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技术

2024-06-17

营林生产技术(共12篇)

营林生产技术 篇1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切, 地区与地区、国与国进行横向对比森林覆盖率逐渐成为参考量化考核指标之一。在全国大范围的许多林场进行了封山育林、开荒造林、退耕还林等这些举措后, 经过20世纪90年代锐减之后的短短几年, 全国森林覆盖率在又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我国山地众多、耕地有限、山区人口分布广, 将侧重点放在种植速生林等经济林上, 对山区经济收入拮据问题的解决上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并且切合实际的好办法、好对策, 可是与此同时林木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我们不得不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不平衡的人造林数量与质量、不平衡的人造林与市场、因种植结构单一而造成的林种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从经济适用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都需要全面考虑。文章从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切入, 对采用营林技术解决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经济适用技术研究进行探讨, 希望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1.1 总体滞后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

历史欠账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于我国的林业经济培养上, 犹如滚雪球一般至今遗留, 其严重影响的后果致使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市场没能良好地接轨, 随之而来就出现了更替缓慢的母树林、类型单一的林木种子等等, 这许多问题的出现就严重影响了良种更新换代的进程。还有就是育苗生产组织形式与市场脱节脱钩, 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的生产形式最后使得种苗的投放与市场形式格格不入并被市场所排挤。

1.2 不平衡的更新造林数量与质量

追究跟风现象或者投机现象频频存在的原因, 主要是对于市场化导向的摇摆不定没有做到坚持到底。造林总投入中苗木与成木的极度不和谐, 构成树种的结构比例不均衡, 没有落实适地适树, 对壮苗与良种的引种、选育、推广存在诸多不正确的认识, 在如何利用天然的苗木方面也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1.3 营林与市场脱钩

因为信息或机制不完善的因素, 人工造林由于事先没有进行长远的定向培育考量, 以致后期供大于求的现象在市场投放频繁出现,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着许多负面的影响。

1.4 集约经营

集约化管理思路并不是十分很清晰, 短期行为存在于幼培丰产林、丰产林的经营管理措施上[1]。

2 营林技术的应用

2.1 加强建设苗种基地, 培育合适的良种

良种之于农业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良种选择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在丰收时是否能够优质高产, 在林业生产中也是同样的道理。种子园是培育林木良种的基地, 在林业发达的地区或者国家其种子园已发展到了第三代, 基本已经将速生丰产林作为人工造林的标准。可是在我国其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以东北地区的种子园为例, 不但某些种植园还处于第二代的状态, 同时有些林业企业以初级种子园的形式培育云杉种子与落叶松, 更有甚者某些阔叶树的种子园仅仅处于刚起步阶段。纵观整体, 无论从经营类型经营技术、或者是建设规模来说, 我国目前种子园的发展状况要比营林生产用种的需求速度滞后许多, 接踵而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如经营树种单一、树种更新滞后或者缓慢、品质差等等。

2.2 未来造林树种选择基于的基本原则

考虑到森林生态功能是否可以提高, 在选择树种可以要求树种有较强的保持水土能力, 然后就是林业收益或者效益能否提高, 在树种考虑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品质好且切合市场需求、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就水土保持角度看来, 未来着力的方向应该是常绿阔叶林, 以市场收益为出发点, 将市场优质杂木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混交林可以选择以常绿阔叶林母树种为主, 与此同时发展和培育珍贵阔叶林基地、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母树林的组成, 如此阔叶林的涵养水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又可以良种化林木, 上述原则的提出其本质在于将市场需求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之内, 保证了收益良好性。

2.3 造林方式的革新

管理思路滞后于市场形势、种植方式落后、种子品质下降等问题常常出现在传统的造林方式中, 这就很容易导致林木质量差、林木的投放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林木生产速度缓慢等情况,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只会导致林农丰产不丰收的结果, 到头来只会打击人们造林的积极性, 故在造林方式上以思路更新为基础再进行种植技术的更新。

2.3.1 树立混交林营造理念, 科学合理配置树种

从防止森林病虫害、平衡林分结构、生物的多样性等角度出发, 以持续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为实现目标, 树种科学配置营造混交林应该大力提倡, 促进稳定与合理的林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 从而使生态系统对抵御病虫灾害破坏的能力加强, 以森林环境总体平衡为前提不仅实现林种营造多样化同时也实现林木的健康快速生长。

2.3.2 实行多树种配置的营林模式

多树种配置营造方式指的是以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设计, 在树种搭配时综合考虑, 原则上遵循“适地适树, 改树适地, 选地适树, 合理配置”, 科学合理地进行树种配置。比如说考虑到林种的问题, 之前的针叶林进行过林分疏伐或者皆伐后, 在补植树种时不应该是针叶纯林而是针阔混交林, 经天然更新下种及时间推移最终就发展为天然常绿阔叶林, 如此林分的高生长量得到了充分保持。

