彻了解后产生的方法空间。工程实际中的问题通常是复杂的、多层面的;而方法空间则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审视问题空间而形成的方法集。要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必须解决组合爆炸问题,即从问题空间复杂的组合中剔除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情况。搜索策略的好坏不仅能决定程序效率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相关参数是否收敛于目标集,即应用软件是否成功。搜索策略是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利用知识表示、控制和协调系统的各个部分对当前问题进行求解的。产生式系统控制策略的作用,就是从规则集中选取规则,并作用于综合数据库,从初始状态出发,寻求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问题状态。

三、水电站的经济运行

在展开该问题的讨论之前,先引入组态效率这一概念。实际在水电站机组并联运行中,当水头一定,最后的总出力是由各机组不同工况的组合而成,即N=SNi=N1+N2+···+Nnn为机组并联台数Ni为第i台机的出力Q=SQi=Q1+Q2+···+Qnn为机组并联台数Qi为第i台机的流量 而组态效率:ηz=N/(9.81´Q´H),它反映出了水能的总利用率。

水电站的经济运行表现在两个方面:

a出力一定,流量最小化<以下简称为控制出力>为了保持电网的供需平衡,现在的AGC(自

动发电控制)软件往往是根据网上的需求给电站一个总负荷,再在电厂内优化出力组合,即耗水量最少。

b流量一定,出力最大化<以下简称为控制流量>我国大多数中小水电站的实际资源情况有如下特征:1库容小甚至无库容(径流式电站);2流量随季节变化大。

如何利用有限的流量多发电,并使机组协联于稳定运行区,保持组态效率最高呢?a 能进行实时预报,并根据预报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对有关参数进行校正;

b根据电力系统的调度计划或水电站水库的来水及当时的水位等情况,确定出水电站的日负荷计划,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水电站厂内负荷的实时自动给定;

c在给定的全厂负荷下,进行工作机组台数和机组组合的最优化计算,并按最优化准则选择工作机组的台数和机组号,实现工作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

d根据水电站的日负荷计划或即将面临的负荷预测资料,事先进行机组启、停最优化计算,确定改变工作机组组合的合理性,使机组的启,停按最优化准则进行;

e对调频水电站,即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系统负荷瞬时变化调节任务的水电站,在电站机组要改变运行工况时,如增负荷,减负荷、停机或启动新的工作机组等,进行实时计算,寻找出改变水电站机组工况的最优控制规律,并进行机组间随机负荷的最优分配和实时调节;f当水电站按给定负荷运行或作调频运行时,可实时进行负荷偏差的检测;当水电站的出力和系统要求的负荷值存在偏差时,依据实际偏差值,及时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g具有自动、手动两套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由实时控制系统根据优化计算出的结果,并按最优准则可自动改变机组的运行状况;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输出设备进行显示,给出按优化准则改变水电站机组运行工况的操作指令,运行人员可根据指令由手动操作执行;h定期对各机组当前的动力持性进行实测,并对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比较机组当前的动力特性和优化运行计算所依据的机组动力特性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当偏差超过允许值时,能及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机组动力特性存入数据库,作为下一阶段确定优化运行方式的依据;

i通过计算机屏幕循环显示计划的最优运行方式、操作调节指令、操作控制实况,当前厂内的实际运行方式及相关的技术数据等信息,便于水电站运行和管理人员进行监控;

j数据库管理功能,可存储电站的运行参数、技术指标、设备情况等资料及二次数据及时贮存,并按需要生成表格,打印成报表;

k 能通过历史数据智能学习,完成自动寻找最佳水头和最佳流量,可实现水资源的长期、中期和实时的优化;

l 能实现机组协联运行于稳定运行区域,保证机组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水力发电 篇6

【关键词】“营改增”;水力发电企业;税负;影响;对策

一、前言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指将以往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仅针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征收,有效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迎合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减轻企业税务负担、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及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二、当前水力发电企业税负现状分析

在“营改增”推广过程中,水力发电企业的上游客户多为“营改增”企业,实施“营改增”后上游客户企业以增值税纳税人资格,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使得水力发电企业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避免了重复征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务负担,提高了企业更新设备以及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而在实际推行中,“营改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应用,影响了产业抵扣链的完整性,导致企业在很多时候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部分金额难以抵扣,增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同时,在不同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税负结构不同、税率不同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专业化经营,也制约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另外,相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而言,水力发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成本支出集中在折旧费用和利息支出,进项抵扣相对较少,导致其实际税负普遍高于其他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水力发电企业,更是无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营改增”给水力发电企业税负带来的影响

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具有避免重复征税、保证税负公平等优点,而政府部门推行“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推动服务行业的稳定发展,有效解决营业税纳税人被重复征税的问题。

结合两种不同税种情况,营业税税额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及适用税率,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则取决于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及适用税率,在这种情况下,“营改增”对于水电企业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毛利率、适用税率以及企业营业成本中可抵扣项目所占的比例。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企业,水电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服务项目,也使得“营改增”对其财务状况以及日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尤其显著。对于水力发电企业,应该做好自身的深入剖析和定位,认识到“营改增”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机遇,也有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

从目前“营改增”的推广情况分析,其对于水力发电企业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能够使得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本的工程设计服务、工程施工服务以及信息系统服务等业务深化改革,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结合企业可以选择劳务外包的方式,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对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降低税负和运营成本。例如,对于工程施工服务,水力发电企业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开具相应的增值税发票,适用增值税税率为6%;对于工程设计服务,可以要求设计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同样是6%;而对于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的适用税率为11%。三是上游客户方面,水力发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很多供应商属于“营改增”企业。由于增值税应纳税额一般采取税款抵扣的方法,间接计算增值税额,即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由于增值税的抵扣机制,“营改增”对转型行业企业的影响会扩散和传导至上下游相关企业,对于水力发电企业来说,其就属于供应商的下游企业。首先,“营改增”后水力发电企业的上游企业的税负变化会引起利润和现金流的变化,若这种变化对其有利,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若弊大于利,其会选择将税负向下游(上游)转嫁,这样就会增加水力发电企业的税负,提高成本;其次,“营改增”是沿着产业链自上而下进行的,若上游企业是完成“营改增”的企业,忽略其纳税规模。在实施“营改增”前,企业选择上游供应商时往往考虑的是其质量和报价,但实施“营改增”后,在选择供应商时就需要考虑其是否能够获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如何选择供应商就需要水力发电企业重新权衡。因此,在“营改增”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水力发电企业要对自己的上游企业进行评价,防止此种情况发生。

四、针对“营改增”带来影响的解决对策分析

1.完善优惠政策

现阶段,虽然“营改增”在我国的水力发电行业中得到了实施,但是一些中小型水电企业并没有能够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相关优惠政策针对的仅仅是装机容量在100万千瓦的大型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中小型水力发电企业的投资建设,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完善,进一步降低中小型企业的税负。

2.增值税进项发票核查

水力发电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不能只看客户报价,还要确定其是否属于含税价,在同质量同服务的前提下要选那些合同总价-进项税额之后,价格低的;除了考察其质量,对比报价之外,还要确定其是否属于“营改增”企业,是否具有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资格,从而确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进项税额抵扣,降低单位自身税负水平。

3.拓展抵扣范围

应该进一步对增值税进项的抵扣范围进行拓展,提升水力发电企业增值税抵扣环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生产性增值税向消费性增值税的转变,但是在相关规定中,房屋建筑以及构筑物并不在抵扣范围内,很容易影响行业税负结构的公平性,阻碍一些基础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进行拓展,如针对大坝等建筑物,实行折旧金额逐期抵扣的方式,可以在保证国家税收稳定增长的同时,推动水力发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营改增”的实行,能够有效解决原先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极大地减轻水力发电企业的税收负担,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水力发电企业而言,应该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营改增”所带来的机遇,针对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琦.“营改增”对电力企业税负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5,(14):132-133.

