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装备制造(共10篇)
沈阳装备制造 篇1
以技术系统为基础构成产品, 以产品系统为基础构成企业, 以企业系统为基础构成产业。创新的本质内涵是引入新内容和制造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经济价值。因此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和创新发展为基础并形成集群竞争力的过程。
一、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一般的企业技术创新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互动性。装备制造企业嵌入在一个复杂的技术网络之中, 在技术存量急剧增加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条件下, 要保持与外界良好的互动和内部的技术学习及扩散机制, 形成新的系统开发能力。 (2) 项目性。创新活动往往建立在项目承包基础上, 企业与用户、分包商和政府等单位的纽带关系要强于大众消费品制造企业的生产。 (3) 多学科交叉。产品创新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与重构。
在技术系统构成的基础上, 基于企业的产品体系, 以企业系统构成产业的产品。创新的实质是引入新的内容和制造业的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经济价值。因此,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和创新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集群竞争力。
二、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力的提出
装备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是集群所拥有的一种知识体系, 即集群内部所有技术相关知识存量的综合, 它反映内在的技术创新潜力, 推动集群不断技术创新。这一知识体系是企业集群在其长期成长过程及其特定的情景中, 选择、获取、吸收、改进和创造集群内外部原有技术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将产生沿特定方向演进的企业集群技术、结构、文化、价值观念和高度嵌合体。
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具有和一般企业集群不同的特点: (1) 互惠共生性。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含量高, 高校、科研机构与集群企业之间的R&D必须是互惠合作。 (2) 协同竞争性。 (3) 资源共享性。 (4) 核心企业的重要性。装备制造产业链长核心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十分重要。 (5) 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 (6) 可持续性。 (7) 创新传染性。
三、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逻辑模型
1.构成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知识, 来自于集群的组织学习。
技术知识的获取, 生成集群技术知识增量, 技术知识的扩散和积累, 形成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存量, 知识创新的技术决定了质量的技术知识的集群。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是由技术知识的增量, 库存和质量决定的, 是三个变量的函数。作为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知识的集群股票的初始条件, 决定集群初步的技术能力;集群技术知识的增量增长的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条件下, 决定集群的动态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集群技术知识质量作为集群技术能力的提高条件, 决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2.二次创新模式。
二次创新跟一次创新不同, 主要是指集群企业率先创新者创新思路和行为, 跟随前人足迹, 吸取率先者经验和教训。二次创新模式是提高沈阳装备集群企业技术能力, 实现后发优势的有效途径。装备制造集群二次创新过程分为渐进型和突破型二次创新过程。二次创新具有针对性, 投入低、风险低、效益高。在渐进性技术追赶过程中, 易引进——落后——再引进恶性循环;如果把握不了技术范式转变节奏, 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技术合作模式为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 出现“天花板效应”。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化背景下, 装备制造集群企业不能全部掌握生产技术, 不具备技术的模块单元合作过程中将外部技术资源内部化,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技术合作可以归纳为技术引进阶段、联合设计阶段和合作研发阶段。如果能够达到合作研发, 摆脱合作方的技术依赖, 开始自主创新活动。技术合作有助集群企业克服制约产品开发技术瓶颈, 通过对集群企业自有技术和外部技术的集成利用, 开展创新活动实现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发展。
3.技术集成模式。
装备产品被嵌入在日益复杂的技术网络之中, 技术集成可以有效地解决日益丰富的技术资源匹配问题。产业集群的共生技术是促进产业群簇共生及持续提高产业群簇共生系统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 它在一定产业集群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创新成果可共享, 并对产业集群产生深度影响。如汽车产业集群中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计算机产业集群中的芯片等。装备集群技术集成过程可以分为产品概念设计、领域知识开发、外部技术选择和集成整合几个阶段。即使企业未能全面掌握有关产品开发的全部领域知识, 使企业能够促进建构能力的成长。在当前技术体系迅速膨胀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速的环境下, 该模式有助于装备企业在选择和利用外部技术, 推进自主技术形成, 便于竞争对手利用, 不利于集群构建自身核心技术。
4.独立研发与并购模式。
并购作为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指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并购, 通过渠道将公司整个资产买下来, 提高集群企业技术监测能力获得需要的主流和附加技术, 以及生产设备。企业可用较低成本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 实现双方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互补, 增强研发管理水平, 具有较大的风险, 如反收购风险。独立研发模式指集群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完成创新的后续环节, 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面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 在某些领域, 如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安全的装备关键技术, 我们是无法通过技术引进、模仿与合作学习到的。独立研发是沈阳装备集群企业获得核心技术, 提高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独立开发过程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产品开发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需要自己投入规模巨大的资源, 付出艰苦努力。装备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使企业产生突破型技术创新, 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建构能力和技术、知识激活能力。
四、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1.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 沈阳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产品都依靠进口。国产化水平不到50%。沈阳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国内装备制造业被进口设备冲垮的危险并非危言耸听。
2.数控系统、发动机和关键部件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
数控系统是装备的神经系统。电子元器件和软件技术落后, 严重制约了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关键部件和基础元器件落后, 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3.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由于自主开发能力不强, 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因此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来源过于依赖从国外引进, 但是却难以跳出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目前沈阳机械工业新产品贡献率仅为5.9%, 仅为工业发达国家的1/10。工业发达国家机械工业新产品寿命周期一般为3年~5年, 而沈阳新产品寿命周期为10年, 并且沈阳机械产品无世界名牌,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4.缺乏具有总体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总承包企业。
沈阳装备制造业行业主管部门撤销后, 行政协调不存在了, 而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尚未形成, 研究院所、设计院、制造企业各自独立、一盘散沙, 至今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像美国通用电气和IBM、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法国阿尔斯通那样, 提供系统服务, 成为总承包商。
五、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1.强化提升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家意志。
装备制造业的特征决定了它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 同时也决定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尤其是在目前国外跨国公司对收购沈阳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兴趣”日渐浓厚的关键时期, 国家应给予装备制造业相当力度的政策扶持, 体现国家意志, 尽快提升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还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设立国家级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管理机构、培育规范的市场环境、加强进口设备管理、通过政府采购创造需求等方面做相应的工作。
2.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与集群技术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主体包括:集群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中介组织。集群里大型装备企业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核心, 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中介组织是集群技术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各自发挥其作用。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集群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3.构建沈阳装备制造业振兴的保障机制。
