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导论学习

2024-08-01

工商管理导论学习(精选4篇)

工商管理导论学习 篇1

摘要:《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众多后续课程的前导课程, 它是计算机主要专业课程的概述, 并担负着系统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受到授课内容多而学时数又少的限制, 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将所学知识很好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借助于现代移动终端设备, 将非正式学习引入到《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 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移动终端设备,《计算机导论》课程,非正式学习优势

1 概述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 主要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2015年7月23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4G网络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移动终端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这为非正式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非正式学习内涵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认为所谓“非正式学习”是相对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 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 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 如沙龙、读书、聚会、打球等。在非正式学习中, 学习者是学习中的主体, 学习是根据自己自身需要, 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偶然性的,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活动。大学是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的阶段, 大学期间课堂授课知识量大, 很多知识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消化理解, 因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非正式学习, 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或延伸学习。

3 基于移动终端《计算机导论》课程非正式学习的优势

3.1 学习资源多样化

移动终端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 例如电子书、教学课件、视频、移动教学平台等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更容易获取所需学习资源, 来进行非正式学习。《计算机导论》课程涉及了很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 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有些知识只能点到为止, 对于有些学生会感到意犹未尽, 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3.2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式, 随着无线网络校园的全覆盖加之移动终端灵巧方便携带的特性为非正式学习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在图书馆、食堂、寝室、操场任何课堂之外的时间和地点自由随意的进行学习。学习的最佳效果恰恰是在专注又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学习,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3 满足学生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

基于移动终端进行非正式学习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通过《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学习及早确定学习方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 在大学一年级及早确定专业的学习方向, 有计划有目的学习, 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达到一个较高的学习效率。

3.4 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实时解决学习困惑

在本门课程的非正式学习过程中,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在信息传递和交流方面的优势, 设置微信公众平台、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等类型的师生交流平台, 使学生可以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交流的快乐。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 弥补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造成的师生感情交流缺失,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使非正式学习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 从而促进本门课程的教学。

3.5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 学生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自由地选择合作学习的对象。把具有相同学习爱好和目标的同学联系起来, 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使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 借助于现代移动终端设备, 将非正式学习引入到《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 使课堂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完美结合, 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2]余胜泉, 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0)

[3]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三版) , 2005.

[4]柴阳丽.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2) .

[5]李娟.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7) .

工商管理导论学习 篇2

大千世界,材料无处不在。从食物到衣服,从建筑材料再到交通工具,材料的应用渗透于我们的衣食住行,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每一次的科技创新和进步都离开各类材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材料的创新也必将带领社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因此材料学科的发展尤为关键,对材料专业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也就显得意义非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利用材料和创新材料并将其应用到生活生产,由此推动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从充当货物流通硬货的金银铁,再到传播文明的纸张„„材料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令人由衷惊叹,也让一代又一代的材料人对材料学科衷心热爱。

