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方法

2025-01-14

勘查技术方法(共12篇)

勘查技术方法 篇1

1 新时期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

1.1 完善地质勘查的各种体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例如RS技术、GPS技术的广泛应用, 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该项工作的质量、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该项工作的精准性。因此, 我们应该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发展的动力, 还要从科学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同时, 我国应该提高对该项工作活动的关注度, 根据勘察对象目标内容,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类数据资料, 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 为工程项目的勘察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加大对这项工作进行的资金的投入, 不断完善理论结构体系, 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有效结合, 以期实现更好的效果。

1.2 登高望远, 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统筹规划

国内地质勘察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具有公益性质的, 第二类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做的各类项目活动结构的优化设计, 对工作的各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 按照规定的步骤, 分环节来完成项目内容。现阶段, 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恶化, 各类自然事故频繁地发生, 世界性的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 这就要求勘察工作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分步骤来完成, 确保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合理设计。

1.3 根据地质规律科学布局

该项工作中, 对矿产资源的查找矿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的广泛, 地质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知识水平一定要达标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在找矿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资源的分布特点、地质条件是不同的, 要对矿产资源的蕴藏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开展勘察活动的过程中, 如果不按照具体的规律实施, 将会对矿产资源的寻找产生很大的影响, 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影响预期的工作效果, 所以, 一定要做好预测性的工作, 从国土资源的使用、人口的分布情况、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基础建设作为主要依据, 展开合理的结构的调整与设计。第一,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工作, 都需要提前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开展工作, 确保各项工作活动环环相扣, 对不同的剖面图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 对于勘察工作要按照要求, 从里到外, 从表到里进行设计安排。在利用其它方式进行勘察设计的时候, 要对预先设定好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实现规划统一, 确保能够二次进行利用。第三, 在确定勘察方向的时候尽量保持空间上的垂直性,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勘察效果。

1.4 拓展地质勘查领域

在进行地质勘察设计的过程中, 要根据具体状况, 紧扣中心点, 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拓展勘察范围与勘察面积。不断地丰富勘察工作的地质条件, 有针对性地完成设计工作, 做好不同片区的实地考察工作, 拓展地质勘查工作的范围, 提高工作的质量, 确保勘察数据信息的精准性, 优化相关领域内的服务质量。

2 新时期地质勘查的方法

2.1 地质方法

2.1.1 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法

该项技术手段是指GPS定位卫星, 就是要对目标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卫星来达到良好的控制力度, 对各个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 然后根据信息分析来推测出目标物具体的位置信息。该种方法使得一些户外工作的开展打破了时间与地点上一些信息资料的限制, 具有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测站间无需通视, 仪器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势。

2.1.2 遥感地质法

该种方法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 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新的探测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手段将遥感平台作为基础, 在此之上安置好传感设备, 在目标群体相关的距离范围内通过的各种不同波段电磁波信息的发射, 利用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 来达到各类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 以此来实现各类目标物体的查询访问。该项技术手段的实施也有其可以遵循的规律, 在地质勘测以及资源开采中, 这种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他们将某些地质条件作为电磁波辐射的反应规范标准, 在对一系列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对其内部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该种检测方法具有调查面积大、速度快、成本低、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一系列的特点, 所以, 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经过相关勘察活动以后, 可以获得一定的数据, 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1.3 地质填土法

该种勘察手段在所有的勘察手段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 是对勘察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总体上的一个观察, 按照相关比例尺的设定, 对目标范围的地质结构形成、赋存的地质条件等等进行勘察分析, 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信息数据上的一个参考。该项勘察技术手段机会存在于工程项目勘察的各个阶段中, 而且对于不同阶段, 使用这一勘察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也不同, 实际使用的比例尺的大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2 数字摄影测量勘查法

该种技术手段利用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 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等不同领域内的知识内容的使用, 对目标对象通过数字信息的形式来对几何与物理数据的摄影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地质勘察所得结果的精确性、测量结果的速度性、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来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效率、以帮助获得更多的信息数据、提高测量工作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在相关的工作活动中, 通过数字影像和卫星遥感技术, 可以提高地质勘查测绘工作的实际效率, 通过相关图像的使用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更加准确性。

2.3 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该种勘测技术手段的实施, 主要是要从不同的地质体系中找出能够使用的样品, 通过各类技术手段的实施, 以一定的地球化学理论作为依据, 从采集到的样品中逐步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勘测目标的分布范围以及具体地点。该种检测技术手段适合在各类地质工程勘察过程中使用, 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3 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性研究

3.1 地质勘查的创新原则

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 要有效利用各类信息资料, 对勘察结果进行分析, 确保勘察结果的正确性, 为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基本的依据。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 还应该在现有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 不断加大研究力度, 实现新的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 将矿产勘查研究的最新理论与最新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 以推动国内矿产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2 实现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创新

现阶段国内地质勘查工作仍然存在着相关制度规范不明确, 缺少共同的资源共享平台, 相关技术手段与基本理论的利用不充分, 在该领域内进行技术手段的创新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对于目前该行业的发展来说, 重点应该集中在款产勘察工作的统一化与集中化。 (1) 要构建一个公共的平台, 实现不同的研究成果与资源数据的共同利用, 对于不同的勘查目标应该实现统一, 为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防止不同类型的工作内容的充分, 避免人力的过度浪费。 (2) 对于已存在的矿产类型进行有效分类, 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实施来提高矿产勘查的力度。 (3) 强化动态监测以及探矿权、采矿权和等级发证, 对成矿区域进行合理开采。 (4) 制定符合工程实际的规范标准体系, 促进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 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张东, 庞士堤.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 2014, (18) :92.

[2]王福亮.论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02) :35.

[3]黄尚佐.谈地质勘查的技术原则及方法[J].民营科技, 2012, (11) :233, 146.

勘查技术方法 篇2

对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而言,要充分掌握成矿规律,并且要熟悉矿床深度空间及其相关制约因素,并且还应当对矿区的成矿环境、演化及系统进行了解,在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才能够获取相关资料。物探技术的运用,对矿产能源、非金属矿产及有色金属矿产勘查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实际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重力、电磁效应以及放射、地热与地震等[2]。在实际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对于特定技术实际适用性,需要对勘查区域地层、矿石以及岩体进行测量,依据所获取数据确定相关技术是否真正适用,探测设备如图1所示。此外,在矿产地质实际勘查过程中,化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沉淀物勘查、原生晕勘查及土壤测量。因物探、化探技术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便于操作等特点,在矿产地质勘查中被广泛应用[3]。

1.2地磁测量勘查技术

探讨矿产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 篇3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

1探讨矿产地质勘查理论

在现在大多数矿产特征分析,很多都属于同位矿。对于同位矿而言其没有空间与时代还有矿产类型上的限制,如果有同位矿的发生,它既能对其存在的同位矿的规律进行很好的反映。所以,很多有色金属矿产通常分布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成矿区域以及矿体中。而对于同位矿而言其必须要在一个特定的热成矿运动中心才能形成,而这个热成矿运动中心,不管是在那一个时期进行成矿,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依附于这个稳定的热运动中心,离开见无法实现。这是确保矿区矿产资源丰富的一个决定性条件。具体而言就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矿体,其先决条件一定要在流体活动下才利于其成矿,而且还要与铜矿物体达到同一位移。矿产还要在地壳运动中保持稳定以及统一的成岩与成矿通道。还要有矿物质稳定的淀积构造、封闭条件。并且还要具備很好的保存条件。在以上所述的基础上,达到很好的协同作用与配置,实现同位成矿才具备条件。相对处于一个稳定的空间内这是同位成矿的重要特征所在,而且这些矿产类型在分带上很清晰,且规模也比较大,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虽然矿体不同但是却产出共同特征。同时具有演化分异性,在与另外的特征进行连载,对自然界总的非平衡状态进行标志,促进同位矿的形成。

