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

2024-06-19

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精选7篇)

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 篇1

学校教育的主体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对课堂的掌控, 教师抓纲务本,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展开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知识的传递, 智力的开启;依据文本的特点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 对知识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延伸, 灵活运用, 实现融会贯通, 达成升华。这是除了老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需要老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才能实现的。

课堂教学是靠师与生的互动来完成的。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包括对教材文本的研读, 教学目标的挖掘,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具的准备, 教学流程的设计, 课堂的归纳总结, 课堂效果的检查检测等环节的整合体现的。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与学呼应共鸣才是成功。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 课堂才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敢说话, 能说话, 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宰着课堂, 不少人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冠以新名词, 改头换面称之为创新。其实只是换了一件外衣, 新外表的里面还是裹着旧内容。黎世法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精辟归纳总结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成为了轰动世界的先进教育模式。可他的教学方法在他的试验点偃旗息鼓, 不得而终。“杜郎口模式”与“杨狮模式”都在造了声势之后归于平淡。说到底任何新的模式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离不开备, 讲, 辅, 改, 考, 习六大环节。无论哪一种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对象。城市和农村, 文化积淀深厚与文化薄弱地区的差别, 人文差别无不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 互联网新科技的推广应用, 教学手段的革新, 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格局, 构建新的教学常规, 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模式基础上的继承;在新科技应用指导下的创新。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是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都将成为无稽之谈。所以, 课堂教学的创新除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之外, 更主要的是人的思维新, 对新科技教学手段应用的创新, 对语言适应新环境的创新, 对新事物表述的创新等等。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就是依据学生这个教学主体, 依据教学文本, 依据教学大纲, 依据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依据变化进行创新。

新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师生角色定位上要求师生平等, 角色互换。这是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从人格与人权方面来讲的;从学生知识层面来看, 师生悬殊。影视文化, 互联网文化, 信息技术, 旅游文化, 社交等为学生传输了不少的知识。但学生的课外获取知识的差异是很大的。所以, 因材施教成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的。教学创新也必须因材而定。

课堂教学的创新在文本之外要求教师张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古往今来有理智的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更适合于今天倍受宠爱的学生脆弱的心理特征。长期以来, 传统的师道尊严一直被有些教师扣住不丢, 并对不擅师道尊严的教师说三道四, 少数家长不明真相流言诽谤“么老师管不住学生”。岂不知思路不同, 模式不同, 课堂的外在表现不同。实践证明, 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身心健康很有好处。所以, 形式上的创新得遵循学校, 教师, 学生, 家长, 社会认识的同一性。这需要宣传, 勾通, 达成共识,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的选择运用。

课堂教学的创新同自然, 社会, 科技, 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 同步发展。有创新就有改变, 有改变就有创新, 有创新就有发展。

课堂教学是意识形态的内容, 每个人的主观思想各不相同。要创新就得学习, 交流。不但要学习传统的精华, 更要认知, 肯定, 掌握, 应用新的科研成果, 新的科技产品, 新的思维方式, 新观念, 新论断, 新形式, 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概念。用唯物的, 辩证的, 发展的, 全面的眼光看世界, 才能避免一统天下的单调格局, 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课堂教学的创新要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避免用单一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千个师傅千个法, 法法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否定其它模式, 不能用一种方法针对所有学生, 所有学科。我们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差异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效果显著的教学成绩。学科特点不同, 教学方法不同, 教学创新的内容不同。

要避免用静止的思维面对学生。大纲变了, 文本变了, 环境变了, 对象变了,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了, 教育者的思维也应当因变而变。一层不变会阻碍教育的创新, 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要避免片面评价课堂教学。我们既然承认了学生先天的和后天的个性差异, 就应当看到学生的长处, 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扬长避短, 取其所长加以培养。对于普九学校的学生而言, 教学内容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课堂教学应当循纲施教, 采用多种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鼓励成绩差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歧视他们, 给他们心理造成压抑, 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总之, 课堂教学创新决定的因素是教师。教师首先要有扎实过硬的知识基础;其次是教师头脑中装有多种教育教学模式;再次是教师头脑中要有创新意识;最后是课堂教育教学的环境有创新的条件和创新的必要。是否创新得依据文本, 依据学生知识现状需求;依据教学流程。宜传统则传统, 宜创新则创新。

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 持久的, 联系实际的课程, 我们不仅要有耐性, 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走马观花走过场, 做样子, 追名利, 终会使创新成为一纸空谈。将课堂教学创新落到实处, 利在百年, 功在千秋。

