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现状

2025-01-20

制种现状(精选9篇)

制种现状 篇1

1 酒泉种业现状

酒泉市制种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特别是“九五”以来, 全市制种产业按照“建立大基地、组建大龙头、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争创高效益”的思路, 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不断扩大, 产业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达到了37万亩, 占全市耕地面积168万亩的22%, 比“九五”末增加了70%。所生产的种子销往美、日、德、韩、意、荷、以色列、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鲁、冀、辽、豫、川、苏、晋、湘、陕等23个省、市、自治区。

在长期的对外制种合作中, 全市种子行业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种子生产专业人员和种子科技示范户。据统计, 2003年全市从事种子生产、营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 其中科技人员占80%以上, 培养种子科技示范户1.5万户, 制种农户达到10万多户。制种产业的发展, 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带动了酒泉饮食服务、旅游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 搞好制种产业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也是全面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和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证。

2 发展特点

纵观酒泉种业近30年的发展历史, 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2.1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企业与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实现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之间的有效对接。目前, 全市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40家, 其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1家, 1000万元以上的3家, 500万元以上的6家, 100万元以上的30家。全市非公有制种子企业发展迅速, 占到整体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97.5%。敦煌种业、酒泉丰乐种业、东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登海先锋种业是我市近几年培育起来的四大龙头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我市种子产业的发展。其中, 2003年敦煌种业的成功上市和登海先锋种业在酒泉投资2400万元建成了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全自动种子加工线, 成为全市和全国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建设的样板。龙头企业的建成, 不仅带动了我市种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而且也成为上交利税的大户。

2.2 制种基地初具规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在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过程中, 全市现已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玉米、瓜菜、花卉、棉花、牧草制种基地, 即以5个农业县、市、区为主的小麦原良种生产基地;以敦煌、安西、金塔为主的棉花原良种生产基地;以肃州、安西、玉门为主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基地;以肃州、金塔、安西为主的瓜菜种子生产基地;以肃州为主的花卉种子生产基地和以肃州、安西、玉门为主的草、糖、油料种子生产基地, 拓宽了制种产业发展途径, 培植了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3 制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农民收入稳定提高

为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落实市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三田”建设, 即“培育万元田、发展双千元田、改造收入不足千元的低效田”的精神, 从进一步优化制种业内部环境、简化种子管理程序入手, 稳定发展杂交玉米制种, 扩大发展瓜菜、花卉、棉花高效制种, 大力发展外贸制种。2004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达30万亩, 其中高效经济作物瓜类、蔬菜、棉花、油葵、花卉制种面积分别较上年增加100.5%、5.9%、28.0%、9.2%和18.9%。效益较低的作物制种面积减少, 其中玉米、小麦、牧草种子生产面积较上年分别减少了7.7%、24.3%和93.5%。外贸制种面积达到了2.5万亩。2004年种子产业总产值达5亿元, 较上年增加13.6%。农民制种收入达4.63亿元, 较上年增加4.5%;农民人均从制种中获取收入达814元, 较上年增加4.5%;农民人均制种纯收入达518元, 较上年增加7.2%。制种企业年利税达3287.85万元, 较上年增加近10%。

2.4 社会效益明显

种子产业的发展, 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也带动了机械加工、餐饮业、旅游业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市奥凯种子机械厂随着种子产业发展逐年壮大, 由亏损经营转入营利, 近三年种子加工设备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左右, 其中销售本市的种子加工设备近千万元。目前, 在我市种子行业中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的技术人员2000多名, 80%来自于本市农业职业学校。

种子产业的发展还加快了酒泉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到2004年, 酒泉市新品种的覆盖率小麦达到95%, 玉米、瓜菜达到了100%, 棉花达到了98.7%, 为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存在问题

总结近几年来我市制种产业发展的情况, 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自有品种少, 缺乏品牌品种

大部分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不强, 市场竞争力弱。尤其是本地的种子企业, 科研投入资金短缺, 研发能力严重不足, 没有自己的品牌品种, 80%的种子生产企业为代繁代制, 属于加工型企业, 发展后劲不足。

3.2 自然灾害频发

据资料记载, 1999年原酒泉市 (现肃州区) 5.2万亩玉米制种田在授粉期因受高温、干旱缺水的影响, 平均减产20%以上。2003年肃州区玉米制种面积13.26万亩, 因玉米收获后, 遭受急剧降温天气, 气温突然下降6~8℃, 造成了玉米种子大面积受冻, 部分种子报废。

3.3 制种基地隔离区调整困难大

对于在制种区域内种植同类大田作物的情况, 有的村委会在司法部门的支持下曾组织强行铲除过, 对发展玉米种子生产和保护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起到了很大作用。2002年以后, 由于得不到司法部门的支持, 在制种区域内种植同类大田作物的农户得到了企业的高额赔偿, 尝到了甜头, 因此近两年在制种区域内种植同类大田作物的现象越演越烈。因隔离区无法调整, 一些制种企业只好将总部设在酒泉, 将制种基地建在其他地区。

3.4 制种管理不规范, 生产基地不稳定, 病、虫危害加重

企业在安排生产基地时缺乏统一规划, 往往因为品种组合之间、公司之间、乡村组之间、农户之间存在矛盾而导致隔离区划定困难, 加之企业给基地支付的隔离区补偿费、服务费标准也不一致, 致使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产生矛盾, 关系紧张, 影响了基地的稳定。

由于酒泉市对外制种时间长, 面积大, 加之检疫不及时和处罚力度不够, 造成制种基地病虫危害加重。这些病害中, 进境检疫潜在危险性病害3种, 国内检疫对象2种。外商提出检疫要求的病害11种, 主要害虫5种。由于病虫害的发生, 国外一些客户减少或取消了在酒泉市的繁种任务。近几年我市制种基地病虫害发生危害有增无减, 将对基地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4 发展建议

今后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 按照WTO的规则,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利用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依托对外制种和种子工程项目, 立足国内,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积极推进科研、推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联合, 加快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育、推步伐, 做大做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品种, 把我市建成全国一流的瓜菜、花卉良种繁育基地。

4.1 突出区域特色, 搞好制种基地规划

按照建立国家级良繁基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突出区域优势, 科学规划, 高标准建设。在巩固现有良繁基地的基础上, 重点以肃州区高标准良繁基地建设为主, 积极开发玉门市、安西东半县制种基地。基地建设要按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的要求科学规划。总的要求是以酒泉市现有的天然隔离区为依据, 以大力发展制种专业小区和专业乡、村为重点, 逐步建立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在“自愿选择、平等竞争”的前提下, 按照各企业种子生产许可证规定的生产区域和作物品种布局情况, 玉米制种一般以自然小区或以乡、村为单位划区, 瓜、菜种子生产一般以村、组或农户为单位进行。逐步实行划区生产, 严格推行基地准入制度。

