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精选12篇)
电气技术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其中, 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主要包括强电设备和弱电设备的设计安装。本文主要介绍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并针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供同行参考。
近年来, 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家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 电气工程是决定建筑物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 其施工质量好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建筑行业要引起重视, 不断改进电气施工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 提高施工进度, 优化施工质量。
1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电气工程的电线管道铺设
对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来说, 电线管道的敷设是最先要做的工程, 也是决定整个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施工步骤。在进行电线管道的敷设之前, 要对敷设的电缆的型号、规格等进行严格检查, 确保电缆符合施工要求。当然, 还要经过严格的绝缘测试, 确保安全后才能进行电缆的敷设。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 要遵循电缆线由上而下的安装原则, 另外, 电缆要尽量避免交叉的情况, 这样利于电缆的固定, 电缆安装完成后也有利于维护。电缆的安装层数依据建筑物的要求而定, 一般来说, 普通支架安装一层就足够, 而对于桥架这种对用电要求高的建筑物, 电缆则需要铺设三层以上。电缆安装完成后, 应该在电缆位置和接头位置设立醒目的标志, 这主要是基于安全考虑。总之, 电缆的敷设是一项要求极高的安装工作, 除了安装的电缆质量要符合国家的要求之外, 对安装人员在专业素质也有较高要求, 安装工作要一气呵成, 禁止将电缆暴露在空气中, 这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开关和插座安装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 电缆铺设完成后, 整个电气安装的基础工程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是各个用电设备的安装, 比如插座、开关的安装。由于插座、开关在安装完成后直接由用户使用, 因此, 在确保插座、开关安装完成后的安全使用外, 还要考虑美观性。开关、插座的具体安装步骤是先将导线从线盒内引出来, 与开关、插座做好连接, 连接完成后, 要做好固定工作。一般来说, 开关和插座都有配套的螺丝, 只需要将配套的螺丝拧紧即可。在安装的过程中, 由于开关盒插座会比较多, 电线会相对复杂, 要找准每一个开关所对应的电线进行连接工作, 尽量少出现电线交叉的情况, 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带来困扰。安装完成后, 要确保每一个开关、插座的保护盖板已经盖好, 安装位置平整, 总之, 既要保证安全又要确保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安装配电箱
配电箱将会连接整个建筑物的用电设备的电线, 一旦配电箱出现问题, 将使得某些用电设备甚至全部用电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因此, 一定要确保用电箱的合理安装。在安装时, 必须确保配电箱的底部和地面的距离符合设计施工具体规范的要求, 这涉及用户的用电安全问题, 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安装用电箱时, 需要接入很多电线, 所有电线的一端需要剥削才能接入用电箱, 剥削导线时要避免损坏导线, 若不小心造成电线损坏要及时进行更换, 切忌以次充好。电线接入后, 要将导线压头认真固定, 防止电线使用一段时间后脱落引发安全事故。若进行压线孔的连接时, 将多股导线通过涮压锡后, 再利用顶丝进行压接, 避免发生剪断导线股数现象。用电箱安装完成后, 上面要标明各线路和各回路的名称, 方便用户的使用, 同时, 也为日后的维修省了不少麻烦。
2 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质量控制措施
做好电线的防雷措施
在电气安装工程中, 防雷措施是必要的, 一旦防雷措施做得不好, 容易造成触电事故。一旦事故发生, 将会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一定要杜绝这种情况出现。现在常用的避雷措施是在建筑物的顶楼安装天线, 安装天线时, 要将天线装置建筑物顶部, 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而且连接点一定不要少于两处, 只有做好充分的接地措施, 才能确保天线在雷雨天气时起到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安装位置选择也直观重要, 要确保避雷针与天线避雷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
做好各用电设备的接地工作
另外, 建筑物的内的用电设备要做好接地工作, 分为防雷接地、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三种。施工人员要根据建筑物的电路安装情况做好的相应的接地工作, 像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等设备必须有重复接地, 确保用电安全。另外, 金属、电缆等也要做好接地工作, 具体操作就是把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而且, 不同的接地线要根据需要设立一定的安全接地距离。接地工作是电气安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施工步骤, 其直接涉及整个建筑物的用电安全, 因此, 施工人员在进行接地施工时, 一定要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一般来说,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组成是较复杂的, 施工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确保上岗工人获得国家颁发的相关上岗许可证后才能正式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 像各种灯具、电线以及各种用电设备, 要对它们的规格、型号进行严格检查, 确保每一样施工才材料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后才能进行使用。另外, 在进行电线的架设、设备的调试等工作时, 一定要做好绝缘处理和断电处理, 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 加强电气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
一般来说,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之前, 施工单位会请专门的设计师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勘察, 设计师会针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图纸。施工单位在拿到施工图纸后, 不要进行盲目施工, 要对图纸进行仔细审核, 确保图纸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开始施工, 若在审核中发现问题, 不能擅自修改图纸, 要及时与设计师进行沟通, 图纸确认无误后, 要督促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严格检查电气材料的质量
在电气施工中电气材料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要加强对电气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要从采购做起, 要确保材料供应商持有国家相关认证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后才能购买。电气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 要再次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确认所有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予以舍弃。当然, 还要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 避免因为自然灾害或者认为破坏导致材料的质量受损, 影响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
提高电气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单位要不断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行强化, 不仅要让施工人员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 还要让他们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有助于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可以与培训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还要定期组织思想教育活动, 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对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这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电线管道的敷设、插座开关的安装以及防雷接地的安装等几个方面。另外,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中, 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 不断提高施工技术, 同时要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电气技术 篇2
People family: the han nationality date of birth: on March 28,
Telephone number: marriage status:
Body high: 168 cm body weight: 56 kg
Education experience
Graduate school: liaon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calendar: bachelor degree
Professional name: electrical automat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graduation year: 2010
Work experience: four years the highest title:
Job objective
Position properties: the whole job
Job category: energy/power/electric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mechanical/mould
other
Position title: technicians, engineers,
Work areas: fujian - fuzhou city;
