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设计前景

2024-10-18

绿色包装设计前景(精选9篇)

绿色包装设计前景 篇1

绿色建筑的含义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 能够满足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并且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内在要求和迫切任务,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建筑绿色化的有效前提及基础。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含义, 多种文献中都给出了类似相关的定义。目前普遍被大家接受的绿色建筑的含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1.1 影响绿色建筑研究和发展的因素。

环境、资源及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促就了国内外对绿色建筑研究及实践的起源和发展。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在当今世界的各种污染以及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消耗资源的报复, 如:温室效应、核污染、海啸等, 而建筑设计过程中造成的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依据绿色建筑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们对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展开, 国内外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著作及标准应运而生, 并且不断成熟和完善, 也创造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物。

1.2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而言, 虽然我国资源丰富, 但人数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处于末尾的位置,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很多时候只是关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却忽略了发展过程中对有限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 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因此, 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

2 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外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国外对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探索较早, 如:丹麦的太阳风社区、英国的贝丁顿零耗社区Bed ZED、美国的赫斯特大厦等, 都十分注重绿色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对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等设施的应用也非常考究, 尽量降低或者不使用石油等含碳燃料。国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探索实践起步较晚, 但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如:上海的印象钢谷、宁波的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就是绿色建筑的例子, 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大型的房地产开放商, 对居民社区的环境在设计建造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尽其可能地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很多学者也对绿色建筑展开了更为细致和专业的研究, 并推出了若干和绿色建筑相关的评价标准。

2.2 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 我们更应清晰地认识到,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首先, 我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用于指导建筑实践活动的绿色建筑方法体系, 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绿色建筑保障评估体系, 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探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 政府对建筑市场采用了过多的强制性手段, 而且没有完善与绿色建筑相适应的配套政策, 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应用, 阻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再次, 由于受到技术上的单一、推广应用平台的落后、盲目照搬国外建筑方法和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我们某些方面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落后。

3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及相关技术保障措施

3.1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目前对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个较大的误区在于:相当一部分人员认为绿色建筑就是要处理绿化及保温墙等方面问题, 把这几方面问题解决了, 就是实现了建筑的绿色化。诚然, 绿色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要发展绿色建筑, 就必须要求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建筑物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且需要不断探索更先进的施工技术、更新型的建筑工艺、更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及更完善的建筑管理模式等等。一些发到国家已经在建筑设计方案、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具备很多成功的经验, 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应用也较为完善, 从而能够使得建筑物在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基础上, 对资源的消耗最小, 同时也满足了建筑物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是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 是建筑师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重要环节。应该指出, 节能设计的理念应该将设计重点放在建筑物如何能合理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减小能源消耗, 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少用资源或不用资源。

3.2 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保障措施。

优化总体规划方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时, 要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和设计指标要求, 由于优化总体规划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故可以结合计算机软件等方法和手段对建筑能耗进行条件模拟, 并对建筑节能作出必要的效果分析。另外, 在建筑物的布置、场地的选择和开发、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太阳能的合理利用及建筑物的自然通风等方面也要进行仔细地斟酌及实践。加强建筑单体的标准化节能设计也是应该注重的方面。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应从源头做起,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就是这个源头和起点。应该指出,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和目前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发展的一种有机结合体。我国已经颁布了若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遵循这些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现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设计实施过程中, 要在建筑体形设计、围护结构、开敞式室内空间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节能设计。此外,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保障。这种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 是采用绿色新型保温环保的材料, 形成建筑结构保温体系, 并结合优化的设计, 在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等方面合理安排和优化方案, 并通过严格的施工, 建成绿色建筑。依靠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并结合科技的发展开发新的能源, 从而使建筑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针对上述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们要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绿色建筑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特点, 走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独特创新之路。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国情, 因地制宜, 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弱化政府的某些过度的强制性干预成份, 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宏观调控, 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的保障评估体系, 同时, 积极支持和增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有效推动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形成。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 全民的“绿色”意识将越来越被重视, 绿色建筑的节能理念将在社会生活中被日益推广, 对于建筑师而言, 应积极创造更多的绿色建筑, 为推动我国的建筑业不断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在阐述绿色建筑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针对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华.巴顿国际B区1#楼建筑节能设计[J].建筑节能, 2011, 39 (6) :44-46.

[2]周云林.多层建筑节能设计对策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08, 34 (6) :244-245.

[3]兰兵.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4.

[4]江步.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5]王等.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建筑节能, 2010, 38 (2) :64-74.

[6]李叶伟.多伦多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及其启示[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1.

[7]李珠等.“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研究[J].工程力学, 2010, 27:88-95.