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2

1.开展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然后通过课后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点,最后借助考试的手段,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率低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改善高中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将相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视角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就人物的性格、品质、历史地位和作用展开讨论。在传统的概念中, 《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正面人物,蔺相如是识大体的代表,而廉颇是知错能改的典范,但是,在分析作品的过程,很多人忽视了赵王的存在及其历史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赵王的知人善任,唯贤是举,那么蔺相如和廉颇还能够拥有展示自己能力和完美人格的舞台吗?还能够创造丰功伟业,并且历史留名,千载传颂吗?因此,在《将相和》的学习过程中,单纯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人品、处事的风格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只有把赵王的历史作用充分地给予展示,才能够实现以古喻今、古为今用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展问题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作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问题教学也是新课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益探索,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的弊病,促进课堂教学风气有根本性的转变,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手段之一,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从以往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对学生的辅导,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培养高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问题教学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问题提出、分析及解答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成才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及价值观。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求异思维

讨论是交流的摇篮,是进步的阶梯。只有在适宜的氛围中,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彼此在创新思维的能力方面的进步。思维只有依托外力的刺激,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例如:项羽在乌江自刎是英雄主义的行为,这在历史中早有定论。但是,唐朝诗人杜牧对此却提出不同的意见,主张依托“江东子弟多才俊”实现“卷土重来”的政治目标。姑且不论项羽的自刎的历史意义及杜牧建议的可行性,仅仅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杜牧的观点就是值得提倡的。他采取反弹琵琶的方法,对历史的定案进行翻案,一改前人主张的悲观的历史论调,提出了对于项羽结局的全新的解读,即项羽可以忍辱负重,摆脱名利的束缚,从军事的视角重新定位成功和失败的关系,以胜败是兵家常事的心态,考虑未来的去向,如果如此,那么项羽在江东重新建立势力,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汉朝的历史也可能就此改写。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方式,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如果完全拘泥于常理,按照惯性思维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那么就会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重新走入千文一面的怪圈,对于高中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总结

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语文课堂迸射 篇3

一、巧设问题, 激发创新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激活思维, 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促进学生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因此, 我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 以前我们上语文课, 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 是吗?今天, 老师也绝不放弃这样的权利, 我也要提问题, 但不多, 就一个, 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但我不告诉你, 我让你们猜。但是猜不是胡猜, 要有根据, 有准备 (学生非常有兴趣, 都在静静地听老师说要求) 。学生经过认真地读书、思考后, 提出的问题令我欣喜, 有:“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 拼命挖, 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了?”“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样很好地把握课文主脉去分析课文, 学生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锻炼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 我还不适时机地去督促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诱发兴趣情境, 发散思维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紧抓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诱发创造兴趣。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新型玻璃》一课时, 教学中我把它改编为“新型玻璃自我介绍现场会”, 让学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 用拟人的手法介绍其特点与用途, 变枯燥、生疏的科学知识为亲切、生动的交谈。这种教法对教材略作改动, 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他们的创新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这堂课, 小小的头脑里闪出了一朵朵思维的火花:“我叫吃音玻璃, 有消除空气中的‘隐身人’———噪音的能力……”当学生介绍完课文中的5种新型玻璃, 我话锋一转:“科学家真有办法, 为人类创造了多么好的玻璃。同学们, 你们愿意争当小小发明家吗?”引导学生设计想象出更新、更妙的玻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学生凭借已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社会实践, 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产生了奇特、新颖的想法。如针对当今的空气污染的现象, 他们想设计一种“净化玻璃”, 让空气新鲜, 社会环境优美;针对四川大地震, 又想设计一种“防震玻璃”, 让高楼大厦不致倒塌……这样的语文课, 已经由一般性的语文学习和训练转变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上来。

三、挖掘教材创新点, 启迪思维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名篇, 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 有不少文章的语言文字, 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方法值得推敲、揣摩、欣赏。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够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状态中, 通过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 并积极引导学生推敲、品味语言,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而深入作者的思维领地, 与作者一起神游、交谈, 不仅有助于消化课文理解, 而且也能发展语言, 增进认识, 培养思维, 丰富情感, 提高审美能力。如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桂花雨》中有这么一句话:“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教师问:“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从这句话体会到, 母亲虽然离开家乡, 却忘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时, 教师紧接着追问:“这句话里有‘可是’一词, 你注意到了吗?从‘可是’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默读思考, 细细体味有关语句后踊跃交流:我发现了, 作者赏玩桂花, 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他本来以为母亲会说:“好香啊!”没想到她说出这样的话, 所以用了“可是”一词;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她才这么说的;母亲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 她才这么说的;母亲不是用鼻子去分辨的, 而是用感情来判断, 就像俗话说的那样, 东西是自己的好……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理解, 彰显了他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

