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精选11篇)
友谊 篇1
摘要: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两国人民的友谊观以及友谊的建立与发展方式也各有其特点。本文通过专一性与扩散性理论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维度对比两种文化下的友谊, 分析其在交友的广度与深度、友情的持续性、朋友的分类及义务等方面的特点, 并为减小跨文化交际中的阻力提供一些原则性建议。
关键词:友谊,中美文化,专一性,扩散性,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中美文化一直是学术界, 特别是跨文化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两者分别隶属于儒家文化圈和基督教文化圈, 被视为东西文化的典型代表国。伴随着经济的不断交流与发展以及人员交流的日益频繁, 两国的文化也不断交融、碰撞。而双方对其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的理解直接影响交流的有效性。本文从友谊观及友谊模式出发, 探究中美文化的差异性。
1 什么是“友谊”
相关研究表明, 空间接近度 (proximity) 、相似性 (similarity) 和自我表露 (self-disclosure) 是友谊形成的三大要素。然而, 对友谊下定义却绝非易事。赖特认为友谊与其他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互动的自愿性及对互动过程中人格主义的关注。“友谊的建立是自愿性的, 而且参与双方都认可这种自愿性” (Bell, 1981) 。中美两国对友谊都非常重视。中国自古有“士为知己者死”、“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等佳句, 更有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等“八拜之交”的美谈。而大部分中国人也十分欣赏美国人大方开朗的个性和广结善友的文化。对友谊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共性是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基础, 然而在更深层次的理解上, 两国文化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 专一性与扩散性
拓扑心理学的创建者库尔特·卢因 (Kurt Lewin, 又译“库尔特·勒温”) 曾提出两种不同的沟通模式:一种体现出“专一性”, 其代表国家为美国, 因而也称为“U模式”;另一种体现了扩散性, 代表国为德国, 也被称为“D模式”。而中国文化更倾向于后者。这两种模式为分析不同的友谊观提供了一种合理的途径。
2.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在U模式中, 公共领域面积较大, 而私人领域面积较小;陌生人能轻易地进入公共领域但难以进入私人领域。美国人通常给人一种随和感, 乐于结交新的朋友, 对于刚刚认识的朋友, 也可能会邀请到家中参加派对。此外, 这里的“领域”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概念, 也代表着内心的界限。“朋友”这个概念对美国人来说是十分广泛的, 他们口中的“好朋友”可能只是泛泛之交, 也可能是知己。而在G模式中, 私人领域的面积大于公共领域, 进入公共领域的难度比U模式中高, 但从公共领域进入到私人领域却相对容易些。与美国家庭门前供人欣赏的私人花园不同, 中国很多传统宅院都是用墙隔离开的。而中国人在结交新朋友时可能也更为谨慎。
2.2 朋友的分类与相应义务
根据库尔特·卢因的理论, U模式中, 人们会把公共领域进一步细分, “边界分明性的程度, 对于社会团体的内部结构, 尤其对于它的同质性和团体内的过程来看, 具有重要意义。” (库尔特·勒温, 2011:124) 这也意味着他们对朋友有着分类的意识。“一个人可能不知道陪伴他30年的棋友的政治观点, 而对于和他一起指点江山、评论政治的朋友, 他却对其私人生活知之甚少。他们的生活中, 不同领域的朋友有各自的位置” (Xu, 2009:78) 。然而, 在G模式中, 并没有严格的类别划分, 这一点体现在友谊上就形成了朋友所承担的义务的模糊性。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在其社交系统中, 朋友提供的资源与帮助是融合在整个系统中的。
电影《刮痧》因其独特的视角及所体现的文化冲突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很好的案例研究对象。电影中的主人公大同被误认为虐待儿子, 并被法院起诉。他找到与他交情较好的上司昆兰求助。昆兰虽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并不了解家庭法, 因此不愿提供帮助, 在法庭上从美国文化的角度对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客观描述”。后来大同败诉, 失去了对儿子的监护权, 坚持要辞职。昆兰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 虽然双方的友谊出现裂痕, 但工作关系仍可保持;而对于大同来说, 昆兰是他的朋友, 他们之间的朋友交情与同事关系是相互融合的, 一旦关系破裂, 那么整个友谊便不复存在。
3 友谊“保质期”
中国人传统上来说是安土重迁的, 即使不得已背井离乡, 死后也希望能落叶归根。然而美国人却经常搬迁:研究表明20%的美国人每年都会搬家。因此他们的友谊也带有“高速公路”的特点:发展与结束都相对较快。“由于期望值低, 固定的联系纽带缺乏, 以及替代性选择出现, 与其他关系相比, 这样的友谊更容易结束” (Bell, 1981) 。通常情况下, 当双方共享的某些活动或共有的某些相似性消失后, 友谊也会随之弱化。此外, 朋友圈在美国文化中也扮演着一种社会功能:朋友圈的大小代表着一个人的受欢迎度和社交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友谊是需要慢慢发展的, 双方的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而且选择谁做朋友也大有学问,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君子之交淡如水”。广交朋友当然是被社会所提倡的, 但相比而言, 中国文化更重视交友的深度和质量。
4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吉尔特·霍夫斯塔德 (Geer t Hofstede) 提出的文化差异的六大维度之一。他建立了个人主义指数 (individualism index or IDX) 用以评估一种文化在此维度中的倾向。
个人主义不仅仅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许多其他价值观产生的根源。“我们尊崇个人尊严, 确切地说, 我们信奉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任何可能破坏我们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决策并按自己认定的方式生活的东西, 不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 而且是亵渎神明的” (贝拉, 2011:190) 。而在集体主义为主导文化的中国, 社会所提倡的是集体利益, 并将其视为个人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中美两种文化在这个维度中的巨大差异必然对其友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点在冲突解决方面便可见一斑。当朋友间出现矛盾或意见不合, 美国人倾向于直面问题, 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相信展现和表达自我是每个人的权利, 不能为了寻求集体和谐而磨灭个性和差异性。而中国文化更倾向于采取温和的方式, 一方面这与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团结与和谐。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对国民的忍耐性作出如下评价:“只要社会建立于这样的基础之上, 即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以一个分子的身份生活于和谐的社会关系中, 那很容易明了忍耐何以须视为最高德性, 而不可免地培育于这个社会制度里头” (林语堂, 2010:31) 。因此在中美交流及处理矛盾的过程中, 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误解:中国人会觉得美国人言行唐突, 不顾对方感受;而美国人可能会觉得中国人闪烁其词, 逃避问题, 抑或缺乏解决问题的效率。
5 跨文化交际
不难看出, 中美两国在友谊文化领域有着诸多不同点, 这些差异在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发生摩擦甚至冲突, 那么该如何应对并化解这些冲突呢?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对跨文化交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 交际双方须承认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并对其保持敏感性。爱德华·霍尔 (Edward Twitchell Hall Jr) 曾指出:“大多数人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于交流中的误解, 并希望通过善意来解决问题。然而通常情况下这种善意却恰恰由于交际中产生了误解而消失……事实上, 文化是个牢笼, 除非我们找到打开它的钥匙” (Hall, 142) 。文化能够渗透到所在群体的方方面面, 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一言一行。当矛盾出现时, 过早地评价对方行为很可能将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理解为针对个人的“非善意”行为, 只有时刻保持对文化差异性的认识, 敏感地捕捉造成冲突的文化因素, 才能为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法做好准备。
其次, 增强对双方文化的了解也十分必要。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交际双方的高度紧张情绪。若对双方文化都有足够的了解, 便会对交际过程有一定心理准备, 这会大大降低紧张气氛。这种知识储备对双方友谊的发展和矛盾的解决也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最后, 双方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求同存异。人们在无意识间会将人分为不同的团体, 而与自身相似性较多的就成为“我们”, “我们”团体外部便是“他们”。而且通常情况下认为“我们”团体内所信仰的文化是更加真实或正确的。然而文化并没有正误之分, 只有差异之别。而除了差异, 文化间也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而从这个意义上说, 全人类都属于一个共同的团体。“尊重差异性固然重要, 但倘若我们止于这一步, 那就好比清理好了土壤却不知接下来该种什么” (Yang, 212) 因此我们也需要寻找双方的共性。虽然中美两种文化在友谊的建立与发展上有诸多差异, 但平等、尊重、分享等价值观是友谊所共有的信条。
文化的差异为我们的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冲突, 却也增强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人类无法建造“巴别塔”来消除这些差异, 但却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 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实现真正的“友谊无国界”。
参考文献
[1]Bell, R.R.Friendships of women and of men[J].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81 (3) :402-418.
