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系统(精选12篇)
输配电系统 篇1
电网信息化改造需要正确的系统和硬件设施的组建, 因此在整个系统的建设上就需要选择全面的具体的筛选, 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输配电生产进行协调和统一管理, 因此本文就此系统构建的问题展开介绍。
1 系统建设理念和目标
1.1 系统硬件背景。
电力公司是管辖着城市电网和农网, 其生产运行管理同时具备有对输电网和配电网 (包含电缆) 的管理职能, 而在地域上的集中和密集分布又使其有别于独立的输电、配电管理模式, 在这里输、配电管理的耦合度大大增加。针对这一特点,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设计必须满足和适应这一情况。
从一般组织结构上来看电力公司下属变电运行及检修、农电配管理电、电力调度和杆塔电缆工区、营销计量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对象范围互不相同, 但是各个单位所维护的电网事实上是整个电网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各个单位工作对象按照不同的条件把电网分割成多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各个电网设备通过电气连接, 将不同单位所管理的设备组织成一张完整的输配电电网。
1.2 电网信息。
电网信息是指对所管辖电网在资产、网络拓朴、设备属性、实时和空间共五个纬度的全信息完整描述。仔细分析输配电生产管理业务, 可以将输配电生产管理面对的信息归纳为以下几类:1.2.1用户信息:是指供电区域内的各类用户资料信息、用电信息。1.2.2业务信息:是指各类业务活动中所保存的信息。
这些信息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相互关联。电网信息、用户信息都各自有其空间位置属性;用户信息与电网信息亦通过供电连接关系而关联;业务数据则由各种管理业务产生、依存于电网和用户信息。PMS系统面对上述信息模型在横纵两个方面同时满足供电企业的业务需求。
1.3 系统建设目标。
建立全公司范围内完整的生产管理, 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 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系统覆盖输电及配电的变电、线路、电缆、继保、远动及通信等专业领域, 服务于整个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生产运行业务部门。
1.4 系统设计思路。
一体化及标准化的系统设计思路是电力公司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石。在管理层面上表现为:在公司内部各类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设备运行和调度运行的数据维护体系。在技术层面上体现为:一体化的数据模型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输配电网进行全信息建模, 使图形、数据一体化, 从而彻底解决静态图纸和数据关系相割裂的局面, 同时也解决PMS系统中各应用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1.5 模型特点。
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三层体系架构, 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特点:基于GIS图形平台;基于元数据技术使模型可动态调整配置;基于IEC 61968/61970国际通用标准;基于网络同步平台接入SCADA/DSCADA等实时信息。
2 系统业务流设计
输配电生产管理的业务流设计体现两方面。
2.1为了使电网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负荷增减变化的需求, 必须不断调整网架结构、增减电力设施, 进而产生各种电力建设工程和用户工程。这方面的业务活动可概括为电网建设的管理, 换言之就是以电网规划为源头, 经设计、计划和工程管理, 通过GIS/DB平台最终又为电网规划提供数据的业务流转。
2.2为了使电能安全、经济、可靠和优质地分配, 充分利用电网的负荷能力来供电, 并且尽可能地缩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用户停电时间,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所有设备的运行周期, 保证所有设备在无缺状态下工作。这方面的业务活动可概括为调度管理、设备运行管理, 换言之就是变电、线路和电缆等专业管理和调度专业管理之间的业务流转。
PMS系统采用自主设计的工作流引擎与消息管理机制, 实现在共同数据模型下的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数据协同和工作流程, 可以避免错误数据的传递, 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一致性, 同时保证工作过程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小重叠录入, 重复工作, 有效保障数据一体化、一致性, 在生产管理中做到工作进度可查, 工作时段可控, 实现管理水平上台阶。
3 系统建设内容和成效预期
3.1 系统建设内容
3.1.1地理图。地理图是表达电气设备 (电站、站外设备、地下通道等) 和用户实际地理位置的图形系统。
3.1.2变/配电站一次模拟图。变/配电站一次模拟图是指表示变配电站一次设备逻辑接线情况的图形系统。
3.1.3电系图。电系图是表示变电站外线路设备接线情况的逻辑图形系统。系统中线路的走向横平竖直, 并且设备图形位置不表示实际位置。
3.1.4设备台帐管理。能进行结合GIS图形进行台帐管理, 同时提供快捷的批量操作方式来提高台帐录入的工作效率。
3.1.5缺陷管理。包括:设备缺陷流程管理、缺陷单查询统计、报表管理等功能。提供多种缺陷登记手段。
3.1.6调度工作管理。实现从停电停役申请单自动生成调度日工作计划, 完成调度日常的许可汇报记录等工作, 具体包括:调度日计划管理、交接班管理、调度日志、工作许可记录、接地线记录、故障抢修记录等。
3.2 系统功能特点。
PMS系统与各实时信息、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的连接通过一体化实时平台的实现模式, 真正将电网的静、动态信息在全局统一到一起。PMS系统与营销系统的结合, 将电网与用户连接起来, 为营配合一的作业模式奠定了数据及系统基础。
通过电网信息, 用户信息, 状态信息 (实时平台) 的紧密结合, 为TCM的实用化建设提供了真正的建设基础。
3.3 系统建设成效预期。
通过PMS系统的应用, 全面提升电力公司输配电生产管理水平, 主要表现为:为检修、更改、反措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持;通过与ERP系统PM模块的数据交换, 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水平;通过与CIS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低压用户故障的追溯和10 k V线路停电用户名单的确定;通过与SCADA、D-SCADA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故障范围和时间的自动记录, 同时自动进行供电可靠性的计算。
4 系统实施策略
全公司范围内规范统一的基础业务功能, 包括:设备运行管理:台帐管理、巡视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和生产计划编制;调度运行管理:电系图及运行方式管理、铭牌管理、停电停役管理和调度工作管理;SCADA遥信和遥测实时信息的接入;和ERP PM模块接口, 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具体的介绍了输配电系统构建的具体步骤和细节问题, 此外还对一些系统引用前景预期展开了讨论, 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简单的整理规划, 希望相关工程系统的构建可以借鉴参考此方面的经验, 增加我国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海凤, 李建辉, 李建明.配电网络GIS系统研究[J].科技传播, 2011.
[2]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3]江智伟, 主编.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输配电系统 篇2
一、启动前准备
1、检查柴油机发电机组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紧固件是否安全可靠,线路连接是否良好;
2、检查启动系统是否正常,蓄电池充电是否充足,电解液液面是否合适;
3、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防冻液不足时应加防冻液;
4、检查燃油系统是否正常,油箱内油量是否充足;
5、检查进排气系统,空气滤清器工作是否良好;
二、机主组启动
1、打开蓄电池总开关,待机组显示器显示正常后即可启动机组;
2、发电机组启动后,观察显示器各项参数以及机器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功。若有异常及时停机检查排除原因。
4、启动正常后,应密切观察显示器各项数据是否正常,正常后记录各项数据。
5、合上机载空气开关,接通发电机配电柜(D12)刀闸,按下发电机配电柜“启动”按钮向负载供电;
6、机组正常运行后,应检查机油、柴油数量,显示器各项数据、工作状态,并及时记录;
7、正常运行后打开所有门窗,以便散热;
8、停止运转后,应及时检查、清洁机组外部,并记录其停车时间。
三、机组预热
1、春季、夏季、秋季每星期一预热一次;
2、冬季每天预热一次;
3、每次预热时间应为10—15分钟
4、填写各项记录
柴油发电机日常维护
一、对油路,油管定期保养;
二、对电瓶及时充电检查;
三、对所属范围内的机电配件进行检查;
四、冬季做好设备的防冻工作;
五、每班班中运行情况遗留问题应计入值班登记表,并在交接班时交代清楚接班人,并认真填写各
种记录,保证记录真实有效;
六、认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七、发电机房直接责任人:石玉林
主通风机反风操作顺序
一、进行反风操作前先将防爆盖闭锁牢;
二、停止运行中的主扇风机
1、先按下当前运行风机的二级风机停止按钮,停止二级风机,待二级风机风叶转稳后,在按下一级风机的停止按钮,停止一级风机;
2、当风机风叶转速稳定后,关闭蝶阀;
三、必须在6分钟内启动反风风机
1、风机运行开始前要检查防爆盖和安全出口的情况,减少漏风率,反风量不少于平常供风量的40%;
2、将准备反风的风机1级。2级配电柜上的“正风”“反风”旋钮打到反风位置。
3、打开准备反风的风机蝶阀。
按下一级风机的启动按钮,在一级风机启动后5秒钟内启动二级风机,将风量加到正常风量的40%后观察各项数据及风机运行情况,等候下一步指令;
四、反风结束后,要按逆顺次序恢复正常通风,并及时打开防爆盖闭锁装置;
主扇司机操作规程
主扇司机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班不准打牌,睡觉,喝酒等违章作业,认真做好风机运行记录和定时保养,检查机器的温度,各种仪表指示以及风机运行的各类参数,定时进行瓦斯检测,做好瓦斯记录,值班期间,必须保证卫生清洁,记录完整,并对干部上岗检查,外来人员做好检身工作,保证劳保用品,仪表,工具齐全完好,认真登记电话记录等工作;
