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成像(共6篇)
全脊柱成像 篇1
磁共振成像因其无创、无骨伪影并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特点,已成为脊柱、脊髓病变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1]。但以往的MRI脊柱扫描中使用的是一种有区域限制的体表线圈,体表线圈的长度限制了扫描的范围,因此,它只能对脊柱的某一段进行扫描,得到一个局限的扫描野[2],无法满足全脊柱成像的要求。要了解全脊柱的弥漫性、多发性病变,往往要分3~4次进行转换线圈和对移动患者进行扫描,费时费力,得到的图像又不完整,给全面诊断和准确定位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多通道、Tim技术的发展及MR移床跟踪扫描技术(MR Total Spine Mobitrak,MTSM)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上至脑干、下达尾骨的大范围MR全脊柱完整图像,而且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局部图像[4,6]。现将其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对75例可疑颈、胸、腰(骶)椎或脊髓疾病患者行MR全脊柱成像,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5~81岁,平均47岁。
1.2 设备仪器
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脊柱成像软件、自动移床技术,脊柱矩阵线圈、头颅矩阵线圈、颈部矩阵线圈。
1.3 检查方法
嘱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脊柱自然平伸,极少数严重的病理疼痛患者可在检查前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剂;激光定位线位于胸骨角,采用二步法(二步连接技术),取颈胸段、胸腰段等两段;使用体线圈,两个头线圈,即颈胸段打开HE3、4、NE1、2、BO1线圈,胸腰段打开BO2、SP2-5线圈。每个节段T1WI、T2WI序列结束后,自动移床至待扫位置,直至完成全部扫描。常规选用SE序列行颈、胸、腰椎矢状面T1WI、T2WI,必要时加扫T2STIR、增强扫描等特殊序列,以求更好的显示椎体髓质骨信号变化及脊髓内微小病灶。扫描参数:层数为11,层厚3 mm,矩阵512×256,扫描野400 mm×40 mm,2次采集,TR=380 ms,TE=11 ms,TI=130 ms,整个扫描时间约22 min。
1.4 图像后处理
使用Composing软件,分别拼接T1WI、T2WI图像,自动生成全脊柱T1、T2图像。对局部病变可进一步行轴位或任意角度的T1、T2、增强扫描等序列成像。
2 结果
75例均获得满意的全脊柱影像,经拼接处理后的全脊柱矢状面图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全段脊柱、脊髓的解剖形态,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等情况。75例中MRI全脊柱成像显示15例正常(见图1a),脊柱病变41例,脊髓(椎管内)病变19例,阳性率为80%。41例脊柱病变包括:10例单发或多发转移瘤(图1(d)),6例骨折(2例多发压缩性骨折,2例伴脊髓压迫),5例椎体血管瘤(3例为多发,见图1(c)),4例先天性脊柱畸形,5例椎体结核,11例脊柱退行性变。19例脊髓(椎管内)病变包括:4例髓内肿瘤(1例室管膜瘤,见图1(b),3例星形细胞瘤),8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例多发神经鞘瘤),4例脊髓空洞(见图1(b)),2例脊髓炎,1例椎管内多发转移瘤。所有结核、肿瘤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转移瘤者均查到原发灶或活检证实,炎症经治疗后随访确认。
3 讨论
3.1 成像原理
全景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的开发应用是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一大进步,它由多个体表线圈依次排列组合而成,并结合了小线圈的优点和大线圈的大视野,既大大增加了扫描野,又能使每个线圈的信号叠加起来,应用后处理程序,获得比单一线圈更好的信噪比和分辨率[2]。Composing软件可实现图像的无缝隙拼接,但其前提条件为扫描参数必须完全一致,才能使脊髓在同一层面完整的显示出来。MR自动移床跟踪扫描技术(MR Total Spine Mobitrak,MTSM)实现了一次定位后利用床的间断移动一次完成全脊柱的扫描成像,避免了多次搬动患者的不便,大大节省了扫描时间。上述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MR全脊柱成像不仅实现了大范围(205 cm)全身成像,而且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局部图像,在不必移动患者的情况下,一次完成扫描,并且可进一步行局部病变的常规轴位或任意角度的T1、T2、增强扫描等不同序列成像,提高了病变检出率。与常规分段扫描相比,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缩短全部扫描时间,可实行快速小儿脊柱检查,减少镇静需要;对严重背痛患者可实施快速脊柱检查,提高舒适性;减少运动伪影,提高诊断准确性[3,4]。