2地质找矿方法

2.1地质填图法。是在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综合系统的进行地质矿产的相关研究与调查工作。对目标区域内的地质条件,矿产构造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成矿规律,综合各种找矿信息为找矿工作提供参考。2.2砾石找矿法。依照矿体露头在风化的作用下产生的有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结合重力作用、水流冲刷以及冰山的作用下其产生的散布范围必定会超过矿床范围,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随着水系,山坡,以及冰川的活动进行寻找矿砾以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找到矿床。

3同位成矿理论

对于成矿理论而言其应用的时间已有很长一段历史,在这一理论下已找到很多处矿产。并对这些矿的成矿区带的形成进行了阐明,特备是规模大的矿床,尤其是超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均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这就更加体现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时代的相同与不同,类型的相同与不同,矿种的相同与不同,都能同时存在于比较稳定的规模较大的同位成矿作用中,这也对同位成矿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反映。所以很多有色金属矿产,都在匕述的成矿带的矿床与矿体中分布,对于同为或矿而言,一定要在一个比较稳定而且具备一个成矿热活动中心,并且这个成矿热活动中心,在成矿的任何时期都是出于一种稳定的状态,离开这种状态将无法形成,这是一个必须的条件,而且还要具备相当的成矿物质来源,在大规模的流体活动中形成矿体,并且这些富含不同城矿物质的流体还得向同—部位进行迁移:另外还应当保持前后一致稳定的成岩、成矿通道.在地壳的演变中不会发生变化。容易形成矿质沉积构造、建造和封闭条件,存于稳定的状态。

4技术方法研究

4.1对目标区域内的地壳演化以及运动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区域内的成矿地质环境。所以,应当针对对该区域内的事件建立事件表,对其成矿的时代,尤其是重要的成矿时期与地质热事件时间上的匹配关系,结合相关的地、物、化、遥各方各面的数据,研究成矿地质环境,分析其在如此环境下构造、建造陆壳基底成分与深部地质等,与成矿之间存在的联系。4.2根据成矿区带进行找矿,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对目标区域内的断裂构造特点,以及深大段磊进行研究,弄清这些与成矿存在很大关系的深大断裂所存在的特点与展布特点,对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田以及矿床的构造发育特点进行研究。通常情况下,矿带的深大断裂一般情况下都与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构造形成相交进行产出。也可呈现出以平行的保持同等间距的状态进行排列。即为横向矿带规律;而且由于构造应力场的不同,也存在和区域深大断裂带保持斜交以及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矿床成矿带,同时也保持同等的间距,所以,追索同级次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然后进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对比,能够实现很好的找矿目的。4.3找矿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一些矿化信息,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这些个信息进行升层次的挖掘,对于一些地表矿以及一些半隐伏的矿体进行找矿工作时,化探、遥感的信息,就能起到非常好的应用作用,再与别的找矿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找矿效果。进行一些隐伏矿的找矿工作时,由于其埋藏较深,通常利用物探方法提供找矿信息。对找矿信息体现出的剥蚀程度进行重点分析,特别是一些地表信息好,却剥蚀程度严重,因此其深部找矿不具备很好的前景。但是也存在这样情况,上部出露的矿种类型出现了剥蚀,但是其深部却出现与其矿种相同,但是出现了不同类型,或者层位不同,或者期次不同的隐伏矿床,对于找矿信息的产出,以及空间分布还有其分带规律进行仔细研究,意义重大。4.4对于矿产勘查的部署来说,根据成矿区带具体情况,先由整体然后再到局部,或者相互结合,重点落实在点上的勘察。同时也包括三个方面,对成矿区带进行小比例尺矿产地质多信息系统研究,对有可能出现的矿点异常进行初选,划定找矿远景的区域。对于找矿远景区实施1:5万左右比例的遥感、化探、地质、重磁等手段,对该区域进行重点筛选,对找矿靶区进行圈定。

结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上也在不断攀升,但是对于矿产资质勘测而言,具有风险高,投入多等特点。若想达到矿产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发展,在注重地质勘查理论的同时,更应当加强对勘测技术方法的创新。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矿产勘测的成本有效降低,规避一些风险,增加开采效益。

常用地质勘查方法及找矿技术分析 篇4

1 常用地质找矿技术

1.1 地质填图法的内容

地质填图法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质填图。地质填图法大量的运用地质的相关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全方面的对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 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1.2 砾石找矿法的内容

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 (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 , 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 其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 利用这种原理, 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 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1.3 重砂找矿方法的内容

重砂找矿方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2 同位成矿理论的内容

同位成矿的理论被应用至今, 已发现多处重要矿产, 该理论中阐明重要的、巨型的成矿区带的形成, 规模大的矿床特别是超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 均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这就是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同时代与不同时代、同类型与不同类型、同矿种与相关的不同矿种, 均可出现相对稳定的大规模的同位成矿作用, 明显地反映出同位成矿的客观规律。因而国内外有色金属矿产, 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就集中在上述的重要成矿区带和矿床、矿体中。

同位成矿这是需要有一个相对较稳定的中心的, 这里矿热活动集中, 不管是不是同一个时期成矿的都是会有着比较稳定的, 不会随机跑掉的活动的中心, 这是基础的方面;这个方面相互需要的就是整体的富裕的矿物质的来源;重要的是有一定范围的流体的运动;有着不同的矿物质的不同的流体会沿着一个方向迁移;在地壳变动中依旧相对的稳定、先后成为岩石和矿通道;有一个适合矿物质形成的条件;更有形成矿以后的各种保存的很好的条件等。

现同位成矿只有上面说的这些有利于矿形成的条件最好的配置和协作下才可能出现, 最终产生重要的矿产。

3 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的研究

3.1 区域地质研究的作用

区域地质情况对于地质的勘查有很重要的作用。每个地域的地质情况都是不同的, 地表和地下的结构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要认真的分析每一地区的地质状况, 做出调查分析数据表格。合理的把这些数据运用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 这会给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带来许多便利的条件。只有准确的了解地质结构, 才能使地质勘测的数据更加的准确。才能进一步了解地质的构造, 找出地质构造与成矿之间的联系, 以便于更准确的找到矿产资源。

3.2 关于找矿的技巧

要对区域的大的断裂和它的地质构造等方面深入的研究, 找到这样区域成矿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分布的研究, 从而能够找到管制矿田矿床分布的次级断裂的那些构造的形成和发展特征。常出现的情况是: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构造多与控制区域或矿带的深大断裂呈大角度相交产出, 并可以一定的间距近平行排列出现, 这就是所称的横向矿带规律;同时, 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条件下, 还产出与区域深大断裂带近于平行或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矿床成矿带, 并也以一定的间距近平行排列产出。因此, 沿不同级次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追索, 对比成矿地质条件, 易于取得好的找矿效果。