根据规程要求,主扇风机必须能够在10分钟内开动,煤炭局规定6分钟内启动主风机,并进行定期保养,须进行主扇风机切换运行,切换时间定在每月2日交接班进行;如果6分钟内不能启动备用风机,立即启动原运行风机。如果主风机也切换不上,要立即报告调度室,尽快恢复通风。正常切换完毕后观察风机运行情况,填写记录并向调度室汇报主通风机运行情况;
主扇司机在切换操作前必须先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井下人员停止工作,下达切换命令后,主扇司机才可以对主扇进行切换操作。
主扇司机操作前应再次熟悉学习操作规程,按下运行风机的停止按钮,使运行风机停止运转,关闭原运行风机蝶阀同时打开备用风机蝶阀,按下启动备用风机按钮,使备用风机启动运转,切换完成后核对风量等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主扇风机检修与维护
一、主扇风机的检修必须贯彻计划检修,大,中,小检修必须按计划周期检修,严格贯彻标准修理法,定期修理法,检查后按修理法进行检修工作,执行检查技术标准及设备完好标准,以
保证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
二、主扇风机检修周期为:三个月,十二个月,三十六个月大修;
三、检修主扇风机前,应按规定启用备用主扇,严禁停风作业;
四、主扇风机检修后,应得到下列标准:
1、机体防腐良好,无明显变形,裂纹等缺陷;
2、机壳结合面及轴穿过机壳处,密封严密,不漏风;
3、轴流风叶轮,导叶完整齐全,无裂纹,叶片,导叶无积尘,叶轮保持平衡,可停在任何位置,叶片安装角度一致,用样级检查,误差不大于10;
4、离心式风机叶轮铆钉不松动,接杆坚固牢靠,叶轮与进风口的配合符合厂家规定,叶轮保持无积尘,保持平衡,可以停在任何位置
五、检修完毕试车前,应对风机进行最后的全面检查,紧固好所有的螺丝,如发现风机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机检查,运转正常时,应观察电流,电压,电机轴承和电机定子的温度指示仪表,并做好记录;
六、认真填写检修保养记录;
空压机操作规程
一、检查高压柜推车是否到位;
二、检查低压电(380V)是否送电;
三、查看风扇门是否关闭,主气管路阀门是否打开:
四、检查油位是否在刻度线以内;
五、点动启动键绿色按钮,观察显示屏各项数据是否正常;
六、启动后听空压机声音是否正常,加卸载是否正常,温度,压力变化是否正常,如发现不正常,应紧急停机进行处理(可按停止键或红色急停按钮)
空压机设备维护及保养制度
一、保养,检修应进行以下保养:
1、检查设备的供电系统,信号系统,安全防护装置;
2、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对于外漏的转动和传动设备坚持每天加油,检查,对于内置的传动部件要定期加油,防止松动和损坏;
3、检查并修理设备容易松动的部件,防止松动和损坏;
4、检查设备有无腐蚀和漏电,油,气等问题,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
5、搞好卫生清洁工作;
二、一级保护
1、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局部解体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并加油;
2、处理日常保养无法解决的问题,紧固各部件零件;
三、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技术管理规定,严禁违章作业,操作维修人员必须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四、如发现问题应汇报机电科,由机电科委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空压机日常保养与维护
一、保养周期(8小时):每班检查运转期间油位,显示器上显示的各种数据;
二、保养周期(80小时):检查泄露情况和清洗机组,检查各部位松动情况;
三、保养周期(500小时):每三个月检查空气滤芯器和油过滤器并清洁,换油;
四、保养周期(1000小时):手动检查安全阀,清洗冷却器及检查温控器,电器系统除尘;
五、保养周期(2000小时):更换空气滤芯,油过滤器,换油,检查运动部件螺栓,清洗冷却机;
六、保养周期(3000小时):检查温控阀工作是否正常,当油气分离器压差指示灯亮时更坏油气分离器;
配电室高低压配电柜停送电操作规程
一,发电机送电:
合上发电机电源开关,电源显示正常,启动发电机,转速达到1500∕min,功率达到50HZ后,合上发电机空开,发电机配电柜处于热备状态,按启动按钮启动,如发电机柜处于冷备状态,应先转到合闸位置,电源指示正常,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确认送电完毕,打开发电机房所有门窗,进行听风散热;
二、高压配电室:
如895发电机进线柜处于热备状态,直接启动手合按钮启动,如895发电柜处于冷备状态先转到合闸位置,确认高压带电显示正常,启动手合按钮启动,确认887(1#)地面主变高压带电显示正常,启动手合按钮,确认送电;检查890分段隔离柜处于工作位置,指示灯正常,确认8910分断开关柜高压带电显示正常,处于工作位置,确认898(2#)空压机高压带电显示正常,启动手合按钮,确认送电;
三、低压配电室:
由1#地面主变送出,先启动1D1#进线合闸按钮,合闸指示灯显示,确认送电,确认3D1#主风机出线柜到合闸位置,启动1#2#电源联络柜,确认7D主风机2#出线柜处于合闸位置,确认地面所有负荷正常带电,启动高压配电室894(2#)井下出线柜启动按钮,确认送电,送电完毕
高低压配电柜定期维护以及到位情况
一、电气设备接点,特别是铝,铜接点,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二、各种设备,备品备件,定期试验,清扫,检查;
三、检查抽屉式开关推入或抽出是否灵活,其机械闭锁可靠,接触器触头是否良好; 四;检查母线及引线是否牢固;
五、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牢固,熔断器是否完好以及绝缘电阻的遥测;
六、检查各软启动器,变频器的紧固件是否松动;
七、检查设备的清洁程度,使用清洁的干布擦掉所有灰尘;
八、检查设备名牌是否完好,使用清洁干布清洁干净;
九、确保断路器室内无异物;
高低压配电柜日常维护及到位情况
一、高压配电柜
1、设备外壳及附件,高压绝缘用具的清洁,保养,试验;
2、查看设备是否有异物,昆虫,损坏设备;
3、注意变压器控制器的检查
4、配电柜正背面清扫,检查,定期检查;
5、工作场地室内外清扫,经常搞好文明生产;
二、低压配电柜
1、检查各警告牌,检修牌摆放位置是否正确;
2、检查应急工具,灯具是否齐全,正常,摇把及熔断器手柄是否齐全
3、检查电容柜内的电容器外壳是否良好,有无渗漏,膨胀情况,指示灯是否良好;
4、做好各柜体的保洁除尘工作;
5、检查各电容器外壳接地线接地情况;
高低压配电柜异常时,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发现设备异常时,首先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下操作;
二、要在异常设备的配电柜上挂上警示牌,防止误伤其他工作人员;
三、应使用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必要时在操作前停用有关继电保护装置;
四、严禁将电流回路断开;
五、检查断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工作人员,未经值班领导和监护人许可,不准进行倒闸操作;
六、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阻应有永久性,可靠性的接地;
六、接临时负载时,应装有装用的开关和熔断器;
七、二次回路通电或耐压试验前,应通知值班领导并派专人看守现场,检查回路,确认无人工作
输配电系统 篇3
【关键词】电网;短路电流;保护;评价;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用电负荷增长幅度日趋变大,为了满足用电市场需求,我国550KV、220KV变电站输配电网数量不断膨胀增长,电网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环网也不断增多,整体电网十分密集。电网结构的增强和扩大使得电网短路电流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变电站母线短路电流均已超过了限制值。许多输变电站采取了一些列的短路电流限制并且设置了保护装置,但随着电网的进一步扩大,其限制保护作用将进一步减弱。
一、输配电系统短路电流限制保护措施
目前在各220kv输配电网采用的限制短路电流的保护措施可以分为改变输配电系统结构、采用高阻抗变压器、调整输变电运行方式、串联电抗器。对于220kv的电网短路电流的限制值按50kA考虑。
(一)改變输配电系统结构
对于输配电系统而言,改变系统结构的出发点在于合理规划电网电源接入系统的方式,由于电源接入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短路电流的水平,因此,在规划电源接入点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给电网系统的短路电流留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发电厂以单元式方式接入输配电系统为最佳,均衡的将电源接入220kv和500kv的各级电网中,尤其的在环网运行规划中,要将大电厂的电源摒除在外,最好不要有直接联络线。改变输配电系统结构还可以通过发展更高一级的电压电网,一方面,发展更高一级的电压电网可以提高电网的输电容量和系统的稳定想,另一方面,当更高一级的电压电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低级电网可以进行分层运行,从而能够起到降低短路电流水平。除此之外,发展直流输电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输配电电网系统,直流输电不输送无功功率,而短路电流大多是无功功率,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起到限制短路电流、增加电网容量的作用。
(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
目前许多输变电站采用高阻尼抗变压器控制措施,主要通过提高电厂升压变的短路阻抗和提高电网联络变高中压阻抗两种方式。
适当提高新建电厂升压变的短路阻抗,可从源头上控制注入电网的短路电流。虽然目前运行的现有主要电厂升压变压器阻抗大多按标准配置,但随着电网新一轮的规划工作的设计改变,许多新建电厂已经初步开始尝试使用使用高阻抗升压变压器,但是出于对整个电网系统稳定性考虑,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的阻抗不宜过高。
(三)调整输变电运行方式
为了进一步限制220kv的短路电流,还可以采取调整输变电电网运行方式来控制。220kv电网系统短路电流的最大短路点就在50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上,系统通过500kv主变提供的短路电流占了大部分,基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母线分列运行,增大阻抗,从而起到短路电流限制的目的。还可以采用电网分区分层运行,也就是将区域内的电网系统按照电压等级分为若干结构层次,在不同层次上根据区域内的电力负荷来进行电力供应,保证电网的供需平衡,形成分区供电,同时又降低了短路电流水平。
二、输配电系统短路保护方案
(一)架空网络保护方案
架空网络短路保护方案一般采取三级式保护方案,第一层级主变电站出口采用断路器保护,第二层级主干线配电变压器保护,第三层级则主要是分支线配电变压器保护。三级式保护方案的原理在于,当分支线上或者配电变压器上出现短路电流时,分别由相应的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减少因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三级保护要做到分级的保护动作,必须依靠电流定值之间有效的配合,但一般情况下,配电线路较短,各级短路电流定值差别不大,因此大多数短路保护是依靠时间级差进行配合的。
