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评价体系

2024-05-24

实习评价体系(精选12篇)

实习评价体系 篇1

摘要:科学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顶岗实习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本文分析了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构建了顶岗实习“三三三”评价体系, 即三阶段定期评价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三评价主体 (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 ;三级指标体系。

关键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顶岗实习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 高职土建类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土建类专业顶岗实习具有地点分散、实习时间长、流动性大、指导教师人手不足等众多原因, 往往使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出现许多问题。

1.1 没有实现过程性考核评价。

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 以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等来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到什么知识, 达到何种能力水平, 则难以准确及时地掌握。

1.2 考核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模糊。

在对顶岗实习的评价中, 不少院校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 或虽已有相关评价指标, 但也只是简单地将一些评价内容列入评价表内, 太过笼统、模糊的评价结果造成学生不能真正了解自身的不足, 不清楚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1.3 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实习的考核和评价上, 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缺少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有效参与。所以,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急需确立, 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为正确评价学生提供参考。

1.4 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由于缺乏科学、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使得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形成了主观上的分数, 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 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

2.1 为正确评价学生提供参考。

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学生就可以有标准进行参照, 通过对比便可以清晰地看出自身的不足, 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2 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评价反馈及时地调整教学工作, 企业通过详细的测评可以直接留用表现优秀的学生。

2.3 为教学改革提供直接的依据。

通过对实习学生的合理的测评, 得出的结论可以直接为管理层制定政策、改进顶岗实习的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全面进行。

2.4 可以有效地反映顶岗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评价是贯穿整个实习工作的管理控制线, 通过评价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顶岗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实习质量。

3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3.1 全面系统性原则。

由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时间较长, 管理难度较大, 因此, 评价结果要充分结合过程考核, 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

3.2 导向性原则。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3.3 多元性原则。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评价, 应采取学校、企业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评价的办法。学校主要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企业主要考核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加入学生自我评价, 能激发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可操作性原则。

建立有效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既要体现评价体系的指导性, 又要适应学校实际需要, 使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且容易实施。

4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校在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 着重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依据上述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的原则构建土建类学生“三三三”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4.1“三三三”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含义

“三三三”评价指标体系, 即三阶段定期评价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三评价主体 (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 ;三级指标体系。

三阶段定期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评价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 是否考虑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程度。实施阶段主要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是否按实习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岗位技能、是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是否提高了职业能力等。总结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考核评价。学校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平时考评记录, 充分听取企业的评价意见, 吸纳企业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合理得分, 作出综合性实习成绩鉴定, 并给出相关成绩。

三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 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

4.2 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按照顶岗实习目标、实习内容以及实习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我们在土建类专业多届学生的工作实践中建立了并逐步完善了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指标明确评价内容, 二级指标作为具体考核内容, 三级指标为主要评价标准, 并规定各级指标的得分标准。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包含职业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 岗位任务、基本表现、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在内的5个二级指标以及具体的16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的得分标准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为实习单位和学生用表, 表2为学校用表。

5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初步运用效果

运用上述评价方法, 对我系土建类各专业2009级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进行评价,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 使实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更加自觉地要求自己。通过顶岗实习, 毕业生职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得到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 2012 (3) .

[2]张雁平, 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5) .

实习评价体系 篇2

你们好!

转眼贵校人力资源专业的实习生已在我司实习快两个月了,实习生先后在我司的呼叫中心、招聘部、客服部(薪资福利方向)、人力资源部、销售部等部门实习。学生在本公司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虚心好学,踏实肯干,善于思考,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体现出比较扎实的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功。努力协助同事的工作,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毫无怨言,同时,学生能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这展现出贵校扎实的德育和智育水平。

其中有以下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部门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

**同学业务能力较强,积极主动,态度端正,有较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实习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呼叫中心、招聘部、办公室、销售部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门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司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部门同事的一致好评。

***同学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老同事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同学综合素质较好,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

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涉猎面较宽,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同学在本公司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指导老师安排的工作任务。实习期间,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班完成任务,毫无怨言,同时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适应能力较强。有责任心,工作主动,对所负责的相关人事工作认真努力,对结果负责,是个称职的优秀实习生。

***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负责,能够按时完成工作,处理事务能力较强。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将相关话术和岗位职责的培训内容很好的运用在工作中。团队合作,和同事关系相处融洽。

**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踏实,能够做到服从指挥,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喜欢学习,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分析原因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团结同事,会主动帮助同事。

***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遇到问题会主动联系相关同事解决,以保证工作顺利进展。善于沟通,喜欢积累资源建立求职者的人脉圈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有团队合作意识并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学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思想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较强,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员工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同学在我公司见习期间,爱岗敬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

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在见习期间得到同事们的好评。

借此机会我代表我司感谢学院给予我们的配合和支持,是你们以满腔的热情,丰富的教学资源,可靠的质量保证,为我司造就着一批批有用人才;是你们用自己的德行让我们得到了远比书本上知识更宝贵的为人之道;是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了我司后备队伍的建设。

最后祝愿我们的工会学院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人才,愿我们的校企合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实习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既是检测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是加强学生在学期间所学的技术技能锻炼、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过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需的教学环节之一,顶岗实习应该具有相应的考察和考核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评价措施,在赋予学生一个客观的成绩的同时,能够对整个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就目前来说,很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制定顶岗实习整体方案或计划时也都配备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案,但最终对顶岗实习的考察评价仍因诸多问题的存在及其他因素的干扰而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顶岗实习工作在实效提升方面停滞不前,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简要框架。

一、当前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顶岗实习所作的考核都流于形式。许多高校虽然制定了与顶岗实习有关的一系列考核办法和制度,但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基本上不采用这些考核办法,学生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只是简单给出实习等级,甚至评语都没有。学校配备的校内指导教师入驻实习单位的比较少,因此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了解也不全面,最后给出的成绩和评价随意性和主观性比较强,缺乏准确和客观的评价。而学校针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给出的总评一般都是以前两者给出的成绩为基础,如此一来,顶岗实习的考核便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实习的情况,整个考核流于形式,毫无意义。

(二)评价主体单一:在现阶段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实习单位的校内指导教师为主体。遵循的流程是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评价,校内指导教师再以企业评价为基础,结合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给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评价。整个过程既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没有实习单位同事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单一,势必造成评价角度的单一,最终的结果便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三)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原则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与评价应该做到准确、客观、科学、全面。若要做到以上四个方面,就应该尽可能地排除主观臆断,以学生真实的实习情况为基础,参照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给出能够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真实可靠的评价。但是就目前而言,许多高职学生都反映:“根本不知道最后的成绩是怎么评定的,觉得成绩给定很随便,只要实习过程中没有给学校和企业惹事,成绩就没有问题。”

