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教育

2024-07-06

高尔夫教育(精选12篇)

高尔夫教育 篇1

一、我国高尔夫教育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壮大, 相关的高尔夫教育文献资料也越来越丰富, 高尔夫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

《中国高尔夫教育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在中国近二十年的高尔夫发展历程中, 尤其是近年来, 高尔夫需求越来越大, 高尔夫产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不少社会争议, 加之政府干预等, 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谢芳的《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从学科归属、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科目种类和课程量、教材内容、课程实施条件和课程效果等方面对中美高尔夫管理本科专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并对我国相关专业的课程改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吴克祥、张驰的《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基础建设与实践》以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的实践, 指出高尔夫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王鹏飞的《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研究》主要将我国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学校数量及开设专业课程等现状进行了统计, 得出我国目前高尔夫人才稀缺, 相关高等院校开展高尔夫教育势在必行的结论。

王晓钧的《中国高尔夫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特色工程》文中说:“我国高尔夫高等教育与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 高尔夫教育明显滞后, 不能跟上当今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黄登峰、陈才发在《美英高尔夫管理专业教育研究及其启示》指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尔夫教育应该强调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陈明在《高尔夫教育之我见》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高尔夫教育的关键。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我国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给予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建议。主要是在课程设置、开设高尔夫专业可行性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从上述关于高尔夫教育的科研成果来看, 高尔夫教育者正积极、主动地探索高尔夫教育的途径与思路, 这些为本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了迎合高尔夫产业的飞速发展, 应该根据高尔夫球运动的现状及以后发展趋势对高尔夫教育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二、我国高尔夫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的高尔夫教育发展时间较晚;地域分布很不均衡。高尔夫教育其硬件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尔夫适用性人才的主要途径;招生专业类别还不够明确, 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规范性, 课程之间协调不够;高尔夫书籍种类繁多, 但真正能作为学校教材的还需要实践检验;高尔夫人才的紧缺, 进一步导致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

针对我国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以保障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解决教学场地问题

在现有的情况下, 我国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相关院校中普遍都存在教学场地缺乏的现象, 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必然会影响教学功能的实施, 成为教学过程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1. 校企合作与高尔夫球场或练习场共建教学基地

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 租用社会场地, 来满足高尔夫教学训练的需要, 这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能接触到社会上高尔夫球运动消费者, 了解高尔夫球场、练习场的经营状况。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 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 学校与教学场地之间学生的交通问题;第二、学生和社会人员容易引起摩擦等难以预料的情况;另外, 到校外进行教学训练给管理带来不便, 而且每个学期还要支付一定的场地费, 这样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2. 利用学校体育场馆改造或者建造成高尔夫练习场

学校购置一批高尔夫练习球、练习球杆、高尔夫打击垫、击球目标靶和保护围网, 将打击垫布置在体育场的一边, 留下较空旷的一边设置击球目标靶, 很多开设高尔夫选修课的普通相关院校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可是这种简易的挥杆练习场不能练习长距离击球和推杆, 也不能直观感受击球后小白球在空中飞行弹道, 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高尔夫球场地的乐趣。因为不是球场的实践练习, 学生基本上感受不到高尔夫的礼仪要求。

3. 招商引资建造高尔夫场地并给予优惠政策

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将来是一个发展趋势, 吸取部分学校成功经验, 引进企业来学校投资建高尔夫高尔夫练习场。学校在满足本校教学之后, 可给予企业一定年限的经营权, 并给予运营、养护、管理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来学校投资兴建高尔夫练习场, 同时学校也为企业不断输送高尔夫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培养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相关院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很难在短期的时间内使专业师资力量得到提高;“名师出高徒”, 培养优秀的学生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优秀的教师。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

高尔夫教育是否能健康的、稳定的开展与教师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除重视教学外, 还要重视自身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重视相关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高尔夫教育知识, 如参加中国高尔夫协会举办的培训有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参加相应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2. 丰富教师的高尔夫相关专业技能

安排教师进行高尔夫教育技能实践培训。通过引导教师组织对高尔夫俱乐部参观学习, 使教师了解高尔夫俱乐部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整体情况, 提高高尔夫教师对高尔夫的兴趣。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是深化教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开设了高尔夫教育的相关院校教育只有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尔夫专业综合应用型性人才。

(四) 加大科研力度, 统一规划教材

中国的高尔夫科研方面还没有整体的规划和专业的研究机构部门, 高尔夫相应的教材也缺乏统一的规划;随着近几年的发展, 高尔夫相关书籍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高尔夫协会和教育部门相关组织应该举办高尔夫类的专题高尔夫科研会议, 要求相应的社会部门对高尔夫的长远进行统筹规划, 相关院校对编写出来的教材认可性还有待考究, 我们应该经常组织行业科研会议, 完善教材规划。可以请行业人员整理和翻译国外优秀的论文、专业书籍等科研资料, 供行业学习、参考, 从而加快我国高尔夫理论体系建立。

(五) 审查办学资格, 制定认证体系

高尔夫专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专业, 使得开设高尔夫专业出现一定的盲目, 特别是高尔夫办学机构, 在师资, 办学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对外宣传招生, 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基本要求。

中高协应该联合教育部门, 建立高尔夫裁判员、教练员认证体系, 在教学大纲中将相应的考试内容和知识安排进去,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高尔夫裁判证, 高尔夫教练员证。

三、结语

高尔夫球运动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出现, 在相关院校中暂时还没有把高尔夫球运动作为象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一, 而是作为体育类或者旅游管理类别下面的一个招生专业。

高尔夫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尔夫教育己经走进我国相关院校, 学校应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解决高尔夫教学场地的问题;社会行业组织、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教师要积极深入行业了解高尔夫, 丰富行业经验, 提高理论水平, 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加强科研建设、完善教材体系;规范办学资质, 建立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1]韩烈保.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全国首届高尔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2]安铁民.高尔夫特色专业实训墓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4) .

[3]王鹏飞.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4]贺瑛.我国高尔夫专业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5]刘香.高职相关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杨华峰.我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企业家天地, 2010.

[7]余存华.浅析我国高校高尔夫运动教育的前景[J].鄂州大学学报, 2011 (09) .

[8]刘慧英.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6) .

[9]魏忠发.中国高尔夫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6) .

高尔夫教育 篇2

关键词:高尔夫文化;体育教育;应用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运动,其优美的运动环境,球员优雅的绅士风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尤其在当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高尔夫这项运动有其特殊的文化传承,并且教育价值突出。在美国,部分小学就已经开设高尔夫兴趣课程,从多种角度让儿童体验高尔夫运动的乐趣,部分大学开设高尔夫专业课程或高尔夫社团俱乐部,培养专业优秀人才;在韩国和日本,虽然国土面积有限,但高尔夫运动的普及程度很高,日本国内高尔夫球学校也是备受学员青睐。这些国家将高尔夫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特点、高尚的文化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尔夫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和传播,以及专门的高尔夫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高尔夫文化

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伴随着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而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趋重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高尔夫文化的研究从未间断,基本认为高尔夫文化是以高尔夫运动特征为基础,运动竞赛体制、挥杆技术特点、高尔夫礼仪以及各种球场设施为载体,以其独特的高尔夫礼仪和规则为价值取向,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高尔夫礼仪文化

高尔夫这项运动是苏格兰牧羊人放牧时自创的游戏,后来逐渐演变为欧洲贵族所热衷的运动,其中的“绅士礼仪”和“贵族精神”在发展演化中逐渐形成高尔夫礼仪,它让我们在享受文明、优雅、阳光和具有挑战性运动的同时,塑造自身的人格修养。在高尔夫球场,不论是职业球员还是爱好者,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大声喧哗,举止文明,礼貌待人;球员在打球时上身要穿着带领的服饰,下装要穿过膝短裤或长裤,以符合高尔夫着装礼仪;比赛中,球员要时刻为他人着想,例如在他人击球时不应走动、讲话或产生其他噪音,当同组球员的球暂时无法找到时要帮助一起寻找等。遵守高尔夫礼仪是球员行为举止的外在表现,高尔夫球不仅看中球员的技术和成绩,更看中打球者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不能遵守礼仪的人是无法融入高尔夫群体,也无法体会到高尔夫运动的真谛。

(二)高尔夫竞技文化

高尔夫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真正要战胜的永远只有自己。高尔夫竞技文化包括规则文化、明星文化等。高尔夫球规则是由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球俱乐部(R&A)及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审定,每四年修订印制一次的最权威的行为规范用书,用以维护比赛秩序、指引职业球员和业余爱好者开展赛事的执行标准。它以“为他人着想”、“公平竞赛”和“对球场的保护”三点为基本原则,将高尔夫运动中所倡导的行为规范、行为举止和行为理念,作为34条规则的“法典”基础,形成了贯穿规则全文的精神依据。高尔夫球规则的制定是围绕公平原则展开,以保证每位球员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比赛,维护球员应有的权利。例如在比赛中开球时间的安排,开球顺序的先后,打球过程中球员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处置方式,球员差点系统等,都从最公平的角度出发,即对违反规则者进行一定处罚,同时又最大化的保护了其他球员相应的权利。球员差点系统,能够让不同水平的高球爱好者同场竞技,体验与高水平职业球员同场比赛的乐趣。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一场正式的高尔夫比赛只有几名裁判员执裁,并且裁判员很少跟随球员观察比赛,即使出现某种棘手的状况,裁判也很难第一时间到场并给出裁决,这就需要每位球员自觉遵守高尔夫球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形成崇尚礼仪的个人素养。明星文化是竞技体育中所独有的,也可称之为明星效应。2017年“老虎”伍兹因腰伤,在告别球场10个月后回到美巡赛场,参加2017英雄世界挑战赛吸引了大量观众到场观看,网络媒体也是持续关注这位曾经的世界第一,全球各地的虎迷们通过网络观看了这场比赛,也让这场比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场外,泰格伍兹、麦克罗伊等职业球员代言耐克品牌服饰、鞋帽等,耐克公司推出同款服装和鞋帽备受粉丝们的青睐,购买喜爱的明星代言的产品不仅激励着球迷们对此项运动的热爱,也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同时公司也打响了品牌达到宣传的目的。

