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系统

2024-09-16

输配系统(共12篇)

输配系统 篇1

一、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腐蚀

(一) 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外腐蚀。

城市埋地燃气管网除具备与长输管道相同的外腐蚀类型外, 由于其地下环境的复杂性, 典型的腐蚀类型如下。

1.土壤腐蚀。 由于城市建设的特殊需要或反复施工、开挖, 城市燃气管道埋设的土壤壤质多种多样。一根不长的管道往往需要经历多种壤质的土壤环境, 常见的有回填土、石灰土、泥炭土及原有的土壤粘土、沙质土等。同时, 由于城市环境的地貌要求, 敷设在马路两侧的管道或者处于绿地下, 或者处于水泥方砖路面下, 环境介质有明显的差异。由于燃气管道的建设随着城市的建设分期分批进行, 因此同一条管道建设时期不同, 新旧管材不同, 导致管道存在着形式多样的土壤腐蚀形式。

2.微生物腐蚀。 据统计, 约50%~80%的地下管道腐蚀都有微生物参与。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特殊地段有微生物腐蚀发生。这些特殊地段存在以下条件:厌氧环境, 硫酸盐存在, 水的存在, 对环境有利的PH值和温度 (如PH值为5~9, 温度为25~30℃) , 有机碳的存在, 粘土质的存在。与腐蚀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类, 如硫氧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某些霉菌等。由细菌、霉菌构成的污垢和生物粘泥, 其腐蚀具备多种微生物和氧浓差电池联合腐蚀特征。

3.杂散电池腐蚀。 城市内电力设施、工业设施分布广泛, 如高压输电塔、输变电设施;使用直流电的工厂如电解厂、电镀厂、电焊厂等极为常见;电力电缆、电话电缆在底下星罗棋布;再加上城市的电车、地下铁道等, 这些供电系统散流至地下的杂散电流均对城市埋地燃气管网构成威胁。

(二) 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内腐蚀。

我国城市燃气中人工煤气的使用量占很大比例。国内调查的实际运行记录表明, 人工煤气杂质含量严重超标, 特别是硫化氢、水分、萘和焦油、灰尘的含量大大超过标准的规定。这是由于煤气净化工艺装置水平低, 而运行的成本高, 技术改造的难度大, 从而造就了煤气气质的劣化, 也就造就了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内腐蚀严重。

二、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防护

(一) 管道外防腐层。

随着防腐技术的进步, 各地根据本地区的防腐蚀状况开发和选用不同的防腐材料。目前, 在城市燃气领域使用的管道外防腐层有如下几种。

1.聚乙烯胶粘带。聚乙烯胶粘带既可在现场缠绕施工, 也可在工厂预制缠绕和在现场补口, 是一种施工方便, 机械性能良好的, 耐化学介质、耐水性能强的防腐蚀材料, 很受施工人员欢迎。聚乙烯胶粘带的主要缺点是耐土壤应力性能差, 且当防腐层发生剥离时易对阴极保护电流产生屏蔽作用。

2.石油沥青防腐层。石油沥青防腐层是城市燃气管网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防腐材料。由于其来源较广、成本低廉、易于施工操作, 被大多数地区的燃气部门使用。因此, 石油沥青在城市燃气领域有统一的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缺点是不耐细菌腐蚀, 吸水性强, 易老化, 需点火熬制, 污染环境。

3.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环氧煤沥青防腐层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城市埋地燃气管网。其具有优良的耐水、耐化学介质侵蚀和抗细菌腐蚀的性能, 因此是一种优于石油沥青的防腐材料。目前, 环氧煤沥青在城市燃气管道中使用比较普遍, 基本沿用了石油部门的有关标准规范, 且能满足城市燃气工程的要求。

4.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城市燃气管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挤压聚乙烯防腐层, 多用在直缝管或无缝管外防腐层中, 这种防腐层的耐化学介质性能、耐水性能都很好, 尤其是耐土壤应力性能较佳。由于上述防腐层均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因此防腐层的质量可靠。

(二) 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

阴极保护是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的一种防腐蚀手段。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 (NACE) 对阴极保护的定义是:通过施加外在的电动势把电极的腐蚀电位移向氧化性较低的电位而使腐蚀速率降低。牺牲阳极保护就是在金属构筑物上连接或焊接电位较负的金属, 如铝、锌或镁。阳极材料不断消耗, 释放出的电流供给被保护金属构筑物而阴极极化, 从而实现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向被保护金属通以阴极电流, 使之阴极极化。该方式主要用于保护大型或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的金属结构。

三、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腐蚀检测

随着“西气东输”、“广东LNG”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开展, 城市燃气管道压力不断提升, 钢管将越来越多地铺设于城市地下。这些钢管长期受到外部土壤腐蚀和应力作用, 可能会发生泄漏事故, 进而引起爆炸和火灾,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 对地下在役钢质燃气管道的防护状况监测和周边环境调查, 就显得极为重要。对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腐蚀检测,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土壤腐蚀检测、防腐状况检测和阴极保护系统检测。

(一) 土壤腐蚀性检测。

实际测试时, 利用管道上方附近通常都有行道树或小面积裸露土壤处, 树坑中可以方便地进行极化电流密度测试。计划电流密度测试是在测量现场将与管道钢同质的试件插入土壤, 仪器自身的电源使试件电位产生10mV的极化, 即可从仪器上直接读出数值。土壤的电解失重、PH值、氯离子量情况, 需要通过土样分析才能确定。可从开挖现场采集管道埋深处的原土进行测试, 确保分析评价的准确性。

(二) 防腐状况检测。

对于探坑内防腐层检测, SY/T0063—1999《管道防腐层检漏试验方法》规定使用电火花检测仪对暴露的防腐层进行检测。传统上都是将接地极插在探坑内管道附近的土壤中, 钢丝电刷扫过防腐层, 破损处就会有火花发生。然而近期对三层夹克的钢管进行检测时发现, 在破损处没有火花出现。经分析, 是接地不当所致。对于早期的冷缠胶带防腐层, 探坑附近的土壤中, 总会存在许多破损点, 插在土壤中的接地极通过这些破损点与管道连通。三层夹克整体质量优异, 探坑两侧很长的管道上都没有破损点, 接地极无法与管道良好连通, 所以破损点不会有火花。对此, 将检测仪的地线延长数十米, 直接连到最近的凝液缸或阀门上, 而不是土壤中, 这样可将所有破损点检测出来。

(三) 阴极保护系统检测。

SY/T 0023—1997 (2005)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方法》规定, 管道保护点位测试通过管道的阴保测试线进行。在城市燃气管道上没有阴保测试线, 但存在大量凝液缸或阀门等漏铁点, 可以进行检测。管道沿线应采用CIPS进行密间隔电位测试。将万用表通过10m左右的导线直线连到最近的这类漏铁点, 另一端连接硫酸铜电极。将电极插入到管道沿线上方的土壤中, 得到各点的电位, 标绘到图上形成连续的电位测试曲线。

四、结语

近几年来, 燃气行业发展迅速, 城镇燃气管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的资源和能源大动脉, 具有城市生命线的重要地位。城市燃气安全关系到城市及社会的发展, 随着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 燃气供应能力不断加强, 为了保障燃气供给, 确保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营, 城市埋地燃气管网防腐工程的优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务必大力推广先进的防腐蚀技术, 并加强对旧管道的修复与整治。