[8]陈宏.低能耗的建筑单体节能设计策略[J].建筑技术, 2010 (22) :185.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发展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近几年来绿色建筑逐渐进入了国人的视线。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的六大指标具体如下: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1、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可再生能源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3、非传统水源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4、可再利用材料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类似于目前流行的3D打印建筑)

5、绿色建筑中住宅建筑的相关要求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乔木量≥3株/100m2绿地面积。

节能方面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当设计采用集中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以上是国家规范对于绿色建筑规定的摘录,下面就国内目前绿色住宅开发建设案例做大致的说明。

案例:当代MOMA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总建筑面积221426m2,建造中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

小区建筑包含有地下车库、8栋高档住宅塔楼、酒店、多厅艺术影院、幼儿园。8栋住宅塔楼及酒店由高位空中大型钢结构连廊连为一体,地下由中间的地下车库和地下室连为一体,乌瞰宛如盘旋上升的“中国龙”。在空中连廊设有会所,包括咖啡厅、画廊、图书馆、阳光游泳池、健身房、顶级俱乐部等休闲场所。整个小区是一个从居住到商业、从教育到娱乐的立体的建筑空间。

1.建筑节能方面,采用600mm厚外保温结构,使得室内热量不散发至室外。

同时将高密度交联聚乙烯盘管敷设在顶部混凝土板内,通过载体的不断循环,加热或对顶部混凝土板进行降温。传热以辐射为主,并辅助补充适量新鲜空气。夏季将冷水通入埋在混凝土中的高密度交联聚乙烯盘管中,冷水在夏季供水温度为20℃,回水温度为22℃,通过2℃温差来吸收室内热量,有效地解决夏季降温的问题;而在冬季,高密度交联聚乙烯盘管内的供水温度为28~C,回水温度为26~C,同样是通过2~C温差来向室内辐射热量。此低温差辐射方式的特点使采暖和制冷的效率高于空气对流,其辐射传热形式无其它传热形式因空气对流所造成的不适感。其均匀的温度创造出最佳的热环境。系统的自身工作原理可以使其具有很好的温度自动调节性能。

2、置换式新风系统绿色建筑技术。MOMA置换式新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24h均有新风,新风量标;隹满足人体的需求。新风量达到每个房间的换气次数为0.5~0.8次/h,每户新风量约300m3/h。按每户3人标准,每人新风量达100m /h,达到五星级酒店客房的设计标准。回(排)风由卫生间集中排出,经屋顶新风机组集中热回收后排出,新风机组带高效板式全热回收机器,新、排风无交叉污染,热回收效率为60%以上。MOMA的新风都从房间下部送出,以非常低的速度和略低于室内温度充满整个房间。居住者和其它室内热荷载加热新风,产生上升的气流。暖气流带着新鲜空气流八人的鼻子,带走了身上的汗味、人呼出的废气及其它混浊气体,最后,到达房间的顶部,从排气孔排出。

3、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绿色建筑技术。当代MOMA 日产生废水总量482t,其中58%的厨房及洗浴废水作为中水水源,约283t,通过中水站采用膜生物处理技术,经生物反应器、消毒装置等处理后全部用于商业、幼儿园、影剧院及部分住宅的冲厕,其余用于绿地、浇洒道路、景观水景等补水。考虑到噪声、异味及固体废物等不良因素对小区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处理设施中的两个水池,采用地下全封闭的建设形式设备的选择综合考虑噪声、检修、能耗等多种因素 在小区的整体规划阶段,充分考虑中水设施的建设形式和规划位置,尽可能降低管网建设、水池等系统的造价,并使中水构筑物更好地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融合。

4、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绿色建筑技术。考虑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及降雨量按季节分布情况,屋面雨水及道路雨水均通过管道系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小区内道路采用渗水材质,以利于雨水入渗绿化面积达21135.6m,有效地降低了地表径流。当代MOMA在景观绿地下修建了一个2000m2的雨水蓄水池,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供景观补水、园林浇灌使用。

據统计,该项目目前为全世界最大的地源热泵系统,室内温度保持在 20-26 度之间,室内相对湿度 30%-70%,室内声环境 35-45 分贝,是目前国内高舒适住宅之一。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刘品高、李勇,北京当代MOMA工程异形板无梁楼盖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会议论文【C】,2008。

[3]肖从真、李勇、李跃林、王铮、储德文,北京当代MOMA工程结构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会议论文【C】,2006。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前景广阔 篇3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要意义

