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2024-10-10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精选12篇)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1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等特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 (管理、服务) 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国家正大力提倡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希望职业教育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需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 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是培养“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 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顶岗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以全面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1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问题

在顶岗实习环节中, 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不明确, 态度不端正。在顶岗工作中怕苦怕累, 不主动, 缺乏上进心, 甚至有的同学之间相互攀比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实习报酬, 不能准确定位自己, 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1.2 企业问题

1) 大中型企业参与意识不强, 配合力度不够,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认同感, 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生进入大中型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不多。2) 小型企业提供的顶岗实习机会多, 但实质性的实习项目少。小型企业大多经营能力较弱, 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在企业顶岗期间, 很难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 从事的工作只是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一般性的打杂工作, 甚至有的从事非专业工作, 有违顶岗实习的初衷, 达不到顶岗实习预期效果, 大大降低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1.3 学校问题

1)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不少专业缺乏具有相对稳定、能满足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从而导致学生实习岗位不对口, 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 发挥不了顶岗实习的作用[2]。2) 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安排了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习教学环节, 但是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与考核不同于校内所开设的课程的考核。学校对顶岗实习难以开展过程性评价和实施量化考核, 大多只能综合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总结、顶岗实习企业鉴定、顶岗实习学院作总结性评价, 评价手段有限, 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1.4 教师问题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分散实习, 每个学生学校都安排有实习指导老师, 但是实习指导老师在校内承担着正常的教学任务和其他工作, 时间上很难做到全程管理与指导。另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 学生毕业前的校外顶岗实习, 是不计算教学工作量或者计算很少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这样将不利于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

2 顶岗实习工作问题的对策

笔者所在学校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所在工程造价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教育部、财政部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 推行“双轨并进、两轮递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并成功地辐射到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 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2.1 努力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

学生的大多问题是对专业的认知不足, 职业规划意识模糊。本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 需要学习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实施, 使学生对认知专业、未来从事的行业、将来就业的岗位有了足够的了解, 激发了学习兴趣, 建立初步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在第四学期后期和暑期安排第一轮为期两个月的真实顶岗, 感知职业岗位。学生通过真正的岗位锻炼, 适应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环境, 熟悉真实的工作岗位。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顶岗实习的预热过程后, 第五学期后期和第六学期安排第二轮综合顶岗, 学生就能较准确地定位自己, 实习质量得到了保证。

2.2 切实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作用

部分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片面追求数量, 忽视建设质量。最后实训基地接受学生顶岗的机会不多, 发挥的作用不大。而笔者所在专业紧紧依托南通“建筑之乡”的行业背景和高资质企业优势资源,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 寻求政府协调、行业支持, 坚持与龙头企业、大型企业紧密合作, 主动参与地区标志性建筑项目, 坚持“企业服务专业, 专业服务企业”的“校企双向融合”合作机制。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制定具体制度实现校企协同管理, 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从决策到实施的组织保障。

2.3 学校高度重视, 给予政策支持

制定《顶岗实习及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明确顶岗实习的任务、内容、要求, 实习地点的确定、岗位的安排、实习的组织和指导方式, 校企指导教师的职责, 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要求, 实习成绩的评定, 安全注意事项等。学生顶岗实习前, 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顶岗实习协议, 明确三方的权力和义务, 同时为学生交纳顶岗实习保险, 减少实习风险, 出现意外伤亡事故时减轻企业的负担, 切实为企业着想。针对指导老师教学任务重、积极性不高问题, 学校支持给予适当的教学工作量补贴。指导老师去现场跟踪指导, 通过教师提前申请, 有据可查, 指导的时间可以计算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 为教师职称评审提供帮助。

3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探讨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只有严格科学地进行评价与考核, 学生才能重视顶岗实习这门特殊课程, 才能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 保证实习效果。笔者所在的专业建立了企业、学院、学生三方考核评价体系。

3.1 企业评价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主要是造价员、施工员、测量员、资料员和监理员。学生实习的岗位不同, 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也就不同, 但是用职业标准来评价, 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实习纪律、团队协作的评价项目是必不可少的, 而专业技能和工作实习的要求根据岗位不同, 标准也不同, 最后由企业指导老师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 (企业用) , 成绩量化。近年来, 建筑市场活跃, 学生顶岗基本上都有真正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岗位, 都要在建筑工地承担实质性的工作任务, 而相对于企业正式员工, 学生顶岗实习获得的报酬较低, 所以企业指导老师一般出于礼貌和感谢, 学生企业考核成绩分数都偏高, 导致学生成绩的差异不明显甚至没有差异, 因此企业评价的权重占比不大。

3.2 学校评价

学校指导老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 结合过程监管情况, 客观公平地进行顶岗实习鉴定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学生的信息联络, 实习周记、实习总结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上传顶岗系统, 指导老师能客观考核。其次是实习时间的控制, 每个同学都需要填写学生顶岗实习登记表, 统计学生的顶岗地点、实习项目、企业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 然后将学生分片区管理, 一个片区学生分配1个~2个专业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只要到一个区域, 就可以逐个检查和指导, 真正掌握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和实习质量。最后是组织顶岗实习中期巡查, 将指导老师分成小组, 以组长带队到各片区巡查, 巡查的结果是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3.3 学生评价

大多数学校的监控评价体系内只有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的过程监控和考核, 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评定考核成绩, 评价主体不全面, 而且评价的范围也非常有限, 难以达到好的效果[3]。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的主体, 吸纳学生自评和互评, 作出综合性鉴定, 评出相关成绩。笔者的工程造价专业每次顶岗实习结束, 学生都需要进行PPT汇报, 汇报顶岗实习工作和作出自我评价, 学生之间作出互相评价。

总之, 根据专业特点, 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强化内涵建设,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顶岗实习探索与总结, 建立一套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配合, 涉及实习前、中、后全过程的全方位、立体式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转辉.浅谈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顶岗实习[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32 (22) :89-91.

[2]田春雷, 杨萌.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推进顶岗实习[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1) :163-164.

[3]徐新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7 (2) :33-35.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2

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首先,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其次,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报表。这就

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负责记帐的会计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对昨天的帐务进行核对,如打印工前准备,科目结单,日总帐表,对昨日发生的所有业务的记帐凭证进行平衡检查等,一一对应。然后才开始一天的日常业务,主要有支票,电汇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据交换提入,根据交换轧差单编制特种转帐,借、贷凭证等,检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将其他工作人员上门收款提入的支票进行审核,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录入。在本日业务结束后,进行本日终结处理,打印本日发生业务的所有相关凭证,对帐,检查今日的帐务的借贷是否平衡。最后有专门的会计人员装订起来,再次审查,然后装订凭证交予上级。

其次岗位的实习期间实习体会也很多。

我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主要的实习内容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账凭证的制作,记账凭证的钉制,银行电汇单的填写,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等等。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按其反映的内容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简炼,概括, 以满足登记账簿的要求,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科目.科

目使用必须正确,不得任意改变,简化会计科目的名称,有关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要填写齐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加计合计数, 以检查对应账户的平衡关系,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考查且避免凭证散失,每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附件张数,以便于日后查对.这家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财务软件,所以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2、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4、过账符号栏,是在根据该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以后,在该栏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表示已经登记入账,避免重记,漏记,在没有登账之前,该栏没有记录.5、凭证编号栏.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分别编号,对于收,付款凭证还要根据收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编号,如银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一笔经济

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6、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按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7、记账凭证右边附件×张,是指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在凭证上必须注明,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8、对于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左上方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必须是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能是其他会计科目.凭证里面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是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对应的科目.9、记账凭证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与检查,并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进行试算平衡.有关人员,均要签名盖章,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防止差错.制作完记账凭证以后还要必须把凭证一一的打印出来,然后把对应的相关票据贴在打印后的凭证后面,具体的操作如下:胶水抹在凭证背面的右上角以便贴凭证相应的票据,贴完票据后如果票据比凭证要大的话应按凭证的大小把票据整齐的叠好便与以后的装订,之后要按凭证业务号的大小有序的把凭证排列整齐,这样如果以后要查找也方便许多。

