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课程管理

2024-06-13

口语课程管理(精选4篇)

口语课程管理 篇1

“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口语运用与表达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师范类院校各专业学生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在二十多年的开设过程中, 对师范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部分院校,由于忽视“ 教师口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实训等特点,导致该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不少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不高等问题。 笔者结合安徽科技学院十年来“ 教师口语”课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有所促进。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内容与目标为导向

1994 年9 月, 为在全国各师范院校开设“ 教师口语”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国家教委专门出台《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指出该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1]。 这三部分各有训练要求与量化标准,又同时统一于课程结构本身,其中普通话训练是前提,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2]。 在上述规定的指导下,我们在教学中制定了相应的口语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

普通话教学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学好并练好声、韵、调和语流音变,掌握4000 个左右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学会一般发音方法,掌握朗读一般技巧,能够顺利进行演讲、论辩等一般口语表达,做到语言规范、条理明确、表达清晰、态势得体。

对于一般口语交际技能训练, 我们通过模式化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具有一定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口语,自然准确地传情达意。

最后,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方面,我们根据教学口语、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教学、 教育口语的语音训练、修辞训练和表达训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教学工作的技能及技巧。

以上三部分内容由于相关知识与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其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在重视“ 应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 一) 普通话教学:结合理论辅导,注重实际训练

普通话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我们知道, 大学生已经失去了最佳语言学习的时机,普通话不佳的学生,突然要改变语言习惯,开始用普通话表达,确实难度不小。 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多来自安徽本省,由于政治、移民、地理、文化、民族等方面的背景和原因,安徽方言的分布具有较为突出的复杂性、渐变性和交融性,[3]目前,安徽境内存在北方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吴语等多种方言,有不少学生( 多来自安庆等地区)的语音面貌较差。 一些学生认为语言习惯已经无法改变,有放弃学习训练之念头,还有些学生则苦于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事倍功半。

对此,我们首先强调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文明与开化,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一运动正是从语言学习与训练开始的。中世纪末期,欧洲多国四分五裂,民众思想仍普遍为教会所控制;为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不少文学家、教育家开始创造或改进本民族语言,加强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语言训练。至文艺复兴时期,在民族语言的凝聚下,许多欧洲人的国家意识开始复苏,极大地推动了独立国家的形成。 可见,我们推行普通话训练绝不仅仅只是为口语交际服务,更是国家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大事。 训练材料所依据的唐宋诗词、小说戏曲以及现代美文,都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浓缩,它对于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大有裨益。 至于普通话学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学生则易于感受与理解。 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已成为现代交际的一个基本要求。当今社会,我们已难以想象,一个满口方言的员工能够在发达都市与公司职场中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思想上的结解开之后,我们就向学生说明普通话训练的可行性,普通话是一种语言表达习惯,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因此,即使是方言较重的学生通过科学训练,也是完全有可能说好普通话的。这样,使学生认识到,普通话不仅需要学习好,而且可以学习好,多数方言较重的学生因而不再视普通话学习为巨大压力,其学习热情也被激发出来。

我们知道,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语言训练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普通话,在课外也尽量不讲方言,大家共同营造一个普通话交流的大环境。 此外,我们经常推荐一些名家朗诵视频,让学生在领略文学之美时,接受普通话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结合安徽方言特点与学生的语言实际,重点准备鼻音、边音,唇齿音与舌根音等训练材料,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展开针对性训练。

我们认识到,注重训练并不等于忽视理论,大学生错过了最佳语言学习时机,但其理解力较强。 普通话训练讲究听辨、发音、说话等口头表达的有机结合,我们就结合训练手册,教给学生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相关理论,让学生逐渐把发音理论变成实际操作,在操作中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针对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及音变现象方面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在头脑中反复强化,及时形成正确的语音听觉形象和言语运动的动觉形象。事实证明,结合语言理论进行科学训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 二) 一般口语交际教学:视频播放与现场演示结合

普通话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 正确熟练地使用普通话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是思想的直接现实[4]。 从形成观念到说出话语,再到实现交际意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蕴涵着复杂的规律。了解、掌握并自觉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就能较迅速地从自然形成的“ 能说”境界进入到科学理论指导的“ 会道”境界。