2.3.3 适应林业市场化要求

对于集约经营丰产林、强化利用集约化管理更新造林树种的培育上, 要坚持市场导向, 选择培育对象时应该以短周期速生或高品质的用材林的小径纤维林分、市场需要为主。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农场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集约化管理得到逐渐推广, 但是短期性和投机性的问题也频繁出现, 仅仅采取精细化施肥或修枝等浅层次的集约经营措施, 大量的投资周期普遍选择也只是在2年左右, 致使林木的生长标准并不能达到丰产林, 这就是集约化管理的内涵未能充分理解的表现。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和坚持科学管理是集约化管理前提, 在进行林木培育时, 短期实现最大化的林木生长量那就必须适时地抚育管护, 同时依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维护直至丰收为止;尤其是想要缩短其培育周期的那些短周期速生丰产林则必须以长期集约经营管理为手段。依照目前的实际来看, 我国现有已成林的人工林面积远远低于验收造林合格的面积, 也就是说在3-5年的幼林抚育结束后造林小班依旧需要继续集约化管理[2]。

3 结束语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营林生产过程存在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地介绍, 可以得知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化的营林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也正是因为这个根本问题的无法解决致使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伴随我国林业改革的步伐, 充分利用林业发展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抓稳、抓好应用新型的营林技术发展林业的机会, 扩大林业产业、提高农户林业收入, 最终实现国民的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希望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摘要:新世纪的中国也与全球大多数的国家一样面临着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日益紧缺的森林资源问题, 在营林技术改进上兼具经济和生态 (环保) 功能的森林资源如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以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释放森林资源潜力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文章从营林生产中存在的总体滞后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不平衡的更新造林数量与质量、营林与市场脱钩、集约经营的状况出发来分析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营林生产的经济适用技术, 从加强建设苗种基地培育合适的良种、未来造林树种选择基于的基本原则、造林方式的革新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林生产,经济适用,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慧敏.当前营林生产及其经济适用技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8:180.

[2]郎广林.浅谈营林的经济实用技术[J].北京农业, 2011, 30:123-124.

营林生产技术 篇2

关键词:营林造林;播种育苗;技术应用

播种育苗技术是营林作业中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育苗技术的实施,较多树木种类得到了更大面积的覆盖,解决了森林资源容易紧缺的困境。目前,我国的森林经营作业已经得到了技术的革新,工程机械应用和专业培育人员也有了较大的改善,能够针对某一种树木种类进行播种育苗,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同时也科学的规划了森林的结构层次。在营林造林的播种育苗技术中,云杉是典型的培育树种,下面就云山为例阐释具体技术应用。

一、播种育苗在营林工程中技术实施的重要性

在营林绿化工程中,播种育苗是最快速与直接的育苗手段,与直接播种技术相比,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并在土壤环境一般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养护工作的建立,也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营林绿化。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我国对于木材的依赖程度逐渐的增加,在人口众多的使用环境中,落实集约型经济利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森林工程的营林建设工作,根据种植环境的不同,提高营林的工作效率,采取适宜的营林方法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与成活质量。播种育苗实现了大面积的种植,并在森林不同年龄的梯度建设中实现了可持续供应。另外,在实际的播种育苗技术应用中,应加强森林系统的设计分布,通过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多样性的种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木材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森林环境,促进森林旅游业的旺盛发展。亦可以通过含油脂类不高的树木建设,完善森林建设中的防火阻隔系统,加强森林的日常管理建设。但是在现阶段的播种育苗的技术管理中,还需要对栽种技术反复的摸索,提高栽种、养护和管理水平,实现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我国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建设。

二、种子处理操作

1、种子物质处理

种子处理作为云杉播种育苗的关键操作直接决定着云杉播种育苗的效果。在进行云杉播种育苗种子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依照检验结果对云杉进行选种,对选取的新种使用硫酸亚铁((0.5%-1%)和高锰酸钾(1%)浸泡2h左右。浸泡处理完成后将种子捞出密封30min。清水冲洗完种子后再对种子进行清水浸泡24h。

2、种子催芽处理

完成上述的化学物质处理后,相关人员可以对种子进行堆放催芽,该过程应保证温度在18-200c左右。在堆放时要保证对不同品种、不同批号的种子进行单独催芽,防止对种子的催芽率造成影响。除此之外,云杉播种育苗人员还要对不同方法处理和不同时间处理的云杉种子也进行单独催芽。云杉播种育苗人员要实时监督云杉种子的变化状况,对云杉种子的出芽效果进行研究,及时对种子进行适量补水。催芽时间一般在24h左右,催芽完成后可以使用18-20℃的清水对种子进行清洗,选取种子的催芽率高于30%后就可以对种子进行播种。在该过程中要加强对种子的管理防止出现种子腐烂现象。

