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

2024-05-25

双基(共12篇)

双基 篇1

0 引言

常规雷达探测的主要作用机理在于:发射定向波束照射目标, 利用所接收的目标回波进行相关脉压处理, 进而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定位。但其大功率发射系统作为辐射源, 若被敌方的侦察系统发现、定位就有被摧毁的风险。

无源雷达本质上是双 (多) 基地雷达。无源雷达的特征在于无需辐射电磁波, 其工作机理在于利用外辐射源 (包括照射雷达的发射信号、存在于空间的各种无线信号等) 实现目标的探测、跟踪, 故与常规雷达相比, 具有优良的四抗能力和隐蔽性。此外, 无源雷达无需配置发射机, 可完成低成本的便携装备;无需考虑能量覆盖的设计, 故不存在理论上的探测盲区。这些特性都使得无源雷达在现代电子战中占据重要地位, 也是近年来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频[1]。

1 无源雷达的特点

根据辐射源的不同, 无源雷达可分为可见光无源探测 (电视探测) 雷达、无线电无源探测雷达和红外线无源探测雷达三种类型。这些无源雷达探测系统主要通过目标辐射的电磁能量、热能或反射的可见光能进行探测和定位。这些系统本身不辐射能量, 因而不可能被敌方侦察和定位, 从而无从实施干扰和攻击, 这类雷达的弱点在于:容易受到无线电静默、云层、天气等气象条件影响[2]。

无源雷达主要通过将目标散射回波信号与外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后得到目标信息, 从而完成对目标的检测、定位和跟踪。所利用的外辐射源包括各种存在于空间的无线信号 (如民用电视、广播、移动通信、GPSWIFI等) , 隐蔽性和抗摧毁性能好。这些系统可以实现低成本网络布防、广阔覆盖、布设灵活等特点, 并且低频段段外辐射源雷达还可实现反隐身、低空探测、抗“无线电静默”。其缺点在于:非合作发射信号带来的信号同步、杂波干扰等问题[3]。

2 无源雷达探测技术分析

无源雷达在现代化信息战场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无源雷达在目标探测与电子对抗中的优势主要包括[4]:

2.1 抗电子侦察

没有发射机的无源雷达具有便携性、隐蔽性, 难以被侦察;可利用多个外辐射源的信号作为发射信号, 故敌方很难侦察无源雷达系统的功能参数。

2.2 抗干扰能力

一般来说, 强方向性的后向干扰主要是瞄准发射机的, 故该方式的干扰很难起到作用;若敌方采用宽频带的全方干扰, 其信号功率密度和干扰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无源雷达具有抗有源压制干扰的能力。另外, 对于无源雷达来说, 有源欺骗干扰也不适用。

2.3 抗摧毁能力

无源雷达的接收机是无线电静默的, 可以避免遭受导弹攻击;发射源是民用调频广播信号, 电视广播信号, 手机信号及卫星信号等等, 覆盖比较广, 遭受敌方攻击概率也比较小。因此无源雷达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2.4 抗超低空突防

由于大部分民用电视、广播发射塔都比较高, 或者建造在高山上, 且低空辐射功率强, 发射的信号有利于对低空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

2.5 反隐身

一般来说, 调频广播、电视等信号一般工作于P波段, 故利用此类信号作为辐射源信号的无源雷达可以用于反隐身探测。这主要是由于隐身装备的吸波涂层和吸波材料频带较窄, 主要应用于厘米波信号的吸收, 而对米波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弱;此外, 无源雷达属于多基雷达体制, 另隐身装备无法在收发同一方向上完成对微波信号的吸收, 故无源雷达在反隐身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5]。

3 无源雷达探测关键技术

无源雷达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接收机主要包含两部接收天线, 其中一部指向辐射源, 主要用于接收发射机的直达波, 从而为完成目标回波分相关处理提供参考信号;另一部用来接收目标散射回波信号。无源雷达探测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3.1 辐射源信号的分析与选择

由于直达波信号的模糊函数特性决定了多普勒分辨力、距离分辨力、旁瓣水平以及模糊间隔, 故无源雷达的设计首先要选择、确定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典型的辐射源信号的模糊函数应近似于理想的“图钉型”, 即在多普勒和距离的二维域上没有较高的旁瓣电平, 常用的辐射源信号如表1所示。这些信号的调制模式固定, 无法同时满足无源雷达对辐射源信号的要求。另一方面, 为提高系统对目标的跟踪精度, 需增加辐射源的个数, 在选择数个辐射源时, 需要综合考虑辐射功率、空间布局和瞬时带宽等。

3.2 信号同步技术

为了使无源雷达探测系统发挥其优越的探测性能, 必须使系统与辐射源信号特征实现同步和匹配。而对实际的探测系统而言, 设计者往往只能获知辐射源信号波形的某些参数, 其余参数需通过估计得到。在无源雷达探测系统实际工作时, 首先需经过频率搜索和空域滤波获得直达波的信息, 再利用以上获得的频率信息和发射脉冲实现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 最后通过天线波束形成完成空域同步。

3.3 直达波信号的提取技术

无源雷达探测系统中通常设置参考信道, 其接收天线直接指向辐射源发射站。参考信道所接收的直达波信号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侦察信道所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中含有大量的直达波信号, 一般情况下, 其功率大于杂波功率, 应采用对消算法去除直达波信号, 因此需要纯净的直达波信号作为自适应对消算法的参考信号;目标回波信号中含有功率较强的杂波信号;采用对消算法去除杂波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直达波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直达波信号为空时二维相关检测提供参考信号。

然而, 在传输过程中多径杂波必然会混入直达波中, 因此需要有效抑制多径干扰。目前提取直达波的方法有空间投影法和盲均衡法。空间投影法是通过将参考信道的接收信号投影到与多径杂波正交的子空间上, 达到提取直达波信号的目的。这种提取直达波信号的方法缺点在于计算量大。盲均衡法主要依据辐射源波形所具有的恒模特性实现对直达波信号的提取。这种方法简单且利于实现, 缺点是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4 微弱信号的检测技术

无源雷达探测系统中的目标信号检测是通过相关处理 (即匹配滤波) 来实现的, 其过程为:在最大限度的抑制杂波后,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 需要采用长时间相干积累技术以达到有效检测所需的信噪比和信杂比。此外, 研究者们针对目标回波信号的特征, 提出了基于循环相关谱的检测技术。然而, 所有尝试对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十分有限, 使得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缓慢。

3.5 参数估计技术

在检测到观测区域中的目标后, 需要估计目标的距离、空间位置和速度等参数。参数估计的原理如下:主要通过回波信号的时延估计距离, 由目标回波的到达角估计空间位置, 由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速度。目标到达角的估计技术由基于幅度和相位估计的方法发展到基于空间谱估计的方法。现阶段主流的时延估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高阶统计量的方法、时频分析法、广义互相关法和基于循环谱分析的方法。近几年, 融合多维域和多种特征的处理方式逐渐成为热点, 通过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参数估计的精确度。

4 无源雷达探测系统新技术

现阶段无源雷达探测系统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这一技术领域中的许多新技术尚有待大家进一步开发。

4.1 多频段辐射源的融合

辐射源信号和接收信道的时变特性使得目标检测过程同样具备时变特性。为增加检测鲁棒性、克服目标检测的不确定性, 未来可采用多频段辐射源协同探测的方式, 利用多频段的探测结果, 进行参数融合等信号处理, 从而得到完整而准确的目标特性信息, 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探测。

