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鼓励(共10篇)
学习兴趣鼓励 篇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明确努力的方向。英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组织教学,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性评价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 它往往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信任的眼神, 一次轻轻的拍肩。但是, 它的力量丝毫不逊色于用物质奖品的鼓励, 并且更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实施鼓励性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你要想让孩子喜欢一件事, 你就必须表扬他, 毫不吝惜地表扬。每个学生都有要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愿望, 有一点进步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 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个满意的手势……都可以得到鼓励,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鼓掌, 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欣慰的感觉。教师诚恳地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耐心弥补学生知识缺漏, 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负责精神, 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 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抓住学生的好学心理,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 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的鼓励。”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因此, 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质疑。运用鼓励性语言, 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1) 鼓励的口头语言不能单一, 要多样化。言出于心, 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 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 使学生精神振奋, 学习信心高涨, 如同一股暖流,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 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使课堂气氛热烈。
(2) 运用多种身体语言激励学生。在英语教学中, 恰当运用多种体态语言, 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 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 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3) 鼓励学生质疑, 提出更多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 也是学生勤于动脑, 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 在培养学生置疑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生质疑的欲望, 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多提问。因此, 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 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 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 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 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 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 没有自己的问题, 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在实施鼓励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鼓励要适度, 避免滥用。鼓励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无论是语言鼓励还是体态用语都要把握正确的尺度, 切忌过分夸张, 以免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 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
(2) 关注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鼓励性评价。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 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尽管大家都使用相同的课本, 学习相同的知识, 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 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习惯和方法, 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 而不必强求某一种方法, 对于学生来讲也许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鼓励性评价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 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 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鼓励性评价是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 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 给予赞扬,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和实施多种鼓励机制,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教学目标更好更快地达成, 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鼓励 篇2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
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财富是一时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荣誉是一时的荣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学历是一时的知识,学习才是永久的智慧。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在同伴嬉乐或休息时不停地攀登;凡人之所以成为凡人,是因为别人忙于攀登时他却安然入睡。
梦好漫长,在梦里似乎没有任何感觉,一切都似幻似真,阳光也若隐若现。没有了目标,梦就俞加真实,便不去想什么时候会醒来。
要留下人生足迹,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要少走人生弯路,就必须三思而行。
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为了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
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活着,就潇洒点吧,装酷也无所谓,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自己。调皮的你,傻笑的你,都一样可爱,不在意别人的嘲笑和挖苦,做好自己的角色就足够了。跌倒了,就站起来,笑一笑,一切都会过去。坚持或放弃,怎样选择都没关系,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不会错。
成功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走向胜利;智慧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勤奋思索;快乐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用心体验。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生活可以没有鱼肉,但却不能没有创意;学习可以没有纸笔,但却不能没有思考;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选择题,谨慎选择才能确保正确方向,糊涂选择就易步入歧途,放弃选择就会迷失方向。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生命因运动而精彩,生活因乐趣而充实,学习因思考而深刻,交友因真诚而持久。
