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通用12篇)
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 篇1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 因此, 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旨在创新作文教学, 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 引发逆向思维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 适逢滂沱大雨, 寿典难以为继, 众人皆叹奈何, 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何奈何, 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 旁观者嘘声四起, 板桥不以为意, 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 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 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 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 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创造, 这是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 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 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 看似荒唐, 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 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如果, 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 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 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 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 根据范文割割补补, 拾人牙慧, 毫无新意。因此,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的束缚, 大胆地反弹琵琶, 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 写出人人心中皆有, 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其实, 这种逆向思维, 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 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 应加以强调, 不能随心所欲, 随意逆向, 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二、旁敲侧击, 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 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 画师们经过构思, 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 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 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 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 与画题无法吻合, 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 却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 一股清泉飞流直下, 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 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 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漓尽致:和尚挑水, 不是浇菜煮饭, 就是洗衣浆衫, 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 还得自己挑水, 可见寺之破败, 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 画面尽管看不到寺, 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 称:“好, 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击, 曲径通幽的侧向思维, 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侧向思维,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 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 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 从侧面扩展, 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 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 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 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 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 比较隐蔽的方向去, 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 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 获得新的结果, 产生新的创造。
美国著名科学家, 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 潜入森林, 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 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 潜入森林”, 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 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 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 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爱的家乡》, 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 产生“套板反应”, 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 写家乡的土特产, 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 但写多了, 会觉得腻味, 毫无新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 摒弃从众心理, 避开大道走小径, 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 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 体现了时代风貌, 创意新奇, 别开生面。
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运用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 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 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 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 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 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当前, 高考、中考都趋向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有它的优势, 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 如果长期的进行话题作文写作和考试, 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于是平时写文章或应试文章, 只要能写三五几篇较好的记叙文、散文或小小说, 什么考试都不怕, 以不变应万变。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 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因此, 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 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 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 扩大思维量, 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 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 篇2
罗山县子路中学