三、播种处理操作

1、播种时间选取

在云杉的播种时间上最适宜的应是早春时节,此阶段云杉播种后,在生长阶段还没有达到旺盛的阶段,对土壤中的养料需求量较少,在大面积播种培育中,适合技术人员进行养护处理,避免的阳光与温度过高,致使云杉植株的蒸腾作用过胜出现枝叶干瘪的形象,并且在此阶段树木幼苗的根系不是十分发达,能够吸收的营养刚好满足了生长的需求。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复苏后,树木具有了抗逆性生长特性,能够适应种植环境快速的生长,提高了树木的培育质量。

2、播种细节处理

云杉播种量主要保持在187.5-262.5kg/hm2,在常规操作中一般以条播为主,在进行云杉播种前相关人员要保证播种土壤的含水量,条播播幅保持在12ctn左右,条距8cm,一般5行每亩,播种完成后使用消毒覆料对土壤进行覆土镇压,进而使用消毒竹帘进行覆盖,完成整体的播种处理。

3、进行播种调查

在播种种植后,要严格按照培育要求,对种植的种子进行定期的调查,分析实际种植情况中云杉的发芽状况、发芽率和周边的土质信息结构,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通过与理想播种质量信息数据的对比,对不同阶段云杉生长的高度、根茎直径与分叶数量确定云杉的培育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记录云杉的动态生长,为后期的管理做好准备。实际做法是每隔五天对云杉种子的发芽出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云杉的生长状况。要采取对角线法对云杉的整体苗木质量进行分析对苗高、苗径等生长状况数据进行整体处理。

四、育苗管理措施

1、保证合理施肥

在进行育苗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合理施肥,增强苗木的生长效果。在施肥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实现“重施基肥巧施追肥”,完成对整体云杉种子出苗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气候的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进行适量肥料补充,确保从本质上提高施肥的效果。

2、合理间苗

云杉出苗基本完成之后,云杉播种育苗人员可以适当对云杉苗进行间苗,对云杉苗进行处理提高其生长效果。要对生长过密、生长质量较差、存在感染虫害的云杉幼苗及时进行拔除,提高健康幼苗的养分。在间苗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保证云杉幼苗均匀分布,对过于稀疏的地区可以适当进行云杉苗的补裁。补裁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浇水,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间苗操作时要保证单位面积留株数量高于预计的15%,要做到行内间劣留优,行间间密留稀提高间苗的效果,间苗次数保证在2-3次,定苗密度保证在900-100株/m2左右.3、除草松土

在进行云杉播种育苗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还要保证实现云杉苗的除草松土从本质上实现除早、除小、除了原则,降低杂草对云杉幼苗的影响,除草的次数可以根据当地的杂草量进行适当选取,一般保证在6-12次/年,在当地土壤湿润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选取连根拔除的方法进行除草。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也是常见的林木灾害,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应放在林木栽培初期,娇嫩弱小的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病虫害攻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提升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并在秋冬剪掉旱病害状的枝条,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增强树的透光度。

5、加大后期的育苗维护

营林建设中的播种育苗技术尤为重要,但是后期的管理养护也是关键。养护管理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实施,对于生长缓慢、植株瘦弱的树苗要进行病虫害的检测,通过疏松土壤和施肥等改善幼苗的生长环境,提高幼苗的免疫力。如在冬季寒冷地区,注意干燥气候中幼苗附近残枝落叶的清理,防止干燥气候中森林火灾的发生,并可以进行营养输送,提高树苗的抗冻性。

谈营林的经济实用技术 篇3

【关键词】营林;经济实用技术

0.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当前社会面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的当前的林业发展中,国家对森林资源的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调整。而当前在国际社会上,国与国之间通常也会将森林的覆盖面积来进行对比,从而体现出国家的生态环境情况。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我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封山造林、退耕还林工作。进过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有了回升的势头,甚至有些区域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超过了该区域面积的50%,从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但是,由于之前我国的造林的重点主要是放在经济林木上,从而造成了我国的植树造林事业有了“大跃进”的思想。而这种“大跃进”的思想造成了林业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这种造林方式造成了森林结构的严重失衡和造林质量严重下降等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林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营林的经济实用技术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当前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营林的经济实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对营林的经济适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营林的经济实用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当前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更新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营林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营林工作的更新造林中,总是存在着数量和质量失衡的问题。而数量和质量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投入苗木的数量严重超标,从而导致了苗木的投入成本严重偏高;就苗木投入的质量而言,由于在投入苗木的过程中,没有对树种进行严格的挑选,从而导致树种的结构比例不符合相关要求。

1.2林业经营问题

集约经营水平低,经营粗放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注重人工更新,忽视天然更新,造林树种、林种和林分结构单一,林分质量低。

