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测量

2024-09-17

土壤测量(精选8篇)

土壤测量 篇1

随着近地表矿产的日益枯竭和资源需求的增加以及找矿的深入,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隐伏矿的勘查已日渐重要。气体测量找矿方法自提出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烃类气体在寻找油气田方面已被广泛应用, 但将其用于寻找金属矿床是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仅介绍采用烃类气体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一种方法———土壤烃类气体法 (Soil Gas Hydrocarbon-SGH) 。

1 方法原理

土壤烃类气体测量 (SGH) 通过测定样品所吸附的有机组分来圈定地下隐伏矿化体。SGH方法测定的不是地表常温下形成的气体化合物, 而是在地下深处以气体形式存在, 在各种应力作用下运移到地表的烃类物质。

早期石油化探中, 人们主要对样品中的C1-C4轻烃进行测量。但由于轻烃 (如甲烷) 易受到细菌分解或日变和季节性水洗的影响而不稳定。为了提高烃类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人们开始尝试测定更加稳定的重烃组分 (C5-C17) 作为找矿手段。

SGH方法最佳采样层位为B层土壤上部。B层土壤作为天然的捕集剂, 它能够捕集来自于地下深部的各种烃类异常信息, 是SGH研究的主要对象。

关于金属矿床上方土壤中烃类气体来源, 早在2000年就有人提出这些烃类可能与细菌活动有关。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Gordon Southam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CAMIRO 01E02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了生物学上的试验。得出结论:细菌通过代谢矿体组分生存。当这些细菌死亡的时候, 它们的细胞膜破裂, 同时释放出烃类气体, 气体向上运移至地表, 并被B层土壤所捕集。

SGH测量技术可以分析检测到162种有机混合物, 这些烃类气体能够像指纹一样确定样品所含深部矿化信息。并且每一种烃类信息都能对矿体提供其特征的指纹。

2 采样与分析方法

SGH测量主要采样介质包括土壤、岩石 (需研磨成粉末) 、泥炭、植物、水和湖底沉积物等。其中B层土壤是最理想的采样介质, 如果无法采集到B层土壤, 应尽量采集物理特征相同的同一层位的土壤。

样品采集可按剖面或网格进行。剖面采样点距控制在25m~60m。建议采样点线距根据勘查目标体大小来定, 矿体或异常附近采样点距不能过大 (一般≤25m) , 背景区可适当放稀, 可采用50m的采样点距。为获得清晰的地球化学异常, 必须保证在背景区有足够采样点。

在野外工作中, 定点和采样一次完成。采样量根据样品颗粒大小而定, 保障过筛后样品重大于50g即可。样品在野外驻地晾干, 装在帆布袋、牛皮纸袋里并编号, 以便运输和保存。

在分析前, 样品首先要在<40℃的空气中完全晾干并过-80目筛。再精确称取分析样品重量并进行提取。SGH不是对样品所有有机质进行高温热解, 而是一种弱提取, 主要提取来自深部并被土壤弱结合的活动态气体组分。

提取出的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测试分析162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75%为芳香烃类化合物。

由于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十分精确和灵敏, 方法检出限达到10级-12级。因此, 为保证结果可靠,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分析过程中都要尽量避免污染。

3 应用实例

SGH技术不仅可以勘查脉状金矿、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铀矿、VMS等金属矿床, 也可用于勘查金刚石和油气, 还能够利用“指纹”信息确定未知矿类型。

3.1 VMS矿化“指纹”识别

要进行“指纹”识别, 首先要测定已知VMS矿化体烃类组成并寻找出其特征谱线。通过试验总结得出, 不同时代VMS矿石中烃类谱线形态类似, 均出现三个明显的峰值, 只是峰值强弱有所差异, 时代老的矿床峰值低, 年轻矿床峰值高。这种特征可以作为解释土壤烃类异常的依据。

Actlabs公司在某矿进行试验, 该区土壤也出现了类似于VMS矿石的三个烃类峰值谱线。推断勘查区深部可能有隐伏VMS矿体的存在, 后期钻探结果对该推断进行了肯定。

3.2 金刚石和金伯利岩筒

截止到2008年, Actlabs公司已经积累了十几个采用SGH寻找金刚石和隐伏金伯利岩筒的实例。为了节约成本, 工作布置均以剖面形式进行, 单剖面或十字剖面。技术关键是先通过已知含金刚石岩筒剖面, 从162种化合物中筛选出特征化合物, 目前比较有效的有19种。

为更好地解释SGH结果, Actlabs公司开发了专门的软件来对结果进行矢量化表达, 以便判断岩体位置。然后, 采用指纹识别技术来判断岩体含矿性。

3.3 金矿

澳大利亚的Junction矿床, 矿化出现在一个北西走向的剪切带上, 矿体位于粗粒玄武岩接触带。表面覆盖15m厚的第四纪冲积砾石层。对该矿床进行SGH测量, 所得SGH异常与矿体位置严格对应。

4 结论

Actlabs公司经过30多年对有机气体研究, 提出采用有机组分来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新方法。通过在多种矿床的应用, 肯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以上介绍, 主要获得如下认识:

(1) 将有机类气体用于金属矿床勘查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SGH推动了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的发展。

(2) 通过分析地表土壤烃类组分 (SGH) , 不仅可勘查隐伏矿床, 而且能够根据其指纹特征来判别矿化类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研究思路。

(3) 公开的资料展示了该技术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建议国内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应联合有机气体分析实验室, 借鉴国外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经验, 尽快开展这方面探索。

参考文献

[1]A dual perpose exploration tool in the search for deeply buried mineral deposits and Kimberlite pipes[EB/OL].Activation Laboratories Ltd:Dale Sutherland, Eric Hoffman, 2005[2008-10-20].http://www.actlabs.com/SGH.html.

[2]Exoloring for Mineral Targets[EB/OL].[2008-10-20].http://www.actlabs.com/SGH.html.

