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安全管理

2024-07-19

配电安全管理(精选12篇)

配电安全管理 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日新月异, 电力作为能源支持其配电自动化和科技含量要求不断增高, 而当前电力系统技术力量较为落后, 配电网结构设计业不够合理, 短期内实现较高程度配电自动化应用较难。配电自动化作为国内电力系统检测、管理、监控的重要技术条件, 规范其管理时期正常高效运行的任务亟待解决。

1 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网络结构不合理城市

伴随经济发展还有城市建设, 与其相差太多的是电力系统的完善性, 在有些地区尤其是配电系统上结构极其不合理, 这些不合理的方向,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开关柜传动机构设计上的不合理。现代的刀闸开是开关分体式, 在这一点上与传统刀闸合体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 开始一套系统, 而关失灵一套系统, 这样就能极大的减少操作误差, 便于分开管理和控制, 降低失误造成的危险性。 (2) 线路分段断路器减少或者分段断路器的继电保护配置不当线路的分段断路器决定了出现事故以后事故区域的大小。在适当的位置, 适当多增加一部分分段断路器可以极大地减少事故受影响区域。对于保障非事故区域用高用电安全非常重要。 (3) 配电变压器比例少, 分布不合理。变压器的多少决定了居民用电质量的好坏, 更少的变压器虽然能够极大地节约工程施工成本, 但是在高峰期却会对居民用电产生影响, 电压过低甚至会导致居民家中的某些电器无法启动。 (4) 同杆架设及交叉跨越过多, 而且高低压同杆架设, 电压不均。应尽量避免同杆架设的交叉, 交叉越多, 检修与维护时停电的受影响区域就越大。

1.2 配网设备陈旧、落后、不可靠的问题较多, 稳定性差

我国的电力系统每年都会使用一部分资金优先保障重点区域的电力设施的更新改造, 但是在某些非重点区域, 配电系统设备已经非常地陈旧, 运行状态处在不安全、不稳定的边缘。这些现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 某些配电网中采用的劣质绝缘套管或陈旧的需要更换的套管, 这些套管如果是暴露在外面可以随时更换。但是有些穿在墙里的必须更换, 否则一旦击穿, 将造成线路的大故障。 (2) 某些配电网中断路器已经出现老化, 接触不良、操作不畅, 对于调度室的操控响应迟缓。 (3) 某些配电网中用于避雷的避雷器由于使用年代久远, 现在已经成了引雷器, 在出现雷击的时候不会将雷击引入地下, 反而引入电网, 易造成电网的大面积故障。 (4) 某些配电网中的高压熔断器一方面由于质量较差, 一方面由于使用年代久远, 因此易引发停电故障。

1.3 配电网的消耗浪费

在任何能源中都不可能避免消耗浪费的现象, 同样, 节能降损已成为各级电力系统的硬指标。某些未经改造的配电网中这种现象很严重, 主要体现在如下:

(1) 陈旧的绝缘子由于洁净性低, 在潮湿或阴雨天气中就会导致绝缘导电的情况, 导致配电系统发生故障。 (2) 某些居民的窃电行为。主要有这几种形式:过一段时间就更换一次电表, 对以往数据清零, 或虚接电表。 (3) 某些陈旧的配电系统缺少或者干脆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这些配电系统也会给电力系统每年带来巨额的线路损耗。 (4) 依然存在高耗能变压器的使用, 导致电能损耗。

1.4 配电网的运行环境不稳定

具体的配电环境也是影响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这些影响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 私拉乱接。这种现象最为普遍, 不仅乡镇甚至某些大城市的某些小区中也经常能够看到私拉乱接的景象。有的线路甚至是高、低压架设在同一个线杆之上, 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极易出现事故。这些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用电安全, 并且还给电网的维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2) 外力破坏和违章建筑。由于城市的扩建、道路的扩宽, 使一些线路杆塔位于道路的中间, 经常发生汽车和拖拉机撞杆, 造成倒杆断线事故;对于埋于地下的电缆线路也经常遭到野蛮施工的破坏;配电线路走廊下或配电线路旁违章建筑屡禁不止, 尤其在建筑期间, 脚手架和建筑工器具稍有不慎, 就碰到正在运行的配电线路上, 不但造成人身伤亡, 还损坏了配电线路, 或引起线路跳闸; (3) 配电网的污闪。配电网的污闪虽不一定会造成大面积停电, 但会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或烧伤绝缘子。如两相污闪则会引起线路跳闸。

配电网与送电网相比更容易发生污秽闪络, 这是因为: (一) 配电网大多处于城镇郊区, 道路污秽严重; (二) 配电线路杆塔低, 距地面近, 扬起的尘埃容易吸附到绝缘子上; (三) 配电型绝缘子大都是非防污型的, 下部沟槽较深容易积污; (四) 配电网较少调整爬距、涂防污涂料、清扫等防污措施, 致使一些绝缘子因长期积污而形成污垢。

1.5 电容电流的影响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电缆线路的增多,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越来越大, 有的配电网电容电流高达数百安。由于电容电流的增大, 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 电弧不易熄灭, 使一些瞬时性接地发展为永久性故障。另外, 由单相接地发展为相间短路引起线路跳闸, 使事故扩大。此外, 接地故障电弧, 还会激发铁磁谐振电压, 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总之, 电网电容电流的增大已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1.6 配电网过电压

(1) 雷电过电压。配电网络由于网络结构上的原因, 遭雷击的概率大, 再加上配电网的耐雷水平低、防雷措施不完善, 所以雷击事故在配电网中较突出。在多雷区, 配电网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 并且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被雷电击坏的事故时有发生。 (2) 铁磁谐振过电压。由于参数的配合不同, 产生的谐振可为基频、分频和高次谐波谐振。基频和分频谐振产生的大电流可使电流互感器保险熔丝熔断、互感器烧毁;高频谐振产生的高电压会引起相问短路、绝缘击穿, 形成较大范围的事故。