[2]Hall, 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3]Hofstede, G.Cultural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Related Values[M].Sage, Beverly Hills, CA, 1980.
[4]Kipling, Rudyard.http://www.kipling.org.uk/poems wethey.htm
[5]Xu, Lisheng.QTD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6]Yang, Limin.QTD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7]贝拉, 罗伯特·N.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90.
[8]库尔特·勒温.竺培梁译.拓扑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24.
[9]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31.
友谊 篇2
友谊,这是几千年来长谈不停的话题。何谓真挚的友谊?是饭桌旁酒肉朋友的友谊呢?还是那些“义气”常嘴边挂的人的友谊?都不是!观看了电影《鹤童》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挚的友谊。
电影《鹤童》讲的是主人公与一只名叫“小不点”的白鹤之间的一段真挚的友谊。主人公为照料“小不点”,心系“小不点”,日夜为它操劳,为它辛苦。当看到“小不点”丢失时,他心急如焚;当看到“小不点”长大时,他眉开眼笑……渐渐地,主人公与“小不点”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却将终断了他们的友谊:由于“小不点”是一级保护动物,不能让私人饲养,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让它生活下去。所以,得把“小不点”归还给大自然。主人公想:如果把“小不点”留在身边,就能永远与它为伴,与“小不点”的友谊就能延续,但“小不点”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家;但如果将“小不点”归还大自然,这一段友谊就将终断。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主人公毅然地把“小不点”给放飞……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受益匪浅。是啊,这对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来说,确实有很大的教育,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当我看到主人公为了寻找“小不点”,在狂风暴雨中奔跑,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小不点”的名字时,我的心灵被大大地震撼了,心里不禁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为何主人公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在风雨中寻找“小不点”呢?难道“小不点”比主人公自己的生命还更加重要吗?看完了电影,哦。我知道了,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们之间那份真挚的友谊呀!
怎么对待友谊
友谊,相信大家都曾经拥有,也曾经失去过,失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不懂得友情的真正含义。友谊究竟是什么?友谊是人与人之间长久相处建立起来的情谊,是在交往中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都要有朋友,其实和谁做朋友,自己是可以选择的,就要看他的性格和你合不合得来,和他相处感觉融洽吗?因为要建立友谊就必须一心一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诚意。人们常用“形影不离”一词来形容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不过,好朋友之间也难免有一些摩擦或一些矛盾,只要双方互相理解、宽容、原谅,小小的不愉快也会烟消云散,彼此的友谊也会更加深厚。
鲁迅和瞿秋白,在30年代白色恐怖笼罩下,曾结下一段崇高而感人的友谊。两人深入交谈后,都深深被对方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很快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瞿秋白先后几次到鲁迅家过避难生活。在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一起评论文章,交流学问,体现了两人真挚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是不含有妒忌心理的,当朋友取得某方面的成就时,你应该学会欣赏他的成功。因为妒忌不仅会伤害朋友,还会使自己失去朋友。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你就要尽心尽力地为朋友排除烦恼,克服心理障碍,如果是学习上的帮助,你就应该把它看成是责任、义务,决不能轻视别人,也不能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倾诉心声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式,把你的快乐、烦恼告诉朋友,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几个人的快乐,一个烦恼就剩下半个烦恼。我还发现个别同学中有一种“奇怪”看法:是朋友就要讲“哥儿们义气”,不讲“哥儿们义气”就是不够朋友,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有位哲人这样评价友谊:“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可见,友谊在人生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都珍惜自己身边的友谊。
感受友谊
眨眼之间初中生活,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如果毕业之后问我,初中三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说:“除了中考,那就是友谊”。
在初中生活了3年的我们,总会有一帮要好的哥们儿、姐们儿。我人缘还不错,当然也有自己的那帮。我们人人之间无话不说,推心置腹,特别默契,也非常和谐。
去年暑假,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日子,有人提议去郊游,大家不约而同地全票通过。接着老大安排:“拉拉准备相机,你和小强、勾子、小鱼准备自行车,其余的买水和食物,我也回去准备一些东西,解散”。于是,大家分头行动。一切准备就绪,集中完毕后,老大亮出一面导游旗,一挥,喊到“上车,出发”,大家开着“铁驴子”直奔目的地。一路上,唱着我们快乐家族的“族歌”----杰伦的《彩虹》,美丽的大自然,清新的空气,舞动的头发,好不惬意,真想这样没有烦恼没有压力,尽情放松地唱着歌一直走下去。到达目的地,大家狂呼着奔向大地,跑啊跳啊,忘乎所以,好像到了梦幻世界,呵呵,难道这就是人的“自然回归”吗?大家除了把水快消灭完外,食物几乎没有动,连平时最爱吃零食的女生也一反常态。因为大家是来品味大自然的,而不是品尝食物的。。。。。。每个人都在留念,与美景留念,与友谊留念,与即将过去的初中生活留念,欢笑声在白桦林的上空久久回荡。
前两天,从照相馆取回我精选出的合影,过塑装框,放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每次看见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照片上7个阳光少年,手拉着手,面带灿烂的微笑,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与宽阔的马路,悠闲的黄牛,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世界上最温馨、快乐的画卷。
职场友谊如何修炼 篇3
职场友谊“伤不起”
“现在觉得‘职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是一句至理名言。”话道此处,坐在记者对面的莎莎呷了一口咖啡,从原公司跳槽已经两个多月的她至今也无法释怀。
一年前,由于性格腼腆,刚去单位的莎莎并不太会主动与同事打交道,吃饭、午休、下班总独自一人,直到玲的出现。
起初莎莎也只是与玲保持同事间的友谊,互相客气客气就完事了。但时间长了,莎莎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孩也不错,于是除了一起上下班,周末还相约购物,最后熟到互聊彼此的感情史。
半年后,玲在公投后升职成了部门组长,莎莎也特意买了礼物给予祝贺。可就在玲当上组长后,一切发生了改变,起初是莎莎邀玲一起吃午餐、回家,玲总以工作忙拒绝,后来莎莎邀她周末逛街,她也不去了。
后来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告诉莎莎,玲在背后说了她不少事,抱怨她工作能力差,做事懒惰,甚至说莎莎的男朋友也是从他的前女友手里抢来的。
愤怒中的莎莎找玲大吵一架,从此之后的莎莎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所有休假一律以各种借口不给批准,常常加班,有时候周末还要继续工作。
实在负荷不了重压的莎莎只好选择辞职,莎莎说,她现在才明白,当初玲选择找她玩,无非就是想要她手中的那张选票罢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华夏心理网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炎看来,职场友谊之所以脆弱易碎是因为维系这种关系的是利益。“尽管大家不愿意这么想,但这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在这里,利益只是一个中性词,因为人都有维护自我利益的本能,所谓的情感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当情感和其他现实层面的东西叠加在一起时,究竟取谁舍谁,取决于对成本的核算。”
荀炎认为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交换关系,真正的交换关系都是以公平为前提的,因此,人们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只不过情感方面的公平被掩盖在其他层面之下了。人们扪心自问一下,任何一段关系每个人都不可能只付出或者只获取。
在情感利益的交换平台上,人之所以会跟另一个人成为朋友,一定有相互之间需要的东西,并且在交往中相互得到满足。如果一方满足不了,关系肯定无法长久维系。
是朋友还是错觉
然而,且不论这段关系的开始就动机不纯,即使原本是一对真心相待的朋友,当一方得到了升迁的机会,彼此之间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也许一方变得有些颐指气使,也许是另一方先变得冷言冷语。而不管哪一方有所改变,彼此都觉得内心不舒服,并且有可能因此结束这段关系。
荀炎告诉记者,这种行为的转变来自人的一种错觉。
在一幅没有任何背景的画面上,谁都明白两条平行直线是不会相交的,而一旦背景添加了密密麻麻的小方块,人们就会认为这两条直线并不平行。这就说明,背景越复杂,人的心理越会有这种错觉感。
而在职场中,任何一方角色的转变,相当于这个人在变复杂,这个人每复杂一层,带来的错觉就会对彼此的内心产生一种扰动。
事实上,由于人本质的自我性,这种错觉,以及带来的扰动都非常正常。人们之所以会因为这种扰动而觉得内心不舒服,恰恰在于他们错误地认为这种扰动是不正常的。他们依然认为彼此之间还是应该保持此前那种简单、淡定的感觉。