3.3 找矿信息的意义与矿化信息的重要性

要想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矿, 就必需要深入的了解找矿的信息。要前期做好调查, 了解地质结构与矿物质产生之间的关系。学会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总结出规律。利用各种技术去收集信息, 学会统计信息。深入的去研究找矿信息, 重视信息反应的腐蚀程度。对于所了解的信息, 在处理的过程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认清不同信息的不同特点, 不同的空间发展。这些信息对于找矿的类型、找矿的质量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对于类型不一样的矿, 要进行不同的研究。找出其本质特征与形成的必要条件。对于问题的研究要深入到其本质, 不能只停留在在表面。有些矿大致是相同类型的, 但是要仔细研究也会发现会有所不同, 地表反映出来的状况和实际的本质会有差距。找矿信息对于确定矿区自然边界、划分矿区矿化不同产出特征的类型等均有重要意义。

圈定矿区自然边界是根据矿化及相关信息产出特点与分带、地质构造特点的差异和深部大岩体 (岩基) 产出状况等条件予以圈定。在矿区内按矿化产出的特征不同, 可分为多中心成矿矿区、主单中心成矿矿区和介于这两者之间主多中心成矿矿区。在注意矿区不同类别的情况下, 努力寻找不同成矿中心, 特别是其中的主要成矿中心, 这对取得找矿突破至关重要。进而要根据主要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与展布特点, 主矿体中矿化富集部位的分布和主要矿化地段、矿点异常与构造、建造等之间的关系, 研究地质构造控矿条件及其展布规律, 结合有关找矿信息, 预测找矿部位和找矿前景。

3.4 矿产勘查工作的安排工作

要按照由面到点、点面结合、落实到点的要求进行。也分三个层次工作:

(1) 对于成矿区带小比例尺矿产地质信息进行相应的综合研究, 挑选出最有可能会找到矿的一场的地带。在附近范围设置一定的远景观测点。 (2) 是在找矿远景区进行1:5万左右比例的化探、遥感、地质、重、磁等工作, 进一步筛选出找矿有望矿点异常, 并做好检查评价, 圈定找矿靶区; (3) 是在找矿靶区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 选出找矿靶位, 对找矿靶位要做好地表系统揭露和大比例尺地、物、化等工作。择优进行深部验证、找矿, 提出矿产概查和普查基地。

4 结论

地质找矿的手段有很多种, 本文讲了其中几种最常用的方法。在不同的工作区域、不同的工作目的、手段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地质调查, 有的则属于地质勘查。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总的来说, 经济的进步也在不断刺激着矿产需求的不断增加。所以必须要提高矿产勘查的技术, 要拥有创新的能力, 对技术的提升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提高。在理论知识方面, 更加要努力提高理论的可实践性, 有坚定的理论基础, 才能不断的提高创新技术的可行性。要学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理论和实际不能分离, 提高对新型矿产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国家资源的总体可利用性。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利益, 更好的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这样更加有利于经济的进步。

摘要:我国地质勘测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 矿产的经济利益如今是非常可观的。这就要求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跟上脚步, 不断创新与发展。现今常用的地质勘查方法与技术有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同位成矿理论。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这几种技术, 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同时对于区域地质的情况也有相应的介绍, 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对技术发展的相关意见。对于区域地质的情况也有相应的介绍。

关键词:地质勘查,方法,区域地质,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煤、泥炭勘查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煤、泥炭勘查规范.

[2]李平菊.浅谈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要素[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2]李平菊.浅谈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要素[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

[3]陈晓雷.浅谈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 2009, (15) .[3]陈晓雷.浅谈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 2009, (15) .

[4]阚绪岩.淮北煤田地质与勘探技术浅析[J].科技资讯, 2010, (04) .[4]阚绪岩.淮北煤田地质与勘探技术浅析[J].科技资讯, 2010, (04) .

公路地质勘查方法探讨论文 篇5

关键词:公路;地质勘查方法;综合应用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而交通设施是基础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如公路、铁路、海运等,在这些交通设施工程建中,公路工程又占有重要的比重。由于我国具有复杂的地质、地貌,所以探讨分析公路地质勘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已成为了当前的必然。

1公路地质勘查方式

1.1遥感技术。将遥感技术综合应用到线路的对比与选择环节中,实际效果显著。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可以为不良地质、地质构造以及地形的准确识别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还防止了周围植被、地形等各类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细致分析图片后就能够掌握了解区域内的工程、水文、环境等具体的地质情况,从而防止施工作业中遇到特殊性岩土或者不良地质,保证了施工质量安全,并且为作业人员的选线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依据。在分析遥感技术的图像资料后,能及时有效的区分沿线的不良地质情况、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实际位置,保证了地质测绘人员作业的高效顺利进行。比如,在某路段中,遥感技术图像呈现出块状灰色调夹平直灰黑色调,宽度大、高差小,所以判断其属于较大宽度的断层。花岗岩分布区域中,遥感技术图像呈现出了大片姜状图形,浅灰-灰白为主要色调,高差小、地形较缓;变质岩区域中的遥感技术图像呈现出灰黑、灰色的大片块状,存在较大的高差、地形陡峭;花岗岩分布区域中的滑坡区图像呈现出灰白色,局部显现灰黑色;变质岩区域中的滑坡区图像呈现出灰色,局部显现灰白色。

1.2GSP技术。GSP技术具有精度高、效率显著、操作便捷、功能齐全的优势特征,将该技术应用到不良地质点的确立、构造点的确立等中效果同样明显,有效保障了定位的精准度。对于断层分布区域,后期由于渗入岩浆,造成岩性不稳定。原岩为砂岩和砂砾岩,出现裂隙,产生大量的白色石英脉,构造岩遭到破坏,裂隙内存在填充的石英,整体性差。采用GSP技术进行定位,把野外作业情况在平面图中直接的予以反映,速率快,精度高,在公路地质勘查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2公路地质勘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工程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防治是其核心作业,地质勘查工作现已受到了建设方与施工方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下根据线路所处区域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多单元地形、地层岩性变化频繁等众多因素,不仅介绍了常规的勘察方式,同时还有目的性的明确了勘察方法。

2.1GPR的应用。GPR是探地雷达的简称,还可称之为地质雷达、透地雷达,是用频率介于10~6-10~9Hz的无线电波来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方法,可检测不同岩层的深度和厚度,并常用于地面作业开工前对地面作一个广泛的调查。GPR技术是利用发射天线将高频电磁波发射到地下,然后再利用接收天线对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进行接收,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界面,进而发生反射现象,应结合接收到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时间的变化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地层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特点会造成其反射、折射等情况,接收天线会接收反射后的电磁波,同时通过主机记录下电磁波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规律、特征,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形成断面的扫描图。相关作业人员只需要读取图片就能够掌握地下目标物结构现状。勘察工作在山区中开展难度大,但随着GPR技术的应用,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对于断层分布区域,断层部位的纵波速度从之前的1210~3930m/s降低到了513~822m/s。通过物探曲线进行分析后得出其存在较厚的土层,断层处于向下延伸状态,没有太过清晰的界限。对于岩土层分布正常的区域,GPR技术按照钻孔资料信息可系统揭露岩土分层情况,不仅提高了地层分层评价的准确性,而且还有助于隧道围岩的分级。

