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2024-08-24

《有话好好说》(精选6篇)

《有话好好说》 篇1

平等的倾听姿态, 和服务心态, 才是提升此类谈话节目的正道。

我一直对广播节目的销售市场心存怀疑:新闻节目地域性太强, 免费播我都敬谢不敏——南京的听众不会想知道千里之外的番禺或石家庄的鸡毛蒜皮;音乐节目会不会好点儿?也不尽然。音乐最不具有独占性, 缺少版权意识的国人, 即使没得到唱片公司的授权, 也能第一时间down到最新最老的歌曲, 不如把购买节目的钱用来培养自己的DJ。相形之下, 似乎只有脱口秀节目还有点儿生存空间, 聊些时效性不那么强、地域色彩不那么浓的话题, 总还是有市场的吧?

——可是, 也错了。

前不久, 有家广播节目销售公司向我推荐了一档节目《叶文有话要说》。公司的文案上是这么写的:“每天在哈尔滨市行驶的出租车中, 最受的哥追捧的节目是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的《叶文有话要说》。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 《叶文有话要说》收听率一度突破20%, 名列全国广播节目收听率排名第一……

20%的收听率!它意味着, 《叶文有话要说》比你听过的任何一档南京地区的广播节目的收听率都要高上数倍。任何一档。数倍。

第一档节目里, 一个怀孕7个月的女士打进电话, 说男朋友不认肚子里的孩子, 要求她打掉, 原因是家里有个青梅竹马的正牌女友。在该女士终于泣不成声时, 叶文声色俱厉地咆哮开了, 我完全被震慑住, 但不忘非常职业地拿出笔和纸, 记下了主持人的几个金句:“你没有志气”、“你必须得坚强”、“你没有那个本事, 干嘛去怀孕啊?”、“你那个孩子的父亲, 就是个牲口, 用我们家公猫比喻你那孩子的父亲, 都糟蹋了我家的公猫”……主持人一个人一口气说了10分钟, 完全是个人表演, 那听众的啜泣声越来越小, 几乎听不见。

虽然手头事情很多, 我还是打乱原先的计划, 忍不住开始听第二档节目。这档节目里, 一个56岁的再婚女子遭遇家庭暴力, 老公喝完酒就开始羞辱她和暴打她, 有时连女儿也对她施暴。提起身上的伤痕, 该女子在电话那头哭出声来。叶文断然爆喝:“好了!你停了!你心脏不好, 难道耳朵也不好了?!你在这儿嚎什么?!”“你还等什么?等死?!等人家给你开个欢送会?!”“你挨丈夫打挨闺女打, 你挺享受, 你是受虐狂吧?!”我像听女子单口相声般听完这档节目。

可以就此打住了。是否购买这个节目已不重要, 《叶文有话要说》引发了我对这一类谈话节目的思考。

人类情感的丰富多样和千奇百怪, 远胜于我们的想象。当事人把自己的经历搬到电波里, 一是出于天生的倾诉欲望, 二是出于对主持人的信任, 三是寻求可能的解决渠道。这三点有层级之分, 不可颠倒。在第一个层级上, 我们常常不会把难言之事告诉亲近的人, 有时却对陌生人言无不尽, 就是因为他要倾诉, 要安全地倾诉, 不引致危害现有关系的倾诉。第二个层级上, 电波那头的当事人是没有面貌的, 无法识别的, 第二天他可以如常上班、生活, 他需要主持人不要与他的现实生活发生交集, 他对主持人的信任是对他的职业的信任, 主持人不过是听众情感的垃圾筒。第三个层级上, 听众不会幼稚到希望主持人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他生活中的困扰, 他不过是在众多的解决途径中寻找一条被主持人认可的方式, 以强化他的选择。

在叶文的节目里, 当事人的经历都足够具有故事性, 跌宕起伏, 百转千回;叶文的形象足够鲜明, 爽利刷挂, 从不拖泥带水。这两点就足以成就一档能吸引耳朵的节目, 20%的收听率就是明证。可是, 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呵斥当事人、教训当事人、满足听众一听为快的心理的同时, 那种不把听众当做主持人个人表演的配角演员、平等的倾听姿态, 和努力为听众提供切实有用的解决方案的服务心态, 才是提升此类谈话节目的正道。

《有话好好说》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掌握一些有话好好说的策略。

2、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

【重点、难点】

1、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

2、有话好好说的策略 【教学过程】

共同的困惑:(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和父母之间曾为了一些小事争吵过吗?你曾顶撞过

