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制论文

2024-07-18

君主立宪制论文(精选12篇)

君主立宪制论文 篇1

清朝末年, 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重。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优越性, 并不断向皇帝上书, 要求清政府改变陈旧落后的政治制度, 采取君主立宪制。由此, 清末出现了两次立宪高潮, 即“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虽然君主立宪制度并没有得到实施, 但却对清末社会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冲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的传播。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主要内容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历程。

(1) 萌芽期。在英国的王权历史上, 国王、贵族与臣民三者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权利义务虽然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但这种约束作为一种传统制约着国王、贵族和平民, 使国王、贵族以及各地诸侯保持着平衡的关系。在英国历史上, 也有国王试图打破这种约束, 例如国王约翰试图破坏惯例, 这极大地威胁着贵族及各地诸侯利益, 终于在1215年, 贵族联合骑士与教士举行武装反抗国王的斗争, 国王不得不签订“自由大宪章”, 从而第一次明确地以立法的形式将这一传统维护下来。在295年, 国王爱德华建立了正式的议会, 用来限制王权。 (2) 发展期。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1400—1642年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这段时间内, 议会不仅能起草法案, 还可以确定国王的称号。例如亨利八世发布的法令多半是由议会颁布的。国王在经济上受到议会严重的制约, 王室开支基本完全依靠自己的领地, 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 国王连提高税收这一目标都不能实现。国王经常会因为筹款的问题与议会发生矛盾。 (3) 确立期。1660—1756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的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英国取得成功, 王权迅速衰落, 使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政治生活。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 议会正式成为英国政治权力中心, 国王只能在名义上统一国家, 议会完全有能力去控制国王。由此在1756年, 乔治二世才会有这样的哀叹:“我并不视自己为国王, 因为我处在这些恶棍的手心中。”[1]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完全确立起来了。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在《权利法案》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主要内容是, 未得到议会许可, 国王不可以随便废除法律, 国王越权是非法行为。议会具有选举自由, 议会可以自由辩论、演说和议事, 议会所做的这些活动任何法院地方都无权弹劾和干涉。英国国王是国家的法定代表, 理论上拥有英国最高权力。但事实上国王只是象征性的, 其权利形式受到议会的约束, 目前国王只保留了三项权利:第一, 被咨询权;第二, 建议权;第三, 警告权[2]。在英国, 内阁首相具有实际的最高政权。《权利法案》集中代表了英国君主立宪精神, 是英国资本主义革命的硕果, 它从法律上限制王权, 并将国王纳入到议会之中, 明确了议会至上这一原则。英国由此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 从法律上确保了议会拥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和军权, 使君主立宪制真正建立了起来。

3. 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西方国家社会变革的影响。

17世纪率先发生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是人类社会上一次重要变革, 对于欧洲开展推翻封建主义,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此, 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展开, 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得益于这一政体, 英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 为了打开世界市场, 英国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在非洲、美洲和亚洲建立了殖民地。日本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效仿英国建立了一个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使其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变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清末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 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 促使忧国忧民的中国士大夫开始重新审视清政府, 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清末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 君主立宪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英国先后对清朝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一向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败了,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开始关注西方的发展, 以拯救清末所面临的巨大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期, 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思想家, 开始研究西方的民主政治, 在中国推行“君民共主”的观点, 建议清王朝设议院, 仿照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直接指导者康有为、梁启超所领导的戊戌变法[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再次惨败, 宣告了洋务派利用船坚炮利来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破产, 统治阶级不得不开始重视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中国拉开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斗争的序幕。

2. 直接导致清末两次君主立宪社会变革。

(1) 百日维新。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思想, 带领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与顽固的统治阶级作斗争, 试图在中国建立起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康有为的著作《新学伪经考》, 试图根植于孔学, 给社会变革提出完整的思想体系。期望依靠变革政治制度达到“救亡图存”和“借法自强”的目的, 首次在中国开始社会变革运动。1898年, 光绪帝开始实施戊戌变法, 首次尝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可惜这一改革运动仅仅维持103天就以失败而告终。

百日维新这一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涉及四个方面:第一, 设议院, 开国会。国会权利很高, 可渗透到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领地。第二, 开民智, 兴民权。议员由选民选举, 人人都有选举权。第三, 制定宪法。康有为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国家政体是何种性质由宪法确定下来, 君主也必须遵照宪法行事。第四, 三权分立。要求仿照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 王权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君主、议会和法院三权相互制约[4]。

百日维新最终引来了宫廷政变, 使得这一变革运动失败。可是君主立宪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使许多中国人开始了解这一优越的政治制度, 20世纪初, 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成为了一股政治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步伐。

(2) 清末新政。

清朝末年, 清王朝统治阶级面对巨大的统治危机,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 激进资产阶级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暴力革命, 社会各界变革政治制度的呼声空前增大。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 企图用君主立宪制度来维护君权。1908年, 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开始制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标志清政府正式实施新政。

清末“新政”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是直接仿照日本二元制君主立宪, 但是日本的君主立宪也是向英国学习的结果。在这些政治改革方案上, 还是有许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影子。其主要内容有:第一设立议院:议院具有建议权、提案权、财政权、弹劾权[5]。可见清政府所建立议院的权利还是非常有限, 虽然王权依旧很大, 但是还是受到宪法的限制, 同时内阁和国会也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清末“新政”同时对官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瓦解了封建传统的六部建置。同时对经济进行改革, 改善了中国5000年来的重农抑商政策。初步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中国第一近代学制诞生。同时对军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近代法律制度也开始在中国出现。

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其本来目的虽然在于继续维持封建统治制度, 但是第二次至少是我国官方从形式上认可的君主立宪制度, 可以说是我国君主立宪制的第二次高潮。从这以后, 我国再也没有过资本主义君主立宪社会改革, 宣布了君主立宪制在我国是无法实行的。但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实对我国清末政治改革影响巨大, 直接在我国掀起了两次君主立宪高潮, 这有利于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 促进辛亥革命的胜利。

英国君主立宪思潮在中国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传播, 一方面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温和的资本主义革命———企图在我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是不可能的, 只有暴力推翻清政府, 才可能在我国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百日维新与清末“新政”从客观上提高了中国人民参政的觉悟, 了解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清政府千方百计地维护皇权统治, 实行虚伪的“新政”, 使立宪派看到在中国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是不可能的, 为辛亥革命这一社会变革运动提供了群众基础。同时立宪派在全国各地新办报纸, 并针对中国人民智未启这一特征创办通俗易懂的刊物, 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由此可以说,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继续起作用, 虽然这种作用是间接的。

清末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时期, 也是我国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社会动荡时期, 巨大的社会变革就要开始到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同时, 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无数有识之士开始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因此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我国的传播直接掀起了两次社会变革浪潮, 并促进我国辛亥革命的胜利, 对我国清末社会变革影响巨大。

摘要:英国在18世纪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度, 极大地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对中国殖民扩张的步伐。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 探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清末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社会变革

参考文献

[1]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J].史林, 1994 (4) .

[2]叶宇舟.百年前的民主追求——晚清中国的君主立宪思想演变研究[J].人文论坛, 2002 (9) .

[3]李丹.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君主立宪思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

[4]谢天冰.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89 (2) .

[5]徐小明.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 2008 (38) .

君主立宪制论文 篇2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复杂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取得胜利。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张。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也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近代英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止于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国议会制度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的能力。

由于历史上英国与中国关系特殊,也由于英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对探究英国议会政治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对英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以中国套世界、以西方套中国的现象出现。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英国王权受到限制的主要事实;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育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育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三、教学策略

无论从哪个层面讲,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既生疏又新鲜。一方面,学生通过教科书所获得的知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无法通过讲授激起学生对这块内容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和现实的材料,进而采用一种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材料的研习与运用”、“合作与交流”在本节课主要采用的两种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在历史学习中引进历史资料,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则使材料的研习与运用提高更具可能,更具效率,更使学生感觉到知识后面的精神力量。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其品德的内化,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

(1)引导学生回顾雅典时期的民主,教师进一步予以解释:

雅典民主蕴涵着原始民主的遗风,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也是如此。西欧历史步入中世纪后,作为与王权对抗的力量,一些封建贵族与城市势力构成了中世纪政治民主的力量。在英国,议会制度率先得到形成并发展,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的重要的历史影响。

(2)针对上述引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在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发展脉络如何?同一时期东方政治的走向又如何?

②英国人民是通过怎样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确立起近代议会制度的?其后又有怎样的发展?

③如何理解英国“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的特点与条件?

④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地位如何?

(二)、关于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解答)

1.历史溯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配以英国早期议会会尝当今英国议会大楼等图片)

教师应当至少在课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材料,回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实,并要求学生单独或合作制作成一张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简表,并与同一历史时期东方文明(中国)政治民主制的发展走向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中世纪的东西方文明在政治民主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差别?造成这样的差别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第①问和第②问的前一小问之材料与思路准备:

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这样一条线索: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议会制度的雏形——“牛津条例”及其“议会”出现;议会制度逐渐成熟——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议会制度向近代转型——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议会。

在与古代中国政治民主发展的比较中可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回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史(战国——提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以说明从秦到清的中国政治史就是民权逐渐消退、君权不断扩张的历史。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一历史进程,如:在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而到明清大臣只好跪着了。

第②问第后一小问的理论准备:

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不管东西方,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15之后,东西方发展方向却分道扬镳了,西方出现了近代的曙光,东方却在彷徨中徘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中西比较角度进行考察。比如说: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反映在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控制了议会,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而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业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不可能独立发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

2.历史转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配以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像、威廉和玛丽坐上英王王位等历史图片)

教师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可以下发资料,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必须对这块内容有所补充,特别是要补充革命进程中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后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有同学学了本节内容并翻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后,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终围绕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形式上是中世纪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延续,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次夺权斗争。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结论。

②你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政治生态?这段历史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第①问的思路准备:

首先要引导学生基于史实把议会在革命中所采取的政治行动予以归纳并分类成“弹劾政府大臣”、“维护议会的批税权”、“保护议员的言论自由权”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与上面所述英国中世纪议会发展史的内容相对比,以此找出历史依据。

其次要引入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人有关人权学说、国家学说、法学说等材料摘要,要求学生归纳得出材料所具有的近代特征,并了解其在革命斗争中的体现。

威廉王子婚礼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篇3

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代议制有两种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的首创国家是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控制了立法权,国王实际上是“统而不治”。那么,在外人眼中,英国王室已经没有实权了,为什么还养着王室呢?失去实权的王室是最无力反抗的一小群人,为什么就碰不得呢?实际上是“徒有虚名”的英国王室,为何能享有如此大的荣耀?为何王室在很多国家都淡出历史舞台后,在英国却仍受人尊重?

