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2024-10-03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精选12篇)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1

摘要:从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勘探点的放点、现场勘探与取样、土样密封及运输等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外业的概况进行了论述, 指出岩土工程勘察对确保建筑物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引起勘察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放点,运输

近年勘察行业竞争强烈, 出现了不稳定现象, 市场价比前几年逐渐降低, 但其中成本在不断增加, 导致一些企业为了保本盈利, 忽视了勘察外业的重要性, 为此很是担忧。俗话说“大树伤根必枯, 无根即倒”。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由于勘察资料的不准确, 将会出现问题, 从而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某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和顺县, 长65.70 m, 宽16.50 m, 地上15层, 基础埋深-5.40 m, 基底压力要求不小于230 k Pa。根据踏勘分析、勘察钻孔野外记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 结合原位测试, 同时参考区域地层资料, 在所勘探深度范围内, 场地地基土岩性构成及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 (1) 层:素填土 (Q42ml) , 呈褐黄色, 以粉土为主, 含云母、氧化物、植物根、少量的砖屑、煤屑、生活垃圾、灰渣、砖块、朽木、塑料袋等, 混有砂质成分, 结构松散。第 (2) 层:圆砾 (Q4al+pl) , 褐黄色, 湿, 中密, 局部混有粗砂、中砂等砂质成分, 有零星卵石, 颗粒不均匀, 层理明显, 级配一般。第 (3) 层:粉土 (Q41al+pl) , 褐黄色, 含云母、煤屑、氧化物、植物根等, 夹粉质粘土, 稍密, 湿, 中压缩性, 摇振反应迅速, 无光泽反应, 干强度低, 韧性低。第 (4) 层:中砂 (Q4al+pl) , 褐黄色,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湿, 颗粒级配较差, 稍密, 局部含有细砂、圆砾等。第 (5) 层:粉质粘土 (Q41al+pl) , 呈褐灰色, 含云母、煤屑、氧化物、钙质菌丝等, 局部夹粉土、细砂。可塑, 属中压缩性, 无摇振反应, 稍有光泽,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第 (6) 层:卵石 (Q4pl) , 杂色, 中密, 以卵石为主, 混有粗砾砂、圆砾填充, 一般粒径在5 cm~15 cm, 最大的25 cm左右, 颗粒极不均匀, 级配较好。第 (7) 层:泥岩 (P) , 杂色, 中风化~强风化, 较破碎, 属极软岩。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0.1 MPa~4.1 MPa, 平均0.9 MPa,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Ⅴ级。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根据场地标高, 该场地为填方区, 故基础开挖后持力层为第 (1) 层, 结构松散, 由多种物质组成, 天然地基为不均匀地基。其中第 (2) 层层厚平均为5.93 m, 建议采取换填垫层法。基坑开挖后距东面两个单元地层没有异常, 西面单独一个单元挖电梯井发现地层有变化, 经过加密钻孔间距补勘发现第 (2) 层中部夹约1.0 m~3.0 m厚粉土夹层, 此夹层呈坡度漩涡状, 发现该粉土层层顶部有薄层淤泥质土, 经收集调查发现该区段为古河床, 河流侵蚀作用引起的改道, 使河床向南偏移。根据分析导致此原因为建筑物偏移和采用回转钻机钻探, 没有发现此夹层, 所以地层情况复杂, 外业钻探很重要, 而不是甲方认为勘察不重要, 不愿意为前期勘察做投资, 可要知道勘察不准确或保守, 会带来地基处理的大笔投入。为此秉着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案, 一定要重视勘察, 并尊重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现将实施外业的简况概述如下。

1 勘察前期

1) 收集该工程的相关资料。要做好勘察外业工作, 不能只局限于场地内的几个钻孔基本情况的记录, 还应关注场地及外围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在场地的外围仔细观察有没有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 并调查访问该场地以前条件与现在条件的异同。访问周围建筑物采用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措施和效果, 当年开挖时的地基土以及地下水情况。同时还应收集拟建工程的基本资料, 如拟建建筑物规模、荷载分布、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地面整平标高及拟建建筑物对变形的要求, 从而为外业前期工作量的布置提供依据。

2) 布置该工程的工作量。《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规范对勘探点的布置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工作量布置方面根据甲方提供准确建筑物平面位置图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同时要结合工程实际来布置勘探点数量、勘探点深度和勘探点间距。

2 勘探点的放点

1) 放点前, 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研究地形图和勘探孔平面位置布置图, 对图中不详之处或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指出, 不得凭自己的意愿想法盲目放点。2) 放点时, 测量技术人员应与甲方项目负责人或现场技术员一起复核现场征地范围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放点。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甲方联系并修改确认 (甲方要在修改后的图纸上签字或盖章) 后再放点。3) 现场勘探孔孔位不得随意移位, 若因场地原因确需移位时, 应经甲方和总工批准后方可移位, 并应将实际勘探孔位置及时标注在平面图上, 注明与原孔位的偏差距离、方位和地面高差。现场技术员不得随意指定孔位。勘探点位允许误差:a.初勘阶段平面位置允许偏差±0.5 m, 高程允许偏差±5 cm;b.详勘阶段平面位置允许偏差±0.25 m, 高程允许偏差±5 cm。4) 测量放样坐标及高程起算点由甲方提供。采用假设高程和坐标时, 应经甲方同意, 其起算点应假设在不受工程建设影响且相对较固定的标志物上。该标志物须经双方技术员确认。所有孔位施测完成后, 测量技术人员应与甲方技术员一起校核孔位, 确保孔与孔之间、孔与地物之间的距离无误, 孔口标高与地形图上的标高相吻合。

3 现场勘探与取样

根据勘探孔平面位置图, 进入施工现场前, 由熟练的钻探工人负责, 项目负责人应对机长进行技术交底和外业施工工作安排, 并要求带齐所有的设备和材料。机长应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取样器具、自动落锤和落距、标贯器、探头、样罐等专用工具是否符合要求。进入现场后, 项目负责人应随时对上述专用工具进行检查, 不合格的工具不得投入使用。

取样中, 应随时检查描述员对取上土样野外鉴别是否准确, 地层复杂等情况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以剖面图等箱式全面反映岩性、地层分界线、构造特性等, 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其中的描述内容要准确详细。

4 土样密封、运输

取样结束要及时分类封存, 对Ⅰ, Ⅱ, Ⅲ级土样要防止湿度变化, 防止曝晒或冷冻。对扰动样要按要求取够足量。

整理好土样, 其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三周, 项目负责人应按实际情况将土样及相符外业记录, 及时运输至实验室, 在其运输途中避免振动, 搬运放置时要轻拿轻放。

以上简述岩土工程勘察外业的程序, 希望懂勘察这行的更加注意质量, 不懂勘察这行的也引起注意, 要消除这种不重视的现象, 还涉及到很多方面, 但秉着脚踏实地, 实实在在的干, 会扭转这种局面。对于房屋工程来讲, 其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由勘察工作量确定和布置、外业施工和内业资料以及执行规程的针对性等等多项工序联合工作体, 其中有一道工序出问题将影响整体勘察质量,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对规程的使用及针对性和理解、基础理论的扎实、实践经验等程度都同等的重要。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2

水文地质勘查是工程勘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还是有被忽略的情况发生,中铁城际根据多年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就水文方面的问题在岩土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在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概述

随着地下隐蔽工程的越来越多,一方面地下水是岩土的一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地下工程存在的外部环境,会直接的影响地下工程,使建筑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水文勘察的实施,增加了地下工程施工的困难,所以,水文勘察工作的好坏会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切实的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掌握地下水的状况,进而消除地下水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及岩土工程的危害。工程地质的意义

对工程建筑物地区的地址概况及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称之为工程地质勘查。通过调查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做出正确合理的预测,根据科学的分析结果,尽量的利用有限的条件,去改造一些不利的地质因素,为后期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资料,所以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阶段:

2.1规划勘察

实施规划勘察,主要是为工程初步的选择提供有效可靠的地质资料及信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是,对整个地区的地形、地质、地震资料进行编录和收集;并对该工程建筑的土质条件进行核实及系列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估工程实施的是可能性;普查规划中要求的天然建筑材料。

2.2研究勘察

在对河段、河流规划方案制定后,首先进行的就是可行性研究勘察,勘察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规划中涉及的引水线路、堤坝以及枢纽工程的整体布置提供一个可靠的支持,充分的保证地质资料对工程的重要意义。

2.3设计勘察 设计勘察是指在研究可行性勘查中,所选择的堤坝地址及建筑地中进行勘察。其中包括整个水利工程,枢纽、堤坝的选择,对其进行地质论证,提供建筑可用的地质资料。

2.4技施设计勘察

技施设计勘察是指对初步设计中的枢纽建筑场地进行勘察,技术勘察的意义在于,建筑已经勘察的地质资料中的结论,并且提出有效的优化场地的建设方案。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在过去的工程勘察报告中,严重的缺少了同基础设计之间的沟通,也缺乏对下水对岩土工程影响的评价,在多数地区都出了由于地下水系统引起的房屋开裂、基础设备下沉等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水文地质问题评价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3.1开展地下水对建筑物、岩土工程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评价工作,提出预防措施,做出一定的预警,解决办法。

3.2进行工程勘察时,必须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类型联系思考,寻找水文地质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多科学合理的资料。

3.3评估出地下水在自然条件、自然状态下出现的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与岩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3.4根据工程角度进行分析,地下水与工程之间的作用,并找出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地勘工作的内容。

3.4.1对埋藏相对过深的地下水淹没建筑物基础部分中,对材料腐蚀危害的程度。

3.4.2遇到建于强风化岩、残积土质、软质岩石之上的建筑场地,需要慎重的考虑,地下水层对岩层所造成的膨胀、崩解、软化的可能性如果建筑物的地基需要建设在内含饱和、松散的沙土地中,需要对沙体的管涌、流量情况进行评估。

3.4.3如果地基部分需要承受含水层,需要将基坑挖开,然后精确的计算、评估出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避免在地下水层挖基坑,开挖前需要进行富水性、渗水性的试验,进而评价出人工降雨等人为条件为后天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的可能性。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由于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为地下水动水压力及地下水水位升降的变化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或天然因素可引起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但无论什么原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对岩士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变化引起的危害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4.1水位上升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如总体岩性、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及人为因素施工、灌溉等的影响,有些时候很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潜水位上升对岩士工程可能造成:土壤的盐泽化,地下水及岩土对建筑物腐蚀性的增强;岩土体岩产生崩塌等不良的现象;特殊性岩土体强度降低、结构破坏;引起粉细砂液化出现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4.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之所以降低多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大量集中的抽取地下水、在采矿过程中上游筑坝、矿床疏千、修建水库截夺下游的地下水的补给等等。由于地下水的过度下降,常常诱发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对建筑物、岩土体的稳定性及人类自身所居住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4.3地下水的反复升降

由于地下水的升将变化会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胀缩变形,如果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的幅度不断的加大,进而形成由地裂引起的建筑物特别是对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换,会使土层中的铁、铝成分大量的流失,土层失去胶结物会导致土质变松、含水量的孔隙增大,承载力降低、压缩模量,为岩土工程的处理、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4.4地下水动压力作用的不良影响

地下水如果在天然的状态下动水的压力作用是比较微弱的,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的工程活动中因为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条件,在移动着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的危害,例如管涌、流砂、基坑突涌等等。5 小结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影响

水文地质的问题在一开始的工程建筑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至于在后期的一些工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随后相关建设方都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有着详细的要求,于岩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必须依照要求作出相关的评估,准确计量出可能出现的危害以及影响,以便于为日后的建筑施工稳定进行。

一、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做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同时,必须将相应的数据调查信息记录在有关报告中,在此之前,由于一些工程建设在起步时对所需要进行的地下水质勘察以及评价没有依照要求进行,以至于在很多地区出现建筑物开裂的现象,这之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地下水引起的。基于此,在工程勘察中着重于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常情况下要注意对以下问题的考虑。

首先是针对地下水方面,考虑其可能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同时对相应的危害做出应对措施;再者是工程建筑过程中必须将建筑物本身的类型和当地实际地质状况相结合,尤其是对相关水质的调查;最后,则是工程必须对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工程变化做以详细的判断,以应对各种不同状况的发生。

二、岩土水理性质

当岩土和地下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是一些性质会得以显现,这边是岩土水理性质。在工程地质性质中,除了岩土的物理性质以外,便是岩土水理性质最为重要了。这一性质在多方面都有所影响,一方面是对岩土的强度和变形有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建筑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在以往的勘察经验中,大部分的精力都被投入到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方面,相对于水理性质关注很少,因此之前的对于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相关评价并不完善。

由于在岩土的水理性质中,岩土和水是主要的相互作用力,所以这里对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其对岩土水理性质和几个较为重要的水理性质(包括其测试方式)做一下简要介绍。

首先是地下水的赋存形式方面,依照其在岩土中的分布,可以直接划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

再者在主要的水理性质方面(包括测试方法),简要来说可以分为五种,软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给水性以及胀缩性。软化性,岩土经过水的浸湿,力学强度相对降低的特性,以此可以对岩石的耐风化和耐水浸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这类特性普遍存在于粘性土层、泥岩、页岩和泥质砂岩中;透水性,在重力作用下,水可以透过岩土流出,而在判断透水性的强弱时,可以依据岩土的颗粒粗细以及均匀程度来进行识别,一般来说,颗粒较细、分布不均的最容易发生这一性质的作用,反则相反;崩解性,当岩土被水浸湿后,一些土粒间的连接能力降低,便容易发生解体;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过于饱和的岩土中的水便会经由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通常以给水度进行标示,而一般在对给水度进行测定时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胀缩性,一般来说,岩土经过吸水作用后会促使体积的不但扩大,反之则体积减小,所以岩土在胀缩性能方面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膜对水的吸收程度来决定的。

三、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在岩土工程中,较为主要的危害是地下水的作用,在升降变化的水位以及动水压力的影响下所造成的。

1.岩土工程受到地下水升降影响后产生的危害

对于地下水位方面的变化,引起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不论缘由为何,结果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在地下水位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引起方式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水位上升引起岩土工程危害。促使水位上升的因素是有很多,不过最为主要的是地质方面的影响(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除此之外,水文因素、气温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甚至很多时候多种因素结合造成影响。潜水位上升会对地质造成不少影响,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而出现流砂、管涌,以及地下洞室充水等所造成的建筑失衡。

第二种,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在这一状况中,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比如大量抽取对地下水以及大量开采矿物资源,一些地方还利用下游地下水补给大坝,都会造成严重的水位下降。由此,会出现地质灾害(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环境问题(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使得建筑遭受很大安全威胁。

第三种,地下水频繁升降所造成的危害。地下水升降会使得岩土本身不断膨胀收缩,从而导致变形,如果升降水位的现象发生的过于频繁,则会促使地裂的发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便是轻型建筑物。

2.岩土工程在地下水动压力影响下产生的危害

通常来说,地下水纯天然状态存在时,相应的动水压力会比较微弱,对安全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加之人为的工程作用,纯天然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一情况下回使得岩土工程发生较为危险的事故,对安全造成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当今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在选择建筑物持力层方面,还是基础设计方面,或者是对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社会的重视以及科技的发展,水文地质中的勘察工作必定会更加精准,为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

[2]王大纯.张大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3]王红莲.赵铁峰.浅谈钻孔原始地质编录[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4

在城市建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 建筑工程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的质量保障中, 做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地质勘察技术决定着地基安全, 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随着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 传统的地质勘察技术显得有些不适应, 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需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 以适应现代工程的需要, 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2 现代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现代工程存在施工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项目较为复杂的特点, 为了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合理地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影响现代工程地质勘察的因素较为复杂, 不仅包括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较大的客观因素, 同时涵盖了地质勘探工作不标准、工作重点不明确等主观性因素。现代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不仅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地数据基础, 而且可以通过对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的勘察, 对不利的地质因素以及复杂的地质区域进行规避, 从而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在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的同时, 尽可能地减少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3 地质勘察技术分析