但人生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如果现在的你不仅仅需要保护与这个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你就不可能像当初只拥有这段关系时那么全力以赴了。因此,在复杂的环境中依然期待简单,这是一种对自己也是对对方的苛求。如果我们都能看清楚这一点,在你经历这些关系变化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职场友谊如何修炼
招数一:调整认识
职场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是源自我们的认知错觉,想当然地用简单的思维处理复杂的事。因此,第一步需要调整认知,看清楚职场关系处在一个复杂的利益平台,需要尊重自己和对方的职业角色,学会在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中保持界限感。
招数二:坦诚相对
两个亲如兄弟的主持人,一方突然得了奖,另一方打电话告诉他,“兄弟我嫉妒你,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应该,但这一刻我真很难受。”这样的坦诚不但不会让对方觉得受伤,反而会因这件事带来的疙瘩很快消散。
坦诚是维系关系的核心点。试想,如果升迁的一方告诉对方,“作为上司,我有时候特纠结,我特想帮你,但是我有我的职业角色,不知道你是否能理解我。如果不能理解,我很遗憾,但即使你离开我,我也不会觉得你做得不对,因为,我应该要照顾到你的感受。”相信这番肺腑之言会得到真心朋友的宽容。
相反,如果彼此之间都做不到以诚相待,那么该受质疑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对方。
招数三:女性思维向男性思维靠拢
职场思维大多是男性思维的呈现,以目标为导向、计划性等等。因为男性更有现实感,界限更明确,会减少情感的介入,对自我的认知也更清晰。而女性思维从古至今就是情感性思维,所以职场对于女性而言遇到的感情困扰更常见。
手拉手,结友谊 篇4
习作要求
在祖国的东西南北, 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 交上朋友有多好!让我们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先商量一下,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取得联系后, 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 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
在信里, 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 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 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信写完后读一读, 改一改, 最好能把信寄出去。
脑洞大开
同学们, 书信是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交流的主要文体。这次习作要求我们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 信的内容是策划一次“手拉手”活动。在这封信中, 我们可以就哪些方面去思考呢?
首先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 把你所在的学校、班级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个性与爱好作个介绍, 以便对方了解你, 增强双方的亲近感, 也是表明你愿意和对方成为知心朋友的积极的姿态。其次, 信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远方的小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这些活动, 可以是你个人的、小组的或班级之间的, 也可以是学校之间的, 形式多种多样。目的是我们与远方的小学生之间建立友谊, 相互学习, 共同成长。
指点迷津
1.要认真回忆在口语交际时所讲的内容, 策划好“手拉手”活动的方案。
2.在信中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写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时, 要写出活动的意义, 同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让对方乐于、愿意参加到活动中去, 所写的建议还要切实可行, 既要考虑到自己, 又要考虑到对方能否开展起来。
3.注意书信的基本格式:开头顶格写称呼;换行空两格写问候语;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正文结束后, 换行写祝福语;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的姓名和写信的日期 (先署名后落日期) 。
异性交往与友谊 篇5
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教师和家长一再强调中学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谈恋爱,耽误了学习。但早恋现象却时有发生,教师和家长对此现象过分压抑和禁止,反而导致“禁果最甜”的效应。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是最令家长和教师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心理辅导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和学生一起面对这个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是自然的,适度的异性交往是有益的。
2.练习适度的异性交往的技巧。
3.使学生意识到应珍视友情、慎对爱情。
【活动设想】
在课前,教师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爱情观,抛开对异性交往的偏见,着眼于青年人未来的婚姻家庭的幸福,以大朋友或过来人的身份,以开阔的胸襟、宽容的心态、真诚的态度和恰当的形式与同学们交换看法。希望年轻的学生朋友能珍视友情、慎对爱情,因为“恋爱是没有年龄上限的,而属于学习的黄金时间却是有限的,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就如同橡树错过春天,是很难弥补的。”
【课前准备】
排演心理剧
【适应年级】
高中
【辅导过程】
一、暧身活动
两人一组。互相为对方揉肩、敲背,创设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规则:
1.只准动手,不准动口;
2.注意体验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二、导入新课
观看心理剧,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剧中同学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短剧(1):教室里学生张军(男)与王频(女)正在讨论问题,这时三位同学走了进来,看到此情景,先是窃窃私语,继而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大声说: “呵……你们还蛮亲热的嘛!”听到此话,张王两人触电般分开。
三、讨论
分组讨论:
1.异性同学该不该交往?
2.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何好处?
通过讨论,使同学明白: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是正常的,适度的异性交往是有益的。首先,异性交往有利于个性全面发展,使异性间天然存在的性别差异互相弥补。其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别气质和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第三,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对异性的向往主要是一种“异性相吸”,是求得心理上和情绪上的接近,而非对爱的渴望。在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也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第四,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与异性进行集体交往,可以了解同龄异性,增长对异性的认识,为今后更加现实、更胸有成竹地选择终身伴侣做好心理准备。
四、讲述
教师讲述“异性效应”,播放歌曲《女人是老虎》。从正反两方面事例入手,进一步说明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异性放应:学校纽织春游,第一次男女分席吃饭,男生狼吞虎咽,女生嬉笑吵闹;第二次男女和席就餐,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不乏君子风度,女生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
五、思考
观看心理短剧(2)并思考:剧中班长以这种方式与文体委员讨论班级活动问题是否恰当?为什么?
短剧(2):文娱委员(女)接到班长(男)一张纸条:傍晚6:00到仙洞山公园讨论班级活动安排。
六、拓展
结合以上两个心理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在与异性交往时还存在哪些欠妥行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异性交往的误区:授受不亲型、轻浮放荡型、害羞敏感型、追逐骚扰型。
七、启发引导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思考:异性同学应该怎样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异性交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性别,广泛交往;
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避免“一对一”单独接触;
3.态度亲切友善,举止自然,落落大方,往来适度;
4.男生要尊重女生,女生更要自尊、自重、自爱和自强;
5.避免产生误解,如发现误解苗头,要及时澄清。
八、个案分析思考
通过一封学生间通信,练习适度的异性交往的技巧。
附学生来信:
高中二年级时重新分班,我和她相识了。她短短的头发,翘翘的鼻子,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怎么看都像一条鱼,全班同学都叫她“鱼”。开学发新书,每人桌上一大堆,她从桌上拿起一本书对我说:“猜猜看,这本是你的还是我的?”“是你的,这儿不是有你一张照片吗?”我指着封面上的一条鱼说。她忍不住笑了,我发现她的笑很可爱。
有一次,她生病了,几天没来上课。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浑身没劲,整天发呆。几天后,她来了,我一大早见到她,高兴的嘴都和不上。她却有些生气的说:“我生病,你居然乐成这样!”这次我没跟她争辩,我太高兴了。
渐渐的,我意识到,我喜欢上了她。
讨论:1.如果是你,这时你会怎么做?
我想让她知道。但又怕她知道。为此,我一直忧心忡忡。最后,我写了张纸条给她,让她放学回家看。
讨论:2.如果你是“鱼”,你会有什么反应?
晚上,我更害怕了,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局面,在翻来覆去中,我等到了天亮。
讨论:3.你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结果吗?
第二天。我和她在走廊上见面了。我至今都不会忘记那一幕——我从来也没有那么尴尬过,玩笑、默契仿佛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堪的沉默。要不是有另外一个同学走过来,我都不知道如何结束。我想:可能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
讨论:4、你知道他错在那儿吗?
