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体系

2024-10-26

课程管理体系(共12篇)

课程管理体系 篇1

1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概念的产生

1.1 课程管理的产生

苏联的教育理论研究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课程都被看作是教学的一个分支,课程研究受到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学的研究,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无法涉及和展开对课程管理的研究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们渐渐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们也逐渐关注起课程问题。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课程理论的输入使我国学者意识到,还有如此丰富的课程研究领域深藏在学校教育之中。因此,随着我们课程研究的成果日益丰富,课程论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课程概念也逐渐独立出来,课程被看作是教学的上位概念,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许多课程问题已不能够完全用原来使用的“教学管理”来解释,因此,课程管理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然而,“真正对课程管理研究予以重视,则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有关。由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学校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1)那么,多种关于课程方面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广大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也就对课程管理的研究愈加关注。

1.2 课程领导的产生

在西方,课程领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新名词,在50、60年代的时候就有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譬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帕索教授在1952年就以《以集体为中心的课程领导》为博士研究项目;贺拉斯·曼·林肯学校研究所曾就关于课程领导的项目进行过为期14个月的研究,最后于1955年出版了《培训合作研究的课程领导者》。(2)其真正发展还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随着传统科学管理理论的式微、民主化的推进,以改造线性的、单向的、强制的、标准化的、追求控制的管理为主旨的‘领导’概念应运而生。”(3)20世纪80、90年代,管理理论取得了突破,新的管理理念逐渐流行,在这种背景下,对课程领导的研究开始形成气候。对于我国而言,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是“外来品”,学者们也是在近些年才开始真正对课程领导的理念、模式等进行研究,这是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话题,是一个目前存在于理论性探讨中的命题。

2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涵义

2.1 课程管理的涵义

当前学术界对课程管理的定义有着多种表述,但是基本涵义应包括这样几个层面:第一,课程管理之主体包括涉及课程的所以当事人。上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至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属于此。第二,课程管理之范围囊括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设置课程目标,到组织课程实施,到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其中。第三,课程管理之过程要求对与课程相关的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有利于课程更好的实施。第四,课程管理之目标是通过管理的手段,激发各种潜能,以高效率、高质量地达成预设的课程目的。

2.2 课程领导的涵义

同样的,国内外学者对课程领导也有不同的界定,但我们仍可以得出一些共识:第一,课程领导是一种课程实践方式,它指引并统领着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它强调的不是要控制他人,而在于引导。第二,课程领导的主体没有固定的限制,同样是涉及课程的所有当事人。第三,课程领导是课程和领导这两个范畴的紧密结合,它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观。第四,在课程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要运用关于领导的理论和策略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以此来保证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的顺利推进。第五,课程领导强调互动、合作,它运用的并不是传统的单纯依靠指示命令的管理模式,而将其看作一种所有成员共同探讨课程问题、推进课程发展的互动协作过程。

3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关系梳理

3.1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3.1.1 两者的管理范式不同

课程管理把古典管理理论作为基础,课程领导则基于转型的领导理论。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等的引导下,“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管理侧重于对课程方面的安排、执行,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和‘控制’,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技术因素,是一种分层组织式的管理模式。”(4)而课程领导恰好相反,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体现出以下显著的特征:领导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决策的过程更加民主化、沟通的模式更加便捷化、领导的职能在于“引领”而不是“控制”。可见,课程领导吸收了“领导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基于一种人本管理的理念,强调人的主人翁地位、重视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倡导通过调动各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去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课程领导过程中更多的呈现了一种民主、互动、合作、和谐的氛围。

3.1.2 两者的具体要求不同

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对我们实践所提出的要求可以从各自的特征中得到反映。从上文所体现的课程管理的特征可看出,课程其实是具有相应秩序的一个系统,各中小学校及教师忠实地执行着最高管理层下达的任务和命令。这也正同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通过国家课程的统一实施来确保一种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良好秩序。相应的,课程领导所提出的要求则是首先组建一个团结、开放、合作的课程领导团队,这是实现有效课程领导的大前提。在此前提下,要做好团队成员中的权力分配工作,开发各成员的潜能并给其发挥的空间,彼此间形成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伙伴关系,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共同体验课程发展。

3.2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联系

3.2.1 课程管理包含课程领导

由课程管理研究中分化出了对课程领导的研究,“课程领导属于课程管理范畴,是课程管理的重要职能。课程管理的领导职能是使整个管理过程中其他职能得以实现的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量。”(5)这个我们也可以从管理学或领导学理论中得到启示,虽然对领导与管理的定义有争议,对两者的关系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普遍认为,领导是通过影响其组织成员,让他们顺应并协调组织的行为;而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手段,结合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过程。本质上来说,领导属于管理活动的其中一个环节,管理是上位概念,领导是下位概念,管理包含着领导。由此,课程管理包含了课程领导,课程领导属于课程管理的下位概念,在具体的实施中,两者则各有其侧重点。

3.2.2 两者相辅相成

虽然这两者在管理理念和行为上存在着的差异,但因为课程领导是由课程管理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管理理念,再者领导与管理这两种职能本身就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些相似的地方。那些把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分别当作“等级”、“权威管理”以及“民主”、“合作管理”的代名词,是对两者的严重误解,也反映了一种盲目追捧新概念、新名称现象。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在概念上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而对于所以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来说,也不是要在两者之间只择其一,而是要在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季诚钧.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辨析——兼与靳玉乐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09(3).