嫩绿的青菜, 鲜活的草鱼, 晶莹的大米, 熟透的水果, 使人唾涎欲滴的绿色食品, 在我们不经意时已摆上了餐桌。绿色食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最大生存危机之一。现代工业文明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一百多年过去了, 当人类回首往事, 惊叹工业文明奇迹的同时, 发现地球已不再像以前, 蓝天、碧水正离我们远去, 工业污染, 环境问题, 能源危机等等, 正在困扰着“地球人”。空气污浊, 河流污浊, 我们的食物日渐爱到侵蚀;农药化肥, 虽然促进了蔬菜的生长, 但却使人吃了有些害怕;催化剂, 增长激素, 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却使食品丧失了原味。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 对环境的污染与损害日益严重。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积累, 不仅给环境本身而且也给食品生长带来不良影响。有些食品中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 如果长期食用, 日积月累将严重威胁和损害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食品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保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量在安全标准以内的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开发, 将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只要留心, 我们不难发现, 从肉类到蛋禽, 从奶制品到水果饮料, 城市居民已经有了新的爱好, 矿泉水流行, 野菜热兴起, 纯果汁畅销, 种种迹象表明:追求自然食品, 追求食品的自然风味, 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趋势。因此, 绿色食品将成为居民餐桌上的“宠儿”;绿色食品的潜在市场难以估计。

“绿色食品”是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的总称, 并非特指蔬菜等绿色食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它正是在人类加强环境保护、崇尚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绿色食品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 目前已形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生产标准, 即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严禁使用化肥、农药, 贮存中禁止使用化学药剂, 饲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绿色食品”的生产, 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到农药、化肥的使用, 从食品品质、卫生到包装储运, 都有高于普通食品中的标准, 即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这样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污染问题,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促进生产企业保护环境。

广大消费者不会不注意到, 绿色食品并不是可以任意命名的。“绿色食品”具有自己统一标识图案——绿色食品标志。太阳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是我国绿色食品的象形标志。它的图案为正圆形, 由三部分构成, 即上方的太阳, 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描绘一幅在明媚阳光照耀下, 作物茁壮生长的景象, 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优美环境的安全食品, 能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1992年, “绿色食品”标志已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 作为质量证明标志, 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农业部批准, 擅自己印刷, 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或经销假冒的“绿色食品”, 皆属侵犯商标专用权或假冒商品行为, 就会受到查处。绿色食品在国际上早已实行绿色标志制度。德国称“绿色天使”, 日本叫“生态标准”, 加拿大叫“环境的选择”。欧盟生态标志的图案像一朵鲜花、花瓣由12颗五星构成, 花芯是一个大写英文字母E, E是“环境保护”和“欧洲”的第一字母。

在国际上, 绿色食品也已被各国农业专家推为主导食品。目前, 国际上对“绿色食品”并无统一规定。我国农业部参照国际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食品标准, 制定了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

(1) 新产品原料产地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且必须经过农业部农垦环境监测中心的审定;

(2) 原料作物的生长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必须符合无公害标准, 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3) 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储运必须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 最终产品须由国家监测机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标准进行检测。面对这些严格的检测, 大多数食品只能望而兴叹。不过, 任何食品, 只要符合上述三条标准, 就会获得合格的“绿色食品”标志。

当今世界食品消费新潮

“绿色食品”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近些年, 国际绿色食品市场发展渐热, 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 日渐增多进口绿色食品;日本许多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都开辟了专售绿色食品的“生产柜”;英国约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总是关心和询问是否是绿色食品;德国许多企业积极生产绿色食品。随着绿色食品销量的增长, 英国、德国等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已大大超过本国的生产量, 需大量进口。国外绿色食品的消费量将会逐年增加。

近年, 在发达国家中兴起一股“重返大自然”热, 又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推波助澜。1992年“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 于1993年初正式加入“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浅析 篇4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 F45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6

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在1990年拉开了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立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朝阳产业,打造了一个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

近几年,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企业认证积极性高,获证企业及产品较前几年有所增加。绿色食品企业中有部分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但也不难看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道路比较艰难。企业应该把绿色食品产品优势和资源优势很好地转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获得良好而持久的经济效益。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部分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品牌化,经营理念滞后,个别绿色食品企业获证后便销声匿迹了,退出了绿色食品的舞台。还有的企业存在包装标识不规范,未标注企业信息码、使用过期编号等问题,企业自律意识差。

企业经营的好与坏,关乎一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目前部分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困境,既有大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有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么,绿色食品产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怎样才能开创美好的前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实施标准化生产,是绿色食品产业长远发展的技术支撑

绿色食品创建了一整套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提升我国优质农产品竞争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食品的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从“田间到餐桌”整个环节都要依据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坚持产地有监测、过程有控制、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等一系列标准体系。绿色食品企业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生产,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良性发展,进而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 加强行业自律,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

绿色食品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离不开公众的认可,更离不开自身的诚实守信。诚信是企业经营的一种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无形推动力,依靠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绿色食品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自律意识,诚信经营。做好企业,才能做好产品。绿色食品企业要保护好原料基地的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使用标志、保障消费安全,讲诚信、讲责任、自觉维护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同时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记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在响应政府导向、服务消费者、发展自我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使企业在绿色食品发展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3 落实监管制度,是绿色食品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措施

