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与管理

2024-05-18

移栽与管理(精选12篇)

移栽与管理 篇1

水稻移栽和田间管理技术是整个水稻生产中保证其优质高产的两项重要环节, 缺一不可。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为水稻优质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水稻移栽技术

1.1 稻田建设与整地耕作

(1) 稻田建设稻田是水稻的生产根本, 在这方面要充分利用并做好水土资源, 田块平整, 秧田排灌, 不断提高和改善耕层土壤结构以及增强土质肥力等各项基础性工作。这既是确保水稻栽培技术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也是水稻能够持续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因而, 必须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 稻田翻耕稻田翻耕最好选在秋季进行, 这样会有利于消除田间的杂草, 改善耕层理化性质, 同样也能提高盐碱地块洗盐排碱的实际效果。对于地下水位低、耕层水量少的田块, 可进行早期耕翻;反之, 则必须在临上冻前进行耕翻, 否则, 初春时节的土块不容易耙碎。翻耕时要保证质量, 其深度应在16~20 cm之间, 深浅应一致, 做到不漏耕、不重耕, 扣茬严实, 将农肥翻入耕层。

(3) 稻田整地水整地要和插秧同步协调, 既要考虑到插秧时间, 还要兼顾播种质量的要求。整地要在插秧前2~3 d完成。对于非盐碱的田块, 要先旱平, 然后再进行水整地;而对于旋耕与盐碱田块, 只进行水整地, 不用旱平。水整地要先灌水泡田1周, 水层深度应以不露土为原则, 随后实施耙耢作业。整地质量需达到耙细平整, 土肥交融, 田面松软细碎, 高低相差不应超过3 cm。

1.2 稻田施肥

稻田施肥要遵循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氮、磷、钾合理搭配及底肥全层施用的原则。

(1) 攻前保后施肥要重施基肥, 其施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80%左右, 还要早施分蘖肥, 穗肥的施用则要视具体情况。通常是早熟品种和生育期较短的采用这种施肥方法。

(2) 前促中控施肥前促就是以基肥为主, 约占总施肥量的65左右。分蘖肥要早施, 以促其分蘖早生快发, 待有效分蘖后停施。这一期间要适时排水晒田, 控制无效分蘖, 在拔节后酌情施用穗肥。

(3) 前保中促施肥在灌水泡田后与水耙前施用。事先将水口堵好, 然后将肥料均匀地撒入稻田中, 并用耙地工具将肥料耙入耕层7~9 cm处, 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耙后应尽可能少排水, 如非排不可的话, 也应等4~5 d后再排, 不然会造成肥分大量流失。

1.3 适时早插

我省早春气温回升不稳定, 并且比较缓慢。为增加有效分蘖, 促其早熟高产, 应选择适期早插, 并尽量缩短插秧期, 切记不能插6月秧。具体时间应结合本地气象条件, 以确定最佳插秧时间。就我省而言, 第一、二积温区可在5月15日至25日插秧较为适宜, 第三、四积温区可在5月20日至30日插秧较为适宜。

1.4 合理密植

确定栽插密度应从品种分蘖力的强弱和肥力基础以及施肥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基本原则就是, 壮苗宜稀, 弱苗宜密;肥地宜稀, 薄地宜密;分蘖力强的宜稀, 分蘖力弱的宜密;晚熟品种宜稀, 早熟品种宜密;早插宜稀, 晚插宜密。

在移栽规格上, 即确定密度后, 还要确定田间的合理配置。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普通栽培行距20~30 cm, 穴距10~20 cm, 每穴3~5株;旱育稀植栽培行距30 cm, 穴距14~20 cm, 每穴2~3株;超稀植栽培行距30 cm, 穴距26~30 cm, 每穴2~3株。

1.5 插秧质量

当日起秧当日插完, 不留隔夜苗。每穴插苗数一致, 深浅一致, 横竖成行。为保证插秧质量, 须拉紧插秧绳, 绳上所固定的穴距标记要等距离, 按标记插秧。插秧深度要保证在2~3 cm之间, 做到不窝根, 不倒苗, 不漂苗, 不丢穴, 插完后的秧苗应直立, 每穴苗数要正确。

2 本田管理

2.1 前期管理

这一时期属营养生长期。主要工作是保证秧苗成活, 加快返青, 并确保分蘖数和计划穗数。

分蘖是水稻的重要特征。在水稻群体中, 达到10%的稻株出生分蘖时被称作分蘖初始期, 分蘖数增加最快时称作分蘖盛期, 分蘖数达到最高时称作分蘖末期, 而分蘖成穗数和分蘖出生相同时则被称作有效分蘖终止期。此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科学合理追肥, 以保证提高分蘖的数量与分蘖素质;浅水灌溉, 以水护苗, 并视稻苗长势情况适当排水晒田;及时有效防治病、虫、草害, 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2.2 中期管理

这一时段为长穗期, 生长特点就是幼穗分化形成。主要工作是调控长势, 防病防倒伏, 实现穗粒数指标。

此时水稻生长到茎秆节间开始伸长和幼穗分化, 当茎秆基部第一间节伸长到接近2 cm时, 外形由扁变圆, 被称作拔节。地上部分伸长节间一般4~7个。水稻在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期后, 开始进入幼穗形成的生殖生长期。长穗期是水稻一生当中需肥最多的时期, 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一是要及时追施拔节肥和孕穗肥, 通常在抽穗前15 d左右补施穗肥, 每公顷纯氮30~35公斤;追施钾肥提前1周左右, 每公顷施用氧化钾30~35公斤。二是要灌好孕穗保胎水。三是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3 后期管理

这一时期属结实期, 从开花授粉到灌浆成熟。主要工作是合理灌溉, 保持浅层水, 以维持根系的活力和叶的功能, 加快灌浆速度, 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达到安全成熟的目的。

摘要:本文主要就水稻移栽和田间管理技术两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旨在能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生产,移栽,田间管理

移栽与管理 篇2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地上部分保湿:

1、包干: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

2、喷水: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有人采取“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3、遮荫: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二)促发新根:

1、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做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外围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严防淹根。

2、保护新芽:新芽萌发,是新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是大树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树体地上部分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3、土壤通气: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通气管或竹笼)。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二、树体保护

新移植大树,抗性减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的和禽畜危害,必须严加防范。

1、支撑: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3、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至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4、防冻:新植大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此外,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为、禽畜破坏的区域,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可设置竹篱等加以保护。

移栽与管理 篇3

关键词:城镇;园林绿化;大树;移栽;养护管理

作为城镇园林绿化中的一种,大树移栽能够帮助城镇快速形成绿化生态环境,并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城镇园林绿化来说,大树移栽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及措施之一。但大树移栽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大树移栽成活率低已经成为各大城镇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对大树移栽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以及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城镇园林绿化大树移栽技术