父母吗?在上这一课之前,老师就布置大家回去思考了,并且要求 大家把与父母争吵的过程以书面形式写下来,还有就是要大家谈谈和 父母争执后的感受。下面我想请一些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交流略)

(注:教师可把这些事例中较典型的整理出来,并打印给学生,后面可以针对这些事例分析解决策略)

教师总结:看来,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心理经历,就是随着身体的发展,心理的成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会越来越少,隔阂也越 来越明显,说话也就越来越不注意分寸,有时,还带有“呛人”的味 道。这在心理上称为闭锁心理。将自己的心事、心中的想法包裹起来 不轻易外露给他人,这其实是青春期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所以,大 家不要为此焦躁。下面就跟着老师到心理诊所走一遭吧!

心理诊所(讲述新课)

1、把脉听诊

首先,老师给你们把把脉,导致上面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1)主观原因:青少年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

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丰富,你们有一种长大的感觉,有一种亲自体验生活的渴望,你们不愿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你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 审视周围的一切,在心里形成了对自己人生的理想和评判。但你们与家长在年龄、兴趣、爱好、社会经验、人身阅历等方面的不同,使你们不愿向家长倾吐心声。你们的许多想法、美好的理想往往被家长认为“幼稚”“想入非非”,为维护逐渐形成的自尊,为了免遭他人的耻笑,你们将自己的秘密封存起来,对父母或他人表现为一种抗拒。

相关资料表明,青少年无论是对他人的抗拒性,还是对父母的抗拒性,反应最强烈的高峰段,都是中学时期,所以,这一时期,我们特别要有意识的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2)客观原因:当然,产生有话不能好好说的原因,也不全在你们 身上,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存在问题,如: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管头管脚,从而引起了孩子欲摆脱父母监护的心理抵触。

同学们,可能当我在分析客观原因时,很多同学好像找到了知音,把很多争吵归咎与父母,但你们有没有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父母可能一时误解了你,说错了话,没太在意他们言谈举止的分寸,但父母是人,不是神,你不能要求他们永远是对的。但有一点,父母是爱你们的,他们深怕你们走弯路,他们为我们解决衣食住行,为我们提供挡风避雨的港湾,想到这一点,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父母不理解,就都和他们好好沟通,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真诚听取他们的劝告,他们的话总有一定道理的。

书上一段话写得很好。(请一位学生朗读P58的材料)其实,文字语言中传载着文化,价值观念,语言是礼貌的象征,是人的素养的体现。我们避免与父母争端的方法就是:有话好好说。

2、我们的药方

有话好好说

看教材P60的母子对话,提出问题:同学们站在母亲的角度重新 考虑一下,怎样改动对话,才能有话好好说?(注意心理互换)

学生分组讨论,并表演。(略)

(参考例子)

母:你到哪去啦?都过10点了,说好9点之前一定回来,你这个 人根本无法让人信任!

子:能让我有个解释的机会吗?

母:你会有什么理由,说来听听。

子:今天真实糟糕,汽车抛锚,我们必须走到下一站等车。可是这条路线的车特别少。我想达电话回来。附近的公用电话有坏了。我急得不得了,可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真抱歉,让您这样担心。对不起,妈妈!

母:好了,好了,快去洗洗,吃点东西吧!

同学们刚才表演得不错,根据你们的表演,你们能总结一下与父母有话好好说的策略吗?(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少用命令口气,多用商量口气(如:这样做可以吗?让我试一下好吗?听我解释好吗?等一会好吗?)

(2)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感受,多作解释,争取得到父母的理解

(3)说出自己的心情、感受,或通过书信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如我很难过;我感到很高兴:我很感激你们)下面我们根据开出的药方,来解决我们班同学与父母的冲突。(教师把打印出的典型事例发给学生,让他们出主意改动,以解决冲突。)【课堂总结】

有话好好说 篇3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要随时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线索:从懂事时起,你可能就一直在接受着早期的说话礼仪教育。

1、记得要说声“请”。

2、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3、该说对不起时,就要说声“对不起”。

正方

恰当的说法

1、如果我们不是太吵,邻居就不会太介意我们的聚会。

2、你可以用这个盘子,还有餐巾纸,免得食物掉在桌上。

3、时间过得真快,都凌晨1点了,真不好意思,上午8点我还得去看医生呢。

反方

不恰当的说法

1、真是吵死了!

2、天哪!你怎么这么邋遢!

3、求求你们,早点滚蛋吧,我可没精神了。

正方

恰当的说法

1、我可以加入你们的游戏吗?