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俗称为“看门狗”的自动分界开关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许多220kv配电网用户分支线上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分接开关主要是能够在检测到短路电流冲击后自动分闸,能够迅速的与下游短路隔离,避免全线停电。
(二)电缆网络保护方案
电缆网络保护方案一般采取开环运行方式、环网结果,并且不采用重合闸。电缆网络的中性点一般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为了保证其运行安全,还需要配备单相接地短路保护。由于单相接地短路的电流相对较小,对主变压器的危害较小,因此不会引起电压的骤降,能够允许出口电流保护的延时,使得上下级环网能够配合保护。
三、输配电系统短路保护方案评价
配电网保护是避免或者减少故障对用户供电质量影响的关键措施。因此,有必要分析保护方案对供电质量的影响,并采用量化指标对其进行评价,这也是能够更好的保障配电网保护效率的解决方法之一。
(一)评价标准
根据配电网保护的主要目的及其作用,配电网保护方案的评价标准需要抓住供电质量、电网运行安全、经济性三个方面。供电质量是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配电网保护方案是否有效的指标之一,配电网保护方案效果可靠,那么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压合格率质量则会相应提高。安全性标准,是目前许多配电网保护方案十分重视的部分,安全性标标主要指的是保护系统保证短路电流不会烧毁电网部件。经济性标准则;是指实现电网运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尽可能降低短路保护方案成本。
(二)保护方案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评价
配电网进行短路保护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评价保护方案是否有效,可以直接依据方案对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进行评价。供电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可以分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停电次数、短时停电次数这三项。针对各种输配电保护方案,需要对以上3个指标进行计算,并比较。
配电系统短路问题会给整个电网带来运行故障,继而会影响到用户用电质量,利用短路电流限制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从源头上降低电网短路概率,采取配电系统短路保护配置,则是一种辅助配置,进一步降低由短路冲击所带来的停电损失。对配电系统短路保护方案进行评价,则是进一步加强了保护方案的可靠性,对于保护方案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只有将这几个方面相互结合,才能进一步的提高输配电系统运行水平,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给变电站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陆建忠,张啸虎.加强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限制短路电流[J].华东电力, 2005,
作者简介 :
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安全问题 篇4
首先, 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污闪, 即堆积在绝缘子中的污物为自然物质, 空气中的尘埃以及鸟类的粪便等。
其次, 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污闪, 即由于人类的工业活动产生的各类烟尘和废气堆积在绝缘子的表面。
自然污秽物同工业污秽物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通过雨水的冲刷而自然脱落, 实验证明自然污秽物在降雨天气下非常容易被冲刷掉, 而工业污秽物则会较顽固的附着于绝缘子上, 由此也就引发了特殊环境下的配网运行安全问题。所以, 为了保证线路的运安全, 针对绝缘子的防污,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要对存在污秽物堆积的绝缘子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扫和检查, 尤其注意避免使用带电和带水的工具进行清理。另外, 还要注意对漏电流记录器的实时观测, 以根据预警信号便随时监测绝缘子的污秽堆积清理。
其次, 应该在现有的绝缘子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防尘材料的涂抹, 也就是说要采用有机硅脂、有机硅油等材料避免其在降雨的天气下形成表面的雨水堆积。
再次, 尽量在线路的设置过程中选择具有防尘功能的绝缘子, 也就是说要选择新型的绝缘子来提高自身的防尘效果, 目前来看,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并进行专项实验, 很快就可以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
二、加强输配电线路的防雷、防风工作
防雷工作
一般来说, 评价一个线路的防雷性能是否合格,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线路的耐雷水平, 也就是说在遭遇雷击后线路的绝缘子的稳定电流幅值;其二, 线路的雷击跳闸塞, 也就是以一定的线路长度为单位, 观察其由于雷击引起的跳闸的次数。
笔者认为, 要想实现雷击环境下的系统安全运行, 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1) 首先, 架设避雷线。也就是说利用导线对雷击过程中产生的电流进行分流, 避免由于其引发的线路运行故障。这种方法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效的减少雷电中对于杆塔的电流入侵, 从而实现了一定的屏蔽功能, 维护了线路的运行安全, 但是这种方法一般来说应该用于中高压的线路中。
(2) 其次,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通过提高杆塔的接地电阻, 可以有效的改善杆塔的耐雷水平, 从而避免线路在遭遇雷击后形成的反击导致的运行安全问题。
(3) 再次, 架设耦合地线。也就是说通过在现有的输配电线路的下方增加地线的方式, 来实现运行过程中的雷电电流的分流。
(4) 再次, 实行不平衡的绝缘方式。即对双回路运行的输配电线路实行不同的运行电压, 以降低其跳闸的发生率。
(5) 其五, 采用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目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接地方式大多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这样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遭遇雷击等故障后对单相故障实行自动消解, 也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雷水平。
(6) 其六, 装设自动重合闸。即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 使用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开关, 这种开关的最大特点是在遭遇雷击事故后, 可以自动恢复由绝缘性能, 因此也就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系统的运行安全。
(7) 其七, 装设排气式避雷器。即在线路的重合交叉位置进行一定的避雷器的设置和安装, 可以有效的控制过电压, 从而达到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危害的目的。
(8) 最后, 加强绝缘绝缘是线路运行安全的基本保障, 所以在应对雷击事故中, 仍然要从绝缘子的功能的加强入手, 一般来说, 可以通过增加绝缘子串片数的方式来提高其绝缘性能。
2防风工作
在实践中, 由于大风天气导致的系统运行故障也时有发生, 所以为了更好的维护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线路的防风性能的设置。下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对线路的防风问题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线路的设计:
(1) 首先, 应该加强对杆塔的固定, 因为杆塔是线路运行的基础, 所以在防风工作中应该首先加强对线路的杆塔的加固, 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杆塔的下沉、外露等问题进行检查, 并且对于受到破坏的杆塔要及时维修, 发现埋设的深度不够时, 应该及时重新填埋。
(2) 其次, 在线路的设计上采取针对性措施:
(1) 合理规划设计, 改进设计方法, 对于耐张塔, 转角塔外角和内角采用绝缘子串跳线;对直线塔风偏治理一般可采用三相改“V”型串、中相改“v”串边相加长横担、三相加挂双串并加重锤等几种治理措施。
(2) 合理选择设计气象条件, 改进设计手段和方法, 对于新建线路, 应结合已有的运行经验, 对于微气象区特征明显、飑线风频发地带, 线路的设计应考虑到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组合, 适度提高风偏放电的设防水平, 设计时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以减小线路投运后遇恶劣天气时出现跳闸的可能性, 在选择线路走径时, 应尽可能避免横穿风口、江河湖面;提高强风地带的绝缘配置和机械强度。
(3) 收集运行资料, 提高防风能力, 加强对微气候区的观测和记录, 积累运行资料, 加强线路所经区域的气象资料收集, 特别是飑线风的数据收集, 包括发生时段、频率、风速、区域等, 并加强导线风偏的观测和记录。
(4) 开展科研试验, 抑制风偏事故。对设计中气象条件的选定、各种不利气象条件的组合、风偏计算中的参数等应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开展有暴雨和强风定向作用下空气间隙的工频放电试验, 得出数据及曲线, 为今后的风偏设计提供合理的技术依据和参数, 开发输电线路塔上气象参数及导线风偏的在线监测系统。
(5) 防风设计和改造应在对线路工程投资、设备选型设计、建设造价、运行成本和运行后的技改大修费用等综合因素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 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 输配电线路能否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 依赖于科学性管理。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 诸多不足, 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保仁.500kV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J].2011.