生命千万不要被永远埋葬在那个虚幻的世界里,要不然还有什么意义。活着,就做点什么吧。努力做好身边的小事,努力去爱身边亲近的人,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想想,还有多少个努力的日子呢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没有永恒,只有闪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鼓励多练 篇3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做法
小学作文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在这部分教学当中都会感觉到为难。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甚至作出各种不情愿的表情,甚至有的学生产生焦虑厌烦的心理。为了摆脱这种教学困境,我做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尝试,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很明显。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从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出现内容空泛、不着边际、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连贯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多个小学生进行了交流,有的学生直言对写作文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说写作文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从哪写起。通过结合学生写作文的实际情况,我开始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入手。
例如,在学习《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之前,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很多漂亮的太阳下山的美景,并用多媒体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一边欣赏夕阳的美,一边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当中,当学生观看完之后,我问学生在生活中都仔细地观看过夕阳吗?学生都说见过,之后我又问学生是否能将夕阳落山的样子用文字描述出来?此时学生陷入沉默当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就开始展开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仔细朗读课文,当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我再次问学生作者笔下的夕阳美吗?学生一致回答美。最后,我让学生根据所学习内容,并通过从多媒体画面中进一步了解夕阳西下的情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写自己心目中的夕阳样子。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发现学生很快动笔开始写了,而且在写的过程中非常认真,这种方法让我看到了学生作文兴趣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好习惯,以丰富写作素材
在笔者看来,学生在写作文时之所以会出现大脑空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写作素材。从小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量方面来看,小学生学习和接触的知识很少,以至于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用词不准确,甚至有的学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才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说,在学习《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将这篇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到本子上,例如,这句“‘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又如,“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在学习《花瓣飘香》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时,将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记录下来,在学生摘录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摘抄的句子很好,比如,这句“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又如,“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时,不仅仅要从课本上积累,而且还要从其他课外书籍、报纸、作文书上等来积累语言,通过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加上学生反复翻阅摘抄本,渐渐地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应用这些优美的词汇,自然而然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有思路了。
三、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小学生写作文要勤于练习,学生只有多动笔多练习才能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记得有一次,在学习课文《小鹰学飞》时,我让一个男学生扮演文中老鹰的角色,让一个女学生扮演文中小鹰的角色,两位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将这篇课文演绎出来,之后我就让学生总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小鹰认为自己已经会飞了,而老鹰却一再地让小鹰向着新的目标飞呢?此时有的学生说老鹰想要小鹰飞得更好、更稳一些,还有的学生说老鹰是希望小鹰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让小鹰认识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学生理解了这篇课文主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练练笔,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加上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又如,有一次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影《举起手来》,这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抗日题材的电影,体现出老百姓和抗日战士团结在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由于小学生对生活和一些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对于这样趣味性的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我正是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让学生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写一篇电影观后感,并且交代学生写好观后感会有奖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
通过学生多动笔写作文,并注意观察生活,学生在多次作文练习中有了写作的素材和写作灵感,而且有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述出来,学生多练笔,可以将一些词汇积累成优美的句子,这对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很有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和练习。同时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多观察生活、多参与生活实践,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生活及事物的感悟,才能将这些感悟都落实在学生的笔端。
参考文献:
[1]杨波.小学作文教学体会[J].吉林教育:综合,2014(01).
[2]马雅宇.谈小学作文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4(03).
[3]陈兴蓉.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14(17).
学习兴趣鼓励 篇4
一、因材施教, 对号入座