后来,表哥告诉我:“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能保持这份纯洁的友谊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千万不要因一时的冲动将它破坏.有些感情只有深埋心底才觉美丽,一旦表达,反而淡了、轻了。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你的表白会成为她的负担,令她不安,也会使你自己尴尬。”表哥毕竟是过来人。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看见她,我……
5.请你给这个故事加一个结尾
九、总结
奥运倡导和平友谊和谐 篇6
一、和平与友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应有之意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6条规定,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运动, 它还融合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种精神所传达出来的和平友谊等人类活动的基本准则使奥运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做出贡献。同时, 奥林匹克文化所具有的极大的包容性使奥运能够成为促进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和不同语言的人们平等交流、相互了解的中介。
从古希腊的奥运竞技开始, 奥运始终扮演着追求和平, 增进友谊的角色。古希腊政治体制下的割据状态使各城邦之间矛盾不断, 矛盾的激化需要用战争的方式解决, 而体育竞技提供了战前训练的最佳手段;另一方面, 城邦之间的相互交流又是必不可少的, 这势必需要把矛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于是, 古奥运的竞技场便自然而然成为了敌对双方发泄愤怒的无硝烟的战场。这在客观上减少了敌对双方荷枪实弹的拼杀, 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真正体现了奥运在追求和平, 增进友谊的目标上做出努力的典型实例是“神圣休战”的缔结。伊利斯王和斯巴达王在公元前884年达成了一项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集会的协议, 并缔结了《奥林匹克休战》盟约, 即“神圣休战”。如果说体育竞技这一战前的必备手段在客观上促进了城邦之间的和平, 那么, “神圣休战”的缔结则是希腊人民将主观上的和平意愿见之于行动的表述方式, 而后者之于前者更具主动性。“神圣休战”绵延多少个世纪, 这其中也不乏多次破坏“神圣休战”的事例。然而, 它所展示的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 它所具有的增进友谊, 促进团结的特殊意义, 都使它备受推崇进而被载入史册。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复兴奥运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召唤到运动场上竞争从而避免到战场上去厮杀。虽然它试图阻止战争的爆发其结果更多的是徒劳无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其中的三届奥运会被迫取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它为促进全世界的运动员互相了解, 互相尊重, 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所做的努力曾弥合了众多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 加深了世界人民之间的感情, 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当今世界和平问题仍然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 “现代奥林匹克休战”不仅是对“神圣休战”的继承与发扬, 更是对和平与友谊等奥林匹克精神的直接实践。
二、围绕奥运会的政治博弈不断
从1896年开始, 现代奥运已历经一百多年, 在这期间, 发生在奥运会上的政治博弈从未间断过。
1912年, 欧洲战云密布,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此时顾拜旦认为奥运会可以转移德国人的注意力, 从而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然而, “八月枪声”彻底粉碎了顾拜旦们的美好愿望, 第六届奥运会最终被迫取消。
1936年柏林奥运会, 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方面借用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其和平的假象。另一方面, 他又利用奥运会继续宣传其纳粹思想。这届奥运会给奥运历史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污点, 被人们称为“纳粹奥运会”。
1940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和1944年伦敦奥运会,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两届奥运会最终胎死腹中。
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 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等6个阿拉伯国家为抗议英法两国与以色列串通一气发动的旨在夺得埃及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另外, 苏联出兵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引起了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普遍不满, 为了表示抗议, 这些国家纷纷对本届奥运会进行了抵制。同时, “匈牙利事件”还直接导致了匈牙利和苏联的水球运动员之间的殴斗事件。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 奥运会冠军美国黑人运动员史密斯在领奖台上做出了抗议种族歧视的特有手势, 他希望借助奥运会这一特殊场合来表达他对种族歧视的抗议与愤怒。同样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发生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前墨西哥镇压学生示威的惨案。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 代号“黑九月”的巴勒斯坦恐怖组织中的4名成员偷偷潜入奥运村挟持了10名以色列人质, 其用意是想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 对以色列政府施加压力, 逼其释放200多名在押政治犯, 但是以方毫不妥协, 所有以色列人质最后无一人生还。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 非洲国家进行了集体抵制。此外, 在这届奥运会上, 加拿大籍的乌克兰移民强烈呼吁乌克兰运动员独立代表乌克兰参赛, 而不是作为苏联运动员参赛。
冷战期间, 美苏两国更是利用奥运大打政治牌。自1952年苏联正式参加奥运会开始, 美苏两国就将冷战的气氛带入奥运会, 两国经常在金牌和团体总分上进行过激的争夺。20世纪80年代初, 这类政治竞技更是达到了高潮。1979年圣诞前夕苏军出兵阿富汗成为美国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导火索。美国总统卡特当时就发表声明, 苏联若不撤军, 美国将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自此, 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制奥运的行动开始上演。相隔4年, 苏联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了美国, 带头抵制了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与苏联一起拒绝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9个。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恐怖分子再次在奥运会上伸出了黑手。7月27日凌晨, 在距奥运村1.5公里远的奥林匹克中心公园, 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爆炸事件, 致使两人死亡, 一百多人受伤。
2004年雅典奥运会, 伊朗的世界轻量级柔道冠军阿拉什·米雷斯麦里由于体重超标被取消参赛资格。然而, 米雷斯麦里退出比赛却与体重无关, 真正的原因是他在首轮抽签时抽中首场比赛要与一名以色列选手对阵。自上世纪70年代末, 伊朗就一直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 两国积怨已深。不少伊朗运动员为了表示抗议, 在遇到要与以色列运动员同台竞技时选择放弃比赛, 而米雷斯麦里正是这些运动员的其中之一。
一位奥委会主席曾说过, “如果你踏进了奥林匹克的神圣大门, 就不得不把政治放在门外。”奥运会是一个体育运动会, 它追求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它建造的是桥梁而不是高墙, 企图利用奥运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做法是非常天真幼稚的行为, 而它原本也不应该成为政治博弈的舞台。
三、抵制奥运打压不了中国
1991年, 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 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 中国最后没能取得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1999年, 中国继续申办奥运会, 这一次, 中国得到了多数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认可, 最终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但是, 时至今日, 反对的声音仍然存在。
前些日子, 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宣布, 由于中国在对待苏丹问题上的态度, 他决定放弃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的身份。现在, 这一奥运政治化的歪风正被竭力助长, 不仅有好莱坞影星的掺和, 更有诺贝尔奖得主, 奥运会运动员的支持与加入。近日, 美国某位国会议员又借达尔富尔问题作为攻击北京奥运的政治筹码, 扬言要在美国国会上提出“禁止美国官员用联邦经费前往北京观看奥运”的法案。
这些人权卫士们不满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政策, 指责中国因在苏丹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恣意放纵苏丹政府对达尔富尔南部地区实行“种族屠杀”的行为, 认为中国向苏丹出售武器间接造成了“大屠杀”, 并号召抵制北京奥运会向中国施压, 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挂钩。显然, 这是毫无道理的。
