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歌

2024-10-12

曹操诗歌(共6篇)

曹操诗歌 篇1

曹操, 字孟德, 小字阿瞒, 一名吉利, 汉族, 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 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 为全国尽快统一, 在北方广泛屯田, 兴修水利, 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 他用人唯才, 打破世族门第观念, 抑制豪强,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 他还精于兵法, 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 他精通音律, 善作诗歌, 著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篇,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一、曹操诗歌的风格

曹操堪称一个时代的文豪。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的《曹操集》, 有他的诗歌24首 (另残句3首) , 有书信、教令、文章154篇。他行文惜墨如金, 率真老辣, 直抒胸臆。鲁迅赞赏其文风, 称之为“清峻”、“通脱”、“简约严明”。比如, 在《抑兼并令》中, 他说:“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两句话, 成了中国的千古名言。在此文中, 他还评论说:“袁氏之治也, 使豪强擅恣, 亲戚兼并, 下民贫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不宁的根源。而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 他除了反击政敌攻击他有“不逊之志”外, 又坦言自己身为宰相, 决不能退隐:“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 定然还会大乱不止。所以鲁迅说, 曹操是“想写的便写出来”, “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的诗, 写得有气概、有声势, 千古传唱, 弦诵不绝。“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传为千古名句。直到今天, 还挂在人们口边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也是上了点年纪的人用来自勉的座右铭。毛主席在北戴河赋的那首词里,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就充满了对这位大手笔的赞赏之意。毛主席在另一首《沁园春.雪》的词里, 点了历史上四位帝王:“惜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独将曹操例外, 可见在文学史上, 这位后来被《三国演义》给歪曲了曹操, 有着不可抹煞的地位。他能花重金, 把蔡文姬从匈奴单于手里赎回来, 就因为她的《胡笳十八拍》把他感动了。易中天说:“这绝对是诗人的浪漫行径, 别的领袖人物未必有这等胸怀, 更不可能有这等雅兴。”

曹操看不起那种阵前涕泪。他眼前的天地是这样的:“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他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触, 他是这样来处置人生定位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 史家说他“御军卅馀年, ……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 被之管弦, 皆成乐章”, 确是实录。这些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古题, 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 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 (《汉书.艺文志》) 的精神, “用乐府题目自作诗” (清方东树语) , 反映了新的现实, 表现出新的面貌。

二、曹操与建安文学

公元一九六年, 曹操迁都于许, 使得时局有了一个初步安定的局面, 也使得他有可能在文化上有所建树。加之他手中汉献帝这张王牌, 对士族阶层, 对知识分子, 具有相当的招揽作用。延揽了一批像崔琰、孔融这样的大士族和大知识分子, 遂形成了中原地带的文化中心。当时, 到许都去献诗作赋, 吟文卖字, 便是许多有名和无名作家竞相为之的目标。于是, 便出现了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文学”的局面。没有曹氏父子, 也就没有建安文学。

数千年过去, 如今谈起建安文人, 很多名字是常挂在嘴上的。“融四岁, 能让梨”, 连小学生都知道。至于谈到建安文学, 在非专业研究者的心目中, 只有曹氏父子是居霸主位置的。曹操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曹丕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的盛事。”曹植的《七步诗》, 仍能在普通人的记忆之中, 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像王粲、孔融、祢衡等人的作品, 当然也很出类拔萃、很了不起, 遗憾的是已很少被现代人知悉。

曹操的诗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 由于创造性较大, 对后代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法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从他这种旧题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新事乐府, 再到白居易等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 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脉相承的发展。另外, 《诗经》以后, 四言诗很少佳篇, 曹操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抒情的传统, 创造出一些动人的篇章, 使四言诗再一次放出光彩。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诗都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 但无论如何, 总是非常佩服他。”先生是说无论是演义中还是历史上对曹操的政治和军事如何褒贬, 至少他在文学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试想, 夕阳西下, 残红如血, 杨柳溪边, 一个垂暮老人望着天边吟吟道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摘要: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作为一代枭雄, 他精通音律, 善作诗歌, 著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篇,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

关键词:惜墨如金,率真老辣,直抒胸臆,有气概,有声势,千古传唱,弦诵不绝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

