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制度

2024-07-18

课程管理制度(精选12篇)

课程管理制度 篇1

1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概念的产生

1.1 课程管理的产生

苏联的教育理论研究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课程都被看作是教学的一个分支,课程研究受到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学的研究,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无法涉及和展开对课程管理的研究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们渐渐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们也逐渐关注起课程问题。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课程理论的输入使我国学者意识到,还有如此丰富的课程研究领域深藏在学校教育之中。因此,随着我们课程研究的成果日益丰富,课程论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课程概念也逐渐独立出来,课程被看作是教学的上位概念,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许多课程问题已不能够完全用原来使用的“教学管理”来解释,因此,课程管理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然而,“真正对课程管理研究予以重视,则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有关。由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学校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1)那么,多种关于课程方面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广大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也就对课程管理的研究愈加关注。

1.2 课程领导的产生

在西方,课程领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新名词,在50、60年代的时候就有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譬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帕索教授在1952年就以《以集体为中心的课程领导》为博士研究项目;贺拉斯·曼·林肯学校研究所曾就关于课程领导的项目进行过为期14个月的研究,最后于1955年出版了《培训合作研究的课程领导者》。(2)其真正发展还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随着传统科学管理理论的式微、民主化的推进,以改造线性的、单向的、强制的、标准化的、追求控制的管理为主旨的‘领导’概念应运而生。”(3)20世纪80、90年代,管理理论取得了突破,新的管理理念逐渐流行,在这种背景下,对课程领导的研究开始形成气候。对于我国而言,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是“外来品”,学者们也是在近些年才开始真正对课程领导的理念、模式等进行研究,这是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话题,是一个目前存在于理论性探讨中的命题。

2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涵义

2.1 课程管理的涵义

当前学术界对课程管理的定义有着多种表述,但是基本涵义应包括这样几个层面:第一,课程管理之主体包括涉及课程的所以当事人。上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至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属于此。第二,课程管理之范围囊括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设置课程目标,到组织课程实施,到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其中。第三,课程管理之过程要求对与课程相关的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有利于课程更好的实施。第四,课程管理之目标是通过管理的手段,激发各种潜能,以高效率、高质量地达成预设的课程目的。

2.2 课程领导的涵义

同样的,国内外学者对课程领导也有不同的界定,但我们仍可以得出一些共识:第一,课程领导是一种课程实践方式,它指引并统领着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它强调的不是要控制他人,而在于引导。第二,课程领导的主体没有固定的限制,同样是涉及课程的所有当事人。第三,课程领导是课程和领导这两个范畴的紧密结合,它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观。第四,在课程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要运用关于领导的理论和策略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以此来保证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的顺利推进。第五,课程领导强调互动、合作,它运用的并不是传统的单纯依靠指示命令的管理模式,而将其看作一种所有成员共同探讨课程问题、推进课程发展的互动协作过程。

3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关系梳理

3.1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3.1.1 两者的管理范式不同

课程管理把古典管理理论作为基础,课程领导则基于转型的领导理论。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等的引导下,“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管理侧重于对课程方面的安排、执行,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和‘控制’,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技术因素,是一种分层组织式的管理模式。”(4)而课程领导恰好相反,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体现出以下显著的特征:领导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决策的过程更加民主化、沟通的模式更加便捷化、领导的职能在于“引领”而不是“控制”。可见,课程领导吸收了“领导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基于一种人本管理的理念,强调人的主人翁地位、重视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倡导通过调动各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去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课程领导过程中更多的呈现了一种民主、互动、合作、和谐的氛围。

3.1.2 两者的具体要求不同

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对我们实践所提出的要求可以从各自的特征中得到反映。从上文所体现的课程管理的特征可看出,课程其实是具有相应秩序的一个系统,各中小学校及教师忠实地执行着最高管理层下达的任务和命令。这也正同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通过国家课程的统一实施来确保一种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良好秩序。相应的,课程领导所提出的要求则是首先组建一个团结、开放、合作的课程领导团队,这是实现有效课程领导的大前提。在此前提下,要做好团队成员中的权力分配工作,开发各成员的潜能并给其发挥的空间,彼此间形成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伙伴关系,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共同体验课程发展。

3.2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联系

3.2.1 课程管理包含课程领导

由课程管理研究中分化出了对课程领导的研究,“课程领导属于课程管理范畴,是课程管理的重要职能。课程管理的领导职能是使整个管理过程中其他职能得以实现的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量。”(5)这个我们也可以从管理学或领导学理论中得到启示,虽然对领导与管理的定义有争议,对两者的关系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普遍认为,领导是通过影响其组织成员,让他们顺应并协调组织的行为;而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手段,结合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过程。本质上来说,领导属于管理活动的其中一个环节,管理是上位概念,领导是下位概念,管理包含着领导。由此,课程管理包含了课程领导,课程领导属于课程管理的下位概念,在具体的实施中,两者则各有其侧重点。

3.2.2 两者相辅相成

虽然这两者在管理理念和行为上存在着的差异,但因为课程领导是由课程管理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管理理念,再者领导与管理这两种职能本身就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些相似的地方。那些把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分别当作“等级”、“权威管理”以及“民主”、“合作管理”的代名词,是对两者的严重误解,也反映了一种盲目追捧新概念、新名称现象。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在概念上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而对于所以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来说,也不是要在两者之间只择其一,而是要在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季诚钧.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辨析——兼与靳玉乐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09(3).

[2]汪菊.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闫守轩,李洪飞,侯玲.课程管理的意涵辨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4).

[4]徐君.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5]李定仁,段兆兵.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课程管理制度 篇2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教学例会,由担任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科室。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

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合作能力。

3、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二、新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校教科室负责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照课程评价方案实施教学。

5、成立课教研组,确定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6、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课经验。

7、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三、新课程的评价制度

1、课程课堂评价参照课堂评价表实施。

2、任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课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课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课程特点的评价(学生评价表)结合学生自评、师评一同进行,并定期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课程实施小组成员每月要对任教课的教师活动设计方案,课等进行综合评价,与月常规评比挂钩。

4、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定完善评价方案。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5、学校对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四、课程改革实施目标

1、注重课程改革成果收集,每期召开一次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好开发出的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文集。每学年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课程改革情况进行积效评估。

课程管理制度 篇3

一、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基于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须以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师在陈玉琨教授的带领下,在探索教育领域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定义为在学校内外体制性因素支持下,通过充分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其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能力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它也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础上,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传统教育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结构

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

(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入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

(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曰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

(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

课程准入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

(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

(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

(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

(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性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

(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

(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入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

(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

(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

(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校本课程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仅是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一方面,而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更是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012(5).

[2] 沈玉顺.走向优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品讲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于胜刚.利益视角下高校学术管理制度省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 李招文.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文审视.江西教育,2012(10).

[5] 吴国平、张丽芳.学校的课程统整: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全球教育展望,2013(2).

[6] 张瑾琳.探索创新开创校本课程建设新局面.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5).