等一个月的凭证都制作完毕后必须装订这些排序了的凭证,以便于存档保存.一般上个月的凭证要在这个月的月初开始装订.具体方法

如下:按凭证的薄厚用适当的厚度弄成一捆后用装订机在凭证的左上角钉三个小孔,然后用白色装订线把凭证册牢牢的装订好,装订成册以后在封面上写上日期和册书,封面一般是用牛皮纸制作而成,比如本月共XX册,本册是第XX册.然后记录凭证页数,比如本册自第XX号至第XX号,共XX张,之后一定要盖会计主管的人名章和装订人人名章.然后要制作会计凭证档案,这个是用来装那些凭证本便于保存的,一般一个会计凭证档案里装两个凭证本.会计凭证档案也是用牛皮纸制作而成的,首先要盖单位章,填写理当日期(年,月),然后填写册数,比如本月共XX册,本盒是第XX册.之后要填写凭证号数,比如自XX号至XX号,最后要盖上装订人员的人名章。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所经历的三年多大学生活中难以学习到的。比如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多跟同学们打交道,而自己也尽量虚心向他们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的同事相处好,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会计是比较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但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觉得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起劲。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

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务尤其显

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3

关键词:评价中心技术;课程实习;教学方法;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07-02

为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它是国家实施人才战略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步走向规范。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社会需求缺口很大。而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能力培养并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除了在考试时能够派上用场之外,离开学校、步入职场后却鲜有人能够应用所学,在工作中也很难体现出大学期间学习的价值。这说明在教学实践中,纯粹的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存在缺陷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安排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实习,通过课程实习可以帮助学生真正将所学应用到组织管理的实践之中。然而,从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人角色并非是简单的角色位置的变化,未加以模拟应用训练的学生直接将刚刚理解了的书本知识带到企业实践中,会产生明显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评价中心技术,以解决课堂教学与课程实习衔接脱节的问题。

一、评价中心技术的应用——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改措施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基于课程内容配套设计相应的教学形式。

1.人力资源规划

基于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要求,教师编写案例,设置一定的组织背景,让学生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和趋势外推方法对人员需求进行定量预测,并制定初步的工作方案和计划。

2.招聘与配置

应用评价中心技术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概念和方法的理解。通过假设企业招聘岗位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结构化面试试题的设计,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模拟招聘现场并对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面试和评价。另外,鉴于目前企业招聘常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遂教学中安排了教师与学生合作编制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环节,并选择部分学生作为评委,部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更好地帮助了学生掌握这种面试方法的实施要点。诸如此类的课堂设计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方法的实施步骤;另一方面可视为面试预演,借此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面试技巧,以利于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获胜。

3.培训与开发

为了让学生了解培训实施的过程,邀请政府或企业人士为学生做一次报告,而整个过程除了主讲人的联络工作由老师负责以外,其他准备和收尾工作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需要设计需求分析问卷,发放问卷并统计结果,准备培训过程中的软硬件设施,调查与统计培训后的满意度。在完整的一次培训开发活动中,让学生亲历培训的全过程。这种形式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到企业的实务,又能够锻炼学生组织培训的能力。此外,课堂教学中还利用评价中心技术引入角色扮演、决策竞赛等培训方法增强课堂的生动与互动效果。

4.绩效管理

采用课堂讲授结合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由于绩效体系的设计比较繁杂,且企业情境特定化要求较高,因此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绩效管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就企业绩效问题作专题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如何在组织中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等问题与企业管理者展开讨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掌握不易理解的绩效管理方法设计原理。

5.薪酬与福利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企业工作说明书内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写建议,并掌握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岗位评价得分与薪酬数额进行相关分析,教师给予指导与反馈。要求学生设计新入职员工薪酬市场调查问卷,自行对感兴趣的行业展开调查并统计结果。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对毕业后的薪酬期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6.劳动关系管理

将《保险法》与《劳动合同法》两门课程与本课程的相关知识相互渗透进行讲解,对于未来从事劳动保障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帮助其所就职的企业更加规范地履行其法律义务,减少因企业侵权引发的仲裁案件的发生;而对所有学生来说,也是很好地提高自我劳动权保护意识的培训。此外,依托指导教师申请的各类项目,组织学生走访调研相关企业职工,了解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企业履行义务的情况,并要求写出小论文作为课程中期作业。这样一来,学生在协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课程实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化教改措施

1.ERP沙盘模拟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在企业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级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近年来,随着ERP系统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被加入到ERP系统中,囊括了人事管理、薪资管理、保险福利管理、考勤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系统模块。借助用友ERP-U8.72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培养学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以ERP-U8.72为实验平台,以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个贯穿始终,在让学生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循环的具体操作步骤的同时,还可以从沙盘模拟中获取管理企业所需的人力管理信息。

2.实践课教学

为了加强与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树立理论研究的市场观。不断地从实际部门获取新的信息,从实践中获取营养,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与公司管理者交流沟通,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们增加了在校期间学以致用的机会。

3.场地拓展训练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业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感恩心态,磨炼意志品质,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每年老师都带领学生进行一整天的场地拓展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教学创新与效果

1.理论创新

这一教改模式的立脚点在于冰山模型和就业能力理论,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型,对大学生进行层次不断深化的能力培养;将评价中心技术与课程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提升的培养目标,从大学生层面丰富了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2.实践创新

为培养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咨询公司等机构从事人员培训、生涯发展、组织学习、人才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工作者,以及未来可能在高校与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科研的学术型人才,此项教改在实践中有如下创新。

一是双重培养目标于一体。基于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取向,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以达到对专业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二是将就业能力和师范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一般而言,社会普遍认可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然而师范院校所培养的非师范生却在社会中遭受歧视,就业时专业相同的人才之间竞争,社会评价更倾向于综合性院校,这造成了非师学生就业边缘化。如果将师范教育的优势迁移到非师教学的环节之中,培养特色也许会因此而得以彰显。师范能力与就业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互通关系。因此,在非师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插入原专属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就是说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讲解课程中较为简单的知识,然后教师补充和纠错,并进行点评,这种情景模拟的评价中心技术的使用不仅可获得更好的知识传授效果,而且还有益于增强学生就业时所需的通用能力。

三是问题探索型专题报告教学。采用专题报告组课堂教学形式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寓能力培养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种方法转变了大学教育培养模式,变被动、填鸭式教学,代之以主动、开放式教学,推翻机械记忆力的竞争法则,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是评价中心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评价中心技术在企业内主要用于招聘、人员甄选和培训诊断等方面。在本教学改革中,我们创造性地将之运用于课程教学,让学生融入一种逼真的模拟管理情境或工作情境中,要求其将所学加以应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行为表现,客观评价其能力和素质,并发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要点,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比较简单、具体的管理工作,进而厘清不易理解的范畴,准确找出处理问题时遇到困难的原因,实现在做中学。

临床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与对策 篇4

关键词:临床护生,实习效果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 (简称护生) 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是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 也是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所以, 如何引导她们走好临床实习的第一步, 为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摆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生的实习效果, 找到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综合因素, 对其进行评估,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笔者将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2005~2010年5年的实习生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者带教的能力, 现将评估方式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5年实习生共计150名, 带教老师40人, 实习生的文化层次依次是:大专 30人, 中专120人 (其中女性149人, 男性1人, 年龄17~22岁) 实习时间为8~10个月。带教临床护士的学历为本科或专科学历, 专业技术职称均为护师或主管护师, 工作时间为6~25年。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生的带教老师对于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发放问卷1865份, 回收180份, 有效回收率为96.8%, 其中护士发放148份, 收回145份, 有效回收率为97.98%, 临床带教老师发放36份, 收回34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

1.3 问卷调查 (见表1、2)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77.3%的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只注重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 也就是说护生实习最大的收获是临床操作技术的基本掌握, 而对于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护理问题的评估与解决却不被重视。