提升沈阳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两个关键点是学习能力建设和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以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目标,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及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和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 采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实现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按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 沈阳市首先积极争取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资金支持, 认真组织项目申报, 呈报的40个项目有23项列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项目计划, 项目总投资13.3亿元, 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3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 推动了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在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鼓风机、燃气轮机、工业通讯与控制系统、先进结构材料等全市具有技术和产业优势的领域, 积极组织策划一批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设施、工程化试验环境建设, 建设和整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目前, 东软集团的企业技术中心软件验证环境与评测条件建设项目、沈阳鼓风机有限公司的企业技术中心大型压缩机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4.发展中场产业, 提高成套能力, 推进产业组织创新。
沈阳市还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重点, 组织一批重大产业技术研发专项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 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同时策划组织企业信息化、现代物流等对全市经济发展牵动力强、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产业研发基金的资金导向作用,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沈阳市利用产业研发基金安排支持了42项重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涉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及制药等领域。目前, 沈阳市高技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单位为龙头, 市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快速跟进的发展态势。
5.把规划建设沈西工业走廊, 作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突破口。
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虽有地理环境、区位特点、现有基础的影响, 但同样重要的是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沈阳应把规划建设沈西工业走廊, 作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沈阳市政府审时度势, 做出了建设沈西工业走廊, 打通联结沈阳老工业基地与营口港黄金财富大道的战略举措。沈西工业走廊极大地缩短了沈阳工业产品到港口的运输距离。沿线集合了鞍山、辽阳等城市的工业资源。沿规划的出海专用公路、铁路可以直通港口, 工业走廊内也将建设内陆港, 可在内陆港进行审批后, 到海港直接装货上船, 省去了诸多环节。沈阳近海经济区秉承工业立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生态建区的发展战略, 计划用5 年时间引进规模以上企业800 家, 实现产值1000 亿元, 人口规模发展到50 万, 将近海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聚集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之城、中国泵阀之乡、临港国际石化产业基地、北方临港物流商贸集散地。
目前, 在我国有能力生产的200余种成套设备中, 沈阳占1/3以上, 沈阳有40余种装备类产品在技术含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但是, 从建设规模宏大、具有国际水准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角度看, 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在数量、门类和水平上都远远不够。装备制造业一直是沈阳工业的传统优势, 起到领军作用。因此, 沈阳决定首先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东搬西建, 通过资源整合, 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整合重组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的沈鼓集团, 也成长为国内通用石化设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 该集团承担制造的天津石化百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镇海石化百万吨乙烯装置用丙烯压缩机及抚顺石化的乙烯压缩机三套压缩机组产品, 成为我国大型乙烯压缩机装置国产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而且率先夺得了世界级装备制造的话语权。沈阳机床成功并购德国希斯后, 在世界机床制造技术的前沿德国柏林设立研发中心, 研制的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进入了世界机床第一集团军。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进一步增强沈阳铁西经济活力。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加快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6.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增强沈阳制造业内深发展能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振兴“沈阳制造”中一个战略问题。沈阳装备制造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核心是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企业治理创新。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 扶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规划要坚持统一协调, 有机结合, 科学布局, 综合开发, 统一规划, 分步建设, 生态环保, 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效率、生命周期、区域发展、高科技、高效益、软硬件并重等六大原则。一是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开发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园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二是要协调各商业银行扩大对园区企业的贷款规模。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园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三是按照“政府引导、多元融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努力缓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根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码头、道路、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实行财政投入的主导模式, 污水处理厂、渣场可采用BOT模式。水、电、气可实行企业主导模式。
7.防止垄断性并购, 促进竞争秩序创新。
近年来, 跨国公司已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大型制造业, 并购重点直奔中国工程机械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有报道称, 某国一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利用中国国企改制对装备制造业进行掠夺式垄断性并购, 不但参股、兼并国内一些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还制定了鲸吞中国整个机械制造业的计划。跨国公司来华并购企业原是市场行为, 本无可厚非。中国任何时候都欢迎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而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来华并购。就目前的外资并购个案和形势看, 绝大多数并无垄断性趋势, 但是, 确有一些掌握着高科技和有着资金优势的跨国公司通过垄断性并购, 在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限制竞争, 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要防止外国公司利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国内企业规模小和民营企业面临市场准入控制的机会, 以谋求行业或细分行业垄断地位为目的, 廉价收购国内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独有品牌, 最终达到消除潜在竞争对手压制中国技术路径的目的。
总之, 装备制造业是支撑一个国家的脊梁。凭借强大的装备制造业, 自然资源匾乏的发达国家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 而没有装备制造业支撑的发展中国家, 只能把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出售, 甚至连国家主权也难以维护。现代化和国家竞争力不可能买来, 我们只有树立提升装备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家意志, 掌握那些影响国家安全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大装备技术, 才能不受制于人。
参考文献
[1]张建超, 王峰年, 杨少霞.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思路[J].制造业自动化, 2012, (16) .
[2]姚燕茹.浅谈制造物联与集成协同技术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 2012, (04) .
[3]韦琦.广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分析[J].岭南学刊, 2012, (04) .
[4]王金蕾, 李宏林.中国装备制造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4) .
[5]黄庆波, 姜丽, 王柏玲.辽宁承接制造业外包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
[6]安玉兴, 田华.建设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对策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2) .
[7]王玉霞, 刘伟.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培育途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8]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3) .