居民楼配电系统改造规划 篇5
一、思路
完善居民楼配电系统,保证居民用电安全
二、现状
准东许多民用楼房建筑年代较早,配电系统普遍存在线路老化、无PE接地系统及设备无漏电保护,不符合《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直接威胁着居民用电安全。
三、目标
完善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用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四、规划方案
1、完善二三四五区居民楼接地系统
2、更换相应的配电箱
3、增加漏电保护器 费用共计:1400万元
五、居民楼配电系统改造的理由和必要性
1、住宅配电设备选择宜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用国产相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应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
2、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线。应采用TN、TN-C-S或TN-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3、每套住宅的空调电源插座、电源插座与照明,应分路设计;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源插座宜设置独立回路。
4、电源插座电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5、每套住宅应设置电源总断路器,总断路器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
6、住宅的公共走道、走廊、楼梯间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火灾应急照明外,均应安装节能型自熄开关或设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的双控延时开关。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必须采取应急时自动点亮的措施。
7、对小区的电气安全设施(漏电保护装置、断路器、接地装置等)必须按照规范定期进行监测。以上为《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要求
8、目前二三四五区居民用电配电箱不符合相关要求:配电箱无接地系统;每户总断路器不符合同时断开火线和零线的要求;电源插座电路未设置漏电保护
六、产生的效益
输配电系统 篇6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方式低电阻接地快速保护保护性能
0 引言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配电系统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电网输送电容量显著扩大,电网装备制造技术水平与电网运行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攀钢供配电系统也曾有2次重大配电系统事故,对攀钢生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其中一次是在对10kV的烧结电缆送电时因带地线合闸送电,10kV开关放炮拒动、烧毁直流控制回路电源,造成新冶炼变电所所有保护与开关拒动,10kV配电室完全烧毁、110kV变压器损坏,攀钢炼铁系统停产数日的重大事故;另一次是在对新建的10kV烧结配电所电源送电过程中,因施工技术质量原因造成发生电缆绝缘击穿接地、后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而放炮着火,并引发运行系统的电缆绝缘击穿而放炮着火事故,造成四座高炉休风全停长达30多个小时,对攀钢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从事故过程及分析看,若攀钢配电系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完全可以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1 攀钢6~10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研究及改进
1.1 中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与非直接接地系统,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串电阻接地方式。
1.2 攀钢6~10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改进必要性
1.2.1 配电网现状 根据攀钢电网情况,35kV以电缆、架空线路相结合,中性点多为不接地系统。6kV、10kV是电缆配出线,中性点有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
1.2.2 变电所新增负荷的问题 随着攀钢技改扩能工程建设,在变电所新增电缆配出,使6kV、10kV配电网的电容电流明显增大,目前还没有实时在线检测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技术及装置,其原来的消弧线圈补偿容量不能一直满足动态过补偿的要求。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某些条件下,会发生谐振过电压,对系统安全运行带来相应的危害。
1.2.3 对设备绝缘造成的威胁 ①由于接地选线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并不理想,在发生单相故障后,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与试拉手段,有时产生幅值较高的操作过电压。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相比,仅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发生的概率,并不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据相关资料介绍:实测中性点接地过电压能达到相当大的数值,甚至达4倍以上。③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某些条件下,会发生谐振过电压。由于电缆为弱绝缘设备,当前普遍使用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的1min工频耐压为28kV,比一般设备低20%以上。
1.2.4 攀钢配网供电方式改进与配电设备装备水平的变化为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变 目前,攀钢配网接线方式虽然为以环网接线及开放式放射状接线并存的方式,但是对于环网接线方式均已开环运行,对于重要负荷的供电以双电源供电方式,并配置了微机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即BZT装置);新建项目的开关均为性能可靠、少维护的真空开关或SF6开关,其保护也为微机保护装置,而老的变配电所的开关与保护均已改造。当前微机保护装置据大多数均有接地保护功能,但由于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小,微机保护装置不能有效检测单相接地故障。
因此配网现有的高可靠性的开关、微机保护装置的配置及双路电源配合BZT装置的供电方式,为配网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改为中性点经小电阻(10Ω左右)接地方式提供了可行性,并且不降低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由于电缆馈线发生的故障一般为永久性故障,宜采用迅速切除故障防止故障扩大。特别是对于以电缆配出为主的配电系统、新旧电缆在系统运行时,为避免电缆单相接地后引发相间故障、扩大故障范围,故从行业应用趋势看,更有必要研究实施攀钢配网系统的接地方式改进,同时在大型新建项目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时,也应研究考虑配网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问题,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长久的可靠性。
1.3 攀钢6~10kV配电系统改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时有关注意问题
在攀钢现有6~10kV配网改造实施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改进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3.1 清理落实配网现有设施情况 由于攀钢现有6~10kV配网中没有中性点,在有消弧线圈补偿的系统中,采用了专门的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因此,采用经中性点接地电阻接地时,同样需要接地变压器(即Z型变或曲折变压器),需要利用原来的消弧线圈补偿变压器的开路或新增接地变回路的开关与保护,同时考虑接地电阻器的安装位置。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后,对单相故障而言,故障电流增大,并有零序电流产生,因而保护配置应增加零序保护。因此需落实确认配网中中心变电站及下级配电所各配出开路的微机保护装置是否具备零序电流接地检测功能与跳闸功能,是否装有专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若没有装设零序电流互感器,落实装设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条件。若对于大负荷、多根电缆并列配出的开路,则考虑以三相装设的电流互感器方式来获得零序电流。零序CT最好采用套在三相电缆上的单个CT方式,以避免三个CT的误差和饱和差异所造成的不平衡电流。
1.3.2 规范配网运行方式 由于攀钢重要站所多由不同电源点供电,因此,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对于环网系统均按开环运行方式,以BZT装置实现对重要负荷的连续供电,禁止合环运行,以免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同时长期并列运行或者不同电源点间并列合环运行。
1.3.3 热电机组接入方式的探讨 按其他钢铁行业经验,热电13.5MW机组、热电25MW机组以及TRT机组,是可以将发电机直接接入6kV或10kV系统。但是发电机内部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时,因为是电阻接地系统,发电机的差动保护或零序电流保护动作切除发电机,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可能会造成发电机的定子不同程度的影响。
实际上,随着攀钢电网供电保障能力的改善,发电机在发生内部单相接地后,应迅速停运,以避免由发电机内部单相接地故障进一步发展扩大损坏发电机。从攀钢电厂发电机、热电机组多年来运行情况看,发电机真正内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没有发生,多数是外部电压不平衡或发电机定子漏水造成绝缘降低而发出信号,对于这种情况,本就应当立即安排停机,以免扩大事故。
2 影响攀钢动力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的保护配置问题
2.1 在保护性能上存在影响攀钢动力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无快速保护,亟待整改) 随着电力设备与保护技术的发展,在供配电系统中逐步以可靠性高、少维护、动作快速的真空开关取代原来老式的少油式开关,以性能可靠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取代原来机械电磁式元件保护,从而为显著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然而攀钢动力供配电系统的保护配置与保护性能仍然按以前传统老式的设计规定与方式配置,未能充分适应发挥现有先进设备的性能,使得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后只能以较长时限的过流保护来切除故障,对电气系统运行及设备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对于攀钢厂区高压电缆密布、交错接线供电的状况,一旦发生高压电缆上短路故障而仅由按传统常规配置的过电流保护以0.9秒~1.0秒以上的延时来切除故障,必然造成电缆放炮着火的扩大事故。如果以无延时的快速保护切除故障,仅基于微机保护固有反应时间与开关跳闸时间,最多仅以90毫秒以内就完全切除故障。从攀钢发电厂曾经发生的4次6kV厂用电系统过电压短路放炮事故的影响分析看,以无延时的快速保护切除故障时几乎未对系统及其它设备造成损失,而以1.5秒延时才切除的短路放炮事故中,曾造成了母线上多个开关设备与母线设备不同程度的损毁。