尹卫吉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皆叹奈何,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创新。这是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大全》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其实,这种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巴尔扎克说得好:“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出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百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产生“套板反应”,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运用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当前,高考、中考都趋向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有它的优势,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如果长期的进行话题作文写作和考试,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于是平时写文章或应试文章,只要能写三五几篇较好的记叙文、散文或小小说,什么考试都不怕,以不变应万变,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由牛所想到的》一文训练,我就引发学生通过多向思维,引发若干观点:
1、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到郭沫若自比为“牛尾巴”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世应谦虚;
2、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
3、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
4、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
5、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
6、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高尚品格;
7、像牛一样吃苦耐劳、不计报酬„„有了这么多的观点,学生就能快速作出选择(择奇、择新、择美);付之于文,还愁达不到“奇、新、美”的境界吗?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创新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140-01
重庆市高中语文在2010年下期推行了新课标,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受旧教材,旧观念的束缚,我们的课堂教学难于创新。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一些浅见。
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这一课题,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即是具有较好的创造力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于创造力,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中学阶段进行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
我们的思维常常是顺向思考,按问题的发生、发展、结局等顺次进行,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变换思路,不要困于常规,换个角度想一想,从它的反面、对立面思考,常常会出现一番新的天地,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开学之初就向学生提出“三不三欢迎三允许”,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欢迎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像宁老师那样鼓励学生,那么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很大开发。
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超常的想象力,即我们常说的创新想象力,它是构成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新想象以联想为基础,但远高于联想,因为它需要通过想象创造新生形象,这对学生今后的创造活动至关重要。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设计好导语,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讲课用启发式,以启动学生的想象;设疑问难,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布置作业,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开展富有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想象等。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可以更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如:学完《向沙漠进军》后,布置学生思考:假设派你去大西北改治沙漠,请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再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出数种治沙方案。学生除详细地列出课本上已有的植树种草等方法外,还有的学生提出引天山雪水、运冰块等办法,甚至还有的学生想象出大规模克隆耐旱植物等方法。随着一个个方案的提出,学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想象的能力。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广开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从已知客观事物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和途径,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突破习惯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产生多种多样的、独特的、不同认识的思维过程。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直接关系,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少用“是”、“非”、“对”、“错”回答问题,作文一题多做等,养成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一个问题、一种事物换一个角度,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能使其思维更缜密更灵活,从而锻炼创新能力。如:学完《愚公移山》后,学生写读后感,有写愚公挖山不止精神可佳,有写京城氏遗男助人为乐,也有反其道而行之,指出愚公工作方法不对头,挖山之苦完全可以换为搬家之乐,还有写智叟善于发现问题等等。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 篇4
课堂教学是靠师与生的互动来完成的。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包括对教材文本的研读, 教学目标的挖掘,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具的准备, 教学流程的设计, 课堂的归纳总结, 课堂效果的检查检测等环节的整合体现的。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与学呼应共鸣才是成功。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 课堂才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敢说话, 能说话, 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宰着课堂, 不少人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冠以新名词, 改头换面称之为创新。其实只是换了一件外衣, 新外表的里面还是裹着旧内容。黎世法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精辟归纳总结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成为了轰动世界的先进教育模式。可他的教学方法在他的试验点偃旗息鼓, 不得而终。“杜郎口模式”与“杨狮模式”都在造了声势之后归于平淡。说到底任何新的模式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离不开备, 讲, 辅, 改, 考, 习六大环节。无论哪一种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对象。城市和农村, 文化积淀深厚与文化薄弱地区的差别, 人文差别无不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 互联网新科技的推广应用, 教学手段的革新, 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格局, 构建新的教学常规, 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模式基础上的继承;在新科技应用指导下的创新。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是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都将成为无稽之谈。所以, 课堂教学的创新除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之外, 更主要的是人的思维新, 对新科技教学手段应用的创新, 对语言适应新环境的创新, 对新事物表述的创新等等。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就是依据学生这个教学主体, 依据教学文本, 依据教学大纲, 依据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依据变化进行创新。
新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师生角色定位上要求师生平等, 角色互换。这是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从人格与人权方面来讲的;从学生知识层面来看, 师生悬殊。影视文化, 互联网文化, 信息技术, 旅游文化, 社交等为学生传输了不少的知识。但学生的课外获取知识的差异是很大的。所以, 因材施教成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的。教学创新也必须因材而定。
