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天牛的防治对策

2024-05-30

柑橘天牛的防治对策(共4篇)

柑橘天牛的防治对策 篇1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 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 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 锈斑楔天牛等。

1、治理对策

天牛治理基本思路是:以营林措施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 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 降低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 进而逐步压缩发生面积和范围。

按各地天牛发生危害情况划分为三种类型。分类型确定治理对策。

1.1 发生面广、分布普遍地区

指老发生区, 一般为集中连片危害。此类发生区包括感虫多年的重度危害区、轻度危害区及轻重发生与无虫危害交错地区。此类地区重点突出检疫措施, 特别是产地检疫。治理时要从发生区外围开始治理, 逐步向内压缩。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实行综合治理, 做到治理一片, 巩固一片。对虫口密度大、树龄大已无挽救价值的林木以更新改造为主, 个别辅以药剂防治, 虫害木清理后及时补植抗性免疫树种, 将林分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对虫口密度较低的中幼龄林以药剂防治为主, 清理虫害木和人工物理措施为辅。中心发生区采用药剂防治压低虫口密度。

1.2 新传入或零星发生地区

此类地区发生面很小, 包括较小范围的孤立发生区。此类地区以拔点除源、治点保面为主。进行皆伐或强度卫生伐, 发现一株除治一株, 消灭虫源, 以后作为重点监控区。

2、防治措施的确定

光肩星、黄斑星天牛防治技术措施:

2.1 化学药剂防治

危害较轻的中幼龄林采取药剂防治。

集中连片危害的林木, 视当地具体情况可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 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 (约7月初左右) 进行, 其持效期可达40天左右。树木高大喷干效果不好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办法。

喷雾防治困难的林木,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一周左右 (约7月初) , 可采用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成虫。方法是:在树干寓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的下斜孔, 用药量一般0.3~0.9ml/cm。

2.2 生物防治

积极开展如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在条件适合地段或发现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 采取人工挂鸟巢、设饵木或其他措施保护和招引啄木鸟, 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适合于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及部分防护林。

2.3 营林措施

清理虫害木。对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衰弱木及成过熟林及时清理, 减少虫源。清理虫害木及灭虫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 由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 对需要清理的虫害木进行标定, 组织专业队在冬季或早春统一伐除。砍伐后的虫害木, 去掉枝梢后集中进行灭虫处理。灭虫处理后的虫害木经检查死亡率达100%, 发放除害处理合格证, 有合格证才可以办理调运手续。虫害木处理方法有:

熏蒸处理:选择较平坦地段, 将砍伐下来的虫害木集中堆放, 在天牛成虫未羽化前进行熏蒸。覆膜或利用当地现有条件进行熏蒸。至天牛死亡率达100%。如经检查, 未达到要求, 则再次投药熏蒸, 直至合格为止。

加工处理:将虫害木送到木材加工厂, 加工成lcm左右的木板、将虫害木粉碎或切成薄片制成胶合板、纸浆等。也可将加工器械运到林地, 当场处理, 减少虫害木运输引起传播的可能性。

焚烧:无利用价值的虫害木 (包括枝桠) 或无以上处理条件的集中烧毁。

要求进行灭虫处理的虫害木, 一定要在成虫羽化前进行。

伐根嫁接毛白杨等抗性树种.伐根嫁接毛白杨是林分更新改造的措施之一, 较适合于虫害木清理后恢复林分困难地段。要注意避免出现毛白杨等树种纯林, 嫁接时隔几株 (3~5株) 保留一个伐桩, 让其萌芽更新或补植其它树种。

操作方法是:虫害木伐除后, 在风沙干旱地区伐桩要及时培土, 以保持水分。在11月或3月下旬, 剪下穗条, 在潮湿沙土中或用其它方法低温保存。于树液流动初发芽时进行嫁接。按树龄大小每株嫁接2~5个毛白杨接穗, 在接口处和接穗顶部抹泥, 蒙上塑料, 最后覆土。

截干更新.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 对天牛集中于树干中上部为害的中幼龄林, 冬春季 (11~3月) 在干部1.3~1.5米处以上截去, 利用萌芽更新很快恢复冠形, 保护其防护作用不受影响。