[2]汪菊.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闫守轩,李洪飞,侯玲.课程管理的意涵辨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4).

[4]徐君.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5]李定仁,段兆兵.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课程管理体系 篇2

“内审员”全称为组织内部审核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即为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的内部审核员。本课程专为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所设计,共分两部分,即“基础知识”部分和“审核知识”部分,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培训内容。两部分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

引言

第一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内容概要】本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产生的背景,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我国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第二部分概要地介绍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的构成和特点;第三部分具体地阐述了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认证的意义。

第二章 GB/T22000-2006/ISO22000:2005标准的理解与实施

【内容概要】本章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就GB/T22000-2006/ISO22000:2005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中的每一条款内容如何理解和实施,进行了全面和详细地解读,其中包括该标准的应用范围、食品安全管理的17条基本术语以及标准的正文部分。标准的正文部分共分如下五章: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第四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提出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第五章 管理职责

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实施的管理职责提出了有关要求。

第六章 资源管理

对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提供的各类资源提出了管理要求。

第七章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对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提供的各类资源提出了管理要求。

第八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

提出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的要求。

第二部分 审核部分

第一章 审核的概述

【内容概要】通过本章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有关审核的8个术语和定义、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什么是管理体系审核?)、5项审核原则、4个审核特点、3种审核类型和其不同目的、审核方案的管理要求、审核活动的六个阶段、以及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在审核中的作用;即能够掌握管理体系审核的总体框架内容。

课程管理体系 篇3

一、对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认识与定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赋予了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

首先,高中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发具有实践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对教师提高钻研精神、专业知识,发挥教师个性特长有重要意义。

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条件

历史因素。我校前身是玉溪师范学校,多年来曾致力于师范教育,为当地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小学、幼儿教师,也留下了雄厚的体艺教育和教师资源。

物质基础。学校拥有全省一流的体艺设施,有音乐楼、艺体楼、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及游泳池、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场馆,拥有钢琴房、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书法)专用教室、健美操室、艺术作品展览室等,配置有价值四十多万元的管乐器材。

师资条件。体艺教师队伍充足,有专职艺术教师、专职体育教师、外聘艺术教师队伍,数量远超其他普通高中体艺教师编制标准。

总之,我校体艺设施和艺术师资均为省内前茅,丰厚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为学校进行体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第一,课程理论依据与社会文化背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体育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发展和人格培养,让学生能对真善美的事物和行为进行不断地追寻,在体育活动、艺术教育过程中升华其身心健康水平。学校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为依托,将体艺特色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素养、人文情操、健康意识的载体和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逐步建立起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二,多元校本特色课程设置。建设和发展特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释放,课程设置应具有丰富性和实践性。为此,学校将校本特色课程分为艺术、体育两大类,涵盖体音美3个学科,开设了钢琴、古筝、葫芦丝、管乐、声乐、舞蹈、书法(硬笔,软笔)、中国画、素描、水彩画、版画及篆刻、雕塑等艺术类选修课和健美操、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类选修课。

第三,多元自选课与课程管理。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专长,每个学期自主选择一门艺术类和一门体育类选修课进行学习。学校打破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实行走班式教学。做到学生选课差异显著,知识结构、素养气质各具特色,一人一张课表,全体学生掌握“两技之长”。艺术类、体育类选修课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各设两节。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申报本学科的校本特色课程,形成特色选修课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考核评价等课程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编写课程讲义,开发出特色课程的校本教材。

四、校本特色课程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我校从2005年秋季学期启动校本课程试点工作,2007年全面推开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早于省内其他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主动进行课程改革,提早收获课改成效。

一是完成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制定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案》、《选修课指导手册》等选课制度,完成了20门体艺特色选修课的设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选修课课程管理制度,制定了课程说明、选修课课程标准、开设课时及评价标准,编写出特色课程校本教材。

二是逐步推进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各学科教师围绕特色学校及校本课程建设等主题申报了多个课题项目,如《聂耳与国歌》、《冼星海和他的<黄河大合唱>》、《不朽的黄河》、《李家山青铜文化》、《走进李家山》、《色彩与生活》等。这些课题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参与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标准的认识,编撰讲义和教材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三是有力带动学校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校本特色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艺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体验机会,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学校每年都组织艺术节文艺展演、书画摄影作品展、英语戏剧周晚会等文艺活动和田径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同时,组建有合唱团、动漫社、篮球社、英语社等各类社团,还成立了全市唯一的中学生管乐团。

四是学校特色文化得到彰显和认同。学校以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建设为契机,围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寻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追求办优质+特色学校”、“育优质+特长学生”的办学目标,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带着一门特长迈进大学校门。形成以体艺特色课程为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文化等为载体的校本特色教育,并得到长足发展,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突出。

五、校本特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一是课程改革具有提高教育质量的正能量。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日益提高的今天,校本课程理应成为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眼下不少普通高中还纠结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特色办学是解决普通高中必须既要应对高考任务、又能多样化培养人才的矛盾的好办法。课程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基于兴趣的有选择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是校本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推动新课程的过程中,并非扬弃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课程改革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学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办学思想和课程改革目标。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全面发展充实学校特色课程内涵,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努力做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目标。