Salary: 3000-4000 yuan/month can be negotiated; Does not need to provide housing
Starting time: may at any time to work
Skill expertise
Language: English;
Computer level: the national associate constructor car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riving license C1 card
Work experience
Company: xiamen cernet special electronic co., LTD
Time range: in September 2009
The company properties: private/private company
Subordinate industry: electronics,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电气失火自动保护技术 篇3
【关键词】电气;火灾;保护;技术
近年来,我国发生电气火灾高居火灾事故总数的首位,约占总数的30%左右,在电气火灾中,电气短路引起的火灾事故又占一半以上。电气短路一般有两类:一是带电导体(相线和中性线)间的短路,由导体间直接接触,如相与相之间、相与N线之间短路,短路点往往被高温熔焊的金属短路,称为金属性短路;另一是带电导体对地的短路,大都是以电弧为通路的电弧性短路。
1.电气失火的特点
过去普遍认为,电气间短路引起的火灾大多由带电导体间的短路所造成,由于短路电流大,可用带短路保护的断路器和熔断器来防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大多数的短路火灾是由接地短路故障产生的电弧或电火花所引起。前者短路电流以千安计,金属线芯产生高温以至炽热,绝缘被剧烈氧化而自燃,火灾危险甚大,但金属性短路产生的大短路电流,能使断路器瞬时动作切断电源,火灾往往得以避免。后者因短路电流受阻抗影响,电弧长时间延续,而电弧引起的局部温度可高达3000—4000℃,很容易烤燃附近可燃物质引起火灾,又由于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流较小,不足以使一般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所以电弧性短路引起火灾危险远大于金属性短路。
在接地故障回路全为金属导体的TN-C-S系统,其导电性能不良失去接地保护并不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故工作中不易发现。但一旦发生接地故障,由于短路电流小,不能使断路器动作,而导致上述电弧性短路的发生。至于TT系统,其接地故障回路内串有电源的接地保护和设备外壳的接地保护,两个接地电阻造成回路本身的阻抗就很大,更易发生电弧性短路。由上可知,接地故障的回路阻抗大,使它易以电弧短路的形式出现,这也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容易导致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力线路受机械损伤而发生短路,如当导线与金属管道构件接触而无套管保护时,长期磨擦使绝缘损坏,这种短路多为单相接地故障造成,易发生电弧性短路。
当线路因过负荷使绝缘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绝缘老化加速使绝缘水平降至规定值以下,如果没有外因触发,短路一般还不会发生。如果有外因触发,如雷电引起的瞬态过电压、邻近大功率设备的操作过电压以及变电所高电压侧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等,则在此大幅值过电压冲击下,老化的绝缘将被击穿而弧光短路。
2.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
一般的低压断路器主要针对电力线路和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因此其额定动作电流较大,而接地故障引起的接地短路电流较小,一般不足以使断路器动作跳闸,因此低压断路器不能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而只有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在过电流断路器不动作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切断故障电路,防止电气火灾。
应用剩余电流断路器来防止电气火灾,必须正确选择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要防止故障电流引起火灾,必须在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500mA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或装设绝缘监察装置,在绝缘故障时发出警报。
采用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500mA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可以在出现引燃火灾所需的能量前,就发出警报或断开电路排除故障。为防止电弧性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在线路上装用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是一项重要的防火灾措施。其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对建筑物的电弧性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进行防范。为切断建筑物内的电弧性大多接地故障,在电源进线端也应装用剩余电流断路器。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了每幢住宅楼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带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明确规定。因多数用户不懂得用电安全知识,又无专业电工进行维护管理,住宅电气火灾发生较多。据近年统计,我国住宅电气火灾占电气火灾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这一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线处安装带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剩余电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低压断路器,不仅可以保护线路、保护设备,而且还可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
3.电气自动保护设备
3.1正确应用防电气火灾的断路器
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是在现行普通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基础上,配置一个具有与外界温度呈同步单调变化的感温元件——热敏电阻。断路器内部有相应的电子电路相配合,当外界环境温度异常升高,超过了一定正常温度值后(这个温度值范围定义为额定动作温度),电子线路自动驱动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的主触头脱扣器,将断路器负载侧线路分断,防止负载侧的线路和设备发生电气火灾,并造成进一步的短路事故发生。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在规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以下,不论时间多长,都不会导致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动作,即为额定不动作温度。额定不动作温度,保证了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不致因正常环境温度升高或意外热源的偶然影响而产生误动作,确保其工作的可靠性。
由此可知,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要达到对火灾作出正确的反应,最主要的是在安装时,要保证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上的热敏元件,即火灾感测探头,能直接感测到需要进行监测空间的温度变化。探头正前方不得有影响温度直接对其进行辐射传递的物体。如果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安装在照明箱内,而被监测区域的温度变化,不能被断路器上的火灾感温探头直接监测到,则达不到实现火灾自动保护的作用。
3.2防电气火灾断路器主要功能
普通断路器功能。正常用电时,对受控线路进行人工闭合和分断电源操作。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当断路器所在位置(分体型为被探头监测位置)一旦发生火灾,环境温度异常升高,该断路器的感温探头在感测到所处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整定温度后,自动将受控线路电源切断,防止火灾扩大范围,并为灭火行动提供电气方面的安全保障,防止灭火人员发生电击后的二次伤害事故。
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所控制的线路负荷超过额定值,发生超载时,断路器将适时自动分断,切断受控线路的电流。防止因其发热而引起线路火灾。
短路保护功能。当电气火灾自动保护断路器所控制的线路发生意外短路事故,该断路器将在0.2s时间内分断,切断受控线路的电源,防止短路事故引发火灾事故。
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当受控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绝缘损坏,产生对地故障或有人员发生单相电击事故(注:相间漏电和电击不能保护)时,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自动切断受控线路电源,避免对人身生命造成危害,并防止此类剩余电流引起电气火灾的可能性。
3.3适用场所
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根据其使用类别、使用方式、所控制线路的相数以及被控制对象、性质分别按如下情况进行分类。
(1)按使用类别分:按使用类别可分为家用及类似场所和工业及类似场所两大类。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额定电流≤63A,代号为B。适用于家庭住宅、办公室及类似场所。
工业及类似场所;额定电流≤630A,代号为M。
适用于工厂、商场等用电量较大的场所。
(2)按极数分:家用型有:1P+N、2P、3P、3P+N、4P,代号为直接按此标注。分别用于单相、三相和三极四线电路中。工业用型有2300(2P)3300(3P)3N300(3P+N)4300(4P),代号为直接按此标注。分别用于单相、三相和三极四线电路中。
电气技术 篇4
1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以及特点分析
(1)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简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在现代建筑物项目施工中, 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从而可能诱发一定的质量隐患。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 首先要能够做好工程质量的预防相关工作, 并监督具体的施工状况, 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都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1]低压电气安装工作较为复杂、工程较长,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 尤其是工程工种较为复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对其进行控制以及防范。所以, 在实际施工之前, 需要做好管线铺设、接地网等相关工作, 然后再实施焊接, 从而实现整个电气安装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在完成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之后, 需要开展设备试机的工作, 保证调试过程要能够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 完成工程整体施工之后还要进行系统达到调试, 并由专业部门加以验收以及监测, 保证低压电气安装工作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土建以及工程质量验收等工作时, 需要能够协调不同的工种共同完成, 这一工作也是建筑电气低压电气安装质量控制的一个难点。