沈阳装备制造 篇2
航空装备工业
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大国崛起的标志,是博弈世界舞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它巨大的高技术发展引擎,不仅推动了世界科技进步,更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被称为“工业之花”。2010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 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进入高强度取证试飞阶段,大飞机研制也取得关键突破,我国首家大型民用直升机 C313 首飞成功,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突破,为国产航空器拓展市场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空客预测,未来我国 20 年仅大型客机的需求量就达 3272 架,价值 4395 亿美元。民航总局预测,到 2012 年我国各类通用航空飞机的需求为 10000 到 12000 架,未来 5-10年,其增长率将达到 30%。根据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进度的预期,我们预计未来3-5年我国整个航空工业产出4000 亿-4800 亿元,乐观估计到 2020 年后航空工业产出可达1.6万亿。
从国产干线大飞机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支个股: 1.受益于民航发动机国产化战略的航空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中航重机(600765)和钢研高纳(300034)。
2.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载系统板块的中航电子600372、中航光电(002179)、中航精机(002013)以及中航黑豹(600760);
3.技术领先、C919机体合同份额较大的机体部件制造龙头西飞国际(000768)和洪都航空(600316)。
通用航空业
通用航空在《决定》中首次被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这个备受业界关注的朝阳行业将迎来大发展,通用航空将成为扩大内需与就业的重要产业。国务院在国庆前已下发《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也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持,实现低空开放首先要完成低空空域划分和空管基础设施及配套系统的完善。可以关注以下个股;
1生产航管雷达的四创电子(600990)和 重 组 后 的*ST 高 陶600562; 2专注于航空管制模拟设备的川大智胜(002253)3生产机场特种设备的威海广泰(002111);
4低空的开放将打开通航飞行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关注服务海上石油开采,低空开放率先受益的运营商的中信海直(000099);
5航空维修龙头,专注通航人员培训和设备维修的海特高新(002023);
6作为直升机制造骨干企业的哈飞股份(600038)将受益于国产通用飞机销售的快速增长 7贵航股份(600523)作为中航通飞公司整体上市的平台同样值得关注。
卫星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卫星导航产品从军事领域拓展到了民用消费领域,已成为继移动通信、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个增长极。我国卫星导航市场增长势头迅猛,2009 年时已达 390 亿元的规模,2003 年到 2009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58.5%。大众消费应用 领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该领域产值占整个行业产值 的 90% 以上。我国是世界上汽车销量和移动电话用户数第一大国,巨大的基数决定了卫星导航产品无限的市场潜力,随着收入水平提高的消费升级和在我国国策支持下自主研制北斗二 代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逐步建立,未来我国卫星导航产品市场仍保持近30%的高速增长。8关注以小卫星设计、研制和应用运营为主业的中国卫星 600118; 9专注于国内卫星导航产品开发、信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卫星导航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北斗星通(002151);
10在北斗射频芯片和几代处理芯片技术领先,北斗终端产品国防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国腾电子(300101)。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
高铁项目的建设在拉动投资、税收和就业增长,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的成熟。高铁已成为地方政府加码固定资产投资以带动经济科学发展的年四月启动、将于明年推出的全国铁路“十二五”规划将大幅 度提高高铁规划里程。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潜力巨大。至2009 年,全国已有 10 个城市开通了 31 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835 公里。据国务院批复的地铁建设规划,至 2015 年,全国将新建轨道交通 79 条,总长达 2,300 公里,总投资约 8,820 亿元。
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个股
1我国综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两大巨头中国南车601766 和中国北车601299;
2专注应用于高铁的复合材料和电磁线产品,减震降噪工程化技术世界领先的时代新材(600458);
3专业化生产轨道交通设备车轴的晋西车轴(600495)。4 生产高铁轮轴的太原重工600169 5作为受益高铁、风电和核电建设为一体的高端数控机床厂商-华东数控002248; 6特锐德300001,高铁变电箱提供者;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未来全球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海洋,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有关部门 初步估计,南沙海域探明石油储量约为 351 亿吨,天然气约 8-10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区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美称。海洋工程装备是深海开采石油的基础,目前海洋工程设备的研发几乎全部掌握在欧美和日本几家企业手中,我国承接只是外包制 造而非技术,陆地石油的匮乏和为减轻石油进口的依赖,我国必然会加大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如同船舶装备也一样,必然的市场需求将提升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相关技术的消化升级。我们认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将加速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个股 1直接受益海洋油气田开采投资,国内唯一一家承揽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公司海油工程600583;
2关注海洋工程业务蓄势待发的中集集团000039,其子公司烟台莱佛士是国内主要钻采平台生产商;
3振华重工600320,完成对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设计商F&G 公司收购后,公司海洋工程设计能力大大提升,海洋工程业务将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
4中国重工(601989),旗下大船集团是国内主要钻采平台制造商之一;中国船舶600150,其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厂 国内主要钻采平台制造商之一;
5国内独家承揽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公司海油工程(600583); 6油田服务与专用设备提供商杰瑞股份(002353); 智能制造装备业
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制造业。数控机床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当今世界数控机床的先进水平和保有量,已成为一国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 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我国的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自给率严重偏低,我国机床业在设计研发、材料工艺、零部件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受益国家产业政策,下游行业的巨大需求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不断提高的消费能力和区域振兴规划催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的汽车 市场和工程机械市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保持良好的成长性,从而决定了我国机床市场增长的良好前景。同时风电、核电、航天、航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跨域式发展也将促进和带动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建议关注以下个股:
1拥有自主品牌数控系统的沈阳机床000410;
2主导产品磨齿机直接受益汽车、汽配行业销售火爆的秦川发展(000837); 3专注于制螺杆式压缩机领域的汉钟精机(002158);
4机床主业发展开始提速,且有 房地产项目及创投业务为机床主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业绩支撑的南通科技(600862);
5专注于高端数控 机床的天马股份(002122);
沈阳装备制造 篇3
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历练,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启源装备成立于2001年3月,是国内最早自主开发、制造变压器专用设备的企业之一。经过10多年稳健而快速的发展,现已成为领跑国内电工装备行业的制造企业。自主研发推动技术革新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踉踪一调研一消化吸收一创新一领先一再创新”的技术创新路径与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已拥有9项核心技术、27项专利,已获受理专利申请11项,获得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8项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5项产品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认定为质量可信产品,1项产品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名牌产品,2项产品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市名牌产品。公司还主持制定了电工专用设备方面的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2010年2月,在由商务部、国资委授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进行的中国电工行业信用体系评价活动中,公司被评为国内变压器专用设备行业唯一一家AAA级信用企业。2010年8月,公司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电气技术》杂志社评为首届“十大电气创新企业”。启源装备是国内唯一能为客户提供系列成套设备的厂家,齐全的产品线,满足了大中小型各类变压器生产厂商的需求,提高了公司对客户的吸引力,增强了公司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公司的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规模效益。公司同时也是全球变压器专用设备制造商中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厂家之一,产品被国内外著名的变压器生产厂商如西门子、.ABB、东芝、伊林、阿海法、中国西电、天威保变、特变电工等使用。凭借良好的性价比优势,目前产品已远销美国、葡萄牙、波兰、俄罗斯、印度、巴西、土耳其等4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自主研发使启源装备一步步取得了今天的辉煌。不断进取引领行业发展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启源装备也不例外。公司通过完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运营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外拓市场,内转机制,规范管理,实现了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变压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领先者、国际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挑战者。未来三年(2010~2012年),公司将进人“资本助推、跨越发展”的腾飞期。公司必将把握国家建设坚强电网的历史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发展更加先进(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变压器专用设备,满足电力行业建设特高压、智能电网和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节能环保等对高精尖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启源装备将以上市为契机,将募集的1550万股资金,用于电工专用设备生产扩建项目、电工专用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实力、规范管理,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和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进一步为引领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石。
沈阳装备制造 篇4
关键词: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创新系统建设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途径不可能完全雷同。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点, 准确定位,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 分析该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实际情况, 提出发展对策。
一、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
沈阳拥有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在沈阳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这一特点在全国独一无二。沈阳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占沈阳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0%以上。沈阳装备制造行业门类齐全, 全国装备产品共216种, 沈阳能生产172种, 占70%以上。并且, 与装备工业产业关联度较大的轻工、石化、冶金、汽车等其他工业部门在沈阳也较为发达。