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的内政问题, 与北京奥运没有任何关系。由于达尔富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人口增长过快, 当地部落之间历史上就因资源问题关系紧张, 近代欧洲列强瓜分苏丹后, 划定殖民边界, 导致当地不同种族、部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1956年苏丹独立后, 近40年的内战, 使中央政府无力对达尔富尔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开发。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该地区沙漠化严重, 北部的阿拉伯人向南部达尔富尔地区放牧, 直接导致了他们与南部黑人的冲突。2003年, 南部黑人组织了反政府武装, 进行各种反政府活动, 并要求实行地区自治, 与政府分享权力与资源。同时阿拉伯人中也组织了各种武装派别, 他们任意攻击当地平民, 抢掠财产, 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引发人道主义危机。
在苏丹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并非像某些国家所宣传的那样是一场“种族屠杀”。联合国曾派出一个调查团到苏丹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指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确发生了许多严重违反国际人权法和人道主义法的事件, 但并没有发生“种族灭绝大屠杀”。
中国与苏丹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 但不能因此就断言中国对达尔富尔问题没有尽力。首先, 中国在苏丹的一些主要的石油区块并未占据主要股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也与苏丹一起合作采油, 并不是只有中国一家。中国与这些亚洲国家一起帮助苏丹勘探和开采石油, 使苏丹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最近几年非洲GDP增长最快的国家。其次, 一方面中国认为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的内政问题, 中国主张维护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通过对话和平等协商推动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另一方面, 中国一直通过元首互访, 派遣特使, 互通电话, 互致信函, 在联合国等场合与各方沟通协调, 提供物质援助和派遣维和部队等方式来推动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此外, 中国还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贷款, 用于供水设施建设。正是在中国政府的建议与斡旋下, 苏丹政府才同意实施安南三阶段方案。苏丹驻华大使萨利赫接受《国际先驱报》的专访时曾说, “中国当然不是造成达尔富尔问题的原因, 中国也没有做任何可能被认为会使冲突继续的事情。这些压力是有目的的, 它完全违背奥运精神, 因此, 是注定要失败的。另外, 中国向达尔富尔人民和维和组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中国的支持要比所有一再利用这些错误说法的国家和组织都多。”
至于说中国对苏丹出售武器造成了“大屠杀”更是毫无根据。第一, 提供给苏丹武器的国家至少有7个, 中国并不是提供武器最多的国家。第二, 苏丹在非洲是仅次于埃及和南非的第三大常规武器生产国, 完全有能力生产出一部分武器弹药。第三, 联合国并没有规定对苏丹进行武器禁运, 对苏丹出售武器是完全合法的, 而中国的武器交易在联合国也有明确记录。第四, 中国仅向国家实体出售武器, 并在武器的性能和数量上控制严格, 并且有最终用户证明, 出口的武器不得向第三方提供。
中国人民始终倡导和谐, 中国举办奥运会的主旨之一就是追求和平, 促进交流。“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是所有中国人的心声。2008奥运会不只是中国人的奥运会, 更是全球人的奥运会, 携手共同经营奥运, 共享奥运才是正途, 抵制、打压终将白费。
摘要:和平与友谊贯穿于奥运的发展进程, 而与之相对的政治博弈却从未间断过。2008年中国即将面临8月份的北京奥运会, 国际上的个别人士伺机以各种借口抹黑中国政治, 攻击北京奥运。文章分析了以达尔富尔问题为借口号召抵制北京奥运的不合理性, 并明确摆出了“奥运不应与政治挂钩”的坚定立场。
关键词:奥运会,政治博弈,和平,和谐
参考文献
[1]、第29届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历届奥运会安全事件回顾[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2]、任海.奥林匹克运动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3]、卫京伟, 王勇.从奥运历史看现代奥林匹克与政治的关系[J].体育学刊, 2006 (3) .
[4]、张鲁宁.论政治因素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相互制约与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
[5]、丁刚.奥运是架桥不是筑墙[N].人民日报, 2008-01-29.
[6]、China, in New Role.Presses Sudan on Darfur[N].New York Times, 2008-02-23.
[7]、High hurdles.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J], 2008 (2) .
论李白、杜甫的友谊 篇7
关键词:李白,杜甫,交往诗,君子之交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文学也空前的繁荣。唐代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比较宽松的创作氛围, 以及士人比前代更为宽阔的人生道路, 使唐代文人往往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诗句, 就突出表现了唐代文人那种具有充满自信的人生态度。即使在经历“安史之乱”前后, 社会矛盾尖锐、诗人穷愁潦倒的时候, 像杜甫那样的诗人, 仍然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 显于出唐代文人广阔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
一、李白、杜甫交往诗数量及大概情况介绍分析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 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的手笔, 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 朝野上下, 许为奇才, 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如苏颋说:“此子天才英丽, 下笔不休。”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 。李白天宝元年 (742年) , 奉召入京, 供奉翰林, 是其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 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 他在仕途上再次遭受打击, 天宝三载 (744年) 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 沿黄河东下。这一年, 李白43岁, 杜甫33岁。杜甫由于25岁未考取功名, 游齐赵后返回洛阳, 呆了两年多, 感觉心情不畅, 离开东都洛阳到了陈留祖母处。他们碰巧在梁园相遇, 他们同游梁、宋一带, 此时又遇见高适, 三人酣饮纵游, 纵酒射猎, 寻访古迹, 慷慨怀古。第二年李白杜甫再次重逢同游齐鲁, 寻仙访道, 深秋在鲁郡 (山东兖州) 分别, 杜甫西去长安, 李白再游江东, 此后再未见面。
李白杜甫交往诗的数量不多, 现在仅存的李白写杜甫的只有4首, 分别为《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戏赠杜甫》《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后两首是否为李白所作, 尚有颇多争议, 在此姑且认为是李白所作。而杜甫的诗作中涉及李白的却相对多一些, 共有15首, 分别为《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饮中八仙歌》《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见》, 另外杜甫晚年所作自传诗《遣怀》《昔游》也有提到与李白的交往。
二、通过交往诗的内容, 探讨二人的友谊
(一) 两人交游时期之诗
《赠李白》诗中明显透露出对于初识李白的雀跃之心, 认为和李白交游可能使自己寻得解脱现世烦忧的解药。两人初识之时, 李白已是名满天下, 供奉翰林的名士了。对于33岁的杜甫而言, 李白的才气和经历, 是自己非常向往和羡慕的, 也因此释放出最大的诚意, 与其交游。从诗中不难看出, 杜甫在初识李白之时, 其期待和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另一首《赠李白》两人当时士之不遇的情形是相同的, 李白藉酒浇愁, 用放浪形骸的行径以掩藏内心哀伤, 杜甫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因为杜甫也深有同感。诗中豪气冲天的同时夹杂着哀伤, 有强烈怀才不遇的无可奈何。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首句赞扬李白的文才, 接着两句说明了两人交情。杜甫将李白当成兄弟一般敬爱, 眠时同被、携手同游, 其亲近的程度必是十分知己的友谊才可能做到的, 由此也可知李白对于杜甫也是非常认同的, 否则不可能与之“共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好友离别, 仿佛转蓬随风飞舞, 各自飘零远逝, 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 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么, 就倾尽手中杯, 以酒抒怀, 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 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 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戏赠杜甫》 (存疑) 幽默诙谐, 甚至滑稽梯突, 类似于打油诗。其实这并不是李白嘲讽杜甫作诗拘束迟缓, 更不能说李白看不起杜甫。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 谑而不虐, 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李白作诗比较洒脱, 信口拈来即是诗, 而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 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 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 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 新颖别致, 给人以亲切之感。
(二) 别后互忆之作