从表2可以看出72%的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在实习结束以后的评价结果是:只注重于临床操作技术的学习, 忽视如何与患者去沟通, 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去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如何对疾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如何从护理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如何做好患者的入院评估等等一些深入到护理学领域的问题。

3 讨论

1) 护生在实习结束后最大的收获是对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从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对自我能力测试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 实习期间护生只注重学习肌肉注射方法, 静脉穿刺技术等最基本的操作。其实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 而对于刚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 没有实践经验, 只具备学校模拟操作的基础, 加上初到临床实习, 需要主动地吸纳一些实践知识。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护生却不能将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护理服务, 从而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脱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生对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的进程, 也造成了大多数护生只注重基本操作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运用。

2) 从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言行对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测试表中可以看出, 目前大多数的护生实习结束后所学到的无非也就是掌握基本的静脉输液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 至于说其他涉及到护理工作中护理问题的解决, 护患关系的沟通等等, 作为护生只是知道要做, 但不知该如何去做, 这与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对护生在实习阶段的带教有着直接的关系, 临床带教老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护生的角色转化, 所以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不仅要做好政治思想教育, 还要传知识, 教技术, 特别是要让护生知道违反操作程序的后果及危害。培养护生良好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

当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应对常规的护理工作, 护生实习时只是跟在老师的后面做一些基础的生活护理工作, 繁重的护理工作让带教老师无暇顾及学生该学些什么, 应该给护生讲些什么, 只是在操作时遇到了问题, 针对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 至于说患者的入院评估, 与患者的干预, 护理问题的解决, 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等一系列与理论知识紧密相连的根本就没有给护生讲解过, 当然这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繁重性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护生认为实习只要练好静脉穿刺、肌肉注射、做好基础的生活护理就可以胜任护士工作。

4 解决对策

4.1 加强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临床阶段的教学是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重要培养阶段。作为带教老师, 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要相当过硬, 尤其是理论知识的丰富, 对护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培养护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护生系统地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的时间较短, 护理程序的运用能力较低,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能有机地相结合, 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护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等都相对较低, 所以作为带教老师, 其自身素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技巧等尤为重要, 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新技能, 在带教过程中要经常带领护生下病房, 教护生如何去收集护理问题, 如何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要让护生真正理解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之上的,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护生, 使护生从老师身上汲取营养, 不断获取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让护生看到护理工作的成效, 体验护理工作的崇高,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2 健全带教制度

选择素质好、热心带教工作、有一定临床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的、职称的护师及以上的优秀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不定期地了解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 并及时地将合理的建议反馈给带教老师, 不断地改进并提高带教质量。另外, 要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和相应的临床教学方案, 明确职责, 统一规范,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从而使护生从实习开始就有条不紊地度过每一个阶段, 充分调动起工作积极性, 培养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激情, 进一步明确实习结束后应该获得的学习内容和最终目的。

4.3 打破传统的带教方法, 开创新思维

护理教育是一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随着护理范围的逐步扩大, 服务的内容也日趋复杂。目前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转向了对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照顾, 护理专业重视的不仅仅是疾病, 更应重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所以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着重解决与临床操作有关的, 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的问题展开思维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 将理论和临床实践融入一体, 鼓励护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判断性思维能力, 激发护生的求知欲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升护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沈国玉.创新思维在护生带教中应用体会[N].现代护理报, 2011-01-15.

[2]周漩.临床护理一对一带教应用[N].现代护理报, 2010-12-25.

[3]喻征群.人文教育理论在实习护士带教工作中应用[N].现代护理报, 2011-01-08.

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推荐) 篇5

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实习目的

1,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野外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为样区进行“土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教学实习。2,通过教学实习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技能。3,以正射影像为工作底图,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的调查,每组完成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在室内完成质量评价。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习时间共安排两周(11月27号至12月11号),分外业调查和内业评价两个阶段。外业调查实习地点为咸宁市贺胜桥镇。

三、实习过程 概述:

通过野外调查,完成各区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草图,在室内将各小组对应的图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个区域的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得到的图扫描数字化和矢量化,通过对剖面记载数据的分析,得到区域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

土壤图:根据土壤相应指标确定土壤类型,并按土壤类型表标号。

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现场调查的土壤利用状况确定土壤利用类型,在底图上找到相应地块勾绘出边界,按土壤利用分类表标号。

1、外业调查

1.1.老师讲解

老师对野外调查的内容、方法、技巧进行讲解,各组领取各种工具,包括两把铁锹、地质工具包、GPS手持机、底图板等。1.2.路线调查

老师带领大家途径第二组所在区域,现场演示野外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并挖了一个水稻土剖面,使我们对挖剖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对水稻土的分层与分类有更深的理解,为以后的实习工作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3.详细调查

各小组进行本区的区域分析,预测主要剖面点的位置,做好调查计划。我们组调查的是第六区。

各组根据自己的规划,对全区的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具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挖剖面点时,要选在土壤发育条件相对稳定的地方,并且路旁、沟边、住宅四周等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不能最为剖面点的位置。剖面的大小要足够,一般要求主要剖面规格为1m×1.5m×1m。对于深度,不同点可能不一样,老师的标准是最少1m深或者挖到母质层或地下水。观察面要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并且观察面上不能堆土和人为踩踏,以免影响剖面的物理性质。

(2)完成剖面后观测剖面,客观描述土体构型并特别注意土壤发生层次。(3)完成剖面记载表。原则上是每个土种(或变种)设置一个主要剖面,采取内插或渐进法挖定界剖面,实地填写土壤代号,实地勾绘土壤界线。土壤颜色的比对要用比色卡,不同土层的pH值要认真用pH试液滴定后再对照pH比色卡测定,对pH呈碱性的土壤用稀盐酸进行石灰反应测定。

(4)对于土地利用现状,则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掌握所在地段的土地利用方式,并在图上的对应地方用铅笔勾绘出地块,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对该地块进行标注。最后完成小组区域内的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草图。1.4、比土拼图

各小组将绘制好的草图与相邻组的草图进行拼接。在做土壤图时,要保证边界上相邻的地块土壤类型一致。否则,应拿出记录的表格进行分析,确定该争议区的正确土壤类型。若仍无法确定,应回到野外进行实地验证。对于土壤图,当相邻的地块土壤类型一样时,应将他们并做一块,检查每个闭合图形内的土壤剖面点的类型是否一样及是否有多余的线等。对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相邻的地块虽一样,但中间有大的道路不能省略的应保留其边界。最后将合并好的图汇成两幅整图,并各自加上对应的图名、图例、制作时间、指北针等。

2、内业评价

2.1、数据初始化处理

在处理数据之前需要采用ArcCatalog建立对应的GeoDatabase,设置对应的空间参考。建立逻辑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即建立评价中需要的数据库、数据集、图层(要素类)和拓扑关系。对于调查表格以及实验数据,需要将其整理为Excel表格并使用Access将Excel数据导入到mdb文件中。将手绘的土壤图和土地利用图扫描出来后,利用ArcGIS进行几何校正数字化等工作,得到两幅图的矢量数据,并对矢量图形进行赋值。在数字化完成之后,要对两幅图进行拓扑规则验证和属性检查,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土地利用图RMS总误差

土壤图RMS总误差

土地利用图数字化结果

土壤图数字化结果

2.2、中间处理过程

2.2.1、选择参评因子

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土壤,土壤的主要养分指标以及土地利用的方式需要参与评价。土壤类型及其典型样品的养分数据是在表格中查询得,土地利用是根据野外调查的土地利用方式来得到评价数据。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提取非评价单元,然后从土壤图中擦除对应区域,从而得到最终的土壤图。

2.2.2、归一化和栅格化

无论是为了建模还是为了计算,首先基本度量单位要同一。归一化是一种简化计算的方式,即将有量纲的表达式,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表达式,成为纯量。其具体作用是归纳统一样本的统计分布性。归一化有同

