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边界

2024-06-30

项目边界(精选7篇)

项目边界 篇1

1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总规模越来越大且增长迅猛。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 6% ,其中中央项目投资达到2. 5万亿元,地方项目投资达到41. 2万亿元。建筑单体规模也越来越复杂,从跨江大桥到跨海大桥,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随着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项目技术创新要求越来越高,其不确定性越来越显著,项目规模和不确定性的增长造成了项目组织内的信息流成倍增长,迫使传统的项目机械式组织规模扩张以应对改变,但其静态性的特点造成庞大的项目机械式组织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项目组织绩效的实现。基于技术管理角度,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带来大量技术创新,由于建筑行业高级技术人员多处于组织的高层, 故伴随产生大量自上而下传播的知识,进而为了管理这些知识,产生了大量知识型建设项目组织。所谓知识型组织,是指能够将知识嵌入企业的产品及服务中的一类组织[1]。建设项目组织的知识性长期以来都受到组织研究学者的质疑,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建筑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不存在大规模知识创新的可能。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复杂性的增加,建筑项目知识面临个体知识破碎化与需求整合知识的矛盾,因而建筑项目中的知识需求不在于知识的创新,而在于知识的整合、共享和传播[2]。基于组织结构角度,考特利特的研究表明,在动态性、异质性的环境中,组织应该采用有机式结构[3]。有机式组织又称适应性组织,是指具有较高程度的分权或授权,职责经常调整,规则和程序相对模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激励、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和非正规化的关系的组织[3]。有机式组织是一种灵活的、低压力的、非中心化的组织结构[4]。在有机式组织中,企业不设置永久的固定职位和职能界限严格确定的部门,员工多是职业化的、具有熟练的技巧,并且具有处理多种问题的能力,基层人员有权根据自己的技能和掌握的信息决定应该采取的行动,成员之间以直接的、横向及斜向的沟通与协调取代纵向共同和层级控制而成为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5]。实践过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有机式组织和机械式组织, 因而有机式组织主要表现为简单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团队结构等传统组织结构的形式[4]。

学界越来越重视有 机式组织 的适应性 问题。 Robbins在综合Daft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是组织结构的三大特性之一[6]。有机式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能根据需要迅速地作出调整的一种有机体组织。虽然组织结构不可被设计,但可根据需要变化为机械式组织结构或其他组织结构[7]。有机式组织随着组织复杂性的增长而产生和发展,有机式组织通过行为、管理手段、管理结构、信息沟通和组织文化等5个方面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实现组织目标[8]。有机式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组织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5],并且已经用于科研机构的实践中[9]。近年来, 互联网企业环境的动荡性使得其组织越来越多采用有机式组织[10]。而类似于软件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虽然也具有动态性和异质性,并在理论上提出了项目有机式组织进行适应性管理的方案[11],但在实践中却鲜有工程项目采用有机式组织进行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变换的复杂性成为影响其实现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有机式组织结构的研究多处于概念界定和理论联系建立阶段,由于有机式组织结构变化的复杂性,因而对于有机式组织结构及其变换边界条件研究较少,对于工程项目领域有机式组织的研究更加稀少。本文从知识传播的视角研究该问题,选择建设项目最常用的3种机械式组织结构及其内部存在 “小团队”的3种机械式组织结构为有机式组织结构变化的范围,希望通过建设项目有机式组织变化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特征,为建立工程项目有机式组织提供依据。

2研究假设

有机式组织对企业组织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进而提升组织绩效已被证明,知识传播对于组织的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12,13],故本文基于知识型建设项目组织这一特殊的临时性组织模式,在对该类有机式组织中知识传播过程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传播效率决定有机式组织结构,求出有机式组织结构变化的边界条件,有助于有机式组织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促进创新,从而利于组织绩效的实现。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 PMI) 编写的PMBOK 2004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中对项目组织结构的划分,将机械式项目组织分为直线式、指挥部式和矩阵式等3种 ( 如图1) 。为推导方便,将3类组织节点分别标号。项目有机式组织结构以该3类机械式组织结构为基础,通过不同环境下灵活转化适应环境需求而实现项目组织绩效。为保证组织知识传播模式推导, 基于上述组织特征,作出如下假设: ( 1) 具有合作关系的个体之间必然存在知识的溢出效应; ( 2) 知识水平低的个体的知识增长值取决于该个体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两个个体知识水平之差; ( 3) 组织绩效等于每个子组织绩效之和∑Y,只有基层工作人员才是创造产值的子组织,为简化推导,设基层工作人员均为4人; ( 4) 仅包含单一类型的知识传播,即知识传播方式相同且每单位时间传递距离仅为一级,如图1中直线制组织传播层级为4级,指挥部制组织传播层级为2级,矩阵制组织传播层级为3级; ( 5) 设组织管理水平已达到帕累托最优; ( 6) 由于涉及组织内部多层次传递问题,难免出现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丢失, 故设知识传播效率为 δ,即知识传播过程中损失率为1 - δ; ( 7) 当个体从多渠道接收到相同的知识时,创造的产值不叠加; ( 8) 设知识传播各期的组织资本投入和组织劳动力投入均为一个恒量,即:

3基于项目绩效提升最大化的建设项目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

对于组织网络的知识传播,Cowan等[14,15]提出了网络上的知识扩散模型和知识增长模型。针对其提出的模型中知识存在互补及主动知识传播的假设缺陷,李金华等[16,17]提出了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知识传播模型,该模型解释了网络知识传播问题,其形式为:

其中: 由于知识传播引起知识型组织总体知识增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织绩效水平,故A > 0, α < β < 1,确保外在的知识溢出效应对知识增长的贡献高于内在知识水平的贡献; A表示技术因素给生产带来的影响,0 < A < 1用于调节知识的增加值, 控制知识溢出效应; li,t和lj,t分别表示知识领先者i和一般员工j在t时刻的知识水平。

而对于知识函数对绩效的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Romer和Jones在Griliches - Jaffe知识生产函数基础上提出了Romer - Jones知识生产函数。其形式为:

其中: Y表示组织产出,K表示组织投入资本, L表示组织投入劳动力,A表示组织的知识容量; Lγ表示组织直接产出部门的劳动力,LA表示组织研发部门投入的劳动力; Y表示资本投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鲜有系统的知识创新,而更多的是知识传播和转移,故不需要专门的研发人员进行知识创造,故LA= 0,L = Lγ,故式 ( 2) 可简化为:

将式 ( 1) 代入式 ( 3) ,得:

3. 1自上而下知识传播时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边界条件

从式 ( 4) 可知,组织中知识总量与组织绩效正相关,组织的知识源通过知识场而使知识得以传播[18],因而知识传播路径和知识接收程度影响了组织的绩效[19]。知识传播路径分为两类: 当组织内部人之间只存在工作关系时,知识传播只能通过传统自上而下的渠道加以传播; 当组织内部人之间既存在工作关系又存在私人关系时,知识传播既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又通过 “小团队”内部等非正式渠道加以传播。不同知识传播方式下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变换条件亦不相同。

根据假设 ( 5) ,故需求出此时知识传播带来的组织绩效的改变:

当 l i,t > l j,t时,得:

故当知识在下一时刻传递到下一层级节点时, 下一层节点知识对绩效的作用为:

当又有新知识在下一时刻传递到本节点时,本节点知识对绩效的作用为:

此时,li,t + 1= li,t,lj,t + 1= lj,t+ △ lj,t + 1。

根据式 ( 6) ~ ( 8) ,由于知识到达节点之后, t + n期本节点知识增长恒等于前一节点t + n - 1期的知识增长在本节点的接收程度,而本节点与前一节点的接收程度相同 ( 组织各节点知识接收效率始终为 δ) ,故当所有组织节点均接收知识后,组织绩效的增长为以△lj,t + 1为变量的线性函数,故其有机式组织的具体结构与底层组织节点刚接收到知识时的情形相同,则推导有机式组织结构边界条件时只考虑从知识开始从知识源传播到底层组织节点接收到知识时的绩效变化情况。

计算组织中知识传播节点绩效之和,如图1所示。将不同模式下的组织绩效比较,求得不同模式下组织传播绩效 δ 的适应区间。从表1可知: ( 1) 由于0 < δ < 1,指挥部制相对于矩阵制而言,由于上级传播面更广,故始终处于非劣地位 ( t = t +1时均未传播至基层层级,故此时绩效相同) ,进而,指挥部制知识传播带来的绩效增长要快于矩阵制。 ( 2) 当t = t +1时, 直线制产生的绩效要高于指挥部制和矩阵制。( 3) 当t= t + 2 时,当时,直线制绩效小于矩阵制,而由于指挥部制非劣于矩阵制,故此时选择指挥部制时,直线制绩 效大于矩 阵制但小于指 挥部制, 此时选择 指挥部制; 当时, 直线制绩效大于指挥部制,此时选择直线制符合要求 。 当t > t + 2时,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边界条件与t = t + 2时相同 。

3. 2“小团队” 知识共享时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边界条件

在建设项目领域,虽然部分组织中成员的关系仅为工作关系,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但由于这种关系使成员内在孤立,难以发挥组织内部成员协同作用,因而这种关系正在被存在成员间私交的 “小团队”模式所取代。所谓 “小团队”模式,是指面向任务建立、具有自治权、在组织和团队重组时可保持稳定的团队。其中包括成员人数不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人际直接联系等特点[20,21]。

存在 “小团队” 的组织传播路径可以显著缩短,而组织的 “小团队”内部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存在不同于传统机械式组织自上而下的传播效率 ,且其与 δ 之间相互独立。由于只是知识传播来自同一源头,重复的知识量并不能带来组织绩效的增加, 组织成员通过双途径共同接收知识,最大化提升其绩效。

当li,t> lj,t时,单个组织创造的绩效为:

当上一层可通过 “小团队”途径向跨过本级的下一级传递知识时,此时下一级创造的绩效为:

当传统组织的层级为n级时,而 “小团队”组织中成员可以平等获得知识,由 ( 10) 可递推得:

要求解 “小团队”知识获取路径能够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首先需要解决 “小团队”知识获取路径能够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问题。可将成员选择从 “小团队” 还是传统组织中获得知识形成绩效的问题可转化为团队成员从何种路径获得知识最多的问题。 ( 1) 由于0 < δi< 1,0 < δi< 1,要使知识自上而下传播而非通过 “小团队”传播,只有令 δi< δn, 故 δ 远大于 δi时,才会在即使有 “小团队”时组织内部仍然保持官方的自上而下的知识传 播路径。 ( 2) 由于n越小,要使 δi< δn所需的 δ 越小,故组织层级越少则组织越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 3) 由于 “小团队”内部人员知识传播效率均为 δi,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易受层级限制而出现知识传播量的衰减和知识传播的时滞,因而 “小团队”内部人员越多则越有利于知识传播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对于有 “小团队” 的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情形,进一步的,当知识传播层与实际创造产值的人员间存在 “小团队”组织时,对于有机式组织的3种不同状态而言,其影响效果各不相同。出于计算简化需要,仅考虑 “小团队”组织知识源直接连接至基层且与知识源只存在一组联系的情形,设直线制中1与5存在 “小团队”组织,指挥部制中1与4存在 “小团队” 组织,矩阵制中1与9存在 “小团队”组织时,考虑从知识开始从知识源传播到底层组织节点接收到知识 ( 原因同前所述) ,由于知识传播存在重复性,因而绩效取较大值的情形,故其整体组织绩效变化趋势如表2所示。

通过各模式间比较推导,求得各模式最优时 δ 和 δi各自的最优区间,可得结论: ( 1) 当t = t +1时,即使存在 “小团队”,直线制组织模式传播知识带来的绩效仍然要高于指挥部制和矩阵制。( 2) 当t = t + 2时,当且仅当 δ2Aljα,t( ll,t- lj,t)β同时大于 δδiAljα,t( ll,t- lj,t)β、∑tk=+k1 δiAljα,k( li,k- lj,k)β时,此时 “小团队”在组织中影响较小,当时,采用指挥部制能取 得较大的 组织绩效; 当时,采用直线制能取得较大的组织绩效 。 ( 3 ) 当t = t +2时,当时,存在 “ 小团队 ” 指挥部制组织绩效等于存在 “ 小团队 ” 的矩阵制组织绩效; 在此条件下,当时,采用指挥部制和矩阵制均可取得较大的组织绩效; 当时,采用直线制可取得较大的组织绩效 。同时小于时,在该条件下,当时,选用矩阵制; 当且δi> δ 时,选用直线制 。 ( 5 ) 当t = t + 2时,当时,两式矛盾而无解 。 ( 6 )当t > t + 2时,结论同t = t + 2时 。

4建设项目组织结构选择策略的讨论

4. 1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下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策略