[3]SGH-Soil Gas Hydrocarbon Predictive Geochemistry For Diadem Resources Ltd.A05-3100:Parry Peninsula Kimberlite Field[EB/OL].Activation Laboratories Ltd:Dale Sutherland, Eric Hoffman, 2005[2008-10-20].http://www.actlabs.com/SGH.html.

[4]Soil Gas Hydrocarbons Expanding the horizons of exploration[EB/OL].Activation Laboratories Ltd:Ancaster, Ontario, [2008-10-20].http://www.actlabs.com.

土壤测量 篇2

关键词:土壤元素测量;地质找矿;作用

引言

在对土壤中元素系统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而对其集中的规律、表生矿床破坏的关系和分散性上进行研究分析,这就是所谓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工艺。经过对其中异常情况的挖掘,对异常情况进行解释和评价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在具体的找矿工程中,因为各种地质条件的限制,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对此该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难题。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找矿的时候,就是在觉察到的一些地段中针对存在的一些地球化学异常情况,将和矿床相关的次生晕区分出来,进而将找矿效率提升上来的一种方式,为提高找矿的科学性上提供一定的帮助。

1、土壤中元素的分布及含量

1.1、土壤元素的化学性质。分析土壤元素的化学性质时要对元素的化合建、离子半径、电价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各元素的放射性和重力性质,土壤元素的这些性质会对土壤元素极其化合物的迁移造成影响。元素的晶格能对元素化合物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主要由元素的电价和离子半径决定。土壤中元素在水溶液的表现对元素的电价和离子半径也有很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晶格能和抗风化能力强的元素,常常会均匀的分散在土壤中。

1.2、母岩的主要成分。岩石经过长期风化,逐渐形成土壤,对于不同的岩石,所含的元素及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因此,岩石风化产物及土壤元素的含量也不尽相同。例如超基性岩区土壤中Cr、Ni的含量比较多,Co在基性岩石土壤中含量比较多。

1.3、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影响。温度和湿度对土壤自身性质有很大的影响,温度和湿度有可能在土壤运输中引起土壤风化。温度和湿度决定了土壤腐殖含量比例,降雨量越少,空气的温度越高,土壤的腐殖含量越少,而土壤的酸碱度受土壤腐殖含量的影响比较低,当出现降雨天气,土壤中的部分元素会被冲刷出来,在进行土壤元素检测时,可以分析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从而确定矿床的位置。

2、基本的应用原理分析

2.1、有关残垣积层次生晕的构造过程和相关的原理

在现实当中,在岩石风化的前提之下经过成壤之后,逐渐的构成了一种形式,这就是构成土壤的方式。有机质和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在成壤的时候会出现生物风化、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生物化学和生物作用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在深度加深时会出现减弱的情况,这样就会构成土壤分层的情况。主要分为A1亚层、A2亚层、AO、A层、母质层(B层)、淀基层(C层)和D层等。详细来讲,一些植物的残体被分解了之后就行成了AO,淋溶层就是A层,有富含有机质的粉砂、粘土和砂构成了A1亚层,有砂构成了A2亚层,并且有一定的粘性差、粘土存在于其中;有A层淋溶下来的粘土质点和氢氧化物堆积而构成了B层;A、B層的母质就是C层,未风化的基岩就是D层。

2.2、形成次生晕的作用

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在形成次生晕的时候,通过迁移元素成晕的方式为:首先,机械分散的形式,迁移时元素为固相形式,在形成一些矿床机械分散时,构成次生作用;其次,水成分散情况。矿石中的组分在表生作用下在水里面呈分子、络离子或者离子方式来迁移,对于形成硫化物矿床的次生晕这种分散作用会较为明显;再次,生物的迁移情况。通过植物的根系可以在土壤里面,尤其是在矿体周围的土壤里面对一些微量元素进行吸收,向植物的各种器官中进入,这就是该方式的主要特征。当植物的叶、枝落在地表上,就能够在AO层中聚积一些元素。在这些枝叶腐坏了之后,吸收的这些元素又会向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转入,之中植物又会吸收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腐败层中堆积,伴随着地下水,一部分向土壤B层中渗入,被粘土矿物和氢氧化物等吸附,就会聚焦土壤中的一些元素,构成分散晕。

3、土壤元素测量在地质找矿工作的应用

3.1、土壤元素测量在地质找矿中的表现。将土壤元素测量法用于地质找矿工作中,操作不但十分简单,还能有效的节省投资成本,提高地质找矿质量和工作效率,土壤元素测量法在地质找矿工作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土壤元素测量能有效的将物探方法和地质方法结合起来,对浮土掩盖下的各种岩体进行圈定;土壤元素测量能对某一地区的含矿量进行调查,例如探测某斑岩铜矿时,利用土壤元素测量能将潜伏在深层表土下的铜矿显示出来,探明矿区外围铜矿的分布点;土壤元素测量能直接确定浮土下的矿床,当比例尺条件符合相关要求,对含矿地区进行土壤元素测量能直接确定隐伏的矿床,如果再进一步分析,能将矿体的厚度、性质等基本信息预测分析出来,这样对地质找矿布置钻孔有很大的帮助。

3.2、土壤元素测量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地质找矿时,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将土壤元素测量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正常情况下,当浮土厚度小于1.0m,可以直接使用土壤元素测量法,这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浮土厚度大于1.0m、小于2.0m时,使用土壤元素测量时,要选用深层土层的试样,不能选用浅地表土层的试样;当浮土厚度大于2.0m时,要采用手摇钻进行取样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土壤元素分布不受破坏,从而科学的判断出矿床的位置。如果是在岩流、沙漠等地进行地质找矿工作,由于这些地区的物理风化现象比较严重,土壤大多是块状和大颗粒,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地质找矿工作时,尽量不要使用土壤元素测量法。