3.2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要获得一张良好的全脊柱图像应注意以下几点:(1)扫描体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将整个脊柱尽量置于检查床的中线上,且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平行;(2)在冠状位定位像上制定矢状位扫描序列时,应尽量使扫描中心线通过各组段脊髓中线,避免扫出的正中脊髓图像不在同一层图像上;(3)在选择扫描层数、层厚、层间距以及扫描野时,应三组段默认相同,才能有利于扫描完成后的各组段图像对接完整[2]。
3.3 应用价值
全景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的应用为脊柱、脊髓的弥漫性、多发性病变的显示提供了最全面、更直观的影像学依据,对局部病变的定位提供了更精确的影像资料。(1)多发性脊柱、脊髓肿瘤及转移瘤。这类疾病常因随血液运行侵蚀多个椎体或累及数个椎体平面,全脊柱的成像能够全面、直观地评价肿瘤的扩散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或手术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脊柱外伤。MRI是脊髓外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但使用以往的单一体表线圈只能显示一个局限的扫描野,对于没有周围参考平面的某一处脊髓有时很难准确定位,尤其是胸段脊髓,通常要再次拍摄X线平片来参考定位,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延缓了时间。对于多发性脊柱骨折的患者,单一的体表线圈更是难以满足需要,而全脊柱相控阵线圈的应用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一次完成上至延髓、下达尾骨的全脊柱成像,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也避免了因多次搬运患者而造成的2次损伤,为手术争取了时间。(3)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病变,病理上以脊髓内空洞形成并有胶质组织构成的腔壁为特征。其病变范围广泛,可下达圆锥,上至延髓,全脊柱矢状面能完整地显示它的全貌,了解病变所侵蚀的范围及所累及到的椎体平面,为此种病变的进行性观察提供了依据。(4)病变较难定位的或脊髓内弥漫性炎症。临床查体往往不能确定扫描范围,全脊柱成像为其提供了寻找病变部位的可能性。(5)脊柱结核。脊柱结核也是以多椎体破坏为特征,有时呈跳跃式播散,MRI是目前唯一能在病变早期发现病灶并确定病变范围的方法[1],全脊柱成像能准确地判断椎体的受累个数,脓肿、肉芽肿的形成以及脊髓受压情况。(6)脊柱退行性病变。它可以完整显示全脊柱的退变程度。(7)常规查体。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已被人们接受,MRI对脊柱独特的多方位显示能力也使它成为脊柱和脊髓检查的首选[2,3,4,5,7,8]。
总之,MR成像参数多,对软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MR全脊柱成像将颈、胸、腰、骶段脊柱及脊髓拼接在一张图像上,同时显示多部位病灶,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或明显减少了漏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的术式选择、放疗定位等都有很大价值[7,8],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全景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诊断脊柱及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75例可疑脊柱及脊髓病变者行全脊柱成像,并对病变局部行高分辨力成像。结果:75例均清晰、直观、完整的显示椎管内全段脊髓、全部脊椎及周围韧带的连续全脊柱MR图像,75例中MRI全脊柱成像显示15例正常,41例脊柱病变,19例脊髓病变。结论:全景矩阵成像技术MR全脊柱成像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好,定位、定性准确性高,解决了大范围、高分辨力的脊柱成像难题,对脊柱、脊髓多发性、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柱,脊髓
参考文献
[1]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658.
[2]葛雅丽,郑敏文,张劲松,等.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髓及椎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1):971.
[3]杨勇,贾勤刚,徐常杰,等.MRI全脊柱移床扫描对脊柱疾病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7):614.
[4]李少武,高培毅,张迅,等.脊柱MR成像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4):384-386.
