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成像系统

2024-06-22

MRI成像系统(精选7篇)

MRI成像系统 篇1

胆道结石是外科常见病之一。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1]结合薄层T2WI脂肪抑制序列用于胆道结石的诊断已有不少报道。笔者旨在探讨FIESTA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07-11—2008-10期间30例CT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其中14例伴有肝外胆管结石(肝总管6例,胆总管结石8例)。其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2.43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疼痛,反复发作,持续时间1~5个月不等,有黄疸史者17例,有胰腺发作史者2例。所有病例于检查后均经手术或ERCP证实。

1.2 方法

扫描前患者禁食水8 h以上,采用GE signa 1.5T Propeller HDMR超导型MR机,选择八通道心脏线圈,患者仰卧足先进,加呼吸门控技术并使用预饱和技术,行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及轴位FRFSE-T2WI、FIESTA扫描,FRFSE-T2WI、FIESTA扫描均加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序列与参数见表1。

1.3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

分析2组MR扫描图像,对照CT图片并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大小(肝内结石直径(1.05±0.568)cm,肝外结石直径(1.2±0.472)cm,统计MRCP、FRFFSE、FIESTA诊断的阳性率,并对2组结果进行对比。数据经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MRI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及其在各序列的表现

MRCP示30例患者中有28例肝内外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其中14例肝外胆管结石扩张明显。MRCP图像中,结石多呈腔内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充盈缺损,周边多有高信号环,也可呈条状或不规则型充盈缺损,且结石近端胆管中断呈杯口状,边缘多规整,胆总管泥沙样结石多见分层现象;轴位FRFFSE与FIESTA图像中,结石也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充盈缺损,表现为“液抱石征”或“靶征”。

2.2 FRFFSE与FIESTA两者诊断符合率比较

30例胆内胆管结石,MRCP+FRFFSE组阳性17例,符合率57%;MRCP+FIESTA组阳性27例,符合率90%;2组14例肝外胆管结石阳性分别15例及14例,符合率均为100%。MRCP+FIESTA组与MRCP+FRFFSE-T2WI组之间肝内结石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肝外胆管结石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3.1 MRCP原理及诊断价值

MRCP作为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之一,因具有无创性、安全简便、无需对比剂和无X线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胆胰管病变的诊断,尤其是在肝外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中。MRCP通过水成像技术显示胆管和胰管,相对静止液体的T2值很长,在T2WI上呈高信号,信号高于周围实质器官或快速流动的血液。当采用重T2WI时,含液体器官的水(胰液、胆汁)的信号明显增高而达到造影的效果,可充分显示胆管树的解剖形态,清楚地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性质及胆管梗阻部位上下的关系,从而能够为临床提供直观、整体、连续的影像资料。Bret[2]等对1组肝外结石患者研究显示MRCP诊断结石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最小可分辨直径为2 mm的结石。由于MRCP以管腔内液体的形态反映病变,虽然能够清晰显示胆管管腔的形态学异常,但对狭窄形态的细节分析较为困难,不能反映胆管壁本身和管腔外的异常;同时,由于MRCP检查的低空间分辨率及T2加权程度重、层厚较厚引起的部分容积效应,大量胆汁的极高信号易掩盖小的病变,对直径<5 mm[3]的结石诊断受限,胆管内的浓缩胆汁、泥沙样结石可使胆管显示不佳或不显影[4],加之MRCP成像角度、进动技术等技术因素,胆胰管共同部假阳性结石、胆囊管重叠等认识性误区[5],仅靠MRCP检查易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错误诊断。此外,在恶性胆管梗阻中,MRCP检查对胰头癌、壶腹癌及胆总管下段癌的鉴别较为困难,因此在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中需结合横断面的MR序列(如T2WI、T1WI、特别是T2WI成像等)来全面反映胆管管腔、管壁和腔外异常,综合判断胆道梗阻的性质及恶性肿瘤的来源。因此,结合轴位扫描对病变的检出具有实际意义。

3.2 薄层FRF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的诊断价值

FRFFSE-T2WI是利用呼吸门控技术伴随患者呼吸节律采集图像,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通过脂肪抑制技术可有效地显示病变,反映胆管壁本身和管腔外的异常。MRCP对结石检查出现假阴性结果主要是因为结石较小,尤其在直径<5 mm的情况下,轴位薄层FRF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有助于提高空间分辨率,加上小的扫描间隔,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及漏诊,且在FRFSE序列T2WI图像上,肝内胆管血管解剖结构复杂难分,血管因流空效应呈无信号,很难与结石无信号鉴别(见图1)。如在局部胆管扩张不明显情况下,易造成小结石的漏诊,而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与门脉、动脉的结构关系简单,MR-CP+FRFSE序列T2WI薄层扫描对小结石也可以明确诊断。在MRCP+FRFSE组中,对照CT,30例中肝内胆管结石19例,阳性符合率为60%;11例FRFFSE-T2WI可见无信号结石影,而误认为流空血管影漏诊,且结石直径均<4 mm;15例中胆外管结石14例阳性,1例为胆总管结石假阳性病例,系胆汁的流动伪影所致[6],符合率为100%。这说明MRCP+FRFSE-T2WI组对胆管结石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尤其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注:(a)~(d)均可见肝内小结石的充盈缺损征象(白箭头)