(四)缺乏过程性评价: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大多都倾向于对结果的评价,而缺乏对实习过程的阶段性评价。如前文所述,无论是实习单位还是指导教师给出的评价,都只在实习结束后给出一个最终的结论性评价,缺乏对过程的考量。很多高校都将顶岗实习定性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并赋予了这门课程相应的学分。既然是课程,就应该与其他专业课一样,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唯有这样,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二、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简要框架

顶岗实习从计划、组织到实施,过程的开展固然重要,但最终的考核与评价,学生成绩的评定等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顶岗实习的考核与评价是整个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现的不仅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实习收获的肯定。准确、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有效性,而要做到准确、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还有赖于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本文认为,一个科学可行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应至少由以下框架构成:

(一)由学校、实习单位、学生构成多元考核评价主体: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是实习单位的“准员工”。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个人都是顶岗实习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由于自身的出发点和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对顶岗实习的关注焦点及获得的信息也就不一样,最后对顶岗实习的评价也会出现多元化。所以,为了能够做到准确、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顶岗实习,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就需要以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共同为评价主体。这样的主体构成囊括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各个方面。不同的主体通过对不同角度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客观地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避免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高职院校能够根据这样的评价结果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工作改进提供科学有效的事实依据,促进顶岗实习的不断完善、效果的不断提升,进而在保证学生能够真正通过顶岗实习有所收获的同时,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在确定了多元评价主体之后,还应明确各个主体在做出评价时应参照的评价标准,只有参照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才能得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总体来说,企业应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学校指导教师应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为标准;学生应以顶岗实习所在的职位或岗位要求的能力目标、岗位操作流程熟悉度、工作业绩等为标准。在总体的标准下,企业可以将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待具体工作任务的态度、敬业精神、责任心、实习纪律以及最终的工作业绩等作为具体考察内容;学校可以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程度、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最后的实习论文质量作为具体的考核内容。

(三)运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前文所述,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所作的评价都仅仅是实习结束后的结果性评价,而没有过程性的考核。无疑,这种片面的考核方法不仅不能准确、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的真实情况和效果,也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及时地对其进行指导和改进。不管是教育活动还是其他的活动,质量的提高永远是一个“不断实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就在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信息的反馈。一方面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原因,自身与岗位能力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进,逐步缩小与岗位所需的能力之间的差距,直至最终达到岗位能力目标;另一方面使校内指导教师能从学生的错误和困难中发现对顶岗实习指导存在的不足与失误,并及时加以纠正和改进,以便为指导新一轮的顶岗实习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提高顶岗实习指导效果。有了过程性考核所提供的依据作为基础,终结性考核才能实现全方位准确、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因此,在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中,应以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实习评价体系 篇4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对实践环节系列课程的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现有的通用评价标准与会计实践课程相矛盾, 会计实践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依靠相应配套制度的建立, 评价结果需要对信息来源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1.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区别

内部评价指的是以学校自身为主体而开展的评价行为, 学校根据预先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实用性、合适度进行评价。而外部评价指的是由政府、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对学校进行干预的评价行为, 其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学校的办学目标、自我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等。虽然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两个部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其教学质量目标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的, 旨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但是, 从实际评价工作而言, 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些许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评价的主体不同

外部评价的实际发动者和组织者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 评价机构作为主体参与进来, 但是实际参与评价的则是聘请的评价专家。而内部评价是以学校法人为评价主体, 教师、学生和员工作为参与主体。

1.2 评价的对象不同

外部评价指的是对学校的整体评价, 而内部评价则是把学生、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作为评价的对象。

1.3 评价的内容不同

外部评价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针对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内部评价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评价对象的行为和结果所产生的质量是否符合目标质量。

1.4 评价的方式不同

外部评价选用的评价方式是让专家进驻学校检查质量以及其他的抽查方式;内部评价则是选用学校组织管理者、教师、学生把检查和评价落实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方式。

1.5 评价的目的不同

外部评价针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旨在督促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内部评价针对的是学校内部的行为与素质, 旨在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2.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分析

2.1 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实践课程相矛盾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部分教师沿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 取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部分, 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 在课堂中照本宣科,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课堂气氛沉闷, 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丧失了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基于这种理念之上,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课堂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倾向于教学材料的齐全与否, 学生出勤率的高低等。

会计专业的实习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 利用对仿真实验环境的模仿与创造, 让学生参与进来, 并加以指导, 通过实习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实习教学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符合教育体制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但是实习教学自身的特点, 与实习教学的基本理念相悖, 如果使用同样的课程评价标准, 无法涵盖实习教学的某些评价要素。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分注重教师的表现以及对课程材料与成果的齐全性的考察, 而忽略了学生真正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矛盾

完整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包括课内理论知识传授、课程实训、校内仿真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不同内容, 并且不同环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选定学习资料, 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强化学生对于特定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程实训则是通过系统的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会计主体在某一领域的实务操作程序和方法;在实习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还要通过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意识。校外实习是一种实地的学习方式, 它通过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会实际的工作环境, 来增加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及岗位规范的了解和熟悉度, 体验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让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与职业意识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单位的选择及实习内容与最终的实习效果密切相关, 然而, 传统而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不利于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评价效果。

2.3 会计实习教学应用现有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问题

学生作为实习教学的评价主体, 在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之下, 会计知识还有所欠缺, 对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无法作出有效鉴别与判断。而作为真正的受教者, 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 因此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 目前存在着部分学生在做出评价时感性至上, 无法给予客观评价的现象。为了增强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应该在增加硬性和客观评价指标比重的基础上, 聘请会计专家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作出有效评判。

3.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1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正常、有序运行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等机构, 制定学校教学评价的总目标。学校由领导带头, 层层落实至下属的各部门当中, 对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制定, 并且协调各部门在评价体系中的工作关系, 对评价方案以及评价结果进行审核。此外, 负责实施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尽心尽力, 积极做好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指导以及复查等工作。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基层单位, 学校各系对于本系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工作应该依赖于系部教学评价工作小组的建立而完成。

3.2 加强对评价过程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要保证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学校就应该对直接从事教学质量评价的人员有高标准的要求, 要求他们时刻秉承着对学校、教师、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 评价的过程也要以公正、公开为前提, 且必须伴有相关的监督机制。在评价过程中, 学校应该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 目的在于完善评价程序, 对学生等评价主体的评价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旨在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3.3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改善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因此,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机构需要依照各自的职责, 建立起相应的反馈渠道, 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分析之后及时向各有关部门与个人反馈。有关部门在得到反馈信息之后, 要经过认真分析与深入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内容和修改措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 才能够有力推动各教学单位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3.4 深入了解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具体情况

想要建立一套具有实用性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就要通过听取广大一线教师对于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工作的建议来全面了解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的具体情况。例如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毕业实习的形式、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实习环境、实习内容等进行深入了解。

3.5 分析构建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监督评价体系的原则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性、多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需要建立一个由学校、教务处、系部三部分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 对实习环境、实习内容以及实习岗位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价以及意见反馈。同时, 学院的实习教学质量还可以通过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进行监控和评价。

3.6 结合市场需求,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 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而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从实际出发, 紧贴会计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提升。由于不同专业岗位之间具有差异性, 因此不同的岗位对于从业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同时,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 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岗位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 在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 还要注重他们的职业素养,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

摘要:会计专业教学开展实习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出会计学科实务性的特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课程建设的发展, 因此, 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孙燕.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1 (2) .