课程管理体系 篇4

近年,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改革, 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一次本土化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开创性的有益探索。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 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等诸多方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总体理念是:把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并发展职业能力[1]。它的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引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模式, 改变将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割裂的状态,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完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 通过实际的操作实践来实现有效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新思路,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能更好的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 适合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以培养技能为主的学科中进行开展。但随着此教学模式走进高职教学课堂, 如何寻找一种新的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 使教学过程质量和目标质量都能达到要求成为了此次教改的新课题。这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营销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营销团队管理》为模板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一些分析。

二、传统评价方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对比

课程评价体系就是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体系, 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等进行价值判断, 并寻求改进课程途径的一种活动的依据。传统评价方式即我们通常所接触的各种笔试, 它往往是通过一张期末试卷定乾坤, 试卷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量化考核, 且评价内容仅指向所要求掌握的学习目标中少数的一些目标, 把学生从学习活动中游离出来, 用分数来评价学生, 然后根据分数比较来划分等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第完全取决于课程学习结束时的一次测验, 且这种评价或考核通常是在人为特定设置的环境 (即考场) 中进行的。这种人为评价情境不仅脱离于实际工作情境甚远, 而且会对被评价者产生许多人为的压力, 从而使评价失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是在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 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以典型项目为载体。这种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术和态度的学习, 能够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2]。以此相对应的其教学评价也区别于传统的唯结果评价观, 强调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 其特点是:考核标准职业化, 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线, 以教学项目为考核单元, 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评主体多元化, 校内与企业评价相结合, 开放式、全程化动态考核。

三、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实例

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并使之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那就是课程评价应该成为好的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影响教师决策、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元素, 应被视为一个经过细致规划和系统实施的不间断的综合过程。在营销管理专业体系中, 《营销团队管理》课程起核心主导作用, 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专业营销团队管理理论基础和营销团队管理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营销团队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亦是我系营销管理专业此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通过专业定位与岗位 (群) 论证、岗位任务调研、典型任务梳理、行动领域归纳等一系列步骤开发出来的学习领域课程。它要以《营销管理职业基础》、《营销财务基础》、《经济数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也是进一步学习《营销管理综合事务处理》课程的基础, 平行课程还有《市场调查技术》。基于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设置了三个学习情境, 分别是情境一:一线销售人员 (直接面向顾客) 班组管理;情境二:相对独立型 (面向各级代理商) 营销团队管理;情境三:中高层专业互补型营销团队管理, 共计108学时。每个情境从营销团队的构建、团队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团队激励、团队培训、团队冲突管理等几大模块展开, 据此, 设计《营销团队管理》课程评价方案。

1. 考核标准职业化, 依据职业活动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考核项目。

依据营销管理专业的的职业标准, 通过对营销管理专业毕业生代表性工作任务和典型性工作任务的梳理, 总结出《营销团队管理》课程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营销团队成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和团队目标的实现等。我们依此来设定项目化教学标准, 在完成某个工作任务时, 制订一定的能力要求标准、知识要求标准和训练方式, 鉴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能力提高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评价。我们以情境一:一线销售人员 (直接面向顾客) 班组管理中的能力训练项目“销售人员岗位分析”为例, 说明其评价方式。 (见表一能力项目设计表)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依据能力目标的要求通过完整的小组调查问卷、岗位说明书的撰写、实习评价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以往的课程评估考核都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知识考试给学生一个等级或百分制分数。《营销团队管理》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表现, 把其所有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全过程的自我表现作为职业能力评估考核的依据, 最终成绩由传统的理论考试得分、过程中的项目操作分和企业兼职教师打分等几部分共同构成。传统的理论考试 (校内教师根据考试成绩给分) 只占总成绩的30%, 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各项目操作 (即前述的各情境项目训练考评分数) , 任课教师根据项目专业技能、操作成果、考勤、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来打分, 占总成绩40%, 其分值由学生自评+团队评价+教师评价共同组成 (见下页表二项目操作评分表) 。

通过这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就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考核主体多元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 教师角色由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评价和企业评价。在本课程实践中, 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各个项目的实操部分, 根据学生专业能力打分, 占总成绩30%。这样与前述的传统的理论考试, 过程中的项目评分等共同构成了学生的最终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 不以结果论英雄, 以行为过程为依据, 以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 它的构建能让学校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同时, 用人单位可以利用考核评价体系正确评价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从而科学地选择适合本单位的人才。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是在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特点是考核标准职业化, 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线, 以教学项目为考核单元, 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评主体多元化, 校内与企业评价相结合, 开放式、全程化动态考核。积极开展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水平, 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Z].2004

[2]姜大元.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山西:科学教育出版, 2010, (3) .

[3]李林锋.职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6) .