课堂教学的创新在文本之外要求教师张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古往今来有理智的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更适合于今天倍受宠爱的学生脆弱的心理特征。长期以来, 传统的师道尊严一直被有些教师扣住不丢, 并对不擅师道尊严的教师说三道四, 少数家长不明真相流言诽谤“么老师管不住学生”。岂不知思路不同, 模式不同, 课堂的外在表现不同。实践证明, 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身心健康很有好处。所以, 形式上的创新得遵循学校, 教师, 学生, 家长, 社会认识的同一性。这需要宣传, 勾通, 达成共识,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的选择运用。
课堂教学的创新同自然, 社会, 科技, 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 同步发展。有创新就有改变, 有改变就有创新, 有创新就有发展。
课堂教学是意识形态的内容, 每个人的主观思想各不相同。要创新就得学习, 交流。不但要学习传统的精华, 更要认知, 肯定, 掌握, 应用新的科研成果, 新的科技产品, 新的思维方式, 新观念, 新论断, 新形式, 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概念。用唯物的, 辩证的, 发展的, 全面的眼光看世界, 才能避免一统天下的单调格局, 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课堂教学的创新要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避免用单一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千个师傅千个法, 法法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否定其它模式, 不能用一种方法针对所有学生, 所有学科。我们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差异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效果显著的教学成绩。学科特点不同, 教学方法不同, 教学创新的内容不同。
要避免用静止的思维面对学生。大纲变了, 文本变了, 环境变了, 对象变了,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了, 教育者的思维也应当因变而变。一层不变会阻碍教育的创新, 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要避免片面评价课堂教学。我们既然承认了学生先天的和后天的个性差异, 就应当看到学生的长处, 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扬长避短, 取其所长加以培养。对于普九学校的学生而言, 教学内容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课堂教学应当循纲施教, 采用多种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鼓励成绩差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歧视他们, 给他们心理造成压抑, 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总之, 课堂教学创新决定的因素是教师。教师首先要有扎实过硬的知识基础;其次是教师头脑中装有多种教育教学模式;再次是教师头脑中要有创新意识;最后是课堂教育教学的环境有创新的条件和创新的必要。是否创新得依据文本, 依据学生知识现状需求;依据教学流程。宜传统则传统, 宜创新则创新。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5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换言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具体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一、巧设问题,激活想象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那么这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想象。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 1
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在解读《涉江采芙蓉》时,我并未先提出“悬想”这一概念,只是让学生去想象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是“思妇”?是“游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如果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是“思妇”那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又该如何解读呢?“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提出这些问题后,我又点出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这一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通过再现想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知识牵引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揣摩,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二、架设桥梁,引发想象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在这中间架
设心灵的桥梁,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例如在讲授《小狗包弟》时,由于“文革”距现在的学生已非常遥远,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当时作者的心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很明显,作者的作用是引出话题;从思想内容说,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悲壮,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悲哀,是心灵的一种悲痛,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除此之外,我还想告诉学生的是,这其实还是作者的一种深切自责,一种深深的忏悔。艺术家放弃小狗,是在他完全无法选择的情况之下,而作者放弃小狗,则是在个人的主观意愿。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主观意愿?罪恶的根源则是“文革”。“文革”到底有多么可怕?多残酷?作者则通过对小狗包弟的叙述给了我们答案。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文革时期连狗都不放过,何况于人?试想一下,一只血统不纯正的外国小狗在文革时期面临的只有死亡,那么人呢?是不是一个人只要有在国外有留学的经历,只要有一丝一毫的西方思想等待我的结局就是死亡呢?狗尚如此,何况于人?通过一步步地引导,让学生真真切切的了解了文革的荒唐和恐怖。通过架设桥梁,让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的作品之中。
三、利用教材,拓展想象
现有的教材都是编写者精心挑选,编排的结果,不仅是学生系统知识传授的依据,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其中的价值,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学生的想象,为他们的大脑插上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我在启发学生充分领悟该词所抒发的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这几篇人物传记之后,我让学生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写法,也为这几个古代的人物写一写颁奖词。这些训练方式,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习作课堂上的创新思维 篇6
1.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学生的语言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语言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他们的语言冲动绝不会等到语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语言都框定在语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厌学误区。因此,语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2.挖掘习作资源,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1)情节扩展式。例如,《第一朵杏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竺爷爷的动作,推想他的内心活动,把这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2)文尾续写式。如根据《天鹅的故事》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鸟也有人性》;根据《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我长大了》;根据《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我的榜样》。(3)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练习。
二、强化创新训练是关键
1.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有些习作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思维的单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
(4)同一材料多种体裁。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习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例如:围绕“学校”这个材料,可设计这样一组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爱我的学校》(侧重于议论)、《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想象)。