一、统一和合一的意思。

栅格数据本质是矩阵的表达,因此栅格数据在计算上具有比矢量数据更好的支持矩阵计算的基本算法。土壤资源评价的主要算法是根据权重计算土壤资源的得分,划分资源等级,实现对土壤资源的统一评价。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栅格化处理。实习中用ArcGIS进行数据的栅格化实现以及栅格分析和计算。在土壤图中,我们选出了9种评价因素,分别是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A层厚度。使用分段函数型属性归一化方法,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公式,我们将其倒入excel中,利用excel开发工具来处理数据,得到归一化后数据。而对于土地利用图,我们则利用枚举属性归一化实现方法通过ArcMAP的Reclassfiy工具进行归一化处理。

土壤归一化处理结果 2.2.3、确定因子权重

本次实习中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因子权重。

构造比较矩阵

利用Matlab得到权重矩阵、CI、CR值

2.3、评价实现过程

2.3.1、等级分数计算和土壤分级

将归一化之后所有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栅格图像和对应权重放入放入栅格计算器中,可以计算加权和。计算公式为:[表层有机质]*0.2950+[全氮]*0.1607+[全磷]*0.2179+[全钾]*0.0944+[碱解氮]*0.0672+[速效磷]*0.0653+[速效钾]*0.439+[PH值]*0.0315+[A层厚度]*0.0240=加权和,计算之后的结果为土壤资源分,再根据得分划分土壤等级。2.3.2、评价成图

四、实习心得

1、在这次实习中涉及到了自然地理学、土壤学、资源调查与评价等多个学科所学的知识,同时使用了遥感,GPS,GIS的一系列技术。在实习的过程中使得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是对以前的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回顾与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过程。实习的方式填补了课堂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使理论与应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 预就业型实习 实习基地建设 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02-03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而学校是关键。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立足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大都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最后一年在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是采用“放羊式”自主实习,还是建立实习基地集中管理统一实习,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改革、探讨的热点。两者各有优劣,且依专业和地域而异。实践证明,与企业合作建立预就业实习基地无疑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模式。本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为例,探讨大学生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标准,以及如何评价大学生在基地实施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状况

实习基地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

学校通过校企的生产和科研项目合作,即可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办学成本,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尽早适应社会,提升竞争优势,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现有的275所独立院校中,几乎所有的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各式各类的生产实习实训基地,足以可见实习基地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自2008年9月以来,在广西、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建立了72家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类别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社会体育、软件工程等10个学科23个专业。从近几年的建设、实施、发展过程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地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指导性文件;无可操作的基地建设考核标准,人情关系因素所占比重偏大;考虑到生产自动化程度、学生安全、实习成本等因素,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预就业实习;没有实现校企双赢;学生参与度低,态度不积极;对实习基地的条件、工种、地域等不满意;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

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学校依据最近几届毕业生实习状况,做了大量的随机调查和走访工作,掌握了一些参考度极高的材料。综合分析认为,虽然有些规模化企业对大学生预就业实习态度不积极,但实际状况是,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占据主动权,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高新区企业或私营企业,非常愿意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学校从教学需求出发,也乐于联合企业拓展实习基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基地条件有保障,待遇合理,岗位对口时,也愿意到实习基地巩固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练就自身的应用技能。

鉴于此,建立大学生预就业实习基地,培养其创业、创新、实践应用能力仍然十分必要。但是,为避免良莠不齐,减少人为因素,降低人情关系的作用,学校应该建立统一的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标准,综合考虑基地条件、所需专业、企业状况等方面,对校外拟建实习基地进行全方位评估。这样有利于促进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评促建,使校外实习基地得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通过校外实习教学环节的反馈信息,可及时发现教学中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校外实习基地在建设和管理中的不足,以评促改,评建结合,从而使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习基地建设及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基地建设及实施效果的评价,要与办学目标、专业特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基地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科学合理评价实施效果可以引导基地走良性发展道路。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建立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本指标与提高性指标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其各项指标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实习基地的综合管理水平与应用效果。

在收集国内高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近几年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学院将实习基地建设及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分为实习基地的建设评估和在基地实施实习效果的评价两个部分。实习基地建设的评估指标侧重基地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有效性考核;实施效果评价则侧重于基地管理和运行的质量、实习的效果和企业收益等,考察基地投入与效益产出比例,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一)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标准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在大四学年完成教学、毕业论文、预就业的基本保证,学校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使基地建设与发展更加规范化,避免重建设轻管理、无序增长、虎头蛇尾的局面,在总结前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具体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评价要素,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指标涉及基地基本条件、组织领导与建设规划、管理体制、发展与服务等四个方面;而评估要素则包含合作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目标、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工资待遇、科技推广、企业文化等诸方面。评估标准按百分制计,对每项二级指标按项目的权重分配了系数,最后的评分按评估要素给出A、B、C三等级制。A级为合格,可以建立基地,分值系数为1;B级为可以考虑,待条件成熟时再建立实习基地,系数0.7;C级为不合格,不适合建立基地,系数为0.4。在某项的得分计算方法为:百分×二级权重系数×ABC级评定结果。假如依据“合作基础”的评定要素,评估结果为B,则该项得分为100×0.12×0.7=8.4分。

基地建设评估分值合计达到80分(含)以上者,可以和学校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或拟建立实习基地,同时安排学生集中实习。60-80分之间可以考虑待建实习基地,待条件发展成熟时再签订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协议。60分(不含)以下,暂不予考虑。

(二)预就业实习基地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大四学生的预就业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单是把学生“放”出去自由实习就可以了,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完成教学的规定内容,保障实习质量和效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基础和前提,但是后期的执行、管理和效果,才是衡量大学生实习质量的根本。以前只是依据学生实习总结或答辩材料来评价,对实习过程中的态度、能力表现、动态过程的效果、企业的反馈信息等,难以全面掌握,为此,建立了预就业实习基地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本着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结合,以及多赢的原则,从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主体之间综合考虑,构建实习实施效果评价标准。预就业实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也是评价的主要对象;基地是实践的场所,其条件建设和管理程度至关重要;同时学生的实习需要学校和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涉及校内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实习领导小组、二级学院管理小组、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工作部等多个部门,所以评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交叉性。因此,评价标准主要从条件保障、教学管理与运行、企业服务与收益、学生反馈四个方面考核。

条件保障考核指组织领导机构,基地建设的规划、计划及具体的落实情况;教学管理与运行包含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行、硬件设施的使用与管理、师资的配备与水平、实习教学环节的文件与执行、教师与学生的管理等;企业服务与收益涉及培养协议的履行情况、校企合作的紧密度、科技成果共享、合作技术改造、企业产出比等;学生反馈信息主要观测点为基地实习人数、参加企业培训交流机会、企业文化、岗位发展空间及满意度、专业知识的发挥程度、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计划完成质量等。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按照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习任务书要求,确定评价体系采用三级考核指标,四等评分制度。依据考核指标重要性的程度和关注度的不同,相应的指标配有权重系数;评分标准采用A、B、C、D四等级,对应的系数分别为:1、0.8、0.6、0.4。在某项的得分计算方法为:百分×二级指标权重系数×ABCD等级评定后的等级系数。综合分数达到85分以上,表明在该基地的实习实施效果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在基地实习质量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对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传授方法、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企业生产力水平、管理层次、产学研结合程度,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学专业知识基础、工作岗位应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检验和测评,是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关键环节强弱的直接反映。对预就业实习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观测点,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学领导和管理层,是提高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实施和执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实习基地建设评估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就业工作部组织实施,联系协调企业积极配合,各专业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

实习基地实施效果评价,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在评价之前,教务处质量管理科先对基地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给出初步的基地实习测评结果。然后,教务处组织各专业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到现场实地考察、交流。综合问卷调查结果、考察意见、学生实习过程表现、实习教学材料成绩,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每次评价结束后,分析问题症结,提出改进措施,写出评价总结报告,向学校教务处和基地管理部门反馈。

调查问卷评价在每届学生实习结束后举行,现场实地考察评价根据需要进行。基地建设合作协议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届期再复审,必要时需再重新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对于评价结果达不到60分者,分析缘由,理清责任,明确问题属基地管理、教学管理、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人哪一方,并及时反馈整改意见。如果是基地管理或教学管理的问题,要分清是文件制度不完善,还是执行不到位,这些均需寻根追责。如果是指导教师或学生人为因素,则需重新完成教学环节,对屡不执行或执行不合格者,按相应教学管理规定处理。