在制种基地建设上, 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制种基地的管理力度, 监督生产企业严格执行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 指导制种企业按规定的品种、面积和区域安排生产。各乡、村、组要搞好协调工作, 按照区域布局要求, 引导农户在规划区域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制种产业, 严禁在制种区域内种植同类大田作物。在基地内部管理上, 要以村为单位做到“五统一”, 即统一规划布局, 统一与制种企业签订制种合同, 统一质量标准, 统一田间管理, 统一收购。对基地农户要加强引导教育, 增强其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

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制种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建立制种风险基金, 制定地方性制种产业发展的乡规民约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对制种基地也应给予一定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为打造“酒泉精品种子”和河西最优良的制种基地打好基础, 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不断推进制种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实施品牌战略,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配套服务的功能, 也是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的切入点和支撑点。因此, 要在推进国有种子企业改革产权的同时, 重点抓好现有种子企业的改造和提高, 通过市场准入、项目倾斜、科技体制改革等措施, 引导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企业通过联合开发、委托育种、品种买断、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经济利益的联合, 促进科研、生产、经营向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转变, 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一条龙, 最终实现基地布局区域化, 种子生产专业化, 品种系列化, 服务社会化, 管理企业化。要加大对种子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政策和项目投资及信贷方面给予优惠, 努力提高酒泉市种子在国际、国内二大市场的知名度, 真正实现种子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社会化。

4.3 加强制种基地环境保护,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我市制种基地病虫害加重, 对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植物检疫部门应与种子管理部门紧密合作, 坚持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对种子生产经营实行全程监控, 认真做好种子引进、调运和产地检疫工作, 切实保护好制种基地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完善《酒泉制种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的暂行办法》, 加强对外来亲本种子的检验检疫,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力度。种子生产企业要着眼长远发展, 按照“谁建设谁受益,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继续落实好现有环境治理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对制种环境的治理要采取“双轨制”管理, 强化农户环保意识。把制种环境污染的整治纳入乡、村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制中。为国内外客商到酒泉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

4.4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指导种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种子产业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种子工程建设项目, 尽快出台《酒泉市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相关政策和配套法规, 加大对种子市场管理的力度, 积极推进依法制种。依托我市种子生产自然优势, 抓住全国种子生产基地西移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在积极发展国内种子市场的同时, 不断加大对种子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步伐, 抓好高产、优质、高效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力争我市种子产业再上新台阶。

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强化管理和增加投入,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种子管理体系, 全面推动种子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各级政府应把制种产业的发展继续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中。根据制种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行政种子管理保障体系。县级行政组织负责全县制种产业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乡级具体负责组织产业的实施, 协调解决产业布局中的矛盾和利益;村委会具体负责落实制种面积、地块、制种户, 协调解决制种户与临近非制种户之间的种植矛盾、利益补偿, 并监督制种基地的各个环节。借鉴张掖的经验, 建议酒泉市和肃州区成立制种产业领导小组, 积极推行“村委会加协会”的做法, 规范制种基地管理。在村党支部和经济协会组织的领导下, 对制种基地的规划落实、生产合同的签约、村社服务费的开支等重大事宜先由村委会和协会联合研究决定, 然后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为种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保驾护航。

制种现状 篇2

一、了解父母本特征性状

二、制种技术规程

1、选地要求:要求选择前作最好为小麦、油菜、大豆茬,忌甜菜、玉米、高粱、胡麻茬,隔离区要求在制种地周围500米以内不得种植玉米(包括饲料玉米和其它品种制种玉米),在制种地上风头800-1000米之内,不得种植其它品种玉米。

2、播种要求:在5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较好,铺膜制种要求可略低一些(即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制种比例1:5或1:4,伊单系列玉米制种,一般要求父母本同期播种,10号由于这几年对亲本提纯中存在的一些技术手段不到,致使母本吐丝较晚因此尽量播二期父本,即一期与母本同播,二期父本3天后再播,这样有利于花粉散粉时间延长。9号玉米制种要求分期播种,母本要求先播,当母本出苗一叶一心时,即可播种父本,父本最好分两期播,二期父本与一期父本隔三天播种,父本全部采用人工播种。

3、去杂要求:苗期根据亲本的叶型、叶色等性状进行一次去杂,要求做到留苗均匀,达到苗齐苗壮,玉米喇叭口期是鉴别亲本的关键时期,也是性状表现最明显的时期,要求田间母本的杂株率不得超过0.5%,父本的杂株率不得超过0.1%。去杂工作必须在母本抽雄前完成。

4、去雄要求:去雄期在母本天花可见即天花1/3露头,进行一次性带叶去雄,要求去雄漏抽率不得超过1%,每次抽雄检查,其漏抽率不得不得超过0.1%。

5、收获:要求父母本分期收获,分开凉晒、脱粒、包装。在田间种子水份达20%时,可采用站秆扒苞方法进行田间凉晒,当水份达13%时收获可直接入库。入库前必须在晒场上进行果穗选择,将杂异果穗和父本穗挑选干净才可进行选种包装。

伊犁州农科所

制种现状 篇3

1 杂交制种基地现状

1.1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稳步发展

遂昌制种基地从2007年和2008年的0.9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1.1万亩, 2010年达到1.5万亩, 占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60%以上, 已经成为浙西南杂交水稻良种繁育中心。

1.2 基地农户效益得到逐步提高

1.2.1 增产增值。

2005年以来,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稳步发展, 总产和单产逐年提高, 到2009年5年间共制种4.2万亩, 共产种7240吨, 总产值10136万元, 亩均2413元, 是单季稻的近3倍。2009年制种总面积1.1万亩, 共产种150余万公斤, 总产值3160万元, 可比单季稻增效1700万元。其中99个大制种户共制种5682亩。

1.2.2 销价优惠。

近年遂昌年均生产杂交水稻种子150万公斤左右, 其中当地每年销售3万公斤左右, 销售价格一般要比外省或外县每公斤低1~2元, 这样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减少种子成本3万~6万元。

1.2.3 劳力转值。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性很强, 务工也较多。经2010年调查统计, 平均每亩用工费为1215元, 占总支出的52%。2010年102个制种大户共承包制种田9310亩, 估计可为当地农民多余劳力转值1131万元。2005个散户制种5690亩, 农民就地劳力转值691万元。

1.2.4 田租增值。

为稳定制种产业, 发展制种基地, 2005年后实行了大户制种与散户制种并举,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提升了土地价值。2010年全县大户制种每亩田租款达到500元, 比周边非制种田高200多元, 农民增加田租收益186万多元。

1.3 制种基地良种得到规模推广

目前, 遂昌年生产杂交水稻良种150万公斤左右, 其中超级稻中浙优1号、8号等中浙优系列良种占90%。种子除年均销售当地3万公斤外, 多数销往湘、桂、鄂、赣、皖等省及本省籼稻地区。杂交稻增产、增效潜力巨大, 中浙优系列在本地推广率达85%, 据当地测算, 每亩平均增产稻谷40公斤, 全县增产稻谷9.6万吨, 增效345万元。按此推算, 推广当地配制的优质水稻种子生产贡献1.7亿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4 工作方式得到不断创新