(2)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特征分析。因为低压电气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所有工程施工环节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质量隐患, 所以, 要能够做好预防等工作, 并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从而保证工程安装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都达到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作进度较长、工种较多, 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其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涉及面较广、施工复杂等特征。
2 做好低压电气工程的调试工作
完成建筑工程抵押电气安装之后, 需要能够调试低压电气系统所具有的使用性能, 进行这一调试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电气工程所有的元器件都能够达到标准的运行要求, 并且对低压电气的运转状况加以测试。主要表现包括配电设备的运行电压以及电流等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电动机通电之后的运转状况, 具体的运行测试时间需要控制在2h之间。[2]在空载状况下需要对交流电动机进行两次测试, 控制测试间隔时间为5min之上, 还要能够将电动机的温度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进行空载测试时, 需要能够对电压、电流、温度等几个参数加以记录, 然后按照相关的规定的以及标准来判断其电气安装工作是否合格。
3 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技术分析
(1) 配电盘安装。电箱、电柜以及配电盘的安装过程需要遵循以下相关事项要求, 首先施工人员在安装电箱、电柜以及配电盘时, 需要能够准确定位其具体的安装位置, 还要能够保证内部线路能够达到正确的连接要求, 让电力设备能够实现安全有效的运行。在对电箱、电柜以及配电盘进行制作时, 要能够选择不可燃烧的材料, 并且能够保证各类参数都处在标准的范围之内, 还要能够实现牢固安装的要求。箱内所有元件的分布都需要按照图纸的具体结构来进行分布, 并且对不同相序之间的划分加以严格控制, 按照图纸的要求来对线路界面加以操作。[3]电箱、电柜以及配电盘的金属框架、基础型钢时要能够保证接地的准确性, 并设置可以开启的门, 框架以及门的接地端之间需要能够使用裸铜线加以连接, 并且配置点击保护设备, 还要能够让电箱、电柜以及配电盘内部的线路需要达到整齐、无交接无序的现象, 保证导线之间实现紧密连接, 不出现任何伤芯线、断股的现象。
(2) 管线预埋安装。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过程中需要能够控制好管线的焊接以及预埋质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各不相同, 从而容易诱发漏埋、错埋以及没有按照施工规范以及图纸要求来进行等现象。[4]管件预埋的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能够引导现场施工人员认真核对预埋件敷设的数量、部位以及规格型号等, 并且检查钢管的管口处理、防腐以及焊接等;其次, 要能够观察管间的弯曲度、连接、弯曲半径、过线盒、连接盒是否满足具体的规范要求;再者, 还要能够对接地装置、设备基础以及接地网的具体施工质量加以检查, 测量接地网的具体接地电阻, 对于任何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相关部位需要能够通过接地极数的增加或者其他措施加以补救。
(3) 接地装置安装。在进行防雷接地干线埋设时, 需要能够保证经过人行通道埋地的深度超过1m, 并且需要在管道上方进行沥青敷设。控制接地模块顶面的埋地深度需要能够超过0.6m、接地模块的间距需要超过模块长度的5倍左右, 基坑埋设则一般需要控制为模块尺寸的1.4倍左右, 并且在开挖深度要求之内对相关指标加以记录。需要能够让接地模块保持在垂直或者水平的位置, 并且诶能够对不同上层之间的接触距离加以把握, 并集中处理接地模块的所有引线, 利用干线来把接地模块进行环路焊接, 并且需要保证接地模块和干线的材质能够实现焊接点的一致性。[5]在开展暗敷工作时, 需要能够在抹灰层内部的引下线进行固定装置;明敷操作则需要控制引下线不出现弯曲的现象, 尽可能实现放置的平整性, 还需要使用油漆来涂刷支架的具体焊接位置, 做好相关防腐工作。
(4) 协调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工作。在安装低压电气之前, 需要能够首先协调不同专业的施工顺序, 并对不同施工的重要性加以权衡, 从而对不同施工工种的进度进行科学有效地安排, 例如在协调给排水施工、土建与建筑工程抵押电气施工相关关系时, 需要能够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来开展。[6]首先, 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会对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所以, 在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协调时, 需要能够对主次性进行把握;其次, 在协调低压电气安装和给排水工程施工时, 需要能够对两个不同工种的施工图纸加以研究和对比, 因为这两个不同工种的施工图纸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当给排水管道和电气安装线路管道出现冲突时, 需要能够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管道安装, 并且确定具体的安装顺序。
(5) 做好低压电气安装质量控制工作。低压电气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施工人员质量控制, 要能够让工作人员熟悉施工图纸, 在施工现场出现任何问题之后需要立刻进行纠正。电气工程系统的设备大都较为先进、管线相对繁琐, 因此, 在进行阶段性施工之前需要能做好校图以及审工作, 并且对修改通知单进行系统的管理, 只有做好电气安装质量控制工作, 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实现正确性、安全性运行。
4 结语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扮演着相对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能够控制工程质量, 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总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并且与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直接的关系。[7]所以, 在进行建筑电气低压电气安装工作时, 需要能够重视工程质量的管理, 并且选择合适有效的安装方法和安装技能, 切实做好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以及监督工作, 从而实现低压电气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性能能够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李久军.浅谈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0∶173.
[2]王国宁.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2∶219.
[3]史颖哲.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0∶54.
[4]潘宏, 张友田.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J].陕西建筑, 2011, 11∶37-39.
[5]倪金荣.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1∶292.
电气技术论文 篇5
论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
摘要:智能建筑是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多媒体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发展的结晶。综合性强,涉及专业的领域更广,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充分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谐波、电磁干扰、等电位。
关键词:电气技术 智能 建筑
1、前言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和微电设备较多,这些弱电系统的设备耐受电压较低,如电子设备耐受电压为5V,微电子设备耐受电压只有1.5V,这些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信息系统设备(包括缆线)在遭受雷害和电磁干扰(如地电位升高、磁耦合、电耦合和电磁耦合等)时,必然会使信息系统中的设备、网络和布线将遭受感应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危害;各种高频、超高频的通信设施不断涌现,相互间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日益严重,大量的运行和实践证明,电磁干扰和谐波对智能化设备和布线系统危害的案例和教训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除了业主之外,设计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造智能技术及电气技术众多专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
2、网络与布线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的网络化问题,它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BMS或IBMS)。但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FAS)是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所以FAS系统目前我国还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是留有通信接口待今后与BAS系统集成,而美国的FAS系统是分散型控制方式可与BAS系统集成。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 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 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信息网络的互联互融,尽管目前控制网络中多种总线标准同时存在,但由于以太网速度控制性价比高,我区一直在控制网络中推广应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在众多的现场总线技术中推广Profibus、Interbus、LonTalk、Modbus及CAN等总线。由于这样的规定从而使我区的智能建筑还没出现瘫痪现象。
