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纵卷叶螟

2024-09-24

水稻纵卷叶螟(精选12篇)

水稻纵卷叶螟 篇1

百湿露、break-Thru Vibrant为桶混助剂,为探索该产品在水稻虫害防治中的增效性,选择当前在水稻上大面积推广的常规农药与桶混助剂共同防治水稻纵卷叶螟,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设在如东县双甸镇双南居委会36组。前茬为小麦,夹砂壤土,肥力中等,pH值8.2。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48%毒死蜱乳油(市售);助剂:百湿露breakThru Vibrant(德国德固赛公司生产)。供试水稻品种:盐粳9号。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48%毒死蜱乳油1 500mL;处理2:毒死蜱乳油1 005mL/hm2+百湿露150mL/hm2;处理3:毒死蜱乳油1 005mL/hm2+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处理4: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百湿露150mL/hm2;处理5: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以清水作对照(CK), 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0m2。水稻为旱育稀植,6月22日移栽。于7月26日3代纵卷叶螟一峰1、2龄幼虫期用药,对水900kg/hm2常规喷雾,喷雾器为工农16型。

1.4 试验期天气

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8.7℃,试验当天阴,上午施药,药后2d内未降雨,整个试验期间总降雨量37.7mm,平均相对湿度81.7%。

1.5 调查与记载

药后7d分小区调查束叶数及残留虫量,每小区调查50穴,记载束叶数、剥查束叶中的活虫数,药后14d调查白叶数,计算束(白)叶率,并计算保叶及治虫效果。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邓肯氏新复极差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后7d各药剂处理对纵卷叶螟的保叶和杀虫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用48%毒死蜱(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防治纵卷叶螟,药后7d保叶效果59.26%左右,杀虫效果达76.52%,同样剂量下加上助剂百湿露150mL/hm2或助剂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效果均明显上升,保叶效果分别达到79.62%、81.28%,杀虫效果分别为90.69%、92.17%,与单用毒死蜱1 500mL/hm2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毒死蜱减少1/3的剂量下加上助剂百湿露150mL/hm2药后7d保叶与杀虫效果比单用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效果有所上升,差异显著;而加上助剂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处理药后7d保叶与杀虫效果亦比单用毒死蜱1 500mL/hm2效果稍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

2.2 药后14d各药剂处理对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14d,仍以毒死蜱1 500mL/hm2+助剂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处理保叶效果为最好,达93.88%,极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其次为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助剂百湿露150mL/hm2、毒死蜱1 005mL/hm2+助剂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处理的效果,保叶效果分别为86.30%、85.89%。效果较差的为毒死蜱1 005mL+助剂百湿露150mL/hm2的处理,保叶效果低于单用毒死蜱的效果。

(%)

3 小结与讨论

用48%毒死蜱(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防治纵卷叶螟,在同样剂量下加助剂百湿露150mL/hm2或助剂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杀虫与保叶效果均极显著上升。在毒死蜱减少1/3的剂量下加助剂百湿露150mL/hm2,药后7d效果明显比单用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有所上升,但药后14d的保叶效果低于单用效果,可能是因为毒死蜱用量太少,有待进一步试验。在毒死蜱减少1/3的剂量下加上助剂break-Thru Vibrant 225mL/hm2,药后7d、14d防效均表现较好,显著高于单用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佑胜, 赵桂花, 刘伟中, 等.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4) :44.

[2]施兴荣, 陈伟兵, 肖耀忠, 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高龄纵卷叶螟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6) :139-140.

[3]陶广文.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4) :84.

[4]蔡自良, 李军辉, 夏三才, 等.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药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4) :99-100.

水稻纵卷叶螟 篇2

通过51.2%氟虫腈.敌百虫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药效试验比较表明.51.2%氟虫腈・敌百虫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经济用药量为1 500g/hm2,药后12d防效为89.72%.

作 者:徐绳武 李愉潜 施仕胜 作者单位:徐绳武(湖北省成宁市成安区两系杂交稻发展中心,湖北成宁,437000)

李愉潜,施仕胜(咸宁市成安区植保站)

水稻纵卷叶螟 篇3

关键词:水稻纵卷叶螟试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药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S481.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29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地点、作物

试验在大田县广平镇苏桥村单晚稻田进行,试验地土质为壤土,肥力较好,水稻品种为甬优9号,湿润育秧,播种日期为5月12日,移栽日期为6月10日。

1.2 防治对象

水稻纵卷叶螟。

1.3 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25.4℃~31.3℃,日最高气温27.5℃~

38.3℃,日最低氣温21.6℃~25.8℃。施药当天为晴天,无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条件。

2 试验设计与安排

2.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40%丙溴磷乳油(烟台科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好劳力乳油(毒死蜱)(FMC富美实)、21%甲维·仲丁威微乳剂(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2.2 试验设计

21%甲维·仲丁威微乳剂1500毫升/公顷(C1)、40%丙溴磷乳油1500毫升/公顷(C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毫升/公顷(C3)、40%好劳力乳油1500毫升/公顷(对照药)(C4)、清水空白(CK)。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150平方米。小区间筑小田埂隔离,防止串灌。