2.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训练思维的变通性。想象以事实为根据,是在事实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在习作教学中要利用简单的图形及图形组合,使学生从形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逐层地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习作时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学生说:“想到教鞭、公路、独木桥、粉笔……”我又画“~~~”线,学生说:“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边被巨浪掀翻,有惊无险的事情;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心电图,想到那天爸爸突发心脏病,我与妈妈送他去医院作心电图的情景,当时我心情特别紧张,我盼望爸爸赶快好起来,我会好好地孝敬他。看到一个长方形,学生们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块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象成一台收录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象成一个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竞争的场景……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从生活的事例中感悟真理。训练至此,学生想象的翅膀已经展开,但在培养创新能力上还要再上一个台阶。这时,我请学生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不同的图形,而后对学生说,请你选择其中的图形,任意组合,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时有的学生将长方形和曲线组合在一起,有的同学将梯形和圆组合在一起,围绕着组合的图形,展开想象,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经过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尝到想象的甜头,从而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善于想象。
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营造愉悦氛围是保证
1.营造氛围有利于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学”的精神状态。
2.营造氛围有利于学生放胆表达。习作课上让他们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定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过去的习作教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现在,在习作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更加自由,无论是写人、记事或者是写景状物,我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倾吐,只要文通字顺,言之有序,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我都给予充分肯定。如一次习作训练,以“笑”为写作范围,展开想象。我先启发学生,笑有多种多样,有大笑、微笑、苦笑……让学生自拟题目,自由表达,可以选择任何题材和体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没有了顾虑,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写《老师的微笑》,有的写《他笑……》,有的写《一个不会笑的同学》,学生尝到了自由表达的甜头,习作积极性高涨。
3.营造氛围有利于交流合作。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习作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
4.营造氛围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目前的习作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这与教师在批改和评语中惯用的“纠错法”——只罗列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不肯定学生习作中闪光点有很大的关系。就习作教学而言,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在习作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使习作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首先要求学生习作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让学生各显其能,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表达。内容要给人陌生感,要让学生不断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独立的认识,写出独特的感受,发表独到的见解。力求写出贴近时代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习作。其次要求语言创新。字词的不同组合方式,巧妙改变语言搭配习惯,能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坚决杜绝空话套话,让学生在语句畅通的基础上创新出生动活泼、有色彩的个性化语言。使原来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传统的语言表达手法不再成为唯一。如写榕树,我带领学生看学校里的榕树,要求同学写过的比喻句其他人不能再写。谁先用,谁就有这句话的使用“专利”。这样做,使学生们写出了如“一棵棵榕树像绿色的帐篷”,“又像撑开的一把大伞”,“枝条粗细不匀,叶子一般大小,真是迷人”等等,这些优美的、与众不同的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构思巧妙、想象丰富。
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 篇7
1. 定式思维内涵
定式思维是指人们在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时逐步形成的习惯性反应, 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按照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 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 是人的一种特殊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
2. 创新思维内涵
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它是以新颖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拓式思维方式, 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必要成分, 灵感是创新思维的关键, 定式思维夹杂在各种思维中起奠基作用。任何发现和发展以及科学理论的创新, 首先建立在发散思维基础上, 所以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二、定式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作用
1. 定式思维作用的二重性
(1) 定式思维的消极作用
定式思维使学生极易按照习惯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 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 定式思维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僵化状态甚至误入歧途, 从而阻碍了更合理有效的思路, 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
[例1]如图1, 一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1.5厘米, 高为4厘米, BC为直径, 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到C点, 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度。
分析:同学们知道“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受这一思维定式的影响, 许多同学会想到连接点A和点C的线段AC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例2]如图, 在⊙O中, AB是直径。C、D、E为圆上异于A、B的三点, 且有∠AEC=∠BED, 求∠CED的度数。
分析:学生学过“在圆中,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一知识, 因此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很多学生把CD看成直径, 很快得出∠CED的度数为90°。
很多例子表明, 当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改变时, 思维定式会使人们墨守成规, 难以形成新思维, 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影响问题的解决。
(2) 定式思维的积极作用
①定式思维有利于掌握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前辈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为
此, 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以自然科学的概念和规律为核心的基础知识, 实际上就是掌握一整套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在自然科学教学中, 我们若能独具匠心、巧妙地把定式思维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就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建立规律, 有利于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任务。例如解决增长率问题时, 在原基础上a第一次增长x, 就得到a (1+x) , 若在此基础上再增长x, 就得到a (1+x) 2, 依此类推, 就可以很轻松地掌握关于增长率的知识。
②定式思维有利于解决问题。