3.1 物探技术

所谓的物探技术就是对地质进行深度探测, 而探测技术也不是单一的一种, 而是根据实际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和系列。目前为止, 我国的探测技术已经形成七大系统和系列, 而这几种不同的系统又意味着我国的探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应用方向。这七种系统主要有区域重力调查、第二代航空物探、井中与地下物探、海洋物探等技术系统及油气勘探、固体矿产找矿、水工环物探等技术系列。不同的系统与系列应对着不同的工作内容, 虽然都是进行探测工作, 但是针对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 在应用物探技术的时候, 一定要明确被探测的对象是什么类型, 否则选用错误的探测技术不仅会影响结果, 还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3.2 化探技术

化探技术也是在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提升化探技术还能够填充非常多的技术空白。化探技术中有六种方法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 这六种方式分别是利用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植物、水化学、地气等完善测量技术, 建立并发展这六种不同的测量技术业不仅仅能够方便我国化探技术的使用, 还能够提升我国的地质勘察技术, 为我国的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很大的前进动力。还有就是化探技术的应用方面, 不仅仅能够将化探技术应用于地质找矿工作, 对于环境地质、农业地质以及考古地质、医学地质等不同的方面都可以使用化探技术, 也就是说,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化探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 对于不同领域的工作也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另外, 化探技术的进步还突出在研发出特殊景观区化探技术, 也就是说, 在进行化探技术研发的过程中, 已经能够将其应用于各种特殊环境中, 比如高寒区或者岩溶区等。总而言之, 目前我国的化探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完善的地步。

3.3 遥感技术

地质勘察离不开遥感技术, 如果使用高水平的遥感技术, 就能够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全方面地了解需要勘察的地形和地貌, 能够有利于后期的勘察工作, 保证工作质量, 这样一来, 就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从50年代开始, 我国的地质勘察工作就已经开始使用遥感技术, 也就是利用航摄像片进行区域地质调查, 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国的地质遥感技术已经越来越完善, 目前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不同种的多波段进行成象从而用于勘察观测。使用现代化的遥感技术主要是为了方便距离比较远、范围比较大的勘察工作和调查, 目前广泛被应用于成矿远景预测、国土与农业调查以及水工环地质普查等。使用城市遥感技术进行调查就可以为社会和国家建设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4 钻探技术

钻探技术的作用是掌握岩土的基本资料, 钻探技术的要求较高, 所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完成, 如图2所示。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钻探技术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 需要选择不同的钻探技术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一般情况下会因为岩土工程所在地的岩土层与水的共存状态, 以及岩土工程对钻探深度的要求, 来确定合适的钻探方法。 (2) 钻进深度的控制。在对岩土层分层深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 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测量误差, 一般要求误差不超过5cm。所以在钻探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 (3) 对不同的岩土需要不同的取芯率。根据岩土性质的不同, 要对取芯率进行必要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取芯率会随着岩土层中土和岩石的完整性而降低, 所以需要对岩土进行仔细观察后才能确定取芯率。 (4) 数据记录。在对岩土进行钻探的过程中, 要根据钻进的回次来对钻探记录进行必要的填写, 填写的资料可以作为钻探技术在应用时的理论参考数据。

4 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4.1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 勘察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在实地勘察中, 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取得较好的勘察结果。在地质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中, 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手段的认真选择, 增强技术支持, 能够利用新型高效的技术, 提升勘查效率。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为技术手段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施工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勘察地质数据,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通过这种方式, 对勘察得到的参数、指标以及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也是勘察需要关注的重点, 施工人员从数学地质法入手, 掌握建筑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手段。在建筑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分析中, 要统计地质数据与岩土类型, 统计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 存储相关信息。整个过程要注意自动化与存储的一体化整合, 提升建筑工程勘察的效率。加强勘察技术在地质勘察中, 能够增加勘察工作的深度, 其应用的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 由此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及准确性。

4.2 科学选取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拥有多种类型的地质条件, 施工人员要在勘察中, 确定地质信息, 然后再进行勘察技术的选取。一般情况下, 地质情况会应工程所处区域, 有一定差异, 其选用的技术手段也存在不同。为了保证勘察工作准确、高效, 在实地勘察中, 要选取合理的勘察方法, 例如钻探和坑探两种, 都是勘察中的常用方法, 前者的通用型比较强, 在多种工程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坑探方法则更注重实地、直接性的测量, 让勘察人员感觉更加真实。但是坑探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 投入的资本较大。例如在岩土勘察中, 主要选用的是钻探方法, 但是在地下水比较深且勘察深度比较小的工程来讲, 更常选用探井发, 由此发挥更好的效果。实际勘察中, 针对比较疏松的地层, 施工人员要先使用静力触探, 或是圆锥动力触探, 通过这种试验, 更好分析地质情况, 获取准确的勘察结果。如果建筑工程的地下水比较深, 地基土的颗粒较大, 那么就不能选用上述方法, 会降低勘察效率。所以, 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 对勘察方法进行优化选取, 合理搭配, 提升整体的勘察效果。

4.3 加强岩土勘测

地质勘察工作中, 实地考察是所有项目的基础, 工作人员要结合这个内容进行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形地貌, 进行场地划分, 针对起伏不一, 地形地貌特征不一致的工程, 要选取不同的勘察方法。例如, 针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 要在基岩地形特征的勘察中, 使用地震法或是电法进行布孔, 把握勘察的要点;在河谷场地等工程中, 首先要进行勘探线布置, 然后保证阶地延伸方法与线路垂直, 在特定的斜坡场地中, 要重点分析自然现场, 最后进行孔坑槽设计。如果场地地处平缓比较开阔, 要进行过水文地质的情况勘察, 在掌握地质结构的基础上, 确定建筑工程的数据信息, 保证勘察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 施工人员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 能够更好的掌握工程要点, 提升工程质量, 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

5 结束语

现代工程的地质勘察中, 施工人员要掌握勘察技术手段, 结合不同的工程进行合理的选择。工程勘察工作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为技术手段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勘察地质数据,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由此, 需要了解勘察工作的主要标准和内容, 合理选择勘察手段, 并不断完善技术, 增加整体的勘察效率, 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从而获取可靠的地质勘察数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需要加强工程勘察力度, 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就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并就其技术类型及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基础地质,工程建设,勘察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泳霖.对现代工程地质勘察的岩土工程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 (34) :45.

[2]曾吉吉.浅议信息系统对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0) :69.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5

1.1斜坡勘察目的

斜坡勘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就其目的来看,勘察工作就是为了要弄清楚斜坡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岩土参数,因为这些数据都能为之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为保障斜坡稳定性提供数据,也为了进一步处理斜坡的地质问题。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斜坡的稳定性与斜坡本身的结构、外部的环境有关,并受其影响,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对斜坡勘察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岩土的强度、重力平衡等,最主要的外部环境有水质水文特征、爆破引发的振动,还有地震带来的影响等,岩体类型上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有的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同,这些不同的岩体在斜坡上,就会影响斜坡的强度和稳定性,比如斜坡上的岩体类型是单一岩体结构,那么斜坡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岩体抗剪强度和临空面的影响,如果斜坡上分布较软的岩土,或者是受到风化或者破碎程度较高的岩土,那么就会影响斜坡的松软程度,使斜坡强度不高,如果斜坡上是一些结构较硬的岩体,那么斜坡的稳定性和强度就会受到岩体结构面的形态影响,经过实践研究表明,不同的岩体、岩体结构面的强度以及岩体的大小、形态特征等都对斜坡的稳定性及强度有影响。

