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

2024-06-02

土壤质地(共4篇)

土壤质地 篇1

摘要:介绍改土培肥提升土壤质地的技术措施, 包括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推广绿肥种植、施用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种植耐酸作物、增强土壤保墒能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措施, 以提高耕地质量, 促进农业生产。

关键词:改土培肥,耕地,土壤质地

武汉市蔡甸区耕地总面积48 095.37 hm2, 质量级别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2~5级, 面积总和为41 415.65 hm2, 由此可知蔡甸区耕地质量整体中等偏上。从区内各乡镇的分布情况来看, 耕地质量较好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 灌排水条件好,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地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障碍层深度较浅, 有机质含量偏低, 且地块过于破碎, 不利于作物耕种。土壤质量好坏是影响农民收入、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增强土壤肥力才能增加农业产出, 提高农产品质量, 使农业不断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近年来, 武汉市蔡甸区采取多种措施, 进行土壤改良, 培肥地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其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以为改土培肥、增强土壤地力提供参考。

1 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从耕地在蔡甸区内各乡镇的分布情况来看, 在洪北、玉贤镇、消泗乡等地区的山岗、斜坡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 导致碱解氮含量低,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长期以来这些地方普遍种植一些耐旱、田间管理粗放的作物, 如棉花、玉米、油菜、芝麻及豆类固氮作物。蔡甸区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玉米4 933.3 hm2, 小麦2 600.0 hm2, 水稻1.4万hm2, 油菜5 666.7 hm2, 其他3.5万hm2。作物收获后产生了大量作物秸秆。过去农民直接将作物秸秆焚烧还田, 秸秆中有效成分变成废气排入空气中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据调查估算, 全区秸秆资源量50.1万t, 秸秆还田利用率23.5%, 用作燃料的占48%, 焚烧及废弃的占28.5%, 秸秆还田利用率不高。2011年, 率先在洪北、玉贤镇、消泗乡等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排千亩示范片2个, 示范点5个, 直接将粉碎秸秆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 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秸秆粉碎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的地块与对照相比, 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12~0.97 g/kg, 速效钾增加了5.38~8.27 mg/kg, 土壤容重下降幅度为0.02~0.05 g/cm[1,2]。

2 大力推广绿肥种植

进行了绿肥种植田间试验, 通过田间试验发现, 绿肥具有高效培肥效果, 绿肥鲜草产量达到22.5 t/hm2以上, 减少化肥施用量10%, 是一种良好的培肥地力的措施。蔡甸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肥种植技术, 实施地点分布在玉贤、洪北、消泗等3个乡镇21个村, 涉及农户5 026户, 绿肥种植面积近666.67 hm2。

3 增施农家肥

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农田后, 能够释放出腐殖质, 通过腐殖质能够与土粒发生胶结作用的性质, 使紧实大块的黏土变得疏松细小, 又能使松散的细砂土变得团聚。同时, 腐殖质与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气体达到提高作物光合速率的作用, 施用腐熟农家肥能够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蔡甸区向农民推荐施用腐熟猪牛羊栏粪22.5 t/hm2, 或人粪尿15.0 t/hm2, 翻耕播前一次性施入, 春耕和秋耕作底肥[3,4]。

4 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

传统农业中以农家肥施用为主, 化肥施用量很少。现在农民施用化肥量增加, 逐渐忽视农家肥的施用, 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 土壤透气性变差, 肥力降低, 不利于地力培肥。

4.1 推广商品有机肥, 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施用商品有机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增强土壤透气性, 能够长效释放有机肥的养分, 与无机肥料配施, 从而达到有机、无机肥的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4.2 科学施用商品有机肥, 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

科学施用有机肥料能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食味品质、降低食品硝酸盐含量。有机和无机肥配施与常规施肥相比, 可提高小麦、玉米蛋白质含量2.0%~3.5%, 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降低, VC含量提高。

4.3 施用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容重,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和作物收获物的增加, 农业废弃物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实践证明, 农业废弃物作肥料施入土壤是减少环境污染的良好途径。这些废物能与土壤新生的固态有机质结合, 能与重金属等发生离子交换、整合, 从而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

5 土壤酸化改良措施

p H值的下降可能有一些非常有害的影响。酸性土壤是线虫和寄生蛔虫的天堂, 它们能导致农业生产颗粒无收。p H值过低, 可导致铝、锰开始析出并进入地表水, 污染水源, 产生严重的后果。要对酸化土壤采取适当的改良措施。