3、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刊物第5期“谈工业以太网及其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一文中写到“事实上目前有60%的智能建筑是瘫痪的”,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 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 针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评估标准》、新疆行业工程建设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XJJ002-、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新疆《综合布线施工验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等。这些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故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 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4、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 下面从列举的几个案例中就能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案例1:
阿拉山口海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安系统对整个海关建筑物内外现场实况进行监视。 详见监视电视系统图。该系统图是由现场的摄像部分(摄像机、云台、防护罩)、传输系统(光纤、光发射机)、监控中心(光端接收机、视频分配、监控服务器、矩阵主机)等部分组成。其监控中心的操作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以用户软件编程的全键盘方式来完成驱动云台的巡视、视频切换、报警处理、设备状态的检查等工作。 数字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采用计算多媒体技术,CCD摄像机作为报警探头。探头将获取的视频信号经光电转换传输到主机,主机里的高速图像处理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视频信号形成的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分析比较,若发现有差异就报警,这种全屏幕报警系统最大特点是不易漏报。主机自动采集报警图像并存入计算,事后用户可根据时间、地点随时查阅报警现场的图像,以了解报警原因。该系统将电视控制系统与报警系统合二为一,实现了监视、报警与图像记录的同步进行,而且这种系统中没有录像机,没有视频分析器,一切报警记录都在计算机的硬盘内,所有操作都根据屏幕上的软件提示操作,对用户和使用者来说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安全防范系统。 该系统设备的选型:摄像机为日本松下产品;云台、防护罩为美国派而高产品;光端传输设备数据接口选用美国NTK产品,这些也都是国外品牌产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但该系统开通以来,光发射机(A、B、C、D)的光端数据接口Rs422,室外摄像机的防护罩配置的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经常被烧毁,更换和维护量很大,工作极不正常,用户意见很大,集成商也很头疼。经分析是光发射机的.220VAC电源质量存在问题,尽管选用了高精度稳压电源也是承受不了瞬流(包括电涌)的冲击,瞬流可以损坏任何一种电器,何况耐受电压很低的电子和微电子设备呢?摄像机因距海关大楼较远无法保证AC220V专用线供电。前端机电源就近接在30kW直流电磁铁的配电线路上,该线路上的瞬流和电涌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极快,属于微秒到皮秒级,其电压幅值可高出工作电压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根据当地供电部门反映,80%的瞬流是从电力系统内部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电力负载的频繁开关和负荷频繁变化引起的。另外电磁铁的直流电源是由三相可控整流取得的,故电源线路内含有大量的3、5、7、9等奇次谐波,远超过谐波电压限制和谐波电流允许值,谐波严重危害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 因此,智能化系统应选用净化电源,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低压配电线路还上应具有雷电过电压、电磁兼容(EMC)、电磁脉冲(LEMP)的保护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电源质量,以确保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然而上述案例中全然没考虑,所以系统不能正常开通,并经常损坏系统中的设备。
(2)案例2
新疆人民银行业务楼是座现代智能型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物楼层多、建筑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垂直运输与通信系统(国内联网)同样倍受重视。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要求自身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BAS协调运行,并受BAS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 电梯是用于垂直升降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设备,该大楼选用三菱VVVF方式——交流调压调频的拖动方式, VVVF电梯具有抗干扰、高效、节能、舒适的控制系统,体积小、动态品质性能优越。控制部分采用双微机结构,主微机完成集选功能规定的操纵控制,付微机是实现拖动系统的速度控制。主、付微机采用并行通讯,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屏(DDC)、显示装置(CRT)、打印机、远程操作台及串行通讯网络组成。但该电梯起初无法正常工作,电梯忽而上至顶层,忽而下降到底层,不按指令停层,后来发现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该建筑是座旧楼无法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也无法做局部等电位联结。那么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面),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接地电阻R≤0.4欧。接地极与原接地极距离为20~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正常工作已达5年之久,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3)案例3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选用迅达电梯,对于功能性接地甲、乙双方持不同意见。VVVF型电梯同样是双微机结构。安装人员坚决按厂里规定要求做独立式的功能性接地。我们考虑该业务楼是座智能建筑设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强、弱电系统已经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2000,第10.2.6条,联合接地电阻R≤1欧(而该楼的联合接地电阻实测为0.29欧),该建筑物内已经设置了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最后建筑单位采纳了等电位联结和联合接地方式,而没采用厂商提出的独立的功能性接地。因为独立的功能性接地做法经实践证实了并不利于计算机逻辑接地(单点接地),这是因为建筑物做了等电位联结,逻辑接地(单点接地)已不复存在了。在钢筋混凝土的高层民用建筑中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与防雷接地的三组接地装置要达到相互独立的要求是很难做到。而联合接地(共用接地)还可避免雷电的反击危害。经实测联合接地电阻R≤0.293欧。利用联合接地后,电梯运行至今一直正常。联合接地做功能性接地时接地线需从基础接出,不得与其它接地混接、短接,接地线宜选用25mm2~35mm2绝缘线缆。为保证人身安全和弱电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局部等电位联结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4)案例4
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等,除产品系列的不同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电子计算机在“接地”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工作在弱信号条件下数字设备接地线的脉冲干扰不容忽视。目前计算机工作频率多在100MHZ、200MHZ今后甚至1000MHZ及1GHZ、10GHZ。这时分布电感,分布电容会引起电流通路的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这些参数对谐波产生共振时又会产生超出常态阻抗和能量,将会直接危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接地有以下几种方式: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在智能建筑中宜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经过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接地方式的调研,联合接地完全可利用其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值不会超过0.4欧,很适宜作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装置。但是中银广场的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机房装修设计人员,坚持计算机系统的接地采取单点接地(逻辑接地)。因此,花费了很大力气和资金从四楼计算中心机房,引出VV35m2单芯电缆,穿管经地下室引至室外距基础25m做了一组闭环式逻辑接地极,接地电阻为4欧。采用这种单点接地方式,计算机一直无法正常工作,后经建设单位研究决定,按照设计院设置的计算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联结及联合接地做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计算机经安装调试后至今一直运行良好。 这是因为在同一建筑物内,采用同一个联合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以避免不同接地系统间的电位差引发电气事故和干扰。做了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包括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信息系统的网形和星形等电位联结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做接地装置(含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其联合接地(共用接地)接地电阻R≤0.4欧,远低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2000的接地电阻R≤1欧的阻值要求。更远远小于电子计算机直流接地阻4欧的要求,即不花费投资又不费工,还保证电子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应用已遍及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家庭。目前防雷技术已提出“建筑物综合防雷系统”的概念,新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已批准实施。建筑防雷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等多项重要因素),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防雷措施。从而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真正成为标准、灵活、安全、无误的网络与布线系统。