【责任编辑关燕云】

(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

(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性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

(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

(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入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

(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

(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

(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校本课程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仅是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一方面,而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更是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012(5).

[2] 沈玉顺.走向优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品讲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于胜刚.利益视角下高校学术管理制度省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 李招文.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文审视.江西教育,2012(10).

[5] 吴国平、张丽芳.学校的课程统整: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全球教育展望,2013(2).

[6] 张瑾琳.探索创新开创校本课程建设新局面.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5).

【责任编辑关燕云】

(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

(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性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

(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

(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入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

(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

(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

(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校本课程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仅是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一方面,而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更是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012(5).

[2] 沈玉顺.走向优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品讲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于胜刚.利益视角下高校学术管理制度省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 李招文.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文审视.江西教育,2012(10).

[5] 吴国平、张丽芳.学校的课程统整: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全球教育展望,2013(2).

[6] 张瑾琳.探索创新开创校本课程建设新局面.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5).

课程管理制度 篇4

基于这种情况, 我们本着节约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尊重学生选课自主权的原则, 从2 0 0 8年7月开始着手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经过两轮修改完善, 现已开发出贴近我校实际的, 高效、实用、数字化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

一、构建高效、实用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

由于系统的使用者是学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 因此要在操作上简单、易用, 无需添置额外的硬件与软件, 节约开发成本。经过论证, 我们最终选用容易开发且通用性高的A S P+A c c e s s组合进行系统开发。依据操作流程 (见下图) , 将系统设计为四部分:系统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班主任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可输入年级信息以及各班学生人数, 生成初始的学生账号;可以添加或删除学生账号、编辑学生信息、清除某位学生的选课信息;可以管理教师账号, 并能审核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可以对教师上传的校本课程教案等资料进行管理;可以将数据库进行备份和初始化。

教师模块。教师注册账号, 登录后能在自己的页面申报校本课程, 在课程未审核通过的状态下能编辑修改。课程审核通过后, 教师便可以上传课程资源, 还能查看选择自己课程的学生信息, 对他们的考勤、课堂表现和课程成绩进行评定。

学生模块。学生可使用教学处统一核配的账号与密码登录系统, 查看自己所在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 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 学生还可以查看自己所选课程的学习资料, 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考勤情况和课堂表现。

班主任模块。班主任可以随时查看本班学生的选课情况、考勤、课堂表现和成绩。

这样设计的优点非常明显。一是操作简单。由于系统界面友好、人性化, 教师通过该系统即可完成校本课程的申报, 并可以方便地修改、上传校本课程资源及对学生的考评。根据系统给出的操作提示, 学生能够快速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进行学习。管理者则可通过管理后台, 对课程、评价、教师和学生等信息进行管理和编辑。二是管理方便。借助选课管理系统, 管理者能够随时监控和了解学校整体的选课情况, 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修正。根据选课学生人数的多少, 管理者在后台对各课程能否开课进行审核。若课程不满足开课要求, 则将其设为“未审核”, 并通知各班学生重新选课。待所有学生完成选择后, 公布各课程的上课地点, 并开始开课。此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学生的信息,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在整个选课、开课的过程中, 无论是教学处, 还是开课教师或是学生, 都感到非常轻松, 不再忙乱, 管理起来十分方便。

二、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

1. 成立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为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并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学校还成立了由年级主任、主管校本课程的副校长以及教学处人员组成的校本课程审批小组,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各年级的具体情况以及校内外课程资源情况, 集体审议教师上传到系统的校本课程纲要, 并及时向开发课程的教师反馈审议意见。

2. 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我校实行了“1+1”的校本课程研学模式, 即每周课表上和课下都要有1学时的校本研学时间。这样, 每个学生每学期共有近3 0学时的校本研学时间。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控该模式, 我们要求高一教师每周备好2课时的校本课程教案, 课代表要填写校本课程的课堂记录, 学生每周都要填写课下校本课程记录本, 在下周上课前交给教师批阅备案。教师要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并把学生上交的记录本作为期末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3. 重视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

我校从2 0 0 1年起就要求所有教师具备“上好1门基础课, 开设1门~2门校本课程”的能力, 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课工作。每学期每位教师的授课量不应少于2 6个学时, 教案不应少于1 3个。为了激励教师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学校对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发放课酬, 把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管理, 作为评职、评优的重要条件, 并开展一系列评选活动, 如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

4. 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

我校对课程资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我校充分利用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所处C B D的地区优势, 借助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课程资源, 加大课程资源整合力度, 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教师潜力资源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在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 提高教师们开发的积极性, 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几年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 在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的同时, 也要注意群体潜力的整合, 从而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三是阶梯性教材整合。实现了教师自编教材、校内教材、学校间教材、地方教材的整合。

5. 摸索出责任细化的“走班制”管理方法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尝试,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责任细化的“走班制”管理方法。校级领导负责全校校本课程的制度建设和资源建设。教学管理处负责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逐一落实, 并据此进行校本课程师资的调配以及课时的安排, 督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年级组制定各自年级组的操作方案, 协助教学管理处安排教学场地。备课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等。班主任负责随时登录课程选课系统, 查看本班学生的考勤和课堂表现, 协助开课教师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任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 要指定课代表, 固定学生座位, 课下要及时在选课系统对学生的考勤和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三、开发出七大系列校本课程

有了校本课程平台, 我校校本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开发出了以延伸学生学科视野为中心的菜单式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以开发学生智力为中心的学科竞赛课程、以服务奥运为中心的小语种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中心的科技活动类课程、以经纶午间论坛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课程等七大类特色校本课程。以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为例, 其内容要求是强化各学科的知识, 特别是要进行学法指导。由各学科备课组和教学管理处负责组织实施。课程实施的形式是课程招标, 教师网上申报, 学生自由选课。目前已开发出北京文化、数学解题方法、英语听说和阅读、学生公司、历史人物解读、天空与宇宙、生活中的物理、趣味化学实验、生物奥秘、轻轻松松玩转计算机等校本课程。

许多学生通过参加“数学解题方法”、“新概念英语同步拓展”等课程的学习, 掌握了解题技巧, 数学和外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位学生将校本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 写出了关于雨水收集的小论文, 在市级科技小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物理组教师的指导下, 我校学生在市、区级物理竞赛中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近一两年来, 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了1 0 0多项国家级、市级、区级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篇5

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制度

3—6年级基本课时每周2课时,学期基本课时总课时不得少于45课时;

二、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实施过程管理

1.每三年一次修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方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每学年一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第一学期第一周)

3.每学期一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计划;(第一周)4.每学期一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校方案、各年级段方案;(第一周)

5.每学期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期末)

6.每学期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优秀班级、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评比;(学期末)

(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管理

1.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

2.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搜集与处理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

3.总结交流阶段

总结交流阶段的主要任务:全面总结和交流活动全过程(包括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活动方法等)中的得与失。

4.展示评价阶段

展示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选择展示内容和方式,制作展示作品,展示与答辩,活动评价。