水力发电 篇7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成熟、法制健全的国家,比较偏重地方和州的权利划分,有关电力改革的立法大多数由州议会制定,联邦议会主要关注跨州或全国性立法。联邦电力法案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根据管制经济学理论,以美国为例对联邦电力法案中阐述的成本管制制度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电力产业现阶段垄断现状及政府管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政府对电力企业的成本管制有所借鉴。

一、联邦电力法案简介

联邦电力法案主要是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联邦电力法案与联邦电力委员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第一,联邦电力法案。联邦电力法案设立于1935年,它的前身是1920年通过的《联邦水力法》。该法授权联邦政府进行州际电力交易的监管。联邦电力委员会负责州际电力批发价格的制定,而州内的零售业务由州一级机构监管。

在1920年联邦水力法案通过之前,项目开发商需得到国会的一项特别法案才可以在航道上或联邦土地上修建和运营水电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电力的需求大量增长。1920年,国会针对这一需求变化颁布了联邦水力法案,并建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

联邦电力法案的具体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它规定:州际或者国际间的交易价格必须是合理的、公平的;联邦电力监管委员会对交易价格的制定有建议权,当企业提交的价格与委员会建议价格不一致时,委员会有权决定采取哪种价格;如果对价格有异议,监管对象可以通过申诉和举行听证的形式争取救济;且电力企业制定的价格与收费必须符合委员会所有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该法案最重要的内容是确立了电力行业的许可证制度。1920年,水电约占全美总发电量的30%,40%的能源由电力系统统一供给。而许可证制度对于电力这一能源的市场规范起到了很大作用。它详细规定了发放许可证的范围和对象以及使用的相关工程项目。法案规定“未完工的水电项目,应申请原始许可证;已运行的水电项目许可证到期后,被许可人应更新许可证;已运行的水电项目许可证到期后,如更换经营者须延续许可。”法案还规定了申请许可证的详细过程以及联邦委员会的相关职权。“如果许可证申请被受理,委员会将以信件形式向申请者发出受理通知。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将在《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的框架内,依据《联邦电力法》第一部分第十五条规定的九方面因素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及评估。许可证制度包括提前终止豁免权,法案规定“被许可人可向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提前终止所持有许可证的有效期。在征求公众意见后,如委员会认为许可证的有效期提前终止符合公众利益,则将发布命令批准被许可人的要求。提前终止的期限为90天~5年。此外,联邦电力法案还对1920年成立的联邦电力委员会的部门设置以及机构成员的收入等作了具体的规定。

第二,联邦电力委员会。联邦电力委员会成立于1920年,总部位于哥伦比亚特区,并设有刑事法庭。根据美国联邦电力法规定,委员会是有权向坐落于可航行水道或联邦土地上的水电项目颁发许可证的唯一机构。

在成立之初,该委员会由战争部长、农业部长和内政部长组成,联邦电力委员会负责向非联邦水电项目颁发许可证,如果其影响到可航行水域,占用联邦土地,使用政府大坝的水或水力,或者影响各州之间的商业利益。该法案还要求联邦电力委员会只向那些其认为是“最适于一个改善或开发一个或者多个河道的综合性项目”颁发许可证。1935年,随着国会修改并重新编撰了1920年的联邦水力法案并将其作为联邦电力法的第一部分,联邦电力委员会的权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其可以对电力行业进行跨州调控。

1977年10月1日通过的能源部组织法中,国会成立了“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并取消了联邦电力委员会。FERC继承了原先由联邦电力委员会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包括为非联邦政府的水电项目颁发许可证。

FPA在第一部分规定,委员会成员接受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必要的差旅费、生活费或与其所在场所相应的每日津贴,从而可以远离政府官方事务。委员会为了履行其职能而必需的花费如租赁费、人员劳务费、法律、期刊等相关书籍费用以及印刷费和装订费等费用经委员会主席或其他授权人员的批准,按照已修订的1949年联邦管理法案中的适用条款,将被承认并予以支付。

委员会有权任命并规定相关职权;有权决定秘书、总工程师、一般顾问、律师、总会计师的薪资;也有权遵循民法,委任与其职能有关的官员或雇员并决定其薪资。委员会要求总统详细描述来自于兵团或其他美军机构的官员,使其成为工程师或从事政府职位以外的其他工作。总统可以按照委员会的要求委派内部工程师或农业部政府部门职位以外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接受委员会统一领导。委员会被授权从事以下工作:

一是调查、搜集并记录和整理相关数据。如即将开发地区的水源利用状况;水力产业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或洲际的甚至国际的工业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态势;水力开发的地点、容量、开发成本及对应的相关市场的具体情况;是否秉承有效地服务于美国公众这一目的,以及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公允价值计价等。

二是监督和记录相关工程项目的实际财务投入状况。例如委员会可以决定已许可工程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原始成本和净投资额,并协助相关的企业部门制定合理的许可期限。在工程建造完工或扩建、改建完成之后,整理出记录工程建设相关文件,如详细陈述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原始成本,具体包括用以支付用水权的费用、通行费、土地及利息等款项。联邦电力委员会及其全权代理人(或代理机构)具有在合理期限内使用该建造或改扩建的工程的权利;同时他们也有权接触相关的图纸、解剖图、合同、工程报告、账户、账簿、记录及其他相关文件。有关工程发生的合法原始成本与经委员会修订后成本的陈述,都应在财政部归档。

三是协调执行部门与其他州政府或联邦政府之间的联系,加强合作。联邦政府的几个部门和机构都应接受联邦电力委员会的授权和指导,提供委员会所要求的记录、文件及其拥有的信息,并向委员会详述有关官员或专家在调查中得出的相关内容。

四是使公众连续地获取可靠的信息,以最适合公众接受和应用的方式向出版社提供相关的报告和调查。在每年1月3日之前,联邦电力委员会必须向国会提交年度财政预算书,从而展示公布的许可证、当事人、相关条款、收到的货币及账目。