[5]常英娟,张劲松,赵海涛,等.MR全脊柱相控阵线圈的临床应用及扫描技术[J].放射学实践,2003,19(2):135-137.
[6]宋云龙,张挽时,方红,等.Tim技术MR全脊柱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5):341-343.
[7]Ramachandran M,Tsirikos A,Lee J,et al.Whole-spine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andspinal de-formity[J].J Spinal Disord Tech,2004,17(6):483.
[8]Engelhard K,Hollenbach H P,Wohlfart K,et al.Comparison of whole-body MRI with automatic moving table technique and bonescintigraphyfor sceening for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Euo Ra-diol,2004,14(1):99.
全脊柱成像 篇2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 (total spine MR imaging) 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硬件、软件不断更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对怀疑脊柱多发病变的病例, 可在不搬动患者的情况下获得最大范围的全脊柱成像, 为临床提供全方位的全面信息。本文搜集42例全脊柱成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2 材料与方法
42例病例中, 男27例, 女15例, 年龄5~72岁。其中椎间盘突出14例, 黄韧带肥厚6例, 脊柱外伤9例, 脊髓空洞症5例, 转移瘤5例, 脊柱结核2例, 脊柱畸形1例。
检查使用西门子1.5T Avanto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使用全脊柱成像软件, 自动移床技术, 所得图像经Composing软件进行图像重组。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脊柱自然平伸, 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 线圈选择面板中“Qeune”选择“Auto coil”, 分别对颈段、胸段、腰骶段进行成像, 各段参数相同, 扫描中线保持一致。每段扫描完成后, 自动移床至下段直至扫描完成。扫描参数:T2WI——TR为4 000 ms, TE为110ms, BW为190;T1WI——TR为590 ms, TE为11 ms, BW为215;FOV为280 mm×280 mm, 层厚为3 mm, 扫描矩阵为256×256。所得图像结合Composing软件进行后处理, 分别拼接T1WI、T2WI像, 自动生成全脊柱图像。对病变部位选择加扫轴位、冠状位。
3 结果
经后处理后得到的全脊柱图像图像清晰, 可清楚观察全脊柱、脊髓形态信号、病变部位、大小、性质等情况。本组病例中, 共发现:椎间盘突出14例, 其中10例为多发性突出 (见图1、2) ;黄韧带肥厚6例, 均为多节段性肥厚, 且以胸段多见 (见图2) ;脊柱外伤9例, 其中, 单发椎体骨折4处, 多发骨折5例, 共16处, 合并脊髓损伤5例;脊髓空洞症5例, 其中2例局限于颈段, 3例同时累及颈胸段;转移瘤5例, 其中1例为单发, 2例累及2处脊椎, 2例累及多处脊椎;脊柱结核2例, 1例位于L4/5段, 1例累及T9/10、L2/3段;脊柱畸形1例, 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 (见图3) 。
注:男, 42岁, C5/6、L4/5、L5/S1椎间盘突出
注:女, 52岁, 多发椎间盘突出、多节段黄韧带肥厚
4 讨论
磁共振成像因其无创、无骨性伪影并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等特点, 在脊柱病变的诊断中广为应用[1], 但在以往传统的MRI扫描中, 使用的是一种有区域限制的表面线圈, 限制了扫描范围, 只能对某一段脊柱进行扫描, 无法得到一个全方位的脊柱图像。全脊柱成像技术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 将颈、胸、腰骶段分为3段, 利用自动进床技术分别扫描, 多个线圈一次排列组合, 结合了小线圈高信噪比优点以及大线圈的大视野, 既扩大了扫描野, 又能使每个线圈的信号叠加起来。应用Composing后处理软件, 一次完成上至延髓、下达尾骨的全脊柱成像[2]。
注:女, 14岁, 先天性脊柱侧弯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的优点:
(1) 扫描速度快:常规MR检查整个脊柱, 是将各段分别扫描, 中间要更换线圈, 重新摆位, 所需时间较长;使用该技术可缩短扫描时间, 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扫描所带来的抖动, 提高图像质量。
(2) 显示范围广:可在一幅图像上显示全脊柱完整图像, 有利于对病变进行全面观察对比。
(3) 定位准确:常规MRI常需参考周围临近器官或X线片来定位, 定位较困难。全脊柱图像显示直观, 可准确定位任一节段, 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有利于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3]。
(4) 全部图像在一次检查过程中完成, 减少了患者搬动次数, 从而避免了外伤患者再次引起脊椎、脊髓损伤的可能。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已成为脊柱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特别对于多发性、全身性、系统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4]:
(1) 脊柱转移瘤:由于转移瘤常发生于多个椎体, 且可呈不连续性跳跃式分布, 因此, 全脊柱成像可更全面地观察椎体和附件的破坏范围和程度, 避免了病变的遗漏。