口语交际的实质是人际沟通, 沟通是情绪的转移,是信息的传递,是礼仪的外化,我们进行交际教学时着力突出沟通这一特点。 与普通话训练类似,有些同学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对口语交际充满畏惧。 我们结合陈安之等人的潜能培训课程, 帮助学生破除心理障碍,实现公共场合的轻松表达。我们也向学生推荐金正昆的礼仪讲座, 并邀请校内外礼仪培训专家为学生作演讲,学生们从对基本礼仪的了解入手,在口语交际中逐渐做到了大方得体。 我们还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翟鸿遷、余世维等人的沟通学讲座,以加深学生对沟通的了解,理解人际沟通除了外在技巧的训练, 更需要内在格局的修为。最后,教师设定应聘、办公室交际、访谈等特殊场景,让学生开展训练。 事实表明,名人讲座对90 后大学生有着较显著的作用,学生普遍消除了心理恐惧,更加愿意投入到交际训练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 三) 教师职业口语教学:从了解教师到适应讲台

在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引导学生了解教师职业口语。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且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应该把言语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5]。

教师职业口语不同于一般日常语言,形式上,它是经过教师提炼的连贯畅达、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口语,内容上,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其所运用的职业口语应当具有教育性和科学性。 教师职业口语根据其运用实际,通常分成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两大类。 作为职业语言的教师口语,在表达上遵循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达意,二是得体。达意指的是教师的口语表达要准确、清晰、顺畅。 所谓得体,是指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符合使用书面化的口语体这一语体要求,模糊含混或艰涩深奥的语言都是不宜用于教学口语中的。

学生了解了教师职业口语特点之后, 就要走上讲台进行训练,在角色互换中体会这一语言的特点。 同时,我们结合今天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为学生总结出中小学教师口语的一般特点,如导入语要生动、亲切、幽默,课堂讲授要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提问要有针对性与启发性等。 此外,我们反复向学生申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工作之外,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育事业有责任心,对自己有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才能更加顺畅。

二、教学策略:以学生为出发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 一)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当前,不少高校对口语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时间与教学条件等方面多受到限制。笔者所在单位为省属应用型示范高等院校,对“ 教师口语”课程相对较为重视。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学期的口语教学一般安排36 个课时,且多为百人左右的大班教学。 在36 课时里,对众多语音面貌不佳的学生进行科学训练,难度显然不小。 而且,90 后大学生个性极强,差异很大,如果不掌握学生的个体情况,选用一个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效果将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不断表明,口语课程的讲授,必须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也即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强的教学。

在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到台上作自我介绍,包括其家乡、性格、成长经历等,以了解其方言特色,个性特征,自我介绍也对其心理素质与口语表达进行了有效训练。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家乡的方言特点及训练难点,以便在课堂上遇到相应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 三是安排宿舍长监督同学在宿舍讲普通话的情况,并定期组织本宿舍同学训练。 在安徽科技学院口语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座位是按照方言特点与普通话缺陷安排在一起的,训练相关发音时,坐在一起的同学集体训练,既便于教师发现问题,也便于同学们互相纠错。

( 二)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大学生以90 后为主,他们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非常快,对传统“ 填鸭式”教学方法十分反感。 而且随着我国大学进入大众教育阶段,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如从前,一些学生升入大学后即出现学习目标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还有些学生则学习兴趣下降,生活习惯与消费习惯不合理,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6]。 因此,“ 教师口语”这门有着相对枯燥语言训练内容的课程必须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训练,不然教师的课堂教学可能沦为“ 自娱自乐”。

1.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传统课堂的冲击已不容忽视。 今天的教学现实要求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知识型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迎接现代教育技术并将之融入课堂。 相对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优势明显,它不仅能拓宽课堂信息量,还可以使课堂教学信息多感官化呈现,使教学内容表征多样化呈示,进而可以在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中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具体感知、理解深刻,进而有力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优化。 语言教学本身是很枯燥的,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链接影视播音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视频模式中进行理论与实践。 例如名家朗诵系列视频,可以让学生领略乔榛等大师级人物的语言魅力,口语训练音频资料则可供学生下载后随时倾听训练,这在实践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2.增强互动,加大训练。 口语课的学习重在训练,而训练内容的重复性与训练时间的长期性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我们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互动训练中提升兴趣,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我们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诵、演讲、情景对话、小品表演、新闻发布会等口语训练。 以新闻发布会为例,我们结合国家时事、大事,组织学生了解相关背景信息,在课堂或课下组织模拟新闻发布,学生在活动中不仅练习了普通话,应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了解了正式场合下,严肃的书面语体的运用。 我们曾让同学们准备与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相关的材料,进行新闻发布,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如果担心教学时间不够,可以采用课前十分钟训练,或在课外组织时间进行。 互动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私下的交流, 大学生思想活跃,心理却普遍不够成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不少问题需要与教师交流, 安徽科技学院口语课教师均开设了班级QQ群与微信群,随时与学生就口语训练问题进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反馈学习情况的同时,也会咨询其他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都要耐心解答,而这些课下的交流,都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进展。 以上这些互动方式活泼新颖,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学生兴趣普遍较高。