[2]宋正富, 刘德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3]廖秀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1.

营销体系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人:

二、目标岗位:财务

三、实习部门:商务部、市场推广部、客服中心、销售部

四、实习要求:

1、熟悉营销体系下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工作流程

2、熟悉营销体系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3、了解公司所处行业和主要产品情况

五、实习内容

1、商务部,熟悉商务部的整个工作流程,首先查阅了有关商务部的公司文件,从商务主管处了解了商务部具体的工作内容(客户报价、招标书的制作、合同签订、生产任务的下发、产品的发货等)。

2、市场推广部,查阅了有关市场推广部的公司文件,主要了解了公司产品体系和产品的一些应用领域。

注:因部门主管生病请假所以没有与其沟通

3、客服中心,熟悉客服中心的工作流程,首先查阅了有关客服中心的公司文件,了解客服中心对外签署售后服务合同的情况,了解了客服中心关于售后费用资金计划的相关情况,还对售后服务收费进行了沟通。

4、销售部,简单了解销售部工作流程(包括销售与商务部、财务部的工作协调情况)

六、实习体会

因本人应聘的是财务岗位所以对营销体系与财务相关的比较关注。

1、在整个销售体系中财务未能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比如:在报价过程中营销体系根据采购成本简单分析进行报价(包括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报价),而财务未能提供整体成本构成情况和相应数据,使营销体系领导在制定销售价格时我公司具体数据依据,不能全盘掌握销售价格的准确和合理性。

2、因产品发货是由商务部负责,而核算是财务负责的,现在发货程序上无两个部门衔接环节,故造成财务核算的不及时性(两个部门对账时财务无发货未开票的数据),从财务角度不能完整体现应收账款的金额,造成商务部与财务部数据不一致。

实习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习 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是为适应市场需要建立的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業竞争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笔者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目前各专业均采用“2+1”的教学模式(也称顶岗实习模式),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本文以中专药剂专业为实例,阐述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和企业间紧密合作,互动互促,实现双赢。

在实习中,学校如何有效管理好学生实习,保证学生职业技能稳步提高,尽快适应市场的需要,实现校企之间长期合作,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客观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一、设置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政教处、财务处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办公室统一协调落实、监督检查各处的工作职责,确保学生实习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二、学校和企业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正常运行

结合药剂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特点,教务处制定出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编定药剂专业学生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协议书、学生校外实习记录本、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办法等文件。企业方面制定出实习学生的管理办法,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管理学生。学校与企业负责人协调沟通,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在校通过二年的时间学完规定的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到企业(或实习基地)实习。目前,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大多分布在医院药房和市场上的零售药店实习。还有一部分是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这部分学生需经班主任和负责实习的指导老师批准方可,并提交《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实习申请表》。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应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现场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总体情况,协助实习单位管理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和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保证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有事必须向实习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请假,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岗,无故旷工一周者取消其实习成绩,视为不合格,并于下一学期补课,合格后予以毕业。

三、建立由用人单位、学校和实习学生三方组成的教学评价体系

1.用人单位

主要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职业技能、工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继续学习能力、创业意识等几个方面综合比较与评价学生实习质量。

2.实习学生

主要从专业技能、行业企业文化认识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行业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是否提高来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3.学校方面

借助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为规范,从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

四、量化考核

为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学校必须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项目包括实习态度、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操作能力、组织纪律等内容,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考评办法,实习前对全体学生公布。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本人先进行个人总结,实习单位给出成绩,考评成绩实行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制,最后由学校教务处审核归档管理。

实习评价体系 篇7

为充分发挥医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实际效能, 进一步提升临床对医学检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重视和加强对医学检验临床实习的质量监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其对实习教学可以起到检查、导向、监督、激励、评价和改进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1], 对完善和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水平与实习质量提升, 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密切的关系。因而, 加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1 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对于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都非常重视, 并且都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和成果。

在国外, 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 美国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工作, 并着手临床实习质量考试的标准化和客观性研究, 建立了许多科学化、程序化的指标体系:包括计算机模拟、主客观考试、床边的应用考核以及实习手册评价、客观结构化、标准化患者与客观结构临床考试等级量表, 还有临床多站考试评价和改进型问答题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方法。

在我国, 尽管医学院校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是20世纪的80年代才开始起步, 晚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但自建立之日起, 就在逐步发展, 并在借鉴他国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 不断进步和完善。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已经摸索出了成功之路, 他们在医学生临床技能结构的成绩方面, 采用的是出科考核、中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毕业理论综合考试“三段式”考核, 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结构或比例, 形成适宜与可行的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价方案。从我国已经开展的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的发展现状来看, 这一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为适应形势的需要, 经过多次实践探索, 在2011年构建了临床实习三维及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4]。今后我院还将在临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 医学检验临床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 各医学院校的医学检验临床专业实习尚在摸索阶段, 存在很多问题, 如各种因素造成专业实习目标难以达成, 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不强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实习缺乏客观评估标准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非常重要, 它对学生将来能否成功走进医院,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独当一面地应对和解决各种医疗问题,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技能培养和实习质量评估仍处在研究阶段, 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包括培养什么、如何培养、实习质量具体评价方法和如何提高临床技能的问题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1) 医学院校的评估体系相对单一、覆盖面不宽、技能培训无实施细则、无统一的执行标准, 导致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往往一知半解, 对具体案例不能举一反三, 综合运用能力和勇于创新能力较差; (2) 实习单位与医学院校沟通不够、实习培养目标不明确, 有的院校为图省事, 不按大纲要求擅自改动实习培养计划, 使实习计划与所学内容衔接出现断裂或脱节。