(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过程管理

1.主题活动指导过程管理

(1)每个主题活动实施前,年级指导教师要撰写主题活动方案,上交学校教

科室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实施;

(2)主题活动每一阶段实施前,班级指导教师要撰写具体指导方案,实施后

要记载活动过程和具体情况;

(3)指导全体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

阶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活动评价阶段;

(4)指导学生及时保存、整理活动过程性资料和活动成果,并建立学生活动

过程档案;

(5)及时收集典型的活动过程资料和活动成果(包括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并上传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

(6)每个主题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

(7)每个主题活动结束后,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

2.课题研究指导过程管理

(1)班级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转化为课题;

(2)班级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聘请课题研

究指导教师,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撰写课题报告;

(3)班级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课题研究情况,监督和管理课题研究过程;

(4)班级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答辩和评价;

(5)班级指导教师在活动每一阶段实施前,班级指导教师要撰写具体指导方

案,实施后要记载活动过程和具体情况;

(6)班级指导教师要及时收集典型的活动过程资料和活动成果(包括文字材

料和音像材料),并上传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

(7)学期末,班级指导教师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

(8)学期末班级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

(9)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研究资

料,形成研究成果,撰写课题报告;

(10)课题研究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及时记录课题研究情况;

(11)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学生及时保存、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并建立课题研究

过程档案;

(12)课题研究结束后,班级指导教师上交课题研究指导手册;

三、课程教师配备与职责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

1.学校组建一支专兼职并存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包括课程指导教师、年级指导教师、班级指导教师、课题研究指导教师;

2.学校教科室主任主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担任课程指导教师,专职教师担任教研组长,专兼职教师担任年级指导教师和班级指导教师,学校全体教师和外聘教师担任课题指导教师;

3.每个年级配备年级指导教师一名,每个班级配备班级指导教师一名,每个课题配备课题研究指导教师一名,由学生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聘请;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职责

1.课程指导教师职责

(1)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远的发展和近期发展;

(2)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管理制度;

(3)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期实施方案;

(4)组织和策划学校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

(5)组织、策划和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校本培训;

(6)监督学校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

(7)组织和考核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优秀班级、优秀学生和优秀指导

教师;

2.教研组长职责

(1)学期初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活动计划;

(2)组织和主持校内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

(3)记载每次校内教研组活动情况;

(4)收集并整理每次教研组活动的书面和音像资料;

(5)学期末撰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总结;

3.年级指导教师职责

(1)学期初制订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撰写年级段活动主题活动方案;

(3)建立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

(4)及时收集并上传主题活动过程性资料和活动成果;

(5)监督年级段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

4.班级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监督和管理学生全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

(2)指导学生建立活动过程档案袋,保存、整理活动过程性资料和活动成果;

(3)及时推荐典型的学生活动过程资料和活动成果(包括文字资料和音像资

料),并上传到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

(4)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5)学期末组织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优秀学生;

5.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监督和管理课题小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全过程;

(2)指导课题小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袋,保存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和研究成果;

(3)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任课

1.每位年级指导教师承担一个年级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2.每位班级指导教师至少承担两个同年级教学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和管理;

3.每位课题研究指导教师每学期最多承担三个不同内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

四、课程校本培训制度

1.每学年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方案;

2.每学期举行至少两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员培训;

3.每学期举行至少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坛;

4.每学期举行至少四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研讨;

5.每学期举行至少四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研讨;

6.每学期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沙龙;

7.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一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四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杂志至少一份; 8.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期阅读至少一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著; 9.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期摘录至少二十页读书笔记;

10.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期设计至少两个活动方案;

11.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期撰写至少一个活动案例;

12.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期撰写至少一篇教学论文;

13.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年展示至少一节课堂教学观摩课;

14.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月参与至少一次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的在线研讨;

开发养德课程 创新管理育人 篇6

1.创新背景

塑造儿童就是塑造未来,道德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在现代社会里,独生子女多,少年儿童不做家务、不善合作、不讲礼貌、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心理脆弱、自制力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适应我国未来的社会竞争。特别是不能满足与世界各国儿童共同竞争、发展的需要。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充分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利用节庆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掘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新时期的少年儿童需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需要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修身养性,立德励志。

共青团中央创始人、革命先烈“叶天底”是谢桥人,又曾在谢桥小学内举办农民夜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内涵丰富。革命烈士叶天底短暂的一生、不朽的精神,一直是谢桥小学师生的精神财富。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学校在秉承革命先烈“为人类谋幸福”的办学遗志的同时,努力探索公民道德教育之良策。

为此,谢桥小学自2010年起,就围绕人人争做“天底少年,快乐学童”开展了一系列“小公民道德教育”的校本管理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2.实施措施

谢桥小学以“给孩子一个七彩童年,全面培育快乐学童”为口号,以“养德”为宗旨,以“五小行动”为抓手,以“天底之星”评选为激励机制,小公民道德教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教育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2.1以正确的目标、原则作为教育的“灵魂”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年龄特点,学校制定了“七彩童年”校园系列活动和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将“小公民道德”、“传统节庆”、“感恩幸福”等作为载体,以礼仪、勤学、感恩、责任、诚信、励志等方面的德育培养为教学目标。

遵循“五条原则”:一是儿童自主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儿童自主策划、自愿参与、自我学习、自觉行动,使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二是重在实践的原则。养德教育的推进贵在参与,重在实践。通过“回归乡村,感恩幸福”、“学习雷锋,争做时代先锋”等具体、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激发儿童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三是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情况的儿童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努力使每个儿童的都受到教育,道德水平都有所提高。四是创新求实的原则。把儿童道德素养的提高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五是全员共建的原则。将养德教育纳入学科教学和各项分线工作计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与社区社会人士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新世纪合格小公民。

开展“五小行动”,以争做“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学校小伙伴、社区小卫士、自己小主人”为目标,把整个学期的各类德育具体活动串成了一条线,使各类活动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科学规划月活动,如开展“天底之星、文明学子”系列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七彩童年、回归乡村、感恩幸福”系列体验教育活动;开展传统节庆教育和“天底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将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德育要求,在“养德”的指引下获得道德的成长与提升。让学生在整个学期的活动中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2以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作为教育的“体魄”

积极实施以“弘扬天底精神,触摸幸福乡村生活,传承乡土文化精髓”为核心的“天底之星”德育课程。该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各项活动做到了四大结合:一是与少先队活动结合,注重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二是与节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弘扬传统,创新活动的内容;三是与“上虞精神”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时代性,使“孝义与诚信”教育落地生根;四是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涵养,体现教育本质。学生了解了叶天底爷爷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体悟到谢桥农村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润泽学生的心灵,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创新和探究能力。

学校每学期印发《谢桥学子德育“学分制”登记册》,以学分制规范与约束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纵向规定了四周一考核(月“天底之星”考核)、一学期两汇总的总体思路;横向把整个活动分为宣传发动、积极体验、总结评比三个阶段,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天底之星”评选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和具体落实提供了重要保证。