5、新疆智能建筑市场发展的前景
谈谈常用电气控制技术 篇6
关键词: 可编程序控制器 自动控制 可靠性 工作精度
1.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现代化生产和工程施工控制的主要方式有机械控制、电气控制、液压控制、气动控制或上述几种控制的配合使用。在电气控制技术方面,最初主要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气控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许多优点,使得电气控制技术曾经成为设备控制的首选方式。随着人们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发现一些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不足,这种控制系统有以下缺点。
(1)电路连接复杂、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如铜铝制成的电线等。
(2)难满足柔性制造的要求,对生产工艺适应性差。如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控制系统必须相应地改变连接电路和增减相关的电器元件,并重新调试,此过程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差。电器元件的物理接触数量有限,如一般的继电器最多只有4对触点,一旦控制逻辑关系稍微复杂一点,触点数量就不够用了,必须增加过渡用的中间继电器。
(4)可靠性差,维修维护困难。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机械触点寿命有限,易被电弧损坏,从而造成系统误动作。触点间用大量的电线连接,难以查找、排除故障。
(5)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工作频率不高。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触点导通、断开的机械滞后时间一般是几十至上百毫秒,不适合响应要求,动作频率高的场合。
(6)控制系统工作精度不高。有些电器如时间继电器等,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精度不高。
因此,人们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易设计调试、易扩展、更通用、更可靠、更经济的要求。
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LD—14型),并成功地应用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PLC作为一种电子式控制器,既具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方便易用的特点,又有计算机类设备的软件编程、计算能力强等特点,开创了工业控制新纪元。从此,可编程序控制器这一新的控制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如下。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在设计和制造PLC时,就已经着重强化了其抗干扰能力和耐环境性。在PLC内部,硬件方面采取了屏蔽电磁干扰、I/O光电隔离、滤波、电压调整、自诊断电路等措施,严格筛选元器件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在PLC的外部控制电路方面,PLC构成的控制系统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连接电线和接点能减少90%以上,故障率因此大大降低。
(2)编程简单,易学易用。
设计PLC时,就已经考虑到它的使用人员主要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因此PLC一般都支持梯形图编程语言。梯形图编程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控制器控制电路非常相似,表达电路原理清晰直观,非常方便操作人员学习和编程使用。
(3)减少设计、施工的工作量,易于维修维护。
PLC用软件逻辑取代继电器的硬接线逻辑,能大量减少控制电路的外部连线;PLC的自诊断报警、故障信息提示等功能能帮助操作人员维护维修控制系统;当控制工艺变化时,不改变控制电路硬件,只需修改用户程序就能适应工艺变化,有利于实现柔性制造。
(4)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PLC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比,体积减小95%以上,功耗减少70%以上。由于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安装在机械设备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5)产品线全,功能完善,通用性强。
PLC发展至今,各种规模、结构、品牌的产品线都非常齐全。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PLC还具有数字运算、定时、计数、通信等功能,还能提供位置控制、温度控制、模拟量、高速计数、通信联网等各种模块让用户选用,满足控制系统的各种要求。
3.可编程序控制器与传统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继电接触器控制按“并行”方式工作,也就是说,同时执行的方式工作,只要形成电流通路,就可能有几个继电器同时动作。而PLC是以反复扫描的方式工作的,它是循环地连续逐条执行程序,任意时刻只能执行一条指令,也就是说,PLC是以“串行”方式工作的。这种串行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继电接触器控制的触点竞争和时序失配问题。
4.PLC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PLC的应用领域很广,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应用。
(1)顺序控制——PLC的顺序控制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顺序控制系统,是PLC最早、最广泛的应用。
(2)闭环过程控制——PLC通過模拟量输入模块,把温度、速度、压力、位置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在PLC内进行控制运算,并用模拟量输出模块把数字量运算结果以电压、电流形式输出去控制外部设备,这一运算、控制过程就是模拟量的闭环控制。实际应用时,配合PL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能实现对控制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稳定、精确的闭环控制。
(3)数据处理——现代PLC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等功能。它不仅能实现四则运算、函数运算、字逻辑运算、浮点数运算等数字运算功能,还有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数据比较、数据显示、查表排序等功能。
(4)通信和网络——目前大多数PLC都有通信联网功能。PLC能以通信方式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如变频器﹑运动控制器、智能仪表等)配合使用,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控制水平。PLC还能组成网络﹑控制远程I/O、执行和上位计算机的数据通信任务,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多级分布控制方式,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
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汽车制造、机床、纺织、环保等行业。长远来看,PLC会有更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从控制点数规模、产品系列、性能价格比方面看,其会同时向超小型微型和巨型两个方向发展;特殊功能模块、产品规格系列会更多、更全,周边相关产品线也会越来越丰富;性价比越来越高,能更恰当而不浪费地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从技术发展、通信联网功能发展方向看,新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会推动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不断进步,各生产厂家会持续开发出运行更快、容量更大、功能更强、更智能化的PLC;PLC网络、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也已成为可编程序控制器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随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PLC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生产控制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L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比及应用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它不仅控制性能增强,功耗、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灵活方便,而且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图像显示的发展,已经使PLC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成为实现生产自动化的一大支柱。可见,PLC在自动控制应用中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储云峰.施耐德电气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2]瞿大中.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与实验[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吴亦锋.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速成[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4]许谬.电气控制与PLC[M].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床电气技术改造 篇7
关键词:机床,电气技术,改造
1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对旧设备改造
MZ204机床是我厂加工轴承内径工序普遍使用的磨床, 它是由传统的继电器JZ02-44控制, 由于设备陈旧、元器件老化、配线混乱、故障频繁、运行可靠差, 给维护维修造成了很多困难, 也使机床加工效率大为降低, 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为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采用了PC对MZ204机床进行了电气改造, 使旧设备重新换发了青春。
1.1 PC机概述