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下,有机式组织内部非所有节 点充分接 收知识,采用直线 制的项目组织的绩 效要优于 采用指挥 部制和矩 阵制的项目组 织 。 而有机式 组织内部 所有节点 均充分接收知识 时, 当知识传 播效率时,采用指挥部制; 当知识传播效率时,采用直线制,其中故当有机式组织内部解决问题具备知识覆盖不充足时,采用垂直化领导,直线制更有利于组织绩效的实现; 而对于有机式组织内部对于解决问题的知识覆盖足够大时 ,当知识传递效率低下时多层级传递下基层组织节点获得的知识有限,可以作为知识准备不充足的一般形式,因而采用直线制可以更好地实现项目组织目标 。 当知识传递效率较高时采用指挥部制覆盖面更大,能更快地发挥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优势,因而当组织成员充分了解工作如何实现时,采用指挥部制能更好地提升组织绩效 。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当有机式组织面临创新性问题时,选取直线制组织模式并以对该问题最熟悉的人为领导进行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有机式组织面临常规问题时,选取指挥部制组织模式进行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4. 2 “ 小团队 ” 知识共享模式下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策略

“小团队”的 “内部消息” 往往比官方路径的消息更为可靠,这主要由于官方传播路径过长和涉及节点过多,更容易造成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错误。 因此,虽然面对创新性问题时直线制组织比指挥部制组织提升绩效效果更好,但适当保持 “小团队” 内部知识传递能够更好地提升绩效。

无论有无 “小团队”,虽然边界条件各不相同, 当组织自上而下的传播效率 δ 较低时,均无一例外地采用直线制组织模式更适合有机式组织绩效的实现; 当 “小团队”传播效率越高时,直线制在自上而下的传播效率中的适用范围越广泛。对于一个组织内部普遍不熟悉的项目,而组织中了解该项目的人与底层工作人员私交很好,在传统组织中使用直线制管理往往更有效率。

组织中的指挥部制往往是组织自上而下传播效率 δ 较高而组织内部 “小团队”传播效率 δi较低时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制度。对于组织面临的任务很成熟而组织内部成员沟通较不充分的情形,采用指挥部制往往更有效率。

组织中的矩阵制往往是组织自上而下传播效率 δ 较高而组织内部 “小团队” 传播效率 δi更高时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制度。对于组织面临的任务很成熟而组织内部成员沟通非常充分的情形,采用矩阵制往往更有效率。

5案例研究

上海徐汇西岸传媒港是上海市徐汇区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定位于以文化传媒和信息通信产业为核心,形成具有活力的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区; 以办公、 酒店、SOHO等多种功能类型满足不同商务人群需求,形成资源共享、富有社区氛围的综合商务区;以多样完善的商业、文化配套设施,形成富有特色的滨水公共活动区。由于项目功能、自然条件、参建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多重复杂性,使得该项目的开展,尤其是项目地下结构的开展异常复杂,必须采用大量创新技术以保证地下结构的实现,建设项目团队存在大量的创新性知识。总体项目管理是指针对政府投资大型复杂项目,在初期帮助业主确立建设总体目标、思路和原则,在实施中保证总进度计划体系始终处于合理可控范围,协调跨部门、多专业工作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咨询类型[22]。

由于项目的复杂性,使得总体项目管理更适合采用有机式组织以适应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快速变化。 为适应项目需求,规定项目进度进行到里程碑事件时重新评估项目组织结构,进而将项目划分为13个阶段。本文以总体项目管理组织初始结构的确定为例验证组织结构选择过程。由于知识容量本身和知识传播路径和效率的内化性,很难采用客观观测对其加以定量显化,而这些隐性参数的特点在于其均为单维变量,故本文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一个实际工作的问题,既便于受访者理解, 又反映这些隐性参数,具体如表3所示。从项目层面,采用李克特量表,分别对于A、li,t、lj,t、α、 β、γ、δ、δi等8个参数给予很高、高、一般、低、 很低等5个档次的评价,采用加权平均评价将这些评价定量化得到相应的参数。由于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总共43人,故共发放问卷43份,回收问卷43份,问卷回收率100% ,扣除不合格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40份,问卷有效率为93. 02% ,满足分析基本要求[23]。为了结果可量化计算,设A、li,t、lj,t的阈值区间为 [0,100],α、β、γ、δ、δi的阈值区间为 [ 0 , 1 ], 5个档次等分阈值区间,得到:。 由于 δ > δ2> δi故在建设项目初始阶段,总体项目管理团队选择了项目部式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总体项目管理 。

6总结

以知识传播组织绩效最优为优化目标,本文分别讨论了自上而下知识传播模式下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边界条件以及组织内部存在 “ 小团队 ” 模式下有机式组织结构选择边界条件,并进一步以上海徐汇西岸传媒港为例对理论进行了实证 。 研究认为,无论对于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还是组织内部存在 “ 小团队 ” 模式,知识在组织内部传播不充足时,采用直线制均能取得较好的组织绩效; 当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充分在组织内部作用时,当知识传播效率时,组织转化为指挥部制更有效,当知识传播效率时,组织转化为直线制更有效 。 当组织内部存在“ 小团队 ” 时, 当时,组织转化为指挥部制更有效,而当时,组织转化为直线制更有效;时,组织转化为指挥部制或者矩阵制更有效,当时,组织转化为直线制更有效;时,组织转化为矩阵制更有效,当时,选择直线制更有效 。总体而言,在知识充分在组织内部传播中,当自上而下知识传播效果较差时组织适合选择直线制的管理模式,而在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主导的组织适合选择指挥部制,在 “ 小团队 ” 效率较高且组织自上而下传播效率也较高的组织适合选择矩阵制

由于组织网络的复杂性,在自上而下的传统组织网络和 “小团队” 组织网络中的知识传播过程中,每层的知识传播效率不可能完全相同,现实中传统组织的层级构成更加复杂,非正式组织存在多个 “小团队”,如何解释组织内部多个 “小团队” 的知识竞争关系,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

项目边界 篇2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10,11]是由Wolf和Song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半解析算法.该方法首先将有限域边界沿径向外层克隆一个内外边界相似的边界单元,然后基于相似中心和比例边界坐标变换,将标准坐标下的无限域波动方程变换为比例边界坐标方程,最后采用与有限单元法相同的加权余量法或虚功原理建立半解析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方程以及动力刚度方程.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了有限元、边界元法的优点,边界按有限元进行离散,分析问题的维数降低一维,并自动满足无限远处的辐射条件,在解决无限域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在文献[12-13]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局部的高阶透射边界,其中采用改进的连分式法求解无限域的动力刚度矩阵.然后,讨论了该高阶边界的稳定性问题及处理措施.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说明了该高阶边界的精确性.