历史要翻到1660年那一页。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开始倒行逆施,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这引起了当时英国辉格党和部分托利党人的反对,矛盾逐渐激化。于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采取行动,1688年邀请远在荷兰的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回来继承英国王位。为了避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前车之鉴,英国决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10月,议会正式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的认定,从此,英国走上君主立宪的政体,成就并完善了世界上一大民主政体,成为代议制民主的两种形式之一,即君主立宪制。另一种代议制民主的形式,是美国1787年宪法后确立的联邦制的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

在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博弈过程中,人民,以允许君主存在换取国家社会的相对稳定;君主,以让出自己的权力换取自己不被推翻。英国人选择了在传统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变革国家权力重心的妙计,尽管这不是资产阶级的初衷,更不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却符合英国的国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妥协换和谐。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王室的政治手段,渗透着理性与智慧。这样做,王室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一切,相反,王室却变得无比高贵,他们赢得的是至高无上的尊严。

钱乘旦教授说:“它(英国)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是的,英国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创立了许多现代制度,树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这些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政治文明遗产。

柏拉图告诉我们,“灵魂有多少形状,国家就有多少形状。”现在的英国只是一个发达的二流国家,但它的精华绝对是世界一流,正如布莱尔所说:“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大,但是最好。”

君主立宪制论文 篇4

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三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曾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

历史系小王在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以1688年政变为标志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归宿。”他对前半句话产生了疑惑。如果他来咨询你, 你选择的正确解释有

(1) 有道理。“光荣革命”的直接成果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 有道理。“光荣革命”体现了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 此后, 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

(3) 有道理。“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它为资产阶级限制王权提供了政权保障

(4) 书上写错了。应改为“1689年,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 (1) (2) (3) (4) B. (4)

C. (1) (2) (3) D. (2) (3)

考试结果, 学生做这道题的错误率很高。笔者在与学生探讨错误原因中发现, 是因为教师在上课时讲过《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再加上一些复习资料中也讲应选这个知识点, 所以有的学生就不假思索地认为 (4) 是正确的。那么, 1688年“光荣革命”和1689年《权利法案》, 哪一个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呢?

笔者查阅了不同版本的教材, 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各版本教材表述如下:

人教版:“《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 限制国王的权利,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 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岳麓版:“《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人民版:“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 对王权做了进一步限制, ……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据此可以看出, 只有岳麓版明确以《权利法案》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而人教版和人民版的观点则认为, 君主立宪制是自《权利法案》开始的一系列变动后才逐渐确立的。

二、求证

“君主立宪制”也称“有限君主制”, 指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到宪法限制的君主制, 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阎照祥教授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这样写道:“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是在‘光荣革命’后十几年间, 通过一系列法案的制定而逐渐建立的。”[1]由此, 我们不难理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过程。笔者曾查阅了相关的史学专业著作, 将这一过程梳理如下。

(1) 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有这样的表述:“‘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 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的同时, 还要保证遵守议会的法律。这表明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因此‘光荣革命’不仅消灭了专制的王权, 而且还消灭了独立的王权, 议会主权确立了。”[2]《权利法案》是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重要的文件, 它的意义在于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 从财政和军队招募两方面对国王行使监督权, 变英国的“王权至上”为“议会至上”。虽然受到许多法令的限制, 但这时的英王仍拥有相当的权力。例如, 议会拥有立法权, 但国王却拥有否决权;虽然在立法、财政和军权等方面受到限制, 但此时的国王仍拥有独立的行政权, 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

(2) 一系列法案的制定使国王权力向议会转移, 议会权力逐渐高于王权。如“1689年的《兵变法》, 规定国王若征召一支常备军, 只可以维持半年左右时间, 否则不拨款。议会由此控制了军队, 国王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军权。……1696年的《叛国法》, 其目的是不让国王以‘叛国罪’为借口清除反对派, 为被指控犯‘叛国罪’的人提供了法律保护。……1701年的《继承法》, 规定日后王位继承的顺序, 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3]特别是《王位继承法》使以后新国王的确定由议会说了算, 议会取得了王位继承决定权。该法还明确规定, 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教徒;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凡被国王定罪的人, 国王不能随意赦免;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 必须由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3)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 使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英国国王变成“统而不治”的虚君, 君主立宪制最终在英国确立。《英国政治制度史》中有这样的描述:“乔治二世12次离开英国去汉诺威。乔治二世每逢前往故国, 总要指定王后凯瑟琳摄政。凯瑟琳为人好强, 谦卑恭顺的沃波尔成了她的理想股肱之臣, 许多重要事宜, 悉凭他做主处理。这就造成一种后果:国王在政府中的作用明显减弱, 而大权在握的沃波尔却成了政府实际首脑。”[1]此后形成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内阁作为整体对议会负责,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等惯例。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可以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视为一个过程, “光荣革命”是起点, 《权利法案》是这一过程中的代表性法律文件,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是最终确立的标志。

三、反思

以上分析给了我们以下一些启示。

1. 走进教材

教材的编写凝聚了很多专家的心血, 我们应深入其中, 透彻分析, 即使“修饰词”也要仔细对待。如人教版必修1中有这样的文字:“《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 限制国王的权利,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 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721年, 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 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沃波尔实际上成为了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教材中这些修饰词 (加点字) 告诉我们,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所以要重视这些“修饰词”, 是因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只把结论告诉学生, 某某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

2. 跳出教材

在新课程中, 教师要在“走进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 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本文开头提到的那道选择题, 就是因为试题编写者以及任课教师的不加辨析, 甚至是断章取义, 以致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模糊、产生误读。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认为, 教材应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 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而不是目的;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 完全可以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 进行补充或减舍, 教学顺序更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优化。

例如, 在教学“二战后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时, 笔者考虑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和职能”相对枯燥难懂, 就另选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冰岛”和“汶川大地震”两个例子。冰岛要稳定货币体系, 摆脱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困境, 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短期贷款;而汶川经历大地震后, 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需要重建,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长期贷款。这两个补充的例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鼓励学生的质疑和创新

既然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 何不先让学生从对教材和教师的质疑开始?通常, 学生习惯于被动、无条件地接受知识, 不敢质疑教师, 更不敢质疑教材。因此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应给予语言的肯定和眼神的赞许, 激励学生敢于、乐于质疑。

笔者有位学生曾对2004年出版的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从此,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句提出质疑, 依据的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一段话:“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 他们想而又想, 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 是应该赶紧革掉的, 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该学生认为, 未庄人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广大民众, 他们并不清楚革命的真正含义, 也谈不上民主共和观念, 思想的转变应该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不会因为一件事同时发生突变。笔者对这位学生的疑问大加赞赏。撇开小说内容能否论证历史这个问题不论, 说实话, 即使我们教师讲述这节课也只是“照本宣科”, 而这位学生却能从一则材料引发质疑,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于是, 笔者鼓励该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论证, 果然找到了这方面的文章, 如《历史教学》2001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 而2007年出版的人教版教材也把辛亥革命的意义改成了“从此,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表述更为妥当。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50.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篇5

1.最近一次英国大选结束,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下议院选举中获胜。此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召见卡梅伦,任命其为首相,并邀其组建内阁。以上事实表明,在英国 A.国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实际领导者 B.下院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C.内阁要向首相负责 D.内阁成员无法对首相进行制约 2.如何与总统相处是历任法国总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这是因为

①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 ②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 ③总理对议会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 ④总统拥有外交权,总理负责内政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国议会众议院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意味着该国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这表明该国()

①实行的应该是责任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总理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③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④议会权力与行政权力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比较英法两国的政体,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出现了行政权力萎缩、议会权力加强的趋势 B.两国政体存在的弊端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加以解决

C.两国同为代议制,但议会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相提并论 D.法国的政体比英国民主,源于两国政党的性质有异

5.2012年5月6日,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51.8%的得票率击败现任总统、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下列对法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②总统是权力中心,总统可以任命总理

③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④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也无权解散议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多年间,根据内阁安排,曾出访海外300多次,访问英国各地2.5万多次;尽管每周一次与首相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不从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伊丽莎白女皇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由此可以看出

①英国保留了—个没有实力又可发挥多种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国王 ②君主的权力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限制,与官员任免、升迁无关 ③国王不会影响英国政治,是一个仅有象征性地位的“虚位元首 ④国王几乎所有的政务活动都要听从内阁的建议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7.“影子内阁”是指某些议会内阁制国家的在野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它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有影响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由此可见,“影子内阁”

A.是当任内阁的影子,为其执政提供必要的支持 B.与当任内阁相对立,其阶级性质有本质的差别 C.往往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阁频繁更迭和主权危机 D.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间轮流执政提供机制保障

8.英国议会享有立法权,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这“可能使人以为法律是由议会‘制定’的,但是,这些表面现象都是欺骗”。事实上,议会并不起草法案,法案的修正权也主要由政府行使。这说明

A.英国政府实际上行使最高立法权

B.英国议会都是根据内阁的意旨进行立法

C.英国议会是政府主导下的专门立法机关D.议会的实际权力萎缩,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 9.2013年1月20日,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法国要在马里保持长期军事存在,直到彻底铲除那里的恐怖组织。下列对法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②总统是权力中心,总统可以任命总理 ③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④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也无权解散议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12年几乎是“世界选举年”,法国和美国也在这一年举行了总统选举。两位当选者奥德朗和奥巴马的政治生活有以下区别 ①奥德朗不对议会负责,奥巴马对国会负责

②法国政府不对奥朗德负责,美国政府对奥巴马负责

③奥朗德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奥巴马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奥朗德是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奥巴马是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12年12月17日,日本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在东京自民党总部出席大选获胜后的首次记者见面会,安倍晋三将在26日召开的特别国会上经过众参两院议员的首相指名选举,正式当选为日本第96代首相。安倍25日敲定了起用野田圣子出任党总务会长、高市早苗出任政务调查会长等党内高层人事,正式启动了新的领导体制。据此回答问题。1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

①实行议会君主制 ②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③实行多党制 ④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关于日本天皇,表述正确的有:()

A.是国家元首,具有组织政府的权力B.掌握国家实权

C.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力D.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 13.伊丽莎白二世每周要与首相举行一次会晤,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从中可以看出英国

A.国王只是虚位元首,只发挥咨询作用 B.国王对英国政府不存在制约关系 C.政府是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政府的地位超过国王

14.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宣布将于2013年4月底让位给长子威廉亚历山大王储,这一行为引发英国民众对于英王室新一轮关注,现年64岁的查尔斯王储1952年起便开始待命,已经成为英国历史上待位时间最长的储君。英国《每日镜报》29日刊登了荷兰女王宣布退位的照片,大标题是“女王宣布让位给儿子”,下面一行标题是“查尔斯别慌,是荷兰女王”。英国民众之所以关注英国王室变动,因为:

①是英国政体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②是联系欧盟各成员国的纽带

③有利于维护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 ④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15.在新一届议会选举中虽然保守党赢得了最多选票和议席,但没能赢得过半数议席,因此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不得不接受与获得议席第三位的自民党组建英国战后首个联合政府的现实,失利的工党则结束了13年执政。可见,在英国

①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②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③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出任④政党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了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举行的内阁会议。女王“问政”引发了一些英国学者的争论,因其打破了维持二百多年的传统——和平时代英国君主不出席内阁会议。根据英国的政治传统,女王 ①可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

②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 ③有权否决下议院所立法律

④有权任免各部大臣等高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法国政府公布2013年财政预算案:紧缩财政,减支增收,降低赤字,恢复经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开征富人税计划。从法国政体运行及特点来看,如果议会两院对该预算案发生分歧,不能达成一致,最后裁决该预算案能否通过的是

A.国民议会 B.总统 C.参议院 D.总理 18.法国和英国政体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从其实质和作用上看,却是异中有同、殊途同归。这种相同点表现在()

①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②两国政体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 ③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④执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英法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政体的具体形式不同,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造成它们政体不同的原因是 ①历史背景不同 ②阶级力量对比不同 ③政治传统不同 ④革命的目的不同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法国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有交叉的一面。下列选项中,只属于总统行使的权力是()A.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B.主持内阁会议 C.有权解散议会 D.拥有外交权

21.2010年5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批准法国参与欧元区成员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联合救助机制,以帮助希腊走出债务危机。下列对国民议会认识正确的是()①拥有立法权 ②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③拥有财政权和监督权 ④拥有司法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内阁在决策、立法、财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议会的工作日程也受到内阁左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议会党团受党纪制约,很难自己作出决定 ②议员受专业限制,在专业性立法方面依赖内阁

③议会议员要听命于首相 ④议会党团要受英王的领导和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代议制之所以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是因为()

①它是社会主义普遍采用的形式 ②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④它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所采用的政体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某国某政党候选人在由选民直选的总统大选中,击败对手赢得总统大选。随后,新总统即任命政府首脑和组织政府。第二年,该届政府因在解决本国就业问题方面不得力,该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但议会表决未获通过。下列国家中与该国政体相同的是()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5.英国国王只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这是因为()A.英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B、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 C.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是封建君主掌权,法国是资产阶级掌权

26.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伦敦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同意创建联合部队、共用航空母舰以及共同开发新的核试验设施。这说明,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 ①都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 ②都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③都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④都是政府首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昔日,王子婚外情、王妃遇车祸„„丑闻不断的英国王室形象大损;如今威廉王子与平民女结婚,极大地改善了王室的形象,就连首相和内阁也想把婚礼打造为“世纪婚礼”。这表明

A.王室的作用有时会大于内阁B.首相和内阁听命于英王及其王室

C.国王和王室的存在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D.英国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国王和王室手中 28.E国总理在实施经济改革过程中,遭遇到议会的不信任案。为此总理提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议会选举,由新组成的议会来决定总理的去留。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①E国的政府对总统负责 ②E国的总统只有虚位,没有实际的权力 ③E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④E国的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9.法国议会是法国的立法机关。下列有关法国议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国议会实行两院制 ②国民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拥有选举总统、决定政府组成的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经法国宪法委员会审核确认,本届法国总统竞选有10位候选人参与角逐。在2012年4月2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28.63%和27.18%的有效选票,进入了第二轮角逐。在第二轮投票中,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51.24%和48.76%的有效选票。奥朗德当选为新一届法国总统,于5月15日宣誓就职。下面关于法国总统说法正确的有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总管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

③总统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总理要对总统负责 ④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英国于2010年举行议会大选时,保守党超越工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其席位未能达到半数。保守党和工党都必须拉拢议会中的其他力量才能组建联合政府。5月11日首相布朗正式向英国女王提出辞职,之后女王召见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并正式授权他组建政府。由此可见英国

①国家机构主要有国王、议会、内阁

②首相要对女王负责,受女王监督 ③女王受法律限制,但仍有一定的实权

④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2012年英国国会开议大典于5月9日在英国上议院议政厅隆重举行,以卡梅伦首相为首的下议院议员有序地迈步进入上议院议事厅。大典上,英国各党派领导人,上下两院议员代表齐集上议院议政厅,聆听伊丽莎白二世宣读了由英国政府拟就的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今年的施政大纲及立法纲要。这表明了()①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实际最高领导人

②英国首相往往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要对议会负责 ③英国是两党制,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④英国议会是两院制,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3.与总理默克尔同属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德国总统克里斯蒂。伍尔夫因深陷腐败丑闻与2012年2月17日辞去总统职务,按照德国法律规定,2012年3月18日联邦大会包括620名联邦议员以及德国16个联邦州的620名代表。当天有1232名代表参加投票,由德国执政联盟和主要反对党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约阿希姆。高克在联邦大会总统选举中,赢得991票,以压倒多数顺利当选第11任德国总统。总统对国家政策基本没有实际权力,但他的表态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局或政府决策。这表明

①德国是总统制的国家 ②德国是半总统制国家 ③德国是议会制的国家 ④德国是民主政体的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4.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于2012年12月18日打破英国231年惯例,首次参加内阁会议,并聆听内阁成员们的讨论,大臣们都会很激动。这一惯例的打破体现了

A.英国女王的权力正在逐步加强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正在改变

C.内阁在英国政权体系中处于至尊地位 D.英国女王的“特殊”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35.英法两国国情不同,从政体上看,表现在()

A.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 B.国家的民族构成不同 C.国家性质不同

D.国家地理位置不同 36.“我不会忘记我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女王。”这句话主要体现英国女王具有的作用是

A.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

B.是英国政党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 C.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

D.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37.美国专家2010年5月8日称英国大选结果无碍美英关系发展,英国和美国的政体分别是资本主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共和制,这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是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产生的方式

②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③是否实行三权分立制

④国家元首、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8.2011年3月18日,法国总理菲永、外交部部长以及两院议长共同召开紧急会议,就利比亚的局势以及法国的政策做进一步的部署。19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召开峰会决定对利比亚发起攻击,材料说明()

立宪常识及其问题 篇6

时间:2011年12月22日 地点:北京,各自家中

2012年,问题依然,对话依然。我们想谈谈宪政的理论、观念和原则问题。如此,不可避免地将涉及到立约、立宪与国家再造问题。不能不承认,理论、观念和原则,仍是实践之母。现代各民族国家立约、立宪、建国中的很多问题,不是来自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可以立即找到相反的例证,证明所有以特殊条件为由的说辞,是多么站不住脚,更与本国国民素质、自然条件等等靠不上边儿,而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理论问题,再次是原则问题。对这些前提性条件的梳理、确认,是现代民族国家立宪建国的必修课,躲不掉,躲则遭殃,绕不过,绕则灾难。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但各民族国家几百年来提供的案例说明,很多立宪建国者,并不真懂这道理,比比皆是躲、绕,结果是比比皆是灾难。如果人类近现代历史有什么让人不断捶胸顿足、扼腕叹息的故事,大概就是立宪建国曲折、吊诡这件事儿了。

正如2012年首篇对话者刘军宁所言,宪政道路是每个民族国家的必由之路,如同规定宇宙万物生息运行的天定轨道一样,脱(离)不得。争取民族独立,相对容易,认同民主化,也不是那么难,但对宪政的前提条件,尤其它的精神源头的认知,非常难,对所有思考者实践者,构成真实的也是真正的挑战。

我们愿意与所有愿意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它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意义,并不比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小,可以肯定地说,甚至更大,更关键,关乎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运程。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刘军宁,1961年生于安徽,政治学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由主义理论家、思想家,有多部作品问世。主编的“公共论丛”连续出版物,影响深远。是2006-2007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文艺复兴讨论的首倡者。

刘苏里:人类为什么要立宪?

刘军宁:宇宙万物都是按照天定的轨道、规则运行的,人类及其政治也是如此。动物是被动遵循规则,当人类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时候,或是当人类处于野蛮阶段的时候,人类也是被动遵循其天定的运行轨道。

刘苏里:“天定的运行轨道”,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宪吧。

刘军宁: 可以这么理解。立宪是人类主动适应天定规则的尝试,而且在很多国度很成功。

刘苏里:有记载的人类立宪经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刘军宁:按照保守主义的哲学,宇宙万物和人类都是按照一些先验的规范在那里生活,摩西十诫就是一个圣约。成文的、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性文件,英国的《大宪章》算一个。

刘苏里:所谓先验的规范,就是……?

刘军宁:先验的规范就是超越人类经验的,不需要经验来证成的规范,这些规范是无形的,但是对人类在一起文明地生活却起着重大的作用。

刘苏里:未证成,是人类能力问题,还是人们觉得势所如此,不需要?

刘军宁:不是人的能力问题,而是信仰问题,无关经验。这个叫做超验的、恒久的道德准则。

刘苏里:是,人们认定那就是对的。

刘军宁:因为从研究中通常不能产生规范。比如说,人是应该抽烟或是不抽烟,每个人的经验回答是不同的。你不能从对抽烟状况的经验调查中得出人是否可以抽烟的结论。恒久的、超验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信仰或信念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经验的问题。

刘苏里:《大宪章》的确是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性立宪记录,虽然它并不是英国宪法本身。它对英国近现代宪政道路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刘军宁:大宪章有两个直接的意义: 一是政治的统治必须经过被治者的同意;二是统治者征税必须征求纳税者的意见,它意味着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还有就是大宪政首次对正当的法律程序作出规定。

刘苏里:人类宪政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创制,今天已成不可怀疑、动摇的铁律。这个创制似乎也是逼出来的,英王需要钱嘛。

刘军宁:就像地球之所以成为地球,是因为它必须按照特定的轨道运行一样。人类事物及其政治也是如此。统治必须得到被治者的同意,统治者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有代表的同意才能征税,这些都是人类的政治必须遵循的轨道。如果不遵守,就要付出代价。人类也长期不知道,甚至不承认,地球有其轨道,今天,也有很多人不承认,宪政是人类政治的轨道。如果地球不按其轨道运行,地球上的人都要付出代价,如果一个国家不按宪政的轨道运行,这个国家的执政者和民众都要付出代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至今还是发展中国家,就是脱轨的后果。

刘苏里:也是近代以后脱轨。即使近代以来,也不是一直脱轨。只是从未真正走上轨道而已,虽然为此的说法和努力都不少。

刘军宁: 中国一直都是脱轨的,但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知道宪政是人类政治的轨道,第二个阶段是知道了之后,仍然不愿意回到宪政的轨道上来。