四、提倡争辩, 培养创新能力

争辩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创新思维。因为争辩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争斗, 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去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的依据, 这就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 我注意营造宽松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氛围, 提倡学生之间的争辩。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我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教学中我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出示:“人们都叹息地走开了, 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了孩子, 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 只听得‘嘭’一声巨响, 爆炸真的发生了, 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 你们还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这时, 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这位父亲失去了理智, 可以让专业人员去抢救;有的认为这位父亲有点自私, 发生这样的意外, 他的妻子怎么办?也有的认为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 这份爱足以说明他是了不起的……学生在争辩中, 既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又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 篇4

一、联系生活实际, 增强学生参与数学的意识和兴趣

新课标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让数学知识最大生活化, 尽量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 在数学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 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身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 将拳头翻滚一周, 它的长度与脚底的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 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 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 只要发现犯罪的脚印, 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 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 引出“比例”的学习。

再如教学“毫米的认识”, 在导入时, 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录像:测量桌子的长、宽, 测量操场跑道的长, 测量学生的身高等。这一生活中有关长度单位的画面一下就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化、形象化, 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使学生很快进入本节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的状态中。在学生认识了毫米, 学会用毫米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后, 教师再让学生量数学书、字典、磁盘、硬币、IC卡等物品的厚度, 大头针、铅芯等物品的长度。通过测量这一系列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了毫米后, 自己很能干, 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 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处处可见, 学习数学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 体会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创新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二、发疑才能有悟, 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 学生的提问可能是天真、荒谬的, 但即使如此, 教师也应加以引导和保护, 绝对不可以给予否定, 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 在教学“通分”一课, 讲到为了计算简便, 通常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时, 一位学生却提出这样不简便, 他说:“每次通分都要再求一次最小公倍数多麻烦, 用原来几个分母的积作为公分母, 不是既快又方便吗?”说到这里, 其他同学也讨论开了, 这时, 我及时引导他们讨论两种方法的利和弊, 整节课气氛浓烈, 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常常利用课余时间问师长、查资料。对此, 我深深感到学生“钻牛角尖”是一种勤奋好学的表现。所以, 在课堂上, 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质疑, 允许不同意见在课堂上讨论。虽然有时学生的提问有点幼稚, 甚至有点“异想天开”, 但是科学上的创新与发明, 往往是从异想天开“钻牛角尖”开始的。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 体现自身的创新精神。对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 形成人人讲创新的氛围。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从整体着眼,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 篇5

一、以疑激趣, 唤起创新意识

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

例如我在一次期中测试中, 关于“句式转换”一题, 有很多同学,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讲评时, 他们对自己的做法又都持有不同的见解, 纷纷提出各自的理由,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于是,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针对其中错误率最高的两道习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习题要求:1.西湖的美景真让我流连忘返。2.你是我班最帅气的男生。 (将这两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事实上, 这类题型, 以前也接触过很多次, 而且还进行过系统的训练, 可是很多学生就是掌握不好答题技巧,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类习题的印象, 我特意安排每个学习小组, 列举出几个类似的句子, 进行改写, 结果还是有对有错, 效果不尽人意, 正当我要进行总结性讲解时, 我班的“小博士”站起来说:“我有个好方法既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又能便于记忆。”他的发言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我赶紧鼓励他:“好啊, 请把你的高见说给大家听一听。”于是, 他便很自信地说:“句子无‘是’中间加‘怎能不’, 句尾加‘呢’加‘?’。”听到他把这种句式的答题方法改成了顺口溜, 同学们也很兴奋, 纷纷要求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式练习, 结果充分验证了“小博士”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受到启发的同学主动发言:“老师, 我能把第二个类型的句式改法也编成顺口溜。‘是’前加‘不’, 句首加‘难道’, 句尾加‘吗’加‘?’。”教室又一次沸腾了……