3.3 快速平衡稳态进动成像序列原理及诊断价值

FIESTA(fast imaging employ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FI-ESTA)作为一种新的快速成像序列,FIESTA是梯度回波序列,是一种分段K-空间采样技术,采用较大的翻转角,在多个梯度方向重聚磁化矢量,最大程度地降低血流对B0场和B1场不均匀的敏感性,形成T2/T1加权对比图像,突出血流与其他组织的对比度,使SNR和CNR比一般的梯度回波序列高,因此临床上多用于血管成像[7,8],但是它主要是提高液体和实体组织之间的对比,分辨率差。同时,由于TR时间极短,可提供较高的信噪比,而且在每个TR时间的末端横向的磁化衰减重聚,形成了良好的T2对比,使脑脊液、淋巴液和缓慢流动的液体都呈高信号。因此,3D-FIESTA序列也被认为是水成像序列的一种。在FIESTA序列图像上,胆汁为长T2组织呈高信号,可以直接观察胆道本身形态,同时对胆道壁及周围结构显示良好;血管也呈高信号,但一般血管信号略低于胆道信号,因此可以显示胆道与门脉的关系,高信号的胆管与门脉形“成双管征”[9]。同时,FIESTA序列扫描时间短,避免了FRFSE序列上胆汁的流动伪影。在FIESTA序列图像上,结石无信号充盈缺损,与高信号的胆道血管影很容易辨别,见图1(b)~(c),避免了常规T2WI血管流空效应的干扰。在MRCP+FIESTA组中,对照CT30例中肝内结石阳性27例,符合率为90%,3例均因结石直径小及部分容积效应而漏诊或误诊,2组肝内结石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例胆外管结石中阳性14例,符合率为100%,2组肝外结石符合率无明显差异性。这说明MRCP+FIESTA序列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尤其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另1例患者的FIESTA影像图见图2。

注:(a)、(b)可见肝门区结石的充盈缺损征象(黑箭头)

总之,MRCP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显示胆管树的解剖形态,清楚地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性质及胆管梗阻部位上下的关系,从而能够为临床提供直观、整体、连续的影像资料,结合薄层轴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以弥补因其空间分辨率低、采集层厚较厚而使胆道系统内小结石被大量胆汁的极高信号遮盖而造成漏诊;同时,可利用薄层轴位T2WI脂肪抑图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观察胆管壁本身和管腔外组织的异常。相对于T2WI脂肪抑图像,FIESTA因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低,观察胆管壁本身和管腔外组织的异常效果差,但因其血管胆管均为高信号,结石呈无信号充盈缺损,可避免常规T2WI血管流空效应。因此,对胆道系统梗阻疾病且怀疑为胆道结石梗阻时,尤其是肝内胆道结石,在MRCP+FRFFSE-T2WI序列基础上,加扫FIESTA序列可以提高胆道结石的诊断率。

摘要:目的:评价FIESTA成像序列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CT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其中14例伴有肝外胆管结石(肝总管6例,胆总管结石8例),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检查,同时对感兴趣区分别行薄层FRF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FIESTA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检查,比较其对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之后对所有病例进行手术或ERCP证实。结果:30例胆内胆管结石中,MRCP+FRFFSE组阳性17例,符合率为57%;MRCP+FIESTA组阳性27例,符合率为90%,两者肝内结石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4例肝外胆管结石均为阳性,伴假阳性1例,符合率为100%,肝外结石符合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FIESTA序列对胆道结石,尤其是肝内结石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MRCP,FIESTA,FRFFSE-T2WI,结石

参考文献

[1]Guibaud I,Bret P M,Reinhold C,et al.Bile duct obstruction andcholedocholithiasis:diagnosis with MR cholangiography[J].Radiol-ogy,1995,197:109-115.

[2]Bret P M,Guibaud I,Reinhold C,et al.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J].Endoscopy,1997,29(6):472-486.

[3]殷信道,王丽萍,卢铃铨,等.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结合T2加权成像对胆总管微小结石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7):497-500.

[4]高阳,牛广明,韩晓东,等.MRCP对胆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6(5):274-276.

[5]葛步军,张宗明,杨振燕.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16(3):196-199.

[6]靳二虎,梁宇霆,马大庆,等.胆总管扩张时线条样假性充盈缺损病变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表现及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7):1 088-1 092.

[7]Shea S M,Desphande V S,Chung Y C,et al.Three—dimensionaltrue—FISP imaging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improved contrastwithT2—preparation[J].Magnreson Imag ing,2002,15:597-601.

[8]Singh R K,Deshpande V S,Haacke E M,et al.Coronary artery-imagi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breath-hold steady-state freeprecession with two—dimensional iterative partial fourierrecon-struction[J].Magn Reson Imag ing,2004,19:645-649.

[9]LI Chun-fang,ZHANG Ying-he,Xu Gang,et al.MR 2D FI-ESTA sequence application in hepatichilar cholangiocarcinoma[J].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l,2005,21(6):1 023-1 026.

[10]李春芳,张应和,徐刚,等.MR 2D FIESTA序列在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6):1 023-1 026.

MRI腹部成像门控技术的比较 篇2

自MRI在临床应用以来,绝大部分是用于静态器官的检查,比如中枢神经系统,腹部等动态器官的扫描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因为在行MRI检查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呼吸生理伪影,为减少呼吸伪影[1],往往使用屏气扫描或门控扫描[2],尤其对无法控制呼吸的患者门控扫描就成了唯一的检查方式。在门控扫描中,有呼吸门控技术[3]和导航门控技术2种技术[4],其中导航门控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被提出并被逐步应用[5],近年来,呼吸导航技术在上腹部胰胆管成像(MRCP)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并取得了较好的图像质量[6]。

1 呼吸门控和导航门控的特点

1.1 呼吸门控(respiratory gating)的特点

呼吸门控采用外置呼吸探测垫或腹带[7]的方式接收呼吸运动,呼吸感应器感应呼吸状态产生呼吸运动幅度的波,当呼吸波在一定域值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一般选用呼气末)采集数据(如图1所示),从而达到每次同步采集,进而得到清晰的腹部图像,把呼吸的影响控制在最低[8],从而有效避免呼吸运动伪影[9]。

1.2 导航门控(navigator gating)的特点

导航门控不需任何外接部件就可实现自由呼吸采集[10],它是先连续采集5个呼吸周期用以探测膈肌的位置,然后采用断续的导航脉冲[9]采集膈肌位置,当膈肌位置落入采集窗后,就利用图像采集序列采集图像,如图2所示。

