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共12篇)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 篇1
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社区内, 人们或传承或创造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审美方式、道德情操等精神生活, 也包括社区内图书馆、文化室、人文景观等系列物质总和。社区文化最为贴近群众的生活, 它并不能独立的存在。
(一) 社区文化与社区经济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中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中以主要的生产关系为根本, 以此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 经济基础的性质起着主导作用, 确定着上层建筑物的性质。经济基础的改变, 预示着上层建筑物必然相应的产生改变。而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重大的反作用。按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社区经济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社区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在社会结构中, 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对社区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 一定社会文化作为一定的社会经济的产物和反映, 一般来说, 社会经济的繁荣相应的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但是, 文化其本身的特殊性质, 又会产生适应自身的运行方式与相对独立性。正是这一点体现出它并不是绝对的依赖于社会经济的, 而通常体现出它与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纵观我国历史发展, 这种现象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社区文化与社区经济也是如此, 他们是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 社区文化与社区经济都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文化、政治是每一种社会形态所必可不少了三方面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对社会形态的进步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形态, 也应当遵循这种规律。在社区的繁荣与发展中, 快速发展社区经济的同时, 也应更好的发展社区文化, 只有在两方面都快速发展, 才能获得社区建设的高水平和高速度。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沿海城市就出现了短期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失衡现象。从而在社区建设中也走了一些弯路。
(三) 社区文化是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一定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与人民当家作主为基本。这种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不断的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服务, 其最终的成果被全体人民群众所拥有和享受, 并且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长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文化水平,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体现。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 它对社区经济发展的保证作用可体现在:其一, 在环境文化层面上创建良好的社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 可以通过这一媒介, 感知社区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 从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其二, 制度文化层面。建立与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尽量减少和控制与社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的出现。从而, 为社区经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科学的规章制度, 可以促进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观念转化为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改进生产工具和文艺,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可以通过教育使劳动者的质量和利用率得以提高;还可以通过对具体社会制度的理论设计和构建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其三, 行为文化层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社区成员通过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建立良好的社区风尚, 精神风貌, 人际关系模式。从而最大限度调动主管能动性, 促进社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四, 精神文化层面。培养好的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能够凝聚和激励社区全体成员的精神和意志, 形成建设社区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从而成为排除一切困难, 实现最终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 社区经济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最近几年, 文化发展之迅速、水平之高是各个历史时期少有的现象。直接原因是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例如, 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文化设施及文化资源增长速度都比较快。改革开放前, 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的物质消费连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文化的消费就更谈不上了。当前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 大多数城市社区的成员开始从文化视角的“盲区”进入文化消费的“开发区”, 并且消费的欲望日益强烈, 消费的形式呈现多样性, 消费水平逐渐高档化。就具体情况而言, 社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文化设备的增加;文化环境的创建;优秀文化人才的引进;文化资源的极大丰富;文化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和文化创新的不断推挤。
综上所述, 社区文化与社区经济同时为社区发展服务, 他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两者只有共同发展, 才能实现社区的繁荣与稳定。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 篇2
居委会的职责:
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
①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②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③调解民间纠纷;
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⑤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⑥向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社区工作站的职责:
社区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有三项:
1、行政性服务。主要是协助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好下列工作:办理失业卡、待业卡;失业人员就业安置;残疾证和残疾人家属农转非的申办;社区内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居民收养证明;居民身份证和老年卡申领;直系亲属公房卡过户申办;外来人员暂住证申办;规划杂项工程申办;居民占绿手续申办及宠物类管理申办;事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申办;《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办、生育审批及《生殖健康服务证》申领;流动和失业人员计生申请等。做好社区公益性资产管理工作,完成其它由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
2、福利性服务。主要是协助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好下列工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金申办、失业人员失业金救济金申办;民政对象、退休人员房租减免申办;特困对象家庭子女就读学杂费减免申办;社会救济对象的送养申办以及其它需要提供福利性服务的工作。
3、社会化服务。主要是老年休养院、老年活动室、托幼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物业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以及辖区内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管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协调管理;开展其它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居委会的产生:
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它们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村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可见,居委会的产生,是通过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工作站的产生:
我们需要怎样的企业与媒体关系 篇3
做一个记者是我从中学开始的梦想,但生活中的一些小意外却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始终与记者这个职业若即若离,从来没有机会真正地“一睹芳容”。去年和《环球企业家》杂志岳淼聊天的时候,他习惯性地狡黠地笑着握着我的手调戏说:“听说你是北京公关圈里最想做记者的那个?”这就是“围城”吧,距离产生美,使我大学毕业近20年后依然对记者这个职业心向往之。
在北大读传播学时,学到明朝杨继盛的一句话“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不仅是在表达新闻人的价值观,其实也是我们做公关的金科玉律。媒体和公关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它们的本源都是传播,只是因为职业的不同而外在表现不同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媒体人和公关人之间本不应该存在任何障碍,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矛盾对立”不应是主流,“统一”才是根本。
媒体资源曾经是“稀缺资源”,所以企业要想方设法地在有限的版面上呈现企业的新闻。一些媒体因为“新闻敲诈”而身陷法律纠纷时,我想这是不能单纯地归罪于媒体的。相对片面地说,如果没有企业主动送上“红包”、“车马费”,如果没有企业规避道德和法律而主动选择幕后交易,如果企业洁身自好,那么也不会诱使一些媒体的欲望愈发膨胀乃至无法收敛,而最终反噬企业。
这是一个整体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每个企业和媒体都应该做些积极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企业和媒体需要重新对新闻价值进行共同的认同。几年前,我们决定不提供记者“车马费”,当时引起了内部同事很多非议,也有人说这是“沽名钓誉”。而此后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新闻报道量并没有下降,同时我们还结识了更多的有见地、有才华的记者。我所知道的是,在外企圈里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这么做,这不但是在履行“企业合规”的要求,也是在重塑企业和媒体的关系。假以时日,这种“正能量”会日渐累积成为主流。