运用上述基地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的旅游管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两个二级学院进行初期试点,主要针对2011级、2012级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第四学年校外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对四个预就业实习基地——龙井草堂、三亚万豪酒店、中国工商银行北海分行、博洛尼家居用品(北京)有限公司等一批星级实习基地进行了模拟性考核,基地建设条件为优,实习效果全部达到良好以上。

总之,在学院执行基地建设评估标准和实习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后,实现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赢的目的,加快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得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有章可循,并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彭磊义.基于AHP的校外实习基地选择评价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2]陈宏敏.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基地群建设与管理评价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6下)

[3]柴娟,郑艳,陈锋,等.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4]张烈平,吴晓鸣,李德明.工科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5]李如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效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J].高教论坛,2015(8)

【作者简介】李成贵(1964— ),男,河北井陉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7

一、“生产体验”的组织管理

( 一) 前期思想动员。“生产体验”实质是下工厂进行真实的工作体验, 过程难免有辛苦, 有委屈。班主任需要做好相关的心理指引工作, 包括打好家长的“配合针”及学生的“理解”针。要让每位家长知道此次体验的内容及意义, 劝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此次旅程是去尝试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挣钱的不易, 从而体恤和感恩父母。作为学生, 最后都要从学校走向社会, 进入企业, 逃避生活都是不现实的。

( 二) “生产体验”出发动员。入厂前, 学校领导和就业科人员及班主任要到相应的企业了解对学生实习的组织和安排情况, 然后分三次组织召开学生实习动员大会。

1. 学校层面的动员。由就业科主持, 学校领导就生产体验目的、意义作动员, 就业科领导讲解生产体验的具体内容, 就下厂实习的安排作相应的介绍。参加人员有: 学生科、教务科、就业科、各系部相关人员和班主任。

2. 企业层面的动员。由就业科主持,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到学校向学生介绍企业的情况以及实习的具体安排, 学生到企业后的生活、娱乐情况。参加人员有:学生科、就业科、各系部相关人员和班主任。

3. 系部层面的动员。由系部主持, 强调体验实习的纪律以及有关考核注意事项。参加人员有: 系部领导和班主任。

通过三个层面的动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安全意识, 也令学生都能调整好心态, 做好角色转换准备。

( 三) “生产体验”权益保障。为了保障学生在生产体验期间的合法权益, 学校需要和厂方签署一份《学生生产体验合作协议合同》, 规范好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工资、劳动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 以约束合作企业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学校会为每个下厂体验的学生购买一份意外伤害险。另外, 还会要求和学生家长签署一份《生产体验安全责任协议》。所有这些, 都是为了让生产体验有足够的保障和准备。

( 四) “生产体验”过程管理。在进入工厂后, 将体验的要求、安排和计划告诉学生和家长们, 并按学校生产体验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执行考核, 学生每周需要写一份生产周记, 教师每天对学生的内务、工作表现进行检查并打分公布。体验结束后完成一份《生产体验实习报告》, 学校和企业需要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各出一份考核评价表。最终对每个学生的考核表格进行收档保存。

二、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 一) 考核方法。“生产体验”的考核分为学生考核和教师考核, 学生考核表格有: 《生产体验学生学习周记》《生产体验实习报告》、《学校考核评价表》、《企业考核评价表》。“生产体验”围绕学生岗位技能生产能力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 建构以“出勤情况”、“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完成岗位任务情况”, 即勤、能、德、绩四个版块组成的考核指标体系, 每个版块进行量化体现考核评价结果, 全面体现学生在厂生产体验情况。驻厂班主任全程管理监督学生的行为规范, 以学校的考核角度对学生有另一套的考核办法。评价表格由驻厂班主任教师和企业领导共同考核评定, 考核要求客观、公平、公正, 以激励学生务实、进取为目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是否能合格毕业及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评价表内容如表1 所示。

( 二) 操作方法。学生评价表由驻厂班主任和企业领导一起考核评定, 各占50% 比重。可以看到, 两份表的考核内容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形成企业班组长管工作, 驻厂老师管生活、抓思想的良性互动局面。驻厂教师也可以利用体验期间对学生日常考勤表和日常记录情况进行公布, 使考核更客观真实。

三、对驻厂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 一) 考核方法。“生产体验”完成的效果如何, 很大程度上需要驻厂老师的认真负责和细心照顾, 因此, 学校会对驻厂教师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要求, ( 详见《生产体验教师工作职责》) 对教师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考核和监督。教师考核表格有《生产体验学生岗位信息表》, 《驻厂教师日常事务处理情况登记表》, 《学生就寝情况登记表》, 《指导教师个人总结》, 《生产体验教师综合考核表》。

( 二) 操作方法。教师每天需要填写一份《驻厂教师日常事务处理情况登记表》和《学生就寝情况登记表》, 在生产体验结束时, 由学校, 企业, 学生共同对老师进行考核, 完成一份《生产体验教师综合考核表》, 这些表都需要有学生的签名, 使学生也可以监督老师的日常工作。在《驻厂教师日常事务处理情况登记表》中, 能量化教师为学生处理解决了多少事情、以及学生病事假的处理记录。另外, 学校教务科每月不定期地派督查组下厂进行突击检查指导, 使驻厂教师在约束和监督下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将根据其评价结果考虑其年度评优工作。

四、材料整理

生产体验结束以后, 带队班主任要收齐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资料, 并将收集到的评价资料汇总总结。学生回校后要分班级召开学生生产体验总结大会, 让学生自己准备好书面体验总结, 同学们一起分享此期间的苦与乐, 并选出实习标兵和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生产体验期间学生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由就业科牵头会同学生科、教务科、系部一起商讨解决, 为以后学生的生产体验做好坚实的铺垫。

五、结语

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一种特殊学习形式是生产体验, 这个体验是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 是为其后续的顶岗实习走向职场完成相应的职业适应, 为其能顺利进入职业角色提供的有效演练。要培养出一批职业能力强、岗位适应性强、职业修养好的应用型中级技术人才, 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在生产体验管理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生产体验前的职业指导、生产体验过程中的系统规范管理、生产体验后的客观考核与评价, 将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环境, 转变角色, 能帮助其在生产体验中克服困难和惰性, 并顺利完成体验任务, 做到学校、学生及企业多赢局面, 也为学生将来走向职场、独立面对困难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根据国家 (20102020)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职业教育应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在这种背景下,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生产体验”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于2011年开始展开, 并于2013年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 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中职生生产体验过程中的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作成果汇报。

关键词:教学改革,顶岗实习,生产体验,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昆.班主任在学生生产体验过程中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新课程学习, 2013, 11 (中)

[2]卓伟.浅议生产体验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 2014, 4 (下)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8

关键词:普通外科,实习,实践能力

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的关键时期。当前, 学生普通外科实习的质量下降的主要有实习管理的松懈、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和学生的自身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原因。要通过对实习生管理力度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的规范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来有效地提高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1]。

1 普通外科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完善, 给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使得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暴露出技能掌握不好、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弊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1 实习管理的松懈

由于近几年高校的医学生源连年的扩招, 导致了学校的临床实习基地出现不足的情况。为了缓解这个情况, 学校将一部分学生的普通外科实习基地就建立在了非直属教学的医院。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实习基地分散、师资质量不高, 同时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使得管理措施落实不力, 这些都不能满足临床实习的教学要求, 最终导致了普通外科实习质量的下滑[2]。

1.2 临床带教老师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的临床带教老师都是临床医疗的骨干, 他们的临床医疗任务繁重, 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用于教学, 使得他们的带教意识薄弱, 把带教实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责任心不强, 对实习生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存在着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

同时, 《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实习学生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差错都由其带教老师来承担责任。使得临床带教的老师对于实习生缺乏信任感, 不敢把动手操作的机会过多的让给学生才操作, 使得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机会大大的减少, 实习质量也难以保证, 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3]。