1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位移控制方程

根据弹性动力学方程和比例边界坐标变换,可以推导出二维、三维的SBFEM位移控制方程[10,11]为

式中,s=2,3分别表示二维、三维情况;u(ξ)为比例边界坐标系中的位移向量;系数矩阵表示为

式中,B1,B2为应变-位移关系矩阵;D为弹性矩阵;J为边界上的雅可比矩阵;N为形函数;ρ为质量密度.

式(2)中的系数矩阵与ξ无关,它们只依赖于子域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参数.E0,E1和E2类似有限元法中的刚度矩阵,M0类似质量矩阵.可以证明[10,11],E0和M0是正定矩阵,E2是半正定矩阵,E1是非对称矩阵.

2 高阶透射边界的建立

2.1 高阶透射边界

采用无限域动力刚度矩阵S∞(ω)表示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方程[10,11]为

式(3)在整体上是严格的,是以动力刚度矩阵S∞(ω)为未知量关于ω的一阶常微分方程,可以采用龙格-库塔法[10]在频域内求出其半解析解.

无限域动力刚度矩阵S∞(ω)采用以下的连分式展开进行求解,即

式中,K∞和C∞为无限域的常数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Y0(i)和Y1(i)为常数矩阵;i=1,2,···,Mcf,Mcf为无限域的连分式展开阶数,当逐渐增大该阶数时,该算法可以在全频域范围内快速逼近准确解.

将式(4)代入式(3)中展开,关于(iω)0,iω和(iω)2项的系数矩阵为0时等式才成立,可分别求得C∞和K∞;然后结合式(5)建立递推关系,可依次求得Y1(i)和Y0(i),其计算过程详见文献[12-13].最初采用连分式法求解动力刚度矩阵时,选取Xu(i)=I,I为单位矩阵.对于自由度较少并且连分式阶数较低时,该算法能保持稳定;但对于自由度较多的系统当连分式阶数逐渐增大时,该算法可能会造成矩阵病态,求解结果甚至是错误的.Xu(i)的引入是为了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称为改进的连分式法,采用LDLT分解[13]求解Xu(i).

根据边界ξ=1上的力-位移关系和引入辅助变量,得到一个表示外力载荷幅值与边界位移幅值关系的频域表达式[13],然后变换到时域建立了无限域时域分析的高阶透射边界,即

其中,系数矩阵Ku和Cu,待求向量z(t)以及右端载荷向量f(t)分别表示为

式中,Ku是无限域广义的刚度矩阵,为三块对角矩阵,主对角块由K∞和Y0(i)组成,次对角块由-Xu(i)及其转置矩阵填充.Cu是无限域广义的阻尼矩阵,为由C∞和Y1(i)组成的块对角矩阵.若结构自由度大小为nd,则Ku和Cu矩阵维数为[(Mcf+1)nd]×[(Mcf+1)nd].同时,由于系数矩阵K∞,C∞,Y0(i)和Y1(i)都是对称的,所以Ku和Cu是对称并且是稀疏的.实际编程计算时,根据稀疏矩阵性质,可以减小矩阵存储量,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ub为高阶边界的位移向量,v(i)为辅助变量,R(t)为载荷矩阵.

2.2 稳定性措施

式(6)表示为一阶常微分方程组,其稳定性取决于其系数矩阵的广义特征值问题,即

其中,λ为矩阵B和A的广义特征值,λ=λr+iλi,λr和λi分别为特征值的实部和虚部;为对应的特征向量.

若λr0,式(8)中的响应z呈指数级衰减,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反之,若λr>0,响应z则呈指数级增长,计算结果发散,表明系统存在虚假模态,是不稳定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系统稳定.本文采用的是移谱法(spectral shifting technique)[14,15],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特征值λj为正实数;(2)特征值λj为实部为正的复数.通过对刚度矩阵B作如下修正来实现,即

式中,zj为正实数特征值λj对应的特征向量;Zj为复数特征值λj对应特征向量zj的实部和虚部组成的矩阵,即Zj=[Re(zj)Im(zj)];εj为选择参数.

文献[14-15]中证明,只要选取

即可保证在不改变系统的模态阶数及正常模态的特征值的前提下,将含有正实部的特征值移动到复平面的负半轴.本文算法是在Matlab R2009b软件包中完成的.

3 算例分析

3.1 算例1:半无限楔形体平面内波动

考察如图1所示的二维楔形体,模型尺寸为x1=b,,x2=b,y2=0,其中b=1 m.介质的力学参数为:剪切模量为G=1 Pa,质量密度为ρ=1 kg/m3,泊松比为ν=0.25.假定在关键点1处施加集中力P(t),该载荷时程呈三角形变化,如式(11)所示

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采用1个8结点的高阶单元[16]进行离散,共8个结点16个自由度,相似中心位于坐标原点O处,SBFE(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网格如图2所示.采用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分析时各边界自由.

为了说明高阶透射边界的精确性,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扩展的网格进行了分析,有限元网格采用8结点四边形单元离散,共划分了2 000个单元6 241个结点,限于篇幅本文未给出网格图.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为最外层的竖直边界固定,其余边界自由.时域计算总时间为20 s,积分步长为∆t=0.02 s.

将稳定性措施前后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观测点3的水平位移为例,如图3所示.采取稳定性措施前其位移响应是发散的,而采用了移谱法后消除了系统的虚假模态,其位移响应是收敛的.可以看出,本文的稳定性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稳定性措施后的观测点1和3的水平向位移时程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高阶边界(Mcf=15)的结果精度略差,若逐渐增大连分式展开的阶数,高阶透射边界(Mcf=20)的结果与扩展边界的结果吻合得很好.

3.2 算例2:半圆形河谷平面内波动

考虑如图5所示的半圆形河谷,其半径b=1 m.介质的力学参数为:剪切模量为G=1 Pa,质量密度为ρ=1 kg/m3,泊松比为ν=0.25.假定在A点作用竖直向下的力P(t),其随时间变化见式(11).

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采用4个8结点的高阶单元进行离散,共29个结点58个自由度,相似中心位于坐标原点O处,SBFE网格如图6所示;比例边界有限元分析时各边界自由.

同理,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扩展的网格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对称性,有限元模型选取半圆形河谷的1/2.有限元网格采用8结点四边形单元离散,共划分了3 000个单元9 221个结点;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为最外层的弧形边界固定,另一垂直边界考虑为对称约束.时域计算总时间为20 s,积分步长为∆t=0.02 s.

观测点A和B的竖向位移时程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高阶透射边界(Mcf=12)的结果与有限元扩展边界的结果基本一致,若继续增大连分式展开的阶数,高阶边界的结果将更精确.