2.2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是将众多的电极同时排列在测线上,通过合理控制电极自动转换器来完成电阻率法中不同装置、不同极距的自动组合,从而一次布极可测得多种装置、多种极距情况下多种视电阻率参数的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有着更多的优势,比如,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降低了由于电极设置而带来的故障和干扰,还增强了效率;可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在野外可进行自动化与半自动化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速率加快,防止了因手工操作失误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其可以对电极的转换自动测量,减少了测量次数,精准度与分辨度均较高。采用由人工构建的稳定电磁场的变化来准确测定地下介质电性变化状况,经过相应的分析就能够获悉地下障碍物具体性质、埋入深度等,所以该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岩溶、断层破碎带等探测作业领域中。对于断层分布区域,由于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地形高差大、土层厚度厚、无法进行钻孔等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致使井探、槽探与测量要求不相一致,所以应尽快适应高密度电阻率法。

2.3基础地质成果的应用。将钻探技术应用到公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地下岩土层情况,而能够及时有效了解地面岩土层分布情况的是工程地质测绘法,倘若可以通过物探技术予以相应的补充,那么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使用物探技术、遥感技术等众多的公路地质勘查方法时,相关作人员还时刻关注了基础地质,系统综合物探技术、钻探技术、地质工作。比如,边坡测绘过程中,把边坡和石英砂岩设置在同一方向,裂隙组合设置为顺坡向。从相关钻探资料中获悉,若基岩的埋入深度不深,同时存在明显的硬度,开采边坡后极易出现顺层滑动情况。所以应通过锚索、放坡等方式进行一番加固处理,不过这些方法需要较大的造价,实践使用中会不同程度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分析具体的公路地质勘查资料,科学合理的整改线路。

3结论

综上所述,将钻探技术、物探技术、遥感技术等综合应用到公路地质勘查工作中,最后的勘查效果十分理想。勘探作业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科学准确的确立所有地质点,在其他地质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而应用GPR、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各类物探技术,可以对下浮地层实况进行事先预报,保证了钻探工作的有效性。基础地质工作顺利运行,在公路路线的确立上发挥着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由于GSP具有对路线导向作用、实地定位功能,因此其十分有助于推动公路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有效运行,作业效率与精度都较显著。

参考文献:

矿产勘查督察方法探讨 篇6

关键词:矿产督察;勘查督察;督察方法

2001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重组矿产督察员队伍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79号),对矿产督察员队伍进行了重组;后期,国土资源部又印发《固体矿产督察工作手册》,规范了督察内容、督察程序、督察方法、督察方式等技术方法。针对探矿权人的矿产勘查督察工作,是矿产督察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矿产勘查及油气开采督察員工作制度》规定,矿产勘查督察内容主要有:一是查验勘查施工单位是否持有与其工作区域、勘查矿种等相符且有效的勘查许可证、协议、合同和有关文件;二是检查是否存在自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的情况;三是检查是否存在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工作的情况;四是对照勘查实施方案,检查矿产资源勘查进展情况;五是检查已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情况,年度报告提交情况及项目到期注销情况,地质资料汇交情况,勘查储量登记统计情况;六是检查探矿权人依法缴纳探矿权使用费、价款等有关费用的情况;七是检查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试采、边探边采和勘查作业完毕后不及时封井、恢复环境的情况;八是检查是否存在非法转让、承包探矿权的情况。

一、对照检查

对照检查主要运用在查阅资料阶段,根据探矿权人提供的资料,对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

(一)检查内容。1.完整性检查。对照资料清单检查探矿权人应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完整。2.有效性检查。相关证照的发证机关、有效期;技术报告有无编制单位盖章、审查意见是否经专家签字确认;合同、票据有无印章等。3.一致性检查。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与工商营业执照相关内容是否一致;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与勘查单位资质证书等级与项目类型是否一致;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与勘查实施方案的勘查区范围是否一致;探矿权出让合同与探矿权价款缴纳票据上的金额是否一致;勘查合同约定金额与勘查经费转入凭证、勘查实施方案计划投入金额与勘查项目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是否一致;实际勘查矿种与勘查许可证登记矿种是否一致。

(二)判断结果。通过对照检查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可以对探矿权人作出以下结果判断:1.通过检查有无开工报告、施工进度报表、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判断是否存在“勘查工作开始前是否向地方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提交开工报告、是否按时提交进度报表”;判断是否存在“未按有关规定汇交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判断是否存在“无故停工情况”。2.通过检查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与勘查实施方案的勘查区范围是否一致,判断是否存在“应变更登记未申请变更情况”行为。3.通过检查相关票据是否齐全、有效,探矿权价款缴纳票据上的金额与探矿权出让合同是否一致,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未按规定缴纳法定规费”或“未按规定足额缴纳法定规费”行为。4.通过检查勘查合同约定金额与勘查经费转入凭证、勘查实施方案计划投入金额与勘查项目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是否一致,评价“勘查经费投入情况”。5.通过检查技术报告有无盖章、有无专家审查意见,合同、票据有无印章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提交的资料弄虚作假”行为。

二、实地核实

1.标识物核实。(1)探矿权标识牌。位置、损坏情况,版面内容、规格。(2)重型山地工程施工牌。

2.施工现场核实。(1)工程核实。钻探、坑探、槽探和浅井工程的位置、规模、数量、工程进度、取样等情况。(2)探矿生产的矿产品核实。堆放、处置情况。(3)探矿作业遗留的井、硐核实。封、堵情况。

3.钻探岩芯库核实。岩芯长度、保存完整性、保管场所等情况。

判断结果

1.通过标识物核实,判断“探矿权标识牌是否设立、内容是否完整”;判断“重型山地工程是否挂牌施工”。

2.通过工程核实,判断是否存在“未按实施方案施工”;判断是否存在“越界勘查行为”;判断有无“边探边采或者试采的”行为。

3.通过探矿生产的矿产品核实,判断有无“非法处置探矿生产的矿产品”行为。

4.通过探矿作业遗留的井、硐核实,判断是否“及时封、填探矿遗留井、硐”。

5.通过钻探岩芯库核实,判断是否“有专门场所妥善保管岩芯”;判断“岩芯编录是否规范”。

三、数据核算

(一)核算内容。数据核算的内容主要是实际勘查投入、最低勘查投入和探矿权使用费等三项内容。

(二)计算方法。1.实际勘查投入:合计“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探槽等)、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工作投入经费。2.最低勘查投入:第一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2000元;第二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5000元;从第三个勘查年度起,每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10000元。探矿权人当年度的勘查投入高于最低勘查投入标准的,高于的部分可以计入下一个勘查年度的勘查投入。3.探矿权使用费: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但是最高不得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三)判断结果。通过数据核算结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可以对探矿权人作出以下评价判断:1.通过实际勘查投入与最低勘查投入计算结果的对比,判断“有无完成最低勘查投入”。2.通过探矿权使用费的计算,对照探矿权人实际缴纳的使用费票据,判读“有无按期缴纳探矿权使用费”。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72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重组矿产督察员队伍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79号)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和基本方法分析 篇7

1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顾名思义即地质勘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时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通常来说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的领域较为宽泛。例如在查明场地地层性质、地质构造时地质勘查工作人员需要对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和工程的整体地质特性有着清晰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地震烈度进行合理的判断。又例如地质勘查人员在地基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厚度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岩体的风化程度和构造的破碎情况进行合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的软弱夹层情况和地下水的状态进行分析。