绿色食品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通过有效落实企业年检、产品质量抽检、标志市场监察、质量安全预警、公告通报等五项监管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年检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考核及评定,使绿色食品企业达到或超过认证时的水平,规范生产,加强对产品质量和标志使用的监督管理;抽检是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采取监督性抽查检验,是绿色食品证后监管的一项刚性化手段;市场监察是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的市场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用标,打击假冒行为,维护绿色食品的公信力,对市场上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同时通过质量安全预警、公告通报等制度的实施,使绿色食品企业发展更加规范。

4 积极做好宣传,是绿色食品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绿色食品符合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代表着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方向。质量保证是基础,品牌宣传是关键。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有效地宣传,使绿色食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赖。企业更应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展示展销来宣传自己的产品。特别是年度一次的绿色食品博览会,是全国性绿色食品集中展示和贸易洽谈的大型活动,已成为国内绿色食品产业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绿色食品贸易盛会,绿博会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企业风采、展销特色产品的平台。只有走出去,才能被认知认可,才能开阔视野,使我省的绿色农产品走出省门,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真正实现吉林绿色食品的品牌价值。

5 加大扶持力度,是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绿色食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农业品牌化,以品牌化带动着农业标准化,以标准化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倾斜和项目资金的扶持。我省个别绿色食品企业昙花一现虽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多年来没有任何政策支持有关。借鉴黑龙江、山东、江苏等省的做法,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扶持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了,必然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征集2014年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项目的通知》(吉世农办函[2014]12号),对获证产品予以补助,这犹如一股春风,让绿色食品企业看到了机遇。相信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绿色食品企业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绿色食品产业也一定会发展成为我省未来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前景 篇5

1 绿色化学化工的概念

“绿色化学”是美国化学会提出的, 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核心主要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在工业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均消费量也进一步增长,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的发展, 污染也随之加重,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污染这一大问题。研究人员在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上开始着手从绿色化学上进行研究和开发。绿色化学化工在社会发展中对环境、健康、能源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面对挑战, 绿色化学化工不再只是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愿望, 而是在生活不断变化中的实际应用, 它与化工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它的概念有跟其他词汇相同或者有联系, 但是它们本身的概念是不同的。

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的绿色化学化工, 是当今国际化学科的前沿, 它是综合了化学、物理、生物、材料、计算机等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 是社会需求和科学进步的新型交叉学科。从科学上讲, 绿色化学化工是传统化学更新的新思维方式的发展。从环境上讲, 它是消除污染更好的利用了化学化工。从经济上讲, 它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绿色化学化工实则就是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威胁。

2 绿色化学化工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国化工业在不断的发展, 绿色化学在原料上节约了成本, 并在利用的同时防止污染、保障人们健康、最重要的是比较安全。绿色化学在我国逐步被认同被重视。目前, 汽油的组成发生着改变, 生产中人们会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含氧化物或者在汽油中限制蒸汽压、苯含量、烯烃等的含量。在能源结构中, 为了大气的洁净, 煤化学技术也在开发研究。绿色化学化工近几年一直在发展, 它涉及到的学科也比较广泛, 真正能实现绿色化工生产, 需要社会、人才、技术、经济以及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合。我们要加快绿色合成技术、方法和过程的研究, 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再转化。工艺、设备都需要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整合工程链中提高绿色工程技术, 更多的减少和消除污染, 同时又要加快矿物资源高效利用, 实现废物最小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

3 中国绿色化学化工发展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1) 资源、能源和环境人口居多的中国, 耕地、水资源、石油、煤等人均和世界相比占据少部分, 以至于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大, 环境污染随着也严重起来。

(2) 中国化学工业绿色化学化工技术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 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产业走向高质化和高端化, 我国需要自主开发绿色化工创新能力, 发展绿色科学和技术。同时我国化工工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和材料, 环境收到巨大影响, 污染物排放也大大超过其他国家, 所以我国化学工业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3) 建设一流生态工业园区以发展绿色化学化工为目标, 我国需要建设发展和规划。要以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为契机, 建设一流生态工业园区, 要设计并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循环经济示范区, 这是中国应对全球资源、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挑战,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4 绿色化学化工发展趋势