4、土壤元素测量野外工作方法

土壤测量 篇3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而在石油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及人为原因造成的泄露溢出事故,都会造成土壤的污染,进而破坏土壤的结构,破坏土壤的透水性,石油污染物与土壤中有效的氮、磷、钾发生反应,破坏土壤中富含的肥力。近年,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的研究。

测定土壤中石油的含量,则成为整个降解修复技术中的关键。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重量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等,以下是根据石油组成中所含的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的吸收峰,研制出一种切实有效的测量土壤中柴油含量的方法。

2 原理与实验

2.1 原理

石油组成中所含的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的吸收峰。带有苯环的芳烃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50~260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15~230nm。一般原油的两个吸收峰为225nm及256nm。而在该吸收峰下不同量的柴油对应不同的吸光度,由柴油和吸光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实验确立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

2.2 实验

2.2.1 仪器及试剂

a.紫外分光光度计(具有2cm石英比色皿);

b.超声波振荡仪;

c.10ml移液管2只、5ml及2ml移液管各1只;

d.25ml容量瓶1个、50ml容量瓶1个、10ml容量瓶8个;

e.石油醚(60~90℃),柴油。

2.2.2 制备校准曲线步骤

a.柴油标准溶液的制备:取0.05222g柴油溶于石油醚中并定容至25ml,摇匀容量瓶并用移液管取5ml混合液定容至50ml,50ml容量瓶中的溶液浓度为208.88ug/ml。

b.取油标准溶液加入2cm比色皿中于220~300nm范围内扫描,得到柴油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为257λnm处。

c.用移液管分别加入柴油标准溶液2、3、4、5、6、7、8、10ml至8个10ml容量瓶中,并用石油醚定容至10ml。于257nm波长、用2cm石英比色皿、以石油醚为参比,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其相应的浓度及吸光度如表所示,并绘制校准曲线。

得到吸光度与柴油浓度关系(如表1):

y:柴油浓度mg/ml;x:吸光度。

2.2.3 测土壤中柴油浓度的实验

a.首先用天平准确量测一干净烧杯质量,用采样器取少许土壤放在烧杯里并用天平准确称量烧杯与土壤的重量,得到土壤的质量。

b.加入大约2ml左右的蒸馏水稀释并用振荡器振荡成溶液,再用移液管量取2ml石油醚加在装有土壤的烧杯里,并用振荡器振荡2min,将土壤与石油醚的混合液体加入分液漏斗中,待沉淀2min后分液,由于重力作用含有柴油的石油醚将分层在水与土壤混合物的上方,分液得到石油醚与柴油的混合液体并放入另一干净的烧杯中。连续重复萃取三次,可以认为土壤中的柴油已经完全被萃取到石油醚中。

c.在萃取得到的石油醚与柴油的溶液中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钠,以便吸收混合液体中的少量水,再放入10ml的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ml。

d.将容量瓶中石油醚与柴油的溶液摇匀,以使得溶液中各处浓度一致。准备好两个石英比色皿,取石油醚放到一石英比色皿中,另取上述得到的石油醚与柴油的溶液放入另一石英比色皿中,将两石英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中,在波长为257λm处,测两石英比色皿中溶液的吸光度,以纯石油醚做参比,测得容量瓶中混合液的吸光度,用式(1)计算即得到所取土壤中所含柴油浓度。

3 结果与讨论

该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测量被柴油污染土壤中柴油的含量,且精确度较高,采用的手段及需要的仪器设备也较为简单。是一种可以广泛推广的方法。

摘要:针对被柴油污染的土壤,研制一种简便宜用的办法测量土壤中柴油的含量。根据石油组成中所含的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的吸收峰,而在该吸收峰下不同量的柴油对应不同的吸光度,由柴油和吸光度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实验确立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式,测得不同量柴油的吸光度,得到柴油的实际量。

土壤测量 篇4

土壤压实是农业中的一般现象,指土壤颗粒之间的小孔丢失,从而引起空气与水不能自由流通。土壤一旦压实,若不实施根本的物理干扰,就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且往往是植被生长以后就很难进行彻底的物理修复,仅靠植物和土壤动物对压实进行修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研究土壤压实最主要的是土壤压实程度的测量。土壤压实测量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土壤压实的测量结果。通常用土壤紧实度来表示土壤的压实程度。测量土壤紧实度的测量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载式[1]的,另一种是冲击式的。现有的土壤压实测量装置大多数采用静载式的,而冲击式的压实测量装置还很少见。基于冲击原理的土壤压实测量技术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壤压实测量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1 冲击原理

当物体(冲击物)以一定的速度作用在一个静止的物体上时,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例如1/1000s或更短时间),速度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冲击。冲击时,在冲击物与被冲击物之间产生很大的相互作用力。冲击物与被冲击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冲击载荷。常见的冲击现象有锻锤与锻件的接触撞击、重锤打桩、金属的冲压加工等[2]。

当弹性体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时,由于弹性体具有质量,惯性力的作用并非立即传至弹性体的所有部分。在开始一瞬间,远离冲击处的部位并不受影响,冲击载荷引起的变形是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弹性体内传播。在某些情况下,冲击载荷作用处的局部范围内还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所以,冲击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工程中常采用一种较为粗略但偏于安全的简化计算方法——能量法。

用能量法进行分析时,为了计算简便同时又能满足要求,常做以下假设:

(1)不计冲击物的变形;

(2)冲击物与被冲击物接触后无回弹;

(3)被冲击物的质量(惯性)与冲击物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冲击应力瞬时传遍整个被冲击物;

(4)材料服从胡克定律;

(5)冲击过程中,声、热等能量损耗很小,略去不计。

在冲击过程中,承受各种变形的弹性元件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弹簧,因此可以把弹性元件简化成图1中所示的弹簧。假设重量为Q的冲击物一经与受冲弹簧接触(图1(a))就相互附着共同运动。如省略弹簧的质量,只考虑其弹性,便简化成一个自由度的运动体系。设冲击物体与弹簧开始接触的瞬时动能为T;由于弹簧的阻抗,当弹簧变形到达最低位置时(图1(b)),体系的速度变为零,弹簧的变形为,从冲击物与弹簧开始接触到变形发展到最低位置,动能由T变为零,其变化为T。则冲击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方程为:

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

2 土壤压实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所用的土壤压实测量方法种类繁多,但设计原理大同小异,主要是参照土壤的紧实度、容重、孔隙度等3个压实指标来实现的。如:采用多道面波分析方法[3]测量土壤压实度;采用测量土壤紧实度的方法确定土壤压实度;采用测量土壤容重的方法确定土壤压实度;采用测量土壤孔隙度的方法确定土壤压实度等。其中又以测量土壤紧实度的居多。

近年来,有人对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在测量土壤压实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4]。先用气枪震源对土壤进行炮击,再用L-40型检波器采集体波和面波从中获取土壤的压实信息。实验中使用高频面波勘探探测土壤。其测量土壤压实度的方法速度快,结果准确可信,但多道面波分析测量法需要用气枪震源对土壤进行多次炮击,对土壤的损伤破坏比较严重,且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还有人采用测量土壤紧实度、容重和孔隙度三个压指标来反映土壤的压实程度[6],用土壤硬度仪来测量土壤的紧实度,用环刀法测量土壤的容重,用经验公式计算土壤的孔隙度。土壤硬度仪属于静载式的,测量土壤紧实度时,需要转动摇把使探针进入土壤中,分析此时纸带上所打出的曲线,进而计算土壤的紧实度。此方法的测量过程过于繁琐,且结果不够准确;容重测量法虽然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但是采取土壤样品时,需要用取土环熟练的手工操作取土,测量方法复杂,且耗费时间较长,不适合野外作业;孔隙度测量法主要是通过所得的土壤比重和容重,用经验公式来推算。很难直接用仪器测出土壤的孔隙度,其推算出的数据精确度不高,只能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容重和孔隙度的应用受土壤质地和有机质等条件的影响,但不同压实指标在反映土壤压实程度上基本一致,它们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相互转换[5]。

WH-1型土壤湿度密度测定仪可以测量土壤的湿容重、干容重以及含水率。但是它在测量过程中过程繁琐,操作复杂,在取土和把土放入浮秤的过程中需要熟练的手工操作,耗费时间长,而且该仪器在野外作业时使用和携带不方便。

运用冲击原理,使探针通过冲击进入土壤中,通过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探针进入土壤不同深度时的压实程度是土壤压实测量技术的一个新方向。对冲击式压实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将会使测量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且测量结果精确。

3 冲击式压实测量技术的研究

冲击式压实测量技术主要是利用冲击的方式对土壤的压实程度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弹簧、液压或气压等方式来提供冲击力,通过冲击探针,使其进入土壤中。在土动力学领域,土壤具有粘弹性,其应力应变基本符合粘弹性模型,用“质量——弹簧——阻尼”集中参数的系统模型来描述土体上的压实是一种成熟的方法。在冲击过程中,土体主要呈现弹性变形。因此,在建立冲击模型[6]时,将冲击过程中被压材料对机械部分的动态作用一个“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来等效。

土壤压实冲击测量装置与土壤有直接联系的部件只有冲击杆,因此可以建立冲击杆—土壤系统的模型。冲击杆冲击土壤如图2(a)所示,冲击杆可以看成一个刚体,土壤可以看成一个线性粘弹性体,根据粘弹性模型的性质,此系统可简化成冲击杆与集中参数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简化后的冲击杆—土壤系统的模型如图2(b)所示。

此模型即为冲击杆—土壤系统模型,它把土壤系统简化为由一个弹簧和一个阻尼器并联组成的系统,即看成粘弹性模型中的开尔文模型。并且把冲击杆和土壤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简化了研究过程中两者之间一些力的计算。

在冲击杆—土壤系统模型中,对两个边界条件进行分析,当冲击杆接触土壤的瞬间(假设t=0),弹簧的压缩量为零,冲击杆的速度最大,则弹簧的弹力为零,阻尼器的阻尼力最大;当冲击杆在土壤中运动完成静止后,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冲击杆的速度为零,则弹簧的弹力最大,阻尼器的阻尼力为零。

根据上面的性质,可以对冲击杆—土壤系统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简化,不妨假设弹簧弹力与阻尼力的和始终是一个恒定值,称为土壤的阻抗力,那么在任意时刻土壤的阻抗力为定值,此时土壤阻抗力即为土壤在冲击过程中的平均阻力。因为冲击杆冲击土壤的时间很短,所以平均阻力也能很好的表征土壤对冲击杆的阻抗作用。

利用所简化的冲击杆—土壤系统的冲击模型,可以运用能量法对冲击模型进行土壤阻抗力的计算。首先应该知道冲击杆在进入土壤前所具有的能量W,然后是测量冲击杆的冲击深度H。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对上式进行求解,土壤的阻抗力(冲击阻力)为:

上式表示的即是冲击杆冲击土壤过程中冲击杆所受的土壤阻力,可以反映土壤的压实程度。

还可以根据压强的公式求出冲击杆探头所受的压强,即为土壤的紧实度。

4 结语

土壤压实测量技术是研究土壤压实的先决条件,其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研究人员对土壤压实程度的认识,也会阻碍人们对土壤压实治理的步伐。本文改变了过去只用静载式测量装置来测量土壤压实度的习惯,引入冲击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土壤压实测量技术——冲击式压实测量技术,使土壤压实程度的测量更加简单方便。冲击式土壤压实测量技术为土壤压实的测量另辟蹊径,使土壤压实测量技术更加完备。

参考文献

[1]张维强,鲁植雄.水田土壤圆锥指数测量间距合适值的确定研究[J].农机化研究,1999,4:68-70.