1.1 树木选择 由于大树移栽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和生境相似性原则,因此在大树移栽技术上,树木选择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一是对选择移栽的树种能否适应栽移地区立地条件的考虑;其二是对树高、干径、冠幅等外形方面的考虑,选择移栽的树种一定要具备美观的条件,当然选择移栽的树种还要具备旺盛的长势、极强的再生力,而且只有没有病虫害且处于壮龄的树种才能考虑移栽;其三是要核算选择移栽树种的品种、规格以及成本,将起苗、运输条件、成活率等因素逐一考虑周全;其四是将选定的大树按照生长区块进行南北标记,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为其编号、挂卡及建立档案,这样可以方便在移栽时保持树木原来的朝向。

1.2 断根处理 在大树移栽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对被选中的大树进行断根处理,断根处理的时间一般是在移栽前2~3年的春秋季节。断根处理时,应当以树干为中心,以胸径的3~4倍作为半径,依照画出的圆形开始挖掘30~40cm宽、50~80cm深的沟。如果在挖沟的过程中碰到树根就将其切断,但有些树根相对而言是比较粗壮的,工作人员可以先对其加以修剪以保证沟内壁的平整度。沟挖好后可以将肥沃的土壤及时填充进去并分层夯实土壤。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必备的浇水、保湿工作。移栽大树的根部切口经过2~3年的精心养护将会生长出许多新的须根,这非常有利于移栽大树成活率的提高。

1.3 修剪 为了减少树木水分的蒸发从而为接下来的运输和栽植工作提供便利,一定要对移栽大树进行修剪工作。修剪过程的重点是去除徒长枝、病虫枝以及过密枝,在修剪之后工作人员还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对大枝剪口进行涂漆操作或使用塑料膜加以绑扎。

1.4 挖掘 在正式挖掘被选树种前,一定要测量其土球径,对于没有进行切根处理的大树,土球径应为胸径的7~10倍;对于已经经过切根处理的大树,则需要在断根坨的基础上再向外延伸10~20cm,然后再向已经划定的土球外缘挖宽60~80cm。挖掘工作完成之后,需用草绳或蒲包片等软材料对树根进行包扎以避免损伤。

1.5 装车运输 挖掘工作完毕之后,需要及时地将大树吊装运输至所需城镇绿化区。通常来说,吊装大树采用的都是机械起吊、载重汽车运输的方法。装车前需要在树体与车厢接触的地方衬垫草帘或麻袋,这样可以防止树干受到损伤。运输过程中还要符合“上不超高、梢不拖地”这一原则,在吊装和运输这两个环节都要保护好大树根以及大树枝条,这样才能保证大树移栽的成活率。

1.6 适时栽植 大树移栽工作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秋季树木落叶后到春节树木萌芽前这一时间段相对而言更加适宜。将大树带土球移栽后,可以在树穴周围埋植3~5个10~15cm口径的排气管,管口一律竖直向上埋植且分别埋在根部的不同方向。栽植时,还应当向坑底部回填适当厚的肥土与基肥,这样可以保证大树生长所必须的养料充足。将大树慢慢放置进入坑内时,工作人员需将树木保持竖直状态,树冠方位一定要调整至尽量与原朝向相符,然后再撤出之前包扎所用的蒲包片或草绳,最后填土夯实移栽。三脚架的设置可以帮助大树的主干固定,竹条或木条则可以用来稳定树干,这样可以避免根部松动造成的毛细根和新根折断等现象的产生。

2 城镇园林绿化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

2.1 浇水 大树进行栽植后,一定要浇三次透水,第一遍浇水时间是栽植当天,第二遍浇水时间是栽植4~6天后,第三遍浇水时间则在10~15天之后。三次透水浇灌完毕之后则根据气候情况来决定是否浇水。

2.2 整形 为了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一定要将运输以及栽植过程中受伤或被碰断的枝条全部剪除。此外,在大树移栽生长的过程中,还要对枝叶进行适当的修剪,当然这一修剪过程不能影响树冠的基本完整以及树形的美观。

2.3 输液与施肥 为了确保胸径较大的树木树体能够获得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料,可以直接向其树体内输液,这一操作有助于恢复树体活力,从而维持树体生命的平衡。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一直是大树移栽极易遇到的难题,因为移栽的大树都经过了断根、修剪等处理,枝条与根部的伤口比较多,再加上大树萌生的新叶比较幼嫩,树体的抵抗力还比较弱,难以抵御病虫的侵袭。一旦发现病虫后一定要对大树移栽进行药物治疗,在冬季一定要将树干涂白或喷洒石硫合剂,彻底消灭树干上的虫卵及蛹。

3 结束语

本文对城镇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讲解了大树移栽技术以及养护技术。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期待更多相关专业人士加入到本课题的讨论中来,为我国城镇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继琴.城镇园林绿化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192.

[2]郭纯爱.园林绿化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4,20:213-214.

[3]郑翔,郑瑞杰,高荣海.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4:18-20.

水稻移栽与田间管理的技术方法 篇4

(一)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一生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分别是1.8~2.5千克, 0.9~1.3千克, 2.1~3.3千克, 其比例大体是2:1:3。

水稻吸收氮最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化, 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穗分化一抽穗占20%;对磷的吸收量最多时期是分蘖———穗分化。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抽穗开花, 约占60%;其次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30%。

(二) 施肥技术

常用的施肥技术有以下三种:

1、攻前保后施肥法:

重施基肥, 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 并早施重施分蘖肥, 酌情施用穗肥。一般生育期短或早熟品种用这种施肥方法。

2、前促中控中控后补施肥法:

前捉是以基肥为主, 一般占总量的60~70%, 并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到有效分蘖后不追肥, 并在有效分蘖终止后及时排水晒田, 控制无效分蘖, 拨节后酌情省施穗肥。后补是抽穗始期酌情补施少量粒肥, 适用于温度较高, 生长季节长的中晚熟地区。

(三) 适时早插、缩短插秧期

在最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时期插秧, 并尽量早插。缩短插秧的时间。

(四) 合理密植

密植上要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插宜稀晚宜密的原则。密植的范围, 普通栽培行距20~30厘米, 穴距10~20厘米, 每穴插3~5株苗;稀育稀植栽培, 行距为30厘米, 穴距为13~20厘米, 每穴2~3株;超稀植栽培, 行距30厘米, 穴距为27~30厘米, 每穴插2~3株苗。

二、田间管理

(一) 分蘖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分蘖是水稻的重要特征分蘖在主茎节上自下而

上依次发生, 分蘖的出现总是和母茎分蘖, 不能抽穗结实的为无效分蘖。在水稻群体中, 有10%的稻株出生分孽时称为分蘖始期, 分蘖增加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 分蘖增加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 分蘖数达到最多的时期为分蘖末期。分蘖成穗数与分蘖出生相同的时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2、分蘖期田间管理

此期田间管理主要是科学施肥浅水灌溉,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促进有效分蘖, 防止无效分蘖。