通过几周以来的材料导论课,我逐渐加深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这个专业,并且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自豪。刘雪峰教授生动具体的课程让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金属材料在现在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全面取代钢铁材料,因此钢铁材料仍是经济进步、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钢铁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质量稳定,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回收率高。钢铁材料的应用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层建筑,大型载重桥梁,石油天然气管道,工业机械,精密仪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等,无不展示着钢铁的巨大作用。然而,传统钢铁在性能上存在着诸多缺憾,在应用上也很有限,人类社会对钢铁的加工使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创新开发具有各种良好性能,拥有具体应用领域的钢铁材料迫在眉睫。新型的钢铁材料必将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可持续多利用的材料。钢铁材料还需要不断的发展,我相信它发展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生物仿生材料可说是材料学科的“新贵”,它的应用能够直接保护人类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仿生材料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计算机成型,人工器官,组织工程以及相关的器件研制。当生物仿生材料被应用到医疗用途时,不仅要考虑到材料自身的性能是否符合医疗要求,还要考虑到材料与人体的排斥性和相容性。例如人造骨骼,就是以钛合金为原料制成,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越,耐热性优良,同时无毒,质量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以来最为理想的制作人造骨骼的金属材料。还有人造血管,心脏起搏器等等,都是生物仿生材料的杰出应用。生物仿生材料如此直接的造福于人类,它的开发研究当然的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和支持。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新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从而满足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抗腐蚀等一系列具体严格的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电效应,磁效应,光热效应等,实现某种具体的功能。比如广泛用作信息传递和储存的半导体材料,用于自动控制的光敏材料和热敏材料,国防上用于制造隐形飞机,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的隐身材料和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材料创新已经成为材料学科最有活力的领域,材料创新是体现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指标。新材料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正是由于它的广泛应用,使它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国家也对此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政策。这是对研究材料科学的人们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以上所提及的只不过是我有限的知识里面稍微有所了解的,见识之浅薄实在难以讲述材料学科的包罗万象,意义非凡。不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仅仅从上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便已经分明地表现出了材料学科应用范围之广,应用意义之多,研究前景之好。材料学科是当之无愧的“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学科今后还会受到更瞩目的关注。

我还了解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的核心是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参与SRTP本质上是参与研究性学习。参加这个项目,可以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看到学长学姐们参加SRTP项目,听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有所成就,获得市级乃至于国家级的奖项时,我对他们感到由衷的敬佩和羡慕。SRTP是一个相当好的科研实践项目,即使你最终并不能得到什么明确的研究成果,但是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是快乐的,这会是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或许参加项目时,你的专业知识欠缺,但是你会想着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认真分析整合,提出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这便是一个能力积累的过程。我对未来我的SRTP项目有了无限的憧憬。

众所周知,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可说是独领风骚,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拥有良好的名誉和影响。作为学院新的成员,新鲜的血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踏实的学习精神,优秀的创新精神,严谨的科研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学院需要有大师,也需要有合格的优秀的后起之秀。只有这样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才会永远大旗飘扬,中国的材料学科才会永远人才济济。有鉴于此,这对我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学习要求。刘雪峰教授的课程不仅丰富了我对材料学科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妥善解决问题,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在一次上课前,全班同学因为以讹传讹,都坚信本节课程有调整,所以未能按时上课,耽误了教学进程,刘雪峰教授称这是一次“教学事故”。最初的时候不以为然,觉得“教学事故”的程度过于严重,后来才明白这并不是如何夸大的严重的说辞。耽误一堂课程看似不大严重,实则反映出了同学们处理问题能力的欠缺和责任意识的欠缺。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假使有一位同学对“课程有调整,本节材料导论课不上”的说法产生怀疑,并向教授询问传言是否为真,那么这种低级的错误一定不会发生。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绝对不应该只是听信他人,当自己心怀疑虑的时候应该认真求证。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应当如此,假使以后我们成为了材料学科的研究者,实验研究时应当是如此。这是一种不人云亦云的优秀品质,是严谨求实的人生态度。

还有一次上课时教室没电,上课之前已经有多位同学早早到了教室,可是没有人发现教室没电,或者说已经发现了教室没电但是懒得去处理,就在座位上坐着等上课。这是我们同学们的错误。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应该自己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等着别人来解决。就像是学习上遇到了难题,应该自己解决;研究的课题遇到了问题,应该自己查找文献,多方求证;工作是遇到了问题,应该积极学习,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解决。教室没有电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找楼下相关的负责人员询问情况,一起处理,然后正常上课。教授对我们的批评恳切,是良师直言。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出现这种情况着实不该。

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心得 篇3

1 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意义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 高中生甚至是优秀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后, 常常因为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不明确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而迷茫、而放松自我约束, 不能很好地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过渡, 造成学习成绩滑坡和思想滑坡。初入大学校门, 许多新生对自己的专业的认知处在懵懵懂懂的状态, 只有少部分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做过一些调查研究, 而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及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知之甚少, 甚至是一无所知。这时的学生急需有经验的教师的引导。而专业导论课可以解除新生的这些疑惑。