摘要:城市燃气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等特点, 一旦供气、用气设施出现腐蚀现象, 极易引发气体泄漏, 导致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 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害。因此, 确保燃气安全供应, 是城市燃气供应单位的重要职责。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加强对燃气输配系统的防护工作, 防止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城市燃气,化学腐蚀,设施防护

参考文献

[1].梁艳华.长输油管道腐蚀与防护设计浅析[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2, 19 (6) :41

[2].孙勇.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与防护[J].化工装备技术, 2005, 26 (3) :73~75

[3].杨印臣.城镇地下钢管腐蚀检测方法[J].煤气与热力, 2006 (4) :55~57

[4].喻焰.埋地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的新进展[J].煤气与热力, 2001, 6:535~537

输配系统 篇2

在集中空调和半集中空调系统中,对空气集中处理后通过输配系统送至空调房间,

空气输配系统主要由输送风道、控制调节阀、消声器、各类形式的气流分布风口等组成,

空气可采用全部新鲜空气,也可采用全部循环风或部分新风与部分回风混合等方式。

浅析输配电系统中线路安全管理 篇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大。电力系统对技术的要求高,尤其是输配电系统,输配电系统庞大复杂,其中线路的安全管理又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所以线路的安全管理在输配电系统中至关重要。本文从输配电系统中线路的安全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线路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通过协调各个系统,以使电力系统更好的服务于国计民生。

关键词:输配电系统;线路安全;管理;隐患;思考

近年来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国家的输配电线路不断增加,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网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国家电网发展进入了大电网、大电厂、高电压、高自动化的新阶段,在方便电力调度的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很多要求。电力的安全、稳定、经济和可靠供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大局,因而线路安全管理在电网稳定运行中意义重大。

一、输配电系统中线路安全管理现状

1.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气候下线路安全难以保障。我国的地域跨度很大,这也使得电力传输网络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于输配电线路和管理维护方式都有所不同,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例如,在东北极寒地区,要重点关注输配电线路的防冰冻工作,而在南方酷热天气下,则要关注输配电线路的绝缘体的保护,防止高温损坏。另外,在某些特殊地区,还要防止温度的高反差变化给输配电线路带来的损害。其次线路安全受气候影响也很大,像大风、雨雪、覆冰等因素将引起导线震荡、连线或者断线事故,恶劣天气中狂风刮倒大树造成线路断线,雷击造成线路跳闸,雷雨天气中线路中的变压器表面着火也会导致线路相间短路引起跳闸。而蛇、鸟、鼠等动物攀爬母线或者线路,也可能造成线路相间短路引起跳闸。其中,因为鸟类粪便引起的污秽跳闸也是电网事故的一大原因。

2.监管不到位,前期施工人员作业失误。在输配电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会涉及到许多危险性极高的作业,这就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施工时线路出现故障,会对后期的工作留下安全隐患。就像施工的时候在拉线坑和拉线棒的出口处不设置马道,拉线与拉线棒之间就不能保持保持垂直水平;线路上误装不合格的瓷绝缘子或因绝缘子老化,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发生闪络击穿,这样的作业不仅影响作业质量,更对作业人员和人民的安全产生严重损害。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而电力监管就格外需要细致的检查人员去巡视,以发现与安装规格不符合的线路。但在实际作业中监管并不到位,监管人员对监管的重要意义认知不足,往往走马观花,而有的监管则因能力不足,也不能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这种种的不到位最终就导致了不安全的线路产生。

3.部分线路老化,线路分配不当。电力系统建设周期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旧的输配电线路出现老化现象,部分设备不能够满足现代的电力互联网络需要。并且在高压熔断器的避雷设施的使用上较为陈旧,容易在电力传输中出现故障。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以前的电力传输线路建设中,很多建设者都是以区域供电需要为指标的,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后来的国家电力网络互联工程,因此出现了很多电力输配线路分布不合理的现象。诸如:变压器的分布不在电力用户的中心地带、线路中的继电器保护配置不足、主体线路和分支线路之间的断路器使用不当等。随着国家电力输配线路的不断建设,其所涉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加上现在使用高塔传输,在新旧电力传输网络的交替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给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影响着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

二、对输配电系统中线路安全隐患的思考

1.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做到有针对性的巡视。雷、雨、风等自然现象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多雨的地区,长期的雨水浸泡会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容易出现短路和接地现象。在多风区域,大风有可能将输配电线路附近的物品吹落,其一旦砸中线路,会造成供电的中断。而雷击则会将输配电线路的绝缘点击穿,并有可能击毁变压器。因此,对于上述自然现象多发地区,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防護工作,对容易被雨水浸泡的地方,要加筑防护堤进行保护,同时对电杆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大风影响,另外,要加装比较先进的避雷器,并定期对输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对重大事故要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措施,运行时故障频发的线段,可划分线路运行特殊区域,特殊区域一般包括污秽区、雷击区、风害区、覆冰区、鸟害区、导线和避雷线振动区及易受外力破坏区等,可以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做好这些区域的线路运行工作。

2.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输配电工程中具有危险性的作业,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作业,并且加强日常管理。施工人员应当对电线知识熟悉掌握并运用,例如:对于拉线所使用的U型螺丝应该与之配备双螺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拉线在实际的运用当之被拉出。在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中要注意检查拉线是否保持垂直以及双螺帽是否完好;当输配电工程中的拉线穿越线路的时候,要检查拉线是否有绝缘子。无论是输配电工程还是其他工程,对于质量进行管理控制都是它们所重视的。在输配电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严格做好工程质量的审查,考核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来进行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从根本上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基于此,输配电工程的相关管理者能够采取例如“微服私访”或者定期检验的形式对输配电工程的质量进行考核,以此来保证输配电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能够合格。

3.及时更换和淘汰不达标的线路,合理布局输配线路。国家电力网络改造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在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实,但仍有很多地区并未实行,这些设施设备一般年代久远,虽然仍可以使用,其一旦发生故障,不但会影响区域内的电力使用,甚至有可能涉及周边范围电力供应,使整个供电网络出现故障,影响正常使用,因此,一定要对电力设施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对于老化的部分做到及时更换,并且将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设备淘汰,做好输配电线路的更新换代,确保网络运行正常。线路更新换代,线路也应及时布局,合理的设计输配电线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力运行管理的难度。在变电站的设计上,要根据电力供应的范围划定中心区域,充分考虑变电站的供应半径。同时,要将电力线路的多余分支去除,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材料,减少电力损耗。另外还要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对线路进行合理布局,减少故障产生的机率,保证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

三、结语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输配电工程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加强输配电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输配电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在工程建设的时候严格按照质量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线及其他材料、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日常的管理中检查电线、拉杆等是否出现安全隐患,综合各个方面来提高输配电的安全性,以确保输配电系统中线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东凯,王文楷.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2

城市输配系统风险分析及预案管理 篇4

随着我国燃气需求量的日渐增多,以及引进国外燃气的实际情况,与国外燃气管道进行连接延伸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对于管理的要求有着更高的标准。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很多管道因使用年限过长,出现管道老化现象,却一直没能及时更换。当前,因燃气管理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各级政府对于燃气系统的重视程度逐渐增高。分析城市输配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并研究预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分析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系统是城市燃气的血脉,通往各家各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管网中某一部分发生泄露是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甚至是对社会安定造成不良影响。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1) 群发性。城市是人口集中、建筑密集的地区,一旦城市燃气输配气管道发生泄漏以及由此引起的爆炸等事故,往往会诱发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2) 社会性。燃气输配网管燃气泄漏,会使燃气排放到空气中,有毒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人员中毒等情况。而这种情况是会给社会的安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3) 突发性。燃气输配网管燃气泄漏的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的发生会使救援措手不及,难以控制受灾范围,无法预知事故后果。