1.3营林员工水平问题

营林队伍业务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且不稳定营林事业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和对营林工作责任心要求很强的工作,从事营林工作多年且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一线营林工作者,多数因山上工作环境艰苦和地位低下而纷纷调离原岗位。现有的现场员、工段长、营林技术员、甚至主管场长多数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营林队伍的严重断档,根本满足不了营林工作的需要。

1.4林区资金问题

林区经济危困,营林事业基础工作下滑近些年,随木材产量的调减,育林基金的提取减少,造林任务也随之减少,相应的营林经费不断降低,营林基础工作因没有足够资金保障出现全面下滑的局面。

2.营林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营林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当前的营林生产中,营林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营林方式,就很容易造成营林的质量和产量问题。因此在当前的营林生产中,就必须要对营林技术从思路到种植上进行更新。

2.1树立混交林营造理念,科学合理配置树种

在当前的营林生产中,必须要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促使森林病害的天然防治,从而达到森林病害的可持续控制目的,并且还应该大力发展混交林的种植,是森林的结构平衡。从而实现森林病害天然防治以及森林生物的多样性。

2.2实行多树种配置的营林模式

为了实现针叶纯林过渡到天然常绿阔叶林,就必须要实行多树种配置的营林模式,通常情况下,实行多树种配置的营林模式应该采取株间和行间混交种植的方式,从而实现森林树木多样性。当实行多树种配置模式时,应该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从而做到因地制宜,使树木之间相互互补。如果营林的过程中,出现了针叶纯林者阔叶纯林时,必须要将过多的针叶或阔叶树木清除,并补种针叶或阔叶树种。从而才能够实现森林植物的多样性。

2.3适应林业市场化要求,加强集约化管理

在当前的营林生产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林业也向市场化发展,而为了时营林生产适应林业市场化的要求,就必须要加强集约化管理。在加强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市场化要求为向导,从而尽量选择一些符合市场要求的树种。虽然随着林业的市场化发展,集约化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是就当前集约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是存在这一问题,如多投资周期普遍在2年左右,或采取的集约经营措施仅仅是精细化施肥或修枝等等浅层次的,致使林木的生长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显然这是未能充分理解集约化管理内涵的表现。集约化管理前提是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和坚持科学管理,对应到林木培育,若想短期实现林木生长量最大化,必须依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维护和适时的抚育管护,直至丰收为止,尤其对那些短周期速生丰产林要想缩短其培育周期,必须采取长期集约经营管理的手段。目前,我国验收造林合格的面积远远大于现有已成林的人工林面积,这表明,在3~5年的幼林抚育结束后仍需继续对造林小班进行必要的集约化管理,以确保幼林健康稳定的生长,直至达到成林成材的目的。

3.结束语

营林苗圃设计技术程序 篇4

1.1 关于苗圃设计地区的水源

苗圃设计的水源选择是设计成功的根本, 水是培育苗圃的根本, 更加关系到育苗工作能否顺利实施, 所以在选择苗圃培育地点的时候, 应该靠近水源, 以便满足育苗期灌溉的需要, 在选择的时候, 要考察地下水的深度, 要求地下水含量要高, 否则遇到干旱的时候, 水源不够影响苗圃的生长。另外, 如果育苗地区的地下水含量不高, 为了不影响灌溉, 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可以建立配水池等, 这是进行良好苗圃育苗的基本前提。

1.2 育苗土壤的选择

在东北地区, 关于育苗的土壤主要选择白灰浆的土地, 这样的地段土壤本身比较肥沃, 含有充足的矿物质。但是这种土壤表面比较肥沃, 土层薄, 而且土质的粘性比较强, 土壤粘性强, 如果水分不充足的话, 容易出现板结的状况, 造成下层的土壤贫瘠恶劣。如果这样的土壤不进行改良, 将会影响植被的生长。

根据土壤的性质, 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良, 首先可以在这些土壤中掺杂一些沙土, 混合森林腐殖质以及绿肥等, 但是这些改良方式一般不能够持续很久, 因此对这些土壤改良的时候一般都选用淋溶黑钙土的技术, 这项技术是苗圃土壤改良的最好技术, 能够延续很长时间。

1.3 育苗地区交通选择

交通方便与否, 是保证苗圃正常运输的根本, 选择苗圃地一定要交通方便, 还要便于运输, 地区交通的好坏关系到运输机械设备能够顺利地运进苗圃场地, 以及能否顺利使用, 实现运输的苗圃能够更好地成活。

1.4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育苗的根本, 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在东北地区是病虫害比较猖獗的地方, 这些地区都采用合理的方式去防治病虫害。另外在育苗的时候一般都远离菜地和农用地,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 也是很有效的方式。除了这种方式, 在育苗中也可以喷洒一些农药, 实施物理预防病虫害等。