(二) 长穗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长穗期的生长发育

水稻生长到分蘖末期, 开始茎杆节间伸长和幼穗分化, 水稻拨节后地上部分的几个节间伸长, 当茎植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1.5~2厘米, 外形由扁变圆时, 称为拨节。地上部分伸长节间一般4~7个。水稻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期之后, 开始转人幼穗形成的生殖生长期。茎的生长锥转入穗的分化。

2、长穗期管理

长穗期一是要施好拨节肥孕穗肥, 一般在抽穗前20~10天, 每公顷施纯氮30~35千克, 再配施氧化钾30~50千克。二是要灌好孕穗保胎水。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及除草。

(三) 结实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称抽穗结实期。经历出穗、开花、灌浆、结实等时期是决定结实率、粒重以及最终产量的关键时期。结实期管理上关键是养根保叶, 为叶片继续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和养分顺利输送创造条件。在粒多基础上达到粒饱, 减少空秕粒在霜前正常成熟。一般要酌施粒肥, 管好水, 注意防治后期病害, 及时收获。

(四) 病虫草害的防治

1.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化学农药, 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 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 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2.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等机械物理装置诱杀、捕杀害虫。

3. 稻瘟病依据GB/T15790的规定, 当稻瘟病的中

心病团出现时, 40%富土一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每公顷1.0~1.25kg对水500倍喷雾;也可用13%灭稻瘟一号或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用量每公顷1.5kg对水500倍喷雾。

4. 稻曲病:

在孕穗中后期每公顷用井岗霉素150~200g兑水750kg喷雾, 或用DT杀菌剂在出穗前兑水喷雾在抽穗前10日内喷施。

5. 水稻二化螟:

依据NY/T59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规定, 在7月上旬二化螟产卵盛期和孵化期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杀螟松等进行喷雾或喷浇。但对稻田养殖的地块不宜使用伤害养殖物的药物。

6. 杂草防治:

移栽与管理 篇5

1 试验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试验对象是沪单二号,对试验对象进行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种植和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种植两种。

我们在3月1号通过棉钵机制营养钵。营养土主要是由土和鸡粪两种成分组成,且二者的比列为四比一,同时还要加进少许的过磷酸钙、硫铵。在营养钵制作完成后,将其放置到苗床中,且苗床的宽度要控制在四尺半,在种植玉米时要对其进行浇水湿润,在确保营养钵完全湿润的前提下在各个钵中种下两粒玉米,之后用营养土对其进行掩埋,要确保营养土的厚度控制在一寸左右,设置好弯弓,再用尼龙膜对其进行遮挡,直到出苗时才能将其拿掉。玉米苗移除后要将其所处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下,在双叶期进行定苗操作。在培育种植苗的过程中避免对其进行浇水,浇水通常是在起苗前一天进行的。幼苗达到四叶期的时候,要在白天将尼龙膜揭开,晚上再遮挡好,尼龙膜的去除时间通常是在起苗前5天。经过对育苗的寒旱练习,从而确保育苗的强壮。将经由营养钵培育的育苗分为两次播种,并且进行两期移栽。同时第一期进行移栽的幼苗的质量高于第二期移栽的幼苗。种植幼苗的土地面积设置为一亩,且前期种植的是油菜,在幼苗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当量的大粪、硫铵施肥,并且对其进行一次性的除虫、松土操作。常规种植方式在3月28号进行。

2 试验结果

2.1 返苗期和成活率

由于营养土中含有了较大比重的鸡粪,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死苗现象,使得幼苗的质量大大降低,但是在移栽后幼苗快速进行了返苗,基本在移栽后4天左右就完成了返苗,死苗率仅为百分之一,且在后期的成长中,没有枯萎或红苗发生。

2.2 生育期

不同播种时间及不同移栽时间的玉米都是在同一时间内成熟的,即7月23号,而用常规方式种植的玉米则是在8月4号左右成熟的,两种种植方式的成熟时间相差了大约10天。这就说明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方式能提高玉米的成熟时间。同时两个播种时间的玉米同时成熟也说明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不必过早的进行播种。

2.3 农艺性状

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的不同播种时间、不同移植时间的.玉米植株高度按种植先后及移植先后的顺序依次是210cm、215cm、221cm、219cm,穗位高依次是76cm、81cm、81cm、79cm。而通过常规方法种植的玉米株高为226cm,穗位高为96cm,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玉米株高及穗位高明显低于常规方式种植结果,其抗风性相应的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就说明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玉米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风能力。

随机对不同种植方式及不同种植时间、移植时间的玉米进行选取,其中千粒玉米重量最大的是种植时间较晚的移栽玉米,其重量为278克,而种植时间较早的玉米的千粒重量最小,为265克。而通过常规方式种植的玉米其千粒重量是203克,相较于上年,其重量降低了59克,这也是由于概念气候不利于玉米灌浆造成的。然而该年移栽玉米的千粒重量的平均值则比上年增加了12克左右,比上年常规种植方式种植的玉米的千粒重量增加了将近70克。这就说明,通常常规方式种植的玉米其玉米粒的重量受环境、气候的影响严重,而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玉米则不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4 产量

通过对四组育苗结果比较,发现晚种植、先移栽两组育苗的玉米产量较高,其产量比常规方式种植的育苗产量高出了8.4%。而早种植、晚移栽的组育苗的产量也比常规方式种植的育苗产量高出了3.1%。而其他两组育苗的玉米产量则比常规方式种植的育苗产量分别减产3.1%、1.8%。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可以指导,种植时间较晚的育苗的产量较高,而随着种植时间的加长,其玉米产量则出现了下降现象。

3 结论

(1)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玉米的成熟时间要比常规种植方式早10天左右,通过对种植时间的把握,能使其玉米产量和常规方式大致相同,甚至会出现增产的结果,表明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玉米是合理的。

(2)确保营养土的营养全面、土质疏松,及钵体坚硬,能大大降低缓苗时间,促进育苗根系的生长。

银杏大苗培育与移栽技术 篇6

关键词:银杏大苗;培育;移栽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44-02

银杏树树干挺拔,树姿雄伟,树叶夏季翠绿,秋末金黄,是优良的行道树、庭荫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15cm以上银杏大苗的市场渐趋紧俏。砀山县从20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栽培银杏,现在成片栽植面积超过0.2万hm2,2012年底,全县银杏保存量已近480万株,15cm以上大苗保有量150万株以上。笔者多年从事银杏大苗培育工作,现将培育要点总结如下:

1 培育方式

1.1 种苗繁育 生产上一般选用播种育苗。这种方法繁育的实生苗雄株比例高、树形紧凑、干性强、侧枝分层明显且开张角度小,市场前景好。在园林育苗中,为了培育雄株和提高苗木的生长量,使树干加粗和树冠快速成形,也可采用嫁接繁殖。