4) 复杂性。燃气输配网管燃气泄漏的事故的发生,通常会伴有并发的事故,例如中毒、火灾、爆炸等严重情况。由此还会引发机械伤害、腐蚀伤害、高温灼伤等,同时因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停工停产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2 城市燃气管网危险源分析

根据我国内实际情况,单从我国情况分析,现根据统计归纳一下近年来上海地区燃气 ( 主要指人工煤气、天然气等 ) 管网事故原因及其比例,这对采取合理措施.以降低燃气管道事故,对于燃气管网的风险评价都是非常有益的。图2-1所示图形分别为2000年和2001年上海地区燃气管网事故的原因统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年当中的主要事故源都是第三方损坏,尤其是2001年第三方损坏的比例高达50%。除此之外,施工缺陷和材料缺陷所占的比重也比较高,分别达到23% 与25%。另外管道腐蚀也是造成事故的重大原因之一,比例达到6% 与7%。

3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应急预案

3.1 应急预案的定义与目的

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 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3.2 应急预案的制定步骤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

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 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3) 制定预案要分工负责,组织编写制定预案要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必须要在统一、指定专门的部门牵头组织,吸收有关单位参加,共同拟制。

4) 制定预案要现场勘察,反复修改为使预案切实可行。

4 总结

燃气输配题库总结 篇5

6、在设计燃气输配系统时,需要首先确定燃气管网的计算流量。

7、计算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燃气需用量和需用的不均匀情况。

8、城镇燃气需用量取决于用户类型、数量和用气量指标。

12、按燃气的储存形态可分为气态储存和液态储存两类。

14、按照管网形状分可以分为环状管网、支状管网和环支状管网。

15、燃气管道的附属设备包括阀门、补偿器、排水器、放散管等。

16、常用燃气计量装置的种类:常用的有容积式、速度式与差压式等。

19、钢管的连接主要是焊接。在地上低压入户工程可使用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

26、水力计算以燃气设计流量为基础,在燃气设备和管路的布置确定后进行的。

27、根据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要克服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对于气体还要考虑附加压力的影响。

28、在进行燃气管道水力计算时,常利用单位长度平均压力降来确定管径。30、调压器的作用是将较高的入口压力调至较低的出口压力,并根据燃气需用工况的变化自动保持燃气压力在出口时恒定在设定值。

39、储气的形式储气罐储存、管道储存、管束储存、地下储存及低温液化储存等。

1、城市燃气进行分类的必要性?

答:从燃气输配、燃烧应用和燃气互换性方面考虑,为了使燃气输配企业和燃烧设备制造厂都遵循一个共同的准则,必须将燃气进行分类。

6、水化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答:水化物的生成会缩小管道的流通断面,甚至堵塞管线、阀件和设备。为防止两种方法:(1)采用降低压力、升高温度、加入可以使水化物分解的反应剂。(2)脱水,使气体中水分含量降低到不致形成水化物的程度。

10、什么是气化百分率?

答:指城镇居民使用燃气的人口数占城镇居民人口总数的百分数。

11、燃气小时计算流量计算的意义?

答:计算流量大小,直接关系到燃气输配系统的经济型和可靠性。计算流量偏大,输配系统的金属耗量和基建投资都会增加;计算流量偏小,又会影响用户的正常、可靠用气,因而应合理确定燃气的计算流量。燃气的计算流量应按燃气计算月的高峰日小时最大用气量确定。

12、燃气输配系统调节供需平衡的方法? 答:(1)改变气源的生产能力和设置机动气源。(2)利用缓冲用户进行调节;(3)利用储气设施进行调节。

15、长距离输气系统的构成?

答:长距离输气系统主要由集输管网、气体净化设备、起点站、输气干线、输气支线、中间调压计量站、压气站、燃气分配站、管理维修站、通信和遥控设备、阴极保护站等构成。

16、对加臭剂的要求?

答: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的臭味,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害,其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伤害于此燃烧产物直接接触的材料。

24、城市燃气管网采用不同压力级制的必要性? 答:(1)采用不同的压力级制是比较经济的;(2)各类用户需要的燃气压力不同;

(3)消防安全要求。

35、低压湿式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不宜建在风力大、地震频繁的地区;导轮与导轨之间的磨损较严重;维护费用较高;不能储存干燃气;必须定期防腐。

39、干式储气罐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1)干式储气罐可以储存干燃气,不易腐蚀,使用年限长,不需采取防冻措施;(2)干式储气罐的储气压力只取决于活塞体重,故其排气压力是恒定的;

(3)干式储气罐不使用水封,同容积下罐体总重要比湿式储气罐小的多,因此地基承受的压力小;(4)干式储气罐的密封构造较复杂,因此罐体各部件安装和施工要求较高,运行管理技术比较复杂;(5)干式储气罐的附属设备较多;(6)与同容积的湿式储气罐相比,造价高。

43、燃气输配系统进行压力调节的必要性?

答:燃气输配系统包括不同压力等级的输配管网,并连接有不同使用压力要求的用户,因此要使输配系统终端使用压力不随用气量的变化而保持稳定,必须根据使用压力要求设置压力调节装置。

44、调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当出口燃气用量或燃气出口压力p2变化时,通过导压管使压力作用到薄膜的下方,由于它与薄膜上方重块的给定压力值不相等,故薄膜失去平衡。薄膜移动,通过阀杆带动调节阀改变流经孔口的燃气量,从而使压力恢复平衡。

55、什么是定容储罐?

答:高压储罐中燃气的储存原理与低压储罐有所不同,即罐的几何容积固定不变,而是靠改变其中燃气的压力来储存燃气的,故称定容储罐。

56、储配站的主要作用? 答:(1)接受气源厂来气;(2)储存燃气,以调节燃气生产与使用的不平衡;(3)控制输配系统供气压力;(4)进行气量分配;5)测定燃气流量(6)检测燃气气质;(7)对燃气加臭。

58、天然气液化的目的? 答:(1)节约运输费用;(2)调节供需;(3)经济有效地生产氦气。

59、燃气的地下储存方法? 答:(1)利用枯竭油气田储气;(2)利用盐矿层建造储气库;(3)含水多孔地层中的地下储库。

1湿燃气形成水化物的主要条件是温 度和压 力。次要条件是含有杂质高速、紊流、脉动和急转弯等。

2埋地钢管防腐蚀的方法分为:

(一)绝缘法;

(二)电保护法。其中电保护法有:外加电流法、牺牲阳极法、排流保护法。

3燃气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一)容积型、(二)速度型。4液化天然气低温储存方式有:阶式循环法制冷、混合法式制冷、膨胀法制冷。2.城市燃气管道输配系统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压力级制? 答:1.管网采用不同的压力级制是比较经济的.因为大部分燃气由较高压力的管道输送,管道的管径可以选得小一些,管道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可以选得大一些,以节省管材; 2.各类用户需要的燃气压力不同.如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共建筑用户需要低压燃气,而大型工业企业则需要中压或高压燃气;3.消防安全要求。简述城市燃气加臭的必要性及加臭量的要求? 答:城市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和使用的(1分)。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气,有引起爆炸、着火和人身中毒的危险(1分)。因此,当发生漏气时能及时被人们发觉进而消除漏气是很有必要的。要求对没有臭味的燃气加臭,对于减少灾害,是必不可少的措施。(1分)。