1.7 用户设备问题

由于用户设备原因, 高压用户发生故障, 往往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还有一些用户设备故障直接影响到电网设备的故障。据统计每年由于用户的原因, 造成电网停电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 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配电网运行中的很多方面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 在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同时, 也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系统里已经形成了很多规章制度, 这是电网运行多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虽然配电网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的安全方法和管理经验,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配电网的监管制度建设, 统一标准, 并提高管理者的水平,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使之能够为为人民服务, 建设质量过硬的可靠, 安全, 优质, 高效的电力供应, 保证输电安全及减少失误。并重视管理, 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 加大监管制度, 创建特色的配电管理文化, 安全第一, 认真负责, 为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配电安全管理 篇2

为了加强配电房的安全管理,促进工厂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促使配电房管理人员操作的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配电房管理制度。配电房工作人员为配电房安全责任人。

2、配电房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按时参加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3、配电房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守岗位职责,要做好值班记录和巡查记录,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4、严格操作规程和完全生产规则,杜绝违章操作和不安全行为。

5、对设备和安全设施要勤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精心维护和保养好设备,确保正常安全供电。

6、做好配电房的防水、防潮工作,注意随手关闭好门窗,经常查看防护网、密封条防护情况,谨防小动物窜入配电间而发生意外。

7、严格禁火制度。严禁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带进配电间;配电间内严禁吸烟。工作人员须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8、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未经培训,不得随便开关操作室内设施、设备。

9、管理员应经常检查设施、设备运作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0、增强保密观念,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配电房设备情况。

11、做好对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情况;禁止让电器设备超负荷使用和带病运转。

12、经常保持配电房地面及设备外表清洁无尘;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时由值班员单独进行,其他在场人员只作监护,不得插手;严禁两人同时倒闸操作,以免发生错误。

以上制度,配电房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对失职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篇3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应用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28-2

0 引言

随着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应用时间还比较短,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严重降低了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对于当前电力企业配电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就是不断完善自动化技术,改进配电管理方法,优化电力系统配电管理,促进电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1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概述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符合电力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用电要求,科学、合理配置电量,在缓解电力紧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从本质上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变电力系统人为配电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使用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设备进行配电。采用自动化配电,不仅提高了配电的可靠性,还降低了电量消耗,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但是电力企业受技术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达到自动化配电管理要求。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必须建立配套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将区域内的电网都统一起来,实现不同区域的数据共享,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配电系统的影响,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电量消耗,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供电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电力系统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即发电体系、输电体系、变电体系、配电体系以及用电体系,也是电能得以应用的整个过程。配电体系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升配电工作效能,电力企业将自动化技术引入配电系统中,从而形成配电系统自动化体系。配电自动化包含配电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与恢复以及配电网应用软件的一些子系统等,这些自动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使配电系统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将人为因素对配电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有效提高了配电效率。配电的主站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主机与前置服务器构成,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前置服务器将会代替主机,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得到高效的管理。

2 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应用现状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智能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应用效果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配电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智能性方面。当前,配电系统自动化体系并没有覆盖全国范围,并且只有较少的区域实现了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应用范围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对于当前电力企业而言,提高配电系统的实用性是关键。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一些先进技术还有待完善和进步,降低了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2.2 电力系统各分支的融合性能较差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配电系统中的输电建设和变电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系统建设融合性较差的问题。近些年来,为了缓解我国用电紧张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配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配电网依然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但是一些电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配电网的建设力度依然不足以支撑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导致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无法实现变电系统以及输电系统基础设施的融合。

2.3 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时间还比较短,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电力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不全面,在应用和维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且我国没有建立统一的配电网技术标准,降低了配定网系统的适用性,阻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 实现配电自动化,加强配电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必须不断提升自动化系统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科技含量。同时电力企业选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一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配送电能,保证电能质量。同时电力企业为了适应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必须构建专门的配电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效整合配电设备,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

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保证社会发展。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电力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研发力量,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还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维修队伍,及时解决配电系统出现的问题,为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在建设电力配电自动化时,要合理地规划资金的使用及技术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平,以便满足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在电网基本覆盖国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条件下,电力企业应实现较为先进的配电管理方式,进而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首先,技术人员要及时反馈配电技术的使用情况,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电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的情况下研发配电技术。

3.3 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由于不同地区的电网与配电的情况都不相同,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选择使用性较广泛的设备进行管理,这样能够确保配电的机械设备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更新与检查相关的配电设备,定期更换全新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内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先进,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同时,为了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管理、维修人员要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及时检查系统中的设备,为系统的高效发展创造条件。并且电力企业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配电设备,提高配电系统的先进性、科学性,使电力配电系统的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4 结语

总之,电力配电自动化符合电力企业发展要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要重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科学、合理地分配电力能源,并且为了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电系统的利用率,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戴勇.试论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J].新西部(中旬刊),2016(2):45,106.

[2] 孙跃辉.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3):27-27.