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

新规划造林时, 要规划营造多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免疫、抗性 (目的树种) 树种和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其中, 抗性树种即目标树种或主栽树种, 一般是当地适生、群众容易接受的树种 (如新疆杨, 河北杨、毛白杨等) , 约在45%~50%左右。免疫树种即天牛基本不危害的树种 (如臭椿、白蜡、槐树类及针叶树等) 约占45%~50%。诱饵树种为天牛喜食的杨树 (如箭杆杨、合作杨、大官杨、槭树类等) , 约占0~10%。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 提倡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为主。部分虫害木清理后进行填空补缺, 栽植一些抗性免疫树种, 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

桃红颈天牛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篇2

1 形态特征

成虫:有两种色型:一种是身体黑色发亮和前胸棕红色的“红颈型”,另一种是全体黑色发亮的“黑颈”型,在河北衡水主要为“红颈型”。头黑色,腹面有许多横皱,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状突起。前胸两侧各有刺突一个,背面有4个瘤突。鞘翅表面光滑,基部较前胸为宽,后端较狭。雄虫身体比雌虫小,前胸腹面密布刻点,触角超过虫体5节;雌虫前胸腹面有许多横皱,触角超过虫体两节。

卵:卵圆形,乳白色,长约5~6毫米。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40~50毫米,乳白色,前胸较宽广。身体前半部各节略呈扁长方形,后半部稍呈圆筒形,体两侧密生黄棕色细毛。前胸背板前半部横列4个黄褐色斑块,背面的两个各呈横长方形,前缘中央有凹缺,后半部背面色淡,有纵皱纹,位于两侧的黄褐色斑块略呈三角形,胴部各节的背面和腹面都稍微隆起,并有横皱纹。

蛹:体长36毫米左右,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

2 发生规律

在河北衡水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枝干内越冬。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羽化后的成虫在蛀道内停留几天,再外出活动。成虫多中午在枝条上栖息与交尾,卵产于枝干上皮缝隙中,卵期8天左右。幼虫孵化后蛀入韧皮部,当年不断蛀食一直到秋后并越冬。幼虫由上而下蛀食,在树干中蛀成弯曲无规则的孔道。幼虫一生钻蛀隧道全长约50~60厘米。在树干的蛀孔外及地面上常大量堆积有排出的红褐色粪屑。受害严重的树干中空,树势衰弱,以致枯死。翌年惊蛰后活动危害,直至木质部,逐渐形成不规则的迂回蛀道。老龄幼虫于4~6月化蛹,蛹期20天左右。蛹室在蛀道的末端,老熟幼虫越冬前就做好了通向外界的羽化孔,未羽化外出前,孔外树皮仍保持完好。

3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木质部,卵多产于树势衰弱枝干树皮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向下蛀食韧皮部。次年春天幼虫恢复活动后,继续向下由皮层逐渐蛀食至木质部表层,初期形成短浅的椭圆形蛀道,中部凹陷。6月份以后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质部,蛀道不规则。卵产于主干表皮裂缝内,无刻槽。被害主干及主枝蛀道扁宽,且不规则,蛀道内充塞木屑和虫粪,危害重时,主干基部伤痕累累,并堆积大量红褐色虫粪和蛀屑。李树一般可活30年左右,但遭受桃红颈天牛危害的李树寿命缩短到10年左右,因天牛幼虫蛀食树干,削弱树势,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

4 防治方法

4.1 捕捉成虫

桃红颈天牛蛹羽化后,在6~8月成虫活动期间,可利用从中午到下午3时前成虫有静息枝条的习性,组织人员在果园捕捉,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2 涂白树干

4~5月在成虫羽化之前,可在树干和主枝上涂刷白涂剂。将树皮裂缝、空隙涂实,防止成虫产卵。利用桃红颈天牛惧怕白色的习性,在成虫发生前对李树主干与主枝进行涂白,使成虫不敢停留在主干与主枝上产卵。涂白剂可用生石灰、硫磺、水按10:1:40的比例进行配制。

4.3 刺杀幼虫

9月份前孵化出的桃红颈天牛幼虫在树皮下蛀食,这时可在主干与主枝上寻找细小的红褐色虫粪,一旦发现虫粪,即用锋利的小刀划开树皮将幼虫杀死。也可在翌年春季检查枝干,一旦发现枝干有红褐色锯末状虫粪,用锋利的小刀将在木质部中的幼虫挖出杀死。