杂交制种业在推动当地农民增收增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已成为遂昌县广大制种户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是当地农业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1.4.1 制种形式创新。

在制种形式方面, 2005年前都是散户制种, 之后实行了“大户与散户并举”的制种形式, 切实落实了大户制种优惠政策, 制种面积发展较快。由公司统一租田, 然后转包给制种大户, 2010年30亩以上的制种大户102户, 制种面积9310亩, 占总面积的62.1%。

1.4.2 种植模式创新。

在探索种植模式方面, 以前以单一制种为主, 经济效益相对较低。2007年起示范推广了“水稻制种———荞麦”种植模式, 可比单一制种每亩提高效益800~1000元;2008年示范了“油菜繁种———水稻制种”种植模式, 可比单一制种户每亩增加效益800元左右。“水稻制种———荞麦”种植模式成为遂昌观光农业的一部分, 为遂昌的旅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4.3 科研开发创新。

在科技研发方面, 遂昌基地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雄厚的资金、人才实力和科研条件, 实行强强联合, 研发了水稻、蔬菜等自有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30多个, 发展潜力巨大。其中“优质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选育与产业化”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4.4 管理制度创新。

在种子管理方面, 建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生产、质量检验、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管理制度。特别是在生产基地实行了县、乡、村三级辅导员管理制度, 拥有杂交水稻制种辅导员48名, 在杂交水稻生产全过程实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并通过田间纯度检查实行发放田间纯度检查合格证制度, 建立标准检验室进行持证检验, 保证了种子生产质量。

2 基地发展不利因素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 必须建立稳定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但就目前而言, 要稳定发展生产基地还有诸多的不利因素、难点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

2.1 不利气候因素影响产量

就目前的制种形式而言, 在生产过程中要面对播种期的低温冷害、生产中期的台风频发、穗期的高温逼熟等诸多不利因素, 严重影响了制种产量和质量。

2.2 安全隔离难度加大

随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扩大, 安全隔离难度增加, 给保证纯度、提高质量带来更大的困难。

2.3 成本提高效益下降

首先是农资价格上涨, 其次是劳力成本提高, 直接导致比较效益下降。根据去年统计, 一般每亩成本要11880000元元左左右右, , 纯纯收收入入500~1000元。同茶叶等其他作物相比, 效益较低。

2.4 田租提高影响规模

发展制种生产促进了土地流转, 提高了田租价格。反之, 田租价格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大户制种成本, 将影响规模生产。今年每亩田租已从2005年前的300~350元提高到500~550元。

2.5 技术人员青黄不接

目前, 遂昌县从事杂交制种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在50岁以上, 40岁以下的屈指可数, 而且文化程度也不高。一是浙江农大被合并影响了农业人才的培养, 二是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搞农业, 尤其不愿搞专业性强、人辛苦、出成果慢的杂交水稻制种工作, 技术人员的素质也影响着种业发展。

2.6 综合补贴不到位

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 对发展粮食生产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但也引发了新的矛盾。如农资综合补贴多数制种大户享受不到该项优惠政策, 造成种田的无补贴, 出租的、抛荒的反而能享受的怪现象,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种基地的稳定和发展。

3 基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影响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稳定和发展的不利因素, 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保险额度

农业生产是弱质产业, 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而歉收减产。实施农业保险政策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 政府已把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列入保险范围, 但保险额度与普通水稻等同缺乏合理性, 因为杂交水稻制种的亩产值一般为2500~3000元, 比单季稻要提高1800~2000元。建议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保险额度应提高到普通单季稻生产的3倍左右。

3.2 设立专项资金

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能否保持稳定和发展, 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 建议从农技推广基金中分设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专项资金, 以扶持新基地建立和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

3.3 技术人才培训和培养

建议对种子技术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 注重对年轻的农业专业人员培养, 可以从年轻的制种从业人员中选取优秀的人员送农业院校进行定向培训或代培。建立培训基地, 由老技术员进行实践培养, 并定期送科研院所进行培养。注重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培养综合性人才。

3.4 设立农业风险金

玉米制种合作协议 篇4

甲方:

乙方:

为了提高玉米种子质量,加强基地管理,职责明确,同时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职责:

1、有偿为乙方提供质量合格的亲本种子,价格每市斤元,总数以借据为准,此款在支付杂交种子款时一次扣清。

2、为乙方安排品种组合(母本),提供关键技术指导材料,同时监督乙方落实。

3、根据品种收获要求,按时收购完乙方管理生产的所有合格种子(湿果穗),收购定价每公斤元(湿果穗)。

4、负责种子的收购、晾晒、加工、销售。

5、支付给乙方劳务服,具体金额按加工成品合格种子数结算,每市斤按

6、种子款结算:成品种子出货时付剩余款次年月日前付清。

二、乙方的职责:

1、负责安排落实制种面积亩左右。面积要求:

土地肥沃,符合品种种植,达到制种的隔离条件。

2、保证所管理生活的种子质量纯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值,所交合格种子(成品)最低亩均公斤。

3、负责发放亲本,落实制种品种组合种植的技术规程。

4、负责处理好制种基地区域达的有关涉外关系,如种子有关管理部门及工商、税务、地方等。

5、积极主动接受甲方的检查、监督和验收,同时维护好甲方制种生产环节中造成外来侵犯甲方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工作。

6、负责种子(湿果穗)收购的质量,确保合格种子的收购数量,协助甲方过磅、晾晒。

7、给甲方协调处理好有关种子收购晾晒的场地以及加工,管理人用电、用水、住房等便利条件。场地租赁费,电费。

8、严守种子品种秘密,同时甲方提供给乙方盖有青岛德瑞种子有限公司盖章的《玉米种子代繁协议》工作,只限于应付当地制种农户,不起任何法律效益。

三、违约责任:

1、如甲方对质量合格种子无故少收或拒收赔偿乙方的所有经济损失。

2、如乙方生产的种子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所有紧急损失全由乙方自己承担,甲方不负任何责任。

3、在收购前,如乙方不能按时平整好甲方所需晾晒加工种子(湿果穗)场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全由乙方承担。

四、其他

1、特殊年景:如遇人力不抗抗拒的自然灾害,不能履行协议时,造成的损失双方均不负责。

2、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生争议、纠纷、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想人民法院起诉。

3、本协议一式两份,共4页,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盖章后生效,一经签字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任何一方不得更改。

甲方:武威科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乙方:

责任人:责任人:

身份证号:身份证号:

制种现状 篇5

1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历程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始于20世纪70年代, 至今经历了5个阶段:一是试制阶段 (20世纪70年代) , 主要特点是面积小、产量低、纯度低, 但培养了一批早期技术人员;二是提高阶段 (20世纪80年代) , 这一阶段提高了制种技术、质量和产量, 制种规模也逐步扩大, 但组合比较单一;三是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 , 制种规模进一步扩大, 制种组合不断出新, 由汕优63、协优63等老组合发展到特优、Ⅱ优等系列组合, 产量由2 250 kg/hm2提高到3 750 kg/hm2以上;四是滑坡阶段 (2000—2005年) , 县级国有种子公司面临严峻挑战, 逐步暴露体制的弊端,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进入了滑坡阶段, 制种面积逐年下降, 2005年降至333.33 hm2;五是萎缩阶段 (2005年至今) , 县级国有种子公司弊端进一步凸显, 经营效益由盈转亏, 经历种子管理体制改制后, 县级公司停止制种, 外地公司开始进入新沂市, 直接与制种基地或承包大户合作, 基地规模小而分散, 全市面积萎缩至不足200 hm2。

2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

新沂市地处苏北平原, 地势平坦, 境内水源充足, 灌溉方便, 土壤肥沃。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湿润, 秋季凉爽少雨, 非常适宜杂交水稻夏制种。制种区数千亩连片, 适合规模生产和机械化收脱。

2.2 劳动力资源充足, 有制种历史和基础

全市农业人口近80万人, 耕地面积8万hm2, 劳动力富余, 为杂交稻制种提供了保障。自20世纪70年代杂交稻三系制种研究成功后, 新沂市就开展了制种工作, 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制种技术和经验, 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 为制种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制种积极性不高, 制种面积持续下降

自2000年以后, 制种面积逐渐下降。不少农民对制种有抵触情绪, 面临合同签订难、基地落实难、种子收购难等诸多问题。图1是1991—2010年20年制种面积统计数据。

3.2 制种组合不断更新, 产量不稳定

新沂市制种组合不断更新。近几年来, 两系制种逐渐取代三系制种, 其制种风险不言而喻, 2009年因低温造成近66.67 hm2两系制种田报废, 2013年高温导致两系制种减产60%~70%。另外, 新组合的不断涌现, 造成同一年份的不同组合产量差异较大, 从而影响农民制种积极性和制种收益。

3.3 非法制种, 质量存在隐患

近几年来, 有些外地公司或个人不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 不与基地签订制种合同, 私自违规进行制种, 或隐瞒组合, 少报面积, 逃避监管, 特别是两系组合, 在新沂市制种风险很大。这些制种隐蔽、分散, 技术指导跟不上, 隔离条件不符合标准, 收购资金得不到保证, 田间去杂不抓, 种子质量存在巨大隐患。如果不严格监督管理, 不但可能给基地农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还可能使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给社会造成危害。

4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因素

4.1 农民制种成本和风险增加

目前, 劳动力和农用物资成本高涨, 制种投入增加。极端高温、低温等灾害性气候频发, 制种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不同年份制种产量和收购价格不稳定。与种粮相比, 制种相对效益不明显, 且在育苗、移栽、割叶、赶粉、去杂、收割等环节需投入更多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因此, 一些农民不愿从事制种。

4.2 近年来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影响制种面积落实

中央关于农业的“四补一免”等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 以种植水稻为例, 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增资补贴等3项补贴超过1 500元/hm2。而且种植常规粳稻的产量比较稳定, 稻谷收购价格逐年增长。相比之下, 农民进行水稻制种的积极性必然下降。

4.3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农民务工收入已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 全市农村劳动力中, 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达53.5%, 劳务收占农民纯收入的37.5%, 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达44%。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多为老、弱、妇, 不能胜任制种这一辛苦的劳动。

4.4 分散生产与规模效益的矛盾制约制种产业发展

规模效益在农业生产上, 特别是在杂交水稻制种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显现的优势更为突出。然而, 目前人均只有667 m2责任田的制种农户, 全家也只有2 000~3 335 m2的农田, 每户都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而得到的效益却很低, 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4.5 收购价格对制种产业的影响

收购价格低, 对制种农户不利, 导致农民制种没有积极性;收购价格高, 对种子公司不利, 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在全国主要制种区中, 江苏省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之一, 劳动力成本较高。根据多年的比较, 江苏省生产的杂交稻种子收购价格和市场调拨价总体上比四川等省高出10%~20%。以2010年为例, 江苏省三系种子收购价为16~17元/kg, 两系种子收购价为24~28元/kg;而四川、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同年的收购价分别为三系11~13元/kg, 两系15~20元/kg。2013年江苏省公布的收购指导价为三系15.5元/kg、两系23.5元/kg。收购价格偏高虽然对制种农民有利, 但对于提高江苏省种子的市场竞争力不利, 可能会导致全省制种面积整体下降。

5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对策

以科技为先导、质量为根本、市场为导向, 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种子公司为龙头、制种基地为基础, 协调产购销三方利益分配, 形成产、购、销一条龙的格局。应从制种模式、质量控制、管理机制、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 寻求提高制种产量、质量和效益的途径, 以增加制种农民收益和种子企业效益。

5.1 探索生产新模式

传统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规模化生产将是发展方向。把分散的土地通过流转租给承包大户, 可以节省成本, 提高效益[1]。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 综合考虑资金、劳力、技术、风险等因素, 家庭农场承包制种是发展方向, 一般承包面积在3.33~6.67 hm2为宜。

5.2 加强技术服务, 提高单产

杂交水稻制种对技术要求很严格, 在亲本播期的确定、育苗、移栽、花期预测与调节、割叶、赶粉、九二○施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否则都会造成减产, 因此需要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且不同组合、不同田块、不同年份的情况也不相同, 肥水管理和气候条件千差万别, 没有固定的技术意见, 随时随地都要解决制种田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单产提高了, 农民的收益才会提高, 种子的收购价也会相对下降[2]。

5.3 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质量

种子质量管理依靠种子企业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但首先依赖于种子企业自身。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搞好种子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 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种子。同时, 种子管理机构依法对种子生产的各个关节进行监督、检查、检验, 有效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经营行为, 严禁无证生产, 严格隔离条件, 严打非法套购, 使种子管理工作法制化、全程化、常态化[3]。

5.4 寻求合作伙伴, 建立稳固的产购销产业链条

品种是种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制种产业要发展, 离不开科研育种单位。科研部门的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品种资源, 这些品种要想进入市场, 产生效益, 必须寻找一个起衔接作用的种业公司, 来完成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储运等工作。这样, 一个“科研+公司+基地”的产业链就产生了。联合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种业公司只有与育种单位、制种基地在利益分配上捆在一起, 协调好三方利益分配, 才能保证种子产业长期稳固发展[4]。

5.5 发挥基层种业公司的作用

笔者认为, 基层种业公司 (它具有“三基”地位, 即基层、基础、基地) 在种子产业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基层是指基层种业公司处于种子产业链的最基层, 它可以直接面对基地和农民;基础是指经过多年的发展, 基层种业公司在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方面仍有优势, 值得大公司依托;基地是指生产基地, 基层种业公司发展和稳固了一批良好的制种基地, 拥有成熟的制种技术和管理经验, 而这些条件正是科研单位和上层大公司所欠缺的。基层种业公司往往是连接委托制种的单位与生产基地的纽带和桥梁[5]。