园长与课程管理 篇5

泰勒等人强调要区分两个层次的课程,即有意图的课程和实际运作的课程。他提醒人们要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定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整个课程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的阶段。课程管理是课程实施的保证,幼儿园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场地。园长对课程实施负有组织、安排、决策及监督等职责,园长在课程实施中的领导风格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2加强园长的课程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教师内在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有必要在各种专业活动中得以展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和决策被一致认为是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种途径。

园长的课程管理状况决定了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和决策的程度。呆板、机械的课程管理模式必定束缚教师的手脚,限制他们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我国没有让幼儿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与决策的传统,因而他们缺乏必要的专业自主权,这是造成他们专业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3.加强园长的课程管理可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目前,幼儿园开始重视学习的具体情境和课程本身对幼儿个体经验的`适应性,否则将难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客观上而言,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未必适合幼儿的学习。我国推行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相结合,其目的就是力图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如果把教师的课程实施过程理解为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过程,那么课程最终是否具有适应性将取决于教师能否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学习情境。

课程管理体系 篇6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师;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良好保障,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有效的课程管理,这样学生才能够养成自律自信的良好品质,要学会和其他学生进行和平共处,培养学生独立发表自己想法和见解的能力。

一、课程管理中学校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古板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老师害怕出现混乱,就会制订出条条框框的规则,让学生在规则中进行学习,虽然,学生按照规矩上课,整个教学流程会顺畅很多,但是,这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不能够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学习的个性受到了限制,出现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的现象。古板的教学思维让学生没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而教育的意义是不但要让学生有自律性,还要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管理形式放任自流

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管理模式,我们在开展课程管理的时候要让学生活起来。学生如果能够真正的活起来,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活跃是要有限度的,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活跃让课程管理看起来混乱,就会得不偿失。如果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就会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但是如果课程管理非常放松,让学生在进行思想表达到时候没有控制,这样他们不但得不到锻炼,还容易让学生自己的思维混乱。学生把探究性的讨论课当成了课堂闲聊课,灵活的教学方式就变成了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习的理由,创设的学习环境变成了学生进行放松的理由,这些都是因为老师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监管力度不够,所以会造成很多管理弊端。

二、开展有效课程管理的措施

1.老师的引导作用

老师是整个课程管理中的核心人物,在开展有效课程管理的时候,可以加大老师的引导作用,比如,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就容易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老师来进行适当的调节,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来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这样就能够架起小组讨论的管控力。老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和讨论形式以及讨论纪律进行检查,出现了问题就要和小组长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掌控力,因为课堂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有效的课堂掌控能力对于课程管理的意义重大。

2.开展个性化课程管理

我们在进行常规的课程管理时,同时要采取个性化课程管理措施,开展个性化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比如,开展音乐、体育等艺术类科目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抓住教育契机,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在进行美术课色彩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填充颜色,比如,草的颜色是绿的,但是有的学生就是把草的颜色涂成黄色,老师就会很好奇,学生解释说是因为秋天草的颜色就会变为黄色。还有就是学生会把草的颜色涂成红色,老师就很好奇为什么学生要把草的颜色涂成红色,学生说草代表生机,红色代表希望,其实学生对于颜色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要运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在开展文化课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如此,因为,文化课的学习趣味性本身就不是很大,所以,我们要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入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这样学生把学习到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在进行课堂管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秩序一定要有所保证,这样课程管理的方式会更加灵活。

在课程管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步提高,学习动力也会逐渐加强。在进行传统课程教学时,我们沿用的方法都比较原始,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沿用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时,要注意尺度的把握,不要过度放宽管理而导致课堂管理出现了混乱,还有就是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这样可以让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程管理的整体流程,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丁文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2]孙大兴.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2012(03).

[3]朱春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课程管理体系 篇7

基于这种情况, 我们本着节约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尊重学生选课自主权的原则, 从2 0 0 8年7月开始着手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经过两轮修改完善, 现已开发出贴近我校实际的, 高效、实用、数字化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

一、构建高效、实用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

由于系统的使用者是学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 因此要在操作上简单、易用, 无需添置额外的硬件与软件, 节约开发成本。经过论证, 我们最终选用容易开发且通用性高的A S P+A c c e s s组合进行系统开发。依据操作流程 (见下图) , 将系统设计为四部分:系统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班主任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可输入年级信息以及各班学生人数, 生成初始的学生账号;可以添加或删除学生账号、编辑学生信息、清除某位学生的选课信息;可以管理教师账号, 并能审核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可以对教师上传的校本课程教案等资料进行管理;可以将数据库进行备份和初始化。

教师模块。教师注册账号, 登录后能在自己的页面申报校本课程, 在课程未审核通过的状态下能编辑修改。课程审核通过后, 教师便可以上传课程资源, 还能查看选择自己课程的学生信息, 对他们的考勤、课堂表现和课程成绩进行评定。

学生模块。学生可使用教学处统一核配的账号与密码登录系统, 查看自己所在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 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 学生还可以查看自己所选课程的学习资料, 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考勤情况和课堂表现。

班主任模块。班主任可以随时查看本班学生的选课情况、考勤、课堂表现和成绩。

这样设计的优点非常明显。一是操作简单。由于系统界面友好、人性化, 教师通过该系统即可完成校本课程的申报, 并可以方便地修改、上传校本课程资源及对学生的考评。根据系统给出的操作提示, 学生能够快速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进行学习。管理者则可通过管理后台, 对课程、评价、教师和学生等信息进行管理和编辑。二是管理方便。借助选课管理系统, 管理者能够随时监控和了解学校整体的选课情况, 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修正。根据选课学生人数的多少, 管理者在后台对各课程能否开课进行审核。若课程不满足开课要求, 则将其设为“未审核”, 并通知各班学生重新选课。待所有学生完成选择后, 公布各课程的上课地点, 并开始开课。此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学生的信息,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在整个选课、开课的过程中, 无论是教学处, 还是开课教师或是学生, 都感到非常轻松, 不再忙乱, 管理起来十分方便。