学生的天性是玩耍。律动则是课堂活跃的最好体现。例如“飞”的律动,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起伏连绵的上下摆臂的动作。但由于个人能力有差异, 个性有不同, 他们飞的形态肯定各不相同。我先启发学生对“飞”的想象, 想象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飞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 别的不作任何限制。由于没有固定“飞”的模式, 孩子们有的像小鸟飞;有的像蝴蝶飞;有的像老鹰在空中翱翔;有的像小白鸽上下舞动。当音乐一停, 要求每个孩子摆一个造型, 让老师猜猜“鸟儿们”在干什么。表演结果是孩子们为了互不碰撞能自觉注意保持空间距离, 由于动作不受限制, 每个人发挥了主动创造性。我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学生才能积极参与, 在实践中发挥了创造性, 培养了个性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的欲望。
二、把鼓励进行到底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目标就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怎样才能使“差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通过实践, 发现鼓励才是最好的良方。例如, 在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 一个平时经常上课溜号、捣乱的同学很认真地在为歌曲伴奏, 当然节奏都是错误的, 把整体的效果都打乱了, 在结束之后我并没有批评他, 而是表扬了他的认真态度, 不但鼓励他继续努力不要气馁, 还发给他一枚“努力上进”的奖章。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和自豪, 从此以后, 他在每节音乐课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成为了音乐课上的活跃分子。这件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 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赞赏的目光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教学中要注重过程, 从学生的行为中了解他们如何思考及行动, 正确引导给予每个认真表现的孩子以肯定和表扬, 无论他们是否完成教学任务, 及时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 他们才会从教师那里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和兴趣。
鼓励学习进步名言 篇5
2) 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
3) 不断前进的人需要理想的武装,不停创造的人需要知识的滋养。
4)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5)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6)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7)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8)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9) 人生代代无穷已,学识绵绵无绝期。
10) 前进的理由路是错误的时候,停下脚步也是一种进步。
11) 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12)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13) 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
1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 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16)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17) 东方初阳绽希望,里外热情禁不住。中国振兴需奋勇,学海无涯终报国。
18)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9) 掌握无论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留住。
鼓励质疑解疑 激发探究学习 篇6
一、引导学生生疑,诱发探究学习
朱熹说:“读书无疑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问题和疑惑是学生求知探索的兴奋点,是教师诱导学生熟读精思的良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是培养探索学习的前提。
1.抓住课题寻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课题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出示题目,就可以启迪学生质问:“‘泸定桥’在哪里?为什么要夺下‘泸定桥’?怎样夺?结果呢? ‘夺’前面为什么还要加一个‘飞’字?”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教师只要抓好这几个问题,就能顺利地开展课文的教学了。这个新课引导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2.抓住重点字词寻疑。遣词造句往往体现了作者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训练学生找出句、段中的重点字词,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些词,换成别的词效果有什么不同。如教《古井》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陶冶”和重点句“那口古井给人们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进行揣摩。作者重点介绍了人们与井的密切关系,写了一件看起来似乎与古井无关的事:人们常年帮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而不要报酬。作者这样安排材料就是为了突出古井陶冶人们的品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抓住上述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教学就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3.抓矛盾处寻疑。矛盾是揭示事物的本质。教学中要重视矛盾的解读。如《金色的鱼钩》,生1:炊事班长是一个40来岁的人,怎么会驼背,满脸皱纹,两鬓都白了呢?生2:他小时候一定是个孤儿。生3:他小时候是个放牛娃。……对炊事班长的身世学生经过想象,做了一些合乎情理的推测。
质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读中思,思中疑,疑中议,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养成探究习惯。
二、引导学生释疑,深化探究学习
释疑是质疑问难最主要的环节,通过释疑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入,还能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识水平的不同,怎样开展讲究释疑方法。
1.讨论分析,归纳释疑。讨论的基本形式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的合理搭配。引导学生多怀疑,多争辩,活化学生思维。如《田忌赛马》一课最后讲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抽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结果反败为胜。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有个学生问:“如果齐威王和田忌还是用原来的马赛第三场,结果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争论,生1:齐威王会获胜。生2:田忌能获胜。可最终争论的结果是“马的出场先后定胜败,赛马时先派马的吃亏,后派马才能获胜。”这与原文说“马的出场顺序定胜败”相比就是一个升华。
2.发挥主导,引中释疑。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与学生合作学习时,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讨论、启发、指导、鼓励、反馈,做好引导、沟通工作。经过讨论交流以后,教师要针对学生想领悟而没有领悟到,经过研究又研究不出来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归纳小结。如学习《月光曲》一课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章所描写的大海景色就是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这个同学问得好,既是难点,又是难点。经过小组讨论后,有学生答“《月光曲》的内容就是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看着月光产生的联想,这个联想就是大海的变化。”这时,我相机配上《月光曲》的钢琴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贝多芬当时的创造激情,既得到了美的感受,又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
