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规范化管理

2024-08-06

地面规范化管理(共7篇)

地面规范化管理 篇1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不仅实现了有线电视的全面覆盖,甚至有部分先进省市已开始使用数字电视,这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仍有一部人罔顾法律,非法销售、安装以及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等行为。根据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一些地区查获非法安装并使用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用户高达5000多户,这对国家的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虽然相关部门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强行打击措施,却仍有人冒着违背法律的风险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整治效果不佳。

1.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化管理途径

1.1 充分认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使用与国家的政治、信息与社会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管理工作,将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并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工作纪律的严明性。针对乡村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其管理意识的培训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管理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彼此责任,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确保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1.2 提高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就电视广播领域而言,不仅建立完善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还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条例,才能保证电视广播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当前一些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其结果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致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便需要指导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工作。其中,可聘请高水平的法制讲师对执法人员进行分批次培训,从而促使每一位执法人员能够深入全面地掌握《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管理规定》等法律内容。同时,还应该合理地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1.3 加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处于偏远地区,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农民的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对政府的管理工作极不配合,甚至有个别群众认为自家的电视信号由天上卫星发出,与政府无关,继而与管理人生发生争吵,不少脾气暴躁的农民甚至对管理人员拳脚相向,这严重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究其原因仍是前期的宣传工作未能落实到位,群众不了解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自然不愿意配合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可采取拉横幅、贴海报、发传单、贴通告等方式,加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可派遣专业的管理人员深入群众,积极开展群众的教育工作,将法规政策传达到每一位群众耳中,促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升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水平。1.4要在改革机制的同时搞好普查管理工作

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用户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这本身便影响了普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此,相关部门首先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历史告诉我们,采用传统“大锅饭”做一个、少一个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要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引进人员聘用制,针对在职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以及效益工资制,只有完成了当月任务者才可获得当月的效益工资,未能及时完成者,则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扣罚部分绩效工资。通过改革让职工认清情况的严重性,进而树立起危机意识,充分调动起在岗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改进工作方法,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开展普查工作时,部门地区存在人员分散,跨地广等情况,所以相关执法队伍可采取责任划分的方式,划分工作区域,分解具体任务,将工作与责任落实到位,加强与乡镇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取得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从而保障普查工作顺利进行。通过采取责任划分的方式,实现分区域管理,不仅能提升管理费用的收缴率,更能极大地调动起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应该全面认真地做好登记人档工作。其中,执法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应将各家各户的姓名、详细地址、对节目内容的喜好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与之签订责任保护书,明确规定相关广播电视法规的相关内容,并按照国家标准收取使用卫星接收设施管理费用。同时将普查的详细情况归档成册,由档案管理人员将之保存于计算机中,以便今后查阅。通过采取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化管理水平[5]。

1.5 要在加大稽查力度同时搞好文明执法

在进行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管理工作中,部分群众仍存侥幸心理,认为采取避而不见等方式便能逃脱管理。有部分群众不配合相关管理工作,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工作,大力推行文明执法,做到依法管理。要求广播电视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坚决抵制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出示证件,规定必须2人以上才能执行的情况决不允许在少于2人的情况下强制执行。严格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等法规的规定内容,遵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其次,相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胡乱执法,不执黑法,以法律为准绳,时刻约束自身行为,从而在群众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以利于执法公正的顺利执行。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安装《经营许可证》制度,坚决打击不符合要求的经营上户,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采取没收、罚款、取缔等措施。最后,针对执法人员,相关部门应建立内部的监管机制,可通过设置举报中心等方式,让社会各界均能监督执法人员的工作行为,一方面可以全面打击违规执法者,另一方面能有效约束执法者的执法行为,进而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对于举报人员,经查情况属实者,应给予举报人员一定的奖励,以提升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1.6 严格依法行政优化服务管理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将重点放在社会效益之上,优化服务与管理。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与管理质量,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将无序发展转化为科学有序的发展;二是完善用户档案,做到服务的动态管理;三是随着查验卫星定位、节目传输状态等收视情况;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坚决打击使用“非法信号”的用户,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查处;五是针对卫星电视广播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服务工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以促进卫星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