1.2 培育模式 银杏绿化大苗规格大、生产周期较长、占地多,培育时间一般在10~15a以上,以往单纯依靠在专业苗圃内培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多数地区采取银粮间作及营造银杏防护林网的方式,培育银杏绿化大苗。具体方法是,初期加大栽植密度,胸径8cm以上后逐年外移,作为小规格绿化大苗出售。砀山县的葛集镇张马吴村、砀城镇蒋营村、赵屯镇汪屯村90年代结合村庄片林改造,利用四旁的空闲土地来培育大苗,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葛集镇张马吴村,银杏栽植面积超过200hm2,形成了皖苏鲁豫边界最大的银杏苗木交易市场,年成交额在2亿元以上。

2 肥水管理

培植银杏绿化大苗,要加强肥水管理,实行大肥大水。尤其注意在每年秋季10月底期间施足1次基肥,基肥以土杂费、饼肥等有机肥料为主。施肥采用辐射状沟施为宜,离树干越远,施肥沟渐深、渐宽。由于银杏根系分布较浅,施肥深度要控制在15~25cm,以免伤根。肥料施入沟穴后要与土壤拌匀,覆土压实,随后浇灌1次透水,2~3d后对树下全面中耕松土1次。也可以采用普遍撒施,然后用铁锹翻地、铁耙搂平的办法,两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多年经验证明,施肥时间以秋末最好,施肥当年即可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利于来年树体生长。春季施肥常使树木根系受到一定伤害,且肥效较慢。

银杏树株的生长习性喜水且怕水渍,生长季节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一般在3月上旬、5月上旬及10月上旬结合追施复合肥各浇1次透水,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银杏树怕涝,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经调查,树盘积水超过48h就可造成银杏死亡。

3 苗圃内移植技术

培育15cm以上大苗一般需要10a以上,生产上往往需要多次移植,通过二级育苗、三级育苗才能达到规格要求。银杏缓苗期较长,如何提高大苗移栽技术,尽量缩短缓苗期,是快速培育银杏大苗的关键。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在大苗移栽时应重点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3.1 移植时间 银杏苗木的移植时间,以深秋移栽效果较好,缓苗期比春天移栽要短得多。秋季移栽可使根系通过秋冬时期与根际土壤的吻合,有利于根系尽快、尽早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大大缩短缓苗期。据调查,6cm左右的苗木在叶落90%时移植,,翌年可以抽生15~20cm的枝条,远超过春季移植,缩短近1a的缓苗期。苗木移栽后在树干基部高培土,培土高度30~50cm,或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盘,利于保温保水,可有效地保证根系安全越冬。

3.2 带土球移栽 苗木带土球移栽是缩短缓苗期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银杏苗木不管规格大小,应尽量带土移栽,特别是15cm以上大苗,必须带土移栽。所带土球直径为苗木地茎的5~8倍。为便于打土球,移苗前1d可浇1次透水。带土移栽的好处是,在移栽过程中有效地保留了一部分毛细根,移栽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及缩短缓苗期。

3.3 栽植深度 银杏苗木生长季节呼吸强度较大,深栽往往导致根系呼吸缺氧,大大减弱根系的吸收能力,影响苗木的成活和后期生长。栽植过浅,则不利于苗木抗旱。一般让苗木根颈与地面保持相平,浇完定根水后用5~10cm厚的表土覆盖树盘。

3.4 栽植方向 起苗时在苗木主干上作方向标记,移植时做到原方向栽植。苗木的原方向栽植,利于苗木地上、地下对环境方位的适应,有利于恢复正常生长。

4 绿化工程用大苗移栽技术

园林绿化工程常要栽植胸径15cm以上的银杏大苗,以便尽早取得观赏效果。银杏大树移栽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年四季均可移栽。但是移栽后缓苗期相当长,有的需要5a以上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生长。除采用以上综合技术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4.1 坑底泥浆固定 在树根土球进入栽植坑前,先在坑内填入挖出的表土及50kg以上的土杂肥,掺匀后加水,搅成稠泥浆,然后把土球放入泥浆内,剪除缠绕土球的草绳,把树干扶正,填土。然后沿坑周围打一围堰,坑内灌足定根水。待水全部渗下后进行根际培土,培土高度为50~60cm。

4.2 重截树冠主枝及侧枝 起苗时对树冠主、侧枝进行短截,截留时应使下部主枝最长,向上逐渐缩短,主枝上保留少量侧枝,顶梢不可剪截,栽植时注意保护顶梢,避免损伤。苗木移植后,可以有效减少地上水分蒸發和树冠对风的阻力。

4.3 树干支架固定 所栽大树在浇定根水前,用3~4根2/3树高长度的木杆或竹竿,对树干支撑固定,上端绑牢,下端撑入地内,防止向外松滑。

5 抚育管理

5.1 中耕除草 在浇水和下雨后,结合施肥及时中耕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杂草生长和土壤养分的消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

5.2 修剪 将过密枝、枯死枝及病虫枝剪除即可,要注意保护中央顶梢不受损伤。

5.3 病虫害防治

5.3.1 银杏干枯病 生长不良的银杏易感染干枯病。染病后,树皮上产生变色的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树皮粗糙不明显,以后随着病部扩展,并逐渐肿大,树皮纵向开裂。感病枝干的病斑蔓延,逐步使树皮成环状坏死,最后导致枝条和植株死亡。主要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减少病原,刮皮杀菌,用甲基托布津或10%碱水涂刷伤口,也可刮下染病树皮集中烧毁。

杨梅小苗移栽管理技术要点 篇7

浩口乡自2004年起开始人工种植杨梅, 相继从湖南、贵州等地引进种苗, 主要品种为东魁和荸荠种。现有人工种植面积40多hm2, 部分已开始挂果。通过多年的摸索, 总结杨梅小苗移栽管理技术要点, 为杨梅的人工种植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地块选择

1.1 园地要求

杨梅属四季常绿乔木, 可用于经果林, 也可用于绿化。作绿化用对地块无特殊要求, 作食用时园地必须符合食品对环境的要求。一般选择自然植被好且环境控制指标无超标地区, 宜远离城镇居民区、工矿企业区、废弃 (旧) 物堆放区和排污区等, 最好避开主道交通干线。蕨类、阔叶树、针叶树等较多的地方适合杨梅生长。

1.2 气候要求

杨梅适宜在平均温度16℃、有效积温5000℃以上地区生长, 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9℃, 夏季气温超过29℃时影响结果和果实品质。年降雨量1000 mm以上, 其中2—4月份降雨量要求在260 mm以上, 6月份降雨量要达到160 mm以上。种植在海拔高度300~600 m地区的果实品质较好, 随着海拔升高, 果实品质逐渐下降。浩口乡在1200 m以上地区也有杨梅生长, 但果实小、酸味大。