(三)高尔夫精神文化

“自律、诚信、替他人着想”是高尔夫运动最重要的精神,也是我们做人做事应该坚持的价值标准。“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主动遵守规则,自觉约束行为举止,不受外界影响的行为原则。高尔夫球场面积广阔,裁判无法跟随每位球员执法比赛,整个比赛过程基本是由球员自己遵守规则,按照规则要求的处置程序完成比赛,因此,高球比赛必须要每位球手高度自律,也就是高尔夫运动倡导的自律精神。“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一诺千金,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人格高尚的表现。高尔夫球比赛是由球员自己记录本人和同组球员整轮比赛成绩,经过本人签字确认后提交记分卡的记分形式,它充分体现了球员诚信做人的道德品质,并激励着高尔夫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待人,言行相符。“替他人着想”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这个道理。高尔夫赛场上处处体现着为他人着想,包括在打球前、打球中和打球后。球员开球前,如果上一组球员没有离开自己可能的开球范围时要耐心等待,打球时要注意自己的挥杆或练习挥杆是否会影响到他人安全,打球后要及时补沙或修复草皮,为下一组球员提供最好的比赛环境等。打高尔夫球是一种生活方式,学打高尔夫球实际就是学做人,一场比赛几个小时就能让自己学习做人的道德情操,讲究自我节制,宽容待人。高尔夫精神赋予了这项运动新的内涵,我想这也是它被称为“贵族运动”的原因之一。

二、高尔夫文化与体育教育

2017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是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一直是学校体育的工作重心,而高尔夫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高尔夫球在国内高校专业建设中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于2017年11月7日在东方(青岛)生态体育俱乐部启动,这次比赛共吸引来自全国53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4所、高职院校19所)的244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等知名院校也纷纷派队参赛。从参赛队数量来看,近年来高尔夫运动在国内高校专业建设中发展迅速,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从参赛队所属院校来看,涉及从沿海到内地,东部到中西部高校都有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这次大学生高尔夫锦标赛对推动高尔夫运动,促进高校高尔夫专业蓬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教科司、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下发《2016年体育单招管理办法》,其中将高尔夫项目纳入普通高校体育单招统考,成为高尔夫球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新途径,同时也为高校未来建立专业高尔夫球学院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在广州、深圳等地部分中小学已开设高尔夫相关的课程和课外体验活动,东莞市塘厦镇目前已有6所小学和1所中学开设高尔夫相关课程,高尔夫运动在中小学中推广展开,对我国培养青少年高尔夫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的身心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把高尔夫文化融入体育教育过程之中,可以培养性格,挑战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三、高尔夫文化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优良品德

诚实守信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校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但考试作弊现象在考试中屡见不鲜,从中反映出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在思想上意识到诚信是道德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实践者,高尔夫让我们在享受文明、优雅、阳光而具有挑战性运动的同时塑造了自身的人格修养,球员在比赛中时时刻刻践行着高尔夫礼仪,如身体行为礼仪,主要是以语言表现方式为主,如礼貌性用语等;服装礼仪是在运动中球员穿着符合礼仪要求的服装,是对文化的基本尊重;最后是与周边环境的融洽相处,如遵守球场秩序,保护场地设施,尊重球童和服务人员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高尔夫文化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诚实守信、替别人着想的优秀道德品质,不仅符合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常打球的人都知道,高尔夫本质上是一项考验球手心理的运动,其中心理因素占到90%左右,属技心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对球员稳定发挥至关重要。比赛中通过适当的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和提高注意的指向性对提高比赛成绩,降低杆数有很大帮助。学生时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认知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面临着各种压力时会出现抵触、烦恼、焦躁等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困惑,有时会出现抑郁或心理障碍等问题,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甚至退学等情况发生。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基本心理调节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增强学生挑战自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高尔夫比赛中,长草、沙坑、水障碍区是最常见的三种障碍,对于每个球手来说,他的每一次击球都面临着挑战,直至最后一推小球进洞为止,因为在球场上球员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杆会出现什么情况,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挑战自我,同时也在挑战不同难度的球场,即勇于探索的精神。即使在同一个球场,球手每次击球,每次胜利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和征服,也正是这种成功的喜悦会激起他追求更多成功的力量。明星球员之所以被众人仰望,是因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调整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享受战胜困难的快乐。每位学生在漫长的求学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拼搏,挑战自我,只有付出行动,迈出坚实的步伐,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学校也应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和锻炼,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最好途径。

四、结语

高尔夫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特点、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同时符合国家对青少年培养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尔夫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和传播,以及专门的高尔夫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小九洞高尔夫 女人的高尔夫天堂 篇3

女人的高尔夫天堂

博雅高尔夫球场由成都博雅体育运动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达25000平方米。还未进入球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极具特色的会所大楼。当然,最具特色的还是小九洞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是一个对女人来说非常贴心的地方。”

据球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球场的设计,处处都体现了对女性球手的用心——场内一共有九洞,且只能使用铁杆。如此一来,女性球手不用跑很远,也不用像挥木杆那样必须使出全身力气。再加上高尔夫球场内还有15000平方米的湖景、欧式城堡一样的休闲会所、吃了满嘴阳光的绿草、蓝天艳阳……坐拥湖光美景,女人们置身其中,就像来到了一个梦中才会出现的美丽花园。

球场里的小天地

博雅高尔夫球场内,九个洞各具特色,难易相间,尤其是变化丰富的果岭,更是能让球手们大显身手。

该高尔夫球场,以三杆洞为主,最长195码,最短105码。场内配有飞利浦专业球场灯光及照明系统,能满足夜间练习打球的需要。打台一层为全开放式打位,可同时容纳34位球手练习,每个打位后面设置有休息区,供球手休息及品茶休闲;二层有12个设有独立打位的豪华包间,每个包间可供两位球手同时挥杆,这里,成了爱打高尔夫球的女人们聚会时的最佳选择。

打高尔夫也要从娃娃抓起

博雅高尔夫球场不仅是女人的天堂,更是孩子的乐园。

在这个精致的球场内,专门开设了一所高华晟高尔夫学院。这所学院以培养青少年练习高尔夫为主,聘请了澳洲教练教学,目前已有青少年学员20多名,其中最小的学员年仅6岁。博雅高尔夫球场也将作为青少年高尔夫球基地,用我们成都的力量,为我国打造出黄皮肤、黑眼睛的“老虎”伍兹。

高尔夫教育 篇4

1. 我国高尔夫运动的现状

1.1 国家政策现状

2005年12月21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正式公布,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高尔夫球场项目被列在《指导目录》限制类项目中,对于这类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到了2006年末,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通知〉》,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高尔夫球场项目等用地被明令禁止。同年末财政部公布了明年我国进出口关税税则的调整内容,从2007年1月1日起,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的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的进口税税率将由10%调整为30%。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根据目录,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经营,禁止外资进入,该目录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家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高档房产开发项目的通知》(国发[1995]13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实施保护耕地的通知》(颁布时间1977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2004年10月21日)等国字号文件。

从这些现行的国家政策法令来看,对于高尔夫这项运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作用,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另外,高尔夫俱乐部从业标准作为娱乐活动的高昂税收达到20%的营业税,还要征收3%的文化建设费和0.7的渠道维护费,每年除了土地使用税之外还要征收23.07%的税。这就使得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很高的门槛,戴着“高贵”的帽子,无法面向大众普及。可以说,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但是,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高尔夫场地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基本操作方法是:既成事实的保留、已经立项的保护、尚处筹划的保藏……总而言之,有背景的赶紧建,没背景的换个头脸偷偷建(比如18个洞分成两个9洞练习场来绕过政策限制)。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尔夫的消费群体确确实实在不断扩大。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高档休闲商业业态的前景是很广阔的,其配套的房地产项目的稀缺利益点要远超过普通房产。政策还有这样的规定:“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对改善民生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公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用地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尤其是高新技术、环保等项目用地可以区别对待,从低确定适用的税额标准。”某种层面上,这其实也是政策保护高尔夫球场利益的一个方面。通过一个实例,我们也可以乐观地看待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因为一个政协委员的提案而得到众人的支持,保龄球和台球脱下了高贵的外衣,从2004年7月开始营业税由原来的20%减少到5%。那么,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是不是可以在未来几年能够摆脱高昂的营业税?