1.2 钻孔原则

钻孔工作是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在钻孔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人员需要确保钻孔布置在轴线的两侧, 并且当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地质结构出现时地质勘查工作人员需要对钻孔设备的位置进行合理修正。除此之外, 当钻孔工作的进行需要探明地下矿层的基础类型和整体规模时,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在基础轮廓线外进行合理的围布或者选择增加钻孔数量。另外, 当钻孔工作的进行面临较为复杂的地质状况时工作人员需要确保所有钻孔均得钻入深度不小于4米, 从而有效确保钻孔工作的精确性。

1.3 地质报告原则

地质报告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地质调查、测绘、勘探、测试过程中应当注重将获得的成果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汇总和整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报告的合理编制。地质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依据、目的、具体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除此之外,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在地质报告的撰写时应当将主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级数、地下水特征、不良地质现象类别、矿产规模、地质特征等数据和信息进行较为具体的阐述。

1.4 图表原则

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图标的合理支持。通常来说在图标绘制过程中,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需要对地质工程的地质平面图和其地质纵断面图等内容进行有效分析。除此之外, 在地质图表的绘制过程中,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持钻孔地质柱状图的比例在1∶60或者1∶80的范围内。

2 地质勘查基本方法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相应基本方法的应用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钻孔方法、现场勘探方法、任务完成方法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地质勘查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

2.1 钻孔方法

上文已经叙述过钻孔工作的合理进行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钻孔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当注重钻孔方法的合理运用。例如在钻孔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应当探明钻孔的孔位处是否存在地下管线, 如果存在地下管线则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当注意保护或者修正钻孔的位置。另外, 在钻孔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地质勘查时应当对附近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震级数、建筑情况等内容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 从而在此基础上探明是否存在影响钻孔工作进行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除此之外, 地质勘查人员在划定钻孔范围内需要合理评价各类地基的土地承载力, 并且在此基础上判定地基的地震效应同时进行相应防震措施的合理采用。与此同时,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在进行钻孔工作时需要提供边坡稳定及支护的设计计算参数, 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勘差点的钻孔布置情况和勘探具体孔深度进行合理的判断。

2.2 现场勘探方法

现场勘探工作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现场勘探相应方法的应用就显得极为必要, 例如在现场勘探前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相关区域地质系统资料、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收集,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勘探预测报告的有效撰写。在现场勘探工作的进行需要相关图表的支持时, 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图标编制的技术标准、具体规范和细节要求, 从而在此基础上及时组织相关的设计编写工作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现场勘探工作的图表支援。

2.3 任务完成方法

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是地质勘查工作最核心的要求之一。在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地质勘查人员应当注重相应方法的有效应用。例如当地质勘查点同任务要求存在相应误差时,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灵活地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正, 从而确保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另外, 在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当注重遵循我国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任务书》和《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 从而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地质勘查的目标任务, 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任务目标进行完成和落实, 同时做好地质勘查报告编写的相应准备工作。

3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断进步和地质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相关技术原则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 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对地质勘查的技术原则和基本方法有着清晰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平稳、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地质学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和基本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阐述地质勘查技术原则入手, 对地质勘查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址勘察技术,原则,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浅议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篇8

1 地质勘查技术的相关原则

1.1 遵循统筹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

无论是公益还是商业性质的地质勘查都要进行规划, 要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调查力度, 无论地方还是中央, 地质勘查的统筹和规划工作都要认真进行[1]。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所以相关部门要遵照分布规律, 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勘查进行规划, 以此使勘查工作顺利进行。

1.2 重点扩宽工作的领域

在工作中, 要善于抓住重点, 从而开阔工作领域。要将中国的地质条件资源和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加强成矿地域的勘查,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 将勘查工作的面积扩宽。

1.3 结合科学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

中国发展矿业的首要原则就是科技兴地, 对于勘查工作, 同样要向现代化看齐。地质部门要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 巧妙转化资源和地域间的优势。发展勘查技术、完善成矿理论,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地质勘查效率[2]。

2 地质勘查技术的具体方法

2.1 地质路线的填图

地域填图是在1∶50000的区域范围内在先进的地质理论的指导下将地质研究作为基础的一项技术。地质填图以解决找矿问题作为路线布设的原则, 而布设路线是以穿越法为主、追索路线为辅[3~4]。

2.2 地质剖面要进行实地测量

在重要的、出现异常的区域和各个地区的地质体, 都要布设一条到两条剖面用以展布构造带、控制地质体的分布。对侵入的岩体和火山的机构以及矿点都要进行剖面控制, 并布设特殊字形路线来精测重要火山机构的剖面, 以此探索得出重要的地质问题的解决办法。

2.3 保证物探仪器的正常运行

在野外工作中, 一般会使用三台仪器其中用一台来观测日变, 还有两台用来进行测量。根据相关法律规程的要求, 三台仪器在工作前后都要进行校验。在1∶20000激电中梯中工作的原因就是为了合理运用激电中梯, 用在化探异常的区域使用梯度法来查找异常的机电的方法来探测其走向, 以此来寻找矿体。在选择仪器方面, 最好使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的DJS-8激电仪, 在野外测量中使用激电中间的梯度装置来获取视电阻率以及视极化率的参数。以1200 m为供电极距、20 m为点距、40 m为测量极距, 测量工作使用三台接收机, 供电工作使用一台发送机。在工作之前要对所有接收机作对比试验以确保他们的一致性。

2.4 化探工作的注意事项

矿藏样点一般布设在一级或二级水系中, 少部分布设在三级水系以上。在超过3 0 0 m长度的水系样点, 分布要均衡, 并且没有重复控制的现象发生, 以每平方千米4.1 4点为采样密度。在不发育地段类似于个别的小格水系中, 每个小格应采集两个到四个土壤样本以避免连续采样导致空格情况的出现。应该在水系沉积物的分选性比较差的部位进行取样工作, 最好不要在有机质淤积或者岸边泥炭堆积的地方和早期河漫滩这些部位采样。尽量在汇入沼泽水系的上游山口地区采取样本。在对所得数据进行仔细分析之后, 还要认真全面的校对, 要保证没有问题之后才能把所有样品的分析数据和相对应的样品的编号、横纵坐标和所属的地址单元进行串连工作, 然后再使用相关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此外, 在编制有关地球的化学图件时, 大部分时间使用MAPGIS这个软件[5]。

2.5 充分利用遥感技术

所谓遥感地质, 即在1∶50000的矿调设计前的设计图编制、地质草图、矿产检查及地质填图和室内综合研究这些所有过程的结合。遥感工作的工作核心, 就是解译区域构造格和辅助解译地质填图、追踪锁定已知道的成矿地质体和控矿地质体、圈定岩体等等, 在ETM影像中, 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不同的解译标志, 大体上将地质界线解译出来, 而野外验证则使地质填图完成的更加快速, 从而让工作的效率也得到提升。