因此,改进增设攀钢供配电网络中电源系统的光纤电流差动快速保护,是提高攀钢动力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运行性能。
2.2 缩短配网系统保护的动作时限 按以前常规保护装置与断路器分合闸时间的性能,在保护定值整定配合中一般取保护配合时限的整定级差△t为0.5s。然而由于快速可靠的断路器与微机化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保护配合时限的整定级差△t减小到0.25s~0.3s成为现实。
目前,攀钢供配电系统中改造项目或新建项目均是采用快速开关与微机保护装置。因此,将保护动作时限的配合级差由原来的0.5秒降到0.25-0.3秒,可以缩短配网系统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从原来1.0秒可降到0.6秒以下),而对于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其零序电流保护的时限按阶梯配合原则同样将最长时限压缩在0.6秒内。若结合光纤差动保护的配置,其后备过流保护的时限可以压缩在0.3秒内。由此,在满足保护选择性的基础上提高保护的动作快速性,相应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2.3 新设备或改造设备首次投运的补充措施 注重新设备或改造设备的首次投运的测试试验分析,也是保证保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根据攀钢电网曾经发生的事故现象分析,保护电压回路接错(长期接到另一组母线PT上而未发现)、电流回路极性错误长期未察觉而造成区外故障差动保护误动等事例时有发生。
3 结论
3.1 根据行业趋势及众多行业应用情况,对于攀钢主要以电缆配出的6~10kV 配电网系统,将其中性点接地方式以现有的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方式改为电阻接地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上也是必要的。
3.2 完善配电保护性能,增加干线配出系统的快速保护、优化并缩短保护动作时限、重视设备的直流控制与保护电源的可靠性,做好新设备的投运管理,配有性能可靠、功能丰富的微机保护装置以及性能可靠的快速开关,从而得以长久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输配电系统 篇7
1 现今输配电线路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维护过程不可控。
现在农村还有一些偏远的山村, 输配电线路基本上都是架配在室外, 尤其在偏远的山村, 这些地方山路难走, 对维护输配线路是非常困难的, 再加上出现问题往往是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的。在让维修工人对线路的检修和维护这个过程是不太容易控制的, 这样就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在一般的线路维修过程中, 通常都是包括好几个方面:计划那些线路要维护, 巡查哪些线路是需要维护的, 不定期的对某些线路集成抽查, 然后在完成工作。在这些过程中, 维护过程是不可以控制的。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过程主要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户外环境是不可以控制的, 这样整个维护过程就不可控。
1.2 维护资源管理困难。
在复杂的维护环境中, 对维护的管理是相当困难的。在维护过程中, 主要包括维护体质, 维护资源管理。在维护体质中, 主要是维护制定维护的工作管理制度, 增强维护管理制度, 在维护体质变化中, 要加强管理制度, 强化人的主人公意识, 这样就能发挥人的爱惜和管理心态。维护资源管理中, 发挥人人监督的作用, 资源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集约化管理, 这样就能使的线路传输维护过程中,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 很大的人员投入, 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 这样就是就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存在, 现在的输电配线维护过程中的管理资源困难就会很难的完成。
1.3 输配线路维护过程效率低下。
在现在的输配线路维护过程中, 人是主要的劳动力, 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 人是很难尽最大努力来完成维护工作, 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 就会造成很大的灾难。输配线路维护过程效率低下, 还是因为在现在如今的维护过程中, 时间主要浪费在维护人员的检查过程中, 检查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一点点的排查, 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将问题找到, 解决问题。
2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2.1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技术先进性原则。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工作效率是最为中重要的, 在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中, 先进技术能够在保证工作效率, 在结合计算机技术, 这样就能使系统更加智能化, 保证属配线电路巡检系统的正常化运行, 这样就能使工作效率最大化。同时也能确保安全生产, 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和技术支持。
2.2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硬件应该稳定可靠。
在输配电线路往往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这样就对输配电线路的要求就会增加, 这样只有提高输配电线路系统的硬件要求, 才能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采购硬件时要选择硬件系统稳定运行, 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系统的适应性范围要广泛。这样就能避免出现恶劣环境, 系统不能应对, 出现问题。
2.3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要能保证信息安全行原则。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应该要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 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只有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 这样才能避免信息的泄漏, 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 对国有财产破坏,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 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 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意识。
3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3.1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结构。
在农村,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的工作环境会是多种多样的, 同时为了适应这各种各样的环境, 就会增加农村线路的杆塔比例, 这样就会增加投入, 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是很复杂的。从投资的成本控制, 操作手段的复杂难易程度, 管理维护的简便程度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来考虑, 设计出一种便于管理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主要含有一下部分:信息钮、识读器、掌上电脑和后台PC机。
3.2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特点。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不仅数据管理, 图表的输出这些基本功能, 同时具有一下新的特点:可以将信息钮采集的信息在最大程度上读取, 防止信息漏检现象的发生, 然后在传到计算机中去, 可以进行信息的有效处理, 这样就能减少信息的漏失。将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有机的结合, 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掌握电线杆 (电线塔) 的具体位置, 能够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实时情况。自动化实时更新信息, 这样就能能及时准确的将信息传到终端设备中, 在局域网上进行共享, 这样就能使管理人员利用第一手的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加强巡检的工作强度。
4 输配电线管理系统的应用和举例
4.1 输配电线系统的应用。
应用属配电线管理系统时, 需要各种能够采集信息的设备, 这设备叫做前端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在对应每个电线塔或者电线杆上要装上一个对应的信息钮, 这些信息钮是唯一的, 这将和电线杆或者电线塔的编码对应, 唯一固定。然后计算机就能结合地理系统进行准确定位这些电线杆的编码, 就能知道这些位置的具体地点。然后巡视人员就会将这些杆或者塔的信息进行录入, 那么计算机就会记录该电线杆的信息, 同时也包括该电线杆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像是一些缺陷问题也会被记录下来。当这些电线杆或者电线塔一旦出现任何问题, 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知道问题的存在。然后这些信息都会被自动保存在后台运行系统中, 等整个巡视阶段工作结束后, 工作人员就会将各种信息汇总整理工作。
4.2 输配电线系统应用举例。
这个新型的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已经在华北电网中投入使用。华北电网覆盖的范围特别广泛, 其中包括30多个县市, 跨越的各种各样的环境, 田野, 乡村, 城镇, 集市等, 这样不同的环境, 导致了电线杆和电线塔的分布情况就不能均匀分布, 这将给线路的巡检工作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 巡检工作困难重重。在没有使用这个新型的电路巡检系统的时候, 都是采用人工巡检工作, 由于巡检工作相当麻烦, 这样工作人员的效率是相当的低下, 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工作。自从应用了这个新型的系统之后, 由于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 这样就能增加巡检的效率, 投入使用中, 多年来并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同时系统使用正常, 没有出现问题, 检测指标都是正常的, 符合系统的规范。这样, 系统巡检就是电子化, 同时配合计算机的使用, 就是信息化。在加上有排除问题的功能, 更加智能化。此系统不仅成本低, 同时操作还特别简单, 维护工作简单, 方便维护, 在工作效率上大大增强。这个系统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
结束语
输配电线巡检系统的不断提高和更新, 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 才能避免巡检工作出现问题, 这样就会对推动输电电线巡检系统的建设做出重要作用。在加上新型的电路网络的使用, 能够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为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 这样, 为人们使用电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还能给用户提供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涛.输配电线路巡检技术的特性比较[J].电信技术, 2001, 1:45-46.