再从高尔夫这项运动项目的大众普及来看,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首次将高尔夫作为参赛项目,而在2009年10月9日高尔夫正式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世界范围内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利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和大众化普及。笔者认为,只要进一步使国人了解高尔夫运动,并逐步地使之参与,脱去“高贵神秘”面纱,在经济产业化链条上的进一步加强,能够大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政策最终会倾向于高尔夫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1.2 高尔夫经济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美国1998年体育产业产值为63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化学工业(533亿美元)、汽车工业(531亿美元)等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值,成为美国第22位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80年代末已跻身于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而瑞士体育产业是该国第13位支柱性产业;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达70亿英磅,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政府每年从体育产业中获得24亿英磅的税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外,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300—500次,营业额约8000万人民币。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1998年,美国高尔夫产品收入多达53亿美元,美国高尔夫产业2001年的产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美国用在高尔夫运动方面的开支由1986年的57亿美元已飙升到目前的200亿美元,为各项体育运动中开支比率增长最快的球类运动。[1]2002年,意大利高尔夫运动消费达到近6000万欧元,其中运动器械销售达到3600万欧元,其余为运动服装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在我国,目前生产高尔夫球杆的企业约上百家,生产高尔夫球具的企业有20—30家,生产高尔夫服装的企业就更多。目前,美国每年75%的高尔夫球杆和杆头产自中国。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钛金属木杆头的出口国。我国高尔夫球场相关行业的销售额大约可达几十亿人民币。[2]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只有短短25年的时间,但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球具生产,管理公司,设计公司,新闻业,广告业,旅游业,等等,也都因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找到了合适的介入契机,从而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通过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新兴的体育运动必将有着更为乐观的发展前景。

2.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现状

2.1 我国高校开办高尔夫专业现状

国内第一个“吃高尔夫螃蟹”的高校是深圳大学,早在1995年深圳大学就率先创办了高尔夫专业,打的是工商管理的牌子,下设高尔夫草坪管理、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方向,是全国第一家开办高尔夫专业的学校,并且于1997年成立了高尔夫学院。2002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设了高尔夫专业,开始是挂娱乐体育的牌子,戴高尔夫专业的帽子。随后,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56所大专院校开设了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还有800多所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尔夫教育培训机构。

2.2 我国高校高尔夫场地配备概况

单位:所

注:引自《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一文[3]

自1984年广东中山第一个高尔夫球场成立以来,全国已建成运作的场地有300个左右(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54个),北京(23个),上海(17个)等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开设的高尔夫专业教育的学校大部分也都建立在高尔夫球场发展较好的省市区,这与高尔夫教育的场地配备是分不开的。高尔夫专业有着特殊的教育方式,无论是技术教育、场地草坪管理还是高尔夫管理,都与高尔夫场地配备有着紧密的联系。

2.3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体系概况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主要分为运动技能类教育、管理类教育及草坪类教育三大专业模式。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主要分为高尔夫管理和草坪管理两个专业方向。高尔夫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球技术、酒店管理、旅游经济、高尔夫草坪护养与管理等。而草坪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高尔夫草坪护养与管理、生物统计学、生态学、景观设计、植物学、草坪学、草坪病虫害防治等。在运动技能类教育方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高尔夫系有一定的特色,其课程设置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在教材体系中使用的是自编教材:《高尔夫球运动导程》、《高尔夫导论》、《高尔夫破90±9杆自训秘诀》、《高尔夫专业英语》、《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球童学》、《高尔夫运动演变史》和《高尔夫球场建造与草坪护养》等。在高尔夫草坪类教育中,中国农业大学的高尔夫专业与苏格兰著名的爱姆伍德学院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及教材大纲基本上沿用了爱姆伍德学院高尔夫草坪管理专业的经验,主要课程包括:草坪生态学、高尔夫球场的设计与建造原理、高尔夫球场草坪管理、机械设备的选择与保养、草坪管理中的土壤科学、国际草坪管理、高尔夫运动发展史、高尔夫球场灌溉系统、高尔夫球场环境的综合管理等,并在学生修满学分之后,颁发“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球场场地管理专业发展证书”。

2.4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在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师资力量上,各大高校高尔夫专业除了草坪类教育具有专业的教师构成,在以运动技能培养和管理专业培养为主的高校中普遍存在这类师资匮乏的现状。由于高尔夫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相当稀缺,这就导致许多专业高尔夫专业人才在择业的时候很少与高校教育方面挂靠。球会优厚的待遇条件是高校无法与之比拟的。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会选择主动与球会合作,聘请客座教授及引进相关人才笼络高尔夫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分批为在校相关教师进行高尔夫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师资力量的构成形式。

2.5 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概况

首先,我们通过有关文献资料得知,高尔夫运动从1984年到2004年,这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二十年的时间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球场有200多家,且目前有几百家球场正在建设之中。目前我国“高尔夫人口”已经达到100多万,而且每年还以20%—30%的速度增长。[4]一个18洞以上的高尔夫球场一般需要300多名工作人员,以深圳目前高尔夫球场的数量,需要高尔夫的专业人才数量应该在5000人以上。但目前接近三分之一的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尔夫球培训。[5]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稀缺,形成严重的供小于求的局面。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以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系,每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各大球场、球会、公司等招揽一空,并连续几年有着100%的就业率。

3.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前景

3.1 高尔夫运动现状发展趋势利好

虽然高昂的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国家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对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宏观调控的制约作用,但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日渐兴起已经证明,这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并没有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高尔夫运动人口的历年递增,使得高尔夫运动的普及成为可能。而亚运会、奥运会、高尔夫奥运会等体育赛事的举行,又为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奠定了宣传基础。

高尔夫运动在经济上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带动了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又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高尔夫球具制造业,草皮培养,广告产业,旅游业,房地产开发行业等有关行业的介入,也为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台球、保龄球等娱乐休闲体育从之前的20%高昂的营业税降到现在5%,预测高尔夫运动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享受到这样的政策“利好”。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永远是“贵族运动”,它会逐渐为平民所接受。

3.2 教育模式多样化

在我国目前社会环境下,高尔夫运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这个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国高尔夫运动专业人才稀缺的现在,如何正确处理好教育模式,是有关部门和教育者需要不断思考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开办高尔夫专业的经验,以合作的形式办学。与国内大型球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会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聘请专业人才,无论是运动技术、草坪管理还是球会管理等方面,都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关高校应及时相互交流,深入探讨有利于本专业发展的相关教育方式。

申请高尔夫专业的高校,要有一定的师资及场地优势,运动技术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并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教学器材基础。

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给予高尔夫专业相关的政策支持,从宏观上做到将相关目类整合,选择配套教材,编撰教学大纲,使高校高尔夫专业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在全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中形成统一教学模式,并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4. 结论

虽然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高校教育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尚处在最初的摸索、探讨的阶段。但从以上分析,我们对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及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发展充满期望。相信随着国家政策、教育模式等逐渐地完善,必将使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发展走向更加的辉煌,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也必将逐步走向正规。

参考文献

[1]袁运平等.高尔夫运动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2]胡晓飞等.高尔夫运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C].深圳:深圳大学, 2005.24-26.

[3]戴临中, 戴菁.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6, (3) .

[4]蔡庆辉.浅述高尔夫项目的策划与规划[A].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C].深圳:深圳大学, 2005:187-190.

高尔夫现状 篇5

2009年08月14日10:3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华奥星空

北京时间2009年08月13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议在柏林确定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成为2016年奥运会的备选项目,虽然仍需要在10月份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投票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

高尔夫重返奥运大家庭的步伐已基本实现。

中高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小宁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高尔夫球入奥成功,国家一定会加大

投入,对提高中国高尔夫球水平会起到推动作用。”

在7月28日举行的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小宁代表上一届中高协领导班子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对中国高尔夫球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式和挑战做了充分的论述。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历史沿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尔夫球运动从广东等沿海开放地区率先兴起,以星火燎原之势逐渐遍及大江南北。1985年5月24日,经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批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正式成立。此后20多年,在原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尔夫球运动不断普及和发展,各方面的基础工作初见端倪。这期间,高尔夫球运动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运动技术水平总体不高;项目的普及程度有限,项目发展不平衡;组织结构松散,各级协会建设滞后,在行业内的权威和影响力还不够强;球场建设迅猛,但与其相适应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运动型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对外交流合作和联络工作薄弱等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高消费、商业化、贵族化的不当定位,使高尔夫球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堪忧,在公众认知、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等各方面

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2005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机构改革,成立了新的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创新了项目管理的体制机制,为项目的集约化管理开拓了空间,高尔夫球项目迎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基本现状

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高尔夫球会近500家,球洞数合计约9500洞。参与运动人数百余万(含台、港、澳地区和外国在华人士)。与高尔夫球运动相关的各类企业、机构、院校等约1300余家。每年组织各项竞赛、训练、培训、出访等各类活动上百起。其中每年纳入中高协赛事体系的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已经由2006年的30余起,发展到2009年的近90余起,涵盖了从奖金额高达700万美元的世界顶级赛事-世界锦标赛到全国职业赛事、全国业余赛事、全国青少年赛事等各个层次;参加中高协赛事活动的业余运动员2000余人,职业运动员300余人。出现了张连伟、梁文冲和李超等几位优秀球手,以及胡牧和苏东等一些优秀的青少年选手。此外,由各地方协会、球会和其他单位主办的地方性、群众性赛事活动更是不计其数。随着赛事活动的发展,相关的教练员、裁判员、经理人、草坪师、球童等专业人员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加。高尔夫球专业媒体方面,目前全国已经有3个数字频道,30余本专业杂志和数十

家网站和报刊,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在训练体系方面,经过中高协三年多的建设,中国高尔夫球运动逐步从以往的零散训练状态开始进入了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以国家队为突破口,带动了职业、业余、青少年等几条线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女子职业选手成长迅速,在美巡、日巡、欧巡等高水平职业赛事中取得一系列好成绩;国家男子和女子业余高尔夫球队成绩不断提升,在“皇后杯”亚太业余女子队际锦标赛等一系列国际比赛中

均取得了可喜突破。

在竞赛方面,全国每年纳入中高协赛事体系的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大幅度增长,截至2009年7月已有近百起赛事,涵盖了国际、职业、业余、青少年等各个层次,全年赛事总奖金将近2300万美元。建立了职业、业余、和青少年的积分排名系统和双向选择的办赛模式,各地区各方面承办比赛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赛事申报承办程序得以规范,赛事计划提前落实。创新推出“全国高尔夫球俱乐部联赛”、“中国女子职业巡回赛”、“中国男子职业巡回赛”、“业余系列赛”、“汇丰青少年系列赛”等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加强项目普及、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项目的凝聚力、引导促进训练、出人才出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协会在项目发展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等方面,都发挥了空前的积极作用。