1.2斜坡勘察重点

斜坡勘察具有重点,斜坡勘察的重点在于凭借科学的方法对斜坡的结构进行勘察,并获得有关岩体参数,通过分析对比这些数据,观察在外力影响下岩体的结构变化,尤其是要勘察出岩体的软弱层以及结构面,因为这两者都会对坡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得出了数据和影响因素后,然后需要对这些因素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并对斜坡出现稳定性失衡,发生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做出判断和预测,许多工程实践表明,岩土地质工程的性质是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相关的,而外部影响因素和岩体的结构直接影响了斜坡的稳定程度。而在外部影响因素中,主要包括岩体的重力、岩体的强度和岩体的平衡度,有这些因素导致的地震、降水、地下水活动等,单一类型的岩体斜坡结构稳定性是由岩体的临空面和抗剪力强度决定的,同时,抗剪力强度和结构面也会影响岩体的强度,如果岩体的破碎化程度较高,风化程度较高,那么松散的土体结构就与松软结构岩体类似;如果是分割的岩体,那么它与斜坡的整合关系相类似,因为岩体结构面的形态、强度受到不同结构土质的影响。因此,斜坡勘察的重点就在于弄清楚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然后分析其结构面以及软弱层,并勘察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岩体参数及斜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要关注地下水以及降水对斜坡的影响。

2山区水利工程中斜坡勘察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对斜坡勘察的目的进行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山区斜坡的结构和形态,以选择出勘察斜坡的最佳方案和有效方法,在选择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分析立体完整,最好是从点到面,以满足实际需求,从工程的实际经验中看,我们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最多的两种方式是调绘和调查,调绘主要是指把地面的实际东西在草图上写清楚,在设计中使用较多。在实际勘察中,如果地面情况较为理想,那么就可以运用调绘和和地面调查的方法,先是需要对地质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判断,然后再利用较为精细的勘察手段进行验证,看是否达到勘察的目的,相反,如果地面露头的情况较差,就需要运用槽坑的方式进行勘察,我们要想从具体的勘察工作中获得岩体数据和物理参数,除了以上的利用工程经验进行测定以外,还可以运用现场的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两种方式来获取物理岩体参数。

2.1现场的原位测试

目前在山区水利地质工程勘察中运用的最多的方法之一是原位测试,也就是原位剪切实验,原位剪切实验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山区选择一点试验点,在选择试验点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点,同时坡体的受力情况需要表现在实际工程状况中,在实际勘察中,不论人员采用什么样的勘察手段,都需要与坡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勘察,我们需要了解到坡体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状态下,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如何,并将数据记录下来,通过这些数据对坡体的稳定性和进行分析,并预测坡体会出现的不稳定和危险情况,经过一些数据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斜坡工程量越大,需要进行的原位测试也就越多,比如在岩体的应力测试中,包括岩体的水压测试、岩体的动力测试和模型试验等,其中,在模型试验中,重力的条件需要模拟,当然也是最为困难的一大环节。

2.2室内试验

对坡体进行试验分析,除了室外的现场原位测试以外,还需要进行室内试验,在室内试验中,包括抗剪强度的.试验和直剪试验,我们将这两种试验进行比较,会发现两者各有优缺点,在进行抗剪强度试验时,需要对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模拟,这一试验过程较为复杂,而在直剪试验中,操作比较简单,较抗剪强度试验相比,实验条件有所不同,所以从准确性来看,直剪强度试验比抗剪强度试验更差,就其整体来说,这两种室内试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得到的数据资料只能在普通情况下用于参考。

3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之前,需要先分析斜坡勘测得到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因为这是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对斜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包括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定量分析,另一种是定性分析,当人员同时采取了这两种分析方法后,获得的结果并不相同,就需要运用检验方法计算其误差,或者重新计算。

3.1斜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我们要对斜坡进行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是因为这项分析会考虑到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各因素,并且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稳定性,结合斜坡周围的环境因素来分析稳定之间的各项联系,随后再评价斜坡的稳定性,这种评价方法叫工程地质分析,它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因为一般情况下,斜坡不稳定是由于地质不良,在发育初期会显示出一些地貌特征,我们在分析斜坡的地质结构时,需要分析斜坡的底层结构、岩石属性、水文特征以及地质等,将参数和周围的稳定性做对比,从而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判断,斜坡的稳定性并不固定,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壳变化、斜坡的负荷以及风化等,都会加大斜坡的下滑力,使斜坡的稳定性降低,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搞清楚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分析斜坡的滑动现象以及变化特征,滑坡会发生在不同阶段上,只有当人员充分掌握了其变化规律后,就可以准确预测滑坡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滑坡出现之前的特征,以及地表地貌的变化特征,斜坡出现的裂缝位置以及程度,实地出现的变化现象,以及滑坡的范围等因素,人员不仅通过观察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调查的方法,通过这些判定出斜坡下滑的影响因素,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分析斜坡的稳定性。

3.2定量分析

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出了定性分析以外,还有定量分析,斜坡稳定性的定量分析是需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进行的,在斜坡地质表面进行剖面分析,利用静力平衡的方式来分析斜坡稳定性的系数,通过一些计算和评价,再用反演分析法反推试验数据,和室内试验进行比较,最终获得传递系数,从而进行定量分析。(试验数据直接用于计算往往和实际不符合,通常用反演分析法反推试验数据再和室内试验比较,建议在此拓展一点)

4山区水利工程中斜坡的处治措施

在山区的斜坡工程中,需要人员重点把握影响斜坡的稳定性因素,因为它也是防治措施中的重中之重,将其作为防治措施的参考依据,以此为基础,对工程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斜坡的稳定性,防止因为坡体下滑或者坡体破坏而导致工程出现损失,通过工程的实际操作,就能够得到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在工程施工前期,需要结合坡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坡体失稳的因素,使得坡体发生变形,变形的主要模式需要选取一定作用力,作用力大小的范围可以帮助一起对工程制定防治措施。

5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兴起,所以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山区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斜坡勘察变得尤为重要,这可以有效提升斜坡稳定性,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亚赫.山区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斜坡勘察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7):23~24.

[2]张丹.分析山区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斜坡勘察问题[J].魅力中国,(11):56~58.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重要性

由于过去我国高速公路岩土工程勘察一直保持行业垄断,没有进行单独招标。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勘察设计总承包;第二,业主直接委托勘察单位;第三,即使勘察单独招标也是低价中标。以上三种勘察模式往往在工程质量、技术成果等方面表现很差。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实施监理,正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高速公路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就是监理组织或监理执行者(岩土工程监理工程师)执行业主的委托,对高速公路全过程依据勘察合同文件、国家的法律、法规、勘察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等,对勘察质量、进度、勘察工作量的计量、费用的审核结算等进行监督、监控、评价、约束、组织、协调和疏导。使勘察行为符合准则的要求,使有关人员的行为更准确、更合理、更完善,使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成果资料能够指导公路施工。

现代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逐渐由东向西,由平原向山区拓进。山区高速公路沿线的构造物、不良地质段、特殊性岩土段、高填深挖工点等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及技术要求和深度多样性、复杂性,导致地质勘察监理工作任务重、技术含量高、复杂,给监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实践了山西某山区高速公路118千米的勘察监理工作。

一、勘察监理工作实施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监督与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岩土工程合理性、完善和优化设计的前提。一条高速公路要穿越不同的地质单元,各单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各不相同,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工程造价、工期、施工期、营运期的安全。地质勘察资料的不准确,势必导致设计的保守,造成工程资金浪费,后期运营出现沉降、边坡坍塌等不良现象,给公路安全运营埋下了隐患。高速公路具有阶段性勘察设计特点,一般采用两阶段勘察设计即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设计,个别项目还有施工勘察阶段。各个不同阶段的勘察监理工作基本都分为三个阶段:进场初期勘察监理、工作进行中勘察监理、工作结束勘察监理。

(一)进场初期勘察监理

地质勘察单位在进场初期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和地质勘察实施细则。本勘察大纲应包含根据各个工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物(工点)设置情况、设计要求等编写的工程地质勘察纲要。明确该工点为达到勘察目的所采用的勘察手段和方法(如钻探、挖探、物探、钎探)、勘察工作量(如钻孔个数、总延米数等)、工期的预估。监理单位根据相关技术规范、 业主要求,认真分析勘察单位提交的工程地质勘察大纲,结合项目概况情况,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经业主、勘察单位、监理单位三家共同商榷后统一后,完善该勘察大纲,使其具有计划性和指导性。同时,监理单位应对勘察单位的钻探施工设备、试验设备的质量合格情况、投入数量进行检查,满足工程实施要求方可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并签署开工报告。

