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共12篇)
厚度 篇1
1 概述
宽厚板厚度精度表征控制水平高低,同时也是厚板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包括:
a)厚度均匀性命中率;即:钢板宽度1/2处沿长度方向上各个位置的厚度值落在平均厚度若干个标准偏差内的比率。
b)平均厚度相对于目标厚度的命中率;即:轧制完成的钢板平均厚度相在合同公差范围内的比率。由于国外装备先进,采用天然气对板坯加热,热值稳定,温度均匀,轧机精度高,再加上控制技术成熟,因此厚度均匀性命中率一般能达到97%;平均厚度相对于目标厚度的命中率能达到98%左右。由于国内装备水平相对较低,普遍采用高炉、焦炉混合煤气对板坯加热,热值不稳定,温度不均匀,再加上控制技术不成熟,厚度均匀性较低,一般厚度均匀性命中率在94%,平均厚度相对于目标厚度的命中率在95%左右。莱钢宽厚板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水平比较先进,由西门子奥钢联设计,目前的研究手段可以满足要求,但目前厚度控制精度情况不是很理想,2014年1到4月份厚度控制精度如表1所示,因此研究程序,优化厚度控制模型,以期提高宽厚板厚度命中率。
2 控制模型优化
厚度控制由一、二两级自动化系统组成:
二级系统主要通过数学模型生成道次计划表。分为预计算,后计算、再计算三个步骤。
一级系统主要通过AGC来动态调整辊缝以达到保证钢板厚板一致。AGC系统是以液压缸驱动对辊缝进行动态微调,具备两个基本内闭环,即轧制力闭环和位置闭环。一般与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即APC系统(电动或液压驱动)一起使用。首先根据二级轧制模型由APC系统设定一个辊缝参考位置,即进行辊缝粗调,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响应的伺服油缸来修正轧制过程中的辊缝变化,即进行辊缝精调。
2.1 改善厚度预报偏差,优化弹跳曲线
通过对厚度模型进行推演,得到控制用的模型公式。使用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对厚度控制情况进行持续监控,发现在轧制力发生较大偏差时,极易造成厚度偏差。通过优化弹跳曲线,进一步减小预报偏差。弹跳曲线的测量一般由轧机零调过程产生,同时通过液压缸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按一定的采样周期自动记录实测的轧制压力和机架弹跳。通过标定过程获得初始辊缝与轧制力分布,去除零调影响。将间隔一定轧制力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轧制力与弹跳量的对应关系如表2如示:
通过对轧机弹跳进行测定、评估,并使用评估后的数据对弹跳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用于计算轧机轧制力与弹跳量对应关系的函数。同时,使用表2中数据,描绘出机架弹跳曲线,比较拟合弹跳曲线与实际弹跳曲线,如下图1(其中横轴为轧制力,单位为牛;Y轴为弹跳量,单位m),从图1可以看出两条曲线吻合度较高。
2.2 优化厚度自学习
2.2.1 二级数学模型计算
二级系统主要通过数学模型生成道次计划表。分为预计算,后计算、再计算三个步骤:
1)预计算的目标是确定所有的轧制道次表。预计算是采用板坯数据进行计算的。如果有检测装置,轧线各位置的温度值可以通过温度检测元件得到,否则,温度值需要通过目标出炉温度进行预设定。预计算将确定道次数、厚度分配、触发条件等等。预计算还要对是否超过设备限制(轧制力、功率、变形等)进行校核,并且检查是否达到目标值(厚度、凸度、平坦度、板形、温度等)。
2)后计算在完成一个道次轧制后执行,计算与该道次机架相关的所有相关值。根据实测轧制力、实测辊缝、实测弯辊力等条件计算出轧件的实际出口尺寸。再根据厚度公式计算的厚度和测温仪所测的厚板温度分布,再次计算轧制力和轧制力矩。把这些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得到修正系数。
3)再计算在各道次完成后执行。但是在延迟、操作工输入改变的情况下再计算可以根据要求执行。再计算根据当前的温度、尺寸和从后计算中得到的自学习系数对剩下的道次进行一个新的计算。
2.2.2 优化厚度自学习
采用道次间自学习来初步消除计算偏差。在自学习中,采用短期+长期自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影响时限和触发条件,辊缝零点自学习可分为短期自学习和长期自学习两种。
1)短期自学习
完成轧制过程中的某个道次轧制后,并通过测厚装置后,获得该道次实测厚度。然后根据实测轧制力、实测辊缝、实测弯辊力等参数计算出钢板的计算出口厚度。把这些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得到的修正因子,我们称为短期自学习因子。短期自学习因子用于对该支钢板下一道次的辊缝设定值进行修正。
2)长期自学习
最后一个道次轧制完成且测厚仪测得钢板实测厚度后,辊缝零点将通过比较实测厚度与厚度模型输出的计算厚度得到一个偏差值,对该偏差进行处理后得到自学习修正因子,我们称为长期自学习因子。长期自学习因子将对下一块钢板的设定辊缝进行修正。
3 效果分析
通过采取以上优化措施,厚度控制效果明显,如图2,2014.5-11月份+/-0.2 mm、+/-0.1 mm厚度命中率平均值较1-4月份分别提高了1.5、3.83个百分点;经过实际生产验证,有效降低厚度尺寸脱合同的比例、同时切实减少了组板厚度、长度余量所占比例,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了成材率,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好应用推广性。
摘要:宽厚板厚度精度表征控制水平高低,也是最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莱钢4 300 mm宽厚板轧机厚度控制现状,详细论述了控制模型优化措施,通过优化弹跳曲线,改善厚度预报偏差,同时研究二级数学模型计算,对辊缝短期自学习与长期自学习的自适应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采用道次间自学习来初步消除计算偏差,提高宽厚板厚度命中率。
关键词:弹跳曲线,二级数学模型,自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建忠.四辊轧机轧辊弹性变形解析模块的开发[J].轧钢,2003.
[2]赵志业,王鹏翙.热轧厚板及板坯的实用轧制压力公式[J].钢铁,1986(1).
[3]单传东,赵琳.厚度自动控制在莱钢宽厚板轧制中的应用[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6).
[4]孙建亮.面向板形板厚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0.