[3] 原建纲.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8):201-202.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篇4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利用提高前辈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 (包括继电保护、控制、丈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 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 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督、丈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 数据共享, 完成变电站运行监督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换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进步变电站安全不乱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本钱、进步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2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基本有5个方面, 即配电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AM/FM/GIS) 和配电网高级应用。

同输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样, 配电网的SCADA也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 只是数据采集的内容不一样, 目的也不一样, 配电SCADA针对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网络和用户, 目的是为DA/DMS提供基础数据。但是, 仅仅是配电SCADA的三遥功能, 并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必须在配电SCADA基础上增加馈线自动化 (FA) 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配网故障诊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根据配网实际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差别, 诊断的步骤与方法不同。诊断方案应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相—相故障、相—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故障。使用范围为中性点不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

为了完成DA的功能, 配电SCADA除了可以采集正常情况下的馈线状态量, 还应对故障期间的馈线状态进行准确的捕捉;除可进行人工远程控制, 还应对馈线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以便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自动恢复。

3 GIS与面向电力系统的实时GIS平台

由于配电网供电设备点多面广, 并且按地理分布, 因此, 对其管理离不开地理信息。常规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由GIS软件包、数据库和计算机硬件组成。可以完成一般的图形制作、编辑与管理功能, 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和关联分析。建立在GIS基础上的设备系统通常称为AM/FM/GIS系统。

这种由常规GIS构成的设备管理系统, 包括了许多电力系统分析所不需要的地质地貌信息, 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 而电力系统分析又对实时性要求极高, 因此, 需要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实时GIS平台作为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的基础平台。

这种平台应具有以下特点: (1) 良好的实时性; (2) 对电力系统模型的良好描述; (3) 对其它系统的开放接口。

4 负荷控制与负荷管理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而负荷的管理和控制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以往那种以限电为主要目的的负荷控制系统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 电力供应的不平衡关系已倒置,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电用好,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

因此, 传统的负荷控制系统应向负荷管理层次上发展, 成为配电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许多电力局都有一套负荷控制系统, 如何在新上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借用负荷控制系统的资源以及如何将负荷控制功能升级为负荷管理功能, 将原有负荷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与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 信息共享, 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5 通信方式的选择

配电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巨大, 给通信方案的选择带来困难, 配电系统可有有线、无线、光纤、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对于通信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方式。下面简要分析各种通信方式的利弊:

5.1 有线方式有电话线和专线两种。

电话线方式设备投资较低, 可靠性和实时性也较低, 由于电话线架设非常方便, 广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配电终端。专线方式可靠性和实时性都很好, 适合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配电终端设备, 缺点是需要架设专用通信线。

5.2 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两种。

普通电台已广泛应用于负荷控制系统中, 优点是投资少, 缺点是可靠性较低, 频点申请无委会控制较严。高速智能数传电台通信速率高, 频点可复用, 支持X.25协议, 有路由选择功能和主动上报功能, 适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缺点是价格较高。

5.3 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两种。

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损耗小;缺点是价格较高。光端机方式适合容量大的站点, 成本也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器直接置入配电终端内, 并可以利用编码复用方式多个配电终端设备公用一对光纤,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另外, 如果多膜光缆能够满足配电系统的距离要求, 选用多膜光缆也比单膜光缆通信成本低得多。因此, 光纤通信方式在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6 开关设备与FTU的配合

配电开关设备是配网自动化的主体设备, 用于配电自动化的智能开关与传统的开关有很大区别, 主要表现在其控制回路上, 传统的开关设备往往不能满足自动控制的需要。为了满足配电自动化所必须的故障识别和隔离等功能, 开关设备必须具备故障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

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关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自动重合器, 它本身具有故障电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顺序控制能力。另一种是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采用依靠重合器时序整定的方法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 好处是不需要通信系统配合, 但是对一次设备要求高, 冲击电流大, 特别是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自动识别无法实现。

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通过FTU采集故障信息, 与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一起实现馈线自动化。其好处是对线路冲击小, 适用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但需要通信系统与之配合。我们从衡水配网实际出发, 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衡水配网的具体情况。

以下是衡水配电自动化系统的FTU与负荷开关的接口要求: (1) 遥测采用三表法交流采样, 计量TA (Ia, Ib, Ic) 3个, 保护TA (Ia, Ib, Ic) 3个, 以及TV (U ab, U bc分别列于开关两侧) ; (2) 遥控接口, 合闸:常开接点, 驱动合闸110V直流中间继电器;分闸:常开接点, 直接驱动分闸线圈;开关失电, 用电容器驱动分闸操作机构; (3) 遥信状态分为开关状态 (分、合) 和储能状态2种; (4) 电源取自TV。

7 相关系统的信息交换与系统集成

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范围是中低压网及深入到其中的高压网, 分界点在高压/中压变压器的高压侧, 但不包括高压侧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分界点也相同。

由于配电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各种电力设备呈地理分布, 对其应分层控制, 同时对于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运行费用来看, 配电自动化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配电系统中包含以下接口与其它系统联系: (1) 同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接口; (2) 同用电管理系统的接口; (3) 同信息中心MIS系统的接口。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 介绍了系统配置、与其它相关设备的功能接口等, 指出配电自动化系统应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配网国情的综合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

配电工区安全管理制度 篇5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和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切实抓好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和事故抢修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2、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三措”,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等出现。

3、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坚持安全例会、安全责任制考核,认真执行安规培训,安全工具及两票管理等规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事故预想,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和触电急救知识,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事故反思活动,制定切实措施,消除事故于萌芽状态。

4、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开展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反违章活动。

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 篇6

【关键词】 配电网 输配电线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U6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94-01

一、关于配电网的知识

配电网是由配电线路,配电所和用户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电力分配给用户。按电压分有一次配网和二次配网。其中供电系统质量决定用户供电质量,测量指标为电压、频率和可靠性。

1.电压

理想的供电电压应该是幅值恒为额定值的三相对称正弦电压。由于供电系统存在阻抗、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用电负荷的性质等因素,实际供电电压无论是在幅值上、波形上还是三相对称性上都与理想电压之间存在着偏差。