1.3 土壤及地形

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 p H值4.5~6.5为宜。地形以丘陵或山坡地为好, 宜选择南北坡种植, 北坡果实口感柔软, 风味佳, 品质好于南坡。

2 种苗选择

2.1 品种选择

用于经果林应选择经济性状良好的品种。目前较受欢迎的品种有东魁和荸荠种两种。东魁具有果大、果色紫红、甜酸适口、树势强、枝条稀疏、抗风力强、产量高而稳定、晚熟 (7月上旬成熟) 等特点, 缺点是采摘前落果相对较多;荸荠具有果较小、紫黑色、可食率高、早熟 (6月下旬成熟) 、落果少、适应性广、丰产稳定等特点。杨梅果实采摘期较短, 一般10~15 d结束, 选种时可以考虑早熟与晚熟品种搭配, 增加经济效益。

2.2 选苗

宜选择优质嫁接苗, 且经严格检疫, 尽量在同纬度地区引种。要求苗高30~40 cm、粗0.5 cm以上, 嫁接口愈合良好, 有1~3条主枝且分布均匀, 根系发育良好, 须根细而多, 植株矮壮, 叶色深绿, 叶芽饱满, 无褐色病斑, 枝上无癌肿病斑, 无地衣、苔藓、介壳虫等寄生物。

目前杨梅种苗有营养苗 (营养钵中培植的种苗, 可带营养土移栽) 和裸苗两种。营养苗栽植成活率高 (可达95%以上) , 缺点是搬运不便、成本高;裸苗具有轻便、价格便宜等特点, 但栽植技术要求高。

2.3 起苗及运输

由于杨梅苗须根少, 起苗前1周浇足水分, 起苗时尽量少伤根须, 裸苗宜用锄头挖苗, 起苗后按每株留足3根主枝、每枝留足10个饱满叶芽剪枝, 伤口处及时涂抹石灰水或白乳胶。裸苗要蘸浆 (根蘸泥浆) 、扎捆 (50株) 、包装 (根部用塑料袋包扎) 。营养苗要分层紧靠摆放, 避免挤压和摇晃。车厢应用篷布遮挡, 避免风吹、日晒、雨淋, 夜间运输效果佳, 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做到“即起、即运、即栽”。

3 苗木移栽

3.1 移栽时间选择

重庆地区适宜的定植期为春季 (2月上旬至3月中旬, 清明节前后) 和10月中下旬 (小阳春) , 一般选择雨天起晴定植。根据重庆地区气候特点, 春季雨量充沛, 每次雨季来临前都有几天晴天, 故在下次雨季来临前抓紧时间准备好窝穴, 待窝穴充分吸收水分后抓紧时间定植;因进入10月后雨量偏少, 定植时间不宜把握, 故裸苗尽量选择在春季移栽。

3.2 窝穴准备

移栽前先挖好定植穴, 挖穴宜在冬季进行, 有利于土壤腐熟和减少土壤病虫害。行株距根据山势可规划为5 m×6 m、6 m×6 m、5 m×7 m等, 也可视地形而定, 每667 m2约栽20~27株。定植穴最好沿等高线上开挖, 窝穴长×宽×深为1 m×1 m×0.8 m, 施足基肥, 每穴施腐熟人畜粪20 kg左右, 基肥施于穴底部, 并用挖出的表土拌匀, 将挖出的底层土覆盖窝穴表面待用。窝穴周围的杂草和柴木可待苗木成活后再除去, 避免因暴晒土壤水分过量蒸发。

3.3 定植

栽植时在备好的定植穴上打窝, 深度和大小根据种苗确定, 因杨梅接穗部位能自生根, 取代砧木根, 定植时要适量深植。营养苗定植时, 先将塑料钵底部用小刀划十字口, 沿十字方向将营养钵掀过钵底, 连同营养钵一起将种苗放入窝内, 扶正后沿钵壁将营养钵小心去掉, 保证营养土完好, 再用细土将营养土四周完全覆盖并压实 (禁压营养土) , 最后培土至根际 (馒头型, 可覆盖杂草) 即可。裸苗定植时, 需按比例使用生根剂, 先备足泥土 (颗粒尽量小) , 再按生根剂说明备足水, 将泥土伴入水中调成糊状, 最后将生根剂调入其中备用。栽植时将杨梅种苗根部完全浸入糊泥中, 使其根系充分浸透后定植, 植株要正, 根系要舒展、禁伤根, 剪叶 (每张叶片剪去三分之一) , 视情况浇足定根水, 培土表面盖农膜或杂草效果佳。杨梅属于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极少见) , 在无野生杨梅的新区, 要在上风口配栽1%~2%的雄株。

4 种植管理

4.1 浇水

裸苗移栽的水分管理非常重要, 土壤缺水是造成死苗的主要原因, 如发现培土反白应及时浇水。浇水时沿培土轻轻浇入, 让水分慢慢浸透, 然后沿窝穴盖上10 cm厚的稻草, 保湿效果好, 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浇水, 排水条件差的地方要防止渍苗。营养苗水分管理比较粗放, 重点防止砂砾地和瘠薄地缺水。

4.2 施肥

施肥管理是培养树体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挂果的早迟。合理施肥则树体生长迅速, 营养苗3年可见挂果, 裸苗5年可见挂果。杨梅根系有固氮菌, 对氮肥需求不大, 对磷肥需求也较小, 成年果树对钾肥要求较高 (禁氯化钾, 因杨梅对氯离子敏感) 。为了促使树体发育达到早果, 一般幼苗提倡多施氮肥 (禁施硝态氮, 易造成亚硝酸盐超标) 、适量补充钾肥。定植成活正常抽梢后, 每年的2—9月, 每月施肥1次, 每株可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或沼液2~6 kg, 也可施用硫酸钾或尿素, 一般选用硫酸钾, 每株0.1~0.2 kg, 撒施于树冠投影部位后培土, 用量可视树体适量增加, 施用尿素时要做到少施、勤施, 谨防“烧根”。入冬和开春分别重施底肥, 沿树冠投影处环状或放射状交替开沟, 深度约20 cm, 每株施用腐熟农家肥5~20 kg, 拌硫酸钾0.4~0.6 kg, 盖上土壤。

4.3 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常见的杨梅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4.3.1 卷叶蛾

卷叶蛾主要危害嫩叶, 5月上旬始见, 主要为害新叶, 如不及时防治, 危害率可达90%以上。

防治方法: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胃毒剂、触杀剂均可) 防治, 始发期全园施药, 狠杀一代, 抽发夏梢时可施药预防。

4.3.2 杨梅粉虱

杨梅粉虱, 主要为害嫩枝, 4月中下旬初见, 6月中下旬盛发, 于始发期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胃毒剂、触杀剂均可) 防治。