2 呼吸门控与导航门控的比较

2.1 共同点

(1)无论是呼吸门控还是导航门控其出发点都是寻找每次呼吸相同位置以触发扫描。人体每次吸气深度会有所差异但呼气基本一致,所以门控都选择呼气末作为触发点。

(2)呼气时膈肌向上移动,吸气时向下移动,膈肌运动的幅度决定了呼吸的幅度,2种门控方式都希望能准确跟踪膈肌运动。

(3)2种门控方式都需要进行呼吸补偿,以回顾性的方式用呼吸波形来对相位编码数据进行相位重排,抑制呼吸运动伪影。

2.2 不同点

(1)呼吸门控需外接呼吸探测垫或腹带,而导航门控不需这些设备。

(2)导航门控首先用快速序列寻找膈顶位置,通常要对膈肌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2个方向扫描,从2个方向寻找膈顶位置,以确定导航窗口的安放位置。之后的正式扫描中首先通过多个学习脉冲寻找膈顶位置,然后通过导航脉冲同步定位膈顶位置以触发扫描。而呼吸门控就不需要预先进行膈肌定位扫描等步骤。

(3)导航门控扫描方式的采集窗由导航采集和触发采集组成,呼吸门控的扫描方式只有一个触发采集窗。

(4)导航门控因为要进行快速的扫描定位,所以对所用扫描序列限制较呼吸门控严格,只能用于一些超快速的序列,如真实稳态进动序列、超快速小翻转角梯度回波序列等。

3 讨论

呼吸门控技术无需做前期的预扫描,操作简单,但需要比较准确地为患者连接呼吸传感器,且呼吸传感器通过腹带的收缩和展开间接感应人体呼吸运动,所以较易受其他人体运动的干扰,其感应到的呼吸运动并不是十分准确。而且腹带往往是利用带中气体的压缩和释放来感应人体呼吸,对一些无法平静呼吸或呼吸频率过快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漏感应或错误感应导致触发的精度不高。对于腹部已经安装有其他设备的患者无法连接腹带,就无法用门控方法进行自由呼吸的扫描。导航门控无需连接外置腹带,所以适用的受检查者较呼吸门控多,而且导航门控技术采用导航脉冲采集膈肌图像,然后与学习脉冲扫描时找到的膈肌至顶图像进行位置对比,以准确确定膈顶位置,从而触发扫描。由于膈肌运动直接反应呼吸变化,而采用导航门控,能从图像上探测每次呼吸的肺底膈顶位置,进而准确找到呼气末期,达到更精准的门控触发。但导航门控需对膈肌预先进行正常呼吸下的矢状位和冠状位的扫描,寻找膈肌运动到膈顶的位置,以此确定呼气末的导航窗位置。此操作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整个扫描的周期比较长。导航门控在扫描中要求受检者在预先定位扫描和之后的触发扫描中保持一致的呼吸状态,从而使每次膈顶能落入导航窗内,如果受检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起伏就会导致导航扫描失败,所以导航门控能用于呼吸急促的患者但无法完成对有严重呼吸起伏患者的检查。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般中小医院,由于操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也很少做科研型的精准扫描,所以比较适用呼吸门控技术。而对于大型医院,由于受检查者情况较复杂,对图像要求高,操作人员的应用能力较强,更适合采用导航门控技术。但在购置磁共振中,有条件最好将2种门控技术都纳入配置。这样可以灵活地安排扫描,对要求不高的一般患者,扫描可采用呼吸门控,对于有较高图像要求或腹部已安装其他设备的患者以及呼吸急促的患者可采用导航门控技术。

参考文献

[1]彭振军,刘定西,孔祥泉,等.呼吸频率与重复时间在胸腹部成像中相互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3):165-167.

[2]Morimoto A,Nishio H,Shimoyashlki Y,et al.MR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 using respiratory triggered half—Fourier RARE technique[J].Japan Clinics,1998,56:2 859-2 864.

[3]樊卫,张伟光,杨小春.PET/CT呼吸门控技术及其应用介绍[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7,27(2):126-128.

[4]关照坤,李新春,何建勋,等.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在肝脏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2):50-52.

[5]Liu Y L,Rjederer S I,Rossman P I,et al.A monitoring feedback andtriggering system for reproducible breath-hold MR imaging[J].MagnReson Med,1993,30(4):507.

[6]张丽香,徐坚民,龚静山,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屏气HASTE厚层采集与呼吸导航TSE三维薄层采集比较[J].海南医学,2007,18(6):62-64.

[7]樊华,林涛,王明胜.一种利用呼吸传感器实现同步图像采集的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6,25(4):236-238.

[8]刘怀军.3T MRI基础与临床[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5):131-133.

[9]杨刚,李林.MRI伪影的产生机理及其补偿技术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62-63.

MRI成像系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评价31例少儿骨关节长骨生长板MR成像,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3~16岁,平均年龄8.9岁。其中:膝关节19例,观察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骺生长板;肘关节8例,观察肱骨远端骨骺生长板;踝关节4例,观察胫骨远端骨骺生长板。4例为双侧关节骨骺生长板对照成像。正常少儿关节11例,外伤患儿关节20例,其中,新近外伤17例,外伤后MR检查时间1 d~6个月,陈旧性损伤3例,损伤时间在1 a以上。

MRI成像采用日立公司0.3 T永磁型磁共振仪与西门子公司1.5 T Avanto磁共振仪。所有病例均行矢状位与冠状位成像。0.3 T磁共振仪成像序列为:自旋回波序列(SE)T1WI TR/TE=600/25 ms,FS-T2WI TR/TE=3 000/117 ms,梯度回波(GE)序列T2WI TR/TE=500/10 ms,FA=30度,层厚:4 mm,层间距:1 mm,1.5 T磁共振仪成像序列为:TSE序列T1WI TR/TE=572/11 ms,T2WI TR/TE=4 000/73 ms,PDWI序列TR/TE=3 080/32 ms,fl2d T2WI TR/TE=600/15 ms,FA=20度,层厚:3 mm,T2WI-DESS(dual echo steady state)序列TR/TE=19.93/7.24 ms,FA=25°,层厚0.6 mm。