更重要的是,企业和媒体要重新认同新闻价值。在新闻生产流程中,企业和媒体不应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广告投放关系和利益交换关系,而应是新闻的共同生产者。换句话说,企业应该与媒体一道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如果说在过去的传播模式中,企业和媒体的关系中有一道分界线,那么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这条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向媒体的一端压缩。这给企业与媒体的关系带来的影响至少有三方面:第一,企业借助新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媒体渠道;第二,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的新媒体使新闻的传播不再被传统媒体垄断,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报道优势已经被新媒体占领;所以,第三,传统媒体仍然可以继续呈现深度分析、调查性报道以及观点,这是新媒体短期内所无法拥有的优势。这样,机会就产生了:企业可以向媒体打开大门,为记者提供更全面、生动的内容和富有洞察和价值的观点;企业的传播者应该把自己视为媒体人,像媒体一样作业,从媒体的视角在内部挖掘有价值的内容;而媒体也可以将新闻生产的第一线直接延伸到企业内部,获取那些新媒体无法抓取的内容。或许这也是一条路。
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面对着那些快餐式的成功的传说、忽如其来的上位故事和“大师”们的教科书,我们这些在企业的传播者同媒体人一样“亚历山大”。但我始终相信,大浪淘沙,最终沉淀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秉持着新闻专业主义、信奉并履行职业道德、日复一日安心做好每一个细节的人们。
今年二月,我们自己搞了个研讨会,请到了几位媒体朋友一起讨论企业和媒体的关系。期间,《财经》杂志的马克说:“企业和媒体就像丛林中的树木,要一起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eco-system)。”此话记忆犹新,的确,当如此。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 篇4
一、社区体育消费的差异性
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 以及对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地增大。社会发展趋势, 决定了体育健身事业在我国社会综合持续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中, 经济基础和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是关键环节。
在经济基础雄厚、体育意识较强的欧美国家, 体育健身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 占有家庭消费的相当比重。消费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人们必须通过消费保持生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创造能力。消费是满足人们生存活动的各种需要, 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 也是社区体育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依据。
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1. 带动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起, 我国就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 社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 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既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又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是第一产业中极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社区体育以其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服务为中心, 以健身、娱乐消费为特点。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生活质量大为改观, 人们的体质在增强, 技能在发展, 心理状态在改善, 余暇生活趋向健康和充实, 人际关系得到建设性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体育事业统计调查的结果表明, 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1994年~1998年,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消费增加了115%, 1998年的城市社区体育消费额是1994年的2.1倍, 达到1000亿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 城市的社区体育已成为提高城市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因此, 也就成为社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 社区体育服务成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解困措施之一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 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 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在第三产业中, 对于再就业人员来说, 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社区服务业, 而社区服务业中体育服务市场最有前途。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内容而成为服务性经济, 也就是说, 运动健身、娱乐观赏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发展体育产业的权力。
3. 社区体育服务对推进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启动住房消费市场起积极作用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决策。据统计, 在总需求中, 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三分之一的份额, 而消费则占一半甚至更多, 其中住房消费成为政府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 要想加快城镇经济商品化改革步伐, 启动住房消费市场, 必须抓好居民住宅区的配套建设, 加强发展社区文化和各项事业, 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健身运动、娱乐、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三、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体育, 体育促进社会建设, 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 这既是已往社会实践中可以观察到的规律, 也是对社会生活建设未来建设的合理预期。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当口, 强调社区体育建设, 对促进社会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对于社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区文化中体育消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合理引导。 (2) 运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社区稳定特色的合理形成。其中包括:中青年男子和妇女运动形式的稳定特色;老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儿童、少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婴幼儿体育的启蒙和开发;社区之间或社区内运动竞赛的组织和管理。 (3) 资金投入的长短流程与习俗和体育馆等硬件建设发展的合理引导; (4) 社区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建立与发展, 包括业余体育服务人员的因时、因机培训和专业体育工作者及专业体育服务机构的发展。
摘要:社区经济作为一种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可将社区内互不相联的各种经济成份变为利益共同体, 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 从而带动社区乃至更广区域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社区经济,经济增长点,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05
[2]卢元镇等:《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02
对构建社区与居民和谐关系的研究 篇5
摘要:社区作为油田的“大本营”“大后方”,构建与居民的和谐关系,对于更好地履行保障油田生产、服务居民生活的职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与居民之间存在问题和主要矛盾的论述,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从明确责任义务、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沟通交流、推进角色转变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区与居民和谐关系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社区;居民;关系
上世纪末,胜利油田将后勤服务职能从主营单位分离出来成立了社区管理中心,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市场条件下社区运作模式、具有胜利油田特色的管理架构和运行体制,但其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就是要服务好小区内居住地油田职工,构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团结和企业的发展。构建社区与居民和谐关系的意义
1.1 有利油田发展。
油田小区居民大多是油田职工,社区职工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既是社会上传统的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又是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关系。受国际油价始终低位震荡的影响,油田生产经营全面进入寒冬期,保效创效形势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消除勘探开发一线职工的后顾之忧,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为油田全力夺取寒冬期生存发展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1.2 有利社区提效。
构建社区与居民和谐关系,双方关系融洽,有利于预防、减少纠纷,社区可以有效降低在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的大量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将更多精力投入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依托社区与居民的良好关系,居民履行应承担义务的自觉性势必提高,也会有更多热心居民愿意参与小区管理,在秩序维护、环卫绿化、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社区全方位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1.3 有利提升社区形象。
构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既是对社区品牌最有效的公共宣传,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展现“社区真情奉献居民、居民真心支持社区”的良好氛围,为社区建立良好的“形象”,形成知名品牌,为拓宽发展空间,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影响社区与居民关系的问题
2.1 社区服务质量问题。
社区服务质量不到位,易引发居民不满,影响与居民间关系,决定服务服务质量首要是人员因素。一是人员老化严重。比如在胜东社区康西物业站,30岁以下职工人数为0,30岁至40岁的占27.8%,40岁以上占72.2%,队伍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制约服务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质量。二是结构性缺员情况严重,特别维修力量严重不足,1444户小区仅有维修人员4人,且许多维修设备配置不全,导致许多居民的报修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引起许多居民的不满。
2.2 物业收费问题。
社区与居民因同属一个油田企业,完全市场化的物业收费机制尚不完善,退休、家属等群体享受物业费减免,导致居民在自身定位上模糊,影响主动缴费积极性。加之政策宣传不到位,使许多居民对物业站的困难不理解、不信任,易引发物业收费困难。曾因收费问题,发生过辱骂收费员等现象,物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2.3 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小区建成年代较早的楼房出现的房屋漏雨、墙面渗水等问题,本应该是老旧房屋本身的缺点和小区改造才能解决的问题,但居民易将怨气转嫁到社区,对社区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
构建社区与居民和谐关系的措施
3.1 摸准居民思想动态。