面对孩子们带有个性的理解和激烈的辩论, 我真的很欣慰。学生的这种大胆质疑、突破自我不正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吗?实践证明, 质疑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巧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式课堂,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迸射出具有创造性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汉字家园课后题“跟我一起读, 你发现了什么”一题时, 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我特别安排了当堂背诵内容: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前思后想、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拼西凑、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当我指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背诵这些词语的时候, 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就是背下来三到四组, 而且顺序总是颠倒。开始我以为是给他们的时间较短, 就又给了他们几分钟背诵时间, 结果能完全背下来的同学还是寥寥无几。正当我揣摩下一步做法的时候, 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找出一个办法, 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呢?这样就不至于混淆了。”听了他的话, 我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呀!要能试着将这些词进行分组归类, 每组三个词, 并串联说一句话, 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学生的创意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 我先讲解了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词语进行分组, 接下来就是连词成句。就这样, 在背诵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启迪, 创造出许多个性化极强的句子, 这种结合语境加强识记的方法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效果极佳。

事实上,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不难发现,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思维种子”只要我们适时为他们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想象空间, 并且略加点拨, 这些“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并且就此展开创新,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师生互动, 鲜活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实施教学时,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 要“收放自如”, 先“扶”着学生去寻找探求知识的方法, 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并且点拨在关键之处。同时, 对学生要进行积极评价, 鼓励他们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鲜活, 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如, 我在教学《有趣的十二》这篇诗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加速记忆, 我采用了“快板式”拍手法进行朗读, 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朗读的速度与拍手的节奏协调统一, 读至第三遍时, 学生已经不用看书就能把诗歌背诵下来了。看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我便顺势引导他们根据课文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 让学生针对数字进行仿写。同学们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构思, 一位同学首先发言:“考试第一心欢喜, 一份努力一分甜。”同学们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便是你一言、他一语地进行仿说。虽然有的不够押韵, 但也都是发自心底的创作, 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 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是难能可贵。于是, 我趁热打铁, 抓住这个十分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 对学生们刚才的表现大加赞赏之后, 鼓励他们结合教室内的素材进行分组再创作, 最后综合集体的智慧, 整理出了一首新编诗歌。当同学们齐声朗读由自己创作的新诗歌时, 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创新, 就要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也正是这样的活动, 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开放, 使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的生命才会在充满创新的氛围里变得更加精彩。

摘要: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新课改实施以来,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选择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和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仍然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鲜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M].重庆:时代印刷出版社, 1944.

[2]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 2002, (3) .

谈创新思维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篇6

一、标题创新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 是进入语文的窗口, 以恰当的方式展示题目, 无疑会给学生们耳目一新之感, 更重要的是可以设置悬念, 激活思维。比如, 在讲授朱自清《背影》这节课时, 由于作者是通过截取法 (提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 抓住了背影这一事物最感人、最精彩、最能反映亲情的闪光瞬间, 表达了父子情深的主题思想。那么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截取法的作用, 我在板书时故意把题目写成了《父爱》, 从而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让学生质疑、比较、鉴别、品味原标题对于表达父爱的妙处。同样在讲授《父母的心》一文时, 我灵机一动, 把标题中的心字换成用红色粉笔勾绘成的“誙”形图案。在学生们啧啧称奇的感叹声中留下新的悬念, 标题为何立为“父母的心”?父母的心究竟是何形状呢?为何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说法呢?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达到了启迪智慧, 感情悟理的作用。总之在设置标题时, 我常常打破常规, 独树一帜, 采取诸如:“换题法”“绘图法”“加着重号法”等等。在看似不经意间却加深了学生们思维的活力与深度, 从而品味出有用的信息。

二、导语创新

导语是顺利进入课堂的切入点,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突破点。正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样, 好的导语设计也是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 从而顺利摘取智慧果实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切莫固守成规, 一成不变或干脆漠视导语的作用。当然在设计导语时, 也要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 不同内容和情景,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地用不同方式来精心设计导语, 从而达到激情、激趣, 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作用。比如, 在讲授《美丽的西双版纳》时, 我先播放一段颇有云南地域和民族风情的地方歌曲。让那轻快、悠扬、抒情味道颇浓的葫芦丝旋律回荡在学生纯真的心田, 首先在学生们脑海中就形成了令人神往, 浮想联翩的西双版纳的迷人景观来。又比如, 在讲述《人琴俱亡》这一课时, 我先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一典故。让学生们了解一段至真至纯高雅脱俗的友情故事来。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更增加了一种审美的感知力, 认识了除亲情之外还有一种叫友情的东西也扎根于人们的心底。当然了, 关于导语的设置方式可谓举不胜举。诸如:故事导入, 音乐导入, 图文实物导入, 调查提问法导入, 设置悬念导入;等等。总之目的只有一个, 即激发兴趣, 引导思维, 拓展视野, 有所感悟。