2.3以完善的保障、激励机制作为教育的“生命力”

首先成立了小公民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领导机制,把小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做好规划、抓好落实。其次,建立和实施活动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再次,做到了实施与反馈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及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总结、改进,以保证活动健康的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了榜样、表扬、竞争等激励机制,如国旗下讲话时,各班和校级“天底少年 文明学子”名单的通报表扬和奖状激励,校宣传窗的十佳“天底少年 文明学子”照片及主要表现的榜样示范作用等;以明确的达标要求作为活动的“方向”,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活动的指导思想,把小公民的社会道德“五小”的基本内容,进行具体分解量化,可在登记册中对照、落实;以具体活动安排作为行动的“支柱”,“七彩童年”的系列实践活动为载体,让谢桥少年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

3.实施效果

该项工作开展两年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相互督促,相互提醒,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生更文明、有孝心。如今谢桥小学内环境优雅,整洁舒适,看不到在地上的一张纸屑,学生见到老师都会恭恭敬敬行礼、问好。其中,葛雅淼同学被评为绍兴市十大励志少年提名奖,陆陈柯等4位同学被评为上虞市百名孝星、上虞市十大优秀少先队员。

2012年11月,师生合力编写了《养德》教材,内容包括“小故事明理”、“实践活动内化”、“行动起飞”等多个板块,更好地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获得切身的体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绍兴市政府门户网站、绍兴市教育局网站等多家网站宣传我校将活动开发成课程,落实《养德》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成功经验。

课程管理制度 篇7

“以幼儿为主体的主题课程”教学结构模式主要通过“选择主题———搜集相关主题教育内容———设计和整理主题教育网络———创设开放式主题教育环境———教育活动编排与开展———学习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来实现。近年来随着主题课程资源的不断充实,主题课程资源包应运而生。主题课程资源包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以教研组长为核心,教师集体收集内容,自主进行管理。资源包包括主题活动目标、主题各领域活动内容、主题网络图、一周计划表、推荐课程(即备选课程)、主题反思等诸多内容。这些运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管理的教育资源,从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减少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节约了许多教学成本。

(一)主体资源包。

主题课程中的各级活动目标、各领域活动内容安排、主题网络图、一周计划表等都是课程主体资源包中重要的常规内容。我们参考《江苏省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南京五大领域教育课程、《幼儿园建构课程》、上海的《幼儿园生活教育课程》等,结合自己幼儿园的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制订各年龄班相应的教学主题,并根据教学状况,每学期初再做微调。

(二)影像资料包。

在这里,我们会将一些研讨课用摄像机进行教学实录,特别是二研、三研后的精品课,几乎都以实录的形式保存在资源包里,在下一轮的主题活动开展中为教师提供参考。

(三)主题反思包。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位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教师。在主题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所选课程内容是否合适、目标达成度如何?在该主题中,哪个活动的组织是自己比较成功的?哪些活动需要重新思考调整等,都以主题为单位记录下来,供大家分享交流。在下一轮的课程实施中,相互之间可以参考、借鉴。

(四)优秀课例备选包。

在课程资源包中,我们建立了资源备选包,里面有优秀、精品课例,也有老师平时积累的与主题相关的课例,这个备选包就好像是一个大大的“电子储物袋”,老师有需求就到袋中去挑,根据教学需求、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适度地调整自己的主题活动内容。

二、课程资源包———教师发展的“自主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电脑课件,还应该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管理。我园建构的园本化主题课程资源包,有效促进了主题课程网络的动态化管理,为教师更加有效地组织实施主题教育活动和自身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一)内容选择———自主共享。

课程资源包的出现,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管理权,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选择或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再调整,不过这个调整一定要通过教研组这个团体共同的研讨和协商。如:大班教师在进行“我们爱祖国”的主题教学活动时,发现以前的课程中有的活动设计相当枯燥,于是几位教师便重新构思新的教法,以旅游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充分认识和美好向往。在该主题活动中,老师们把验证后的课程全部归档在课程资源包中,大大丰富了主题内容。她们在课程实施中充分享受着自主课程管理的快乐。

(二)目标制定———互通共长。

主题资源包的建设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互通共长。当大、中、小班在同样的时间段开展同样主题的活动时,教师们便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目标制定。

(三)课程生成———智慧碰撞。

在课程资源包中,我们最具智慧和活力的一个内容就是“优秀课例备选包”,即不断有新课程生成的那部分。每个学期的练兵活动中、主题课程开放观摩活动中,都会产生一批优秀课例,这些课例往往都是教师在多次智慧碰撞后脱颖而出的,因此,我们在每个学期结束以后都会把这些优秀课例汇聚起来,大家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分类投放到课程资源包中。

三、课程资源包———优化课程的“便捷快车”

(一)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主动了。

在课程资源包没有规范管理之前,我们所谓的主题网络图是生拉硬扯牵强形成的,很多地方都缺少深层次思考。有了课程资源包以后,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每学期对内容稍作调整就可以用了,既节省了时间,又解放了老师。这样教师就愿意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特别是“优秀案例备选包”,大家每学期都能够主动把自己开放的精品展示课及时放到其中,用以共享。

(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效了。

两年多来,我们的课程资源包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如教学课件、主题环境创设照片、教师各类教研活动录像等,这些影像资料为再次开展相关活动的教师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和帮助。实践证明,教师在感受了直观的录像课之后,在自己的主题活动组织中就会做到有效调整,较好实现主题教育目标,同时也大大减少课前准备时间和精力,她们从中尝到了“做有心人”的甜头,在今后的课程资源包管理中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三)主题网络课程管理变活了。

在课程资源包中,主体课程资料分门别类清晰保存,要使用时点击相应文件夹就能迅速查找到该文件。当教师再次教学到同一个教学内容时,只要通过对教材和幼儿的分析思考,对储存在资源包中的原有资料再作修改、补充和完善就行,达到了教师之间备课资料的资源共享。在每一个主题结束以后,我们会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反思并电脑备档,给主题网络课程建构注入新的营养素。

可以说,一个类似于“电子储物袋”的课程资源包为我园教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帮助,更给了她们一定的课程自主选择空间。现在我们的主题网络课程因不断推陈出新而焕发出勃勃生机,由孤单的“一条线”渐渐变为张弛有度的“一张网”。

摘要:以前, 在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上的运用, 而忽略了其在课程设计和课程管理环节中的作用。为此, 我们引领教师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课程资源包, 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在课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课程资源包更好地完善了幼儿园课程主题网络的建构, 优化了主题网络课程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课程资源包,主题网络,动态管理,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用渗透的思维建设幼儿园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9.