2.3 施药时间、方法

于7月20日施药,按设计剂量每亩用水量50公斤进行喷雾,正值水稻纵卷叶螟4代(幼虫)盛发期。

3 结果调查

3.1 结果调查时间、方法

卷叶率(%)=

施药后7天、14天、21天、30天调查防效,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小区5点,每点查5丛,即每小区查25丛。调查卷叶数,计算卷叶率、防效。

防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0%

CK区卷叶率

3.2 试验结果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药效:21%甲维·仲丁威微乳剂1500毫升/公顷(C1)、40%丙溴磷乳油1500毫升/公顷(C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毫升/公顷(C3)、40%好劳力乳油1500毫升/公顷(对照药)(C4)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53.06%、64.29%、70.41%、39.80%;14天的防效分别为45.75%、67.92%、65.57%、25.94%;21天的防效分别为38.77%、45.81%、41.41%、27.31%;30天的防效分别为22.95%、35.66%、32.38%、27.87%。结果详见表1、表2。

3.3 作物安全性

试验期间各处理对水稻安全无药害。

4 结果分析与评价

各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小结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W 3668

1.2 供试药剂

(1) 50%卷逃 (杭州振化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2) 3%迅丰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

(3) 32%骄子 (发事达 (南通) 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4) 20%氯虫苯甲酰胺 (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

(5) 0.5%甲维盐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6) 九鼎 (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7) 72%维抗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10个处理, 每667 m2用 (1) 50%卷逃50 g; (2) 50%卷逃100 g; (3) 3%迅丰60 g; (4) 32%骄子35 m L; (5) 32%骄子50 m L; (6) 20%氯虫苯甲酰胺10 m L; (7) 0.5%甲维盐40 m L; (8) 九鼎60m L; (9) 72%维抗45 m L; (10) 空白对照。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2次, 共设20个小区, 小区面积为66.70 m2, 试验总面积为1 334 m2。每小区均按每667 m2对水50 kg用手动背负式喷雾机均匀喷雾。

1.4 试验概况

本试验设在丹阳市种子农场, 肥力中等水平, 本试验主要针对四 (2) 代纵卷叶螟的卵孵高峰, 用药时间7月23日, 药后正常管理。

1.5 试验调查

药前调查卵量基数, 各小区药后6 d (7月29日) 、13 d (8月5日) 、21 d (8月13日) 调查, 每小区采取5点, 每点10穴, 共计50穴, 每次均调查最上部4片叶, 调查各小区的卷叶数、残留活虫数并记载, 分别计算各小区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 (结果见表1) 。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药前卵量调查, 卵量基数较高, 每百穴卵量达840粒。

2.2 施药后6 d调查, 处理 (1) ~ (9) 的保叶效果分别为:40.23%、55.17%、66.67%、62.07%、48.28%、82.76%、54.02%、81.61%、64.37%, 20%氯虫苯甲酰胺10 m L、九鼎60 m L2个处理的保叶效果较好, 均在81%以上, 其它均在64%以下;杀虫效果分别为:65.31%、79.59%、69.39%、87.76%、65.31%、95.92%、73.47%、93.88%、91.84%, 20%氯虫苯甲酰胺10 m L、九鼎60 m L、72%维抗45 m L等3个处理的杀虫效果较好, 防效均在91%以上, 其次是32%骄子35 m L杀虫效果达到87%, 其它处理杀虫效果较差均在80%以下。

2.3 施药后13 d调查, 处理 (1) ~ (9) 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4.95%、91.06%、86.40%、92.95%、96.35%、99.37%、42.19%、95.60%、98.74%, 50%卷逃100 g、32%骄子35 m L、32%骄子50 m L、20%氯虫苯甲酰胺10 m L、九鼎60 m L、72%维抗45 m L的保叶效果最好, 均在91%以上, 其中20%氯虫苯甲酰胺10m L、72%维抗45 m L的保叶效果达到98%以上, 其次是50%卷逃50g、3%迅丰60g的保叶效果均达到84%以上, 0.5%甲维盐40 m L的保叶效果最差, 只有42%;杀虫效果分别为81.68%、92.37%、84.73%、93.13%、96.56%、100%、32.06%、93.89%、99.24%, 20%氯虫苯甲酰胺10 m L和72%维抗45 m L的杀虫效果最好, 分别达到100%和99.24%, 其次是50%卷逃100 g、32%骄子35 m L、32%骄子50 m L、九鼎60m L杀虫效果均达到92%以上, 50%卷逃50 g、3%迅丰60 g的杀虫效果也在81%以上, 0.5%甲维盐40m L的杀虫效果最差, 只有32.06%。

2.4 施药后21 d调查, 处理 (1) ~ (9) 的保叶效果最好, 均达到95%以上, 其次是九鼎60 m L保叶效果为86.18%, 其它各处理保叶效果均在80%以下;杀虫效果分别为:0、0、32.08%、58.49%、62.27%、90.57%、0、64.15%、98.11%, 72%维抗45 m L的杀虫效果最好达到98.11%, 其次是20%氯虫苯甲酰胺10 m L杀虫效果为90.57%, 其它各处理的杀虫效果较差均在65%以下。

3 结语

水稻纵卷叶螟 篇5

宣恩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山区,是云贵高原东北延伸部,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hm2左右,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稻面积呈逐年减少,20水稻种植面积8 932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3.80%,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40.74%,属纯中稻种植区.近20年来水稻重大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达71.43%.特别是年稻纵卷叶螟在全县大暴发,累计发生面积达1.97万hm2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20.72%,比2008年多1.06万hm2次,是继大发生以来的又一个特大发生年份.