5.1 种植耐酸作物

种植一些适宜在土壤p H值较低的土壤中生长的作物, 如绿豆、红茹、油菜、荞麦、红兰花草子和水稻等, 边利用边改造。通过整地、施肥、管理等措施, 使土壤活化, 加深耕层, 调整酸度, 适应作物良好生长。

5.2 实行水旱轮作

水旱轮作是降低酸性土壤p H值、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 酸性土壤以2~3年为1个周期, 进行水旱轮作, 不但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而且能够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效益。一般轮作田比未轮作田增加效益达20%以上。

5.3 适时增施石灰

施用生石灰是生产中常用的改良酸性土壤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中, 生石灰的施用量一般为第1年施600 kg/hm2, 第2年施300 kg/hm2, 第3年施150 kg/hm2, 直到变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5.4 改进栽培技术, 防止水土流失

对栽培技术进行改进, 栽培中实行播后盖膜, 雨后适墒中耕, 调整复种方式 (如肥—稻—稻改为油—稻—稻或麦—瓜—稻) 、选用碱性肥料 (如碳铵、磷矿石粉、氨水) 等措施, 以减少水土流失。

6 增强土壤保墒能力

全面推广秋季秸秆还田、土地深松、春天耙耱保墒, 施用有机肥料,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做法, 改善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 为农业节水灌溉、蓄水、保墒奠定基础。

7 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 科学施用肥料

针对农民特殊田块进行个性化服务, 同时免费接收农民主动送样测试, 及时解决农户大田作物土壤施肥难题。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 建立农户测土档案, 跟踪土壤养分变化。

参考文献

[1]许晓平, 汪有科, 冯浩, 等.土壤改良剂改土培肥增产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9) :331-334.

[2]秦嘉海, 金自学, 张智勇, 等.苏丹草对黑河流域荒漠化土壤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土壤, 2008, 40 (1) :149-151.

[3]谢发锁, 敬凤梅.连作蔬菜田改土培肥技术措施[J].中国果菜, 2009 (6) :30.

[4]哈森高娃, 叶秀云, 赵新, 等.通辽地区沙地果园改土培肥技术[J].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0, 36 (1) :63-64.

母质演化与质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篇2

一、试区概况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 地处东经119o17′45″~119o44′59″, 北纬31o33′42″~31o51′32″之间。全市成土母质可分为下属黄土母质、冲积母质和湖积母质。土壤可以划分成七个土类、二十四个土属。土壤质地以轻壤、中壤和重壤为主[1]。

二、材料与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共采集土样203个, 样品采集深度水田耕层为0~15厘米, 旱地耕层为0~20厘米, 采用“S”型随机采取15个以上样点混合, 采样当天对土样进行风干处理。

全氮的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法, 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油浴法, 采用EXCELL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母质发育和质地的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状况

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不同母质因其矿物组成、物理性状的不同, 不同的成土母质所形成的土壤, 其养分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水、热、气等成土因素的制约下, 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与性质的变化。

从图1~4可以看出, 冲积物和湖积物发育的土壤耕层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 而下属黄土发育的土壤耕层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其中湖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最高, 为1.82克/千克, 冲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次之, 为1.7克/千克, 下属黄土发育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最低, 为1.4克/千克。冲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最高, 为23.8克/千克, 湖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次之, 为23.5克/千克, 下属黄土发育的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最低, 为20克/千克;质地为中壤和重壤的土壤耕层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 而质地为轻壤的土壤耕层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其中质地为中壤和重壤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相当, 均为1.66克/千克, 质地为轻壤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最低, 为1.49克/千克, 比中壤和重壤低11.4%, 质地为中壤的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最高, 为23.1克/千克, 重壤的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次之, 为22.9克/千克, 轻壤的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最低, 为18.9克/千克, 比中壤低22.2%, 比重壤低21.2%。

2.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

一般认为, 土壤全氮含量的多少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关系十分密切[2,3,4]。对于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 其耕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有所不同。从图5-7可以发现, 无论是冲积物母质、湖积物母质还是下属黄土母质发育成的土壤, 其耕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下属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 其耕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 相关系数为0.8352**, 冲积物母质和湖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 其耕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程度基本持平, 分别为0.4708**和0.4233**。

3.不同质地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

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水分、养分、空气、温度及土壤耕性的主要因素, 不同质地的土壤由于粘粒结构的不同, 其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 而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也有所不同。图8~10表明, 轻壤、中壤和重壤质地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而重壤质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要好于轻壤和中壤。

四、结论与讨论

1.从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比较图可以看出, 湖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全氮含量>冲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全氮含量>下属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全氮含量;冲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湖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属黄土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2.从不同质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比较图可以看出, 轻壤的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中壤与重壤;而中壤与重壤的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相近。

3.从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和不同质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曲线图可以看出, 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时, 土壤的全氮含量也随之增加。因此, 运用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 就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结果推算出土壤全氮的含量, 这在土壤肥力诊断工作上是有一定意义的。

摘要:本文对金坛市冲积母质、湖积母质和下属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以及轻壤、中壤和重壤质地的土壤耕层的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提出了适当的定量表达式, 对诊断土壤肥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成土母质,质地,全氮,有机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金坛县土壤志, 1985.