(二)工作进行中勘察监理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施过程是在野外进行的,监理工程师应深入勘察现场,结合勘察大纲及现场地质情况,对勘探孔的布设、取样、原位测试进行监督。监理现场采用现场巡视、抽检、重点旁站、定期中间检查和室内资料审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要工点(如大桥、特大桥、隧道、高边坡、采空区、软土等)采用旁站监理方式,控制整个勘察过程,保证勘察实施过程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并对现场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地质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对工程地质复杂区、多变区应及时指导勘察单位更换勘察方法、手段和随机调整勘察工作量。检查钻探深度、取样、原位测试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对现场的编录质量和规范性进行监督和指正。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和编写监理报告(日志),每天统计勘察工作量进度并定期向业主单位汇报勘察质量和进度情况。

组织中间检查对勘察单位的阶段性勘察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理检查和管理。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构筑物布置的经济性及合理性,向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建议。通过现场过程质量控制,对工程地质情况的了解,结合设计情况、勘察单位的工程进展情况,并及时与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保证工程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前提下,及时调整勘探手段和方法,确保勘察成果质量。

(三)工作结束勘察监理

勘察工作结束监理单位应依据相关勘察合同,对勘察单位的工作量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监理单位对勘察单位的各种勘察手段、方法,工作量,技术成果资料进行审查、综合分析,之后资料才能提供设计单位的地质参数。最后并编制监理报告。

二、勘察监理取得的效果

本项目中勘察监理采用现场监督和室内文件审查形式进行,即现场监督、控制、管理、指导,室内技术成果的分析与评价。取得效果举例说明:

1.由于本项目K35+800~K85+230段奥陶纪石灰岩发育较好,岩体较完整,表层覆盖层较薄。经过监理监督和现场指导,后将13个高边坡的钻探方案调整为物探+挖探。施工工期比原来方案缩短了10天,勘察费用节省近140万元,探查的效果远超过钻探。

2.在K124+080~K124+285段,路线以路基方式穿越南山北部山脚与大洋河河岸交界平缓地带。根据K124+120涵洞钻探软基情况,结合地形推断该段可能存在软土地基。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踏勘并同意在该段增加3个路基钻孔以查明软基可能性,结果表明软基最大厚度达8米。虽然在勘察投资上增加约5000元投资,但避免了今后路基沉降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3.室内技术报告的审查工作对地貌及微地貌单元要求进行了数理统计,以地质单元形式给出了该项目路线走廊的工程地质特性,为指导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三、结束语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制度监理顺应现代勘察市场化的需求,勘察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直接决定了设计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周期、运营安全、后期公路养护投资。公路勘察监理由于市场不规范,在实际的实施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理单位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发现问题情况下能够及时提出并指导勘察单位的实施方案调整;勘察技术成果审查过程中不能综合地提出具有指导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案和结论;建设单位对勘察监理费用投入比例很小,导致一些勘察监理单位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上不去,没有在项目过程中起到真正意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天牛.高速公路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监理[J].国外公路,1999,(6).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变化,岩土水理性质,工程勘察

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的直接因素, 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础。因此在工程勘察中, 为了确保工程勘察的质量, 就必须对工程水文地质进行详细的测量并作出正确的评估, 为工程勘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1 由地下水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能够对岩土工程产生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即地下水位的不断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

1.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导致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有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前者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是区域性渐变的, 一般伴随着季节的更替产生, 且变化幅度较小。而后者所引起的水位变化往往是局部性的, 且变化幅度较大, 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加严重。

1.1.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导致潜水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地质因素 (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 、水文气象因素 (如降雨量、气温) 、人为因素 (如灌溉、施工) , 有时甚至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潜水面上升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如下影响:土壤的沼泽化、盐渍化, 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岩土体 (如湿陷性黄土、崩解性岩土) 的结构遭到破坏, 引起上部建筑物的倾斜、开裂, 甚至失稳。

1.1.2 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人为因素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集中大量抽排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都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的大幅下降, 会导致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1.1.3 地下水位频频改变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是个复杂的问题, 地下水位变化频发, 那么岩土的收缩膨胀变形就会随之加剧, 这会对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 给工程的安全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一些工程项目中, 由于水文地质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或没有对水文地质进行相关的测量, 从而导致岩土工程问题的案例不在少数。

1.2 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几乎不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相反, 如果人为活动使地下水天然动力失去平衡, 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于岩土工程, 就会引包括管涌、流砂、基坑突涌等危害。

2 岩土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 岩土的水理性质和岩土的物理性质对工程项目而言同样重要。岩土的水理性质能够使岩土的强度发生变化或者引起变形, 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下是岩土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1) 岩土具有软化性, 即岩土体浸水后, 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 通常用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与风干状态下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比例来表示, 该比例被称为软化系数。软化系数是衡量岩石耐水浸能力和耐风化能力的重要标准。因为地下水的影响, 岩石层中的易软化岩层经常会形成软弱夹层。软化特性常常发生在形成原因各异的粘性士层、泥岩、页岩等岩土中。

2) 岩土具有透水性, 即岩土容许水在重力作用下透过自身的性质。岩土的这种特性常常用渗透系数表示, 求取渗透系数通常借助于抽水试验。岩土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决定了岩土渗透性的强弱。松散岩土的透水性与颗粒的粗细、分布状态有关, 颗粒越小, 分布越不均匀, 透水性就越弱。

3) 岩土具有崩解性, 即岩土浸水湿化后, 土体因为土粒连接的削弱或破坏而产生崩散、解体的特性。解体需要的时间、崩解的方式、崩解量是岩土体崩解特性的主要内容。影响岩土崩解性的因素包括岩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

3 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的主要评定内容

针对水文地质的测量做出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能够有效地减少因地下水问题造成的岩土工程危害。总结过去工程勘察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岩土的水理性质, 可以得出水文地质的主要评定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在详细了解与掌握地下水自然分布状态的基础上, 要充分考虑工程进行施工时人为因素是否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同时要综合评估地下水是否会对工程基础部位、建设施工以及完成的建筑物产生影响。

2) 在预测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时, 应从工程角度, 以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为基础, 提出不同条件下应该着重评价的问题。实际评价主要是围绕地下水特点、活动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地层结构与岩土成分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其不同的形态会对工程造成何种影响, 以便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3) 在工程项目实施勘察过程中, 如果缺少相应的地质环境资料, 就需要组织专业的水文地质研究人员对水文地质情况展开综合调查, 测量出相关的具体参数, 以便工程设计和实施人员得到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 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当前, 我国工程勘察技术飞速发展, 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勘察中逐渐受到重视, 但还是存在着重视不够的问题, 仍然有许多对水文地质重视不够而导致的工程问题。水文地质的参数要通过科学性的计算才能得到精确值, 因此必须加大相关技术人员的水文地质勘察力度, 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与效率。水文地质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工程的稳定性, 安全性等方面, 还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希哲.国内外地基基础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建筑技术, 1986.

[2]王飞, 金龙.浅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 2010.