总之,在美国,水电项目施行许可证制度的目的是在国家环境政策法案框架下,保证项目建设符合电力规划,满足地区负荷需要,保证项目安全运行、维护,防止项目对环境或水运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鼓励项目经营者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改进水生物生存环境。发电业务经营者得到许可证后,其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遵守许可证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被许可人,委员会将采取必要的处罚手段。

二、对我国电力产业行业分布启示

从总体上而言,电力产业属于自然垄断产业,其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这种公共产品的定价,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管制政策。在政府对电力产业的所有管制手段中,价格管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通过对电力价格的管制达到促进社会分配效率、保护电力企业的利益和维护电力企业发展潜力的目的。

对电力产业而言,并非各业务领域均具有自然垄断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张,发电和售电环节已经不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而输配电环节的物理网络结构决定了输配电业务仍然具有自然垄断性。经营输配电业务的企业往往同时经营发电和售电业务,这就为垄断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提供了条件。同时经营输配电业务和发电售电业务的企业,通过在输配电业务制定高价,获得垄断利润,而在竞争性业务领域制定低价,通过交叉补贴行为排斥竞争性企业。

同时,电力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大规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就需要电力产业的经营企业不断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提高市场供应能力。政府在制定电力产业管制价格时,要考虑企业是否具有自我积累、不断进行投资的能力。

因此,可以参考美国的方法建立专门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引入电力行业许可证制度,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美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电力的需求大量增长,而颁布电力法案、建立联邦电力委员会。而我国目前由于经济的增长等多重原因而出现了巨大的电力缺口,有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电荒,同样也产生了对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规范的需要。有期限的许可证可以促进竞争,提高许可人和申请人的风险意识,保持经颁发许可证机构审查评估确定的经营水平,以避免被取消许可证;而到期后的许可证可以更新或放弃,为新一轮的竞争提供了条件,保证电力市场新的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又有明确的资质规定对竞争者进行筛选,以保证电力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特殊垄断市场不会陷入恶性竞争。在这种制度下,对电力产业的管制手段就不仅仅限于价格管制,而成为一揽子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完整体系,任何这一行业中的企业都必须达到许可证所标志的水准。

三、对我国政府管理启示

传统管制方法是只允许索取高到能弥补平均成本的价格,即平均成本定价法。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最具典型意义的、有较大差别的价格管制模型,即美国的投资回报率模型和英国的最高限价模型。无论何种定价模型,实质上都是以成本的确定为基础的。我国从1985年起实施的多种电价制度,有效缓解了电力紧缺和电力投资不足问题,但电价管制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电价复杂而且没有效率。我国的生产者电价和消费者电价实行中央政府审查后的“目录电价”,每一个省电力公司在执行当中将用户按3个电压等级划分为8种类型,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征收的额外费用来构成最终电价。这种电价制度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没有竞价上网和优先排序的制度安排,对发电企业没有形成降低成本的激励,现行电价中没有专门安排用于建设和改造输电和配电网络的资金,只是在地方和全国电价中征收了一些特定的费用;其次,由于政府的价格管制,使我国居民用电价格长期低于工业用电价格,形成了工业用户补贴居民用户的情况;另外,一些国有老电厂在燃料价格上涨和计划性电价之间受到挤压很难获得利润,而那些拥有“购电合同”的合资或独资电厂则可以通过“新电新价”政策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所谓“新电新价”是指对于1986~1992年期间建设的非中央政府投资的电厂和1992年以后建设的所有电厂,购电价格以“新电新价”的政策为依据。按照这项政策,这些电厂以财务上可偿还债务的价格向省电力公司售电,获得足够的收入用以偿还贷款的本利(还款期限一般为十年)。

在美国,州内的零售业务由州一级机构监管,因此也会出现不统一的电价,但是联邦电力监管委员会对交易价格的制定有建议权,当企业提交的价格与委员会建议价格不一致时,委员会有权决定采取哪种价格。我国可以借鉴采用,使电力企业制定的价格与收费标准符合委员会所有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对于一些国有老电厂很难获得利润的情况,可以允许他们通过申诉和举行听证的形式争取救济。

第二,电价管制本末倒置。我国电力管制价格体制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78年)为全国统一管理的电价制度阶段;第二阶段(1979~1984年)为调整电价制度阶段;第三阶段(1985~至今)是多种电价制度阶段,多种电价主要体现为电价方法是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法。多种电价反映的主要内容是“新电新价”,在“新电新价”政策下,新投产的电厂的平均售电价格比老电厂要高出65%~100%。“新电新价”的程序是先建厂、后定价。而在政府管制电价的市场经济国家,新建电站项目批准的前提是政府与电力企业在未来电价安排上达成一致,即先定价、后建厂。管制价格在制定程序上的倒置造成先行指导电价各构成要素及其比例的规定在地区之间各不相同,甚至不同企业、不同机组之间也未能统一。再加上从1985年开始,在电价之外还要加收建设资金,用于电力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但不能在企业的会计利润中得到体现,导致原有的电力企业不能正确体现其盈利能力,投资价值受到扭曲,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降低了价格管制效率。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经验,在经过许可证的审查之后,在有定价的基础上建厂,便可以逐步扭转现有的局面。

针对上述问题,借鉴美国水力发电成本管理法律制度,我国政府管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

一方面,健全管制成本立法,建立完善管制成本相关机构。法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加快立法是使规则符合瞬息万变市场的唯一手段,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立法工作是很及时的,这就使执法时有法可依,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完整法规,就无法依据相关法律制止和制裁有关垄断行为。管制成本相关机构是市场上的裁判,对所有相关主体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管制成本相关机构就是要培养更多合格的裁判。以美国为例,在法案下设置委员会,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从而远离政府官方事务。我国可以成立管制成本委员会负责管制成本的计量和分摊。它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拥有准立法权、准行政权以及最终裁决权。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应将它设为类似审计署的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这样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说其部门利益会少一些,而且有利于有重要影响的部门协调和共享经济信息以及其他资源。

另一方面,加强成本监测、监督与成本信息的免费发布工作。政府要成为一名好“裁判”,一方面收集好信息,据之执法;另一方面还要让相关主体了解最新信息,据之决定自身行为。美国使公众不间断地获取可靠的信息,以最适合公众信息及应用的方式向出版社提供报告和调查。在每年1月3日前,委员会向国会提交财政年度预算书,从而展示公布的许可证、当事人、相关条款、收到的货币及账目。近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的管制成本信息发布工作也有很大发展,覆盖了相当多的领域。目前的主要不足是大部分信息的获得都是有偿,这样就使资源的利用大打折扣。事实上,这些信息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多一个人获得这些信息并不会增加任何搜集成本,也不会使其他人无法获得该信息,因此应该由政府负担全部成本并免费向全社会发布。此外,也还应该提高信息发布渠道的多样性,除了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媒体外,还应该建立专门的信息查询终端,方便使用者。最后,在信息搜集的范围、质量、及时性等方面我国都应该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戒骄:《垄断产业改革——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水力发电 篇8