一般来说, 用当地份额LQ (Local Q uotient) 这个简单的就业率的比重表示产业的简单集聚度, LQ表示某区域产业的就业率占国家 (或地区) 产业i的就业率的比重。当LQ为1表明该区域经济产业的就业状况与全国 (或地区) 总体的就业状况相同。当LQ超过1.5, 通常被看成某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初始证据。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占工业的比重约20%以上。沈阳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就业额比率为45.3%, 全国的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就业额比率为23.53%, 因此,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简单集聚度为:LQ=45.3/23.53=1.93>1.5。由此可见,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基本形成。
二、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一)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
1. 参与者要素。
(1) 企业。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作为参与者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大。从行业分布看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机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共有企业446户,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从企业规模看, 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是骨干企业;从登记注册类型看, 内资企业是主体。 (2) 大学和科研机构。沈阳市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 现共有高等院校22所, 占全省总数的1/3还多, 其中包括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211工程”的重点院校;市级以上独立的科研机构132家, 占全省总数的40%,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601所等中央属研究院所。 (3) 政府。沈阳市政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2. 资源要素。
(1) 纯技术资源。在纯技术资源上,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基础雄厚, 高水平的实验室、研发中心数量众多。其中拥有国家重点实验9个, 博士后科研活动站26个,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个;建有东软为龙头的全国软件产业化基地、新材料国家知识创新基地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国家自动化工程中心等8个国家级先进技术研究和工程化中心等。此外,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通讯信息网络健全, 两座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共有藏书520万册。 (2) 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上, 截至2004年, 沈阳拥有装备制造业人才45万人, 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数量的33%。从学历上看, 硕士学历以上人才5000人左右, 大学本科14万人, 大专3万人, 中专9万人;从类别上看, 高素质的科研类人才数量众多, 截至2004年,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47个地方属以上的研发机构中共有科技活动人员7044人, 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4155人。
3. 活动要素。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各自从事生产和研发的活动。2004年, 装备制造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为1200余家, 科技经费筹集总额180763.3万元, 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57765.6万元, 科技活动人员25418人, 科技开发项目2380项, 拥有发明专利80余项, 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机构71家, 科技投入与产出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截至2004年, 在全市3.5万台生产设备中, 15%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沈阳生产的77种主要装备产品中, 44种在技术水平方面居国内首位, 有29种产品列亚洲前5位, 18种产品列国际前10位;我国能生产的24类210种重点成套技术装备中, 沈阳可生产1/3。例如,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而且先后解决了机器人操作机优化设计技术、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技术、机器人作业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 取得了几十项专利, 开发出了一系列机器人及周边设备产品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 其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沈阳市政府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 制定《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 推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试点方案》;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科技三项经费、封闭贷款、贴息贷款、科技贷款等方面的支持等。
(二)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结构分析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一层次中, 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强, 基础科学型技术知识储备雄厚。例如东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校, 有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 博士后流动站10个, 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首批进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研究所之一, 自1970年以来, 共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0多项, 确立了包括在语音技术、中文信息处理与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理解、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生产过程与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优势领域等等。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二层次中, 产业共性技术知识较缺乏。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布局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 没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明确的区域分工和功能定位, 同一区位的企业没有建立起密切的技术、生产、销售和其他方面的功能关联, 由于对优势主导产业起支撑作用的关联配套产业的发展被忽视, 使沈阳装备业集群缺乏整个产业链意识。例如, 在整机生产、成套能力较强的行业, 相关零部件、元器件制造业往往不发达 (如机床制造业) ;零配件制造业较发达的行业, 沈阳在整机生产上又不具有优势 (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因此,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缺乏可在产业内共享并对产业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的共性技术知识, 这不仅使优势企业自身优势难以维系、提升, 而且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难以形成。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三层次中, 核心企业的生产能力较高, 企业的生产工艺类技术知识发展水平较高。例如,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的4年内, 使其所研制和生产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从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发展到目前的六大门类22种产品;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建厂50年来, 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经历了从仿制仿型、改进改型到自行研制的发展过程,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专长, 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等。在该系统中, 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类技术知识的研发, 企业的自主生产研发能力较强。但是该系统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缺乏, 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较缺乏。这样的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没有完全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行业群中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优化不充分, 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较慢。在产品研发、整机制造、零配件加工、协作配套及大型集体项目的招标筹划、项目分析、设计、管理、咨询、施工、运行等方面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配套协作体系。综上分析,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处于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二个演化阶段, 即双层次阶段。但是,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是大型企业集群, 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 双层次阶段所不同的是,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内的技术知识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系统的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 而经济代理之间的合作非常少, 缺少对产业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关键技术知识的合作创新。
三、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可知, 该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目前处于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的第二阶段——“弱互动创新系统”阶段。由于该阶段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基础雄厚, 企业内创新数量较多, 而企业间互动合作较少, 因此, 结合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目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该系统向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第三阶段演化、完善的若干对策。
(一) 增强系统内参与者要素的合作意识
第一, 培育经济代理之间的合作竞争意识, 实现成员企业的双赢发展。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要在观念上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竞争导向,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 存在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及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创新风险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第二, 促进集群学习团队的建立和形成集群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要鼓励集群成员参与团队的建立, 使团队成员能够建立创新导向的共同兴趣, 让每个成员的技术知识能够成为整个产业集群“俱乐部知识”的一部分, 促进企业间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集成, 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 建立完善的合作渠道和沟通网络。合作渠道包括合作创新、合作市场开发、生产过程合作等;沟通网络包括正式沟通网络, 如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制度, 正式组织形式的沟通网络和非正式组织形式的人际沟通网络等。
第四, 创造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环境, 提供共性技术知识开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设施, 并通过多种途经促进参与组织的经济主体积极自愿的合作, 减少合作的交易费用。
(二)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关键性技术知识的研发
第一,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甚至同行业企业之间都应该加强沟通协作, 比如可以通过联合技术开发等形式来解决一些共性技术知识难题, 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 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 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
第二, 共性技术知识是研究开发过程中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技术知识, 政府应选择共性技术的组织模式, 使得组织的科学研究成果完全共享, 技术成果部分共享, 形成技术联合体、R&D合作/技术联盟等形式。
第三, 重点扶持一批大企业在本企业内或依托研究机构建立基础性研发机构, 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力量建立技术中心, 研究开发共性技术知识、关键技术知识, 培育创新能力。鼓励这些重点扶持的大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合作, 提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 联合攻关。鼓励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或转化为高科技企业, 分行业制定并实施对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计划。
第四, 定期发布对各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定期公布必须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以更好地推动和支持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强, 王缉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 2008