(1)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电网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实际电压偏高或偏低对用电设备的良好运行都有影响。

国家标准规定电压偏差允许值为:

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220伏单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2)电压波动和闪变:在某一时段内,电压急剧变化偏离额定值的现象称为电压波动。当电弧炉等大容量冲击性负荷运行时,剧烈变化的负荷电流将引起线路压降的变化,从而导致电网发生电压波动。由电压波动引起的灯光闪烁,光通量急剧波动,对人眼脑的刺激现象称为电压闪变。

国家标准规定对电压波动的允许值为:

10KV及以下为2.50/0;35至110KV为20/0;220KV及以上为1.60/0

(3)高次谐波:高次谐波的产生,是非线性电气设备接到电网中投入运行,使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发生不同程度畸变,偏离了正弦波。高次谐波除电力系统自身背景谐波外,主要是用户方面的大功率变流设备、电弧炉等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引起。高次谐波的存在降导致供电系统能耗增大、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加快,并且干扰自动化装置和通信设施的正常工作。

(4)三相不对称:三相电压不对称指三个相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关系上存在偏差。三相不对称主要由系统运行参数不对称、三相用电负荷不对称等因素引起。供电系统的不对称运行,对用电设备及供配电系统都有危害,低压系统的不对称运行还会导致中性点偏移,从而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平衡度国家规定的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单个用户不得超过1.3% 2.供电可靠率

供电可靠率是指供电企业某一统计期内对用户停电的时间和次数,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持续供电能力。

供电可靠率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供电可靠性可以用如下一系列年指标加以衡量: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等。

二、对电路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1.巡视与检查制度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可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登杆检查。 对110kv线路每月定期巡视2次。 对35kv及一下线路每星期定期巡查1次。

2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电力行业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搞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即做好巡视、检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实施工作。对于重污秽区、多雷区、重冰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等特殊区段和大跨越的线路,线路运行单位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及时加强巡视和检修,并做好预防事故的准备工作。

3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生产技术部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

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运行维修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各级管理网络。安全责任制包括:运行维修部主任的安全责任制、班长的安全责任制、安全员的安全责任制、班员安全责任制。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应开展经常性、多样化的安全学习、宣传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使职工熟练地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及安全作业标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施工及质量管理

在线路检修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在工程进行前编制施工计划,对安全责任、操作工艺、人员管理等基础工作进行整合,划分工作区域界限,并分别确定每个区域的施工班组,编制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为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结束语

制度与管理分别是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其目的都是要使每个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熟悉正规作业,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岗位职责,将线路稳定运行视为工作第一要义,保证电力安全传输。

参考文献

[1]黄铭钊.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措施[J].广东科技,2008(16)

[2]李建忠.如何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07(5)

[3]梁勇,余华.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J].农村电气化,2005(2)

[4]沈义福.输配电线路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J].农村电气化,2008(4)

[5]孙安.综述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8)

[6]张澄波.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广东科技,2009(22)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篇7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高科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不仅为配电系统带来了高精度的电能计量, 安全可靠的电能保障, 而且改变了原有的耗电方式, 在节能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行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传统变电站的功能, 科学综合的管理手段增强了对故障的分析能力, 降低了风险的发生几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无疑是一项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优质电能的重要举措, 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电力的供应。

1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基本有五个方面, 即配电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设备管理和配电网高级应用。同输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样, 配电网的SCADA也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 只是数据采集的内容不一样, 目的也不一样, 配电SCADA针对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网络和用户, 目的是为DA/DMS提供基础数据。

但是, 仅仅是配电SCADA的三遥功能, 并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必须在配电SCADA基础上增加馈线自动化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配网故障诊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根据配网实际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差别, 诊断的步骤与方法不同。

为了完成DA的功能, 配电SCADA除了可以采集正常情况下的馈线状态量, 还应对故障期间的馈线状态进行准确的捕捉;除可进行人工远程控制, 还应对馈线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以便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自动恢复。

2 负荷控制与负荷管理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而负荷的管理和控制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以往那种以限电为主要目的的负荷控制系统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 电力供应的不平衡关系已倒置,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电用好,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

因此, 传统的负荷控制系统应向负荷管理层次上发展, 成为配电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许多电力局都有一套负荷控制系统, 如何在新上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借用负荷控制系统的资源以及如何将负荷控制功能升级为负荷管理功能, 将原有负荷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与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 信息共享, 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3 通信方式的选择

配电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庞大, 给通信方案的选择带来困难, 配电系统可有有线、无线、光纤、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对于通信手段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 选择一个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方式。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首先, 有线方式有电话线和专线两种。电话线方式设备投资较低, 可靠性和实时性也较低, 由于电话线架设非常方便, 广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配电终端。专线方式可靠性和实时性都很好, 适合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配电终端设备, 缺点是需要架设专用通信线。

其次, 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两种。普通电台已广泛应用于负荷控制系统中, 优点是投资少, 缺点是可靠性较低, 频点申请无委会控制较严。高速智能数传电台通信速率高, 频点可复用, 支持X.25协议, 有路由选择功能和主动上报功能, 适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缺点是价格较高。

第三, 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两种。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损耗小;缺点是价格较高。光端机方式适合容量大的站点, 成本也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器直接置入配电终端内, 并可以利用编码复用方式多个配电终端设备公用一对光纤,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另外, 选用多膜光缆能够满足配电系统的距离要求而且成本要低很多。因此, 光纤通信方式在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 开关设备与FTU的配合

配电开关设备是配网自动化的主体设备, 用于配电自动化的智能开关与传统的开关有很大区别, 主要表现在其控制回路上, 传统的开关设备往往不能满足自动控制的需要。为了满足配电自动化所必须的故障识别和隔离等功能, 开关设备必须具备故障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