自然界能源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绿色化学化工是一种战略、思想、甚至是一种研究策略。绿色化学的出现实现了化工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资源逐渐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可循环经济。人类在生产中怎样做到化学品回收、再利用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和研究的, 充分开展再生和循环使用技术是我国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方向, 从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 国家和一些业界人士也比较关注绿色化发展方向, 绿色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为此, 在各方面需要做到: (1) 原料绿色化, 即选择无毒、无害原料以及替代性和可再生原料的利用。 (2) 化学反应绿色化, 目标是实现“原子经济反应”。 (3) 反应介质绿色化, 即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溶剂和助剂。 (4) 产品绿色化, 即生产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 (5) 能源绿色化, 即开发石化替代原料,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摘要:绿色化学化工是现代化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科学和新技术, 发展绿色化学化工能解决我们所在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和经济方面等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开始注重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绿色化学化工的出现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绿色化学化工。本文主要从绿色化学化工入手, 针对绿色化学化工的概念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探讨我国绿色化学化工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工,环境,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皖皖.绿色化学化工的相关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17) .

[2]曾启娟.绿色化工是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02) .

[3]古仪方.基于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化工中间体, 2015, (05) .

绿色包装设计前景 篇6

该实惠又节能的汽车被视为帮助消费者应对一般汽车价格的上涨以及较高车贷成本的压力。此外, 其它主要因素如印尼尚低的汽车保有量、中产阶级的增加和乘用车需求的提升让印尼有了强大的汽车市场增长机会。印尼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上升11%至33万台左右, 而绿色汽车预计会占该国今年汽车总销售量的15%至20%。绿色汽车政策随着去年第四季度的实施后销售了约5万台, 最受欢迎的车款分别是丰田Agya、大发Ayla、本田Brio Satya和铃木Karimun Wagon R。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消费者依然热爱于MPV (7人乘用车) , 去年单是低端的MPV销售就占了印尼汽车总销量的52%。

资料来源: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印尼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 相比马来西亚和泰国拥有较低的汽车保有量 (请参考图26) , 在外国投资者的眼里是前景无量的汽车市场。日产在雅加达的东南部开设了其公司第二间组装厂, 平均年度生产能力高达15万辆汽车。去年通用汽车再度恢复在西爪哇关闭了8年的操作设施。大众汽车也计划与本地公司合作在西爪哇建设生产设施, 预计在2017年启动生产。除了汽车制造商, 汽车产品与零件制造商如博世也宣布将在印尼建设第一家制造工厂, 主要是供应汽车产品或零件给位于印尼的日本汽车制造商。

绿色包装设计前景 篇7

1.1 绿色生态住区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区指

从规划用地、建筑设计造型、运营到物业管理等方面在开发与建设中, 以生态设计原则为指导, 遵循“生态美学”、“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 协调人、自然、建筑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 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 绿色环境为标志, 从而体现住区人格化、自然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并以“人性化”为出发点进行管理的新型住区。

1.2 住宅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与建设, 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等的环境污染问题。于是我们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继而出现了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论体系, 它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 也是人类居住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尤其是在近几年, 绿色住区的研究也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

1.3 绿色生态建筑在国外发展的情况。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生态住宅的系统研究和推进。近年来更加重视, 不仅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 在节约、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方面均有新进展, 尤其是欧洲生态住宅区的建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各国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德国多数大城市普遍有出售绿色建材的商店。奥地利维也纳“波德城”:低能耗住宅区, 由6层至7层的住宅楼组成。向阳面有宽大的窗户和阳台, 背阳面只有射击孔大小的窗户;平面设计狭长, 正面宽度较小, 使楼房的外表面积和空间容积比较小;使用热泵从住宅的废气中回收热能来加热日常生活用水, 从而满足所需热能的大约50%, 太阳能集热器能满足日常生活用水所需能量的另外的30%。

2 住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2.1 住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学原理, 结合住宅建设特点, 绿色生态住宅建设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先原则, 设计、组织建筑内外各种物质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能、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它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

2.2 绿色生态住区所需的经济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城市规划与建设投资对整体生态环节的创造极为重要, 实施过程中的高科技含量是以营利为目的开发商无法实现的。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三年一中变”中, 广州市每年投入140多亿, 以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 但要是蓝天更多, 珠江水更清, 空气变干净, 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再看看市场的需求反应。从广州“恩格尔”系数42%而言, 广州人已进入小康水平, 市民的购房欲望与能力正逐渐同步, 而具备优良自然环境又兼现代交通大网络的广州南部区域, 极有可能成为城市未来中心居住区, 实际上, 目前每10个购房者中就有三个人在番禺买房, 郊区化居住日势不可挡, 前不久, 林树森市长一句“5年后番禺楼市升值50%”的话无疑给这块天生丽质的宝地又加了一把油。