4.3.3 白蚁

白蚁以啃食杨梅树主干和根部, 并筑起泥道, 损伤韧皮部及木质部, 造成叶黄、枝枯、树死。可用除蚁剂诱杀白蚁。

4.3.4 杨梅褐斑病

杨梅褐斑病, 又名炭疽病, 俗称杨梅红点, 较为常见。主要危害叶片, 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 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病斑多时叶片干枯脱落, 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 1年发生1次。

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 多施有机肥和钾肥, 排水要良好。喷洒70%代森锰锌6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

4.4 整形

幼年杨梅树以培育树体为主, 尽量保证枝叶茂盛, 以促使根系发达。根据果树树冠先进管理经验, 杨梅树冠宜采用低矮冠树冠管理, 即幼树定干高度15 cm以下、树冠高度控制在2.5~3.0 m以下, 培育3~4条主枝, 主枝与主干呈45°角均匀分布, 不留副主枝, 直接在主枝上培育结果母枝群。避免枝条重叠和交叉, 树冠基本形成后按成年果树实施修剪管理。

摘要:简要介绍杨梅小苗移栽的地块选择、种苗选择、苗木移栽、种植管理要点, 提高小苗移栽成活率, 为杨梅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金叶络石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 篇8

1 移栽过渡苗床制作

过渡苗床可建在普通塑料大棚内, 床宽1.2m左右, 床四周用砖砌高30cm, 床底整平, 上铺20~25cm厚的栽培基质。栽培基质是否适宜是组培苗移栽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疏松通气、适宜的保水性、清洁卫生是组培苗对基质的基本要求。从多种基质配比结果来看:泥炭∶蛭石∶珍珠岩 (体积比) =3∶1∶1较好, 金叶络石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组培苗是在无菌条件下繁殖培育的, 在移栽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需要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 因此需要对过渡苗床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处理, 尤其是基质重复使用时, 一定要进行细致消毒。在实践中使用1 000~1 500g/kg敌克松溶液浇透整床基质, 再用0.1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苗床表面及四周, 24h后即可移栽小苗。也可用福尔马林800倍液喷洒苗床表面, 用塑料薄膜密封24h以上, 再通风12h即可使用, 以上2种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过渡移栽管理

2.1 组培苗出瓶移栽

组培苗出瓶是保证移栽成活的第1步, 是从无菌及温、光、湿度稳定环境中进入到自然环境中, 从异养过渡到自养过渡的一个炼苗过程。幼苗出瓶操作过程要小心仔细, 移栽前先将培养瓶盖打开, 培养温度为25±2℃, 光照时间为12h/d, 光照强度为1 389Lx条件下炼苗3d。用镊子小心地将无菌苗从培养瓶中取出, 洗净根上的培养基, 移栽至苗床。

2.2 湿度管理

金叶络石组培苗出瓶前是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生长的, 因此出瓶初期保持高湿的小环境至关重要。根据试验, 金叶络石移栽初期3~5d棚内空气湿度需保持在95%以上, 5d后仍需半封闭保持80%相对湿度2~3周, 若移栽后的前3~5d不能保证95%以上空气湿度, 则成活率下降到50%以下。移栽后也要注意基质湿度的控制, 淋足定根水后还要2~3d淋水1次。

2.3 光照与温度管理

组培苗室内生长环境是在弱光、基本恒温条件下, 因此移栽后应注意遮光及控温。一般移栽初期应用70%遮光7d, 以后用50%遮光, 2~3周即可除去遮阳网。试验表明, 金叶络石在9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移栽成活率较高, 冬季及早春移栽成活率最高, 冬季应在大棚内加盖内棚, 苗床基质保持在15℃以上, 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 3月份之前成活率可达85%以上, 此时大棚内最高温度一般在32℃以下, 4~5月仍可保持80%左右成活率, 此时大棚内最高温度一般在35℃以下, 而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 成活率明显下降, 最高仅为50%左右。

2.4 病害防治

保持环境清洁、尽量减少污染是组培苗移栽成活的根本所在。幼苗浇灌时应尽可能选择清洁的水源, 移栽当天喷施营养液, 并喷施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1 0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 每隔7d左右喷施1次, 连续喷施3~4次, 前后2次交替使用不同杀菌剂效果更好。

3 大田移栽

金叶络石组培苗经过过渡苗床移栽成活后, 一般在苗床过渡40d左右即可移入大田, 移入大田后可与其他繁殖方法生产的种苗一样管理。

参考文献

[1]种高军.大花惠兰组织培养及组培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06 (5) :135-136.

[2]于永根, 李玉祥, 秦昕祺.红叶石楠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 2002 (5) :43-45.

[3]邹清成, 朱开元, 潘晓韵, 等.金叶络石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5) :961-962.

[4]黄闽敏, 刘晓芳, 曹春爽.寒兰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多因子正式试验研究[J].北方园艺, 2009 (4) :53-55.

[5]周玉玲, 姜曙光, 孙凤岭, 等.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5) :43, 46.

大型树木移栽的养护管理技术 篇9

关键词:大型树木,移栽养护,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大型树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由于一些园林工程, 特别是重点工程, 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 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型树木。大型树木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 成本较高, 而且大型树木的根系再生能力与幼树相比明显减弱, 难以成活。因此, 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1 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已经移植或经过断根处理的大型树木, 在移植过程中, 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 吸水能力大大降低, 导致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 甚至死亡。因此, 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型树木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 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 地上部分保湿

1.1.1 包干

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均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经包干处理后, 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 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 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 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目前, 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 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 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 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 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 尤其是高温季节, 往往会因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而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 对树体造成伤害。

1.1.2 喷水

树体地上部分 (特别是叶面) 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 因而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 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 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 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 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 效果较好, 但较费工费料。有人采取“吊盐水”的方法, 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 运用吊盐水的原理, 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 并定期加水, 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 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 在抽枝发叶后, 仍需喷水保湿。

1.1.3 遮荫

大型树木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 要搭制荫棚遮荫, 以降低棚内温度, 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 密度较大的区域, 宜搭制大棚, 省材又方便管理, 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 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 cm左右距离, 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 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 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 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 逐步去掉遮荫物。

1.2 促发新根

1.2.1 控水

新移植的大型树木, 根系吸水功能减弱, 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 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若土壤含水量过大, 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 抑制根系的呼吸, 对发根不利, 严重时会导致树木因烂根而死亡。为此, 首先, 我们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 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 检查分析, 谨慎浇水, 同时还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其次, 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 在第1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 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 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 要开排水沟, 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再次, 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 (一般要求-1.5 m以下) 。在地下水位较高处, 要做网沟排水, 将地下水排至场外, 严防淹根。

1.2.2 保护新芽

新芽萌发, 是新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 是大树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 树体地上部分的萌发, 对根系具有有效的刺激作用, 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 在移植初期, 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 让其抽枝发叶, 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 在树体萌芽后, 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 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1.2.3 土壤通气

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此, 一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 以防土壤板结;二要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 (通气管或竹笼) 。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 要及时清除, 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2 树体保护