1.7 轻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功效

根据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针对接受境内卫星节目的用户,每年应收取400元的管理费用,但由于部分地区受财力与事业发展等因素限制,这笔管理费的收取无疑是加大了群众的负担。对此,针对部门贫穷落后地区,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减负,妥善处理好群众与广播电视之间的关系,加大对偏远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投入,从而达到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与有线网络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压力。同过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广播电视事业的正常发展。

2.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针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工作仍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革新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式,从而突破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瓶颈,为我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苧灏,杨旭.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强化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4(01):125,127.

[2]曹启鹏.受众视域下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治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4(16):182-183.

[3]张林.昆明将立法规范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管理[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09):103.

[4]秦齐.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0(16):36-37.

[5]李远东,凌明伟.第三代DVB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X综述[J].电视技术,2014(12):28-31,44.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篇2

1 地面气象观测常见的问题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由于一些客观的、非客观的因素, 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常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问题, 观测仪器问题通常表现在自记忆器的稳定性能方面,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都是常见自记忆器, 常见仪器问题主要表现为温度计的调整非常困难, 测量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气压计测量有时候也不够精确, 而且误差过大的时候, 不容易进行调整。雨量器、日照纸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新旧雨量器的测量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常情况下, 新的雨量器测量值偏高;日照纸的正反面都有刻度, 所以每次涂药的时候很可能模糊了刻度, 给读数造成一定的困难。水银气压表通常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当水银槽的玻璃罩上出现水银氧化物的话, 就使读数变得困难了。

另外, 在地面气象观测时, 还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各种辐射值之间存在矛盾时, 净辐射值就会异常, 影响判读的准确性;极值与正点值出现矛盾的情况、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 地面气象观测应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2.1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是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非常零碎的工作, 所以必须将所有的观测结果记录好, 而且记录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说对于夜间雨后露的记录, 可以在观测站设立夜班组进行观测记录, 而且如果上半夜出现少量降雨, 不能急于做记录, 必须将所要记录的植物叶片上的雨水去除之后, 再等到早上观察到的水珠才可以记录为露。之前的雨水清除工作是为了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2.2 做好观测人员的仪器交接工作

仪器交接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观测仪器在观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仪器保管和检查存在问题, 就会严重影响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以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树立观测仪器的保护意识。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好仪器的交接工作, 在仪器交接时一定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 不过有的时候、有些工作人员在交接仪器时, 不注意检查仪器, 这会导致观测仪器损坏和故障时没有人发现,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就会对正常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这也会造成出现问题无人担责的现象, 这也不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

2.3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也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重要环节,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只是凭借做好观测仪器交接工作是不够的, 还必须加强对运行仪器的检查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各地面气象观测部门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巡视仪器, 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 一定要及时地做好记录,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巡视人员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好, 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要建立严格的仪器巡视制度对巡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如果巡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就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观测仪器巡视人员都树立责任意识, 做好仪器运行情况的记录工作。

2.4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的准确性与观测人员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有观测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气象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都要做好气象记录, 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自己的观测记录, 这样可以方便下一班观测人员的查阅。而且观测人员需要在交接班时, 严格地检查自己的记录, 以防出现任何遗漏和错误。准确记录是每一个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到的, 而且为了促使观测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记录工作中, 就需要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 通过该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另外,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 很多观测人员很可能出现厌倦思想和情绪, 给该项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时时刻刻地端正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 让他们时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 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 而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一些细节工作, 而且观测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逐渐地解决该项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敬生.浅谈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学习和使用体会[J].江西气象科技.2014 (02) :19-20

[2]茆金祥.正确理解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观测规定[J].气象.2014 (12) :26-27