3 绿色生态住区的系统特性分析与环境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的特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 尽可能节约资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体现3R原则, 即再利用、再节约、再循环。对于环境来说, 在不影响建筑与小区的结构和功能的条件下, 材料与能源的使用是越小越好。这需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简化建筑立面的造型;使用隔热性强, 密闭性好的材料;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水资源, 大力提倡对可更新新能源的使用等。第二, 保护生态系统,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三, 对人的健康无害、使人感到舒适健康, 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使用上, 必须选择绿色建材或低污染、无毒的建材。

根据住区环境效益表现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其经济效益诸多方面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可表现在绿色空间设计、水资源系统设计、能源系统设计、废弃物处理、住区道路与居住环境设计诸多方面。即要考虑居住者使用功能和健康等因子、以及建筑造型的特点, 又要结合绿色生态住区环境的可行性。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 显而易见的是环境的绿化, 目前, 我国许多开发商, 都将住宅小区开发的绿化率作为小区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 相同地段的住宅小区周边绿化环境佳, 其销售价或租金要明显高于周边环境欠佳的住宅小区。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体现出环境的经济效益。

4 现阶段对城市住宅建设存在的误区

目前在住宅小区建设中, 发展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在小区人造景观方面, 违反生态规律, 跨越了人体生理卫生健康需求的生理愉悦层次, 只着重色彩鲜艳、奇异美观心理愉悦效果。但是, 由于消费者的现代生活方式体验还处于初级阶段, 未能深刻地体会人造景观的生理愉悦和心灵愉悦的关系。普遍表现在几个方面:广植花草植物, 广造模纹花坛, “好看不中用”;过分迷恋热带海滨植物;盲目移植珍奇古怪树种, 乔灌木植物成为美化楼盘的装饰物;植物种植位置分配不合理, 很少种植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重视形态, 忽略生态, 把植物作为景观摆设;刻意营造豪华水景园林, 运行成本高变旱溪;漠视硬质“弊端”, 热岛效应明显。作为直接影响健康的人居环境中, 空气的质量是生态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疫病传播与居住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人类对建筑的形式、通风、采光、空调、给水、排水、绿化与景观等方面的健康学指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绿色生态住区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 关于其整体研究仍需深入。

5 绿色生态住区在我国的发展

5.1 提高人们对住区建设的绿色生态意识人们对舒适环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随着地球环境温暖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异常气候出现周期的缩短,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反面就是付出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高昂代价, 反思此前的建筑发展历程, 建筑本身所需材料而言, 基本的材料, 如:砖、水泥、沙石等都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来的。而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理念的提出, 是人类自身的生存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对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驱动力相互制衡的发展模式。因此, 在住宅开发建设中推行绿色生态住区提高到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高度, 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5.2 相应政策支持由于绿色生态住区前提

投入相对要高且回报较慢, 如果没有相关税收、补助金或材料使用的限制, 在全国大幅度地推行会有困难。虽然建设部在2001年4月推出了《绿色生态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指明了绿色生态住区开发中各个系统的指标和标准, 但在建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颁发等一系列环节给予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只有政策上给于开发者适当的优惠, 才能使更多开发商投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来。

结语

浅谈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前景与发展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评价指标

1 绿色建筑的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在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 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 他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 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 全面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 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 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 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 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 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 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2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目前并没有具体明确的定义, 但都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 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定义。在研究上, 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 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 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 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 它追求人 (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 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建筑。

3 绿色建筑的特点

1) 降低能耗。绿色建筑能够使能源、资源消耗降至最低程度, 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相比, 耗能可以降低70%~75%, 最好的能够降低80%。

2) 合理用材。最大限度利用土地, 使用无污染、可拆卸材料, 生活垃圾内部消化, 形成类似生物链的良性循环。

3) 生态和谐。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气候条件, 在风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 所以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和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4) 设计合理。绿色建筑有健康舒适的结构布置, 朝向、形状、室内空间布局合理, 有良好的自然采光系统和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 宜人的周围环境。

5) 外部环境。绿色建筑周围环境有洁净的空气、水源和土壤, 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 以改善景观, 保持生态平衡, 并取得防风、遮荫等效果。

6) 全程监控。绿色建筑强调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一直到建造、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都要环保可行。

7) 方便适宜。绿色建筑的建筑功能要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等特点。

8) 成本合理。绿色建筑在使用先进技术后能够降低造价, 节约运行管理费用, 使建筑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经济合理。

4 绿色建筑的发展

西方各国重视新型建材法规的制定。德国的环境标志计划始于1977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标志计划, 让低散发量的产品可获得“兰天使”标志。考虑的因素包括污染物散发、废料产生、再次循环使用、噪音和有害物质等。现已建立了75个产品组, 准则每3年修改1次。对各种涂料规定最大VOC含量, 一些有害材料禁用。由于液体色料散发烃, 不允许使用。此外, 很多产品不许含德国危险物资法令中的任何材料。目前带“兰天使”标志的产品已超过3 500个, “兰天使”标志已为约80%的用户所接受, 获此标志的产品市场销售急剧增加。