4.4 糖醋液诱杀

在成虫发生期糖:醋:酒:水按1:1.5:0.5:16比例混合诱杀成虫。

4.5 性诱剂诱杀

在每年6~8月成虫羽化盛期利用天牛性诱芯诱杀,性诱剂每隔5~7天更换1次。

4.6 药剂防治

根据害虫的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方法。

(1)6~8月成虫发生盛期和幼虫刚刚孵化期,在树体上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10%11比虫啉1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次。

柑橘天牛的防治对策 篇3

1 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 mm~50 mm, 黑褐色, 密被黄褐色或青棕色绒毛, 前胸背板具不规则的横皱纹, 两侧具侧刺突。翅鞘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 翅端内、外角均具刺状突出。

卵:长6 mm~7 mm, 长椭圆形, 一端微细, 淡黄色。

幼虫:体长40 mm~60 mm。乳白色, 圆筒形。前胸背板后半部密生黄褐色颗粒, 并有三对白色尖叶片斑纹, 其为幼虫主要特征。

蛹:纺缍形、黄褐色。

1.2 生活习性

桑天牛2 a~3 a完成1代, 以幼虫在树木木质部越冬, 次年3月下旬老龄幼虫开始活动, 到5月份开始化蛹, 7月~8月份为成虫羽化期。8月~9月份幼龄幼虫活动猖獗, 到次年5月份开始化蛹。成虫咬圆形羽化孔而出, 白天常在构、桑上咬啃枝皮补充营养, 夜间产卵, 喜欢在15 mm左右的粗枝条上产卵。产卵前先在枝条上咬一“U”字形的刻槽, 在其皮层下产1粒卵, 幼虫孵化后蛀入木质部, 沿枝条向下蛀食。每蛀食一段距离咬一排粪孔, 最初排粪孔距离较密, 随着虫龄增长, 排粪孔距离加大。幼虫自枝条内部蛀食到主干基部。

1.3 危害特点

桑天牛幼虫在木质部中穿凿虫道, 而且虫道极长, 可达2 m以上, 严重影响林木木材品质, 是林木的主要蛀干害虫。

2 危害特征、发生规律

2.1 危害特征

夏县毛白杨桑天牛的发生主要有4个显著特征:一是发生面积大、范围广, 涉及全县11个乡镇、101个行政村, 并包括所有拓宽道路、农田林网及大运高速公路两边林带、片林、零星栽植的毛白杨均有危害。二是危害程度大、虫孔多。据调查, 夏县中心路尉郭段有虫株率达45%以上, 一般道路两旁有虫株率达20%以上, 单株孔数达20个以上。整株树木被侵蚀得千孔百洞似蜂窝煤球状, 丧失利用价值。三是虫道长, 可达4 m以上。四是危害时间长达4个月, 即每年3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

2.2 发生规律

经调查, 每年3月下旬至6月下旬, 桑天牛老龄幼虫开始活动;8月上旬~9月下旬, 桑天牛幼龄幼虫又开始成长危害树木。遭到危害的树木, 树干顶部和侧枝有木渣和虫粪排出, 同时, 树干上有棕褐色液体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幼虫开始自枝条向下至主干基部活动。7月上旬~8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

2.3 发生状况

2005年4月25日~28日, 经调查, 夏县主要通道高速公路、县门一路、中心路、夏后路、赵常线、堆云洞路、庙前高速公路接线路、苏庄至大洋公路两旁的毛白杨, 都分别受到桑天牛的严重危害。中心路尉郭段严重地段有虫株率达45%以上, 一般道路两旁有虫株率达20%以上。调查结果如下:中心路100株, 有虫株数46株, 有虫株率46%;夏后路100株, 有虫株数42株, 有虫株率42%;县门一路100株, 有虫株数41株, 有虫株率41%;209国道路100株, 有虫株数20株, 有虫株率20%;高速公路50株, 有虫株数15株, 有虫株率30%;赵常线50株, 有虫株数12株, 有虫株率24%;堆云洞路100株, 有虫株数32株, 有虫株率32%;苏庄至大洋路50株, 有虫株数14株, 有虫株率28%。