刘苏里:立约,典型的例子,我能记忆起的,一是西奈山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一是五月花号106人相互间的,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都可称作神圣之约。

刘军宁:圣约是人与神的约定,宪约是人与人的约定。约定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是命定的统治者。执政者只能从平等的人中产生,执政必须得到被治者的同意。

刘苏里:古典时代的“立宪”,比如犹太人、希腊人、罗马人等的立宪是怎么回事?罗马也有过共和时期呢。

刘军宁:罗马时期还是不能算现代意义上的立宪。

刘苏里:当然。人类立宪道路是一点点走过来的,这个从“不是”到“是”的路径何其艰辛。

刘军宁:像生物进化一样,过程漫长而代价沉重

刘苏里:指出它是必由之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刘军宁:如果地球不按地球的轨道运行,哪怕其物质构成没有丝毫的变化,那会是什么后果?只要地球离开了其轨道,就不再是地球。

刘苏里: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人,物理原理,是懂的;人理原理,未必那么清楚。

刘军宁:人间政治的原理是写在人心里的,需要发现,需要信奉,需要恪守。

刘苏里:我们还是回到立约上来。

刘军宁:在我们的行话里,分别叫做圣约与宪约,这个我在上面已经说明了。

刘苏里:人类始自圣约,终于宪约?即使如此,宪约时代,仍然有神的问题。

刘军宁:它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看看美国宪法就知道了,宪约与圣约的现代文字版。

刘苏里:所以说,圣约也依然起作用,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呢。

刘军宁:在美国这样基督教国家,不相信圣约,就没有宪约,圣约是宪约的精神基础。

刘苏里:对啦。宪约也是受启发于圣约。

刘军宁:现代中国是反证,不承认造物主意味着不承认圣约,因而也就没有宪约。

刘苏里:问题是,以色列人在前往迦南地—在空旷的野地里,那么艰难,仍时时忘记耶和华的训诫,到了近代,美国人开启了成文宪约传统,怎么就一下子坚持下来了?宪约因圣约而成立和坚固。

刘军宁:因为他们一直有信仰,美国人的信仰甚至比西欧人还要坚定很多。信仰是美国的宪法的灵魂,看看《独立宣言》就知道了。

刘苏里:如果你上面说中国的那段成立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无神的国度,宪约是不可能的了?总要找条途径吧。

刘军宁:日本是另外一个例子,没有基督教信仰,却有宪政,但是日本宪法的精神源头是嫁接自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刘苏里:立宪是人类有组织生活的基本活动形态,它的古典形态是怎样的?有它的前形态吗?

刘军宁: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立宪是一个近现代的现象,从1787年的美国宪法开始。

刘苏里:照你说,美国立宪是横空出世?那么大宪章活动及其成果如何理解?

刘军宁:在匈牙利也曾出现过金牛宪法。北美殖民地有过五月花号公约。

刘苏里:对,那是将近400年前的事儿。我指的“前形态”皆与此类立宪活动有关。

刘军宁:如果说美国宪法有什么前身,那就是独立前各州各自制定的宪法。

刘苏里:对啊,十三邦各自的立宪活动,最早的是康邦,有1639年的《康涅狄格基本法》,最晚也距今快300年,比美国立宪早很多。

刘军宁:1787年是正式开始,1776年之后北美独立各州制定的宪法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

刘苏里:各邦立宪,比1776早吧。不过这不那么重要。

刘军宁:不会,不独立应该不会有宪法。严格意义上讲,独立的国家才有宪法。

刘苏里:十三邦立宪,包括《大宪章》,其基本特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立宪,而非其他?

刘军宁:大宪章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立宪。立宪必须是以国家为单位,或联邦的州。必须确定以同意为建立政府的前提,必须用法律对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必须规定并保障公民的权利,必须就政府的构成、职能和权力分配做出规定。

刘苏里:不错,这都是现代立宪的应有之义。有限政府,公民权利,包括税从何出。

刘军宁:还有分权制衡,各级政府间的关系等。

刘苏里:你总结一下前现代立宪的不同形态,然后说现代的,便于理解。

刘军宁:英国长期属于不成文宪法类型的,无分前现代和现代。所以,我不建议用现代与否来划分宪法。

刘苏里:你的意思是,立宪就是立宪,无分现代、前现代、后现代。我对后现代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但对“前”,很感兴趣。前,便是所由出之的地方。

刘军宁:对,不要分。不然还会有人提后现代宪法。

刘苏里:我一般不赞成一件事物是凭空而来的看法。那么,立宪的前提条件是怎样的?

刘军宁:宪法基于立约而定,而立约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未中断。

刘苏里:立约传统,是始于历史经验呢,还是来自先验的观念?

刘军宁:都有。表面上前一个重要,实际上后一个重要。超验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

刘苏里:我总觉得,缺少立约传统的社会,立宪会更困难。

刘军宁:宪法出现在有基督教信仰的国家,其次出现在有信仰自由的国家。没有这两个条件,只有假的宪法。即便如此,所有宪法的价值源头,都是出自基督教。

刘苏里:照此说,立宪在其发生学上,与基督教信仰有直接关系。

刘军宁:有些国家有信仰自由,有些国家没有信仰自由,这个很容易区分。至今,基督教还是一切公民权的最高源头。宪法起源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用基督教的观念论证了天赋人权,一切基本人权源于基督教的自然法。这方面,对美国宪法影响比较大的是洛克,洛克的人权理论和政府理论完全是建立在基督教教义基础上的。

刘苏里:是,洛克对美国建国之父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人,比如孟德斯鸠,或布莱克斯通。自然法引入后,从之推导出天赋人权,过程是怎样的?

刘军宁:孟德斯鸠也是基于基督教的自然法,只有卢梭不是。卢梭对美国宪法并没有影响,美国的法律传统在独立以前就是英国的普通法传统,独立以后没有改变,这也是柏克支持美国革命的原因之一,自然法产生自然权利,即天赋权利,宪法必须保障这些权利。

刘苏里:不管怎样说,美国立宪活动,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具有极大的意义。随后,它成了标本、样本,

刘军宁:当然,意义非凡。美国也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刘苏里:按你上面的说法,必引出“宪”的含义,以及自然法与宪法的关系问题。

刘军宁:祖述尧典,宪章文武。宪法的中文翻译是很有意思的。第一,宪法是有久远的精神和历史依托的,不是可以凭空、任意指定的。第二,宪法是规范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公共事务的,要实现上帝的意图,必须把自然法转化成宪法,从这种意义上讲,宪法是传承与发现,而不是制定。

刘苏里:自然法是人类普遍的情形么?存在于所有社会中的么?

刘军宁:基督教认为,自然法是普遍存在,普遍适用的,不信基督教的统治者不承认这一点。

刘苏里:不信者治下的社会,有所谓“宪”这种东西么?

刘军宁:没有。只有假的。或者移植的,像日本。

刘苏里:假的?那如何运转一个社会?只是“宪”的含义不同而已吧。或不能称作“宪”,而是别的什么名称?

刘军宁:按照基督教的理解,人类社会本来就应该或者一直在按照自然法运行,宪法只是重申、确认、并保障而已。

刘苏里:基督教教义,也是先验的,或超验的。以此为论据,说服起来,有些困难。

刘军宁:跟民主一样,即便是专制国家,也要在国名上挂上民主。至于说服的难度,可能有这个问题,但是对于认真思考宪法的价值源头的人,不应该忽略这一点。

刘苏里:能不能这样理解,只有通过“宪”,自然法中的超验逻辑,才最后落到人间的实处,才有了可理解的状态,人们捍卫权利,有了出处,而不再为此争论不休?

刘军宁:的确是这样,但是争论不会停止,一定会有人跟你说,古希腊就有自然法,且无关基督教。

刘苏里:所以,“宪”严格讲只跟基督教信仰有关,从信仰基督教的社会首创,是必然的。

刘军宁:对。也有人会说,基督教、天赋人权都是西方的,无关中国。

刘苏里: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社会,如何说服它们非走制宪道路?制宪之难,与此有关?

刘军宁:现在的确有了不少非基督教民主国家,日本是最重要的一个。他们的做法是不去追问这些源头,完全接受其结论。问题是,中国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吗?我觉得,这个是对中国宪法之路的长期而重大的挑战,无关现在的执政党。

刘苏里:其实,不光日本,早些的土耳其,现代的东南亚国家、东亚的韩国等,也先后走上了宪政道路。所以,非基督教社会,不是绝对不可能有条道路,也通向那个方向。

刘军宁:中东国家的宪政转型也难在这里。

刘苏里:伊朗白色革命失败了,但恰好它的失败,给了中东今天转型开启了很难关上的大门。

刘军宁:民主化比宪政要容易一点,很多人认可民主化,但是不接受宪政的精神源头。

刘苏里:可以不谈源头,但宪政的精神实质是大家难以接受的么?难道还有人反对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刘军宁:大部分人一定不追问源头,但也一定会有一些思想分子追问源头,建设性追问和破坏性追问都会有,我也会进行建设性追问。

刘苏里:这是个大问题。

刘军宁:若不能对有限政府和公民权利提供终极论证,这两者都会受到很大削弱,只能寄希望于人们笃信而不明白,不知而不追问。

刘苏里:无论如何,搞清源头,对建立有效的宪政,是重要的。否则,以建立宪政为目的的活动,最后结出什么果实,很难说。

刘军宁:这是我所看到的,对未来中国的最大挑战,孔子也讲名要正言要顺。名不正就不好办。

刘苏里:那就只能编,编个故事,说宪政是三代的遗产,被秦汉遗忘了……

刘军宁:有人这么干过,说中国自古以来就行宪政,汉朝是典型。

刘苏里:开玩笑。请你谈谈几种有影响力的宪政理论,简单而明晰。

刘军宁:马克思主义的不算,此外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宪政主义,一种是新宪政主义。前者强调小政府,公民的基本权利,绝对有限的政府。后者认可政府干预,接纳大政府,主张把公民的福利权都写入宪法。前者强调代议民主,后者强调参与民主;前者要短宪法,后者要长宪法。

刘苏里:前者也可称为古典的宪政理论。后者偏左翼。从谁开始?

刘军宁: 我不想用古典宪政主义的说法。宪法是现代现象,古典宪政主义给人感觉过时。中国人判断事物的重要标准是是否过时,所以不要用古典宪政主义的说法。新宪政主义应该起源于魏玛宪法。主张新宪政主义的人未必同意,但我是这么看的。

刘苏里:中国的立宪实践,从清帝逊位到1954年立宪,整整半个世纪,曲折到底在哪里?

