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知识

2024-10-12

传输知识(共3篇)

传输知识 篇1

1 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们对于通信的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光信号的传输方式应运而生。就目前来看, 我国对于光纤通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综合了光学、微电子学、信号与系统以及机械、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实现了单信道光纤通信系统的独立设计。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对光纤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分析, 以便使大家对光纤通信技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 光纤的分类

2.1 光纤的概念

所谓光纤, 就是指在通信中应用的光导体的纤维, 英文名称是ticalFiber。光纤的基本材料是石英玻璃, 也就是说将石英玻璃加工成非常细的纤维状的物质来实现对光的信号的传导, 目前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 也出现了塑料材料的纤维质, 一般来说, 光纤的规格为直径9-50微米。目前我们在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光纤通信由三部分组成, 即纤芯、包层和涂敷层, 下面逐一进行介绍。首先, 纤芯的位置在光纤的最中心, 一般情况下直径在4~50微米左右, 现在应用中的光纤的纤芯的基本成分为石英玻璃和塑料纤维, 另外为了实现更好的稳定性, 还会掺有若干的添加剂, 如五氧化二磷等, 这些添加剂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的提高纤芯对光的折射率。其次, 包层是包裹于纤芯周围的物质, 一般来说其直径为12.5微米, 从成分上看, 包层的主要构成为纯度极高的二氧化硅, 但是同样的, 也会掺杂少许的添加剂, 如三氧化二硼, 这些添加剂的目的在于降低包层的折射率, 也就是说阻断纤芯的光折射的外漏, 实现相对封闭的光折射。再次, 涂覆层位于光纤的最外层, 涂覆层根据具体的材料的不同, 还可以详细的划分为一次涂覆层、缓冲层和二次涂覆层三种。其中一次涂覆层的成分主要是常见的有机硅或者普通的橡胶材料;而缓冲层的主要成分为油膏;最外层的二次涂覆层的材料一般为聚丙烯等。涂覆层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能够保护光纤, 使其不受外界自然环境的侵袭。

2.2 光纤的分类。

在分析光纤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 如果按照光纤的制造材料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光石英类和多组分玻璃类, 以及塑料包层石英芯类、全塑料类、氟化物类;而如果按照光纤的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多模类、单模类;如果按照光纤的波长进行分类, 可以将其分为短波长类、长波长类以及超长波长类;如果按照光纤的传输窗口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常规型单模类、色散位移型单模类;如果按照折射率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阶跃类和渐变型类。由于在现代通信中,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最常见的分类形式, 所以下文中笔者重点对这两类进行分析。a.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纤芯非常细, 一般来说其直径在9或10微米左右, 这种特点使得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 其只能接收到单一模式的信号, 所以应用缺陷在于模式受限, 但是从实际的应用中来看, 这种单模光纤具有较大的信号传输容量, 也就是说可以实现较高的频率的信号传输, 这个特点使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加适合于长距离的信号传输。b.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同单模光纤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能够实现多个模式的信号传输, 也就是是在应用的过程中, 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模式的光。所以从直径上看, 该种光纤比单模光纤要粗很多, 一般在50或62.5微米左右, 因为要为多个不同种类的光提供通道。另外, 从其模间色散上看, 表现为也要大于单模光纤, 这个特点使得其频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为我们知道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 模间色散越大, 频率越低。基于多模光纤的这个特点, 在实际的应用中, 其更加适合于短距离的通信, 一般在几公里之内的信号传输效果较好。在对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进行区分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对其直径的判断来得出, 因为通过上文中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单模光纤要比多模光纤细的多。另外, 从颜色上看, 一般情况下单模光纤用黄色表示, 而多模光纤用橙色或者黑色表示。

3 光纤的衰减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信号传输障碍, 这种情况我们统称为光纤的衰减, 而导致这种衰减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笔者将逐一进行分析:首先, 本征:即光纤的固有损耗, 包括:瑞利散射, 固有吸收等。其次, 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 造成的损失。再次, 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其四, 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 造成的损耗。其五, 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最后, 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 如:不同轴 (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1μm) , 端面与轴心不垂直, 端面不平, 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前三个因素是由光纤自身因素和生产工艺造成, 很难克服。后三个因素则主要是在使用中, 因人为因素造成。所以, 光纤在使用时, 要避免过度弯曲和绕环;在熔接时, 要尽量保证切割端面的平整, 这样可降低光在传输过程中, 人为因素造成的衰减。另外, 光纤跳线使用后, 也必须用保护套将光纤接头保护起来, 否则灰尘和油污会损害光纤的藕合, 造成信号急剧衰减。