1 岩滩水电公司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岩滩水电公司一期工程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0.25万kW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1万kW;二期扩建工程安装2台30万kW发电机组,2013年年底可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81万kW。1995年一期工程4台机组投产发电至今,已累计发电突破1 300多亿kW·h,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岩滩水电公司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役的最大水力发电企业,是目前广西桂冠电力公司(上市公司)旗下最大的电力生产企业,是广西主力电网主要调峰调频电厂。优良的资产、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岩滩水电公司在广西主力电网乃至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电力企业团青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丰富工作内容,以科学、务实的态度,进一步研究青年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和带领企业生力军在不同的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施展才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突击作用。这对落实企业各项工作,深入推进青年工作,发展党的事业,稳定职工队伍,确保电力生产安全,推进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岩滩水电公司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现状及青工基本情况分析

岩滩水电公司是一个成立建制近20年的水力发电企业,地处边远山区,生产和工作条件艰苦,文化生活贫乏,家庭照顾、职工子女上学、就业等,都是现实的困难和实际问题,青年职工思想易于波动也是摆在公司和团青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岩滩水电公司是一个专业技术型的特大型水力发电企业。目前公司在岗职工440人,其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人员383人,占87%,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43.86%,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61人,占82%;45岁及以下中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0.45%,是岩滩发电公司的中坚力量。从人员、学历、年龄、职称、专业技术、技能结构上看,整个职工队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1.02岁),结构欠合理。

3 岩滩水电公司青工工作特点

电力生产企业青年工作有着其他行业所共有的特性,电力生产企业其特有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使青年工作呈现出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明显特点。

3.1 团员青年政治素质好,但思想比较单纯

电力生产企业团员青年大多是正规院校毕业,文化素质较高,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理想信念较坚定,事业追求迫切,普遍关注企业甚至行业的发展,思想觉悟、价值观念、政治素质较好,但思想比较单纯,安于现状,市场竞争、效率意识不强。虽然他们参加工作后通过专门严格考核和多部门、多专业(工种)培训锻炼,但是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锤炼才能成才。

3.2 团员青年工作要求上进,易于接受新事物

团员青年固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勤奋努力,要求上进,想干一番事业。虽然他们大多数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对社会、企业等深层次问题了解不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他们思想解放、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易于接受新知识,可塑性大,假以时日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并通过不同岗位锻炼、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习,多给他们加压担子,他们就容易脱颖而出,成为有用之才和中坚力量。

3.3 团员青年个性突出,自我调适能力强

水力发电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团员青年长期在艰苦的边远山区工作,自我感受比较强烈,也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交流问题,个性突出,思想开化,自我调适能力强。同时,他们已经把“安全第一”的核心文化理念牢记在心,并通过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诚实的劳动,端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的努力,赢得了尊重,被企业所接纳和认可。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关时期、转型的深入时期、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显阶段,必须及时给他们因势利导,继续给他们授业解惑,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

4 加强水力发电企业青工工作的思路与途径

正是基于电力生产团员青年和青工工作的诸多特点,作为从事青工工作的同志,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具体实际,站在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的高度,从关心团员青年和青工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抓好能力培养提升,营造良好环境,创新方式方法等途径,团结和带领他们勤奋工作,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进步,成就自我,创造业绩,实现跨越。

4.1 充分认识加强水力发电企业青工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从培养党的事业的继承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分析青工工作的现状,提高思想认识,抓准、抓实、抓牢思想脉搏,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要从水力发电企业发展需要为工作的着眼点,把搞好青工工作导入到企业战略决策,提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具体议程上来,让团员青年真正进入角色、成为主角,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水力发电企业充满希望,赢得未来,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2 不断提升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从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度强化青工工作力度

从目前水电行业的情况看,团员青年工作总体活跃,紧跟党建促进中心服务青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很不平衡。部分企业领导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少数团干部能力素质偏低,工作不积极,致使有的团组织处于半瘫痪状态;工作方法陈旧,与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严重脱节,使团组织失去吸引力。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大力改进,从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度强化青工工作力度。

4.3 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之不厚,行之不远”。要做好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梳理、行为引导和工作激励,让他们对工作和前程充满信心。要开展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人民的共同理想相一致,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对表现突出特别是在重要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基层岗位上受到磨砺,有潜质、有能力的团员青年,给他们晋升的机会,帮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以真正体现“大唐大舞台,尽责尽人才”的用人机制。

4.4 积极拓宽各种培训渠道,不断提升团员青年能力素质,为开展好青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要高度重视岗前和在职学习。要实现上岗能工作,学习会进步;要经常鼓励和组织团员青年在职学习,搞好学历升级,不断“充电加油”,丰富知识;要结合实际开展交叉任职。要实施一定范围内的工作交流,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各部门的情况,增强从全局考虑问题、安排工作的能力;要加强多方协调提高业务培训效果。对业务素质较高、工作比较突出的青年骨干,积极多方协调,争取选送到上级机构学习培训,以提升层次,开阔视野,确保培训取得效果;要拓展基层一线锻炼渠道。要采取挂职的方式,使团员青年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增加阅历。要引导他们密切联系群众,通过亲身锻炼,掌握一线工作方式,感受一线工作困难,提高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魄力和智慧;要切实抓好“传帮带”工作。要采取一对一或相对集中的方式,对团员青年手把手教,面对面帮,点对点带,缩短他们的适应期,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开阔精神视野,开启缜密思维,提升管理能力水平。

4.5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活跃团员青年文化生活

要通过现代手段组织活动,最大限度拓宽团员青年的活动渠道;要从传统的文化生活和各种文体活动中汲取养分,从青年人活动的特点中寻求思路,从活动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中享受快乐,从网络、健身、美容、旅游等闲暇生活方式追求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良好的人际交往加强快乐理念的培育,让他们在光荣的劳动中体面,在健康向上的活动中舒心,在人生的征途中快乐,在企业的发展中收获成功。

5 结语

水力发电 篇9

微水电是微型水力发电的简称,是指利用电力负荷附近的微小水能资源发电的水力发电系统。微水电一般离网独立运行,无需变电,可以直接向用户供电或者与地方农网并网运行。在我国,一般认为微水电的覆盖范围为单机容量500 kW以下的水力发电系统,包括户用型(0.1~3 kW),村用型(3~30 kW)和乡用型(30~500 kW)[1]。大中型水力发电需要拦截河道,建筑大量水工建筑物,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改变。而微水电只需简单的水工建筑物,直接利用天然微小水能发电,无水量消耗,不造成自然生态改变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国家“十二五”规划多次强调能源问题,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因此,发展环境友好的微水电符合国家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的战略需求。