2 结果

正常长骨骨骺软骨与生长板软骨在高、低场机的MRI信号强度表现类似。SE序列T1WI生长板软骨与骺软骨表现为等信号,两者信号无明显差异。T2WI生长板软骨表现为稍高信号,而骨骺软骨呈低信号影(见图1),DESS序列T2WI生长板软骨与骺软骨均表现为高信号(见图2),但骺软骨信号稍低于生长板信号,两者分界明显(见图3),干骺端骨质与骨骺二次骨化中心表现为低信号影,关节腔积液表现为高信号影,高于软骨信号。

MRI DESS序列生长板损伤表现为高信号的生长板连续性中断或增厚。20例外伤病例中,2例单纯干骺端骨折而生长板及骨骺未见受累,骨骺和生长板损伤18例。采用Salter-Harris分类法分为5型,Ⅱ型2例(见图4),Ⅲ型8例(见图5),Ⅳ型6例(见图6),Ⅴ型2例(见图7)。

陈旧损伤3例MR表现为:骨生长板连续性中断,骨桥形成,成角畸形2例。

3 讨论

3.1 生长板损伤

正常生长板形态依年龄不同表现有所差异[2,3],生长板形成期干骺端与二次骨化中心间由干骺端生长板与骨骺环形生长板组成(见图3),MRI上不能区分二者,平衡期表现为板样、轻度双波浪状改变,境界清(见图2),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骺闭合,生长板软骨骨化,生长板板状结构逐渐变薄为线样断续改变、“驼峰”样结构,逐渐被骨结构替代。长骨发育过程中,生长板成骨活动对骨的延长、塑形起关键作用,各种因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与生长代谢活动障碍等均可影响生长板的发育异常,导致骨的生长发育畸形,其中生长板损伤是最主要的原因,依其损伤的部位、程度、Salter-Harris骨折类型及年龄,可能导致肢体的短缩畸形与成角畸形的发生[4]。因此,外伤骨折后观察是否有生长板损伤存在,对于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及伤残预后的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5]。

3.2 生长板成像技术

早期国外学者主要集中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及早期的梯度回波序列研究骨骺软骨与生长板软骨,受当时的磁共振成像序列技术限制,图像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较低,对于生长板损伤显示能力有限。近年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梯度回波序列的成熟利用,显示生长板多采用脂肪抑制3 D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西门子公司称为T2-FLASH,GE公司称为SPGR),生长板及骺软骨表现为高信号影,干骺端及二次骨化中心表现为低信号,二者具有鲜明的对比,特别有利于生长板透明软骨的显示与评估[6]。

DESS序列是近期唯一在西门子公司的设备上研发的梯度回波序列,序列中同时采集了FISP信号和PISF信号,获得高信噪比且T2权重较重的图像,多用于大关节的3 D成像[7]。该序列生长板表现为中高信号,信号略高于骺软骨信号,关节液呈现很高信号。DESS序列与SPGR序列相比,为三维容积成像,层厚薄。本组31例中23例采用了SE与DESS序列对比成像,结果表明DESS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容积效应小,可多平面重建,生长板各期信号表现一致,能清晰显示生长板软骨信号及形态。外伤病人常合并关节积液与水肿,DESS序列可将关节软骨损伤的高信号与关节积液的高信号区分开来。因此,作者认为DESS序列应作为显示生长板损伤的首选序列,常规SE序列作为观察骨折血肿的补充序列。

3.3 正常生长板MR表现

正常生长板MRI信号表现取决于成像序列,在DESS序列上生长板表现条状高信号影,其形态随发育时期不同而表现略有差异。组织学上生长板被分为4层:a)生发层,为间叶细胞,呈梭形,数量很少;b)增殖层,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迅速,细胞密集呈扁平形;c)肥大细胞层,包括成熟软骨细胞、退变和先期钙化带;d)初期和二次骨小梁。MRI不能区分4层结构。朱绍成等[2]在生长板MRI与解剖组织学动物对比研究中,将发育期生长板分为4期,即生长板形成前期、形成期、平衡期及闭合期。本组样品年龄3~16岁,其MRI表现符合动物生长板后3期的形态特征。因此作者初步认为人类生长板的分期,也可采用该分期方法。但限于本组样品数较小,不能研究具体分期与年龄的相关性,有待于将来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3.4 生长板损伤的MRI表现

选用DESS序列使MRI对生长板损伤的诊断与分型十分明确,表现为生长板连续性的中断,骨折或软骨断裂线清楚显示。同时能清楚显示骨骺解剖移位,有利于肱骨远端骨骺骨折及脱位的准确诊断,而X线平片对骨骺软骨损伤的误漏诊发生率有的高达47.4%[8]。对于X线平片难以诊断的V型损伤,MRI通过双侧对比,也能早期直观显示。

参考文献

[1]Forriol F,Shapiro F.Bone development:interaction of molecular components and biophysical forc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36(432):14-33.

[2]朱绍成,史大鹏,周存升,等.发育期长骨生长板的MRI与解剖组织学实验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4):261-264.

[3]Laura J,Varich H,Tal L,et al.Normal maturation of the distal femoral epiphysealcartilage:age-relatedchangesatMRimaging[J].Radiology,2000,214(3):705-709.

[4]王云钊,刘薇,李文峰,等.儿童长骨生长板损伤组织学和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5,20(8):736-738.

[5]Arkader A,Warner WC Jr,Horn BD,et al.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physeal fracture of the distal femur[J].J Pediatr Orthop,2007,27(6):703-708.

[6]Kirsten E,Diego J.Patterns of premature physeal arrest[J].AJR,2002,178(4):967-972.

[7]杨正汉,冯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8.