[2]陈寿:《三国志》, 中华书局, 2005年02月。

[3]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年。

[4]余秋雨:《余秋雨文集》, 海南出版社, 2008年。

曹操诗歌 篇2

何谓“英雄,’?三国时刘邵《人物志·英雄》日:“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换言之,英与雄也就是智与勇,是既有远见卓识又勇武过人的人物。中国古代英雄是指那些在现实社会中不重天命,仅凭个人的高度创造才能与后天奋斗努力而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并最终成为封建政治体制中杰出的文臣武将与创业帝王。

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则在汉末三国时代。东汉桓、灵帝两次党锢之禁,加深了皇纲不振、宦官与外戚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而代表社会良心与政治监督力量的清流,其以儒林清议方式参政也宣告彻底失败。这些不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也使西汉以来以儒家封建纲常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系统趋于崩溃,君权神授的天命观严重衰落。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意识空前淡薄,圣贤观念衰微,圣贤不再成为社会崇尚的对象。而被人们寄以厚望能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就成为当时社会上世人普遍崇尚的理想人格形象。

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篇3

鲁迅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曹操正是这一自觉时代的开拓者和先行者。这一时代宗白华说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曹诗之悲便是这艺术精神之一种。同时,曹操的诗歌创作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形式,把主体悲情融入到以叙事见长的文体之中,但并不停留在事件的具体的细枝末节上,而是对事件的本质意义做无情的解剖,把自己在事件当中受到的强烈震撼向世人尽情地诉说出来。可谓直抒胸臆,毫无遮拦,是“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的典型体现。再和之以具有哀情色彩的清商乐调(今之《清商》,实由铜爵,三祖风流,遗音盈耳(《南齐书·王僧虔传》)),越发让人为之动容,千载之下,依旧惊心动魄。

感时伤世悲中见愤

东汉末年,政治腐朽,乾纲败坏,矛盾激化,十常侍篡政,董卓乱纲常,干戈不息,战乱不止,民生多艰,满目疮痍。《薤露行》即是曹操此时所见、所感、所思、所想的作品。

“惟汉二十年,所任诚不良”。“就上任不良说起,直探乱源”(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言何进召乱身死”(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犹豫不断,自贻害也”(朱乾《乐府正义》卷五)。作者此处采取了倒叙形式,因为“圭等执君,本在何进之后”(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先言君王罹难,王室倾颓,再言原因之由来,即何进召卓赴京,肃清宫闱,反遭不测,身死命殒,继而董卓擅权,天下大乱。这种时间和事件上的有意倒置,颇有警策意义,讽刺当权者所用非人,必将生灵涂炭,贻害无穷。叹惋之情,忧愤之意,溢于言表。接着交代了董卓之乱的详细情况。“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钟惺誉此六句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妄图篡汉自立,取而代之的野心家董卓,冒天下之大不韪,焚洛阳,迫献帝,迁西都,杀黎民,辱妇女,造成无数人家骨肉分离,家破人亡。只见茫茫大地,死伤遍野,惟闻大街小巷,幼哭呼救之声不绝于耳。见此惨绝人寰的惨状,何能袖手旁观,岂可无动于衷,于是,长歌当哭,痛定思痛曹操发出了深沉的喟叹:“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经行旧处,宗社丘墟,黍离之悲,油然而生。“结到感伤”(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于此为甚。陈祚明评之曰:“老笔直断,禾黍之思,不须摹写,而悲慨填胸”(《采菽堂诗集》卷五)。方东树说:“咏丧亡之哀,足当挽歌也”,又说:“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恣直朴。一起雄直高大,收悲痛哀远”“莽苍被悲凉,气盖一世”(《昭昧詹言》卷二)。

曹操的这种思想感情在《蒿里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表现。“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初平元年春,十八路诸侯,兴兵前往讨伐,并推举袁绍为盟主。“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就本初讨逆初心说起,欲抑先扬,作一开势”(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于是,接着就“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陈祚明说此四句“足尽诸人心事”(《采菽堂诗集》卷五)。史载“太祖(曹操)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然而,“邈等不能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可见,关东州郡名为起兵讨逆,实际上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为一己之私利,置人民生死于不顾,互相倾轧,自相残杀,细味此诗,的确是“尽乱世群雄情形,道尽群雄病根”(钟惺《古诗归》卷七),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凉的画面。长年累月的军阀混战,动荡不安,出现了“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不忍睹的景象。方东树说这四句“极写乱伤之惨,而诗则真朴雄阔远大”(《昭昧詹言》卷二)。面对哀鸿遍野,白骨成山,千里荒芜,万户萧疏,生民百不遗一的惨痛景象,曹操悲从中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大悲悯之情,呼之欲出。谭元春评之“一味惨毒人,不能道此,声响中亦有热肠,吟者察之”(《古诗归》卷七)。在对苦难中的百姓寄寓深切同情的同时,作者也流露出了因兵弱势微无法完成讨伐大业的深沉遗憾,表达了诗人愤慨的情绪与悲伤的叹惋,把悲国忧民的情感与延续了十多年的社会大动乱的现实相融合,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创造出凄凉悲怆的艺术氛围,有力地衬托出诗人深沉悒郁的忧世伤时的心境。