[2]陈长征,刘贵立,罗跃纲,等.工程力学(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56-658.

[3]Xia J,Miller R D,Park C B,et al.Comparing shear-wavevelocity profile from MASW with borehole measurementsin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2000,5(3):1-l3.

[4]田钢,石战结,Don.W.Steeples,等.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在测量土壤压实度方面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18(3):450-454.

[5]杨金玲,张甘霖,赵玉国,等.土壤压实指标在城市土壤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5):51-55.

土壤测量 篇5

关键词:土壤元素测量,地质找矿,实际作用

针对目前这种矿产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 除了要大力节约矿产资源之外, 还需要大力进行找矿工作。那么为了提高找矿工作的质量, 就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找矿方法, 这样才可以对地质信息进行有效获取, 对矿产分布情况进行科学研究, 而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地球化学土壤元素测量。这种方法和其他的测量方法相比, 有着很大的优势, 具体来讲, 土壤元素测量就是对残坡积土壤进行检测, 针对本地区土壤中存在的次生异常现象, 来对矿床位置进行合理确定;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这种测量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 并且难度不大, 在经过长期的应用, 已经日趋完善。

1 土壤中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

(1) 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通过研究发现, 电价、离子半径以及化合键等是元素最主要的化学性质, 重力性质和放射性也是需要特别考虑的, 因为这些性质都会对元素及化合物的迁移产生决定性作用。而晶格能则主要是由两个参数决定的, 分别是离子半径和电价, 它会对化合物的稳定性产生决定影响。比如独居石、锡石等, 因为存在着一些化学元素, 这些化学元素有很小的离子半径和较高的电价, 其次, 元素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离子半径和电价的决定性影响。因此有着较高的晶格能和较强的抵抗风化能力, 在土壤中往往会有分散晕分布。其次, 元素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离子半径和电价的决定性影响。

(2) 母岩成分:岩石在长期风化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土壤, 不同岩石中, 含有差异化的元素含量, 因此在岩石中的风化产物以及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也是不相同的。比如Cr、Ni往往存在于超基性岩区土壤中, 而Ni和Co则处于基性岩区土壤中, 相较于超基性岩区的Ni含量, 基性岩区的含量要低很多, 但是在Co含量方面, 基性岩区的含量要大很多。

(3) 气候条件:通过研究发现, 温度和湿度主要会影响到土壤自身的酸碱度, 而在土壤运作的过程中, 温度和湿度还会导致其发生风化现象。温度和降雨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土壤中腐殖含量的比例, 如果降雨量越来越少, 空气温度越来越低, 那么就会逐渐降低它的腐殖含量, 土壤内部酸碱度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腐殖含量的影响, 并且对土壤中元素的活动性能产生决定性作用, 如果土壤中只有很低含量的酸碱度, 那么如果突然出现大雨天气, 就会将土壤中的部分元素给冲刷出来。但是土壤如果有很高的酸碱度和较小的湿度, 那么很多的微量元素就会被土壤的腐殖质所吸收, 元素在这样的过程中周而复始的运用。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检测的土壤类型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 并且土壤如果有着不同的种类, 那么也不会含有相同的化学物质, 对元素的移动和聚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土壤元素测量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将土壤元素测量应用到地质找矿工作中, 具有很大的作用, 不仅可以非常方便简单的进行操作, 还可以有效的节约投资成本, 并且有着较好的效果, 这种方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几乎可以利用土壤元素测量来对所有的金属矿产进行寻找, 其中, 特别有效的是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具体来讲, 将土壤元素测量应用在地质找矿工作中, 主要从这些方面来进行:

(1) 有效结合地质方法和物探方法, 在浮土掩盖区对各种岩体的分布范围进行大致圈定, 比如超基性岩体界线就可以结合土坡中铬和镍的含量来有效圈定等等。

(2) 对本区域内含矿远景地段进行查明, 比如某斑岩铜矿等, 将土壤元素测量应用进去, 可以将隐伏于深层表土下的铜矿化范围给清晰的指示出来, 通过有机的结合土壤测量法和水化学法, 可以有效的探明矿区外围铜镍的新矿点。通过对次生晕铜量异常情况进行测量, 可以有效的进行山地工程, 合理布置普查钻孔等。

(3) 对浮土下的矿床位置直接确定。如果比例尺条件是合理的, 通过土壤测量矿床地区, 结合测量结果, 就可以将隐伏的矿体给直接确定下来, 并且本矿体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得出来, 比如位置、大小以及形态等等。再进行必要的研究, 就可以将矿体的厚度以及品质特点等粗略的估计出来, 这样可以有效指导于找矿钻孔工作的进行。

在找矿的过程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土壤测量才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 如果浮土厚度在1.0米以内, 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应用土壤测量方法, 这样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还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资金。如果浮土层的厚度在1.0米以上, 2.0米以内, 那么在测量的时候就不可以采用浅地表土层的测量方法, 需要进行必要的深层采样。如果浮土厚度在2.0米以上, 那么钻孔取样工作就需要利用手摇钻来进行, 这样才可以将土壤中的次生晕给有效确定下来, 并且合理判断是否有矿床存在于本地区内。如果找矿地区是一些岩流或者沙漠, 那么一般情况下不可以采用土壤元素测量的方法, 因为这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物理风化情况, 大多都是大颗粒或者块状的土壤。

3 野外工作方法

一是要紧密结合工作目的和任务要求来合理确定取样间距, 布置取样点线, 同时, 还需要将其他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 比如选用的比例尺、矿床类型、矿带和矿床的规模等等。在工作时, 需要将次生晕异常给圈定出来, 任何一个小的矿带和矿体, 只要存在工业意义, 都不能够被漏掉。采用的比例尺一般需要按照1厘米的标准来控制图上取样线距, 按照线距三分之一的原理来确定点距。目前, 在确定土壤取样点位的时候, 可以借助于地形图和罗盘, 也可以使用GPS准确定位。

二是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取样层位, 也就是在新工作区内对分层样品进行一定数量的采集, 对各层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调查和了解, 对取样层位进行科学确定。如果不进行试验, 就需要穿过腐殖层在淋积层中进行取样采集工作, 控制取样深度, 一般在25厘米左右。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土壤元素测量方法, 具有较好的效果, 它可以有效提高找矿工作效率, 对当地地下的矿藏情况进行合理判断。经过近些年的发展, 我国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土壤元素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日趋成熟,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相较于先进的西方国家,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的努力, 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其进行完善, 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生明, 朱立新, 周国华.高山峡谷区影响土壤测量找矿效果的元素表生活动特性研究[J].地质与勘探, 2002, 2 (5) :123-125.