在市场开发方面,中高协先后与世界知名品牌Taylormade Adidas、欧米茄、汇丰银行,中国的知名品牌贵人鸟等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项目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同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协会合作创建“同一亚洲”巡回赛组织,共同开拓国际职业赛市场。先后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了中高协海南基地、安徽基地、南山培训学校和训练基地、黄山青少年训练基地,2009年下半年还将命名10个国家高尔夫球队指定训练球场。通过与上海通用汽车、中信银行、美的、东方集团、世星集团等企业合作,进一步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和完善了项目的赛事体系和培训体系。整合了高尔夫球博览会资源,形成了“中国高尔夫球博览会”的航空母舰,成为亚洲第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人才教育方面,中高协先后与英国R&A、澳大利亚PGA合作,引进国际上最权威的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体系,占领专业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尔夫球项目裁判员、教练员、职业球员的等级考试制度和晋级培训体系,使教育培训与使用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中国高尔夫球项目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培养专业人才的先河。从2007年开始至2008年底,举办各级裁判员、教练员培训21期,累计培训各级裁

判员1076人次、教练员695人次。

在对外交流方面,中国选手近年来得以争取到更多的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的机会。由中高协与澳大利亚PGA和韩国KGA、KPGA、日本PGA共同创办的“同一亚洲”巡回赛组织得到了相关国家协会、有关国际组织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已于2009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已经成为世界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组织、亚太业余高尔夫球协会、国际高尔夫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各国际组织、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国家地区的高尔夫球组织以及行业内国际大企业的高层先后访华,寻求同中高协的合作,充分反映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国际威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

另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在第一时间内向业界发出倡议书,鼓励企业和选手向灾区捐款,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响应。短短一周时间内,在小球中心和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的倡导下,行业内共有近30多家企业或个人共计向地震灾区募捐资金和实物总价值超过人民币6027.8万元。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目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从国际上看,高尔夫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美)高度普及,运动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化、职业化、商业化程度很高,占有全球体育赞助市场份额的5-6%。随着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富潜力的市场,高水平赛事和活动开始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在高尔夫球领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多个国际高尔夫球组织的重要成员,为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空间。

挑战一:准确定位高尔夫球运动。改变看法、争取理解、获取支持,为高球丢掉贵族、腐败等帽子,获得大众认可、取得政府支持。2005年以来,中高协提出“高尔夫球运动要回归体育运动本质、要服务大

众、要面向青少年”的理念。

挑战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地区差异、社会各阶层消费能力相差悬殊,社会上对高尔夫运动认识尚有一些偏差,导致项目发展环境上存在阻碍。国家对高尔夫球场地的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等缺乏明确的授权,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场地建设呈现出管理主体模糊、缺乏政策引导、缺少统一规划的现状,导致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同时,目前中国约500个高尔夫球场中,公众球场只占1.7%,公众球场和私人会所比例严重失调(与国外公众球场多于私人会所的情况正好相反),大众的参与热情得不到满足。

挑战三:竞技水平不高。目前,中国高球竞技水平处于亚洲中下游,与体育大国的形象不相称。始终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优秀球员,缺乏榜样的带动作用。同时,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数量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需求。

挑战四:协会组织建设。中高协和地方高协的行业领导和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缺乏对产业和行业的政策研究;在推进发展中,缺乏战略、计划和措施;在组织建设中仍较为混乱。

高尔夫教育 篇6

"Reverse every natural instinct and do the opposite of what you are inclined to do, and you will probably come very close to having a perfect golf swing."(颠倒自然直觉且反向操作所图, 完美高球挥杆概不远矣!)——Ben Hogan

"Golf is an opposite game!"(高尔夫乃反向操作之游戏!)

本文将深入探讨击球对挥杆动作的影响,主要针对一般人对于击球认知上的错觉与所造成的影响,包括挥杆动作,并描述实际发生的情况,以作为诊断和矫正击球路线、挥杆意念与动作的参考:

(一)欲以杆面中心触击球之赤道线正后方

击球或吃球时, 一般人由于日常的经验或直觉反应,认为杆头是由球之正后方直线前进,并以整个杆面之正中心点与球之赤道线正后方点接触,所以会造成杆面于触球时位于球之赤道线正下方之错觉。

但实际上,由于杆面为平面,而高尔夫球乃呈正圆球体,所以当具仰角之杆面理想触球但底部前缘尚未触地或刚好触地时,乃是以整个杆面中心点之下缘与球之下半部表面接触,且仰角愈大,接触点也愈偏向彼此之下方。所以杆面底端前缘触球时,其实是位于球体本身之下方,且仰角愈大,杆面底端前缘也愈偏往球心下方, 同时触球点也愈接近杆面底端前缘。

所以,若依此错觉击球,将导致常见的杆面底端前缘先触地再触球的“打厚”状况。尤其是在练习场的人工草垫上击球时,因其不致被杆底前缘铲起,因此即使“打厚”,杆头仍可滑过草垫触球而不受实际“打厚”状况的影响。所以于球场“打厚”却不自知,等到下场时又一头雾水,以为姿势动作出了问题并想尽办法调整,通常又为了避免“打厚”造成“打薄”的情形。但一回到练习场,这种情况又自动消失。此外,练习场的人工草垫也无法提供先触球再吃土的情况和感觉,所以应尽量在真实草地上练习,否则须留意上述状况,以避免陋习养成。

(二)避免将球打向障碍

开球或向目标推进时, 一般人由于日常的经验或直觉反应而试图避免将球朝障碍区击去,于是除了调整站位或瞄准方式外,还在挥杆过程中不自觉地操弄杆头路径,造成将其导向障碍区的相反方向;当迫不得已要飞越障碍区(包括水塘、沙坑、树林或树木等)时,则刻意打高避开。二者都将造成挥杆平面或杆面之偏失。例如,当右边有OB时,杆头路径易呈"out-side-in",结果容易打出右曲球飞向"OB";当左边有水塘时,杆头路径易呈"in-side-out",结果容易打出左曲球飞向水塘。

此外, 在遭遇逆风时一般人常会不自觉地想多用力与之抗衡,结果往往导致挥杆时节奏不顺畅和重心不稳定,因此反而增加失误率。若能顺利击中,也会因球逆向穿越时风速相对增加而放大“白努利效应”对球旋转的影响,使其显著爬升或转向,反而增加控球难度。以上皆是一般经验和直觉造成错觉和相反结果的经典范例。

(三)欲将球打高

企图将球打起来或飞越障碍时:

1.对杆头路径的影响:一般人由于日常经验或直觉反应,希望杆头能沿着目标线由球的下方触球,再沿着目标线由球的上方将球送出,以致挥杆平面向后侧倾斜或倒离目标,并使杆头路径出现。

主要有两类:a.提早于触球前移至正确挥杆平面和球的下方或内侧,于触球时成为由内向外和由下向上挖球或捞球的V字形路径;b.于触球时无法继续下行。但实际上,因为挥杆平面是由后向前和由上向下倾斜,当杆头沿着正确的挥杆平面和圆弧路径行进时,只有在触球时与目标线交集重叠。在上杆时同时向后、向内、向上再向前行进,并于下杆时同时向下、向外和向前行进并触球。所以也是先触球再吃土,再于触球后同时向前、向内、向上再向后行进。

2.对杆面方向的影响:一般人由于日常经验或直觉反应,希望在触球时杆面能保持向上正对目标,以致杆面被强迫控制固定,或是刻意将杆面向上方打开,而于触球时相对于杆头路径呈开放状态。但实际上,由于杆头本身的重心分布、运动物理和人体功学原理,杆面应于上杆时随手臂翻转打开,并于下杆时随手臂回转触球。

此外,弹道高低主要取决于出球时杆面仰角或方向、触球时之杆头路径、撞击力道、触球扎实度与后旋量。欲于一般球位(包括草地上以及开球台非一号木开球之架低tee击球)产生较高弹道球路时,除了选择杆面角度较大之球杆外,杆头路径应仍于下行时触球。杆头下行时仍处于加速阶段,所以不但能保有击球力道增强球弹离杆面之反弹作用增加出球速度与角度,同时也拥有较佳吃球路径与角度,因此也有利于球位脱离,在整体上使得触球较为清爽与扎实。简言之,想将球打高时不但不能向上挖或捞球,反而要使杆头和球一起向下吃,充分利用杆面仰角与扎实触球加以达成。

3.对挥杆动作的影响:a.身体将依照一般的经验后倾仰身挖球或以双手捞球和打开杆面的动作、干扰杆头和杆面物理运动之导引杆头和杆面的动作;b.双臂将球杆拉起或捞球;c.双臂外弯打开;d.双手紧握球杆;e.左右手腕皆打弯等。

(四)欲将球打远

长洞开球时,球道宽阔想刻意打远、超越同伴、远距离进攻果岭、飞越特定障碍或向远方目标推进时:

1.对杆头路径的影响:一般人由于日常的经验或直觉反应,初始下杆时(或即将触球前)便使尽蛮力以期盼杆头能于触球时达到极速,以致杆头路径出现:a.提早于触球前被甩出(casting)释放至正确挥杆平面的上或外方(over-the-top),触球时成为“由外入内(或outside-in)”而无法继续外行,并于出球后移至正确挥杆平面的下或内方;b.于触球前提早上行。但实际上,因为挥杆平面是由后向前和由上向下倾斜,且杆头路径受杆头速率影响,只有当杆头处于循序加速的方式或步调与顺畅节奏时,才能沿着相应的挥杆平面和圆弧路径行进,并在触球时与目标线交会重叠;在上杆时同时向后、向内、向上再向前行进;下杆时同时向下、向外和向前行进并触球;再于触球后同时向前、向内、向上再向后行进。

2.对杆面方向的影响:一般人由于日常的经验或直觉反应,在施力击球时紧握球杆,以致杆面被迫固定而无法顺势翻转,触球时不及关闭回正,相对于杆头路径呈开放状态。或是刻意关闭回正杆面而于触球时过度回正关闭呈关闭状态。但实际上,由于杆头本身的重心分布、运动物理和人体功学原理,杆面应被允许于上杆时随手臂翻转自然打开,并于下杆时随手臂回转自然及时回关精准触球。