羁旅怀乡悲中见苦

被王夫之称为“绝妙”(《船山古诗评选》卷一)的《苦寒行》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感情。“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开篇以惊叹喝起,峻耸挺拔,为全篇奠定悲苦基调。同时以苦寒为中心,通过隆冬时节行军之艰难、道路之险峻、环境之荒凉、气候之严寒,来烘托悲凉慷慨的气氛。“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言山既崔巍,道复纡折,车轮为之摧毁。而木落风悲,猛兽怒号,是以路少人迹。当此寒雪霏霏之际,远行者莫不长望叹息,而多所伤怀也”(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三)。艰苦环境之下,诗人曾一度想回师东归。“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争的矛盾心理,表明了迫不得已而用兵的苦衷。然而,“水深桥梁绝,中道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东归又不得也。‘中道指地,‘薄暮指时,既不能东归,只得仍旧勉强北上”(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人马疲敝,至担囊以樵薪,敲冰以做粥,车行之苦如此。因悲夫《东山》之诗,周公劳军士而悯滔滔之不归。今悠悠思之,而令我哀也”(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三)。张玉谷说这六句“就苦饥中带转苦寒,极便极密。”“援古醒出所以行役之故做收,更得恤下大体” (《古诗赏析》卷八)。诗人既和兵士同甘共苦,又同情战士们思念故土的感情,悲中见苦,苦不堪言,只能援引周公《东山》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如周公之归东山也。然周公当周室之初,故有东山可归,今日当汉室之末,宁有东山可归耶?呜呼!当此徘徊中道,欲求一夕之栖宿而莫能,况乃如《东山》之诗云哉?此所以喟然而悲”(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行役之苦愈重,思乡之愈浓,苦因悲重,悲因苦浓,两厢交融,淋漓尽致。使得本篇诗作“笔调高古,正非子桓兄弟所能及” (陈祚明《采菽堂诗集》卷五)。

在《却东西门行》中,诗人继续写戍卒思归,且表现得更为浓郁强烈。诗歌开篇以鸿雁南飞起兴,引起诗情。鸿雁虽生活在塞北荒无人烟的地方,犹能高飞万余里,且飞行、栖息都自成行列,可以按时令南北自由地生活。诗人又以转篷为喻,一离故根,永不相复,和鸿雁形成鲜明的对照,悲叹征夫,恰似飘蓬,反不若鸿雁,托出征夫久戍不归的哀伤。继而慨叹士卒马不解鞍,人不离甲,奔波到老,归乡无时,怀乡之情,无以复加。诗人又由人联想到动物,神龙藏在深潭,猛虎步行山冈,它们可以适性而行,而狐狸死时要把头朝向故穴。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安能忘怀故乡?这种由战争所带来的创痛,反过来影响了战争的发动者即诗人自己的痛苦,亦即诗人越体察之深,就越悲不自胜,悲中含苦,而苦衷又是不可言说,无处倾诉。这种苦衷在曹操的《存恤令》里曾经予以披露:“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任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曹操集》)。所以,陈祚明评之曰:“兴意杂集,词旨宛转”。

生命短促悲中见愁

曹操虽然表明过“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秋胡行》)的人生态度,可是面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到底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慨叹,以及“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无奈。但不同于没落文人因人生无常、彷徨无据而走向完全否弃人生的消极遁世悲观绝望:“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有鄙弃因感于年命危浅而纵欲放浪、及时行乐、颓唐玩世:“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所以,曹操在《短歌行》中所抒发的除了一个诗人对无常的哀感外,还“在诗人的哀感里结合有英雄的志意,有一种惟恐志意落空的忧愁”,“有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渴望能早一天完成他的志意”(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稿》)。