课程管理制度 篇8

一、存在的问题

1. 学时少任务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 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而且需要通过实践上机, 自己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 牢固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此,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个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更加熟练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步骤, 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践有进一步体会。在时间安排方面, 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在先, 课程设计在后的串行方式, 这种方式要学生在较短 (通常36学时) 的时间内完成从系统调研、分析、设计到编程实现的所有工作, 同时还要编写出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 往往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下载抄袭, 难免降低了课程设计对于理论理解、能力培养的作用。

2. 重心偏离, 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个基于应用的信息系统对于刚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 仅用30多个学时时间, 连具体的业务流程尚不能梳理清楚, 课程设计对系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一个模糊的轮廓上。因此, 课程设计时间往往多数用于信息系统的细节开发与工具的熟悉, 注重“微观”技术细节, 而忽略系统“宏观”的构架, 造成重心偏离、本末倒置。

3. 组织和考核方式的不足。

在人员组织方面, 一般有一人一题或3~5名学生组成课程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任务两种形式, 一人一题方式存在时间过紧工作量大的问题;多人一题方式教师难以判断设计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并给出一个公正成绩, 由此造成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学生缺乏压力和动力,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实验与课程设计改革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创新首先确定目标, 然后从课程选题, 任务安排, 设计过程监管和成绩评定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重塑人才培养模式。

1. 精心选题。

对课程内容和设计题目进行了精心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兴趣爱好, 从案例库中选择相应的设计题目, 对每一题目做出相应的描述, 并按题目类型进行分类, 整个教学过程和进度在教师的控制中, 并按以往经验估计学生会遇到问题, 提前做准备。

2. 收集整理成熟案例, 建立相应的资源库。

从教学过程、实际项目开发和网络资料中不断积累成熟案例的资料, 逐步形成案例库。在每届学生进行完课程设计后, 都及时进行整理, 把合适的案例加入案例库中。

3. 学生自由组合, 自由选题。

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于MIS课程设计, 改变一人一题的做法, 采取“项目小组”的形式, 全面实行项目管理负责人制度。改革后以4~5人的规模让学生自由组合, 由教师确认。具体明确各组设计题目内容、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工。小组长承担项目负责人的角色, 负责计划制订、进度安排、过程监督和协调等工作, 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综合管理, 对实验任务是否完成领导负责, 扮演主要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权利重新制定小组长, 以实现民主化。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起指导作用完成这个目标, 起辅助作用。具体要求如下: (1) 各小组制订计划和进度安排:依据“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 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甘特图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进度、成员的任务分工和各阶段的目标要求。 (2) 各小组依据项目实施计划 (甘特图) 进行实施:实验与课程设计主要分为调研、分析、设计、实现等阶段, 也有不少工作是并行的, 其中团队内部监督和协调尤为重要。项目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团体努力的结果, 团队中成员的平时成绩实现互评。 (3) 设计过程中, 各小组首先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和充分的调研, 针对调查所了解到的业务流程, 提出新的业务过程模式。这就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 否则就无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管理模型或业务流程改造之后, 学生考虑采用何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构造新的信息系统。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适时指导。 (4) 系统实现时, 采取分功能模块、自由组合, 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 负责同一模块的学生必须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设计, 各模块设计完毕后, 分别进行调试, 通过后, 全体再进行系统联凋, 直至全体通过。在合作设计和调试过程中, 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由于各模块间存在密切联系, 因而学生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分析自己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设计。小组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 分头负责, 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实验;如果某个人的任务不完成, 不仅其个人成绩受到影响, 小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从试验情况来看, 这种组织形式, 比单独一个人完成设计的形式更接近实际环境 (团队工作是实际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特点) , 不仅可以完成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作、协调能力和竞争精神。实验之所以这样设计, 让学生得到较为真实和有效的训练, 全面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通过实验与课程设计这门课, 学生不仅要完成实验设计本身这个内容, 也学习了如何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 以适应实际需要。

4. 实验与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

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指导, 做到全程、多方位, 并保证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自主和创新空间。设计过程控制, 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指导,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监督, 负责。变依赖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实验与课程设计过程中, 坚持做到严而不死、放而不散。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之外, 还必须加强监控, 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如需求分析、设计报告必须严格要求, 中期检查也采取答辩汇报形式, 不合格的一律要求重写。因此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书事先做到具体明确, 一方面“集权”进行严格的要求、控制和考评, 防止过去那种无人管无人问, 让学生完全自由设计, 到时间随便交个报告就行了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 还是更多地“放权”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程考核, 保证学生能在自我管理乃至自觉行动中, 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 实验与课程设计的考核改革。

根据课程设计特点, 考核方式宜以过程考核为主, 课程的考核内容分三部分:设计文档完成情况、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团队评价情况。其中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主要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分为两次, 第一次答辩主要是针对小组成员形成共识的系统方案、前期分析、设计和部分公共文档。后一次答辩针对学生个人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所应完成的内容进行答辩, 要求进行系统演示。一般采用从小组成员中现场随机抽学生的方式, 以检查每位同学对题目总体掌握情况和个人完成任务的程度。团队评价可以体现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 主要由小组组长评价和责任教师评价组成。考核成绩由答辩成绩 (40%) +报告成绩 (30%) +平时成绩 (30%)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 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能够运用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进行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创新改革后的实验与课程设计效果理想。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学生通过实践对复杂、抽象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管理理论理解得更深, 结合的更好;在能力培养方面, 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都有一定增强, 通过答辩, 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在个性品质培养方面, 学生的独立、务实、敢于创新的思维习惯, 勤奋肯干、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得到了锻炼。该实验与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形成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实践与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使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提出建立设计资源库, 选用具有实际意义的小型系统, 采取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题的组织方式和以答辩形式进行成绩评定的考核方式。实施结果表明, 此方案能较好地改善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纪贤标, 邵哲平.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2008, 9 (1) :83-86.

[3]邓晓红, 赵锦锴.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6) :107-109.

课程管理制度 篇9

我园作为一家特色幼儿园, 对于如何制定和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尤为重视, 这是因为, 课程是在“本”上建立起来的,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有效载体,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更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发系统, 我园在《规程》、《纲要》精神的指导下, 正在根据当前本园幼儿的发展现状, 现实的需要, 发展的特点, 以及园长、教师、家长的状况, 不断健全和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组织与机制, 制定出新的课程管理制度, 努力建立一套自觉自律的评价体系, 为开展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教研及课程实践活动而努力。笔者针对本园现状, 对课程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改进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管理是以一定的制度或条例的制约性为保证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建立了维系和规范课程运作稳定的常规性课程管理制度, 例如:“备课听课制度”、“考核奖励制度”、“作息制度”, 同时对课程园本化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 进行及时补充、调整或更新有关制度, 建立临时性制度, 如可新增“教科研制度”、“学习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学问题累积制度”等, 从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和不同层面构建不同的制度和适宜的运行程序, 以确保幼儿园课程的有序进行, 激励教师的不断成长。

二、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开展课程园本化研训

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有一句名言“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编制”。为了快速、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我们可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师资培训, 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效。