2005年5月7日在夏后路大洋段实地采伐1株受害毛白杨, 经解剖, 单株虫孔数有20个, 解剖出幼虫16头, 虫道长4.20 m。被侵蚀的树木似蜂窝状, 整株丧失了利用价值。

3 防治方法及对策

夏县曾在2005年采用插毒扦防治, 2006年采用3911、1605药液注射防治, 但效果不佳, 桑天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经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所教授, 山西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研究后采用磷化铝熏杀幼虫、绿色威雷阻杀成虫进行防治。经过实验, 采用这两种方法见效快, 杀虫效果好, 防治率高达85%以上, 有效遏制了毛白杨桑天牛高发态势。

3.1 幼虫期防治 (磷化铝熏杀)

磷化铝纯品为黄色结晶, 工业品为淡黄色或灰绿色固体, 无臭。干燥条件下很稳定, 潮湿环境中易吸潮分解, 放出磷化氢, 具有异臭味。剂型为片剂 (每片3 g, 含量50%) 。它借助于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自行分解产生磷化氢气体,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害虫体内, 使害虫死亡。常用于粮仓熏蒸杀虫, 药效快, 效果好, 但有剧毒。

防治方法:在3月下旬至6月下旬老龄幼虫活动期, 8月上旬~9月下旬幼龄幼虫危害期, 在毛白杨树体上寻找已排出虫粪的排粪孔, 用改锥朝树干略下方钻一个小孔, 把磷化铝毒片塞入孔内, 用泥封闭即可。防治情况如下:县药厂至苗村路50株, 危害株数12株, 防治61孔, 死亡50头, 死亡率86.21%;高村至大洋村50株, 危害株数15株, 防治虫孔58孔, 死亡虫数49头, 死亡率84.48%;东阴至大洋村50株, 危害株数13株, 防治虫孔72孔, 死亡虫数57头, 死亡率79.17%;楼底至高村50株, 危害株数20株, 防治虫孔43孔, 死亡虫数36头, 死亡率83.70%;中心路东100株, 危害株数38株, 防治虫孔163孔, 死亡虫数147头, 死亡率90.18%;中心路西100株, 危害42株, 防治虫孔183孔, 死亡虫数157头, 死亡率85.79%。

经抽样调查, 尉郭乡共防治毛白杨400株, 有虫危害130株, 防治桑天牛580头, 死亡495头, 死亡率达85.34%。防治后, 毛白杨树干虫眼处流有的棕色液体消失, 没有倒木屑现象, 桑天牛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3.2 成虫期防治 (绿色威雷触杀)

绿色威雷是南京林业大学与红太阳集团合作, 针对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绿色粒肩天牛成虫耐药力强、羽化期长的特点, 研制出的一种触破式微胶囊剂。其杀虫机理是, 当天牛踩触时, 微胶囊立即破裂释放出高效原药, 即粘附于足跗节, 药物通过节间渗入体内而达到杀虫目的。

防治方法:在毛白杨树下栽植构树, 每年7月~8月份, 在桑天牛羽化盛期, 将绿色威雷兑水配制成200倍~300倍液体, 用车载式高压喷雾器把药物喷洒在毛白杨枝干上, 用背负式喷雾器把药物喷洒于构树上, 力求全树枝干均匀着药, 以树皮湿润为度。桑天牛踩触毛白杨枝条后, 高效原药通过节间渗入体内而死亡, 采实构树枝条后, 即可将药物直接食入体内而死亡。经调查, 杀虫率分别达到85%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4 结论

试验证明, 每年3月下旬~6月下旬桑天牛老龄幼虫活动期, 8月上旬~9月下旬桑天牛幼龄幼虫成长期宜采用磷化铝防治;每年7月~8月桑天牛成虫产卵期, 应采用200倍~300倍液绿色威雷进行防治。这两种方法综合使用杀虫效果好, 防治率高达85%以上, 能够达到长期、持续控制桑天牛危害的目的。

摘要:本文对夏县毛白杨蛀干害虫桑天牛发生规律、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介绍了目前夏县毛白杨蛀干害虫桑天牛发生的状况及危害特征, 通过总结防治经验, 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毛白杨,桑天牛,发生状况,防治

参考文献

〔1〕王志英.青杨楔天牛防治技术研究.中国森林病虫害.2006.3.