二、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

1. 成立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为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并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学校还成立了由年级主任、主管校本课程的副校长以及教学处人员组成的校本课程审批小组,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各年级的具体情况以及校内外课程资源情况, 集体审议教师上传到系统的校本课程纲要, 并及时向开发课程的教师反馈审议意见。

2. 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我校实行了“1+1”的校本课程研学模式, 即每周课表上和课下都要有1学时的校本研学时间。这样, 每个学生每学期共有近3 0学时的校本研学时间。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控该模式, 我们要求高一教师每周备好2课时的校本课程教案, 课代表要填写校本课程的课堂记录, 学生每周都要填写课下校本课程记录本, 在下周上课前交给教师批阅备案。教师要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并把学生上交的记录本作为期末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3. 重视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

我校从2 0 0 1年起就要求所有教师具备“上好1门基础课, 开设1门~2门校本课程”的能力, 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课工作。每学期每位教师的授课量不应少于2 6个学时, 教案不应少于1 3个。为了激励教师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学校对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发放课酬, 把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管理, 作为评职、评优的重要条件, 并开展一系列评选活动, 如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

4. 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

我校对课程资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我校充分利用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所处C B D的地区优势, 借助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课程资源, 加大课程资源整合力度, 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教师潜力资源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在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 提高教师们开发的积极性, 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几年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 在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的同时, 也要注意群体潜力的整合, 从而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三是阶梯性教材整合。实现了教师自编教材、校内教材、学校间教材、地方教材的整合。

5. 摸索出责任细化的“走班制”管理方法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尝试,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责任细化的“走班制”管理方法。校级领导负责全校校本课程的制度建设和资源建设。教学管理处负责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逐一落实, 并据此进行校本课程师资的调配以及课时的安排, 督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年级组制定各自年级组的操作方案, 协助教学管理处安排教学场地。备课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等。班主任负责随时登录课程选课系统, 查看本班学生的考勤和课堂表现, 协助开课教师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任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 要指定课代表, 固定学生座位, 课下要及时在选课系统对学生的考勤和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三、开发出七大系列校本课程

有了校本课程平台, 我校校本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开发出了以延伸学生学科视野为中心的菜单式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以开发学生智力为中心的学科竞赛课程、以服务奥运为中心的小语种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中心的科技活动类课程、以经纶午间论坛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课程等七大类特色校本课程。以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为例, 其内容要求是强化各学科的知识, 特别是要进行学法指导。由各学科备课组和教学管理处负责组织实施。课程实施的形式是课程招标, 教师网上申报, 学生自由选课。目前已开发出北京文化、数学解题方法、英语听说和阅读、学生公司、历史人物解读、天空与宇宙、生活中的物理、趣味化学实验、生物奥秘、轻轻松松玩转计算机等校本课程。

许多学生通过参加“数学解题方法”、“新概念英语同步拓展”等课程的学习, 掌握了解题技巧, 数学和外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位学生将校本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 写出了关于雨水收集的小论文, 在市级科技小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物理组教师的指导下, 我校学生在市、区级物理竞赛中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近一两年来, 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了1 0 0多项国家级、市级、区级奖励。

课程管理体系 篇8

一、明确宗旨, 和乐教育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班额教学更是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和课程设置下大部分学生学得非常“累”。我们认为学校只有首先从课程设置上遵循了学生发展的共性规律, 关注他们存在的个性差异, 学生才能做到“乐学”、“善学”。

五和小学是一所开办于2013年的公办学校。处在全国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 该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课程改革该走什么路子、如何建立课程体系等, 是学校建校之初的关键问题。根据以上教育现实和我校的地域及人文特点, 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 和乐共进”的办学理念, 明确了以“和文化”建设为中心, 将“和谐治校”、“和善明德”、“和乐益智”、“和美健体”、“和睦相处”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中心思想, 办“和乐教育”的策略。

“和文化”是我国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核心, 其精髓是“和而不同”, 将其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正好顺应了儿童发展的规律, 兼顾了儿童发展的全面性与个体差异性。因此, 我校将“和而不同”作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观, 以“和文化”为引领, 吸收传统文化之精髓, 融合现代文明发展之成果, 围绕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等八大素养, 探索构建“和乐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但“和而不同”。

二、设定目标, 全面发展

我们办学的总目标是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深化课程改革, 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 丰富学生的生活, 涵养学生的性情, 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同时, 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来凸显办学特色, 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

1. 学校特色发展目标。

推进学校以“和文化”思想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 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特点鲜明的五和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创新校本课程建设,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 学生个性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 构建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增加学生的课程选择,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提升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等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发展个性特长,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具备现代素养与国际视野。