[2]李茉.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实际找矿中的应用[J].科技探索, 2012, 2 (5) :87-89.

[3]高珍权, 王伟, 曾志刚.沟系土壤测量在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J].矿产与地质, 2005, 2 (6) :32-34.

[4]刘金松, 冯晓辉.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在找矿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2 (35) :87-89.

土壤测量 篇6

1.1 土壤中的元素所具有的理化性质

如果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离子的半径相对较小,与此同时又具有相对较高的电价时,晶格能也相对要高出很多。不仅如此,还因此具有了较强的抵御风化的能力,化合物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宜昌地区为例,黑钨矿内,具有价电子较高的+6的铜;锡石矿中,具有价电子较高的+4的锡。它们在土壤中的分布,呈散晕的状态。研究表明,元素的水溶性是由元素本身的电价和离子的半径所决定的,而元素的迁移能力大小是由离子半径及元素价电子位数所决定的。

1.2 母岩的成分分析

岩石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尤其是经过风化之后,最后演变为土壤。而不同种类的岩石,其中的化学元素种类及含量亦有所不同,因此,经过风化之后的土壤中所蕴含的元素种类及数量亦不相同。以宜昌地区为例,含量较高的Co仅存于基性岩区的土壤之中,而含量较高的Cr则存在于超基性岩区风化的土壤里。

1.3 环境因素分析

自然环境是通过温度与湿度的变化直接对土壤酸碱度构成影响的,而温湿度在直接影响到土壤本身的酸碱度的变化的同时,又通过这种酸碱程度的变化间接是对风化与成土作用构成影响。大量的府殖质因降水量的不同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土地自身的酸碱平衡。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造就不同类型的土地的根本原因。

2 测量土壤的条件与范围

土地测量法简单易行,因而成为各种操作方法当是最具效率也最为经济的办法。在稀有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中都已经普遍地应用了这种方法,且这种土壤测量法在矿区评价、找矿及一定范围内的地质调查中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2.1 表面遮掩地段

通过土壤测量的方式,结合物探、地质等途径的利用,在表面被覆盖的土层遮掩地段,以地质填图的方式对各种不同岩体的分布情况加以圈定。比如在实际测量当中,可以结合磁法的应用,再凭借土层之中镍与铜所占的比重大小,来对基性岩体的边界加以确定。

2.2 远景含矿测量

可通过土壤测量技术的应用,对目标区域的远景含矿进行测量,比如对稀有金属钼、锑次生晕异常地段,可以对其矿化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地显示出来,即便是处于隐藏状态也同样拥有一定的效果。对于那些新的矿点,即便密布于大的矿区之外,同样可以应用此种方法进行勘查。

2.3 隐伏矿体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对隐伏的矿体进行探寻,可在找矿的目标地区,对矿体的产状与形态和隐伏矿体的地点,依据比例尽加以精准的计算。不仅能够对这种矿体本身的品味及厚度进行鉴别与判断,而且还可以对山地工程在布置过程中、矿床进行钻孔过程中进行有价值的指导。对于这种土壤测量,其应用的条件为浮土为6~9米中间,如果该土层太厚则可采用向深部抽取样本。比方在湖北宜昌地区对铁矿的查找时,目标区域的岩性基本为丘陵、低山及花岗岩。土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为1~1.5米,特殊地段可以深达数米。可采取1:2万的比例尺以土壤测量法,采取的样本为母质层和淋积层,其粒度在50目以下,可以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加以有效地发现。以试验的方式进行选定,发现了Cu、As、Ag、Au、Mo、Ba、Bi、Zn、Pb是找矿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元素。

3 实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先是确定样本的点与线,之后再确定样点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任务及目的要求来对取样网上的点位间距加以确定。此外,影响取样间距大小的还包括规模和矿带、矿床的种类、工作比例尺的大小,同时包括次生晕的实际规模等,也会对取样本身的间距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要格外慎重对待次生晕之异常情况,使之不至于产生漏矿的现象。要做到首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其次才进行各次取样。在新的目标区,要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收集分层的样品,然后对各层金属含量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最后才能得出结论。在试验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穿越淋积层、腐殖层,深度大约在19~29米的范围。不同样品在采集之中,实行一个点和多个坑的办法,一般是采取4~6个坑的样品,至于坑距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4 结束语

利用新技术手段促进现代找矿技术的发展,地球土壤的化学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方法脱颖而出。这种方法的优势明显且应用广发,广大的地质工作者需通过努力学习、灵活运用,将此种方法不断拓新。

摘要:自从产业革命开始至今,社会在医疗技术、运输技术、应用科技领域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航天技术及其他高科技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致使全世界的矿产资源的总体价值出现下降的现象。另外,新矿床的找寻难度在增加,如何采取新技术手段来寻找矿床资源已经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项紧迫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地球土壤的化学测量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方法脱颖而出,成为各种方法当中最被人们青睐的方法之一。此种方法的机理在于,通过次生异常土壤来发现地下的矿床资源,因而这种方法优势明显且应用较广。

关键词:现代,找矿技术,地球化学,土壤测量

参考文献

[1]谢学锦,任天祥,严光生,等.进入21世纪中国化探发展路线图[J].中国地质,2010,(2):245-267.