3.成立口语训练小组,并在每组配备一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 辅导其他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则定期抽查小组训练情况,掌握学习进度。 这种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感情,并且让学生处于全方位的口语训练环境之中,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口语交际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训练方法必须有教师介入指导,不然,难以保证训练效果。我们利用班级QQ群和微信, 与学生随时保持联系,既加强了监督,也解决了随时产生的问题,并且增进了师生感情。

安徽科技学院近年来的“ 教师口语”课教学经验表明, 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两方面入手制定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教学手段,极大地促进了“ 教师口语”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口语”课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形成其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 希望安徽科技学院教师对于“ 教师口语”课教学方法的探讨,有助于这门较为年轻的课程进一步走向成熟,以更好地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

摘要:“教师口语”是一门以普通话训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的职业技能训练课,属于应用语言学教学范畴。“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要突出语言教学与技能训练等实践特色,关注教学方法与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要关注教学对象的新特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多方面提高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口语,师范院校,策略

参考文献

[1][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3,3.

[3]唐丽丽.试论安徽方言分布的特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德]马克思,恩格斯;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5][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4.

[6]杨晓慧.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口语课程管理 篇2

《教师口语》 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 教师口语 任课教师:

桂新苗 阅卷教师: 桂新苗

授课班级:旅游1101数学1101 外语1101、1102

美术1101班

考试时间: 2012年6月29日 总 结 人: 桂新苗 总结时间: 2012年7月2日

《教师口语》课程总结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开设教师口语课程,是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需要,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师范院校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这门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学期我带旅游1101数学1101外语1101、1102和美术1101班的教师口语课。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教学需要,采用理论讲授与多媒体播放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论的同时又提高了实践的能力。回顾本学期的活动情况,感到最大的不足还是活动形式不够灵活,没有能够最大程度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精彩的难忘的舞台。各类活动尤其是校级活动,优秀的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风采,而水平相对而言还有待于提高的学生则往往难以得到这个机会,新学期中,我们将针对这一情况,加大活动的开展数量,并尽可能的为每个人提供丰富、均等的时间机会。

本门课程已经结束,我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总结人签字:桂新苗

口语课程管理 篇3

一 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口语交际训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社会生活中, 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历史, 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 其事业的成功都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他们的好口才。而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发展, 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在处处讲沟通、时时讲信息的今天, 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知识就是财富, 口才就是资本。

2. 口语交际训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师口语课是一门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应用语言学科, 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幼师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师范学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幼儿教师的普通话规范、标准, 更要求幼儿教师在语言运用上能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熟练地运用幼教口语进行工作交流, 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作为当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走向社会时无疑更具有竞争力。所以, 在幼儿师范学校开设具有广西地方特色、适合广西学生学习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二 广西中职幼儿教师口语课的教学现状

1. 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方面还存在偏误

首先,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或多或少带有从现代汉语课程脱胎而来的痕迹, 理论教授多, 实际训练少, 学前教育语言能力这一特色并未凸显。其次, 由于没有处理好普通话训练与幼儿教师职业语言训练两大内容的关系, 课程目标摇摆不定, 课程地位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如课程的安排、课时等都没有体现出来。再次, 教学资源利用单一、简单, 教学资源闲置。如教材繁、难、偏、旧, 并且结构不合理, 图书馆、阅览室、试验园地、校园网络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后, 课程评价体系单一。一些学校将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口语水平的重要指标或者说唯一指标, 而忽略了学生其他口语技能的考核, 特别是忽略了作为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相关口语能力的考核。在这种教学目标不明确和教学实施存在偏误的情况下, 部分学生在即将走上实习岗位时仍缺乏幼儿教师口语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2. 部分师范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在师范学校任教的教师大多是广西本地人, 因为受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能够胜任教师口语课的人并不多, 一旦遇上招生规模较大的年度, 现有的教师数量就满足不了口语课教学的需要。而这几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口语课教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出现了不应有的偏见和误解。比如, 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关率, 把教师口语当做普通话训练课来上, 忽略或者淡化了教师口语表达的训练, 口语课的授课内容和课时都被压缩,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发现每个学生的发音错误和缺陷, 根本无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广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部分师范学校的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