了解和全面掌握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是能否构建社区与居民和谐关系的基本前提,特别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或易引发不满的焦点问题,重在超前掌握动态,超前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我们曾通过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活动,先后征询了1100多名职工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全面掌握了整个区域内在岗职工、离退休、内退、协解、家属、残疾人、待业人员等11个不同群体和人员的准确情况,以及他们关心的重点问题,既为居民群众倾诉心声、表达意愿、反映情况、消除怨气提供了平台,也为社区找准提高服务水平的着力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2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通过组织小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将有利于提高小区居民的归属感。我们成立了百人秧歌队、舞蹈小组、合唱团等一系列兴趣小组,引导2000余名居民积极参与到“火红的五月”等小区文化广场活动中来,自编自演了“胜利舰”奔小康大秧歌、《和谐大家园》等一批好节目。活动中,大力宣传文明居住,提升居民文明居住意识,带动居民参与清理楼道杂物、清除小广告,营造了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
3.3 发挥小区老党员的引导作用。
小区中生活着许多老党员、老革命,他们虽然退休赋闲,在融洽社区与居民关系方面,依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凝聚老党员、发挥老同志余热,把愿意参与小区建设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形成工作合力。围绕解决物业收费难题,由老党员出面进行物业收费政策宣讲,做通拒绝交费居民思想工作。比如,胜医西区一户居民拒交物业费长达2年,通过党员服务社管理人员和老同志共同做通思想工作,补交了2年欠费400余元,一次性提高物业站收费率1%。
3.4 加强居民自治服务组织建设。
浅谈图书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篇6
面对蓬勃兴起的社区建设来展开我们图书馆的服务,是我们的出路之一。就尖扎县来说,尖扎县的社区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这些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调查研究,充分把握住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的基本路子,依靠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计划,必能使我们图书馆的工作有新的成绩。
从另一角度说,社区的兴起与发展给了我们图书馆以新的发展契机,要以积极应对的姿态针对不同的社区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服务,将图书馆建设与社区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应该如何应对?在这种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图书馆自身的功能如何强化、转变,这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图书馆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中心,所谓的中心是指图书馆一方面是最大、最集中的文献收藏机构,这些文献包括一切记录知识的载体,如图书、期刊、专利、科技报告,以及唱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它是人们进行科研和生产必需的信息来源。
另一方面,我亦以为是最主要的方面,图书馆又是提供文献服务最主要的机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由于大量地采用现代化技术,图书馆可以说是社会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即使在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图书馆所担负的文献信息传播的作用和功能及任务也是十分重要的。
改革开放在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转型也随之而来。社区的重建与新的整合便是其中之一,如何在区建设过程和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使图书馆的作用渗入其间,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换言之,怎样才能使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传播与建设和社区建设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并能相互促进、发展。
从社区建设方面看,尖扎县的社区处于起步的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尖扎县的社区建设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把文化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和一系列作用同社区的建设结合起来,是我们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因为我们知道,社会的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图书馆是收藏和传递知识产品和信息产品的部门,是政治、经济、生产、科技文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收集、整理、传递文献信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机构,图书馆从创立之日起,一直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笔者认为,当前,在图书馆同社区的关系方面,还有许多可以开拓的领域,尤其是针对我们地区发展的特点,制定出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如:面向社区为社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图书馆应向社区多角度多层次地渗透,积极扩大服务层面,为各种类型的社区提供各种信息文化产品。同社区结合,针对其特点,开发声像资料,促进社会教育,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富教于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二次文献检索体系及各种专题资料的汇编工作,改进文献组织加工方式。知识信息、技术信息、动态信息,甚至综述类和工具性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各种类型和特色的社区服务。要以图书馆为纽带,促进各社区的联系和交流。
我们应着手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信息资源相对不是利用率低的问题
要使公共图书馆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及物质文明的建设中,信息化的要求中提供广泛的,深层次的服务,作为图书馆的自身必须解决如以下的几个问题:如信息资源相对不足,利用率低的问题。
要重视的问题在与社区用户的需求与信息源之间合理的沟通。
二、图书馆服务设备的短缺,服务手段落后的问题
随着各种类型社区的发展及逐步的完善,它们对图书馆服务质量与内容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何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手段服务于各级各类社区,是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加强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社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的要求亦是全方位的,图书馆要加强同各类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联系,加强同社会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要形成一个职能统管体系,发挥图书馆的整优势。只要这样,才能在社区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针对社区建设的发展来探讨图书馆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大的命题,本文只是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和建议,意在抛砖引玉,有待于同行的进一步讨论。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关系辨析 篇7
1 生态社区发展误区
作为一个新的概念, 生态社区被人们赋予无数的内涵, 由于对于生态社区的概念界定不一, 理解深度不同, 使得城镇生态社区的规划出现很多问题。
(1) 认为生态社区是全新的社区, 进行对传统社区的大规模拆除, 按照所谓的“整齐划一、环境优美”的社区环境来进行建设。
(2) 认为生态社区的生态体现就是绿化率和绿色节能技术, 产生了大量的社区片面强调绿化率, 用节能技术简单堆砌而成。
(3) 认为生态社区需要单独来维持其生态性, 形成大尺度围合的社区区域, 与城镇联系较少, 缺乏融入性。
生态社区发展的误区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 传统社区的大规模拆除使得城镇失去原有的活力, 使得社区建筑和文化传播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而新社区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建设, 千篇一律, 没有自身的特色。绿化技术的简单堆砌应用, 使得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所谓的生态社区中, 但是并没有获得切实的生态生活的享受,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尺度封闭的社区建设, 破坏了城镇的连续性, 导致城镇公共设施与社区设施不能实现互动, 给居民造成极大的不便。
2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的关系
生态社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但是绝不是一个全新的产物,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之间是关联与并存, 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对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辨析。
2.1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并存
传统社区往往存在服务配套设施欠缺、技术手段落后、服务半径有限的问题。当前对待城镇旧区的改造大多采取大规模的“推光式”改造方式, 使大片单一功能的高档住区以“新村式”的面貌搬到了城内[2]。但是城镇的活力需要各色各样、年代不同、风格不同的建筑, 传统社区有其积极的存在价值。因此, 生态社区的生态性不是简单体现在拆除进行全新的生态建设, 也体现在对于传统社区的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合的改造和改建, 将其核心的不易改动的部分保持下去,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生态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改善社区生存品质。将传统社区进行适度的生态改造, 也可以称之为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的多样性体现在评判标准的多样性, 在这些改造的社区中实现传统社区的影子与生态社区并存。
2.2 生态社区对传统社区文化继承
传统社区的社区文化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了变化, 生态社区增加了很多例如网络虚拟文化等新时代的社区文化。但是传统社区文化中的精髓是我国居民内心深处所需要的, 相较于现在大规模社区中零零散散居民进出, 淡薄的邻里关系, 人们越发怀念当初邻里互相帮忙, 扎堆下棋打牌, 老人小孩随意奔跑嬉闹的场景。因此, 生态社区不是完全构造全新的社区文化, 而是在继承传统社区文化的基础上,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此基础上加入时代的元素, 创造属于国人自己的生态社区文化。
2.3 生态社区是传统社区功能发展
传统社区主要是解决最初的居住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居住需求, 对传统社区中的生活设施和居住条件有更高的要求。而生态社区侧重体现高品质的居住品质。生态社区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以外, 还注重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社区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居民获得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获得生存品质的提高。但是, 这些需要以传统社区创造的可居性为前提, 居住是社区的核心功能。因此, 生态社区是对传统社区居住为核心的提升和扩展。
3 总结与发展
城镇自古至今延续下来、蓬勃发展, 与自然界的森林一样。社区作为城镇中的植物, 要想繁荣茂盛, 需要从根传承到枝叶。传统社区解决的可居问题, 以及潜移默化长久形成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生活方式等就是社区存在的根本, 而新时代要形成枝叶繁茂的生态社区, 不应当将根去除, 而是应当继承精髓而发展其广度和深度。同时, 独木不成林, 要想取得长足发展, 生态社区应当融入在城镇这个广袤的森林中去。
参考文献
[1]傅璟.中国传统民居环境生态特征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06.
[2]钟力.混合使用型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黄衫.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0.