4 结语

项目边界 篇3

一、边界的状态探寻

1. 边界的存在与否

(1)多数学者认为文学理论是存在边界的,即使这个边界“是建构或者是想象”3的,它也是一门学科独立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朱宁嘉在《多元化时代理论的危机与出路——“多元对话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综述》一文中,引用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的话说:“从逻辑的角度考察,学科分工,是学术进步的前提,文艺学学科经过漫长的学术积累,形成自己的学科特性、学科界限、学科内容、学科规范,强调边界、特性是完全正确的。”苏州大学的李勇则提出了这样的诘问:“如果边界问题不是文学理论的首要问题,那么什么才是文学理论的首要问题——如果它有首要问题的话。”4李勇认为,如果取消了文学理论的边界,那么文学理论,则难以成为文学理论,文艺学这一门学科,也将难成体制。而在贺仲明看来,文学理论不仅要有边界,这个边界还有三个必备要素:首先是对人类精神的关注;其次,美应该是重要前提;最后,要有理想主义,因为只有以人类精神为最终目标,文学和文学理论才能给人类以光明前途。5

(2)部分学者认为文学理论的边界存在但同时也是不存在的。所谓“存在”,是说“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精神审美的品质,以及它们处于量变状态中的相对边界是存在的”6。所谓“不存在”,是说文学和文学理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边界。一方面,文学理论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作为人的审美创造,文学是一种非常复杂和丰富的审美系统,并且在不断变化。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它既是审美的,也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性使其容易与哲学、史学或社会学等产生精神血缘关系,这样文学理论也随之复杂,随之“自由”,便很难划定边界。另一方面,文学理论的边界是不需要确定的。因为“文学无定性,全是随机缘而变所致,是各种条件聚散分合所呈现出来的状态。”7文学和文学理论不应该被人为的边界所束缚,而“应该到审美和艺术所能达到的一切地方去,谋求新的意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8因此,给文学理论划定边界,是没有必要的。

2. 边界的发展变化

在承认存在文学边界的前提下,学者们对于数字媒介时代文学边界的变化非常关心。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在《文学的边界就是文艺学的边界》一文中提到,由于电子媒介引起的传播革命导致文学艺术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泯灭,原来处于边缘地带的一批泛审美化样式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流行歌曲乃至广告词抢夺了人们的视线,美容、购物中心、街心花园、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等等也打入了“艺术”的圈子,他们代替传统的文学而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陈太胜认为,现在大学里中文系都已经事实上将文学研究的边界扩展到了广告、电视、网络文化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界的确发生了变化。老一辈学者如童庆炳也不得不承认,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理论的边界已经发生了移动。那么,面对这样的边界移动,学者们以何种姿态应对,这则是一番智慧的持续争论。

二、边界的移动应对

1、拓展文学理论的边界

对于边界的移动,陶东风认为这是当今整个社会科学界的普遍现象。作为知识分子,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回答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令自己难以抑制地激动的问题”,而不是维护所谓的边界。正如科内尔·韦斯特所说的:“这里的关键不仅是跨越现存的学科疆界,而且更迫切的是……对学科疆界本身提出质疑。”9其实在在17、18世纪,各个知识领域的边界甚至连名称都十分混乱,如所谓的“文科”“人文科学”“文学”“美文学”“哲学”“文化”“精神科学”等等,与现在的学科边界相比较,它们也是在改变之中形成的,这说明边界并不是不可改变的。10况且一个有生命力的学科“应该具有积极而开放的胸怀,一种积极突破、扩展疆域的心态。”因此,面对文学和文学理论边界所发生的移动,陶认为应该把渗入大众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纳入拓展后的文学边界之内,文学理论应该正视现实,与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紧密相连,及时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持有相似看法的还有金元浦,他认为面对新出现的种种样式,文学和文学理论应该拓展自己的边界,这样才能获得文学理论的新价值,并且,拓展边界,关注现实生活,这并不是中国开的先例,早在1963年,匈牙利的卢卡奇出版的《美学》一书中,就探讨了当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由他指导的博士阿格妮丝·赫勒(AgnesHeller)的专著《日常生活》,也于1970年首次发表,被誉为“是迄今所见有关日常生活的比较系统和比较完整的专著”。12

2. 坚守文学理论的边界

与陶东风、金元浦的拓展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童庆炳、钱中文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坚守观。童庆炳虽然与陶、金一样承认文学理论的边界发生了移动,但他认为这种移动是随着文学事实、文学经验和文学问题的移动而移动的。文学理论之所以为文学理论,自有它的特性,文学理论不可能研究日常生活里的几乎所有一切具有一点文学性的东西13。那些“研究专门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和欲望享乐相关的城市规划、购物中心、街心花园、超级市场、流行歌曲、广告……美人图片等等”的,只是一些“作为感觉评价的浅层次审美,”不可能“以此取代对文学的研究”。14钱中文则认为拓展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界,宽容泛审美性的文化研究是难以替代文学理论的。15总之,坚守观还是认为即使边界发生了移动,文学理论也不能脱离文学这个对象而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泛审美样式,即使是希利斯·米勒自己也承认,文学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 在公民教育和公民社会精神的培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6文学理论的边界反思应该向现实的文学事实进军,向新的文学经验进军,以此确立新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价值。

3. 在坚守中拓展文学理论的边界

拓展观与坚守观之外,众多学者还持有在坚守中拓展的观点。朱立元认为,文学和文学理论要守住自己的审美性,如果这条自律边界守不住,把网络游戏、广告等等不分良莠全部作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不仅文学会异化为非文学,连文学理论也会消失于非文学的或泛审美现象的汪洋之中。当然,文学理论也不能固守现有的边界寸步不移。把真正具有文学特性的样式扩容进来,并不会消解文学的边界,而且这也许是克服当代文学理论边界危机的一个有效思路17。陈太胜在《文学理论:不断扩展的边界及其界限》中指出,在文学理论的边界拓展中,即要看到研究对象源于社会文化,同时也要谨守文学的本位和边界。在现实基点上,文学理论要保持对当代形形色色的泛审美样式、商品拜物教和市场意识形态等保持清醒的文化批判,还要有“阐释中国的焦虑”和基于文学理论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18盖生关心的,更多是文学理论的边界拓展后,扩容的样式是否能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寻找到合适的定位,扩容后能否对“文学理论危机”有所解答。19此外,张婷婷还提出,无论是“拓展”还是“守界”,都必须以学术真理为追求目标, 并以实践为检验学术真理的标准。20