在城市燃气的可燃成分中,最具有剧毒性而含量较多者为CO。而规定了对有毒而又无臭味的燃气应加臭,使有毒燃气在达到允许有害浓度之前,应能察觉。(1.5分)对无毒燃气在相当于爆炸下限20%的浓度时,应能察觉。(1.5分)1.试述高层建筑的室内燃气管道系统应考虑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答:对于高层建筑的室内燃气管道系统还应考虑三个特殊的问题。

一)补偿高层建筑的沉降。高层建筑物自重大,沉降量显著,易在引入管处造成破坏。可在引入管处安装伸缩补偿接头以消除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伸缩补偿接头有波纹管接头、套筒接头和软管接头等形式。二)克服高程差引起的附加压头的影响.燃气与空气密度不同时,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附加压头也增大,措施:1)分开设置高层供气系统和低层供气系统,以分别满足不同高度的燃具压力的需要。2)设用户调压器,各用户由各自的调压器将燃气调压,达到燃具所需的稳定压力值。3).采用低——低压调压器,分段消除楼层的附加压头。

(三)补偿温差产生的变形。(1分)高层建筑燃气立管的管道长、自重大,需在立管底部设置支墩。为了补偿由于温差产生的胀缩变形,需将管道两端固定,并在中间安装吸收变形的挠性管或波纹管补偿装置。

3.为什么各类用户都要求稳定的供气压力? 答:供气压力不稳定,满足不了烹调或工业生产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压力不稳定,造成燃烧不正常,使环境达不到卫生标准,甚至会造成断火、脱火、爆炸、中毒等事故。5.储配站在输配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输配系统 篇6

关键词:输配电系统 分析平台 客户端 设计 实现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012-02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规划中,彰显电气特性的软件较多,其共同的特点是应用了图形化用户界面,借助鼠标,完成操作,突破了原有数据文件应用的局限,彰显人性化的特点。這种图形化的人机界面,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软件的需要与特定的环境进行结合,彰显领域性和个性,也就是说,通用性不强,因此,要加大对其通用性的研究,形成电力系统图形平台软件,节省了进行不同功能图形平台开发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和图形信息的有效共享,便于对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1 全面分析客户端系统的设计

客户端的作用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方便的图形编辑功能的平台,其关键的衡量指标就是实用性,同时,要提高其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能力。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图形与模型的有效分离。也就是说,将图形与实际模型、图元组与设备类型进行动态联系,而图元实力也需要与相关设备进行关联,借助图形标签,实现对设备参数的反映。在这种结构设计模式中,直接降低了图形与模型的耦合程度,模型类型一旦改变,就可以顺利应用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客户端的通用性与拓展性。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系统中,客户端首先要进行输配电系统电气主接线图的编辑工作,结合图形,进行实际设备,进行设备属性的设置,借助连接关系,映射静态拓扑,而后传递给服务端。在接到信息之后,服务端会立即进行信息、模型和算法的调取,作出及时的反应,及时将计算的信息结果传递给客户端,而后,客户端在完成信息接收之后,及时进行显示。另外,客户端也可以进行信息的存储。

1.1 对客户端整体架构设计分析

结合客户端的目标功能,其主要构成有6个部分,即编辑、显示作用的组件、图形、图元管理组件、笔画组件、文件管理组件、设备管理组件以及通信组件等。对于编辑和显示组件,其作用是对针对系统中涉及的图形元素,进行有效的编辑和显示。图形和图元管理组件的作用是应用在系统的内存中,发挥对图像和相关图元的有效管理功能。对于系统中相关设备的状态信息,主要显示在设备组件中。对于图形的保存和调用功能,需要依靠文件管理组件来完成。对于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功能的实现,需要发挥通信组件的作用。图元和图形的展现主要通过基本笔画组件来实现。不同的部分承担不同的功能,将图元模、设备模添加到内存中,为编辑和显示组件提供内容,以供其使用。结合图形信息,实现对图元的有效显示。在进行保存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相关信息,包含图形、图元、设备组件等进行操作,实现与服务端的有效沟通。

1.2 对客户端层次结构模型的介绍

1.2.1 对编辑、显示组价模型设计的分析

对于编辑、显示组件,其编辑状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图元编辑态,一种的图形编辑态。在前者的状态下,可以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对图元进行编辑,也可以对图元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修整,进行自定义的编辑。而在图形编辑态下,能够实现对图元和笔画的引用,将其显示在客户端的主视图区,实现对整个电气连接关系的有效编辑。立足图形编辑态,客户端会实现对图元库的加载,也就是数电气主接线图的构成是图元与笔画,是二者相互连接的结果。在图元库中,能够完成编辑状态下对接口的增添和改变。

1.2.2 对图形和图元管理组件模型设计的分析

这一组件的作用是实现对图形和图元的加载和管理。在客户端发起之后,这一组件发挥作用,将图形和图元的信息进行实时加载,加入内存,目的是为编辑和显示提供项目,能够及时进行调用。

1.2.3 对设备组件模型设计的分析

电力设备的实际信息需要在设备组件中进行加载,实现与接线图中各个图元的意义匹配,也就是说,需要与实际额设备进行关联。在设备组件中,实现对电网中设备的层次化管理,组件设备表,保护不同设备的属性特征。借助对话框完成对图元属性的设置。

1.2.4 对基本笔画模型组件模型的分析

这一组件的作用是实现对留在基本笔画的显示,主要是矩形、椭圆、直线、圆形、折线以及多边形。六种笔画构成各个不同的图元,接线图也是在图元和基本笔画的结合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基本笔画提供了笔画的解析方法。

1.2.5 对文件管理组件模型设计的分析

当接线图编辑完毕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保存,而打开接线图的时候,需要进行文件的加载和解析,这一组件恰好提供了保存和打开的功能。

1.2.6 对通信组件模型设计的分析

当客户端完成对电气主接线图的拓扑分析之后,需要进行结果的传递,同时,客户端也需要接收反馈,因此,需要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通讯机制,实现对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2 对输配电系统分析平台客户端程序实现的介绍

在输配电系统中,主要包含客户端和服务端两个部分,对于客户端,需要完成几个内容,即对图形的有效编辑、完成静态拓扑结构的形成、实现相关数据与图形的有效呈现,最终为服务端提供静态的拓扑关系。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对客户端进行启动,实现与服务端的有效连接,保证两个端口在数据变动方面的同步性。当客户端完成启动操作之后,客户可以根据客户端提供的输配电图,在主编辑区进行电气主接线路图的编辑,实现保存;其次,在完成线路图的编辑之后,需要进行各种参数的有效设置,结合客户端,在对话框完成对基本属性的设置,参数主要包含热点的情况、数据区的规模和数量等。最后,在完成相关数据的设定操作之后,此时,拓扑关系形成,将其传递给服务端,在完成相关的核算之后,再次反馈到客户端,实现对数据的显示。

2.1 对图元编辑态实现的分析

对于图元编辑态而言,目的是为客户提供自定义图元编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要借助自定义来完成。这种状态提供了诸多内容的编辑,如文本、颜色、线条等,在编辑完成后,将其储存在图元模文件中,一旦客户端再次进行启动的时候,自定义的图元会显示在主界面。