输配电系统 篇8
1 数据库开发的工具
在输配电线路信息管理中, 用于数据库开发的工具有很多种, 在输配电线路管理领域建立有效的数据库系统, 可以不需程序代码的编写, 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操作就能完成输配电信息的数据管理工作。为此对输配电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就必须进行优化设计, 以实现多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目前, 作为最新地位关系数据库系统, Access07中文版能够完全面向对象实现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 具有更为便捷高效的特点。Access07中文版具有很多优点, 是一种能够同时面向数据库最终用户和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关系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这一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可视化操作, 这种操作工具方便了输配电系统信息的查询。在信息系统的优化中, 输配电信息数据库的开发人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系统来实现更为完善和灵活的语言以及可视化操作工具和向导。这对实现输配电信息系统的构建快速构造提供了较为复杂和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总而言之, 在输配电线路的信息管理中, 只有把握好数据库的工具开发工作, 才能最终实现输配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分析与设计。
2 LMIS
LMIS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人机系统, 这一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维护管理及使用线路信息。总整体上来看, 一般的软件开发都要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应用程序生成及软件测试维护几个阶段。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中, 可以根据系统的明确目标来实现对系统的对象分解, 达到从中抽象出对象、类及子类的目的, 这种建立LMIS对象模型是输配电线路信息系统的设计依据。在子系统的划分上和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的分配及应用上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一阶段的设计是实现整个设计风格的关键时期, 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软件的体系结构和设计风格。在系统对象的设计上, 要做好详细处理, 只有完成各个对的细节处理, 按类的数据存储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建立数据模型并按规范化理论规范, 确定数据库的结构。面向对象的系统实现:根据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完成整个系统软件构造, 在该阶段, 编程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软件要符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风格;软件的测试与维护: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软件的正确、可靠运行。
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 输配电线路信息对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主设备, 对这类设备的信息分析是分析中的重点, 这些信息包括架空线路、电缆、杆塔等, 这些信息的取得是LMIS得以发挥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另外一种是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的存在是为主设备的功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因此在建设LMIS系统中对辅助设备信息的分析与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辅助设备一般包括连接器、防雷装置、接地装置等;最后一类是图形, 图形是有别于主设备与辅助设备的意识形态的因素, 对图形信息的设计与分析能够让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在LMIS系统中更加清晰, 图形一般包括线路走径示意图、杆塔图等。根据OOP方法的类及继承机制, 得到系统对象模型图如下:
在确定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后, 下一步进行的就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1) 按业务划分子系统。子系统的设计是LMIS系统建设的重要步骤, 在一个系统中, 基本的模块是固定的, 在种类多样的LMIS系统中, 一般存在着比较固定的模块, 这些模块对整个系统的建设具有基础的作用, 其他子系统等模块的监理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但这并不是说子系统的建设就不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 子系统的设计好坏关系着整个系统是否能很好地为信息服务, 以此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实用为原则, 在实践中, 一般认为按照业务划分子系统是最容易操作以及最能发挥系统作用的划分方法。LMIS在进行系统设计时, 按业务使用“自顶向下”的原则将系统划分成几大子系统, 以保证系统的结构性和模块性。
(2) 子系统之间的联结关系尽可能简单, 以使各子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可修改性。子系统是基于基础模块而发展出来的衍生项, 是系统赖以执行的准则, 而在基础模块之下并不是存在单一的子系统, 而是有多个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这种联系是维系整个系统平滑运转的关键, 如果子系统之间联结不紧密, 出现了断层, 严重的会影响整个系统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建立子系统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各个子系统必须承担的功能, 还要注重子系统之间必要的联系, 从而让整个系统顺畅运行。
(3) 每一个子系统都具有明确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及对数据的变换功能。子系统虽然是基于基础模块产生, 但是本身也需要有明确的功能, 特别是对数据变换的应对功能。因为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子系统, 子系统的功能是系统运转的前提条件, 而在信息分析系统中, 子系统需要承担大量的信息分析任务, 这就需要子系统在数据变化发面具有强大的功能。
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各供电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 不但保护了原有的投资, 而且减少了开发费用。系统配置为:网络服务器一选用基于Pentiulm300的高档微机做网络服务器, 因其性能完全满足系统的要求, 且系统的建立、开发、维护成本比较低, 这台微机主要用于文件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和远程通信服务, 放置在计算中心内;工作站一选用基于PentiumⅡ的微机放置在各个办公室;网络一计算机网络采用总线型以太网络, 网络协议以TCP/IP为主;网络操作系统一采用windows NTServer4.0中文版;工作站操作系统一安装了Windows XP/NT中文版;应用开发工具一系统采用Visual Basic5.0进行开发。
结语:电力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如何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输配电线路管理信息的系统分析能够帮助输送电企业找出自己运行线路中的瑕疵, 从而优化输送电线路, 提高电力使用效率, 这不仅有助于电力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看, 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摘要:输配电线路的科学管理能够促进电网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实现。输配电线路的施工中会受到很多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要想实现输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用, 必须加大科学管理的力度。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输配电信息能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这种信息化的先进模式能够实现输配电线路管理的优化, 为此加大对这一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在电网的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此做了详细论述, 以期加快输配电线路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1]唐茂林.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4.
输配电系统 篇9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变电所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电气设备的不断涌现使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生活用电, 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 应始终保证电网的运行参数在允许范围内。由此可见, 做好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电力工作人员予以重视。
1 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的特征
输配电线路包括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两方面。其中, 输电线路是指发电厂与变电所之间, 或变电所与变电所之间用于传输电能的电力线路, 其特点为线路电压高、输送容量大和输送距离远;配电线路是指从系统变电所向用户供电的线路, 或处于城乡变压器之间用于分配电能的线路, 可分为高压配电线路 (35 k V及以上) 、中压配电线路 (10 k V) 和低压配电线路 (0.4 k V) 。
在电力系统中, 输配电线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可靠性要求高。在当前电气设备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 输配电线路的可靠运行直接关系着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 一旦出现故障或停电事故, 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输配电线路必须具备极高的运行可靠性。 (2) 维护难度大。在当前电力系统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铺设区域越来越大, 需要经过部分地势复杂的区域, 加之气候的影响, 导致维护工作难以开展。 (3) 安全隐患突出。造成安全隐患突出的原因是线路铺设区域较广、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进而影响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2 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措施
在电力系统输配电管理中, 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外力破坏、线路网络结构不合理、运行维护不及时等。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强化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2.1 合理设计线路网络结构
在设计输配电线路的网络结构时, 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切实保证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应做好沿线地形地势的勘察工作, 选择最佳的路线, 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交通条件为线路的施工和运行维护提供便利;选择直线配置方案, 尽可能地缩短线路长度, 并尽可能地避开山林地区, 以减少植物和动物对线路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路线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避免占用农田、重复施工等情况发生。
2.2 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在我国, 南方与北方的地形和气候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中, 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标准, 电力企业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输配电线路安全预警系统, 实时在线监测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 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通过安全预警系统, 电力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 将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同时, 还可与当地的气象部门沟通, 及时了解气候情况, 一旦输配电线路出现异常, 则可以在第一时间向电力管理人员发送警报信息, 并消除故障, 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3 强化线路的定期巡检
为了切实保证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线路的定期巡检工作, 及时发现并排除线路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检查接户线线间距, 线路与建筑、地面等的交叉跨越距离是否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同时, 查看线路及其设备是否有老化、腐蚀的现象;检查线路支撑物, 比如线杆等是否稳固, 是否存在锈蚀和破损现象;检查线路周边环境, 是否存在可能威胁线路安全的因素, 如果存在, 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2.4 强化线路防护工作
2.4.1 防雷
雷击对线路运行安全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 线路防雷也是电力企业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 常用的线路防雷措施包括以下3种: (1) 架设避雷线。通过避雷线分流雷击产生的电流, 从而减弱其对线路的破坏程度。避雷线的优势在于能有效避免雷电对杆塔的破坏, 实现屏蔽功能, 一般用于中压或高压线路。 (2)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提升杆塔的耐雷水平。 (3) 架设耦合地线。在输配电线路下方增设地线, 通过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作用, 可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
2.4.2 防风
在线路运行中, 大风会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 做好防风工作十分重要。应强化杆塔基础, 定期检查杆塔是否存在下沉、外露等情况, 以保证杆塔的稳定性;对于新建线路, 可在线路中增设相应的耐张杆塔, 以防止因线路部分薄弱而引发的大面积的倒杆现象;在线路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区域气候特点, 比如最恶劣的气候组合, 适当增加线路防风拉线的密度, 从而提高对风偏放电的防护能力。
2.4.3 防火
应检查输配电线路沿线, 有效处理存在的火灾隐患, 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强化对线路运行信息的管理, 全面、动态地掌握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 完善防山火工作的紧急处理方案。
3 结语
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础, 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 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该环节, 从多个角度入手, 切实做好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立.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35) :115-116.
[2]王立新, 李彦明.关于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2) :129.