[3]潘志军.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8

一、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虽然水文地质勘察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略, 但是它的重要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地下水是岩土体的一部分, 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时会对岩土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尤其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方, 工程建设中常常忽略了对水文地质的勘察。某些施工单位只是简单的在工程附近或者较浅地方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对工程底下的水文地质状况没有足够重视。整个工程最初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做得不到位、不彻底, 会对后续的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会造成严重危害。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定要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重视起来。

二、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主要评定内容

1.水文地质勘察, 主要是对地下水的特征及其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勘察。勘查工作开始之前, 要对自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分布情况有一定了解, 同时运用一定科学方法精算出工程进行时, 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变化的地下水对工程会有哪些损害。

2.不同地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是不同的, 应该对工程建设地当地的岩体成分进行分析, 结合地层结构, 预先将影响工程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 再结合专业研究人员和相关设计人员的调查情况和分析、建议, 对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出合理解决方案。评价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的特征、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的水位和水的腐蚀性做一定评价, 研究地下水对岩土体甚至工程可能有的影响, 并总结出合理应对措施。

3.施工项目开始之前, 要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不仅需要掌握当地地质环境方面的资料, 还要组织专业勘察人员对当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勘察所得数据能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三、岩土勘察需要对水文地质做出内容评价

1.对工程建设地点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尤其地下水的各项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 确认地下水对整个工程项目以及工程施工问题的影响, 提前做好相关防范措施。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废水残渣, 这些废水残渣渗入地下之后, 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所以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将废水残渣清理干净, 避免影响到工程质量。

2.施工地周围的岩土结构要进行详细勘察并分析, 将影响严重的问题标注出来, 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水文地质勘察时, 要对地下水的分布状态、活动情况等进行重点勘察。勘察中发现的问题, 一定要为其制定防护措施, 避免这些问题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3.工程用到的伸入地下的材料, 要考虑它的质量是否过硬、能不能经受住地下水的腐蚀。地基选择时, 一定要仔细勘察, 避免岩土变软威胁建筑物的安全。

四、岩土的水理性质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和岩土物理性质共同构成工程地质性质。岩土和地下水在相互作用下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性质, 即岩土水理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会对岩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进而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水文地质勘察既要对岩土的物理性质进行勘察, 更要对岩土水理性质详细勘察。地下水形态灵活, 在岩土中的存在方式比较多元, 不同存在方式使得岩土水理性质也不是唯一的。4种地下水形式:

1.强结合水。在一定强压环境下, 会出现密度大于普通水并且水体有粘性和一定弹力的强结合水。重力作用对强结合水没有影响。弱结合水只受到较小吸附力影响, 它能在颗粒水膜中缓慢移动。结合水受到的约束力比较强, 在岩土层流动性不大, 所以它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不是很大。

2.毛细管水。顾名思义就是地下水在岩土层比较细窄的缝隙中出现的状态。毛细管水的受力情况主要来自毛细管力和重力。毛细管力比较大时, 毛细管水位跟着上升;相反地, 毛细血管力较小, 其水位会明显下降。毛细管水这样来回的流动, 会使整个岩土层逐渐变软, 以至于腐蚀了建筑物的地基。

3.重力水。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能够自由地在岩土层的孔隙中任意流动且状态活跃。由于重力水能对岩土水理性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它也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点。

五、地下水对工程带来的诸多影响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 离开水很难活下去。水是相当宝贵的, 它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正是对地下水的分布和它的特征进行分析, 为整个岩土工程提供有用数据。不同形式的地下水, 在岩层中的分布是不一样的, 有的分布在岩层中。岩层中的地下水发生变化, 很容易对岩土本身产生影响。地下水水位上升, 会使岩层整个质地变黏变软, 最终导致岩体松散, 造成岩土沼泽化。还会造成斜坡坡体疏松, 使整个斜坡最终滑向地面。有些溶洞虽然屹立多年不倒, 但是溶洞下的地下水水位上升之后, 使得坚硬的岩石被水浸湿、腐蚀, 久而久之整个溶洞就会崩塌。同样的, 地下水水位下沉, 也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下沉的情况通常是由于地表降水太少, 水分不能渗入地下。而发生降水少的情况多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人为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降水减少。地下水不能跟地表水进行有效循环, 导致整个水质出现大面积的污染。河流中的水因不能循环也会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水生动植物的生命会遭受威胁。另外, 地下水水位频繁的上下浮动, 会使岩土不断处在膨胀、收缩状态, 长期下去会使岩土和土壤发生解体, 整个地面崩塌。地面上的建筑物势必会被严重损坏。可见,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情况的重要性。地下水水位可分为3种状态:

1.地下水水位上升。气候发生变化, 气温和降水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降雨多, 则渗入地下的水分就多, 地下水水位出现上升情况。人为因素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的情况也不少见。水电站工程和大坝建设等工程类项目, 都会对地下水产生直接影响。不论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 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岩层结构。岩层经过地下水的长期浸润, 再遇上下雨天的话, 很可能造成泥石流。岩土体本身就具有一定渗透性, 地下水水位升高会直接影响到已经建好的各种工程的坚固性, 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工程事故;正在建设的工程也会被这种情况影响, 导致工期延长, 不能按时完工。此外, 水位上升会严重影响岩体硬度, 山体硬度大大降低, 桥梁和山体容易发生垮塌, 严重时很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地下水下降。降水少, 相应地渗入地下的水分就少, 整个地下水水位下降。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导致地下水出现水位下降的情况。过量抽取地下水、日常不节约用水、资源浪费、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都会引起地下水急速下降。地下水水位下降, 地下和地表之间的水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海洋出现海水营养化, 河流湖泊则会水量骤减最终干旱, 而地面降水也会越来越少。长期下去整个自然环境定会越来越没有生机, 大量农作物和其他植物都会在降水稀少的情况中枯萎死去。同样, 地下水水位势必会影响到岩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3.地下水水位频繁升降。地下水有升有降说明它是循环着的, 若是频繁升降也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地下水频繁升降, 整个岩土结构就会被改变。有的地方厚一点, 有的则薄一点。这种不均匀的形状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而且频繁升降会使岩土层中的各类元素缺失, 如铝、铁等。另外, 频繁升降很容易让岩土层的状态不稳定, 最终导致岩石疏松、土壤解体。山体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质量等严重受到影响。

结语

水文地质勘察对整个岩土工程的影响十分重大, 它既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工作, 也是其重要环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特征要详细勘察, 确保整个工程在安全地基上进行, 保证工程和建筑物的质量。

摘要: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较为基础的工作。虽然是基础工作, 但是它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后续预防灾害等方面, 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水文地质的重要性、评定内容、岩土的水理性质研究、地下水对工程造成危害进行分析, 希望对实际工作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参考文献

[1]王晨芳.浅谈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7) :7.

[2]谭丽昆, 谭晓伟.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5) :305.

[3]曾宪军.地质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5 (21) :331-332.

[4]王振伟.浅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技术与市场, 2014 (1) :22-23.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9

工程勘察设计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勘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 才能保证勘察设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系统,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发挥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信息管理, 通过对所需资源的调查了解, 建立正确的数据, 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工作人员, 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

在工程勘察设计的过程中, 信息系统能够将勘察得到的繁杂数据进行保存同时又能将其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管理, 以便后续设计的需要。我们可以想到, 工程勘察得到的结果是需要一个数据库进行保存和管理的, 而这样的数据库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将数据进行保存和分类, 这个数据库还一定能将这些数据进行工作人员需要的对于数据的各种处理, 信息系统能够完成人们所需要的这一切操作, 而且除了信息系统以外再没有一种形式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工程勘察数据是对地球表层岩的描述、它的分布情况及相关特性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工程勘察数据种类繁多, 输入输出的数据量极大, 除了对原始样本进行管理外, 还涉及对原始样本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实验数据的管理, 因此管理工作也十分复杂, 因此人们想到应用信息系统来完成这项工作。