[2]韩凤朋, 张兴昌, 郑纪勇.黄河中游土壤有机质与氮磷相关性分析.人民黄河, 2007, 29 (4) :58-59.

[3]王青山, 何利平.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的相关关系.山西林业科技, 增刊, 2003:25-27.

[4]郭呈芬.宿迁市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简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23 (4) :478-479.

土壤质地 篇3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的锐减, 花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尤为重要, 花生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油料安全。莒县是全国油料生产基地县, 是山东省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 花生常年播种面积为20000hm2以上, 单产稳定在300kg左右, 总产9 万余吨。近年来, 花生区空秕果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而不同土壤类型的地块, 空秕率差别很大。为了解不同土壤类型对花生秕果的影响, 我们于2014 年通过设置砂土、砂壤土、壤土、粘土四种不同土壤类型花生地块的秕果率试验, 进一步了解花生秕果形成的影响因子, 并配套相应的配方施肥技术, 来指导群众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对降低花生秕果率、提高花生产量及效益意义重大。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块选择

砂土:峤山镇宋家崮山村刘汉亮花生田, 有机质0.33%, 碱解氮42.6 mg/kg, 速效磷22.8 mg/kg, 速效钾10.3mg/kg, pH值6.2。

砂壤土:果庄镇后梭庄村朱庆亮花生田, 有机质0.59%, 碱解氮68.5mg/kg, 速效磷20.9 mg/kg, 速效钾11.3 mg/kg, pH值6.8。

壤土:洛河镇刘家南湖村刘光杰花生田, 有机质0.93%, 碱解氮102.6mg/kg, 速效磷17.8 mg/kg, 速效钾为16.4 mg/kg, pH值6.3。

粘土:夏庄镇毛家宴村庄乾海花生田, 有机质1.02%, 碱解氮145.7 mg/kg, 速效磷22.6mg/kg, 速效钾20.8mg/kg, pH值5.9。

1.2 试验设置

每种土质的地块选取面积720m2 (12m×60m) , 进行冬前深翻25cm, 扶沟时施入三元复合肥 (15-15-15) 50kg, 商品有机肥80kg。试验品种选用当地栽培面积较大、稳产性好的山花9 号, 栽培密度8000 墩/667m2, 一垄双行播种, 每穴播种2 粒, 每667m2播种16000 粒左右。播种日期为5 月1 日, 收获日期为9 月15 日。6 月中旬普浇一遍水, 其它栽培管理方法同常规。

1.3 测定方法

花生收获时, 每种土质的地块随机选取3 个点, 每点6m2, 将花生果晒干后进行称量及测数分析, 计算出小区产量、百果重及秕果率, 具体试验数据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 土壤质地对产量的影响较明显, 不同土壤质地间的花生小区平均产量差异极显著, 顺序为壤土>粘土>沙壤土>沙土, 小区荚果个数、小区百果重与产量顺序一致, 壤土地块最高, 但与粘土地块差别不大, 与沙土地及沙壤土地块差别较大;空秕果数与空秕率顺序由小到大为粘土< 壤土< 沙壤土< 沙土, 以粘土地为最低, 空秕率为14.4%, 壤土地为15.2%, 与粘土地基本相仿,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 差异不显著。沙壤土与沙土地空秕率较高, 分别为27.6% 和50.3%。

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 土壤质地对花生空秕果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土壤质地越肥厚空秕果率越低, 反之空秕果率越高。

3 小结与讨论

土壤质地 篇4

1.1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采自南阳, 为了对不同质地土壤渗灌特征进行分析, 研究中取3种土壤进行了试验。分别是南阳王村 (粘壤土) , 南阳冯楼 (中壤土) , 白河附近 (砂壤土) , 三种土壤的机械组成见表1。取土深度0~40cm, 取土时测量土壤容重。土样取回后, 先风干晾晒, 挑拣出杂物, 再过2mm孔径筛, 搅匀, 备用。