厚度 篇2
生命的厚度作文作者/ 安徽江舒天
在我看来,人分为两种,一种在滚滚红尘的繁华中张扬而逝,一种在烈火焚烧中永恒。真正的生命姿态该是后者,有厚度、有灵魂。生命长河永不停息,滚滚波涛,流去的是浮华的渣滓,唯有沉淀的才是不朽的精华。
撷一朵印度的花,我看见了你,泰戈尔。你在窗边凝望,时光荏苒, “夏天的飞鸟,来到你的窗边歌唱,又飞走了”,时间定格,然后画面模糊,扩散; “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曲子可唱,一声叹息,飘落在地上”,慢慢由黯淡不清到明显。世界是人性化的, 自然亦是, “思想掠过你的心头,仿佛群群野鸭飞过天空,你听见了它们振翅高飞的声音”,我能看见你在低头沉思,我感受到了你想到的人性的温暖。人类的情感是复杂的、美好的、深沉的。原来懂得爱的生命是有厚度的。
赏一轮唐朝的皓月,我看见了你,李白。你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的孤独不仅仅在今夜,而在每时每刻!你愤世嫉俗,借酒浇愁却更加忧愁。但是这黑暗的现实不能压抑你的豪情,你大声疾呼“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在黄河之奔腾不息中,天姥山之虚无缥缈中,蜀道之险峻中升华了情感,坚定了信念。你没有放弃希望,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余光中评价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咸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我想也许只有酒才能激起你的豪情吧。原来充满豪情的生命是有厚度的`。
拣一根宋朝的寒枝,我看见了你,苏轼。在寂寞的沙洲,你惆怅。乌台诗案后一贬再贬,你觉得精神无依,但你没有就此沉沦,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所谓客者,只不过是你安排的排解心中愤懑的角色,代表着你的另一种思想。两者的对话,正是你内心情感的纠结,你在豪迈与现实中徘徊。我想: “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对你这一生最好的解读吧。原来淡定的人生是有厚度的。
我曾思索怎样的人生才精彩,在和这些文雅之士穿越时空进行精神交流后,我觉得人首先应该是有情感的,而不是冷漠、冷酷的;其次人应该勇敢面对挫折,既要豪情万丈又要淡泊笃定,这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有了理想,就应努力朝着理想走,即使倒下,也要朝向理想的方向。面对成功抑或是失败,淡定才能真正做到不卑不亢,无怨无悔。这样经过历练的生命才是有厚度的,这样的生命姿态才是美妙的!正如冰心先生所说: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的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请记住:我们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厚度!
用青春书写厚度 篇3
做“懂专业”的校长
潘海珍认为,“专业”是教师获得发展和幸福的根源。从教多年来,她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作为广西教师素质达标标兵、来宾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来宾市名师工程首批教坛名师,她一直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在学校里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带头进课堂听课评课,带头组织每周一次的专业学习课……“专业的教师队伍才是学校发展的活水。作为校长,尤其是山区学校的校长,必须在专业成长上起引领作用。”她说。
金秀民族小学有不少老师在潘海珍的帮助下获得进步,陈晓燕就是其中一位。17年前,陈晓燕进入该校任教,教了15年的英语。2013年,由于学校语文教师紧缺,学校便调整了她的岗位,让她教语文。虽然英语教学经验很丰富,但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让“半路出家”的她“不知道该怎么教好语文”。
不得已,陈晓燕向潘海珍发出“求救信号”。“没想到潘校长这么快就回应,前一天刚听完我的诉苦,第二天就进入我的课堂了。”陈晓燕掩饰不住心中的感激,“那节课潘校长作了厚厚十几页的听课笔记,从如何架构整节课到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笔记里都有详细的描述。课后,潘校长还跟我聊了两个多小时。一边看着潘校长的听课笔记,一边听潘校长的讲解,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很深的领悟。”经过潘海珍的悉心指导,陈晓燕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便成长为校级语文骨干教师,还在校级、县级教学比赛中表现优异,尤其在编写“学习童谣口诀”、引导学生编写班级习作报等方面颇有心得,金秀电视台还对她做过专题报道。
潘海珍坚持“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管理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多年来,金秀民族小学承担了《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实践研究》等多项自治区级、市级课题,《因材施教,发展小学生特长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研究》等数十项校本课题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潘海珍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个学期都上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撰写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课题小结等。如今,该校教研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成为金秀教研工作的窗口学校,2013年11月获评为来宾市教学先进单位、来宾市校本研修基地。
“量体裁衣地发展教师专业特长,让教师们在专业提升中感受快乐、享受收获,努力使每一个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而不是教学上的‘苦行僧’,这是我们未来的工作目标。”潘海珍说。
做“知学生”的校长
对其他人来说,“一年”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在金秀民族小学五(4)班学生赵宝月眼里,却是“特别、快乐、充实、成长”的代名词。从金秀大樟乡中心校转入该校才一年,她便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所学校”。在这一年里,她学会了瑶绣、瑶舞、瑶歌,还喜欢上了阅读。2014年秋季学期,她为到学校参观的老师们做了一次导游,大方的举止、流利的讲解,赢得了老师们的啧啧称赞。她说:“我感觉在民族小学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充实的。”
“学校的首要之务是让学生快乐、全面地成长。所以,我们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潘海珍说。她认为,学校是一个“众乐乐”的地方,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收获快乐的童年。多年来,金秀民族小学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舞蹈队、合唱队、鼓号队等十几个社团,瑶绣、书法、绘画等十几门兴趣课程,都可让学生们自主选择。
金秀民族小学四(4)班学生余敏加兴趣广泛,二年级时,她参加了绘画兴趣班,成了班里出黑板报、手抄报的“小能手”;三年级时,她参加百灵鸟合唱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了专业的练声方法和原生态的瑶歌;四年级时,她是红领巾广播站的一员,每天为同学播报校园好人好事、新风尚。如今,她喜欢上了舞蹈,成了校舞蹈队队员,5月还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的文艺晚会并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不止这些呢,像读书主题演讲比赛,书法、绘画、征文比赛,我都参加了。”余敏的脸上绽放着阳光自信的笑容。
2015年,潘海珍又提出了“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每个班由班主任和学生自主研究,确定本班的“班级文化品牌”,制定个性班规和口号,开发班级特色活动,创建各具特色的班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要懂得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学生、对学生成长有帮助。”潘海珍说。每天,潘海珍除了上课和处理学校事务,大多时间都花在了和老师、学生聊天上。她和老师聊工作、生活,和学生聊聊学习、成长,还就学校的管理、兴趣课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改革等征求师生们的意见。与她共事13年的金梅珍老师说:“潘校长经常和我们聊天,通过聊天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来设计学校的工作和发展思路。她的工作方式让你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温和感。”
做“有温度”的校长
在女儿吴潘毓子的眼中,潘海珍的生活是“很恬淡很舒适还很诗意”的。办公时,她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处理学校管理的事务;休息前,她会手不释卷,“必得读一两个小时的书才能睡得安稳踏实”;节假日,她还会邀上二三位老师一起逛街、喝茶……她把工作当作是一种生活。在她看来,懂生活的人才懂工作,她说:“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这样。作为校长,面对性格各异的老师和学生,不能总是以冰冷的制度管理他们,而应该善于运用生活的智慧与他们相处。”