1. 以课程园本化培训为基础, 转变教师观念。

组织教师反复认真地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逐条加以剖析、理解和内化, 使老师们对课程有新的认识, 并树立起新的课程观: (1) 课程不等于教材, 而是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日活动皆课程; (2) 课程其实是一种对话, 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建构探索知识的过程; (3) 课程不是静态的跑道, 而是动态的跑的过程; (4) “教师即课程”, 课程在教师手中展开, 教师展开课程的过程是开发资源的过程; (5) “环境即课程”, 环境和材料蕴涵丰富的教育内容和资源, 即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2. 搭建学习平台, 营造教研氛围。

(1) 诊断式教研

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困难, 产生困惑和疑虑,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在教研组中开展诊断式教研, 大家都来做“医生”, 现场对活动进行“诊断”, 即教研组选择一个研讨主题, 大家事先做好准备, 推选一名青年教师组织实施一个活动为案例, 全组老师们在平等的氛围中, 针对研讨主题围绕施教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观摩、研讨、交流, 从而帮助教师解决其在课程实施中、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2) 反思式教研

“教学+反思=成长”, 教师只有学会反思, 才能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 从而使教育教学更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成为最适合幼儿的教育。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教育活动录像资料, 将每位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活动进行录像, 在教研活动中组织老师们对照录像进行点评或进行自我反思研究, 以切实提高老师们制定计划、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 进而促进教师驾驭课程能力的提升。

(3) 头脑风暴式教研

可根据幼儿园教师的现状, 采取集体参与的小组研讨活动形式, 全体老师可通过抽签分成三个小组, 各小组商议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头查找资料, 大家再围绕研讨主题在各小组中进行讨论、商议发表观点, 运用板报的形式由中心发言人在全组展示本小组的研讨观点。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减轻了不善言词教师发言的压力, 调动了她们参与研讨的兴趣, 大家的思维在放松的环境中相互碰撞, 许多问题在交流激荡下迎刃而解, 既解决了老师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又达到了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学习效果。

三、探索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 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既是课程工作的“终点”, 又是课程继续发展的“起点”, 而且伴随着课程运作的全过程。我们在课程园本化的探索中逐步认识到正确把握评价的标准、采取恰当的评价形式对课程发展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时需不断调整评价的标准和形式, 使评价标准和形式与幼儿、教师、课程的发展相一致。

1. 建立课程评价标准, 促进课程建设科学化。

评价标准可分为四大块, 在课程编制上注重评估课程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课程园本资源的开发与实施;在课程的组织中注重评估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和组织原则及课程建设保障;课程的实施中注重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评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进展;课程多元评价方面注重从教师、幼儿、家长及社会各个角度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

2. 完善各项活动测评, 促进课程园本化实施。

为使课程顺利开展与落实, 幼儿园需依据制定的课程管理制度, 出台各项检查量表。幼儿园可结合教师实施课程制定《教学活动评价表》、《教师月工作绩效考核表》、《教师日常教学管理检查表》, 在此基础上, 还可建立《班级工作评价表》、《班级环境创设评价表》、《自制玩具统计表》等多角度检查教师课程的执行情况。另外, 为保证课程园本化的落实, 幼儿园可制定《行政日常工作检查表》, 把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展实施作为每日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还可结合幼儿的发展评估课程实施情况实行《班级幼儿发展评估测试表》、《幼儿参与教育活动问卷分析表》;另外, 为取得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支持, 设计出各项家长问卷调查表等。这些评估可从教师、幼儿、家长三方面入手,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课程的实施与落实。

3. 转变评价角度, 促进教师、幼儿与课程同步成长。

(1) 对教师的评价应由领导评价的单一形式向个人反思自评、教研研讨、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转变。特别是教师“档案袋式成果展示”评价, 注重教师的自评, 记录个人成长足迹。

(2) 对幼儿的评价注重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过程, 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幼儿自评、师生互评、家长参评等为主的多种形式转变。

通过对课程评价标准和形式的调整, 不仅可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化, 而且可使我们更好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和幼儿, 从而更好地把握课程园本化的探索方向。

课程园本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应坚持可持续化发展的思路,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完善理念, 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体系。

摘要: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满足本园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使课程更贴近、更适合本园的教育对象与本园的发展的实际。本文作者从本园幼儿的发展现状, 现实的需要, 发展的特点, 园长、教师、家长的状况出发, 从管理上提出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想法和改进措施, 主要体现在课程组织、课程研园本训、课程评价体系上。

关键词:课程组织,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冷静思考园本课程的热潮.学前教育研究, 2002, (10) .

课程管理制度 篇10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2008年更是达到创记录的599万人招生规模, 一方面, 毕业生的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 很多用人单位也不容易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 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这反映出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 突出地表现在毕业生数量大而质量参差不齐, 招生数量多而就业率不高, 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这些弊端促使人们反思当前高校教育体制的不足, 显然现行的教学方法不改革则难以为继。高校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应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这不仅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以工商管理学科中的生产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践实施,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使毕业生迅速适应工作, 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教育部1998年本科生专业目录, 工商管理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近年来, 一些大学又新增物流管理等新专业, 培养管理专业人才无疑应围绕着管理的特点来确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过程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例如, 计划、定量计算、优化决策等。管理艺术则是指管理的实践性。一个深谙管理理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关键是看理论能否与实践相结合。比如, 管理中难以精确分析和判断的人的行为以及非制度因素的影响和难以精确地预测的环境的变化等, 它要求管理者能够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地解决带有个性的具体问题, 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所以工商管理人才不仅应具有高度的科学管理素养, 还应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因此, 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工商管理课程教学同公司实际操作的结合还存在许多脱节。从教的方面分析, 现在国内高校通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把工商管理分割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课程, 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 也仅仅限于介绍文字材料, 无法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因为一门课程的局限, 很难把公司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控制告诉学生,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的公司操作实务。从学生学的方面分析, 由于缺乏相关要求, 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往往注重理论学习, 不关心也不了解企业运作实际, 缺乏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训练, 也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同企业实际结合, 因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不高, 进入企业后适应期太长。

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原则

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环节时, 要力求体现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和地域特色。本文提出以下四个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是学校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的具体表现。以学生为本, 就是以学生需要、以学生能力拓展和以学生知识结构三个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着力结合工商企业经营运作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教学, 以学生能力拓展为中心, 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

2.系统性原则。即以整体优化的思想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一方面, 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 要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考虑出发, 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基本操作与基本理论相结合, 传统方法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 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实习与实验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3.实用性原则。工商管理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要与工商企业建立密切的、广泛的、多层次的长期合作,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体验公司管理实务。

4.过程管理原则。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涵盖从实践教学计划的拟定、实施和评估等一系列过程, 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能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四、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下面以笔者所讲授的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探讨设计与实践教学的实施。因运营管理课程的独特性, 其它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未必可以完全套用, 但可以为本学科的其它课程提供借鉴。

1.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系统

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是借鉴军事沙盘训练方式, 以企业管理实践为蓝本的一套模拟企业现实环境的模拟训练系统。它以沙盘为载体, 学生们通过在沙盘上模拟训练, 分角色扮演的公司总裁CEO、运营总监CO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CSO, 由学生组成的若干个公司模拟经营, 使学生体验公司在运作中的搏弈;每个经营团队不同的决策会产生不同经营结果, 通过教师点评,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复杂的外部条件中如何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系统的最大长处在于逼真地模拟公司运营实际, 使学生接触公司管理的全过程, 而且实施成本低廉。