4.2 杂波建模与杂波抑制

侦察信道所接收的微弱目标回波信号通常被强地、海杂波所淹没。现有的去杂波算法主要针对不具有多普勒频移特性的地、海杂波, 而实际的地、海杂波情况更为复杂。未来可采用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等更为先进的算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4.3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的精度直接决定了目标定位的精度。而采用多信号进行目标定位或多目标的定位问题更为复杂, 在实际目标探测中还需实现时延、方位和多普勒频移等参数间的匹配。现阶段主要存在两种解决方法匹配算法和参数联合估计法。前者首先通过单参数估计算法得到目标回波的参数, 而后再选择适当的匹配算法实现目标回波多参数之间的匹配。然而匹配算法需要在较高的信噪比下实现, 故该算法的实用性不强。而后者可同时得到目标多个特性参数的估计值, 故可有效实现目标的精确定位,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4 无源定位技术

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基本定位算法包含椭圆定位法、双曲线定位法等。然而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 各定位参数的测量值表现出不同的误差特性, 因此采用的定位算法具有不同的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种算法都各有利弊, 仅依赖单一定位算法几乎不可能取得最优定位性能。此时, 混合定位方法应运而生。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组合定位可吸收不同定位方法的优点, 利用多种定位信息, 提高了信息的饱和度, 这是定位研究的新趋势。

5 总结

无源雷达探测系统利用外辐射源 (包括照射雷达的发射信号、存在于空间的各种无线信号等) 的信号, 将目标散射回波信号与外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后得到目标信息, 从而完成对目标的检测、定位和跟踪。此类雷达具有优良的四抗能力和隐蔽性;无需配置发射机, 可完成低成本的便携装备;无需考虑能量覆盖的设计, 故不存在理论上的探测盲区。发展新体制多基地无源探测雷达, 适应未来战场的信息探测需求, 已成为我国军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曼青.数字阵列雷达及其进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 (1) :11-16.

[2]张祖稷, 金林, 束咸荣.雷达天线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王党卫, 王少刚, 关鑫璞.超宽带雷达及目标识别技术研究发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7, 21 (3) :157-164.

[4]方棉佳, 田波, 冯存前.超宽带新体制雷达的军事应用潜力及局限[J].电子对抗, 2002, 17 (6) :8-11, 2008.

[5]张锡祥.新体制雷达的对抗与发展及其干扰统一方程[C]//航天电子信息配套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2005.

双基 篇2

“两基”迎国检资料准备自查报告

为做好 “两基”迎国检工作,确保我校“两基”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绵阳市“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我校在近日对本校“两基”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两基”工作,在“两基”工作开展之时,我校就制定了以校长王勇同志为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后勤、教科等部门组成的“两基”工作小组,切实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抓好“两基”各方面工作。在上级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通过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两基”资料。做到:不拖拉,不懈怠,高质量的做好双基资料准备工作。

二、资料准备情况

我校共组档包括综合卷、领导管理、普及程度及扫盲工作、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学校管理八个大项共110余盒资料。其中:

1、普及程度资料

普及程度资料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2008-2009学年度、2009-2010学年度、2010-2011学年度的各项资料已基本就绪。确立了控挫保学长效机制,绵阳市新皂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随班就读工作认真扎实,残疾儿童入学率均

达到指标要求。

2、教育经费情况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无侵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和向学校违规收取或者摊派费用情况。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本项目资料基本完备。

3、教师队伍。

按照省定编制及结构要求配备教师情况,无有编不补、占用挪用编制问题。校长和教师培训情况及教师学历合格率、职称结构、校长岗位培训率均已“两基”国检要求。

4、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生活用房、功能用房配备基本完整。我校是灾后重建学校,所以无危房情况。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情况良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无大班额情况。

5、教育质量。

学校按国家和省课程计划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认真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注重收集过程资料。

6、学校管理。学校常规管理及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良好。认真做好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认真仔细的自我检查,我校发现我们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生均图书量未能达标。现有图书6000余册,不能达到国家

有关标准。

2、综合类资料缺少图片资料

3、骨干教师培训资料混杂,需待整理归类

4、各功能室虽已完备,但缺少图片及文字说明

5、校园文化建设欠缺图片资料,需要添加

6、厕所建设方面的有关材料未装入档案

7、学校安全设施配备附表未装入档案

8、个别文件盒内缺少综述材料或者综述材料模糊不清

9、个别文件盒内目录不齐全,需要整理。

通过自查,我们认识到在“两基”资料准备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将认真的进行反思,研读有关文件,切实抓好自查之后的整改工作,把“两基”资料准备工作抓好抓实。

绵阳市新皂小学

加强双基 强根固本 篇3

为落实安全责任,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安全监管执法,切实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福建省安监局将2008年作为“双基”建设年,并印发了《福建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了2008年“双基”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

一、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重点是:

1、推进全省监管机构队伍建设。

2、加强安监队伍内部建设。

3、全力推进执法队伍人员到位。

4、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

5、规范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管理。

二、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重点是:

1、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

2、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安全监管各项规章制度。

3、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台帐及登记簿册。

4、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力怯》(国家安监总局第15号令)和省政府《关于同意委托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权的批复》的规定,县(区、市)安监局要全面启动委托乡镇执法工作,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应当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委托执法工作。

5、逐步将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触角延伸到村和社区。

三、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和制度建设重点是:

1、全力推动《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出台。

2、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

3、建立安全生产情况预警通报制度。

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基础工作

1、要依照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福建省安监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的规定,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及工作程序,认真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重大事故隐患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加大执法力度,该处罚的依法处罚,该停产整顿的停产整顿,应当提请关闭的坚决关闭,提高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

2、加强对乡镇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的指导、检查与监督,研究制定《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工作规范和制度》,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委托执法行为。

3、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

4、加强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和分析工作,各级安监部门必须明确本单位负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的具体科(股)室和负责执法统计人员,保持执法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并及时认真做好执法统计与分析工作。

5、抓好执法队伍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五、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与日常管理

重点是:

1、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工作。

2、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

3、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4、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阡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抓好“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落实,督促监管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事故隐患整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六、加大安全宣传与培训力度主要是:

1、根据国家和省里的部署,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和“双基”建设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一系列宣传括动。

2、继续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和安全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阵地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运用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及媒体通报本地区安全生产有关情况。

4、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各设区市及县(市、区)安监局要明确负责政务信息工作的分管领导、机构及具体人员,准确及时向省安监局报送政务信息。

5、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

6、督促企业和安全培训中介机构,依法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和岗前、转岗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尤其是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七、建立和完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主要是:

1、加快全省应急救援机构及队伍建设。

2、研究出台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

3、构建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及事故预警体系。

八、落实“科技兴安”,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1、加强我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全面启动矿山实验室、非矿山实验室和职业危害实验室的建设。

2、全力推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力公自动化建设。

3、积极推广运用先进安全生产科技技术。

4、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进长途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使用GPS或行驶记录仪监控系统。

中职英语“双基”教学刍议 篇4

一、中职教育的定位及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它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 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 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 主要由中等专业学校 (简称“中专”) 、技工学校 (简称“中技”) 、职业高级中学 (简称“职业高中”) 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简称“成人中专”) 等实施, 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 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 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在我国中职教育中, 英语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侧重于基础文化素质的需要,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然而, 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性, 决定了其学生素质难免先天不足, 在英语方面明显存在如下问题。

1.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很多中职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读写都有困难, 语法掌握更不扎实, 根本达不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单词和语法知识掌握的要求。2009年秋, 我校对全体入学新生三百余人进行了英语摸底考试。试题从完整书写二十六个英文字母 (占26分) 到基本的语法, 满分为一百分。结果总分在26分以下的超过20%, 这就是说连二十六个英语字母都没有完全掌握的占到了五分之一, 及格率也不足百分之二十。

2. 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 自信心不足。当问及是否喜欢学习英语时, 认为喜欢的学生仅有30%, 课堂上能积极互动的学生不足10%, 而在问及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因素是什么时, 70%的学生认为没有兴趣, 90%的学生有畏难情绪。