微水电的技术和市场运作在可再生能源中相对成熟,其电能转化率远远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微水电约50%,太阳能约20%),单位千瓦造价远低于风能和太阳能(户用太阳能5万元左右,户用风力发电2万元左右,微小型水力发电1万元左右)。微型水力发电的主要特点是:机组设备简单、建设工期短、一次性投资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管理维修容易。所以,在条件具备地区,优先发展微水电是最为经济可行的。

1 微水能资源开发现状

1.1 微水能资源分布广

微水能资源分布范围很广,包括小溪、小河、河湾、泉水、高山湖泊、天然瀑布、天然跌水、急滩、灌渠跌水、潮汐等,只要能满足机组所需流量和水头要求即可。

我国微、小水能蕴藏量十分丰富,而且资源分布与电力需求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好的一致性。我国仅0.1~100 kW的微水电蕴藏量就有8 000万kW,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云南省、台湾省、四川省资源占有量均达到了1 000万kW以上,微水电开发潜力非常巨大[1]。截至2009 年末,全国共建成农村微型水电站 44 804 座,装机容量5 512万kW,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28%。全国农村水电年发电量达到1 567 亿kWh,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31%[2]。

1.2 微水电开发利用潜力大

水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水能总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开发率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因此,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未来将加大政策扶持及激励措施的力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在有条件情况下,也要顺应全球能源发展态势,优先考虑开发清洁、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水能资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能源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预测 2020 年,农村用电量总计13 145 亿kWh,微小水电供电的比重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3]。在我国,有些边穷地区农牧民仍然过着无电的原始生活。以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金阳县为例,据调查,全县还有21个乡镇,118个行政村,21 000余户群众至今没有通电,占全县61.8%。农牧民的生活照明还是使用松油、火把,农产品加工还是靠手推、石磨等原始工具和设备。

还有少数边陲地区和远离中心城市的山区虽然被大电网或农网所覆盖,然而由于电网末梢超出经济输电距离,供电成本高,导致电价过高,使得相当一部分地区通电而农民用不起电。电价过高导致部分地区的电能仅用于生活照明,限制了较大功率电器及小型工业企业的动力用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数据,山区较平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山区面积约是平原面积的1.7倍,国内生产总值却仅为平原的50%左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山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较低,仅为平原的38%左右,因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较低,仅为平原的37%左右。

此外,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差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经过国家农网一、二期改造,农网覆盖率很高,但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对电能的需求。电压不足、供电不稳,使得家电下乡的惠民政策难以真正造福农民。

事实上,这些贫困山区往往是水能资源的富集区。我国大型水电资源分布集中在西部,而小型水能资源则分布在较广泛的山区。这些贫困山区的微水电开发率很低,大量水能资源被白白浪费,而山区农民缺少专业指导,难以开发利用,就出现了“捧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还是以金阳县为例,金阳县有大小河流23条,年平均径流总量为80 206.7万m3,河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5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1万kW。目前金阳县已建成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3 640 kW,待开发的还有96 460 kW,占77%。所以,在这些偏远山区开发微水电的潜力非常巨大。

2 微水电开发利用技术进展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微水电开发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近年来,奥地利研制了微型活动水电站,俄罗斯设计了可自行调节的微型水电站机组,法国投产了虹吸管式微水电发电装置,挪威生产了箱式微水电发电机组,英国WPE公司推出了组合式微型水电站,美国JAMES LEFFEL公司生产了配有简易控制装置的微型整装机组[4]。此外,日本、瑞士等国家都在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微水电技术不仅广泛用于边远偏僻地区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城市绿化、私家庭院建设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在我国,关于小水电的相关研究较多,技术也相对成熟。小水电的规划设计方法、水轮发电机组的选型都有相应的规范可依。而对微水电,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弱,投入的科研经费也非常有限,微水电的研究一直鲜有人问津。微水电设备价格偏低,利润很薄,生产厂家对技术改造投入过少。长期以来,微水电的设计方法以及水轮机组都直接由小水电的成熟的办法缩小比例套用而来。但实际上,由于显著的比尺效应,这种简单的处理会使得水能利用效率极低,系统效率往往只能达到40%左右,所集中的水能资源又被白白浪费。

因此,微水电系统的设计、选型不能简单套用小水电的方法,必须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高效户用微型水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2006BAJ04B03-2)”带动了微水电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2.1 微水电可行性评价及综合效益分析指标体系

微水电不同于大中小型水电项目,没有现成的规划设计规范和标准可依,而且政府、企业和用户关注的重点不同,故评价指标也不同。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指标因子层构成的微水电项目可行性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提出了资源技术可开发性、工程技术可行性、动能指标、被替代能源节约、温室气体减少等17个量化指标,既反映了微水电开发利用的特点,又体现了微水电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作用。以29个易于获取和量化的指标因子对指标赋值,解决了定性指标的量化问题。依据政府和投资者所关注的指标不同,分别构建从国民经济、企业投资者和用户角度3个不同角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工程实例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该体系能客观正确地反映微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为微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投资建设提供决策支持[5]。

2.2 户用组装式微型水力发电有压引水系统

以新型塑料管材(PE管,PPR管,PVC管)替代传统的钢管和混凝土管,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管材水力特性,考虑影响微水电引水系统经济流速的敏感因素,采用管材、电价等动态参数,提出各管材经济流速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取值范围(1.5~2.5 m/s),进而给出了经济管径的科学确定方法和简化实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套户用组装式微型水力发电有压引水系统,见图1,提出了基于新型管材的现场管道组装、支撑和喇叭进水口的设计施工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可减少水头损失20%~30%,工期缩短5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困扰山区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施工设备简陋,现场安装困难的问题[6]。

2.3 微型水轮机优化设计方法及型谱

针对市场微型水轮机效率低、性能差、没有型谱可依等突出问题,本研究采用现代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建立了微型水轮机水力设计和优化方法,有效解决了困扰生产厂家按机组比例缩小的比尺效应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依此设计了ZDH285,HLH200,HLH160,GDH400等典型低水头户用水轮机模型并建立了型谱,见图2。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机组整机效率提高约23%,水轮机效率可达76%~80%,较市场上同类机组效率提高40%~50%,验证了CFD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填补了水轮机型谱的户用微型水轮机空白。

2.4 微水电规划设计及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软件采用标准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将微水电规划设计中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项目可行性评价、引水管道经济管径确定、水轮机组选型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复杂的软件程序,有效地转化为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实现了用户根据工程实际数据进行简单的参数选择和输入,有效地实现规划、设计和维护,给边远农村的微水电开发利用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系统主要包括:微水电信息管理系统模块、评价分析模块、规划设计模块等。图3为微水电规划设计及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界面。

2.5 微型水轮发电机组及控制器一体机

该成果集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微型水轮机优化技术、稳压控制器等,研制成功了高效微型水力发电机组及控制器一体机及箱型一体机。该一体机比普通微型水轮发电机组造价降低30%~50%,效率提高50%左右,便于运输、安装,有助于微水电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微型水轮发电机组及控制器一体机见图4。