4 光纤的连接

光纤的连接方法大致可分为:永久性连接、应急连接、活动连接。

4.1 永久性光纤连接 (又叫热熔) 。

这种连接是用放电的方法将连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一般用在长途接续、永久或半永久固定连接。其主要特点是连接衰减在所有的连接方法中最低, 典型值为0.01~0.03d B/点。但连接时, 需要专用设备 (熔接机) 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而且连接点也需要专用容器保护起来。

4.2 应急连接 (又叫) 冷熔。

应急连接主要是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 将两根光纤固定并粘接在一起。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连接迅速可靠, 连接典型衰减为0.1~0.3d B/点。但连接点长期使用会不稳定, 衰减也会大幅度增加, 所以只能短时间内应急用。

4.3 成端活动连接。

成端活动连接是利用各种光纤连接器件 (插头和插座) , 将站点与站点或站点与光缆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灵活、简单、方便、可靠, 多用在前端机房内的网络布线中。其典型衰减为1d B/接头。

5 光纤的检测

光纤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系统连接的质量, 减少故障因素以及故障时找出光纤的故障点。检测方法很多, 主要分为人工简易测量和精密仪器测量。

5.1 人工简易测量: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快速检测光纤的通断和施工时用来分辨所做的光纤。它是用一个简易光源从光纤的一端打入可见光, 从另一端观察哪一根发光来实现。这种方法虽然简便, 但它不能定量测量光纤的衰减和光纤的断点。

5.2 精密仪器测量:

使用光功率计或光时域反射图示仪 (OTDR) 对光纤进行定量测量, 可测出光纤的衰减和接头的衰减和光纤大致的断点位置。这种测量, 可用来定量分析光纤网络出现故障的原因或对光纤产品进行评价。

结束语

光纤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和技术对现代光信号传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对光纤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浅析, 希望能够加强读者对光纤的认识和了解。

传输知识 篇2

1、Wi-Fi技术:

Wi-Fi基于的是IEEE802.11a和IEEE802.11b,采用2.4G附件的频段作为通讯载体,因此覆盖距离会很广。目前,Wi-Fi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在76米到122米之间。

优势:技术研发门槛低,产品成本低,覆盖距离广;

劣势:能耗高,组网能力差,安全性低;

代表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2、FM无线传输技术:

说到FM无线技术,这可能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范围最广、成本最低的无线技术之一了,您手边的收音机就是最简单的FM无线接收设备;一些老式的模拟字母电话机也采用了FM无线技术。

3、蓝牙无线传输技术:

这是一种基于2.4G技术的无线传输协议,由于采用的协议不同,所以有区别于其它2.4G技术而被称之为蓝牙技术。

4、红外无线传输技术:

红外无线传输技术是大家最陌生、接触最少的,大部分接触红外无线传输的用户仅限于早期智能手机上速度很慢的红外功能;其实,红外无线技术的应用场合之广不亚于FM无线技术,家庭中常见的电视遥控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5、ELink传输技术:

ELink具有高清无压缩、无延时、可360度自由移动、图像质量无损、辐射非常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传输知识 篇3

1.(网络层)及以下的各层实现了网络中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但数据通信不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计算机网络本质的活动是实现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进而实现(应用层)的各种网络服务功能。2.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第4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3.TCP协议可以为其用户提供(可靠)、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4.UDP协议可以为其用户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5.传输层使用了(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并通过执行(传输层协议),针对高层屏蔽(通信子网)在技术、设计上的差异与服务质量的不足,向(更高层)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完善的通信服务。

6.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在网络层的基础上,完成端到端的(差错纠正)和(流量控制),并实现两个应用进程之间传送的报文无差错、无丢失、无重复、无乱序。传输层中完成这一功能的硬件或软件称为(滑动窗口),之间传输的报文称为(数据报)。

7.传输层在服务形式上是一组功能原语,主要包括(请求)、(指示)、(响应)和(证实)。

8.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层是(传输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实现(分布式进程)通信。

9.衡量一种服务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往往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参数来描述的。传输层提供的服务质量是指在传输连接点之间看到的某些(传输连接)的特性,是传输层性能的度量,反映了传输质量及服务的可用性。

10.传输层服务适用于各种网络,因而不必担心不同的(通信子网)所提供的不同服务及服务质量。11.为了使不同的网络能够进行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ISO定义了0类到4类共5类(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此外,ISO还定义了一个(无连接)的传输协议。

12.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与服务器分别表示相互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的(进程)。客户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响应客户的请求,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网络服务)。13.进程通信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进程标识方法。TCP/IP协议中用(端口号)来识别进程。Internet赋号管理局定义的UDP端口号分为(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临时端口号)3类。" 14.TCP是TCP/IP协议族中的(1)(A)协议,使用(2)(C)次握手协议建立传输连接。当连接的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应答(3)(A)。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4)(D)。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5)(B)。