3. 中职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倾向。选择上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他们认为学不学文化课无所谓, 加上初中阶段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 所以更不想学了;更有甚者干脆不学, 说早知道要学文化课就不来上中职学校了。在他们看来学文化课是上普高、考大学的事, 上中职学校只要把专业技术学好就行了。

4. 小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态度尚端正, 但学习方法欠佳, 进步不明显, 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都比较差。虽然他们很想提高成绩, 却苦于无从下手。

以上就是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许多教师常常对此感到无奈, 认为学生基础太差, 实在没办法教。然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中职英语教师, 我们应停止对学生的抱怨,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同时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仔细研究、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反思

1. 英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中职英语教学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一些学生不想学习英语是因为他们认为来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专业、学技能, 英语对专业学习没有帮助, 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如国际贸易、计算机、船舶水手及机工等还要求必须掌握较高的英语水平。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不仅要纠正学生学习英语“无用论”的思想;而且英语教学必须注重与专业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专业英语课程、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编写英语教材等方法, 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如在英语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有意识地穿插一些专业词汇, 还有英语应用文写作、英文履历填写等;在课堂内容教授上, 可尽量补充一些贴近当今青年学生生活且趣味性较强的内容, 努力使课堂充满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 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重要性的认识。

2. 中职英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 在我国学习英语大都在我们的母语———汉语语境中进行的, 在缺少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 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做底蕴, 无论用什么方法, 在短时间内都很难达到应用的能力。中职学校英语课程开设的时间一般仅为一学期或一学年, 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好, 加上学习时间又短, 要真正使他们达到应用的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 要改变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就应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是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制定目标要看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如果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还是应该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因为这可以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和深造提供契机, 毕竟受教育是每个人终生的事情。

3. 要厘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学什么英语, 只有深入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仔细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笔者认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 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 如进口仪器设备说明书和使用手册, 国际通用技术标准, 正在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还有现代信息社会, 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机沟通能力成为必备的职业素养, 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 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 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都可纳入中职英语的教学内容。然而, 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 在中职学校英语课堂上, 学生的普遍反映是: (1) 音标不懂, 单词不会念, 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读不下来; (2) 词汇量太少, 记不住, 今天背了, 过两天又忘了; (3) 一篇文章, 单词看不懂, 句子不理解, 连大意都不知道; (4) 语法一塌糊涂;等等。由此看来,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片面强调能力显然犹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 在强调能力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和弱化知识, 不能颠倒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否则就会本末倒置。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知识能力” (Knowledge Ability或K-ability) 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力, 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是一种稳定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其他能力;其他能力可以增加, 可以减少, 可以消失, 但是知识能力是稳定的。因为有知识才有技能,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 技能离不开知识。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应切实加强“双基”方面的教学。

三、加强中职英语“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1. 要正确理解“双基”的内涵。

“双基”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代的“双基”不仅涵盖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包含了“基本的学能”, 即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双基”在内容选择上也要适应终生学习的需要, 而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和谐发展是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技能训练应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 基本技能训练又能促进基础知识的巩固。过去的英语教学往往重知识轻能力, 而现在的英语教学又有重能力培养、轻知识传授, 或重听说、轻读写的倾向;因此, 重新审视“双基”教学, 需要我们纠正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 要求我们把传统的“双基”与现代的“双基”整合起来, 切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 中职英语必须切实加强“双基”教学。

笔者认为, 英语教学中的“双基”最关键的应该是基本词汇及基本语法。它们是学习英语金字塔的底层。这两项基础没有打牢, 根本谈不上什么能力、什么素质。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双基”, 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语言素养的顺序循序渐进, 把中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能力”建立在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之上, 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成效。开学伊始, 我们就应通过摸底考试调查, 切实了解新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后从基础开始, 夯实学生英语音标、语法基础知识。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在笔者上第一堂英语课时, 全班就有90%以上的学生说不会音标;由此可见, 我们不能把这些中职学生当作一个已学了三年的senior student来对待, 教师应真正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他们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查缺补漏, 尽可能地夯实学生的音标、语法基础, 使他们敢读、敢说, 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树立他们对学习英语的信心, 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 从而引导和培养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3. 重视基础知识的滚动积累, 为技能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和技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现在很多论著、很多学者都把知识、技能统统算做技能, 或者统统算做知识, 我们也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双基”的培养, 侧重语言的理解性输入。试想, 如果教师不讲语言点, 不讲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 而一味地让学生演练, 那么学生拿什么来输出呢?不难理解, 只有量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 才会有质的飞跃。学习英语也是如此, 即首先要学好基础知识, 因为基础知识为思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即“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因此,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我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 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要注意词汇和语法的灵活运用, 兼顾其它方面的训练, 多听、多背、多读、多写, 力求学生做到学得活、记得牢、觉得透,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方法指导, 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教法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 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收效显著;2009年1月, 笔者任教的班级在参加国家海事局举办的2009年第1期 (总第47期) 海船船员适任统考中, 英语单科一次性通过率高达72.7%, 在全国名列前茅。

四、结语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 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存在薄弱的一面, 英语教学现状发人深省。教师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 从教学实际出发, 时刻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改进英语教学模式, 努力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为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水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相信, 只要教师真情对待学生、用心对待教学, 中职英语教学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1.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双基考试题 篇5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续深化集团公司“012345”

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即“012345”表示:安全零理念、一号工程、双击建设、三项机制、四大体系、五自管理。

2、隐患整改的“五定”原则: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

3、“双基”建设:即基层建设和基础建设。

4、基层建设要突出组织建设,按照机构要健全,职能要强化,人员要配齐,管理要到位,考核要严格,的要求,配齐

配强基层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精干、高效、专业化的基层管理队伍。

5、基础建设的重点是抓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高,抓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抓建章立制、抓安全投入。

6、五自管理(双基管理目标):一是公司安全自主;二是系统安全自控;三是部门区室自治;四是班组安全自理;五是员工安全自律。

7、安全管理“十个零”:安全工作零起点、责任落实零距离、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

8、“双基”五化指的是:常态化建设、动态化管理、精细化要求、专业化检查、责任化落实。

9、三述、三化、一确认指的是:三述;系统描述、岗位表述、手指口述;三化: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一确认;现场安全确认。

10、安全环保五个零为: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一级非伤亡及上事故为零;工程项目建设事故

为零;一般环境事件(IV)为零。

11、坚持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严禁擅自离岗、脱岗或不按规定请销假。

12、坚持推行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严禁领导不重视、干部走形式,职工不执行等现象发生。

13、坚持“三述三化一确认”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生产岗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

发生。

14、员工自律:即着重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在员工中以开展“员工安全之星”、“安全标兵”评比活动为载体。

促进员工争当无差错能手,无事故标兵,遵守行为规范,实现员工自律。

15、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现制度流程化、工作标准化、管理人性化,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严格考核。

16、区室、班组建设。班组是安全管理最基层的单位,是安全管理的特殊地带,班组建设要适应《安全生产法》要

求,建立以安全管理为首要任务,具有良好安全生产意识,业务精良,恪尽职守的班组长队伍。完善区室主任、班组长选拔使用办法;区室主任、班组长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细化安全、技术、质量、成本管理措施,推动班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由注重“生产型”转为注重“安全生产型”。同时,要赋予相应的权力,给予相应的待遇,保证其认真履行职责。

17、职工队伍建设。开展职工“自律”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相互保安的能力。各单位必须按照《安

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的要求,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培训,特别是“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要逐步规范公司用工制度,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性。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8、“双基”建设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1)、坚持人本管理,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2)、强化制度建设,推进责任落实,促进安全长效机制形成。(3)、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

(4)、加强区室、班组建设,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5)、依靠科技兴安战略,实施管理创新,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6)、推行精细化管理,创建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19、基础建设和基层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答:(1)基础建设的重点是抓公司安全标准化,抓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高,抓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抓建章立制,抓安全投入。