(2) 脊柱、脊髓外伤:可以清晰显示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的准确位置。
(3) 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可发生于脊髓任何部位, 上达延髓、下达圆锥。全脊柱图像可以完整观察脊髓空洞症的全貌。
(4) 多发性脊柱结核:结核可引起脊椎多椎体多节段, 全脊柱成像能观察到多发椎体、椎间盘的破坏及椎旁冷脓肿等病变。
(5) 脊髓肿瘤:脊髓内外的肿瘤若多发、范围广、定位不准确, 全脊柱成像更有利于病变的诊断和定位。
(6) 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常为多发性, 全脊柱成像可一次性观察全貌, 利于进一步详细检查和手术部位的选择。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以全面、直观的影像应用于脊柱疾病尤其是多发病变的诊断中, 对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以及对病变部位的准确定位诊断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元桂, 蔡幼铨, 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329-334.
[2]常英娟, 张劲松, 赵海涛, 等.MR全脊柱相控线圈的临床应用及扫描技术经验[J].放射学实践, 2003, 19 (2) :135-137.
[3]葛雅丽, 郑敏之, 张劲松, 等.MRI全脊柱移床技术在脊髓及椎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 18 (11) :971-973.
全脊柱成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中,男183例,女117例,年龄2~86岁,平均48.5岁,扫描部位为颈段105例,胸段33例,腰段162例,病种包括椎间盘病变117例,韧带增生29例,外伤17例,椎体肿瘤36例,椎管肿瘤33例,结核8例,其他疾病17例,健康25例。所有病例最终诊断结果均有病理证实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采用东芝VISART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在常规成像后,对感兴趣区域(VOI)采用快速高级自旋回波序列、重T2加权、脂肪抑制技术行矢位MRM扫描,主要技术参数:TR/TE:8000ms/250ms,矩阵384×384,层厚3mm,无间距,扫描时间:8s。图像在工作站(软件)上行三维(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行3D旋转观察。
2 结果
MRM显示正常25例,表现为含水结构的脊髓腔管壁光滑,管壁无狭窄及前后壁无受压,脊髓形态信号无异常,中央管无扩张,马尾呈细条束状分布,神经鞘袖对称;椎管内外静脉无迂曲扩张。MRM显示异常275例。
3 讨论
3.1 方法和技术
MRM作为MR新技术之一已日趋广泛运用于临床[1],其原理是利用重T2加权的效果,即用长TR加特长的TE,使一般组织的信号变低,而使脑脊液的信号更加突出,从而达到水成像,即“椎管造影”的效果[2]。
MRM虽然是利用脑脊液高信号作后处理最大亮度投影(MIP)三维重建得到“三维立体”可以旋转观察[3],据报道:冠状扫描后重建的图像如果旋转到矢状方向观察图像不尽人意,反之亦然。为了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减少信息丢失,最好是在长TR特长TE值不能变化的情况下冠状矢状分别扫描后图像重建[4]。颈段扫描由于吞咽动作影响,可直接应用2D快速成像,加大层厚,也可获得满意图像。
3.2 MRM的优越性
作为一种新型无创性的检查手段,MRM不仅使患者免除椎管穿刺、注射碘剂、碘过敏、X线辐射等诸多不适,更重要的是MRM的图像由呼吸、肠道蠕动和血管搏动伪影片的影响较小,其图像质量比磁共振胰胆道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更稳定,更接近X线脊髓造影,有良好冠状矢状图像并可旋转观察。
MRM对椎管肿瘤的意义在于不仅显示了肿瘤病变的本身而且提供了常规MRI难以显示的继发的影像学表现。如本组32例转移瘤患者,由于肿瘤侵犯椎体及附件使水份增加,MRM比常规MRI更清楚显示了肿瘤侵犯骨质的范围以及椎旁静脉受压扩张的程度。对脊髓腔侵犯、阻塞程度及阻塞的上下范围,而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对肿瘤引起脊髓腔阻塞往往只能显示病变的上界或下界;本组髓外硬膜下均显示了病变本身、脊髓移位及病变区域珠网膜下腔增宽而明确病变的性质,2例还在冠状面显示了病变囊变和继发神经根囊肿所造成的椎管内外的“哑铃状”改变和椎管阻塞所继发的椎旁静脉扩张改变,相信X线和CT脊髓造影均难以做到。MRM可清晰显示神经根囊肿。对于间盘病变,作为常规M R I的补充,MRM较好地揭示了间盘疝,脱落游离的髓核与受压神经根、椎旁静脉之间相关关系,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却难以得到上述影像学表现。
综上所述,MRM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不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MRM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客观的病变信息,MRM图像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随着MR软件及硬件的快速发展,MRM图像质量不断提高,扫描速度逐渐加快,MRM必将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脊柱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高级自旋回波、重T2WI及脂肪抑制技术对300例病人检查行磁共振椎管水成像。结果MRM显示正常25例、异常275例,清楚显示原发病变与邻近脊髓腔、脊髓、神经根的相关关系。结论MRM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不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MRM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客观的病变信息,MRM图像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关键词:磁共振水成像,脊柱疾病,脊髓