三、边界问题的展望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对文学理论的边界问题讨论主要集中在边界的存在界定和边界问题的出路。这些积极的探索为解决边界问题奉上了智慧的力量,但同时也应客观地看到,解决边界问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其中,边界之内和边界之外的内容在本质上有什么样的区别,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直接界定文学理论的边界在哪里,也可以正面回答拓展观与坚守观的分歧。对于边界的界定而言,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文学所包括的外延难免有所变化,文学理论也会由此而变,表面上看起来边界也是移动的。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边界之内的内容必然具有共性,只要把这个共性阐释出来,那么这个共性其实就相当于所谓的边界,因为它才是划分边界两端的直接标准。至于拓展观与坚守观,同样可以用共性来判断拓展的程度和坚守的底线。

在上述争议中,有学者屡次提到文学和文学理论应该坚守审美性,似乎这个审美性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共性。问题是,什么是审美性?它并不等同于那个可以直接从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中找到的概念,因为审美性是与人所追求的精神的自由同出一体的。某一个时代的人所要追求的精神自由是什么,那么那个时代的审美性就体现为什么,这种精神自由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只有当新世纪的人们明白自己要追求的精神自由是什么,审美性才会变得清晰,而后,文学理论的边界界定和边界问题,或许能看到解决的希望。

摘要:文学理论的边界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作为一种对学科存在合法性的追问, 文学理论边界问题的争论体现了当代学者对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当下处境的焦虑, 也体现了文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挑战面前作出了种种回应。本文在回顾近年来关于文学理论边界问题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边界问题的看法, 并对该问题的发展作了展望。

政府的边界 篇4

《风马牛》2014年4月

做房地产的,到哪都碰到政府,但是政府的边界在哪里?第一个是我们讲的公共服务,马航的飞机去哪了?这事政府得管,这叫公共服务;雾霾也就是环境空气,这件事属于公共产品,政府要管;社会治安属于政府要管的,这叫公共服务。总之我们讲,政府的公共服务就是国防、公民的安全、环保、医疗还有教育等等,这就叫公共服务。政府应该去哪?应该去这儿。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政府长期以来是两只手,我们另一只手在搞GDP,怎么搞呢?就是建新城、搞新区,然后把地价搞高,结果导致我们眼前的地价就高了未来政府的边界应该在公共服务,适当的宏观调控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于政企关系的前景,已经有三个向好的现象,一是去工商局注册公司的人在增加。二是公务员考试规模缩小。第三个现象很有趣,理工男开始有钱和有前途。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越来越好,自由竞争的制度设计越来越好。

没有边界的创想 篇5

Minecraft (我的世界) 是由Mojang AB和4J Studios开发的、高自由度的沙盒游戏, 游戏最早于2009年5月13日上线首个版本。Minecraft以让每一位玩家在三维空间中自由地创造和破坏不同种类的方块为主体。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在单人或多人模式中通过摧毁或创造方块以创造精妙绝伦的建筑物和艺术, 或者收集物品探索地图来完成游戏的主线。

游戏模式:1创造模式 (Creative Mode) :方块是无限的, 无需担心自己的安全, 而且可以飞行。2生存模式 (Survival Mode) :要求玩家通过建筑和制作各种工具来让自己生存下去。3极限模式 (Hardcore Mode) :游戏功能与生存模式相同, 只是在此模式中难度将固定于困难难度, 而且仅有一次生命。4旁观者模式 (Spectator Mode) :旁观者可以查看道具栏等, 但是不能使用、放置方块, 穿过任何实体或方块而不与之发生操作;可以点击实体从它们的视角观察, 但不能与方块交互。

教育联想

“我的世界”是一个一开始让人无法理解的游戏。因为进入游戏之后, 颗粒状的设计让习惯画面优质的玩家觉得不适应。在游戏里, 没有任务, 没有大怪, 完全自由, 完全自主。就这样一个个简陋的空间竟然在上千万的玩家的努力下创建出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场景, 玩家的创造力才是“我的世界”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换位思考到我们的教育环境, 甚至是课堂教学。我们是不是过多地设计了既定的步骤, 是不是限定了学生们的创造空间, 按部就班的学习是不是让学生们的创造力在缩减, 他们一直在标准答案里反反复复, 却未曾来到一个完全自由、需要重新制定规则的新世界。

因而, 我们也需要偶尔用如此的方式带给学生新空气、新情境。

不断自适应的新事物

Nike Hyper Adapt 1.0这款鞋的鞋带不是传统的交叉式的鞋带, 它是一组6根高强度的粗尼龙线。两侧鞋带孔的位置有一排小型马达, 鞋底有传感器, 马达和传感器通过电池供电。图中鞋底发亮的就是电池。这款鞋的名字Hyper (超级) Adapt (适应) , 意味着穿的时间越长, 鞋内的传感器会越熟悉主人的偏好, 穿得越久越不需要手动调节。

教育联想

不想系鞋带算是一种偷懒。但是, 这种偷懒也正在转化为发明的动力——人类一直寻求在偷懒中发明各种各样的事物。而当下, 随着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优化, 偷懒的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多。物联网让事物可以普遍相连, 可穿戴设备让人与设备结合得更加紧密, 而人工智能算法则让连接更加精准有效, 因而一定还会有大量的发明会因此而诞生。

城市公园边界初探 篇6

凯文·林奇把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因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1]。他强调城市规划设计中边界的方向性、不可穿越性、连通性和记忆性。随着公园对于城市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城市公园的边界作为与城市的对外接口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见图1)。它为人们提供了进行诸多活动的平台,但也一度被人们忽略。城园割裂向城园互融的转变中,边界改造的方式较为简单,仅仅通过管理的开放并不能兑现公园“开放”的初衷,更重要的是以开放式的规划布局实现与城市的融合。

1 公园开放性改造类型

过去,公园与城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物。“城是城,园是园”的局面一直让公园背对城市,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公园设计并未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性出发,关注点聚焦于园区内部的功能组织,与城市大环境隔离,使得公园与城市成为了一种互为外在的关系。随着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要求的提升,设计师开始对这种切割关系进行反思。从人的行为和需求出发探讨公园绿地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转变曾经景点化的地块处理方式,将公园边界作为共享地带。

不同的公园类型,对城市的融入程度有所不同。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1]。其中,综合公园规模较大,可开展内容丰富的户外活动,是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重要载体,开放性需求较高;专类公园由于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开放需求相对较低;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是供人们日常游憩、休闲的节点空间。城市公园边界改造方式根据封闭—半开放—开放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以成都中心城区公园为例进行说明(见表1):