构建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的研究 篇8
1.1 课题背景
平罗县于2006年8月, 正式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学校发展计划 (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 ) 项目, 全县有42所中小学被确立为项目学校。
学校发展计划 (以下简称SDP) 项目实施前, 由于学校与社区互不隶属, 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对脱节, 教职工与社区群众很少交流。社区群众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而很少关心学校的管理和发展, 对学校缺乏了解和理解, 很少在各方面对学校给予支持, 很少提供社区资源支持学校建设。学校也很少提供软、硬件设施供社区群众享用, 也没有主动邀请社区参与制定学校的发展计划。所以, 学校教育缺乏与社区的沟通, 双方难以形成共识, 不能很好地发挥互助合作的效益。这对学校和社区都造成资源浪费, 更不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1.2 研究的意义
(1) 为了使社区和学校共同参与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全面而具体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 鼓励学校和社区成员承担起改善教育的责任, 使社区干部群众认识到教育责任。社区能够发现当地可以挖掘的资源, 不再消极的“等、靠、要”, 把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和自力更生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3) 促使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使社区干部群众认识到学校是属于社区的, 帮助学校就是帮助自己, 是为自己办学, 而不是为别人办学。增强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 提高参与的能力。
(4) 开展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 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最终实现社区和学校共同进步。
2 研究内容及方法和原则
2.1 研究内容
(1) 调动社区参与制定SDP的积极性。
(2) 探讨学校与社区互动交流主要方式方法。
(3) 构建学校与社区的新型关系。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收集、分析、整理、综合有关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的文献材料, 获取所需的信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指导研究实践。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提升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参考文献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确定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方法等。
(2) 调查分析法: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社区群众面广, 且比较分散的特点设计问卷, 广泛征求社区群众的意见, 寻找学校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全面而具体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 以构建应对策略。
(3) 访谈法:
通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社区群众大会, 走访社区相关成员与之交谈, 了解他们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看法、意见、建议等。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有目的谈话, 以寻求研究资料。
(4) 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改进学校实践为目的。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与专家合作, 将问题确定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将研究与实施行动相结合, 研究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5) 经验总结法:
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 不断验证, 修改提高, 形成成果。
2.3 研究原则
(1) 实践性原则:
重视学校与社区交往的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改进对实践的认识和改进实践发生、发展、变换的情境、环境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课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再进一步指导实践。
(2) 应用性原则:
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 是否改进了学校与社区关系现状, 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是否有利于创设适合社区和学校发展的环境。
(3) 合作性原则:
构建学校与社区的良好关系, 必须具备合作精神。合作是学校和社区友好相处的基础, 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只有进行真诚有效的合作, 才能真正构建出良好的关系。
(4) 互利互惠原则:
构建学校与社区的良好关系, 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学校与社区中的其它部门、单位, 不分大小, 实力强弱, 其地位是平等的。如果一方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而另一方只尽义务却不享受权利, 这样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只有平等互利, 才能努力实现双赢的局面。
3 研究过程和开展的主要活动及成效
3.1 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
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 参加自治区SDP∕PTT培训, 组织县级培训, 指导校本培训。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 实施阶段。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 组织引领项目学校, 开展丰富的学校与社区互动交流活动, 开展构建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的行动研究。
(3) 深化研究, 总结推广阶段。
自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 继续深化构建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的行动研究, 及时对研究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 将成功的经验在全县各学校推广实施, 构建新型的学校与社区关系。
3.2 主要研究活动
(1) 分层培训。
在县级项目专家参加自治区级项目培训的基础上, 分别组织了项目学校校长和部分校级项目专家、全县非项目中小学校长、全县骨干教师分层次的培训。并扎实开展了项目学校的校本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SDP通识培训》、《PTT通识培训》, 其中包括如何征求社区意见, 如何进行快乐校园建设, 如何绘制社区地图, 如何画问题树, 如何对征求的意见建议进行排序等内容。
(2) 调查研究。
项目学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 社区群众大会, 到社区群众中进行访谈, 发放问卷, 征求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崇岗九年制学校召开了1次社区大会和4次学生家长座谈会, 访谈群众186人次, 发放问卷1421份;灵沙九年制学校召开了1次社区大会和4次学生家长座谈会, 访谈群众253人次, 发放问卷3150份, 征得意见建议6类219条。对征得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类、优先排序, 研究解决办法, 制定行动计划, 实施计划。并及时向社区群众代表反馈学校计划执行情况, 进一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使项目工作做的更好, 课题研究更具实效性。
(3) 开展丰富的联谊活动。
项目学校与社区为增进了解, 加深理解, 开展了大量的互动联谊活动。如:陶乐小学邀请社区17名离退休老干部与学校17名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 使老干部老有所为, 使孩子们感受了亲情, 变得更加开心快乐。请退休老干部定期来学校讲革命故事, 进行“廉政文化进校园”、“八荣八耻”等内容的专题讲座。邀请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代表到学校观看文艺节目, 与学校师生共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多次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对孤寡老人进行慰问服务活动。多次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学校体育运动会, 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接力赛跑和绑腿赛跑等“亲子互助”活动。社区也组织了20人的慰问团到学校进行慰问文艺演出活动。
(4) 以点带面, 普及、深化项目工作。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校与社区关系构建较好的学校, 重点给予指导和扶持, 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学校与社区互相理解支持的相关实践活动, 使之成为项目的亮点学校。在二闸九年制学校、灵沙九年制学校、陶乐小学、东风小学等亮点学校, 召开现场会。请亮点学校介绍构建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好的经验,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自2008年4月开始, 用项目学校的标准要求非项目学校, 以“两基”迎国检和创建教育强县为契机, 强化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的构建, 使该课题研究工作在全县展开, 深入实施。
3.3 初步成效
(1) 学校和社区互动交流, 构建了新型关系。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价值标准, 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如:学校、乡镇、行政村或自然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宗教场所等。学校属于社区内的特殊成员。学校在制定SDP过程中, 通过召开社区大会、学生家长会, 组织家访、访谈, 请社区各界人士参观学校, 给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等诸多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 献计献策, 这本身就是互动交流的过程。在SDP实施过程中, 强化了学校和社区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校主动征求社区意见, 社区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 关心学校发展, 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学校努力做好为社区力所能及的各项服务活动。这些交流互动加深了相互了解, 增进了理解和信任。使社区逐渐认识到学校是社区的学校, 学校逐渐感受到与社区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交流互动, 初步形成互相支持, 友好相处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2) 学校和社区互相支持, 促进了“双赢”。社区资源指可用以协助社区解决问题, 满足需求、促进发展成长的一切动力因素;学校资源是指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可开发利用的各种条件和保障。学校和社区资源都包括自然环境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组织资源等。学校和社区互相支持,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是项目的一大特色。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社会有志之士慷慨解囊支持学校的硬件建设。乡镇为学校无偿提供土地扩大校园, 新建厕所, 翻建围墙。社区群众义务拉土铺垫低洼的校园。企事业单位为学校铺建道路、硬化校园, 解决冬季取暖用煤等等。其中, 崇岗九年制学校争取社区资金83万元。社区和群众无私支援学校建设的范例在平罗县不胜枚举。实施项目以来, 平罗县通过企事业单位帮扶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构建企事业单位支持学校机制, 3年来, 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学校金额达486.38万元, 推动了学校渐进式发展。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 许多项目学校,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积极支持乡村搞科技培训和党建培训;节假日对社区开放图书、阅览室和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学校教师义务承担农村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教学任务, 协助社区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活跃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受到了社区的普遍欢迎。通过“项目”的实施, 对学校和社区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通过资源共享, 使学校社区实现了“双赢”。