5.6 提高农民制种积极性

一是委托生产方必须与制种农民签订产购合同, 并明确最低收购价或单位面积最低产值, 降低农民风险, 让农民放心。二是将杂交稻制种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适当提高财政承担的保费比例, 降低种植户承担的比例, 提高杂交稻制种参保面积和保险赔付额度, 促进杂交稻制种产业发展[6]。三是取消一些本不该由农民承担的费用, 诸如技术指导费、纯度南繁鉴定费、新品种权益费、制种押金等, 适当补助农民田间去杂费, 因为田间杂株往往是由亲本带来的, 去杂费用不应该由制种农户承担。四是理顺合作关系, 改善服务态度。种子生产企业应把基地当作自己的生产车间,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同时改善服务态度, 改变工作方法。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 扎根村组农户, 贴近农民, 与农民成为朋友, 为农民排忧解难, 让农民得到实惠[7]。

参考文献

[1]佟屏亚.泛议中国种子产业市场化进程[J].种子世界, 2006 (7) :11-15.

[2]童海军.关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思考[J].种子科技, 2006 (3) :7-9.

[3]邓建平.加快我省种子产业化进展[J].江苏农业, 2000 (4) :51-52.

[4]缪炳良.农作物种子预约生产程序与方法[J].江苏农业科学, 2003 (3) :23-27.

[5]方明奎, 毛从亚, 卜连生.新形势下切实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种子世界, 2005 (11) :4-6.

[6]殷钱茜, 殷海军.江苏水稻种子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 2013, 41 (5) :515-519.

制种现状 篇6

1 杂交玉米的释义

1.1 玉米的用途及功能

玉米不但具有粮食安全和饲料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还对人体的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玉米可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 在防癌抗癌方面也有所功效, 还可辅助治疗冠心病、动脉硬化及高血压、高血脂等一些疾病。此外, 玉米还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等功能;在所有的主食当中, 玉米的保健作用和营养价值是最高的;玉米的维生素含量也极高, 是小麦、稻米的5至10倍;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以及脂肪;并且含有核黄素, 这种物质对心脏病, 以及抗癌防癌都有一定的功效。

1.2 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的现状

目前, 国外的品种正大619、迪卡007、迪卡008、太平洋98、先达901、先达902等, 占有市场约60%~70%的份额;主要的制种地方在云南、甘肃、四川等外省, 都是一季制的。但是, 在广西, 可以两季, 且相比海南的3季, 气候条件方面具有成本上的优势。

2 广西杂交玉米制种的现状

2.1 自然灾害的破坏性

由于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广西已经连续3年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旱、秋旱, 秋季的种植, 受高温天气, 以及7~9月份受台风影响很大, 且降水集中, 这些都会影响到玉米苗期正常的生长、开花及授粉的效果。就去年而言, 连续两次台风, 导致连续8天的降雨天气, 造成了大面积的减产。

2.2 参与农耕的人员因素

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是, 农村人口的结构明显老龄化, 严重缺乏轻壮年劳动力, 且农耕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这对制种栽培的管理, 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 有很大的限制作用。且现在农耕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 观念传统老旧, 对目前的杂交玉米的制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阻碍作用。

2.3 生产投入不足

由于大多数耕种者的经济条件有限, 对制种生产的投入有一定的困难, 许多人都会选择降低投入。这些人当中, 大多都是靠外出打工子女邮寄生活费, 然后维持自己的日常开销, 生活简朴。因此, 在没有额外收入的情况下, 没办法投入过多的财力到生产活动当中。这对杂交玉米制种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4 农资成本上涨

近几年, 农资价格的涨幅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户经济上的压力, 投资力度下降, 自然预期收益的额度也会随之下降。笔者通过了解, 总结出以下数据:化肥:2008-2012的年涨幅, 高达30%~50%, 农膜从起初的30元/亩, 上升到了50元/亩, 农药主要应用的杀虫和杀菌剂品种涨幅更是高达70%~80%。从一定程度上讲, 农资成本的上涨也会影响杂交玉米制种的发展。

2.5 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

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 在杂交玉米制种方面, 对新信息、新技术的传播、培训有待加强。一方面消息滞后, 另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特别是在基层农业推广平台, 正处于改革过渡时期, 这会直接影响到杂交玉米制种的推广。

3 针对目前杂交玉米制种现状的相关对策

3.1 竭力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

气象部门应该加大在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强化免费查询平台的开放力度, 从而体现更多的公益性, 以方便农耕者及时避灾避害。

3.2 加强农耕者的综合素质

在参与农耕的人员素质培养方面, 应加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广力度, 发挥政府在行政资源、技术人才储备以及企业资金投入方面的优势, 分担和降低农户个体在从事生产活动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经营风险。此外, 还要加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耕者的扶持、建设力度;并且要加大倾斜种植大户在购买农机, 特别是大型农机具的补贴以及各项农业的直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3.3 关于生产投入方面的对策

在生产投入方面, 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农村的土地流转力度, 政府要加强引进、支持企业在对土地的连片租赁、平整以及进行农业生产方面的扶持及引导力度;要有效的利用企业资金、农户的土地、农耕劳动力。在保证企业前期对种子、化肥、农资等投入的同时, 对玉米的制种常规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地膜覆盖种植、标准密度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叶面肥施用、新型生物技术农药的集中施用防治, 统一母本在去雄留穗上叶的标准, 统一砍除父本, 生苞集中采收、收购这些方面。以便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科知识、技能的更新, 从而改变农民的劳作行为, 以达到推广普及的效果,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杂交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

4 广西杂交玉米制种的发展趋势

4.1 政府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近些年, 随着国外种业各巨头对广西玉米种子市场, 从种植到销路各方面的垄断及控制, 包括孟山都集团、正大集团, 三北先正达公司也在挺近和占领。国家逐渐加大了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 政府也将会对种子行业加大扶持力度, 对本土企业, 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从而使种子行业的龙头扶强做大, 使其更加规模化。

4.2 增强广西杂交玉米制种上的机械化程度

目前, 农村劳力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土地在流转和集中租赁方面会更多的发展, 集约化程度会更高, 从而使农业的机械化能够得以较好地推广实施。现在广西规模较大的几家种子公司, 都在实施连片的租赁土地, 有农村集体用地和国有农场土地两种, 进行制种基地建设以及建后的巩固, 其规模都在千亩以上, 并且以后规模会更大, 更集中, 更有利于广西杂交玉米制种未来的发展。

4.3 继续加大生物技术的投入力度

生物技术作为新技术, 包括转基因技术、切片检测技术、蛋白荧光分级技术等, 这些对种子行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潜移默化当中不断地深化和影响着制种生产的发展。广西的监管部门, 也建立了相关的种子分子技术的检验检测试验室, 有关的龙头企业, 也建立了生物育种的试验室, 从而推动了农业的种子现代化进程。

5 结语

根据过去广西玉米种植制种方面的先例, 分析了制种要求;并就目前杂交玉米在发展上的现状、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农耕人员的基本农耕素质、在种植上的农资投入、生产投入的相关问题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做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对以上问题做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此外, 还对广西杂交玉米制种的发展趋势做了详尽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曾三省.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J].中国农业科学, 2009, 23 (4) :1-5.