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关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自动重合器, 它本身具有故障电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顺序控制能力。另一种是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采用依靠重合器时序整定的方法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 好处是不需要通信系统配合, 但是对一次设备要求高, 冲击电流大, 特别是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自动识别无法实现。

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通过FTU采集故障信息, 与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一起实现馈线自动化。其好处是对线路冲击小, 适用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但需要通信系统与之配合。我们从衡水配网实际出发, 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衡水配网的具体情况。

5 相关系统的信息交换与系统集成

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范围是中低压网及深入到其中的高压网, 分界点在高压/中压变压器的高压侧, 但不包括高压侧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分界点也相同。

由于配电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各种电力设备呈地理分布, 对其应分层控制, 同时对于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运行费用来看, 配电自动化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综上所述,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是目前为止最为科学有效的配电管理模式, 在提高配电的工作效率的同时, 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能保障, 而且改变了原有的耗电方式, 在节能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行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传统变电站的功能, 科学综合的管理手段增强了对故障的分析能力, 降低了风险的发生几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无疑是一项既降低了成本有保证了优质电能的重要举措, 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光明可行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许远山.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探讨[J].电力技术应用, 2007.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篇8

电力自动化利用了从前已经论证可行并经过长期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投入新的方法方式以及资源设备等产生了系统功能进一步的整合发展, 实现了从前设备不可能实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 使其发展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前进, 强调资源间的配合使用。通过这一系统的实现增强信息设备效用的进一步实现。能够将信息的稳定性准确性提升, 并完成自动检测自动停止和开始的任务。此外它具有的优势是将一般的二次设备的复杂性降低, 如二次接线工作更加容易。这一工程的运动实施大大节省了资金, 使得操作的合理性和平稳性都能够增强, 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大范围使用的技术。以下介绍其多个方面的运行和操作方式等。

2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基本有5个方面, 即配电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AM/FM/GIS) 和配电网高级应用。

同输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样, 配电网的SCADA也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 只是数据采集的内容不一样, 目的也不一样, 配电SCADA针对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网络和用户, 目的是为DA/DMS提供基础数据。但是, 仅仅是配电SCADA的三遥功能, 并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必须在配电SCADA基础上增加馈线自动化 (FA) 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隔离、自动恢复。考虑到故障的方面和表征之间的关系, 故障的判断需要考虑很多的方式方法并分别加以测试, 诊断方案应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相-相故障、相-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故障。使用范围为中性点不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

为了完成DA的功能, 配电SCADA除了可以采集正常情况下的馈线状态量, 还应对故障期间的馈线状态进行准确的捕捉;除可进行人工远程控制, 还应对馈线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以便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自动恢复。

3 GIS与面向电力系统的实时GIS平台

由于配电网供电设备点多面广, 并且按地理分布, 因此, 对其管理离不开地理信息。常规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由GIS软件包、数据库和计算机硬件组成。可以完成一般的图形制作、编辑与管理功能, 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和关联分析。建立在GIS基础上的设备系统通常称为AM/FM/GIS系统。

这种由常规GIS构成的设备管理系统, 包括了许多电力系统分析所不需要的地质地貌信息, 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 而电力系统分析又对实时性要求极高, 因此, 需要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实时GIS平台作为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的基础平台。

这种平台应具有以下特点: (1) 良好的实时性; (2) 对电力系统模型的良好描述; (3) 对其它系统的开放接口。

4 负荷控制与负荷管理

是为了确保电网工作进行的稳定性, 它的主要目的是调控承受的电流。但是这种方法已经变得越来越落后, 不能跟上新的发展需要,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得到用户的肯定。所以, 当前应当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获得用户的肯定并达到有效的输电要求。

这要求管理层的权力和义务都应当得到提升, 充分意识到自己应当行驶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来看, 大多数电力局都拥有流量调控机构, 怎样将旧的机构系统充分调动利用达到新的标准是要主要考虑的状态之一, 并能够提升服务等级, 加强管理方面的付出和肯定。把旧的部分与新的部分适当适量的结合并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应当关注的课题之一。

5 通信方式的选择

配电通信在大范围的使用运行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终端节点的个数的原因, 选择和规划上都较多。但是也为选择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面对的方法方案都太多, 因为用户都希望用到最为有效而价格上最为低廉的一种方式, 以下将这些手段方法总结并分析, 提供参考依据。

5.1 电话线比较传统并且简便,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作业, 适

合较为低技术的配电系统, 因为其性能稳定性较差, 所需要的花费也比较小;专线方式的性能和稳定性上都较好, 适应高水平的终端要求。缺陷是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必须配备专用的线路。

5.2 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两种。

普通电台已广泛应用于负荷控制系统中, 这种设备花费较少, 很便宜, 但是同时也无法有较强的可靠性。频点申请无委会控制较严。高速智能数传电台通信速率高, 频点可复用, 支持X.25协议, 有路由选择功能和主动上报功能, 但是价格昂贵, 难以普及。

5.3 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两种。

光纤的特点是能够容纳较大的内容, 并且对于干扰信号有阻碍作用, 耗费量小, 因此, 其价格也比较昂贵。光端机方式适合容量大的站点, 成本也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器直接置入配电终端内, 并可以利用编码复用方式多个配电终端设备公用一对光纤,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另外, 如果多膜光缆能够满足配电系统的距离要求, 多膜光缆在价格上也更为能为大众所接受。因此, 所以, 参考以上有利点能够肯定光纤通信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应当大力推广并使用。