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篇3

1 总则学习要点

总则是整个观测规范的总体要求, 它确定了观测工作的共性要求和规则, 学习总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观测各项目同时在“0.0”分采集正点数据。要素观测上没有时间差, 相互配合更客观;地温和雪深的人工观测时间调整到45~60 min进行。

(2) 自动站按采集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器每小时对计算机进行时间校正, 当需对自动站系统进行时间校正时, 必须针对采集器的内部时钟进行调整。

(3) 自动观测系统对供电、防雷、防水等环境要求高, 因此与自动观测仪器密切相关的配电、防雷和仪器的接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 “自动站仪器技术性能”中的“准确度”, 要求≥95%的“观测误差”落在“准确度”范围内。对明显的“野值”, 应按“异常”记录处理。处理时注意与大气本身的“脉动性”相区别。

2 气象要素观测的学习要点

在气象要素观测中, “新规范”对部分观测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并对仪器维护和记录的订正查算做了具体规定, 较大篇幅地增加了新型观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安装维护内容。因此, 在学习“气象要素的观测”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随着观测仪器的发展更新, 充实了大量新型观测仪器, 应掌握新仪器的探测原理、安装和维护要求, 并正确处理和掌握同类仪器之间的区别, 以及探测结果可能出现的差异。

(2) 能见度观测给出了“夜间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表”, 日常业务中, 注意区别不同条件下 (黄昏和凌晨、月夜、黑夜) 同一目标物所反映的能见距离的差异。

(3) 视程障碍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满足服务需求, 在天气现象的观测中, 增加了雾和沙尘暴的等级定义, 以及“扬沙”、“浮尘”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1,2,3]。当出现能见度<1.0 km的视程障碍现象时, 需记录该天气现象的最小能见度。

(4) 规范了“备注”和“纪要”栏的填写。其中“备注”栏主要记载台站沿革、环境变化, 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的说明。“纪要”栏主要记载台站所在行政区域发生的、与天气气候有关的事件, 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原来在“备注”栏记载, 现在改为在“纪要”栏记载。

(5) 为确保气候学对降水观测资料的精度要求, 自动站记录作为“正式”记录后, 20∶00—08∶00、08∶00—20∶00时定时降水量仍由人工观测, 雨量传感器记录只作为降水强度记录。

3 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

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2003版“新规范”在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方面的修改原则是:增加了计算机编制报表内容, 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予以删除或简化, 以满足人工观测、自动观测记录处理的不同需求;统计规定和处理方法上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和判别的有关规定, 以适应计算机处理技术要求;统计项目、报表格式等尽量与原规范保持连续和统一, 减少不需保留的中间结果;对疑误记录、缺测记录的处理进行合理的简化, 以便于操作处理。因此, 该部分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为确保统计值的可比性, 自动站除进行24次定时统计外, 还进行02∶00、08∶00、14∶00、20∶00 4次定时统计, 且天气气候概况应使用4次定时统计值。

(2)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 (A、J文件) , 由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 以及相应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其中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由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2部分组成, 以记载每组观测数据的质量认定和更正处理情况。

(3) “新规范”明确计算机检查观测记录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内容, 台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 修改审核规则库, 且台站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未实现“机审”内容的审查和“机审”疑误信息的处理上。

(4) 简化疑误 (或特殊情况) 记录的处理方法, 取消记录加“ () 、*、>、<”等处理规定。其中疑误记录经分析判断, 认为基本可用, 可按正常记录处理;疑误值较稳定的疑误记录, 需进行订正处理, 如各类水银温度表的断柱、示值超出刻度的外延读数等;疑误记录存在不确定性时, 应按缺测处理, 如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等。

(5) 在定时观测时, 不论是人工站, 还是自动站记录缺测, 首先应考虑用其同类实测记录替代, 其次考虑用补测记录替代。正常使用的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 都可作为正式记录[4]。当自动站记录发生缺测时, 仅在02∶00、08∶00、14∶00、20∶00 4次 (或3次) 定时观测和其他发报观测时次进行补测;当某一定时数据 (降水量、风向除外) 缺测时, 用前、后2个定时数据内插值代替;当连续2个或2个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 不能内插, 须按缺测处理。