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总是在已有的定式基础上发生的, 良好的思维定式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和经验的正迁移, 它使解决问题者将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迅速有效地推广到众多的同类问题上, 有利于正确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时, 解决两种选择方案哪种更省钱的问题时, 一般步骤是:第一步分析问题中出现的是怎样的两种选择方案;第二步是计算这两种选择方案在什么情况下价钱相等;第三步是就两种选择方案分别计算一个特殊数值时的价钱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结果。若按此定式思维去分析, 则很容易解决这一类问题。
2. 定式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可促使新思维形成
发散思维就是求异思维, 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的培养就是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供许多解决方法, 并善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 沿不同方向, 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 寻求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与结论的开放性思维。所以在自然科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法, 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例3]已知方程x2+7x+2=0的两根为a、b, 计算|a2b|+|ab2|的值。
分析:由于学生观察的切入口各异, 思维水平有别, 对知识的理解、储存、提取和应用能力不一, 对于该题的解决就有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解法一:由题意, 得a+b=-7, ab=2,
∴a、b同号, 且a、b同为负号,
解法二:由题意, 得a+b=-7, ab=2,
∴a、b同号,
∴a2b和ab2同号。
这种不落俗套的一题多解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优化了解题方法, 培养了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其中解法一是建立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判断根的性质的思维定式上;解法二是建立在绝对值的性质“同号两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和的绝对值”这一思维定式上。
3. 定式思维与创新思维可以相互转化
定式思维与创新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 而非相互独立。它们总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定式思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转化为创新思维。每一次转化都使两者同时进入一个新的更高水平阶段, 如此进行, 人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例4]解分式方程
分析:如果解决本题时直接使用去分母的方法将会得到四次方程, 比较复杂。而学生在解分式方程 时形成一个解题定式思维:通过去分母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这个定式思维去分析, 不难发现 互为倒数, 即把 看作一个整体, 则 便是这个整体的倒数, 不妨把这个整体记作y, 这样就把原方程转化成 , 求得 、y2=2, 然后再解这两个简单的分式方程 , 求得解后, 进行检验, 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这里将原方程转化成 的过程, 就是定式思维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化成创新思维的必然结果。
三、在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
创新是定式的突破, 同时又是定式的产物, 所以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而并非有人所认为的定式思维是制造错误的发源地。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如下对策:
1. 利用定式思维, 培养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定式
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定式, 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阐明知识和方法的使用条件, 以防止学生将相对真理和局部经验绝对化, 致使学生形成呆板的思维模式。
2. 正确处理好定式思维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讲解时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定式思维, 特别要重视定式思维的形成过程。
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8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技艺, 更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因而不是几节课或几次写作训练能够奏效的, 它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一、思想意识的创新
我感觉, 写记叙文就要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详细描述出来, 条理清晰;而议论文就要抓住作者的想法, 把意思准确表达出来, 这才称得上是好文章。正所谓:“文学之美不外是辞达而已。”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构思, 善于去想, 能够学以致用。尤其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和个性的培养。文章是否有个性关键要看学生的创新能力, 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事实说明, 中学生并不是因为不会写才害怕写作, 而是不知道怎么去想, 怎么想才好。中学生欠缺想象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思维没有顺序, 少量, 质量差, 严重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线性联想的能力和发散式联想能力主要靠教师去开发和重视,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联想的能力, 懂得分辨和批判, 从而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在学生选择题材和题目方面,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题目、素材、话题评说等不同的角度训练其变通性, 从而达到观赏文章后想评, 在体验中写作, 写出张扬的个性。
二、命题上的创新
在起初训练时, 可以出各个类型的题目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出的话题自定题目, 还可依据水平等级不同给出一组题目供不同的学生选择, 或者让学生补充部分限制的题目, 没有特别的限制, 只对题材做要求, 或者随意些, 不限制要求也可以。文题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才可以表达出真情。首先, 平时, 在作文训练中可出些新颖的作文题。新颖的题目能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激发学生兴趣。要做到这点, 命题必须新、奇、活、趣, 还要难易适度, 贴近学生生活, 具有导向性。其次, 应该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拟题技巧, 训练学生的拟题能力。如“添加法”:就话题作文来说, 把话题或话题核心当作题目的一部分在它的前后添加词语, 从而形成问题的一种拟题方法。“借用法”:就是借用名言警句格言或俗语等生命力较强的句子来做文章的题目。“修辞法”:巧妙地利用各种修辞格来拟题的一种方法。拟题的过程就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才会得到读者的青睐。
三、立意上的创新
一般人们都感觉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有思想。因此, 教师在跟学生讲写作方法时, 要结合文章的思想。一般认为没有思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所以在教授写作方法的时候, 教师更应该注意文章的思想性。每个人写出的文章都应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反映出来, 那些所谓的文法就不用太过顾忌。“文无定法”是初学作文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所谓文章体裁, 也是由文思所定。譬如一篇议论文首先要立论, 文中还需有论点、论据等。
作文要写出心里话, 允许不同的见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在作文中所提出的想法和所抒发的感受, 能够不落俗套, 否则人云亦云, 没有新意, 也很难真正做到“文以载道”。现实生活丰富多彩, 客观事物纷繁复杂, 人物千姿百态, 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物或同一景物, 只要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所以, 在写作训练中, 教师应拓宽学生的视野,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 这样就会抓住读者, 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
四、选材构思的创新
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定时间内能否选准新颖恰当的材料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 要选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 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写作中, 要力求在选材上多下工夫, 选取的材料要真实、典型、具体、新颖。作文选材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点或一个方面, 可以运用联想规律拓展选材范围, 多角度全方位地选取材料。
五、语言表达上的创新