[2]王学求,谢学锦,张本仁,张勤,迟清华,侯青叶,徐善法,聂兰仕,张必敏.地壳全元素探测——构建“化学地球”[J].地质学报,2010,(6):854-864.

土壤测量 篇7

关键词:前处理,砷,土壤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关注程度的增加,对环境中痕量污染物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地增长[1]。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正受到种类越来越多和程度越来越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对土壤中痕量污染物的含量及检测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砷是一种斜方六面体的灰黑色非金属,砷的化合物有三价和五价两种,都具有毒性,三价砷的毒性更大。其对环境的污染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健康危害,因此,国家不断颁布新的和改进的痕量砷测定方法及技术路线[2,3,4,5]。

原子荧光光光度法(GB/T 22105.1-2008)是目前检测砷的国家标准方法之一,因其灵敏度高,操作快捷,近几年其应用范围快速增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经典的前处理法使用毒性较高的试剂(如王水)浸提,容易对空气造成较大污染,不利于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且操作比较繁琐;而目前较为常用的微波消解前处理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其较长的赶酸时间、过高的空白值以及因消解过程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导致的平行数据不稳定等问题,并未给土壤样品砷含量的测定带来时间和工作量上的便利;而且微波消解仪价格昂贵,当前情况下还不能大规模装备。为简化操作过程和减少操作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及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损害,本文在满足质控要求的基础上对操作方法进行简化,以期达到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实用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1.1.1 试剂

浓硝酸(HNO3),5%硝酸溶液,5%硫脲和5%抗坏血酸的混合液,2%硼氢化钾(KBH4)和0.5%氢氧化钾(KOH)的混合溶液,100 μg/L的砷标准中间液。

1.1.2 仪器

北京吉大小天鹅AFS-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安南科技公司DV-4000多孔精确控温加热器等。

1.2 方法

1.2.1 消解

称取经风干、研磨并过0.149 mm孔径的土壤样品0.1 g左右于50 mL比色管中,加入10 mL浓硝酸,摇匀,在多孔加热器中130 ℃高温消解3 h,取出冷却后,向比色管中加入15 mL 5%硫脲和5%抗坏血酸的混合液,混匀并用超纯水定容至50 mL,再混匀过夜沉淀。空白除称样外其他步骤均相同。

1.2.2 上机测定

使用10 μg/L的砷标准中间液配制浓度分别为1.00、2.00、5.00、10.00和20.00 μg/L的标准曲线使用液,以5%硝酸溶液为载流,2%硼氢化钾(KBH4)和0.5%氢氧化钾(KOH)的混合溶液为还原剂。调整原子荧光光度计各项参数,直接上机测定。

仪器参数如下:

负高压:270 V;

A道灯电流:60 mA;

B道灯电流:0 mA;

观测高度:8 mm;

读数方式:峰面积;

延迟时间:1.0 s;

注入量:0.5 mL;

加热温度:200 ℃;

辅阴极电流:30 mA;

载气流量:400 mL/min

屏蔽气流量:1 000 mL/min;

读数时间:10 s;

测量重复次数:1次;

测量方法:校准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分别于2010年3月28日、3月31日和4月4日共进行三次重现性验证,原始数据见表1。

由表1可知,三次空白平行值波动较大(SD=1.20),空白重复性和重现性均较差,考虑到原子荧光光度计的高灵敏性,空白值的变动在正常的范围之中;同一样品砷含量的平行值波动较小(SD=0.22 μg/L),重复性和重现性较好(见表2);标准样品砷含量的平行值波动较小(SD=0.19 μg/L),从结果来看,三次实验重现性和重现性非常好,均在土壤标准样品ESS-4的砷含量变动范围之内(11.4±0.7) μg/L(见表2);3次实验中,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104%、99.1%和104%,回收率非常好,说明此前处理方法能很好地将样品中的砷元素溶解出来;从这3次实验的标准曲线线性来看(表1),其重现性非常得好,斜率和截距变换不大,均在合理变化范围之内,说明仪器的状态优秀,标准曲线的重现性非常得好。

2.2 讨论

在三次重复性验证试验中,空白值的变动较大,第一次实验重复性较好,其他两次重复性均较差;总体重现性较差,不同时间开展的实验对空白值得结果影响较大,可能与仪器所处的环境有关。从三次实验中的标准曲线的线性来看,结果均非常好,三次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0.9999,表明仪器状态出色,对砷元素敏感。三次试验中,对同一土壤进行的三次测定结果表明该消解方法的重复性和重现性非常好,其接近百分之百的回收率也表明该方法能完全溶解出土壤中的砷元素,这一点,在标准样品ESS-4的测定结果中也被佐证。

3 结 语

土壤测量 篇8

1 勘查区地质与景观地球化学条件

勘查区位于红柳头子-红石山晚古生代深成岩浆弧, 断裂构造以近东西向、北西向为主, 少量为北东向。侵入岩极为发育, 由早到晚依次出露早志留世、中泥盆世侵入岩。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北山群、白垩系下统赤金堡组。勘查区尚未发现金属矿产。

勘查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具有干旱少雨, 蒸发量大, 日照充足, 温差较大, 风沙多等气候特点。海拔1400-1500m, 地形起伏不大, 切割不深, 沟谷不发育。风化作用明显, 残坡积物、冲积物具有一定的厚度, 具备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法的应用条件。

2 1:5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勘查区内圈定了2个的综合异常。AP05乙3异常由Au、Bi、As、Pb、W、Sn等6种元素8个异常组成, 呈近似“蘑菇”状, 具有高、中、低温热液元素组合特征, 异常元素组合较多, 含量值较高, 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处于变质早志留世中细粒黑云石英闪长岩、中泥盆世中细粒正长花岗岩侵入古元古界北山群一岩组地层的外接触带。AP06乙3异常由Au、Pb、Zn、Co、Ni、Cr、Sb等7种元素8个异常组成, 异常元素组合较多, 含量值较高, 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处于早志留世变质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变质中细粒黑云花岗闪长岩和中泥盆世中细粒正长花岗岩侵入古元古界北山群一、第三岩组地层的外接触带。

