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2024-09-22

同情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共3篇)

同情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篇1

一位青年在大学毕业后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满怀烦恼地找到一位智者。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就烧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时,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柴。这次柴火充足,水很快烧开了。智者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摇了摇头。智者说:“如果那样,可以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水壶装了太多水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青年恍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去掉了许多,只留下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

原来“减法”有时也是人生的一种“加法”。这位青年及时走出“凡事只做加法”的误区,既注意从提高个人素养等方面入手做好各种“加法”,又注意从审视各种工作目标着眼做好各种“减法”,很快让自己走出了事业的谷底。其实,教育工作者既要做好自己的“加法和减法”,又要帮助自己的工作对象做好各自的“加法和减法”。否则也只会事倍功半,空留尴尬和遗憾。

一个邋里邋遢的三年级男生,不仅字写得潦草,还经常在本子上乱涂乱画。有一天,语文老师忍不住了,把他的作业本撕个粉碎,还要他当众检讨。他哭了,老师厉声说:“你爸是干什么的?”他怯生生地说:“泥瓦匠。”老师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难题的答案:“这就对了,泥瓦匠就是和稀泥的!怪不得你写的字这么差劲!你干脆回家跟爸爸学做泥瓦匠吧!”这位老师讲的虽然是“恨铁不成钢”的气话,可是从那以后,这男孩果然没有再到学校上课,真的跟爸爸学做工去了……

“减法”有时也是课堂的一种“加法”。这位教师无端地把施教责任完全推给学生,只想着通过做好规范的“加法”来达到转化目标,却完全忽略了可以尝试着做一做施教的“减法”。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还因为自身的抱怨、挖苦、讽刺等各种过于生硬和冷漠的施教方式不断使用“加法”,让这名学生难以忍受,竟满怀自卑地离开了校园。这样的“加法施教”只会增加无端的伤害,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加出”的痛楚可能一生都无法“减轻”;对于教师来说,这样“加出”的失败可能终生都无法“减掉”。

“减法”有时也是教育的一种“加法”。一是用心观察有效运用“加法”和“减法”。在自己的施教过程中要看自己的课堂,也要看别人的课堂,既帮助自己不断积累各种经验和教训、不断丰富施教的情境、不断完善各种育人环境,也要及时对优劣进行辨别,提醒自己走出存在的误区,精简过于繁杂的过程,减少各种无效的举动。二是用心反思有效甄别“加法”和“减法”。对比、思考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和施教过程,感悟、体会和品味他人的教育细节和创新举动,既要及时汲取各种营养,帮助自己拥有更多有效的育人技艺,也要及时改掉自己的陋习、降低过高的施教目标、压缩过重的训练计划,有效瘦身自己的施教行为。三是用心学习有效体验“加法”和“减法”。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修活动,自觉开展进修和自学活动,树立新观念、吸收新资讯、接触新模式、掌握新技术,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学习的磨炼和艰辛,体验到自己教育对象的真实感受,及时反馈到自己的育人实践。加上一些“理解”,减去一些“挖苦”;加上一些“适应”,减去一些“抱怨”;加上一些“灵活”,减去一些“生硬”。

“减法”有时也是教育的一种“加法”。育人者只有统筹好各方面的关系,激活、调动、挖掘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价值,才会让自己的育人实践魅力无限,才会“加”出兴趣、“减”出温暖,“加”出共鸣、“减”出快乐,“加”出精彩、“减”出和谐……

同情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篇2

据报载:浙江金华一名高中生举起沉重的榔头砸死了自己的母亲。读来让人胆颤,细看才明白,原来这名学生因受不了母亲的重压导致精神崩溃才做出这样的盘事。那位母亲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不断提出过高的要求。这完全出自于母爱,她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考虑,可她却没有为孩子着想。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结局。

爱,是对还是错?

爱本身没错,错的是方法,错在我们将它变成了一种伤害。

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社会需要自强自立的人才,而父母过分的溺爱扼杀了我们奋斗的意志和独立的能力,使我们在竞争中力不从心。这种爱成了一种无形的伤害,阻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跑到河里游泳,其实是瞎扑腾,而我却被母亲揪着耳朵扯了回去。我知道母亲这是爱我,怕我被水溺死。如今,我已长大,伙伴们都学会了游泳,而我还是只“早鸭子”,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对母亲心存埋怨。也许这就是两辈人之间产生“代沟”的原因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却被爱捆住手脚,我的思想也被禁锢,我的理想被扼杀,我羽毛丰满的翅膀得不到锻炼。也许有一天,我会被社会淘汰,归根结蒂这都是爱的伤害。它让我体验不到生活的磨难,世界的精彩。

有些事情,我们全可以自己做,而父母却不让我们干。据报道:一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早上去学校,时,他的母亲给他装上没剥皮的鸡蛋当早餐。下午放学时这位中学生竟把鸡蛋又拿回了家,还抱怨母亲说:“鸡蛋没缝怎么吃呀!”

现在许多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令人担优。这大多是溺爱造成的。这种溺爱为我们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对我们的成长造成了伤害。

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议论文 篇3

一位好心人在沙滩上漫步,看见一只老鹰要叼小海龟,他心存怜惜,轻轻地柃起海龟把它放回大海。顷刻间,大海里爬出许多小海龟,一群苍鹰奇迹般地从天空俯冲而下,叼起海龟盘旋而起,这迅雷不及掩耳的势头震惊了好心人,他机械的张开嘴……好心人为自己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内疚着、自责着……

好心人具有悲天怜悯的同情心,却换来埋怨和内疚,对于好心人来说,“爱”的伤害要比刻意伤害更加刻骨铭心,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凡是要有度,过度的爱就成了过度的害,现实生活中因为爱而得到伤害的比比皆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通病。孩子在降生那一瞬间,父母为他们铺设好未来的路,为了让这条路畅通无阻,做父母的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目的就是换来未来孩子可以光宗耀祖、飞黄腾达。然后殊不知他们为此献出一腔热血,儿女却不接受重托。仔细想来,孩子没有错,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父母理应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张开自由的羽翼去飞翔。

父母的爱是厚重的.寄托,而非强求。“爱”太多,就像我们在小学学的一则寓言《拔苗助长》,愚钝认为秧苗长高了,实际枯萎死掉了。人不能自作聪明,违背生存规律,有人用剪刀帮蝶蛹破茧而出,以致蝴蝶不能飞翔……

现在生活中,啃老族是80后新的称呼,他们专吸附在父母身上摄取营养不思进取,毫无主见,动辄得咎的青年,他们从小得到父母的“大爱”,所以理所应当享受父母的“大爱”,他们总抱怨父母如何如何,从不想自己如何如何,这种习气追其原因是爱成了害,父母从来没有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历练。我认为父母应该把终生卡,换成周卡,月卡,适度给孩子爱就OK。

爱如果把握适度,会变成温暖的鼓励,家境贫寒的人给孩子在困境中的支持,孩子得到的是精神财富,收益终生。

生长在悬崖绝壁的雕鹰,个头不大,但飞翔之快,目光之锐,是其他鸟类无法比拟的,他的成长过程很特别,出生后母雕鹰会把他们从悬崖绝壁上扔下去,小雕鹰或选择死亡,或选择飞翔,你能说母雕没有爱吗?

上一篇:市政排水管道设计分析下一篇: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