在《龟虽寿》中诗人又一次写出了这种对人生的冷静认识和清醒思考。“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诗人伤“大化之有尽”。“神龟之寿,而有尽时。腾蛇能兴雾,而其没也,亦为土灰,天下安有灵长之物乎哉”(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三)。“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这似乎是一个悲叹的低调。诗人时已年届暮景,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所以对生命显得极为敏感。但时不我待、流光易逝,去日苦多、来日不长,非人力所能挽回,于是就越发悲恐,忧心忡忡,甚至于流露出些许绝望。但诗人并非因此就听之任之,“忧伤以终老”。他仍旧心存挂碍,难以释怀。何故?“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忧世不治”,天下尚未河澄海清。一方面,岁月不饶人,刀刀催人老;一方面,事业未竟,壮志未酬。两相促迫,焉能不愁?寥寥数语,“志深笔长”(《文心雕龙》)。然而,曹操主观上统一之志愈亢奋,而遭受到的客观现实的限制愈强烈。终其一生,不仅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而且使他陷入“疑畏之念既阻于中怀,性命之理未达于究竟”的窘境。他在诗篇中反复吟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秋胡行》)“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精列》),便是他那郁积在心头的沉重的人生苦闷的抒发。

曹操慷慨悲歌,老气横秋,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敖陶孙《诗评》),“深沉古朴,骨力难侔”“豪气纵横,笼罩一世”(胡应麟《诗薮》)。上踵《诗经》精神,中接乐府乐调(沈德潜说:“孟德犹是汉音”),下开建安风骨。感时世,则“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卷七);伤行役,则“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念乡土,则“比之《小雅》,更促数噍杀”(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叹韶华,则“悲智慧不再来,非奇人不然”(《古诗归》卷七)。悲情繁富,衷肠多端,皆为性情直语,不择地而出,汩汩而行,纵横捭阖。悲哀意绪,荒寒氛围,孤寂伤感,跌宕起伏,一唱三叹,极为浓烈。这对于呼风唤雨的一代枭雄而言,似嫌矫情,然而,若从曹操的性格特征、情绪类型和趣味爱好方面去分析,求得解释,倒也在情理之中。

“曹操对艺术悲情有着特殊爱好,这种爱好,使他经常表现出一种‘烈士的悲凉气概,形成了曹操独有的、不同凡响的以沉雄浑厚、壮烈劲健、慷慨悲凉为特征的诗歌情调和风格”。“曹公莽莽,古直悲凉”(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魏武帝自然沉雄”(周履靖《骚坛秘语》卷中),这些评论,皆中肯綮,切合曹操诗歌的情调和风格的本质。“慷慨悲凉”还是建安诗歌的共同情调特征,是时代风格,而“慷慨”或曰“梗概而多气”,是首先在曹操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连“慷慨”一语也是在曹操诗歌中首次出现的。所以,不妨说是艺术悲情成就了曹操作为建安文学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和创导人的特殊地位,并奠定了建安诗歌的基调。

论曹操诗歌的“中国梦”特征 篇4

一、曹操生平

曹操, 字孟德, 小名阿瞒, 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 人。父曹嵩, 为宦官曹腾养子。曹操的家世与宦官集团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曹操“少机警, 有权数, 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步入政治活动之后的曹操, 最初的志向不过是“欲为一郡守”、“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但历史的风云际会似乎并不容许曹操的理想停留于此, 因为汉末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召唤着能够结束天下大乱的英雄人物出现。放眼汉末, 这一英雄人物无疑非曹操莫属。

二、简析曹操政治生涯各时期的代表性诗歌

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以及对于悲剧性现实状况的冷静理性的审视, 带给了曹操深沉而悲壮的生命体验。在军务倥偬之余, 曹操十分爱好吟咏诗歌。

1、对曹操政治生涯早期和平梦的分析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这首五言诗描写的是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 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诗歌如实的描写了伐董义军由聚到散的情形, 对袁绍等将领各怀私心、畏葸不前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全诗风格质朴, 沉郁悲壮, 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豪迈气魄。最后两句诗对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 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 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 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故这一时期曹操的“中国梦”是除奸诛恶, 匡扶汉室。解救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 渴望国家统一。

2、对曹操政治生涯鼎盛时期和平梦的分析

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约作于建安十二年 (公元207年) 曹操征讨乌桓胜利班师回朝的途中。《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本诗是借古题写时事。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诗人打破“自古文人多悲秋”的传统情怀, 虽是描写秋天的典型环境,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曹操征伐大患乌桓, 这是他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这次战争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曹操登上昔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此时心中难以平静, 故将自己宏伟的报复、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