李杜两人于天宝三年夏秋在梁园相会, 之后李、杜两人短暂分别, 直至天宝四年春天两人再度于鲁郡会合, 之后又一同偕手同游齐、鲁, 直至春天两人在鲁郡分别, 两人交游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杜甫一直到老年还怀念当时一同出游的情景, 追忆与李白的友谊, 可见对于杜甫而言, 这段时间在其生命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人分手之后, 从此各奔东西, 直至生命终了再也没有见面。杜甫在两人分别后, 常思及李白, 都完全反映在其诗歌当中, 情感真挚, 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1. 杜甫诗中提及李白者
《饮中八仙歌》提及当时有名的八位酒客, 可以说是群仙的肖像图, 其中包括李白, 重点也是李白, 足见对李白的偏爱。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孔巢父和李白同为竹溪六逸, 三人必定是彼此互相熟识的, 因此见此思及彼是可能的。由赠巢父的诗中提到李白, 可见杜甫脑海中一直未曾忘怀李白, 甚至是深深的思念着两人的交谊。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本为赠宴之作, 表面上此诗是夸奖薛华的七言诗功力可上比李白, 实际上可知李白在杜甫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尤其说其七言之作是可以远超六朝诗人的五言之作的。形容李白才气甚至可比拟鲍照, 此处指的是李白长句的功力, 因为鲍照有《拟行路难》七言乐府, 因此认为李白可以超越谢眺, 是指七言长句而言。李白曾言“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谢眺在李白的心目中具有很独特的地位, 因此杜甫说李白有超越谢眺之处, 是指其长句而言, 也透露出杜甫对于李白在七言古诗上的肯定。
2. 以怀李白为旨之诗
《冬日有怀李白》士之不遇的心情, 李杜两人是相同的, 也因此身为同样遭遇的杜甫, 对于李白也就更多了一份相知相惜的感情了。由此可知杜甫对于李白应是相知甚深而多所感慨的。
《春日忆李白》赞扬李白诗作清新之处有如庾信, 俊逸之处则似鲍照。庾信和鲍照无疑是李白十分欣赏的诗人, 杜甫身为李白的好友必定知道这一点, 而由此二人来比拟李白的诗作, 无异是对李白的一大肯定。两人彼此追忆、挂念对方, 可是却不知何时能再在一起饮酒话文章。情意无限但又满含人事的无常无奈之感。
《梦李白二首》杜甫此诗作于干元二年 (759) 秋天, 当时李白因永王璘事件长放夜郎, 至巫山被赦还江陵。杜甫得知李白被流放的消息, 心中十分挂念, 甚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时年李白已经五十八岁了, 杜甫也四十七岁了, 距离分手已有十四年之久, 而杜甫对于李白的关心并未因时间留逝而变淡, 而这必定是真正情谊深厚的好朋友才有可能做到的。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为五言排律, 诗共分成四段。此诗清楚说明了李白的一生, 甚为详尽, 颇有以诗作传之意, 以及由此的产生的相惜情感。
《不见》杜甫正居于其写作的颠峰时期, 本诗艺术表现甚高。从本诗内容中可看出杜甫对李白真挚的情谊。因为很久没见到李白了, 因此想念他。此诗余韵无穷, 友情之深切, 不言自喻。杜甫对这段友谊的珍惜和重视, 是情感诚挚的表现。
(三) 悼李白之作
《遣怀》相忆自己曾与李白、高适等人同游的往事, 互相把酒言欢。杜甫在晚年之时, 追忆起这段游历, 仍觉无限乐趣。彼此情谊必定是深厚的知己, 才能历经时空的变化后, 往日的情景仍是如此清晰。而其时李白已卒, 杜甫的追忆想必是更是无限感伤吧!因此情此景也只能追忆了。
《昔游》这一篇作于766年, 是专忆与高适、李白同游宋、齐之事, 可以看作是《壮游》的补充, 和《昔游》也是姊妹篇, 算是杜甫的回忆自传诗作。此处再次说明当时的交游, 与上一首有互相呼应之感。
可见杜甫对这段往事的念念不忘, 在晚上时分与李白、高适登上单父台。当时的杜甫必定是年轻充满抱负的。当时的景致是如此的空旷壮观, 如同自己的心志充满, 那段日子是十分美好而无憾的。
三、总结李白、杜甫的关系以及友谊
李白诗歌中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和独特个性魅力, 透着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在当时乃至后来, 都曾经吸引过无数的士人, 自然也吸引了小他11岁的杜甫, 从一点上说, 杜甫是李白的崇拜者, 也就是李白的粉丝。
他们有幸同游梁宋齐鲁之后, 由于朝夕相处, 一起登台怀古, 一起喝酒吟诗, 一起寻道访仙, 情同手兄, 甚至喝醉了酒还同盖一床被子。这种亲密无间的相处, 使二人相互非常了解, 发现二人是同类中人, 都有报国之志, 怀有满腹经纶, 但同样都又怀才不遇, 内心颇为苦闷, 只得寄情与山水之间, 游历大川名山, 饮酒酬唱, 相互作诗赠答, 赞颂友谊, 成为知己。
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计算下来不超过一年, 但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着友谊的深浅。在分别的十多年里, 杜甫多次在诗作里提及两人感情, 十分怀念同游的情景, 关心李白的近况, 言辞之中充满着关心。李白也有应答之作, 只是留下来仅一首而已。
李白长流夜郎以及以后, 杜甫对于李白的感情是有明显的转变, 由怀念仰慕渐渐变为哀怜惋惜。这是因为杜甫后半生历经战乱, 四处漂泊, 生活艰难, 所以, 他就特别担心李白, 因为他深知李白的性格, 所以, 从骨子里面还是替他担忧, 就像一个兄长关心弟弟一样, 尽管李白比他大11岁。由于思念过甚, 还多次梦见, 可见思念之深厚、感情之真切。
所以, 李白和杜甫, 是知己, 是朋友, 是古代名士之间的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牵涉什么物质利益, 纯粹是友谊。近年来说什么李白不待见杜甫, 说什么杜甫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等论调, 都过于片面和武断。
在中晚唐诗人的眼中, 李白、杜甫有着极高的地位, 韩愈和李商隐都对李白都推崇不已。宋代以后, 杜甫地位极高, 然论诗者, 皆并称李、杜。
参考文献
[1]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4.
[2]张忠纲.《杜甫诗选 (插图版) 》.中华书局出版, 2009.8.
友谊 篇8
这是《少年闰土》开篇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就是主人公对闰土的印象, 也是读者看完全文以后, 对闰土的直观印象。同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在与闰土相处仅仅个把月的时间, 并且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没有再见面的情况下, 当“我”每次回想起闰土, 脑海里浮现的便是这幅闰土在海边的沙地里刺猹的画面。
这便是闰土, 一个有钱人家中佣人的儿子, 也是鲁迅在自传体小说《故乡》中塑造的一个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 “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 闰土不过是一个“忙月”的儿子。刚好那一年家里祭祀, 实在忙不过来, 于是就把闰土从乡下接到城里来。于是, 这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环境、不同阶层中的孩子就这样相遇了。
对于闰土来说, 城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但是, 作者并没有从闰土的角度去描写城里的生活。因为, 从世俗的角度看, 这两个孩子“门不当, 户不对”, 是不可能成为好朋友的。但是, 事实上, 在“我”看来,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于是, 这对跨越门第阶层的孩子走到了一起。这份友谊, 源自孩子们心中的那份纯真, 而非势利, 也非主人对仆役的奴役。这一点, 从课文中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来。比如, “我”与闰土第一次相见时, 闰土还是十分害羞的, 但过不了多久, 两个人便熟识了。又如, 两人之间的交谈, 显得那么亲切和自然, 特别是闰土告诉“我”的那几件事, 像“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 都给“我”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 两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表现出这对朋友之间浓厚的友情。
于是, 课文便顺理成章地按照“回忆———初识———相处———分别”的顺序展开了记叙和描写。这篇课文我以为可以按照定篇和例文的文本类型来进行教学设计。说它是定篇, 在小学语文中, 专设一个单元介绍鲁迅, 却只有一篇鲁迅写的文章, 显然是要让学生走近鲁迅, 初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特点, 为中学的学习做好准备。而说它又带有例文的文本特征, 是因为这篇课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着特别之处。通常所说的人物描写, 不外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及细节等描写。而这篇课文对人物的塑造, 着重点在于人物对话, 并通过对话去想象人物的形象。比如, 课文开头的这段话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并且, 这段话不仅写得优美, 朗读起来也十分优美。不难发现, 作者写这段文字时, 运用了背景加静态动作的模式, 因此, 它也是学生练笔的范文。
但是, 仍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需要回答。鲁迅写这个故事, 仅仅是为了回忆儿时那种纯真的友情吗?显然不是!看过小说《故乡》的读者一定知道, 三十年以后, 主人公从异乡回来时,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闰土。那时的闰土, 无论外貌神态, 还是举止言行, 都与三十年前判若两人。这是为什么?很明显, 鲁迅写作的目的, 并不只是在于回顾童年友情, 而在于借助闰土甚至这一类人三十年前后的变化, 批判那个时代对人和人性的摧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因此, 鲁迅对于社会的未来仍有一份希望, 希望它变革, 并且, 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站出来, 站成队, 一起去改变它。那么, 这些对于教学的设计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可以这样去思考:一是从整体上感知两位朋友结成友谊的过程, 二是着重认识闰土这一人物在这个片段中的形象, 为课后拓展学习《故乡》原文打好基础。因此,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可以从这样几个板块去考虑。
第一板块:他们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板块着重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1援初识闰土。呈现课文插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发言和交流, 建立自己对闰土的第一印象。
2援这孩子便是闰土。呈现课文第一段文字, 深情朗读。走进主人公印象中的闰土。板书:回忆。
3援主人公第一次见到闰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巩固第一印象。
4援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我”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少爷, 而闰土只是一个佣人的儿子, 这两个人是怎样认识的呢?了解相识的过程。板书:相识。
第二板块:他们是怎样相处的?