2、我们一起玩,好吗?

3、我能帮忙吗?

4、真是抱歉,我想不起你的大名了。

5、谢谢你请我来,今天晚上真开心!

反方

不恰当的说法

1、给我玩一下。

2、你过来。

3、闪开,让我玩。

4、喂,你是谁呀?

5、你还要再请我来玩,听到没有?

说一声“谢谢”

正方

1、当别人为你提供服务时,要记得道谢。

2、当你收到礼物时,不论你是否喜欢那个礼物,要记得道谢。

3、当有人让你搭便车回家,提供给你任何形式的帮助,甚至是一个问候的电话,借给你一本书,你都要记得道谢。

4、如果你有东西掉在地上,有人拾起来递给你,你要记得道谢。

5、与人一起进餐时,邻座的人或是服务员拿给你食物时,你要记得道谢。

6、向他人问路之后,你要记得道谢。

7、当家人把你要的东西拿来,不论他们年纪大小,你要记得道谢。

说一声“对不起”,说一声“请原谅”

正方

1、打断他人谈话。无论事情多么紧急,当你插入别人的谈话时,都要说一声,“对不起,打断一下。”或者说,“请原谅。”

2、迟到。参加活动迟到时或是没有按时交作业时,你一定要道歉。

3、将饮料溅到别人身上。这时你不但要道歉,而且还要帮忙擦干净,至少你要口头表示一下你愿意帮助擦干净溅出的饮料。

4、发脾气总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如朋友和家人。一般来讲,当你恢复常态后应该马上道歉。无论你对谁发脾气,谁都不会高兴。这时如果你说一句,“请原谅我的失态”,一定能够消除紧张的气氛,同时还能表明你是个尊重他人感情的人。

下一期前情提要:书信礼仪

WWW.XLY.COM

有话好好说影评 篇4

说到我的经典,我总是会提起我的高三,事实也的确如此,高三以后,彷佛很少在看到令我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电影了。

看本片的年代似乎是高三最紧张的时候,那是一个周日,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到电视里好像放着节奏很明快的音乐,于是就津津有味看了起来。不必说“安红额想你”“警察来了”这些经典的台词,但是姜文出场时候戴的那副墨镜和李保田被拉近的镜头,关切地问:“口腔牙龈有些出血,问题不大。”就足以叫你发出会心的微笑了。

我的一个被唤作马达的朋友以前告诉我,他爱上电影就是正因在影院看到的这部《有话好好说》,他头一次知道,原来电影还能够这样拍。没好意思告诉他,曾几何时,我梦想成为一个导演,也是正因这部电影。

这个电影被我反复看了N遍,无数次寻找里面姜文手持麦可高唱:“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一朵花……”的音频,企图作为手机铃声。甚至头一次我觉得臧天朔的歌好听也是正因在里面听到的那个《爱到永远》。

那时候非典,满天飘的都是令人心烦的羊狗子,那个烈日炎炎的午后,扔下饭碗,回味姜文和李保田一幕幕对手戏,那时看电影的完美情绪,此刻想想,真的不多,那时候的我,要的,仅仅是电影,没有任何的杂质。

“大兄弟,来!”方青卓拉过姜文递过麦克风一齐合唱的那曲《姑娘十八一朵花》已经成为经典。

婚后有话好好说 篇5

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她走过来的脚步声,我想她也许要强行关电视了。于是,就做好了不让她关的准备。然而,她只是轻轻地走过来,在茶几上放下一杯茶水之后就悄悄地走开了。在感动之余,我回头给她一个微笑。我喝了一口茶,这时才发现她在茶里还放了一些糖,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在电视机前又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儿,就马上回到卧室。这时,妻子已经进入梦乡。她轻轻闭着双眼,嘴角还挂着委屈。我想起她往日的娇柔,心疼地亲了她一下,歉疚地说:“对不起,是我错了,真的是我错了,以后……”谁知道她这时竟流出了泪水,还伸手揽住了我的脖子。就这样,一场战火和平地消融了,我知道这是那杯茶水的功劳。

在热恋中,我们都曾多次设想婚后生活的甜蜜与恩爱。为了避免吵架,我们还曾约法三章:婚后有话好好说,谁挑起争端谁得承担后果。但后来,每次“战争”之后都是我主动与她和好,可她也很知趣,每次都是撒一会儿娇也就过去了。但这次却不同,妻子用一杯茶水就把我们之间的战火浇灭了,她是多么的聪明可爱啊!