2.2 对图形编辑状态实现的分析

在图形编辑状态中,客户端能够实现对图形界面的编辑。当系统启动之后,默认的状态就是图形编辑。在主编辑区,通过对把不同图元组合的选择,形成图形界面。图形界面具有单独的界面格式文件,将其标志为静态和动态形势。在完成编辑后,接线图可以进行展现,此时,电网运行状态的画面得以形成。

3 结语

综上,在该文研究中,客户端设计坚持了图与模的分离,使得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得以降低,客户端达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状态,实现了其在通用性和扩展性方面的突破,为客户端在诸多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芦雪鹏.供电网分析平台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张钢.输配电网分析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2.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篇7

1 系统建设理念和目标

1.1 系统硬件背景。

电力公司是管辖着城市电网和农网, 其生产运行管理同时具备有对输电网和配电网 (包含电缆) 的管理职能, 而在地域上的集中和密集分布又使其有别于独立的输电、配电管理模式, 在这里输、配电管理的耦合度大大增加。针对这一特点,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设计必须满足和适应这一情况。

从一般组织结构上来看电力公司下属变电运行及检修、农电配管理电、电力调度和杆塔电缆工区、营销计量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对象范围互不相同, 但是各个单位所维护的电网事实上是整个电网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各个单位工作对象按照不同的条件把电网分割成多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各个电网设备通过电气连接, 将不同单位所管理的设备组织成一张完整的输配电电网。

1.2 电网信息。

电网信息是指对所管辖电网在资产、网络拓朴、设备属性、实时和空间共五个纬度的全信息完整描述。仔细分析输配电生产管理业务, 可以将输配电生产管理面对的信息归纳为以下几类:1.2.1用户信息:是指供电区域内的各类用户资料信息、用电信息。1.2.2业务信息:是指各类业务活动中所保存的信息。

这些信息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相互关联。电网信息、用户信息都各自有其空间位置属性;用户信息与电网信息亦通过供电连接关系而关联;业务数据则由各种管理业务产生、依存于电网和用户信息。PMS系统面对上述信息模型在横纵两个方面同时满足供电企业的业务需求。

1.3 系统建设目标。

建立全公司范围内完整的生产管理, 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 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系统覆盖输电及配电的变电、线路、电缆、继保、远动及通信等专业领域, 服务于整个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生产运行业务部门。

1.4 系统设计思路。

一体化及标准化的系统设计思路是电力公司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石。在管理层面上表现为:在公司内部各类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设备运行和调度运行的数据维护体系。在技术层面上体现为:一体化的数据模型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输配电网进行全信息建模, 使图形、数据一体化, 从而彻底解决静态图纸和数据关系相割裂的局面, 同时也解决PMS系统中各应用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1.5 模型特点。

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三层体系架构, 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特点:基于GIS图形平台;基于元数据技术使模型可动态调整配置;基于IEC 61968/61970国际通用标准;基于网络同步平台接入SCADA/DSCADA等实时信息。

2 系统业务流设计

输配电生产管理的业务流设计体现两方面。

2.1为了使电网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负荷增减变化的需求, 必须不断调整网架结构、增减电力设施, 进而产生各种电力建设工程和用户工程。这方面的业务活动可概括为电网建设的管理, 换言之就是以电网规划为源头, 经设计、计划和工程管理, 通过GIS/DB平台最终又为电网规划提供数据的业务流转。

2.2为了使电能安全、经济、可靠和优质地分配, 充分利用电网的负荷能力来供电, 并且尽可能地缩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用户停电时间,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所有设备的运行周期, 保证所有设备在无缺状态下工作。这方面的业务活动可概括为调度管理、设备运行管理, 换言之就是变电、线路和电缆等专业管理和调度专业管理之间的业务流转。

PMS系统采用自主设计的工作流引擎与消息管理机制, 实现在共同数据模型下的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数据协同和工作流程, 可以避免错误数据的传递, 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一致性, 同时保证工作过程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小重叠录入, 重复工作, 有效保障数据一体化、一致性, 在生产管理中做到工作进度可查, 工作时段可控, 实现管理水平上台阶。

3 系统建设内容和成效预期

3.1 系统建设内容

3.1.1地理图。地理图是表达电气设备 (电站、站外设备、地下通道等) 和用户实际地理位置的图形系统。

3.1.2变/配电站一次模拟图。变/配电站一次模拟图是指表示变配电站一次设备逻辑接线情况的图形系统。

3.1.3电系图。电系图是表示变电站外线路设备接线情况的逻辑图形系统。系统中线路的走向横平竖直, 并且设备图形位置不表示实际位置。

3.1.4设备台帐管理。能进行结合GIS图形进行台帐管理, 同时提供快捷的批量操作方式来提高台帐录入的工作效率。

3.1.5缺陷管理。包括:设备缺陷流程管理、缺陷单查询统计、报表管理等功能。提供多种缺陷登记手段。

3.1.6调度工作管理。实现从停电停役申请单自动生成调度日工作计划, 完成调度日常的许可汇报记录等工作, 具体包括:调度日计划管理、交接班管理、调度日志、工作许可记录、接地线记录、故障抢修记录等。

3.2 系统功能特点。

PMS系统与各实时信息、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的连接通过一体化实时平台的实现模式, 真正将电网的静、动态信息在全局统一到一起。PMS系统与营销系统的结合, 将电网与用户连接起来, 为营配合一的作业模式奠定了数据及系统基础。

通过电网信息, 用户信息, 状态信息 (实时平台) 的紧密结合, 为TCM的实用化建设提供了真正的建设基础。

3.3 系统建设成效预期。

通过PMS系统的应用, 全面提升电力公司输配电生产管理水平, 主要表现为:为检修、更改、反措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持;通过与ERP系统PM模块的数据交换, 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水平;通过与CIS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低压用户故障的追溯和10 k V线路停电用户名单的确定;通过与SCADA、D-SCADA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故障范围和时间的自动记录, 同时自动进行供电可靠性的计算。

4 系统实施策略

全公司范围内规范统一的基础业务功能, 包括:设备运行管理:台帐管理、巡视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和生产计划编制;调度运行管理:电系图及运行方式管理、铭牌管理、停电停役管理和调度工作管理;SCADA遥信和遥测实时信息的接入;和ERP PM模块接口, 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具体的介绍了输配电系统构建的具体步骤和细节问题, 此外还对一些系统引用前景预期展开了讨论, 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简单的整理规划, 希望相关工程系统的构建可以借鉴参考此方面的经验, 增加我国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海凤, 李建辉, 李建明.配电网络GIS系统研究[J].科技传播, 2011.