(2)

1、技术队伍建设;

2、区室、班组建设;

3、职工队伍建设;

4、安监队伍建设;

5、培训机构建设;

6、群众安全队伍建设

20、隐患排查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1)要加强剖析式随机式检查;

(2)要加强管理机制运行检查;

(3)要加强岗位安全预知预控;

(4)要加强排查问题分析;

以趣促学 夯实双基 篇6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问题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帮助他们过好夯实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顺利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以趣促学 ,主动求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最好的老师”,故有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

化学是初中新开设的学科,对学生充满可新鲜感和诱惑力,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而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

接触化学,开始对化学颇有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需识记的知识的确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让学生很难记住,往往学生就会把化学认为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的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如“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氢一氧二为标准,单质价态总为零。”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例如:在制取“氧气”这个课题中,做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中要掌握好实验步骤的顺序:〈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3〉将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气体〈6〉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讲解完后我们可以用语音记忆法“茶庄定点收利息”使学生可以很快的掌握下来。并能完整地说出每个字相对应的操作。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十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义务教育的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4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2个家庭小实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同时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物质变化的事实,掌握物质的性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二、夯实双基,提升能力

在课堂中注重“双基”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初中化学里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基本计算和化学实验组成。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加强“双基”知识训练,提高学生能力。在设计习题时,多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选择有代表性的题型应用。面向优、中、差三类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裂推进,从而达到精讲精练,让各层学生掌握好基础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学习,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可以减轻学生搞题海战术的负担,又使学生掌握好知识并延伸。

语文课,要重拾“双基” 篇7

笔者认为, 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 应该重拾“双基”, 打牢基础。

一、不要虚化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 不少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把目标设置得过高、过多、过虚, 尤其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设置不明, 导致实施过程中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被冲淡、或被虚化、或遭冷落, 特别是最应该落实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没有得到落实, 一堂课下来, 看不出有什么教学效果, 连起码的一课一得都达不到, 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 看不出是什么课, 是哪一课时的课, 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 失去了明确的目标。

我们知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提倡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 它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 但也绝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虚化或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与基础, 是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目标,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 我们要把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性任务落到实处, 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二、不要回避训练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 然而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刻意回避“训练”一词, 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 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三维目标的落实,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 有的教师认为, “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 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 课堂上很少进行, 甚至不再进行“训练”, 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 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 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如此, 新课程实施至今, 仍有许多课, 尤其是公开课,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处理比较欠缺, 教者大多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 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 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 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 往往一堂课下来, 学生做作业还要另外补课。这种“上课努力体验, 下课加班训练”的现象, 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进步, 而是一种倒退, 是对新课程中核心内容的误解。难怪有关专家提出警醒:“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 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 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 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出现。”我们说,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 是人文性的载体。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忽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课堂教学就会内容空洞, 学生就会难以把握, 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试想, 如果学生字不认识、不会写, 词不懂意思, 课文读不流畅,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成了空架子、花架子?等到某天蓦然回首时, 人文性的博大精深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如果说过去我们把语文教学目标锁定在“应试”上, 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为最高权威, 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必循语文知识的规矩, 亦步亦趋, 稍有背离, 则严惩不贷是不科学的做法, 那么, 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离开语文教人文、只有感悟少见训练, 对训练像瘟神一样避之的行为亦是矫枉过正。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训练必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练育之成功。”叶老的话道出了“训练”的真谛:学校之所以设置语文课程, 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使之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终目的。换言之, 学生要学会阅读, 学会写作, 就要进行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作文训练, 舍此而外, 别无他途。我们应该看到, 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宜于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的, 因此,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训练都是必要的。

众所周知, 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文素养, 甚至制约着他们的终身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从何而来?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 在“训”中引导, 在“练”中落实。叶圣陶老先生曾深刻地指出:“训练训练, 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 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 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 固然极为重要, 而督促学生认真练, 经常练, 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然而,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却惧于“练”, 怕“练”花费时间, 失去人文, 成为落伍, 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程之嫌。于是, 在表面的热闹中, 抛弃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殊不知习惯的形成、基础的奠定非一日之功, 非动动口就行, 它需经重锤敲打, 扎实训练。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就拿写字来说, 如果不训练, 就不能熟练地写字, 就写不出漂亮的汉字;假如训练程度不够, 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习作为例, 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 就不能自如地习作, “熟能生巧”就是这个理。因此, 语文教学仍要抓牢“训练”这根缰绳, 不能让“人文感悟”信马由缰, 该读则要读, 该背则要背, 该练则要理直气壮地练, 因为这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根”, 有了“根”, 才能让语文人感到“支撑”牢固, 内心踏实, 有“安全感”;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得更宽、更广, 才能使语文学习更实在、更有效;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当然, “训练”也要讲究方式与艺术。就“训练”而言, 大体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 学生没有训练经历与感受的“无训练”;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 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 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的“无训练” (此“无训练”非彼“无训练”)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 是一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训练”, 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境中的“有机训练”, 反对的是机械的、无效的训练。

三、不要讳“讲”如深

我们在感受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的同时, 亦感到不少教师讳“讲”如深, 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 让学生活动, 让学生探究。因为在不少教师、专家的心目中, 语文课上, 教师的讲越少越好, 不讲更好, 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 是语文课改的大忌, 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他们认为, 要落实新课改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 做到少讲, 甚至不讲。听课中,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 却少有学生的诵读, 少有学生的练习, 少有教师的课文解析, 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 完全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表面。试想,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或许精彩迭出, 但它一定缺少深度, 一定没有内涵, 长此以往, 语文课就会变得空洞, 就会华而不实, 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那么, 是不是一堂课, 只要老师讲得多了, 就铁定差;讲得少, 甚至不讲, 就绝对没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 甚至束缚了不少教师的手脚, 致使他们“不敢多行一步路, 不愿多说一句话, 唯恐让他人笑话了去”, 处处谨小慎微, 患得患失, 一节课下来, 汗涔涔, 心慌慌, 意糟糟。试问, 这算什么课改?简直就是在受罪, 受窝囊罪!此种感觉、感受想必凡处过一线教者都曾有过。那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请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 务必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所以, 教师并不是不能讲, 不要讲, 而是要精要地讲, 再说, 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 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 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 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可以说, 没有教师的讲, 学生就如同在平地上兜圈子, 因为没有经历跋涉和历险, 所以就没有智力加工的过程, 就没有情感体验的高峰, 更没有领略到知识世界的美妙风景。由此看来, 阅读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 品读、细思、揣摩、体悟, 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 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品, 该朗读的地方还它个朗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 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这种讲绝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繁琐分析, 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既要尊重学生, 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 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果学生忽略了, 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 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 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 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 无论是怎样的课改, 要扎实“双基”, 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 且要大胆去讲, 放开手脚去讲。不过也要切忌天马行空, 东拉西扯, 要力求精要, 一语中的。行文至此, 笔者耳边不禁想起了一位教育长者的叮咛:中医之道, 在于调理;语文之道, 在于有度。说到底就是要尽量把握好讲的“度”。

四、不要淡化积累

积累, 需要读背, 需要反复练习, 有点强制的味道, 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偏差, 使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那么理直气壮, 且有淡化苗头。试想, 若没有足够量的积累, 学生的“双基”怎能扎实, 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其实关于语言积累, 古人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 如“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 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积累, 而下笔千言, 出口成章, “倚马可待”。用哲学上的话说, 叫量变引起质变, 没有厚积, 哪来薄发?因此, 作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的语文, 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

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塞源而欲流长”, 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少、慢、差、费”。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不应在“流”上下功夫, 而应在“源”上作文章。记得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有句名言:“教师平时只管‘布云’, 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所谓“布云”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积淀语感, 它是吸收, 是输入。所谓“下雨”是指学生能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准确流利地表达, 是运用, 是输出。若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中不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怎能指望有雨落下来?没有足够量的语言积累, 如同空中没有几块云, 想人工降雨都不行。