1援从表面上看, 这两个孩子一个是少爷, 一个是佣人, 两人是主仆关系。而实际上, 他们却是好朋友。那么, 他们在一起时都做了些什么呢?
2援指导学生梳理出“我”与闰土之间交谈的四件事。
3援这几件事, 你们以前都经历过吗?用课文的话说, 这样的事叫作新鲜事、稀奇事。那么, 你认为这其中哪一件事最新鲜或最稀奇?请说说新鲜在哪儿, 稀奇在哪儿?
4援那么, 对于“我”而言, 哪件事情感受最为深刻呢?
5援请你闭起眼睛, 刚才听了闰土讲述自己看瓜的经历, 你的脑海里是否已经出现了一幅画面呀?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援再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现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加深对闰土印象的认识。
7援仔细观察, 为什么这段文字能让人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呢?你能否模仿作者的写法, 合理想象, 也为闰土所讲述的其他事情配上这样一幅画面呢?
第三板块:他们的友谊还能延续吗?
1援这对朋友相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他们相处得却是那么愉快。不过很可惜, 年一过完, 闰土就被他的父亲带回乡下去了。看, 他们俩是多么的依依不舍啊。
2援这一别之后, 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但是, 假如我们给他们安排一次见面的机会, 你觉得他们还能像从前一样亲近, 还能像从前一样无话不谈吗?
3援其实, 三十年以后, “我”与闰土真的见面了。呈现《故乡》片段。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老爷!……”
友谊 篇9
前些日子到某校参观智慧校园建设成果, 走在旁边的小徒弟一脸“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表情, 很是不淡定。师父我也就一脸“贾政”地告诉他:要看新玩意儿, 过阵子师父带你到上海看国际教育技术装备博览会去!在学校就别光盯着硬件看热闹, 课堂应用才是目的!
在满是新玩意儿的环境里上课, 感觉确实很不一般。可课进行到一半, 小徒弟又悄悄问:“师父, 这一会儿用Pad一会儿看大屏幕, 又是传统的纸笔练习又有现代的网上作业, 还来个先拍照后上传的, 这是不是有点……?”
师父:咋地, 有想法?……那好, 今天回去马上写一个随笔给我, 题目就叫“省钱攻略——关于某课的教学改进 (我不用某啥怎么上某课) ”!
徒弟:啊?……哦!
师父潜台词:小样, 出来学, 耳朵+眼睛+脑袋就行。叨叨叨的, 看我怎么治你!
事后, 我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新技术, 刚接触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 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对先行者的尊重和鼓励, 而不是用局外人的视角未尝甘苦便妄下断语。是好是坏, 必须在“看清”和“摸清”之后才会有客观结论。
技术如何深度融入教育, 我认为, “简明”二字最为关键, 也就是使用要便捷, 目标任务尽量明确且单一。所以, 我从不向人推荐自己都一时搞不定的应用类软件, 更是对一些自诩几乎无所不能、大包大揽的教育类应用嗤之以鼻。举个例子, 因大多数女孩子对自己容貌的价值判断, “美”永远是超越“真”排在第一的, 所以, 能一键美白的“美颜相机”便最得美人心!“一键”就是简, “美白”则是关键目的。教育类的新技术应用,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 更应该从“用户” (教师和学生) 角度出发, 改变自己的设计思路, 多一些学生能无障碍使用, 教师也不必系统培训的好玩意儿。
快完篇时忽然发现, 文章的标题简直大错特错, 已然有标题党的嫌疑了!因为, 通篇所论几乎都不是教育和技术间的“友谊”。教育, 就如一艘特大型、超稳定的航母, 无论是“你我”在上面上蹿下跳, 还是“技术”的日日新月月异, 几乎都不能撼动其分毫。因此, 我倒期望 (奢望) 着, 无论何时何地, 无论用什么方式, 我们能共同利用技术的力量, 合力去翻一翻 (撼一撼) 教育这艘大船。
汽车,友谊的纽带 篇10
9月5日,世界上收藏汽车品牌最多的汽车博物馆——法国米卢斯国家汽车博物馆,与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水平汽车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文化交流活动。交流会围绕着《艺术、技术和专业成果》的主题,共同开启了两国文化和产业成果之间实质性的深度对话。这不仅对两个汽车博物馆来说是重要的合作起点和契机,更体现了对两国汽车文化的认同,对传播中法两国汽车文明成果,增进普通百姓对彼此文化和科技成果的观察理解有着积极的意义。中法政府机构、业界专家、媒体朋友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交流会上最重要的一项是双方博物馆将互相展览对方最真贵的藏品车。10月份,中国国车红旗CA770将随之漂洋过海入藏法国米卢斯国家汽车博物馆,这将是该馆第一辆入藏的中国品牌轿车,并在法国开启中国汽车专题展——中国品牌:从1949年走来-- 中国汽车红旗的故事。此次在法国举办的专题展览将以中国对世界文明贡献的视野来看中国汽车文化,展览将围绕“技术、艺术和专业成果”为主线,穿插国车红旗发展历程中的典型故事,传播中国独具特色的汽车文化,为世界了解中国架起一座桥梁。
江泽民与基列夫的友谊(二) 篇11
第二天,江泽民在钓鱼台“总统府”宴请基列夫,我们夫妇与当年的翻译刘任伟夫妇作陪。六个人都是当年中苏友好的见证人,谈论的话题都是当年在长春一汽、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的峥嵘岁月。谈得兴起,江泽民即席用俄语唱起当年流行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梅花儿开”、“三套车”、“再见吧妈妈”等前苏联歌曲,江泽民充满激情的演唱勾起大家对往事的回忆,满头白发的基列夫流下激动的热泪。
热情开朗的江泽民给钓鱼台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钓鱼台接待的都是国家高级领导人,以前的一些领导人不苟言笑,餐厅的服务员工作室也非常谨慎,这样气氛显得沉闷。眼前的新任总书记活泼开朗,热情洋溢,这种情绪立刻感染了餐厅的工作人员,每个工作人员的脸上也挂起发自内心的明朗的笑容,餐厅里的气氛轻松愉快,晚餐结束后,餐厅工作人员主动要求与总书记一起合影,江泽民爽快地答应了大家的要求,一张张精彩的照片记录了那个欢声笑语的晚上。
作为中国的领导人,江泽民日理万机,实在是太忙了,无法抽出身来陪同基列夫,他委托我,陪同基列夫到中国各地去走走,并专门交代,到几个开放的城市去看看。江泽民的安排也有其深意。到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12年,国内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尤其是沿海省份和城市,成绩更为明显。但苏联的经济状况却持续恶化,多年积累下来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长期没有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每况愈下,他想让基列夫这个老布尔什维克去感受一下中国的改革开放。
在我们夫妇和原翻译刘任伟夫妇的陪同下,基列夫中国之行的第一站就是广东。广东省长叶选平也是当年500名赴苏联实习的人员之一。能够在广东接待当年的苏联专家,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叶选平将基列夫安排住进了当年李宗仁在广东的“总统府”,热情款待。
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南国广东,越秀大地,到处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城市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商场里货物充足,琳琅满目,人们的衣着靓丽,各具特色,农村里稻浪滚滚,鸡鸭猪鹅满场满圈,到处显现出富足与欢快。基列夫的足迹从广州到深圳、珠海、惠州。我作为陪同人员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感到自豪,但我们也发现,访问中,基列夫的思想情绪表现出明显的起伏变化。
到广州参观了中外合资企业,观看了市容、风景,老人看完后却一声不吭。晚上,我们几个人在草地上散步,交谈白天的观感,基列夫却说:“你们这是在复辟资本主义”。他很认真地说:“这么多资本家的企业都进了中国,这些人都是我们当年要打到消灭的对象,你们却将他们请进来,这不是复辟资本主义了吗?”说着,竟然流出几滴眼泪。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里的经济更为活跃,引进外资的力度更大,办法更活。在蛇口参观的全是合资企业,大大小小的合资企业里,各种产品琳琅满目,基列夫一面感叹产品的丰富,一面却在探求产品的阶级属性。在深圳,深圳市长李灏陪同基列夫登上世界之窗最高处,李灏指着对面说到:“对面就是香港”。李灏的意思是深圳经济发展很快,很快可以与与香港接通了。基列夫的感受却完全不一样,他百感交集:“万恶的资本主义已经近在眼前了”。
看到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陪同的人想笑却笑不起来。
在与我们夫妇独自散步的时候,基列夫也敞开心扉:“资本主义已经到了门口,进了家门了,共产主义完了,我的心里受不了。”