跟孩子有话好好说 篇6

年幼时,父辈要我们“有耳无嘴”,久而久之,我们习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哭泣、发怒、倾诉为可耻。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常无意识地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打压孩子的情绪宣泄。对孩子的想法,我们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来质问、责问、诘问,却不擅用同理心和好奇心来好好提问。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善亲子沟通,家长们就要学习和操练“有话好好说”。当孩子激怒我们时,不要说出最先闯入我们脑海的话;在发火动粗之前,先问几个问题,“为什么”“真的吗”“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反思一下我们发怒的缘由,改变惯性思维,会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对婴儿也要“有话好好说”

(陈女士,26岁,全职妈妈)

一天,我发动车子时,看到一个小孩猛冲向车尾!千钧一发之际,男孩的母亲尖叫着将他抓住。我连忙下车查看,料定她要将儿子狠揍一顿。不料,惊魂未定的母亲在道歉后,只是问:“你是不是怕你的皮球被车轧到?”

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她又问:“我这样尖叫抓你,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孩子点头扑向母亲怀里,母亲开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吓坏了,现在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孩子乖巧地道歉,保证再遇到类似情况会小心。看到这对母子间融洽的关系,我与她小聊了一会儿。我们小区的深水湖边,常有孩子偷偷去玩。家长一般是把孩子强行拉走,并用“水妖湖怪”吓唬他们。我请教这位母亲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坠湖的危险。她说:“我特意带孩子去湖边,向他演示石头、玩具掉入水中的情景,东西往往会沉入水底。我让他捏住鼻子体会窒息的感觉,并让他把脚伸进湖水里。玩够了,我要他保证每次来都让大人陪伴。”

我好奇地问:“他从没偷偷来玩过吗?”

她说:“通过愤怒和恐吓让孩子不再重复危险行为,是无效的。如果孩子执行禁令是出于恐惧的话,孩子长大后定会用叛逆的方式与父母对抗。就像今天这样,我让孩子体会我的感觉,并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我保护。”

这位母亲新颖的教育理念吸引了我,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那时候,我3个月大的女儿每夜醒来数次,尖叫哭泣。作为新妈妈,我很受挫,不知如何分辨女儿的情感需求。这位母亲建议我反思自己的焦虑源头——我是否认为女儿哭意味着妈妈失职?是否怕老公、婆婆的质疑?情绪是否总是被女儿左右?

她建议我自我调适,改变态度。在一个不眠之夜,凌晨1点,我哺乳后将痛哭不止的女儿抱在怀里。我放弃从前那些“尝试转移她注意力”的种种努力,告诉自己:“耐心点儿,或许她想发泄一下,或许这是她跟我交流的方式。”

我轻拍女儿,用柔和的声音说:“宝贝,我知道,我知道。”当她哭得更凶时,我保持心平气和:“宝贝,妈妈爱你。”女儿哭得越来越凶,当她抽泣喘息时,我重复鼓励肯定的话。小家伙似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她压抑很久的哭声爆发了。那天,她哭了整整1小时。我劝退公婆,独自陪着她。

哭够后,她没像从前那样精疲力竭地睡去,反而机灵快乐地醒着,并看着床头的摇铃做出心满意足的表情。当她吃饱喝足、安静睡去时,奇迹发生了!此前每隔3小时就要吃一次奶的她,竟美美睡了超过4小时。

从那天起,女儿每天睡前都在我怀抱里哭一阵。我如法炮制,让她尽情发泄。她哭泣的时间越来越短,夜醒的次数越来越少。10个月大时,她能睡一整夜了。对我这个筋疲力尽的新妈妈而言,这是多大的福祉啊!

女儿的改变验证了那位妈妈的智慧。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不能靠打骂和威吓来管理。对婴儿“有话好好说”,不是老人所谓的“哄孩子”。后者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为孩子不哭就万事大吉;而前者是引导宝宝表达压抑的情绪,让她在被爱和安全感中把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孩子不再是“程序员”

(王先生,35岁,软件工程师)

编程基本功让我能迅速识别程序漏洞,将其修复。然而,为人父后,我发现自己不自不觉中就滑入了5岁儿子“编”的程序里。他用一些举动启动程序,我与妻子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反应。

举例来说,儿子跟小朋友说:“我知道怎么在1分钟里让我妈尖叫。”然后,他拿番茄酱倒在钢琴键上,我妻子果真在1分钟里发出了歇斯底里般的尖叫!