6 开关设备与FTU的配合

配电开关渐渐追求能够自动开启和断电。以改善传统电路依靠人员手动来操作机器的运行和停止的弊端。新的开关在电路上的设置有所不同, 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并且能够自己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依靠问题产生的循环变化促使开关自动运行和停止。节省人工工作的时间, 为修理赢得效率。

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关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自动重合器, 它本身具有故障电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顺序控制能力。另一种是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采用依靠重合器时序整定的方法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 优点是省略了通信系统的专门使用性, 缺点是对于设施的等级要求严格, 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尤其是在识别接地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原因加以解决。

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通过FTU采集故障信息, 与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一起实现馈线自动化。其好处是对线路冲击小, 适用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但需要通信系统与之配合。我们从衡水配网实际出发, 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衡水配网的具体情况。

7 相关系统的信息交换与系统集成

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范围是中低压网及深入到其中的高压网, 分界点在高压/中压变压器的高压侧, 但不包括高压侧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分界点也相同。

浅论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篇9

一、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1.安全性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 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甚至达到了人们非常依赖于电力。如果电力出现了问题, 不仅无法正常的进行供电, 甚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直接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所以, 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安全性的基本原则, 从而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人民, 服务社会。

2.可靠性原则

配电系统在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 可靠性十分重要, 必须要保障广大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才能够提高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效率和质量。可靠性主要就是指配电自动化系统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故障导致用户们无法正常用电的时候, 所以, 必须要选择可靠、先进的设备以及可靠的设计布局, 才能够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电力故障的出现, 从根本上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3.实事求是原则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选择设备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 如果选择的技术、设备并没有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进而会导致我国财产的浪费, 最终造成配电自动化无法得到发展。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发展的时候, 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从而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动化系统设施的作用, 真正地实现更广的覆盖率。

二、配电自动化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电网运行可靠性低

配电网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 由于配电网网架结构比较薄弱, 进而导致我国配电技术比较滞后, 网络自动化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进而导致我国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比较低, 最终会造成我国配电网自身的不确定性。配电网规划存在着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进而导致供电企业本身的自动化水平受到了限制, 甚至还会出现漏电等安全事故, 不仅无法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能, 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电网运行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技术化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 由于电力企业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 进而导致信息数据收集和计算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从而导致计算得出的数据缺乏科学性、可靠性, 不能真实地反映出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 最终会造成诸多问题的出现, 比如配电网中断, 引发断电事故等, 对于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的作用。

3.科技应用不到位

由于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 进而导致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还不是十分广泛, 所以, 无法保障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 不仅会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甚至还会出现诸多人为失误, 进而影响到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 引发诸多事故的出现, 不利于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配电自动化管理及发展趋势

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能够及时地进行收集和更新。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跟踪配电系统状态的数据。信息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信息, 并且对于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 所以, 在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必须要积极的结合各个点的数据, 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能够提供比较快速的响应。信息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了各点运行参数、事件以及数值等, 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系统结构的变化, 保障精度不会受到影响。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而引发的后果降到最低, 一旦出现永久性故障的时候, 可以有效地识别故障路线, 从而重新构建配电系统, 在非故障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变电站通过多条放射状馈电线进行用户供电。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故障电流进行有效的信息分析, 从而推断出故障位置, 并且在电源已经切断的条件下, 能够自动地打开分段刀闸将故障进行隔离。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的重新安排运行方式, 从而有效地控制刀闸和断路器, 最终将非故障线路重新接入到供电电源。

3.标准统一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地完善, 从而实现了对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制约, 所以, 配电自动化系统逐渐地朝着产品标准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造成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进而会逐渐地淘汰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商家, 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力行业的标准化, 最终实现电力行业发展的标准统一化和规范化, 从根本上实现了行业本身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性发展。

4.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合自动化技术在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进而能够有效地实现无人值班的情况。并且在进行数据采集系统和监视控制系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调度员在调度中心实现控制和管理。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保护定值的修改、故障测距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在进行配电综合自动化的操作过程中, 能够有效地取消大控制室, 并且最终实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从根本上保障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状态。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 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力, 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 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准确性、高效性, 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服务, 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目前配电自动化和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配电自动化管理和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问题,配电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明俊.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3) :23-27.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篇10

1 电力自动化系统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利用提高前辈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 (包括继电保护、控制、丈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 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 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督、丈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 数据共享, 完成变电站运行监督和控制任务。电力自动化利用了从前已经论证可行并经过长期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投入新的方法方式以及资源设备等产生了系统功能进一步的整合发展, 实现了从前设备不可能实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 使其发展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前进, 强调资源间的配合使用。通过这一系统的实现增强信息设备效用的进一步实现。能够将信息的稳定性准确性提升, 并完成自动检测自动停止和开始的任务。

2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基本有5个方面, 即配电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AM/FM/GIS) 和配电网高级应用。同输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样, 配电网的SCADA也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 只是数据采集的内容不一样, 目的也不一样, 配电SCADA针对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网络和用户, 目的是为DA/DMS提供基础数据。但是, 仅仅是配电SCADA的三遥功能, 并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必须在配电SCADA基础上增加馈线自动化 (FA) 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隔离、自动恢复。考虑到故障的方面和表征之间的关系, 故障的判断需要考虑很多的方式方法并分别加以测试, 诊断方案应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相-相故障、相-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故障。使用范围为中性点不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但是, 仅仅是配电SCADA的三遥功能, 并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必须在配电SCADA基础上增加馈线自动化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配网故障诊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根据配网实际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差别, 诊断的步骤与方法不同。

为了完成DA的功能, 配电SCADA除了可以采集正常情况下的馈线状态量, 还应对故障期间的馈线状态进行准确的捕捉;除可进行人工远程控制, 还应对馈线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以便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自动恢复。