2.6 产学研一体的科研成果转化

由于实施了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发与产业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和工艺、缩短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的周期,推动了我国微水能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目前,户用组装式微型水力发电系统和微型水轮发电机组及控制器一体机均已成功在合作单位加工生产,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在了密云县北庄镇大岭村和抗峪村示范区、云南丽江、四川凉山州越西县和金阳县、非洲马里易加索、老挝山区等微水电工程,一体机远销欧美市场。

3 微水电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单一,缺少多元性和互补性。优质的可再生能源的弊端就是资源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存在随机性和间歇性,如水能具有明显的枯水期和枯水年,太阳能存在日落和阴天,风能更有不测风云,潮汐能有潮起潮落。由于蓄电池的造价过高,在广大农村难以推广用蓄电池蓄能。因此,单一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差,致使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开发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极大限制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机械动力的需求,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互补亟待解决。因此,未来微水电的发展除了要针对自身特点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之外,还应考虑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多元互补,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小型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

3.1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天然互补性,提高供电可靠性

利用不同可再生能源的天然互补性,多种可再生能源联合开发利用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风-水互补发电在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已有应用,尤其在爱琴海附近岛国如希腊等国方兴未艾[7],而在非洲偏远农村,如喀麦隆也有采用光-水互补发电的报道[8]。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联合开发大有可为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根据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气象数据绘出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的累年各月分布趋势见图5。由图5可见,风能、太阳能与水能资源有着天然的互补性,春秋季是水能的枯水期,但风力和日照较强;夏季风能较弱,但水能处于丰水期,太阳能丰富;冬季枯水期,日照较弱,但风力较强。类似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天然互补性,满足农村用能需要。通过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时空特征和互补特性研究,可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不同地域农村可再生能源联合开发利用模式。井天军,杨明皓等人论证了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技术基础论证了其可行性[9],左婷婷等人采用了多目标优化策略的模式和模糊线形加权的算法, 以确定户用风水光发电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 建立了互补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10],查超麟等人对微水电和光伏互补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1]。可见可再生能源互补开发是不仅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3.2 利用抽水蓄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互补

由于电不具有一般产品的可储存性,因而要求“发电-输电-用电”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用电低谷多余电能的储存一直是困扰发电企业的难题之一。抽水蓄能是目前最经济可行的蓄能方式。一般来说,抽水蓄能是利用水能量转化率高的特性,在电力负荷的低谷时,利用火电或核电的余能将抽水到高处,以水的势能形式储存。待用电高峰、电力不足时从高处放水发电,以解决能源供需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问题,起到了调峰填谷的作用。发达国家把水能的这一蓄能优势利用到了极值,先后把水电站改建成抽水蓄能电站,部分国家(如日本和德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要大于常规水电站。相比之下,我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步伐较慢。根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抽水蓄能装机1 484万kW,抽水蓄能占总装机容量比例为1.65%左右,远低于5%的合理水平。

对于微型水电站来说,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余能抽水蓄能,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互补的有效工程措施。例如,在夜间用电低谷期可利用风能进行抽水蓄能。由于完全抛弃了以煤作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微型可再生能源抽水蓄能电站将比传统的火电、水电互补发电更经济环保。在希腊,已开始尝试设计建造小型的风水混合抽水蓄能电站[12]。

对于我国的广大山区农村来说,农业生产用电比重虽然小,但季节性很强,灌溉、收获季节用电需求非常大。然而,地方农网,调峰能力较差。利用微型抽水蓄能技术,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余能调峰填谷,进而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并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和高效利用。

4 结 语

微型水力发电相对其他可再生能源具有技术成熟、能量转化率高、经济性好等优点,微水能资源分布与农村电力需求具有一致性,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天然互补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一种经济可行的途径。微水电的比尺效应使得其开发利用技术不能简单地套用常规水电经验,微水电技术集成有利于山区微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产学研结合可大大缩短微水电技术转让和推广应用的周期。

摘要:微型水力发电是一种经济性好、安装使用方便、不造成自然生态改变的小型可再生能源。由于研发资金投入甚微和开发利用技术的比尺效应,系统效率和开发利用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阐述了我国微水电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十一五”期间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微水电可行性评价及综合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户用组装式微型水力发电有压引水系统、微型水轮机优化设计方法及型谱、微水电规划设计及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微型水轮发电机组及控制器一体机等。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微水电的整机和系统效率,大大推动了微水电的推广。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天然互补性分析,提出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联合开发及抽水蓄能技术是提高微型可再生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微型水力发电,组装式有压引水系统,一体机,联合开发,抽水蓄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2007年度发展报告[R].2007.

[2]水利部.2009全国水利发展公报[R].2009.

[3]程夏蕾,朱效章.中国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4):112-118.

[4]李德孚.中国户用微小水力发电行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5,(2):55-60.

[5]张昕,周慧婷,贺向丽,等.微水电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28(6):171-175.

[6]张昕,周凌九,熊鹰.微型水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J].建设科技,2010,(2):67-69.

[7]George C.Feasibility study of a hybrid wind/hydro power-systemfor low-cost electricity production[J].Applied Energy,2002,72:599-608.

[8]Joseph K,Francois P N,Thomas T T,et al.Microhydro-PV-hy-brid system:Sizing a small hydro-PV-hybrid system for ruralelectr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Renewable Energy,2009,34:2 259-2 263.

[9]井天军,杨明皓.农村户用风/光/水互补发电与供电系统的可行性[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178-181.

[10]左婷婷,杨建华,邵冰然.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9,(8):25-28.

[11]Zha C L,Liu Z M,Liu Y Q,et al.A micro-hydro/photovol-taic hybrid system design[J].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2004,24(1):28-33.

水力发电 篇10

国内水力发电机组在很长时期内,而且直到目前大多数水电厂沿用的是周期计划型检修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水力发电机组运行设备自动监测和诊断技术以来,随着自动化控制元件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状态检修概念。这一全新的理念引发了水力发电机组检修管理模式的新探索。设备状态检修是目前国际上一种先进的检修管理方式,它是建立对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测和诊断的装置,通过智能专家系统评价该运行设备的实时状况并做出判定,以供检修管理层来做出决策,能有效的克服定期检修造成的无谓浪费。近几年国内水电厂机组运行设备状态检修这一工作尚在开发研究阶段。