如果说妻子感性的话,我这个理工男也不能幸免。儿子总在我看电视时玩遥控器,警告一次、两次甚至打几下屁股,基本没用,他会换一种新玩法,比如发出尖叫、挡住屏幕,我在10分钟之后会彻底失去耐心,拂袖而去,将他丢给束手无策的妻子。

某天读报,一组漫画映入我的眼帘。画中一家人出游时遇到车祸,警察盘问谁在开车,爸爸指妈妈,妈妈指孩子,孩子指宠物狗。画家幽默地提醒我们,现代家庭的问题在于擅离职守甚至推脱责任。如果我把教育职责全丢给妻子,她又顺着儿子的思路走,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为此,我找幼教专家进行咨询,并按照专家的指点阅读了娜奥米·阿尔多特的《养育孩子,一场温暖的修行》一书。书中提出了SALVE(Separate分离-Attention关注-Listen聆听-Validate肯定-Empower鼓励)概念。对我来说,“分离”这一步是最难的。我必须对儿子的反应慢半拍,并且审视自己,克制那些在脑海里盘旋的想法,咽下那些已涌到口中的话语,理智地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比如,儿子干扰我看电视时,我的自动运行程序是“愤怒——警告——打骂——受挫感——怀疑自己——郁闷离开”。我不由自主地给儿子贴上“捣蛋”“欠揍”“无可救药”等标签,却从未反思这些标签是不是真实的?我从未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爸爸怎么对我?”

于是,我和妻子彼此监督——在抓狂时,不说最先闯入脑海的话。相反,我们要像程序员一样冷静地对电脑喊“停”的同时,积极寻找Bug(漏洞)所在。妻子意识到,孩子带给我们的焦灼感或恐惧感,背后隐藏的是我们童年时的受伤经历。比如钢琴一事,妻子从小在棍棒威逼之下练琴,有心理阴影。所以,儿子表现出对钢琴的亵渎,她就会发飙。当她认识到这一点后,便能克制自己,平静地说:“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对不对?不过,这种方式不好,你必须自己清理。”

nlc202309011035

我也意识到,要让孩子停止纠缠、索取,我要做的是满足而非无视他的需要。或许,儿子小小的固执的心灵里,藏着“和电视抢爸爸”的想法。于是我问儿子:“你希望爸爸怎么安排晚上的时间?”儿子的建议有些无厘头,比如让我陪他看动画片、将遥控器交给他、让大人看电视时随时停下来陪他玩……我肯定他的想法,也告诉他“保护视力”“爸爸妈妈需要自己的娱乐”“忽大忽小的声音对听力有害”等事实。最后,我们商量出方案——看电视之前,大人先陪他“不被打扰、按他心意、自由自在”地玩一刻钟。这一刻钟,我们放下大人的架子听他指挥,让他感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在我们看电视时,他就会安静地玩玩具。

其他问题,我如法炮制。当他弄脏屋子时,我先说:“真有趣,把铅笔屑洒满桌子”,然后再让他清扫;当他打人的时候,我先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回事吗?”然后要他道歉,教他管理情绪的方法。这并不是说我支持儿子不讲卫生或打人,而是让他先感觉到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关注他,爱他,渴望了解他。

以前,我在育儿方面存在误解,认为儿子到了某个年纪就应该有礼貌、爱干净、文质彬彬。我根据孩子的表现,衡量自己是不是好家长。不知不觉中,儿子觉得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只爱表现好的小孩。越这样,儿子就越叛逆,时时刻刻跟我对着干。当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实践“SALVE”步骤时,我可以像优化程序一样,跳出糟糕的第一感觉!

举例来说。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地上到处是水。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又在搞破坏。我怒吼:“你给我过来!”当我吼时,我意识到自己被既有“程序”套牢了。于是,我去洗手间深呼吸,将愤怒的感觉与这个事件分离开。我问自己:“真的吗?孩子真是故意惹我生气吗?”