(3) 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 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模式。过去, 办教育是政府搭台, 学校演出, 社区观看。通过项目的实施和课题研究, 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社区大合唱的局面。目前, 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存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两种基本模式, 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 公办项目学校中政府实施宏观管理, 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社区协助学校管理, 为学校当好参谋, 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学校。学校为社区群众提高智力、知识服务, 为政府和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后备人力资源。崇岗九年制学校的副校长顾永国说:“反思SDP项目实施的过程, 我们深切体会到:学校的发展需要社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其决定因素在于人, 对社区的每个人, 要求其积极献言献策,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起使, 必须深刻认识到学校属于社区, 社区融入学校, 校荣社区荣, 校耻社区穷, 学校和社区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 相互取长补短, 立足长远, 共同发展, 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通过项目的实施, 使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拉近了学校和社区群众的关系, 改变了过去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绝的状态, 强化了社区各界人士对学校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使社区资源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和利用。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4) 学校与社区齐抓共管, 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过程中, 学校重视与社区共建, 举办家长学校, 向学生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等知识。教师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交流对学生教育情况及学生成长状况。如:灵沙九年制学校, 组织九年级任课教师提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家访, 介绍中考复习情况, 交流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压力配合学生应考, 鼓励学生正常发挥学业水平, 使该校的中考成绩稳步提高。学校聘请社区派出所所长、公安司法领导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 定期为学生进行法制讲座。聘请武警中队战士、武装部干部为军训教官, 对学生进行军训。社区向学校开放图书馆、展览馆、旅游景点、敬老院、看守所, 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工商、税务、城关等部门协助学校进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
4 促进学校与社区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4.1 行政管理是发展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有力保证
在构建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 一头热一头冷的消极现象。同时, 在互相开放场所、设施等互动交流中也难免会出现安全等问题。行政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如:“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制度”, “社区与学校互动交流评价考核制度”等。以此引起双方的高度重视, 保证互动交流的正常开展。因此, 行政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手段, 可以为学校与社区关系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评价, 为学校与社区关系提供必要的行政保障。
4.2 强势群体是发展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助推剂
构建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的过程中, 最活跃的是由学校校长、主任, 社区行政领导、企业家、宗教人士、村长、居委会主任等群体。平时他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多, 对社区和学校基本情况比较了解, 这个群体属社会强势群体, 有很强的号召力。因此, 必须充分调动这个群体的交流互动积极性, 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同时, 不能忽视弱势群体, 也要倾听他们的呼声, 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4.3 善用资源, 开展多种内容及形式的有效互动是发展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基础
社区和学校存在着比较丰富的可利用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其中不乏存在着尚未发现的有一定开发价值的隐性资源。只有充分开发和创造性利用各种资源, 积极开展能为对方带来实惠和善意的交流活动, 才能真正被对方所认可, 才能努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互惠, 产生信任、依赖感。为了使双方能保持对互动交流的热情, 还应该努力实现交流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结果实用化。
4.4 传承当地文化、体现本土特色、是学校与社区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创建和谐的学校与社区新型关系必须有创意, 要在互动交流中传承当地文化, 体现当地特色。要将学校与社区共建与当地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与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传承本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互动交流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使互动双方感到亲切, 容易接受, 乐于参与, 才能促进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社区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篇9
1 社区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
1 . 1 体育发展与物质生产水平的协调
体育设施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体育设施就不能形成完整的体育项目。生活中常见的篮球、足球、田径等等,都是需要相关器材和场地的。就如篮球不能离开篮框,足球不能没有足球场。体育项目一旦缺失了体育设施或器材,就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而体育的设施又是由生产水平所决定的物质组成,体育项目的运作,体育场地的建设无不考验着物质生产水平的发展。在世界各国中,有的国家大街小巷遍布运动场所,但有的国家却很难看见体育的身影。究其根本,在于不同国家的物质发展水平的不一致。马洛斯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的追求从低等的“生理需求”逐渐进化到高等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同国家的经济物质水平决定了国人的需求层次。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早已度过了最低等的“生理需求”,体育场所的遍布体现的是一种包括对身体素质、体育素养、运动趣味等多元素的综合性追求,已经上升到了高等的需求层度。而落后国家还停留在以“吃饱饭”为原始追求的低层需求中,对于体育场所的建设自然是可有可无决定其需求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程度的经济水平所折射出的物质生活。因此,体育的发展不能脱离物质生产水平并与之协调。
1 . 2 社区体育与社会经济相协调
社区体育作为体育与社区服务的综合体,不仅承担着锻炼公民身体素质,提高公民体育素养的体育任务,更是承担着提升我国社区经济水平、促进社区产业发展的经济任务。在我国现在的环境下,社区体育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主流的体育形式,其普及率已从各大一线城市覆盖到二级城市甚至市下的县、镇。在广泛的普及程度下,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民众体育热情和对社区体育项目的极大欢迎,社区体育为社区服务行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同时,社区体育的发展吸纳了各不同阶段的人群,扩张了劳动力,并在新市场的开辟中促成了下岗员工的再就业,有效提升了社区经济水平。此外,社区体育扩大了我国体育消费的内需,增长了购买力,促进了我国经济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一方面来自于物质资料再生产所提供的物质保证,即物质财力的保证,包括来体育建设场地、设施、器材等大量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再生产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其需求程度直接决定了各类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并直观反映了体育的经济结构。社区体育很好的结合了物质再生产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与社会经济相协调,优化了经济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 社区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制约性
2 . 1 社区经费制约社区体育类别
对体育项目的经费投入制约着体育的类别,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其经费的投入大小也不一样。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大经费投入的如足球,需要考虑场地面积、草坪种植、场地设施等众多经费计算。小经费投入的如乒乓球,只需要一张乒乓球桌。因此,社区服务产业对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数量制约着社区体育的类别。
2 . 2 社区体育种类制约社区经济收入
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服务行业的一种,是社区经济的来源形式,旨在社区文化中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在不同的体育种类中,所带来经济效益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社区经费投入越多,相应的经济回报也就越大,这是体育种类制约经济收入的基本规律。比如,社区投入经费修建足球场,那么以足球场为基础,首先可以举办大规模的足球比赛,能够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并吸引投资方、广告方等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其次可以开展各类文娱活动,综艺晚会、歌舞表演等,为社区增添人气,刺激经济增长。最后,还可以在民众热情的体育环境中有效引领群众进行体育消费,稳定的发展社区经济。在投入大量经费修建了足球场后,其经费的支出也会在形式多样的经济运转体系中得到回报。如果修的只是一张乒乓球桌,就不会有这么广泛的收益途径,也不会获得巨大的收益效应。因此,社区体育的种类决定了其根本的收益,社区经费的支出与收入成正比。
2 . 3 社会经济制约社区体育发展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水平,这决定了社区体育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是国家水平的体现,是一切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原始动力。社区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形式之一,又占据着社区体育在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任务宗旨,是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者。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区经济制约着社区体育,而社会经济又制约着社区经济,这是三者之间的基本概念。同时,社区体育是社区经济的来源形式,而社区经济又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遵循由小及大,紧密相连的关系顺序。在社区经济的服务产业中,社区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区体育的开展规模。因此,只有努力地发展社会经济,才能在我国现行经济秩序下实现社区体育质的飞跃。
3 社区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转换性
3 . 1 社区体育转换为劳动力质量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经衍生了众多代替人类劳动力的工具,但是并不意味着人类就能够与劳动力相脱离。有关数据显示,近20年,德国患心肌梗塞的人增加了20倍,而其中有30%左右的青年是因为缺乏体育活动所导致的肌肉力量不足。在劳动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劳动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积极的投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中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质量,有效的以体育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 2 社区体育转换为出勤率
身体素质不仅与劳动力质量有着重要关系,同时也是各劳动力生产部门出勤率的重要保障。前苏联的研究资料表明,1966年到1969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劳动者相比于平时不运动的劳动者,多创造了2%~5%的劳动价值比。而在1979年,因为苏联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普及,大幅降低了病假请假次数,直接比去年增加了90多亿卢布的总收入。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普及的大众体育,覆盖面较广,参与人数众多。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最佳发挥体育锻炼的运动功能,提高人们身体素质,降低患病率,从而形成劳动出勤率的重要保障。