2.2 教师与学生对医学检验实习认识不到位

由于医学检验相对于临床来说, 处于辅助地位,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不如临床应用面广、适用性强, 或者用当前的流行语概括为不“高大上”, 这都或多或少对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造成一些影响。就教师而言, 一方面为适应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实习带教老师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提高医疗经济效益上, 而对带教实习生动力不足、热情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自身的医疗水平不高, 缺乏临床教学经验, 加之职称晋升的压力, 需要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到医疗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 更感到实习带教是额外负担。另一方面, 由于目前医患矛盾比较突出, 患者对医检化验情况知之不多, 往往一些正常的试验误差也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或投诉, 更让带教老师小心翼翼, 为了尽量减少风险, 带教老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进行相关实验和操作, 使学生失去了许多通过实习掌握技能和动手锻炼的机会。就学生而言, 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认为检验实习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个的实验中, 当掌握实验室的一个基本操作方法后, 难以沉下心来继续钻研此项实验。还有部分实习生因忙于考研和找工作, 无暇顾及实习中的实践环节, 应付了事, 倦怠情绪较浓。

2.3 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今社会, 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 都离不开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 对医检临床实习来说也是一样。只有加强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措施得力, 才能更好地提高和保证实习生的水平与质量。目前, 随着众多医学院校纷纷扩招, 不仅学校教学压力大, 学生的临床实习也成了大问题。部分医院由于资源有限, 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导致医院管理难度增加, 各项管理环节衔接不够, 管理措施落实不力, 对前来的实习生往往放任自流、疏于管理, 常常出现无序管理现象;带教老师由于各种因素干扰, 只能疲于应付, 只教不管, 造成管教脱节;还有部分实习生或专注于考研, 因此分散了精力;或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医学检验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感到自己整天与常规检查打交道, 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医学相比价值较小, 认为本科教育是浪费时间, 内心存有自卑感, 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实习之中, 实习质量自然难以保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这些问题既是客观存在, 又是影响医学检验实习生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2]。因此, 国家、社会、医疗部门和学校通力合作,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力度,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监控评价体系, 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 医学检验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检验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医学院校自身发展条件和所面对的问题有所差异, 在构建医学检验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时, 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采用适合的方案和办法, 既因地制宜, 又有所创新和发展[3,4]。笔者通过对我院2009~2011级医学检验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和归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出了用于评价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的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用于专家从医学知识、基本技能、理论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评价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的指标系统;二是用于专家从教学条件、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教学管理的指标系统;三是用于专家从临床教学内容、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指标系统。在完成上述三项指标系统后, 再根据各级评价指标拟定出细化指标群:如通过选择专家、设计咨询、筛选指标和定性修改等步骤筛选评价指标。之后, 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再选择另外一批专家, 请他们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通过专家咨询法使判断定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接下来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最后,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建立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监控系统模型, 进一步使定性评价结果得到量化, 其目的是让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在实践检验过程中, 我们发现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具体体现在: (1) 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可行, 实习规划安排更趋向合理; (2) 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逐步提升, 教学意识更加强化; (3) 实习生实习的责任意识增强, 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基本技能操作更加规范有序, 2009~2011级医学检验学生毕业考试成绩逐年提高。本监控体系的研发对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的进一步量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对验证临床教学管理的可行性、评定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过程、监控带教老师带教过程将产生积极影响并发挥出促进作用, 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总之, 医学检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必须基于科学、客观、全面、系统、定量和可行性, 其目的是使临床实习更加规范, 实习效果更加明显, 对医学检验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分析医学检验临床专业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 提出医学检验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检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朱锡光.国内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05, 15 (2) :205-207.

[2]贺军, 王艳, 杨林, 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 (10) :105-107.

[3]张鹏霞, 吕少春, 宋汉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65-66.

实习评价体系 篇8

动态的、变化的旅游业使知识、技能的扩展、需求呈现“液态”状, 因此, 实习是旅游高职院校进行高级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最重要教学环节。但是, 由于实习过程中的督导失控, 出现了较多事与愿违的足以影响学生一辈子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到位。

首先是实习生对即将去实习的单位整体认识不够到位, 不了解要去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运作模式、岗位设置、工作性质和特点等基本情况;其次是学生对自己将要实习的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任务和要求不甚明了, 职业角色不明确;第三, 对于通过实习使自己向未来职业岗位能力靠拢比较盲目;第四, 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杭州西湖索菲特大酒店建议:“学校应在学生实习前做好工作, 要学生们明白, 未来的职业前景以及个体发展必须要经过的发展过程, 宝塔尖式的人才结构注定了理想的岗位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2. 实习过程中的监督指导有距离。

远在海南、深圳实习的同学们非常思念母校, 他们非常希望学校和老师能给一些实在的帮助和具体的指导。尽管有老师和领导去探访, 也和实习点负责同学始终保持联系, 但这无法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暴露了实习过程监督与指导的距离!香港中国旅行社深圳“芒果网”HR培训主管建议:“校方可以提前对毕业生做诸如如何调整踏入社会后的心态, 怎样培养正确择业观念, 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怎样来评价一个人是否称职, 怎样看待人在社会中的得到与付出一类课题的探讨。”

3. 计划目标与职业岗位本质并不统一。

从旅游高职学生实习环节的理论设计来说, 经过长达一年的职业实习, 应该是基本具备了一个旅游高职大学生转变为旅游从业者的基本素养和“技术能力”, 而按照理论设计, 基本完成学习者向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转化过程, 可以名正言顺地上岗、能够理直气壮地获得相应的报酬。而目前的事实是:至实习结束时, 学校和实习生们都还不能确定即将走向社会的职业定位——到哪个单位?能够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岗能匹配”的精密度更无从谈起。

在实习之前必须解决认识问题, 目标不清、实习不认真、职业选择不明确的情况是不足取的, 导致的后果于人于己、于家于国都是很不利的。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高职实习质量指标体系已迫在眉睫, 以便于监控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延伸校外学生的教学管理, 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

二、实施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

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涵盖了旅游类高职学生踏上就业岗位后所需知识素养和应用技能的所有内容, 实习将是检验其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给予就业前的必要体验和舒缓过度。因此, 建立和实施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1. 实施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有助于加强旅游类高职学生的实习效果。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岗位的实际出发, 提出各个岗位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技能素养, 以保证从业者能够独立地、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和必须的经济效益。

2. 实施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有助于高职实习生尽快完成从学习者向生产者身份的转变。

科学、有效的实习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 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一个个可感可触的数据和可考量实体来感受, 并在一个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实现和完成, 通过各个实习环节的数据分析和物质材料的验证来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 从而, 使我们的实习生尽快完成学习者向生产者的转变。

三、科学设置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职实习生完成学习者到生产者的身份转变中有着巨大作用, 怎样使其制定更为科学、有效呢?