语言既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又是写作的第一要素。作文要创新也离不开语言的创新。语言的创新, 必须立足于足量的常规训练基础之上, 不可急于求成。首先, 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 反复吟诵, 仔细品味, 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其次, 注重词语表达的创新。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要让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必须积累大量的词汇。在此基础上, 精心挑选最为准确、鲜明、生动、传神的词语,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高度凝练, 生动形象, 读者喜闻乐见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一旦进入习作, 将使文章言简意赅, 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使文章增色不少。再次, 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一篇文章如果句式单一, 只能给人呆板凝滞的感觉, 缺乏感染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式变换的训练, 在作文训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 恰当地运用常式句或变式句, 整句或散句, 长句或短句, 使文章的句式灵活多变, 读起来舒缓有致, 抑扬顿挫, 这样才能形成独有的语言风格, 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
六、在合作与比较中创新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集合大家的想法, 共同出题并确定题目, 通过结合大家的想法完成写作, 并相互指正, 合作研究。通过合作, 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大家沟通和交流, 感情得到互补, 思维得到启发。学生在合作中对自己欠缺的部分及时查找并改正, 又能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 激发争当优秀的动力。
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 我们要尊重他们, 要把学生的视野拓宽, 让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开发, 或擅长某一种问题, 或擅长某一个思维, 或充满想象力, 或者富有文采, 或构思独特, 或拥有超高技巧或能在写作方面开拓新的领域。
总之, 要赋予作文新的创造力和思维。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创新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注入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灵感得以加法, 才能成为优秀的写作新人。
政治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9
一、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只要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的教学氛围, 就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
1. 将教师的创新精神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 教会学生“读”。读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归纳概括性能力的有效方法。政治教材中, 有些重点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 (2) 鼓励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 疑点愈理愈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在议论中纠正出现的差错、不足, 耐心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找到正确答案。 (3) 引导学生勤“思”。思考是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2.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在政治教学中,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自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质疑情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变通, 有变通才有创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创新的前奏, 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创设质疑情景,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性格, 不唯教师是听, 不唯书本马首是瞻, 是创新教育的热身。
教师可创设一种有难度, 需要学生用心求索才能获得新知识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 又时时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设置的情景中揭露矛盾,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并不急于得出结论, 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 明辨是非,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如在学习初三政治“可持续发展”时, 让学生课外先搜集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 绘制人口数量变化图, 并了解随着人口的变化, 家乡的土地、江河及其他环境的变化情况, 感受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巨大压力。然后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人口的迅速增长, 对资源、环境、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哪些影响?应怎样解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更为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个内容教学中, 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扩展思维空间, 寻求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讨论情景, 变“单向传递”为“多向交流”
在政治教学中,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 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 能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传统“喂养式”的教学格局。
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 那他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 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 那就会产生新的更为丰富的思想。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就是为学生提供这种思想的交换。对于同一个问题, 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个人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 在这一交替过程中,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思维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如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内容, 让学生讨论:“我国的生产力已得到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观点1:我国农村欣欣向荣, 城市日新月异, 还拥有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点2:有的工人下岗, 有的孩子没钱读书, 还有的人生活困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学生的讨论, 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个人的智慧也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合作学习,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长处, 同学间取长补短, 互相借鉴, 相互启发, 形成立体交互的思想网络, 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 而让每个学生在集体讨论、合作的过程中动脑思考, 更是发展其创造思维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开展实践活动, 激发形象、理性思维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理学家认为,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属于“驱动型”的, 有着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 所以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给学生创造一个参加实践活动的环境。开展实践活动, 可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堂练习上, 也可通过布置课外练习、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进行。这样,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初三思想政治教学中,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个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布置以下探究题:
你所在的城镇或乡村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呢?