作 者:李文奎 蒋祥胜 郑昌以 李龙伟 作者单位:湖北省宣恩县植物保护站,宣恩,445500刊 名:湖北植保英文刊名:HUBEI PLANT PROTECTION年,卷(期):“”(2)分类号:S435.112+1关键词:

水稻纵卷叶螟 篇6

关键词:20%三唑磷·阿维菌素;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80-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江苏扬州东宝农化公司)、0.5%阿维菌素EC(江苏长青集团公司);试验水稻品种为Ⅱ优3301,防治对象为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1.2试验地情况

土壤为灰泥水稻土,土壤肥沃。水稻长势良好,田间为自然虫源。试验地和各个处理及小区,选择在立地条件差不多的大田中进行,划定试验区做好标识,严格执行试验设计方案,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无误。

1.3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 600毫升/公顷(C1);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 825毫升/公顷(C2);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 1050毫升/公顷(C3);0.5%阿维菌素EC 300毫升/公顷(C4);清水对照(CK)。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6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各个小区肥水管理没有差异。

1.4施药方式

施药方式为工农18型手动喷雾器喷雾,用水量750公斤/公顷。试验时间为2012年8月10日,正值二化螟、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虫发生盛期。

1.5结果统计

喷药后15天,对稻纵卷叶螟三代为害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小区选取5点25穴,查看卷叶数、残虫数;喷药后30天,对各个小区进行二化螟虫害调查,每个小区平行抽取50穴,查看活虫数。根据相关数据计算二化螟残存活虫数、螟害率、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残存活虫数。应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测定显性。

卷叶率(%)=(调查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卷叶防效(%)=(对照区卷叶数-处理区药后卷叶数)/对照区卷叶数×100

虫害防效(%)=(对照区虫数-处理区药后虫数)/对照区虫数×100

2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束后,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就可以掌握几个处理对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药效。

2.1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注:“*”表示显性

由表1可以很明显看出,试验施药30天之后,各个处理的各项数据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百丛二化螟残虫数,C1处理(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 600毫升/公顷)杀虫效果不是太理想,防效率只有78.85%;C2处理(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 825毫升/公顷)和C3处理(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 1050毫升/公顷)杀虫效果都非常好,特别是C3表现相当明显,防效达到95.77%;C4处理(0.5%阿维菌素EC 300毫升/公顷)杀虫效果也可以,防效达到89.62%,比C2、C3处理稍微差一点;对照组由于没有使用药剂,百穴虫数达到130头。

从螟害率来看,C1处理为7.75%,C2处理为2.33%,C3处理为1.17%,C4处理为3.89%,还是C2、C3处理表现最好,达到非常显性的程度。从防效来看,C1、C2、C3三个处理都能够达到90 %以上,防治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

2.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施药15天之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也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个处理之间差距还是比较悬殊。

百穴残虫数还是C3处理最少,只有1.78头;C2处理也表现不错,只有3.75头;C1、C4处理相对差一点,对照组是16头。显然,C2、C3两个处理都达到非常显性的水平。从防效来看,C3处理最高,达到88.87%,比其他三个处理都高出十几个百分点,看来药剂量不同,杀虫效果也有所差异。C3处理药剂量较大,防效也最好。

从卷叶率来看,C2、C3处理都达到非常显性水平,分别为0.74%、0.37%;而C1、C4处理也有不错的表现,分别是1.23%和1.15%。说明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对防治稻纵卷叶螟有特效。从防效上看,C3依然最强势,达到92.73%,比其他三个处理都高。这说明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药剂量不同,防治效果会出现较大差异。

3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阿维菌素和三唑磷的复配剂,即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对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效果非常显著。本试验药剂量在825~1050毫升/公顷范围之内,于螟虫初孵幼虫或者幼齿低龄幼虫盛期施用,防治效果有一些差异,药剂量越大,控制效果越好,以1050毫升/公顷最适宜。但各地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时间不同,气候和其他环境条件对害虫也有一定影响,何时施药最合适,药剂量施用多少最佳,还要根据各地不同实际情况具体调整。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不仅能够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对稻飞虱等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效。防治时,要做多方面考虑,让药剂发挥最佳效果。

生物源农药属于无公害农药,无毒低残留,对人畜都安全,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也愈来愈重要,大面积施用生物农药已经成为水稻防治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地方,单纯施用某种生物农药效果不是很好,也让很多人对生物农药产生一些疑虑。其实,这不是生物农药防效差,而是种植户对生物农药缺少了解,施用方法存在问题。像这种阿维菌素和三唑磷的复配剂,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远林,刘金龙.20%三唑磷·阿维菌素EC防治水稻螟虫的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

[2]黄世广,吴锦霞,吴坚.生物农药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6,(6).