刘军宁:我有3个担心:一是把未来的宪法,写成一部政纲,事无巨细一揽无遗;二是塞进各种福利权利,把基本权利淹没了;三是在形而上的超验层面上不设防,结果十分脆弱。宪法有两种关键的观念,这两个观念国人至今十分陌生。一是关于约:契约、合约、公约、盟约、圣约;二是约定的各方在身份上是平等的。在中国漫长的君臣关系格局下,君与臣民从未平起平坐过。

刘苏里:后一点更困难。

刘军宁:这个连台湾的民主都没有做到。国民党宪法里还写着“三民主义”,迫使不信“三民主义”的政党也要接受,所以我对46宪法很不屑。

刘苏里:“三民主义”要现代表述才行,得彻底换个说法。

刘军宁:即使是自由主义,也不能写入宪法,这个国共两党都不懂,两岸学者也不懂,国粉们更不懂。

刘苏里:这个点到实处。它必须是超越任何主义的,一般的。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底线什么什么……

刘军宁:对,所以中国人对宪法的理解,还停留在这两个字上。底线有:自然法、基本人权、有限政府、分权制衡、普世价值。

刘苏里:宪法,是现代人什么是好的生活保障的自我(相互)约定。它首先假定,所有人至少在对什么是好的生活一点上,有共识。

刘军宁:对“什么是好生活”有共识,这个很难。什么是好生活,是人类分歧最大的领域。有的人说,有烟抽有班上就好,也有的人说,有酒喝不上班就好。所以,美国宪法说,只保障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能保障人人过上好生活。任何政府若声称能让每个人过上如意的生活,那是在吹牛。

刘苏里:只能自己约定保障的手段和程序,没什么力量可以声称自己能保障别人的好生活。

刘军宁:对。

刘苏里:再谈谈立宪时刻—人民出场的问题。

刘军宁:这是政治性的,相对容易。更难的、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精神问题。

刘苏里:这个政治性的仪式,算个前提吧。

刘军宁:宪政首先是特定观念的产物,其次才是政治行动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论文 篇7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近年来, 西方学术界议论最多的热点问题就是利益相关者问题, 它的理论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那么, 利益相关者对一个家族企业而言, 更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认为对家族企业影响甚远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职业经理人、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和顾客等。家族企业想要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绝不是只依靠取权力的相互交接, 更在于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完善治理结构.只有打破家族企业内外部制度的约束, 要求我们建立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完善治理结构, 从而进一步达到打破家族的治理约束的目的, 与此相对应的, 就能够使家族持续有着在法律上对企业的所有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间接的控制着企业。所以说, 本文选择成功的企业当作案例来深入分析探讨, 对于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 考虑到大午集团是一家具有影响力的私营企业, 它已经具备一套相对特殊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结构, 无可厚非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案例对象, 本文将对大午集团的“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做出详细深入的研究, 并进行思考, 最终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 得出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一些启发思路。

二、大午集团和它的“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

1. 大午集团概况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大午集团”) 于1985年成立, 其地址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大午独立的工业园区。

1985年的时候孙大午还是农业银行支行的一个小职员, 当时他和他的妻子刘会茹仅有两万元钱的家当, 但是他们就开始种植向日葵和果树, 并且也养鸡、养猪, 建立起自己的一个小型饲料厂。虽然规模很小, 但是他们的生意经营效益却非常好。所以, 1989年孙大午放弃了铁饭碗, 离开了银行, 开始着手自己创建公司———河北大午农牧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年的风雨历程, 积淀了一定程度的企业能量, 其产业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加工产业、教育业、工业、旅游业等多产业领域。经过近几年的企业发展, 大午食品有限公司、大午水业公司、大午种禽有限公司、大午肥业有限公司、大午饲料有限公司、大午技校、大午农业育种公司和温泉度假中心都隶属于大午集团。其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33万平方米, 企业职员达到1600多人, 拥有1.2亿元的固定资产, 年产值已经达到1.5亿元。工商总局1995年评定的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之一就有大午集团;这以后在1996年河北省政府又评定大午集团为省级骨干乡镇企业;2005年整个集团又获得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在河北市场已经成为了官方认证的驰名品牌, 2005年河北省工商局评定大午牌商标是“河北省著名商标”。而孙大午本人在2003年5月29日, 却被人控告, 控告人称其欠款达一亿八千多万元, 且其债主均是农民。此外, 他遭到了官方的诱捕, 并以非法集资的罪名被收押。此时, 尽管也有农民、媒体、网友与学者为他打抱不平, 但他自己却没有继续上诉, 并于同年父亲生日时离开牢狱回家, 和他的企业走在一起, 继续奋斗。因此, 孙大午也被描述成一个优秀的农民企业家, 一个为中国农民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的思想者, 甚至许多人给她冠以“中国企业家的良心”的称号, 更有媒体标榜他为“中国农民的英雄”。

2. 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

(1) 建立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的背景

孙大午因为“非法融资罪”被关押的时候, 儿子孙萌刚刚大学毕业, 孙萌临危受命, 成为了代理董事长, 孙大午出狱后并没有继续担任董事长, 而是选择了让儿子去担任, 可是孙萌却没能理解他的用意, 期间两次提出辞职, 只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经验, 无法驾驭规模如此庞大的企业。于是孙大午也不得不怀疑这种继承方式是否可行:企业并不只是资本的象征, 更不是只象征着产权, 而是企业内一群人甚至好几代人的努力拼搏的成果。虽然从法律上来说这个企业的所有权是孙大午的, 但是在他蹲着监狱的时候, 企业领导人不在企业的时候, 他的两个弟弟和财务人员跟着他蹲了半年的监狱, 企业所有的干部和员工都守住企业,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放弃企业, 这使得孙大午更加关注他的员工们的利益。

孙大午说:“我们国家仍然处在资本市场的初级阶段, 我们并不需要照抄国外的经验, 我们只需要从中找出一个适合我们的机制。”孙大午认为企业需要政府颁布一种制度能够管理规划企业, 使其可以保持顺利且长期经营状态, 为后代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且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 并且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孙大午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及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之上, 首次创立了“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

(2) 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

孙大午在“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当中这样规定, 最高执行者在使用权利是不能受到其它主观因素的干涉, 因此, 其财权与人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监督权较比所有权更有实质内容。他说:“执行者不能完全依靠道德来经营决策, 制度是提高给君主执行权力的前提, 企业需要这种力量去改变后来人的变化。

企业的权力成三足鼎立的状态其分别是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 三者相互牵制、互依。集团内部结构有董事会是企业内部人员通过投票选举而组成的, 其功能是决策公司事务, 但不涉及到公司经营, 最高决策者也就是董事长也是通过投票选举诞生, 在决策权行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限制, 第一, 决策者的财务权力最高不能超过总年度的盈利总额加折旧, 第二, 董事长在接受监事会监督的同时, 还要顾及总经理的意见, 其个人无法解聘总经理;理事会是单位领导和隶属工资各部门主任构成, 任务是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理事会是指总经理, 当然也是通过选举诞生;监事会主要由家族成员所组成, 共同对企业进行监督, 能够决定企业会计、律师等能够对企业达成监督作用的群体, 但是不参与公司的决策, 也没有选举与任免权力, 具有组织权、批判权力等, 这个群体可以世袭制, 主要的成员是家庭内部成员, 在获取相应的工作报酬的同时, 其补贴要高于工人的一到三倍, 这是产权所有者的优势。

“君主立宪”中的“宪”是表现了对权力的限制。三种权力不能同时存在。拥有所有权的经营者不能同时参与决策, 也不能随意动用自己的资产, 而拥有了决策权就没有所有权和执行权。遵照企业规章制度, 董事任期两年, 董事长和总经理上任期限达到四年, 均可连选连任, 董事长和总经理还可分别提名配备若干名副手。董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共同执行公司事务。

(3) 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的具体作用。

私营企业君主立宪制基于企业产权的限制与权力分配来共同治理公司, 在使用其他利益的同时又能够获取相关利益。这是一个对家族企业产权结构以及治理结构的创举。君主立宪制对公司治理有着不小的影响, 并且在实现相关者利益方面也有着不能小觑的作用。

首先, 三权分立, 层层制约, 互相监督, 这样的决策能够很好的体现到各个利益方的需求。独裁的执行、民主的决策, 监事会是决策后的监督, 三长的三权都有要求, 超越权限的决策需要多方共同对文件进行签字才能够具有法律效益。“私企立宪制”的实际目的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意义, 它体现出来一种权力的制衡, 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力架构, 因为权力的相互制衡可以很好的减少以及防范风险。在这样的一个权力分离的状态下, 利益相关者都能否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因此企业在面临决策的时候也就可以照顾到各个阶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其次, 监事会基于君主立宪制执行监督权能够实现家族在企业中的一部分了监控权力, 让监事会灵活调配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不同利益, 进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家族利益。由此, 一方面企业能够在很大的程度当中摆脱家族的把控, 使得家族对企业的影响变得很小, 很好的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君主立宪制”把权力充分的下放, 它的精神激励以选拔机制为主, 它的薪酬激励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 从而全方面的激励企业的员工的上进心, 共同为实现企业发展而贡献力量, 并且让企业和员工得到各种应有的利益。。

另外, 在君主立宪制制度当中, 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以及剩余控制权实现了统一。另外, 董事会都从企业员工中选举产生, 那么这就保证了董事会是代表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的, 也就很好的满足员工和管理层的利益。

最后, 君主立宪制在执行权力过程中保证了统治者的权力同时也对他们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限制。这样的制度向管理人员提供执行董事会决策的权力, 但是同时其也对经理人自身的决策权力进行了限制。这样的话就能够在确保经理人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也防范着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三、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引发的思考

完善且正式的治理结构就是大午集团的特点, 它把家族从企业中剥离出来, 把家族对剩余的控制权以及一些剩余的索取权转让给了利益相关者, 减少了家族对企业的影响, 从而得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并且可以使促进非家族成员的雇员能够尽最大可能的发挥自身的效率, 最终确保迈向更为开放式的家族企业的目标的实现。那么, 这个制度使得大午实现了它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同时, 更为它从今以后的代际传承打下了稳固坚实的基础。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只有依靠一些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才可以实现, 企业和家族的契合体就是家族企业, 怎样处理家族企业同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并且能够很好的实现代际传承就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 协调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族企业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家族的利益, 家族成员之间关系是好是坏是决定家族企业成败的一个最大因素, 在传承的整个过程当中最应当注意点就是维护好家族成员内部之间的稳定。发生的“大午事件”让孙大午意识到放手培养接班人、企业、而不是感性的只依靠于家族内部之间的传承。在“君主立宪制”思想当中, 孙大午撒手企业的思想理念也通过三权分立的规定显现出来, 他认为企业的传承不应该只局限于家族, 而应该放在企业中去实现, 这样就很好的维护家族之间的稳定。