工程勘察设计对信息系统的需要通过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重点、数据处理特点都能得到论证, 而信息系统也随着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展而需要不断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对以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的要求。工程勘察设计涉及到数据信息的收集、储存和总结、推理、演绎等处理工作。工程勘察数据地域性强、种类繁多, 输入输出量大, 加工、管理、处理工作十分复杂, 因此工程地质勘查系统要提高效率, 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就必须建立一个高效、实用、完整的工程地质勘查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勘察系统对于信息系统的需要显而易见。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作为信息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为工程勘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鉴于工程地质信息大多具有空间地理特征, 用传统的纯数据库来进行管理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它不具有管理和处理空间信息的能力。为了对工程地质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就不得不借助于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来构建相应的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勘察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信息为基础, 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而形成的计算机数据库与信息处理系统以实现对工程地质信息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建立工程勘察信息系统, 使其由“死”资料变成“活”信息, 对于实现地学信息资源共享, 支持工程规划、建设的科学决策, 完善单项工程勘察, 以及为地质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都有非常重要的显示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它最初为解决地理问题而兴起, 现已成为一门涉及测绘、环境、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能为规划管理部门方便、快捷地提供一套完整直观简明的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资料, 为规划、建设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在建设项目的立项、选址、可行性论证等前期阶段, 为业主快速提供工程评价咨询意见。该系统可使工程技术人员在编制勘察纲要、投标预算、实施勘察工作和撰写报告时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为城市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据了解, 目前, 我国已有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工程勘察、设计中运用了地理地质信息系统, 建立了有效运行的工程信息管理体系, 使用了使“勘察、设计、管理一体化”的应用集成系统

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 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 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这是GIS的本质, 也是核心。GIS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字时代的来临, 理论上来说, 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 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从学科的角度, 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 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从系统学的角度, GIS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简而言之, GIS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 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GIS经过了40年的发展, 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 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 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 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GIS为例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系统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重要作用。GIS作为一个典型的系统也不断被人们改进和优化, 有很多基于GIS设计理念和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勘察设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勘察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先决条件, 没有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 工程勘察设计就无从谈起。

摘要: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能够进行的前提保证, 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工程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很多先进的技术在这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 在工程勘察设计这一领域也不例外, 而且信息系统对工程勘察设计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工程勘察设计对信息系统的需要, 以GIS为例来讨论信息系统对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程勘察,GIS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10

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东山地区某山村北部, 从大的地貌来看为当地黄土覆盖深厚的黄土丘陵区。场地平面呈矩形, 长约为500 m, 宽约为200 m。本工程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四个工艺区组成, 分别为搅拌主机、物料称量区、物料输送带、物料储存仓。其中搅拌主机、物料储存仓荷载较大, 预计采用筏板基础, 埋深4.0 m, 基底压力约200 k Pa。

2 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拟建场地位于太原东山黄土丘陵区。刚接到勘察任务时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都以为是一个简单的勘察任务。只要按照规范间距布置钻孔, 再布置适当数量的探井, 查明湿陷性黄土的分布, 做好相应评价就足够了。初与建设单位接触时, 还收到建设单位提供的一张“布孔图”, 要求勘察方以此作为勘察主要的依据, 并要求报价及随即签订合同。从建设单位提供的“布孔图”来看, 采用的是传统探井与钻探手段, 勘探孔间距、各类型勘探孔比例都是符合规范要求及当地经验的一般性布置方法。但是这样一个比较“成熟”的, 符合地区一般经验的“布孔图”能否作为勘察主要依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由于工期紧张等因素, 在当时建设单位所给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但是勘察方依然坚持到实地走访, 做好踏勘等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再确定“布孔图”的可行性。初到现场, 感觉场地宽阔、平坦, 地表黄土出露, 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似乎是一个较完整的黄土小台地 (黄土塬) 。然而在对场地及周边地貌情况观察, 对场地边界条件巡视后发现情况不是这么简单。整个场地地形平坦, 但场地北部的东、西两侧各延长约50 m区域发现有陡峭的冲沟 (深20余米) , 依照两侧冲沟及周边丘陵走势来看, 两条冲沟极有可能原本是相同的, 这就说明目前场地北侧脚下可能分布有数十米厚的人工填土。这个可能性是先前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为了证实这个判断的真实性, 随即请在当地生活较久的村民一同再次走访拟建场地。最终确认, 历史上场地北侧确实有一条冲沟通过, 并与现场地北部范围外东、西两侧冲沟相通, 该冲沟常年无水, 已基本停止发育, 后来转变为太原市二电厂工业废料堆积场 (堆积物主要为粉煤灰) , 堆积年代约15年。地表所看到的黄土其实是近5年内新覆盖的纯净素土。拟建场地跨越黄土丘陵与黄土冲沟两个地貌单元, 其长轴基本垂直于两侧丘陵, 短轴基本与冲沟走向相平行。场地南部为黄土丘陵区, 北部为深厚的冲沟回填区。场地地层和岩性分布复杂, 为了查明场地的岩土层分布情况, 合理的选择勘察手段制定勘察方案, 首先在收集当地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其中本场地原始地形图最为重要) , 进行了必要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根据工程地质测绘成果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并结合本场地原始地形图, 选用以钻探、探井为主, 并结合物探、洛阳铲、静力触探等多种勘探手段进行勘察工作。最终编制勘察方案、大纲, 重新制定了一个新的“布孔图”。

3 外业勘探工作中的感受

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资料搜集的较齐全, 在实际外业勘探中可以很明显感觉到勘察手段的选择、勘探孔位的确定都非常有针对性。地层变化最大、最复杂的区域跟原始地形图已经被回填的冲沟分布情况是相一致的, 做到了重点区域重点控制。在自然界中冲沟的走向不可能是一条直线, 在曲折变化中还往往会被切割出突变的外形, 除采用传统的探井与钻探手段外, 物探、洛阳铲、静力触探都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查明已被覆盖的原始冲沟走向与填土分布情况, 大大的提高了勘察精度, 缩短了勘察周期。

4 内业资料整理的感受

因为勘察手段选择得当, 勘探孔位布置合理、针对性强, 重点区域全部得到了控制。多种勘察手段共同使用, 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内业资料整理工作意外的顺利、轻松。对场地进行了必要的分区, Ⅰ区分布于场地南部, 为具湿陷性的“黄土丘陵区”;Ⅱ区分布于场地北部, 为原冲沟发育埋藏深厚填土的“冲沟回填区”;Ⅲ区分布于场地中部及北部局部区域, 为地基情况最复杂的 (湿陷性黄土、填土地层同时存在, 分布复杂) “丘陵与冲沟交接带”。

5 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Ⅰ区“黄土丘陵区”为自重湿陷性场地, 地基湿陷等级为Ⅳ级 (很严重) , 采用当地较成熟的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 并结合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一同防止建筑地基浸水湿陷。

Ⅱ区“冲沟回填区”填土埋藏深厚 (地表下15 m~25 m, 平均深度18 m) , 主要由二电厂堆弃的粉煤灰组成。但粉煤灰层间常不规则分布有0.5 m~6 m厚的建筑垃圾夹层, 导致整个填土层工程性质差异大, 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确定, 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 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如果按照以往大开挖, 将填土全部换除的地基处理方法, 则会给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基坑开挖太深, 基坑支护代价高昂;填土厚度太大, 填土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外运大量填土及换填材料运输的高昂运费等, 都会使本工程的建设难度、投资金额大大提高。为了避免因处理填土采用换土垫层法对本工程带来的上述一系列问题, 地基处理方案只能变废为宝, 充分利用回填土, 报告建议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桩。孔内深层强夯桩, 简称DDC (北京瑞力通公司专利) 技术, 是在强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地基加固技术, 是根据“动力固结”的机理与现代科学技术为一体的地基处理技术。它的施工是先成孔, 再向孔内填料, 以高动能、超压强特异重锤在孔内深层领域进行冲砸挤压, 使填料在强力的推动下向孔周和底部挤压。其强夯重锤作业是在孔内自下而上完成。深度可达30 m或更深。DDC技术处理后的地基, 可达到遇水不湿陷、地震不液化、压缩变形小、承载力高、刚度均匀。它能大量消耗建筑及工业垃圾, 利用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减少环境污染, 变废为宝。该项技术先后在数十项地基处理工程中应用, 消除了深厚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大幅度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降低地基压缩性, 地基处理效果显著。因此DDC正是最适合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案。

Ⅲ区“丘陵与冲沟交接带”湿陷性黄土、填土地层同时存在, 分布复杂。难以将湿陷性黄土与填土区分开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上述孔内深层强夯桩可知, 经DDC技术处理后的地基遇水不湿陷、压缩变形小、承载力高、刚度均匀, 还能大量消耗建筑及工业垃圾。同样非常适合Ⅲ区的地基处理, Ⅲ区地基处理也同样建议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桩。