水稻纵卷叶螟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10%茚威·虫酰肼 (稼农神) (益阳市润康宝化工有限公司试剂) , 20%虫酰肼·辛硫磷 (江苏省海门市江禾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5%甲维盐 (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 , 短稳杆菌 (镇江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72%丙溴磷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10%氟甲酰胺 (江苏绿盾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80 m L/667 m2、100m L/667 m2, 10%茚威·虫酰肼 (稼农神) 30 m L/667m2, 20%虫酰肼·辛硫磷80 m L/667 m2+5%甲维盐6g/667 m2, 短稳杆菌80 m L/667 m2, 10%氟甲酰胺20m L/667 m2, 5%甲维盐6 g/667 m2+72%丙溴磷45m L/667 m2, 空白对照 (CK) 。

试验设8个处理, 每个小区66.7 m2, 每处理重复3次, 共计24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施药时天气晴朗, 药后24 h未遇降雨。

1.3 试验地点及概况

试验田设在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留雁村标准病虫观测场, 前茬作物为小麦, 水稻品种为9506, 2011年6月23日移栽, 试验地土质为沙土。试验田肥水管理、水稻长势、生育期一致。施药时水稻处于孕穗期 (8月15日) 。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 安全性调查药后3、7、15 d观察各处理药

剂是否有药害产生及药害程度, 如有药害, 观察药害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状况。

1.4.2 药效调查调查方法是每小区随机选5点,

每点10穴。药后7、15 d调查白叶数和活虫数, 计算7 d杀虫效果, 药后15 d计算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

杀虫效果 (%) =[ (对照区药后虫口数-处理区药后虫口数) /对照区药后虫口数]×100%

保叶效果 (%) =[ (对照区药后卷叶数-处理区药后卷叶数) /对照区药后卷叶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效果

2.1.1 药后7 d杀虫效果最好的是10%茚威·虫酰

肼 (稼农神) 30 m L/667 m2, 杀虫效果为100%, 其次是短稳杆菌80 m L/667 m2、20%虫酰肼·辛硫磷80m L/667 m2+5%甲维盐6 g/667 m2、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100 m L/667 m2、杀虫效果分别为97.33%、89.33%、89.33%, 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80m L/667 m2和5%甲维盐6 g/667m2+72%丙溴磷45m L/667 m2的杀虫效果同为84%, 防效最差的为10%氟甲酰胺20 m L/667 m2, 杀虫效果仅为76%。

2.1.2 药后15 d杀虫效果最好的是10%茚威·虫酰

肼 (稼农神) 30 m L/667 m2, 杀虫效果为97.47%, 其次是短稳杆菌80 m L/667 m2, 杀虫效果为78.48%, 10%氟甲酰胺20 m L/667m2、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100 m L/667 m2、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80 m L/667m2、20%虫酰肼·辛硫磷80 m L/667 m2+5%甲维盐6g/667m2的杀虫效果分别为75.94%、74.68%、72.15%、70.89%;杀虫效果最差的是5%甲维盐6 g/667 m2+72%丙溴磷45 m L/667 m2, 杀虫效果仅为65.82%。

2.2 保叶效果

药后15 d10%茚威·虫酰肼 (稼农神) 30 m L/667m2的保叶效果较好, 保叶效果为86%。而虫酰肼·辛硫磷80 m L/667 m2+5%甲维盐6 g/667 m2、5%甲维盐6 g/667 m2+72%丙溴磷45 m L/667 m2保叶效果相对较差, 保叶效果分别为60.77%和60.64%。其余处理保叶效果为63.33%~70%。

2.3 田间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处理小区在试验期内生长正常, 未出现药害症状, 对水稻生产安全。

3 结论

3.1 试验结果表明10%茚威·虫酰肼 (稼农神) 30

m L/667 m2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均较优异, 且持效性好, 在大面积上可进一步示范应用。

3.2 31%甲维丙溴磷 (稻金丹) 100 m L/667 m2、20%

水稻纵卷叶螟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为20%艾法迪悬浮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省站提供)。对照药剂为5%锐劲特(氟虫腈)浓乳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市售)。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各处理设计见表1。小区面积29.2m2,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间未筑埂隔离,喷药时田间无水。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朴席镇土沟村友谊组一农户责任田,面积1 200m2。水稻品种为杂交中籼稻,组合为“TX”系列,5月9日落谷,6月15日移栽,肥床旱育稀栽,栽后5d用乙·苄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6月底用奇侠和农根防治2代灰飞虱,7月中旬用甲维盐(瑞顶·斩清)防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试验时水稻生长均匀一致,符合试验要求。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于2008年7月26日(卵孵始盛期)施药,用浙江台州产“市下”牌背负式喷雾器均匀细喷雾,对水量为750kg/hm2。施药当天晴到多云,偏东风3~4级,气温偏高,最低温度25℃,最高温度34℃,药后3d受“凤凰”台风影响,第3~7天,均有小阵雨。

