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清心散

2024-08-17

牛黄清心散(精选3篇)

牛黄清心散 篇1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主要发生于细小支气管, 临床上有时又把它列为小儿肺炎的一种, 病程迁延, 若初次未治愈, 可导致日后反复发作, 遂成支气管哮喘。目前该病治疗并无特效药物, 西医大多以抗病毒、抗生素联合解痉平喘治疗, 副作用多, 增加患儿的痛苦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小儿牛黄清心散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1], 而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尚无报道, 因此采用多中心研究, 应用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西医治疗400例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研究设计随机纳入了在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薛城区人民医院、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山亭区人民医院住院患儿800例, 按照整体随机化分组原则,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00例, 男225例, 女175例, 年龄2~20个月, 平均年龄 (12.5±7.3) 个月, 合并发热75例;对照组400例, 男235例, 女165例, 年龄2~19个月, 平均年龄 (12.6±8.0) 个月, 合并发热70例;患儿入院时均有咳嗽憋喘症状。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病情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肺炎喘嗽的风寒袭肺证候分类标准[3]。人选患儿均为初治病例, 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全身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影响疗效评价的药物。

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的, 并排除其他急性传染病及其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抗病毒、平喘、化痰、对症支持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加小儿牛黄清心散 (由体外牛黄、天麻、黄连等组成, 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0.3 g/袋, 国药准字Z37020495) , 6个月以内半袋/次, 2次/d;6个月~1岁以内的1袋/次, 2次/d;1~2岁的2袋/次, 2次/d。口服给药, 疗程均为7 d。

1.4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 显效:体温降至正常, 咳嗽、憋喘等临床症状消失, 肺部听诊干湿啰音消失, 复查胸部X线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2) 有效: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 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明显减少。 (3) 无效:各项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肺部听诊干湿啰音仍然存在, 复查胸部X线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4.722, P<0.05) 。见表1。

2.2 两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治疗组发热患者75例, 对照组发热70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发现3例患儿轻度腹泻外, 无严重不良反应, 停药能够完成整个疗程。

3 讨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对于西医治疗研究较多, 且药物种类繁多, 但是临床效果却不尽人意, 如何缩短病程, 迅速减少症状缓解病情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已有经验证明, 中医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很大优势, 俞景茂解析毛细支气管炎为气滞血瘀, 心阳虚衰肺主气而朝百脉, 心主血而运行营阴, 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邪气郁肺, 肺气闭阻, 百脉运行不畅, 血脉瘀阻, 累及心血, 轻者心气不足, 重则心阳虚衰[4]。小儿牛黄清心散是复方制剂, 药方中含有体外培育的牛黄、天麻、胆南星、黄连、赤芍、大黄、全蝎、水牛角浓缩粉、琥珀、冰片、金礞石 (煅) 、僵蚕 (麸炒) 中药成分制成。现代药理研究, 黄连、大黄、水牛角浓缩粉可以清热燥湿, 清心豁痰, 开窍凉肝, 熄风解毒;有抗感染作用, 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还可以平喘化痰、解除支气管痉挛, 降温、解热、抗高温耐缺氧[5,6]。

本研究通过对800例患儿的随机对照观察显示, 应用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西医抗病毒治疗患儿总有效率达96.25%, 与对照组83.75%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中显示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从而证明小儿牛黄清心散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缓解症状、减轻病情作用, 联合西医治疗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以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小儿牛黄清心散在心、血、气的运营方面起到了调和机体、调动免疫因素有关, 同时也促进了西药的肺循环分布, 增加了药物的肺部治疗作用有关, 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组资料显示,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组无一例由于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而出现呕吐、皮疹、严重腹泻反应导致停止服药而出组的。仅有数例患儿大便性状改变而未达到腹泻程度而且并不影响临床治疗, 停药后症状消失。以上结果充分证明了小儿牛黄清心散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有效、安全、可靠, 而且能够协同起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并且依从性好, 可以在临床中予以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 在4个中心纳入800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 按照随机分类方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400例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西医抗病毒治疗;对照组400例采用西医抗病毒治疗。以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热退时间、住院时间为主要指标, 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5% (P<0.05) ;治疗组的咳嗽、憋喘、肺部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及其退热、住院时间分别为 (5.1±2.4) d、 (4.2±0.8) d、 (4.1±1.1) d、 (1.5±0.4) d、 (5.1±1.4) d,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5.7±2.8) d、 (4.4±1.2) d、 (5.5±1.6) d、 (2.8±0.5) d、 (6.4±1.8) d (P<0.05) 。结论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

关键词:小儿牛黄清心散,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英芳, 耿少怡, 林燕, 等.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 :171-172.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9-120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87-288.