专业导论课是面向新生开设的专业启蒙课程, 旨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就读的专业, 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 激发学习本专业的自豪感, 具有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多重作用。

1.1 对专业课学习有良好导向作用

在现实中, 很多同学不知道或不清楚他们的专业是关于什么的、有什么前景, 有的同学是通过调剂转专业过来的, 更不知道所学专业的情况, 专业导论课帮助他们解决了这类问题。根据教育学相关理论, 一般认为, 导论主要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 导论部分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程度。

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开在本专业所有专业课之前,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本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专业导论主要分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思想;向学生交待该专业的课程结构;提出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各类问题;展望该专业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就业前景。学习专业导论课后同学们反映, 专业导论课从理论上在专业方面给同学们很好的指导, 使他们在未接触专业前就对本专业有系统的认识, 在接触专业课时不至于感到突兀和困惑。总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好本专业。

1.2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知事物和探究知识的心理倾向, 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来源于需要。要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就必须想方设法使他们对专业知识产生需求感。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分支,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前沿学科, 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应先向学生讲明该知识在本学科、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可考虑联系身边的产品或企业, 或最新的新闻报道, 引导学生从管理专业的视角去分析和讨论问题, 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管理理论与知识对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与意义。其次, 在专业导论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把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学生大多关注专业方向发展的前沿领域, 实际上, 这种关注也是学习的潜在动力。如果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因势利导,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1.3 有利于学生今后专业的选择

由于大学生入学后基础课程多, 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知识, 这种状况甚至会延续到选择专业方向之时。在专业导论本课程开设前, 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 大多数信息来自于上一届同学或自己的直观理解, 而这些信息又通常是片面和零散的。因此, 专业导论课的开设, 在很大程度上可帮助学生选择专业。

在大学阶段, 大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从社会、从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导论课在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基本概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掌握大学学习方法的同时, 在专业导论教学过程中, 教师从学科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入剖析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大学生常见的或常常迷惑的问题, 启发和引导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为大学生度过一个目标明确、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开设专业导论课的心得

为使学生很快能够进人角色, 适应大学生活, 进一步了解专业内容、特点、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进一步了解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我院专业取得的成就和办学特色等内容。本院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专业导论》课, 共0.5个学分, 用2周的时间讲授 (8学时) 。新生进校的第一个学期, 接触最多的教师是基础课和班主任教师。唯一可以和专业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在《专业导论课》上。这门课程是新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授课教师全部由本专业业务水平高、思想品德好、熟悉教学规律、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该课在本院已开展两个学期,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体会。

2.1 正确安排授课内容

专业导论课是一门导论性质课程, 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 工商管理课程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课程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课程范围上有的呈现开设时间上的先后行关系, 有的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有的在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叠关系。因此, 其内容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专业背景和特点、相关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体系及相互关系、基本专业知识、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本科专业与研究生学科的对接关系等。

通过系统地介绍专业背景和特点、相关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可以帮助新生理顺大学四年中各个学期应实现的目标, 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课程体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学习主线。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部分主要目的是介绍专业对口行业的现状, 以及这些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条件和工作岗位性质等, 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有清楚认识,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进而促进学习的目的性、效率性和自主性。针对本科学习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 在考研深造部分让学生明确考研的方向, 继续学习的目标, 回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如何为考研做准备等问题。

2.2 采取讲座方式教学

专业导论不能流于形式, 流于形式的专业介绍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还会给他们心理新添消极的因素。学校要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充分, 不能只安排个别教师负责, 更不能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让学生无法理解到专业的性质, 以及专业对其个人职业生涯有何影响等。

本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采取讲座方式教学, 选择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 就其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学科发展概况、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等进行专题讲座, 该讲座更加具有针对性, 能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老师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该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 通过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 学生能够尽早对本科四年进行学习规划、尽早设定职业规划目标, 从而让同学尽快摆脱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迷茫。