多年来,潘海珍最大的治校心得,是变“多管”为“多处”。“管”是监管,“处”是相处,二者的区别在于,“管”是生硬冰冷的,“处”是饱含情感温度的。她经常和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快乐,让老师在耳濡目染中爱上阅读;她会组织老师观看《一个也不能少》《放牛班的春天》等影片,让老师在影片的感染下升华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她还会通过开展啦啦操比赛、书法比赛、“爱我家乡”摄影比赛、登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老师们的活力。
该校语文教师李春梅对此颇有感触,过去她白天要忙上课、处理班级事务,晚上干完家务又要备课,常常加班到一两点钟,“每天都觉得很累很紧张”。事实上,该校不少老师都有过这样的困扰。为此,潘海珍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带领老师们做啦啦操、学唱歌、做关节锻炼。“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使我们收获了很多快乐。潘校长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知道用什么方式和我们交流,她总是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平易,这样的校长是有温度的。”李春梅老师说。
“我觉得,作为一个校长,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只要你肯放下身段去跟他们相处,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依靠他们,你就会发现学校管理的另一种美好的境界。”潘海珍这样总结道。
(责编 黄雯丽)
浅析煤层厚度测定方法 篇4
主要从地质分析、井下分析、钻探分析、物探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煤厚, 每种方法都有不确定因素, 只有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 认真、 仔细的分析, 才能确定煤厚。
2地质分析法
2.1地面分析。在地面利用地质分析法预测煤厚时, 必须结合当前矿区的地质资料, 查明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总结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1) 结合临近采区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结合附近钻孔资料, 分析本区域煤层变化趋势。 (2) 在区域大地构造基础上, 分析断层、褶皱和岩浆活动对区内煤厚影响规律。 (3) 对同一矿区来说, 地质构造运动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基本规律不变。因此井田勘探时, 可以根据邻近井田的煤层厚度变化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来推测本井田的煤层遭遇同样地质构造的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2.2井下分析。煤层厚度变化受控于原始泥炭沼泽的地形以及成煤后遭受的地质变动情况, 所以, 在进行煤层厚度预测时, 一是首先了解矿井内的成煤古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煤系组成、含煤性变化及岩溶暗河发育情况;二是根据已经掌握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进行煤厚变化原因分析, 进一步圈定煤层厚度变化范围;三是煤层顶、底板以及构造的展布特征都可能会控制煤层的厚度变化, 在进行煤厚预测时, 顶、底板的岩性和分布特征、区内构造以及它们与煤层厚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分析的主要内容。煤层厚度和煤层形态的变化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联合、叠加的结果。在研究煤厚变化和煤层形态时, 要善于分析各种地质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对煤层的影响程度、范围及特征, 追索各种地质因素的内在联系, 并从中找出主导因素。
3钻探法
3.1地面钻探法。由于钻探工程可以从孔内取出岩芯, 因此钻探工程是直接取得地下深部实物资料的唯一手段, 是普查找矿和探明矿产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钻孔钻进煤层时, 应特别注重煤芯的采取率, 注意取全煤层的顶底板;通过岩 (煤) 芯的观察、鉴定、分析, 可以了解煤层的空间位置、埋藏深度、厚度、产状、分布规律。然而利用钻孔探测煤层厚度变化时, 一个钻孔反映横向信息有限, 往往通过数学插值方法实现无钻孔区域煤厚信息。因此, 虽然钻探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推测方法。但精度有限, 尤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2井下钻探、巷探。3.2.1煤厚变化的探测。 (1) 煤厚复杂变化的探测。一般是在开拓、开采过程中, 充分利用生产巷道作探巷, 辅以井下钻探, 以边掘边探、边探边掘边采的方法进行。 (2) 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煤层分叉形式很多, 但根据分叉后的稳定情况, 可分两种, 一种是煤层呈多层次稳定分叉, 一般采用沿主煤层掘进结合井下钻探分层;另一种煤层呈稳定程度不同的分叉, 通常利用主分叉布巷道结合钻探及巷探。 (3) 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利用钻探控制掘进前方底凸位置及利用底板倾角推测掘进前方底凸位置。
4地球物理勘探
4.1地震勘探。目前, 相关研究人员从理论上讨论了煤层反射波的形成机制, 提出了多种煤层厚度的解释方法, 得出了它的多种地震属性 (包括波形、振幅与频率) 随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为利用煤层反射波的地震属性参数进行厚度定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方法有各自的假设前提及使用范围, 归纳起来有以下3类:4.1.1直接预测方法。根据薄层理论及煤层反射波形成机理推导出直接计算厚度公式, 进而求取煤层厚度的方法。4.1.2振幅法。利用时间域与频率域上反射波振幅或能量与薄层厚度成准线性的关系来估计厚度。实际上, 影响地震波振幅与能量的因素有很多, 而这种准线性关系, 只有一定前提和条件才能成立, 因此在应用中常遇到不少问题。 4.1.3统计分析法。利用反射波运动学与动力学某些特征参数与厚度的统计关系, 预测薄层的厚度变化。
4.2井下电磁法、震波探测。4.2.1无线电波透视法。无线电波透视法是利用探测目标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电性差异来研究确定目标体位置形态、大小及物性参数的一种矿井物探方法。通过在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切眼分别激发接收电磁波, 然后对电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便可探测工作面内异常信息。电磁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时, 由于电阻率不同, 它们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有一定的差异, 电阻率较低的岩层具有较大的吸收作用。在探测煤层厚度变化过程中, 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 电磁波穿透煤层的途径中, 存在着煤厚变薄区 (煤层被低阻岩层替代) 时, 电磁波能量就会被其吸收或完全屏蔽, 信号显著减弱甚至收不到, 形成透视异常 (或称“阴影区”) 。交换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 若测得同一异常的“阴影区”, 便可确定为异常区域。若为无阴影区域则判定煤厚厚度相对稳定。4.2.2槽波地震法。槽波地震法主要利用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原理来确定前方是否存在断层构造带或煤层变薄带, 这种方法也是最近几年才利用的, 主要通过投射和反射两种方法。投射法是检波器点与炮点分别布置在风道、机道。一侧激发能量, 另一侧接收, 遇到断层或煤层变薄带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从而了解煤层大致变化规律;反射发布置原则是炮点和检波器点在同一巷道, 利用反射原理探测前方是否存在构造, 探测出煤层歼灭位置、变薄规律等信息, 合理布置采区。
5煤层厚度预测方法分析与认识
无论地面还是井下预测, 基础的地质分析法充分结合前期勘查资料, 重点分析断层、褶皱和岩浆活动对区内煤厚影响规律, 可有效反映区域信息, 但对局部资料把握有限。地面探测煤层厚度传统的钻探方法, 对于单个钻孔, 若取芯完整, 煤厚数据是准确的, 然而在任何勘探区内, 钻孔的数目是有限的, 孔距一般在数百米以上, 内插出的煤层厚度显然具有一定误差;井下钻探或者巷道能真实反映目标介质周边信息, 但针对较大区域可靠性仍然一般。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对煤层厚度的探测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 但同时存在探测精度差异较大的劣势;地球物理测井精度高, 但只能代表一孔之见;地震为目前预测煤厚最常用、有效的手段, 具有精度相对较高, 信息丰富的特点, 但在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效果较差;电磁法在煤田勘探中主要用于探测目标岩层赋水性, 而对于煤层厚度探测是一种尝试, 还需加强基础理论、现场试验研究。通过上面分析可知, 单一地质、钻探、物探方法针对煤层厚度敏感性不尽相同, 且单一方法均存在缺陷。在实际探测过程中, 需运用数理统计、模糊数学方法融合多元信息, 准确预报煤层厚度, 以便满足应用需求。
结束语
绝热材料选择厚度 篇5