2 育苗中气象资料的搜集

气象资料的收集也是进行良好育苗的根本, 一般在选择育苗地区的时候, 会收集这个地区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 了解这个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 主要涉及到这个地区的初霜时期, 以及末霜时期和地区降雪厚度等, 这些都是决定育苗好坏的根本条件, 更是育苗工作的前提条件。很多地区采用这种收集气候资料的方式, 总结气候特点, 实现育苗技术的有效实施。

另外, 这些资料的收集能够了解这个地区一年之内的平均降水量、植物生长的平均温度等;这样能够更好的实施, 预防育苗中出现的干旱或者洪涝的现象, 提出更好地防范措施。

3 对育苗地区的划分

关于与育苗地区的划分,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划分育苗区的时候, 应该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机械化运作方式。其次, 进行育苗区域划分中, 苗圃内道路需要能够到达苗圃的每一部分, 还要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 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最后, 育苗地区的周围要建造排水沟, 排水沟的方向要和输水管的方向协调一致, 为了能够保证苗圃更好的生长, 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需要在周围建立防护林, 起到一定的防风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各个方面的危害。

4 育苗成本估算

各种方案的实施, 都需要进行成本估算, 育苗也是这样。要进行有效的成本估算。要根据育苗种类和育苗时间, 合理计算需要的成本, 对周围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算出综合成本, 其中包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按照这些成本预测出苗木的销售实际状况和销售利润等。其中销售利润要除去人工费用、运输成本、机械成本以及各种不可抗力出现的支出等。

这些计算完成以后, 合理的计划各个培育销售环节, 这是保证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 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是培育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能够了解苗圃技术实施的主要过程, 具体运用的时候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育苗, 要求采用先进科学的办法, 降低育苗中需要的成本, 利用先进的育苗技术, 保证苗圃的成活, 这是成功育苗的根本保证。另外在育苗中要满足营林造林的各种需要, 保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是育苗需要实施的重要目标, 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完善营林苗圃设计技术程序, 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摘要:营林苗圃是林业生产的重要项目, 可以作为经济建设发展目标, 育苗工作是一种集约型的经营项目, 好的育苗方式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育苗是一种季节依赖性很强的工作, 只有适合培育的季节才能够进行培育, 在培育的过程中, 育苗的各个环节要紧密相连, 做好各个环节的培育工作。本文主要探讨营林苗圃设计技术积极培育技术。

关键词:营林苗圃,培育,设计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向三.浅谈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J].世界家苑, 2012 (1)

[2] 吐尔尼沙·吐尔逊.园林苗圃设计[J].农村科技, 2009 (8)

营林生产技术 篇5

摘要:随着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对于造林工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相应的造林面积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有害生物的防控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本文从营林技术的具体种类入手,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体控制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更好地辅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78

对于国家林业来说,主要的阻力就在于相应的有害生物,不仅严重制约森林的持续发展,也对森林的基础绿化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强化对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对于防控工作来说,以预防为主,控制为辅,要对相应的技术进行基本的革新和推进,就要保证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

营林技术

实际的林业生产中,需要进行种苗的培育、林业的基本建造、林木的基础抚育以及管控和治理,直到最后的成林收获,整体的操作形成了基础的林业生产。有生产就要有相应配套管理,因此营林技术应运而生。营林技术是一项整体工程,首先是对于树种的选取,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细致的选种工作,保证树种的基本抗性和优良。其次是培植地域的选择,保证适宜的土地种植适合的树木,对于混交林也要保证科学化的育林选择。再次是对合适的壮苗进行实际造林。最后再进行必要的除草、施肥等基础管理措施,为幼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并且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隔离带,对林区进行进一步的卫生环境的改善。另外要注意,要保证林业的基础植被形成层次化的生长情况,保证林区内树木的顺利生长。无论是任何形式的营林技术,在实际运用中都要保证基本的技术理念和技术目的,要保证林业的基本防护,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营林技术对于林业防控的关键意义

大自然中发生的情况是无法实际预料的,森林资源随时会受到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甚至会导致树木的死亡。因此,林业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原因分析,将工作进行在情况发生之前,运用适宜的营林技术保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只有将有害生物的发展情况控制在相应的可控范围内,才能保证林木正常生长,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林业的利益优化。任何防治工作都要求相关人员进行预防为先,要保证基本的隐患在萌芽状态就被清除,才会对后续的治理工作形成良性的开端。营林技术是以治理为优化的基本预防技术,保证对其基础预防策略的合理化运用才能保证整体林业的顺利持续发展。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3.1 优质选种,提升基础林区素质