2. 协调非家族成员例如资深经理人之间的关系

非家族成员的企业员工在支持或阻碍继承者顺利继承的问题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继任当中不论资深经理人的利益是受到分化还是引起触动, 都可能会使得他们同继任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 这种现象对家族企业的继承也得到阻碍。所以, 评判非家族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好坏, 对于顺利的传承下去都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在这样的事件当中, 一方面, 即便是企业之间的产权发生了变化, 也不对资深经理人的利益产生任何影响, 那么他们也会更加的认可这样的一个制度, 并且可以很好的服从于继任者, 更好的服务于继任者。另一方面使得资深经理人掌握更大的权力和利益, 拥有更多的机会。

3. 协调家族企业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家族企业并不是独立于这个社会的, 它的发展必定和社会当中的整个系统相关, 因此, 他肯定也会同社会大系统当中的其他的一些系统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君主立宪”:企业家的转型路径 篇8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 自觉不自觉地会形成一个核心, 萌生一位带头大哥。企业在持续的发展与壮大中, 企业家的决断力、意志力、超凡的智慧及人格魅力逐步为众人所信服, 为众人所追随, 企业家在企业中形成了个人权威及影响力。在企业与企业家的持续成功中, 人们会将这些成功的原因简单归结为企业家的英明神武。人们开始对企业家盲目崇拜, 在企业中开始造神。再加上产权的支配关系, 老板自己也开始对自己的“一贯正确”信以为真、自以为是。

封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中国企业王国中的企业家们更具“国王”情怀。企业达到一定规模, 企业及企业家具有一定声望后, 企业家自我意识良好, 当他被当面或私下称作老板时, 也欣然接受。在能力、境界没有突破之前, 老板与创业团队、班子成员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来的亲密战友加同事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 原来的坦然相对变成了唯唯诺诺;原来大家眼睛盯着客户, 紧跟着市场, 现在眼中只有老板;原来是开疆拓土的将军、战士, 现在是处处讨好老板的奴才。

除了老板几乎没有人思考公司战略问题、发展问题, 这些都是老板思考的问题, 其他人不必问、也不该问。整个公司处于权力导向, 只有权力才能推动工作, 责任病毒流行——员工缺乏责任心, 企业缺乏正义感;高层领导做部门经理的事, 部门经理做员工的事, 员工抱怨老板的事。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 没有人为市场负责、为客户负责, 整个企业只是靠着惯性往前冲, 消耗着以前积累起来的技术、市场、品牌及热情。

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为什么反而难以生存了呢?创业时虽然艰难, 但是愉悦的。创业团队是同盟体、共同体, 大家对未来充满期望, 为美好的未来, 打江山、闯市场, 风雨同舟, 同心同德;没有制度、没有流程, 凭着相互的信任, 创造价值, 互作贡献, 成就客户。那是一段令人回忆的美好时光。随着事业的发展, 公司上规模了, 企业需要规范了, 创业团队也需要有规矩了, 而企业家的“领导权威”也形成了, 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主导意愿暴涨。这种现象在尚未规范化的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如果企业家没有完成自我超越, 依然秉持创业期的“企业家精神”, 创建自己的企业王国, 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企业的“君主”, 他与员工的关系也会演化为“君臣”关系。一旦企业家成为“君主”, 高管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就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老板讲鸟语, 天马行空, 云里来雾里去, 下属抱怨听不懂, 无所适从。员工只做事不想事, 不愿承担责任, 事事请示汇报, 大事小事开会研究。于是老板就叫屈, 你们光顾埋头拉车, 也不抬头看路, 企业壮大了, 可你们的能力还是原来的水平。这样的老板不可能放权, 因为他认为下属出力不出心。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然而, 现在已经进入了动车时代, 动车组的高速并非全靠车头提供动力, 而是采取了分散动力原理,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动力。对企业而言, 老板应当是动车组的车头, 其核心职能是保证方向, 对企业整体战略负责;各级管理者是各自业务单元的动力, 只有大家群策群力, 才能牵引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如果企业家依然保持原有的经营思路与方式, 只能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维系已经长大了的企业, 其他高管也就会失去贡献的意愿与能力, 也只能坐在车上靠着老板去拉。这样一来, 老板不得不过多地承担下属的责任, 于是形成了企业的责任病毒, 使老板陷入了怪圈, 自己越忙, 企业的问题就越多, 而企业存在的问题越多, 老板更加不敢放权给下属, 其它管理者也一样卷入这个怪圈, 出现群体性堕化。

如何解决企业家成功之后、企业成长之后的转型与升级?答案是:企业建立“君主立宪制”。

在企业中, 这个“宪”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将企业家的梦想、激情、智慧与经验系统化、体系化, 归纳、提炼、升华为企业的核心理念, 将企业家权威转化为制度权威、流程权威, 将企业家的感性决策转变为组织化的理性决策, 将“以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将权力推动转化为责任推动。明确企业的存在价值、存在理由, 明晰企业以何种方式为谁做贡献;共启愿景, 明确发展路径及战略目标;提出自己的价值主张, 向大家清楚地表明立场, 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 厘清各种利益关系。

企业家将个人意志转化为企业意志后, 就要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主动接受制度流程的约束管理, 捍卫企业文化, 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们从任正非、柳传志、王石等优秀企业家身上看到“君主立宪”的成效。在企业制宪过程中,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不是寻章摘句, 而是一项扎扎实实的企业管理运动。其中, 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帮助企业家完成思想系统化, 帮助企业家转型、升级, 实现自我突破, 打开企业家头上的天花板。再者, 组织各级管理者和骨干员工广泛参与, 在参与中与企业家达成共识, 凝聚意志、融聚力量。

从管理的历史逻辑不难看出, “封建君主制”的企业注定没有未来, “民主共和制”的企业过于理想, 不切实际。笔者认为, “君主立宪”是企业家及企业转型的有效路径。

亨利·福特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汽车大王, 一手创建了福特汽车。他组织生产的“T”型车, 曾占据汽车产业的半壁江山, “福特主义”一度成为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 而也正是亨利·福特的一贯正确、成功、英明差点毁掉这家公司。亨利·福特俨然成了这个汽车王国的国王, 独裁专治, 我行我素, 即使是总裁——他的儿子埃兹尔·福特也要俯首臣服, 更不说其它员工了。在亨利·福特的统治下, 福特汽车离市场越来越远了, 产品与效益也是江河日下, 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家人群体的威逼劝诱下, 他才传位于他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正是亨利·福特二世引入“蓝血十杰”, 对福特汽车进行变革管理, 挽救了衰退中的福特汽车, 也使得这家私人企业走向了“君主立宪”, 至今仍傲视群雄。

企业家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是企业的灵魂。任正非是华为的缔造者, 在华为初具规模的时, 他聘请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六位专家历时三年、十易其稿, 形成了《华为基本法》, 为华为制定了企业宪法。任正非本人主动接受制度的约束, 在一次次“知识资本化”中稀释了自己的股权, 也从根本上放弃了自己的“君主”地位, 他不是华为的董事长, 而是受到很多约束的总裁。尽管任正非手中的股权很少, 但他依然是华为当仁不让的精神领袖。

2006年, 王石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表露自己创办万科的心迹。他一方面主动放弃股权,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 营造开放、透明的管理机制, 让自己置于“宪法”约束之中。王石卸任总经理后, 怕忍不住对新任总经理指指点点, 他选择了外出爬山, 他只要做好董事长就行了。万科这些年的突飞猛进、骄人业绩更依托于万科的运营管理机制。

企业“君主立宪”的关键是企业家自身的觉悟与觉醒。企业家在企业中处于支配地位, 而整个变革的重点与难点就是企业家自身, 企业家必须自觉自愿地接受约束与管理。这一点, 对企业家而言是一个挑战, 是一次战胜自我的突破。

纵观企业“君主立宪”的实践, 企业家是企业的精神领袖, 是企业的形象象征, 主要承担董事长的职能:文化导航, 战略引领, 健康组织, 品牌象征, 颁发荣誉。

君主立宪制论文 篇9

从中法战争后早期维新派主张的“君民共主”思想到甲午战争后维新派的二元君主立宪思想, 再到日俄战争后立宪派的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君主立宪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约三十年时间。可见, 君主立宪思想在晚清中国的发端、演变和发展是一个极为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尤其是封建统治者对君主立宪思想的吸收更是具有极大地适应性和被动型。但西方列强所带来的一次次外部刺激又迫使晚清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以顺应历史的潮流。

一、早期维新派与近代君主立宪思想的最初发端

早期维新派诞生于洋务运动中后期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它的诞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深深触碰到了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的痛觉神经, 因此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场由统治集团内部洋务派所主导的洋务运动得以拉开序幕, 封建统治者希望通过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 从而巩固自身的封建专制统治。正是在洋务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买办等纷纷满腔热情地投资近代企业, 由此不仅军事工业而且民用工业发展了起来, 从而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兴起。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加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法战争中国方面不败而败结果的直接影响,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即“体用兼备”。故他们批评洋务派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器物层面, 是“遗其体而效其用, 所以事多扞格, 难臻富强”, 死守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而丝毫不去关注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由于在理解“西学”和学习西方的范围方面存在差异, 最终这些人与洋务派划清界限并从中脱离出来, 形成了被称为早期维新派的具有君主立宪思想“萌芽”的知识分子群体。早期维新派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观点是其“君民共主”思想。郑观应曾说过, “盖五大洲, 有君主之国, 有民主之国, 有君民共主之国。君主者权偏于上, 民主者权偏于下,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其立法之善, 思虑之密, 无逾于此。”薛福成亦褒奖地说过:“夫君民共主, 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 最为斟酌得中。”1884年, 郑观应又在其《南游日记》中写到西人“论政于议院”。需要说明的是, 早期维新派和他们的“君民共主”思想从始至终都未涉及关于立宪方面的问题因而尚不具备君主立宪的宪政要求, 他们所说的议院亦只是为了“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得以下逮”以实现“君民不隔”的目标而完全没有立法和行政监督的权力可言。这样, “议院”就仅仅是反映民意的咨询机构, 而不是得到宪法保障的立法机关和“民权”的政治代表。但是“君民共主”思想的提出毕竟标志着近代君主立宪思想的最初发端, 有其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日后晚清中国君主立宪思想的真正产生奠定了基石。