柑橘天牛的防治对策 篇4

星天牛主要为害杨、柳、栾、悬铃木、乌桕、榕树、桑、榔榆、冬青、山茶、海棠、樱花、樱桃、无花果、柑橘、刺槐、核桃、楸、石榴、梧桐、苹果、梨等园林绿化树木和果树。

光肩星天牛主要为害杨、柳、悬铃木、糖槭、元宝枫、榆树、七叶树、樱花、樱桃、泡桐、苦楝、红叶李、枫杨、桑、栾、海棠、柑橘、刺槐等园林绿化树木和果树。

2 为害特点

星天牛成虫喜食寄主植物的嫩枝皮层, 使枝梢枯死, 遇大风易折断。幼虫蛀食寄主的主干和树干基部的木质部, 下可蛀达根部。在树干内蛀成许多虫道, 可造成连片树木生长衰弱, 树体衰亡, 进而枯死, 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和行道树景观。

光肩星天牛成虫喜食寄主植物的叶柄、叶片和嫩枝皮层, 嫩枝受害后枯死。幼虫蛀食寄主的侧枝、主枝、主干的木质部。在枝干内蛀成虫道, 使树木生长衰弱, 树体衰亡;严重时木质部被蛀空, 可造成连片树木枝干枯死, 遇大风易折断, 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和行道树景观, 对行人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发生规律

3.1 星天牛

星天牛1a完成1代, 跨2a。以幼虫在枝干、树干基部或主根木质部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份当气温回升时, 越冬幼虫开始活动, 4月开始化蛹, 蛹期25d左右。5月成虫开始羽化, 8月下旬仍有少数成虫羽化, 至10月仍可见到成虫活动。成虫羽化后取食嫩枝条的皮层和叶片, 以补充营养。交尾后刻槽产卵, 卵槽一般为“T”字或“L”字形, 每槽产1粒卵, 产卵部位以树干基部以上l0cm处为多。每头雌成虫可产卵20~30粒, 成虫寿命雌虫40~60d, 雄虫30~40d。卵期15d左右。

初孵幼虫先在皮层下盘旋蛀食, 幼虫为害路径的树表皮有排泄孔及排泄物出现, 排出褐色粪粒及蛀屑。经1~2个月后再深入木质部, 并逐渐向根部蛀食, 排出的是木丝。11月份幼虫在树体内越冬。

3.2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2a完成1代, 跨3a。以幼虫在树体木质部蛀道内越冬, 或卵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 5月中下旬开始在虫道上部作略向树干外倾斜的椭圆形蛹室内化蛹, 蛹期20d左右。6~7月份为成虫羽化期。

羽化后的成虫在蛹室停留约6~15d, 然后从侵入孔上方咬直径约10mm的羽化孔飞出, 先取食叶柄、叶片和直径18mm以下的嫩枝皮层, 以补充营养。成虫白天活动, 以8~12h最为活跃;阴天栖于树冠, 33℃以上时静伏于阴凉处;飞翔力弱, 敏感性不强, 容易捕捉。成虫经2~3d补充营养后交尾, 可交尾数次。6月中旬~7月下旬产卵, 成虫产卵前先在树枝干上啃个椭形刻槽, 将卵产在槽内, 每槽产卵1粒, 其后用分泌物封闭, 以保护卵粒。成虫寿命长达数月, 至10月份还可见到个别成虫活动。卵期20d左右。

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而9~10月产的卵直到第2年才能孵化。幼虫共5龄, 初孵幼虫先吃刻槽周围腐烂部分和韧皮部, 将褐色粪粒及蛀屑从产卵孔排出。2龄幼虫开始向旁侧取食健康的树皮和木质部。3龄后的幼虫才蛀入木质部, 所排出的只是木丝。起初虫道横向稍有弯曲, 然后向上, 随着虫体增长而加大和加宽, 最宽可达l5mm。幼虫于11月开始越冬。

4 防治技术

上一篇:生活真实是最好的诗歌下一篇:河南曲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