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凝集法

2024-07-23

柱凝集法(共3篇)

柱凝集法 篇1

微柱凝胶法是近年来普遍使用的一项免疫检测新方法, 它通过抗原抗体在微柱凝胶腔凝胶介质中发生的肉眼可见的免疫凝集反应达到检测目的, 可进行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等。本文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使用该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本院住院病人申请输血的病例中, 筛选出使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 病人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为阳性、献血员抗体筛查为阴性的病例。

1.2 方法

所有交叉配血均使用Diana公司生产的抗人球蛋白卡进行试验, 次侧凝集者, 对献血员血浆做抗体筛查及病人红细胞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2 结果

51例均次侧凝集病例以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 其中又以肾脏和肝胆疾病为多 (表1) 。

3 讨论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病因比较复杂, 主要有以下2方面: (1) 患者体内含有自身抗体或已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可能致敏体内红细胞, 出现次侧凝集,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为阳性。 (2) 由于供血者体内存在抗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本次收集供血者抗体筛查为阴性的病例, 排除了由供血者引起的可能。

研究显示, 次侧凝集主要发生在白血病、肿瘤、免疫性疾病、肾脏肝胆等疾病中, 这可能与原发病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 进而激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有关。例如慢粒病人可产生Ig M自身抗体[1];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输血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未被及时清除, 导致出现次侧凝集和直抗阳性[2];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 也可出现上述现象;肾脏疾病如肾功不全等, 也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出现次侧凝集;肝胆疾病患者常可检出自身抗体;肺部炎症感染肺炎支原体可产生自身抗体, 形成免疫复合物。

因此, 在安全输血过程中了解次侧凝集的原因有助于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措施, 从而保证输血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各种病因, 为安全输血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所有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5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次侧凝集的病例大部分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又以肾脏和肝胆疾病为多。结论 本分析对不同疾病的交叉配血试验和安全输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微柱凝胶,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参考文献

[1]夏梦岩.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与处理[J].华北国防医药, 2007, 19 (5) :57~59.

[2]王显荣.肿瘤患者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 2004, 6 (4) :333.

柱凝集法 篇2

关键词:微柱凝集卡式法,血小板交叉配型,应用

机采血小板、联合化疗、成分输血等项目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是经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面临着血小板输注无效以及血小板紫癜的困扰, 往往导致临床输注达不到理想效果, 这无论对于患者还是血液来说均是不利的, 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还浪费了血液资源[1,2]。由于患者在反复输注血小板过程中机体内产生多种抗体, 其中HLA抗体约占70%~80%, 结构复杂的血小板抗原导致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可能性较高, 是红细胞产生同种抗体几率的几十倍[3]。因此要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键环节是减少免疫产生同种抗体。微柱凝集卡式法是一种新的血小板交叉配型方法, 其具有血小板输注高效、安全性高等特点, 在输血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 但是在国内该检测方法仅处于引进阶段[4]。本次研究探讨微柱凝集卡氏法在血小板交叉配型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长期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10例作为观察组, 均为输注无效而进行配型的患者, 其中男6例, 女4例;年龄10~63 (40.6±3.1) 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 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O型4例, A型1例, B型3例, AB型2例。对照组选取10例未配型患者。

1.2 方法

37℃专用孵育器、离心机 (型号:TD ̄3A) 、指示红细胞、稀释液、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均为长春博讯公司提供。两组患者根据其血型种类分别选取3袋库存机采血小板, 采用微柱凝集免疫分析技术对每袋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 S孔依次加入稀释液、受检者血清、待输注血小板、指示红胞50μl;N孔依次加入稀释液、阴性对照血清、待输注血小板、指示红胞50μl;P孔依次加入稀释液、阳性对照血清、待输注血小板、指示红胞50μl, 37℃孵育15min, 离心5min (900rpm 2min, 1500rpm 3min) 记录两组的检测结果。配型相合用“ ̄”表示, 阴性, 表现为红细胞在凝集管底部沉积;配型不合用“+”表示, 阳性, 表现为红细胞悬浮在凝集管中或漂浮在凝集管上部。进行输注的应为配型结果为“ ̄”的血小板。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血小板输注前后均进行血小板计数, 并在输注24h后记录两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 (CCI) 。疗效评定标准[5]: (1) 输注有效:CCI超过4.5×109/L; (2) 输注无效:CCI不足4.5×109/L。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P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交叉配型结果