对于林区的建设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最初的选种过程,这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的工作,对基础树种进行优质的选取要保证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一定要保证树种具有一定的抗虫性,要认真甄别其中的差异,保证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在选种的过程中,不仅要考量相应树种的差异,还要保证适宜地域的差异,保证树种的抗病性在相应的地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优质的林区。林区管理人员要根据营林技术的基本准则,保证在合理的地区进行科学化的选种,培育基本抗性强,且实际产量高的适地性树种,形成优良的基础林区。选种对于基础林区的维护和管理起到原始化的作用,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林区的质量,并对林区的良性发展产生正向的助推作用。例如,内蒙古乌审旗一代林区就非常适宜种植柠条、山杏等树木,不仅树种的基本质量优良,而且也非常适宜当地的基础环境。

3.2 优选地质。强化混交林业发展

对于林区的建设,混合林占有绝对的优势。由于混合林内树种的丰富多样,基础的树木生存条件良好,不仅减少了病虫和有害生物生长,而且还为病虫害的天敌形成了天然的保障,益鸟益兽也助力整体林区的防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混交林为病虫的天敌提供了基本的生长环境和食物源头,保证了非人工灭虫的优化操作;二是混交林由于树木丰富,形成的天然光合作用也很强,形成了对不良天气因素的自然抗体,保证了整体树木的生长旺盛;三是混交林内相互生物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进行自行的生态消化,保证了基础的自然守则,完善了整体林区的基础抗性。

3.3 优化防护。保证基础防御手段

对于林区的基础防护,除了运用树木之间的自然防护,也要进行必要的人为干预,保证基础防护措施的完善。相应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隔离带的建立和搭设,控制病虫害的恶性扩散,减少基础林木受到的损伤。另外还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工作设定,进行林区内定期的卫生监督和管理,保证林区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从根本上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在实际的林区保护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结合人为力量充分发挥林区树木多样性的功能,必要时进行适宜的封山育林,强化人力对于林区的监管力度,从整体上提升林区的基础防御能力。

结语

我县国营林场营林技术的探讨 篇6

关键词林场;营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05-01

1江西省国有林场现状与问题

1)市场观念淡薄。国有林场在9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沿袭有什么种育什么苗、有什么苗造什么林的经营模式;营林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上级下达的造林任务,定向培育的观念淡薄,不顾市场需求,由此造成树种、材种单一,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90年代以后,市场观念有所增强,但由于受传统经营惯性和相关林业政策的影响和束缚,市场观念的改变过程仍十分缓慢。

2)林分总体质量偏低,技术含量不高。对于国有林场而言,扩大经营区的余地不大,要提高资源总量,只有靠提高林分的单位产量才能实现。而目前的营林生产的主要手段还是劈刀加锄头,科技含量显然不足。

3)传统经营模式影响营林的投资效益。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营林技术措施模式,这种模式对规范营林操作、保证营林质量确实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对木材需求的变化以及社会对林业定位的改变,这种模式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营林投资效益的提高。

2营林技术

1)做好规划设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应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做好总体规划设计。一般应优先考虑在松树、杉树等针叶树纯林的中幼树林和飞播林中安排,尽量与省、县、市界和乡镇、村的行政界线结合起来进行。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到总体设计与年度施工设计均有任务说明书和施工设计图。

2)苗木的选择。参照立地条件,选取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对于在重点火险地段单独施工营造防火林带的,应选择多年生大苗造林,以缩短郁闭年限,尽快形成闭合网络,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3)造林方式的选择。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以采取混交林方式为好,做到各种树种合理布局,形成多层次混交的防火林带。主干防火林可全部栽植耐火的乔木树种;林地边缘和林道两旁最好栽植经济林木,这样既可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又可增加经济效益。目前南方的防火林带基本上是单层结构的木荷林,建议今后防火林带的营建向多树种、复层结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发展针阔混交林,尤其是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增加林分的复杂性,从而提高森林的自我平衡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在主林带最好采用乔灌结合的复层林,其类型可采用杨梅十茶树、杨梅十油茶、木荷十油茶等3种;副林带可用女贞、茶树、杨梅、女贞十茶树、木荷等。同时,造林过程中应采取与采伐迹地、宜林荒山等造林“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方式营造防火林带,采伐林木时保留原有防火林带,单独施工营造防火林带,山脚田边营造果树林带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加林带密度,完善林带布局。

4)整地。栽植有条件的可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上山先开设生土隔离带,然后再用人工挖穴栽植。树穴的规格一般(长×宽×深)40×40×30cm,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土杂肥作基肥。最好由专业队统一挖穴、栽植,以保证质量。

5)补植。造林检查验收以后,凡保存率低于95%或苗本分布不均匀的地段,第二年都应进行补植。

6)抚育。林带在郁闭前,林内光照充足,杂草丛生。在林缘村庄地段的林带可开展林农间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既可增加林农收入,又可抑制杂草生长。特别是在栽植后3年内,一定要进行抚育管理,每年要铲草,扩穴、松土、培土各1次,有条件的施化肥1次以促进苗木生长,发现缺株的在当年或下一年补植。带内的针叶树、杂草、灌木、树桩、易燃物要尽量清除干净。同时应在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与林区道路交接处设立永久性标志,加强保护。