美国的建材生产厂家基于环保压力导致很多产品更新, 特别是开发出愈来愈多的低有机挥发物含量的产品。过去胶粘剂地面长期使用氯化溶剂基胶粘剂, 现在向水基胶粘剂过渡。美国的建筑涂料已过渡到以水性涂料为主, 近75%由胶乳组成, 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美国有关单位制定出地毯标志计划, 规定4-PC的最大散发量为0.1 mg/ (m2·h) , 甲醛为0.05 mg/ (m2·h) , 苯乙烯为0.4 mg/ (m2·h) , TVOC为0.6 mg/ (m2·h) 。符合此标准的美国和加拿大地毯可获得此标志。1997年美国规定10种密封膏及打底料的VOC限量如下 (1998年无更严格要求) :多孔材料建筑密封打底料775 g/L;舰船甲板密封膏及密封打底料760 g/L;其他密封打底料750 g/L;单层屋面膜密封膏450 g/L;非膜类屋面铺设和修理用密封膏300 g/L;建筑密封膏、道路密封膏及非多孔材料建筑密封剂打底料250 g/L。

我国的建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刚刚起步,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目前正在推广实施的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2003年完成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两个评估体系的制定, 对规范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在参考世界各国关于生态住宅技术研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态住宅的完整框架, 于2001年发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 第一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 是我国在此方面研究上正式走出的第一步。该标准适用于指导、检查并评价新建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维护管理。为了使评估手册得以进一步充实、完善, 对评估手册进行了修订, 分别于2002年、2003年发布了《手册》升级版—2002版、2003版。

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 按照全过程监控、分阶段评估的指导思想, 评估过程由4个部分组成:

1) 规划设计阶段。这是设计方案招标评标阶段, 此时对建筑和设备系统的方案已基本确定, 只是缺少具体的详细设计与材料设备选择;

2) 详细设计阶段, 完成全部施工图与设备材料选择。建设施工部门已可以按图施工;

3) 施工阶段。由施工部门具体完成主体结构, 装修和设备安装;

4) 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调试, 验收和由运行部门承担的长期运行管理。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系,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控制, 保证最终绿色建筑的实施。只有在前一阶段达到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施工工作。当按照这一体系在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达到绿色要求时, 这个项目就可以认为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5 结论与展望

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将逐步向绿色住宅过渡, 绿色、环保、低碳将引领未来地产业的发展。短期看, 使用节能减排的一些新技术或者新措施, 将使得项目的建筑成本扩大5%, 但是从实际消费者的使用来看, 入住后将会很大地降低使用成本。而且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 绿色建筑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作为房地产企业, 要提供绿色的、低碳的住宅, 应该是贯穿到整个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包括从住宅的规划阶段, 到小区住宅的设计阶段, 到产品的制造阶段, 再到销售环节、物业环节等, 只有这个过程都做到才是一个低碳的建筑。

绿色包装设计前景 篇9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为匮乏, 但煤炭资源丰富, 因此,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 其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占到了70%~75%。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形势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环境和安全问题, 这是我国煤矿急需解决的问题。

安全方面, 基于技术较为落后以及人才流失等各种客观原因, 我国屡屡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从2006年起, 国家逐渐重视了煤矿安全, 并对其加大了投入, 加强了管理, 总体形势开始好转, 因煤矿各类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逐年下降。促进煤炭安全问题的完善, 推动建立和谐矿区, 是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在环境方面, 我国现阶段对于采空区顶板的管理主要采用冒落法, 而此方法易造成地面沉降, 使得房屋、桥梁和管道等设施遭受破坏, 进而使大量农田无法耕种;而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种水源, 会在开采过程中涌入井下。另外, 我国目前煤矸石山共有1500余座, 堆积总量超过了30亿t, 大气降水对其有浸泡、溶解的作用, 从而周围水体以及农田。而在这些矸石山中, 其中的140多座会出现自然现象, 它们产生大量的硫化物, 对大气造成污染。

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决煤矸石占地、自燃问题、解决塌陷区重建、赔偿的问题, 进而实现绿色开采技术, 是我国目前多数煤矿的首要任务。

2 绿色开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煤炭绿色开采贯穿于设计规划, 方案选取, 提高效率以及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所有过程, 它与煤炭开采中的清洁开发与环保开采密切相关。绿色开采以安全、环保和经济等原则为指导, 在现有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新的相关技术。它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开采活动对环境和其他各种资源的不良影响为基本目标, 力求取得最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煤矿在初步建井的时候, 一般都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但在投入生产后, 对于矸石的处理方式大多是将煤矸石运送至地面, 由此形成了“矸石山”, 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煤矿生态环境问题, 诸如农田塌陷、房屋受破坏, 村庄搬迁, 以及因开采活动而流出的各类污染物对水源或空气造成污染等。矸石减排技术就是通过对开采方式进行合理布置以及最大限度地简化各种复杂的开采工艺, 建立更加完善的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3 绿色开采技术现状