[4]俞景茂.毛细支气管炎证治体会.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学术论文汇编, 2011:69-72.

[5]蔡红娇, 汪世元, 张喻候, 等.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 (6) :804-808.

[6]郑志想.体外培育牛黄丸治疗乙脑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丛刊, 2003, 3 (1) :75

牛黄清心散 篇2

万氏牛黄清心丸是不宜长期服用的,因为万氏牛黄清心丸方中含有朱砂。朱砂主要成分硫化汞,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脏,引起肝肾脏的损害。现代研究表明,朱砂内服过量可引起毒性。由于无机汞在人体内的吸收率为5%,甲基汞的吸收率可达100%。朱砂在厌氧有硫的条件下,PH7、温度37℃的暗环境中与带甲基的物质相遇均能产生甲基汞,而人体肠道正具备这些条件,故内服朱砂制剂增加了中毒机会。

万氏牛黄清心丸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万氏牛黄清心丸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热入心包、热盛动风症,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高热惊厥。万氏牛黄清心丸为红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气特异,味甜、微涩、苦。主要成份有牛黄、朱砂、黄连、黄芩、栀子、郁金。

万氏牛黄清心丸方中牛黄清热解毒,定惊安神;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栀子清泻三焦之火而除烦;郁金解郁开窍,清心。万氏牛黄清心丸的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

牛黄清心散 篇3

关键词:小儿牛黄清心散,利巴韦林注射液,咽峡炎, 疱疹性,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临床以发热、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 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近几年发病率较高, 有一定的流行性。我科采用小儿牛黄清心散辅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5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9例, 其中男38例, 女31例, 年龄4个月~5岁。入选标准[1]: (1) 突然发热、流涎及咽痛, 重者影响吞咽; (2) 咽充血, 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 直径为1~2mm, 周围有红晕; (3) 黏膜疹分布于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 不见于齿龈和颊黏膜; (4) 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5)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偏高, 无异常淋巴细胞。排除出现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的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19例, 女16例;年龄4个月~2岁24例, 3~5岁11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6例;年龄4个月~2岁21例, 3~5岁13例。2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接受治疗距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予以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 若患儿体温>38.5℃, 可酌情使用短效退热剂。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予以小儿牛黄清心散 (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研制, 国药准字:Z37020495, 规格:0.3×8包) 口服, 用法、用量:<1岁1包/次, 2次/d;1~3岁2包/次, 2次/d;>3岁2包/次, 3次/d。同时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03176, 规格为0.1g:2ml) 10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3~5d。对照组仅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用法、用量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比较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2d内体温恢复正常, 食欲好转, 咽峡疱疹缩小, 无溃疡形成;有效:4d内体温恢复正常, 食欲好转, 咽峡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 无溃疡形成;无效:治疗≥5d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 疱疹不愈, 溃疡形成且融合。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1%、88.6%, 高于对照组的38.2%、67.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

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服药第1天出现轻度恶心2例, 继续口服未见异常。在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7例 (20.0%) 、对照组6例 (17.6%) 出现轻度腹泻, 治疗后症状均消失。除此之外, 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 A组2、4、6、8、10型皆可致病, B组1~5型及埃可病毒30型也可引起本病。疱疹性咽峡炎遍及世界各地, 呈散发或流行, 传染性很强, 流行很快, 好发于夏、秋季节, 主要侵犯1~7岁小儿。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 多为不同型病毒引起。本病潜伏期为2~4d, 常突起发热及咽痛, 发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 偶见高达40℃以上, 甚至引起惊厥。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 初起时咽部充血, 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 直径为1~2mm, 四周绕有红晕;2~3d后红晕加剧扩大, 疱疹不久溃破, 形成黄色溃疡, 数目不等, 大致在5个左右。本病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白细胞总数多正常或略偏高[1]。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目前,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对症治疗, 临床上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较为广泛, 但易产生耐药性。

小儿牛黄清心散是纯中药制剂, 可用于疱疹性咽峡炎证属邪疫毒内侵心脾者, 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 黄连、大黄、赤芍、水牛角清心肝之火、泻胃肠实热, 金礞石、胆南星、僵蚕、全蝎、天麻、雄黄化痰熄风止痉, 琥珀、朱砂镇惊安神, 冰片芳香辟秽、开窍醒神。诸药共奏清热化痰、泻火解毒之功, 既清心脾之时邪疫毒, 兼防邪传厥阴之惊厥等危重病症。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患儿退热和疱疹消失快, 还可保护大脑, 预防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轻微, 说明小儿牛黄清心散辅助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07.

上一篇:旅游饭店形象建设评述下一篇:自主成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