2 水电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水力发电设备检修一直沿用以预防为主的计划检修模式,然而,这种检修方式的时间间隔、工期、检修项目等基本是建立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千篇一律,对设备的实际状况考虑较少,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着检修周期短、工期长、费用高、项目针对性少的问题,已越来越不适应技术水平已大大提高了的水电设备,已越来越不适应大电网、高电压、大机组、高参数、高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目前,华中电网主要水电厂正在开展“达标”、“创一流”活动,创建一流水电厂的基础就是“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要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必须加强水电厂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努力提高机组和全厂自动化程度,努力提高人员素质。随着设备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状况越来越好,如果继续执行计划检修,就有可能在机组状况尚好的情况下,盲目大拆大换,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降低了机组的可用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会损害机组的健康水平,特别是进口设备,大都质量良好,质量保证期较长,其安装工艺和精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厂家在产品说明书中还注明,有些部件不得随意拆卸,如果非要拆卸必须有厂家代表在场指导,否则,质量难以保证,有些部件虽可拆卸,但拆卸次数有限,如隔河岩水电厂发电机和水轮机的连接或装配螺丝,一般只允许拆卸3-4次,有些密封零件则只允许拆装一次或二次,之后,不管怎样都得全部换掉。所以,必须改革计划检修模式,以适应水电设备技术水平的变化。另外,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制度的逐步推行,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减人增效,推进检修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国家电力公司1997年专文下发了“关于全面实行新厂新办法,逐步进行检修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减人增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检修体制改革,条件成熟的,要实行集中检修,梯级水电厂要通过技术改造实行集中管理。要减人增效必须改变运行人员越来越少,检修人员相对越来越多,检修任务越来越不饱满的局面,同时,水电要实行流域、梯级开发,实现集中管理、集中检修,水电厂的检修人员也必然会减少或取消,这样,势必打破原有计划检修格局。所以,必须改革计划检修模式,以适应水电厂人员的变化。

3 水电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水电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开展水电设备状态检修。应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水电厂的设备现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选定具有一定条件的厂、机组、设备开展试点工作,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现阶段的状态检修应将故障检修、计划检修为一体,以设备具有最大可靠性和最低维修成本为目标,既要积极探索状态检修,又要防止盲目延长检修间隔而造成设备失修。

3.2 水电设备状态检修应实行全过程管理。

水电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从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积极为状态检修创造条件。在设计选型时,应选择质量好、可靠性高、便于监测、易于检修的设备。在制造安装时,应考虑设备的诊断措施,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预留相应位置。在运行管理时,应加强设备维护,加强设备消缺,保证设备完好性,定期进行设备运行状态分析,注意横向、纵向比较和发展趋势走向,加强运行资料的保存、整理。

3.3 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的好坏既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又决定机组的检修时机和工期,如何正确判断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更大限度地使其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机组的运行能力,防止盲目停机检修。目前,大多数水电厂还不是独立法人,没有实行真正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如果状态检修工作缺乏动力和有效的管理制度,那么,这项工作也很难正常开展下去,以大修为例,由于电厂年度节约下来的资金将大部分或全部上缴,而检修一次,则可以从宽松的检修概算资金中节约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职工福利和奖金,并且电厂也不必承担推迟大修而可能带来的突然故障或事故责任,这样即使机组状态尚可,可以推迟一年或几年大修,但电厂仍然会坚持进行检修,以免在经济上和责任上“吃亏”,状态检修工作势必受到影响。

3.4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现在,很多水电厂都进行了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在进行状态检修诊断系统建设时,要积极利用或经过一定的转换引用其监测资源,节省投资,避免布线和布置设备拥挤或重复,在建设监控系统时,要考虑为诊断系统留有接口。

3.5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资料整理,积极为状态检修作好“软件”准备。

摘要:水电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水力发电设备检修一直沿用以预防为主的计划检修模式,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缺电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发电设备被迫停机,保证向用户不间断供电,减少拉闸限电次数,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

[1]田勇,沈祖诒.高精度模糊控制策略在水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6,2.

[2]陈松华.加强小水电站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工作[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5.

奥迪Q5发电机不发电 篇11

关键词:奥迪Q5;发电机;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 U463.6;U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74-2

1  车辆信息

奥迪Q5,生产日期:2014年,发动机型号:CDZ,行驶里程:30403km。

2  故障现象

客户反映车辆经常行驶时蓄电池故障灯亮起,仪表提示“蓄电池未充电”,而且有时行驶一段时间后车子还会自动熄火,然后车辆无法启动。

故障代码:交流发电机电器电路故障 偶发;

交流发电机机械故障 偶发

3  故障分析

对于汽车仪表报“蓄电池未充电”故障,一般可能的原因是:汽车发电机、汽车电瓶、仪表故障以及相关电路,但根据汽车有时行驶时会自动熄火无法启动和电脑检测故障码可以排除汽车电瓶和仪表故障,汽车发电机损坏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汽车发电机检测是首要检测的对象,在修理车间常见较简单的发电机故障检测方法一般2种:

①万用表电压挡检测

将万用表旋钮旋至直流电压挡,把红表笔接发电机“电枢”接线柱,黑表笔接外壳搭铁,起动发动后适当轻踩油门让发动机运转在中速以上,此时电压一般应在14V左右。

②试灯(汽车灯泡)法

当没有万用表和直流电表时,可用汽车灯泡做一试灯来检测,将灯泡两端焊接适当长度的电源导线,并在其两端接上适当的夹子。检测前先将发电机“电枢”接柱的导线拆下,再将试灯的一端夹住发电机“电枢”接柱,另一端搭铁,当发动机中速运转时,试灯亮度说明发电机工作正常,否则发电机不发电。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检测虚电压故障。

4  检测过程

故障车辆进工位后,首先,对相关部件外观进行检查未发现明显损坏现象,然后尝试启动汽车无法启动,检测电瓶电压此时只有9.6V,用专用工具对故障车辆进行搭电后能够正常起动,用专用电脑进行诊断读取相应故障代码并记录。

利用万用表电压挡检测发电机发电量,发电量为8-11V之间来回波动很不稳定;此时发电机的发电量是不正常的;由于此类故障较多就武断判断为发电机故障,建议更换发电机,发电机进行更换后检查发电机的发电量,14V左右,发电量正常,没有多想删除故障码交车,直接做下一个工作维修任务。

第二天,客户再次打来电话抱怨很大,反映汽车行驶时蓄电池故障灯又亮起,车辆开到维修站后,用电脑检测故障码和昨天一样,对车子立即进行检测,起动汽车检查发动机室搭铁端子处电压:6V左右,过2分钟后直接变成了2V左右,判断发电机根本没有电到蓄电池;然后对发电机发电量再次测量为14V左右,证明发电机是好的,但是到电瓶的电压过低,问题可能出现在线束上,查找相关电路图,如下图1所示,并对线速进行检查和测量。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97-197\118-1.jpg>