[2].中国科技部.动态信息.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4
[3].郭胜伟.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4
[4].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气势如虹.中国经济网—宏观经济, 2005
[5].韦伯.工业区位论 (1990, 中译本) [M].商务印书馆, 1997
电力的智能制造装备 篇5
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智能制造装备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研制能力显著增强。
沈阳装备制造 篇6
技术预见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都集中在五个方面:1) 技术发展现状研究。2) 明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未来技术的需求, 分析技术更新对经济增长、市场竞争力、社会变革以及综合国力与各国实力平衡关系的影响。3) 集成各方面的创造性思维, 全面把握未来技术发展。4) 发现认清市场机遇, 但这要受到各国各地区技术、经济实力和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5) 提出政策建议, 一般包括研发资金、研发领域和技术推广的具体途径方法等。
技术预见方法主要指那些集信息收集、分析、成果产出为一体的、生成群体智慧的方法, 如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关键技术选择、问卷调查等。
沈阳市是东北的核心城市, 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制造城市, 目前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装备制造业在沈阳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占沈阳工业的约45%以上。但沈阳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系统成套能力十分薄弱, 阻碍了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融合, 通过技术预见和技术选择, 可以充分发挥沈阳市特有的技术优势, 促进以工业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形成技术产业链, 以产业技术促进沈阳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沈阳市科委牵头通过德尔菲问卷调查进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预见。
根据技术预见工作的特点, 既要保证技术预见的客观性, 也要确保技术预见的准确性, 还要保证调查专家的数量和质量, 选择的预见专家应包括官、产、学、研四个方面的人才, 根据以往技术预见的经验这四个方面人才的比例应为1:4:3:2。在“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预见”中, 共进行了多轮调查。其中前期调研工作中海选了数百名各领域专家, 通过多次反复研究确定了调查问卷和最终采用的两轮问卷的发放对象。第一轮调查中, 共发放问卷77份;专家有政府监督部门专家5人, 各企业专家33人, 大学院校专家29人, 研究院所专家10人。第二轮共发放问卷52份。技术预见专家有政府监督部门专家1人, 各企业专家23人, 大学院校专家19人, 研究院所专家8人, 基本符合产学研的比例要求。
一、技术课题的产生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领域专家组成立后, 由课题组成员对收集到的技术课题 (包括描述) 进行讨论、筛选和审定, 然后提交给技术领域专家组进行最后的协调, 最终确定参加调查的课题技术表。技术课题广泛征集了专家意见, 确保无重大技术课题遗漏, 然后根据确定的课题名单, 设定相应的参数, 进行下一轮的专家问卷调查。
第一轮问卷发放问卷77份, 收回有效问卷51份, 共收集到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课题74个。按照装备制造业标准的分类, 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中扣除了有关消费类产业制造业小类后的186个小类。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主要涉及到的类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
二、专家调查问卷的设计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预见研究”项目调查问卷设置了13个大项, 为保证问卷质量和研究效率, 研制了网络问卷调查系统。该系统可以使每位专家通过网站访问, 在网上进行答题, 每个问题以下拉式菜单的形式提供选项, 便于专家回答问题和方便问卷回收。
三、德尔菲调查模型设定
1. 指标权重说明
由于每个专家对课题的熟悉程度不同, 他们答案的可靠程度也不一样, 因此权重系数不同。对于“很熟悉”赋值权重系数为1;而“熟悉”赋值权重系数为0.75;“较熟悉”赋值权重系数为0.25;“不熟悉”赋值权重系数为0。经过权重系数处理后的人数就称为基准人数。例如, 很熟悉的专家回答一次乘以权重就为一个基准人, 而熟悉专家回答一次就为0.75个基准人, 以此类推。
2. 预计实现时间的模型
若所有专家对某个课题选择结果整理后的资料见表1。在表1中:
j=1、2、3、4分别代表选择2010-2015、2016-2020、2021-2025以及无法预计时间段。
N1j表示很熟悉该领域的专家选择j时间段的人数;N2j表示熟悉该领域的专家选择j时间段的人数;N3j表示较熟悉该领域专家选择j时间段的人数;N4j表示不熟悉该领域专家选择j时间段的人数。
M1、M2、M3、M4分别表示很熟悉该领域专家、熟悉该领域专家、较熟悉该领域专家、不熟悉该领域专家人数合计, 即有M1=N11+N12+N13+N14。
T——结果预期实现时间
3. 课题技术重要性模型
A、B、C、D分别代表指标“对促进沈阳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 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程度, 促进沈阳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的重要程度: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和不重要;代表指标“当前研发水平和实现后沈阳在该领域的水平”的技术水平程度:很先进、先进、一般和落后。由于不熟悉的权重是0, 可以不计不熟悉的选项。
说明:需要五个指数
a) 对促进沈阳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
b) 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程度
c) 当前研发水平
d) 实现后沈阳在该领域的水平
e) 促进沈阳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4. 未来五年内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实现产业化
求出能实现的概率P:
说明:需要得到两个概率
a) 未来五年内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b) 在未来五年内能否实现产业化
5. 综合技术指数Is
Ir, Ic分别为当前研发水平、实现后沈阳在该领域的水平指数;It为促进沈阳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的指数;Pk, Pi分别为五年内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未来五年内能否实现产业化的概率。
说明:需要得到一个综合技术指数
6. 制约因素
先求出主要制约因素问题中每一因素的概率:
再求出其次制约因素问题中每一因素的概率:
综合制约因数的概率为:
A、B、C、D、E、F分别代表法规、资源、投入、基础、技术和市场等六个因素。
说明:需要得到6个制约因素的综合制约因数的概率, 即6个概率。
7. 发展路径模型
A、B、C、D分别代表四种发展路径, 即:原始、集成、二次和引进。
说明:需要得到
a) 每种路径的概率
b) 指标I, 以反映发展路径主要是依赖创新还是依赖引进技术
8. 课题技术排序模型
Ie, Il, Is, T分别表示第i个课题对促进沈阳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程度、综合技术指数和实现时间。
说明:需要得到指数Q, 综合反映该课题的重要性
四、问卷的回收, 德尔菲调查结果
根据第一轮德尔菲调查结果, 对部分技术课题进行增、删、修改后, 形成了第二轮德尔菲调查问卷, 进行第二轮的专家调查, 共发放问卷52份, 返回有效问卷46份, 回函率达88.46%。通过筛选课题最终形成67项技术课题。根据专家意见以及国家分类标准, 对67个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课题运用公式 (1) — (13) , 将原始调查数据处理计算, 得出具体结果详见表 (略) 。
五、结果分析
1. 技术课题预计实现时间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调查课题项目共67项, 课题技术实现时间分布见图1。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主要涉及4个领域: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相关课题技术实现时间分别如下图示: (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 专用设备制造业
(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 课题技术对沈阳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 由统计德尔菲模型计算出每项课题技术对沈阳市经济的贡献度, 对沈阳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以及对沈阳市先进技术的促进贡献力由表1可以看出, 图6可以更清晰的看出各项技术对沈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由图6可以看出, 对课题对沈阳市的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0.4-0.8之间, 而且三者的重要程度几乎是一致的, 只是有个别的几项, 对经济的重要性很高, 对促进技术的进步不是很高, 对促进生活质量的作用则低于0.5, 为了更清晰的得出各项课题通过专家咨询对其重要性的评价, 暂将课题技术对沈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对沈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性以及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性进行加和平均, 得到对沈阳发展的平均重要性, 得到结果如下图7所示:
按课题所属装备制造业大类分, 对沈阳市发展的重要性用下列各图表示:
(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 专用设备制造业
(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 课题技术沈阳现在的科研技术水平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预见的课题科研水平主要考察课题技术的当前研发水平和技术实现后的研发水平, 统计如图12所示。
图13展示了技术实现后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当前的该技术的研发水平的增加的百分比, 通过此项指标可以看出技术的实现对该项技术环境的改善程度的大小。
按专家预见统计调查结果来看, 各大类项目课题的实现对其技术水平的改变情况分别为:
(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 专用设备制造业
(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 五年内实现知识产权的概率、实现产业化的概率
通过统计以上67个课题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五年内产业化的概率用下面的统计图表表示。
5. 技术发展制约因素
影响各项技术实现的因素主要有六大类, 分别为法规、资源、投入、基础设施、技术和市场因素。虽然影响各项技术实现的主要因素不是特别一致, 但是, 我们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投入因素, 其次是技术水平, 然后是技术基础。
鉴于不同的行业其主要因素不同, 分别按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进行分析。
(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 在沈阳的发展路径
由图24大致显示沈阳市67课题的总体发展路径主要为集成创新, 其次为二次创新, 再次为引进模仿, 原始创新的比重最小。分见图.27、图28、图29及图30可以看出沈阳装备制造业四大类中专家预见实现所属给类的课题技术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郭卫东忻展红:开展技术预见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0) :13-1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今日科技, [J].2001, (11) 23
[3]Ben Martin.Technology Foresight in Rapidly GlobalizingEconomy{EB/OL}2008-01-09
沈阳装备制造 篇7
一、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1. 沈阳抚顺“同城化”的内在要求
2007年初, 辽宁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了沈抚“同城化”发展构想。目前, 沈抚“同城化”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同城化”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 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 区域产业一体化以及科技服务一体化, 以达到资源共享, 统筹协作。而产业转移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 是转移地区与转移对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沈阳与抚顺之间合理的要素流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这种有效的产业对接、资源整合必然会加速沈抚“同城化”的步伐。
2. 沈阳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生产要求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因此, 分工专业化也成为了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然而, 长期起来, 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偏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流通体系, 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物流的各个环节, 都想拥有自己完整的业务体系。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造成了资源要素的浪费和效率低下。通过产业区域转移, 将已经成熟的技术或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装备制造业的配件和零件加工部分转移到抚顺, 可有效提高沈阳装备制造业专业化水平, 改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 促进抚顺经济发展的需要
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 这不仅是沈阳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抚顺的产业结构优化、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 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可观, 承接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可为抚顺带来丰厚的回报。其次, 装备制造业前后向关联度高, 通过装备制造业的移入和发展, 可带动抚顺钢铁、能源化工和现代服务业的连动发展。同时, 装备制造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有效提高抚顺的就业率。并且, 通过承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 抚顺可吸纳先进的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及市场营销关系。