(6) 当降水自记迹线有缺测时, 若无法从自记纸上直接计算出缺测时段的累计值, 则按缺测处理。“新规范”删除了用实测值减正常迹线量代替的规定。

(7) 日照时数全天缺测, 若当天可能有日照记录时, 则按缺测处理, 而不能用前、后日照记录代替。

(8) 在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偶然出现的缺测现象中, 可能采用同类记录相互替代。但如果长期替代, 就失去了平行观测的意义, 故应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或积极采取措施修复故障仪器。

(9) 降水自记记录 (或自动观测分钟降水量) 有缺测时, “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 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的挑取。

摘要: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的学习要点, 包括总则学习、气象要素观测学习、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学习等内容, 以为地面气象观测把握理解新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文选, 李静.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309.

[2]段宝敏, 许嘉玲, 贺春江, 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更换注意事项[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 (1) :13.

[3]傅志伟, 程义武.多普勒雷达实时回波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8 (2) :59-60.

油田地面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 篇4

1. 重视投资决策、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

投资决策在油田地面工程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目前要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的投资控制还无法做到全面透彻,所以尚处于初级阶段。按照目前的施工情况,多数企业还是把投资控制停留在工程的结算和事后的核算,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和中期几乎都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这种对建设前期的弱化控制很有可能会在无形中增加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然而投资决策的控制道路还很漫长。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方案出台后,相继地,控制造价也从设计阶段起步了。我们开始用价值工程来衡量项目的设计方案,对项目进行分析,使它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价值,这也是提高项目价值、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要求我们的设计方案要实事求是,在总结方案的同时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通过这两种设计对各个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尤其是技术和经济比较,从中优选出一个最适合工程要求的合理化设计方案。从而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引发各种钓鱼工程因素的滋生。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始工程标准化图纸的设计,在设计方面节省费用,并且要加快设计进度,从而快速开始施工,不仅提高了施工的速度,也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工程的安装费用。

2. 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项目管理模式中各部门和人员的分工明确,可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例如:项目的管理人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关注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而技术人员则关注施工工艺和流程,往往都忽略了造价管理这个重要的环节。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把造价、技术和生产这三个部门相通相融,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技术和经济的合理结合,从而实现建设部门和施工部门的信息共享,利益双赢。

又如:在某个油田的施工过程中,造价部门的工作人员时常到施工现场,因此掌握到了实时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与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分析研究,从中了解到相同的口径不同壁厚的钢管存在着供货差,因此节约了投资。详见相同管径不同壁厚管材价格对比表(价格为模拟价格,请根据实际价格计算)。

依据此例,外径48的无缝钢管壁厚相差1mm,每千米管材重量相差1N左右,所以根据本例选择外径48×5的管材;外径76的无缝钢管壁厚相差1mm每千米管材重量相差1.5N左右,所以根据本例选薄管壁外径76×4.5与厚管壁76×12的管材;在选用外径89~159的无缝钢管壁厚相差1mm,每千米管材重量分别相差2N、2.5N、3.6N左右,所以选用管材时尽量在保证承压力满足实际需要的同时选择薄管壁的管材。

3. 做好油田地面工程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加强油田地面工程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因为签证和设计变更在油田地面工程竣工结算比例中占据15%左右的份额,所以对于油田地面工程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的造价控制管理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做好油田地面工程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管理层要提高个人领导素质,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责义务。把现场工程师的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行为做规范化管理,提高领导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2)建设单位要认真做好图纸的审核工作,尽量在施工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图纸,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开始后的图纸变更。与此同时也要健全图纸审批制度,合理地把图纸变更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图纸变更前也要进行工程的造价分析,使造价合理化。

(3)工程在施工时,在不同阶段预算人员都要与各个部门主动联系,方便在出现特殊情况时与预算人员及时联系。例如:工程现场办理工程签证以及设计变更,都需要与预算人员及时联系,预算人员对定额中不包含的内容要进行