根据宁夏中卫市常年气候,夏季温度最高为38度,冬季最低温度为-25度,结合GB50264-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及多年的经验。
一、蒸汽设备、管道
根据岩棉、硅酸铝绝热系数:岩棉:0.0314+0.00018Tm
硅酸铝:0.042+0.0002 Tm
选择最佳厚度为:内层为100mm厚岩棉,外层为50mm硅酸铝棉。
二、热水设备、管道
选择最佳厚度为:100mm厚岩棉。
三、保冷设备、管道
根据聚氨酯绝热系数:0.024+0.00014Tm
选择最佳厚度为:200mm
河南省特种防腐有限公司
防水层厚度 篇6
防水层必须具备一定的厚度,才能确保防水层发挥其防水功能。防水层厚度达不到要求,会出现不耐水压、易被刺穿、耐老化性差等问题。防水卷材是工厂预制的,出厂时的卷材厚度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设计施工时还应符合相关设计与验收规范的规定;防水涂料是施工现场成型的,因此其产品标准没有厚度规定,但在屋面、地下、住宅室内等设计验收规范中,对施工成型的防水涂膜厚度有明确的要求。如JGJ 298-201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厨卫间等住宅室内采用涂膜防水时,聚合物水泥(JS)、聚合物乳液、聚氨酯三种常用防水涂料用于水平面防水的厚度均应≥1.5 mm,用于垂直面防水的厚度均应≥1.2 mm;若采用卷材防水时,选用无胎类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应≥1.5 mm,选用聚酯胎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应≥2.0 mm,选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胶结料系统,要求卷材厚度≥0.7 mm(其中聚乙烯芯材厚度≥0.5 mm),聚合物水泥胶结料厚度≥1.3 mm。
自动厚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篇7
板带型材作为冶金工业的一种重要产品, 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质量要求高、应用范围广, 其质量不仅体现在生产材料的性能上, 还体现在尺寸规格的精度上。而厚度精度一直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主要目标, 因此, 自动厚度控制 (AGC) 被广泛应用于轧机自动化。随着轧机传动技术于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高, A G C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但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产品要求不断提高, 需要提出新的厚度控制策略, 提高模型和控制的精度。
2 厚度控制分析
由弹跳方程与轧制力公式相结合的图解分析法是厚度控制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定性分析上比较直观, 不但能明白各种因素对厚度的影响, 同时还能定量分析各种厚度控制方案, 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2.1 弹跳方程
由于轧机的弹跳量可能超过压下量使得产品的公差不符合质量要求, 因此, 必须对弹跳值进行精准计算才能克服这种影响。而弹性形变与轧制力并非线性关系, 只有在轧制力达到一定程度后, 两者才近似呈线性。所以在现实操作中, 为了消除非线性影响, 采用人工压零法[1], 图1表示了压靠零位和轧制过程中轧制力、轧辊辊缝和轧件厚度的相互关系。
在图1中可得到以下关系式:
式中, 前者为轧件塑性方程, 后者为轧机弹性方程, 其中, P为轧制力, P0为人工零位时的预压靠力, h为轧出厚度, S0为人工零位的轧缝仪指示值, SF为弯辊力造成的厚度变化, O为油膜厚度产生的厚度变化, Q为轧件塑性刚度, CP为轧机弹性刚度。
此关系式为厚度自动控制的基础, 可作为间接测量厚度的一种方式。
2.2 图解分析法
图1展示的以轧制力P为纵坐标, 把厚度和辊缝值作为横坐标所作的图被称为P-h图, 利用P-h图可以很直观地分析造成厚度变化的各种原因, 其原因最终归结为两大类[2]:
(1) 轧机方面的原因
包括轧辊偏心、轧辊热胀及轧辊磨损。其中轧辊偏心是一种变化频率高的扰动量, 而轧辊热胀及磨损为一种缓慢变化量, 但其主要影响均造成在S0指示值不变的情况下, 实际辊缝产生变化, 如图2所示, 。
由图2可推导辊缝变化δS与轧制力δP、厚差δh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看出辊缝变化并不完全等于厚度变化, 如果用压下移动辊缝作补偿时, 输入控制系统的信号δS应通过比例放大器后再进行补偿, 即
其中K为比例放大系数, 又称压下效率系数:
(2) 轧件方面的原因
包括入口厚度波动δh0及轧件温度波动δT。其中入口厚度波动δh0可根据图3预先估计出将产生的δh, 并提前控制, 达到前馈的目的。
由图3可推导轧件入口变化δh0与轧制力δP、厚差δh的关系如下:
因此, 可根据推导后的厚度变化δh进行压下补偿, 可考虑入口厚度检测点进入轧机的时间和移动压下δS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控制效果。
对于来料温度波动δT, 其导致的厚差δh变化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 来料温度波动δT导致tanβ发生变化, 即Q值发生δQ波动, 为了保证快速补偿精度, 需要在计算机中预先存储不同温度区间所对应的经验Q值以便随时替换。此时, 替换后的Q值可记为:
此时为了消除δh, 移动压下的补偿值为:
3 自动厚度控制方法
自动厚度控制 (AGC) 是一种综合控制策略, 一般由自动位置控制 (APC) 作为AGC系统的内环, 执行厚度外环向其输出位置 (或轧制力) 的动态调节, 即APC为AGC的执行机构。为满足系统快速响应、高精密度以及大功率输出等要求, 一般选用液压压下装置。现代轧机为实现厚度设定和厚度控制, 一般具有以下功能, 如图5所示。
3.1 反馈AGC
传统AGC以厚度反馈 (闭环) 为主, 即以轧机出口厚度变化对压下进行闭环控制。但由于轧机出口处的测厚仪滞后过大, 容易造成系统振荡, 因此主要采用间接测厚的闭环AGC, 即利用弹跳方程或流量方程间接计算出口厚度, 大幅度减小了滞后时间, 有效预报了辊缝出口处的厚度。
反馈A G C[3]主要分为位置内环和轧制力内环控制, 对于厚度环的控制输出为位置给定SREF时:
式中Sobj为厚度设定模型中的辊缝初始位置值, δS为消除厚差需增加的调节量。
由式3可知, 为消除厚差δh, 压下位置调节量δS为:
其中, hobj为厚度设定目标值, h*是由实测轧制力P*和实测辊缝位置S*通过弹跳方程求出的实际出口厚度值。
由于反馈A G C的最终执行机构是压下装置, 而从系统计算出位置调节量δS到压下移动到指定位置仍存在一定延时, 因此在轧件的一段长度上仍有较大波动, 其控制精度有待提高。
3.2 前馈AGC
为了解决反馈A G C不可避免的滞后时间所带来的影响, 提出了前馈A G C控制方案[4], 即在轧机入口设置测厚仪检测入口厚度波动δh0, 提前发出压下控制命令, 有效地调整出口厚差。
其中h0*为入口测厚仪实测厚度值, hobj为工艺道次厚度经验值, 由式5可知, δh0所导致的出口厚度变化量为δh:
为了消除δh, 需调节压下:
为了进一步发挥前馈A G C的优点, 可计算出前馈系统的扰动所需的控制延迟时间并选取合适的超前量, 其控制效果如图6 (c) 中所示。
在图6中, ∆T1为压下移动时间, ∆T2为系统滞后时间, ∆T为超前控制时间, 由图可知, 带有超前量的A G C前馈控制系统能进一步降低出口厚度δh的绝对值, 提高控制精度, 但其出发点是以克服轧件带来的扰动为主, 对轧机本身产生的轧辊偏心、热胀和磨损等因素带来的厚差没有做出相应的补偿, 因此控制方法有待改进。
4 复合控制
为了提高系统总的控制精度, 提出一种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办法, 同时监控出口厚差并对其进行自学习以达到系统补偿的目的, 其控制系统图如图7所示。
该方法采用轧制力内环、厚度外环控制, 轧制力的给定值PREF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对于δPh来说, 需要考虑两个分量, 一个是由来料厚差δh0产生的轧制力变化δPh0, 另一个是为了消除δh0造成的出口厚差δh而改变的轧制力δPh1。由式5可知:
为使δh→0, 由式4可知压下变化量为:
由式3可知δS引起的轧制力变化量为:
因此, 对于来料厚差δh0所需的总轧制力补偿为:
对于轧辊偏心外扰, 采用恒轧制力控制, 即当轧辊偏心使辊缝发生变化时, 轧制力也随之变化, 此时自动调节压下, 使轧制力回到原状态即可消除轧辊偏心产生的厚差。因此, 。
对于反馈补偿δPH, 首先确定每块钢板需要补偿的出口厚度δhn:
其中, 为轧机出口测厚仪检测的实际厚度值, h为弹跳法算出的厚度值, 为提高模型计算精度, 在计算h时根据轧制力的不同采用几段折线逼近刚度曲线的方法, 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 此时弹跳方程为:
其中, CP=tanα, CP1=tanα1, CP2=tanα2, CP3=tanα3, 根据h即可算出
δhn, 设定自学习模型, 采用指数平滑公式求出下一块钢板的厚差预报值βn+1:
其中, βn为第n块钢板时的自学习表中存储的厚差预报值, βn*为第n块钢板的实际厚差δhn, α为权重系数, 当α过大时容易造成学习过程振荡, 当α过小时导致学习过程变慢, 因此, 为保证出口厚度的稳定性, α取0.1~0.2, 求出βn+1后再存回自学习表中, 即用βn+1代替βn以对第n+1块钢板出口厚差预报计算时调用。
此时, 通过自学习模型计算后的出后厚差为βn, 为消除βn, 需要补偿的轧制力为:
因此, 总轧制力的给定值PREF为:
其中, Q为补偿后的轧件塑性刚度, 由计算机根据实际轧制情况通过厚度设定模型确定具体数值。
用MATLAB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仿真, 其主要参数[5]如表1所示, 建立模型后给定系统一个扰动信号, 并与前馈系统仿真结果相比较, 其结果如图9所示。
图中a为前馈系统仿真曲线, b为复合控制系统仿真曲线。可以看出当两种控制方式的仿真参数一样时, 复合控制的控制精度更高, 能更好的消除扰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
5 结束语