[2]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天然气管道输配系统的工业化应用 篇8

通过表1 (资料源自《世界燃气会议报告》) 可以看出, 仅仅根据燃烧排放物的成分及含量即可明显看出天然气作为燃料在环保方面的巨大优势, 对于工业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源有着较大的意义。

生产现状

以现有中铝山东分公司内部工业窑炉为例, 原有工业窑炉主要有回转窑、焙烧炉、闪蒸炉、熔铝炉、热处理炉、炼钢炉、蒸汽锅炉等大小60余台工业窑炉, 以前主要燃料为煤和重油, 随着淄博当地的天然气管道输配管网的完善, 以及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于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 除回转窑及蒸汽锅炉仍采用燃煤作为燃料, 其余工业窑炉基本完成燃料置换, 全部改造为双燃料系统 (煤或天然气、重油或天然气) 。

按照一般生活用气指数, 每30万人生活及商业附属设施用气用量约为6万m3/d, 而就目前山东分公司内部工业窑炉满负荷生产下, 用气量可达60万m3/d。远远大于民用和商用气量的总和。如在城镇输配系统末端开口, 首先因为用气量大, 供气压力不足, 造成管损过高;其次工业用气量大, 易对上游民用户等造成影响。因为当地燃气公司初步估计不足, 原有工业专线上游因为城镇化建设, 不断增加民用户开口, 自2008年后基本无法满足后续窑炉改造需要及供气要求。

由表2可以看出, 山东分公司内工业窑炉使用中, 除焙烧炉外其他窑炉工作压力基本一致, 且焙烧炉用气量最大, 目前山东分公司有4台焙烧炉, 仅仅这4台焙烧炉就需要每天保障52.8万标立方才能满负荷生产。

根据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各台窑炉改用天然气后, 与原有燃料相比, 都有环境整洁, 操作简便, 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燃气系统联锁保护较多, 受输配系统影响较大等因素制约, 最大的劣势在于天然气作为新兴能源市场供不应求, 由计划确定用量, 即使在民用气量最小的夏季, 也无法满负荷保证工业使用。主要消耗窑炉焙烧炉基本处于两种燃料混烧状态, 且供气压力不稳定。

新建输配系统

为保证焙烧炉的正常工作及公司内部其他窑炉的正常工作且不互相影响, 在2010年的第三台焙烧炉重油改天然气项目中, 对于原有企业内部燃气输配系统也进行了优化整改, 所有工作压力在0.01~0.015MPa的使用设备可由原有工业专线中压管道直接引出, 就近设置调压柜实现输配工作, 原有山铝门站及新建门站均采用双路次高压或者是高压管路供气, 经门站调压后输送压力降为0.21MPa。专门负责4台焙烧炉的天然气供应, 用气点在焙烧炉附近的设备也可在门站后就近设置调压柜使用。

通过这次改造, 可实现低压力小流量燃烧器直接从工业专线接口, 高压力大流量燃烧器从次高压或者高压管线接口, 从而实现对民用气影响减小, 并且能够单独实现焙烧炉用气单独供应。

应用效果

通过输配系统的改造, 实现了保障小流量小压力工业窑炉燃烧系统正常工作。因为供气量无法保障所有设备的满负荷运转, 所以按照这样的输配系统改造, 当供气计划很少时, 可根据用气量优先保障小流量小压力工业窑炉的燃气供应, 管路压损小且容易控制。而当供气计划能够满足焙烧炉使用条件时, 大流量高压力的焙烧炉燃烧器也可以在低压损下工作, 减少在输配系统造成的无谓损失。因为每台焙烧炉有4个独立的燃烧器, 可根据供气计划调整, 每台炉使用的燃烧器数量。焙烧炉用气独立经过门站方便独立计量焙烧炉的用气量及减少焙烧炉工作不正常时对于系统管网的影响。

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原有小流量低压力工作窑炉, 工作情况正常, 不会出现窑炉工作导致系统管网压力大幅降低从而影响民用气供应的现象。因为两处门站都主要供应焙烧炉, 所以当焙烧炉出现紧急情况跳停时容易出现调压器低压侧超压情况,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调整, 降低调压器低压侧压力, 减少因燃气设备切断导致静压升高的情况, 基本可以实现输配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

因为甲烷属于强温室效应气体, 以单位分子数而言, 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25倍, 所以应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天然气的超压和放散。

结语

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安全问题 篇9

首先, 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污闪, 即堆积在绝缘子中的污物为自然物质, 空气中的尘埃以及鸟类的粪便等。

其次, 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污闪, 即由于人类的工业活动产生的各类烟尘和废气堆积在绝缘子的表面。

自然污秽物同工业污秽物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通过雨水的冲刷而自然脱落, 实验证明自然污秽物在降雨天气下非常容易被冲刷掉, 而工业污秽物则会较顽固的附着于绝缘子上, 由此也就引发了特殊环境下的配网运行安全问题。所以, 为了保证线路的运安全, 针对绝缘子的防污,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要对存在污秽物堆积的绝缘子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扫和检查, 尤其注意避免使用带电和带水的工具进行清理。另外, 还要注意对漏电流记录器的实时观测, 以根据预警信号便随时监测绝缘子的污秽堆积清理。

其次, 应该在现有的绝缘子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防尘材料的涂抹, 也就是说要采用有机硅脂、有机硅油等材料避免其在降雨的天气下形成表面的雨水堆积。

再次, 尽量在线路的设置过程中选择具有防尘功能的绝缘子, 也就是说要选择新型的绝缘子来提高自身的防尘效果, 目前来看,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并进行专项实验, 很快就可以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

二、加强输配电线路的防雷、防风工作

防雷工作

一般来说, 评价一个线路的防雷性能是否合格,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线路的耐雷水平, 也就是说在遭遇雷击后线路的绝缘子的稳定电流幅值;其二, 线路的雷击跳闸塞, 也就是以一定的线路长度为单位, 观察其由于雷击引起的跳闸的次数。

笔者认为, 要想实现雷击环境下的系统安全运行, 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1) 首先, 架设避雷线。也就是说利用导线对雷击过程中产生的电流进行分流, 避免由于其引发的线路运行故障。这种方法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效的减少雷电中对于杆塔的电流入侵, 从而实现了一定的屏蔽功能, 维护了线路的运行安全, 但是这种方法一般来说应该用于中高压的线路中。

(2) 其次,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通过提高杆塔的接地电阻, 可以有效的改善杆塔的耐雷水平, 从而避免线路在遭遇雷击后形成的反击导致的运行安全问题。

(3) 再次, 架设耦合地线。也就是说通过在现有的输配电线路的下方增加地线的方式, 来实现运行过程中的雷电电流的分流。

(4) 再次, 实行不平衡的绝缘方式。即对双回路运行的输配电线路实行不同的运行电压, 以降低其跳闸的发生率。

(5) 其五, 采用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目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接地方式大多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这样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遭遇雷击等故障后对单相故障实行自动消解, 也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雷水平。

(6) 其六, 装设自动重合闸。即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 使用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开关, 这种开关的最大特点是在遭遇雷击事故后, 可以自动恢复由绝缘性能, 因此也就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系统的运行安全。

(7) 其七, 装设排气式避雷器。即在线路的重合交叉位置进行一定的避雷器的设置和安装, 可以有效的控制过电压, 从而达到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危害的目的。

(8) 最后, 加强绝缘绝缘是线路运行安全的基本保障, 所以在应对雷击事故中, 仍然要从绝缘子的功能的加强入手, 一般来说, 可以通过增加绝缘子串片数的方式来提高其绝缘性能。

2防风工作

在实践中, 由于大风天气导致的系统运行故障也时有发生, 所以为了更好的维护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线路的防风性能的设置。下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对线路的防风问题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线路的设计:

(1) 首先, 应该加强对杆塔的固定, 因为杆塔是线路运行的基础, 所以在防风工作中应该首先加强对线路的杆塔的加固, 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杆塔的下沉、外露等问题进行检查, 并且对于受到破坏的杆塔要及时维修, 发现埋设的深度不够时, 应该及时重新填埋。

(2) 其次, 在线路的设计上采取针对性措施:

(1) 合理规划设计, 改进设计方法, 对于耐张塔, 转角塔外角和内角采用绝缘子串跳线;对直线塔风偏治理一般可采用三相改“V”型串、中相改“v”串边相加长横担、三相加挂双串并加重锤等几种治理措施。