3.对击球和球路的影响:上述二项的影响,虽然感觉威猛有力,其实不但杆头过早完成加速释放,以致击球力道之效率大减,还产生更多侧旋,球路也形成不同程度大小之右曲球或偏高、左曲球或偏低。

4.对挥杆动作的影响:a.将头和上半身上下晃动或左右摆动,并以双手舞动球杆加速外,也会出现干扰杆头和杆面物理运动之操控杆头和杆面的动作;b.双臂向外弯曲张开以杆击球;c.双手紧握球杆;d.触球时左手腕弯向目标方向和右手腕打直等提早释放球杆触球的动作。

(五)急欲看球或关切结果

此乃初学者及一般球友最常犯的毛病,也最难矫正,因为正常人的直觉习惯与自然反应即是如此。一般高尔夫挥杆击球设定时,身体正面、脸部与双眼视线对准地上的球并与目标线方向垂直,而非像一般日常活动一样面向目标,以致不自觉地于挥杆过程中或触球后急欲关切球路和结果。若再结合“想帮忙打直”的意念,那么不但会因抬头或起身导致挥杆轴心与平面向左侧偏移,还会影响杆头行进路径(outside-in),并阻碍杆头力道之适时释放与加速。最明显的后果不是造成右曲球就是左拉,后者尤其常发生于处理推杆、短杆及短铁杆时。

因此,打球或练球出现不当球路或距离不足、不良动作与姿势时,应立即依循以上描述以探讨问题发生起因,以作为修正与改善依据。

此时还应立即检讨出手时是否有特定意念在心中,试着下次击球时将该意念排除并专注于执行适当的挥杆意念。例如,不在乎球路与结果而一路转肩维持阻力至收杆,或试着以相反击球意念(例如刻意将球平飞击向目标方向稍偏右侧; 向下打;打出八成距离或是用八分力挥杆等)予以印证与改善等。

高尔夫教育 篇7

关键词:高尔夫教育,培养目标,发展前景

在我国, 高尔夫是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 而高尔夫运动还涉及到旅游管理、草质维护方面的内容。相比较其它项目而言, 高尔夫运动伴随着高雅、阳光、绿色的文化内涵, 一引入中国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受到了高端人士的积极参与。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高尔夫运动也越来越受到商务人士的青睐, 随着高尔夫运动的越来越成熟, 对高尔夫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自然越来越高了。目前, 我国开设的学科也基本上以这几点为基础, 包含的专业有:高尔夫专业技能教育、高尔夫旅游及商务管理和球场的草坪维护这三个方向, 基本上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奠定了专业化的基础模型。

1 高尔夫教育培养目标与方向

高尔夫运动属于一个多学科的体育运动项目, 到目前为止, 还没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列入招生指导目录里面。高尔夫引入我国的时间不太长, 基础的普及度还不够高, 基本上属于高端人士交流活动场所, 相应的高尔夫教育理念也不够成熟。目前, 我国的培养模式基本上定位在大中专及本科学校统一的培养模式, 层次分类不清, 定位类似, 学生们的就业也基本上以高尔夫球场管理为主, 就业范围很窄。

高尔夫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多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 因为美国的高尔夫运动开展的时间久, 而且高尔夫的相关产业也基本完善, 所以美国的高尔夫教育培养目标虽然很简单, 但美国学习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有着非常详尽的说明, 学生的就业范围涵盖了整个高尔夫的产业链, 其中包含有高尔夫的科学研究、高尔夫的教学、高尔夫的竞赛组织、高尔夫的产业经营管理、高尔夫的传媒业、高尔夫的场地维护及高尔夫产品销售等等, 据统计就业范围高达16类58种职业。基于此, 我国的高尔夫培养目标应着眼于拓展高尔夫产业链的基础上, 培养要有超前意识, 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差异化培养, 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进而在毕业后能够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随着我国的高尔夫运动的不断发展, 其相关产业链也会逐步完善, 高尔夫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理念也必将越来越成熟和清晰, 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学习这项新兴的运动项目。

2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前景

通过对高尔夫运动的不断普及, 逐步消除其贵族运动的特色, 多注入包含礼仪与友谊的文化社交理念, 崇尚平等竞争和诚信自律的道德文化思想, 再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必将有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有着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 在2016年, 高尔夫将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 这也会极大的促进这一项目的发展, 此时加大对高尔夫运动的教育力度, 将对今后高尔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 高尔夫运动现状发展前景良好

目前, 中国现有的高尔夫球场有400多家, 高尔夫的练习场地也有近3000多家,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的高尔夫球场还有大的突破, 预计能达到1000家左右, 而每一家需要的管理人才预计有300多人, 可见, 在不久的将来对高尔夫专业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高尔夫运动的不断发展, 其相关的产业也会逐步得以发展。高尔夫相关的旅游业、制造业、草皮培养等等行业的介入, 也会为高尔夫整个行业带来生机, 而且随着高尔夫运动的普及度不断提高, 在不久的将来, 高尔夫运动不会像现在这么高高在上, 会逐渐褪去贵族运动而步入普通人生活锻炼中来。

2.2 高尔夫教育模式多样化的发展

高尔夫教育是依托于高尔夫运动的, 高尔夫运动的蓬勃发展, 必然也会促进高尔夫教育的蓬勃发展, 而且我国的高尔夫教育开展时间还不久, 相应的高尔夫专业人才还比较稀缺, 这时候如何能够合理的处理好我国的高尔夫教育, 需要有关部门和教育者仔细考虑。并积极的与国内现有的高尔夫球俱乐部保持联系, 在校期间就多参与到高尔夫运动的管理运作上来, 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加上不断的实践才能为学生提高更好的教学条件, 也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与此同时, 学校还应积极的外聘一些高尔夫专业人士来校讲课, 无论是高尔夫管理人才、竞技人才还是草坪维护人才都可以邀请来校开讲座或者兼职上课,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更好更多的了解这个行业的各个环节所需要具备的知识, 并能提出自己的困惑与之交流, 为提高高尔夫教育建言献策, 共同提高高尔夫教育。国家教育部门也应该考虑到高尔夫运动的特殊性, 应给予高尔夫专业相关政策上的支持, 尤其是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 应抽调专人予以完成, 逐步形成全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的模式多样化的同时, 也能不断改进和完善。

2.3 高尔夫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前景

高尔夫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主要体现在高尔夫运动源于西方, 而我国开展相对偏少,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 将西方高尔夫课程和教学内容引入国内是高尔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 也有不少的学校依据自身学校的特点, 将国外先进的高尔夫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引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 将国外的先进高尔夫教学经验与国内的高尔夫市场条件相结合, 构建出适合中国当下高尔夫教育课程内容和专业教学体系。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寻找适合我国高尔夫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 加强对我国学生的高尔夫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4 高尔夫教育的合作化发展前景

在我国, 高尔夫教育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 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起步比较晚, 所以高素质的高尔夫教师就会非常缺乏, 只能从体育系统的其它项目转过来, 很多的高尔夫教师都是从其它体育项目转过来的, 只是懂得很多理论知识, 实践也是临时学习的, 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专业学习, 致使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难以匹配。就目前状况而言, 一下提升整体高尔夫师资力量是不太现实的, 只能选择在学校内部加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 加强其专业素养。与此同时, 可以和当地的高尔夫俱乐部合作教学, 聘用俱乐部专业的高尔夫教练来兼职教学。

合作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来实施:首先主要立足点是本校现有教师的培训, 可选派校内高尔夫教师到欧美发达国家或者国内优秀高尔夫俱乐部进修, 也可以选派教师到知名的高尔夫俱乐部挂职, 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 尽力让教师们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空间, 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的同时抓好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并积极引进年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来;其次, 聘用校外优秀高尔夫教师来校兼职, 也可以和国外高尔夫名校合作, 并完善学校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方案, 选拨优秀学生出去参与高尔夫运动的组织活动, 锻炼学生们的实践经验;最后, 学校可以聘请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 来学校为学生讲解高尔夫发展的前景, 为学生的职业做规划, 而且这部分管理者都是我国最早参与高尔夫运动项目的, 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 他们的教授能结合丰富的实践, 必将受到学生的喜爱, 能很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2.5 专业人才的紧缺促进高尔夫教育的发展

高尔夫运动作为一个新型的体育产业在中国业已蓬勃发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与之相匹配人才培养却没能跟的上发展, 造成了制约我国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资料显示, 我国目前在高尔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都非常缺乏。人才的缺乏必将会促进高尔夫教育的发展, 因为只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为我国培育出优秀的高尔夫专业人才, 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现在中国高尔夫协会教育委员会也已经成立, 这也会极大的促进我国高尔夫教育的发展, 利用委员会很好的整合现有的资源, 为我国高尔夫教育提供指路标, 促进我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吴亚初.试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特征.中国体育科技, 2004, (03)

[2]卢元镇.谨慎的迂回——中国发展高尔夫运动之路.体育文化导刊, 2004, (04)

[3]杨晓生.论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1)

高尔夫教育 篇8

1.1 师资队伍现状

由于高尔夫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 因此在我国高尔夫教育的师资队伍中, 高尔夫运动专业出身的任课教师非常少, 在各个高校的高尔夫专业教育中, 除了草坪专业的任课教师多是由专业教师任职的之外, 在高尔夫运动技能培养以及管理专业培养等专业中普遍存在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而且通过对各个高校高尔夫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研究, 还发现, 目前各高校高尔夫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 教龄也较短, 很多任课教师在实践经验上都比较缺乏, 而且专业水平也有待提升, 以至于影响了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质量的提升。据分析, 这与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存在一定关联, 与目前我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1.2 场地设施现状