2.6 探矿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在矿藏的区域, 内开凿探槽是探矿工程中仅有的方式。探槽的开口应该在1.4×1.9 m之间, 最宽不要超过2 m, 槽口两侧应该都要清理出宽约半米的通道来避免由于坍塌而使石块脱落伤人的情况发生, 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后槽的底端宽不得小于60 cm, 也不能超过1 m, 掘进基岩要达到30~50 cm之间, 最深可达1 m。当工程验收完以后, 要对槽底先进行人工清理, 完成编录, 再划分样段, 然后对刻槽样和相关的样品进行采集, 通过对基岩样品的分析取得直接的找矿信息[6]。由此说来, 探槽施工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除了少部分测区探槽因为涌进的水过多而不得不中止工作, 大部分都能圆满完成工作。这些探槽所采集的样品质量都非常有保证, 所以可以放心用于科研和找矿工作。

2.7 对勘查资料进行综合整理

在1∶50000的重点研究中, 对于实际测量到的地质剖面、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找矿信息的总体研究和分析, 以及对资料的整理, 可以分析得到成矿地质的背景, 进而对矿场展开预测, 编制成矿预测图以及综合成果图。同时将成矿区找出来并进行圈定, 从而对出区域内的矿产的综合潜力做出评价。

3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越发凸显。在实际的地质勘查过程中, 在找寻开采条件好或者埋藏比较浅的矿山资源的时候, 应将矿区外围和深部的矿藏资源进行严密勘查, 从而查找到质量优良的矿石资源, 使矿山的生命得道延续, 以此使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从而使矿石工业蓬勃发展,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朱国昌.关于我国矿产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 2012 (10) :121.

[2]刘国云.浅谈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应用发展[J].科技风, 2012 (12) :64.

[3]黄慧群.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创新[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12 (6) :194-195.

[4]赵洪兵.探讨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5) :76.

[5]雷美荣.浅释深部找矿和地质勘查技术[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11 (8) :494.

铁矿地质勘查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篇9

1 勘查类型及工程密度

1.1 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 包括矿体分布范围、矿产规模大小、矿质形态变化以及铁矿构造的难易程度等将铁矿类型划分为四类。在完成类型划分后, 依据不同的类型使用不同的工程密度设置工程, 以此圈定矿体进而控制铁矿的变化。在我国的铁矿分布中, 第一类型的铁矿主要是由变质沉积而形成的, 如蒙库铁矿;还有的是由于海相沉积而形成的, 比如庞家堡铁矿。第二类型的铁矿有由于岩浆作用产生的铁质, 比如攀枝花铁矿, 另外, 以梅山、大顶铁矿为代表的形态比较简单的铁矿也属于第二类型。第三类铁矿形成原因较为复杂, 是由陆相火山岩作用形成的铁矿床, 比如大冶铁矿。第四类铁矿因其规模较小、形态复杂且矿石质量与数量不稳定的特点而单独成为一大类型。

1.2 工程密度

在进行铁矿勘探时, 依据经济的原则对铁矿控制矿体, 最为基础的一步是确定工程密度。当前, 我国常使用的铁矿勘探确定方法包括:经验法、类比法、精度分析法以及地质对比法、资料对比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应用, 梳理分析法正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新的确定矿床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 地质对比法也是常用的确定探矿工程密度的方法。

2 勘探深度

铁矿具体的勘探深度以及勘探程度要遵照矿山建设的实际要求来确定。就目前我国的勘探及建设实例来说, 铁矿勘探深度一般控制在1 000 m以内, 对于深度超过1 000 m的勘探矿体要以特殊技术控制其储量, 以为将来的远景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对于难度较高的大型铁矿矿床勘探来说, 一般采用分阶段的方式进行, 以避免全面开采而导致浪费现象的出现。

3 勘探技术要求

为保证铁矿地质研究的可靠性及真实性, 使用的各项地质勘探技术必须严格遵照相关勘探规范, 以促使勘探质量有据可循, 进而达到规定要求, 比如对地质图的比例尺要求, 必须使用国家测地坐标的规范比例尺, 除此之外, 铁矿探矿工程必须依据矿体形状以及具体的地形、地质条件使用。铁矿石的质量是铁矿质量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因此, 铁矿勘探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采集最为可靠的矿体标本以确定铁矿质量, 为此必须最大限度穿切矿体, 以保证矿石样本的科学性, 保证矿石化验的真实性。

3.1 基本分析

矿石中的铁含量是铁矿质量的最为关键的部分, 为保证化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必须对铁矿石实地取样。一般样长在1~2 m为佳, 采样方法常使用1/2劈心发法, 采集规格一般为10 cm×3 cm。基本的化验分析项目为全铁, 但当样本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硫化铁或者硅酸铁时, 应做磁性铁实验。除此之外, 对于矿石中含有的伴生成分, 要依据含量变化及具体的要求具体分析。

3.2 组合分析

所谓组合分析是指在查明矿石基本成分的基础上, 对矿石中的伴生成分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 组合样重量一般为100g到200g, 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全分析和化学全分析两种。

3.3 光谱全分析

采用光谱全分析的方法是为了了解矿石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 以确定矿石的不同类型。化学全分析方法是为了全面了解矿石类型中的主要组成元素及其元素成分, 进而以此为依据确定铁矿石的不同性质及特点, 化学全分析是以光谱全分析为基础的。

3.4 物相分析

物相分析方法是利用矿石中含有的化学成分, 以此确定矿石中铁含量的分析方法, 为确定铁矿石的自然分带提供最为真实的数据支持。物相分析方法一般应用于分析磁性铁、硫化铁以及碳酸铁等类型。

3.5 单矿物分析

单矿物分析是为了分析出矿石中含有的矿物化学成分, 以确定铁矿石中的铁含量以及分布情况, 为铁矿冶炼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较为容易分析出的单矿物重量一般在2~20g。为保证矿石的利用性能, 确定矿石冶炼的工艺流程, 必须选取试验样进行可选性试验或者流程试验。一般情况下, 选矿试验基本由勘探单位负责, 半工业试验则有工业部门与勘探单位协助完成, 工业试验则主要有工业部门单独完成。

4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地质水文条件对于铁矿的开发影响尤为显著, 在矿产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对地质水文的详细变化情况了解清楚。不但要进行地质调查, 开展水文观测工作, 还要详细部署矿区水文及地质勘查工作。主要的地质水文工作是在研究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查明导致铁矿矿床充水的具体原因, 了解地质复杂的原因以及复杂程度, 进而为保证铁矿开发的安全性全面掌握矿区含水层的富水性。除此之外, 通过专门的试验, 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 为矿床开发开拓方案的实行提供数据支持。

要依据矿区地质的复杂程度, 分析矿床的地质类型, 以便进一步开展铁矿地质勘探工作。对矿产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的预测, 以最大程度降低矿产开发的阻挠因素影响。

5 结语

总之, 我国的工业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大力支撑, 铁矿资源作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资源, 在工业发展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就目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 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会日益加大, 因此, 不断发展地质勘探的技术与方法, 是保证工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该文通过分析铁矿地质勘探的类型及勘探工程密度, 通过分析勘探技术的深度以及程度, 表明勘探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分析当前勘探技术以及对于地质水文的要求, 为以后铁矿地质勘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文来.地质勘查铁矿找矿技术原则与创新方法[J].技术与市场, 2014, (15) :204-205.

[2]郑建国.钻探技术如何适应深部找矿的要求[J].工程与建设, 2009 (6) :809-810.