在教师口语课堂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必要的训练时间。常见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本人占用几乎整节课的时间,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无聊乏味, 课堂训练多是一问一答的练习形式, 课程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训练内容大多局限于课堂训练, 不能有效地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 使课堂内容向幼儿园工作实际或其他学科、其他领域延伸, 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无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做不到适宜、有用和有趣, 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学习效率低。

4. 部分教师和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不强

广西是多方言地区, 汇集有11种少数民族语言和5大汉语方言, 语言情况相当复杂。来自全区各地的教师和学生, 都讲着不同的方言, 他们的语言和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别, 有些学生是上了师范学校后才开始学说普通话, 有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开始学习普通话。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普通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并且认为方言并不影响交际, 他们觉得只要普通话水平测试过关, 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无足轻重。这种由教师们造就的语言环境及意识, 对学生学习普通话和口语训练是极其不利的。

三 广西中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是学校教学科目和进程的总称, 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 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服务于广西、立足于广西, 归属于广西。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课程改革包括课程开发研究 (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开发等) ;课程实施研究 (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等) ;课程管理研究 (课程资源管理、课程活动管理、课程质量管理)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等四个方面, 本文只就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两方面改革做初步的设想与研究。

1. 广西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开发策略设想

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 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 (或多个学科) 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 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领先地区, 在建立信息、开展调研、展开论证的基础上, 力求开发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力求将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对应的各种所需技能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 并以此实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的整体联动, 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工作岗位、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内容与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过程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三方面的对接。具体开发策略设想如下:

(1) 制订课程标准方面。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幼儿教师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结合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特点“服务于广西、立足于广西, 归属于广西”, 满足本地学生发展需要, 注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 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

第一, 课程理念。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应该体现以下三个理念:一是确立“发展为本”的课程观,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树立“创新为重”的人才观, 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三是体现“实践为主”的教学观,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第二, 课程性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广西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培养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一门基础技能课, 是一门培养学生进行幼儿教学、幼儿教育语言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 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实践课程。它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 立足广西, 面向广西, 归属于广西。

第三, 课程功能。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具体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幼教职业意识与幼教职业精神;使学生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以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幼儿教学的基本技能, 并能对幼儿口语学习进行指导, 以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语言素质。

第四, 课程目标。培养和提高幼儿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使其能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掌握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基本技能, 为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包括普通话训练和幼儿教师口语两部分。普通话训练教学的目标是使幼儿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等级标准 (二级乙等及以上)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教材开发。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之间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严重不平衡, 幼儿师范教育也呈现不平衡的现状, 因而在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上, 教育部也鼓励开发和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教材。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

目前, 广西中职类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大多是使用教育部指定的教材。现有教材无法完全适应本地社会对幼师专业技能的需要和地方学校发展的需要。这些教材在体现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突出学前儿童对教师特殊语言要求、专门训练和提高幼师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与现实有些距离。当前, 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迫切需要自主开发适合本地区的地方课程, 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和实用价值的乡土教材。

广西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材开发以现代前沿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结合广西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 开发具有幼教特色、运用前沿理论、结合当代语境、具有广西地域性、体现学前教育改革需求的新型幼儿教师口语教材。

(3) 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要素及实施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和软件。为了丰富课程的结构内容,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古今中外、校外校内的各种口语沟通交流现象都可以作为口语交际学习和训练的资源。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 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 处理教材, 整合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坚持以课程为中心来处理教材, 设计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教材不是“规范”和“控制”教学的工具, 它的基本功能是为教学服务。课程改革倡导活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对一线教师来说, 要学会处理教材、整合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材丰富多彩, 教师应学会根据教学和学生需要, 准确、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