1. 人才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内涵是制定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的依据。

提出这个观点源于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2005年10月28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尽管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范畴, 从本质上说, 它仍然属于“劳动力”范畴, 我们必须通过制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 在学生实习期间明确其今后的就业岗位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使之达到“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二是依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先哲萨波 (1951) 根据自我心理学观点, 赋予职业生涯规划含义是:“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自我形象, 同时也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 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检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 以满足个人的需要, 同时也造福社会。”

2、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的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

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 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内容要结合不同旅游企业不同职业岗位来构架、细化和实施。

(1) 从整个实习教学计划中的不同环节来制定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虽然在实习基地、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和实习形式、考核体系上都有明确具体要求, 由于监控不到位和最终评价的模糊性, 往往变为一纸空文。我们必须科学、有效地来制定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 保证整个实习教学计划的落实。

(2) 让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岗位要求和谐地组合在同一平台上。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进行选择, 必须使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心知肚明, 企业对实习生提供熟悉、学习、实践、认知、认可、接受、物化为未来就业能力的场所和条件。因此, 实习使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岗位要求最和谐地融为一体。实习本身就是顺利就业的一个途径, 实习岗位和实习期使学生自然地完成了从一个学习者向生产者身份的转变。

(3) 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的量化及可能性。量化是为了保证实习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精确性和有效性, 确保高职大学生的实习落到实处,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真正达到高职人才实习环节设置的目的。首先, 是岗位设置、岗位能力及实施要求要具体化。第二, 学生实习内容是可以通过具体项目实施来保障的。第三, 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是科学的、可操作的, 评价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也是可行的。

四、学院在确保旅游类高职学生实习质量中的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

1. 全面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应是旅游高职院校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 不仅要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白, 还要使全体旅游高职学生明白, 从进校的第一天起, 就要全面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要让其明白自己进入旅游院校是为了什么?出了旅游院校又要去干什么?要干好这些的前提是什么?如何使自己具备干好“这个”的能力?使之对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以及岗位发展的前景、岗位所需的知识素养和技能要求有个理性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 目标明确地投入到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2. 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进行科学定位。

通过学院对未来就业岗位的介绍和职业能力的描述, 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潜能预测、理想追求等要素, 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做科学界定。教育学专家认为:家庭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父母亲工作单位、经济收入水平、拥有的社会资源、生活态度等状况, 由此产生的生命渴求、期盼和目标是不同的。因此, 应该让学生在进校之初, 就能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科学定位, 并在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两个方面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 加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和职业岗位的紧密度。

教育部最近下发的一个文件中又进一步指出:从“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出发, 高职院校将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教本课程中加强职业素养和技能所要求的内容,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理论知识、技能培养和未来就业岗位的紧密度。因此, 当我们明了并能前瞻性地把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时, 我们更应该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以及实践实训中体现就业岗位的内涵需求,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整接触未来岗位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4. 全面、全员、全过程加强实习环节质量监控。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科学设计:对学院所属专业未来就业涉及的岗位做最精确的统计, 前瞻性地设置行业性就业岗位, 并对岗位所要求的具体内容和就职条件做详细描述, 让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有清晰和感性的认识。我们以酒店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布为例。

(2) 认真落实:在科学设置就业岗位和明确岗位要求的前提下, 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如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实训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课题选择等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实习内容, 用岗位标准来切实物化, 一如芒果网那样用“量化”的手段来保证效果。

(3) 学生教育: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对学生进行指向性明确的教学, 使其在知识结构、技能素质和从业水平等方面和未来职业紧密联系起来。比如酒店管理专业一学生, 把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定位在酒店中层管理岗上。那么, 他就必须根据岗位素质描述的要求努力学习, 学习内容必须在教学大纲之外有所增加, 并用心实践, 才可能顺利达到就业的目的。

(4) 跟踪督导:学校要在每一个实习环节中进行跟踪督导, 此番过程我们已从我院学生在深圳芒果网的实习中给予了验证。

(5) 反馈修正:学院和实习单位根据跟踪督导发现的有违计划的问题, 及时给以反馈并加以修整, 这样的实习才能始终围绕着目标人才的必备素质有效进行。

经过全面、全员、全过程实习环节质量监控, 我们可以获取用于实习质量评价和实习成绩评估的数据。对于实习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诸如基本建设、教师配置、实习文件及管理、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纪律、实习总结、实习效果等具体评价项目, 包括基地建设质量、教师职称结构、师生比例、实习大纲及指导书、档案材料、任务布置、实习动员及工作准备、教师指导、创新指导、教师纪律、学生纪律、成绩评定、个人总结、专业总结、师生反应、任务完成情况、材料报送情况等20个评价要素的积分获得量化数据。对于实习成绩, 我们可以通过实习出勤率、实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任务完成情况等积分获得量化数据。而经过这样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实习过程, 目标人才培养的效果基本显现。

实习评价体系 篇9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和监控指标体系, 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更有效地制定评价指标和分析评价效果, 我们以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2009级、2010级电子相关专业学生为研究实施范围, 以他们的实训课程和实习内容为依据来制定和实施质量评价指标。

1 研究方法

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认真查阅、收集、分析、整理, 为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威海职业学院有关专家、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和问卷, 研究和探讨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实习实训的现状;通过实施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2 研究历程

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在示范院校建设的三年中, 结合教学实际, 制定了顶岗实习要求、实训指导书和实训大纲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 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在2009年进行示范院校建设验收时, 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2.1 组织现状调查

我们对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担任实践任务的教师和2009、2010两个年级的电子相关专业的学生做了调查问卷, 对学院的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进行分析。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课程作业、毕业实习教学等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诸方面, 了解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成功经验, 先进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2.2 制定系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针对学院现行质量监控体系的缺陷, 提出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 根据原则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包含了对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实践教学后期工作等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评价和监控。

2.3 制度建设

建立了实践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 如《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毕业 (顶岗) 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从实训课、实习课、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几个方面, 特别是毕业实习环节,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2.4 跟踪监控体系运行

我们时刻关注系部对实践教学的管理, 收集相关资料, 对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改进建议。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力度不够, 体系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监控力度不够。如系领导或专业带头人不能完成学期初安排的听课任务, 因其他工作而耽误了听课, 听得少, 评得更少, 所以很少能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

(2) 监控评价体系不健全。监控是评价的基础, 实践教学及其各环节上缺乏规范化、科学可行、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监控制度和保障体系, 往往导致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加大, 缺乏专业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和科学地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手段, 评价方式单一, 难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体系。