1)强制封闭型:用单排的高杆植物替代围墙,取消售票窗,配建一定比例的停车场。城市中心区的公园由于用地的局促性,往往采用这样的方式,但是对提升城市公共环境的品质作用不大。以成都人民公园为例,作为市中心的综合性公园,是“老成都”闲暇时常去的场所。随着城市透绿工程的启动,该公园被纳入首批整改工程。虽然围墙不在,公园却依然孤单。2)半开放休闲型:利用多层次的绿化屏障达到公园的围合目的,同时考虑公园在街区的功能作用,从行人的需求出发,在边界处增设广场、休憩空间,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永陵公园作为历史纪念公园,一方面需要保障园区内部环境的静谧,另一方面作为面向周边社区的公共服务空间,边界改造时融历史文化元素于人性化的活动空间,通过绿化、地形变化等景观处理方式将公园红线外的通行路径在空间感受上纳入公园范围。3)生态开放型:城市绿地系统的廊道或重要连接点,如滨河绿地、街头绿地等,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边界处理更加注重设计的景观性、自然性、趣味性,融有形于无形中。例如成都活水公园,还原生态特性,采用“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等景观处理手法,借景于自然。

2 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城市公园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仅内部园区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同时边界空间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平台(见图2)。因此如何把公园红线变为城市绿带,将生活元素融入设计是新时期城市环境给设计者提出的要求。

2.1 周边用地的影响

城市公园的开放使功能和内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大,改善了周边环境,甚至对周边地区的工商业、旅游业、房产业、服务业等起到带动作用。因此过渡地带的处理,不仅仅只是作为公园的附属品,而应当从街区的整体性进行考虑,涉及公园周边一定区域的影响范围,从用地功能与规模、人群数量与性质、活动类型与强度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笔者将其分为核心区域—影响区域—辐射区域(见图3)。

以人民公园君平街段为例,现状边界处理主要为入口空间+停车空间。调查中发现该段街道环境较好,车流量较小,受周边居住、商业用地辐射影响,社区活动使用需求和频率较高。考虑到使用人群和功能活动类型(休闲娱乐、交往通行、健身运动、展示窗口等),建议边界以半开放或开放形态为主,区分休憩空间和通行路径,通过用地的复合使用实现功能的多样性(见图4)。

由此可见,影响区域是边界活动的诱因。因此,它的空间形态、建筑风貌、交通组织、景观视线、天际轮廓线的控制对于整个街区品质提升至关重要,是区域内人流的主要来源和边界设计的环境背景,设计时需要进行重点考虑。

2.2 服务对象的活动需求

服务对象不同,公园所承担的活动有所差异。城市公园走向开放,功能活动也更加的多元化,除了满足“游人”的休闲、游憩、娱乐等需求外,也需要关注“路人”和“过客”的通行感受。不管是公园边界路径上经过的“路人”还是从公园的步行系统穿越公园的“过客”,过渡带的规划布局是园区的形象展示,公园的开放扩大了受益人群,提升了使用价值。这三类人群他们的活动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交通通行活动。

主要指公园外部人行道上行人的通行活动。满足通过性交通的前提是路径的通畅,它的凹凸直接影响着人流的聚与散。这种通行活动包含了向某个目的地前进或者散步,不同的目的对周边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掌握道路的收放尺度,是界面处理时交通空间设计的重点(见图5)。

2)休闲娱乐活动。

休闲活动包括聚会、健身、游戏、观看展览和商业购物等居民日常基本的活动类型。这类活动需要聚集大量人群,对空间的开阔性需求较高,主要发生在广场或建筑前的空地上。可考虑与入口空间一起设置,利用通畅的道路形成骨架,连接建筑、场地、景观,营造层次丰富、趣味性较强的活动空间。其中,商业购物区最好与城市其他商业街区相近,利于商业氛围的打造。人民公园周边改造建议见表2。

3)休息活动。

主要包括眺望、读书看报、等待或交谈等,相对于前两种空间环境较为静谧。设计时,该区域提供的活动项目宜少不宜多,位置要与喧闹的活动区分离,不宜靠近公园主要出入口。可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连接,并且相邻的城市用地相对安静、人流稀少。人民公园周边路段动静活动分区见图6~图8。

3 结语

公园与城市生活相融,边界空间承载的功能将更多元化。在规划布局时,不仅仅考虑与园区配合,还应当将周边影响区域内的用地纳入进行统一考虑,对整体风貌进行控制。同时基于人的活动行为配置相应的功能,实现空间的开放、设施的共享,从而提高使用价值,与城市对接。让公园面朝城市、回归生活,带动街区的发展。

摘要:从公园与城市的关系、边界空间影响要素入手,以功能活动为切入点对城市公园的边界处理进行讨论,通过过渡空间让绿地融入城市,公园回归生活,从而有效提高绿地利用率。

关键词:公园,边界,功能,城市

参考文献

[1]朱建宁.探索未来的城市公园——拉维莱特公园[J].中国园林,1999(2):74-76.

[2]赵鹏.自由与责任——当代户外空间设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2(27):94-98.

[3]张庭伟.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邢忠,王琦.论边缘空间[J].新建筑,2005(5):29-30.

企业边界理论述评 篇7

企业边界问题一直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边界”概念最初是系统理论提出来的。人们将其视为不同系统间隔的标志, 企业边界将企业与外部系统区别开来。企业作为存在的社会系统, 科斯 (1937) 用交易成本解释了企业存在及其边界问题。随后大量学者投入到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 由于采用的方法和研究的视角差异,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企业边界范围越来越模糊化、动态化。罗恩·阿什克纳斯 (RonAshkenas) (1999) 从动态的观点探讨了企业边界的模糊性, 认为规模 (size) 、角色 (role clarity) 、清晰 (specialization) 和专业化 (control)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外部边界越大, 规模经济就越明显, 其效益越好。[1]钱德勒 (A.D.Chandler)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 企业效率通过影响企业规模而决定企业的边界。

二、企业边界的经济学分析

(一) 劳动分工理论

企业边界是模糊抽象化的概念, 早期研究企业边界时, 人们将企业的规模作为企业的边界来进行研究。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 (Adam Smith)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论证了分工对工厂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 认为工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 而工厂的规模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规模依赖于购买力, 购买力依赖于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依赖于劳动生产率, 而劳动生产率又依赖于劳动分工。分析表明, 劳动分工的水平决定着工厂规模的大小。

(二) 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把企业视为投入—产出的技术性关系, 研究企业最大生产率下各个要素的最优组合。在动态的条件下, 构建生产函数模型:Q=F (k, l) , 式中Q代表产量, k和l分别代表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当K和l改变时, 企业规模也随之变化, 用函数表示为:Q*=F (Nk, Nl) , N为正整数, 则Q*=NvF (k, l) =Nv·Q。当N1, K和l的增加小于N倍, 企业规模报酬 (return to scale) 不断递增, 企业逐渐趋向最佳边界;当N=N*, v=1, K和l的增加等于N倍, 企业规模报酬达到最大, 同时企业达到最佳边界。当N>N*, v<1, K和l的增加大于N倍, 企业规模报酬出现递减, 企业最佳边界被破坏。因此, 企业的最佳边界的临界条件是N=N*, v=1, 即企业规模报酬改变的转折点。