制种现状 篇7

㈠种子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宣威市1980年第一次在热水秧草试制单交种23亩, 收种2050千克。当时全县共制品杂种2476亩, 产种173851千克, 推广杂交玉米28863亩。随着农民群众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及种业市场的不断成熟, 2000年全市玉米制种规模出现第一次突破, 面积达到8100亩, 生产种子1491923千克。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种子工程”建设扶持力度, 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各种子企业加大投入、强化服务,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使宣威市种业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如今, 已建成以“公司、基地、农户”三角鼎力模式的种子生产基地12000多亩, 玉米培育制种专业村200多个, 专业的制种农户约4000余户, 在全市范围内已初步形成较为专业化、区域化且规模化的玉米制种产业格局, 使宣威市玉米制种组织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玉米制种平均亩产达300千克左右, 亩产值稳定在2000元以上。

㈡种子企业逐步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宣威市现已全面完成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 实现了种子经营与种子管理的彻底分开, 进一步理顺了种业发展体制, 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宣黄单”系列———宣黄单2号、宣黄单4号、宣黄单5号、宣黄单6号、宣黄单7号等十余个品种, 其中, “宣黄单2号”被曲靖市政府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质饲料玉米品种。在云、贵、川三省的78个县 (市) 作主栽品种推广种植。宣威市拥有种子仓容12000立方米, 种子晒场3000平方米, 种子加工单机和成套设备2台 (套) , 年加工能力可达1000万千克以上, 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加工、仓储能力, 可带动全市玉米制种产业快速发展。

二、宣威玉米制种中存在的问题

弄清楚宣威杂交玉米制种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有利于相关科技人员改进生产技术和方法, 而且还有利于其吸取经验教训, 进行制种创新。具体说来, 宣威玉米制种中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隔离条件达不到标准, 由于有的制种地面积发展过散、乱, 造成制种地隔离条件不好, 甚至没什么隔离条件, 时差隔离的也达不到要求;二是父母本错期调节不好, 由于有一部分制种农户父母本错期播种时间调节不好, 造成花期不遇, 影响制种产量;三是花期不遇, 亲本错期播种不正确和前后播种的亲本有一方因天气或土壤墒情的变化造成出苗延迟;四是由于栽培习惯不适宜, 在田间管理上“重母轻父”, 导致母本生长过快, 父本发育不良, 人为造成花期不遇;五是施肥不当, 未能满足亲本的养分需求, 由于农民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很多农民较少施用、甚至不施用农家肥, 结果导致用地不养地, 土壤有机质逐年递减,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六是不及时割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 不及时割除父本, 造成田间郁蔽, 二氧化碳含量不足, 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三、宣威玉米制种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宣威市在玉米制种过程中, 主要采取如下技术来克服上述问题。一是隔离区选择上除了保证隔离的安全性外, 还应选用土质肥沃, 地力相对均匀, 地势相对平坦, 集中、连片, 排灌较为方便, 旱涝均能保收的地块, 以保证玉米亲本植株生长的整齐性、抽雄方便性及一致性。二是播前技术做好充足准备, 播种的成败制约着育种的成败, 因此, 适时的成功育种, 对于杂交玉米的育种来说至关重要。就播种前的准备来说, 通常包括种子的选择、土地的平整以及施底肥等多方面。就种子的选择来说, 一般应该选择颗粒饱满, 破土力强胚芽没有受到物理、化学损害的玉米种子, 并进行泡药处理, 以预防种子种置于土壤中时遭遇病虫害;就土地的平整来说, 应该保证土壤松软, 避免土地板结, 与此同时, 应该施一定的底肥, 底肥应该避免过分施化学肥料, 而应该保证施一定比例的农家肥, 以保证能够透气。三是制种技术方案的制定方面, 精心设计父母本比例、播期、种植方式、密度等以保证父母本能够充分的花期相遇、能够充分授粉。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第一, 对种子的处理, 即玉米种子在播种前应对其进行反复的质量检测, 与此同时对作为亲本的玉米种子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避免虫害等病灾;第二, 精细整理田地并对其施以足够的底肥, 由于亲本中的生长能力较弱, 因此在播种前对田地进行松土和施肥是必不可少的;第三, 制定相适应的制种技术方案, 即在播种前需要制定合理的且具可行性的技术方案, 明确亲本的比例及种植方式和播种期以及种植密度等。四是播种要求方面, 推广地膜覆盖制种技术, 且适时播种、适时调节父母本播种期、严格去杂去劣。常见的田间杂苗一般有生物学上的混合杂苗、机械的混杂杂苗和经过自然免疫而形成的畸变杂苗等, 这些杂苗在科学培育意义上都应该被去除, 即对其取精去粗去杂去劣。去杂去劣一般是在自交系的基础上进行形状的三次筛选:首先, 在定苗前根据种子自交系幼苗的生长状况、叶形的宽窄和叶鞘的颜色等生长趋势进行有选择性的去除杂苗;其次, 在玉米植株抽穗时根据植株的株型、株穗的形状和花药花丝的颜色等性状对其进行鉴别选育, 将不符合培育要求的劣质杂苗拔除避免其在抽穗传播花粉时对其他植株的污染;最后, 玉米成熟后收割脱粒时的筛选, 即在脱粒前对其进行一次颗粒形状、颜色等性状的选择进而去除杂穗等。五是对花期的预测和调节。一方面是预测花期, 花期预测最常用的方法是叶片比较法, 就是根据亲本的叶片数对花期是否能相遇进行推测, 因此该方法是在了解亲本在生育期叶片数的基础上, 依据母本等待父本的原则来推测其花期。另一方面是调节花期, 母本花期早于父本的调节一般可采用加强父本水肥管理促进父本生长和推迟母本去雄时间这两种方法, 即在将要散粉时对其去雄, 进而延缓雌穗植株的生长进度, 该方法需要注意母本的去雄时间, 以此来避免花粉的散落而影响种子的质量。此外, 还可通过剪花丝来防治母本吐丝过早的问题。倘若上述措施依旧未能达成花期相遇的目的, 此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对花期所相差的天数重新进行预估, 从而实现花期的相遇, 同时应剥除母本的首个雌穗并重新施肥, 以促进下一个雌穗的生长。父本花期早于母本花期的调节常用的方法也有三种:第一, 加强对母本花期水肥的管理;第二, 提前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 具体方法是在雄穗尖初露顶叶时就将其拔除, 必要时可将雄穗连同其少部分片叶均拔掉, 从而使植株的养分集中于雄穗, 这样即可使其提前三五天吐丝;第三, 倘若母本的苞叶过多时, 其吐丝时期会偏晚, 这时应该剪去母本苞叶以促进其提前吐丝。六是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对制种区的母本去雄其目的在于对制种质量的保障, 要获取优质的杂交种就必须有专人对其负责, 在实践中应秉承“及时性、彻底性、干净性”三原则, 即在母本植株雄穗初露顶叶但尚未散粉时将其及时拔除, 并且是将制种区的母本植株雄穗全部彻底拔除, 需要达到的要求是将母本的所有雄穗全部拔除干净。七是人工授粉的加强。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最佳措施之一, 制种的花期相遇时机不适宜或在植株的开花阶段因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利于其进行天然授粉时, 人工辅助授粉便可弥补这一缺陷。通常最有利于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应定在上午九点钟左右, 即在露水蒸发干之后且在散粉最多时进行, 授粉时应做到边采边授, 或振动父本株散粉, 一般而言, 在玉米散粉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四五次为最佳。八是割除父本。母本植株授粉结束以后, 要及时割除其父本,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改善母本在田间的通风以及透光等条件, 以便提高光及热能的利用率并促其早熟, 以此来提高制种的产量, 还可以使田间湿度降低, 从而防止后期的玉米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与此同时还可以消除缘于父母本同时期收获导致的人为因素掺杂的使假及其他隐患, 从而使种子的纯度得到保障。九是对种子加强脱水晾晒以确保其质量。在种子培育的后期管理上, 由于种农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就宣威而言, 普遍收获较晚一般为国庆节之后, 秋冬季日照短, 光温不足, 导致晾晒不及时或晾晒时间短, 很容易造成霉变。因此, 种子脱水晾晒已成为制种成败最后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因而在制种的后期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对生育期较长的组合应提早收获;站秆剥皮进行晾晒的方式;网袋晾晒的推广, 该方法成本低易于操作且脱水效果比较好, 容易被广大农户所接受;对农户进行深入检查, 监督并敦促其常翻常晒。总而言之, 以上任何一种措施其目的均是为了加快果穗的风干脱水从而避免其湿霉病变。十是管理制度的建立以确保杂交制种的质量。笔者认为管理制度可从五个方面实施:第一, 制定相关的生产合同制度, 经过对有关基地的测评考察, 相关专家认为该基地可作为制种试验田时, 相关部门应当和该基地村农户及村委会签订生产合同, 该合同最好选择双重合同制度, 且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 以此互相制约并互相促进;第二, 严格检验, 确保收购质量, 在收购种子的时期, 为确保种子质量, 收购人员应采取检验之后方可收购的方法, 即逐户进行取样检验, 对不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一律拒绝收购, 而对经检验符合标准的种子采取验穗脱粒制度, 即在脱粒前由技术人员验穗, 挑出杂异穗, 经验穗合格后方可脱粒, 通过精选加工、包装、加注种子标签, 进行调运或入库;第三, “田间管理操作及工作档案”制度的建立, 有条件的育种单位可以统一制作记录数据信息用的木牌或其他信息载体, 分户进行田间插牌并注明农户姓名、品种以及制种面积和其他信息, 严格按照田间种子的检测标准对制种基地进行质检, 把每次的检查结果录入档按, 并由相关责任人进行签字确认, 以此来作为评判抽雄质量优劣的依据;第四, 报废制度的合理应用, 在抽雄最关键的时期, 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一株散粉株或母本雄穗残枝外露小花在十个以上的均可视为一株散粉株, 因此砍掉其周围二三米的母本植株, 以此来清除散粉所导致的自交污染区域;第五, 建立去杂去雄的严格验收制度, 在按完成去杂去雄操作并对植株幼苗处理完成后, 可以由种农按地块提出验收申请, 管理人员以及技术操作人员在现场检查验收, 并对其认为合格的填发“验收卡”, 且将此作为交售种子的凭证, 对于不合格种子可依照检查结果将其记入“田间管理操作及工作档案”中, 当场让农户对此进行确认签字, 并将该类种子作降价或者拒收处理。