第二, 理论联系实际, 开发社会资源。广西幼儿教师口语是一门培养学生进行幼儿教学、幼儿教育语言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 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实践课。俗话说社会即生活, 生活即教材, 除了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资源外, 还通过对广西本土人文历史资料的整合, 把那些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有突出表现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贡献、相关事迹加以开发, 作为地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资源。

第三, 利用先进教育设施, 改进教学方法。各校的教育设施日益完善, 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和校园网络等基本普及,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应当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 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 制订课程方案。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 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 也要注重教师口语这个学科的内在逻辑, 并且要顾及广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发展认识关系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增加开设选修课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口语兴趣小组或者活动;加强学校教育与幼儿园发展的联系, 增加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时间,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幼儿教师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 初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7个学习模块 (学习阶段) 、23个学习章节, 每个章节中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提供学习成果 (见下表) 。

2. 广西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实施研究设想

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理想达到预期目的, 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编制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 更是学生学的过程。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要达到的要求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实施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教学设计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熟练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技能及良好的教师道德的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做到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工作岗位对接、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与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对接、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过程与幼儿园工作过程对接,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突出幼教特色, 把幼儿教育元素融入口语教学内容;二是按照幼儿教师职业标准设置口语教学标准;三是按照幼儿园工作过程设计口语教学过程;四是在口语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 让学生“在做中学”, 让教师“在做中教”;五是以学生能力为核心, 建立多元化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评价体系。

(2) 教学行动方面。广西教科所的专家曾经进入职业学校听过300余节课, 并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座谈, 总结出学生对课堂的教学要求为适宜、有用和有趣。适宜的课堂是指学生学得会的课堂;有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有趣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有活力的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学起来, 首先要改变教师自己, 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的时候, 确实要考虑中职生需要这样的课程要求, 不能认为把教材教授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要学会处理教材, 整合教材, 采取多种方法把课程上得有趣、生动、有活力。只有让学生学得进去, 对学生来讲, 这门课程才是有用的, 课程也才会有发展。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因此, 有效教学行动应该达到以下标准:一是课堂教学不能浪费时间, 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二是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和进步;三是教学过程让学生拥有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总的来说, 课堂教学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 使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比较高的高度, 反之就是低效的、无用的。

(3)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方面。探索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的一项任务, 也是课程改革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建立一个针对职业教育的完整、科学、凸显职业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 是职业教育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 其中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依据本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考虑到地域性口语特点和学生心理水平的发展, 构建多元化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评价体系应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 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使其能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掌握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基本技能, 为将来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进行课程的教育教学评价要考虑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层面。职业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为社会培养各类高技能专业人才。能够为社会、为幼儿园作出多大贡献是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则是看学生学到的能力, 这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

第二, 课程教育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一是注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学生、教师、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与用人单位 (幼儿园) 的评价, 还包括合作单位 (幼儿园) 与相关职业院校的互评, 甚至可以通过专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价。二是实施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全面素质考核。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点在于它的职业性、实用性与技术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 其评价方法也应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 采取评价方式多样化, 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可以采取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和教师都明白知识与技能并重,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四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同时对学生、学校、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评价信息进行综合汇总与分析。

摘要:本文在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基础上,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立足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教育能力不高的问题展开剖析, 做出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的设想。力求通过对幼儿教师语文课、幼儿园语言活动指导、幼儿教师口语课的故有教材和教法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 开发出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核心课程的地方课程标准。本文试把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对应的各种所需的技能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 并以此实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的整体联动, 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工作岗位、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与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过程与幼儿园工作过程三个对接, 同时丰富广西地区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阐述, 对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幼儿标准口语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介绍 篇4

课程背景: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口语学习,获得更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课程概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技能训练,能就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话题用比较简单的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的目的。并通过法律环境下的语言教学来提高用英语从事涉外业务的水平,内容包括公共道德、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校园生活、旅游观光、环保购物、留学求职等。另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未来职业需求,增加外交礼仪,运用英语处理涉外警务活动等内容。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基础技能课程,主要通过课堂口语实践,充分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吸收丰富的预料,快速提高听说能力,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和社会知识,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有效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认真研究、深入挖掘。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当前形势及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努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

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话题进行连贯的发言,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最终实现交际的目的。

上一篇:干部异地挂职下一篇:语文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