由于高尔夫运动场地设施的造价比较高, 所以,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高尔夫运动教学时, 普遍采用的多为简易训练场, 并没有正规的球场,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尔夫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滞后的现象。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据分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 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 可以被高校用来建设高尔夫球场地;二是,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高尔夫教学课程, 但是目前却没有承担独自建设和维护高尔夫球场地设施的能力, 无法负担起建设和维护高尔夫球场地设施所需的高额费用。所以导致目前我国的高校高尔夫教育普遍面临着场地设施方面的问题。

1.3 课程体系现状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并将其与国外高校的高尔夫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发现, 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有如下几点特点:首先, 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的课程体系多是以管理学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为中心来构建的, 课程体系中所囊括的理论知识比较繁杂, 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而在应用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方面则有所不足;例如: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 在高尔夫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都存在这样的特征, 都是将整个课程体系建立在一般性的公共基础理论之上, 然后再由此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深入到高尔夫管理论知识领域的。其次, 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各个高校虽然各有不同、各有侧重, 但是很多高校都存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较为空泛、指导性不够强的问题。例如:在某些高校仅仅是高尔夫管理专业一个专业其培养目标就设置为培养与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具备的管理、经济、体育、草业科学、市场营销以及高尔夫赛事等能力的人才, 而实际上, 仅仅靠一个专业就培养出具备高尔夫各类岗位的“通才”是不实际的, 过于空泛, 指导性和可行性不强。

2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发展对策分析

2.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化

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师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匮乏、实践经验不足以及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高校在开展高尔夫教育时, 一定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是, 可以通过定期出国交流的方式, 学习国外高校的高尔夫教育经验;二是,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高尔夫教育师资培训的方式, 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三是, 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际交流等方式, 定期与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和资深的教育教学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拓展现有师资的知识面, 提高其执教能力;四是, 要注意加强人才引进, 通过积极引进专业的高尔夫人才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师资队伍。

2.2 重视课程体系的优化

重视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优化, 是弥补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促进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一项有效措施。具体来说, 在进行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优化时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 应注意优化的系统性。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在针对高校高尔夫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 所涉及的影响要素是多个方面的, 其不但会受到高校目前的办学水平的制约, 同时还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教育观念因素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等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 在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进行优化时, 只有系统地考虑了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才能够实现对现有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科学优化。

其次, 要注意优化的可行性。优化的可行性主要是指在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 所采用的优化措施和最终优化的结果都必须要是切实可行的, 能够在现有的水平和现有的基础上, 得到有效的落实, 并取得良好的落实成效。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优化来说, 要确保优化的可行性, 一是要注意考虑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和能力;二是, 要考虑课程能否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需要,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才能够确保优化可行性。

最后, 在进行高效高尔夫课程体系优化时, 要注意突出高尔夫专业的特色。也就是说, 在针对高校高尔夫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 应注意结合现代高尔夫运动的特点和现代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趋势, 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性较强和针对性较强的内容, 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通过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学习, 掌握高尔夫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各种各类高尔夫设施的运作方式和高尔夫产业的运作方式, 懂得如何去进行管理、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等等, 让高校高尔夫的课程体系更好地突出高尔夫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性的特征, 以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高尔夫专业人才的需求。

2.3 重视场地设施的改善

场地设施是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物质基础, 如果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肯定会影响高校高尔夫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因此, 要促进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重视高尔夫教学场地设施的完善问题。

针对我国高尔夫球场的现状和高校高尔夫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要缓解教学场地设施匮乏的问题, 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首先, 通过租用社会上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或者是球场的方式来满足高校高尔夫教学的需要。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满足高校高尔夫教学的需求, 而且教学成本较低, 还有助于社会场地利用率的提高, 防止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其次, 可以利用高校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 建设临时性的简易挥杆场。建设这样临时性的简易挥杆场学校仅需要购置开设高尔夫教学所需要的击球垫、球、球杆以及击球目标靶和保护网即可, 简单方便, 而且不影响体育馆的日常使用, 适合多数高校采用。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不利于学生充分体会高尔夫运动的乐趣, 也不利于学生高尔夫礼仪和高尔夫文化的学习;最后, 如果学校的条件允许, 高校还可以建立本校的练习场。例如:深圳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及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院校就在校内建设了高尔夫练习场。学校建设的练习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是对经费投入的要求较高, 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选择。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尔夫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从师资队伍情况、场地设施状况以及课程体系情况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开展现状, 然后又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三点对策, 并分别针对各项对策进行的具体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尔夫教育,高校,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林永革, 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 (4) .

[2]李康, 张洁, 汤伊乐.上海高校大学生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模式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 .

高尔夫教育 篇9

国际奥委会2009年在哥本哈根投票通过高尔夫球进入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大舞台,这意味着高尔夫球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将翻开新的一页。[2]高尔夫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普通人无法接触的“贵族式运动”,人们对这项运动自然了解甚少。而如今高尔夫球作为一项纯粹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意味着它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人,走向逐渐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道路发展。

1 我国高尔夫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1 . 1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开展以1984年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成立为标志。[3]竞技体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中国女队夺得团体赛与个人项目两块银牌,刷新了我国高尔夫球运动在亚运会历史上的奖牌记录。目前,高尔夫球运动已被列入2013年我国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产业发展方面,根据朝向集团2009年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的研究显示,2009年我国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总数为348家,共7772个球洞,折合约432个18洞高尔夫球场,30年来中国高尔夫球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6.4%。高尔夫核心人口约有30万,增长率达到了22.7%。[4]随着我国高尔夫竞技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尔夫在承担人才培养职责的高校也随之发展起来。

1 . 2 高校开设高尔夫体育课程现状

尽管我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在普及程度以及产业发展水平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这项新兴运动的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开设高尔夫球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仅广东省就有超过6所高校开设了高尔夫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北京大学在未名湖畔修建一座高尔夫球练习台,供学校开设高尔夫球课以及课余开放使用。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开设了高尔夫球体育课,厦门大学更是把高尔夫作为许多学院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高校对开设高尔夫球课程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1 . 3 存在的主要争议

针对高尔夫走进高校的现象,无论是社会舆论界还是学术界都有不同的争议。有人认为高尔夫并不能在高校实现体育教育的价值。例如吴睿鸫(2006年)认为,社会舆论反对高尔夫走进高校,主要是因为强调学习高尔夫会导致学生过分追求高尚富贵而产生误导作用,而且还会导致过度花费以及弱化学生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5]此外,由于高尔夫运动的特点是以站立手部挥杆动作为主,缺少心肺功能和许多大肌肉群的锻炼,心率也难以达到有锻炼效果的指标,这让很多体育教师和学者都质疑高尔夫运动对学生体质的锻炼效果。但也有人认为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是可取之举,例如贾文伟、李艳杰(2010年)认为,高尔夫进入高校是必要之举,这可以让大众都能体会从事高尔夫球运动的意境,学习高尔夫球运动的基本技法,培养更广泛的直接和潜在的消费群体,增加高尔夫人口,为正式的高尔夫球运动奠定基础。[6]

对于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对立的观点,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只不过双方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样新鲜事物的出现,必定有符合时代发展的优势所在,也存在违背传统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新事物。从体育教育价值的本质上看,高尔夫运动本身是可以让价值得到体现,但如果高校没有采取有效的途径去实现这种价值,产生负面影响,高尔夫走进高校自然就会被人认为是不可行的。下面将从体育教育价值以及实现价值的途径两方面对高尔夫体育课程做具体讨论。

2 高尔夫运动的体育教育价值

2 . 1 “体育教育价值”释义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和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伦理学大辞典》指出价值就是表示人与各种对象之间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关系。[7]刘兴、程文广(2013年)这样理解体育教育价值,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其客体的属性、特点、功能以及效果等与其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并且这种关系的融洽程度体现为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对活动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或合目的的程度。[8]按照上述观点,体育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体育教育这种活动,使达到活动效果与被教育者需求得到满足相结合的一种关系。

本文将体育教育价值概括为:通过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强人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教育活动,使得被教育者获得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系列符合教育目的的改变。通过考察高尔夫本身具有的体育教育价值,我们就能够判断,高校开设高尔夫体育课是否具有可行性。

2 . 2 高尔夫可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

我国近几年高尔夫事业发展迅猛,不仅仅在竞技运动方面,在社会上更是成为一种时尚休闲的文化。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与求知欲望,这决定了他们在校园时期就要紧随时代步伐,努力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增进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学习高尔夫体育课不仅顺应了他们求新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让他们亲身感受高尔夫运动的文化、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育人文素养从而增强大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由此看出,高尔夫体育课程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增进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2 . 3 高尔夫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高尔夫运动在项群理论分类上属于表现准确性项目,主要由挥杆和推杆两个动作组成。通过身体控制球杆,合理控制力度和角度,打出球的合理路线。击球的距离取决于杆头速度,准确性与稳定性取决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能力。因此,高尔夫球对人体的灵敏、柔韧以及力量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初学的高校学生而言,掌握这项运动的基本技能是首要任务,在掌握技能的过程当中,学生通过不断地挥杆练习以及不断地调整击球的角度和力度提高了手臂的力量和全身的协调性。从这点看出,高尔夫球在运动强度上可能远远低于体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但是他对人体协调、灵敏和爆发力等素质的锻炼是不可忽视的。

从体育教育的角度看,高尔夫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具有较高的体育教育价值,而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传统项目所不具备特性。例如,比起足球、篮球这些更受男生青睐的大球项目,高尔夫球对性别的要求程度要低很多,很多女生也能很好地参与其中。此外,与跑步、游泳等项目一样,高尔夫运动也是一项可以由青年持续到中老年都能够参与的运动。