1.3 学生自身的因素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促使医学生纷纷走上考研之路。五年制的本科医学院校采取的培养模式均为“4+1”模式, 即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 这就造成了临床实习与考研在时间上的冲突。学生要复习考研、找工作等, 这将会花费其大量的时间, 使学生投入到实习中的时间大大的缩减, 不能专心的实习, 从而影响了实习质量。

2 提高普通外科临床实习质量的对策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问题, 我们要适当的调整培养方案, 以减少上述因素对于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

2.1 建立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

坚持贯彻“以医疗为依托、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根本”的教学方针, 严格的落实临床教学中的实习生管理制度、秘书岗位制度、出科考试制度等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

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带教老师应该选择那些年资高的主治医师来担任。通过临床的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基础知识与实际的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 提高实习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带教老师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与医患沟通的技巧, 让学生得到病人的支持、理解和信任, 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锻炼其实践技能的机会[4]。

2.3 对实习生规范的岗前教育及培训

为了使实习生能够尽快的适应普通外科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实习基地应对实习生进科后先进行培训, 使学生能够了解科室的概况、环境、设备及人员的情况。同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对《实习生管理制度》、《医德医风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质量与要求》等规章制度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普通外科实习阶段的义务和权利, 从而减少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

3 医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

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 我国主要通过对以下八个方面的能力来评价一个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包括医学生对于的病史采集和书写能力、诊断性检查运用和诊断能力、全面体格检查的能力、临床操作能力、治疗计划制定能力、工作态度和自学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这八个方面[5]。

我们通过对医学生实习阶段的普通外科实践能力培养和评价方法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帮助医学生提高在医疗活动中的交往能力、执行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能力, 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普通外科临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付涛, 孙梯业, 刘宝华, 等.医学生普通外科实习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 17 (6) :419.

[2]凌立君, 吴勉华, 肇毅, 等.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0 (1) :66~68.

[3]李清龙, 雷三林, 范文涛, 等.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 14 (5) :326.

[4]孔祥, 陈牧, 黄谦, 等.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174~176.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9

为充分发挥医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实际效能, 进一步提升临床对医学检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重视和加强对医学检验临床实习的质量监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其对实习教学可以起到检查、导向、监督、激励、评价和改进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1], 对完善和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水平与实习质量提升, 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密切的关系。因而, 加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1 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对于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都非常重视, 并且都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和成果。

在国外, 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 美国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工作, 并着手临床实习质量考试的标准化和客观性研究, 建立了许多科学化、程序化的指标体系:包括计算机模拟、主客观考试、床边的应用考核以及实习手册评价、客观结构化、标准化患者与客观结构临床考试等级量表, 还有临床多站考试评价和改进型问答题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方法。

在我国, 尽管医学院校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是20世纪的80年代才开始起步, 晚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但自建立之日起, 就在逐步发展, 并在借鉴他国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 不断进步和完善。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已经摸索出了成功之路, 他们在医学生临床技能结构的成绩方面, 采用的是出科考核、中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毕业理论综合考试“三段式”考核, 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结构或比例, 形成适宜与可行的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价方案。从我国已经开展的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的发展现状来看, 这一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为适应形势的需要, 经过多次实践探索, 在2011年构建了临床实习三维及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4]。今后我院还将在临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 医学检验临床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 各医学院校的医学检验临床专业实习尚在摸索阶段, 存在很多问题, 如各种因素造成专业实习目标难以达成, 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不强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实习缺乏客观评估标准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非常重要, 它对学生将来能否成功走进医院,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独当一面地应对和解决各种医疗问题,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技能培养和实习质量评估仍处在研究阶段, 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包括培养什么、如何培养、实习质量具体评价方法和如何提高临床技能的问题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1) 医学院校的评估体系相对单一、覆盖面不宽、技能培训无实施细则、无统一的执行标准, 导致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往往一知半解, 对具体案例不能举一反三, 综合运用能力和勇于创新能力较差; (2) 实习单位与医学院校沟通不够、实习培养目标不明确, 有的院校为图省事, 不按大纲要求擅自改动实习培养计划, 使实习计划与所学内容衔接出现断裂或脱节。

2.2 教师与学生对医学检验实习认识不到位

由于医学检验相对于临床来说, 处于辅助地位,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不如临床应用面广、适用性强, 或者用当前的流行语概括为不“高大上”, 这都或多或少对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造成一些影响。就教师而言, 一方面为适应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实习带教老师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提高医疗经济效益上, 而对带教实习生动力不足、热情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自身的医疗水平不高, 缺乏临床教学经验, 加之职称晋升的压力, 需要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到医疗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 更感到实习带教是额外负担。另一方面, 由于目前医患矛盾比较突出, 患者对医检化验情况知之不多, 往往一些正常的试验误差也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或投诉, 更让带教老师小心翼翼, 为了尽量减少风险, 带教老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进行相关实验和操作, 使学生失去了许多通过实习掌握技能和动手锻炼的机会。就学生而言, 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认为检验实习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个的实验中, 当掌握实验室的一个基本操作方法后, 难以沉下心来继续钻研此项实验。还有部分实习生因忙于考研和找工作, 无暇顾及实习中的实践环节, 应付了事, 倦怠情绪较浓。

2.3 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今社会, 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 都离不开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 对医检临床实习来说也是一样。只有加强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措施得力, 才能更好地提高和保证实习生的水平与质量。目前, 随着众多医学院校纷纷扩招, 不仅学校教学压力大, 学生的临床实习也成了大问题。部分医院由于资源有限, 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导致医院管理难度增加, 各项管理环节衔接不够, 管理措施落实不力, 对前来的实习生往往放任自流、疏于管理, 常常出现无序管理现象;带教老师由于各种因素干扰, 只能疲于应付, 只教不管, 造成管教脱节;还有部分实习生或专注于考研, 因此分散了精力;或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医学检验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感到自己整天与常规检查打交道, 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医学相比价值较小, 认为本科教育是浪费时间, 内心存有自卑感, 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实习之中, 实习质量自然难以保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这些问题既是客观存在, 又是影响医学检验实习生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2]。因此, 国家、社会、医疗部门和学校通力合作,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力度,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监控评价体系, 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 医学检验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检验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医学院校自身发展条件和所面对的问题有所差异, 在构建医学检验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时, 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采用适合的方案和办法, 既因地制宜, 又有所创新和发展[3,4]。笔者通过对我院2009~2011级医学检验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和归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出了用于评价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的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用于专家从医学知识、基本技能、理论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评价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的指标系统;二是用于专家从教学条件、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教学管理的指标系统;三是用于专家从临床教学内容、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指标系统。在完成上述三项指标系统后, 再根据各级评价指标拟定出细化指标群:如通过选择专家、设计咨询、筛选指标和定性修改等步骤筛选评价指标。之后, 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再选择另外一批专家, 请他们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通过专家咨询法使判断定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接下来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最后,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建立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监控系统模型, 进一步使定性评价结果得到量化, 其目的是让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在实践检验过程中, 我们发现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具体体现在: (1) 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可行, 实习规划安排更趋向合理; (2) 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逐步提升, 教学意识更加强化; (3) 实习生实习的责任意识增强, 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基本技能操作更加规范有序, 2009~2011级医学检验学生毕业考试成绩逐年提高。本监控体系的研发对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质量的进一步量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对验证临床教学管理的可行性、评定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过程、监控带教老师带教过程将产生积极影响并发挥出促进作用, 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总之, 医学检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必须基于科学、客观、全面、系统、定量和可行性, 其目的是使临床实习更加规范, 实习效果更加明显, 对医学检验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分析医学检验临床专业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 提出医学检验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检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朱锡光.国内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05, 15 (2) :205-207.

[2]贺军, 王艳, 杨林, 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 (10) :105-107.