(三) 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 (R.H.Coase) 在《企业的性质》中认为“交易成本”是企业存在及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企业通过“权威”的方式使交易成本低于通过市场机制方式产生的花费, 企业“权威”的过程即企业“内部化”的过程, 也是企业扩张的过程。“权威”体现了企业对市场机制的替代作用。[2]科斯从边际概念解释了企业扩张的内在机理, 认为企业扩张受到内部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双重作用, 当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增加额等于在公共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要成本的减小额时, 企业就会停止扩张。[3]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继承了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假设企业外部环境相对静态的情况下, 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三个方面解释了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交易成本的三个因素: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他认为交易不确定性越大, 为了规避风险, 就越需要“内部化”;交易频率越高, 为了节约交易成本, 就越需要“内部化”;资产专用性越强, 为了减弱依赖性, 越需要“内部化”。“内部化”促使企业逐步取代市场交易, 纵向一体化取代横向一体化, 企业边界随之不断扩张, 并趋向模糊化。

(四) 边际理论

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函数为π=R (Q) -C (Q) ,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R' (Q) -C' (Q) =MR' (Q) -MC' (Q) =0, 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 (MR) 等于边际成本 (MC) , 企业根据MR=MC的原则来确定企业的最优产量, 最优产量决定了企业的最优规模, 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最佳边界, 企业边界并不是固定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 它随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交点的变化而改变。李海舰 (2005) 在《论无边界企业》一文中认为MR=MC的均衡条件是假设生产资源是异质的和稀缺的, 因此, 只适用于传统型企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生产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产要素由传统的资本、土地、厂房、劳动等有形要素逐步转变为知识、信息、网络、客户等无形要素。[4]对这些无形要素进行求导, 发现它们并不满足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相反满足边际成本递减, 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因此, 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就永远不会相交, 也不存在MR=MC均衡条件的最优产量, 此时企业不再具有边界界限。

三、企业边界的管理学分析

(一) 企业边界的资源观

RajianZingales (2000) 将企业界定为创造企业价值的关键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由传统的资本、土地、厂房、劳动等有形要素逐步转变为知识、信息、网络、客户等无形要素。巴尼 (1991) 认为企业资源具有异质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 正是这些异质性的资源企业才能够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企业边界的扩大则在于企业能否保持或扩大这种持续性竞争优势。[5]资源是产品生产的基础, 具备资源优势的产品其成本更低, 价格弹性越大, 企业采取低成本战略能够迅速占领目标市场, 从而促进生产多样化, 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因此, 企业通过优势资源来调节产品的多样化, 而产品的多样化推动了企业的边界扩张。王世权、王丽敏 (2006) 从资源基础论观点出发, 提出企业边界的设计在于控制和利用内、外部独特资源, 通过强化企业的战略环节并扩展价值链以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力。[6]资源观突破了企业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市场“内部化”结构的交易理论, 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持续获取竞争优势, 企业边界随着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而不断扩大。

(二) 企业边界的能力观

与企业资源理论不同,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普拉哈拉德和哈默 (1990) 认为企业的本质是能力的特殊集合体, 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7]企业边界随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张。巴顿 (1992) 提出核心能力存在发展路径依赖和刚性问题, 本文认为这种问题是核心能力与企业边界不协调发展造成的。为了克服发展路径依赖和刚性问题, 提斯 (1997) 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 将其定义为企业整合 (Integrate) 、建立 (Build) 以及重构 (Reconfigure) 企业内、外部的能力 (Competence) 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Ability) 。动态能力作为改变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力, 它能够使企业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8]Winter (2002) 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持续稳定的集体学习行为模式。福斯 (1996) 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它们能比市场更有效地协调集体学习过程。多西 (1994) 认为企业的边界不仅要按照交易成本来理解, 还要按照学习、路径依赖、技术机会、选择和互补性资产来理解。[9]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了企业边界动态变化的特性, 它随企业能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 企业边界的网络观

传统企业被认为是原子型企业, 它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完整实体, 可以独立地创造和实现价值, 各个企业之间是一种孤立的、零散的竞争关系。而现代企业被认为是网络型企业。即将企业作为企业社会网络的一个独立的单元, 最终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要依赖于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10]传统企业间个体竞争模式逐渐被企业联盟之间群体竞争模式所替代, 竞争中有合作, 合作中有竞争的格局逐步形成。Dyer和Singh (1999) 认为企业间特定的联结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它们可能会跨越企业边界, 嵌入到企业间的惯例和程序。Gulati (1999) 将这种企业间纵横交错的联系视为一种不可模仿的网络资源。正是这些网络资源不断推动着企业网络化成长。Todeva (2001) 从动态性和协调性的战略观出发, 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协调网络成员之间的信息、商品、资源流动以及个体倾向、承诺和信任关系来实现网络成员之间较高的目标一致性, 从而推动具有特定方向性的重复交易。[11]企业网络化使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 企业间的交易由于网络化变的更快捷。企业网络化程度的加深使网络资源在企业中不断积累, 形成了企业网络化—企业网络化成长—企业边界扩张的发展路径。

四、结论

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综合阐述了不同理论对企业边界分析, 不同学者从劳动分工理论、生产理论、交易理论和边际理论出发, 以传统企业为研究对象, 提出企业是存在边界的, 并进行了理论阐述。由于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生产资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企业资源观、企业能力观和企业网络观以现代企业为研究对象, 认为企业是没有边界的, 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笔者认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企业边界已呈现出模糊性、动态性和可渗透性, 企业已经开始进入无边界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国顺.企业理论:契约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2]Ronald H.Coase.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1937 (11) :392-405

[3]杨浩.现代企业理论与运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8-19

[4]李海舰, 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94-102

[5]王洋.异质性企业边界初探—基于资源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 2012 (6) :51-55

[6]王世权, 王丽敏.竞争战略, 企业边界与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基础论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8) :86-89

[7]Prahalad C.K.&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 Review, 1990, 68 (5/6) :79-93

[8]Teece, D.J., Pisano, G,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 An Introduc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3) :537-555

[9]梁世国, 梁经锐.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理论的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0) :129-131

[10]李海舰, 郭树民.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5) :87-98

上一篇:控制状况下一篇:心肺复苏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