五、不能缺少实践

新课标强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 丰富语文实践的经历, 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如有教师教学《鸟的天堂》, 就捕捉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听写词语———为学生积累语言;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规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表演“记者采访”———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体验语言, 使课文语言得到活化、转化、吸收和运用;回家作业“当导游”———用上听写的词语、积累的语言。

同时, 我们还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变封闭为开放, 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 变读书、答问等单调的课堂形式为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不过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枯燥机械式的课堂训练, 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 包涵着学生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 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如何抓好初中数学的双基教学 篇8

一、努力弄清初中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 寻找合适的教学决策

㈠造成分化的原因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2.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 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指导学生平时学新课做到五个步骤。即自主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小结——课后作业——海外拾贝。章节学完后注意两点:⑴.厚书变薄书, ⑵.薄书变厚书。

3.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教学学习要求。

少部分同学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增多, 很不适应, 还需要老师对同一个知识点反复“炒”的地步, 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造成两极分化。

㈡为防止严重分化所应采取的相应教学决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重点题、难题做笔记, 对错题进行整理, 小组共同探讨难题) 。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结合生活实际, 数形结合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做好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㈠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2. 学生自学能力差。

3. 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

4. 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 不复习不练习, 抄袭应付了事,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5. 不重视考试, 缺乏竞争意识。

在他们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 久而久之, 先是厌恶, 而后放弃, 为了要应付考试, 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 硬着头皮去学, 死读死记不求甚解, 或干脆放弃不学, 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才导致了他们成绩一差再差。因此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成为提高数学的双基教学的大事。

㈡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⑴.教学时, 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

⑵.应加强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 让教学生动、有趣。

⑶.注重情感教育。

⑷.对后进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开设学习兴趣小组,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努力进取, 积极向上) 。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注意难易程度, 要注意加强后进生的辅导、转化, 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

⑵.对后进生解答问题时, 要注意启发,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⑶.对后进生要“爱”字当头, “严”字贯其中, 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认真把好考试关, 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 让他们体会成功与被赞赏的快乐, 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 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因材施教, 分类推进,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 以大纲和教材为准, 夯实基础, 重视训练, 同时, 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 做到精选、精讲、精析、精炼, 不搞题海战术。备课时, 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双基 篇9

1.课改后“双 基”的发展过 程

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我国当代数学教育的特色和经验,“数学双基教学”即是对这一特色和经验的概括,有深刻的中国文化底蕴。

2001年《数学 课程标准 》 ( 实验稿)【下面简称“课标2001版”】坚持、细化双基,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由于更多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两个维度的目标达成,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者弱化了双基教学。2011年,新课改进入第二轮 阶段 , 《数学课 程标准》(2011年版 ) 【下面简 称“课标2011版”】中坚持、发展双基,进一步强化了三维目标,这不仅赋予了“双基”新的内涵,而且实现了由“双基”目标向“四基”目标的转变 , 即要求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双基”成为“四基”的发展过程。

2. 发展“双 基”是当 下落实课 改的重要支撑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基”视角,如何正确把握“双基”和“四基”的内在关系,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逐步形成“基础+创新”的优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 如何在不同的课型上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如何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平衡?“基本活动”的界定是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 这些既是小学数学“双基”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只有重视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反之,将会出现课改理论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3. 发展“双 基”是达 成新增“ 两基”的基本保障

张奠宙教授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是“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这里的数学基础是: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发展是指:提高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双基”重视培养小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关注学习兴趣和数学意识,为小学生积累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没有基础,发展只能是空想,如空中楼阁;没有发展,基础只能是徒劳,如竹篮打水。

二、发展“双基”的教学整合

1.接受学习 和探究学 习结合

接受学习是以听讲和练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突出教学的结果为标志。探究学习以体验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突出学习的过程为标志。周玉仁教授说过:“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其功能, 两种形式不可偏废,切勿提倡一种而否定另一种。”新课改的突出特点是提倡探究学习,但并不否定接受学习。课标2001版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标2011版修改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表明:教学中, 我们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客观地将这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寻求平衡、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 (1)观察讲解:认识点、棱、面。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采用接受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面、棱”的定义。 (2)猜想验证:探究面的特征。猜一猜,面有什么特征?怎样验证? (3)拼装推理:发现棱的特征。提供学具:小棒若干。选一选,搭一个长方体框架。①你发现棱的特征了吗?②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你的发现吗?(4)列举分类:迁移正方体的特征。(5)变化想象:感悟图形间的联系。动画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长方体变成长方形、线段、点。

这一教学,既是模仿、接受的过程,也是感悟、创造的过程,又是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它实现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以自主建构为核心的探究学习的和谐统一。

2.“基点”回溯和 过程展开融 合

注重过程的教学是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如果学生不经历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等活动,不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就很难达 到“知其然 ”且“知其所 以然”。但过度关注过程和活动,一味追求课堂中的“动”,双基又难以落到实处。所以,从数学概念的“基点”出发,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应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接地气、通智慧”的教学境界。

例如,“认数”的教学。从“数小石头”开始,渗透进位思想“以一当十”。呈现小石头、小棒、计数器、阿拉伯数字等计数工具,让学生在追溯知识演变的过程中体验计数方式的简化,感悟数学的智慧,深入理解“十”这个计数单位和“以一当十”的内涵。

回溯知识的生长过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经验,反映数学本质,不仅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更重要的是能降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难度,更易于掌握双基。

3.记忆理解和 变式演练 并存

只有良好的数学记忆,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没有记忆,一切理解都谈不上。特级教师陈守礼先生指出:“数学双基中最基础的部分要变成条件反射,就像肚子饿了想吃饭。”小学数学中, 许多结论必须准确记忆、快速反应且能熟练运用。如九九乘法表的背诵与运用,图形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圆周率的倍数结果等。但是,过度的记忆、重复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变式演练无疑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金钥匙”!从学生熟知的原始问题开始,通过一系列“梯度合适的”“小变化的”题目过渡,最终解决学生不熟悉的、有难度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变式。每一个变式,都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既能夯实基础,又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一个个上升的阶梯。

郑毓信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入适当的变化,但“求变”则又为了“不变”。这也就是说,通过恰当的变化与必要的对照以突出其中的不变因素。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理解和变式演练是和谐并存的,记忆是理解的基础,理解促进记忆,“重复”通过变式得以发展。

4.熟能生巧 和创新思 维贯通

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傻练。熟练是理解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李士锜教授认为:熟能生巧是一条掌握“双基”的途径,但“熟”并非一定能生巧,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反省。“巧”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的“巧”可以理解为学会某一知识或某一技能,而高层次的“巧”可以解释为向创造发明提供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高层次的“巧”, 打通“双 基”和创 新两者间 的思维通道, 开辟发展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

例如,《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教师先让学 生在1~6乘法口诀 的基础上,主动探究、编制口诀;接着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初步记忆口诀;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练习, 进一步熟练记忆。如:同桌、师生对口令;比一比,看谁算得快:一首七言古诗一共有几个字?2月份 (4个星期 )有几天 ? 从拓展练习5×7+7=6×7=42、3×7+6=4×7-1=27的算法, 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5.基本思想和 数学文化共 生

学习了语言更善表达,学习了艺术更会观赏,学习了数学应更会理性地思考。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理性的精神,蕴含着数学文化。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中,当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和谐共生时,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小明要在自己一米内找宝藏”的情境出发认识圆。以“什么是圆”“为什么是圆”“怎么画圆”几个问题展开,层层深入,理解“圆,一中同长也”的特质。峰回路转,用科学思想质疑:“小明的宝藏一定在地面吗? ”将课内问题延伸到课外……最后,让学生观察、欣赏生活中的圆,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建构于学生脑海、浸润于学生心间。如此,“圆”文化的渗透就像泡功夫茶一样, 香味慢慢蔓延,让学生回味无穷。