3 负荷控制与负荷管理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而负荷的管理和控制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以往那种以限电为主要目的的负荷控制系统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 电力供应的不平衡关系已倒置,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电用好,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是为了确保电网工作进行的稳定性, 它的主要目的是调控承受的电流。但是这种方法已经变得越来越落后, 不能跟上新的发展需要,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得到用户的肯定。所以, 当前应当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获得用户的肯定并达到有效的输电要求。因此, 传统的负荷控制系统应向负荷管理层次上发展, 成为配电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4 通信方式的选择

首先, 有线方式有电话线和专线两种。电话线方式设备投资较低, 可靠性和实时性也较低, 由于电话线架设非常方便, 广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配电终端。专线方式可靠性和实时性都很好, 适合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配电终端设备, 缺点是需要架设专用通信线。

4.1 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两种。

普通电台已广泛应用于负荷控制系统中, 这种设备花费较少, 很便宜, 但是同时也无法有较强的可靠性。频点申请无委会控制较严。高速智能数传电台通信速率高, 频点可复用, 支持X.25协议, 有路由选择功能和主动上报功能, 但是价格昂贵, 难以普及。

4.2 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两种。

光纤的特点是能够容纳较大的内容, 并且对于干扰信号有阻碍作用, 耗费量小, 因此, 其价格也比较昂贵。光端机方式适合容量大的站点, 成本也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器直接置入配电终端内, 并可以利用编码复用方式多个配电终端设备公用一对光纤,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另外, 如果多膜光缆能够满足配电系统的距离要求, 多膜光缆在价格上也更为能为大众所接受。因此, 所以, 参考以上有利点能够肯定光纤通信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应当大力推广并使用。

4.3 电话线比较传统并且简便,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作业, 适

合较为低技术的配电系统, 因为其性能稳定性较差, 所需要的花费也比较小;专线方式的性能和稳定性上都较好, 适应高水平的终端要求。缺陷是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必须配备专用的线路。

5 开关设备与FTU的配合

配电开关渐渐追求能够自动开启和断电。以改善传统电路依靠人员手动来操作机器的运行和停止的弊端。新的开关在电路上的设置有所不同, 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并且能够自己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依靠问题产生的循环变化促使开关自动运行和停止。节省人工工作的时间, 为修理赢得效率。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关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自动重合器, 它本身具有故障电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顺序控制能力。

另一种是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采用依靠重合器时序整定的方法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 优点是省略了通信系统的专门使用性, 缺点是对于设施的等级要求严格, 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尤其是在识别接地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原因加以解决。与FTU一体化的智能负荷开关, 通过FTU采集故障信息, 与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一起实现馈线自动化。其好处是对线路冲击小, 适用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但需要通信系统与之配合。我们从衡水配网实际出发, 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衡水配网的具体情况。

结束语

配电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自动化;电力系统;配电技术;应用探讨

引言

当前国内电力系统技术较为落后,存在问题很多,比如配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在实现大范围的配电自动化上难度较大。而配电自动化需要高科技技术,同时,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不断要求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加强对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和应用程度,不断完善配电管理制度,目的是增强运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可靠安全性, 将其运用于配电系统也符合现代高效快速的生活方式和时代的发展。

一、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应用现状

1、发展水平不平衡

第一,我国电力事业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较为落后,对配电网建设目的偏向高效率输出及变压方面,有些方面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应用需求。第二,我国人口密度不均匀,分布不平均,经济水平发展程度不一致,是的国内电力主干线较长,可线路分段点远远不足,导致线路联络程度较低,远远低于系统技术应用水平,比重最大的依然是单辐射线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配电网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对相关教育更加发展,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配电自动化应用相应提高,配电网建设日趋完善

2、配电自动化实用性弱

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原因,国内现代化发展起步较晚,躲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导致技术落后,配电自动化就是其中之一,相比于先进国家同期水平,普及型和技术含量角度,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的普及率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而我国只有百分之十以下。而且实用性也远不足,资源分配也很不合理,比如相当多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处于闲置,也导致经济浪费,影响配电发展甚至滞后。

3、当前配电管理出现的问题

由于配电自动化水平低,技术含量少,实用性差的缺点,众多自动化设备做不到管理甚至投入实际应用中,更不能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和改良。国内的制作有的偷工减料,实际配网规格不达标,监控管理远远不够,技术人员的缺少,配电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此起彼伏,没有统一的在管理制度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尽快实行完整的统一管理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基本原则

1、配电自动化具有安全性

人们生活日渐高科技化,缺失电力基础无法想象,不仅影响经和政治的发展,更会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政治安全,配电自动化主要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安全性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因此用电安全性是基本原则之一,这既可以提高配电的安全性,也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维护社会秩序和保证人们安全。因此用电的安全性保证是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不仅是增加配电的可靠性,更是增加对人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2、配电自动化具有可靠性

自动化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可靠性强。在急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没有电子设备根本无法生活,不仅对用电的需求量增加,更需要供电的稳定性。如果供电的稳定性地或者无法可控,不知是人们对点的依赖程度降低,更影响人们身体安全。在配电管理中,因此需要提高配电可靠性,减少其失误及故障,并提供可靠的管理

3、配电自动化具有实际原则

配电自动化是一种社会实验,所以具有实际原则,不仅要选择质量高可靠性的设备,更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诸多的配电系统中,也有国外的领先成熟的技术可以引用,但是,不能照搬照抄。比如电压不一致等问题,忙不引用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金流失,如果不充分考虑,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与配电自动化高覆盖率的目标反而背道相驰。