[3]张鹏霞, 吕少春, 宋汉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65-66.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10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评价实施形式化

顶岗实习的评价能够检查实习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差距, 明确方向, 促进发展, 是实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 各个学校都在实施对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评价, 但是, 由于存在企业与学校的交互管理问题, 很多学校往往依赖企业对学生的管理, 由于实习企业多、学生分散、实习任务繁重、师资有限等实际情况, 使得顶岗实习中对学生指导不够、监管不力, 进而导致“放羊”的现象依然存在。高职院校缺乏全面细致的评价过程, 仅靠学生最后上交的实习鉴定表上的企业公章来判断实习效果。这种评价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多数属于定性评价,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评语来表达评价结论, 同时大多评语都无实质作用, 且比较空泛, 没有个性差别, 如“遵守纪律, 表现突出”等, 无法反应学生实习的实际效果。

2、高职院校反馈与奖惩制度不完善

目前, 高职院校在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 并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查看学生的实习日志, 考评缺乏及时反馈, 学生也未能从学校评价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评价伴随着合理和科学的奖惩制度则更有利于发挥考核规范和激励作用, 然而当前高职顶岗实习更偏重于完成这一工作, 大多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评定都是一路绿灯, 奖惩体系执行不严格, 未能形成积极的顶岗实习制度体系。

3、企业评价忽视学生身心特点

企业和高职院校建立合作, 接收顶岗实习学生, 但由于企业的评价制度与学校存在差别, 在管理上更为严格, 只要犯错, 结果必定是挨骂, 甚至扣工资, 这有利于有承受能力的新人快速成长, 但工作氛围紧张, 给初入职场, 没有一定抗压能力的实习生带来巨大的挫折感, 不利于其自我评价, 自我成长。一些企业未能按照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实施评价, 没有找到有别于正式员工的管理办法, 完全按照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大多学生反应实习太累、管理太严。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问题的产生原因

1、各评价主体对顶岗实习认识上存在认识误区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的组成部分, 因此其目的也是培养人才, 对于学校来说是要借助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 使学生获得锻炼, 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没有清楚认识顶岗实习的教学本质, 一味地为就业而实习。部分学校更将顶岗实习完全等同于就业, 有的甚至通过顶岗实习来赢利, 有的一些学校认为顶岗实习是节约学生培养成本的好途径。在这种思想认识下, 高职院校缺乏对实习的管理意识, 缺乏对实习发展方向的思考, 简单地将管理和培养的责任推给企业, 以致于顶岗实习陷入“放羊”管理状态或是不当管理状态, 评价就流于形式, 走向虚无。

对于企业来说, 参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能够获得自身需要的人力资源, 但是,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企业的用人机制功利化, 重使用、轻培养, 重生产轻育人, 重开始轻结尾, 没有明确和针对性的实习计划, 没有建立长效的育人机制, 对于高职生实习评价没有开发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学生自主意识缺乏与评价能力偏低。顶岗实习就是走出校园这个保护性比较强的地方, 走入真实的工作情境, 在这种转换过程中, 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 复杂的人际关系对高职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需要其培养自身的自主意识, 主动改变角色, 展开自我评价, 从而获得外部积极肯定的评价。显然, 高职生在这个方面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评价制度缺乏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没有制度, 自然就失去了约束。顶岗实习涉及到高职院校、企业和高职生三方主体。对于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评价, 需要用制度来规范, 来约束。

从国家层面来说, 虽然鼓励高职生顶岗实习, 但是关于顶岗实习管理体制、实习责任主体、实习过程管理、实习结果评价等方面还欠缺具体的操作细则。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施顶岗实习, 往往是通过协议书来约束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由于学校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对于实习过程监管力度比较大, 很难全面了解实习生的情况, 所以在评价实习生顶岗实习上的制度建设积极性不强。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利益的属性, 对于教育规律了解甚少, 其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实施的评价制度具有明显的强制色彩, 评价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优化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的策略

1、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中, 多方参与评价工作是确保评价质量的重要方式。毫无疑问, 企业是顶岗实习一个重要的管理主体, 必须要肩负起管理任务。企业要转变观念, 不能仅将培养实习生做为一项任务和企业的负担, 而应该将实习生看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一部分, 要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关职前培训, 包括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岗位知识、安全等, 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校企双方要相互配合, 主动适应对方需求, 共同参与评价。可由企业负责人和高职学校校长组成实习领导小组, 由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技术骨干组成考核小组, 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企业应主动向学校反馈, 及时公正地评价学生实习效果, 形成校企双方双重管理体系, 实现育人功能。

对于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主管理, 自我约束, 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 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因此, 高职生要进行自我评定, 通过实习日志、工作记录等工作来进行自我的反思, 对实习效果及实习目标的达成自我评价。

2、采取多种方法严格实施评价

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让各方评价主体都掌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评价内容来说, 应做到全面, 完整, 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的考评、学生一般素质的考评、实习操行评定。

其次, 要注意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采用定量还是定性的评价方法主要看其评价指标是定性的还是量化的, 高职生顶岗实习定量的部分包括实习总结、个人行为规范、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奖惩情况、实习中的工作量大小, 量化要具体;定性的部分包括职业能力、实习态度、团队协作、职业道德等, 定性要准确。

第三, 严格评价实施过程, 避免形式化的评价。在具体的生产实习过程中, 可开展多样的技能竞赛或展示活动, 在学生的创造过程中肯定其成绩, 指出不足。实习结束, 学生要对自己的最佳实习作品或产品加以技术解析, 这个实习作品根据不同的专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 根据这个认定学生技能等次。回到学校, 可由实习考核小组组织学生进行答辩式考核, 通过学生叙述, 教师提问来评价顶岗实习收获。这种动态系列式评价比过去只看最后的鉴定表要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3、明确评价结果以之合理奖惩

顶岗实习评价结果应真实反映高职生的情况, 应具有差异性。可建立顶岗实习证书制度, 该证书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颁发, 证书上包含学生的实习成绩、等级。顶岗实习证书与毕业证书、相关职业等级证书等一起使用, 作为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重要资质证明。

评价结果要伴有奖惩, 从而发挥激励功能。可以设立顶岗实习专项奖金, 将学生的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出若干等级的奖项, 每个等级设相应人数, 并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尤其是对那些在实习中表现优异, 获得企业认可的学生和优秀实习指导老师要着重奖励。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不能够随意性太强, 否则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 对于刻意逃避顶岗实习, 或在实习中违反评价制度要求的行为, 要进行一定的处罚, 如延迟毕业, 警告等。

参考文献

[1]席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9 (3) .

[2]王治雄.浅谈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3) .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11

【关键词】教育实习 国培计划 置换实习

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是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极其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教育实习,使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将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逐步深化学生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 促进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国培计划的实施,为各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教育实习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将高校的教育实习与国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教师教育类专业教育实习的一个新的课题。我校2012年开始尝试用教育实习生置换参加国培计划项目的中小学教师(以下简称置换实习),2012-2013年分别有268和358名实习生参加了置换实习,经过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置换实习的优势

1.置换实习成为教育实习运行模式的一种补充。教育实习一般有由学校统一组织在教育实习基地开展教育实习的称之为集中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开展教育实习的称之为自主实习。置换实习是高校教育实习的一种新模式,是目前教育实习模式的一种补充。

2. 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因参加国培计划导致师资缺员问题。目前,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其教学任务重,一旦参加国培计划,导致其所承担的课程师资缺员。部分学校因此不得不让教师放弃参加国培计划项目。置换实习恰好能较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为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

3.为置换实习学生提供更多地锻炼机会。同其他教育实习模式而言,置换实习学生有更多的上课、参与学生管理、参与教研室活动、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调查表明,学生在多数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小学的集中实习中,独立上课的次数很少,多数为4-8节;而置换实习中,学生在经过短暂的一周听课和教案编写训练后,开始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实现由实习学生到主讲教师的快速角色转变,上课的次数大大增加,平均70-80节,最多达96节。可见,置换实习使教育实习生获得更多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锻炼机会。

4.缓解教育实习经费短缺问题。置换实习中生均实习费明显低于集中实习,多数学校还免费提供实习学生食宿,从而缓解了我校教育实习经费短缺问题。

置换实习既有利于国培计划的开展,也有利于中小学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二、置换实习具体实施