1.5 调查方法

药后3d、7d、15d,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4穴,共计20穴,调查残留虫量和束叶数,与对照相比,计算相对防效,并将结果用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口防效

药后3d,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防效分别为41.64%、32.48%、53.52%、44.48%,处理1与处理2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3与处理4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处理5 (51.98%)相比,处理1与处理2防效分别低10.34个百分点和19.50个百分点。中、高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20%艾法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速效性一般,用量增加,防效有所提高(见表2)。

药后7d,试验药剂5个处理防效均上升至70%以上,其中处理2、处理3、处理4的防效分别为70.12%、77.12%、85.27%,处理1的防效略优于处理2。经差异显著性测定,低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中、高量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对照药剂锐劲特相比,艾法迪低量处理与其差异不显著,中量显著、高量极显著高于锐劲特(见表2)。

2.2 保叶效果

药后15d保叶效果调查,试验药剂5个处理防效继续上升,处理3、处理4防效分别达到了82.62%、86.99%。中量处理(82.62%)与锐劲特(81.68%)无显著差异;高量处理(86.99%)和处理1防效(86.62%)极显著高于锐劲特;低量处理防效(78.47%)最低,仍在80%以下,极显著低于锐劲特(见表2)。

2.3 对作物的安全性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0%艾法迪悬浮剂对水稻安全,无药害症状表现,但也未发现对试验作物有任何刺激作用和其他有益的影响。其对靶标以外其他害虫的防治效果未做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上使用20%艾法迪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无任何药害症状表现,安全性好,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20%艾法迪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优良,尤其表现在持效性上,药后15d艾法迪600~750mL/hm2保叶效果达85%左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锐劲特750mL/hm2,如果降低其用量至450mL/hm2,另加杰效利225mL/hm2同样也能达到理想的防效。但是该药剂速效性一般,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应充分考虑药剂特点,确定最佳防治时间和用药剂量,一般发生年份建议用量600mL/hm2或450mL/hm2+杰效利225mL/hm2。

参考文献

[1]王延成.乐斯本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 1999 (11) :24.

[2]徐成明, 杨孝年.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稻纵叶卷螟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1) :6479-6480.

[3]杨永进, 黄水坤, 周少华, 等.20%康宽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0) :88, 93.

[4]金卫锋, 陈凤.水稻害虫发生期及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 2009 (3) :38.

[5]罗春红.25%氟.异WP等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药效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1) :184-185.

水稻纵卷叶螟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湖南生物机电学院旁边东湖村的试验田中进行,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水稻长势良好。

1.2 供试药剂

0.3%印楝素乳油(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云南新联化工厂);含量为120亿活孢子/mL的Bt乳剂(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工厂生产)。

1.3 供试品种组合

杂交水稻组合88 S/0293,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

1.4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A);0.3%印楝素乳油2 250mL/hm2(B);120亿活孢子/mL的Bt乳剂500倍液(C);120亿活孢子/mL的Bt乳剂800倍液(D),以喷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0m2。5月22日播种,6月14日移栽,10月2日收获。于3代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高峰期(7月14日上午)施药,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对水1 125kg/hm2。试验田肥水管理和一般有机水稻生产相同。

1.5 调查方法

1.5.1 防效调查。

于施药后20d进行调查,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25丛,调查记载上部3张叶片卷叶数。与清水对照比较计算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用Duncan’S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处理间药效差异显著性。

1.5.2 安全性观察。

药后1d、3d、5d、7d、10d、15d观察药剂处理区水稻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

1.5.3 产量调查。

收获前测产。考查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及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效果

据药后20d调查,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的杀虫效果分别为89.9%、91.5%、83.9%和78.3%,表明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2 250mL/hm2的杀虫效果较好,极显著高于Bt乳剂500倍液、8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与2 250mL/hm2的杀虫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Bt乳剂500倍液的杀虫效果极显著高于800倍液。2种生物农药的杀虫效果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见表1)。

2.2 保叶效果

据药后20d调查,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5.8%、84.9%、83.1%和82.4%,表明用0.3%印楝素乳油l 500mL/hm2、2 250mL/hm2的保叶效果与Bt乳剂500倍液、800倍液的保叶效果都很好,4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保叶效果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见表2)。

2.3 增产效果

收获时分别称取各小区的毛谷重量,再称取100kg毛谷晒干,然后折算各小区产量(kg/hm2)。结果表明:用0.3%印楝素乳油l 500mL/hm2、2 250mL/hm2的产量最高,与B乳剂500倍液、800倍液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其中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和2 250mL/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Bt乳剂500倍液和800倍液的产量差异极显著。2种生物农药防治后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见表3)。