经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 阳性用“+”表示, 阴性用“ ̄”表示。观察组患者2和患者7三袋机采血小板配型均为阳性, 配型不合;其余患者的三袋机采血小板配型均有1袋及以上配合成功 (阴性) 。检测结束后另选取2袋同型血小板与患者2及患者7的血液样本再进行交叉配合, 结果为阴性, 配型相合。

2.2 两组患者输注交叉配合血小板后的CCI差异

观察组输注血小板24h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输注前, 且CCI均超过4.5×109/L;对照组CCI均低于4.5×109//L, 两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近年来血小板制剂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通常情况下, 进行联合化疗或骨髓移植的患者基本都要输注血小板, 但是仍然存在着血小板输注无效 (RPT) 等问题, 这对病情的及早控制产生了较大影响[6]。此外, RPT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血液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经研究发现, 免疫因素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 国内外专家由此日益重视血小板交叉配型。安全、有效是临床输血遵循的原则, 因此保证输血安全、掌握配血技术是输血者主要任务[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微柱凝集卡式配血法逐渐在临床输血中应用, 该项技术使得配血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减少了由于手工操作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 提高了用血安全性和输血疗效, 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 对改善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发热、脾大、感染、活动性出血等非免疫因素会降低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同时HLA抗体、ABH抗体、HPA抗体等免疫性因素也会引起血小板输注的效果。有研究指出, 血小板抗体的检出率约为30%~58%, 因此免疫性因素是导致输注无效的最主要原因。若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 根据患者的血型选取合适的血小板再进行输注将大大提高血小板的输注疗效, 为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同时也降低了血液浪费率。

目前, 大多数医院采用SEPSA法和MPHA法两种主要的血清学技术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 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试验时间过长, 操作复杂, 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随着微柱凝集免疫分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该技术在鉴定血型正反、筛选不规则抗体和ABO抗体等项目上应用广泛, 但是缺乏在血小板交叉配型方面的试验, 研究也屈指可数。在进行试验时需注意样本抗凝充分与否, 抗凝不充分会显示假阳性;红细胞浓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红细胞浓度太高会导致假阳性;控制样本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 速度过低会使得异常细胞的小凝块影响红细胞下沉而引起假阳性, 本次研究中采用3000r/min, 5min。

本次研究应用微柱凝集免疫分析技术, 结果显示, 血小板输注无效而进行配型的观察组的CCI均超过4.5×109/L, 而对照组未经配型直接输注24h后的CCI均低于4.5×109/L, 两组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表明, 采用微柱凝集卡式法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输注成功率, 对ABH抗体、HLA抗体、HPA抗体检出率高, 避免因多种免疫因素引起输注失败的案例;此外, 该技术还具有实验时间短、操作过程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易于判读、易于标准化、灵敏度高等特点,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5 (14) :53-54.

[2]黄辉, 岳银萍, 王旭.三种交叉配血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4, 32 (5) :3377-3378.

[3]王辉.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交叉配血试验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4, 10 (18) :277.

[4]田家强, 杨丽萍, 种敏敏.微柱凝胶配血次侧不合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5 (13) :494-495.

[5]刘炜.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7) :3532.

[6]何艳香.三种交叉配血法的临床应用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4 (10) :819-821.