在房屋建筑方面
在交通运输方面
在家庭收入方面
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方面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 感受身边所发生的变化, 进一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形象、理性思维,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10
所谓求同思维:即以辩证的观点, 从相似的角度去观察、研究、总结客观事物间的相似点。在标新立异的今天, 开发利用求同思维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这一思维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很广。
一、在分析材料审题立意过程中的运用
学生拿到材料时, 无所适从, 无法下手, 脑中一团乱麻, 别说命题意图, 就连材料内涵也搞不清楚。要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求同思维, 跳出材料, 类似联想, 找出材料“症结所在”。如材料“口袋装满才能立起来”, 可以作求同思维, 原料:口袋、立起来、装满。求同:人, 立足社会, (内心) 充实。然后可再根据求同思维的双向性, 作进一步丰富。原材:正、口袋, 立起来, 装满;反, 口袋, 立不起来, 不足或没有。求同:正, 人, 立足社会, (内心) 充实;反, 人, 不能立足, (内心) 空虚。从原材料的发散到类似推导到相似元的过程, 即求同思维的开发过程。
二、在寻找论据把握素材过程中的运用
在材料作文过程中, 学生有时找出了材料内涵整理, 但却往往找不出“自圆其说”的材料, 苦思冥想, 却不得要领。这时, 我们就可充分运用求同思维去挖掘自己脑海中的“有效”素材。例如, 原材料“猪八戒摔镜子”, 论点方面, 褒扬镜子坚持真理、不畏牺牲的节气。
原材:镜子, 宁可碎也要坚持真相。求同:布鲁诺, 宁受火刑也不屈服于邪恶, 坚持真理;社会中也说真话者, 宁受委屈, 不怕得罪恶势力、弘扬正气。如此一来, 怎么愁没材料充实、无话可说呢?
三、在组织材料谋篇布局过程中的运用
有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的阅读太少, 好文章见得不多, 所以作文写不来。其实远不是好文章太少, 而是没有开动大脑, 求同思维太少。比如, 如果学生把平时所学过的课文进行归纳分析, 特别是学习其中不同文体的各自的组材, 谋篇布局样式, 久而久之, 到考场上自然得心应手了。如八年级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篇习作: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 你认为当今最值得发扬和提倡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对于这样的作文, 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多一些宽容》《敬业与乐业》等等这些文章的体式、结构进行布局。例如, 谈诚信、谈恒心、谈谦和等等, 可以谈谈对这一话题的理解, 怎样才能做到诚信、恒心等等。 (简略如下: (1) 理解话题; (2) 正面立论; (3) 举例论证; (4) 综合结论。)
当然,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求同思维的同时, 我们也可以打破常规, 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作文构思时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 反弹琵琶, “正面不写, 写反面;本面不写, 写对面。正中求反, 同中求异, 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例如, 《愚公移山》一文中, 人们历来都认为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我就可以以《愚公真愚》为题让学生写创新文章。很多学生写到了愚公的不认清现实、破坏环境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构思时, 不少同学都能排开常规思路, 求异创新。再如, 《曹刿论战》中, 是以鲁庄公的“无能”、“昏庸”反衬曹刿的“远见”、“明智”, 我就以《庄公不昏》为题让学生写作, 鲁庄公的善于纳谏、积极准备迎战这一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求异, 可以是人物评价上的破旧立新;可以是写景状物时的标新立异;也可以是成语新解;还可以是写法上的反常等。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11
一、创设自由环境
学生的作文要出成绩,有所创新,离不开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施展。鼓励学生养成拖沓的习惯,只是希望学生在一种平和、轻松的心情下去完成作文,给学生观察、收集、整理信息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心理调节,如鼓励、谈心等方式,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选择学生有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完成,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口说我心”,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只有鼓励学生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够创新。因为只有学生把作文当作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自己的情感宣泄、真情流露、价值体现、理想放飞、表达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够调动起来,其智力潜能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充分发挥。