(2) 合理选择设计气象条件, 改进设计手段和方法, 对于新建线路, 应结合已有的运行经验, 对于微气象区特征明显、飑线风频发地带, 线路的设计应考虑到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组合, 适度提高风偏放电的设防水平, 设计时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以减小线路投运后遇恶劣天气时出现跳闸的可能性, 在选择线路走径时, 应尽可能避免横穿风口、江河湖面;提高强风地带的绝缘配置和机械强度。

(3) 收集运行资料, 提高防风能力, 加强对微气候区的观测和记录, 积累运行资料, 加强线路所经区域的气象资料收集, 特别是飑线风的数据收集, 包括发生时段、频率、风速、区域等, 并加强导线风偏的观测和记录。

(4) 开展科研试验, 抑制风偏事故。对设计中气象条件的选定、各种不利气象条件的组合、风偏计算中的参数等应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开展有暴雨和强风定向作用下空气间隙的工频放电试验, 得出数据及曲线, 为今后的风偏设计提供合理的技术依据和参数, 开发输电线路塔上气象参数及导线风偏的在线监测系统。

(5) 防风设计和改造应在对线路工程投资、设备选型设计、建设造价、运行成本和运行后的技改大修费用等综合因素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 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 输配电线路能否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 依赖于科学性管理。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 诸多不足, 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保仁.500kV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J].2011.

远距离输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浅析 篇10

1 输配电系统现状

现代的输配电系统线路分布特别广, 所处的地势也非常复杂, 而且气候条件相差也非常大。其使用的塔架和杆架很高、很宽, 因此所占用的面积非常大。由于系统的等级不断提高, 所用的绝缘子串越来越长, 绝缘子片不仅数量越来越多, 而且重量也越来越大。随着更多的新技术运用到系统中来, 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对其进行雷电防护所需要的方法与之前相比更加复杂, 需要提供的技术支持也越来越大。

2 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

要对系统进行雷电防护, 首先要知道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受到雷电危害。通过科学论证, 容易受到雷电危害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比较高的地方, 比如山顶等等;还有就是靠近潮湿和水面的地方, 比如池塘边、河边等等;另外, 在地下有金属矿藏的地方也是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的地方。知道了这些地方容易受到雷击, 我们在架设输配电线路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开这些地方。

3 远距离输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

3.1 合理选址

虽然说远距离输配电系统有其固定的路线, 一般按照其路线安装便可以。但是在设计路线以及实际施工的时候, 要考虑到尽量避开像高处、潮湿处、地下有金属矿藏等等容易受到雷击的地方。要尽量选择平坦开阔干燥人少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架构输电线, 可以减少雷击对系统的危害。

3.2 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远距离输配电系统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线路电压愈高, 采用避雷线的效果越好, 而且造价也越低, 这正符合当代输配电系统的需求。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导线。除此之外, 避雷线还具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 它可以对雷电流起分流作用, 能有效减小流过杆塔的雷电流, 降低塔顶电位;其次, 它对导线具有耦合作用, 能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的电压;最后, 它还对导线具有屏蔽作用, 能有效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3.3 安装线路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分为串联间隙型和无间隙型这两种。线路避雷器能有效降低系统受到雷击的几率, 但是由于线路避雷器设备成本比较高, 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进行经济、技术的比较和分析。在雷电活动比较强烈、最容易受到雷电危害的地方优先使用。在雷电活动不是很强烈的地方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避雷。

3.4 架设耦合线

在导线的下方或者附近加挂耦合线, 可以有效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 也可以减少线路因雷击而跳闸的几率。加挂耦合线虽不能减少绕击率, 但能在雷电击中杆塔时起到分流和耦合的作用, 还能有效降低杆塔绝缘子上所承受的电压, 提高线路对雷击的承受能力。耦合线一般适合安装在丘陵、山区跨越档和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有困难的地区。

3.5 安装避雷针

适用于远距离输配电系统的避雷针分为可控放电避雷针、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地线侧向避雷针、负角保护针以及多短针避雷装置等等。其中可控放电避雷针一般安装在线路杆塔的顶部。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可与多层短针散流式集中接地装置配合使用。地线侧向避雷针在距离杆塔25m和30m的位置及杆塔地线支架上各安装1个, 能有效地减小这一区域的地线保护角, 对导线起到雷电屏蔽作用。负保护针必须装在导线上方横担头部, 若安装在地线支架的挂线点上方, 则无法达到负角保护的效果。

4 结论

在当代社会, 经济发展如此迅速, 远距离输配电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维持正常生活秩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如何维持其正常工作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合理选址、架设避雷线、安装线路避雷器、架设耦合线、安装避雷针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也需要在拥有和应用前人所研发出来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开拓思路, 积极创新, 研发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的更新的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工业部.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

[2]林韶文, 黄群古.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防雷保护[J].高电压技术, 2003.

[3]罗道军, 华大鹏.消雷针及其应用[J].广西电力, 2005.

输配系统 篇11

近年来,光伏发电作为可持续能源替代方式得到迅猛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力输配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

当前,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生活方式将会有着颠覆性的影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出现之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让能源供应紧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更是凭借自身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为主流发展方向,当前其主要的应用形式包括:边远无电农牧区的独立发电系统、通信和工业应用、太阳能应用产品、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发电系统以及大型并网电站。

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力输配电网的影响

包括天气在内的诸多因素对于光伏发电系统都有着客观的影响,导致发电量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强、稳定性差的特征。而光伏并网发电对电力输配电网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配网潮流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路潮流是以单向流动为基础的,同时在输电过程中变电距离的增加将会光伏发电系统未接入电网时,配电网线路潮流是单向流动并且随着距变电站距离的增加单调减少有功潮流。而加入光伏发电系统之后,系统潮流转变为双向潮流,而且以现有技术水平无法对流动方向做出有效预测。这种情况下,光伏系统向电网供电的时候,那么以该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基础,线路中的潮流增减情况不定。而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能超过现有符合的时候,线路中部分潮流可能是反向的。同时由于上文中所介绍的,光伏发电系统所提供的电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稳定性较差,因此也同样会导致电网潮流的随机性增强,而这对于电网的整体稳定性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电力输配电系统保护的影响  实际上,多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之后,将会极大的增加系统的短路电流,而这必然导致未经更改的过流保护出现误动作,同时这也同样会对熔断器的正常功能的发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作为典型的辐射状网络,传统配电网在保护方面并没有对方向性问题给出充分的考虑,而接入光伏发电系统之后,电网实际上已经变成双向网络,这种情况下,潮流的流向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必然无法被传统的熔断器和自动重合闸装置正确处理,必须以具有方向性设计的保护装置替换传统的保护装置。

(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电能质量也同样会有一定的影响,如造成电网电压波动等。尤其是大型光伏发电设备在电网中的引入,必然导致大规模的谐波的产生,对电网的电能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是客观而深远的。

三、含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分析与对策

(一)电能质量分析

扰动问题是当前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之后对电能质量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无论是谐波电流还是电压脉冲、电压跌落,都对系统的整体电能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阶段,减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克服光伏电源出力变化对电网电压影响的有效途径。而针对并网之后光伏发电机组所导致的谐波问题,当前技术水平下可在谐波电压水平相对较高的母线上采用专业的滤波器进行处理。同时,多功能逆变器控制策略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也同样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对于电压的波动的平抑是有几集意义的。

电能质量监控是当前智能配電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也同样是保证只能配电网顺利运行的基础性技术,对其进行一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