新时期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地质勘查,原则,方法

在新时期下, 地质勘查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地质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地质工程的质量, 必然要更新地质勘查的技术手段。此外, 还要要重视工作方法和原则, 制定相关的准则, 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通过长期的工作经验可以发现, 合适的地质勘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勘察的准确度, 同时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为新时期下的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1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

1. 1完善体制

首先, 相关政府应当明确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 并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 对体制、内容、种类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保证地质勘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尤其是商业性质的地质勘查, 要健全相关体制, 通过多种方式, 合理的利用社会资金, 从而保证地质勘查的质量。

1. 2对地质勘查进行规划

在地质勘查之前, 首先要根据勘察的目的, 制定一个勘察规划, 对勘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并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 要先根据地质工程的特点, 对工作进行总体规划, 进行合理的分配, 使整个地质勘查工作具备可行性、 基础性。

1. 3遵循地质规律

根据勘察地区的不同, 资源、地质条件等也会有所不同。因此, 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 要从全局进行考虑, 将国土利用、人口分布、城镇化等作为基本原则, 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第一, 在勘察的过程中, 进行布置时, 要遵循间距系统的规则, 并保证工程要工程质检有一定的联系, 这样在制作剖面图时, 效率更高, 能够准确的从图中了解相关的地质参数; 第二, 在进行地质勘查的布置时, 要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地表到地下、从稀到密的原则。当通过地下坑深工程进行地质勘查时, 还要对坑道进行分析, 观察是否能和技术要求相匹配, 要保证勘察后的坑道在未来还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第三, 在矿体上进行勘察时, 尽量保证勘察方向和矿体呈垂直分布, 保证地质勘查工作不会对矿体造成影响。

1. 4拓展勘察领域

地质勘查中, 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合理利用资金, 了解勘察对象地区的特点。特别是工作的重点区域, 要提高勘察的精确度, 体现勘查工作的效果。

1. 5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地质勘查领域的新兴技术也层出不穷。因此, 在勘查的过程中, 要紧跟时代潮流, 通过全新的科学理论, 对勘察技术进行创新, 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对勘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不断推动勘察事业的发展。

2新时期下地质勘查的方法

2. 1地质方法

地质方法中主要分为全球定位法、遥感地质法、地质填土法、重砂测量法、数学地质法等等。全球定位法指的是通过GPS定位卫星, 对勘察工作的对象进行定位。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微型定位的方式, 对勘测对象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 并结合多个卫星的数据, 就能总结出勘查地质的具体位置。全球定位法有着精确度高、观测时间短、 仪器操作简单的特点。遥感地质法是勘察领域的一种新兴探测手段, 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 对目标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进行感应, 再利用相关的设备对这些电磁波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不需要和探测对象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可以进行远距离勘察, 勘察效率较高。遥感地质法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的一种地质勘查的方法, 有着调查面积大、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 被广泛运用于当代地质勘查中。地质填土法是地质勘查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对调查对象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观察, 并制作相应的地质图, 表明勘察区域的特征、矿产、地质条件等, 为之后的地质工程提供信心基础。地质填土法目前应用在地质勘查的多个阶段中, 根据勘察内容的区别, 在制作地质图时, 比例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 数学地质法结合了数学、计算机、地质学等多门学科, 其中包括多项内容, 如地质数据统计分析、地质数据存储、地质数据自动处理等。

2. 2数宇摄影测量勘察法

数宇指的是利用数据影像和摄影测量, 结合计算机技术、数宇影像处理、影像匹配等多门技术。数宇摄影测量勘测发有着精确度高、测量速度快的特点, 而且适应性较强, 即使处在环境较差的地区, 也可以进行正常测量。在这种方法中, 数据的精确性较强, 制作出的图像也更加详细, 具备实时性的特点。

2. 3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在地质系统采集相应的样品, 通过实验室中的设备、地球化学理论等对样品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地质的特点。地球化学测量方法一般使用在矿产地质勘查工程中。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地质勘查的提高是城镇化进程、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进程。通过对某个区域内岩石、地层、矿产等情况的研究, 分析出当地的地质情况, 为之后相关的地质工作奠定基础。在地质勘查的工作过程中, 要严格遵守相应的体制标准, 从整体上对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 加深对地质勘查技术的研究, 运用全新的科学方法, 如遥感地质法、地球化学测量法等等, 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 为推动地质工程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可.新时期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与方法[J].江西建材, 2014, 24∶235-236.

[2]姜玉平.地质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 2015, 11∶195-196.

勘查技术方法 篇11

关键词 矿业权价款 地质勘查 预算 编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D-9 文献标识码:A

1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的重要意义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在地质勘查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找矿目的。

(1)项目预算是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勘查项目立项审查的重要依据。

(2)项目预算是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年度勘查项目规划的重要依据。

(3)项目预算是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

(4)项目预算是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5)项目预算是项目审计的重要依据。

本文按照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编制的流程、步骤介绍一下具体的编制方法,以其达到与同行探讨的目的。

2预算编制说明

2.1项目概况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发 [2010]242号”文《关于批准2010年度矿业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及编写项目设计的通知》,山西省原平市营房西金矿普查项目由山西省地勘局211地质队承担,工作起止时间为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属于矿业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

2.2项目预算编制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分析

工作区位于山西省原平市东南106€胺较?8Km处,行政区划属原平市东社镇及子干乡管辖。交通较为方便。该区地势南高北低,属中等切割地区,沟深坡陡,多见悬崖峭壁。普查区最高海拔1149m,最低海拔832m,相对高差最大317m,一般50-200m,地形等级为Ⅲ级。

其地貌特征为构造侵蚀地貌,地貌较复杂。根据工作区地形、地质情况、勘查区所在位置等,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二OO七年三月颁布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的要求,该地区调整系数为1.0。该区海拔832—1149m,比高317m, 普查区覆盖较为严重,覆盖在积30%以内。综合确定困难类别为Ⅲ类;该区岩石大面积中深度变质,岩性复杂,断裂、褶皱发育,矿化标志较明显。所以确定地质复杂程度为Ⅲ类(复杂区);该区岩岩性大多为以绿泥片岩、绢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为主,夹有磁铁石英岩,变辉绿岩、石英脉,岩石类别-硬,岩石级别为Ⅷ级;槽探深度及地层分类:本区为中高山区,覆盖物为土石混杂,厚度大于1-2m,确定地层分类为土石方,深度为0-3m。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二OO七年三月颁布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物化探地形等级按“地形四要素来划分标准及分值表”及“地形等级确定表”确定,普查区居民点、树林、杂草等占普查区面积的50%,平均视距90m,确定地物分值为4;普查区陡坎、冲沟、黄土地带等占普查区面积的45%,有40%点位需要绕行达到,确定地貌分值为8;普查区平均坡度为20-25€埃露确种滴?4;普查区平均高差210m,比高分值为11,共计37分,确定物、化探工作地形等级为Ⅳ级。

2.3项目预算依据

(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发 [2010]242号”文《关于批准2010年度矿业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及编写项目设计的通知》。

(2)《山西省原平市营房西金矿区普查地质设计》

(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二OO七年三月颁布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

(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5)《地质勘查财务制度》。

(6)国土资源部有关项目管理的其他规定。

2.4项目设计实物工作量

根据项目目的任务和工作程度,进行精细设计,设计实物工作量见表1设计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2.5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

根据项目工作性质,该项目属于甲类工作项目,采用的费用标准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二OO七年三月颁布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标准》。

该项目按甲类项目有关预算编制办法和规定进行预算。

(1)项目设计预算表的编制及依据

依据省国土厅关于项目预算表式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国土资源部二OO七年三月颁布)进行预算的。

(2)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及计算方法

依据省国土厅关于项目设计预算表式和项目设计预算工作项目目录(甲类)的要求,按照投入工程手段的实物工作量和相对应的单位预算标准逐项进行费用计算,并进行汇总编制。

凡属外业工作,均乘以地区调整系数。即:费用预算=单位费用标准€椎厍凳齹坠ぷ髁?