三、引导学生存疑,发展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给予全部解决,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等待时机在处理,这种有意识地让学生存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使求知欲望持续。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问:“老师,我们怎么不能到别的星球上居住?”我坦诚地告诉他,这是因为除地球外,我们还没有找到能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与水和空气等基本条件的另一个星球。至于什么原因,有待于课后同学们一起去查阅资料,找答案。……学生为此流露出跃跃欲试的眼神。
学习兴趣鼓励 篇7
如何培养学生运动锻炼的习惯,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是摆在教育一线教师,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了某中学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的认识、作用及主观激励对学生参加耐久跑运动的影响,旨在为工作在一线岗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0年以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整理分析。
2.2 问卷调查法
对广州某中学八年级女生120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研究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4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问卷回收率95%,问卷有效率为94%。
3. 结果与分析
生理学按人体对氧利用的程度将运动分为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两种运动形式,其中有氧运动是指机体从事运动时其摄入氧气的量能够满足运动所需,机体的运动是出于一种氧气供应充足的状态,主要是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提供能量的运动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当代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已逐渐显露,有学者对南京市34所中学4698名中学生作过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5.7%;北京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3%;杭州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79%,这些数据表明减少和解决现在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关研究已经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自信,体现自我价值,可以培养坚韧的品格,完善人格,增强幸福体验、减低忧郁,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利用耐久跑等有氧运动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中学生不良心理的状况。
3.1 广州某中学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的认识
耐力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通过耐久跑练习可有效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明显提高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是全面增进健康的最佳活动之一,同时耐力素质也是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表1可以看出广州某中学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作用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有40%左右的学生对耐久跑训练能“振奋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提高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公平竞争的精神”等潜在作用持不同意和不清楚的态度。提示学生对耐久跑认识不足,可能会导致学生锻炼积极不高,再加上耐久跑训练相对较枯燥,会影响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2 广州某中学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与学习关系的理解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体内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内的代谢物,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有氧运动对大脑的放松和营养的补充也有重要作用,哈佛大学的精神病学家约翰·瑞特表示,有氧运动有助于心脏供给大脑更多的血液,加快大脑血液的流动,更多的血液意味着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被输送到大脑,促使大脑加快消除疲劳的速度,拥有更加健康的脑细胞,进而形成更高深的思考能力。
由表2可以看出,“适当的锻炼可以消除大脑疲劳”这个问题有近44.19%的同学选择了不清楚,有13.95%的同学选择了不同意,只有41.86%的同学选择了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学习和锻炼没有冲突”这个问题有51.16%的同学选择了不清楚,23.26%的同学选择了不同意,仅有25.58%的学生选择了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以上数据提示部分中学生在锻炼与学习关系的问题上,认识不正确,存在误区,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3.3 主观鼓励对学生参加耐久跑的影响
表3显示,近80%学生认同锻炼需要科学的健身方法,其中认为很重要的占56.87%,提示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已经注意到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具体如何运动才是科学的方法,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引导和教授,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授科学的运动方法,并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掌握正确、科学的运动方法,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将会起到促进作用。针对“耐久跑锻炼过程中老师鼓励的重要性”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示有64%左右的学生认为,在进行耐久跑锻炼过程中得到老师的鼓励是很重要或重要的,提示在进行耐久跑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适宜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认可,这对于学生坚持锻炼和成绩的提高可能会有促进作用。同学之间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为学生加油、鼓劲。
4. 结论与建议
4.1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认识不足,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充分了解耐久跑对人体的作用和坚持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4.2部分八年级女生还不能正确处理锻炼与学习的关系,存在误区,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适当的锻炼能加速大脑血液循环,有利于大脑疲劳的消除,对提高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4.3在进行耐久跑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对于学生坚持耐久跑锻炼和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同学之间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之间互相鼓励。
参考文献
[1]徐晓阳.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4,11,(5):52-54.
[2]张飞鹏,李四清.有氧运动与健康[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8,(9):65-67.
[3]Dimeo F.Benefits from aerobic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major depression:A pilot study[J].British J Sport Med,2001,35,(2):114-117.