自动厚度控制作为当今轧钢中必选的技术,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 提升产品质量。本文利用多种AGC控制思路, 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 可有效减小厚差绝对值。但如何针对实际过程中的轧制情况找到最优的组合方案进行控制, 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尹新平.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2011, 25 (5) :56-59.
[2]单传东, 赵琳.厚度自动控制在莱钢宽厚板轧制中的应用[J].冶金丛刊, 2011, 192 (2) :38-40.
[3]王君, 王国栋.各种压力AGC模型的分析与评价[J].轧钢, 2001, 18 (5) :51-54.
[4]丁修堃, 张殿华, 王贞祥等.高精度板带钢厚度控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9, 156-163.
路面厚度检测技术探讨 篇8
路面各结构层厚度的检测方法与结构层的层位和种类有关, 基层和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 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测定。对于路面各层施工完成后及工程交工验收检查使用时, 必须进行厚度的检测。
1.1 抽检频率
水泥混凝土面层, 每200 m每车道检查2处;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及沥青贯入式面层, 每200 m每车道检查1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及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每200 m每车道检查1处。
1.2 仪具与材料
1) 挖坑用的镐、铲、凿子、锤子、小铲、毛刷。2) 取样用路面取芯钻机及钻头、冷水机。钻头的标准直径为100 mm, 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 不作其他试验时, 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50 mm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 也可用直径50 mm的钻头, 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到层厚。3) 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4) 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5) 补坑用具;夯、热夯, 水等。6) 其他:搪瓷盘、棉纱等。
2 挖坑法测定路面厚度
(1) 按随机选点法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 测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处于接缝处时, 可在其旁边检测。
(2) 选一块约40 cm×40 cm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 用毛刷将其清扫干净。
(3) 根据材料坚硬程度, 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一层材料, 直至层位底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 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 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于方盘内。
(4) 用毛刷将坑底清扫, 作为下一层的顶面。
(5) 将一把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 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坑底, 测量坑底至钢板尺底面的距离, 即为检查层的厚度, 以cm计, 精确至0.1 cm。
(6) 用取样层的相同材料填补试坑。对有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 应按相同配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 并用小锤夯实整平;对无机结构结合粒料结构层, 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 适当加水拌和后分层填补, 并用小锤夯实整平。
3 钻孔取样法测定路面厚度
(1) 按随机选点法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 测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处于接缝处时, 可在其旁边检测。
(2) 按钻取芯样的方法用路面取芯机钻孔。
(3) 仔细取出芯样, 清除表面灰土, 找出与下层的分界。
(4) 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 取其平均值, 即为该层的厚度, 准确至0.1cm。在施工过程中, 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 可根据需要随机选择测点, 用大改锥插入量取或挖坑量取沥青层的厚度, 但不得使用铁镐等扰动四周的沥青层。
(5) 用取样层的相同材料填补钻孔。对正在施工的沥青路面, 用相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层填补, 并用热的铁锤或热夯夯实整平;旧路钻孔也可用乳化沥青混合料修补;对水泥混凝土面板, 应按相同配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 并用小锤夯实。新拌材料中宜掺加快凝早强的外掺剂。
4 地质雷达检测
用钻取芯法检测路面面层厚度时, 对面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用地质雷达检测路面层厚度技术, 并取得了成功。该项检测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不损坏路面且连续的检测路面面层厚度的方法。
4.1 雷达路面检测仪
主要结构与功能用地质雷达测量路面厚度 (主要是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 , 在我国已有应用, 但用得不多。就已应用的情况来看, 效果比较理想。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 检测精度将会提高。在长距离、快速路面厚度的测量中, 应用雷达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雷达检测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便携式, 宜于野外与局部检测;另一种是车载式, 适合于高速、大面积检测。
4.2 雷达快速检测厚度的基本原理
地质雷达检测公路路面面层厚度属于反射探测法。其基本原理是,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地质雷达向地下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波, 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介电常数的界面时, 一部分能量产生反射波, 一部分能量继续向地下传播, 地质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反射信息。电磁波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根据地质雷达记录的路面表面反射波与面层基层界面反射波的时间差, 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相对于雷达所用和高频电磁波 (900~2 500 MHz) 而言, 路面面层所用的材料都是低损耗介质, 电磁利用钻孔取芯标定雷达波的速度是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确定雷达波传播速度的方法。即在地质雷达所测剖面上的某一点, 钻孔取芯量其实际厚度, 用剖面上该点的双程走时和实际厚度反算雷达波在面层内的传播速度。地质雷达检测公路路面厚度已全部实现了计算机化, 效率和可靠性均高, 并已达到实用阶段。
5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对路段内路面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的允许偏差和单个测定值的允许偏差进行评定。厚度代表值为厚度的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值。
当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 则按单个检查的偏差是否超过极限值来评定合格率;当厚度代表值小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 则厚度指定标评为零分, 即不合格。沥青面层一般按沥青铺筑层总厚度进行评定, 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多分为2~3层铺筑, 应进行上面一层厚度的检查与评定。
摘要: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道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路面厚度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面,厚度,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构建有思维厚度的数学课堂 篇9
教学片断:
1.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2.交流反馈, 探索新知。
生1:我通过画图的方法, 知道这杯果汁可以倒3杯。 (解法一)
师:通过画图寻找问题的答案是一种方法, 但有时候画图不一定方便。
师:分数除以分数, 用分母相除的商作为分母, 分子相除的商作为分子, 这样计算可以吗?