EX40型PC、共40个输入/输出点, 其中有24个输入点, 16个输出点, 按八进制编号。采用单片微处理器, 中规模集成电路蕊片。使其逻辑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和耗电少, 可加扩展单元可扩展为60、80、100、120个输入/输出点。可利用LCD编程器把程序以梯形图的方式输入到PC中, 使添加电路方便, 也可根据工件加工要求而改变程序。LCD编程器结构紧凑, 重量轻, 可在液晶显示器上直接显示梯形图, 并可监控机床运行情况, 便于查找故障。该PC有三种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双向可控硅输出和三极管输出。该PC电源可用交流220V、110V和直流24V。内部用电藕合器进行隔离, 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其输入/输出均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以便在显示输入/输出信号时看是否工作到位。输入接口地址为XO-X27, 输出接口地址为Y0-Y27, 内部继电器为R0-R17, 时间继电器为T0-T17, 计数器C0-C17。PC内部点可重复使用。
1.2 利用PC对MZ204机床改造说明
MZ204机床主电路为三相交流380/50HZ。有油泵电机、磁性分离器电机、水泵电机和工件电机。控制线路有交流110V、36V、6.3V和直流24V, 主控制回路用直流24V, 照明用交流36V, 信号灯用交流6.3V。在本机床安装EX40型PC时、采用了交流220V作为PC电源。执行部分电磁阀采用直流24V控制。该机床分自动、半自动、调整三种工作方式。其中调整控制不通过PC直接用面板开关直流24V电源控制电磁阀。在安装PC时把PC输入端接入机床各接近开关及各外部控制信号及微动开关, 按输入端地址X0-X27依次为:调整、工作台原位、工作台反向、修整器倒抬、工作台1/3、复位压、工件进给、粗进给、精进给、上料压、下料压、跳出压、定程仪表、有无修整、自动启动、进车、粗磨、精磨、尺寸到、复位、光磨时间和自动。 (详见图)
由于PC继电器输出过载能力强, 我们采用PC继电器输出, 它可直接驱动接触器和电磁阀等。它的输出地址Y0-Y27, 依次连接电磁阀, 其顺序为:工作台速度、修整速度、工作台方向、修整器倒抬、上下料测爪进出、回跳、测爪收张、补偿、快进给、粗进给、精进给和卡盘上磁。
为了避免电磁阀断电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对电磁铁和机床电气造成不良影响, 在电磁阀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加以保护以免烧坏电器元件, 二极管耐压值取额定电压两倍以上。
通过对MZ204机床改造, 该机床经过长期运行表明, 由于采用PC控制系统, 整机控制系统具有程序设计、思路清晰、硬件电路简单实用、控制精度高、运行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等显著优点。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减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2 对机床电器防水问题的解决
我厂轴承磨加工设备大多采用冷却水冷却, 有很多部位的电器元件都是在接触水的环境中工作的, 所以电器的防水问题一直是机床维修中的难点, 机床经常因电器元件进水潮湿而连电烧毁。自己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我们先后对内沟机床、内径机床、外沟机床等数十台设备的行程开关进行了改造, 特别还对机床电磁卡盘线圈防水问题进行了解决, 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2.1 行程开关防水问题
内沟机床3MZ1310B修整器和机械手行程开关;外沟3MZ1410SA金钢笔倒抬行程开关;内径MZ204、MZ208机械手行程开关等。原来这些行程开关都是机械触点, 防水性差、机床故障多、备件消耗大。我们全部改为防水接近开关, 改造后的机床故障率明显下降, 降低了消耗, 提高了生产效率。
2.2 电磁卡盘线圈防水问题
电磁卡盘直接接触工件, 在机床工作时冷却液的冲击很大。电磁卡盘线圈的安装传统做法是采用石腊加密封或干脆只用密封胶圈的做法。由于线圈在工作中产生热量, 石腊熔化易产空隙, 加之密封不严, 卡盘线圈内容易进水使线圈潮湿, 经常造成接地或匝间短路而烧毁线圈, 不但造成浪费大, 而且装卸线圈卡盘误工时间长, 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我们经过多次研究实验模索, 先后采用树脂胶、沥青等, 但效果都不很理想, 后来我改用黄甘油密封加之密封圈效果非常理想。目前全分厂电磁卡盘密封全部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不但降低大量中停时间还给分厂节省很多资金。以前每月平均损坏12个线圈, 年平均损坏140多个线圈, 每个线圈价值100多元, 改造后年平均损坏只有20多个, 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分厂节约2万多元。受到了分厂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3 结束语
电气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8
1. 简要叙述我国电气技术的主要应用
关于我国电气技术具体应用的阐述以及分析,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及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电气节能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在电气接地方面。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以及分析。
1.1 简述我国电气技术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
1.1.1 简述变压器设备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
在电气系统中的变压器运行效率最主要的是在节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 在运行过程中, 变压器的型号最大限度地选择节能型号。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 变压器的内部容量要留有一定的容量增大空间。要保障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负载率不低于75%, 不高于85%。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压器负载率低于30%, 我们就要考虑选择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压器负载率高于80%以上, 我们就要考虑选择容量较大的变压器。我们在保障运行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 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压器的运行数量, 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气技术的节能。
1.1.2 简述供电以及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
我国电气技术中的节能技术在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大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节能电气技术能够实现配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的能耗降低;第二个是节能电气技术能够保障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和稳定。我们的电气设计部分要针对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的节能特点来具体地进行分析以及设计。供电电压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相电压配套;配电电压在相同电压之下最多的配电级数不能超过两级。针对输电线路来讲我们要使用最低的运行成本来实现电能的最节能运行。在输送电路中, 我们要尽量选择电导率小的输送材质作为导线。例如铜芯电缆以及铝芯电缆等;我们要尽量减少输送线路的导线长度, 相应地增加输送线路的截面积, 在允许的情况下提升线路的功率因数, 上述的几种方法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气技术的节能要求。
1.1.3 简述照明系统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
节能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 首先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来区分相应的照明要求并且科学地选择照明设备;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照明方案;第二我们要针对目前的照明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监督以及管理控制, 原则上来讲我们最好的照明系统自然光列在了第一的位置, 在大场地的照明系统最好的照明方案是根据场地内各个部分的照明功能来进行照明系统的设计, 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能的照明消耗;最后我们在使用照明系统的过程中最好是在每一个开关位置设计定时功能;使用节电的开关, 同时使用声控或者管控的技术来控制照明系统的运行, 我们要避免在能见度较好, 同时光照充足的白天使用照明系统。
1.1.4 简述电动机设备中的电气节能设备的主要应用
关于这一问题的阐述以及分析, 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在电动机设备中选择高使用效率的电动机设备, 这样能够实现30%左右的电气节能;第二我们在电动机设备中选择变频器进行启动方面的控制也能够很好地实现节能;第三我们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使用的连接形式是星三角的连接形式, 这样能够根据现场电动机的使用情况来改变连接形式, 实现了节能。
1.2 简述我国电气技术中接地技术的应用
电气技术在接地方面的应用, 对安全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主要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电压及电流过载保护, 广泛应用于楼宇建筑、家用电气和工厂企业中。在楼宇建筑中, 为了避免遭受雷击的风险, 在楼顶都必须安装避雷线、避雷针等避雷设施, 通过接地线, 将雷击产生的电流、电压等引向大地。家用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同样遭受雷击的风险, 在电源接头上安装接地线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工厂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 如果没有安装保护措施, 在发生电气故障时, 轻则使电气设备损坏, 重则会发生火灾, 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 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就成为工厂企业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2. 简要叙述我国电气技术的主要发展前景
我国电气技术的发展前景主要的方向是电气技术的网络化;电气技术的智能化;电气技术的自动化。在这3个发展方向中电气技术的智能化最为突出, 智能化能够实现全面的高效控制, 实现电气技术的高层次渗透以及控制。
参考文献
[1]刘霞.工业生产中电气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 2012 (8) :56.
[2]杨晓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J].科技探索, 2012 (7) :78.