2.3 迎合新生学习需求

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考取大学, 而一旦进入大学之后, 很多大学新生思想上容易放松, 失去学习动力。因此专业导论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介绍专业教学安排和大学学习方法。介绍教学安排使学生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有所了解, 有助于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介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大学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并不了解, 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许多专业术语、专业知识等内容, 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比较陌生。因此, 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导论课时, 要注重由高中知识向大学专业内容的逐步过渡, 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够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必要时, 还可以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2.4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 难免在心智上还不够成熟, 他们对某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有时并不是经过理性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而是望文生义, 往往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教学不只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传授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更应是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对学习专业的需要, 从而引起学生学好专业的积极态度。

在专业导论课上,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处理情感。比如, 精彩的导入语, 只要两三句话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使之较快进入课堂角色, 激发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专业教师在课后也应尽量走近学生, 主动地去寻求共同语言, 与他们成为朋友, 这对教学有很大帮助。例如, 利用电子邮件等手段进行个别交流。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的情感不同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以至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学生在感受到老师诚挚的爱时, 便会心情愉悦, 对前途有信心。反之, 讽刺、训斥, 都会导致学生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人生, 甚至会自暴自弃。所以, 只有达到师生的情感交流, 才会教学相长。

3 结束语

专业导论课由于其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的特殊性, 因而在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均存在其特殊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导论课的潜在价值和意义, 应结合专业新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 利用教师的精神力量和知识来感召学生, 上好、上活这门课, 使之成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育方法, 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导论课课题的研究与开发, 以使之能够给大一新生们更有价值的指导, 使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和更有收获。

摘要:大一新生常常因为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不明确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而迷茫, 造成学习成绩和思想滑坡。针对大学新生的这种常见现象, 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产生兴趣。本文就开设专业导论课谈及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专业导论,工商管理,大一新生

参考文献

[1]杨善林, 潘轶山.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8) :1-3.

[2]杨芳, 李福英, 袁园, 郭白玉, 罗玄.管理变革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12) :104-106.

导论课学习论文 篇4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最后的20年里,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持续发展,通信产业也成长为一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军事、工作、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现代通信网。从当前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手机用户等在全球位列前茅,且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通信产业市场。我国不惜重金投资通信领域以促进通信产业的发展,通信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当前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通信工程专业一直作为热门专业,在人们中间也一直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尤其在学生当中倍受青睐。

信息通信产业具有需求广、能耗低、创新强、带动大等特点,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人们很有必要了解通信工程专业及其产业背景,借此机会,我们受老师启发,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之后,做了通信及其产业的相关研究,此论文主要包括通信工程的一些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及通信工程产业的背景,能加深我们对自己本专业的了解,对通信的前景展望。

关键字:研究方向,社会地位,历史与现状,本校专业特点,专业学习,职业规划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描述及其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

通信工程(也作 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沿、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通信与通信技术、通信与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通信工程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 1)

光纤通信与光器件研究,2)图像通信,3)数字图象处理与流媒体制作,4)计算机网络通信,5)网络与信息安全,6)卫星通信,7)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8)现代信号处理技术与应用,9)语音处理与语音合成,10)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11)微波射频电路设计,12)毫米波与天线技术,13)嵌入式系统,14)IT项目管理,15)系统及软件的可靠性等。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信技术中的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特网已成为全球信息传输的崭新平台,并以此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的愿望。

概括的讲,通信即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处理、分析、传递、交换和利用信息。从古代的烽火台、信使到今天电子通信中的模拟时代、数字时代,从蜂窝电话到GSM手机到如今蓬勃发展的3G通信,通行工程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信息科学中。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其三大支柱。

通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新一代高水平的通信设备,如程控交换机,路由器等交换设备的诞生。以及人们对新的便捷的通信手段的追求,大大的促进了现代通信事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世界通信发展史