MRI成像系统 篇4

最近10年,各种影像技术,尤其是多模式分子成像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完成从研制设想到实际应用的过程[1],并很快成为临床广泛认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2]。几乎同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与CT的同机融合也完成蜕变[3,4],结束常规核医学解剖定位困难的状况,使这一临床常规功能显像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将PE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进行多模式显像的设想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5],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其发展远慢于PET/CT。近年来,随着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也由于PET/CT和SPECT/CT临床上的广泛认可及商业上的巨大成功,PET/MRI技术日渐成熟,临床应用前景也逐渐清晰、明朗。

1 PET/MRI的发展

在过去的20余年里,PET和MRI各自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在PET方面,主要的技术进展包括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晶体更小,以及可实现深度校正和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测量等[6],硬件的进步结合更好的数据重建和衰减校正算法,最终使我们可在更短的采集时间内得到更优质的图像;MRI的技术进展则包括更大的采集视野、更多更快的采集序列和全身扫描技术等。但将2者结合的PET/MRI技术仍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

PET与MRI的组合是极具挑战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实现PET与MRI系统的相容,即一方面使PET探测器在极不友好的MRI强磁场、高频环境中有效工作,另一面也要使得PET的介入尽量不影响MRI的正常性能。此外,建立利用MRI进行PET衰减校正的方法也极为重要。目前,以上对应的硬件和软件成本均很高,PET/MRI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揭示病理生理过程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2006年10月有第一幅人脑PET/MRI图像[6,7]。当时西门子公司的PET/MRI原型机仅能提供脑部或四肢的横断图像,无法真正实现临床全身显像的要求,且其解剖显像效果不佳,功能显像的灵敏度低。然而,这一技术结合PET和MRI 2种技术优势,可同时提供MR]的解剖信息(特别是对软组织的显像非常清晰)和PET的功能代谢信息,其临床应用前景较好,因此仍得到较多的商业性关注。随后,西门子和飞利浦等公司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制,2008年又有多台PET/MRI原型机进入临床试用。2010年,飞利浦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先后发布各自基本成型的PET/MRI产品,标志着这一技术已有重大突破,即将正式进入临床使用。

2 PET/MRI的实现方式

PET与MRI的组合方式可按2个采集系统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3种情况(见表1):(1)将2个图像采集系统完全分离,2个机架分别位于2个检查室或在同一检查室用活动门隔开,患者完成1次显像后穿过活动门或进入第2个检查室进行第2次显像。2个系统的具体位置和2次检查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灵活,采集操作彼此无影响,因此也可以分别用于单独的PET或MRI扫描。但总的检查时间较长,融合对位对软件的要求很高,且往往会由于位移难以实现精确对位。利用软件行图像融合容易受空间分辨率、旋转角度、位移距离、失真程度、部分容积效应、非刚性器官的形变等影响,大量图像数据的处理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有更高的要求。实际上,这一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PET/MRI。

(2) PET和MRI的2套探头保持一定距离,2个采集系统由共用的可快速移动检查床(“梭”)连接。飞利浦公司的原型机正是采用此种设计。2个探头相距约2.5m,大于PET/CT探头间的常规距离(50~100cm)。PET和MRI图像采集先后进行,检查时间稍长。根据PET和MRI采集系统的相对空间位置完成数据的位置校正,但患者的自主或非自主移动仍会造成图像失真。实际上2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越短,患者移动的可能性就越小,数据的空间匹配就越好。

(3)真正的同机融合,PET和MRI的采集探头合二为一。西门子公司推出的PET/MRI采用这一设计。这在技术实现上需要硬件的大幅替换与改进。首先要将PET探头光电倍增管替换为不受磁场影响的雪崩光电二极管[8]。理论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提供的最佳图像质量要稍逊色于光电倍增管。西门子公司PET/MRI原型机的雪崩光电二极管探头迭代重建图像空间分辨率半高宽为3mm,时间分辨率为4ns。此外,雪崩光电二极管在非恒温工作环境会出现信号飘移,会造成伪影和探头敏感性下降,这一特性对冷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改良探头由雪崩光电二极管、硅酸镥晶体和相关电子原件组成,为减小PET和MR的相互干扰,使其相互适应,PET探头内的晶体需要紧密有序地排列,MRI射频线圈也要采用专门设计的型号。由MRI线圈的电子原件造成的正电子衰减可通过将各个线圈的MRI扫描数据带入重建算法来解决。此种设计真正实现PET和MRI同时采集,对于显像时间要求严格的某些药代动力学研究,此种PET/MRI可以提供其他任何影像学方法难以获得的宝贵信息。

3 衰减校正

以上3种设计的共同难题是图像重建时PET数据的衰减校正[9,10,11]。正电子在机体组织的衰减是PET图像信息弱化的主要原因,如能模拟出衰减情况的空间分布,就可逆推出放射性示踪剂在组织中的真实分布,这是正确进行图像重建的先决条件。不同于CT数据直接提供组织密度信息,MRI提供的信息为质子密度和弛豫时间,与组织对正电子的衰减能力无直接关联。例如骨骼和空气分别有着最高和最低的正电子衰减系数,在MRI上却同为低信号。现有的利用MRI数据进行PET衰减校正的方案综合利用局部数据信息的模式识别和整体数据库图像的匹配,由MRI信号强度及其空间位置关联出对应部位的组织密度,构造“伪CT”图像数据,然后间接通过“组织密度”进行衰减校正。这就需要将组织器官按不同的衰减特性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给相应的区域分配衰减系数。而如何分区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12]。目前仍悬而未决的技术难点是某些患者的解剖结构与标准范围相去甚远,与数据库的比照可能失败;此外,所谓的标准数据库能否真的用于预测不同个体的组织分布也是个问题。

此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脑部PET/MRI[10,13,14]。但脑部基本上为均质组织,而躯干及四肢组织密度差异明显,所以全身PET/MRI的衰减校正无法借助同样的方法实现,亟需发展新算法和新的专门软件。对于全身PET/MRI显像的衰减校正,不仅不同区域的划分和不同密度值的赋予成为难题,更为棘手的是有些组织器官的密度会持续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是肺,它的衰减校正一直是难题,其密度与呼吸方式、年龄、呼吸道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MRI的多序列采集可以为区别不同组织提供额外信息。例如,T1加权图像有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度,T2加权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性结构。新的MRI序列和序列的优化有可能促成PET衰减校正量化方法的飞跃,然而这样也会延长MRI的采集时间,使实施的可行性降低。