[3]王焕, 王亚慧.建筑电气实验平台的故障自诊断算法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 (4) :42.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篇9
建筑电气包括强电和弱电两部分, 强电部分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一般来说, 建筑中变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等;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配电及控制;照明系统则包括室内外各类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接地、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等等。
电力设备的控制, 从过去的单一继电控制走向了自动控制, 除了各类元器件性能更好、体积小, 使控制箱体体积减小外, 更主要是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控制, 使受控设备处于最佳控制状态, 进一步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随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深化应用, 有些设备或系统的控制, 逐渐走向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控, 并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开放其通信协议, 达到系统间的互联和互通。例如建筑物的电力自动监控系统,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 集中进行监控, 达到对变配电系统的遥测、遥调、遥控和遥信, 实现变配电所无人值守。系统能不断进行采集和分析, 提前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警告, 便于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自动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 可基本取代传统的二次回路, 具有接线简单、性能可靠、易于维护等优点。与此同时, 对建筑物中第二耗能大户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也开始被普遍重视, 专业的照明控制系统在许多建筑物中被广泛应用。照明控制方式由单一的定时开关控制向实时感应控制、减光控制等方面发展。此外, 场景控制、遥控器控制、现场控制等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 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的同时, 还实现了照明系统的舒适性、功能性和人性化。
“智能建筑”开始在我国出现, 在国内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为摸索和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在智能建筑的概念、设计理念、建设标准等方面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至今, 为大规模的建设和高速发展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近十年的实践应用, 行业中和社会上对智能建筑的认识逐渐趋于清晰, 从早期的较为盲目到回归理性、客观。与其相对应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有关智能建筑的设汁、施工、验收规范和相关的法规逐步得到建立和健全。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 国内智能建筑的建设已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建筑智能化系统已成为许多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智能建筑的设计、系统集成商队伍不断扩大, 已发展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与其相配套的产品制造行业也向国产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并赋予了建筑全新的概念。
智能化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是通过对建筑智能功能的配备, 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 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实现节约能源、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筑的实施, 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注重生态、注重环境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多年的实践, 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 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实用和适用为标准, 不盲目跟风、片面追求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和全面性, 而是以在技术上适度超前, 又做到投资合理的设计理念, 针对不同工程的使用功能、投资标准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找出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最优交点, 这一观念目前已成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共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也使得全国各建筑高校纷纷针对此项技术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 并培养出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至今为止全国已有数千座智能建筑相继建成, 令世界建筑界瞩目, 同时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也相继建成。经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评估通过了一批在工程中已实际采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科技成果。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已从最初独立的各子系统发展到系统集成。
由于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 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 促使国内产品供应商大量开发智能住宅小区所需的各种产品, 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由于宽带网进入小区以及小区规模的扩大, 现在又提出了数字社区的理念, 将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对于改造提升传统建筑行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智能建筑产品国产化水平逐步提高, 通过市场竞争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
电气技术 篇10
关键词: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隔离技术
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1.1 数据输入装置是将信息指令和各类应用数据输入数控系统的重要装置。
它可以是穿孔带阅读机、软盘驱动器、键盘、存储卡和计算机等。
1.2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中枢体系, 它将收到的数控指令程序实
行译码、处理刀补、预处理速度、处理插补与位控, 随后有顺序的发出沿着各个坐标轴运动的指令, 直到结束程序。
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假如将数控系统作为人的大脑, PLC就是
人的小脑, 它将会帮助大脑完成一些控制机床的操作, 例如旋转的刀库、打开与关闭切削液、夹紧与放松的卡盘。数控系统与PLC包含了两种关系, 一是将PLC作为组成数控系统的一部分, 这种形式就是内装形式的PLC;另一种关系就是将PLC独立控制在数控系统以外, 也称之为外装形式的PLC。
1.4 主轴驱动系统主要接受驱动指令, 经过调节速度和转矩能够及
时输出驱动信号对主电动机实行驱动转动, 同时进行及时反馈并且有效控制电气闭环速度。利用PLC将轴具表现的各种工作状况通告给CNC以便能够对各项主轴功能实行控制。主轴具有两种驱动形式分别是主轴驱动系统与主轴串行驱动系统, 主轴驱动系统的模拟一般应用变频器。
1.5 电器硬件电路伴随着PLC的功能而逐渐强大, 电器硬件电路
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电路生成的电源、隔离部分继电器以及执行各种类型的电气装置, 很好会出现继电器具有的逻辑电路。可是外国进口的一些机床柜还会使用含有一定逻辑的专门组合型的继电器。
1.6 机床包含全部的电动机、制动器、各种开关等。
它们是实现各种机床操作的执行者和各种机床状态的报告者。电动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主轴与伺服电动机。主轴电动机是主轴驱动的动力源, 主轴电动机可以使用一般的异步三相电动机和专门数控机床厂生产的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是工作台和刀架的动力源, 伺服电动机具有的调速功能要比主轴电动机要求高, 一般异步三相电动机无法胜任。
1.7 通常需要由集装主轴与电动机的脉冲编码器来完成速度测量。
它将电动机实际具有的转速匹配电压数值输送给伺服驱动系统成为反馈速度信号, 与电压数值具有的速度指令进行比较, 进而对速度实现精确控制。常见的脉冲编码器故障是内脏、电压不足与断线。
1.8 测量位置通常使用光栅尺。
它们主要是对运行中的机床坐标轴具有的实际位置组织直接或者间接的测量, 将测量数值提供给CNC并且使指令位移坐标轴到达指定的位置, 进而精确控制位置。常见的光栅尺故障包含脏与断线。
2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干扰因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所处的工作环境, 产生一些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电磁干扰信号, 利用特定的途径将这些信号输入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凭借各种传播干扰源的重要途径, 见那个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具有的干扰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控制系统内部产生的各种干扰, 另一种是控制系统外部产生的各种干扰。电气控制系统中具有的控制模块之间产生的各种干扰一般是通过继电器、开关等装置引起的。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通道进行干扰, 利用空间与供电系统产生的干扰形式迅速接入数控机床内部的控制系统模块之中。对接触器实行的操作可以产生两种干扰信号, 一种是在母线上存在的接触器通过开、合触点引起的各种频率分量的振荡波, 母线相当于天线, 在附近空间中辐射暂态电磁场产生的能量, 在控制系统模块中出现了干扰。该种形式的干扰等同于开关产生的干扰及其所携带的负载模式的大小功率, 一般状况下, 变压器出现的较大功率将会造成更大的强度;另一种是在接触器上的圆通制线、线圈两端产生的过电压, 通过继电器发生的输出以及电源线进入电气控制系统。除此之外, 存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其他信号, 可以经过电源线的传输与耦合电磁空间等模式干扰电气控制系统。最后是电气控制系统的外部环境, 比如电流与电弧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和交变的电磁场, 以及较大功率的雷电与变频器等, 传播这些干扰的主要途径是电磁空间耦合。
3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电气隔离技术
3.1 干扰信号控制的电气隔离
3.1.1 光电耦合的隔离技术
光电隔离电路通常是指利用光传送信号, 分别隔离输入和输出电路。充分发挥抑制干扰信号的功能, 合理消除在接地回路中产生的干扰, 并且极快做出响应动作、较长的寿命和较小的体积等特点, 经常在强弱电接口电路中应用。光电隔离主要是通过光电耦合器件实施完成。将发光源配置在输入端, 在输出端则安置受光器, 在电气输入与输出是完全隔离的。光电耦合器主要隔离内部电路和输入信号, 或者将外部电路和内部输出信号进行隔离。连接开关输入电路与光电耦合装置以后, 由于光电耦合装置发挥的隔离功能, 致使其拥有的脉冲各类干扰完全被阻截在一侧的输入回路上。光电耦合装置不能对输入和输出位置的电信号直接实行耦合, 二是以光作为介质进行耦合, 具有较强的电气干扰隔离控制能力。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 由于被测控系统与设备之间会遭遇一定的干扰, 致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畸变或者失真。此外, 应用远距离设备传输电缆信号, 常常由于设备之间产生的地线电位差, 出现电流地环路现象, 引起干扰差模电压。为了能够强化传输中具有的可靠性, 可以应用光电耦合技术实施隔离, 将电路中存在的连接电气分别实行隔开, 保证他们之间的独立性, 切断有可能产生的环路, 提高电路中存在的抗干扰性。
3.1.2 脉冲变压器具有的隔离技术
脉冲变压器具有比较少的匝数, 同时分别在两侧铁氧体磁心绕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 这样的工艺促使它具有比较小的电容分布, 因此能够作为脉冲信号的隔离部件。通过脉冲变压器输出与输入脉冲信号时, 不能够传输直流分量, 应用的PLC进行控制输入输出数字量信号的有关设备, 此时并不需要传递直流分量, 所以能够在数控系统中大量应用。
3.2 供电系统中的电气隔离
3.2.1 应用交流电源隔离技术
交流电网中产生了大量高频干扰与谐波等, 针对电源交流供电控制设备和电气电子装置, 都可以使用相应的抑制手段。应用变压器具有的隔离电源作用, 能够迅速抑制进入交流电源之中的干扰噪声。可是, 一般变压器并不能充分发挥抗干扰功能, 主要原因是, 即使是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存在着绝缘数据, 也能够更好的防止一次侧产生的电压噪声以及直接将电流传送到二次侧, 充分发挥隔离作用。但是, 因为存在的电容分布, 交流电网之中的噪声必须经过分布的电容在二次侧实行耦合。为了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干扰, 必须在绕组之间设置屏蔽层, 这样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噪声, 尽量消除干扰, 对设备自身的抗干扰性能发挥了提升作用。
3.2.2 应用直流电源隔离技术
当控制装置与电气电子设备内部的子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隔离时, 它们各自的直流电源供电之间应需要进行隔离, 其隔离方式:一是在交流侧应用隔离变压器;二是利用直流电压隔离器。
4 结束语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非常容易受到周围干扰源的干扰进而引发控制系统出现误动作。为了能够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在设计与安装系统时应当采取合理的抗干扰措施。
参考文献
[1]孙传森.变频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孙传森.变频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电气技术 篇1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下,我国电子自动化技术得到发展与改善,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程度得到提高。此外,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效率提升,其作用也在不断增强。[1]因此,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研究是当前最为主要的课题之一,在国家社会的重视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会促使我国电气工程得到有效发展与进步。