我忽然想到小熊维尼动画片的情节——维尼以为小驴的房子应该是一堆木头,于是他将房子拆掉,给小驴“重建”一座房子。这个情节帮我跳出糟糕的程序模式,并且启动新的程序。我问儿子:“地上的水,好玩吗?”他说:“我想拖地,但弄不干拖把。”

我问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除了拖地,是不是其余的事情都很开心啊!”儿子面露轻松,侃侃而谈。家庭气氛恢复愉悦,我再教他如何拧干拖把清洁地上的水。一场可能发生的父子冲突就此化解。

不责问、不质问,有话好好问

(周先生,儿童心理学博士)

很多家长存在“婴儿哭泣是无理取闹”“哭多了会得疝气”等误区,一心想给孩子止哭。除了哄骗、吓唬、转移注意力外,家长很少站在婴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哭泣。婴儿或许有“怀念温暖的子宫”“对身体感到无助”“悬挂在上方的大脸真恐怖”等想法,需要家长换位思考,温柔对待。故此,我们要效法案例中的陈女士,不要忙于解决问题,也不要阻止宝宝表达自己,而是怀着爱心、包容、温暖和理解与孩子交流,允许孩子通过哭泣来发泄不良情绪。伴随着成长,孩子会明白:强烈的情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用羞耻和害怕。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家教误区——家长被孩子强烈的情绪所操纵。一个小家伙发现自己的尖叫足够响、哭声足够长就能为所欲为、心想事成,那么他会逐渐怀疑父母的权威,并以自己的方式来“操纵”父母。王先生的案例就让我们发现,孩子成了亲子关系的程序员。幸好夫妻俩及时反省,摆脱了错误的思维模式,才让亲子关系恢复正常。我再举一个例子:

一次咨询中,有家长抱怨说:“我家小孩好作,香蕉断了,她大哭;积木倒了,她撞墙;衣服脏了,她尖叫。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她抓狂……”

我问:“你怎么反应?”

她说:“我给她新香蕉、帮她搭积木、给她擦衣服……给她零食和玩具。”

我说:“你的反应表明你认为女儿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焦躁的人是你。女儿因为受你的情绪感染,也跟着不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位家长不明白:婴幼儿在乱发脾气时,内心仍渴望父母的引导,想依靠成人的力量化解太过受压的情绪。所以,父母们不要盲目给予补偿,不要放弃大人的领导权。家长们要牢记“有话好好说,地位不能变”的原则。我们应当温和地陪伴与关注孩子,但不许他(她)用强烈的情绪改变事实、颠倒关系。当情感宣泄的需求满足之后,我们要探求孩子原本的意图,教孩子更好的情绪管理方法。

我向家长推荐“三个层面提问”的方法。首先,询问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其次,如果按照孩子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再次,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可以怎么弥补与改善。举例来说:

哥哥弄坏了5岁弟弟的画,弟弟号啕大哭。哭完后,妈妈进行第一层面的提问:“哥哥弄坏你的画意味着什么?你觉得哥哥不喜欢你的画?”弟弟点头,并补充说:“哥哥总笑我画得糟。”

这时候,妈妈肯定弟弟的感受:“这真让人伤心。”再问第二层面的问题:“他笑你,你就真画得糟吗?”弟弟思考后说:“老师说我画得不错。”妈妈拍拍弟弟的肩膀,表示鼓励,接着问:“如果他没弄坏你的画,你现在会怎样?”弟弟边说边哭:“我早就去小明家了,我们约好的。哥哥害我迟到了……”

接着,妈妈进行第三层面的提问:“现在还来得及吗?你要我陪着去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妈妈继续问:“你以后要把画都锁起来,还是跟哥哥谈一下?或者有更好的想法?”弟弟抽泣了一阵子,做出了先找小明玩的决定。

晚饭后,妈妈提起这件事时,弟弟竟兴高采烈地说:“我打算再画一幅,比那张更好!”

在这个假设的案例中,妈妈用“三个层面提问”帮助幼儿从过大、过强、毫无头绪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在具体实践中,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提问越要具体,追问越要耐心。

第一层面的提问,帮孩子充分表达感受,帮家长读懂孩子的思想。很多时候,幼儿会赋予某件事特殊的意义。这种虚构的意义(而非事实本身,就如弟弟认为哥哥弄坏画是讥笑一样),常是幼儿受伤的真正原因。

第二层面的提问,帮孩子认清现实,意识到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比如画破了、约会迟到),或者超出控制(比如天气变坏、火车晚点)。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孩子的目光从过去转移到未来。

第三层面的提问,启发孩子“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如此,或许我还能做点什么”,从而帮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发挥创造性,理智地做出选择,解决眼前的困难。

我个人认为,中国家长习惯了责问与质问,要改变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提问”入手,虚心探求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只有家长学会倾听与理解,孩子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深层想法,反思引起这些想法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犹太民族有句箴言:“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有技巧地提问。”如果我们应用这句话来对待孩子,那么情绪的暴风骤雨过后,他们便能很快从怒气与泪水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勇敢、更理智、更有自控力。

〔编辑:冯士军〕

上一篇:企业化进程下一篇:音标集中教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