3 . 3 社区体育转换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动力
社区体育的发展,开辟了社区服务行业新的市场,必然会加大对体育产品和劳动的需求。常见的体育产品如运动工具、运动服装、运动器械、运动饮料等都是伴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而社区体育的发展也势必会促进体育消费的需求,从而将社区体育活动转换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1984年,奥运组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第一次将奥运会与商业接轨,这让洛杉矶奥运会盈余2.36亿美元,成功的利用竞赛体育促进了经济的吸纳。由于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势必将是众多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柱,社区体育作为体育的分支,同样承载着其对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 篇10
一、“学习型社会”中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一) 学校对社区的功能
1. 学校为社区所有, 有助于社区文化的发展。
学校是有组织的教育系统, 也是培养儿童社区乡土观念的场所。学校可通过乡土教育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增进学生对地方人文景观的了解, 培养有关社区发展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而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2. 学校是社区的文化堡垒。
学校是社区的精神中心是社区中最具精神象征意义的所在, 在边远农村地区, 学校实际上是当地居民心灵上最能代表未来希望表征的地方。
3. 学校是社区的生活中心与资源中心。
在设备资源方面, 学校可向社区开放, 学校完整的教学设备和空间为全社区居民共享, 可成为社区居民大型活动、终身学习与休闲的处所。在人力资源方面, 教师是支持社区非正式活动或正式活动的重要人力来源;而学生透过社区公益服务, 也可帮助社区弱势族群, 参与社区的相关活动。
4. 学校为社区所辖, 也影响着社区的发展。学校
为社区所享, 可协助社区居民满足其需要, 同时改善社区的文化与生活, 共同建设和发展社区。
(二) 社区对学校的功能
1. 社区为是学校教育实践的场所。
社区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 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接受教育, 学校的教育要在社区里的实现, 才能使教育目标真正落实。其次, 社区的环境与生活, 也弥补了学校教育形式化的缺失, 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乡土文化与各种学习的机会。
2. 社区参与学校, 是支持学校发展的动力。
社区是学校所在地, 它为学校提供发展背景, 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作为居民的文化中心的学校, 社区对它的评估, 社区居民对学校发展愿景的认同是激励它用心办学的推力。
3. 社区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学的相关资源。
社区内的机构可为学生提供实际参观、访问或相关资料的服务。而社区居民与家长可以是配合教师教学的现身说法的资源, 及为学校提供咨询的对象。
4. 社区为学校提供价值基础, 给予学校教育反思与修正的机会。
社区问题会影响学校教育的推行, 在社区实际生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如卫生、生态、健康、终身学习或地方观念与生活习惯等, 都会反映出以往教育的结果, 并提供当前借鉴与反省的机会而反馈到学校教育系统, 作为端正教育观念、强化教学重点与实施教育计划的依据。
二、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历史演进
(一) 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阶段 (学校教育的产生至19世纪中期)
教育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初期, 因为语言文字的不断丰富, 人类文化的不断积累, 学校教育逐步产生。学校教育在漫长的古代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直至到19世纪中期与社会是相互隔离的。古代教育时期, 学校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是其基本特征。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本身, 而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 学校教育在根本上是与社会隔绝的。14世纪以后,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世俗化、人文化与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但当时过于将古希腊教育理想化, 学校教育形成古典主义倾向, 脱离社会实际, 形成新的烦琐哲学和形式主义。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 近代教育制度走向现代教育制度。在这一时期, 整个古代的旧的形而上学和神学知识体系被彻底打破, 孕育出了新型的科学知识, 这种科学知识逐渐控制了人们的整个精神生活, 它对公共教育系统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校作为知识的殿堂, 应为人们提供“周全”的教育。但传统教育理论的三中心论:“以学校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导致了教育与人的社会生活的脱节, 学校与社区处于一种两不相干的境况中。
(二) 学校与社区联合阶段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学校与社区联合是指双方更多的是职能之间的互补、互助, 但联合的结果并未改变各自的性质。虽然, 18世纪中叶爆发的产业革命可以看作是学校与社区联合的春雷, 并对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人员提出了要求。可是, “发端于丹麦的第—所以体现“为民众启蒙、为民众教育”的宗旨, 以青年与成人为教育对象的民众中学的诞生已是19世纪中叶的事, 而美国社区学院的雏形———第一所初级学院的面世是1896年, 即19世纪末, 正式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 蓬勃发展于50至60年代”[2]。这一时期欧美的教育革新运动在推动封闭隔离的学校走向社会和生活的同时, 也推进了学校和社区的相互联系。二战后, 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 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进程。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 学校和社区的关系逐步步入了学校向社区开放、社区参与学校的合作阶段, 社区对学校的作用得到加强。[3]如日本为了打破学校教育的封闭、僵化、单一化, 注入新鲜活力而开始的创办社区参与型的学校教育实验活动, 在实验活动中, 家长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活动中, 学校也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 形成了学校与社区联合的较好形式。
(三) 学校与社区走向融合阶段 (20世纪后期以来)
学校与社区的融合是指“为了达到含学校教育在内的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或者社区的终身学习活动, 形成一种崭新的教育、学习活动的形式”。[4]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 如果说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的要求;政治上的考虑等推动着学校与社会的联合向学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那终身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就为学校与社区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埃德加.富尔等人1972年写成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提出:这个社会“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 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 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5]也就是说, 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 人的一生要把教育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社会则应把所有的教育机会与机构统一综合起来, 形成一个能够随时随地向人们提供不同教育的一体化组织, 以达到学校教育与社区中的各种终身学习活动 (含多媒体远程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等) 与资源的部分共有化。
三、结为“生命共同体”———学校与社区融合目标
任何人的生活、成长都与社区密不可分, 学生个体素质教育的社会化过程的完成离不开社区, 社区是学生了解与融入社会的窗口。社区与学校应在平等、互惠的关系中, 建立起相互支持、协助及互动的管道, 共同构建“学社生命共同体”,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目标, 真正培养出适应人类进步与社会需要的社会人、现代人。
学校与社区结为生命共同体, 其途径是渐进式的一步步发展的:首先是以互惠为基础。所谓互惠, 既双方要基于平等的地位, 要尊重各自的立场与要求, 同时还要满足双方的目标。过去学校独立于社区, 很少主动与社区有正式的互动, 这种传统, 既不利于学校社区化的发展, 也不利于以平等的立场来看待家长与社区居民对教育的参与。如今, 要肯定学校是社区的一环, 社区居民有参与学校事务和发展的权利, 学校必需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 接受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同时, 既要满足双方共同的目标———增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成长, 又要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 实现利益共享。其次是相互分享运用彼此的资源。教育资源是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社区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 教育资源的组合与放大, 可使资源要素产生出倍增效应。因此, 学校要善于确认社区可用的资源, 如社区的居民、博物馆、展览会, 甚至社区的自然环境、森林、河川等都可以开发, 并加以利用, 以强化学校的教育效果, 实现教育的目标。而社区工作人员也要了解并利用学校的资源, 如师资、教育教学设备、学习场所等, 以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显然, 学校与社区若将对方资源视为可资运用的资源, 可使双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第三是彼此成为互为共同工作的伙伴。学校与社区要更好的发挥成效, 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应将对方视为共同工作的伙伴, 一起为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努力。如:都市绿化、环境污染、整顿交通、美化社区等问题, 双方可相互沟通与配合, 设法解决这些共同问题。这种方式通过双方共同的工作与活动, 一方面可解决共同的问题;另一方面, 也能增进学校与社区的相互了解, 发展学校与社区良好的工作关系, 增进学校与社区的相融。最后是等到双方都认识到彼此的相互需求, 全体居民也具有共识, 便可以进展到生命共同体的境界。
“生命共同体”体现为“学校社区化”与“社区学校化”。“学校社区化”是教育改革的根基, 学校社区化是教育改革的根基, 由于学校教育跨入了社区, 并以社区人士的参与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 使得学校教育更能切合社会的脉动, 符合社区的需求。[6]而在“学校社区化”理念实践的同时, “社区学校化”的理想才有实现的希望。总之, 通过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以及两者人力、物力的依存关系, 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发展的紧密融合, 以实现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理想。
四、促进“学社生命共同体”形成的对策
(一) 以形成正确观念为基础
学校与社区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历程, 而在推动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过程中, 思想观念的沟通统一是前提和基础, 因而, 应树立下列观念:一是学校服务的直接对象虽然是学生, 但间接的服务对象则应包括社区的所有民众。二是学校是社区的公共财产, 社区对当地的学校资源既有分享的权利, 但也有分摊责任的义务。三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学校应尊重社区特有的传统文化, 并在学校的教育规划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中, 吸收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 使课程设计既能适应学生的能力, 同时也关注到社区的需求。四是以民主的理念建构双方关系。
(二) 以政策性法律法规为保障
这里所提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 社区行政部门出台的文件以及学校本身的与社区的沟通计划等。如1996年, 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在《关于充实社区终身学习机会的对策》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司其职的基础之上, 在学习的场所或者学习活动诸方面, 将两者部分地融合起来, 并形成一个教育青少年儿童的整体”。2004年, 在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 强调了要落实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社区教育”的任务。可以说, 发挥社区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方面。因此,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区也应以形成学习化社会为目标, 积极推进学社融合。