运用动机理论鼓励学生学习 篇8
一、发现、保护学生的间接兴趣
学习的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教师如果能够发现学生的间接兴趣,用爱呵护,在适当的时机就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学生的间接兴趣转为直接兴趣。案例中的学生小林是一个学业中等的学生,语文成绩从来都是七八十分。他可能对语文学习没有直接的兴趣,他学习语文的动机可能和父母对他学业的密切关注和奖罚分明有直接关系。徐老师以退为进,“借”给小林10分,并要求他下次“加倍偿还”。徐老师要求的“利息”非常合理,“加倍偿还”也只是要求小林的考试成绩回复到正常。但小林得到老师的爱护和信任后,不敢怠慢,学习动机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在下次考试中出人意料地“超常”发挥。此后,师生关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关心、重视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成绩不断提高。小林对语文的间接学习兴趣转为对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假设小林的偶尔一次发挥失常,父母和老师对其批评,很可能会降低小林的学习兴趣。小林被徐老师成功激发学习动机的事例,对其他同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在班级推广借分活动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非常有效。
二、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能力
如果一个学生相信他自己可以做到某件事情,他就会去尝试;如果他觉得做不到,就会避免去做这件事。因此,一个貌似没有动机的学生实际上是避免去做他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案例中认为借分好借不好还的学生以及听到借分便“闻风丧胆”成绩低的学生不是没有学习动机,而是害怕、避免失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还债”。索要“利息”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鼓励学生学习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恐惧、逃避、对抗是很自然的。校长要求全校效仿借分制的做法有些武断,效仿失败也在所难免。校长要推广的不应该是借分这一激励手段,而是要提倡徐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激励学生学习的做法。
对于那些非常害怕失败的学生,教师要通过提供一定的支持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实质性进步。对于某些学生,可能还要进一步指导他们将长远目标分解成为更小、更容易达到的子目标。目标的实现会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当学生达到一定的目标之后,要让学生反思、总结,让他们看到能力和努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能力和努力是相辅相成的。
三、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
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不愿付出努力是因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为了更有效地鼓励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的知识价值。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当前的兴趣,了解学生当前的职业理想或可能的行业选择,了解学生向往的生活方式甚至休闲活动,指出这门学科和学生未来选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与价值。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视频、阅读剪报,或者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参观工作场所、访谈资深职业人士,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笔者班级曾经有个理科成绩很好的男生对英语学习很不重视,且因为学习态度问题多次受到英语老师的批评,由此他更不喜欢英语。在调查中了解到他喜欢计算机,理想是将来做一名软件工程师。于是笔者通过交流让他明白IT行业是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领域,国际化水平很高,将来无论是学好计算机还是做一名软件工程师,英语都很重要。当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及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英语的辅助方法,如收看有趣的英语节目或阅读感兴趣的英语书籍等;经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
四、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一个学生将他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什么,会影响他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并由此影响学习动机。学生一般会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四个因素。如果一个学生感到考试成绩是他努力所引起的,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学习;如果他坚信结果完全是运气、能力引起的,那么这种努力的动机会减少。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成败归因训练,在归因训练中,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反馈,让其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相应的结果,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坚持努力去不断争取更大的成功。
学习兴趣鼓励 篇9
掌握教育艺术, 对每一个学生抱以满腔热情, 用充满挚爱的评价,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用扣人心扉的话语, 鞭策学生奋发向上;用教师爱的光来点燃学生奋进的火光, 使评价成为教育学生进取的诗篇。评语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更能肯定学生的长处, 挖掘学生素质发展的潜力,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激励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教师指导、鼓励性的评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习方式上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自主性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 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所以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
教师的情感不能潜留在内心仅仅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而评语是外化情感的一种方式。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心、启发、激励学生,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会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获得较持久的学习动力。在评语中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加之对其学习的肯定和鼓励, 能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任务和完成任务的途径,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乐趣,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获得较持久的学习动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问题。