3、对曹操政治生涯低落期人才梦的分析

短歌行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这首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以后。诗人虽然在赤壁之战中遭受失败, 但不灰心, 仍要招贤纳士, 再图进取。“对酒当歌”至“唯有杜康”八句, 强调要及时地建功立业。曹操提醒士人贤者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 岁月流逝已经很多, 应该赶紧拿定主意, 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 这里借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思慕。“明明如月”至“心念旧恩”这八句诗主要讲了两个意思, 即为求贤而愁, 又表示要待贤以礼。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 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 曹操以周公自比, 表示要热情而周到地接待愿意来辅助自己的贤才。

4、对曹操晚年统一梦的分析

龟虽寿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 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表现了作者晚年雄心犹在, 志在统一中国的抱负。

作者在诗的开头先从传说中的两种动物写起。“神龟”, 《庄子·秋水》载有通灵之龟, 能活几千岁。“螣蛇”即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 能兴云驾雾。作者意在尽管神龟和螣蛇号称长寿, 但总还是有终结的一天。曹操以老骥自比, 虽然形老体衰, 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首先讲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 成败祸福不完全是由上天来安排的, 要去积极进取, 建功立业,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信和乐观的情绪。不得不说曹操的诗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三、总体评价曹操其人及其诗歌

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 但手不释卷, 登高必赋。曹操“唯才是举”, 只要有才, 哪怕是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也可以委以重任。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 常能根据敌我情况, 临机决策, 变化多端而富有韬略。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 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他始终怀揣着统一天下的“中国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的诗是以英雄气魄取胜, 宋敖器之《诗评》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曹操的诗歌不仅强烈的抒发了其政治理想和抱负, 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他对文士的礼重和奖掖以及他自己雅爱文学并取得了很高的创作成就, 所以他真正做到了“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跃进, 王莉.三曹[M].中华书局, 2010.

[3]陈寿, 撰.裴松之, 注.三国志·魏书[M].中华书局, 1959.

[4]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增订本)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5]刘伟安.历史精神的诗化显现——曹操诗歌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与艺术魅力之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02) .

论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篇5

甘肃定西夏钊

摘要:

曹操诗歌富有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及抒发他统一天下的抱负和志向,也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诗歌梗概多气,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关键词:

曹操

建安文学

悲凉沉雄

建安风骨 引

言: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从此“文学的自觉时代”①开始了。文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这时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俊才云蒸,文体大备,作品丰富,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作家以他们辉映古今的文学成就,开创了一代崭新的文学风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曹操的诗歌,开一代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要探究建安文学,就不能忽视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曹操,旧舞台上的“白脸”、小说家笔下的“奸臣”、时评中的“乱世奸臣”,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实事求是地讲,曹操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而且在文学上也

1 有很高的造诣,他和他的儿子曹植、曹丕一道“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兴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据史书记载:曹操“御军三十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操诗作应该很多,可是由于历史烟尘的湮灭,曹操的诗作现存仅有20余首,这不能不说是曹操的遗憾、文学的遗憾、历史的遗憾。然而就是这仅存的20余首诗歌,却也能从管窥解曹操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曹操的诗歌在继承和发扬古乐府诗歌的基础上,缘事而发,推陈出新,雅俗兼顾,沉毅雄迈,峻奇披阖,意境开阔,堪称双绝。

一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

建安文学是我国最有时代精神的文学。这也正是建安文学超出前代文学而呈现自己独特风貌的可贵之处。换言之,体现时代精神也正是建安文学的灵魂。在曹操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建安文学所特有的时代精神。

建安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汉代末年,皇权旁落,战乱频仍,群雄割据,民不聊生,特别是中原黄河流域,军阀混战不断,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军洛阳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的二十年里,中原黄河流域变成了一个大屠场。洛阳、长安相继遭到严重破坏。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室

2 屋荡尽,无复鸡犬②”;长安城外“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③尽管社会面貌惨不忍睹,曹操诗歌却能正视现实社会,反映民生疾苦。