(三) 以学校主动的规划为推力
学校为社区提供的校外服务除了可以促使家长增加对子女学习的关心, 更多地参与学校工作, 还能促使社区居民变得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的社区, 增强对社区归属感、荣誉感。因而, 学校作为目标明确、有系统组织的专业机构, 应以主动、开放的态度, 积极展开社区良性互动的关系。其间, 除了主动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学校的活动之外, 也可适时向社区展现学校的教育成果, 增进社区对学校的了解;同时, 学校还要主动了解社区的需要, 为社区举办社区发展所需要研修或活动, 为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机会。
(四) 以多元化的学社融合形式为抓手
学校与社区融合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一是形成灵活多样的家校联系方式, 使家长在协助学校事务、自主参与学校教学和对子女辅导的相关决策等事项上, 起到更直接筹划与主动参与的积极功能。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活动, 体验社会角色。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公共活动, 可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 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三是学校师生与社区居民全员参与解决问题策略。社区居民应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 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学生也要积极投入到以社区为大背景的学习环境中去, 以研究和解决社区的问题为己任。教师也要投身到社区发展与研究工作中去, 成为社区发展的参与者与关心者。学校师生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能使学校与社区的融合更加充分和广泛, 使双方都获益, 进而促进这种关系的不断发展。
总之, 学校与社区融合的问题, 在当前已经不再是概念性的议题, 而应是直接涉及实际的落实与实践问题。对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政府、学校、社区应予以积极地面对, 除上述对策外, 各地区、学校还可通过积极探索各自的学社融合体系, 开发学社融合的新方式, 设立以社区体验学习、志愿者实习、自然体验学习等活动为主的体验学习课程等形式, 促进“学社生命共同体”的形成。
摘要: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场所, 而社区是其生活的主要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相互隔离, 到相互联合, 然后走向融合的发展阶段, 最终以通过形成“学社生命共同体”的形式实现终身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学校,社区,学社融合,学社生命共同体,对策
参考文献
[1]范诗武.论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J].教育探索, 2003 (3) 49.
[2]杨应菘著.各国社区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3-6.
[3]李春生, 康瑜.终身学习背景下学校和社区关系的重建[J], 比较教育研究, 2002 (4) 45-46.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社区银行;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44-3
0 引言
小微企业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经济“新常态”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但长期以来,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存在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传统银行由于体制、风险及效益等多方面的考虑,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出现了很大偏离。大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造成小微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其健康持续的发展。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在“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的战略指导下,社区银行快速发展起来。社区银行的概念来源于美国,是对小型商业银行的统称。我国对社区银行的界定不完全统一,综合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从规模、服务对象、产权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定义,社区银行有以下几个特点:资产规模小,产权明晰,商业化运作,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个人。社区银行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定位小微企业及个人,服务范围广;另外,社区银行贴近社区及居民,在获取客户信息方面比其他传统商业银行有明显优势,有效降低了信贷成本。
社区银行是为满足小微企业和广大金融弱势人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产生的,它与小微企业有其内在的共生需求基础。
1 金融共生理论及文献综述
共生理论起源于生物学,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各要素按一定的模式形成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在这个环境中至少要包含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要素。1998年,我国学者袁纯清将共生理论运用到了金融学领域,分析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2002年由袁纯清编著的《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首次提出了金融共生理论,该理论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以一定的共生模式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金融共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正规金融与其他金融主体的共生关系研究。王宇露(2007)利用生物共生理论,分析了银行与各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银行与各其他金融主体之间总体处于和谐共生的状态。也有学者从企业与金融主体的共生关系角度进行了研究,何自力(2006)分析了银行与企业的共生关系,构建了银企共生模式的测度模型,经过实证得出大银行与大企业的共生关系更加稳定。金峰等(2014)研究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金融共生关系,贾楠(2015)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关系。对于社区银行的研究,学者主要从社区银行自身发展以及社区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王爱俭(2005)研究了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龙超(2011)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银行发展,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分析我国社区银行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小微企业。任银盈等(2014)讨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社区银行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谋求社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对金融共生理论以及社区银行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但关于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性的研究较少。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思考如何与对方更好的合作,尤其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商业盈利价值的同时,实现普惠金融,从而达到双赢。因此,本文分析两者在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共生关系,了解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共生关系的内在驱动力,为两者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 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形成机理
金融共生理论包括金融共生单元、金融共生环境和金融共生模式三个要素。本文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对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
2.1 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共生关系发生的主体,是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单位。在金融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是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小微企业和社区银行也就构成了金融共生单元。
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小微企业的外部资金需求总额为39.52万亿元,而各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只有17万亿元,资金缺口达22万亿元。
社区银行资产规模小,个人和企业是银行设立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商业化运作,以小微企业和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社区银行服务的空间范围主要是在社区内,与企业近距离接触,便于银行获取客户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社区银行还可以依据小微企业特点,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2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或结合的方式,金融共生模式就是指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之间交易、合作,产生共同效益,实现双赢的形式。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体,社区银行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透明等诸多不利因素,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小微企业的发展基本依赖自有资金积累,从而限制了其快速发展的路径。而社区银行的设立,其主要客户群体就是小微企业。社区银行深入社区,具有地理优势,容易接近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开展关系信贷。此外,社区银行员工走入企业,实地考察,降低了与客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社区银行规模小,经营灵活,易于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社区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够较快速获得资金,抓住投资机会、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等,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小微企业有了收益,又可把资金存入社区银行,成为社区银行的资金供给方。在放贷过程中,社区银行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水平。传统金融机构以财务报表、资产抵押等硬信息为放贷依据,而社区银行更注重关系型信贷,深入企业,了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依据其日常经营中采购、货款支付、销售合同、现金净流量等软信息来决定服务对象,将小微企业的产出信息作为自己的投入,不仅将资金进行了合理配置,同时还获得了商业利润。如此循环,社区银行将资金贷给小微企业,从而带动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企业增加了利润,居民增加了收入,企业和居民又将资金存入当地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就容易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从而为社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3 共生环境
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称为共生环境,金融共生环境包括经济政策、法律制度、人文及国际环境等等。
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银行对其投放信贷不足,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大环境下,由传统银行垄断的时期即将终结,只有构建多层次、差异化、多样性的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社区银行资产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信息反馈及时,经营决策灵活,弥补了大银行对小微企业一视同仁的缺陷,能较好地适应小微企业及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有效缓解和改善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
按照我国对商业银行准入规范的有关法律,即《商业银行法》、《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规定,没有不允许设立社区银行规定。
3 制约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共生的不利因素
3.1 共生单元自身限制