合理落实和通知技术人员。

4. 油田工程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密切相关,因为它能从综合方面反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财务情况,对此有总结性意义。

在竣工结算方面,首先,一定要做好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整理工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及时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变更、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等方面验收并且及时入账。这些工作可以为后期准确地审核工程结算打好坚实基础,也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虚报多报材料量以及工程量,从中套取工程款等情况的发生。其次,要做好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仔细查阅入账事项,审查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行业或者国家规定;审查是否有重复计算材料量以及工程量;审查工程量是否与设计人员所报的设计图纸的工程量一致等等。

而且,在审核工程结算的时候,有些工程量必须要亲临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核对和核实,能够充分地掌握各种造价是否合理,材料的调差是否符合行业内规定,从而能够使工程竣工结算更加真实合理,保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

5. 结语

油田地面建设技术管理探析 篇5

近些年,我国先后于内蒙、新疆、渤海等地勘探出了新的油田,油田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勘探与开发。然而,以上地区大多位于我国西北部,油田所处的自然环境较为严酷,甚至有部分油田位于风沙较大的沙漠地区,这对油田的地面建设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国内外一些油田尝试应用了新型的地面建设技术,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新型地面建设技术的帮助下,油田企业可对地面建设的施工方案进行简化操作,地面采油工程的施工难度、工程投资成本均可得到有效降低。我国小断块油田在储量、规模、地质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具有较高灵活性的新型地面建设施工技术可与这些差异相适应,油田产量与油田经济效益均可得到逐步提高。

2 油田地面建设技术及其应用

据调查,小面积油田和大面积油田共存是我国油田产业的常见现象,且这些油田大多位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中,以上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油田开采无法与现有的地面建设保持统一。传统油田地面建设使得小面积油田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开采风险极大,生产效率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对此,油田企业一定要加大对油田地面建设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并针对不同油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

滚动开采技术适用于小面积油田的地面建设施工;单井拉油或集中拉油的开采技术适用于产量低且分布零散的油田;整筒式捞油技术可应用于原油储量少的油田;对于小面积、分布较为集中、原油储量多的区域,油田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扩大其地面建设的范围,并采用集中处理、小站供水的石油开采方式,同时还可设置简易的集输站以及小型原油脱水装置。以上油田地面建设施工技术操作简便,装置也较为轻便,施工方案还可依据油田规模进行调整与优化,油田产能、将会得到提高,地面施工成本也将得到有效降低。另外,整装油田可运用注水开发地面建设。

3 油田地面建设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简单化随着油田勘探量的增加,国家及油田企业对其地面建设施工技术的重视度也得到了提高,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油田地面建设施工技术得到了较快的进步,其工艺流程也将逐渐向简单化发展。多级步站是传统地面建设施工工艺中常用的形式,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直接导致了施工工程量与施工成本的增加。新型地面建设施工技术有利于施工工艺流程的简化,施工设备可在不同油田条件下高效作业,还可合并传统施工工艺中的多级步站,这对于油田企业设备运行成本的降级及资源共享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2)标准化油田地面建设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对于油田地面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及科学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油田企业首先需加强对地面建设程序、步骤、进度、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并在保证以上方面与国家、地方相关规范标准制度相符合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施工时间与施工成本;其次,为了避免不合格工程项目以及工程安全隐患的出现,相关监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地面建设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检查,进而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3)数字化油田地面建设施工技术的数字化主要是指数字化运行系统的设置与运行。对此,油田企业需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处理的能力,不断完善数据信息的储存,不断促进油田地面建设信息化的增强,并尽最大可能降低信息错误引发安全事故的几率。在我国,地面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最为典型的案例是长庆油田。目前,长庆油田中西峰油田已基本实现了油田建设和数字化信息密切联系的目标,油田中的注水站、转油站、油井及联合站之间均设置了网络数据传输设施,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与整理得以实现,油田独立拥有的数据包得以形成。借助于统一的油田数据总库,工作人员可随时对油田地面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传统地面建设方案中,油田需安排专门人员对注水井周边情况进行监控,而人工监控极其容易因疏忽造成安全隐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可实现无人看管,对于油田企业人力的合理安排及安全隐患的降低有着重要作用。