(3) 监控和评价效果不明显。对监控、评价工作重视不够, 只求其有, 不求其质,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对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的解决措施, 经常导致上一年检查和评估出现的问题在下一年依然存在, 难以做到“监有标准, 控有效果”。

3.2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的构建

经过1年多的研究和探索, 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已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能够进行不同类型、层次的评价, 使该系教师能够经常地、自动地检查与评价其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是否能达到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1 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

由系、教研室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

3.2.1. 1 系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机构

由系教学督导小组构成, 其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起主体作用, 其主要职责是:

1) 根据学院下达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制定本部门质控计划, 开展评教、评管、评学工作;

2) 负责对本系教研室、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 自行完成教学质量等级的初步确定;

3) 负责组织对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评价 (评学) ;

4) 负责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 了解教学情况;

5) 对本单位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整改与建设措施, 实现“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目标;

6) 接受学院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7) 负责有关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

3.2.1. 2 教研室

教研室是教学安排、教学运行、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监控的基本单位, 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基础, 是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教研室应组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 定期组织检查和测评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状况。

3.2.1. 3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学生教学信息员由院督导室管理, 依靠全院学生信息员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1) 负责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核实, 向有关部门反馈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2) 参加信息员例会和其它有关会议。

3.2.2 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1) 系部成立了教学检查小组, 每周由一名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和两名普通教师组成检查小组, 对常规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教学环节中的每个细节, 如教师到岗情况、上课组织情况, 学生上课情况及教室使用情况等等。

(2) 在学期中期, 以各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学生座谈工作, 在座谈中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教师的授课情况, 并及时将座谈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 以便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3) 在学期末, 通过学院的网上评教系统, 学生登录该系统对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评教打分。同时系内督导小组也将对学期任课教师进行评教打分, 两者结合评出教师本学期的评教成绩。

(4) 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系督导小组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听任一位教师的授课情况, 并作为教学评教的依据。

(5) 教学管理制度是进行有效监控的先决条件, 针对教、学、管三个层面的每一个环节要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 切实保证做事有准则, 处理有标准, 做到“有法可依”。

3.2.3 系部实施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管理方式

在管理方式上分为内部监控和评价及外部监控和评价两种。内部是通过检查实习实训教学前期工作, 包括相关制度文件和计划方案等和实践教学后期工作, 包括实习实训报告、实习实训成绩和教研室、专业的实习实训总结报告等;外部监控和评价是通过调查用人单位、与企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往届毕业生等进行沟通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和意见反馈, 根据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持续修订。

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建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方法如表1所示。

3.2.4 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的运行情况

通过组成全方位监控体系, 对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条件等进行监控, 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率。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2009级和2010级电子相关专业高职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平均为96.8%, 2009级电子相关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1%。通过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 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毕业生综合评价良好。

4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设想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我们的学生实习实训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经历了制定和运行的过程, 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评价和监控中也存在几个问题,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4.1 监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在实训、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与行业、企业开展的长效合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2 积极改进生产性实践教学条件。

生产性实践教学是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使学生亲临现场, 使他们能够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 增加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所以如何引入行业、企业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吸引企业来学院开展合作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3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办学, 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佳途径, 通过合作办学, 可以使专业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通过短期培训或教师顶岗方式, 可以使教师全面快速掌握企业的工作流程, 了解整个生产环节。

通过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 节约成本。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 保持与生产第一线的发展同步,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院的经济费用。

通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体系研究, 使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的实践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今后我们将探讨系部实践教学特色, 强化与企业合作办学, 构建更加高效的以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主、内外部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使我们的实践教学平台再上新台阶。

摘要:实习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 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主要渠道, 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坚实基础, 该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为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 我们对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光辉, 颜楚华, 仇雅莉.论职院实践性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版) , 2007, (8) :40-41.

[2]刘元林, 孟庆强, 潘莉, 胡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1) :19-21.

[3]隆平, 陈志雄, 夏丰.高职生实习实训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版) , 2006, 27 (26) :70-72.

实习评价体系 篇10

关键词:质量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体系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职院校的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为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也是符合社会企业对实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具体的工作岗位中, 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下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或生产劳动活动, 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1]。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还能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2]。目前, 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 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 完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实行具有重要意义。

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1.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

近年来,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行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 并且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特别是在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和管理方法、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探讨, 为高职院校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例如,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通过信息平台实施过程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 主要从制度、申报程序、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制等方面得以保障, 特别是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体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定高职学生顶岗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法[3]。镇江市高等职业院校制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绩效评价。焦作大学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加强领导管理、专项经费支持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各个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建立一系列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 从而保障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实行, 同时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社会企业缺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

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 由于企业要提供培培训技术人员以及培训场所, 并且需要提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酬薪, 同时需要保证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因此, 企业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额外增加企业人力和财力的投资, 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导致企业缺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 甚至企业拒绝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现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育人的职责还有待提升,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应加强社会育人职责,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育人共同发展。

1.2.2 高职学生缺乏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认同

很多高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 推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表现态度冷淡, 并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由于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教育都是在学校与教室中进行授课, 而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将传统的在学校和教室中的授课转变成在企业中授课, 高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教育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此外,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认同粗放密集的企业生产线工作, 高职学生认为企业生产线的工作单调和重复, 并不能有效的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也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 另外, 高职顶岗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 对于与自身同在企业生产线生产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技校生或工人一起感到不平衡, 降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导致高职学生缺乏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认同。

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体系研究

2.1 建立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评价体系

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评价体系是建立顶岗实习网络平台管理模式, 即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顶岗实习平台管理员等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多级质量管理。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 并督促学生完成实习计划, 负责检查、落实实习任务, 批阅实习日志、总结, 并负责学生岗位工作期间的安全。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平台工作, 必要时要到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岗位工作任务的具体指导。辅导员或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 负责学生安全, 处理学生日常事务。顶岗实习平台管理员主要负责上传学生个人信息、实习安排及考核办法等并收集学生顶岗实习相关工作资料。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以及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指导学生实习, 查看和批阅学生学习日志、周志等, 并给出评分评语, 对学生实习状态实时跟踪, 从而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质量。

2.2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家长书面签署顶岗实习协议, 由辅导员确认后经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或由学生所在的院系向学生家长写告家长书, 告知家长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地点、实习任务及具体的实习要来达到家校共同管理的目的, 同时院校和企业共同为学生购置意外伤害保险或工伤保险等。在顶岗实习期间, 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校内指导教师要坚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吃苦耐劳、磨炼意志、提高素质、增长技能的意识, 指导学生遵纪守法、严守企业、岗位工作纪律, 同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另外, 开展必要的生活常识教育和社会活动安全常识教育, 杜绝因无知导致安全事件发生。企业指导教师要开展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岗前安全生产教育以及培训, 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高职院校领导每月派人前往巡视或安排常驻人员蹲点管理, 并做好顶岗实习情况记录;建立信息化管理和反馈制度, 教学管理部门做到对有关数据信息及时发布并及时向院校反馈, 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定期分别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通过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体系, 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和工作顺利开展。