曹操现存仅二十多首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1.反映汉末的社会**和人民的苦难

其作品主要以《薤露行》和《蒿里行》为代表。这类诗现实性强.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对抗宦官势力,密谋召董卓率兵入朝相助,不久谋泄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入京后,诛杀大臣,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并挟持献帝迁都长安,百万群众也被迫西迁,纵火焚烧了洛阳。《薤露行》就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记述。作者在描写董卓焚烧洛阳,强迫洛阳上百万人民西迁的情形时写道: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作者“怊怅述情”,诗中真实地再现了百姓被迫迁往长安时哭声载道的惨景,揭露了**者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号泣而且行”的百姓的同情及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慨。可谓是悲感填胸,“莽苍悲凉,气盖一世。”④《蒿里行》内容与此诗相关,其原诗为: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雄。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帝称号,刻玺在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 董卓的专权,引起了各地州牧郡守的不满。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09年),关东各地州牧郡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袁绍为盟主,进兵洛阳。各路军阀为了保存实力,他们谁也不肯出卖力气,因而观望不前。不久,豪强割据势力便开始了一场大混战,自相残杀。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号。初平二年(公元161年)袁绍谋立刘虞做天子,刻作金印。诗的前十句,就记述了这样的史实。最后六句,责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诗人饱蘸着愤怒感情的诗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悲惨、凄凉、的历史画卷。透过这幅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连年的征战,将士的铠甲不离身,生了虮虱,百姓大量死亡,累累白骨露在野外,千里之内荒无人烟,幸存者寥寥无几。这是一幅多么萧条、冷落、荒凉的景象,这与曹植在《送应氏》诗中所描写的“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在《七哀诗》中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互为印证。看到这些,怎能不使人有“断肠”之感?这既是作者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战乱现实的愤慨,同时也道出了千千万万挣扎在死亡之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对制造祸乱者无情控诉和强烈谴责。可谓是“怊怅述情”。作者是由愤而悲,悲愤至极。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句,但反映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深刻的。它与《薤露行》一样是汉末残酷现实的逼真写照,可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⑤此外,曹操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还有残存的《谣俗词》一类的作品。曹操在《谣俗词》中写道:

4 粒粟不足舂,寸布不可缝。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这首诗诗人采用了民歌的形式,反映人民无衣无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2.抒写自己的理想和雄心壮志

面对天下动荡、分裂局面,统一天下,实现封建治世,便成了政治家追求的最大的政治理想,曹操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曹操的政治思想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富强的国家。在其《对酒诗》中就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来表达他要实现的理想社会,于是其后大半生时间戎马倥偬,致力于天下的统一事业。其诗歌也表现出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如曹操在北征乌桓时所写的《步出夏门行》组诗的第四首《龟虽寿》。曹操北征乌桓之时,已有五十三岁,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了统一祖国的北方,他整整奋斗了大半生。这次北征乌桓虽然历尽艰辛,但却取得了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的巨大胜利,为最后统一北方打下坚定的基础。在胜利面前,曹操一方面感到大业未成,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行将暮年,岁月易逝,在有生之年,不应苟延性命,而应奋发进取,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用自己的行动,奏出一篇改天换地的时代乐章。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曹操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其诗云:

5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开篇诗人就独具匠心,巧妙地以神话中的“神龟”和“腾蛇”为喻,形象地阐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生死和盛衰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论思想。“神龟”以寿长见称,“腾蛇”以能腾云驾雾名世。但就是这样寿命长和本领大的“神龟”和“腾蛇”,也有死亡和化为尘土的时候,何况是人呢?作者以形象和贴切的比喻,说明盛衰和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话是全诗精粹之处,感情真挚,积极乐观,可谓是掷地有声。诗人以激昂的诗句,深邃的哲理,使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和飞跃。这里诗人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烈士暮年,就像千里马,虽然形衰,但壮志不减,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壮志豪情,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仍为泯灭。比喻生动贴切,耐人寻味,这正是诗人激越壮怀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以“老骥”自比,形象地表达自己虽已暮年,但心中仍怀着统一国家大业,这正是他所思虑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不同凡响地回答,如惊雷,似烈焰,散发出巨大地思想能量,很好地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这高亢激越,脍炙人口地诗句,千百年来,激励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奋斗不已。可谓是“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⑥诗人从既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两方面,辨证对待人的寿命问题,6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由天来决定的,只要善于保养身心,便可以延年益寿。这表现了作者不信天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当然,诗人所希翼的长寿,绝不是为了苟延性命,而是希望在晚年干出一番事业。

曹操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的壮志,积极组织自己的骨干队伍,推行一系列选贤任能的用人路线,提出“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⑦时也”。曹操思贤若渴,他希望更多地贤才加入到自己地组织队伍中,共谋统一大业,这种心情在其诗中也表现的很突出如《短歌行》。