生2:我想是可以的, 因为这样计算的商和正确结果一样, 都是3。
师:这种猜想值得提倡, 如果能够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就更好了。
生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把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现在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 可以把积中的分母、分子分别除以一个因数的分母和分子。比如:
师:运用乘除运算间的关系, 对刚才的猜想进行了证明, 非常精彩。
师:运用类比推算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真不简单!
3.尝试比较, 获取新知。
师:这么多的解法真是五花八门啊。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学生发表意见, 解法2、3、6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下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并反馈)
师:真棒, 这种积极思考、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数学精神还真是令我钦佩啊!
生9:我是选择解法4的, 但是这里的除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 我就没有办法算下去了。
师: (鼓励) 不错啊, 只要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就是好样的, 有时学习的这种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啊。
生10:我一开始就是选择了解法6, 这样一下子就算出了结果。
师:我们的同学真是出色。对于刚才的方法, 请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
生11:我觉得把分数先化成小数再相除的方法, 适用于分子、分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除法。如果遇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除法就麻烦了。
生12:我选择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的方法。这样计算就比较方便了。
生13:我认为分子相除、分母相除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例题这样的题目时比较简便, 但是遇到除不尽时也是比较麻烦的。
师:可是刚才不是通分了吗?
生13:通分之后可以算出得数, 但是还是比较繁琐, 转化成乘法不就得了, 又不是做分数加减法。
师: (转向刚才提出通分方法的同学) 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如果再让你作一次选择呢?
生14:我觉得他的意见有道理, 一般情况下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的方法计算比较方便。但是有时候用分母相除、分子相除的方法计算也很方便。就像例题一样, 不需要颠来倒去的, 很快就可以算出正确结果。所以, 我认为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好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看来选择什么样的计算方法还要根据不同的题目来确定, 你们认为呢?
……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思维在计算中生长
“分数除以分数”是“分数除法”单元的例4, 从单元内容看和“分数乘法”相衔接, 遵循了从易到难, 循序推进的规律;从计算法则的教学编排来看, 先是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 再到分数除以分数, 最后才形成包摄性强的分数除法法则。
教学时, 我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 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目标。教学时围绕例题190÷310重点展开探索,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 尊重他们的想法,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 进一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 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 而是继续让学生实际练一练, 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虽然整节课都没有刻意追求得出所谓形式上的计算法则, 但学生所说的不就是算理算法的核心吗?这样的计算教学, 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法则、计算方法, 重要的是能积极地体悟算理、内化技能, 促进数学素养的发展。
2.让学生思维在计算中发展
论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篇10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根据其在构件中的位置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 梁板式构件底部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的控制较为简单, 钢筋与底模之间的距离就是构件成型后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底模板下有竖直支撑, 要求其既无沉降, 又无侧移。而钢筋 (架或网) 在重力作用下贴近底模板。需要在钢筋 (架或网) 与底模之间垫支垫块或支架进行隔离, 隔离距离便是梁板式构件底部的保护层厚度。要求垫块或支架高度一致, 保证在振捣混凝土后, 仍然布置均匀, 即不变形与不侧移。
2) 墩柱、墙、侧面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的特点是控易, 制难。即对保护层的厚度很好掌握, 通常用卡撑式定位件即可将钢筋网与模板相间隔。但钢筋 (网) 与模板间很难平行, 做到保护层厚度规整, 为解决这种难题, 在墙筋的安装施工中, 应采用梯子筋来控制钢筋 (网) 与立面模板于平行位置。梯子主筋比钢筋网主筋大一号。梯子筋间的间隔, 根据情况0.8 m~1.2 m一个, 以钢筋网浇筑振捣中不走位为原则。梯子筋的横撑控制墙厚板保护层厚度, 设置数量不少于2个, 以墙高方向的模板的立体刚度不走形为原则。
3) 梁板式构件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的控制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a.上层筋距底模板距离远, 依托下层模板的难度大。b.除底模之外, 上层筋难以寻得固定之处。c.由于重力作用, 上层筋易下坠, 弯曲, 尤其是大部分上层筋较下层筋较细较软 (悬臂梁板除外) 。d.上层筋频繁受到人员踩踏, 施工设备碾压。
控制措施:a.从底模向上增加支撑, 一般0.6 m范围相间隔。效果良好。但此措施易水平侧移。b.以底模向上, 利用钢筋间空隙搭设满屋架, 用以吊挂上层钢筋 (网) , 此有三利:第一, 能严格控制上层保护层的厚度;第二, 能牢固控制上层钢筋 (网) 的三维位置;第三, 满堂架给施工人员, 施工设备提供了行走和作业的平台。但此措施施工时间长, 施工成本大, 需要在浇筑过程, 拆除满屋架时, 各工种配合默契。
在我部承建的开发区恒大花园A-1, A-3幢的楼房施工中就采用了满堂架对上层钢筋网进行定位的施工方案。
这两幢建筑顺山势而建。沿长轴方向, 或巨砾地基或夯填地基, 巨砾最宽处为8 m, 夯填最宽处为5 m。沿短轴方向, 一端靠于山体, 一端临空。设计图纸采用筏板基础, 筏板高1.2 m, 上下两层钢筋网, 针对基础而言, 承受正弯矩和负弯矩都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上下两层网的定位准确, 严格控制好保护层厚度, 上下两层钢筋是同等重要的。另起一段沿长轴方向, 每隔1.5 m倍数的点上焊制一个小槽, 钢管的架设高度距筏板的上平面设计标高为0.250 m (此高度过低时不利于抹面收水操作;过高时影响浇筑平台) 。绑扎钢筋后, 在每根钢管的小槽位置用8号铅丝将上层钢筋网固定。这样上层钢筋网的位置就准确到设计的预期位置。
应该解决的问题:a.钢筋的挠度:采取了如下措施, 沿长轴方向, 将悬挂钢筋网的钢管拉结两道架子管, 分别在钢管两端1/3的位置。只需在两道架子管的下方支撑并控制其高度即可。b.浇筑过程中, 顺利撤掉支撑, 并保持钢筋网位置不改变。
措施一, 架子管的支撑选用木质且两段, 下端为固定段, 上端为活动段, 活动段上平下斜, 用钉子钉于下段顶端, 但不可钉牢, 可转动。撤除该支撑时, 只需轻敲活动段, 使其转动, 便可撤掉支撑。不会对相邻支撑扰动。
措施二, 在浇筑前, 对钢筋网位置进行测量, 然后选用相应长度的支撑, 支撑长度的精确度由活动段调节, 必须做到支撑点和支撑柱一一对应并确保支撑受力相对均匀。