4 结语

油田地面建设技术在油田勘察和开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国油田企业一定要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力度,在确保油田地面建设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促进工程施工成本的降低、油田开采量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加。此外,油田地面建设技术的提高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简单化、数字化、标准化将成为油田地面建设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油田开采效率的增加必然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包括油田产业。为了确保油田正常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油田企业在对油田进行地面建设时一定要加大应用与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的力度。在此背景下,笔者从油田地面建设技术在油田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出发,对新型地面建设技术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简要阐释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殿程.浅谈油田地面建设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3):278.

油气田地面建设分包单位管理 篇6

工程分包能够分散工程风险, 确保有必要技术工人和机器设备, 所以工程分包是有效的、经济的。然而, 目前在分包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分包队伍信用差、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以包代管”现象严重、分包队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 给建设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 如何加强分包工程管理, 对提高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和投资效益, 显得尤为重要。

2 分包合同的管理

2.1 通过招投标方式, 选择合格的分包商

招投标方式是一种国际惯例, 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是应用技术、经济的方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的作用, 有组织开展的一种择优成交的方式, 具有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等特点。对那些无资质、信誉差、施工能力低的施工企业起到了优胜劣汰、净化建设工程市场的作用。

分包单位的选择应实地考察, 考察其技术实力、资金实力, 在建项目管理情况, 项目经济管理能力, 企业资质、人员资质, 以往的业绩、信誉状况以及与本单位的合作情况, 应具备以下条件:

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专业管理力量较强, 具有独立组织工程的能力;

专业技术工人水平高, 持证人员满足施工需要;

具有与其企业资质相适应的机具、设备及各类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且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具有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相适应的专业承包资格, 必须是法人或经有效法人授权委托的其他组织。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具有较好的履约能力和信誉;

具有独立施工能力, 能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安全;

审查当前和近三年内涉及的法律诉讼情况和相关报告, 对于上年度出现质量事故、有不服从管理、在招投标中违规操作等劣迹的不予审查。

2.2 分包合同的管理

分包合同应该明确分包单位的承包范围和承包方式, 合同内容应详实完善。应对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技术要求、措施费、工程款支付结算方式、变更签证等事项进行约定, 一般采取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 这样有助于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其自主性;合同应明确分包单位人、机、料投入情况;合同要控制每月完成工程量及工程款拨付, 要求分包单位每月月底提交当月完成工程量, 便于对整个工程的投资控制, 当分包单位申请的总工程款达到合同造价的85%时, 即暂停对其拨付工程款, 当分包工程竣工验收并结算通过审定后再支付其工程款的10%, 剩余5%作为工程保修金;施工工期、质量及安全应与经济挂钩, 如果出现工期拖延或安全事故应对其进行经济处罚或缓发工程进度款;为防止工程出现多层分包, 而导致成本增加及管理上出现问题, 严禁工程出现再分包、多次分包, 违约者进行经济处罚, 严重者取消本工程施工资格。

3 分包单位生产过程的管理

3.1 分包单位人、机、料的管理

分包队伍进场前, 对人员、材料、设备等进行审查, 总包单位依据分包单位提供的进场人员花名册和材料、设备清单对进场人员和材料、设备进行核实, 经核实无误后, 由总包单位报监理、业主进行核查, 审查通过后分包队伍人员方可上岗, 材料、设备方可入库或使用。

3.1.1 对分包单位人员进行管理

分包单位必须提供五大员有效证件, 包括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对于特殊作业人员, 还应要求其提供有效的特种作业证, 且必须在年审范围内。