6 结语

本工程勘察难度大, 如果直接按照建设单位一开始提供的“布孔图”进行勘察工作, 无疑会难以控制场地地层结构, 很可能造成勘察不详或分析结论有误, 以致延误建设进度, 浪费大量建设资金, 甚至留有后患。只有在做好勘察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 才能采取必要的勘察手段和方法, 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 提供资料完整、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后续工程建设、最终投入使用经历了实践的检验, 得到了设计及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勘察报告所建议的DDC桩也被采用, 其地基处理效果明显, 投入使用后2年最大沉降量4 mm, 最小沉降量1 mm。采用DDC地基处理方法工程总造价320万元, 而采用大范围的深基坑开挖其预计工程造价650万元, 仅此一项就为建设单位节约了330万元的投资。

勘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勘察费用的一再压缩, 急于求成的氛围一直干扰着勘察行业的正常发展。现如今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越来越不被各方重视, 甚至几乎消失。许多工程因没有甲方的配合、协助, 单靠勘察方是无法实现及时现场踏勘的, 更重要的是在低价中标的大背景下同样助长了恶性竞争、低价中标的现象, 使一些真正为建设单位尽责、有实力的勘察单位被淘汰出局。不管怎么说, 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需要以勘察单位为主, 也需要建设单位同持积极态度, 更需要建设单位理解, 双方一起认真对待的重要工作。

勘察方在正式开展勘察任务前一定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现场踏勘、资料的搜集、勘察手段的选择、方案的最终确定, 必须一步一步认真进行, 循序渐进, 不可急于求成。例如前述某工程回填区勘察, 建设单位已经提供了“布孔图”, 并要求报价及随即签订合同。建设单位的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作为一个岩土工作者面对类似问题、类似压力, 不应该先想着把业务承揽下来, 而是应该坚持原则。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责任, 不能“拿来就用”, 应该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一同踏勘,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找出问题, 让甲方明白自己的勘察费到底花到了什么地方, 会产生什么意义。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做好沟通, 如能与甲方共同面对, 勘察方肩负好勘察者应承担的全部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JGJ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11

摘要: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影响

在工程勘察中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为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影响。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估内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区已发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2)工程勘查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3)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冻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物稳定性的可能。

2 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既然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 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有五种:软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给水性;胀缩性。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 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广东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5~24h,崩解量1.79~34,以蒙脱石、水云母、高岭土为主的残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尚有持水性,溶水性,毛细管性,可塑性等。

3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在工程勘察中要注意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条件及其升降变化。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位一般是季节性变化雨季水位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地下水位的天然变化是区域性。渐变的。而且变幅较小但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局部性地下水为升降变化的幅度往往大于天然变化所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更为严重。(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如下影响;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2 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严重若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低层或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或变化幅度大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加大。因此,在膨胀性岩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特别地下水往往升降变化中高度和变化规律这对地基基础深度的选择(宜选在第下水位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下,不宜选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内)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4.结语

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不仅使资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用岩土体的潜在能力。因此,为提高工程勘察质,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以消除下水对岩工程的危害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极大的推动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

2,王大纯,张大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篇12

1 水文地质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对于工程勘查来说非常的重要, 它不仅对岩土体工程的特性影响非常的大, 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也有影响, 对于工程比较复杂的地方, 在事先必须要进行相关的水文地质勘查, 这样能够保证工程在施工中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 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全面的分析工程的地下水对岩土体的作用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能够很好的预测出岩土体会对建筑施工造成怎样的危害, 这样有利于在具体的施工中能够有效的进行采取预防措施, 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总之, 水文地质对于工程勘察来说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能够对工程的建设提出综合性的评价, 保证建筑工程专业的施工[1]。

2 对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上进行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对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上分析, 减少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第一, 在施工中,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 认真的分析地下水与岩土工程和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及时预测出相关的危险因素, 做好防范的工作;第二, 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进行相关的勘察工作;第三, 不同的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评价,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在建筑施工中, 根基深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 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进行考虑, 会不会对混凝土和钢筋材料造成侵蚀; (2) 在施工中, 建筑根基的下部分有承压含水层, 在工程具体的施工中需要考虑到承压水对工程基底部建筑材料的影响, 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 (3) 在施工根基的底部是膨胀土、强风化岩等岩土体, 就需要考虑到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导致土体的崩塌; (4) 建筑工程的根据需要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 这时候需要展开深入性的实验, 以此来防止后续施工会遇到渗水等问题, 在施工的工程中同时也需要注意人工降水, 也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意。 (5) 在建筑施工中压缩层有松散、饱和的粉土和粉细砂的根基来说, 需要考虑到管涌、液化侵蚀等现象[2]。

3 对岩土水理性质进行分析

水理性质是指地下水和岩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相关的性质, 水理性会对岩土的形成程度以及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特殊的情况下甚至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水理性质在工程的勘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具体的勘察中不容忽视。在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环境对水理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地下水根据赋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重力水, 又被称为自由水, 岩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 它能传递静水压力, 有溶解能力、易于流动。泉水、井水和矿坑涌水都是重力水, 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第二种是结合水, 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 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 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 (羧基和氨基) 相结合形成的水胶体。一般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存在于最靠近土颗粒表面处, 工程上也叫吸着水;弱结合水距土粒表面较远地方的结合水, 又叫薄膜水。第三种是毛细管水, 又被称为毛细水, 是由于毛细作用保持在土层或岩层毛细空隙中的地下水, 能够传递静水压力, 并且能够在毛细空隙中进行运动, 它在砂土和粉土层中较多, 孔隙大的砂砾层中较少。孔隙过小的粘土其孔隙多为结合水所占据, 毛细管水也较少。地下水面离地表较浅时, 毛细管水有时会引起土壤沼泽化或盐碱化, 以及道路冻胀和翻浆等, 毛细管水的研究在农业和工程建筑方面都有重要意义[3]。

对于岩土水理性质的参数, 在施工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容水性, 指是在常压下岩石空隙中能够容纳若干水量的性能, 在数量上以容水度来衡量, 也就是说岩石的全部空隙如果被水充满, 容水度在数值上等于空隙度。但在实际的情况中, 岩石可能存在比较密闭的空间, 导致空气不能流通, 这时候就会形成气泡, 因此一般的容水度的值要小于空隙度;如果岩石在充水后体积增大, 这时候容水大要大于空隙度。 (2) 持水性, 是指在分子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下, 岩石的空隙中能够保持一定的水量性能, 它的持水量的多少主要是由岩石颗粒直径以及空隙直径大小来决定的, 如果岩石的颗粒直径越小, 空隙越小, 岩石的持水度越大。 (3) 给水性, 主要是指饱和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由的排除水量, 岩石的给水度与岩石的颗粒、大小、形态、排列的方式以及压实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存在于坚硬岩石裂隙和溶隙中的地下水, 结合水及毛细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岩石的给水度可看作分别等于它们的容水度或空隙度。 (4) 透水性, 如果岩石的空隙直径越大, 透水性越强, 根据岩石透水性的强弱, 把岩石分为透水层以及不透水层, 透水层的岩石有砂石层、砂砾岩层, 不透水层的岩石有粘土、页岩、岩浆岩、变质岩等。这四种水理性质对于建筑工程都有一定的影响, 会对整个工程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造成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的勘察中需要对这几种水理进行分析。

4 地下水对岩石造成的影响

如果地下水上升会造成山体滑坡, 会对建筑物造成侵蚀的影响, 相应的对土壤的危害也非常的大。在建筑物施工中会对地下水压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 在具体的施工中, 要注意保护动水压力的作用, 以免对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形成一定的危害, 像出现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形象, 影响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

5 结语

总之, 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引起重视, 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摘要:在工程项目中, 对水文地质进行相关的勘察是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 必须要引起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丽男.水文地质勘查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作用[J].科技与创新, 2015, 16:30+33.

[2]刘德旺.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 2014, 34:80-82.

上一篇:交互式模式下一篇:心灵深处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