《短歌行》感情充沛,气势雄健,给人以极强地感染力。全诗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嗷傲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淡燕,心念日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之西,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中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辅佐,尽快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心情。这和他的晚年多次下求贤令是一致的诗的开头,写诗人在欢宴之际,想到年华易逝,功业未成,因而发出了“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慨叹。在“人生几何”,譬如朝露”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面前,可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感到无能为力,及时行乐;一种是珍惜时光,积极

7 进取,建功力业,以补充人生短暂之不足。“志在千里”的曹操自然采取了后者地态度。为此,他在歌声慷慨激昂之时,“忧思难忘”,想要借酒来排遣忧愁。李白就曾有过“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涤荡千古愁,留恋百壶饮”的诗句,但酒浆又何能解除心中地忧思?他所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统一事业。“青青子衿”四句表明诗人对贤才的思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篇里用以表达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诗人借以表达所思念的贤才,足见其对贤才思念之切、之深,可谓恳挚缠绵,一往情深。“嗷嗷鹿鸣”四句,表达诗人得到贤才后满心喜悦之情及对他们的殷勤接待。“明明如月”四句进一步表明了诗人思念贤才的苦闷未能中断,这种忧愁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是峥嵘崛起的民族精魂的悲壮呼唤。“越陌度阡”四句,描绘出一幅贤士来访图,那些贤士越过田间小路屈驾来访,诗人同客人久别重逢,欢宴款待。写到这里诗人又以鸟择林为喻,比喻众多贤士们与诗人是两情契合的好友。最后四句则是全诗的主题,诗人表示要像周公一样的热情接待贤士。这四句完全是用比,只有高山、大海般的博大胸怀,周公吐哺般的礼贤下士,才能得到天下的衷心拥戴。充分表现了诗人为完成统一大业而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奋发的精神。清人陈沅曾指

⑧出:“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所言极是。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西汉的开创者刘邦渴望得到“猛士”来“守四方”,曹操则思贤才以定

8 天下。他们在感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总之,曹操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他在诗歌中写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对战祸造成的灾难的社会现实充满着愤慨之情,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贤才的极端渴望,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等,都洋溢在字里行间。他的诗歌,豪迈纵横,苍凉悲壮,充满着慷慨之气,强烈地腾发出这一时代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开创建安文学的一代诗风。

二 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

建安时代,汉末的**现实一方面给建功力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属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曹操的诗具有豪气奋迈,苍凉悲壮,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

首先,曹操首开学习乐府风气,富有创新精神。

他的诗采用乐府古题写现实内容,不受传统思想和体制的约束。如《薤露行》、《蒿里行》,用愤激之情,极写乱伤之惨,表达了诗人的苍凉悲壮之情。他在《薤露行》中指出,由执政者的无能,才造成董卓的作乱,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祸殃。面对那被焚烧后剩下残垣断壁的“洛城郭”,诗人“悲感填胸”,正如方东树所云:“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姿真朴,一起胸直高大,收悲痛哀远。?⑨

9 在《蒿里行》中,作者“看尽乱世群雄情形”,揭露了他们自相残杀为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悲哀至极。

其次,情调慷慨悲愤,沉郁雄健。

如《苦寒行》中甚是充满悲凉慷慨之气,“不过从军之作,而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却东西门行》中描写征夫久役不归的怀乡之情,倾诉了将士离索之悲,吐露了作者自伤离乱的情怀。曹操面对离乱的现实,产生悲凉凄苦之感,但在他凄怆伤时的乐调里,却一直交织着慷慨奋发的音符,浩气奋迈,气韵沉雄。这从他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善哉行》等诗篇中都能感受到,可见,曹操的诗篇是以沉雄俊爽,刚劲猛健而自成一格的。对此,前人有很多赞誉,如敖陶孙云:“如犹燕老将,气韵沉雄。” ⑩张玉毂云:

⑾“老瞒诗格极雄沉,开魏犹然殿汉音。”刘熙载云“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⑿曹操是“梗概多气”诗风的开启者,其诗歌的这种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语言简朴刚劲,善用比兴。

诗人在继承《诗经》四言古诗的传统,但有所创新。他的诗语言质朴简洁,遒劲有力。如《观沧海》用“澹澹”写大海无边,水波激荡;用“竦峙”点出山岛在大海中屹立的雄姿;用“丛生”写出树木繁茂;用“萧瑟”表现秋风劲吹的声响。这些质朴有力的语言描写壮阔丰美的景象,抒发宽广豪迈的情怀,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诗句善用比兴,10 形象鲜明,如《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注释: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之关系》