摘要:宣威杂交玉米制种在隔离区的选择、隔离, 制种前的准备, 制种时的播种, 收获后的脱水、验收、储存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操作规程。文章从宣威杂交玉米的流程入手, 通过育种土地的选择、隔离及玉米制种的播种、验收入库等诸方面的阐述, 叙述式的介绍和总结了宣威的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关键词:宣威,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参考文献

[1]严春荣, 邹连俄, 殷辉.科技推动产业拉动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J].云南农业, 2007, (02) .

[2]曹小康.杂交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的调节[J].种子科技, 2007, (04) .

[3]舒培惠.加强栽培管理技术,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J].中国种业, 2007, (08) .

[4]潘显政.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6.

制种现状 篇8

黄羊河农场是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建设的甘肃省第一家机械化国有农场,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绿洲农业区, 拥有土地15万亩, 已建成60亩以上单元标准化农田8.9万亩, 完成千亩单元大条田改造1.5万亩, 具有得天独厚的玉米制种资源优势。

二、玉米制种基地示范区地理情况

黄羊河农场位于北纬37°30′~37°42′、东经103°15′~103°19′之间, 坐落武威市凉州区东部, 跨凉州、古浪两区县。场区海拔1565~1720米, 气候温凉干旱, 年平均气温7.7℃, 无霜期125~158天。全年日照2915.1小时, 日照率67%。年降水量190~210毫米, 年蒸发量约2130毫米。

公司制种基地依地貌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新华区位于黄羊河洪积冲积平原中部, 海拔1630~1720米, 建有黄羊河引水干渠。北部新河区位于杂木河洪积冲积平原下缘, 海拔1565~1620米, 现为井灌区, 有机井165眼, 单井涌水量20~30升/秒。

制种区域气候温凉干旱, 年平均气温6.9℃, ≥10℃的有效积温2700~3000℃, 绝对无霜期125天, 相对无霜期158天, 能充分满足育种作物的光热需求。全年日照2724.8小时, 日照率65%。年降水量190.5毫米, 年蒸发量2178.7毫米, 有利于作物病虫害控制。该区域三面临沙临山, 形成种业基地建设的天然隔离带。独有的地域优势和光热资源优势, 使该区域成为“天然的育种宝地”。

三、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甘肃黄羊河集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集玉米杂交种、油葵杂交种、高粱杂交种的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股份制企业, 注册资本8100万元, 已建成玉米制种基地5万亩 (示范基地1万亩) 。

公司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绿洲农业区黄羊河农场境内, 依托集团公司“四大一化”的产业优势, 即:大产业、大条田、大农机、大流转、水肥一体化。充分利用膜下滴灌、精量播种、干播湿出和标准化栽培等技术优势, 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参与“四化”基地的建设, 逐步提升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的带动引领作用。

㈠主要工程项目

1.“大条田”改造工程。依托“四大一化”工程优势, 将流转的土地改造为更高规模、更高标准的“大条田”精品基地。

2.“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制种新模式实施工程。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 实行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病虫统防、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获加工、统一发运“六统一”, 提高玉米制种的管理与组织化程度。