在笔者运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用友软件公司的大力支持。该公司十分注重在高校中推广其开发的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系统, 经常邀请学生到其公司操作这套系统。每年友软件公司云南公司组织在昆明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组队竞赛, 优胜队代表云南省高校赴北京参加友软件公司举办的“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大赛”。笔者所指导的学生曾于2007年获云南赛区第三名的成绩。

2.公司调研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有关理论知识之后, 其实印象并不深刻, 并不知道公司的实际操作, 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条件, 为学生安排公司考察, 以了解实际运作, 这就是公司调研的实质。公司调研成功的关键在于周密的计划和组织。笔者经长期实践, 总结了公司调研成功三步曲:

调研前, 教师首先在课堂要讲清楚有关理论知识, 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教师要精心挑选拟去调研的公司, 哪些公司的运作实务同课堂上讲的最接近?为了提高学生调研的成功率, 教师应先到公司实地考察, 掌握第一手资料, 制订详细的调研计划并公布于学生, 为下一步学生到访公司铺路。

调研中, 也就是学生身处公司的时间里。安全最应被重点强调, 教师一定要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学生, 包括着装要求, 学生在生产线上行走的注意事项, 杜绝任何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调研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问, 让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的答案,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表现。

调研后, 督促学生写出调研报告, 反馈所调研的公司, 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调研的结果,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碰撞出思想火花。

在笔者曾经执教运营管理课程的几届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班级中, 对于每个教学班级, 笔者都会安排三次实践课, 包括可口可乐云南公司、云南大山饮品公司、昆明卷烟厂、昆明家乐福云纺店、云内动力等在内的一批国际国内著名公司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学生的调研内容包括物流供应链管理、设施布局、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内容。公司调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在学生中做过调研, 学生们更喜欢实践课。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把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应用实践,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检验。在毕业实习阶段, 单靠个别任课老师的努力很难完成数量众多的学生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内的实习, 必须整合一个学院, 至少是一个系的资源, 包括教师团队的确定和实习经费的落实。这不同于个别管理专业课程的实习, 毕业实习持续时间长, 至少在两周以上, 实习的组织管理以及协调实习企业的关系成为保证毕业实习的关键。建立固定的毕业生实习基地十分重要, 这也是保证毕业实习成功的关键。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为例, 该院同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长期合作, 该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均在云南大学进行过封闭式的企业管理培训, 实现了公司管理的正规化。该公司十分支持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习, 并成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基地之一。在2008年寒假期间, 我院6位教师组成团队, 率领40名毕业生在该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 学生们结合四年所学, 分组深入该公司的各部门, 熟悉了公司的运作, 为公司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方案, 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好评。公司总经理蒋绍平多次热情邀请同学毕业后加盟该公司, 说明毕业生的表现是得到公司认可的。

五、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优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 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制订详细科学的实践课教学大纲。这样在实施时就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减少在实践课上的随意性, 突出实践课的严谨性。

2.在财力希望上得到教育主管的经费支持。安排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 否则无法实施。提高教育主管对实践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落实经费的首要环节;实习费用和购置实训设备是经费的主要用途。

3.下大力气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缺乏公司工作的实践, 让他们讲清楚公司的具体实务也勉为其难。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要先行于学生的教学实习, 称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4.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确定评价要素, 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 指标应尽量定量化, 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建议结合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的要求, 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参与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上, 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化。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起到成效。建立一个完善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摘要:本文从讨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实施原则入手, 结合生产运营管理的教学实际, 探讨了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提出了优化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议, 为本学科其它专业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实施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3 (3) :105-106.

[2]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5 (1) :97-98.

[3]洪燕云, 谢忠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2 (5) :31-36.

学校课程管理的点滴思考 篇11

上学期,我校曾开展全市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为了全面展示我校在构建幸福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等方面的行动和收获,我们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全方位呈现,仅构建幸福课堂课例展示就涵盖了语、数、英、音、体、美、科学、品社、信息技术、写字、主题队会等各级各类课程,两轮共展示15节课。当时想法很单纯——以展示交流为平台,全面锻炼、提升老师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而承担音、体、美、科学、品社、信息技术等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老师都是我们学校专职或半专职教师,相应学科教学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课堂深受学生喜爱。但却出现了非常尴尬的一幕——语文、数学、英语课堂座无虚席,讲台上、楼道里也都挤满了听课的老师,而其他学科听课的老师却寥寥无几。虽然我们不遗余力推荐引导,但老师们还是错过了科学实验、信息技术两门课程的精彩。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开那些课。”“我们没有条件上那些课。”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结果无人问津,那种失落只有任课教师最懂。课后,承担教学的老师把这种现象戏称为“被学校放了鸽子”。非常感慨地质问:“副课何时才能转正?”这声质问又道出了多少“副课”教师的尴尬和无奈。

二、我们的思考与收获

其实,主课、副课的叫法由来已久。主课,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课程,第一位的课程,起决定作用的课程。而副课,则是次要课程,属随从位置,起辅助作用。拿小学来说,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自然被重视,冠名为主课,而音乐、体育、美术、品社、科学等常识技能课一般参与上级部门对学校质量考评中榜率并不高,自然被称为副课。虽同为国家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各自的学科功能,但在师资短缺、课程紧张的时候,这些课程往往被遗忘或挤占。课程的主要不主要或重要不重要,并不在于课程的知识性质和知识的类别,而是与考不考、如何考密切相关。至此,虽然其称谓还是“主课”“副课”,但将“考什么学什么”纳入其内涵便更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即:凡是参加质量检测的课程便是“主课”,凡是不参加质量检测的课程便是“副课”。将课程置于应试教育的视野下,课程就有了“主”“副”之分。老师也就有了主课老师、副课老师之别。也就有了如下尴尬:

1.教师不专业

上级部门给学校配备教师是根据师生比,在仅有几十名学生的规模小的学校,往往只有七八名教师,不能满足开足开齐上好各门课程的要求。由于要优先保证语、数、英课程教学,在一些学校任常识技能课教学的老师虽然也不乏在相关学科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但更多的是临近退休的年长老师、语数英教学长期质量滞后的老师、身体状况不能胜任语数英教学的老师、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的老师,常识技能类课堂成了老师们的缓冲带、实验区、练兵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保证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

2.课时无保障

为了保证语数英教学质量,有些学校往往人为增加课时,挤占常识技能课课时。在课程安排上又让带相应班级语、数、英教学的老师担任常识技能课教学,常识技能课有名无实。又比如,学校排课表会把语数英安排在每天的黄金时段,师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教学效果自然好,而常识技能类课程会安排在缓冲的时段,师生身心疲惫,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考评跟不上