新移植大树, 抗性减弱, 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和畜禽的危害, 必须严加防范。

2.1 支撑

树大招风, 大树种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 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 支撑点以树体高度的2/3处左右为好, 并加垫保护层, 以防伤皮。

2.2 防病治虫

坚持以防为主, 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 勤检查, 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 要对症下药, 及时防治。

2.3 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 根系吸肥力低, 宜采用根外追肥, 一般15 d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1.0%的肥液, 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 遇降雨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 可进行土壤施肥, 要求薄肥勤施, 慎防伤根。

2.4 防冻

新植大型树木的枝梢、根系萌发迟, 年生长周期短, 积累的养分少, 因而组织不充实, 易受低温危害, 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首先, 入秋后, 要控制氮肥, 增施磷、钾肥, 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光照强度, 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 加强树木自身抗寒能力。其次, 在入冬寒潮来临之前, 做好树体保温工作, 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此外, 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为、畜禽破坏的区域, 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并可设置围栏等加以保护。

夏季树木的移栽技术和管理方法 篇10

1 夏季树木移栽易出现的问题

1.1 树体内水分代谢失衡

树木的生长发育依赖水分, 树木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其它矿物质, 并通过树体内的循环系统把这些营养物质传送到其它的器官和组织, 进行光合作用, 进而为树木的叶片和其它活细胞提供维持生命的有机物, 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1]。树木的光合作用是树木和土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但树木一旦移栽就会使根系离开土地 (特别是大树, 大树的根系发达, 需要大量的土壤才能维持正常生长, 移栽难度更大) 。树木根系与土地的分离容易造成原有的水分代谢平衡被破坏, 而这个平衡的破坏有可能造成树木在移栽过程中难以成活。

1.2 树木不能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1) 夏季温度高, 气候干燥, 这些是影响树木移栽的自然因素。 (2) 树种的原因。一些移栽的树木存在生长环境的差异, 南方的桔树移栽到北方, 肯定会出现不适应气候的状况, 易造成树木发育不良、树木矮小。 (3) 人为因素。城市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人口密集, 树木可能会遭到人为的破坏以及恶劣生长环境的破坏。除了这些因素外, 树木在移栽后管理不当、不按时给树木浇水、忘记固定树木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树木的正常生长, 使树木不能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造成树木移栽失败。

2 树木在夏季的移栽技术

2.1 移栽前

2.1.1 准备工作。

首先, 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树木, 选好树木后, 根据要移栽的树木, 判断出最适宜生长的环境。改良土壤的p H值, 疏松土壤, 但要保证土壤厚度能够维持树木根系的正常发育。选择理化性能较好, 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加入适当的珍珠岩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可以在土壤底部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 提高土壤的保肥性。用3%~5%的消毒液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 为移栽的树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1.2 移栽树木的具体技术。 (1) 遵循“当天挖掘, 当天栽植”的原则。 (2) 树木移栽的时间选择。如果在夏天移栽树木, 就要避开白天的高温, 选择在阴湿天或者傍晚起苗。 (3) 树木枝叶的修剪。树木还在圃地中就进行修剪, 在修剪过程中注意树枝的剪口一定要平滑, 如果树枝的伤口过大, 涂抹伤口愈合剂或者草木灰防止树木受到感染, 并把修剪过的伤口用塑料薄膜包扎, 防止水分散失和真菌感染。 (4) 树木的起挖。起挖树木时, 保证土球的直径为树胸径的7~10倍, 厚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0.6倍, 并用软材料包扎土球。 (5) 树木的运输工作。为了减少树木运输过程中的蒸腾量, 可以对树木使用1%~3%的抑制蒸腾剂, 使用有棚架, 能遮荫挡风的安全车辆对树木进行运输, 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 还可以根据树木的大小排放树木, 保护树木[2]。

2.2 定植

树木一旦运到工地, 及时组织种植。首先, 根据土球的大小调整树坑的直径以及深度。保证树木根系的透气性, 防止高温时产生的乙醇损伤根系而造成树木坏死。施加以磷为主的复合肥, 搅拌土壤, 施加复合肥至沟深的70%后, 填实土壤, 使之与地面相平[3]。然后开始栽树, 把树扶正后, 观察树冠和根系, 调整树木的种植方向, 小心去除土球外面的包装袋, 再往树坑里填土并分层捣实, 一边填土、一边灌水, 浇足第1次水后, 使覆土层略高于种植地形成围堰。

2.3 移栽后的管理

2.3.1 树木的灌溉。

在栽植完成后要对树木灌大水, 每隔3~5天再次进行灌水, 第2次灌水后, 灌水间隔时间应逐渐延长。需要注意的是, 每次灌水后都应及时给树木松土, 从而保持土壤的温湿度, 增强土壤透气性, 促使树木尽快适应土壤, 早发新根。

2.3.2 树木的固定。

在移栽完树木后, 及时固定树木, 可以使用“十字支撑法”或者“三角支撑法”, 既能保证树木直向生长, 又能防止树木被风刮倒,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支撑树木时, 为了避免支撑物把树木划伤, 可以在支撑点处绑上草绳或者蒲包片等软材料。

2.3.3 树木的水分保持。

树木在运输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水分的散失, 而且树木在移植后到树木发出新根前, 树木根系对新土壤不适应, 不能够及时从地下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树木生长, 夏季的温度较高, 树枝叶在不断散发水分, 容易造成树木体内的水分失衡, 因此, 可以用草绳包扎树干, 以减少蒸发量。需要注意的是, 草绳不可以绑得太紧, 而且要时常保持草绳的湿润状态。

2.3.4 树木的营养。除了保证水分的充足外, 还要定期对树木进行施肥。新移栽的树木因为修剪, 伤口较多, 而且因生长环境改变后会不适应, 很容易感染病虫害。再加上夏季害虫以及病菌的生长速度快, 如果不做好树木病虫害的治理工作, 定期对树木喷药[4], 树木很难成活。

3 结语

做好移栽前的准备, 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规范对树木进行移栽, 及时处理好移栽树木的灌溉与病虫害防治工作, 加强树木管理, 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 推动城市绿化建设, 创造更美更绿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田涛.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J].低碳世界, 2013 (12)

[2] 陈德龙.夏季移栽树木技术与管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9)

[3] 马艳伟, 杜戈, 何磊等.夏季树木移植技术[J].北方果树, 2012 (4)

移栽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河南;安阳;棉花;无土育苗;地膜直播;示范

中图分类号:S562.0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4)04-0044-02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4.04.012

0引言

棉花是河南省安阳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种足种好棉花是广大棉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安阳市作为国家和河南省规划的棉花优势区域后,广大棉区具有良好的植棉条件和技术水平。为了筛选适合当地的植棉模式,作者在育苗移栽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结合配套棉花早熟品种,于2013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安排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与地膜覆盖直播栽培两种模式的对比示范试验,让棉农掌握和选择适合植棉模式,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对提高安阳市棉花生产现代化水平,实现棉花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小区试验