2 . 4 高尔夫可提高学生心理文化素养

虽然现代高尔夫起源于英国,后来又传入中国,但是中国早在宋、元、明时期曾流行就一种类似高尔夫球的活动,称为“锤丸”,高尔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外来品,在文化上有共通之处。高尔夫运动不仅仅对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同样是一项颇具文化底蕴的运动。人们通常把高尔夫运动视为一种尊重传统、尊重他人、重视友谊、恪守礼仪、崇尚优雅、坚守文明诚信的绅士运动。[9]高尔夫运动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礼仪规范,行业内通常会根据是否遵守球场礼仪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热爱这项运动,是否具有足够的素养赢得球场上其他人的尊重。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仅仅让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还不行,还应该要掌握相应的知识,这是体育教学的“三基”。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意志、尊重、礼仪等思想品质。通过高尔夫体育课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技术技能,还能够受到一种绅士礼仪文化的熏陶,这与我国贵为“礼仪之邦”的儒家传统礼乐文化特质相吻合。总之,高尔夫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让他们学会一种文化、学会礼仪、学会尊重。

3 高尔夫体育课程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的阻力与途径

在高校开设高尔夫体育课具有优势的同时必然也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高尔夫体育课都面临一定的阻碍。虽然高尔夫运动本身具有很好的体育教育价值,但是由于观念的错位、各种外界环境的制约和体育教学方法的误导等因素,都会导致高尔夫的体育教育价值产生异化,被人理解为铺张浪费、追名逐利甚至是高校宣传自己的手段。因此,唯有找到合理的途径,才能有效发挥高尔夫体育课的体育教育价值,我国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才具有可行性。

3 . 1 纠正高校办学观念误区, 明确育人方向

就目前来看,观念的误区主要是许多高校没有认识到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缺乏群众基础是制约高尔夫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尔夫在中国作为富人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朝阳产业,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对于高尔夫管理人才的急切需求。许多高校正是看中了这种潮流,纷纷开设高尔夫球专业课程,为的是顺应社会发展,同时也为自己争取知名度。然而这些高校又面临着师资、经费、场地等一系列发展滞后因素的制约。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体育产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需要经营者、消费者以及政府多方共同促进,面对高成本投入的同时最需要建立一种普及化的发展形象,比起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群众体育、终身体育同样是高校所承担的教育任务。高校应当转变观念,合理平衡好开设高尔夫专业课程与体育课程的资源,切不可本末倒置,过分强调管理人才培养而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3 . 2 改善高尔夫运动的硬环境, 强调校企结合

高尔夫是一项对场地要求极高的运动,高校如果需要开设课程则必须投资建设高尔夫练习场,而场地的建设与维护的高费用是影响高尔夫在高校发展可行性的制约因素。据朝向集团白皮书统计对于高尔夫专业院校硬件设施情况统计:仅有练习场的占23%,拥有练习场和球场的占15%,而两者均无的高达61.6%。[10]

为此,针对诸如场地、器材这种物质硬件的制约,合理的解决途径是一方面采取与“校企结合”的方式缓解高校高尔夫硬件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弱化高尔夫体育课的物质基础,提高教学规范、文化熏陶等软实力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积极寻求俱乐部等企业的帮助,让俱乐部为高校提供物质帮助,高校则可以帮助俱乐部拓展市场,实现双赢。有场地和资金实力的高校,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项目场地的情况下修建简易高尔夫练习场以节省经费。采取这种途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弱化高尔夫的物质条件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关注高尔夫的“高消费、高档次”转移到关注纯粹的运动和文化教学上来。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学习高尔夫而导致过分追求高尚富贵而产生误导的问题。其次,有条件的高校通过低成本建设简易的高尔夫练习场或者寻求校企结合的途径解决场地问题。这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将费用花在师资、教材等教学上面,注重体育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文化知识的传授,将会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价值。

3 . 3 提高高尔夫体育教学软实力, 注重技能与文化结合

制约高校高尔夫体育课程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的因素除了硬件设施之外,还有软实力的制约。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注册在案的职业球员有79人、职业教练40人左右,加上获得国外职业教练资格的人数,估计全国有教练资质的也不超过50人。高尔夫球是一项集全身协调运动和文化礼仪于一体的运动,如果体育教学内容不规范,很容易导致“重技术、轻理论”或者是“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体味到高尔夫运动的魅力,甚至错误地认为高尔夫就是一个单调的挥杆动作,最终失去学习高尔夫的兴趣。

要想提升高尔夫体育教学的软实力,首先必须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体系,赋予体育教育新的价值。唐黎明(2005年)认为,传统的学校体育体现的价值是:体育、知识、技能和品格得到发展。[11]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体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体育教育。这决定学校体育教育还要实现几个方面的价值: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间接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高尔夫体育教学价值的实现应该基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在传授技能的同时,重视文化礼仪知识的熏陶,做到技能文化相结合。使得学生一方面掌握高尔夫运动的技能,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又能在运动中学习尊重、团结、交际、礼仪等高尔夫精神,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在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方面,首先要让教师们认识到一点,将高尔夫球引入体育课堂时,要注意与高尔夫职业教育区别开来,主要定位于高尔夫球公共体育课,总体上不脱离于一般公共体育课的形式。[12]高尔夫体育课程的定位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上面,是一种普及性的教学课程。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并不需要达到职业教练的技能水准,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和高尔夫运动的文化精神,将它们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与高尔夫硬件一样,高校教师也可以借助俱乐部等企业的力量提升自身实力,学校可以为少部分有能力的教师提供培训机会,鼓励教师进修。还可以让俱乐部教练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4 结论

高校开设高尔夫体育课程是一个发展素质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高尔夫运动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具有很高体育教育价值与未来发展前景运动的同时,又给高校开设这门课程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我国高校开设高尔夫体育课程首先需要明确办学理念,让高尔夫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手段而不是误导学生追名逐利的工具。其次是要提升自身办学实力,赋予体育教育新的价值以符合高尔夫的体育教学要求。积极寻求校企结合的途径,弥补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经过前文论证表明,高尔夫运动无论是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心理文化素质方面,其本身都具有很大的体育教育价值。然而这种价值得以实现并非一蹴而就,一旦走偏了方向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唯有找准途径,明确方向,高校开展高尔夫体育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摘要:高尔夫是一项起源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休闲运动,在我国更是发展成为贵族式的高尚运动。许多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纷纷开设高尔夫作为体育课,人们对高尔夫是否可以实现我国体育教育价值的看法褒贬不一。本文从我国体育教育的价值出发,结合高尔夫运动的自身价值,分析高校高尔夫课程对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的可行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可行性所需要的合理途径。

高尔夫教育 篇10

1 我国高尔夫人才社会需求现状

从目前高尔夫球场的分布数量与省市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球场数量数一数二,因此,发展程度和热度也相对较高。针对社会发展需求,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高尔夫人才需求状况比较紧缺(见表)。

通过对我国50家高尔夫俱乐部人才需求满足耳朵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30家表示非常紧缺,占到总比例的60%;有8家表示紧缺,基本满足的仅有6家,而达到饱和状态的仅仅6家而已,仅占12%。因此,充分说明,目前社会对高尔夫人才的需求量巨大,需求程度十分迫切。

2 “体教结合”系统工程下云南省高尔夫人才培养现状

纵观我国高尔夫的而发展进程,目前已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团体,带动了许多城市的发展。云南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高尔夫运动逐渐成为吸引眼球的运动,各大球场纷纷建立,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这种极具朝阳力的产业也开始对高尔夫人才具有了一定的要求。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高尔夫人才出现严重的紧缺。

针对研究内容需求,笔者走访了云南省滇池高尔夫俱乐部、万达高尔夫球会、阳光高尔夫俱乐部等14家高尔夫球场,了解到大部分球场严重缺乏教练、管理人员以及草坪维护人员,他们纷纷表示这些人才类型的缺乏为其俱乐部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他们认为所聘请的一些教练以及管理人员等没有持有相关证书,为了俱乐部的开发运营,只能勉强聘用。这为高尔夫俱乐部长远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3 云南高尔夫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

从云南省高尔夫专业发展来看,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只有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办有相关专业,两者比较来看,云南体职院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相对系统,除有高尔夫训练外,已经成功申请到高尔夫草坪养护专业。但是无论是哪所高校的高尔夫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体系不够合理、教师和教材严重缺乏、办学硬件设施缺乏等,远远不能满足高尔夫行业的发展。

3.1 教学体系的不合理

从走访得知,两所高校目前基本上都是培养高尔夫训练方向的专业人才,其目标基本上都是定位于高尔夫教练,从长时间的办学来看,有时候把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相对混淆,造成办学的不合理。教学体系的制定上也主要为高尔夫教练量身定做,忽视了高尔夫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3.2 教师和教材的缺乏

据笔者调查了解,云南省高校开办高尔夫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很多教师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缺乏相对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上存在难度,同样在技术上也缺乏一流。不仅如此,云南乃至我国在高尔夫教材的选用上一直头疼,没有系统的教材,很多高校都是根据相关领域来选用教材,比如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才的培养通常会选用《管理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尔夫人才培养。

3.3 办学硬件设施缺乏

云南省目前已经有14家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但是调查发现,办有高尔夫专业的高校连一块标准的高尔夫练习场都没有,这对学生的培养带来困难。不仅对训练无益,同时对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草坪养护人才的培养也带来巨大的难题,学生只能一味接受没有实践的理论学习,导致动手能力差等现象。

4 “校企合作、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赢

考虑到我省高校高尔夫场地的匮乏,我们需要积极与各大高尔夫俱乐部合作,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努力实现“双赢”的培养模式。

4.1 先校后企,系统完善

为了使学生系统化的进行学习,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对不同知识进行学习。高校需运用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等知识。可以对学生实行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与企业达成共识后,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两者有效结合,先校后企,实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场景。学生在经过实训后,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检查,以便日后学习的侧重点。

4.2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云南体职院与多家俱乐部签订了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目的是为培养综合性的高尔夫人才。针对目前情况而言,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职业特点,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岗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各俱乐部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下订单”,学校按订单培养不同类型学生,这种模式既可以满足高尔夫社会需求,又可以使高尔夫职业教育焕发生机;既能服务订房经济,又能调动学校和企业的额积极性,使两者实现“双赢”。