6.学习情感 和数学智 慧互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和认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影响着人的行动和选择。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会给学习带来障碍。课标2001版和课标 (2011版 ) 中的三维目标都有“情感”这一核心词,可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的重要性。“情感”和“智慧”这两个元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应答、相互融合,并在它们的互动与对话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知识、培养情感、形成智慧的动态过程。

语文课“:双基”不可随意抛却 篇10

在改革之初, 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把目光投注到课堂形式的变换 (这似乎也是一切改革的首径之路) , 而忽视了一些基本的东西, 比如:最最基础的“双基”正在其列。时下, 不少公开教学就凸显这一问题, 甚至随课堂也或多或少地出现, 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热闹有余而内里不实的虚浮现象, 让听者深感虚华浮躁, 进而产生对这一堂课学生到底干了些什么、学了些什么、实质应该干些什么、学些什么的困惑。

当然,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是形式, 变总归比不变强得多。这话固然有一定道理可言 (仅限于改革起始阶段) , 但我想, 新一轮课改落实在课堂上绝非从形式上简单、机械、幼稚地为了改革而盲从。因为此次毕竟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强基固本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在此阶段无论怎样, “基础”二字是脱离不了的。丢掉了基础, 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忘记了教学的“根本”。一个没有“根本”的改革, 试想它的前途会怎样呢?因此,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 “双基”不可随意抛却, 应该将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那么,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

一、不要虚化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 不少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把目标设置得过高、过多、过虚, 尤其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设置不明, 导致实施过程中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被冲淡, 或被虚化, 或遭失落, 特别是最应该落实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没有得到落实。一堂课下来, 看不出有什么教学效果, 连起码的一课一得都达不到, 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 看不出是什么课、是哪一教时的课, 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 失去了明确的目标。

我们知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提倡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 它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 但也绝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虚化或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与基础, 是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目标,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 我们要把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性任务落到实处, 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二、不要回避训练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 然而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刻意回避“训练”一词, 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 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三维目标的落实,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 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 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 课堂上很少、甚至不再进行“训练”, 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 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 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 新课程实施至今, 仍有许多课, 尤其是公开课,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上比较欠缺, 教者大多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 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 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 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 往往一堂课下来, 学生做作业还要另外补课。这种“上课努力体验, 下课加班训练”现象的出现, 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进步, 而是一种倒退, 是对新课程中核心内容的误解。难怪有关专家提出警醒, “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 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 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 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我们说,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 是人文性的载体。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忽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课堂教学就会内容空洞, 学生就会难以把握, 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试想, 如果学生字不认识、不会写, 词不懂意思, 课文读不流畅,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成了空架子、花架子?等到某天蓦然回首时, 人文性的博大精深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如果说过去我们把语文教学目标锁定在“应试”上, 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为最高权威, 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必循语文知识的规矩, 亦步亦趋, 稍有背离, 则严惩不贷是不科学的做法, 那么, 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离开语文教人文、只有感悟少见训练, 对训练像瘟神一样避之的行为亦是矫枉过正。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训练必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育之成功。”叶老的话道出了“训练”的真谛:学校之所以设置语文课程, 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使之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终目的。换言之, 学生要学会阅读, 学会写作, 就要进行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作文训练, 舍此而外, 别无他途。应该看到, 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宜于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训练都是需要的。

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文素养, 甚至制约着他们的终身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从何而来?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 在“训”中引导, 在“练”中落实。叶圣陶曾深刻指出:“训练训练, 分开来说, ‘训’是老师的事, ‘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 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 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 经常练, 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然而, 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却惧于“练”, 怕“练”花费时间, 失去人文, 成为落伍, 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程之嫌。于是, 在表面的热闹中, 抛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殊不知习惯的形成、基础的奠定非一日之功, 非动动口就行, 它需经重锤敲打, 扎实训练。

课标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就拿写字来说, 如果不训练, 就不能熟练地写字, 就写不出漂亮的汉字;假如训练程度不够, 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习作为例, 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 就不能自如地习作, 俗话说的“熟能生巧”就是这个理。因此, 语文教学仍要抓牢“训练”这根缰绳, 不能让“人文感悟”信马由缰, 该读的要读, 该背的要背, 该练的要理直气壮地练, 因为这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根”。有了“根”, 才能让语文人感到“支撑”牢固, 内心踏实, 有“安全感”;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得更宽、更广, 才能使语文学习更实在、更有效;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提高。

当然, “训练”要讲究方式与艺术。就“训练”而言, 大体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 学生没有训练经历与感受的“无训练”;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 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 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的“无训练” (此“无训练”非彼“无训练”)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 是一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训练”, 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境中的“有机训练”, 反对的是机械的、无效的训练。

三、不要讳“讲”如深

我们在感受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的同时, 亦感到不少教师讳“讲”如深, 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 让学生活动, 让学生探究。因为在不少教师、专家的心目中, 语文课上, 教师的“讲”越少越好, 不讲更好, 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 是语文课改的“大忌”, 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他们认为, 要落实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 做到“少讲”, 甚至“不讲”。

听课中, 我们就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 却少有学生的诵读, 少有学生的练习, 少有教师的课文解析, 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 完全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表面。试想,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或许精彩迭出, 但它一定缺少深度, 一定没有内涵, 长此以往, 语文课就会美得空洞, 就会华而不实, 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

那么, 是不是一堂课, 只要老师讲得多了, 就铁定了“差”?讲得少, 甚至不讲, 就绝对OK?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置?这一直困扰、迷惑着广大教师, 甚至束缚了不少教师的手脚, 致使他们“不敢多行一步路, 不愿多说一句话, 唯恐让他人笑话了去”, 处处谨小慎微, 患得患失, 一节课下来, 汗涔涔, 心慌慌, 意糟糟。

那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请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所以, 教师并不是不能讲, 不要讲, 而是要“精要地讲”。

再说, 只让学生各抒己见, 而没有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 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 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 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可以说, 没有教师的讲, 学生就如同在平地上兜圈子, 因为没有经历跋涉和历险, 所以就没有智力加工的过程, 就没有情感体验的高峰, 更没有领略到知识世界的美妙风景。

由此看来, 阅读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 品读、细思、揣摩、体悟, 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 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品, 该朗读的地方还它个朗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 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这种“点讲”决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繁琐分析, 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既要尊重学生, 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 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果学生忽略了, 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 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 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 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

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 要扎实“双基”, 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 且要大胆地讲, 放开手脚去讲。不过也要切忌天马行空, 东拉西扯;要力求精要, 一语中的, 切中肯綮。行文至此, 我耳边不禁想起了一位教育长者的叮咛: 中医之道, 在于调理;语文之道, 在于有度。说到底, 就是要尽量把握好“讲”的“度”。

四、不要淡化积累

积累, 需要读背, 需要反复习练, 有点强制的味儿, 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偏差, 使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那么理直气壮, 且有淡化苗头。试想, 若没有足够量的积累, 学生的“双基”怎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提高?