(二)继电保护设计

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当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之后,配电网将会成为一个典型的多电源系统,而系统中潮流也将表现出明显的双向流动特征。而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必须以具有方向性设计的继电保护装置来为整个电路的继电保护工作提供支持,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必须退出历史舞台,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重新设计和安装。

当前,切源方案和孤岛方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两个主要方案。其中,切源方案实际上是通过断开电网连接的所有光伏系统,而不考虑具体的故障因素的方式来还原传统配电网的形式,利用传统继电保护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虽然不要求增加新的继电保护装备,但是客观上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反应的及时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要对光伏系统切断的先后顺序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样也要对自动合闸间隔内的光伏系统速断问题给予充分的考虑。而孤岛方案则主要是针对切源方案中出现的时限配合、速断等问题,单独采用光伏发电系统供电,从而保证故障不会对正常的供电产生影响,对于减少故障中和检修中的停电面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优化调度与协调运行

区域内符合需求的满足是当前光电并网发电系统规划过程中的首要考虑问题。而除此之外,对新型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来优化电网内电能的调度和运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灵活的电力调度,能够为多种工况下的系统最优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保证电网经济、可靠的运行。

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在电网中的不断提升,多样式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已经成为当前阶段电网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风不是发电功能系统具有控制方法复杂、运行方式多变等方面的特点,既可能存在易控电源,也可能存在如风电、光伏发电之类的难以控制的电源。而在对用户电能需求充分考虑的同时,对于用户冷、热能的需求;微型网一方面要能够顺利的接入大型电网,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还必须具有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能力。除此之外,微网和大电网并网运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在当前微网渗透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必然对大电网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必须重点思考的。当前,微网和大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机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分布式发电功能系统研究中的重点课题。

四、结束语

输配系统 篇12

1 现今输配电线路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维护过程不可控。

现在农村还有一些偏远的山村, 输配电线路基本上都是架配在室外, 尤其在偏远的山村, 这些地方山路难走, 对维护输配线路是非常困难的, 再加上出现问题往往是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的。在让维修工人对线路的检修和维护这个过程是不太容易控制的, 这样就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在一般的线路维修过程中, 通常都是包括好几个方面:计划那些线路要维护, 巡查哪些线路是需要维护的, 不定期的对某些线路集成抽查, 然后在完成工作。在这些过程中, 维护过程是不可以控制的。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过程主要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户外环境是不可以控制的, 这样整个维护过程就不可控。

1.2 维护资源管理困难。

在复杂的维护环境中, 对维护的管理是相当困难的。在维护过程中, 主要包括维护体质, 维护资源管理。在维护体质中, 主要是维护制定维护的工作管理制度, 增强维护管理制度, 在维护体质变化中, 要加强管理制度, 强化人的主人公意识, 这样就能发挥人的爱惜和管理心态。维护资源管理中, 发挥人人监督的作用, 资源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集约化管理, 这样就能使的线路传输维护过程中,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 很大的人员投入, 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 这样就是就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存在, 现在的输电配线维护过程中的管理资源困难就会很难的完成。

1.3 输配线路维护过程效率低下。

在现在的输配线路维护过程中, 人是主要的劳动力, 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 人是很难尽最大努力来完成维护工作, 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 就会造成很大的灾难。输配线路维护过程效率低下, 还是因为在现在如今的维护过程中, 时间主要浪费在维护人员的检查过程中, 检查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一点点的排查, 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将问题找到, 解决问题。

2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2.1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技术先进性原则。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工作效率是最为中重要的, 在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中, 先进技术能够在保证工作效率, 在结合计算机技术, 这样就能使系统更加智能化, 保证属配线电路巡检系统的正常化运行, 这样就能使工作效率最大化。同时也能确保安全生产, 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和技术支持。

2.2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硬件应该稳定可靠。

在输配电线路往往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这样就对输配电线路的要求就会增加, 这样只有提高输配电线路系统的硬件要求, 才能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采购硬件时要选择硬件系统稳定运行, 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系统的适应性范围要广泛。这样就能避免出现恶劣环境, 系统不能应对, 出现问题。

2.3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要能保证信息安全行原则。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应该要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 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只有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 这样才能避免信息的泄漏, 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 对国有财产破坏,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 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 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意识。

3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3.1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结构。

在农村,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的工作环境会是多种多样的, 同时为了适应这各种各样的环境, 就会增加农村线路的杆塔比例, 这样就会增加投入, 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是很复杂的。从投资的成本控制, 操作手段的复杂难易程度, 管理维护的简便程度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来考虑, 设计出一种便于管理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主要含有一下部分:信息钮、识读器、掌上电脑和后台PC机。

3.2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特点。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不仅数据管理, 图表的输出这些基本功能, 同时具有一下新的特点:可以将信息钮采集的信息在最大程度上读取, 防止信息漏检现象的发生, 然后在传到计算机中去, 可以进行信息的有效处理, 这样就能减少信息的漏失。将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有机的结合, 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掌握电线杆 (电线塔) 的具体位置, 能够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实时情况。自动化实时更新信息, 这样就能能及时准确的将信息传到终端设备中, 在局域网上进行共享, 这样就能使管理人员利用第一手的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加强巡检的工作强度。

4 输配电线管理系统的应用和举例

4.1 输配电线系统的应用。

应用属配电线管理系统时, 需要各种能够采集信息的设备, 这设备叫做前端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在对应每个电线塔或者电线杆上要装上一个对应的信息钮, 这些信息钮是唯一的, 这将和电线杆或者电线塔的编码对应, 唯一固定。然后计算机就能结合地理系统进行准确定位这些电线杆的编码, 就能知道这些位置的具体地点。然后巡视人员就会将这些杆或者塔的信息进行录入, 那么计算机就会记录该电线杆的信息, 同时也包括该电线杆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像是一些缺陷问题也会被记录下来。当这些电线杆或者电线塔一旦出现任何问题, 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知道问题的存在。然后这些信息都会被自动保存在后台运行系统中, 等整个巡视阶段工作结束后, 工作人员就会将各种信息汇总整理工作。

4.2 输配电线系统应用举例。

这个新型的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已经在华北电网中投入使用。华北电网覆盖的范围特别广泛, 其中包括30多个县市, 跨越的各种各样的环境, 田野, 乡村, 城镇, 集市等, 这样不同的环境, 导致了电线杆和电线塔的分布情况就不能均匀分布, 这将给线路的巡检工作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 巡检工作困难重重。在没有使用这个新型的电路巡检系统的时候, 都是采用人工巡检工作, 由于巡检工作相当麻烦, 这样工作人员的效率是相当的低下, 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工作。自从应用了这个新型的系统之后, 由于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 这样就能增加巡检的效率, 投入使用中, 多年来并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同时系统使用正常, 没有出现问题, 检测指标都是正常的, 符合系统的规范。这样, 系统巡检就是电子化, 同时配合计算机的使用, 就是信息化。在加上有排除问题的功能, 更加智能化。此系统不仅成本低, 同时操作还特别简单, 维护工作简单, 方便维护, 在工作效率上大大增强。这个系统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

结束语

输配电线巡检系统的不断提高和更新, 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 才能避免巡检工作出现问题, 这样就会对推动输电电线巡检系统的建设做出重要作用。在加上新型的电路网络的使用, 能够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为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 这样, 为人们使用电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还能给用户提供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涛.输配电线路巡检技术的特性比较[J].电信技术, 2001, 1:45-46.

上一篇:学习兴趣鼓励下一篇:光缆线路的维护和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