4.3 分层递进,循环培养

高尔夫各个专业按照阶段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基本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实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训)——反馈与能力再培养(专业巩固)——顶岗实习(能力综合运用)[1]。

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后,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课程实习,开展综合的实训,提升学生整个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等的反馈,对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再培养,在学生基本具备所有能力后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实习和就业直接对接。

4.4 产学研和,遵循规律

学校和企业在相互寻找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人才,达到共赢模式。学生在学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可以解决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也可为企业储备高尔夫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高校高尔夫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践,贴近市场需求。比如云南体职院新申请的高尔夫草坪养护专业,可以由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共同研究,在校学生共同参与,从基本的草种选择、草坪维护、病虫防制的比拟更方便亲身学习,也可将此应用到教学中,结合专业学习,有专家和教师进行指导,独立完成草坪的维护,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

5 小结

对于高尔夫人才培养,我们需要认真审视目前国内乃至国际的发展趋势,实时找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不断发展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脚步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社会需求,运用适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尔夫综合性人才。

摘要: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云南省高尔夫人才教育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和”模式的实践与总结,结合目前市场发展需求以及高尔夫专业教学特点,积极探索在高尔夫人才教育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等实践教学问题,进而研究如何实现云南省高尔夫人才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学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云南,高尔夫,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参考文献

[1]魏忠发,安铁民.高尔夫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

[2]唐芒果.高职高尔夫球专业”校企合作循环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

[3]刘玉东.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方略,2011,204(17):19.

[4]戴临中.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6.

享受高尔夫 篇11

关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流传最广的是古代的一位苏格兰牧人在放牧的时候,偶尔用一根棍子将一颗圆石击入野兔子洞中,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后来的高尔夫运动。

在休闲运动中工作

中国人是很适合打高尔夫球的。因为,高尔夫球属于非对抗类运动,打高尔夫球不仅仅是用身体打,更重要的是用脑子去打,其中包含着战术战略的内容在里面。作为一项休闲、健身项目,高尔夫运动不激烈、老少皆宜,可以一个人打,也可以一群人一起打,水平高的水平低的都可以一起打,没有太多局限性。

高尔夫球运动有其自律性,打高尔夫球必须守时守规律,不能来半点虚假,这与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实实在在、认认真真。

高尔夫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则,参与运动的人都要遵守,通过运动的过程提高个人修养、个人品位。高尔夫运动对自己的性格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弥补,当拿起球杆的一刹那,自己就开始沉寂在气氛当中,所有的浮躁都必须抛开,否则就很难打好球。

同时,很多商界人士利用高尔夫这个平台边打球边谈工作,把工作放在休闲娱乐中解决是一种非常时尚的工作方式。在高尔夫球场上,气氛比较融洽,人的思维也比较灵活,并且还可以通过打高尔夫这一绅士的运动方式,从侧面了解合作伙伴有利于进一步的合作。

初学者如何选择球杆球场

由于球杆的品牌和产地不同,一套球杆的价钱在2000元到20000元不等,价位比较低的多是国产品牌,其次是韩国、日本的,价格最高同时质量最好的是欧美的球杆。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从经济因素考虑,可以租用球场或者练习场的球杆,也可以选择国产的球杆,不过一般的爱好者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使用习惯置办一套球杆,这样用着方便顺手。

而对于球场的选择上,初学者不一定要到球场上去打,在练习场练习技术是必须的,所以对于球场的条件不需要太苛刻。

对于初学者选择练习场的建议就是就近原则。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在练习场过过瘾、练练手就够用了。而练习场就近选择就可以了,毕竟大多数人时间都是有限的,并且打球也只是一个休闲娱乐,没有必要开着车跑太远的地方,如果是那样还不如去球场了呢。

另外,在技术指导上,很多练习场和球场都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老师,这些人多数是职业球员,如果需要可以提前和俱乐部打招呼约时间。并且很多俱乐部还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专门为新手讲解一些技术上的东西。

新手收费一般按60元/100球计算。此外还可以办年卡,收费在10000元左右。很多高尔夫俱乐部实行会员制,这种类型一般收费较高,就不太适合初学者了。

相关链接:

长沙青竹湖高尔夫球场

球场状况:

总面积:2,400亩球洞数:36洞

标准杆:72/72杆长 度:13,892 码

交通状况:长沙青竹湖球会自行修建的7.2公里专用高等级公路,直接对接长沙市芙蓉北路,并与绕城高速、京珠高速(北京—珠海)、长沙市二环路网交切,交通便利,距长沙市中心(伍家岭)12公里,15分钟车程,距京广铁路(北京—广州)长沙火车站20公里,距长沙市黄花国际机场30公里。

球场特色:长沙青竹湖高尔夫球会位于风景如画的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生态公园内,整个球场依山傍水,山脊球场与环湖球道共同构筑成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景观,精巧别致,气象万千,浑然天成,在增加球场美景的同时更增加了打球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高尔夫教育 篇12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1928年出版的《奥兰多》 (Orlando) 是一部集传记、史记、小说的风格为一体的作品, 同时从两个性别的角度呈现了主人公奥兰多传奇的一生。

伍尔夫通过对该角色丰盈的刻画实现了对男、女两种性别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性别心理特征的区分, 和对具体的人的关注。奥兰多生理性别的改变对其外貌装扮到心理性别的种种变化并非性别变化本身所要求, 而是随历史变迁而变化和沉积的社会规范所致。也就是说, 奥兰多并没有突然就变成一个读者无法辨认的新角色, 一个女人, 生理性别的初期读者还是一眼就能识别出他, 因为从其男性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来判断, 那时的奥兰多和从前一样。而后奥兰多为了适应变身后的女性外形以及时代和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渐渐变化, 使得自身原有的男性心理和行为与后来习得的女性心理及行为得以融合, 最终达到和谐。奥兰多这一角色在小说最后的成功是两性完美融合, 即双性同体的结果。在《自己的房间》里伍尔夫写道:“在男人的头脑里, 男人胜过女人, 在女人的头脑里, 女人胜过男人。正常而舒适的存在状态, 就是在这两者共同和谐地生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之时。”

奥兰多这个传奇角色展现出伍尔夫这样的双性同体观:每个人都具有双性特质, 男性心理特征和女性心理特征并存, 且此消彼长。一个优秀的人, 是双性心理特征相互融合达到和谐状态的统一体。

二、性别教育的核心——心理性别教育

性别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的性别按不同视角可划分为:染色体性别、基因性别、性腺性别、生殖器性别、社会性别及心理性别。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特征上的差异;社会性别是人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心理性别, 即性别认同, 是人对自己是“女性”还是“男性”的主观感受。

奥兰多的性别转变起初只体现在生理上, 生理上由男人变为女人, 其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冲突, 失去一致性, 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奥必须调适内在男性心理特征去配合外在的女性生理特征, 最终适应社会要求, 使得自身的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重新达到平衡。奥之所以有重拾平衡感的需要, 是因为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不会有主动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的意愿, 也能够接受所在的生存环境对自身性别的认定, 因为其心理性别与这两种性别保持一致——外在生理性别特征和内在心理性别特征、外界对个体的性别认同和个体对自身的性别认同达到一致。但当心理性别与生理或社会性别任何一种发生冲突, 就会导致人格障碍, 使人的人格特征异常, 行为模式也不同于常人, 难以或无法适应社会环境, 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 造成不可预测的各种不良后果。

性别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人格的完善, 从以上三个层面的性别关系来看, 心理性别是维系人的各层次性别一致性且相对稳定的那部分人格, 所以心理性别教育是性别教育的核心。

三、启示——心理性别的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既具备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 即同时具两性人格优点的一种理想人格类型。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对人的适应性要求日益提高, 培养能迅速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是对教育的切实要求。人无法脱离社会环境孤立生存, 社会的需求就是教育的趋势, 培养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 是顺应社会需求的教育。

双性化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整合男性和女性性别优点的教育, 这种教育可以消除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男权主导的社会引起的各种问题、男权压迫下崛起的女权主义带来的社会矛盾。需要指出的是致力于两种性别特征的一体化演变的双性教育并不包括生理和社会性别层面, 因为从本文第二部分讨论结论来看, 性别教育的核心是心理性别教育, 因此双性化教育的实质是针对心理性别的双性化教育。

通过实际观察, 我们发现女性主要具备以下优势心理特征:女性对美的追求、丰富的同情心、高抗压能力、高阅读和领悟能力、良好的记忆和直觉能力等;男性则主要具备另一方面的优势心理特征:有主见、自信、注重细节、情绪相对稳定、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行动力等。双性化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融合女性心理特征和男性心理特征的优点, 让受教育者成为更优秀的, 更能适应社会生存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人。因此, 从男女心理性别特征的差异出发, 双性教可从这几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开展:1、在早期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明确自身的生理性别, 但不刻意引导其性别或行为特征的形成;2、积极倡导男女孩相互之间和睦相处, 使形成自然而然的人际交流意识;3、鼓励孩子发现、肯定和发挥自身“性别”的优点, 并学会欣赏和学习异性的“性别”优点;4、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心理特征给予适当引导, 度需避免强迫或极端态度。

综上所述, 伍尔夫在《奥兰多》中呈现的双性同体观是对具体的人的关注, 对人所表现出的多面性的深入探究, 是对人在性别层面上的本质的客观看待。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对目当前以及未来的教育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们对人的教育, 主要是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去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所以从性别差异的核心出发整合男、女两种性别在心理性别层面的优势进行双性化教育是必要和值得提倡的, 这也是当前和未来对人的教育的大趋势。

摘要:论文通过对《奥兰多》中双性观的研究得到启发, 意识到性别教育的关键在于心理性别教育, 而心理性别教育的核心在于心理性别的双性化教育。

关键词:双性同体,性别教育,双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思考:对策与建议下一篇:教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