其实, 关于语言积累, 古人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 如“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 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 而下笔千言, 出口成章, “倚马可待”。用哲学上的话说, 叫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厚积, 哪来薄发?因此, 作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的语文, 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

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塞源而欲流长”, 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少、慢、差、费”。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不应在“流”上下功夫, 而应在“源”上做文章。

记得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有句名言“教师平时只管‘布云’, 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所谓“布云”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积淀语感经验, 它是吸收, 是输入;所谓“下雨”是指学生能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准确流利地表达, 是运用, 是输出。若是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中不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同“千万里蓝天, 两三缕薄云”, 怎能指望有雨落下来?没有足够量的语言积累, 如同空中没有几块云, 您想人工降雨都不行。

五、不能缺少实践

课标强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 丰富语文实践的经历, 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

如有教师教学《鸟的天堂》, 就捕捉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听写词语——为学生积累语言;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规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表演“记者采访”——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体验语言, 使课文语言得到活化、转化、吸收和运用;回家作业“当导游”——用上听写的词语、积累的语言。

同时, 我们还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变封闭为开放, 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 变读书、答问等单调的课堂形式为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枯燥机械的课堂训练, 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 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 包含着学生对学习有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 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总之, “课改”与“双基”应和谐共生。教学中, 我们既不能因追求“双基”而进行机械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 也不能因实践新课程理念而热衷于花哨的形式, 要扎实双基, 追求双赢, 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珠联璧合。

参考文献

[1]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 2004 (2) .

夯实“双基”打造语文本色课堂 篇11

《看企鹅》(张建平)

师:(指图)大家排着队这样边走边看,很有——

生:秩序。

师:“秩序”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词卡)

生:“秩序”就是表示很整齐。

师:有一定的顺序这就叫——

生:秩序。

师:小光可不是这样做的,他把人家挤到旁边去了,大家喜欢他吗?

生:不喜欢。

师:大家就向他投来——(出示词卡“责备”?)

生:责备的目光。

师:“责备”是什么意思?

生:“责备”就是很怪他。

师:对了。“责备”就是批评他。一齐读读。(生齐读)

师:小光知道人家责备他吗?

生:不知道。

师:从课文中哪个词儿看出来?

生:毫不在乎。

师:对了。(出示词卡)一齐来读读。(生齐读)

师:“毫不在乎”是什么意思?

生:“毫不在乎”就是他一点儿也不看人家一眼,不去注意人家的表情。

师:再看看课文中写他“毫不在乎”的句子,一起齐读一遍。

(生齐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字词教学,有些教师认为无足轻重,简单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认读,算是“过关”。这样的学习虽然能让学生认识一些字词,但字词的意思却不甚明白。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张建平老师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秩序”的意思,这个词的音、形、义就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此时,张老师话锋一转:“小光可不是这样做的,他把人家挤到旁边去了,大家喜欢他吗?”通过这样一问,自然带出了“责备、毫不在乎”两词,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写小光“毫不在乎”的句子,学生在一问一找中不仅明白了“小光那样做是不对的”,而且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真正让学生在识字学词过程中明辨了是非、懂得了道理。整个教学过程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恰似行云流水,了无斧迹刀痕,实则匠心独运,真正将“识字与理解词义、初知课文大意”落到了实处,夯实了基础知识。

《二泉映月》(王崧舟)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走进阿炳的那个时代,走进阿炳的生活。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因为他双目失明而撞上了一摊贩摆主的水果,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生写)

生: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子时,即使他说“对不起” ,摊主也不肯放过他,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

生:我还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床,没有被子,没有枕头。

师: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受到的,那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啊!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起读。(生读,师引导学生一次一次地读课文中一段话,前后总共读了7次)

“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让他们在字里行间走上一个来回。在语文教学中,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运用、表达是终极目标。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王崧舟老师抓住课文的空白点,巧妙创设了写话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的心灵走进阿炳的那个时代,走进阿炳的生活。由于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远,学生对阿炳的坎坷经历知之甚少,王老师及时创造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场”,让学生沉浸文本,发挥想象,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潜心与文本对话,借助语言形象来感受那个时代、感受阿炳那苦难的坎坷经历,从而加深了对阿炳及那个时代的了解。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压根没有感觉到王老师是在进行读写训练,只觉得自己是在和阿炳进行着一场心与心的对话。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是巧妙、灵动而扎实有效的。学生的理解、运用、表达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小镇的早晨》(吉春亚)

师:这么美的语言,如果不把它背下来,那可太可惜了。我们来一个背诵比赛,看看是你们背得快,还是我的记忆好。

(师生各自背诵,三分钟后)

师:我已经会背了,能允许我先来背诵吗?

(师试背,并故意漏掉“沿街、一些、两座”这三个句首词语)

生:老师,你背的时候漏了“沿街、一些、两座”这三个词语。

师:是吗?

生(齐):是的,是的,是漏了词语。

师:谢谢同学们的提醒。请帮一下忙,把我漏背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这三个词都是句子的开头词语,句首词在背诵时往往容易忽略,在背诵时,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写在纸上以便提示自己,这也是背诵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果。经过大家的提醒,如果再让我背,我想一定能背得更好了,不过,我最大的愿望是同学们能超过老师,有这个信心吗?endprint

生(齐):有。

师:看谁能背这一段,背得有感情就更好了。(生个别背、全体背)

语言积累非常重要,这对学生阅读、表达和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背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如何指导学生背诵有多种方法,吉春亚老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渗透了一个抓住句首词来背诵的方法。她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上是很有章法的。首先让学生充分地读,形成语感,感受语言的美,让学生对小镇的早晨产生喜爱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份情感,当教师提出背诵时学生兴致大增,接着采用师生背诵比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在背诵中吉老师故意漏掉三个句首词语,并告诉学生:“句首词在背诵时往往容易忽略,在背诵时,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写在纸上以便提示自己。”其实这就是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果,学生背起来就有章可循。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的记忆特点,培养了背诵能力,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背书原来是这么简单。若语文教师都能像吉春亚老师那样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并常抓不懈,学生的背诵能力就能得到迅速提高,语言积累将是“春色满园”。

《第一次抱母亲》(于永正)

师:最后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写字,看看课文最后的几个字。(幻灯片出示:翻、越、疚、吩咐,重点指导“越”和“疚”两个字)

师:这里面最难写的、最不容易写规范的就是“越”“疚”两字。拿出笔来,做好准备。写好字的第一步是读帖,通过读帖来了解每个字的结构,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这是最重要的。先看,一边看一边写。一个一个字地读。第二步叫描红,用钢笔在字上描,这一步非常重要,你描多了,这个字就属于你了。(生描红)

师:足正、身直,两只脚要放平,背要挺直,描一遍。描完了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一遍,要照着字帖写,这一步叫临帖。“越”和“疚”要写两遍。(生写字)

师:谁是小书法家,到黑板上来写一写?(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写)

师:大家跟于老师写一遍。(范写“越”)这个“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要注意不要高;(范写 “疚”)“疚”字撇要长一点,有力度,捺要有脚。好,照着这两个字,再写一遍。(生写字)

师:满意了吗?不满意再写一个。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愿你们都拥有第二张漂亮的脸庞!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把字写好非一日之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常抓不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指导学生写好字是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于老师按照“描红——临帖——教师范写”这样的过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整个书写过程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每写一遍都力求美观。并对学生的坐姿、握笔的姿势和方法,及时进行提醒与纠正。教学环节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写字。

语文课应该上得简单、扎实,就是要摈弃那种华而不实的“花瓶课堂”,因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永远是学校的基本功能。打造本色语文课堂,永远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锦江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双基 篇12

2009年1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号) 明确提出“支持重庆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 将重庆安全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2009年3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支持重庆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备忘录》。这是全国惟一的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 奠定了重庆市安全生产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重要地位。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确定了“重庆大发展, 安全要先行”的战略决策。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向全市发出“带血的GDP白给也不要”口号;市长黄奇帆提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在全国排位, 不低于届时人均GDP在全国的排位”的奋斗目标。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工作的决议》, 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关于建设平安重庆的决定》《关于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 将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18个攻坚任务之一。