二、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必然性
1.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一体化己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 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统一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是不同区域间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机制和政策等。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共中央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 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 即大沈阳经济区, 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随着辽宁中部城市群合作协议的签订, 标志着构建大沈阳经济区的战略正式实施。沈阳、抚顺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委、省政府共同提出了沈抚“同城化”发展构想。沈抚“同城化”的全面开展必将促进产业在沈阳、抚顺两市之间的战略调整。
2. 经济梯度推移使产业转移成为必然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 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经济梯度, 一般而言, 经济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 欠发达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 随着工业生产生命周期循环阶的变化, 产业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高梯度地区转向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 从而实现高梯度地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低梯度地区实现产业承接, 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沈阳是经济发达地区, 产业基础雄厚, 装备制造业更是沈阳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抚顺较沈阳是欠发达地区, 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 但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 技术相对落后, 需要寻找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上, 沈阳均高于抚顺, 存在明显的经济梯度。
3. 成本压力成为产业转移的诱因
产业转移区域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产业成长相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 即产业经营的成本不同, 这是推动产业转移的主要的诱因。具体来说,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产业移出区, 随着其产业集聚, 必然出现产业经营成本上升。这种成本上升会使区域内的产业或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相反, 产业承接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经营成本相对较低, 出现潜在的竞争优势。
沈阳与抚顺相比, 无论是土地价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还是水电等使用成本, 沈阳都要高于抚顺。沈阳在高速发展的今天, 生产要素价格持续走高, 而承接产业转移区抚顺的生产要素价格较低。因此, 抚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投资成本正好成为沈阳产业转移的理想基地。
参考文献
[1]何禹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9
[3]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同城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课题组.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同城化”的目标与对策, 2007.6
沈阳装备制造 篇8
关键词:沈阳的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现状,对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 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 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
“沈阳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城市之一, 特别是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 沈阳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就, 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如汽车、机床、变压器、重型机械、飞机等主要装备制造产业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产值超百亿的企业比比皆是。沈阳的装备制造业目前已有56个技术高峰, 有的已经产业化, 有的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铁西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以及沈西工业走廊的崛起, 为沈阳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奠定的良好的基础。目前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聚集了60多家专用设备制造企业, 130多家通用设备制造企业, 50多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 70多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 以及其他装备制造企业, 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经济总量倍增, 铁西工业区的工业经济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在全面发展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同时,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沈阳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1. 沈阳装备制造业资本雄厚。
2010年上半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55.5亿元, 增长20.8%,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4个百分点。
2010上半年, 沈阳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2254.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5.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 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装备制造业所涵盖的七个大类行业看, 除通用设备制造业产销率 (94.8%) 低于95%外, 其他六大行业产销率均在97%以上。在统计的61种主要产品中, 累计产量超过上年同期的有37种。
2. 沈阳装备制造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技术装备存量和装备种类在国内名列前茅。
3. 具有一批优势行业。
沈阳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 其中, 整车品牌就有华晨、宝马等8个, 位居全国汽车城市榜首;机床集团高档数控机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
4. 自主开发能力低, 装备制造业要想获得领先的技术只能依靠自己。
然而, 大多数企业都表示, “基础性研发投入大、风险多, 仅仅靠一家企业, 很难长期坚持, 行业缺少共性基础技术创新平台。”加之缺乏顶尖优秀人才, 大批专业人才外流, 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
5.“以市场换技术”目的并未真正达到。
我市装备制造业大都是采用通过引进外资以求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 但这种目的并没有真正达到。由于跨国公司投入的技术一般并不是其最先进的技术, 合资起企业只有按照外商转让的技术生产, 同时以高价从国外进口关键零部件。一个原本集研究开发和制造为一体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加工组装工厂, 丧失了技术集成的机会。装备制造业许多核心技术仍依赖追踪、引进国外技术, 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三、沈阳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议
1. 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装备技术、配套零部件生产技术, 并努力消化、吸收与创新, 最终实现国产化, 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换升级。
2.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自主化”
依据沈阳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特点, 提高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集成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要依据各行业的强弱情况, 统筹兼顾, 重点发展, 以推进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和优化。要集中力量, 重点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基础较好的产业进行改造提升, 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在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同时, 逐步加大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 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技术型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型转变, 进而走向自主创新型。
3. 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法规, 为装备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对进行重大装备国产化研究开发、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必要的支持经费;二是抓紧研究制定促进装备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 如调整现行进口产品税收政策, 改变进口成套设备免税而进口关键原材料、零部件交税的做法;改进技术装备的国外采购方式, 坚持以市场换技术;三是制定鼓励使用国产设备的政策, 特别对首台套设备的国产化依托工程, 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4. 考虑发展“中场产业”
“中场产业”, 是指处于最终产品装备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制造业, 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从“中场产业”发展方向看, 可以把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一个重点, 通过提供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提供该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虽然沈阳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但变化也令人刮目相看。当前, 又好又快发展是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 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建立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和需要, 同时把沈阳打造成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参考文献
[1]崔万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2005.01.01
沈阳装备制造 篇9
一、专业集群的内涵
对于专业集群,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 但国外已经出现了诸如“学科集群”、“学科合作”、“课程集群”等概念和观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提出“学科集群”的概念, 认为专业背景、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等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可以组成一个学科集群, 例如该大学的生物医学学科集群包括肿瘤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代谢和营养学, 以及病理学系的分子发病机理和分子医学5个专业。Lee (2008) 等指出“学科合作”有利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则主张采用多个课程组成“课程集群”来培养学生,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集群中的不同“套餐组合”。从国内来看, 也出现了相关或相近的提法, 如汪馥郁等 (2008) 认为学科集群代表了学科交叉发展、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趋势。徐世浩 (2010) 在进行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专业群”的概念, 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 若干个工程对象、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 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 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十个“学科群”。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专业集群界定为将产业集群的内涵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 具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教育机构间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紧密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的多个专业和学科的集合。这种集合是以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为主, 相关专业为辅, 通过高校间、校企间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的交流合作, 培养出复合型的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专业集群建设的框架体系