一、电气自动化的概述以及发展趋势
所谓的电气自动化是一种技术,也被称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主要代表产物,主要是指将电气以及自动化进行结合,属于一种基础性理论知识以及创新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其中,电气自动化在发展中有诸多优点,主要表现为: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保证电气系统得到良好运行;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气行业的发展与进步;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能够促使我国电气行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4、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总体适用性比较广泛,会涉及到医院、学校、机关等领域,并且操作比较灵活、方便。[2]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我国经济发展逐步朝着全球化趋势前进,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到中国投资、合作的同时,也促使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纷纷引进电气自动化,促使企业竞争力度增强。因此,我国诸多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影响力,需要对技术进行改革,并充分利用该电气自动化技术,促使我国企业的发展朝着全球经济化趋势前进。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一)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伴随着人们对电力应用范围以及应用程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电力系统结构中所出现的问题不断呈现出来,为从根本上优化电力系统结构的主要功能,电气自动化技术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支撑力。因此,电气工程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的整体应用水平。[3]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从整体性而言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比较方便,能够带给操作人员非常大的便利,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电气工程的应用水平,为我国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结构性能良好
将我国传统的电气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电气自动化技术要优于传统的电气技术,其结构性能比较完善,并且电气设备比较健全,技术的应用比较全面。在我国电气应用的发展,传统的电气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进步,并且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其电气系统的结构也不适应电气设备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电气技术的结构进行优化,促使电气设备健全,技术更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我国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三)系统的适应性强
总体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系统适用性比较强,操作方法比较多,不似传统的自动化技术那般,能够使用绝大多数人群的操作,此外,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操作内容比较简答,操作效果比较高效,非常适应电气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具备的系统适应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气技术结构的整体效率,促进电气工程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4]
三、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从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分析,主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其中,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效率提高。电气工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体中,包含着大量的复杂程序,通过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电气工程的管理程序,让电气工程的许多环节更为简单,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以下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四个环节的应用进行相应阐述。
(一)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合理运用到变电站能够替代大多数人工操作的步骤,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还能减少人工操作所产生的误差。管理者也能够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变电站工作的实时监控,能对变电站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变电站工作的稳定性。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更广泛的运用在变电站的工作流程中,而我国变电站的管理也将更为便捷。在变电站工作中更为成熟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场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分散测控系统,能够在发电厂的正常运行中得到充分引用。分散测控系统能够实现分层分布的测控过程,并通过数据通讯系统、太网和远程工作站等单元形成完整的网络系统,并通过分散测控系统对单元和系统过程进行监督,将单元和过程直接显示在生产过程中,有利于操作人员的控制工作,并且分散测控系统能及时打印生产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为操作人员对系统运行的整理分析提供了便捷,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电气工作的工作效率。在火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对炉、电、机的一体化运行,让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监控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及时整理,从而排除相应的安全隐患。在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主要应用在设备自动化、单机自动化和全厂自动化等方面,保障了水电厂生产的稳定运行,保障了供电系统的安全。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应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电网中的各个业务进行调度和监控,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主要是讲电网中发电厂、变电站、工作站等终端进行联系,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调度监控。电气自动化技术促进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有利于管理者对电网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提高了电网调度效率。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我国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规模较小,但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普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趋势主要表现在集中监控的配电模式、就地控制的馈线模式、集中监控与配电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形成统一配电自动化系统,降低人工操作强度,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嘉辉,李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79.
[2]王伟.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24.
[3]刘大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78+482.
[4]肖子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9:259.
作者简介
电气技术 篇12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电气工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在发电厂、电网调度、变电站、配电系统等四方面的应用。在新时代背景下, 综合多方面分析, 笔者将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总结为: (1) 平台开放式发展; (2)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 (3) 分布控制型应用。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因为电气工程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程序, 因此电气工程是一项极其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但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使得各种程序都变得比原来简单, 电气工程的效率也随着提高。下面笔者将对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四个环节进行论述。
2.1 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在我国,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发电厂, 普遍手法是利用分散测控系统来实现。分层分布的测控系统就是所谓的分散测控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由以太网、数据通讯系统以及远程工作站等单元构成, 主要用来进行过程监督与控制单元, 并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显示出来, 这极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任务量。
2.2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该应用主要在自动化系统方面体现出来,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工作站、显示器等软硬件。在实际工作中,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电网进行监控和调度。
2.3 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该应用的主要目的是用自动化操作来代替人工操作, 在避免人工操作带来误差的同时, 也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虽然现阶段的技术还不能完全将这一目标变成现实,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自动化技术会日益成熟, “无人值班”将成为现实。
2.4 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 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模式主要是集中监控的模式、配电管理与集中监控相结合的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分布式结构, 完全可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但现实中在配电系统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并未普遍, 应进一步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影响。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 开发统一应用系统平台
是否应用统一、开放和标准的平台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否发挥与起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平台可以降低设备运行费用,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还可以提升电气化设备的服务效能。在实践应用中, 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运行不同的代码, 再将相应代码下载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即可实现。
3.2 对网络体系的架构进行科学搭建
为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应对网络体系的架构进行科学搭建。科学的网络体系架构可以很好的辅助现场设备, 确保各监控体系和管理体系在传递和交换数据方面的顺畅和便捷。除此之外, 科学的网络体系架构可以对现场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服务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来提升运行管理效能。
3.3 对程序结构统一标准进行完善
想要做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健全与完善, 首先要建立标准系统程序接口的有效对接服务, 因此, 将程序结构统一标准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完善势在必行。在实际进行时, 要使相关企业的MES实践系统与ERP系统实现有效对接, 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 从而达到降低相关成本、实现不同程序间的相互通信、简化共享与信息传递流程的目的。
电气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它的完善程度及质量情况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建设起到直接决定作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又支撑着现代电气工程的发展, 将众多高科技技术融为一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被大力应用必将导致电气工程飞速发展, 此外, 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相关电气设备及线路进行准确监控和保护, 确保电力生产、输送及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促使电气工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17:199.
[2]田镜.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1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