我们深刻体会到, 重庆发展有“两大难题”亟待破解:第一个难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关系“增长极”和“经济中心”建设的高度和力度, 与深层次体制问题相关。第二个难题是实现安全发展, 建设平安重庆, 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解决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问题;一个是彻底转变观念问题, 即要还是不要带血的GDP;另一个是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它事关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全面小康的宽度和深度。重庆要破解这“两大难题”, 特别是安全发展, 建设平安重庆、安全发展型社会必须坚持夯实安全基层基础, 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进行机制体制创新的发展战略。一是以“五个重庆” (“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 中的“平安重庆”为载体推动建设平安重庆、安全发展型社会;率先建设国家安全保障型示范区, 增强重庆安全发展功能并带动农村安全发展。二是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彻底抛弃带血的GDP增长模式, 推动重庆安全发展。三是借助机制体制创新,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不断夯实、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加快“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 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五个始终抓监管

为了建设平安重庆, 率先建设国家安全保障型示范区, 我们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做到了五个始终。

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统领全局

“带血的GDP, 白给也不要。不讲安全生产的GDP送来也不要, 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老百姓的生命、人民的生命是第一民生, 没有生命其他的什么的都不重要”, 这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多次重复的话, 重庆正是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 将安全生产当作最大的民生。民生是以老百姓的生命为本, 以人为本, 首先就是以生命为本。

始终坚持从大局谋划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安全生产应当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 (见链接) 提供保障, 这就是重庆的大局。安全生产本身就是大局的一个重要部分, “五个重庆”建设其中的平安重庆建设, 安全生产是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平安重庆”建设的目标, 重点抓好社会治安、生产、食品药品、居住、交通“五大安全”。

始终坚持党政班子齐抓共管

安全生产不怕难度大, 就怕主要领导不出面, 不重视。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营造了党政齐抓共管的大环境。

始终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

安全生产是有规律的, 安全生产从基层基础抓起, 一定是要重基层强基础, 固本强基。固本强基要靠投入, 要靠科技的力量。政府的安全监管是政府的管理行为, 它的基本规律跟经济规律一样, 有投入才有产出, 没有投入就很难有产出。安全生产投入, 会降低死亡率, 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管

有人认为安全生产讲运气, 安全生产是偶然的。不抓安全生产可能会出问题, 抓安全生产可能还会出问题, 有人还错误地认为越抓安全生产越会出问题;不开会就不出事故, 一开会就出事故。但是, 安全生产不是碰运气, 安全生产是要靠实干, 安全生产是必然因素, 不是偶然因素。

安全发展重要推手

推动重庆安全发展、加快建成国家重要的安全保障型示范区, 关键是借助机制体制创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调整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建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

重庆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安全发展的措施,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确立了建设“五个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大战略, 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安全区、放心区”, 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到2012年实现重庆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主要指标好于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目标任务。这充分体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高度重视。

强化基层基础

重庆市决定, 从2009年开始, 用4年时间不断夯实、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并确定了“一年强化、两年突破、三年攻坚、四年巩固”的总体思路和年度目标。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坚决防止特大事故发生,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进一步夯实本质安全。重庆市强调从夯实基层基础抓起, 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全市40个区县和北部新区于2010年均单独成立安全监管局、执法大队、应急中心, 1 007个乡镇规范设置安监办 (123个重点乡镇成立执法中队) , 所有工业园区 (开发区) 专门设置了安监机构。

二是足额配备安全监管人员, 全市安监人员达6 743人, 平均每个区县28人, 每个乡镇5.6人。一些村居专门配备了安全专干。探索实施安监人员特殊岗位补贴制度, 并将安监岗位作为后备干部锻炼岗位。

三是建立各级财政安全专项资金, 并逐年递增 (市级每年递增500万元、区县以200万元为基数递增10%) , 2011年, 全市各级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达7亿元。

四是投入3.8亿元为1 007个乡镇配备安全执法车1 150台、电脑2 792台、执法服装6 300套, 配齐了必需的安全监管设备设施, 基层基础薄弱状况明显好转, 基层安全监管机构进一步健全。全市所有区县建立执法大队和应急中心, 共有安监人员编制5 581名, 实有人员达6 743人, 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全面实施“从优待安”, 将安监岗位作为后备干部锻炼岗位, 对基层安监人员实施40万元人身保险, 发放平均每月300元特殊岗位补贴。大力实施“千人大培训”和“万人大培训”工程, 共培训安全监管干部2 789人, 企业负责人近3 000人。

理顺体制机制

重庆成立煤炭工业管理局, 集中央监察、地方监管、行业管理“三合一”, 理顺了煤炭行业安全监管体制。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决定》, 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 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认真实施《重庆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市政府令第225号) , 实施安全监管“失职问责、尽职免责”制度。建立了煤矿、非煤矿山等9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 健全部门协同配合机制, 有效增强安全监管合力, 制定出台《重庆市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举报奖励办法》, 开通了12350举报投诉电话。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按照2010年国务院23号文件的要求, 一是重庆市政府年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 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 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化细化量化, 明确了企业的“五个应当”“九项责任”和企业法人代表的“九项责任” (见链接) 。二是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初步完善、三年基本完善、五年全面达标”的工作目标, 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0年高危行业企业达标率已达80%。2012年, 重庆的机械和冶金行业将实现全面达标。三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和安全信用管理制度, 向社会公开企业安全等级, 并向发改委、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通报, 作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重要依据, 对企业实行分级监管。通过典型示范带动, 推进企业主体责任专项行动的纵深开展。

推进“四小”企业关闭

2010年投入18.7亿元整顿关闭“四小”企业 (小煤矿、小非煤矿山、小危化生产企业、小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1 003家, 其中小煤矿303家、小非煤矿山638家、小危化生产企业52家、小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0家。深入开展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 共查出一般隐患34万余条, 整治率97.8%;查出重大隐患320条, 整改239条, 挂牌整治81个。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大力推行安全监管执法“一规范、二分离、三分开”新模式, 全市安监处罚近8 000万元, 事前处罚近4 500万元, 占总额的56%。大力实施重点行业安全经济政策, 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投入、安全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安保互动“四位一体”的安全投融资体系,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安全投融资机制。

推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截至2010年, 全市40个区县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共有应急管理人员252人, 共投入8 500万元, 建成市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楼, 安排市级专项资金1.2亿元、区县配套1.2亿元, 建设18个区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抓住重庆统筹城乡实验试点省市的有利时机, 加快推进中国西部安全 (应急) 产业基地建设, 规划占地3 000亩、一期建设面积1 200亩, 预计3〜5年建成集生产制造、交易物流、技术研发、培训演练、信息集成“五位一体”的安全应急产业集群。

建设见成效

两年来, 按照国务院3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重庆市政府签署的《支持重庆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备忘录》要求, 重庆抓住建设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大历史契机, 着力于理顺体制、夯实基础、源头治本、重点突破, 先行先试、创新突变, 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2009年3月为界, 前后两年 (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与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 相比较, 重庆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54起、445人, 分别下降7.0%、10.4%;较大事故同比减少35起, 下降29.2%;重大以上事故同比减少3起, 下降60%。特别是2010年, 重庆首次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水上交通连续93个月、道路交通连续47个月、煤矿连续22个月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实现了“西部第一、比肩京津、全国领先”。

链接

314总体部署

2007年3月8日, 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 为重庆站在新起点、实现科学发展导航定向:

3大定位:

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1大目标: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大任务:

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

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加强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企业的五个应当

企业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应当达到的行业标准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九项责任

设备设施保障的责任、机构人员落实的责任、规章制度落实的责任、安全费用提取和保证安全投入的责任、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宣传教育培训的责任、应急救援的责任、严格执行行业安全标准化的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企业法人代表的九项责任

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级班子的“一岗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按行业部门要求抓好企业标准化建设, 确保按期达标;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负责保证本单位安全费用足额提取和必需的安全生产投入足额到位;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机构和人员配备;负责定期组织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督查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抓好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的排查、认定、分析、建档、监控、治理和核销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负责及时、准确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组织事故救援工作;承担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其他职责。

上一篇:病理/乳腺肿块下一篇:热学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