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 她总是认为自己学习差, 因为她有时反映缓慢而常常被同学们戏称为“笨蛋”, 甚至于她的父母也认为她学习差, 她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 甚至自暴自弃。我深深地感到这样下去会把孩子引向放任自流的境地, 不利于她今后各方面的发展。于是, 我在她的评语里写了很多鼓励她的话:“老师发现你最近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是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怕做不好呢?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 通过老师平日的观察, 发现你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子。虽然你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老师发现你写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你把你心中的苦闷向老师娓娓道来, 写得真挚而感人, 这说明你并不差, 你甚至能用短短几百字的小文章感动别人。正视自己不要放弃你对学习的热情, 父母和同学们也是很看重你的, 希望能看到一个充满热情, 奋发向上的你。老师对你有信心!”写完评语后我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 与家长分析了学生的优缺点, 并发动家长和同学们共同帮助她。果然, 这学期她进步多了, 一双天真的大眼睛时时都充满着热情与渴求。看到这种情形, 我真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 没想到短短的几句话, 竟能让孩子那么充实快乐。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显现出来。当教师通过观察分析, 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 他们的内心体验式愉悦的、积极的, 这种体验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并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中去。时间一长, 这种兴趣和态度便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 他们的学习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 并且在学习中形成这样的意志:不怕困难、坚持不懈、追求成功……从而有利于塑造学习完满的人格。这要求教师在评语写作中, 对任何一个受教育者, 不管是面对面说教, 或循循善诱的引导, 还是言传身教的熏陶, 要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之于行, 都要求受教育者在心理上产生感触与共鸣, 而不是口是心非勉强答应或暂时服从。
在教师评语的激励下学生成为了自主学习型的学生, 具备了更强的学习能力, 这是对教师最好的信息反馈。它反映出学生注重了自己的发展自我探求, 自我内化,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我学会”为“我会学”。这样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责任感, 充分认识到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他们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努力争取最好的学习成绩, 是学习“内归因型”和“高成就动机型”的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凸显了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地位。
打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英语课堂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英语课堂;师生关系;宝贵财富
在我看来,英语是最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语言变化灵活,语法种类多样,重要的是单词记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下多读多背,培养语感。为了使学生在课下学习英语更有动力不感到枯燥,老师在课堂上的功夫要做足,让学生产生一种我想学,我要学的想法。
一、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突出的因素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后,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诲。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宽容、信任、鼓励每一位学生。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既要指出其错误,又要宽容、信任其能改正错误。其次,消除学困生概念,无论学生的成绩行为有多差,他都有优秀的一面,抓住其“闪光点”,因势利导,促进其他方面的提高。再次,注意情感教学,挖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的潜能,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个微不足道的“OK”,一个“Good”的手势,一句“You are very good!”“Congratulations”,都会给学生增添学习的劲头和自己探索的动力。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尊严是应有的,但不能让学生产生畏惧之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建立这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学习这门功课,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地接受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手段,如多媒体、简笔画、幻灯片、实物、动作、表情、声音、歌曲和游戏等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Lesson 33 Lets Go to the Zoo”中动物单词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动物园的画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动物园场景。授课时,学生看到的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运用的挂图展示的呆板的画面,而是一幅幅活生生、充满动感、童趣的画面,如:甩动鼻子的大象,机灵可爱的猴子,憨态可掬的熊猫,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增加了教学的魅力,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有时还请学生上讲台和我一起分角色用英语对话,这种授课方式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记忆、积极发言,从而确保学习高效率。
三、课下营造自主学习英语的机会
如,在教室黑板的“Everyday?English?”里,每天一名值日生负责写出英语谚语、俗语、惯用法等知识。让学生在感受英语美妙的同时,接受英语的熏陶、启迪。还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英语故事会、英语晚会、英语角等活动,这种活动吸引力大,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很有帮助。这就激励着学生去广泛地阅读、筛选或翻译一些健康、幽默、生动、短小、有趣的故事,这种活动如开展得好,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差,很多是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半途而废,所以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课前预习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课前预习不仅是学好新课程的前提,而且还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搞好复习,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效果提高提供条件,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疑难点,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去听课的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学习就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是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总之,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不限时间、地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学有所获,让学生得到比金子还贵重的“点金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学会英语的同时会学英语,使学生学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真正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自主学习在社会工作上也一样适用,可以说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融入集体的强大武器,也是我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