措施三, 为杜绝对钢筋网的践踏和踩压, 搭设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采用1.5 m长×1 m宽×1.6 m高的木质 (灵便搬动) 平台, 用这些平台搭设两条通道 (也可搭设两条以上) , 同时浇筑。我部在确立施工整套方案前, 就有关问题, 同甲方, 设计方, 监理方, , 多多次论证沟通。因此施工方案 (包括基础上层钢筋网的定位) 实施中, 难点少, 实施后, 效果好。
4) 节点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与其说是控制, 其实是权衡与对比。梁柱节点, 梁节点, 梁板节点,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相同的三维点 (线) 上布置两根或三根钢筋, 一直是施工的一个难点, 现场无非有两种处理:a.将一根钢筋按图纸设计的三维点 (线) 布置, 将另一根或两根钢筋向节点内部核心区斜向延伸。b.将一个钢筋按图纸设计的三维点 (线) 布置, 将另一根钢筋节点外缘斜向延伸布置。两种处理或两种处理的合并使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都是与原图纸的设计意图和设计计算不相吻合的。对节点的处理问题上, 第一是否改变设计思路, 第二哪种布置更符合承载和使用的要求, 第三斜向布置时, 钢筋是否弯起。所以对节点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就是对节点钢筋和节点模板施工之权衡和对比过程。
设计方, 甲方, 监理方, 施工方都应该提出建议, 最后综合比较, 形成定文。
2 保护层控制的主要因素和几个问题
保护层控制的主要因素是人。我国现在的施工以人工劳动为主, 半机械化为辅。尤其在钢筋绑扎安装和模板的支护施工中, 几乎全部由人工操作。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根本保证。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首先是领会设计意图, 其次是根据设计情况发现设计问题。这个过程是反复领会, 发现, 提问, 直至设计与施工完全融合的过程, 例如节点的施工, 必须有设计人员, 现场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相互融合。有了这个过程就意图明确, 方案顺畅了。技术交底就是将完善后的设计意图传达至施工现场的操作层, 让设计意图在操作工人心里明朗化。
注重钢筋翻样工作, 一定要做到按实放样, 切忌纸上谈兵, 只有按实放样, 才能发现问题的难点和关键点, 然后请求设计变更或改进施工方案。
注重钢筋的成型。无论是绑扎还是吊装, 都是钢筋工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护层控制的重要环节, 将与设计图纸相同的成型钢筋架 (网) 固定于设计图纸的固定位置。这是保护层厚度控制工序的大部分。
加强模板的支撑支护, 保证模板的位置准确, 站位牢固。这是保证钢筋架 (网) 与模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也就是控制了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统筹好垫块的使用。垫块从材质上分为钢筋, 水泥砂浆 (混凝土) , 塑料。钢筋垫块的优点是:1) 可以根据需要放成各种形状。2) 与钢筋架 (网) 的连接可绑扎, 也可焊接。3) 降低了材料成本 (因为可以采用不同粗细钢筋边角料) ;其缺点是:1) 上部钢筋网架过重时, 往往不能满足垂直支撑的强度。2) 隔绝要求高的结构 (如贮水池) , 不能使用。
砂浆垫块 (混凝土垫块) 的优点:与所在构件同质同材, 利于构件一体化。利于垂直竖向支垫, 应用广泛, 建筑工人使用熟练。其缺点是在上层钢筋的支垫上和侧面钢筋的支垫上受到限制, 高度的延伸不能满足要求及难以稳固牢靠地固定。
塑料垫块 (含卡撑式) 的优点是:尺寸精确, 能按要求工业化生产。安装灵便, 尤其是侧面保护层的施工, 准确持久地控制了钢筋架 (网) 与模板之间的距离, 有效抵抗混凝土浇筑的干扰。其缺点是:与混凝土构件不同质, 与混凝土构件同体性差。与混凝土垫块相同, 二者都在支撑上层钢筋网 (架) 上稳固不足, 延伸不足。
对技术管理人员来说, 垫块本身的刚度和摆放密度, 固定方式都是首要任务, 既无图可依, 又无规范可参。每一项都要求技术管理人员, 实地实测, 充分实践, 积累第一手资料, 一切以可靠、稳定, 准确为目的。对施工人员来说, 精准扎实稳当的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
3 当前困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规范》中设计图纸未加明确
新《设计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规定针对基础, 梁柱, 板壳的下限做明确规定。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规定针对基础, 梁柱, 板壳的施工偏差的上限和下限作明确规定。而对柱梁节点, 梁梁节点, 梁板节点, 在相同的三维点 (线) 时, 不同构件的钢筋间位置关系未加明确规定。因而,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随“地形”变化。在保证厚度前提时, 常常不达横平竖直;在保证横平竖直前提下, 常常厚度不均。在设计图纸时, 对梁柱, 梁梁, 梁板分别计算, 分别设计, 在施工图上不明确相互间的主次计算关系, 对节点处, 同一三维点 (线) 上的钢筋间位置关系也未加明确, 导致施工现场无据可依。
3.2 结构使用特点的限制
在绝大多数结构中, 需接长结构钢筋, 如柱子的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和机械连接的接头较钢筋本身粗大30 mm~40 mm。在接头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明显达不到要求, 现阶段无明确统一的措施。
4 结语
混凝土保护层应满足建筑 (构筑) 物耐久性的要求。既要保证大体保护层的厚度, 也要对特殊部位的保护层采取措施。在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发生冲突时, 应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宗旨。例如, 前面所提的“满堂脚手架” (甚至是在底模上) 控制板壳上层钢筋, 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措施, 会增加施工组织成本, 增加施工工期, 但能有效地控制上层钢筋网的位置, 从而控制上层保护层的厚度。
现代建筑技术, 工厂化生产, 机械化施工含量较小, 仍以手工操作为主。要充分调动人的因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是推动现代施工技术发展的动力。
摘要:从施工现场出发, 分析了梁板式构件底部、墩柱、梁板式构件上层、节点等不同位置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并对影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 有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何增加“冰山”的厚度 篇11
【摘要】新课改对教师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个人素养的提高跟教师的平时阅读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阅读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本文的探讨重点,笔者论述了几个具体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素养 阅读提高
教师的素养与教学的关系如同山体与山峰的关系。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说,作家所知道的事情就像海中漂浮的冰山,而写出来的东西则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这种比喻完全可借以形象地说明教师的素养与教学的关系:素养是浸泡在海水中的冰山,教学仅仅是整座冰山的一角。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时才能底气十足,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富有厚重的蕴涵。
做一个教师,需要读书;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需要丰富的学识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思想触角。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读几本原著,凭自己深厚的阅读积累引进最精当的信息,使自己的教学受学生的欢迎。读书要讲究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笔者这里罗列几点与大家共享。
一、读书要读思结合