7)林带的保护与改造。加强对林带的保护,包括减少病虫害防治与林火、人蓄危害,造林以后3~5年内应加强管理,发现林带的立地条件不宜、选择树种不当出现“天窗”或“小老树”等不能发挥防火效益的林带,要立即换种进行林带改造。

3营林措施

1)更新营林观念,明确经营目标。要牢固树立营林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商品林应以效益为第一目标,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确立各自的经营目标和原则。西牛、坪石、万隆林场要依托松木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松木工业原料林基地,金鸡、隘高、九龙以发展速生丰产林,杉木则应发挥自然优越,重点发展大径材基地;余村林场则应依托绿缘人造板厂等企业,重点发展松木工业原料林基地,辅之以湿地松为主的采脂基地;金光集团则应在发展桉树原料林基地的同时,利用其自然条件和当地的加工优势,引种和驯化珍贵阔叶树种;金盆山林场由于其省级生态保护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则应以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

环境。

2)切实加强林木良种工作。国有林场就经营管理的集约程度而言,已没有太大的空间,就地力条件而言也已相对稳定,而要提高林木的产量,现阶段最有潜力的当属种苗的改良。而要提高林木种苗的品种,应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现有的种子生产、经营体制。目前的体制从深层次分析,仍然是有什么种育什么苗,即良种基地有什么种生产单位就用什么种。特别是新种子法#执行以前,供需双方不能直接调配,价格又统一规定,这一方面挫伤了种子生产单位的积极性,造成良种世代提升缓慢,品种单一;另一方面使得生产单位调种渠道单一,上面给什么种就育什么苗,由于种子品质问题造成育苗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良种的生产和经营也应引入市场机制,建什么项目,生产什么种子应给予良种基地更多的自主权,而且要放开良种价格,好种好价,以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良种经营机制,让用种单位有充分自由的选择权。二是引进优良种源,尽快提升种子园的世代,林木良种场,同时要尽快改造杉木一代种子园,加大马尾松种子园的建设力度,确保全县林场全面使用杉木二代、马尾松一代种子园的种子。三是要全面推广使用无土容器苗,现有的容器苗苗木根系生长不良,加之重量过大影响了造林成本。

3)改革现有的造林抚育模式。现有的造林密度是依不同的经营类型而确定,但同一造林类型在不同的地区因立地条件、交通、木材销路等不同而采用同样的造林密度显然是不合适的,特别是近年来,定向培育林的出现,对现有的造林密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现有的造林密度类型间重叠较多,可操作性并不强。所以,应放宽对造林密度的要求,应允许各林场根据自然条件和培育目标确定造林密度;要改变现有的炼山整地方式,以保持水土,改良地力。

针对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的探讨 篇7

1 我国目前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森林管理模式落后

在我国目前众多的林业建设中, 大多数林场种植的林木种类过于单一, 这种模式不但不利于森林的自然循环, 生产出的产品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从而大大降低了林业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 由于对于已经成熟的林木没有进行及时的砍伐, 从而对新林木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导致林木资源出现了极大的浪费。而森林管理模式的落后也对林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1.2 人工造林的质量差

在我国大多数人工林的建设过程中, 对于选用的树种、幼苗, 以及种植、培育上所花费的成本过高, 而且所造出的人工林远远不能达到应该产生的规模与经济效益, 而造成人工造林的效益达不到标准的因素主要有树种的结构分布不合理以及树种的选择没有因地制宜等, 这些都造成了人工造林的效益低下。

1.3 营林生产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在如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形势下, 林业产品只能尽快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努力的去调整人工培育的方法, 改善营林生产的管理模式, 优化营林生产的结构, 而在我国, 目前营林生产中进行人工林的培养远远落后于人工造林与市场需求所要求的平衡状态。

2 营林生产的管理措施

2.1 根据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好营林的生产工作

林木的生长量是衡量林木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林木的生长量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营林生产活动中管理措施与生产技术措施所带来的效果, 所以要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做好营林生产的管理活动, 详细的记录林木的成活率以及林木的生长量, 只有把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真实的反映营林的生产情况[2]。同时通过对林木生产量、生产成本等进行分析可以制定出营林的生产指标, 从而可以有效的判断营林的生产效益。

2.2 提升造林的质量

要提高造林的质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林场进行重新的定位, 明确落实各个领导的责任, 避免以后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要完善企业的党政工作, 对工作表现良好的进行奖励, 而对于工作中违规的则要进行处理。 (3) 进行林场工作时哟做到从实际出发, 仔细分析当地的土壤、水质等多方面的情况, 根据得到的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生产计划, 并依据计划进行努力的生产。所以要想提高造林的质量, 就必须要完善营林的管理体系, 达到从整体生提升造林的质量。