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集群, 需要从宏观外部环境、中观专业集群和微观专业建设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 综合分析政府、中介机构、产业集群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影响, 根据相关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专业集群类别。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行业协会、信息中介公司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 与之相对应也有“专业链”, 具体是指在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联系密切的一组专业, 专业链条是专业集群的核心内容。因此, 建设专业集群, 需要对产业链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相关的专业链和专业集群, 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点相匹配。
其次, 采取学科建设等相关措施重点建设专业集群, 最大化发挥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一方面, 对照专业链, 完善相关专业集群, 增删相关专业;另一方面, 加强专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建设, 包括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 特别是核心专业和一般专业确定, 集群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确定, 和适应专业集群教学需要的“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再次, 微观专业建设方面, 要对专业集群内部的具体专业设置现状、招生就业等信息进行分析, 制定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进行具体的专业建设, 涉及到课程集群设置、培养方案制定、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三、与沈阳装备制造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建设案例分析
沈阳的大型机床、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输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均位居全国前列, 集群现象突出。但是, 同东南沿海部发达省份相比, 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同样很突出, 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低等方面。据统计, 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8%在事业单位, 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和事业单位, 43%在企业 (顾英伟、杨威, 2005)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和分布不平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代表性强, 因此, 研究如何通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培养出适合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对其他产业集群也具有借鉴意义。
1. 分析产业链, 确定专业集群。
对装备制造产业而言, 从获取市场信息到最终满足市场需求, 一般的产业链条为市场信息→产品设计 (方案设计和图案设计) →生产准备 (人、生产资料、设备和作业计划书) →毛坯生产 (型材下料、铸造、冲压、焊接) →切削加工 (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 →零件生产→零件组装→成品→销售→用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机器制造等五大领域。因此, 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机械类、电子信息类, 电气信息类, 交通运输类、材料类等类别。因为牵涉到的专业众多, 无法一一列举, 现以相关类别中20个主要专业为考察对象, 利用UCINET6.0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序号1~20分别表示20个专业, 两个专业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在专业背景、学术合作、资源共享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 应归属相关专业链条的同一专业集群, 两者之间无连线则表示两个专业在上述方面联系不大, 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绘出图1。
根据图1所示分解出5条相关的专业链, 分别为:第一条, 1.2.3.4.5.13.17.18.20;第二条2.1.3.5.14.17.18.20;第三条3.1.2.4.9.17.18;第四条4.1.3.7.17.19;第五条5.1.2.10.14.16。5条专业链条分别代表了机械类、机电类、控制类、模具类和电器类五大专业集群, 这五大专业集群分别以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核心专业。如表1所示。
2. 对照专业链条, 构建专业集群。
确定专业集群后, 需要对照专业链, 结合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现状, 不断完善专业集群, 具体包括:
第一, 对照专业链, 增删相关专业。如上所述, 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集群有5条主要的专业链, 涵盖20个相关专业,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现有专业设置与装备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 专业链中尚有个别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未设置, 如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因此, 需要尽快申请设置相应空缺专业, 构建完整的专业链。
第二, 确定专业集群内部的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及其对应高校。专业集群内部由多个专业构成, 有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之分。例如, 在机械类专业集群中,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核心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是辅助专业。相应地,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该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院校, 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则为辅助院校。
第三, 明确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的定位。集群发展不仅要注重专业间的协同作用, 也要注重各专业的特色发展问题。例如同样是机械类院校,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学院侧重数控和模具,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表面加工测量理论与技术、数控技术与装备、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现代机械传动等方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则侧重培养实用性的技术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 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为机械类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3. 基准集群和企业需求, 发展专业集群。
第一, 相关高校间形成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的高校联盟或“学术共同市场”, 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专业集群的内部的各专业可仿效“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进行交流合作 (许悦, 2008) 。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市场, 由16个州158所公立高等院校组成“美国南部教育委员会”, 为各高校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跨校、跨州相对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的学术联盟。现阶段, 我国仅在少数重点高校中设有一些校际间的课程互选, 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开设有装备制造专业的沈阳高校通过此类联盟的建设, 可以使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和优势互补,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 还有利于高校教师进行合作科研, 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 从而对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 吸收集群内企业的意见, 设置新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沈阳相关高校应针对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人才, 促进集群发展的目标, 成立有集群核心企业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在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吸收企业的意见, 切实制定符合集群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与课程设计方案, 并且能够根据集群与企业的新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 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 与集群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工厂”,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装备制造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培养的是集群中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就业上岗, 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 是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的重点。教育部在2010年6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高函[2010]7号) , 其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设有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的高校需在该计划的指导下, 密切与集群企业的合作, 在企业内或校内建设实训平台, 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实训条件, 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 构建企业家与高校学科带头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在专业集群构建中,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与高校中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 通过行业协会与学术团体开展的活动, 以及建设俱乐部和论坛的形式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而在专业集群内部, 对不同学校之间, 同一学校的同一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 各学科带头人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合作。因为在各自为战的情形下无法实现优势互补, 难以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学科交叉研究, 因而要强化校际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逐渐形成既能具有自身专业化优势和特色, 又能共同合作而具有协同优势的学科结构。
参考文献
[1].Lee, C..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ome obser vations from subject teachers'reflections[M].Reflections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08 (2) :35-38
[2].顾英伟, 杨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 2005 (10) :87-8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 (教高函[2010]7号) .[EB/OL], 2010.6.23
[4].孙婧.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J].经济前沿, 2005 (1) :31
[5].汪馥郁, 李敬德, 文晓灵, 等.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 2008 (2) :14-15
[6].徐世浩.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 2010 (3) :103-105
沈阳装备制造 篇10
一、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生产性服务业落后于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所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高, 刚刚超过40%。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113.8亿元, 比上年增长7.6%, 对GDP的贡献率为38.0%, 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 而且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近2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社会就业的吸纳程度远不及装备制造业, 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各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其中, 非营利性服务业累计总量最高, 批发和零售业次之, 吸纳就业人数较多, 贡献最大,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相对突出的地位。而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和邮政业和的发展水平则不高, 尤其是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更低, 尽管增速较快, 但产值比重仍然很低, 就业规模偏小。
2. 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偏低, 存在体制性障碍
资料来源:沈阳市统计信息网