3 1: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根据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的异常范围, 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1:1万土壤分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见谱系图。取欧氏距离2.0为相似水平, 可将测区内与成矿作用有关的15个元素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Fe-Co-Ni-Cu-Au-Sn-Mo-W-As, 主要为亲铁及亲硫元素组合, 反应了测区内的中酸岩体及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第二组为Pb-Zn-Cr, 主要为一套中低温亲硫元素组合, 代表测区内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第三组为Ag-Sb-Bi, 为一套亲硫元素组合, Bi为通常为高温元素, 也可在中低温元素组合中, 而Ag、Sb为一套低温元素组合。因此, 该组元素成矿意义尚难确定。

3.1 HS-2铬镍钼钴铜铁锑锡异常

该异常呈不规则状分布, 面积约0.47km2。主要由Cr、Ni、Mo、Co、Cu、Fe、Sb、Sn等元素组成。Cr、Ni、Mo、Co异常强度高, 浓集中心明显, Cr、Ni、Mo、Co最高值分别达1056.00×10-6、284.5×10-6、29.68×10-6、77.77×10-6。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赤金堡组 (K1c) 灰白色泥灰岩;可见灰黑色安山岩碎块漂浮于泥灰岩表面, 个别安山岩碎块可见少量孔雀石化;中泥盆世侵入岩为中细粒正长花岗岩 (D2ξγ) ;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物 (Qhpl) 。

3.2 HS-1铜铋金钼银钴锡异常

该异常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 面积约0.16km2。主要由Cu、Bi、Au、Mo、Ag、Co、Sn等元素组成。Cu、Bi、Au、Mo、Ag、Co元素异常套合较好, Cu、Bi、Au、Ag浓集中心明显, 有浓度分带, 且浓集中心基本重合。Cu、Bi、Au、Ag最大值分别为5915.00×10-6、11.95×10-6、73.06×10-9、0.83×10-6。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北山群一岩组 (Pt1B1) , 主要岩性有:含黑云母石英岩、红褐色不等粒石英岩、及细粒长石石英岩等, 夹少量云母石英片岩, 黑云母石英片岩及中细粒黑云长石片麻岩;石英脉岩, 石英脉中可见孔雀石化, 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物 (Qhpl) 。

3.3 HS-3铜钨钴异常

该异常呈椭圆形分布, 面积约0.04km2。主要由Cu、W、Co等元素组成。W和Co元素异常套合好, 浓集中心明显, Cu、W、Co最高值分别达160.4×10-6、9.04×10-6和30.47×10-6。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北山群一岩组 (Pt1B1) , 主要岩性有:含黑云母石英岩、红褐色不等粒石英岩、及细粒长石石英岩等, 夹少量云母石英片岩, 黑云母石英片岩及中细粒黑云长石片麻岩;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物 (Qhpl) ;细粒二长花岗岩脉及石英脉岩, 石英脉中可见孔雀石化。

3.4 HS-9铅银钼金锌铁异常

该异常呈近东西向似椭圆形分布, 面积约0.14km2。主要由Pb、Ag、Mo、Au、Zn、Fe等元素组成。Pb和Ag元素异常套合好, 异常强度大, 浓集中心明显, 最高值分别达2439.80×10-6和2.09×10-6。Mo、Au、Zn元素异常套合好, 浓集中心不明显;均为单点异常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北山群一岩组 (Pt1B2) , 主要岩性有:浅棕红色大理岩夹乳白色大理岩及变粒岩;早志留世侵入岩为中细粒黑云花岗闪长岩 (s1βγδ) 和中细粒石英闪长岩 (S1βδο) ;中泥盆世侵入岩为中细粒正长花岗岩 (D2ξγ) ;白垩系下统赤金堡组 (K1c) 灰绿色粉砂之粘土岩与灰白色钙质胶结不等粒长石砂岩;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物 (Qhpl) 。

4 1: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初步查证情况

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初步成果, 对主要异常进行了踏勘检查工作。现将主要检查点概述如下。

4.1 HS-1铜铋金钼银钴锡异常

野外观察石英脉中可见孔雀石化 (即铜矿化带Cu-2) , 采集化学分析样5件, 铜的值分别为0.1×10-2、1.77×10-2、0.11×10-2、0.34×10-2、1.21×10-2, 银的值分别为2.4×10-6、10.4×10-6、2.8×10-6、2.8×10-6、19.1×10-6。由此可见该异常为矿化异常。

(单位:元素质量分数:Au为10-9, TFe2O3为%, 其余为10-6)

4.2 HS-2铬镍钼钴铜铁锑锡异常

野外观察白垩系下统赤金堡组岩石中可见孔雀石化 (即铜矿化点Cu-3) , 采集化学分析样1件, 铜和银的值分别为0.021×10-2和3.9×10-6。异常与赤金堡组岩石中可见孔雀石化密切相关。

4.3 HS-3铜钨钴异常

野外观察石英脉中可见孔雀石化 (即铜矿化带Cu-1) , 采集化学分析样3件, 铜的值分别为0.46×10-2、0.20×10-2、0.22×10-2, 银的值分别为2.4×10-6、2.1×10-6、23.5×10-6。由此可见该异常为矿化异常。

5 认识与结论

梧桐井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多与围岩接触带以及断裂有关, 通过异常初步查证找到了新的矿化体。因此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本区缩小找矿靶区和找到矿体 (或矿化体)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达到用最少的工作量取得最好的找矿效果的目的。

摘要:针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梧桐井金铜多金属矿普查找矿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上一篇:体育目的下一篇:破解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