输配电系统 篇10
目前,我国低压配电系统一般采取多级配电中心制,如图1所示。当线路中某点发生短路故障时,从出现故障到断路器切断线路的过程中,线路中短路点以上的所有电器元件均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作用。从减轻对线路及电器元件的破坏出发,不论短路发生在何处都希望尽快及时予以切除,即要求短路保护断路器能瞬时动作,这样可避免对线路及电器元件造成破坏,而这却是某些重要系统所不允许的。因此,必须要求对短路故障实行有选择性保护动作。因为短路故障发生时不仅影响本支路负载的正常供电,而且还由于处理不及时导致蔓延扩大,以致殃及其他正常工作负载的供电,甚至电网大面积停电。显然,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依据系统中各级断路器的技术性能及其具有的相互选择性保护技术来评价的。所谓选择性保护,简而言之就是哪里出现故障,该故障点的上级断路器跳闸,仅仅是切断故障支路的供电,而不影响其他支路的正常供电,这就必须研究各级断路器之间的配合,需要采用有选择性保护技术[1]。
2 选择性保护技术
实现选择性保护,在技术上可采用各种方法来达到。原有的选择性保护技术,对断路器采取最多是电流选择性保护技术和时间选择性保护技术等。其中电流选择性保护技术是依靠对上下级断路器上脱扣器的动作整定值进行相应分级设定,如上级断路器的短延时整定电流应等于或大于1.2倍下级断路器的短延时或瞬时(若下级无短延时)整定电流,以达到分级保护来实现选择性保护。时间选择性保护技术是依靠对上下级断路器上脱扣器的动作延时时间进行相应设定,一般断路器延时时间阶梯为2~3级,每级之间的延时时差为0.1~0.2 s,还要视断路器分断时机构的机械动作时间和电弧灭弧时间而定。如变压器保护的主断路器采用0.4 s延时,支路断路器采用0.2 s延时,末端断路器采用0.1 s延时或瞬时,选用断路器型号时注意技术指标中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cw)要大于或等于线路的预期最大短路电流,这样才能可靠保证时间选择性保护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现在,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提高和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被用户广泛使用,新一代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具有一种新型的选择性保护技术——区域选择性联锁保护,又被称为完全选择性保护(简称ZSI),是一种新概念的保护方式。利用万能式断路器上智能控制器的通信与数据交换原理组成一种新型区域选择性联锁。要实现区域选择性联锁技术的应用,上下级断路器必须具有通信功能,也即是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它克服了传统配电系统保护中上下级间难以达到的真正选择性保护,从而可避免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从而有效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3 区域选择性联锁的原理及应用
具有区域选择性联锁保护功能的万能式断路器可确保断路器上下级完全的选择性保护,通过控制连线可联锁多台具有区域选择性联锁功能的万能式断路器,区域联锁联线示意见图2。当短路故障发生时,检测到故障电流的控制器先发送一个信号给上级断路器并检查下级断路器到达的信号。如果有下级断路器发送过来的信号,此断路器将在脱扣延时期间保持合闸。如果下级没有发送过来信号,断路器将瞬时断开,不管控制器保护是否设有延时,即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忽略预先整定的延时时间,在不进行内部延时的情况下瞬时分断断路器,切除故障线路。智能控制器在发脱扣命令的同时,也向上一级联锁断路器发出下一级已分断的约束级联锁信号,通知上一级断路器按既定延时执行。若下一级断路器分断后,故障已排除,则上一级断路器退出故障状态而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保护的可靠性,实现真正地选择性保护。若下级断路器配套的智能控制器因其内部电子线路等故障而不能发故障脱扣命令来分断断路器时,上一级断路器上智能控制器在30 ms内(控制器脱扣脉宽为10 ms,断路器固有机械及电弧灭弧分断时间约为20 ms)没有接收到下一级送来的故障分断的约束级联锁信号,且短路电流继续存在时,则上一级控制器不按预定整定时间而瞬时分闸,并将故障分断的约束级联锁信号向更上一级传递[2]。
图中,第一级万能式断路器与主变压器相连,选额定电流In=3 200 A的断路器,短延时整定为0.4 s。第二级选额定电流In=2 000 A的断路器,短延时整定为0.2 s。第三级选额定电流In=1 000 A的断路器,短延时整定为0.1 s。
当短路故障A出现时,第一级与第二级断路器均检测到故障电流,第一级断路器收到第二级断路器发送的信号在脱扣延时0.4 s内保持合闸,第二级断路器由于没有收到下级发送的信号而瞬时脱扣,尽管它的脱扣时间整定为0.2 s。
当短路故障B出现时,第一级断路器检测到故障电流。因为没有收到下级断路器发送的信号,它将瞬时脱扣,尽管脱扣时间整定0.4 s。
如无区域选择性联锁功能,当故障A出现时,则第一级断路器,第二级断路器都不可避免的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特别是在大容量的变压器情况下,这时A点短路时短路电流很大,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很大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在配电系统中,如短路点距离变压器很近,回路阻抗很小,短路电流会更大,这时会使第一级断路器与第二级断路器同时跳闸而达不到真正的选择性保护目的。由于第一级断路器跳闸,将全部负载断电,造成大范围停电的事故。因此,只有选择具有区域选择性联锁功能的万能式断路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下级短路故障而造成大范围停电的事故,使故障停电所影响的范围缩到最小,保证了无故障部分的连续供电,又可将系统短路电流的冲击降到最低的影响,从而可实现完整的多级监控功能。
由于短路等故障原因,线路电压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会给线路和电气设备带来损伤或损坏。例如,低电压会使电动机疲倒、堵转,从而产生数倍于额定电流的过电流,烧坏电动机;而当电压恢复时,大量电动机的自起动又会使线路电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危害。采用具有区域选择性联锁保护的万能式断路器后,出现短路故障时,消除了内部设定延时,大大提高了分断速度。由于分断时间缩短,限流效果好,可以降低短路电流在母线上的压降,因而同一母线上的其它具有欠压脱扣器的断路器就不会因欠电压产生误动作。由于其是通过降低过流故障期的能量释放来约束故障应力,故极大地降低了万能式断路器的热应力和电动应力,提高了断路器分断时的可靠性,且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停电区域。
4 结语
低压配电系统的选择性保护技术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选择具有区域选择性联锁保护的万能式断路器,出现短路故障时将故障进行隔离,并由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无内部延时)瞬时分断故障电流,配电系统内其它区域的设备则保持合闸状态而持续供电,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下级短路故障而造成大范围停电的事故。它既解决了目前用主从轮询方式,点到多点的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现场总线局域网难以实现的多级实时监控的问题,又可替代用复杂继电保护装置的高代价。因此区域选择性联锁保护技术应在新一代万能式断路器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摘要:选择具有区域选择性联锁功能可确保断路器上下级完全选择性保护,减少故障动作影响范围,并缩短断路器的分断时间。介绍了区域选择性联锁的原理及应用,给出了区域选择性联锁(三级)联线及参数整定示意图,并进行了分析。此功能适用于断路器短路短延时和接地故障保护。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选择性保护,万能式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参考文献
[1]张永文,钟晓明.低压配电系统的选择性保护技术[J].电气技术,2007(9).
酒店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 篇11
【关键词】酒店建筑;供配电系统;负荷估算;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M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81-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各种服务性的大型建筑数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大型宾馆、酒店等,同时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建筑物内部用电设备的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物的重要部分,在建筑电气身边日常运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建筑工程在建设初期没有做好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工作,导致建筑物供配电系统在运作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内部各种电气设备使用功能的发挥,而且也会给建筑物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设单位必须清晰认识到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加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研究力度,为酒店入住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1 工程概况
某酒店面积共约36000m2,建筑高度为85m,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23层为商业综合楼。其中1层为酒店大堂,2F~3F为餐厅和会议室,部分裙房为电影院和商业区。电影院一共分成5个影厅,每个影厅面积约为160m2; 4F~19F为四星级客房,标准层客房有23间。该项目定位为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四星级酒店。
2 负荷等级划分
根据规范要求,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的经营及设备管理计算机系统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的宴会厅、餐厅、厨房、康乐设施、门厅及高级客房、主要通道等场所照明用电,厨房、排污泵、生活水泵、主要客梯用电,计算机、电话、电声和录像设备、新闻摄影用电为一级负荷;普通客房和扶梯用电为二级负荷;景观照明和部分裙房商业用电为三级负荷。
消防电源包括消防水泵、消防风机、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防火卷帘、应急和疏散照明。根据规范,对于一级负荷要求双电源供电,消防配电须双电源且末端切换;对于特别重要负荷,增加应急电源(Emergency Power Supply,EPS),确保供电可靠性;对于计量、冷冻机房、厨房、空调用电为动力用电,需单独计量,与照明用电分费率计量核算。由于酒店裙房配套有电影院,考虑后期租赁和管理,电影院配电部分需自成系统,分设照明、动力和空调系统,单独计量,便于电影院设置和管理独立的应急发电机。
3 负荷估算
方案阶段,采用需要系数法,结合国内各大酒店负荷密度值,凡是带有空调设备的旅游宾馆,平均负荷密度约为100VA/m2,豪华级酒店、宾馆负荷密度可达150VA/m2,但大部分为90~120VA/m2,主要依据酒店的星级定位而不同。
该酒店设计安装容量初步拟定为4×800kVA,自备应急发电机安装容量为总容量的10%~20%,初步拟定为640kW。
4 变配电系统
根据具体提资的容量和数量,用Excel软件完成酒店负荷计算,结合负荷类型、负荷等级,动力和照明分开敷设,通过组合拼凑,完成各台变压器负载类型、容量计算,确定变压器负荷率。项目最终采用1台1000kVA、2台1250kVA变压器,总容量为3500kVA。
(1)#变压器为1250kVA,负载类型包括景观照明、公共照明、弱电机房照明、变配电房照明、应急照明、消防控制室照明、1F商铺配电、2F~4F酒店配电为5F~23F客房应急配电,为非动力负载,负荷率为0.71。
(2)#变压器为1250kVA,负载类型包括空调盘管末端、餐厅厨房、电梯、潜水泵、消防风机、喷淋泵、消火栓泵及电影院配备的空调风冷机组,主要为动力负载,负荷率为0.8。
(3)#变压器为1000kVA,负载类型包括水冷螺杆机、风冷螺杆机、冷却塔、冷却水泵等空调动力,负荷率为0.72。
4.1 高压部分
酒店通过室外环网柜,引来两路10kV电源进线,每一路进线均能满足酒店的供电需求,当其中一路检修或故障时,由另一路高压进线承担所有负荷。高压线路通过电缆井埋管引至高压配电室,在高压柜中设置高压计量柜,进线总计量。3台变压器出线接入同一高压母线段,真空断路器与接地开关机械联锁,开关、设备选型仅供参考,具体由当地供电局决定。
4.2 低压部分
4.2.1 配电干线图
根据不同负荷类型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配电方式,客房采用分层树干式配电,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其他的一级负荷在前端切换,并连接在应急母排上。所有普通电源均选用WDZ-YJV线缆,沿电井或电缆桥架敷设,末端穿钢管保护;应急电源供电选用WDZN-YJV电缆,沿防火桥架敷设,末端穿钢管保护。当普通电缆与应急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需用防火隔板分开。