3.1.2 对分包单位材料、设备进行管理

分包工程在物资方面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材料进场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漏洞, 分包队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因此, 要制定材料的进出场验收制度, 配备专职人员, 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由分包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设备的产地、规格、技术参数等必须与设计及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一致,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必须退场。入场水泥、沙、石、钢筋必须具有法律效力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水泥生产单位与级配水泥生产单位一致, 水泥标号与混凝土级配水泥标号一致;砂子粒度、含泥量, 石块大小符合级配砂样要求;钢筋规格、材质满足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随时进行抽检, 并按照要求经监理现场取样送有检验资质的部门进行检验, 经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另外, 施工队伍必须配备齐全施工中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测量器具, 必须保证劳保上岗, 对达不到要求的严禁入场。

3.2 对分包单位质量的管理

3.2.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部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应直接深入到对分包队伍的管理。设四级质量控制层:项目决策层 (项目经理、副经理、HSE总监、项目总工) 、管理层 (质量控制组、文控组) 、执行层 (工程管理部、合同控制部、采办部等) 、作业层 (作业机组、质检员) , 构成了自上而下的典型的金字塔型质量控制网络。

3.2.2 建立质量检测网

工程质量是由每一个工序的质量构成的, 只有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分包单位要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三工序”制度, 各工序之间实行严格的“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接手、本道工序不合格不能出手”, 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3 对分包单位安全的管理

俗话说, 安全是天, 如果天塌了, 一起将无从谈起, 可见安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要将各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中, 分包单位要与项目部签署安全合同, 明确责任;项目部对分包单位入场前都要进行安全教育, 并要求其每天进行安全生产讲话, 并做好安全记录。安全员要起到监督作用, 发现违规、违章作业的要及时进行制止, 项目部要每周召开安全交底会议, 进行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扼杀一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

3.4 加强工程资料的监督管理

只有分包工程的实体质量和工程资料均通过验收, 总包单位才能接收分包工程的移交, 与分包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并办理工程结算手续。因此, 分包商在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和进度的同时, 应按照国家、行业的现行标准和验收规范做好工程资料, 要求工程施工资料必须保证与工程进度同步, 竣工资料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符。根据工程进度, 对在建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同时对现场原始记录表格内容进行详细检查, 将资料检查与工程进度紧密结合, 做到工程进度在哪, 资料检查就在哪。将完工后工程资料的统一一次检查转变为时时检查和全过程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保证工程归档资料的原始性、真实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总结

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完善,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对工程实体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市场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所难免。所以企业会更注重于自身核心力量的提升, 出现更多的外包形式, 总包单位要进行统筹管理、整体规划, 使每一步管理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 有理有据, 把工作做细、做精。只有这样, 才能强化对分包工程的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油气田产量逐年攀升, 特别是随着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的实施,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规模逐年增长, 并且呈现点多、面广、投资大、周期短、参建单位多等特点。为了发挥专业特长, 保证工程质量长期、全面、稳定的提高, “总承包-专业分包”形式已成为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负有连带责任, 因此如何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尤为重要。

油田地面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篇7

一、油田地面建设风险

首先, 材料是油田建设的基础, 油田地面工程基建项目所需的施工材料多种多样, 除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之外还有构配件等等。只有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工程的质量才会有保障。油田的基建设施一般都会有十年以上甚至更久的使用期限, 所以如果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 工程质量就更难达到标准。即使当时通过了验收, 但是日后的施工作业并无保障, 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埋下隐患, 很可能造成伤亡事故。

其次, 油田地面建设项目的质量主要是受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材料质量几个方面的影响。油田建设工程人员即参与油田地面工程基建项目建设的各层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由于油田地面工程基建项目的技术要求高, 设计难度大、更要求精度化, 所以工程的顺利进行是以管理者的道德业务素质、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施工人员合理先进的施工工艺为基础的, 因此合格的工程人员必须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才能规避质量风险。其中错误的决策, 不合理的设计, 施工时的心理素质, 违纪违章施工等都是基建项目质量的潜在威胁。