2.3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关于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 企业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包括学生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 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校内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组织纪律、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包括学生实习日志、总结、内容完成情况等。顶岗实习网络平台根据考核方案在后台自动生成综合成绩, 计算公式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周志*60%+总结*40%]*40%+企业*60%。在顶岗实习结束之际, 院校不仅对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管理突出的而且对于资料收集完整整理得好归档及时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表彰, 顶岗实习完整资料包括顶岗实习协议、顶岗实习计划、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成绩、顶岗实习周志、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以及顶岗实习考核表、实习经历证明等。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能有效的缩短高职院校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实践技术质能型人才目标的距离, 为社会企业输送有用的人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高职院校安排的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为高职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及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从而有效地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超慧, 高国云, 王力昆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国外资 (下半月) , 2013 (7) :280.

[2]崔杜娟, 陈会玲.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障机制研究[J].山西青年 (下半月) , 2013 (6) :71.

实习评价体系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 预就业型实习 实习基地建设 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02-03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而学校是关键。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立足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大都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最后一年在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是采用“放羊式”自主实习,还是建立实习基地集中管理统一实习,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改革、探讨的热点。两者各有优劣,且依专业和地域而异。实践证明,与企业合作建立预就业实习基地无疑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模式。本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为例,探讨大学生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标准,以及如何评价大学生在基地实施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状况

实习基地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

学校通过校企的生产和科研项目合作,即可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办学成本,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尽早适应社会,提升竞争优势,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现有的275所独立院校中,几乎所有的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各式各类的生产实习实训基地,足以可见实习基地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自2008年9月以来,在广西、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建立了72家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类别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社会体育、软件工程等10个学科23个专业。从近几年的建设、实施、发展过程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地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指导性文件;无可操作的基地建设考核标准,人情关系因素所占比重偏大;考虑到生产自动化程度、学生安全、实习成本等因素,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预就业实习;没有实现校企双赢;学生参与度低,态度不积极;对实习基地的条件、工种、地域等不满意;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

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学校依据最近几届毕业生实习状况,做了大量的随机调查和走访工作,掌握了一些参考度极高的材料。综合分析认为,虽然有些规模化企业对大学生预就业实习态度不积极,但实际状况是,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占据主动权,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高新区企业或私营企业,非常愿意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学校从教学需求出发,也乐于联合企业拓展实习基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基地条件有保障,待遇合理,岗位对口时,也愿意到实习基地巩固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练就自身的应用技能。

鉴于此,建立大学生预就业实习基地,培养其创业、创新、实践应用能力仍然十分必要。但是,为避免良莠不齐,减少人为因素,降低人情关系的作用,学校应该建立统一的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标准,综合考虑基地条件、所需专业、企业状况等方面,对校外拟建实习基地进行全方位评估。这样有利于促进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评促建,使校外实习基地得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通过校外实习教学环节的反馈信息,可及时发现教学中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校外实习基地在建设和管理中的不足,以评促改,评建结合,从而使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习基地建设及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基地建设及实施效果的评价,要与办学目标、专业特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基地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科学合理评价实施效果可以引导基地走良性发展道路。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建立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本指标与提高性指标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其各项指标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实习基地的综合管理水平与应用效果。

在收集国内高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近几年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学院将实习基地建设及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分为实习基地的建设评估和在基地实施实习效果的评价两个部分。实习基地建设的评估指标侧重基地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有效性考核;实施效果评价则侧重于基地管理和运行的质量、实习的效果和企业收益等,考察基地投入与效益产出比例,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一)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标准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在大四学年完成教学、毕业论文、预就业的基本保证,学校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使基地建设与发展更加规范化,避免重建设轻管理、无序增长、虎头蛇尾的局面,在总结前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具体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评价要素,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指标涉及基地基本条件、组织领导与建设规划、管理体制、发展与服务等四个方面;而评估要素则包含合作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目标、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工资待遇、科技推广、企业文化等诸方面。评估标准按百分制计,对每项二级指标按项目的权重分配了系数,最后的评分按评估要素给出A、B、C三等级制。A级为合格,可以建立基地,分值系数为1;B级为可以考虑,待条件成熟时再建立实习基地,系数0.7;C级为不合格,不适合建立基地,系数为0.4。在某项的得分计算方法为:百分×二级权重系数×ABC级评定结果。假如依据“合作基础”的评定要素,评估结果为B,则该项得分为100×0.12×0.7=8.4分。

基地建设评估分值合计达到80分(含)以上者,可以和学校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或拟建立实习基地,同时安排学生集中实习。60-80分之间可以考虑待建实习基地,待条件发展成熟时再签订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协议。60分(不含)以下,暂不予考虑。

(二)预就业实习基地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大四学生的预就业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单是把学生“放”出去自由实习就可以了,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完成教学的规定内容,保障实习质量和效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基础和前提,但是后期的执行、管理和效果,才是衡量大学生实习质量的根本。以前只是依据学生实习总结或答辩材料来评价,对实习过程中的态度、能力表现、动态过程的效果、企业的反馈信息等,难以全面掌握,为此,建立了预就业实习基地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本着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结合,以及多赢的原则,从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主体之间综合考虑,构建实习实施效果评价标准。预就业实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也是评价的主要对象;基地是实践的场所,其条件建设和管理程度至关重要;同时学生的实习需要学校和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涉及校内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实习领导小组、二级学院管理小组、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工作部等多个部门,所以评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交叉性。因此,评价标准主要从条件保障、教学管理与运行、企业服务与收益、学生反馈四个方面考核。

条件保障考核指组织领导机构,基地建设的规划、计划及具体的落实情况;教学管理与运行包含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行、硬件设施的使用与管理、师资的配备与水平、实习教学环节的文件与执行、教师与学生的管理等;企业服务与收益涉及培养协议的履行情况、校企合作的紧密度、科技成果共享、合作技术改造、企业产出比等;学生反馈信息主要观测点为基地实习人数、参加企业培训交流机会、企业文化、岗位发展空间及满意度、专业知识的发挥程度、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计划完成质量等。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按照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习任务书要求,确定评价体系采用三级考核指标,四等评分制度。依据考核指标重要性的程度和关注度的不同,相应的指标配有权重系数;评分标准采用A、B、C、D四等级,对应的系数分别为:1、0.8、0.6、0.4。在某项的得分计算方法为:百分×二级指标权重系数×ABCD等级评定后的等级系数。综合分数达到85分以上,表明在该基地的实习实施效果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在基地实习质量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对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传授方法、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企业生产力水平、管理层次、产学研结合程度,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学专业知识基础、工作岗位应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检验和测评,是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关键环节强弱的直接反映。对预就业实习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观测点,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学领导和管理层,是提高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实施和执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实习基地建设评估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就业工作部组织实施,联系协调企业积极配合,各专业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