4、不断提升配电自动化,赶超发达国家

配电自动化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配电管理当中配电自动化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支持。所以在发展配电自动化的同时更应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通过对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建设,更是对国内不成熟的配网进行巨大的改革,而改革的脚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部就班的来,所以实现配电自动化需要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向相适应的调整,这样才可以与时俱进并甚至达到超越的水平。

三、配电自动化的管理

1、对数据信息的管理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信息管理是最基本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对配电过程中不断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储存。信息系统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而系统以及工作人员能够脱离世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对信息变化进行修改、检测以及整理。系统本身又需要实时更新,对数据的准确性又很好,工作人员和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最新的信息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减少误差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安全保障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当中,系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分配减少由于使用压力过大造成的短路。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建立多条馈电线路,从而保证使用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在系统检测出线路故障的同时,会开辟其他馈电线路分担故障线路的压力,从而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使其不受影响得到保障。

四、发展方向

根据对配电自动化的分析,总结出自动化系统所带来的优势,而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由于设备、系统、技术的缺乏造成的各项损失。而未来的配电管理中,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实时在线监控,对各设备信息进行即使的统计分析,保证设备可以稳定运行,提高用电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优化现有的配电网络,提高线路的供电能力,降低出现问题的几率。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了对空置线路的资金投入,也减少了对设备维护的费用以及出现故障的维护费用,降低了运行的成本。而在供电系统出现问题的同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也大大降低,提高恢复供电能力的反映时间。这就是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我国现阶段虽然配电网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的安全方法和管理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配电网的监管制度建设,统一标准,并提高管理者的水平,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使之能够为为人民服务,建设质量过硬的可靠,安全,优质,高效的电力供应,保证输电安全及减少失误。并重视管理,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加大监管制度,创建特色的配电管理文化,安全第一,认真负责,为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尔铿,刘广一,王明俊.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四)——配电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

[2]王成刚.电力系统配额点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

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探讨 篇12

1 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项目管理不完善, 安全管理难度大。配电网工程管理涉及到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方面的因素, 由于管理协调不畅产生相互牵制。工期定的比较死, 而资金、物质、设备不到位, 影响了进度, 等这些到位后又要赶工期, 因而对工程质量、安全都造成了影响。对材料设备供应商而言, 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物质, 部分厂家也会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 材料质量也影响工程安全[1]。

(2) 分包管理有漏洞, 安全措施不到位。分包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建设, 配电网工程也不例外。分包管理的主要问题有:分包责任不到位, 如以包代管、资格审查不到位等;违规分包, 如签订合同的分包单位并不参与施工, 又有第三方公司负责施工;主体工程专业分包, 如承包商将主体工程专业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由于分包管理存在漏洞, 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

(3) 管理能力不理想, 安全管理被轻视。配电网工程管理机构较简单, 管理人员相对不足, 安全管理难以满足工程要求。部分工程管理人员技术素质低, 专业不对口, 工程管理经验欠缺, 难以正常行使工程管理职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安全职责不明确, 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实。项目部工作重心在施工进度, 安全管理受到轻视, 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整改。

(4) 施工人员素质低, 安全事故隐患多。配电网工程各参建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单位低成本投入, 技术工人少, 农民工多, 施工人员普遍技术素质低;加之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 安全技能不足, 安全防护意识差, 经常习惯性违章作业;部分施工单位惯以偷工减料, 因此工程中存在较多安全事故隐患。

2 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与对策

(1) 完善项目管理, 重视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包括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内容, 其核心是项目目标控制, 在给定的工期内向客户提供费用合理、质量安全性能合格的项目成果, 所以项目管理要综合平衡各种因素, 才能有效地实现项目控制目标。项目管理要从全局、整体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 通过将局部与全局的协调统一, 来保证项目平稳进行。配电网工程资金、物质供应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如保证资金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加强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重视采购管理, 合理制定采购计划, 根据施工工期安排采购进度;对于大宗、重要物资的采购采用招投标制;对物质采取分级管理, 加强入库前的检查验收, 规范出库和使用行为, 保证物质质量。保证了物质供应, 再在合理控制进度前提下, 可以更加平衡地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2) 健全制度建设, 落实安全责任。配电网工程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要求, 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细化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其中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参建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目标, 层层分解细化, 并且对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以及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以此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实施。业主、投资方和参建单位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依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 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界定责任, 避免责任不清, 相互推诿。

(3) 加强合同管理, 约束违规分包。配电网工程业主、建设单位应加强合同管理, 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负责合同的编制、分析、交底和跟踪实施。明确与施工单位、供应商之间的相互权利和义务, 并将安全管理的责任通过合同进行约定, 也可以安全协议形式作为合同条款的有效补充。与施工主承包商的合同中需限定分包范围、条件, 如禁止非专业分包、拆包转让行为, 限定专业分包商的安全责任。对于违约责任, 应明确处罚条款。

(4) 落实安全措施, 加强安全督查。应从技术上和组织上落实安全措施。在工程实施前对现场进行勘察, 评估作业条件和环境状况,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包括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需要停电作业的履行工作票制度, 工程开始和各工序施工前,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加强施工细节管理, 完善施工工艺和作业流程, 并尽量采用标准化作业。针对高空、交叉作业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施工机械必须经过安全检验, 存在缺陷和隐患的必须在施工前彻底消缺并经检验合格。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检查, 决不姑息任何违规违章行为。

(5) 开展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技能。安全教育是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强制进行的, 同时又是必须持续进行的。新招收施工人员和外包单位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 如从事电气、起重、焊接、驾驶等人员, 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项目负责人、班组长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必须参加培训。安全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一定要注重效果, 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 检验、巩固教育效果。

3 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在进行配电网工程施工时就要将安全生产、安全施工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同时安全工作的重心必须放在预防上, 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管理, 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区域效应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