应当承认, 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与装备制造业比, 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仍旧很低。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很多行业中, 民间资本及外商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都很低, 绝大多数都在个位数, 甚至一半行业的比重都在1%以下。说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结构明显不合理, 对民间资本及外资的吸引力不高, 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这就使得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缺乏外界的关注度, 进而鲜有竞争, 必然会导致本行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的丧失, 使供给能力受到制约, 影响产业化的发育和整个服务业经济增长。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的约束。从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构成看, 占主导地位的绝大多数的国有资本, 投资主体一元化现象严重, 尽管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非国有资本投资逐年提高, 但仍然是凤毛麟角。由于对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认知度不高, 因而进入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企极少, 国际上有名气的法律、会计师事务所、咨询管理公司几乎没有。这不仅影响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也影响沈阳市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发展。
3.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产业互动融合不明显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最终产品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一个第三产业行业, 与装备制造业产业的互动与融合就显得非常必要。装备制造业,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体现在试验与研究及测试、综合技术服务、物流仓储等几个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但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看, 其互动与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还存在明显的偏差。事实上, 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趋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这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 服务业转移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为了产业发展, 装备制造业越来越服务化;装备制造业企业已由过去单纯的制造、服务转向制造与服务融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产业竞争力。为此, 正确认识两业融合互动的发展趋势, 制定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 对于改变沈阳过去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分工地位, 改善两业不相协调的现状,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以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为导向快速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人力发展不协调
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诸如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测试、综合物流、市场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不仅需要先进的装备技术, 更需要大批高智力的专业人才。相比于装备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主要依赖于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对从业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更为全面, 对沟通、协调和合作方面得到训练的、素质高、知识面广的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由于沈阳市多年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的影响, 使得服务业不受重视, 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近年来沈阳市积极引进人才, 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 但无论是在人才总量还是在人才结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装备制造业不相协调, 落后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 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短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对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在这方面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沈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互依赖、互动共生发展的实际, 对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坚持走装备制造业发展“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化”之路, 促进两业有效融合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是装备制造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求装备制造业必须向信息化、外置化方向转变。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全过程, 全面应用信息技术, 改变甚至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单纯依靠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重心的多功能的方向转变。
“规模化”是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 是生产性服务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市场支撑的前提和条件。“规模化”同样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方向的转变, 将先进的设备、信息技术引入到传统的服务业领域, 打破时空限制, 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 联结更多的服务企业, 在更大规模上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 坚持走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化”之路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规范化”之路, 促进两业平衡发展
受资金、技术、人才和发展历史等因素影响,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还很弱。尽管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及通过国际合作, 一些企业在自主研发、成套设备设计、空间整体布局等多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但仍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迫切要求装备制造业实现自身内部的“市场化”, 推动企业实现“主业和辅业分离”, 就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环节、运输及安装环节、包装、营销等非核心业务流程从主营业务流程中分离, 进而集中力量发展主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企业内置服务, 能有效降低装备制造业的运营成本, 将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外包”给相应的专业化、个性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实现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平衡及均衡发展。这也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必须“规范化”发展, 即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培育和发展有优势的专业化企业, 突出企业的核心业务, 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找准目标客户,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这两业“均衡”发展。
3. 坚持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法制化”之路, 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为保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近几年沈阳市分别出台了《沈阳市服务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沈阳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沈阳市2013年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沈阳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政策支撑体系。在机构、资金、政策、人力资源培养等多方面提出了规划和措施, 从制度上保障了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仍缺乏一个相对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建立有助于两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税收体制, 予以税收优惠。制定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扶持体系,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生产性服务领域倾斜,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此外, 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对生产性服务业, 对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给予政策倾斜, 实施各种税费的优惠政策, 进而降低生产性服务业成本。
4. 坚持走提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的“关联”之路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 而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 要求两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发紧密, 这对两业的共同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 要积极主动顺应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大趋势, 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上下大力气, 加大企业业务的整合。指导装备制造业企业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剥离出来。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则通过业务整合, 提高对装备制造业的服务供给能力, 全面满足装备制造业对生产中间环节的需求。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并购和重组, 促进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水平的发展。
5. 坚持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是制度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先导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鉴于沈阳市的实际, 应加快制定适应沈阳实际情况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规章制度, 规范两业的主体经济活动、市场调控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运作。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企业品牌, 重视和加强对知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加强行业协会与合作组织的建设, 以帮助政府规范生产性服务业经营秩序,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序发展。
二是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推行各种层次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经营体制;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发展中介服务, 推动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引进先进服务技术, 开辟国际化的融资渠道, 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 就是把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充分运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领域, 强调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 加快自动化、规范化、科学化服务进程, 建立起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 进而提高服务装备制造业的服务质量。使之成为改造传统生产性服务业, 促使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高效的、不断满足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工具。
摘要: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沈阳市而言, 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增速稳步提高, 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从业人员逐年增长。但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支撑装备制造业的进步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本文在分析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从实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市场化战略、法制化战略等方面, 对促进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助推作用的发挥, 进而带动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共荣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于文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2) :3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