2.4 对水稻的安全性

用0.3%印楝素乳油l 500mL/hm2对水喷雾,药后7d、10d、20d水稻生长正常,无任何药害症状。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与2 250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杀虫、保叶效果都很好,两者差异不显著,Bt乳剂500倍液杀虫效果极显著好于800倍液。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理想的防效,Bt乳剂500倍液也有较好防效。建议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 mL/hm2为宜。稻纵卷叶螟成虫对印楝素乳油有一定的忌避现象,10月12日调查药效时,未用药区包括对照区稻纵卷叶螟成虫达200~250头/百穴,而用药区则零星发生。本试验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只采用了印楝素乳油和Bt乳剂防治水稻害虫,未喷施任何化学杀虫剂和杀菌剂,因此有机水稻的产量比常规栽培的产量要低450~750kg/hm2。印楝素乳油和Bt乳剂为纯生物制剂,使用该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既无环境污染,又对人类安全,是符合有机水稻生产要求的理想药剂,建议在发展有机水稻生产时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摘要:研究2种生物农药对有机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mL/hm2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其杀虫、保叶效果分别达89.9%和85.8%,Bt乳剂500倍液对水稻纵卷叶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杀虫、保叶效果分别达83.9%和83.1%,两者不仅对稻株无药害,而且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可以作为当前有机稻米生产过程中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印楝素乳油,Bt乳剂,稻纵卷叶螟,防效

参考文献

[1]荣晓东,徐汉虹,赵善欢.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0(2):9-14.

[2]祝树德,高振兴,金党琴,等.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活性及控制作用[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51-556.

[3]刘福海,吴昌芹,顾启花.印楝素与三唑磷混用防治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J].现代农药,2004(4):35-36.

水稻纵卷叶螟 篇10

关键词:20%康宽悬浮剂,稻纵卷叶螟,防效

20%康宽悬浮剂是一种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高效、微毒、环保杀虫剂。据报道, 20%康宽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相当好, 喷药几分钟内害虫停止取食, 3d内害虫大量死亡, 持效期达15d以上。为验证其实际效果, 笔者于2008年9月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和药剂

供试作物为水稻, 品种为汕优3 550;试验对象为稻纵卷叶螟。供试药剂为20%康宽悬浮剂 (美国杜邦公司) , 48%乐斯本乳油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20%康宽悬浮剂150mL/hm2 (A) ;48%乐斯本乳油1 200mL/hm2 (B) ;30%乙酰甲胺磷乳油1 800ml/hm2 (C) ;喷等量清水作空白对照 (CK) 。4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 小区之间筑小田埂, 防止田水串灌, 区组间设排灌沟。用利农牌HD-400手摇式压缩喷雾器均匀喷雾, 用药液量900kg/hm2。

1.4 环境条件

试验设在茂南区镇盛镇茂山村委石板新村垌, 该垌土质为砂壤土, pH值为5.8, 肥力中等。试验于2008年9月8~23日进行, 期间雨日4d, 总降雨量62.4mm, 日平均温度27.1~28.5℃, 相对湿度78.8%~89.3%。在第6代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后2d (9月8日) 施药1次, 施药当日多云天气, 水稻处于幼穗分化4期。试验地栽培条件与当地保持一致。

1.5 调查方法

在施药前和药后3d、7d调查稻纵卷叶螟虫口数,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在药后15d当代危害定型时调查卷叶数, 计算卷叶率和防效。采用5点取样法, 每小区选5点, 每点5丛, 共调查25丛水稻。注意观察试验药剂处理对水稻有无药害。对虫口校正防效和卷叶防效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法 (DMRT) 测验。虫口减退率 (%) = (处理前活虫数-处理后活虫数) /处理前活虫数×100;校正防效 (%) = (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 (1-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卷叶防效 (%) = (空白对照区的卷叶率-处理区的卷叶率) /空白对照区的卷叶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药后3d, 处理A的校正防效达91.65%, 与处理B (校正防效83.11%) 、处理C (校正防效75.11%) 均达极显著差异;药后7d比较, 处理A的校正防效达94.58%, 与处理B (校正防效86.33%) 差异显著, 与处理C (校正防效80.43%) 差异极显著;药后15d, 处理A的卷叶防效达90.71%, 与处理B (卷叶防效80.99%) 差异显著, 与处理C (卷叶防效73.70%) 差异极显著。

注:表中是指防效的差异显著性, 大写字母表示0.01水平, 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

据试验观察, 各用药处理对水稻均无药害。

3 结论与讨论

20%康宽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好, 持效期长达15d以上。

在试验期间, 由于受茂名地区第6代盛末期蛾和外地迁入蛾产出的卵孵化补充影响, 喷清水对照区的幼虫量增多, 卷叶较明显, 但喷康宽的处理防效甚佳, 表明康宽有很强的杀卵、杀虫和保叶效果, 同时20%康宽悬浮剂属微毒级药剂, 对人、畜、鱼安全, 对害虫天敌例如稻田蜘蛛种群影响较小, 对农产品和环境安全, 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建议在害虫卵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期施药, 用20%康宽悬浮剂150mL/hm2对水900kg/hm2喷雾。气温高、田间蒸发量大时, 宜选择在早上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如喷药3h内下雨, 需补喷。注意1季作物宜连续使用2次, 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黄军定, 陈喜劳, 黄立胜.替代甲胺磷农药品种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 2007 (11) :66-67.