4 PET/MRI临床应用的优势

4.1 与PET/CT的比较

PET/CT作为已广泛应用的成熟影像工具,相较于单独的PET或CT,诊断准确性提高10%~1 5%[15],尤其适用于肿瘤患者的诊断、随访和治疗决策。在全球范围内,PET/CT的设备数量还在不断上升[16]。不同于PET/MRI系统,PET与CT不会相互影响,更重要的是CT数据可以直接用于PET衰减校正,所以发展MRI替换CT尚有争议。但PET/MRI可以拓宽对分子影像的认识,实现许多PET/CT无法实现的功能(见表2),因此有理由相信,即使在PET/CT飞速发展的今天,PET/MRI仍有较大的价值和足够的市场。

4.2 PET/MRI的临床前和初步临床应用

PET/MRI首先应用于科研,在小动物显像的实践中逐步改进完善[6,7]。micro-PET探头与MRI探头可以在7T强磁场中互不影响地同时采集,图像质量与分别采集几乎相同[8]

目前已有的PET/MRI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头颈部显像,所用机型多为第3种设计。此类原型机包括4个脑部扫描专用探头,一个鸟笼状的发射-接收线圈,梯度磁场为3T[7]。对霍夫曼模型、志愿者和脑肿瘤患者的脑部及颅底PET/MRI显像均未发现任何可见的失真或伪影,质量可与单独采集的图像相媲美[18]。

轻度认知障碍的志愿者脑部T2加权MRI图像上可以看到皮质和基底节区散在的密度减低灶,相应的PET图像表现为FDG摄取轻度减低[18]。8名患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行全身18F-FDG PET/CT后行头颈部PET/MRI显像,MRI图像质量良好,无任何可见的由PET造成的伪影;PET图像与PET/CT中PET图像相比,有更佳的图像对比度和更清晰的细节显示;融合图像上生理性摄取和肿瘤摄取清晰可见,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视觉判断和半定量分析[19]。

在Catana等研究中提到一种新的算法,使得MRI数据还可用于跟踪较长时间PET采集时患者头部的不自主运动,并用霍夫曼模型和人体显像初步证明其可行性[20]。此外,有研究证明PET/MRI精确的空间融合定位对改进神经系统肿瘤的放疗和活检意义重大[21]。

5 PET/MR的未来发展

PET/MRI未来发展应该会侧重于发挥其天然优势,包括脑、心血管、肝脏、前列腺等部位病变的诊断,系统性疾病的诊断、早期肿瘤的发现和隐秘转移灶的探测等。PET/fMRI可能还对阐明微环境、单个细胞代谢和细胞对治疗的反应等具有明显的优势[22,23]。此外,PET/MRI还是新药研发的理想工具,也必将成为转化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24]。

MRI成像系统 篇5

核磁共振技术早期仅限于原子核的磁矩、电四极矩和自旋的测量,随后则被广泛地用于确定分子结构,用于对生物在组织与活体组织的分析、病理分析、医疗诊断、产品无损检测等诸多方面。还可以用来观测一些动态过程(如生化过程、化学过程等)的变化。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I)。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这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MRI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变)、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原发性肝癌、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2 核磁共振(MRI)层析成像

一般在作体格检查时常要做心电图的检查,在身体上几处贴上电极片,然后用心电检测仪测绘出心电图,再根据心电图来诊断心脏活动是否正常?是否有什么疾病?这是因为人的心脏活动会产生心脏电流,而心脏活动的正常与否便会反映在心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上。这种心脏电流变化称为心电图。但心电图会受电极片接触情况的影响,而且心电图不能反映心电流的直流分量,电极片更不能离开人体。但我们知道,电流会产生磁场,因此心脏电流会产生心脏磁场,原理上同心电图一样也会有心磁图,但是同心电图相比较,要测量心磁图却很困难,可是从心磁图获得的心脏信息却更多和更有其优点。磁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原子核磁共振成像,简称核磁共振成像,又称核磁共振CT(CT是计算机化层析术的英文缩写)。这是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处理技术等来得到人体、生物体和物体内部一定剖面的一种原子核素,也即这种核素的化学元素的浓度分布图像。目前应用的是氢元素的原子核核磁共振层析成像。这种层析成像比目前应用的X射线层析成像(又称X射线CT)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X射线层析成像得到的是成像物的密度分布图像,而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却是成像物的原子核密度的分布图像。目前虽然还仅限于氢原子核的密度分布图像,但氢元素是构成人体和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因此,从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得到的氢元素分布图像,要比从X射线密度分布图像得到人体和生物体内的更多信息。

例如人体头部外CT成像和X射线成像,层头骨的密度高,而内层脑组织的密度较低,因此从人头部的X射线层析成像难于得到人脑组织的清晰图像,但是从人头部的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却可以得到头内脑组织的氢原子核即氢元素分布的清晰图像,从而可以看出脑组织是否正常。又例如,对于初期肿瘤患者,其组织同正常组织尚无明显差异时,从X射线层析成像尚看不出异常,但从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就可看出其异常了。

在核磁共振层析成像中可以检查出的脑瘤(A),但在X射线层析成像中却看不出来。目前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应用的虽然还只有氢核一种原子核素,但从科学技术发展看,可以预言将会有更多的原子核素,如碳核和氮核等的核磁共振层析成像也将进入应用。

3 核磁共振检查目的

磁共振成像术(MRI)也有称之为核磁共振,英文缩写为MRI。其基本原理是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经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图像。

目的:颅脑及脊柱、脊髓病变,五官科疾病,心脏疾病,纵膈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

4 优点

(1)MRI对人体没有损伤;

(2)MRI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不像CT那样一层一层地扫描而有可能漏掉病变部位;

(3)能诊断心脏病变,CT因扫描速度慢而难以胜任;

(4)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5 缺点

(1)和CT一样,MRI也是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MRI仍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诊断;

(2)对肺部的检查不优于X线或CT检查,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不比CT优越,但费用要高昂得多;

(3)对胃肠道的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

(4)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6 注意事项

(1)检查前须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如金属手表、眼镜、项链、义齿、义眼、钮扣、皮带、助听器等;

(2)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I检查;