3.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 打造一支勤于钻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精于反思、勇于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 并且有较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教师队伍。让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学者型教师,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科学架构, 和乐体系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中, 国家和地方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全员教育, 虽然在主要课程知识的学习上有一定的系统性, 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且部分课程相互重叠, 内容设置也有欠妥当之处。故此我校在不背离国家和地方课程总目标的情况下, 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

我校计划将学校课程系统构建为三大领域, 即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 包含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课程和部分校本基础性课程, 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体现国家和地方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特色课程是为了彰显学校特色, 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拓宽学生知识面,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各种课程。隐性课程则主要是学校依据办学理念打造的人文“软”文化氛围和校园“硬”文化资源, 旨在让学生接受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

我校初步搭建的课程建构模型如下:

四、合理实施, 和而不同

根据课改精神, 我校将系统评估国家和地方课程对学生各类素养指标提升的影响力, 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 内容予以适当调整;另外结合我校办学理念、自身资源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一些课程, 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逐步形成我校“和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深圳市义务教育课程 (实验) 计划》进行部分调整, 并保障课程实施的效果。

1. 基础课程系统整合, 扎实推进。

在基础型课程教学实施中积极探索“和乐益智”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通过加强教材整合、分层教学实施、注重训练方式优化、强化实验教学改革、个别引领学生辅导、加强质量监控保障等措施, 保障基础型课程的扎实推进。加强课程的基础性, 精简共性的基础, 增加可选择的不同基础, 注重能力、方法和态度的基础, 使基础学习得以切实的落实, 以提高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效率, 夯实基础, 做到高效优质。

2. 特色课程因地制宜, 量身定制。

特色课程是彰显学校特色,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载体。特色型课程的建设要以学校特色文化为核心, 依托社会、家庭、学校等区域优势资源, 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 进行个性化定制。五和小学“和而不同”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和文化”, 学校特色型课程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分别是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区域特色课程、国际素养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

3. 隐性课程文化引领, “软硬”兼施。

隐性课程就是指校园文化课程, 校园文化对人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我校将着力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打造学校的“软硬文化”课程。精神文化将以“人文和谐”为主, 通过不断开发多种活动课程来推动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各个层面的和谐发展。学校创办初期将以“和衷共济”为旗帜团结各方力量共谋学校有序发展, 中期以“和气致祥”为向导协调各方关系促进学校高效发展, 后期以“和而不同”为目标引领学校和谐发展。我校倡导团结合作、文明有礼、和而不同的精神文化, 将通过不断的发展与沉淀培养全体师生的儒雅气质。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将以“环境和谐”为主, 凸现学校“和文化”建设特色。计划将整个校园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 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主要划分为:学校办学理念展示区、传统文化展示区、学生个性特长展示区, “和文化”主题活动区等功能区域。

4. 综合统筹以生为本, 分类实施。

“以生为本”、“和而不同”是我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 因此综合以上三类课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将自上而下的安排必修课程, 自下而上的筹设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学习的公共课程, 直接编排进学校课程总表全面实施;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的个性课程, 学校将会依据《五和小学学生兴趣与特长调查》的结果按年龄或学习水平层次组建丰富多彩的社团, 保障实施效果。

(1) 我校计划开设的必修类课程主要包括:

1语言与文化类课程:语文、英语、阅读与影视作品欣赏;

2生活与创新类课程: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创客实践活动 (将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创客中心课程整合) ;

3艺术类课程:音乐、民族器乐 (葫芦丝) 、美术、书法;

4体育与健康类课程:体育、篮球、武术、心理健康与自我防护、游戏与趣味活动;

5道德与修养类课程:公共道德与社会实践活动、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华十德、节日与主题实践活动、国际理解教育、一日行为常规与文明礼仪操;

6主题活动类课程:读书节、感恩节、科技节、体育节、合唱节、艺术节、节日主题活动、环保主题活动、安全应急与自我防护主题活动等。

(2) 我校计划开设的选修类课程主要包括:

1“和乐益智”类课程:文学欣赏与写作、英语口语与演讲、奥数、智力七巧板、动漫、机器人、环保制作、小小发明家、课本剧、我是主持人、游戏、影视欣赏、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跳棋、五子棋、军棋等。

2“和美健体”类课程:合唱、舞蹈、书法、水彩画、国画、色粉画、手工制作、民族器乐、管弦乐、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健美操、跆拳道、田径、跳绳、园艺、茶道等。

五、多元评价, 和谐成长

国家和地方基础性课程的评价主要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 有其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我校也会针对一些弊端调整评价方式。这里所要阐述的主要是校本特色课程的评价。我校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要从师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程度, 创造性地发挥学校办学育人的特色等方面, 对校本课程和学生发展进行评价。

对于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 我校遵循“四重”、“四性”原则。“四重”即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四性”是指过程性、激励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 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 评价学生的参与体会。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施展才能, 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校本课程的评价从微观上来看主要是为了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诊断问题与调整方向, 搭建平台张扬学生个性、展示学生风采;从宏观上来看要总体分析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判断学生综合素养是否得到显著提升, 我校将借助深圳市教育局与北师大联合打造的“阳光评价体系”专家组对学校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系统评测, 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力求学校“和乐”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保障学生和谐成长。