在科学采矿的总体框架体系内, 目前实现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技术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矸石回填技术, 充填开采技术等, 这些技术为我国的煤炭开采在效益和环保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3.1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在开采过程中, 利用上覆岩层的矿压变化活动, 掌握对被卸压煤层的抽采时机, 并对抽采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淮南矿区采用此技术,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勘探表明, 该矿区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 在对开采过程与技术进行合理规划后, 能够进行煤和瓦斯共采, 他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有效保证地质安全。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的协助下, 详细呈现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与煤层分布, 并精准的预测出了该煤层的厚度, 进而对断层和裂缝等做出了有效定位以及准确计算了瓦斯的分布和含量, 从而为煤与瓦斯共采提供可靠依据。

(2) 对矿井的开拓布局进行优化完善。利用“分区建设、分区开拓、分区通风”的矿井安全生产系统, 降低了开采工程量, 并减少了开采成本, 工期也得到了缩短。

(3) 发展新的开采方法。为了减少井巷工程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面的搬家次数, 矿区扩大了采区划分和布置的范围, 并着力加大了工作面长度以及推进长度, 另外, 通过将巷道布置与煤层顶底板中, 推广应用了有利于瓦斯抽采的新技术。对于煤层倾角小于60°的矿井及块段, 应该使用倾斜条带布置, 当开采设备或技术等条件能够满足要求时, 要选择综采, 反之, 则选择高档普采。

3.2 充填开采技术

我国抚顺地区采用水砂充填来开采建筑物下压煤是充填开采技术首次在国内的应用。但是水砂充填因为工序复杂, 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且无法适应大规模生产, 在20世纪80年代, 逐步被淘汰。后来, 随着国外技术经验的引进和国内相关专家与技术人员的探索与总结, 我国相继提出了矸石充填、膏体充填和超高水充填三大充填开采理论体系, 并在各个充填工艺的实施、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煤矸石与“三下”压煤问题。同期, 各大煤矿也逐步推广了上覆岩层离层注浆减沉技术, 此技术以关键层理论为指导。我国冀中能源的邢东矿、云驾岭矿以及梧桐庄矿相继开展应用了矸石充填技术, 之后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的翟镇矿、华丰矿以及皖北煤电集团的五沟煤矿也得到了推广;膏体充填技术最早实在在山东济宁太平煤矿试用的,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之后, 冀中能源、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淄博矿业集团岱庄矿以及枣庄矿业集团也开始相继应用;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首先应用了超高水充填技术并取得了工业化的成功。这些充填技术的成功使用与大力发展, 表明我国各大煤矿越来越重视绿色开采技术, 但目前的充填技术解决的主要是“三下”压煤和顶板控制放面的问题, 技术与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

3.3 矸石回填技术

翟镇煤矿打出一些运送煤矸石的钻孔, 并利用该钻孔将地面的煤矸石漏到井下, 矸石到达井下之后, 通过转载机运载至专用矸石列车, 将矸石运送到采区的矸石仓中, 对其进行破碎处理, 然后将处理后的矸石通过充矸皮带充填至工作面的采空区, 从而使地面的矸石山逐步减少, 进而完成恢复农田、充填采空区、控制地面塌陷的目标。另外, 如果遇到大雨, 大风等恶劣天气而使充矸工作受到影响时, 还可将工作面上方与下方巷道中的矸石输送近矸石袋内进行预存, 再把矸石袋通过采煤工作面的充矸溜子送进采空区, 实现就地矸石不升井。

4 总结

煤矿绿色开采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 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目标, 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 我国的矿产资源日趋紧缺、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成本不断升高、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而在各大煤矿推广绿色开采, 对于保证生产利益的同时, 提高回采率, 保护煤矿周围生态环境, 实现废物利用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是今后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趋势, 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 目前我国的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尚不完善, 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因而我们必须要创新理论、完善体系、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着力推动绿色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发展应用, 为我国煤炭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和环保最大化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煤炭开采技术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 指出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建立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 分析了绿色开采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进而初步总结了我国几种典型的绿色开采技术及发展前景等。

关键词:绿色开采,煤炭,环境,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秀敏, 等.煤矸石山的污染治理与复垦技术[J].中国矿业, 2008, 6.

[2]石念光, 等.崖头煤矿矸石井下回填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 2007, 5.

[3]循环经济——实现现代化的理想经济模式.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下一篇:供电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