4.2.2 低压配电系统图
低压部分共设置了22台低压配电柜,考虑酒店后期装修的复杂性,预留了一定数量的出线回路。酒店实行分项计量,对空调、水泵、电梯、影院、会议室、厨房采用智能型电测表,其他采用机械电流表。另外,低压配电部分设计了剩余电流保护,在低压柜出线端安装剩余电流探测器,剩余电流可调范围为100~1000mA,超过漏电限值则报警,由专业维护人员检测排查,避免电气火灾。
4.3 应急发电机组
通过对比平时停电时发电机带的负荷容量和消防时的负荷容量,取较大者确定应急发电机组的容量。由于酒店存在大量的一级负荷、消防负荷,通过负荷核算,发电机安装容量达1200kW。柴油发电机在15s内能应急自起动,起动信号来自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发电机设置两条出线回路,分别接入照明备电和动力备电应急母排,照明备电容量较大,采用了CCX3-Ⅱ-1600母排。应急发电机系统图如(图1)所示。
由于先前提资应急发电机组的容量为640kW,进风井和排风井面积分别不小于3.7m2和2.8m2,进排风百叶面积不小于5m2和3.5m2(百叶有效面积系数取0.8),而施工图确认采用的发电机组是1200kW,进风井和排风井面积分别不小于5.2m2和3.9m2,进排风百叶面积不小于6.5m2和4. 8m2(百叶有效面积系数按0.8整定),风井与百叶的面积与原方案阶段提资相差甚远,故建筑重新调整机房。由于条件有限,根据进排风井和百叶面积大小,给建筑立面、景观和毗邻的其他专业设备用房造成影响,成为该项目的技术难点之一。
5 注意事项
(1)对于酒店和宾馆,其应急发电机按安装容量的10%~20%估算是远远不够的。因现代化的酒店,消防和一级负荷较多,实际工程容量估算应适当放大,且根据规范,酒店星级不同,一级负荷的要求也不同,设计时要区别对待。
(2)由于发电机功率较大,进、排风百叶面积也很大,设置是技术难点之一,选择不合适,易影响酒店立面,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
(3)变压器容量和台数设置合理,便于根据负荷情况、季节变化投入变压器台数,降低变压器空载率,减少损耗。
(4)由于现在甲方对设备用房的占地面积要求较为苛刻,故变配电房面积提资中要充分预留空间。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确定变压器为4×800kVA,按4台变压器空间来确定变配电房空间;施工图确定容量为2×1250kVA和1×1000kVA,尽管在容量上有出入,但对于变配电房无影响。但由3台变压器的空间重新整定为4台变压器空间,对变配电房的布置会产生影响。
(5)弱电井、强电井不宜过小。酒店配电复杂,电线电缆较多,电井空间要预留充分。尤其是弱电井,酒店的弱电设备繁琐,对弱电间有特别的要求。
(6)对于楼梯走道,人员走动的机会少,采用节能自熄型照明开关。
(7)由于变配电房是通过结构降板,达到净高要求,电缆沟底标高比配电房外要低,故在变配电房外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泵按消防负荷配电,同时做好防水处理和技术交底。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酒店建筑供配电系统在酒店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设计人员要在确保供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到供配电系统未来的发展需要,同时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满足酒店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要求,并且制定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酒店建筑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 孔海军.有关酒店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的比较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第11期
输配电系统 篇12
带电作业作为保障线路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是一项危险性较大、操作安全水平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种, 要求作业人员在具备扎实的带电作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具有很高的熟练程度。对作业人员要进行有效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是通过理论讲解、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形式, 同时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践教学、现场观摩。由于实际电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且易受到天气、场地、设备等诸多因数的限制, 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会较少, 可供学生学习、识别的典型故障、缺陷类型有限, 因此, 难以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为了消除带电作业人员对带电设备的恐惧, 提升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 增强带电作业人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本输配电带电作业三维仿真培训系统, 通过真实的还原作业场景, 覆盖典型的带电作业项目, 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仿真系统, 并对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配合相应硬件设备建立了仿真培训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 又称灵境技术, 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的兴起, 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 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 这种虚拟的环境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的三度空间, 或是把其它现实环境编制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 从而使得用户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感觉。这种技术的应用, 改进了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工程数据处理的方式, 由于这是一种省钱、安全、有效的培训方法, 现在已被推广到各行各业的培训中。目前, 虚拟现实已被推广到不同领域中, 在科技开发上、商业上、医疗上、娱乐上等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 建立起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仿真培训系统, 通过模拟现场作业环境和操作流程, 实现基于计算机的仿真培训系统, 使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形象、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标准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
2 高压输配电带电仿真实训的内容
2.1 关键技术仿真
2.1.1 关键技术仿真的实现
目前, 带电作业施工的操作培训是基于实物进行的, 由于高压导致一定的危险性存在, 为了培训操作者的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 使用虚拟操作技术与电路仿真技术相结合, 可以建立虚拟的作业工具和绝缘工器具机械的使用方法。本文中, 每项关键技术都是根据在网运行的线路为依据,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操作手册, 使用三维技术再现带电作业中, 以各种关键技术工作为作业背景, 演示操作流程和方法, 以达到培训的目的。虚拟仿真技术的合理应用与带电作业施工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技术项目有很多:打绳结、进工位、绝缘斗臂车、110-220k V更换绝缘子等。
2.1.2 关键技术仿真的具体项目
本文结合带电作业项目案例, 仅以关键技术之进入工位为例。本项目以在带电作业施工中在进入工位的时候为作业背景说明利用登高板、脚扣、绝缘斗臂车、绝缘平台、绝缘硬梯进入工位时的使用方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 再现各种工具进入工位时的背景, 使用前的准备、检测以及操作步骤。利用立体环幕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演示完毕, 学生再在台式训练仪上模拟考试, 模拟进入工位的操作步骤, 针对进入工位的注意事项, 编辑成若干题目, 使学生能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而杜绝有可能产生的意外。比如:登高板挂钩时必须正勾, 切勿反勾, 以免造成脱钩事故;使用脚扣进入工位时, 雨天或冰雪天不宜登杆, 容易出现滑落伤人事故等等。
2.1.3 拓展项目
利用虚拟操作技术还可以检测安全带、登高板的质量, 用人体作冲击荷载实验, 检查登高板是否安全可靠, 同时对安全带也可用人体作冲击荷载实验。另外, 某类作业工具有新款推出时, 如斗臂车, 可以模拟斗臂车启动, 并工作一个循环, 检查是否有液体渗出、液压缸有无渗漏、异常噪声、工作失灵、不稳定运动、撞击或其他故障。
2.2 配电线路、输电线路仿真
2.2.1 配电线路和输电线路仿真的必要
电力线路主要分为配电线路和输电线路两种, 随着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输、配电线路设备实际利用小时数已成为输、配电线路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带电作业已成为输、配检修方式之一。引起线路故障的原因有很多:设计方面、施工方面、客观因素等等, 产生一些线路缺陷:塔材丢失、杆塔鸟窝、防护林区、杆塔异物、绝缘子更换等, 需及时维护处理。
为培训学生正确的带电作业意识, 积累现场作业经验, 不仅三维演示项目具体作业步骤, 并且包括项目开展前应对现场进行勘查、签发工作票、准备合适的工器具并进行检测合格、核对工作地点线路名称和杆号等等。输配电线路检修项目有很多, 从10k V配电线路到500k V输电线路。从检测、更换绝缘子、线夹、间隔棒等常规项目到带电升高、移位杆塔等复杂项目, 还有750k V线路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具体的项目有:10k V带电更换跌落式开关、10k V带负荷状态下更换隔离刀闸、10k V带电更换直线电杆、500k V带电安装避雷器、800k V输电线路带电更换耐张任意整串绝缘子。
2.2.2 输配电仿真项目的实现
本文结合带电作业项目为例, 利用虚拟操作技术仅以10k V带电清除票挂物为例。本项目根据杆上电气设备布置, 准备好作业设备及仪表, 将绝缘斗臂车定位于最适于作业的位置, 并装置车体接地线, 设遮拦网。采用绝缘夹钳, 绝缘棘轮大剪夹紧票挂物 (比如风筝) 。通过大场景的漫游来展示作业现场和线路实况;通过小场景来展示操作细节, 真实还原了带电作业流程。学生在台式训练仪上模拟考试时, 编辑一些针对本项目注意的一些题型。比如:清除票挂物方法应正确, 防止力度过大;绝缘斗臂车复位操作要平稳, 规避邻近高压线路、杆塔及各类障碍物。
2.2.3 拓展项目
另外还可以设计典型故障案例:模拟单相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高压输配电是一个综合电能交互系统, 线路故障将会给电力企业及电力用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通过模拟故障产生, 故障快速查找, 故障防范的措施, 故障的快速切除, 对培训人员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2.3 输配电仿真的重要意义
为保证向用户不间断供电, 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省检修时间, 减轻劳动强度, 能够使设备检修对用户影响降低为零。培养操作规范、熟练的带电作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传统培训的有益补充, 培训过程不受时间、天气、气候、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为带电作业培训提供规范化、常态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培训环境, 开拓了培训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海萍, 刘晓伟, 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仿真培训系统[J].中国水运, 2011 (5) .
[2]胡毅.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高电压技术, 2006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