实习基地实施效果评价,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在评价之前,教务处质量管理科先对基地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给出初步的基地实习测评结果。然后,教务处组织各专业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到现场实地考察、交流。综合问卷调查结果、考察意见、学生实习过程表现、实习教学材料成绩,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每次评价结束后,分析问题症结,提出改进措施,写出评价总结报告,向学校教务处和基地管理部门反馈。

调查问卷评价在每届学生实习结束后举行,现场实地考察评价根据需要进行。基地建设合作协议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届期再复审,必要时需再重新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对于评价结果达不到60分者,分析缘由,理清责任,明确问题属基地管理、教学管理、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人哪一方,并及时反馈整改意见。如果是基地管理或教学管理的问题,要分清是文件制度不完善,还是执行不到位,这些均需寻根追责。如果是指导教师或学生人为因素,则需重新完成教学环节,对屡不执行或执行不合格者,按相应教学管理规定处理。

运用上述基地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的旅游管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两个二级学院进行初期试点,主要针对2011级、2012级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第四学年校外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对四个预就业实习基地——龙井草堂、三亚万豪酒店、中国工商银行北海分行、博洛尼家居用品(北京)有限公司等一批星级实习基地进行了模拟性考核,基地建设条件为优,实习效果全部达到良好以上。

总之,在学院执行基地建设评估标准和实习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后,实现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赢的目的,加快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得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有章可循,并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彭磊义.基于AHP的校外实习基地选择评价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2]陈宏敏.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基地群建设与管理评价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6下)

[3]柴娟,郑艳,陈锋,等.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4]张烈平,吴晓鸣,李德明.工科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5]李如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效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J].高教论坛,2015(8)

【作者简介】李成贵(1964— ),男,河北井陉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实习评价体系 篇12

教育部发布的《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做出了重要说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顶岗实习作为一条重要的途径, 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运作,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体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际意义。为了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转变, 学生在顶刚实习阶段一定要走出校门, 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实践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顶岗实习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效完成专业目标的培养, 从而强化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目前, 高职教学评价体系中多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主。但是在顶岗实习中, 计算机专业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 在云南很难找到一个大型企业集中安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第二, 有的企业仅要求简单的劳动力, 而有的企业则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甚至是管理能力, 因此, 不同企业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千差万别。第三, 由于学生需要很长时间进行角色转变, 从而导致个别学生半途而废。因此, 为了促进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性以保证实习质量, 并在学习期间为企业创造效益, 为学院争得荣誉,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实习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管理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顶岗实习中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第一, 由于在云南很难找到一个大型企业集中安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地点分散, 即使在同一单位实习, 由于学生工作时间不同, 岗位的差异等问题, 造成了学生与学校方面直接沟通不畅, 由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忙于工作, 造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信息互通不畅, 造成学校方面指导老师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里状况和工作情况。第二, 由于缺乏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人员的有效参与, 企业指导教师聘任机制不完善, 不能充分的调动企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进入实操层面的管理人员少, 导致实习过程管理的松散。第三, 由于高校对顶岗实习经费投入不足, 校内专职教师相对数量不足, 加上校内授课任务繁重, 因此专职教师投入到顶岗实习学生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甚至是无暇顾及。

2.2 学生安全问题

安全保障问题是当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学校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都要加强安全教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 还是困难重重。第一, 由于顶岗实习学生长时间远离学校, 加上实习地点分散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与学校方面沟通与联系的不便, 个别学生自律性较差, 工作方面经验不足, 技术不熟练, 对自己能力产生质疑。第二,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为角色的转变, 不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的迷茫和困惑, 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与单位师傅、管理人员人际关系不协调, 与单位的满意度不能达成一致等问题, 造成了实习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2.3 岗位不足

第一, 由于高校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所需人才产生了错位, 造成实习岗位的不足。第二, 企业对于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加上国家对于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方面的政策法规相对缺乏, 造成的岗位不足, 这也给高校落实学生的顶岗实习工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4 考核评价问题

考核评价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由于大多数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缺乏过程考核, 只注重结果考核, 造成了考核评价的不科学性, 只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 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 可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纳入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范畴, 通过严格的顶岗实习评价, 促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中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3 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分析比较以及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公司对员工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社会综合能力方面的需求, 同时分析公司早招聘期间对被招聘对象的需求心理以及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 为了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企业顶岗实习整个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将其纳入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发现, 即便都是从事计算机方面的企业, 企业不同, 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也相差很大。为了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以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方便学校管理, 我们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管理, 通过沟通探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同时对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2班、201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2班等班级到江苏企业实习的跟踪验证与总结, 构建出一套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较为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

3.1 企业顶岗实习的特征

第一, 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担任了双重角色, 即“在校学生”和“企业准员工”,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双重的, 既要完成学校在实习期间规定的学习任务, 又要完成在企业实习工作的任务, 因此, 学生需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第二, 指导教师自身的特殊性。在整个实习过程中, 因为学生还未毕业, 因此指导老师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 也是师徒关系, 指导老师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指导老师身兼双重责任。第三, 建立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体现了感高职教育特色, 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为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如今在知识经济社会下, 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 以创新为目标, 顶岗实习顺应了企业对创新型人才渴求, 从而也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理解、消化专业知识的实践平台, 学生把在校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企业的实践中, 从而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统一。

3.2 建立管理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 为了促进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 必须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发挥其综合能力, 因此, 建立良好的循环模式意义重大。第二, 将原来单纯的管理和简单的考核标准转变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使得评价体系能够成为发挥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动力和改进管理的依据。

4 总结

随着学生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丰富以及发展, 企业在顶岗实习期间为高职院校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评价体系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由于顶岗实习打破了过去简单的管理和定评评价模式, 除了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外, 还有效缓解了学生、企业和教师之间的矛盾, 从而创造了一个宽松、灵活以及积极向上的管理环境,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的管理评价体系, 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和实现校企合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杜建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0) .

[2]李志明, 邹敏.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J].职业, 2010 (30) .

上一篇:软能力下一篇:自动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