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说真话、讲实话,为孩子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氛围,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自己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平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个性和创新是从来不分离的,他们是一对孪生弟兄,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个性是创新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加上各种阅历的差别,因此,学生的表达必然会千差万别,这就说明作文本身就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说空话、大话,这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而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变枯燥乏味的作文课为活泼有灵气的作文课。这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让作文课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 篇12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的前提。没有丰富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无源之水。那么,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精选教学素材
在日常教学中, 不能照本宣科, 要尽可能地将物理教学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的教学素材, 这样能促进学生的思考, 丰富学生的想象。比如, 能否找到单极的磁体?单极磁体有什么特殊的运用价值?人登上高山后, 所戴的手表走时变快还是变慢?这类问题看似异想天开, 但能极大地促动学生的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去猜想
科技的创造常常依靠创造性的猜想。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比如, 在原子核的人工转变α粒子轰击氮核的教学中, 不要立即给出结论, 而应该根据实验中的现象, 先提出两种设想的方案让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质子是由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来的, 还是α粒子被氮核俘获后形成的新核, 又分裂出质子来的?此处教学, 可以介绍布拉凯特从云室拍摄的照片, 强调照片中看到的α粒子撞击氮核的过程中得到3条径迹的事实, 然后鼓励学生论证自己的猜想。
3.鼓励学生进行设想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 很多重大发现并不是来自于逻辑性很强的推理, 而是来自于科学家们非逻辑性的假设。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 他们思维活跃, 喜欢“胡思乱想”。一般来说, 学生的设想既富有创造性, 同时又不失科学的合理性, 我们做老师的应该给予鼓励——尽管他们的设想能力不怎么高。比如, 两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有一长为h的水银柱将管内空气分成A、B两部分, 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 A、B两部分体积分别为V1、V2。问A、B两部分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水银柱将如何移动?这个问题, 如果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解, 由于3个状态参量同时变化, 计算比较复杂。假设这是一个体积不变的理想过程, 问题就简化多了, 即设想这时A、B两部分的体积不变, 比较两部分气体压强的增加量, 从而可以判断水银柱向哪个方向移动。但有的学生设想了另一个过程:设想A、B升温过程中压强不变, 再计算两部分的体积增加量, 确定水银柱移动的方向, 于是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很显然, 这种猜想是要求玻璃管做“弹性膨胀”才能实行的, 而客观情况是不允许的, 因此, 学生的这种猜想不正确。但老师不能对此妄加否认, 应该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分析, 提高他们设想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独创个性,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人的个性品质对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创造个性是指人的个性中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现品质, 它包括思维方式、独立性、意志品格、进取心等。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 老师主宰着课堂, 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学生缺乏思考, 更缺少独创的个性。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必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性。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实践证明, 开放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独创个性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 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 提倡学生“异想天开”, 不守旧, 大胆创新。
总之, 教师在从事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要树立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以学习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 这样才能把物理教学与经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进入广阔的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推荐阅读:
新颖的课堂创新的思维06-19
回归课堂本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09-24
学生创新思维课堂管理07-31
作文教学的创新思维06-30
语文教学的思维创新05-10
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思维09-18
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05-28
创新思维下的钢琴教学10-27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