最后, 整个油田地面工程基建项目的中所需的管理方式, 先进科技、操作方法、施工流程, 检测手段等都属于工程的施工方案的范畴。制作合理的施工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环境条件、计划决策、人员调度、技术工艺、操作流程和财务投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所以, 施工方案设计的不好, 常常会使建设周期延长, 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从而被迫增加投资, 导致整个工程的进度, 质量和投资预算都无法顺利实现。

二、规避油田地面建设材料风险

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油田地面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为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而造成工程质量的事故数不胜数。所以, 必须对材料来源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把关, 从原材料的挑选、买进到验收、复检等,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所疏忽。尤其是对一些对材料要求很高的工序, 对材料的检验更要严格。

目前建材市场产品多种多样, 其质量也有好有坏, 所以要求对所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实行极其严格的质量把关。首先选材必须严格依照标准, 对于质保不全或其他无法保证质量的材料, 除了按程序进行检测外, 还要进一步分析和鉴定, 直到材料被证明达到标准才能允许投入使用。另外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明确检测过程的各个阶段负责人,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 有过错的责任人要承担相关责任。

落实完善工程的终身负责制, 对于己交付使用的工程, 要对其进行定期质量检查, 对新发现的问题不得隐瞒要及时上报和补救, 避免发生重大事故。在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和完善质量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层, 每一人。通过提高建材市场产品质量、完善风险分担管理方式、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 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管理机制。

三、人为风险控制

油田地方建设项目之本为"人", 人是项目的实施者与操作者, 控制了人为因素, 项目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管理"人"的过程其实是项目进度安排的过程, 所以控制了项目进度, 其实就控制了人为风险。

进度控制关乎项目进度总目标也就是项目的工期的实现, 所以对进度安排的合理性也要求更为谨慎。而所谓的进度安排即指结合各阶段的建设目标, 工作流程, 工期长短等进行综合编制。油田地面工程基建项目由于施工环境复杂, 规模大, 工期长而产生了极强的实践性, 复杂性, 多变性等特点, 所以进度安排不合理, 实施过程遇到困难, 工程质量不达标造成的返工, 及其他风险所带来的连带影响也慢慢凸显出来。进度控制更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安排进度目标是油田地面工程项目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正确的进度计划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小的项目依靠人的自觉性, 笔者认为, 大的工程项目需要一个完善的工程流程, 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做好人为风险控制,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在项目设计阶段, 按照工程要求, 做好项目部署图工作, 针对部署图, 作为设计部门, 做好工程技术的设计工作, 作为施工部门做好人员规划培训工作。其次, 项目设计完成后, 需要进行审核, 笔者认为, 审核过程需要设计过程的一半时间, 如果能在审核过程中, 发现风险, 进而修改, 防风险与萌芽, 虽然多费时间, 但是却是值得的, 而且减少了风险, 有利于施工进度的推进。

最后, 施工阶段需要做好人员培训与早会工作, 早会可以有效控制过程风险, 培训可以加深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继而在意识上规避风险的发生。

结语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工程负责, 如果不进行风险控制, 就会延误交付工期, 不仅会影响项目的成本还会影响到质量。如果工期延长, 建设的成本无疑将会增加, 而且如果盲目赶进度, 这样匆忙完成的工程的质量往往没有保障。如果因为进度问题使后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或错失有利施工机会, 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油田地面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延后投入使用一天, 就相当于增加一天的损失, 即直接影响油田地面工程的投资效益, 所以控制项目风险是有必要的。

摘要:油田地面建设项目工程巨大, 通常涉及多部门, 多工种同时作业, 工程项目涉及巨额投资, 程序多样, 加大了油田地面建设的风险度。油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较广, 过程较多, 所以存在着诸多风险, 笔者以此为依托, 重点以工程材料, 人为风险展开论述, 希望给予同行以借鉴。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建设,风险

参考文献

[1]沈东.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08) .

[2]张恒.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22)

[3]吕固江.加强油田基本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 (07)

上一篇:核电厂废物处理设计下一篇:监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