参考文献
[1]Henning J,Friedburg H,Strobel B.Rapid nontomographic approach to MR myelography without contrast agent[J].J Comput Assist Tommography,1986,10:375.
[2]Hattery RR,King BF.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of MR urog raph y[J].Radiolog y,1995,194:25~27.
[3]OiMalley ME,Soto JA,Yucel EK,et al.MR urography:evaluation of three-diamesional fast spin echo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hydronephrosis[J].AJR,1997,168:387~392.
全脊柱成像 篇4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脊柱功能评价,腰椎病变,应用分析
核磁共振成像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对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当中[1]。核磁共振成像具有独特多方位显示能力,多参数扫描的技术特点,可以适应脊柱疾病诊断上的复杂性和脊柱脊髓疾病的多样性,进而使其成为脊柱功能评价中最理想的检查方法[2]。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腰椎病变患者49例为观察对象,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腰椎病变患者脊柱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腰椎病变患者49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14~76(平均41.4)岁。发病原因:交通事故12例,重物挤压受伤23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它原因5例。核磁共振成像与患者发病时间间隔8~72(平均43.9)h。患者的原发损伤部位为:胸部7例,背部9例,颈部20例,腰骶部13例。经过手术检查等方法证实所有患者的病情判断均正确。
1.2 检查方法
本实验中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的设备采用GE Siungna Contour 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并实行移床跟踪扫描技术。让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并采取正卧位,定位线在喉结部位,在患者的胸段、腰骶段以及颈部分别采集三层的定位成像,然后在矢状位定位像中显示脊髓层面的定位像。扫描计划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1WI以及T2WI序列进行三段的扫描,每段都已脊髓为中心,每段之间要有连续的衔接过程。扫描的参数均为:5层,层厚5mm,每层的间距1mm,矩阵512×512,采集各段的成像数据。观察并记录检查检查结果。
2 结果
49例患者中,原发性椎体骨折屈曲压缩型16例,爆裂型15例,骨折脱位型18例;其中,18例可见后侧韧带群损伤,14例可见后纵韧带断裂;17例可见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损伤20例,硬膜外血肿4例,脊髓损伤25例,经过手术检查等方法证实所有患者的病情判断均正确,准确率100%。
3 讨论
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在脊柱功能评价中被广泛应用的检测技术,在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对软组织成像的效果良好,空间分辨率高,对人体无伤害,扫描角度灵活,且应用广泛,可作为术前的诊断,还可在术中以及术后复查时应用,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其缺点是对骨组织的成像效果较差,成像所需时间较长,但仍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3]。
核磁共振成像在对腰椎病变的诊断中,分颈、胸以及腰部三个部位进行检查,诊断范围广,且可清晰观察患者骨折或脊髓损伤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术前检查的准确度[4]。本实验49例患者中,原发性椎体骨折屈曲压缩型16例,爆裂型15例,骨折脱位型18例;其中,有18例可见后侧韧带群损伤,14例可见后纵韧带断裂;17例可见前纵韧带断裂;其中,椎间盘损伤20例,硬膜外血肿4例,脊髓损伤25例。经过手术检查等方法证实所有患者的病情判断均正确,准确率100%。为医师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而且在进行扫描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病变部位或病变程度,产生的不同影像来对病症进行判断[5]。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在腰椎病变患者脊柱功能评价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可准确地对从颈到骶尾的任一椎体及脊髓的病变作出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资料,值得临床推广[6]。
参考文献
[1]陈亮,施晓琳,丁永生.核磁共振成像在脊柱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期刊,2011,3(25)246-247.