(l)A.传输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A.l B.2 C.3 D.4(3)A.SYN,ACK B.FIN,ACK C.PSH,ACK D.RST,ACK(4)A.出现半连接 B.无法连接

C.假冒的连接 D.产生错误的连接(5)A.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B.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C.后退N帧ARQ协议 D.选择重发ARQ协议

二、名词解释

1.服务质量(QoS)(L)2.最大报文段长度(MSS)(H)

3.报文段(E)4.用户数据报(P)

5.TCP(A)6.UDP(J)7.发送窗口(S)8.通知窗口(C)

9.拥塞窗口(N)10.吞吐率(F)11.重传计时器(M)12.坚持计时器(B)13.保持计时器(K)14.时间等待计时器(I)15.连接建立时延(R)16.传输时延(D)17.残余误码率(Q)18.慢启动(O)19.3次握手(G)

A.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B.TCP的一种计时器,用于防止发送端与接收端由于零窗口大小而导致的死锁状态。

C.TCP协议用于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一个参数,由接收端根据其接收能力而确定的一个值,反映了接收端的容量。

D.从源主机传输用户发送报文开始到目的主机传输用户接收到报文为止经历的时间。E.网络中的一个概念,通常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参数来描述的,例如连接建立延迟、连接建立失败的概率、吞吐率、传输延迟、残余误码率等。

F.每秒所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字节数,是在某个时间间隔内测量得到的数据。G.连接建立或终止的事件序列,由请求、请求的确认以及确认的证实3个依次发生的事件组成。

H.TCP协议传递给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单元。I.TCP的一种计时器,用于传输连接的释放过程。J.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K.TCP的一种计时器,防止一个TCP传输连接处于长期空闲状态。

L.TCP报文段头部的一个选项,定义接收端所能接收的TCP报文段中的最长数据块,这个值在连接建立时由连接双方协商确定。

M.TCP的一种计时器,用于防止报文段丢失或被丢弃。

N.TCP协议用于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一个参数,由发送端根据网络拥塞情况确定的一个值,反映了网络当前的容量。

O.一种拥塞控制方法,使拥塞窗口大小在开始时按指数规律增长。P.TCP协议传递给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单元。

Q.用于测量丢失或乱序的报文数占整个发送的报文数的百分比。R.传输服务用户要求建立连接到收到连接确认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S.TCP协议用于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一个参数,是发送端发送数据时真正使用的窗口,其值为通知窗口与拥塞窗口中的较小者。

三、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C)。

A.点到点连接 B.操作连接 C.端到端连接 D.控制连接 2.下列协议中属于面向连接的是(D)。

A.IP B.UDP C.DHCP D.TCP 3.关于TCP和UDP端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TCP和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二者互不干扰,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B.TCP和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但二者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C.TCP和UDP的端口号没有本质区别,二者互不干扰,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D.TCP和UDP的端口号没有本质区别,但二者相互干扰,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4.如果用户应用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C)层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A.数据链路层 B.互联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5.下列关于TCP协议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D)

A.TC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B.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C.TCP协议可以提供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D.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非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6.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C)。

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C.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D.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 7.一条TCP连接的建立过程包括(B)个步骤。

A.2 B.3 C.4 D.5 8.一条TCP连接的释放过程包括(D)个步骤。

A.2 B.3 C.4 D.5 9.在一个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2000变为30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C)。

A.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300O个TCP报文段

B.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1000个字节 C.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3000个字节 D.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900O个TCP报文段

1O.TCP/IP的传输层协议使用哪一种地址形式将数据传送给上层应用程序?(C)

A.IP地址 B.MAC地址

C.端口号 D.套接字(socket)地址 11.下列几种类型的网络服务中,服务质最最差的是(B)。

A.A型网络服务 B.B型网络服务 C.C型网络服务 D.D型网络服务 12.适用于B型网络服务的传输层协议级别是(C)。

A.级别O B.级别1 C.级别2 D.级别4 13.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使高层的用户可以完全不考虑信息在物理层、(C)通信的具体细节,方便用户使用。

A.数据链路层 B.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C.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网络层

14.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活动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之间的(C)。

A.数据交换 B.网络连接 C.进程通信 D.网络服务

15.设计传输层的目的是弥补通信子网服务的不足,提高传输服务的可靠性与保证(D)。

A.安全性 B.进程通信

C.保密性 D.服务质量

18.下列关于TCP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TCP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 B.TCP提供了无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

C.TCP将来自上层的字节流组织成数据报,然后交给IP协议 D.TCP将收到的报文段组织成字节流提交给上层

四.综合分析题

某大学校园网上有一台主机,其IP地址为202.113.27.6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默认路由器配置为202.113.27.33,DNS服务器配置为202.113.16.10。现在,该主机需要解析主机名。请逐步写出其域名解析过程。

上一篇:交通重点工程下一篇:新经济对贸易壁垒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