②《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③王粲《七哀》

④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 ⑤钟惺《古诗归》卷七

⑥陈祚明《采菽堂诗集》卷五 ⑦《求贤令》

⑧《诗比兴笺》卷一 ⑨同《昭昧詹言》卷一 ⑩《昭昧詹言》卷二 ⑾《诗评》

⑿《艺概》卷二《诗概》

参考书目:

《三曹诗文赏析集》 李景华主编 巴蜀书社 1988年11月版

《建安文学述评》

李景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 《三曹父子与建安文学》 王巍著

辽海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建安文学概论》

王巍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卷》茅宗祥主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曹操诗歌 篇6

(一) 《三国志》、《资治通鉴》中的曹操。

1.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 曹操采纳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 实行屯田政策。

2.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 春, 曹操下令征贤, 提出“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的方针。

3.豁达、大度, 特别是曹操在对待俘虏问题上表现出的气度, 确为一般人所不及, 这对他取得全局的胜利起到很大的作用。

4.他“外定武功, 内修文学”, 与其子曹丕、曹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 史称“三曹”。当时, 在曹氏父子周围汇聚了许多文人学士, 形成了被文学史称作黄金时代的建安文学。他的文学作品《蒿里行》《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

(二) 析“忧”字走进曹操。

走入《短歌行》, 理解一个“忧”字, 你看到的曹操和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为“求贤才, 一天下”而忧。诗歌开篇写一场盛大的宴会, “对酒当歌”, 宴会上, 宾主在酒酣耳热时, 把剑放歌, 慷慨激昂。此时的读者, 误以为诗人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的颓废形象。

但曹操绝不是一个及时行乐主义者。《短歌行》中接着写道:“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这两句引自《诗经·郑凤·子衿》, 讲的是一个女子在热烈期待心爱的男子到来。乍一看, 这两句和曹操“为何而忧”风马牛不相及, 细思之, 你会有新的发现, 原来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就有以男女之情喻君臣关系的传统。

在《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是说草木凋零, 时光飞逝, 担心心仪的美人衰老, 失去美丽的容颜。此处“美人”指的是楚怀王, 屈原希望楚怀王能趁着壮年有所作为, 振兴楚国, 否则, 岁月蹉跎, 悔之晚矣。屈原的担心实际上是对楚国的忠诚的表现。由此看来, 曹操也继承了这种文学传统, 以男女之情喻君臣关系。那么, “青青子衿”句中的男女之情就有了深刻的比喻义, 再从历史上的曹操在公元210年颁布《求贤令》的事实可以推断, 其中男子对女子的渴慕正是曹操对贤才的渴慕。后文中“呦呦鹿鸣”句同样表达的是曹操思贤若渴的心情。至此曹操“为何而忧”就不难解释了。他忧的是人才不可得, 这种深广的忧愁沉重地压在诗人心头, 长久地困扰着他, 真可谓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在《短歌行》中就是“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这种“忧愁”上升到国家利益层面, 就是孟子所说的“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在曹操的《短歌行》中, 这种“忧愁”少了一份缠绵悱恻之情, 多了一份慷慨激昂之气, 是心忧天下, 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襟的体现, 表现的是曹操想得天下英才相助, 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宏伟壮志。

2.为人生“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而忧愁。人生短暂, 日月如梭, 生命犹如晨露转瞬即逝, 失去的美好时光实在太多了。这对处于人生之壮年想建功立业的曹操来说实在是莫大的不幸。曹操写这首诗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08年前后, 此时的曹操已是53岁的高龄 (安今天人们的平均寿命计) , 他已经扫平了北方的袁术、袁绍、公孙瓒、马腾等割据势力, 准备南下扫平南方的割据势力孙权。《三国演义》中描写此时的情景是“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53岁, 曹操的事业已如日中天。但是“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平天下, 一海内”的宏伟蓝图尚未实现, 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自然就有了光阴荏苒, 人生短暂的感慨。

总而言之, 曹操之忧, 忧贤才难得, 忧人生短暂, 在完成天下统一方面是殊途同归, “忧”字折射出的是曹操渴求贤才, 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这是他在《短歌行》里抒发的心声。这里曹操以山海作比, 是说自己要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以周公勉励自己, 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 收天下英才而驭之, 得以实现“天下归心”的盛况。如果真能实现天下归心, 心中的担忧何愁不灭?这也就回答了何以解忧的问题。

上一篇:政治课的语言风格美下一篇:排水管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