[2]赵培荣.3.0T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4(1)146-147.
[3]乔梁,曹燕翔,王晓怡.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语言区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10(13):236-237.
[4]蒋树刚,黄艳宾.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应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7(25)321-322.
[5]郎东江,吕成远,伦增珉.核磁共振成像岩心分析方法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3(15)197-198.
全脊柱成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12例。年龄21~64 (43.37±5.04) 岁。其中, 中轴关节炎累及下腰部疼痛者20例, 外周关节炎髋部疼痛者4例, 胸部背痛者4例, 膝部疼痛者2例, 踝部疼痛者2例。首发症状:肌腱炎表现为足跟底痛;外周关节炎表现为肘、踝、腕、膝、髋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中轴关节炎表现为慢性间断性下腰痛, 休息时症状加重, 活动时有所减轻, 特别是下半夜疼痛明显。
1.2 CT检查
选用飞利浦16排CT机, 由胸腰椎实施横断位扫描, 层距为3.75mm, 层厚为3.75mm。软窗组织:窗位/窗宽40Hu/400Hu。骨窗位:窗位/窗宽500Hu/1500Hu。
1.3 磁共振检查
选用飞利浦1.5T核磁扫描机, 八通道CAR-DIAC相控阵线圈, 在胸腰椎分别以矢状位、横状位进行扫描, 层厚4.0mm。T2WI、T1WI、STIR检查, T2WI扫描参数:TR2600ms, TE121ms回波链长度10个, 带宽为13.90k Hz。T1WI扫描参数:TR500ms, TE18.2ms, 带宽为3.0k Hz, 三次采集。STIR扫描参数:TR2200ms, TE52.8ms回波链长度8个, 带宽13.17k Hz, 矩阵均为256×160, 三次采集[2]。
2 结果
2.1 磁共振检查扫描图
见图1a、1b、1c、1d。
2.2 病变数目及发病部位分布情况
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共有86个椎体, 在此其中单主体受累者共计4例, 占总数的4.65%。双主体受累者共计4例, 占4.65%。双个椎体合并附件受累者共计6例, 占总数的6.98%。三个椎体受累者共计6例, 占总数的6.98%, 三个椎体联合附件受累者共计6例, 占6.98%, 四个椎体受累者共计4例, 占总数的4.65%。7个椎体受累合并附件受累者共计2例, 占总数2.33%。发病部位:S1、L5、T7、T6各2个;L4、T9、T8各4个;L3、L2、T10各6个;L1有12个;T11有16个;T12有22个。以T11~L1侵犯较多, 共占58.14% (50/86) 。单纯椎体受累26个, 为30.23%;椎体及附件受累60个, 为69.77%。
2.3磁共振表现情况
本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共有86个椎体异常, 磁共振:脊柱炎者24例, 共有62个椎体, 病变表现为主题上、下四角内一角或多角, 38个椎体均存在前缘, 14个发生后角受累。前、后缘均存在10个。磁共振表现为骨质侵蚀的骨髓水肿, 可见长T1T2信号, STIR呈现为低信号。椎间盘发炎者共计12例, 共计受累椎体12个, 发生病变的累及椎间盘和下方与上方半椎体终板。MRI具体影像为:急性发作其T1T2长信号, STIR高信号, 病情进展其表现为T2短信号, T1长信号, STIR为低信号, 脊柱关节病变者共计26例, 附件数量共计60个, 病变部位累及脊柱, 引发滑膜炎。主要是肋横突关节炎、肋椎关节炎、椎小关节炎。磁共振成像可明显观察到骨髓水肿, 表现为长T1T2信号, STIR像表现为高信号。韧带附着炎者6例, 共有12个椎体, 病变累及椎体上缘、下缘。磁共振成像主要为长T1T2信号, STIR高信号, 32例并患存在程度不一的骶髂关节不同变化。