[2]陈再廖, 周学杰, 林济忠, 等.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及对稻田天敌影响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 2009, 29 (1) :43-44.

水稻纵卷叶螟 篇11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哒嗪硫磷;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73-02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幼虫取食水稻叶片,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尤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海盐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稻纵卷叶螟是本地区水稻“两迁”重大害虫之一,常年迁入量大、峰次多、为害重,防治压力大。为明确对20%哒嗪硫磷EC、50%稻丰散EC等药剂在本地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笔者进行了此次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5%杀螟硫磷EC,20%虫酰肼·辛硫磷EC,50%稻丰散EC,45%稻丰·毒死蜱EC,20%哒嗪硫磷EC。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8个处理,即,A:48%杀螟硫磷EC80mL/667m2,B:50%稻丰散EC100mL/667m2,C:20%虫酰肼·辛硫磷EC100mL/667m2,D:空白对照(ck),E:45%稻丰·毒死蜱EC100mL/667m2,F:45%稻丰·毒死蜱EC120mL/667m2,G:20%哒嗪硫磷EC100mL/667m2,H:20%哒嗪硫磷EC120mL/667m2。各处理3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随机区间组合。

施药器械为山东卫士18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孔口径为1.5mm,667m2用水量50kg。试验品种为秀水134,用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生长正常。试验田虫量为5.08万头/667m2,其中一龄虫占18.20%,二龄虫44.12占%,三龄虫占20.72%,四龄占10.57%,五龄虫占6.38%。土壤为粘土,pH值7,土壤有机质含量3%左右,土壤肥力中等。

1.3 调查方法 药前、药后3d、7d、10d、15d调查统计各小区的稻纵卷叶螟活虫数。每小区3点取样,每点20丛水稻,计算活虫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1.4 防效计算公式

活虫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处理区活虫数)/药前基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活虫减退率—空白对照区活虫减退率)/处理区活虫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药后1d、3d及7d目测,本实验涉及药剂对水稻生长没有影响,安全性好。20%哒嗪硫磷100mL/667m2在药后3、7、10和15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4.10%、69.67%、79.10%和77.46%,防治效果分别为69.47%、81.33%、89.95%和79.51%,20%哒嗪硫磷120mL/667m2在药后3、7、10和15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0.97%、80.10%、65.05%和70.78%,防治效果分别为67.39%、87.75%、83.20%和73.52%,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特别是药后7d和药后10d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表1)。

表1 参试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处理\&药前残留

虫量\& 药后3d \& 药后7d \& 药后10d \& 药后15d \&残留

虫量\&虫口

减退率\&防治

效果\&残留

虫量\&虫口

减退率\&防治

效果\&残留

虫量\&虫口

减退率\&防治

效果\&残留

虫量\&虫口

减退率\&防治

效果\&A\&27.00\&17.50\&35.19\&56.89\&26.5\&1.85\&39.57\&26.00\&3.70\&53.71\&21.50\&20.37\&27.61\&B\&30.67\&28.00\&8.70\&39.26\&35.00\&-14.13\&29.73\&34.67\&-13.04\&45.66\&28.00\&8.70\&17.00\&C\&41.33\&44.00\&-6.45\&29.19\&50.00\&-20.97\&25.52\&67.33\&-62.90\&21.69\&43.33\&-4.84\&4.69\&D\&49.67\&74.67\&-50.33\&\&80.67\&-62.41\&\&103.33\&-108.03\&\&55.00\&-10.73\&\&E\&45.00\&24.33\&45.93\&64.03\&38.00\&15.56\&48.01\&39.67\&11.85\&57.63\&17.00\&61.48\&64.98\&F\&62.67\&37.00\&40.96\&60.73\&59.67\&4.79\&41.38\&138.00\&26.60\&64.72\&36.00\&42.55\&47.78\&G\&81.33\&37.33\&54.10\&69.47\&24.67\&69.67\&81.33\&17.00\&79.10\&89.95\&18.33\&77.46\&79.51\&H\&68.67\&33.67\&50.97\&67.39\&13.67\&80.10\&87.75\&24.00\&65.05\&83.20\&20.00\&70.87\&73.52\&]

(下转137页)

(上接73页)

3 小结

本试验表明,20%哒嗪硫磷对稻纵卷叶螟一、二龄幼虫具有比较好的速效性,且持效期长,田间观察保叶率高。我县五(3)代稻纵卷叶螟迁入蛾量多,蛾峰高,峰次多,发生期长,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20%哒嗪硫磷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减少施药次数。20%哒嗪硫磷在推广和使用上必须注意施药时间,防治适期为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到二龄期高峰期。20%哒嗪硫磷100mL/667m2与120mL/667m2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上无明显差异,故在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剂量100mL/667m2。

参考文献

[1]张庆华.稻纵卷叶螟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6(6):155.