1.1.1试验方法 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土壤类型为沙壤土,中等肥力,地势平坦,灌排条件较好,为棉花一熟栽培。试验设地膜覆盖直播(A)和无土育苗移栽(B)两个处理、3次重复、4行区,小区面积26.68 m2。棉花品种为豫杂35,种植密度27000株/hm2。地膜覆盖直播处理于4月25日播种,无土育苗移栽处理由红太阳种业提供苗龄为子叶平展,未出真叶的棉苗于5月4日移栽。

1.1.2田间观察记载 每小区选择有代表性观测行取连续10株进行调查。观察和调查的项目有移栽期、返苗期、成活率、现蕾期、开花期、结铃期、吐絮期等;各时期叶片数、株高、果枝数等;伏前桃、伏桃、秋桃;种植密度、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情况;主要生产管理活动及天气情况。

1.1.3田间管理情况 棉花播种或移栽前基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干鸡粪1500 kg/hm2;7月20日追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播种前浇水选墒和7月20日浇水追肥。7月10日整枝、7月22日打顶。全生育期共治虫9次,主要防治盲蝽象、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1.2 大区示范情况

示范田设在内黄县东庄镇汉晁村、三流河村和城关镇张庄村,土壤类型均为沙壤土,中等肥力,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各示范点均设上述两处理大区示范田666.7 m2。其田间观察记载和管理措施同小区试验田基本一致。

2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差异

观察结果表明,A处理的现蕾期、开花期、结铃期、吐絮期分别较B处理提早9天、11天、14天、9天,表明地膜覆盖直播栽培比无土育苗移栽栽培的生育进程要快。

2.2 生长差异

5月10日和7月15日的株高调查结果表明,A处理较B处理的株高日增长量增加0.22 cm(A处理平均日增长量0.86 cm,B处理平均日增长量0.64 cm)。与8月15日的调查数据表明,A处理比B处理的果枝数、蕾数、成铃数分别多2.45、3.25、6.5个/株。

2.3三桃比例差异

A处理的三桃比例为0%、76.3%、18.3%,而B处理的三桃比例为0%、64.7%、35.3%。B处理的秋桃比例增大,使铃重降低,品质变劣。

2.4霜前皮棉产量差异

霜前皮棉产量结果表明,A处理较B处理增加238.5 kg/hm2,增产49.4%,方差分析表明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主要表现在总铃数增加(增加139695个/hm2),铃重和衣分也略有增加。

3 小结与讨论

浅谈大树移栽的养护管理技术 篇12

关键词:养护,固定

1 移植前大树处理

(1) 切根处理。采取断根 (回根、切根) 使主要的吸收根系回缩到主干根基附近, 在大树移植前1~3年, 分期切断树体根系, 以促进侧、须根生长。具体办法:以树干为圆心, 以胸径3~4倍为半径画圆断根;用0.001%浓度的萘乙酸涂抹切口, 促生根;拌着肥料的泥土填入夯实, 定期浇水。

(2) 平衡修剪。根系受伤严重, 对树冠修剪, 以减少地上部分蒸腾。保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平衡, 具体修剪方法有全株式、截枝式、截干式, 实践中视树种的生长发育特性而定。

(3) 树体处理。树冠用麻绳收冠, 绳着力点垫软物, 以免擦伤树皮。大树高时, 并有倾斜, 在挖前用毛竹杆将树体支撑, 以防倒伏。

2 移植后的养护管理

2.1 水分保湿

(1) 包裹树干。

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 可起到一定的保湿和保温作用, 还可减少阳光照射和干风吹袭, 使树干、树枝减少水分的蒸发。目前, 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 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较好, 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 不利于被包裹树干的呼吸作用, 尤其是高温季节, 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 会引起高温, 灼伤树干、嫩芽或者隐芽, 对树体造成伤害。

(2) 树木喷水。

树体地上部分 (特别是叶面) 因蒸腾作用易失水, 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 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 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 根据树冠大小安装1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 效果较好, 但较费工费料。也可采取:“吊盐水”的方法, 即在树枝上挂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 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 并定期加水, 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 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 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3) 大树遮荫。

大树移栽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 是管理难度最大的时期, 这时应搭制荫棚遮荫, 降低温度, 减少树木水分的蒸发,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具体做法是全冠遮阴, 荫棚上方与树冠保持50cm的距离空间, 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 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 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 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2.2 促发新根

(1) 控水。

一定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 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 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二是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 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 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积水处, 需开排水沟, 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三是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 (一般要求-1.5m以下) 。在地下水位较高处, 要做网沟排水, 汛期水位上涨时, 可在根系外围控深井, 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 严防淹及根部。

(2) 保护新芽。

新芽萌发, 是新移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 是大树成活的特征显现。新芽的生长, 会对大树根系产生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 促进根系的萌发, 因此, 在移植初期, 对树木新芽需加以保护, 让新芽茁壮成长。抽枝发芽, 这期间要特别注意加强喷水和遮荫等养护工作, 保证新芽、新梢的生长。

(3) 土壤透气。

一是做好中耕松土工作, 以防土壤板结。二是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 (通气管或竹笼) , 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 以保证良好的通气性能。

2.3 树体保护

(1) 支撑固定。

大树移栽后必须进行树体固定, 以防止因风吹导致的树冠歪斜, 同时对于树根根系的固定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正三角桩固定法, 支撑点以树根高2/3处左右为好, 并加垫保护层, 以防伤皮。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为、禽畜破坏的区域, 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 设置竹篱等隔离措施加以保护。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 大树的根系生长完善后方可拆除固定支架。

(2) 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栽初期, 根系吸肥力低, 宜采用根外施肥, 一般15天左右追肥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1.0%的肥液, 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 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 可进行土壤施肥, 要求薄肥勤施, 慎防伤根。

(3) 防冻。

一是入秋后, 要控制氮肥, 增施磷钾肥, 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光照强度, 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 提高自身抗寒能力。二是入冬寒潮来临之前, 做好树体保温工作, 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4) 病虫害防治。

大树在移植的过程中, 要经历锯、截、移栽等过程, 树木伤口多, 树体的抵抗力十分脆弱, 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移植初期, 管理人员要加强各类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杀死等农药混合喷施, 但要严格按照稀释比例进行调和或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比, 既达到预防的目地, 也不能伤害树木本身。

新移栽大树的养护重点、养护方法, 因环境条件、季节、树木的种类不同因此会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们要因时、因地、因树的不同, 灵活地加以运用。还有就是加强自我的不断学习, 了解掌握新的移栽知识和技术。其实, 真正地热爱这个职业, 是用满腔的热情、用细心和耐心去干好园林管理工作, 才能使我们的园林花开满园。

参考文献

[1]孟香芹.大树移栽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7) .

上一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下一篇:医患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