1.2 试验系统的制作

用土槽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制成试验土槽的规格是80cm×40cm×100 cm (长×宽×高) , 土槽壁采用厚1cm的有机玻璃制成, 可观察槽内土壤湿润锋运移位置。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7年1~6月在南阳气象观测站完成。为了使试验具有可比性, 将不同质地土壤的含水量差异控制到较小, 将土样按照原容重分层 (每层5cm) 装入土槽中, 并注意回装土时均匀 (表1) 。土槽上加盖, 以防试验期间土壤表面蒸发, 灌水时, 通过调节供水压力使渗灌管内水压保持在2.0m。灌水过程中按既定时间间隔观察土槽内湿润锋的变化情况, 并将其描绘在土槽的一侧槽壁上, 实验结束后, 测量不同时间的湿润锋移动距离。灌水结束时, 取下土槽一侧有机玻璃壁槽上的胶塞, 立即取土, 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并换算为体积含水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累积灌水量的变化规律

对试验过程中累积灌水量的数据进行作图分析, 发现累积灌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幂函数来拟合, 且关系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从幂函数的拟合公式可以看出, 幂值项小于1, 这表明灌水速率随时间的增长呈幂函数的规律逐渐减小。从整个过程的灌水速率来看, 三种土壤分别是0.2786L/min、0.2016L/min、0.1243L/min, 砂壤土是中壤土的1.38倍, 是粘壤土的2.24倍。

2.2 湿润锋移动距离的变化规律

对不同质地土壤渗灌过程中湿润锋移动距离和灌水时间进行分析, 以中壤土为例, 在10min时渗灌管上方达到3.5cm, 下方达到4.1cm, 在水平方向 (左侧和右侧的平均值) 达到3.8cm;在30min时渗灌管上方达到5.1cm, 下方达到7.8cm, 在水平方向达到7.3cm;在85min时渗灌管上方达到8.5cm, 下方达到15.8cm, 在水平方向达到13.2cm;在170min时渗灌管上方达到12.4cm, 下方达到23.3cm, 在水平方向达到19.6cm;在370min时渗灌管上方达到17.9cm, 下方达到29.7cm, 在水平方向达到26.1cm。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 湿润锋移动距离在各个方向逐渐增加;同时可以看出, 虽然湿润锋距离在增加, 但是增加的速度却不断地减慢。由于湿润锋是以扇形的形式向外扩展, 随着时间的增长, 湿润区的半径逐渐增加;同时根据上面的分析,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渗水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 因此湿润锋的移动速度逐渐减缓。

2.3 不同质地土壤湿润锋移动距离变化规律的比较分析

对三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渗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各方向上, 粘壤土中湿润锋移动的距离均小于中壤土和砂壤土, 而砂壤土的湿润锋移动距离又略大于中壤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砂壤土中的土壤导水率较中壤土和粘壤土最大, 水分自渗灌管渗出后, 很快向距渗灌管较远的地方运动;而当土壤质地偏粘时, 由于土壤的导水率偏小, 水分在土壤中运动通量较小, 使水分自渗灌管渗出后, 在渗灌管的周围产生积聚作用, 使渗灌管周围的土壤含水量较砂壤土升高较快, 且相应的土壤含水量较高, 因此对渗灌管管壁产生一个反作用力, 使渗灌管的渗水速率减小。由于重力的影响, 可以看出不同土壤之间的移动距离在渗灌管下方的差别最大。

2.4 剖面含水量分布特征

对不同土壤湿润区内剖面含水量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当灌水量相同时, 在砂壤土中, 其湿润区范围较大而剖面含水量较小, 这说明在砂壤土中使用渗灌时, 容易造成深层的渗漏, 这对于节水灌溉是不利的, 因此应该设置防渗层或者选择“砂盖粘”的土壤。当土壤质地偏粘时, 湿润区向外扩展较慢, 如需提高灌水速度, 可以增大灌水压力和选择渗水速率较大的渗灌管。

结束语

通过研究, 明确了渗灌过程中, 湿润区基本特征为环绕渗灌管的纵轴长、横轴短的非对称椭圆体。渗灌过程中, 累积灌水量、湿润锋的移动距离与灌水时间成较好的幂函数关系。不同质地土壤采用渗灌时, 水分入渗特征之间的差异明显。在砂壤土中, 湿润区向外扩展速度较快, 但湿润区剖面土壤含水量相对其它土壤较低, 因此应注意防止深层渗漏。试验的研究结果对感性认识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开展数值模拟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食管癌前病变下一篇: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