图 1   电路图

对线速进行拆检,马达线束安装位置不好,拆卸比较困难,当拆掉马达接线端时发现有烧蚀如下图2、图3所示。

5  诊断结果

由于起动马达至发电机线速存在虚接,导致发电机不发电;维修建议:更换起动机到发电机的线束。

6  维修反思

水力发电 篇12

1 泉州市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至2008年年底, 泉州市建成水电站694处, 总装机容量75.32万千瓦, 年发电量达25亿千瓦时。从装机容量看, 总装机1000千瓦以上电站只占全市水电站的18.7%, 规模偏小。各水电站从单位体制看,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私营企业多种体制并存。人力资源从质量上看, 结构不够合理、层次偏低、高技能人员的总量和占比较低。全市水电企业在编人员从年龄结构看, 35周岁以下的占比41%, 36~45 周岁的占比34%, 46~55周岁的占比19%, 55~60周岁的占比6%;从学历结构看, 研究生学历的占比0.2%, 本科学历的占比13%, 大专学历的占比27%, 中专 (高中) 学历的占比38%,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21.8%;从职称结构看, 高级职称的占比6%、中级职称的占比31%、初级职称的占比63%, 拥有职业技能等级比例与国内外技术工人技能等级结构相比差距较大。

2 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来, 水电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人力资源管理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取得一定成效。但是, 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1) 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认识不足。

许多水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意识和方法上尚未从根本上把“人力”看做一种“资源”进行管理, 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缺乏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企业实际、易于操作的框架体系, 整体功能不强。人力资源管理常陷于事务性操作危机, 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集中在行政管理上, 对组织战略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不明显。

(2) 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

水电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普遍存在专业、层次等结构性失衡问题, 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大多水电企业地理位置偏僻, 员工的发展空间远不及大中型企业广阔, 企业难以提供雄厚的物质薪酬, 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全市水电企业职工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3.2%, 低于全国人才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17.5%的水平;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也仅占65%, 有大部分人员是从当地招收的初、高中毕业生;高技能人员占生产技能人员的比例仅为14%。

(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多数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沿袭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收入能增不能减”现象依然存在。员工的个人收入与实际工作内容和效果没有有效挂钩,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严重影响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许多干部职工存在安逸思想, 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人才选拔方面, 任人唯亲现象依然存在, 大多数单位存在想要的人进不来、想用的人留不住、不要的人出不去的情况。

(4) 缺乏开发与管理并重意识。

大多数水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概念模糊, 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不断开发而能不断增值的资源, 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会像其他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 只关注使用, 没考虑补给和折旧。没有将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投资, 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3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措施

(1) 树立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第一, 主动改变人事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人事管理范畴, 是将人事管理工作由事务性、行政性、使用性、低水平、静态管理向资源性、市场化、开发性、专业化、动态管理方向转变。

第二, 构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

围绕企业的战略重点开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加强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实施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操作的全面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 树立人力资本观念。

变人力成本观念为人力资本观念, 提升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益, 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凸显人的主体地位, 发挥员工主体作用, 关注员工需求, 凝聚员工智慧, 激发员工潜能, 提升员工技能, 促进员工发展。

(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既包括外部人力资源增量补充和优化配置, 也包括内部人力资源存量开发和结构调整, 企业要努力在内外部市场中找到适合自身要求的动态平衡。

第一, 加强人才引进。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准确进行需求预测和专业配置, 丰富招聘渠道, 确保将宝贵的进入空间真正用在急缺和核心专业的补充上。

第二, 创新市场化配置机制。

积极尝试“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新型劳动用工形式, 通过柔性配置灵活保障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 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第三, 加强人力资源存量开发和结构优化。

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和人才发展机制运作, 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 注重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实现人力资源存量挖潜。①加强内部人才流动。强制业务轮换、岗位轮换, 通过职业发展通道、薪酬待遇倾斜等措施, 激励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员工从非核心专业、通用工种岗位和后勤岗位积极转岗到生产一线和核心专业岗位。大力开展上岗培训, 积极倡导“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大力培育“双工种”、“双师”型和“一专多能”员工, 有效实现以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培养, 以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②实施优胜劣汰。实行严格的考学制度, 对业绩考核不合格、难以胜任岗位的员工, 给予强化培训、降低薪酬岗级、离岗轮训、待岗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从而不断激发员工内在动力。

(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激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基础, 逐步构建“一个基础平台, 三大管理体系”, 真正做到用发展吸引人、用业绩激励人、用保障留住人、用文化凝聚人、用培训发展人。

第一, 夯实以岗位体系为核心的价值管理平台。

树立岗位创造价值观念, 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绩效责任, 为人岗匹配、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提供基础依据。合理设置岗位序列, 科学划分岗位层次, 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 搭建不同岗位间的梯次转换和延伸平台, 拓宽员工成才通道, 改变单一管理职务系列和晋升方式, 建立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 使不同潜质的员工实现差异化发展。

第二, 优化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以企业战略为指导, 以工作目标为导向, 以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为依据, 根据不同考核目的, 量化考核标准。根据岗位体系进行绩效体系动态管理, 加大考核弹性力度, 建立多维绩效评价体系。树立绩效管理思想, 加强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衔接, 形成有力支撑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的战略执行体系。

第三, 优化以薪酬管理为核心的激励驱动体系。

合理确定薪酬策略, 有效平衡薪酬激励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建立与差异化职业发展通道相适应的薪酬架构, 改变职务升迁一元化激励机制, 有效强化薪酬分配的正向激励。优化薪酬与绩效挂钩机制, 推行弹性薪酬, 适度拉开差距, 加大浮动幅度, 更好体现奖优惩劣。逐步推行市场化薪酬体系, 丰富激励薪酬形式, 创新非货币化薪酬激励, 加强与其他激励方式的配合运用, 有力保证薪酬体系的运行效力。

第四, 完善以用人机制为核心的人才发展体系。

建立公平择优选拔机制, 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聘、公开招聘。打破身份界限, 转变级别管理方式, 实施层级管理。健全岗位聘任制度, 做到易岗易薪。知人善任, 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选择, 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帮助。做实组织考核, 进一步加大优胜劣汰力度, 将考核与使用相结合, 用更适合的岗位实现员工的目标和价值。

(4) 建立长效培训管理机制。

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思想, 将建立学习型组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领域。以员工发展为导向, 加强员工个体学习, 不断提高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 同时注重企业组织团队学习, 不断推动组织的发展与创新。

为员工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根据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开展教育培训, 利用培训增强组织吸引力, 强化员工献身精神, 让每个员工在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为企业作贡献。

第一, 分析培训需求。

根据需求做培训, 坚持务实、管用、解决问题原则, 真正从工作需要和实际需要出发, 将员工的培训期望与企业的培训需求有效结合, 努力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二, 制订培训计划。

建立培训制度, 系统规范培训步骤。以培育“三支队伍 (经营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技能操作队伍) ”, 打造“三高人才 (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专业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 ”为重点, 结合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理念和趋势、当前工作重点、岗位分析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层次分明地开展企业培训。认真选择培训对象, 有序安排培训时间, 合理设计培训课程, 科学选择培训方法, 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 评估培训效果。

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健全目标跟踪培养机制, 定期进行考评, 跟踪检查培训效果, 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2]朱长丰.人力资源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黄立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选择式教学下一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