课程管理体系 篇9

所谓的 “短时学习”是指学校在早间学习时间或课堂时间, 实施5 分钟、10 分钟或20 分钟的短时间学习, 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 帮助学生取得短时高效的学习成果。

“短时学习” 的实施内容具体包括, 小学中实施的读书活动、计算、汉字练习等, 实施比例均超过全体小学的70%。 并且, 外语游戏、外语音声训练、英语单词练习等“短时学习”早已融入课堂时间。 围绕实施 “短时学习”的宗旨目标, 多数小学初中均表示:反复训练能够扎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早间学习开启全新一天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关于“短时学习”带来的具体成果与变化, 85.2%的小学表示, 学生们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73.5%的初中表示, 奠定了全新一天的良好学习状态。 当前, 多数中小学致力于“短时学习”的课题研究, 包括“短时学习”的有效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及教学用具的开发等。

课程管理体系 篇10

中职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课程目标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 作为职业教育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就业教育, 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因此, 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 首先应是“社会人”, 其次才是“职业人”[1]。作为“社会人”, 中职生必须具备高尚道德和发展潜力, 不但具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还应具有法制观念、诚信、公正、民主、爱心等基本公民素质。作为“职业人”, 中职生必须具备某一专业和相关专业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 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 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转岗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只有明确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才能跳出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 避免“技能为本”的职教误区。

2 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办学过程中, 根据办学形式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论证, 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专业课设置没有与当地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市场变化和制度调整挂钩, 学校闭门造车, 按传统模式组织教学, 导致不少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

(2) “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未能顾及学生的长远利益。目前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为初中毕业生, 他们年龄偏小, 职业兴趣、工作价值观、人生定位等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此时中职教育若要强行给其一个“职业定位”, 无异于拔苗助长[2]。另外, 过分强调就业教育, 必然导致重实践、轻理论现象, 如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 文化课有的开设, 有的甚至不开设。这样就无法做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知识面过窄, 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

(3) 将升学置于首要位置。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把升学置于主要位置, 把职业技能训练放在次要位置, 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4) 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未能跳出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间衔接性差, 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技能, 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据

按照传统观念, 中职教育属于技艺型教育, 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都应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 以是否具备某种岗位能力作为判定学生是否合格的量化标准, 且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场地设施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者已不可能终身只从事一种职业, 这就要求其必须掌握多种不同技能, 以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相应地, 使学生具有从事同类专业多个岗位工作能力成为现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与原来学生只具备单一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比,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呈现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

4 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要求

(1) 树立育人新理念, 提高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在“教育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3]上统一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 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多种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有一技之长的关系, 学生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学生阶段性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而且要注重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

(2) 坚持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并重的原则。中职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 就应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3) 坚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迁移, 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素质结构, 称之为综合职业能力。要在中职教育中实施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就要进行课程改革, 构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 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拓宽基础, 注重实践, 加强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特别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为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4) 坚持实践教学全程化。在设置课程时, 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构建与相应理论课程体系兼容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全过程、多轮次的模拟、仿真和全真实训、实践等形式,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分层实施, 逐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 根据技能和课程特点, 边传授、边实践, 让学生感知、认识和了解基本要点与操作技巧。

(5) 坚持课程设置开放化。课程设置不局限于专业本身, 应增加选修课,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其继续学习、胜任工作及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在课程类别上, 除学科课程、技能课程外, 还应开设兴趣课程和潜在课程等,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促进其个性发展。通过良好的校风学风、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潜在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 课程设置应灵活、开放,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5 基于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中职课程体系应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紧扣“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这几个标准, 以全面素质为核心,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技能训练为特色, 形成结构合理的模块化体系。其中包括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考核实践模块和德育模块, 这4个课程模块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3]。

(1) 文化基础模块:着眼于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 形成自主锻炼和自我调控意识, 从而全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为其以后继续学习和创业奠定基础。

(2) 专业基础模块:根据“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宗旨, 使学生扎实学习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该模块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对于选修部分,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 自主选择。该模块与专业考核实践模块组成的一体化专业模块体系, 在课程教学上无前后顺序, 应结合使用。

(3) 专业考核实践模块:该模块注重综合实训、考证、见习和顶岗实习。该模块设置立足强化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集实用性和灵活性于一体, 使中职教育更具社会性和发展性。

(4) 德育模块: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自主就业的创业精神, 同时进行职业人格教育。该模块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6 模块化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 当务之急是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 以提高教师动手操作能力。

(2) 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在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会议的同时, 让企业专家进入课堂, 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的某个项目, 共同探讨并形成一种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要制度化、经常化地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3) 确定灵活多样、注重学习过程考核的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评价要以技能考核为中心, 实行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 尽可能全面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除学习成绩外, 还应包括社会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文化素质等。

总之, 中职教育既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以学生职业生涯、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因此, 中职学校必须与时俱进,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摆脱当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滑坡所带来的考核尺度不统一、学籍管理不严肃的窘境, 从而实现其培养目标。

摘要: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中职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课程体系,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职,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门燕丽, 马君, 周志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47.

[2]王东.人力资源视角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限[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21.