[2]刘正到,张英,杨思根.关于稻纵卷叶螟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8(2):103.

[3]陆康荣,宋晓云,柏正祥,等.稻纵卷叶螟发生预测及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9,22(6):14.

水稻纵卷叶螟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阴市长泾镇蔡桥村进行, 水稻育秧方式为旱育秧, 栽插方式为手插, 6月18日移栽。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常优5号;供试药剂:31%甲维·丙溴磷 (江苏华农) ;25.5%阿维·丙溴磷 (湖南益阳) ;25%甲维·毒死蜱 (江苏绿盾)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 (德国拜耳) ;50%虫杀手 (宁波舜宏) ;5.7%甲维盐 (江苏宝灵) 。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 即处理1:31%甲维·丙溴磷900mL/hm2, 处理2:31%甲维·丙溴磷1200 mL/hm2, 处理3:25.5%阿维·丙溴磷1200 mL/hm2, 处理4:25%甲维·毒死蜱1050mL/hm2, 处理5: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25 mL/hm2+50%虫杀手750 g/hm2, 处理6:5.7%甲维盐225 g/hm2, 以不施药作对照 (CK) 。各处理均对水750 kg/hm2,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66.7 m2。

1.4 试验方法

1.4.1 施药方法。

7月16日四 (2) 代纵卷叶虫1、2龄高峰期用药, 采用手动喷雾器喷细雾。

1.4.2 调查方法。

药后7 d (7月23日) 及11 d (7月27日) 调查防治效果, 每小区调查25穴 (共取5点, 每点查5穴) , 摘取田间束白叶, 剥查活虫数, 计算治虫效果和保苗效果[3]。

2 结果与分析

2.1 治虫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 7月23日 (药后7 d) 调查, 处理5治虫效果最好, 为89.3%;其次为处理2, 为85.7%;处理3、4治虫效果均为82.1%;处理1、6治虫效果为最低, 均为78.6%。7月27日 (药后11 d) 调查, 处理6治虫效果最好, 为82.5%;其次为处理2、5, 治虫效果均为80.7%;处理3、1治虫效果均为70.2%;处理4治虫效果最低, 为66.7%。

2.2 保苗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 7月23日 (药后7 d) 调查, 处理4保苗效果最好, 为77.0%;其次为处理5, 保苗效果为75.9%;处理2、3、6保苗效果居中, 分别为75.0%、72.0%、69.1%;处理1保苗效果最差, 为62.9%。7月27日 (药后11 d) 调查, 处理2的保苗效果最好, 为84.0%;其次为处理5, 保苗效果为78.8%;处理1、6保苗效果居中, 分别为71.1%、75.7%;处理3、4保苗效果最差, 均为68.1%。

2.3 安全性

试验期间未发现药害现象, 各处理药剂用量对水稻、水生动物、周边环境均安全[4]。

3 结论与讨论

(1)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25 mL/hm2+50%虫杀手750 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 药后7 d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75.9%、89.3%, 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1 d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78.8%、80.7%, 说明其持效性也较好。

(2) 31%甲维·丙溴磷12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也较好, 药后7 d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75.0%、85.7%, 速效性较好;药后11 d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84.0%、80.7%, 持效性也较好。

(3)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25 mL/hm2+50%虫杀手750 g/hm2和31%甲维·丙溴磷1200 mL/hm22个处理对稻纵卷叶螟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可应用于稻纵卷叶螟的大面积防治, 于稻纵卷叶螟1、2龄高峰期用药较合适。

(4) 5.7%甲维盐225 g/hm2持效性较好, 虽药后7 d治虫效果略差, 但药后11 d治虫效果最高, 而其他处理治虫效果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说明甲维盐的用药时期宜早不宜迟[5,6,7]。

摘要:进行水稻四 (2) 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药后7 d,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25 mL/hm2+50%虫杀手750 g/hm2的防效较好, 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75.9%、89.3%。药后11 d, 31%甲维.丙溴磷1 200 mL/hm2的防效较好, 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84.0%、80.7%;5.7%甲维盐225 g/hm2的持效性较好, 药后11 d的治虫效果最高, 达82.5%。

关键词: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江苏江阴,2011年

参考文献

[1]邵益栋, 吴德君, 梁红星, 等.江阴市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与防控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 2009 (5) :141-142.

[2]于凤翠, 吴伟, 徐加键, 等.30.2%甲维毒死蜱E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与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 2011 (3) :118.

[3]黄水金, 秦文婧, 刘辉.4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7) :110-112.

[4]束兆林, 缪康, 赵来成, 等.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5) :74-76.

[5]洪志慧, 马卫强, 何建红, 等.用药量与喷雾技术对稻纵卷叶螟防效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6) :138, 148.

[6]刘才忠, 周国民, 吴福民, 等.30%抑食.毒死蜱可湿性粉剂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的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4) :142.

上一篇:测度关系下一篇:鼠标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