二、维新派与二元君主立宪思想

甲午战败后, 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从早期维新派延续发展而来, 他们从早期维新派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维新思想中吸取了营养, 并进步性地试图改进早期维新思想中对西方议院和民权狭隘的表面理解的不足, 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精神上对西方议院和民权等去作更深刻的剖析理解。在对议院的理解方面, 维新派明显比早期维新派更为理解议院的实质。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 认为议院能够“以民所乐举乐选者, 使之议国政, 治人民, 其事至公, 其理至顺。”从中不难发现, 仿西方的维新派在思想上已将反映人民意志、议决政事和伸张民权这三大功用寓于议院之上。在1898年1月的《上清帝第五书》中, 他同时提到“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和“采择万国律例, 定宪法公私之分”。于此表明了两层含义, 其一, 议院有行使制定宪法这一国事的权力, 即将立法权赋予议院;其二, 维新派又在宪法思想方面超越早期维新派, 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 把宪法作为划分公私的标准, 即划分法治抑或是人治的标准。若无宪法则国家仍为“私”的君主专制政体, 一旦宪法制定并颁布则建立起了“公”的君主立宪政体, 从而君权和民权分别得以有效的限制和保障。反观早期维新派的议会思想, 郑观应对议院“欲得民心, 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 莫要于设议院。” (7) 的阐述就集中概括了早期维新派对议院意义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通下情”的层面上。综上可见, 维新派不仅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议会理论还弥补了早期维新思想在宪法领域的一片空白。其议院思想的渐趋圆满以及宪法思想的产生意味着在近代中国产生了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君主立宪思想。这使得维新派在思想上比起前人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以前的维新思想不仅把“议院”和“民权”两者相割裂开来更缺乏立宪的思想理念。而此时的维新思想“议院”是用来伸张“民权”, 两者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 最大的进步在于维新思想业经增加了宪政的成分, 开始真正蕴含了改革根本制度的意义, 蕴含了维新派致力于实现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转变的政治理想。可是, 此阶段维新派的维新思想因受时代的限制有其局限性, 极度倚重君权变法和让君主拥有广泛的权力就是其思想最大的局限性。维新派倾向于采用日本式的君主立宪, 即二元君主立宪 (开明君主) , 君主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他们实际向光绪皇帝推荐的议院只有上议院而非上下议院, 宪法亦非民定宪法而是钦定宪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诚然, 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非议会君主立宪思想而是二元君主立宪思想。戊戌变法中, 维新派力图将君主立宪付诸实践, 结果却是103天的变法转瞬崩溃于宫廷政变之中, 维新思想中关于制度方面的内容在这短短百天的变法中几乎也没有涉及到。尽管如此, 维新派在这一时期为君主立宪思想的产生所付出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维新变法虽然失败, 但维新派通过变法开启了改革君主专制以实现君主立宪的闸门, 在思想启蒙方面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20世纪初立宪派领导的立宪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立宪派与议会君主立宪思想

立宪思想早在康、梁等维新派的维新思想中就已经出现, 但基本上停留于思想层面, 实际当中维新派并没有将立宪真正付诸实践。虽然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湮没于宫廷政变之中, 可立宪思想并没有就此灭亡,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因变法而得到传播, 并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一股思潮。清末立宪思潮兴起于1905年前后, 兴起的原因主要是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 这在思想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人们普遍认为日本胜俄国, 实则立宪政体胜专制政体。于是立宪开始成为一股思潮成为人们的共识。关于立宪派的产生问题, 表面上看, 日本战胜俄国后让更多的人深刻意识到立宪的重要性, 从而产生了立宪派并由他们在立宪思潮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分析, 除了日俄战争的影响外, 还有三方面深层次原因导致了在20世纪初产生了立宪派。其一, 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得以壮大起来, 而“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 属于民族资产阶级范畴的大资本家及其知识分子是立宪派的骨干”, 这为立宪派奠定了阶级基础。其二, 自洋务运动以来, 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生的派遣促进了西方宪政理念的进一步传播, 这构成了立宪派的思想基础。其三, 在西方宪政理念的洗礼下, 逐渐形成了具有宪法和民权思想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 这构成了立宪派的组织基础。基于这样的理解, 在清朝离灭亡已不足十年的最后时光里产生了具有议会君主立宪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 即立宪派。如同维新派在早期维新派君民共主思想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了君主立宪思想, 即维新派提出了二元君主立宪思想。立宪派同样在维新派二元君主立宪思想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了君主立宪思想, 即立宪派提出了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建立日本式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 到了立宪运动时期立宪派已不满足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所主张的钦定宪法和议院的开明专制, 要求设立民选议院以实现国民立宪。立宪派通过态度较为激进的国会请愿等方式要求清政府先速开民选国会实行责任内阁制, 并由国会制定宪法, 从而建立英国式的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对议院的理解方面, 首先, 立宪派认为议院必须为民选议院而非钦定议院。他们认为民选议院是“国民参政权汇萃之中心点也”, 是“人民与闻政治之所”。人民通过设立民选议院实现民权, 而钦定议院难以真正实现民权。再者, 立宪派认为议院是制定和修改宪法及法律的立法机关。他们强调制定和修改宪法及法律的主体是议院, 立法权应“属于多数之国民”, 即属于民选议院。最后, 立宪派认为议院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之机关”。他们认为“政府一切之所为, 吾国民皆得借国会之地位而过问之”。在对宪法的理解方面, 立宪派提出“立宪之事, 不可依赖政府, 而惟侍吾民自任之”, “余所主张之立宪, 非政府的立宪, 而国民的立宪也”。立宪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被称为“国民立宪”, 相比维新派的君权立宪而言, 立宪派在立宪思想方面显然进步许多。至此, 在20世纪初的晚清中国, 君主立宪思想在经历19世纪80年代早期维新派的“君民共主”思想和19世纪末维新派的二元君主立宪思想这两个历史阶段后, 最终由立宪派将其推向了近代中国君主立宪思想的顶峰——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可惜, 还没等到议会君主立宪思想真正意义上的付诸实践, 随着武昌首义枪声的响起, 辛亥革命革命党人一举葬送了清王朝的统治, 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自此以后,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思想不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和接受, 随即湮没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君主立宪思想最终还是没能在中国实现。

四、结语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近代中国民主宪政思想和民主宪政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初级阶段的君民共主思想向高级阶段的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发展的过程, 同时亦是晚清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探索资本主义救国道路, 尝试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过程。虽然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之后, 君主立宪思想实际上已经不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和接受, 但我们依然要清楚地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曾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变革,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应以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晚清中国的君主立宪思想。因为每种思想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都必然无法避免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这是自身和历史的局限性共同造成的。我们如果想要对晚清中国的君主立宪思想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公正评价,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特定的历史存在。

参考文献

[1]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卷首。

[2]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

[3]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594-633页。

[4]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下》, 《弢园文录外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第19页。

[5]李时岳:《维新思想史上的症结:议院”与“民权”》, 《学术研究》, 1989年第2期。

[6]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中华书局, 1981年。

[7]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郑观应集》 (上册)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

[8]苑书义:《清末立宪派的阶级基础》, 《历史教学》, 1963年第5期。

[9]隗瀛涛、吴雁南:《辛亥革命史》 (中册) , 人民出版社, 1980年。

简议《君主论》 篇10

一、《君主论》中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 关于国家的类型。

马基雅维利认为在世袭君主国中维持统治要比在一个新的君主国中容易, 因为治辖内的人民已经习惯了被统治, 相比较而言新的国家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马基雅维在第三章中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情况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新君主国在管理和保持方面的困难在于在征服的过程中征服者很难得到被征服国家各阶层力量的支持。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因为在征服的过程中征服者的军队给他们带来无数损害, 无法获得帮助征服者获得统治权的朋友的支持因为征服者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 又不能用强有力的手段对付他们因为他们曾有功于征服者, 再者征服者还必须平衡人民与这些人的关系。

一位君主和一群仆臣的统治, 由君主赋予大臣权利来辅助他统治国家, 其代表就是土耳其皇帝;另一种是君主和诸侯的统治, 诸侯的特权来自他们的世袭并受到人民的爱戴, 因而某种程度上诸侯并不买君主的帐, 法国作为代表。所以, 对于这两种国家, 想要征服君主和仆臣的国家会很困难, 因为内部没有矛盾, 但是保有这个国家会比较容易, 因为人们对统治阶级并没有特殊的感情, 君主和诸侯统治的国家恰恰想法, 内部的矛盾使他们容易被征服, 但是人民的爱戴又使这个国家难以被统治。

第二部分是马基雅维里的军事思想。根据之前的论述, 这些国家的兴衰灭亡都与军队的建设有关, 君主必须把自己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否则必然招致灭亡, 而所谓稳固的基础就是法律和军队, 在《君主论》中, 作者重点阐述的是军队的重要作用。作者把军队划分为雇佣军, 援军, 混合军队和本国的军队。

显然, 作者看来雇佣军是最无益的, 是最不稳定的基础, 雇佣军不可靠因为一方面人心涣散、毫无纪律、不讲忠义没有战斗力。另一方面雇佣军只是为了军饷才为某个君主服务, 单单是军饷不足以使他们在战场上为君主牺牲生命, 在和平时期雇佣军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战争时期雇佣军又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 依靠雇佣军只能招致失败。作者援引了众多例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作者看来意大利的崩溃恰恰是因为过于依赖雇佣军队。无论是雇佣军还是外国的援军都是危险的, 真正稳固的基础是属于君主自己的军队, 君主必须成为自己军队完全的主人。

第三部分, 马基雅维里开始正式提出和论述他理想的君主应该具有的品质。首先, 承接之前讨论的君王掌控军队的必要性, 作者认为“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 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 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 因为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的专业。”这可以看作是马基雅维里提出的君主必修素养的第一条。

马基雅维里用辩证的思维, 从实际出发, 对君主的行为进行正反两反面的探讨, 按照逻辑分析, 他所推演出来的“完美”君主虽然在某些地方挑战了伦理道德的观念,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得不说具有非常的智慧, 巨大的现实意义, 令人信服。我认为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对于君主的论述是最为精彩的, 充满了实用主义的智慧, 冷静而犀利, 对人性深入的剖析, 精辟的阐述了帝王之术的应用, 称得上是君主成就霸业必读指南。

最后一部分, 马基雅维利正式提出他渴望意大利统一的理想。当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回顾, 对于当世的分析, 对于君主的解读之后, 最迫切的盼望无疑就是能够出现一个他所构想的君主来完成意大利的统一。在最后, 马基雅维里从品评天下的冷静超脱中跳出来, 终于还是难以抑制满腔的热血, 他引用了意大利爱国诗人佩脱拉克的话语:

“反暴虐的力量, 将拿起枪,

战斗不会很长!