(3)做盆腔部位检查时,需要膀胱充盈,检查前不得解小便。有金属节育环者须取出才能进行;

(4)体内有弹片残留者,一般不能做MRI;

(5)手术后留有金属银夹的病人,是否能做MRI检查要医生慎重决定;

(6)胸腹部检查时,要保持呼吸平稳,切忌检查期间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

(7)MRI对饮食、药物没有特别要求;

(8)检查时要带上已做过的其他检查材料,如B超、X线、CT的报告。

7 新型扫描仪核磁共振与X射线相结合

核磁共振检测仪可以准确的找出病人体内的病变组织,但是由于它辐射较强,患者长时间接收检测可能会导致癌变。为此,美国最近推出了一种新的检测仪,减少核磁共振检测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个新型检测仪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疗研究中心研制出来的,名叫XMR,X代表X射线,MR代表核磁共振,顾名思义,这个检测仪就是将两种检测仪合二为一。

病人在进行检测时,浮床会带着病人在核磁共振检测区到X射线检测区之间来回移动。医生先通过核磁共振准确的找到病人的病变组织,然后通过X射线进行拍片分析,因为X射线的辐射毕竟比核磁共振小得多,这样在大大减少了病人受到的辐射量同时,还能尽量延长检测时间,检测也就更细致,结果更准确。

XMR检测仪摆脱了过去核磁共振仪只用于检测病人肿瘤等局部病变组织的局限,可以对病人的主要动脉血管进行检测,从而对治疗心脏病和中风有很大帮助,另外,它还能帮助医生观察癌症病人对药物的吸收情况。

但是,虽然X射线检测的辐射少,但它的精确度毕竟比核磁共振低,因此研究人员希望将来研制出更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来代替XMR检测仪中的X射线检测设备。

摘要:介绍了核磁共振(MRI)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核磁共振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MRI,MRI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军武.医学数字成像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白净,张永红.远程医疗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熊国欣.核磁共振成像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谢敬霞.核磁共振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5]E.Mark Haacke,等.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7.

MRI成像系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经临床和(或)囊虫抗体检测确诊,MRI诊断的脑囊虫病患者138例,其中男78例,女60例。发病年龄3~78岁,平均29.8岁。农村患者稍多,为98例,在春季发病者共52例。

1.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52例(37.7%);头昏、头痛38例(27.5%);轻度感觉及运动障碍34例(24.6%);精神异常26例(18.8%);发热24例(17.4%);其他18例(13.0%);4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1.3 实验室检查

血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例104(约75.4%),34例经抗囊虫药物治疗随访证实,所有患者血嗜酸性细胞均明显升高,最高达43%,白细胞和红细胞均正常。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头颅MRI检测,138例患者中单发42例,多发96例。双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脑桥均可发病,大脑半球额、顶叶略多。依据廉辰等[2]对脑囊虫的病理特点分析,结合患者MRI表现将其分为4期:即活动期、蜕变死亡期、钙化期和混杂期。(1)活动期:24例(17.4%)。MRI多表现为小圆形囊腔,边缘清晰,大小5~12 mm,多发者较均匀,大小6~10mm。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一致,头节表现为等或稍短T1(图1)、等或稍短T2信号(图2),多数偏心性附着于囊腔壁。注射Gd-DTPA增强扫描表现不一,大多数有环形增强的囊壁,并于囊内可见点状增强的头节(图3)。弥散加权成像囊腔显示清晰,囊液表现为高信号,头节不显示(图4)。ADC图囊液表现为高信号,头节亦不显示(图5)。(2)蜕变死亡期88例(63.8%)。此期与活动期的主要区别在于病灶周围出现水肿,头节显示不清,T2WI图像上囊腔内囊液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而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影呈低信号,即“白靶征”(图6、图7)。MRI主要表现有显着的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增强环的厚度较活动期明显增加(图8)。弥散加权成像能清晰显示囊腔及头节,囊液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头节表现为低信号,病灶周围见明显高信号水肿影(图9)。ADC图囊液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头节表现为低信号,病灶周围见高信号水肿影(图10)。(3)钙化期12例(8.7%):病灶呈类圆形,MRI表现为稍长或等T1、短T2信号,增强呈环形强化,无占位效应。弥散加权成像病灶表现为低信号,ADC图为低信号。(4)混杂期14例(10.1%):同一患者有上述3期病灶合并存在。

3 讨论

3.1 脑囊虫病的流行病学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的虫卵通过自体或异体感染,在人体组织内发育成囊尾蚴寄生于人脑所致的一种疾病,脑囊虫病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和流行性,常与卫生条件或饮食习惯有关,本组138例患者均常住于本地,可能与本地居民喜食生皮、生肉有关。

3.2 弥散加权成像原理

弥散运动是一种基本的生理运动过程,表现为分子沿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产生的随机运动。对水分子来说,即使在没有浓度梯度存在时,它本身仍然存在随机运动,成为水分子的自弥散。弥散加权程度用B值表示,它是指MR成像序列对扩散运动的敏感程度,是对扩散运动检测能力的指标[3]。在生物体内,由于组织结构(如生物膜)的限制,水分子弥散并不真正处于随机状态,同时其弥散还受到其他大分子化学作用的影响,因此,将水在特定组织环境中(如人体内)表现出来的自弥散称为表观弥散,用表观扩散系数(ADC)来表示。弥散加权像能够显示水分子的弥散,从而能够评价水分子随机运动的动态分布状态[4]。实质型脑囊虫病因病理分期不同而囊腔内成分存在差异,所以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亦不同,结合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对囊虫病演变的全过程进行分析。

3.3 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实质型脑囊虫病的优势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不受颅骨伪影的干扰,加上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对脑囊虫病的发病部位,病灶数目、大小、范围及形态能够显示非常清楚,而且MRI对于病灶的反映更符合其病理过程,作为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可[5,6]。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时间短,无需注射对比剂,能清晰显示脑囊虫活动期及蜕变死亡期之囊腔,对病灶周围水肿显示清晰,并能显示蜕变死亡期之囊虫头节,对实质型脑囊虫病的定性及病理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3.4 鉴别诊断

脑囊虫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特别是单发的退变期,结节形成或钙化期患者,必须与转移性癌、脑脓肿、肉芽肿和原发性肿瘤鉴别[7]。转移性癌常出现于灰白质交界区,其环状强化多不规则。脑脓肿患者临床常有发热病史,而无流行病学史,结核性肉芽肿及脓肿多发生于后颅凹,且多聚集在一起呈多环状表现[8]。细菌性脓肿体积多较大。

摘要:目的 探讨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弥散加权成像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证138例实质型脑囊虫病的弥散加权成像特点。结果 实质型脑囊虫100%弥散加权成像有异常表现。但确诊需行囊虫抗体检测。结论 MRI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确证脑囊虫病。

关键词:实质型脑囊虫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

[2]廉辰,刘晨,郑晓春.脑囊虫病的分型分期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4):285-286.