19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沃森在波士顿研究多工电报机,它们分别在两个屋子联合试验时,沃森看管的一台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突然被粘在磁铁上。沃森把粘住的弹簧拉开,这时贝尔发现另一个屋子里的电报机上的弹簧开始颤动起来并发出声音。正是这一振动产生的波动电流沿着导线传到另一屋子里。贝尔由此得到启发,他想,假如对铁片讲话,声音就会引起铁片的振动,在铁片后面放有绕着导线的磁铁,铁片振动时,就会在导线中产生大小变化的电流,这样一方的话音就会传到另一方去。这天他们便一起制作了新的电话机。1875年6月3日,他们用这个装置进行了发声试验。1876年3月10日,贝尔用他发明的装置,第一次发送了完整的话:watson,come here 1877年在波士顿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电话线路。美国的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于1877年发明了炭精送话器,电话机的通话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如果仅有电话机,还只能满足两个人之间的通话,而且无法与第三个人之间进行通话。将多个用户连接起来进行通话,不仅需要连线非常多而导致造价极高,而且两个用户进行通话时,所连接的其他用户无法进行隔离。要解决这个问题,交换机产生了。第一台交换机于1878年安装在美国,当时共有21个用户。这种交换机依靠接线员为用户接线。

美国的阿尔蒙史瑞乔于1891年发明了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系统。史瑞乔又于1896年发明了旋转式拨号盘,它使用户可以在直接通过拨打电话号码进行呼叫。

1897年马可尼用实验证明了运动中的无线通信的可应用性。最初的移动通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军队和政府部门,特点是工作频率较低,工作在短波频段。历史上,移动通信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要求使得通信技术及其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战争结束后,很快推出了第一种大区制的公众移动电话服务。从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完成了从专用网到公众移动网的过渡,采用人工接续的方式解决了移动电话系统与公用市话网之间的接续问题。但这时的通信网的容量较小。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主要是改进和完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直接拨号、自动选择无线信道等,同时自动接入公用电话网的问题。但由于相关设备以及无线资源的制约,当时整个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后来情况有了可喜的变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解决了困扰移动通信的终端小型化和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移动通信系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大区制的移动通信系统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无法满足服务要求。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提出了小区制的蜂窝式硬碟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在1978年,发明了AMPS(Advance Mobile Phone Service)系统,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他结合频率复用技术,可以在整个服务覆盖区域内实现自动接入公用电话网,与以前系统相比具有更大的容量了更好的话音质量,蜂窝化的系统设计方案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大容量要求和频谱资源受限的矛盾。这就是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双工的FDMA模拟通信系统。

尽管模拟蜂窝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业暴露出一些问题;频谱效率较低,有限的频谱资源和无限的用户容量的矛盾十分突出;业务种类比较单一,只有话音业务;模拟系统存在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模拟系统保密性较差。最主要的因素是容量和日益增长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模拟系统的发展存在着压力。近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低速话音编码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1992年以TDMA为基础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DAMPS等)相继投入使用。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叫FDMA蜂窝系统有许多优势:频谱效率高,系统容量大,保密性能好,话音质量好等。

在这之前美国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都是走在世界前列,其中MOTORALA、AT&T更是当时的移动通信界的巨人;1991年7月由欧洲发明的多址接入方式为TDMA的GSM数字蜂窝系统开始投入商用,由于拥有更大的容量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很快GSM网就遍布欧洲;欧洲的爱立信、诺基亚等凭借GSM的优异表现成为新的移动通信界的巨人与美国的摩托罗拉并驾齐驱。

目前世界移动通信界的格局表现为欧洲和北美两强对峙,他们掌握着大部分的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和市场份额。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只能提供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的服务。为了满足更多高速率的业务以及更高频谱效率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各大网络之间的不兼容性,一个世界性的标准——未来公用陆地移动电话通信系统应运而生,1995年又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IMT-2000支持的网络被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他将支持速率高达2Mbit/s的业务。欧洲提出了WCDMA,北美提出了cdma20000标准,中国提出了TD-SCDMA标准。