因为古人的勇气,

在意大利人的心中至今没有消亡。”

在马基雅维里内心的深入渴望有朝一日他所描绘的伟大君主可以出现, 完成意大利人向往的统一。

二、《君主论》中提出观点的分析

(一) 关于道德与政治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 柏拉图指引着一条通往“理想国”的道路, 而亚里士多德则选择了“政治学”的方向, 自此, 西方政治思想始终在这两条道路上徘徊, 柏拉图阐释的在道德上完美的“哲学王”显然是理想主义的范畴, 而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性的关注则体现对现实的考量, 这也反映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关注理想也同样关注现实的传统。不管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难免从伦理的角度去分析政治, 但是从马基雅维利开始, 政治与道德真正的分离, 《君主论》中提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 标志着权力政治观的开启。

(二) 关于理想和现实

马基雅维利在《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赞扬罗马的共和制度, 共和政体可以看做是马基雅维利的“理想国”, 但是基于现实, 实现共和制的途径是君主制, 因此《君主论》中阐释的君王的种种手段实际上是为了实现强大统一的国家, 也就是说君主专制是必经过程, 最高目标仍然是共和政体。

马基雅维利说, “我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其距离是如此之大, 以至于一个人要是因为应该怎么办而把实际是怎样一回事置之脑后, 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 反而会招致自我毁灭。”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对内意大利四分五裂, 对外法国, 西班牙虎视眈眈, 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已经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变革的前夜, 建立强有力的民族国家至关重要,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 在15, 16世纪建立起统一国家的英国, 法国, 德国, 西班牙等的确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而意大利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中心沦落到二流国家, 再没有回到过头等强国的行列。

(三) 关于国家和个人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是以城邦, 城邦公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实现城邦公民的最大的善为最终目标。但是马基雅维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不是城邦或城邦的公民, 而是国家。古希腊城邦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 因此那一时期的政治思想也是围绕小国寡民的城邦展开的, 而马基雅维利的时期已经到了西方民族国家建立的时期, 小国寡民的城邦时代一去不复返, 因此, 马基雅维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变成了国家。

如果说西方的政治学思想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 一条走向理想, 一条走向现实,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将现实论述的最为彻底, 拨开笼罩在政治表面的层层纱幔, 将最真实的政治暴露在众人面前, 之所以《君主论》掀起这般的涟漪恰恰在于它的现实和诚实。但是, 马基雅维利仍然怀抱着一个伟大的理想, 尽管他描绘的现实, 但对理想仍然充满向往。作为一个充满抱负的政治学家, 他的悲哀就是纵然有着伟大宏图却只能寄托在理想之上, 虽然马基雅维利不断论述的现实的问题, 但是在根本上他依然对统一的、强大的祖国抱有理想。

参考文献

[1]曹晓明.《从<君主论>看政治领导艺术》.《传承》, 2009年第7期.

[2]周三华.《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法制与社会》, 2009年9月 (下) .

[3]李永.《再解马基雅维利之<君主论>.《经营管理者》, 2009第19期.

[4]林秋琴, 唐小山.《权利与道德——重读<君主论>》.《大学时代》, 2006年11月.

[5]张强.《<君主论>与领导十法则》.《理论讨论》, 2008年第5期.

[6]黄雯.《<君主论>和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法制与社会》, 2008年4月 (中) .

[7]黄晨.《被误解的马基雅维利——浅析<君主论>》.《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4期.

[8]薛文宁.《解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社科纵横》, 2008年12月.

评三国君主 篇11

(《帝王略论》卷三)

注释:

a曹公:指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推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集团,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b杀伏后,鸩荀彧,诛孔融,戮崔琰:伏后即汉献帝皇后,因怨恨曹操杀害董承一事,与父亲伏完密谋除掉曹操,不料事情泄漏,曹操逼伏后自缢。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将其调离中枢,后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孔融为东汉末年一代名儒,因与曹操政治上有分歧,终被曹操所杀。崔琰本为曹操帐下谋士,后因书信中有不逊的言语,而被下狱,不久即被曹操赐死。

c西伯:指周文王姬昌。

d刘公:指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死后谥号昭烈帝,史称先主。 刘璋:字季玉,继其父刘焉任益州牧,后益州被刘备夺取。

e伊、吕:伊指商朝初年著名大臣伊尹。吕指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西周初年大臣,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奠定基业。

f孙主:指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

大意:

曹操的军事谋略和随机应变能力,几乎无人能与其相比,所以他能打下建国的基础。在朝廷中虽仅身居相位,实际却身怀雄才大略。但是,他谲秘诡诈,反复无常,有英雄之才,却疑心太重,以至于杀害伏皇后,毒死荀彧,杀孔融、崔琰,娄生只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他砍头,桓邵虽下跪求饶也难于幸免。放弃宽厚政策,专用刑戮,残忍暴虐到了极点。然而闲谈时他好自比周文王,实际根本不是如此。汝南名士许劭所说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非常准确。刘备对刘璋以礼相待,凡事委任给诸葛亮从不怀疑,作为君王的德行,这可以说是最完美的了。孔明乃是治理天下的奇才,可以与伊尹、姜子牙相提并论。他们君臣同心同德,如鱼得水。仅凭着狭小的疆域、薄弱的兵力,蜷缩在闭塞的蜀地,却要同时对付魏、吴两国,与大国抗衡,显得力不从心。假如让刘备与曹操交换一下处境,使他的宏伟蓝图得以施展,充分发挥关羽、张飞英勇善战的特长,完全施展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那么他雄霸天下的大业必然能成功!孙权在其兄孙策奠定的基础上,任用前朝的文武百官,凭借长江、淮河天险,仅能自保而已,比起前两人来,当然就有所不及了。

【点评】

有人问:“自从汉室衰落,天下分崩,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候,刘玄德凭借蜀地险要,孙仲谋依靠长江和淮河坚固的天然屏障,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他们都开创了帝王基业,建立起雄霸一方的大业。那么,三人之中,有没有优劣之分呢?”选文即虞世南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说,这段文字不仅是虞世南对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君主所做的比较和点评,更表达了身为朝廷重臣的他心目中理想统治者的形象,那就是在品性上要心胸宽广、不使诡诈、宽厚内敛,在处事上则要果敢坚毅、礼让贤人、用人不疑、慎用刑罚。这些德行也是当今从政者所应具备的。(高希)

2012,大学进入“立宪”时代 篇12

一一、政府:吹响“立宪”冲锋号

“对国家而言, 大学章程是连接国家高等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与各高校规章制度的桥梁和纽带;对社会而言, 大学章程是社会实现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监督窗口;对高校自身而言, 大学章程是实现高校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根本保证。”有专家如此评价大学章程。

其实, 依据早在1995年就颁布施行的教育法, 制定章程并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是学校的法定权利。此后, 高等教育法专门规定了高校章程的内容。2010年, 教育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一节, 提出要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然而, 由于条文过于笼统, 缺乏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强制约束力, “两法一规”也未能推进大学章程建设步伐。时至今日, 我国只有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拥有本校章程, 大部分公办高校还没有章程这个“立校之本”, 包括北大、清华等名校在内的诸多高校至今“无章运行”。在不多见的大学章程中, 也还不同程度存在内容不科学、制定程序不合法及未得到很好实施等问题。在高校改革发展中, 大学章程缺失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鉴于此, 教育部于2011年7月12日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并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正式吹响了高校“立宪”的冲锋号。

《办法》对高校章程制定的原则、内容、程序以及核准和监督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高校章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在《办法》中确定下来, 强调章程具有规范和统领校内管理制度的功能, 高校应以章程为依据,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

《办法》对章程的核准权做了下放, 即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的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核准;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章程, 经主管部门同意, 报教育部核准。《办法》同时规定, 章程核准要经过章程核准委员会的审核, 这是新的制度创设, 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章程的效力与权威, 保障章程的稳定性。

二二、高校:千呼万唤盼“立宪”

武汉大学李成撰文, 对“无章运行”下政府与高校的错位关系提出一针见血的批评:“政府包揽高校的资源, 剥脱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和办学主体应依法享有的人事、财务、学术、规划等方面的自主权, 使高校失去法人所应有的独立性。政府过多依赖行政命令手段、‘千校一面’管理高校, 教育管理官僚化、数量化、功利化等风气严重。”

可喜的是, 《办法》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 明确了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关系, 规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 以章程明确界定与学校的关系, 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原则, 落实举办者权利义务, 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对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制订招生方案, 招聘、管理和使用人才等事项, 明确其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 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监督。

《办法》还健全了章程的执行与监督机制, 规定学校内部要设立依据章程的内部制度、文件审查机制, 落实章程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主管部门应当认可高校在章程中做出的自主规定, 对高等学校履行章程情况应当进行指导、监督, 对高等学校不执行章程的情况或者违反章程规定自行实施的管理行为, 应当予以纠正。

《办法》规定, 章程要包含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与要求, 要将决策机制、治理结构、民主管理、学术体制、专业评价、社会合作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必备的制度要件与要求纳入其中, 明确高校内部各种权力的运行规则,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突出对教师、学生权益、地位的确认与保护。

“章程制定要遵循自主的原则, 即章程要着力完善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 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 孙霄兵强调:“学校的起草组织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起草章程要遵循民主、科学、公开的原则, 采取开门立法的方式, 使章程起草成为学校凝聚共识、促进管理、增进和谐的过程。”孙霄兵介绍, 《办法》充分吸取了有关高校的实践经验, 规定章程草案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学校党委会审定, 审定后由法定代表人签发的机制, 以保证章程草案在学校内部得到充分讨论, 反映各方面意见。

三三、社会:用“立宪”助推“一流”

在国际上, “立宪”推进高校制度现代化已成为共识。“英国的大学章程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大学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对规范办学行为有重要作用。”牛津大学原校长卢卡斯曾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介绍。以剑桥大学为例, 虽然剑桥是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 各学院实行高度自治, 但每个学院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 该章程由大学的立法机构起草通过, 并且每年进行修订。

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 只有通过制定学校章程, 将学校校长的权利与义务、学校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设置及职能分工、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群众参与管理的具体形式和途径等重大事项加以规定, 才能确保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是加强高校章程建设的最终目的。《办法》指出, 高校制定章程要遵循改革的原则。“制定章程不应成为学校现有制度规范的集合和汇编, 或者现有体制的重复描述, 而是要成为高校系统改革的一部分, 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章程建设相互促进, 以改革为制定章程提供动力与内容, 以章程建设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集成的载体。”孙霄兵说。

“将章程与校规等混为一谈, 认为‘无章程也可实现依法治校’显然是片面的、欠缺理性的观点。”湛中乐认为, 章程诠释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体现出大学自身的定位。对于我国任何一个有志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来说, 都应当建立大学章程, 从而根据各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 明确办学理念, 突出办学特色,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上一篇:直接英语写作法下一篇:课程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