从社区银行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比如,很多社区银行,名义深入基层,把网店设在社区,但仍把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使社区银行背离了服务社区的设立宗旨。不仅不利于社区的发展,社区银行本身也会在同大型银行的竞争中居于弱势地位,还会形成同业竞争,降低行业利润。
从小微企业角度来看,资产规模小,产品单一,产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小微企业业主多数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理念,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忽视信用体系的构建,从而增加了与银行的沟通难度和外部融资难度。
3.2 共生关系不稳定
社区银行虽然定位服务于小微企业,但毕竟起步较晚,相对于庞大数量的小微企业来说,还无法单独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其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充分挖掘信息,不仅拓展了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还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社区银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社区银行深入基层,近距离接触客户、了解客户,进行关系信贷的优势将是极大的挑战。
3.3 共生环境缺少激励
虽然我国没有限制设立社区银行的法律规定,但是对于社区银行设置的限制比较多,阻碍了其健康持续发展。比如个人和企业是社区银行设立的主要资金提供者,而对于有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的中小银行在市场准入、经营内容和服务范围等方面的障碍却较多。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相关的政策限制也在逐渐放松,但放松程度还是很有限,所以要大力发展社区银行,首要任务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4 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建议
4.1 完善共生单元
首先,作为共生单元中的资金需求方,小微企业要改变发展思路,更新经营理念,以长远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为目标,规范自身建设。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的经营和运作,构建自己的信用体系,增强外部融资能力。
其次,作为共生单元的金融服务供给方的社区银行,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把社区居民作为自己的客户基础。社区银行内部要进行渠道的优化,升级硬件设施,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比如开设网上银行体验、手机银行体验等业务。此外,社区银行也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切实发挥社区银行利用软信息来服务社区的功能。
4.2 强化共生关系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社区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构建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网络,开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不同形式的资金需求。其次,社区银行还应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比如可以与社区、物业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自己的宣传力度,提高作为金融服务者在当地的良好形象。社区银行可就近招聘员工,这样员工对于当地社区的情形比较了解,且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其关系信贷的优势。此外,社区银行平时注意跟居民和当地政府的沟通,获得居民和政府的支持,从而与当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小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适合的中小金融机构如社区银行进行合作,注重提高自己经营能力的同时,增加与社区银行的沟通和业务上的往来,有贷有还,夯实与社区银行长期合作的基础。
4.3 优化共生环境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社区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小微企业和个人,社区银行的设立更多的要强调其社区服务功能。当地政府应根据社区银行对社区的服务能力给予支持,以提高社区银行服务社区的积极性,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各项支持,比如政策优惠措施和有关的强制性要求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法律要明确界定社区银行设立的目标,社区银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风险管理政策、信息披露等都应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
5 总结
本文引入生物共生理论,分析了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关系,社区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战略,其设立目标是服务于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想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也只能转向非传统金融。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关系,正是起源于我国还不发达的金融发展实际,两者具有共生的内在需求,促进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和谐、共生发展是金融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和路径。
参 考 文 献
[1] 袁纯清.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37.
[2] 龙超,邓琨.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银行发展——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1(8):150-152.
[3] 郭峰.农村二元金融的共生形式研究:竞争还是合
作——基于福利最大化的新视角[J].金融研究,2012
(2).
[4] 周梅.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融资互利共生性问题研究
[J].经济问题,2014(10):31-33.
[5] 贾楠.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金融关系研究——基于金融共生理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0):55-58.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 篇12
1.1 目的统一性
无论是社区体育, 或者是学校体育, 两者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 陶冶情操, 增强集体荣誉感, 培养人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另外社区体育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 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学校体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校园体育活动中, 学生可以抛开繁重的作业烦恼尽情的挥发汗水, 在运动场上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因此, 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阐释了社区体育的公益性, 尽管这样, 针对社区体育相对于校园体育来说还存在一个盈利性的问题, 这是校园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差异, 如何把社区体育融入到校园体育中来是我们一直要探讨的问题。
1.2 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社区体育是由每个家庭单位构成的, 而单个家庭同时也是社区的一份子。社区是联系人与人、家庭与公众之间的纽带, 在公共的活动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增强邻里之间的感情。社区体育在整个社会体系中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 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人民除了锻炼身体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学会如何尊重人, 在团体比赛中学会如何协助, 增强集体荣誉感。校园体育与社区体育在这方面也是相似的, 校园体育是由学生构成的, 他们可以进行个人的体育活动, 也可进行团体之间的活动, 同样起到培养相互协作, 永不放弃的精神, 所以校园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2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
2.1 关注信息的转变, 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互发展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社区体育逐渐地成为现代群众密切关系的新事物, 是人们群众体育运动形式的必然发展趋势。不过由于当前社区体育场所受到各方资源的影响, 人们群众展开体育活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性, 社区体育还存在盈利性的问题, 这大大制约的社区体育的发展, 好多群众反应人们属于老百姓的活动场所少, 即使盈利性的体育场所也经常定不到场所, 导致了当前我国社区体育融合程度不高的现状。针对此问题, 首先要统一认识, 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 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提出校园体育与社区体育可以进行一定的合作, 例如利用学校的资源吸引群众到校园来进行活动, 这样可以增加社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另外, 针对一些体育觉悟较低的社区, 学校也可以组织些教练到社区进行指导, 我认为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通过体育这个桥梁来打通校园与社区的连接。
2.2 建立社区体育的评价标准
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要求的相关政策, 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相结合, 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政府对家庭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情况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 要很好的发展社区体育, 就必须要建立评价标准来约束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集团中来, 社区体育是由单个家庭组成的, 我们可以尝试以单个家庭成员之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来评判作为社区体育的评价标准。
2.3 加强社区体育的服务系统
加强社区体育的服务系统, 主要是有两个方面来组成, 一是要硬件设施, 而是软件设施, 硬件设施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相关的具体惠民政策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 另外还可以通过社区的募捐来完善, 再加上体育彩票的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完善, 提高大众体育的硬件水平。第二社区体育要加强软件建设, 软件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 加强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具体来讲, 首先是做好大众体育信息网, 详细介绍各类体育信息和贴士, 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另外社区体育可以引导学校高水平的教练员到社区中指导工作, 把当今最先进的体育理念带到社区中来, 同时可以把健康体育的重要性向群众宣传, 增强老百姓对体育的正确理解, 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只有老百姓意识到体育健康的重要性, 加强软件和硬件的措施, 必然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3 结语
随着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们逐渐地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同时也把“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灌输入自己的思想,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强烈的, 然而校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定会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 同时两者之间的融合关系可以保证更多的人享用优质的体育资源。
参考文献
[1]范梅.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9) .
[2]周传志, 翟爱民, 杨冉.家庭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5) .
【我们与社区的关系】推荐阅读:
我们的社区四年级作文12-26
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计划07-12
年社区“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活动总结05-17
论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的关系11-17
社区与街道关系01-16
社区护士与群体关系12-20
或许不联系,才是我们最好的关系09-10
保护区与社区关系协调:方法和实践经验12-07
社区关系的特点有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