对于半专职教师考核侧重所任语数英课教学业绩,而对于专职教师业绩考核,很多学校并无完备的业绩考核办法,这些老师的业绩考核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人为因素多,硬性指标少,实行和语数英教师类比排队的方法,因为缺项多,操作难度大,考核结果常常靠后。久而久之,常识技能课在半专职教师心目中可有可无,上好语数英课即可。而专职教师在学校被边缘化,工作热情削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认为自己的角色无足轻重,不认真钻研专业,音乐课堂没琴声,科学课堂没仪器,体育课堂没器材,讲实验、说体育、读品德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教学效果没有保障,还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4.主课教师越位

个别老师在语、数、英教学进度滞后、作业拖欠或需要个别辅导时,会理直气壮地挤占常识技能课,尤其是质量检测前更会不约而同地占用常识技能课,这样一来,常识技能课只能压缩、合并教学内容,学习也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作业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5.家长支持不力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个别家长也非常功利,孩子语数英学习需要的学具、资料等无条件满足,而其他课就不同了,必要的调查、访问、实验等在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对孩子的帮助、支持力度远不如他们心目中的主课。而科学、品社等课程学习课前准备又显得尤为重要。

6.学生兴趣不浓

学生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课程要么被挤占、要么被敷衍,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孩子期望值降低,知识断层,学习没有兴趣,相关技能欠缺,这样恶性循环,纵然有一天遇到一个非常敬业的专业教师也难招架。做科学实验,结果学生不会使用滴管,体育课学习行进间传球,结果学生原地传球技术不过关,如此等等,教学又回到了低水平补课状态。

三、我们的行动与改变

综合以上分析,由于诸多因素,副课转正还需要学校的不懈努力。在不能改变外部环境的时候,我们要从内部抓起,按照开足开齐上好各门课程的要求,努力尝试与改变自己。

1.通过比赛选拔教师

学校通过举办教师素养大赛,面向全县公开招聘专职教师等途径,选拔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相关学科教学。做到专业、专职、专长的“三专”要求,实在不能达到专职的要求可以半专职,逐步过渡。加大学校内部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完善业绩考核办法

半专职教师业绩考核所任学科同等待遇,常识技能课教师和语数英教师双线考核,制定不同考核细则,独立考评,同等奖励。调动老师工作热情,使老师们把“副课”上得和“主课”一样认真。

3.加强教学指导

在落实有关规定,保证课时的基础上,学校教导处随堂听课、走动式听课等也把目光投向常识技能课教学,听评结合,即听即评,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供展示机会

对外公开课,校内展示课、教研交流向常识技能课倾斜,根除老师对常识技能课的轻视,纠正他们对该学科教师的偏见,挖掘教师自我培养、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5.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举行小歌手比赛、体育竞赛、科学知识问答等活动,增强学科、班级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有价值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6.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在学生奖励、班级考核等活动中,把所有课程同等对待,学科实行捆绑,增强学科教师之间的配合,提高教师对所有课程教学的重视度。

我们的想法依然很简单,国家课程是根本,如果能切实开足开齐上好国家课程,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则是对国家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承担着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职能。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校情、班情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任何忽略国家课程,大搞特搞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避重就轻,得不偿失的。这些应该是教育的常识,只有尊重常识,才能剔除浮躁、功利思想,静下心来,做真教育,真做教育,使孩子们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课程管理制度 篇12

(一)课程研究来源。

《高级财务管理》一般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是会计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就全国而言每个高校教学内容各异,不够成熟,尚处于研究阶段。课程主要以企业集团、企业兼并重组、企业破产与清算以及当前企业热点现象为主组织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综合性,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感到吃力。

(二)课题研究依据。

为完成课程重构,一般需要经过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学习情景开发等环节。

1. 一体化教学理论。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其体现了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先进教学理念,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项目化课程构建理论。

项目化课程是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设计是教师通过企业真实的典型案例为载体完成的,所以,教师从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鲜活的。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在项目任务的驱使下,主动性增强,会提出各类问题,教师需要归纳总结与点评,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

二、形成特色的项目化课程授课理念

课程设计必须基于理念的创新,没有理念的创新,实践证明从事课程设计会有混乱的感觉。为此,我们就其难以实操的特色而言,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主要是要充分体现“道”的层次,即:探求企业经营行为的内在道理和规律,从哲学高度去解读教学内容。其中,公式、模型和计算,其作为“术”的层次,为教学辅助部分,不刻意追求,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为教而“教”,如图1。

三、《高级财务管理》项目课程整体设计

(一)明确课程定位。

项目化课程教学需要关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关系,其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设计,教学中很忌讳“孤岛现象”,为此在教学中要介绍清楚前导课程、后续课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细化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是本着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而构建。为此一定要明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确定课程授课目标,没有目标和模糊目标是不可取的。为此本课程细化和强调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兴趣,了解当前高级财务管理的基础及前沿知识,掌握企业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财务分析处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思维,初步形成与经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重构课程内容。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依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知识点的排列顺序,根据教学媒体设计适当的教学环境,安排教学信息与反馈呈现的内容及方式等,不可唯教材论,如表1。

(四)进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要求,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从从业标准、职业岗位要求出发,通过构建项目模块设计教学单元,实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仿真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课程开发的环节及过程可以总结为:选题→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原型开发→稿本编写→素材制作→系统集成→评价和修改→发布和应用→更新升级。以案例贯穿教学的始终,体现出“学做结合”的特点,如表2。

(五)强化过程性考核。

制订成绩考核计划时,要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重视对学生能力高低认定的具体手段和实用方法。实施“四位一体”(实践态度+阶段检查+综合报告+期末考试)的课程考评体系,如表3。

四、《高级财务管理》项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项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以《高级财务管理》基础模块1为例。

(一)教案头。如表4所示。

(二)教学设计。

项目化课程应根据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不同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教学实施中要求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环境。

1. 创设情景。

情景1:关注热点,如“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国际博弈。开场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几门课程……提问(哲学性思考):对管理认知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设问:你了解《高级财务管理》吗?你认为什么是《高级财务管理》?引入课程内容。情景2:案例导入,“谁动了我的财富?”———企业兼并与扩张案。

2. 发布任务。

任务1:学生分组通过相关资料查找一家企业(最好是上市公司),找出其上市后股价变化的基本情况,做好相关记录。任务2:通过网络、新闻等相关渠道和方式,对其股价变化情况进一步详细调查,了解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波动等。任务3: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各小组通过自己的调查和结果验证投资者对于其财务管理目标的设计及实现程度。

3. 任务实施。

学生分组协作;以小组为团队探究现场实施;教师过程引导、点评。注意:班长(学委)负责建立QQ或微信群,作为任务发布、作业收集及互动答疑的平台。其中点评是灵魂,是关键。

4. 任务评价。从财务角度分析解读,点评工作小结。

5. 任务扩充。新任务1:形成总结报告,并制作PPT,下节课汇报;新任务2:课程网络平台互动学习。

6. 总结归纳。

上一篇:君主立宪制论文下一篇:未来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