2.中国通信发展史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1987年11月,中国首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在广州投入商用,爱立信为供应商,在网用户150人。网络总投资为3730万元,其中引进设备900万美元。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代移动电话。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引入竞争、促进发展也成为放在电信改革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1993)178号文件,同意组建中国联通公司。从此,电信业进入了引进竞争、打破垄断的全新阶段。1994年7月19日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国有大型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立。

◆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 1995年7月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

◆ 1996年 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 1997年10 月22日、23日 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

◆ 1999年4月底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 1999年7月22日0时 “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

◆ 2000年4月20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 2000年6月21、22日中国联通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升指数股。

◆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宣布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 2001年2月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与此同时,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 2001年10月13日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率先在浦江两岸的中心城区,构筑了cdma-1X高速移动通信试验网,并在召开的技术推介会上展示了初步的应用。◆ 2001年11月14日中国联通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电信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

◆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 2001年12月22日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建成。

◆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 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开通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 2002年1月8日中国网通集团北京通信控股的北京正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成为继中国移动、电信、网通、联通、铁通和卫通6大运营商外,国内第7家获信息产业部发牌的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

◆ 2002年3月5日 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 2002年3月7日中国联通A股上市计划顺利获得国务院审批,旨在为CDMA项目筹集资金。

◆ 2002年4月8日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正式运行。

◆ 2002年5月15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正式挂牌。

新组建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由原中国电信南方21省区市的电信公司组成;新组建的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是由原中国电信北方10省区市电信公司和原中国网通公司、中国吉通公司组成。

◆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 2002年5月17日 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 2002年10月1日 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三、本校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与要求

中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起源于长沙铁道学院,于1991年开始筹备,1992年建立,1994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教学科研人才齐备、教学实验条件相对完整、教学科研管理规范、具有鲜明特色的宽口径专业。2007年成为中南大学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毕业生具有信息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应用、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信息产业部门和其它部门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掌握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传输、交换、网络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设计开发能力。

2、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3、计算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

4、了解通信技术发展动态、学习通信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

5、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6、创新意识、国际意识和创新能力。

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博士3人;中青年教师硕士学位占90%,在读博士生5人。学术梯队基本形成。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以教学质量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围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抓好专业建设。通信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学科,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针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依据通信工程专业知识更新周期急剧缩短、相关产业发展变化快的时代特征,建立“厚基础、宽口径、分类培养”的新模式,在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前提下,以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主线,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模块整合体系,构建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同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考虑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专业选修课上突出多条主线,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使毕业生能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和可持续发展性。

四、自己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习优势与疑问

首先,选择这个专业是基于两个标准:一是我对通信工程这个专业的信心,我看好通信工程的发展,相信在几年后通信产业在信息社会中的支柱地位不但不会缩减,反而会继续增加,其必将再次掀起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而是基于我对通信工程的一点兴趣,虽然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但是至少我不排斥通信工程这个专业。正如上导论课的老师讲的,我们现在还没有深入到专业的学习当中,当然无法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有当我们进入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之中,用心发掘,就会找出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总的来说,我对我在中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习充满信心,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优势。

至于对这个专业的疑问,我想我现在知道的关于这个专业的一些东西只是皮毛而已,现在有的一些小疑问会随着我更深入的学习慢慢消失,到时候我再产生的疑问,才是真正的疑问,那是我会虚心和老师交流讨论,解决自己不懂的地方。

五、自己的学习规划与职业规划

说到学习规划,我觉得上导论课的老师说的很正确,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非常艰苦的专业,我们选择了它就等于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这个专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发展更新特别快,所以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得通过书本,网络及其他各种渠道时刻关注通信产业的发展动态,做到与时俱进。

上一篇:施肥处理下一篇:660MW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