㈡主要技术

1.精量播种技术。在种子分级精选的基础上, 采用大型精量播种农机具统一播种, 并控制播速、播宽等, 控制播种密度, 提高均匀度, 使其在去年播种水平上再提高一步。

2.干播湿出技术。以膜下滴灌为前提,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无需冬灌直接进行深翻犁地整平, 春季在干地上播种, 然后使用滴灌进行滴水出苗, 达到节水节本, 提高玉米作物出苗率。

3.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黄羊河集团企业技术中心和黄羊河集团节水材料科技公司的方案, 在操作中采取滴灌“少量多次”精准灌水、施肥要求, 适当增加灌水、施肥次数, 后期以防脱肥为目标, 适当调整施肥比例。

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制定和完善配套技术措施, 改进病虫害防控作业机械, 从耕作、种子处理、田间管理、植保技术上创新管理措施, 健全和完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体系。

5.全程机械化技术。加大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耙地、覆管覆膜、播种、去雄、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玉米种子生产机械的推广应用, 尤其是对玉米去雄机、收获扒皮机等农机的示范、推广、应用。

四、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建设成效分析

近年来, 公司按照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的标准要求, 不断创新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 通过建立示范点、组织观摩学习和效益比较等形式, 全面开展国家级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在武威市凉州区建设4万亩, 其中:黄羊河农场1万亩。

㈠标准化

通过土地整理等项目, 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大条田”精品基地, 配套膜下滴灌、干播湿出、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及机耕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的配套工程, 有效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㈡规模化

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 采取“公司+分场+基地”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等新型土地经营模式, 促进基地规模化建设, 有效提高了制种基地规模化程度。

㈢集约化

通过全面推行先进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加工工艺的融合,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保证了种子质量, 提高了玉米制种的集约化程度。现已建成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1万亩。

㈣机械化

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提高玉米制种基地的机械化程度。由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新疆引进4台八行机械播种机、从美国引进2台“海吉”四膜八行玉米去雄机、OXBO多功能收获机之后, 率先在河西地区乃至甘肃农垦实现了玉米制种的全程机械化操作与应用。实现了制种玉米统一施肥、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六统一”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五、结语

杂交黄瓜制种技术 篇9

1 选择制种地

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透气性良好、地势平坦、易于排灌且没种过瓜类作物、近年没使用过除草剂、最好是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地块,生产用杂交种与其它黄瓜品种间的隔离区至少1 000 m以上,有障碍物时可500 m以上,以防止花粉混杂。

2 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按有机堆肥、园土、砻糠体积比1∶1∶1的比例配制,并浇500~800倍的百菌清液进行消毒,然后制作育苗钵。

3 适期播种

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父本比母本一般早播15~20天。父母本亲本也要分开播种,防止相互混杂。黄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30℃。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为宜,父母本的种植比例为1:10。播前两天浇一次透水,可以直接把种子播种在育苗钵中,也可先播到苗床里,待子叶展开时再移到育苗钵中。播种深度0.5 cm左右,防止播得过深或过浅。将籽平放在内,要求芽向下。随播随覆过筛细潮土,厚2 cm。全部播完后将塑料薄膜封严,避雨保温。出苗前要晚揭早盖草苫,不放风。当50%种苗出土、温度超过25℃时在北边放风,随着苗子的增长逐渐加大放风量并变换风口,下午温度20℃时及时关闭风口。定植前7天注意炼苗,逐渐去掉塑料薄膜。壮苗标准为3~4片叶,叶色深绿,株高10 cm,无烤苗、烧苗、冻苗现象,苗子整齐一致。苗期浇水一般应在上午10~11时进行。苗期须用多菌灵、百菌清等农药防病一二次。

4 定植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移栽定植,一般在1.5~2.5真叶时移栽,防止秧苗过大。移栽前一天要喷洒一次百菌清防病,同时视秧苗长势可浇一次复合肥浸出液。定植不能过深,防止诱发基部病害,但也不能过浅而影响生长,而以定植后苗钵的高度与畦面持平或高出畦面0.5 cm为宜。定植株距父本20~25 cm,母本25~30 cm,行距40~45 cm,每亩定植母本约2 000株,父母本比例1∶10。

5 花期前的管理

5.1 整枝:

母本基部4叶以下的侧枝全部除去。

5.2 除雌花:

母本12节以上雌花未开时及时除去,防止营养消耗,影响制种产量。

5.3 去杂去雄:

母本里出现的少数发生大量雄花的植株应拔除,母本株上部偶尔出现几朵雄花的应予以摘除。

5.4 追肥与防病:

根据植株长势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追肥,注意不能追施人、畜粪尿,以免诱发霜霉病。无病时可用农药可杀得预防霜霉病,一旦发生须及时分别用科博、代森锰锌、瑞毒霉等农药800倍液喷洒,隔3~5天1次,连续喷3次,一般可控制病害。杂交制种前1~2天一定要喷一次百菌清或可杀得等广谱性农药防病。

6 杂交制种

制种技术直接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6.1 人工杂交制种时间:

黄瓜开花始温15℃,受精适宜温度17~2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受精能力减弱,影响采种量。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人工杂交,10~15天结束。

6.2 扎雌花蕾:

杂交前一天傍晚,把母本植株上第二天早晨即将开放的雌花用塑料线或麻皮把花冠扎住,或用细铁丝夹住;同时把已开放的雌花和幼果(均指未人工授粉的)以及雄花摘除。

6.3 采雄花:

在杂交当日早晨5点以前,把父本植株上当日开放的雄花采下,放入培养皿内备用。或者在杂交前一天的傍晚采摘第二天将开放的雄花蕾,放在纸袋中备用。

6.4 授粉:

授粉要在早上6∶00-9∶00进行,9∶00后授粉往往产籽量很少。早上6∶00左右视天气情况,只要雄花有花粉散出即可进行。先松开扎在雌花冠上的绳索,把父本的雄蕊塞在雌花的柱头上,然后再把花冠扎牢,防止昆虫授粉。在杂交果的节位上挂上细铁丝或纸牌作为标记,没有标记的瓜应及时摘除。每株杂交4或5朵雌花,并要求尽可能选2~3天内同时开放的雌花进行制种,杂交节位从12~13节开始连续往上进行。

7 杂交后的管理

特别要注意防治霜霉病,同时要防早衰,及时追肥,按每亩7.5~10.0 kg复合肥的标准追肥,也可用尿素加等量过磷酸钙追肥。

8 采收种瓜

春黄瓜人工授粉后40~50天成熟,夏黄瓜人工授粉后30~25天采收种瓜。可以采收入室进行后熟。后熟时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把种瓜靠墙倒立排好,防止止腐腐烂烂。。后后熟熟77~~1100天天后后选选晴晴好好天天气气剖剖瓜瓜。。

9 洗籽与晒种

上一篇:专业人才下一篇:后现代主义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