置换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一种运行模式,具有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对置换实习进行运行管理,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使教育实习时间与国培计划时间相吻合。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根据文件精神,我校自2012年起将教育实习时长由原来的8周调整至12周,起始时间调整至10月至12月,在时间安排上和国培计划相一致。

2.积极主动同市县教育局联系,掌握各县区国培计划置换需求指标。在教育实习工作准备阶段,主动与市县教育局联系沟通,了解国培计划置换需求信息,完成置换实习学生的分配方案。根据学生情况,一般采用2名实习生置换1名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安排在相应教研室并配备教学指导教师和班务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2名实习生能针对教学、班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协商,相互听评课,共同提高。

3.加强对置换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同时为实习学生配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教育实习学科指导书》;按实习生人数一般每县配备1-2名管理经验丰富的实习带队教师,由带队教师负责将学生带到各县教育局,和各中小学负责人一起在教育局完成二次分配;由双方学校、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对置换实习学生进行管理和实习指导。

三、置换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置换实习学生较为分散,每个实习点约2-4人,大多集中在各乡镇,实习管理、实习指导工作难度加大。

2.置换实习要求实习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实现角色的快速转变。否则,势必影响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解决方法与思路

置换实习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一种教育实习模式。置换实习学生较为分散,对实习管理和指导提出了挑战。一是要加强实习的准备工作管理。要与市县教育局保持密切联系,提前制定周密的置换实习方案,以县区为单元成立实习小组,并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带队;要专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的时间、目的、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对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强调和讨论[1]。二是要加强实习的过程化管理。要求各实习小组专门建立实习QQ交流群,由实习带队教师进行管理,并安排一名学科教学论教师加入,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求带队教师在实习期间至少对各实习点访问一次,每周必须和实习生保持通话一次,每天在QQ群询问一次。对实习点相对集中的区域,安排实习中期检查,了解学生实习进展情况和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听取各中小学对师范生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解决实习中的各类问题。

置换实习不仅仅涉及高校师范类专业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也涉及相关中小学教学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因此,首先要加强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搭建教学能力训练平台,构建实践教学模块,开展教师口语训练、课件制作训练、板书训练、教案编写训练、教学法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等;在学生中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落实教育实习前的学生试讲工作,注重帮助学生养成研究自己教学习惯和能力,提高反思自身教学和研究教学情境的能力[2]。其次,要充分认识初等教育规律和教学特点,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互动,如邀请优秀中小学教师举办讲座、聘任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某些课程的辅导教师, 既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参与高等教育的热情,也增进了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联系与相互了解[3]。

【参考文献】

[1]林浩亮,杨少卿.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分散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

[2]洪菊云,朱乐红.我国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3(6).

实习计划与评价表 篇12

1 对象和方法

对象:以广东医学院湛江校区开设病理课的2007级全体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共4个专业 (临床医学、皮肤、眼耳鼻喉、眼视光学) , 34个班, 有1, 104人。

方法:按照教学计划, 在学期结束时对全体学生进行考核测评, 评价项目及方法见表1, 满分标准为100分;同时采集了学生的性别、专业、学号等相关信息。用SPSS11.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Kolmogorov-Smimov法 (K-S法) 进行正态性检验, 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选择参数检验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或非参数检验 (符号秩和检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 ,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K-S法检验显示各评价项目评分均不服从正态分布 (P<0.05) , 所以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大体标本测试平均分为88.335分, 切片标本测试平均分为70.824分。

学生大体标本观察能力与切片标本观察能力的差异, 通过符号秩和检验 (Wilcoxon法) 结果表明, Z=-21.065, P=0.000 (P<0.05) , 可认为学生对大体标本的观察能力要高于切片标本观察能力,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学生标本观察能力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学生大体标本观察能力、切片标本观察能力与学习行为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见表2) 。

*P<0.05

标本观察能力与理论水平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显示学生大体标本观察能力、切片标本观察能力与理论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见表3) 。

*P<0.05

学生标本观察能力的性别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 女生大体标本观察能力、切片标本观察能力均高于男生,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表5) 。

* P<0.05

* P<0.05

3 分析和建议

形态学是病理学的基础, 因此学习好病理学,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病理标本形态的观察。所谓观察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 而观察的效果与观察能力密切相关。标本测试是评价学生的标本观察能力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发现, 学生的标本观察能力与理论水平呈正相关, 这说明观察能力与理论水平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标本观察能力是病理学实习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建议如下。

培养学生观察病理标本的兴趣。兴趣是观察的强大动力,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兴趣的培养应贯穿于病理学课程教学的始终, 包括第一次实习课以及后续的实习课。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存在着“首因效应”, 它指的是人们在初次交往中, 最先提供的信息对形成第一印象有强烈的作用, 这种第一印象是极为深刻牢固的, 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1]。我们在学生第一次实习课中主要安排学生观看尸体解剖录像, 而教学内容所占比例较小,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应用、实习标本的来源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后续的实习课中, 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观察病理标本的兴趣, 比如多媒体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联系实际、病例讨论等[2]。

完善观察方法。本研究发现学生大体标本的观察能力要高于切片标本观察能力, 我们在以前的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对切片标本的观察感觉较为困难[2]。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观察方法的教学, 尤其是切片标本的观察。①大体标本的形态特点是宏观的, 基本观察方法比较简单, 主要依照标本的结构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循序进行, 学生较容易掌握。②切片标本的基本观察方法是肉眼→低倍镜→中倍镜→高倍镜, 由宏观到微观循序进行, 由于镜下信息繁多, 且为二维平面断层图像, 病变特征较难掌握。教学中, 应运用语言、动作、图片、动画等启发学生塑造立体概念, 把视觉的二维平面感受通过通感、联想转换为三度空间感觉[3], 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例如在观察纤维瘤的切片时, 通过构建立体形象, 学生对肿瘤细胞编织状排列的方式更容易理解。③观察时需要注意对比, 比如脓肿和蜂窝织炎、癌和肉瘤、葡萄胎和绒癌等病变的对比。④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常需要对标本进行连续观察, 比如大叶性肺炎不同分期具有不同的形态, 通过连续观察便可以认识这种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此外, 对于同一种疾病, 需要把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结合起来观察, 并且应注意标本来源和病史, 联系理论知识, 才能全面的认识该种疾病。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研究发现学生标本观察能力与学习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上课积极提问和回答、讨论、作业等均说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只有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观察能力才会提高。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模式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其基本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 围绕着病人疾病问题编制综合课程, 以教师为引导, 学生为中心, 小组教学[4]。该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PBL在国内仍处于试验阶段, 虽然众多研究表明PBL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 但少数学生可能会增加焦虑感, 信心下降[5]。教学中, 应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选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性别差异, 因性施教。本研究发现女生大体标本观察能力、切片标本观察能力均高于男性。文献报道, 女生在听觉、言语、机械记忆上具有优势, 而男生在视觉、理解记忆上具有优势[6]。因此, 为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结果, 应指导男生对疾病现象多归纳总结、多记忆, 而对于女生应指导她们多思考、多推理、减少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充分发挥各自的感知优势和行为优势, 挖掘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效果。

摘要:通过考核测评的方式, 对我校湛江校区2007级全体学生观察病理标本的能力进行评价, 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学生对大体标本的观察能力要高于切片标本观察能力, 女生观察能力高于男生;观察能力与学习行为、理论水平呈正相关。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完善其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性施教等, 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观察能力,兴趣,PBL,因性施教

参考文献

[1]赵姗.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避免对教育对象的首因效应[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65-167.

[2]邹振宁, 姚运红, 胡新荣, 等.病理学实验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 (1) :99-101.

[3]张秋养.浅谈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01, 10 (1) :60-61.

[4]吴应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国外医学 (医学教育分册) , 1995 (3) :1-4.

[5]李泽生, 冼利青, 张艳霞.“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J].国外医学 (医学教育分册) , 2002 (4) :13-36.

上一篇:纪录片技术管理下一篇:老年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