[3]王清莲.确定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指导素质教育实践活动[A].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研究分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课程管理体系 篇11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面临产业以及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对经管类高校毕业生的要求逐渐增高,同时也为此类人才发展提供的机遇。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人员培养过程中不重视市场需求情况,进而导致很多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可见,探究经管类课程质量提高措施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分析经管类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角度来提出课程的完善措施,旨在强化教学经验交流,为优化经管类课程提供新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课程 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方法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变大,同时很多公司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形成强烈对比。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处于产业以及经济结构转型阶段,高校经管类课程的改革也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很多研究认为,采用质量管理方法对于开展经管类课程教学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该课程现状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构建方法。

一.经管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不符合现状。尽管各个高校选取的教材各不相同,多种多样,但是多数的教材都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情况,更多侧重西方国家的理论教学。而大部分此类教材都侧重西方理论的教学,很少涉及一些经典案例,更加谈不上分析我国的案例。除此之外,此类教材通常是反映编著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2.缺乏多样化教学。经管类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且理论性加强,需要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大部分教师都侧重讲解系统的西方理论,很多引导学生去实践,逐渐形成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地主体地位。

3.不利于实践。经管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发展贡献,服务于经济结构转型。与此同时,课程的内容往往来自于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与中文、英语等专业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经管类课程会涉及多种模型以及公式,因此很多教师都侧重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模型,但是忽视培养他们理解经济现象中的经管类知识,显然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形成严谨的思维。

二.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1.明确构建要素

明确构建要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分析服务结果的构建要素。通常情况下,结果从教学设备、课程时间安排、课程项目、教学环境等方面展开评估。随着网络课程发展,很多高校都积极采用,进而可很好弥补传统课堂的缺陷。现阶段,一些高校已经构建含有参考文献、西方教材、习题、课件、在线教师辅导等方面资源的网络课堂。另一方面分析服务过程的构建要素。通常情况下,过程来从教学流程、积极性、教师热情程度以及学识等方面展开评价。因此,高校可估计中青年教师积极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尤其是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规范各种课程的教学资源

高校应当要求教学不断完善课程中涉及到的教材、课件、案例等资源,而且鼓励教师间相互检查,待合格后才可发布到高校的虚拟课堂上。然而,要想做到这点,高校应当强化对教师培训,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而且定期检查教学资源质量情况,进而及时发展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高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到知名高校去经验交流,与校外学者探究经管类课程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提高意见。

3.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课程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课程管理规范的重要依据,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规范、约束作用,进而使得教学行为达到有章可循,从而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构建课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基础,而且需要高校的教师将其付诸行动。为此,高校应当在国家法律、高校制度等前提下,结合学生、高校以及经管类课堂现状等情况,制定符合经管类学生的质量控制体系。所构建的体系应当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的步骤、流程、目标等内容。其中,关键的环节是PDCA法应用,表1指的是PDCA法应用在经管类课程上的步骤以及具体内容。A指的是Action,对评估结果展开进一步处理,进而进一步强化对策,分析可能尚未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明确构建要素、规范各种课程的教学资源、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这三大措施着手完善经管类课程。

资助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3B421)。课题名称是:经济与管理类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运行监控及效果评估研究。

课程管理体系 篇12

一、课程管理中学校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古板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老师害怕出现混乱,就会制订出条条框框的规则,让学生在规则中进行学习,虽然,学生按照规矩上课,整个教学流程会顺畅很多,但是,这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不能够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学习的个性受到了限制,出现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的现象。古板的教学思维让学生没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而教育的意义是不但要让学生有自律性,还要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管理形式放任自流

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管理模式,我们在开展课程管理的时候要让学生活起来。学生如果能够真正的活起来,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活跃是要有限度的,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活跃让课程管理看起来混乱,就会得不偿失。如果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就会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但是如果课程管理非常放松,让学生在进行思想表达到时候没有控制,这样他们不但得不到锻炼,还容易让学生自己的思维混乱。学生把探究性的讨论课当成了课堂闲聊课,灵活的教学方式就变成了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习的理由,创设的学习环境变成了学生进行放松的理由,这些都是因为老师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监管力度不够,所以会造成很多管理弊端。

二、开展有效课程管理的措施

1.老师的引导作用

老师是整个课程管理中的核心人物,在开展有效课程管理的时候,可以加大老师的引导作用,比如,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就容易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老师来进行适当的调节,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来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这样就能够架起小组讨论的管控力。老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和讨论形式以及讨论纪律进行检查,出现了问题就要和小组长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掌控力,因为课堂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有效的课堂掌控能力对于课程管理的意义重大。

2.开展个性化课程管理

我们在进行常规的课程管理时,同时要采取个性化课程管理措施,开展个性化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比如,开展音乐、体育等艺术类科目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抓住教育契机,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在进行美术课色彩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填充颜色,比如,草的颜色是绿的,但是有的学生就是把草的颜色涂成黄色,老师就会很好奇,学生解释说是因为秋天草的颜色就会变为黄色。还有就是学生会把草的颜色涂成红色,老师就很好奇为什么学生要把草的颜色涂成红色,学生说草代表生机,红色代表希望,其实学生对于颜色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要运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在开展文化课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如此,因为,文化课的学习趣味性本身就不是很大,所以,我们要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入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这样学生把学习到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在进行课堂管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秩序一定要有所保证,这样课程管理的方式会更加灵活。

上一篇:东亚季风下一篇: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