基列夫是工人出身,在苏联从小受到的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正统教育,长大以后又是一名虔诚正统的布尔什维克,除了这一次到中国来,他就没离开过苏联,这次到中国来看到的这些,他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也更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改革开放对于他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词。在苏联,经济长期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没有任何改善,商场里的柜台空空如也。但长年生如斯长如斯,类似于基列夫这样的普通苏联民众也早已习惯了那种清淡简朴的生活,在他们的教科书里,这就是社会主义,至于要达到物资极大的丰富,那是共产主义的事情,而共产主义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如今,教科书本里的资本主义就在自己的身边,白天陷入商品的海洋,晚上满街的霓虹灯疯狂闪烁,年轻人追求时尚,奇装异服,发式怪异,但人们对这一切却不再排斥。自己所接触到的中国人也没有谁再谈共产主义,在企业里,负责人公开宣称要赚更多的钱,政府官员们开口闭口都是发展、改革、引进、合资,再不然就是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所有这些,与基列夫脑子里的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概念相差太远了,他就如同桃花源中人,对所见到的一切都怀疑和不理解,都将之放到“资本主义”的概念中。
在深圳,市长李灏非常热情地请基列夫和我们夫妇、刘任伟夫妇以及陪同人员吃饭。基列夫似乎并不在意精美丰盛的食物,他左顾右盼了一阵,向李灏提出:“餐厅里为什么要这么多的灯?这太浪费能源了,请让餐厅的经理关掉几盏灯。”
不同的思维方式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基列夫的问题基于他对事物的看法:为什么要这么多灯?太铺张,不符合社会主义勤俭节约的原则,这与疯狂追求物资享受的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
但他的问题确实让主人为难。短时间内无法向他解释社会主义与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李灏不得不对他解释:“这家餐厅是由经理自己管理的,政府没有权利干涉。再说,如果关掉了灯,这里就会显得冷清,就不会有客人来了。没有客人,餐厅就无法经营下去,餐厅经营不下去,这里的员工就会失业,让员工失业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致富原则的。”
我从小在延安生活,后来随父亲陈昌浩来到苏联,在苏联长大,在苏联入党,直到大学毕业才回国,我对基列夫的思想有所了解。回国后,我经历过不顾实际盲目蛮干的大跃进,物资极度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极左疯狂的文化大革命,自身也受到那个疯狂年代的摧残。以后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出国,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深刻的认识。我告诉基列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国力,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中国人民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那种物资极度匮乏的所谓社会主义。今天中国的经济比过去要强上好多倍。过去我们靠你们的帮助才建成年产3万辆的汽车厂,今天,我们有十几家汽车厂,年产汽车过了100万辆。但我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所以我们要加速发展。社会主义不是闭关自守,更不是固步自封,互不往来。当年我们建设的汽车厂今天已经完全落后了,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来加快自己的发展,技术是没有阶级属性的,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
我特意有针对性地说:“当年的斯大林汽车厂很先进,但今天仍然不改革,产品几十年不变样,已经明显落后了,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听完我的解释,基列夫似懂非懂,仍旧是满脸的的不理解。其实,当时苏联正处在解体的前夜,只是他们并不了解,几个月后,红旗真的从克里姆林宫跌落到地下,苏联人民毫不留念地抛弃了苏联共产党,这一切也正好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改革之路的正确。
在广东参观访问结束后,我们陪同基列夫来到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江泽民夫人王冶坪、上海市长朱熔基,原市委书记汪道涵等人一起接待了基列夫。在上海参观访问了2天,访问结束后,朱熔基告诉基列夫,江泽民总书记要送他一套音响。在那个时候,音响还是属于高档商品,基列夫一听,连连摆手“niete、niete”朱熔基向他反复解释,这是总书记表达对您的敬意。不管怎么说,基列夫就是不肯收。朱熔基一看这个老头如此倔,他的幽默劲上来了:“你要是不收,我这个上海市长就当不成了。”
听朱熔基如此一说,基列夫当真了,他充满疑问地问朱熔基为什么?朱熔基说:“你看,你曾经是江总书记的老师,今天他要让我送给自己老师一点礼物,你却不收,他会说,这个朱熔基,连这点事情也办不了,还当什么上海市长,赶早下去算了。”
听朱熔基一说,在场的人大笑起来,基列夫这才没有再坚持。但他又提出新的问题:“这套音响很贵的,在海关要补交关税,我哪来那么多钱交?我无法带过海关。”
听老人这么讲,我赶紧说:“没关系,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事后,我的夫人赵淳媛来到苏联驻华大使馆,向使馆人员讲明江总书记要送给基列夫一套音响,请他们协助通过海关。听说中国总书记送给苏联公民礼品,苏联大使馆立刻配合出具证明,这才解决了基列夫的后顾之忧。但基列夫回国后仍旧将这套音响送给了李哈乔夫汽车厂的俱乐部。为此他的女儿还埋怨老人没有将音响送给自己。
尽管存在很多不理解,但对江泽民以及中国各地负责人的盛情款待,基列夫深感不安。他一路上反复地问我:“你们对我这么周到客气,我该说些什么呢?你们不要这么热情,不要让公家破费花钱。”他还多次问我:“你们需要我写份报告吗?我些什么内容呢?”
基列夫所谓的报告是指当年他在中国当专家时,对工作中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他的话表明了他淳朴厚道的品德。面对充满不安的基列夫,我不得不反复给他做工作:“你是我们总书记请来的客人,你对中国的建设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我们中国人要结交新朋友,但从来不忘老朋友,更不会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们真诚帮助的同志和朋友。”。我的话是完全出于真心的实话,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心声。
带着江泽民夫妇、我们夫妇、刘任伟夫妇以及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带着大量的不理解和疑问,基列夫回到了养育他的苏联。一年后,苏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苏联解体,变成为今天的俄罗斯。像基列夫这样的老布尔什维克陷入了更深刻的困惑。
基列夫回国后,我们夫妇每次到苏联去都要去看望基列夫。基列夫告诉我,江泽民每次来苏联访问,都要将他接进克里姆林宫。在苏联,普通人要紧克里姆林宫就如同在中国普通人要进中南海一样,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老人动情地说:“虽然我教过他几天,和他共同工作过几年,但是他的知识远远超出我,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动力工程师,他却始终不忘我们之间的友谊,江泽民真是个品德高尚的重感情的人。”
历史的事实说明,当年斯大林汽车厂的干部工人帮助中国建设第一汽车厂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包括基列夫在内的苏联专家们对中国兄弟的帮助体现了真正的无私援助。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感谢当年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和无私的援助。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胡景涛主席在欢迎仪式上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说的真心话。
中国人民是重感情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帮助过自己的朋友。江泽民对基列夫的感情就是中国人民这种美德的最好体现。
【友谊】推荐阅读:
友谊,友谊作文11-26
关于友谊万岁的作文:逝去的友谊11-18
友谊的小船翻了 - 友谊作文600字10-14
感受友谊07-29
毕业友谊08-29
友谊造句09-13
友谊长存12-21
同学友谊01-09
常青友谊作文06-01
于友谊诗歌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