3讨论
脊柱关节病的原型为强直性脊柱炎, 病变先侵犯骶髂关节, 逐渐累及脊柱, 本次试验3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炎改变。磁共振成像发现在病变早期, 脊柱炎临床症状为合并或非合并侵蚀改变样骨髓水肿, MRI具体表现为STIR高信号, T1T2长信号, 于脊柱受累区中, 主要为韧带起止、肋椎关节、椎间盘, 椎体本身, 椎骨关节突关节。结合患者病变和脊柱位置的差异性, 将其分成韧带起止炎、脊柱关节炎、椎间盘炎、椎体炎[3]。磁共振成像存在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不但可以观察骨结构, 而且还可以观察到X线片、CT无法显示的关节软骨、肌腱、骨髓以及滑膜等改变。磁共振成像可发现CT无异常表现的脊柱关节急性期病患, 使用公允的方式, 对急性期炎症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全面评价。STIR序列可全面评价骨髓, 软骨下骨等情况, 证明其存在炎症, 另外和T1W1相互结合, 可获知在修复完炎症后关节脂肪沉积现象[4], 由此能够看出, 韧带附着炎, 骨髓水肿, C反应蛋白水平提升为急性发作期的典型表现[5]。关节软骨改变, 滑膜炎和骨髓水肿为脊柱关节病早期病变的主要表现。
总之, 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脊柱关节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清晰的显示韧带起止炎、关节软骨侵袭、滑膜炎、骨髓水肿、脊柱椎小节滑膜或骶髂关节结构改变, 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临床医生及影像科医师必须熟悉脊柱关节病的症状表现、诊断标准、影像学特征, 及早诊断、及早防范, 以便降低脊柱关节病的危害。
摘要: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 20例患者进行CT横状位扫描;12例患者进行横状位、矢状位扫描, 观察期信号改变、形态以及骨质等情况。本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CT及磁共振表现为韧带附着炎、脊柱关节炎、椎间盘炎、脊柱炎。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88个椎体中, 侵犯S1、L5、T7、T6各2个;L4、T9、T8各4个;L3、L2、T10各6个;L1有12个;T11有16个;T12有22个。以T11L1侵犯较多, 共占58.14% (50/86) 。单纯椎体受累26个, 为30.23%;椎体及附件受累60个, 为69.77%。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脊柱关节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清晰的显示韧带起止炎、关节软骨侵袭、滑膜炎、骨髓水肿、脊柱椎小节滑膜或骶髂关节结构改变, 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柱关节病,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叶远辉.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最新诊断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3) :154-155.
[2]许开喜, 陈新建, 王金, 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低场MRI诊断[J].实用放放射学杂志, 2012, 28 (2) :240-243.
[3]唐治, 周晟, 陈晓飞, 等.磁共振成像SPARCC评分与HLA-B27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 2012, 14 (2) :527-528.
[4]肖征宇, 刘源, 陈肃标, 等.磁共振成像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 20 (4) :330-331.