凡属内业工作项目,其预算费用计算公式为:

费用预算=单位费用标准€坠ぷ髁?

组合分析、矿石化学全分析单价按照各单项分析项目单价之和累加计算得来;

光谱全分析按280元/样计算。

工地建筑按照≤野外(外业)工作费用之和的8%计算。

2.6项目预算清单

依据山西省国土厅项目设计预算表式和地质项目设计预算工作项目(甲类)的要求,按照投入工程手段的实物工作量和相对应的单位预算标准逐项进行费用计算,汇总编制。本项目预算结果为348.00万元(详见表2-表5)。

3结语

勘查技术方法 篇12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矿产的需要已经越来越大, 我国现有矿山的资源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需求量。目前已有部分矿山资源消耗过度, 危机矿山日益增多。目前矿产勘查工作的重点是寻找新的接替资源, 勘查对象不再单纯是浅部矿, 而成为深部矿。

浅部矿和深部矿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其不同性, 最主要的区别方法是以矿床现阶段的埋深, 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所以对深部矿的划分标准不一。如:美国、加拿大等经济科技强国, 他们对矿床的勘查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开采深度也达到了地下几千平;而在我国, 勘查的技术还达不到要求, 目前对金属矿山的探采深度一般在500m。据我国的开采水平及实情, 探采深度在500m~2 000m范围则为深部矿远景区。

1 深部矿的产出特征

要保证深部矿勘查取得好成效首先要加强对深部矿特征的综合研究, 识别深部矿找矿信息并研究有效获取途径。深部矿床埋藏于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 目前的科学技术还难以获取其准确信息, 把握它的特征。深部矿矿化信息很容易被掩盖, 一般情况下很难显示出其本身的信息, 这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根据矿床的深化历史可得知, 矿床是处于运动态度, 并非保持静止。深部矿的形成分两种情况:1) 矿床原始形成深度较大, 现今仍深埋在地表下;2) 矿床原始形成与浅部甚至地表, 现今位于深部, 常的是已沉积、风化矿床。可以看出, 同类矿床具有相似的原始产出特征, 形成是由同种成矿作用控制, 与其埋藏深浅无关。从成矿系统角度来分析, 类型相同的浅部矿和深部矿, 其产出特征的差异性是成矿后各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总结深部矿的特点有:一般保存较完整, 连续性好, 受次生改造强度不大;除被损坏或变质矿床外, 大多数深部矿床中矿体或矿石组成部分都保存了较多的原生特征;若矿床发育矿种上的垂直分带, 则其深部矿种多是高温矿种。

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 深部矿的产出特征自然不同, 要研究深部矿的特征, 就要结合其地层、构造、岩浆等地质要素, 然后根据其相关理论指导实际问题, 对研究对象加以分析总结。对于原始形成于深部且现今仍位于深部的矿床, 往往产出于深部岩体附近或赋予深部断裂构造中, 有相应的围岩蚀变, 指示元素等特征;而原始形成于浅部但现今位于深部的矿床一般与特定时代的地层, 岩层以及沉积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深部矿这些信息能显示出来的且能被采集并利用到的信息很少, 而且是微弱信息。在采集并处理这些信息时信息时, 要谨慎并重视这些矿化信息, 不可忽视弱缓异常。经综合研究后, 提出最有效、能反应深部矿特征的信息。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是矿化信息采集的前提和保障, 矿化信息的来源依靠技术的发展。因此, 如何效的捕捉、识别这些有效信息也是新勘查技术的需要探讨的问题。

2 深部矿的勘查技术方法

深部矿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勘查的难度, 因此, 传统的勘查方法因技术方面的缺陷, 对新矿的寻找难以胜任。因此, 对新勘查技术包括:探测深度、探测精度、灵敏度3方面提出新要求。要求:探测深度要能“穿透”一定的深度, 即“穿透”位于深部矿之上的覆盖层;探测精度的识别能力要更强;灵敏度要胜任提取微弱信息的能力。

经济的发展要求勘查技术实现以上要求, 同时也是勘查技术的发展目标。举例来说, 从研究地球内部精细圈层结构, 耦合效应和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深层动力学过程的角度, 现代物探方法愈加趋向于探测深度,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高精度重, 磁, 电场可在较大范围内探测地下介质, 结构, 构造和物质的物理—力学属性。通过高精度的重力场, 地电场, 地磁场等地球物理观测, 进行反演和模拟, 从成矿区 (带) 的深部构造背景, 介质属性等方面来查明矿体的埋藏状况, 具有传统技术和其他勘查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针对找矿对象的改变和找矿难度加大的局面, 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的角度, 深穿透地球方法也随之发展和运用。这类方法捕捉的对象是活跃的金属元素, 利用深部矿床本身及其围岩中的成矿元素或伴生元素可以在某种或几种营力作用下迁移至地表并在地表介质中形成元素叠加含量的特点, 通过适当的技术提取这些叠加含量, 以达寻找深部矿的目的。与传统化探方法相比, 深穿透地球化学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是:1) 探测深度大;2) 获取的主要是直接信息;3) 信息微弱, 但所表现的异常衬值大;4) 获取的信息较为可靠。

新兴技术方法对勘查新部矿起到首要作用, 现今, 这些技术方法中已经得到推广使用的物探新方法有:大功率瞬变电磁法 (TEM) , 大地电磁法 (MT) , 金属矿地震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CSAMT) 等。这些技术方法的勘查深度能达几百甚至几千米, 探测仪器向轻便化、智能化发展, 观测精度、分辨率大大提高。化探新方法主要有活动金属离子法 (mmi) 电地球化学方法、酶提取方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方法等。探测深度大、识别异常能力强、检出限低等是这些化探技术具有的特点。可见,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同理, 矿业技术的发展对国内外深部矿的寻找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 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各个领域的开发也起了推进的作用。地质方面的发展得益于卫星遥感技术迅速发展, 遥感技术已应用于地质考查, 且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可以迅速定位隐伏岩体和深大断裂, 根据综合矿化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等;超深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可探及地下数千米的范围, 但是超深钻价格昂贵, 仍未全面应用, 目前只用于验证阶段。经济而有效的深部矿勘查技术方法仍然是适当的物, 化探方法。

参考文献

[1]翟裕生, 邓军, 等.深部找矿研究问题[J].矿床地质, 2004, 23 (2) .

[2]翟裕生, 彭润民, 等.成矿系统分析与新类型矿床预测[J].地学前缘, 2003, 7 (1) .

[3]叶天竺, 薛建玲.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中国地质, 2007, 37 (4) :633-651.

上一篇:家庭护理干预下一篇:国有林场木材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