三、课堂创新

课堂是学生们求知长技的主阵地, 这一环节如何开展和实施尤为重要。由于语文属于文科教育的范畴, 而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 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改变那种长期的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 教学中心形成的教师权威, 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让课堂回归社会, 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要善于挖掘文本资源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在这里教师的提问方式可以创造性地改变, 比如, 用激将法、鼓励法、竞争法来激活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并且根据不同体裁专门设置诸如名家质疑、美点质疑、焦点访谈等栏目, 引导学生多层次、开放式思考问题, 多角度立意, 多方面选材, 多形式表达, 从而落实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板书创新

板书和导语一样, 也是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合理化的板书设计无疑能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清晰化, 更能加深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印痕, 更便于学生更好地归纳、整理、总结、理解、消化和存储。在板书方面, 可采用绘图法、结构法、线索法、概括法等来展现。比如, 在讲授《枣核》一课时, 我就用线索来构建板书设计:索枣核 (用途蹊跷) ———见枣核 (如获至宝) ———释枣核 (为解乡愁) ———议枣核 (民族之情) 。这样用几个富于表现力的动词来回替换, 板书简洁形象, 易懂易记, 线索突出, 网络分明。

五、作业创新

对学生来说做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迁移运用知识。对教师来说是反馈和检验学生是否顺利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尺度。因为每个学生基础知识及个性特征的差异, 导致其理解力和接受力的差异。所以同一道题每个学生是不大可能整齐划一地顺利完成的。基于这事实上的个性差异, 在布置作业时, 我选择新的方式, 犹如地理中分层设色地形图一样,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为不同层次, 然后依次设置适合不同“口味”的学生习题。这样就防止了营养失衡, 从而也解决了那种优等生吃不饱, 一般生吃不好, 后进生吃不消的问题。比如, 同样是概括文章中心, 能力强的学生可尝试用对联形式加以精炼概括,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现中心即可。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最直观、最有效的一把尺子, 在设计写作练习时, 要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 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情可叙, 有理可议。写作练习题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 并渗透人格素养的培养。作文命题要有唤醒记忆, 认识生活, 想象未来的作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可以采取合作法创新, 与父母合作, 与同学合作, 与教师评比竞争等方式。

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 篇7

一、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创新思维的具体培养, 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我们强调创新思维, 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比, 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 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因此, 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 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 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 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第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从本质上说,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 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 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 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 真正做到论从史出, 寓论于史, 史论结合。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进行分析, 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 并启发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 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 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 然后, 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例如, 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 历史教师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教师然后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 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 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 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 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 这个理论是否严谨, 是否完善, 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称之为“理论创新”。

例如, 有教师在向学生讲到“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 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普便存在的错误观念, 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 并以此为靶子, 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 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又如, 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 没有“童年”期, 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 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分析之后, 诱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 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 可以肯定的是, 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情况下, “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亦有指导作用。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可以分为采取课堂内的方式和采取课堂外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由于种种原因, 在一个时期以来, 中学教学界把创新思维意识训练过多的放在了课堂内, 而轻视了课堂外这一重要的方式, 这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由于课堂外这一方式在时间的掌握安排, 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因此, 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在课堂内, 还是在课堂外, 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笔者认为, 应坚持以下原则:

1.选择性原则:可以说教材上, 没有一个历史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至传说中的黄帝的性别问题, 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珍珠港为何遭日本法西斯突然袭击, 都有争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问题上, 在考虑到中学生不同的思维发展状况特点前提下, 对于史学研究上的学术分歧应该有所取舍, 即选择性原则。

2.监控性原则: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应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发表历史见解和心得体会, 绝不等同于鼓励学生海阔天空纵横乱谈, 或者鼓励学生追求标新立异式的“一家之言”。归根结底, 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闪亮的火花, 并给于表扬, 而且还要剖析学生头脑中不正确或片面的见解, 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 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不但对学生的发言做一个细致的总结, 而且使学生认识到, 总结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终结, 而是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 使学生意识到, 创新在本质上说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或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向前推进, 或者对前人不正确的认识加以纠正。

摘要: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创新思维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资借鉴参考的方法等几个方面, 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

上一篇:军事人力资本下一篇: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