全脊柱成像 篇6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外伤,脊柱,骨折
外伤性脊柱骨折是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这两种方法相较X线平片具有更精确、更敏感、更广泛的优点。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外伤性脊柱骨折的患者94例,对其CT、磁共振的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外伤性脊柱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从而选择出更为准确、有效、合理的检查方法。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因脊柱骨折来我院就诊的患者94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其他可以引起脊柱损伤的因素。其中男52例,女42例,年龄11~67岁,平均(37.3±0.6)岁。其中车祸受伤47例,高空坠落20例,重物击打13例,其他14例。94例损伤中,颈椎受伤32例,胸椎受伤27例,腰椎受伤30例,骶椎5例。所有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所有患者都同时进行CT与低场磁共振检查。CT设备为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扫描病变部位,重建图像数据。磁共振设备为0.32T开放型磁共振机,脊柱表面线圈,常规进行轴位、矢状位T1WI、T2WI和STIR序列扫描,矩阵256×256,层厚4 mm,层距2 mm。
观察指标:两种方法的脊柱骨折的检出率、韧带损伤的检出率、脊髓和椎间盘损伤的检出情况。
结果
CT影像表现:CT清晰地显示了椎体的骨折及椎块的移位情况:①94例患者中椎体骨折患者75例,被检出的骨折椎体97个,椎间盘损伤1例。②29个椎体的椎管受挤压变形,表现为缩窄、容积改变。③检出韧带损伤10例,其中前纵韧带损伤7例,后纵韧带损伤3例。
磁共振影像表现:①检出骨折患者90例,骨折椎体99个,37个椎体的椎管挤压变形,滑脱椎块65块,前纵韧带损伤35例,后纵韧带损伤27例,附件韧带损伤25例。②检出脊髓和椎间盘损伤的情况:椎间盘损伤患者27例,椎间盘损伤表现为椎间盘内小片状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信号更高,与骨小梁断裂的信号表现相似。脊髓损伤患者19例,多表现为斑片状T2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1WI条带样低或稍高信号,与周围正常脊髓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脊柱各部位损伤的诊断情况:通过两种方法的影像学结果可以得知,磁共振对于脊柱骨折、韧带、脊髓及椎间盘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脊柱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脊柱的正常结构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曲度[3]。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车祸、重物打击、高空坠落等,使脊柱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外伤性脊柱骨折是脊柱损伤的常见类型,可以引起椎体的显性或隐性的骨折、椎管的挤压或狭窄、椎骨碎片的移位或填充、脊髓的出血或水肿等。而CT和磁共振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不足。这两种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轴位进行更全面、更精确、更广泛的观察,大大拓展了医生的观察视野,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但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CT相较于X线平片有着显著的优点,但也有其缺点。由于疼痛、震颤等患者自身原因,CT无法对椎体内的损伤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测。94例患者中检出椎体骨折的人数少于磁共振检出的人数。因此,相较于CT检查,磁共振具有明显的优点:①磁共振扫描可以检出脊柱的骨折和移位情况,精确地观察患者脊髓和椎间盘的损伤情况,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②磁共振成像过程相对稳定,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4]。③磁共振可以准确地检出软组织的损伤情况。94例患者韧带损伤检出87例,对于软组织损伤更为敏感。④磁共振检测所得影像可以完善、补充X线平片及CT影像的缺陷。可以结合3者的信息,完善病变部位的损伤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依据。
注:χ2=8.193,P<0.05。
朱宗波等人通过试验研究[5],详细分析了关于腰椎段骨折的患者148例的磁共振资料,得出的结论:磁共振较之CT具有更敏感、更精确的检查优势。朱宗波等人的研究与本文的研究,在结果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诊断中,CT以及磁共振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相比较之下,低磁场共振成像具有多参数成像特点和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无创地和更全面地观察椎间盘、脊髓以及韧带的损伤情况。低场磁共振结合CT、X线平片,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充分、更有力、更精确的依据,从而降低医生误诊率,为患者提供正确、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极大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以及身体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适合基层医院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许道洲,罗树彬,夏好成,等.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545-549.
[2]张啟维,徐宏兵,孙常太,等.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磁共振信号特征及其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6):345-348.
[3]姚长丽.磁共振技术在隐形骨折鉴别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760.
[4]陆磊.磁共振技术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