[3]张劲松,宦怡.脑与脊髓磁共振扩散成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陈炽贤,高元桂.中华影像医学总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3.

[5]石楠,杨金升.脑囊虫病的临床、头颅CT、MRI(附70例报告)[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1):42-56.

[6]赵庆秋,陈英敏,张华宁,等.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影像学特征与囊尾蚴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9):629-631.

[7]李坤成,张念察.比较神经影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527-533.

MRI成像系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 年12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院行MRI上腹部平扫患者的影像资料, 总共36 例, 其中男16 例, 女20例, 年龄26~75岁, 平均49岁。经证实脂肪肝患者29例。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和MRI检查确诊。

2 影像学检查

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 3.0T超导型MR扫描仪, 八通道相阵控腹部线圈。36 例患者均采用常规T1WI、T2WI、化学位移成像序列, 行轴位扫描。化学位移成像采用扰相GRE T1WI序列, 选用双回波 (dual echo) 技术, 扫描参数如下:TR=206 ms, TE1=2.45 ms, TE2= 3.83 ms, 反转角65°, FOV 380 mm×285 mm, 层厚5.0 mm, 层间距1.5mm, 扫描时间0.18 s。

3 结果

36 例患者均行3.0T的MRI常规上腹部平扫和化学位移成像序列扫描, 其中29 例检出脂肪肝, 发生率为80.5% (29/36) 。29 例有27 例为单纯性脂肪肝, 2 例为脂肪型肝炎。29 例脂肪肝在常规T1WI、T2WI序列上呈均匀等信号, 信号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而在化学位移成像序列上均有显示, 表现为同相位与反相位比较, 呈全部或部分信号衰减。经超声及临床随访证实, 化学位移成像对脂肪肝的检出率、诊断正确率均达100%。

4 讨论

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的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 或者光镜下每单位面积内含脂滴的肝实质细胞超过30%[1], 在我国现已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肝活检虽然是目前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 但是由于它的创伤性及抽样误差,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 因此寻找无创便捷、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非常有必要[2]。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超声、CT及MRI在其诊断中的应用[3], 特别是MRI化学位移成像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丰富了临床检查手段, 与肝穿活检、CT等相比MRI检查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检查方法安全等诸多突出优点,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正常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较少含量的自由水, MRI信号表现为短T1和T2值, 图像上呈均匀中等信号强度。MRI常规序列由于肝脂肪变性区与正常肝组织呈等信号, 无法分辨病变区而容易漏诊, 尤其是轻、中度脂肪肝[4]。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也称同相位/ 反相位成像, 同相位图像即普通的T1WI, 反相位图像与同相位图像相比, 可初步判断组织或病灶内是否含脂及其大概比例, 其基本特点是水脂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纯脂肪组织的信号没有明显衰减、勾边效应, 故两者对比时, 若反相位上信号强度有明显下降, 说明兴趣区内含有脂肪成分, 而且这种方法对于兴趣区内少量脂肪的检出也很敏感, 因此能检测出组织内的微量脂肪[5]。

综上所述,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是检查脂肪肝病变的有效手段, 但这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肝铁含量升高时, 量化的准确性差[6], 所以在肝铁含量升高的患者中检测和量化时有必要校正T2* 的效应, 或结合脂肪抑制成像使用, 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MRI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 shift imagine) 也称同相位 (in phase) /反相位 (out of phase) 成像技术基于脂肪和水分子中质子的化学位移效应, 可在同一次扫描中同时获得反相位和同相位图像, 所获图像更具可比性。同相位图像即普通的T1WI, 反相位图像的衰减程度 (60%) 一般超过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的衰减程度 (30%) , 水脂混合组织信号可以得到明显衰减, 其目前临床上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多用在腹部脏器中。本文探讨MRI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 shift imagine) 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怀疑脂肪肝患者的MRI资料, 与超声结果对照, 比较化学位移成像对脂肪肝的诊断能力。结果:36例患者均行3.0T的MRI常规上腹部平扫和化学位移成像序列扫描, 检出脂肪肝发生率80.5% (29/36) , 与超声结果相符率为100%, 图像显示脂肪肝在常规T1WI和T2WI序列上均呈等信号, 而在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图像上信号明显降低。结论:MRI化学位移成像序列能有效地显示脂肪肝病变, 且对比优于常规T1WI及T2WI序列, 对脂肪肝病变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化学位移成像,脂肪肝,磁共振成像

参考文献

[1]胡中伟, 胡宝春.脂肪肝的基础与临床.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1-2.

[2]吕培杰.脂肪肝的MRI研究进展.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3:419-421.

[3]Erlya WK, Oha ES, Outwatera EK.The utility of in-phase/opposed-phase imaging in differentiaing malianancy from acute benign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the spine[J].Am J Neuroradiol, 2006, 27 (6) :1183-1188.

[4]Eito K, Waka S, Naoko N, et al.Vertebral neoplas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assessment by dual-phase chemical shift imaging[J].Magn Reson Imaging, 2004, 20:1020-1024.

[5]王毅, 唐肇普.局灶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中国影像技术, 1997, 13 (5) :472-473.

上一篇:差压流量下一篇:体能训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