柱凝集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6年5月-2006年6月来我院检测的糖尿病患者95例, 男65例, 女30例, 年龄48~75岁。健康体检者120例, 男84例, 女36例, 平均年龄45岁。

1.2 试剂及仪器设备材料

试剂由上海东方顺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东软NS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方法

1.3.1 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直接测定总Hb中HbA1c的百分含量。样品中总Hb和HbA1c与胶乳有相同的非特异性吸附而固相化, 当加入HbA1c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形成胶乳-HbA1c-鼠抗人HbA1c单克隆抗体的复合物, 此复合物由于羊抗鼠IgG抗体而形成凝集, 凝集量因胶乳表面固相化的HbA1c量的不同而不同。

1.3.2 标本要求:

采用EDTA抗凝全血标本, 取样20μl加入到1ml溶血剂中, 等待5min或至细胞充分溶解成溶血标本。溶血后样本在低温避光 (4℃) 可保存10d。

1.3.3 方法步骤:

(1) 试剂配制:试剂R1:开启后可直接使用, 低温保存 (4℃) 可稳定30d。试剂R2:用1瓶R2a和R2b以1∶19混匀成工作液后使用。注意:将R2a倒入R2b中, 上下颠倒使其充分混匀, 工作液低温避光保存 (4℃) 可稳定30d。 (2) 测定参数:分析方法:一点终点法;校准方式:Logit/log;反应方向:上升;测定温度:37℃;样品:8.0μl;试剂比例:R1∶R2=3∶1;样品与R1在37℃恒温混合300s后加入R2, 于600s时测定吸光度A用于计算。 (3) 计算:5点定标, 第1管是蒸馏水, 输入值为0, 第2~5管以相应的参考血清值输入, 将各管对应的浓度和测得的A绘制非线性标准曲线。在全自动分析仪上需采用Logit/log模式进行拟合修正标准曲线。样本浓度可参照该曲线求得。

2 结 果

线性范围:2%~14%, γ≥0.98; 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 2.50%~3.98%, 批间 CV 3.60%~4.88%, 与有关报道一致[2,3];健康人正常参考范围为3.80%~6.20%, 95例糖尿病患者标本测定值范围为5.00%~9.60%[4]。

3 讨 论

HbA1c形成取决于血糖浓度与血红蛋白 (Hb) 接触时间, 其次生成量与血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其糖化过程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 使组织细胞缺氧, 并导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 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变。它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从而诱发肾病, 使眼球晶体被糖化导致白内障, 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引起足部病变等。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 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症的几率增加15%~18%, 病死率增加20%~30%[4]。

HbA1c是国际公认的监测糖尿病的“金标准” , 监测的意义: (1) 评价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 不受偶尔一次升高或降低波动的影响。ADA (美国糖尿病学会) 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IDF (国际糖尿病联盟) 建议控制标准<6.5%, 我国糖尿病指南建议控制在6.5%~7.0%。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当糖化血红蛋白≤7%时,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如>8%, 则意味着要采取强化措施控制血糖。 (2) 可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及应激性高血糖:前者HbA1c水平增高而后者正常。 (3) 存在问题:如患者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 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 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 (4) 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比如某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 而最近一次为8.2%, 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调整。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 且比较稳定, 那么每年至少应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 应该每3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如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的平均值, 而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 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同时, 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 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时, 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反映不出真正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低于确定的范围, 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 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

摘要: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120例健康人及95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 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 (5.0±1.2) %, 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1c均值为 (7.30±2.30) %, 线性范围3%~14%, 准确度:相对偏差≤±15%, 精密度:批内CV2.50%~3.98%, 批间CV3.60%~4.88%。结论该法特异性好, 精密度高, 结果准确。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检测,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347-351.

[2]刘玉泉, 赵斌, 荆成宝, 等.HbA1c乳胶凝集法测定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4, 11 (4) :444-445.

[3]陈玲玲, 陶耕.对三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 25 (9) :1 033-1 034.

【柱凝集法】推荐阅读:

凝集反应05-12

血清凝集07-01

半乳糖凝集素05-15

α凝集素08-23

C型凝集素07-13

凝集团队精神的口号05-21

上一篇:投向结构下一篇:高职助产专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