阅读是与思考相随的。没有思索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阅读,把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言语,为课文的升华与体验的深入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看到的是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宝玉的多情,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凤姐的精明干练,……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意味着一个俗气的故事,更集中表现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心灵也是脆弱的,还有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写作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读书如此教学也如此,笔者把这种熟读精思的方法运用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在教学徐志摩《再别康桥》前,笔者先细细地读品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细细地琢磨诗人流露在诗里的感情,还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云游》等。因为这些诗作语言风格一致,内在情韵相连相近,有可比性和代表性,能较好地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感受志摩的诗风和诗魂,那就是——“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样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获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尽管,初读经典著作可能充满了艰辛和痛苦,但当你走过泥泞崎岖的山路,到达峰顶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乐,就会油然而生。这种境界,恰如梁实秋先生所说:“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二、读书要读写结合
徐特立先生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所谓“阅读的根基有多厚,写作的高度就有多高。”我觉得,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作为绍兴人,笔者对鲁迅及鲁迅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曾阅读了大量的鲁迅作品及有关研究鲁迅的著作,笔者有种深刻的感觉:学术界与教育界的隔膜,使得鲁迅研究不能及时渗透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层面,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存在误区,品文首先要品人,于是笔者试着写了《走近鲁迅:穿越精神峡谷的心灵相遇》、《品文先品人——鲁迅作品教学刍议》,试图通过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新课程的实行,鲁迅的作品在新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非常的小,有些教材甚至没有了鲁迅的作品,于是笔者试着写了《回归作家作品,感受人文价值——浅谈鲁迅作品教学的价值取向》。阅读鲁迅让我获得了这么多的感想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一种成就感。
不能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他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还能教书吗?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应该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从书本中汲取滋养,“读”出教育的品位,“读”出教学的精彩。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促写,听读结合,讲读并进”的原则,以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读书贵在坚持
要使阅读成为悦读必须有极大的毅力支撑,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只要我们养成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习惯,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所谓“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这是古人读书的心得。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台阶,尽管攀登中会有单调和重复之厌,但只有经过一定量的单调和重复后,才能领略那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才能多作“贡献”。
总之,教师素养是浸泡在海水中的冰山,教学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有阅读才能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时才能底气十足;有底气才有灵气,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富有厚重的蕴涵。
化工管道保温经济厚度公式分析 篇12
D1——管道保温层外径, m;
D0——管道外径, m;
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K;
αS——保温层外壳与环境的传热系数, W/m2·K;
PE——能量价格, ¥/GJ;
t——年运行时间, h/年
T0——管道温度, ℃;
Ta——环境温度, ℃;
PT——保温费用, ¥/m3;
ST——保温费用年摊销率;
公式 (1) 并没有考虑管道保温而占用的空间而产生的费用, 对于布置在管廊上的的管道, 这个空间费用是由于保温而增加的管廊建造费用和土地费用。
一、公式推导
如上所述, 对于管廊上的保温管道, 其涉及到的费用有。
1. 热损失造成的费用F1 (¥/年·m)
2. 保温结构摊销费用F2 (¥/年·m)
3. 管廊和土地摊销费用F3 (¥/年·m)
P1——管廊费用, ¥/m2;
S1——管廊费用年摊销率;
P2——土地费用, ¥/m2;
S2——土地费用年摊销率;
从而总费用F (¥/年·m) :
管道保温经济厚度, 即要总费用最小, 即 (6) 式取到最小值, 及 (6) 式的微分函数取零时的D1就是总费用为最小时的管道保温外径。故有 (7) 成立
将 (2) (3) (4) (5) (6) 各式带入 (7) 式求导并整理后得:
式 (8) 就是考虑了管廊和土地费用后管道保温经济厚度公式。公式右边含有D1, 所以求解需要试差。但在工程设计中运用excel VBA编辑函数处理, 也是很方便的。 (8) 式中, 项相对于D1, 是比较小, 如果略去该项和2 (P1S1+P2S2) 项, 公式 (8) 就与式 (1) 完全一样了。
二、公式 (8) 的运用
现通过一实例来检验公式 (8) 的运用。
例题:现有成都地区某新建工厂管廊上的一蒸汽管道, 管道外径为108mm, 水蒸气压力为3.2MPa, 求该管道的经济保温厚度。
解:该管道可采用岩棉管壳保温, 为便于试差计算, 现将式 (8) 整理为下式:
经查3.2MPa水蒸气温度:T0=240℃【4】;成都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a=15.7℃;
能量价格:PE=29¥/GJ;岩棉保温结构价格:PT=1600¥/m3;管廊费用:P1=2000¥/m2;土地费用按P2=25万元/亩=375¥/m2
年摊销率的计算公式为, 年利率取i=10%, 保温费用的摊销年限取6年, 管廊和土地的摊销年限取20年。故ST=0.23, S1=S2=0.117。年运行时间t=8000 h/年.
由于需要试差, 需要取一初始保温厚度, 我们取δ0=50mm, 故初始保温外径为D10=0.208m。将以上各值带入式 (9) 可得:D11=0.240, 再将前两次D1的平均值带入 (9) , 如此反复, 其各次所得值为D12=0.232, D13=0.226, D14=0.229, D15=0.230.可见D14和D15只相差1mm, 所以取D1=0.230m。
而按式 (1) 计算的管道经济保温厚度若为100mm, 就显然偏大, 与工程实际不符。故考虑管廊和土地费用在工程设计中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结论
综上所述, 考虑了管廊和土地费用的管道保温经济厚度计算公式计算出的保温厚度更为合理和更贴近实际运用, 在化工设计中应加以考虑和运用。
参考文献
[1]GB 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S].
[2]SH 3010-200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
[3]GB/T 8175-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