2.3 加强幼苗培育的管理工作

为了能有效的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 造林人员就必须要保证林木的产量以及质量, 且培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是保证林木质量的关键条件。首先要加强森林培育的管理工作, 对于一些不合格的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严禁在不适合种植林木的地区进行种植, 降低林木的整体产量。同时要根据林木的种类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在进行工作管理过程中, 要做到实事求是, 从根本上提高林木的产量, 催奶生态的平衡, 提高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 提高营林生产技术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幼苗的质量

林木种苗的合理选择以及幼苗的质量是保证森林营林生产的重要前提。据有关机构的研究显示, 优质的树木幼苗的生长在同等的环境下得到的林木产量与林木的质量都远远高于一般的树木幼苗生长所得到的产量以及林木的质量。所以, 要想提高森林营林生产的产量、质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提高幼苗种植基地的生产效率, 努力培育出更多的优质种苗。

3.2 改善幼林的培育技术

在对优质的幼苗进行裁剪种植后, 对幼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育也是有些的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由于幼林在生长初期各方面的特性还没有达到成熟, 而且对病虫、环境的抵抗力低, 极易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死亡。所以在对幼林进行培育工作时, 一定要做好除草、除虫害以及要提供适宜的环境, 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施肥, 这些都有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 此外, 要根据幼苗的的不同品种特性、气候环境等方面, 并结合幼苗生长的实际情况, 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幼林培育措施, 不断地改进培育技术[3]。在幼林的培育期一定要充分保护幼苗的生长, 从而达到幼苗都得到快速的生长。

3.3 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在营林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要做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从进行幼苗的选择时一直到林木成熟后进行砍伐的这个时间期内, 都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经营措施, 在保证森林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尽量的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在进行造林时, 利用本身的幼苗进行就近种植, 这样不但有效的降低了购买以及培育的成本, 而在幼苗还具备了极好的抗损坏性, 也会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减少重新培育的成本, 缩短了林木的生长周期, 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森林林木的生产能力。

4 讨论

提高森林营林生产技术, 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在森林的经营管理中, 要处理好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 还要根据市场对林木的需求, 不断的进行创新, 学习更多的营林生产管理理念, 制定出更多有效的加快林木生长的措施, 努力提高营林的生产技术, 促进我国的森林产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从根本上提高林业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中文.对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 2011, 18 (4) :57-59.

[2]郑万福.关于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2, 2 (12) :64-66.

对于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的探索 篇8

关键词:经济利益,生态效益,营林生产技术

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 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森林营林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式以此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使我国的森林营林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 以此来引领时代的潮流。

1 制约我国营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营林业的管理水平严重低下

纵观我国森林营林业的管理方式都是粗放式的生产。营林业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不科学, 缺少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指导, 营林业的管理者思想守旧不懂革新管理方式, 老是循规蹈矩。针对营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几个管理不当的地方, 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首先存在的关键问题的种植的树苗的形式过于单一, 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造成了市场供不应求, 而且不利于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 所以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森林营林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管理者对于砍伐树木的时间的规划不够科学, 造成了许多问题, 例如管理者对森林中成熟树木得砍伐时间拖得很久, 导致了新树苗种植时间的延误。综上所诉, 森林营林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关键的原因还是由于管理方式和方法的不科学造成的。

1.2 营林生产业生产的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纵观森林营林业的发展还存在的一个重要制约产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问题。那就是营林生产质量严重低下,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问题了, 首先追究的是政治上的问题, 也就是林业局的领导没有实际的办事能力, 对林业的生产和发展问题不够的重视, 领导者缺乏长远的目光只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 过分的强调提高树木种植的进度和效益, 而忽视了自然规律没有做到科学和合理化得种植树木, 从而导致了树木质量不高, 有些严重的导致了大量病林, 死林的存在。砍伐的树木由于质量的不高, 商家和企业不愿意购买, 所以营林业没办法只有将其弃之不理。所以要想使得营林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的存在。

1.3 营林业的生产技术严重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科技的日新月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与提高, 但是森林营林业的生产技术任制约营林业的发展。由于营林业的生产严重的背离了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人工林的经营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首先是造林和选种树苗的类型严重的脱离了市场的需求而且生产出来的林木满足不了商家的需求。其次林业局对林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所以导致了林业局对营林生产技术的投入不够大, 生产中也缺乏科技的投入。比如对幼苗的温度, 土壤的湿度, 水的密度的控制都不是那么的准确和科学。所以这种科学技术培育下的幼苗质量不高, 一般大多数都不能茁壮成长, 所以应该科学的选育幼苗, 使用精确科学的方法培育良种。

2 提高营林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措施

2.1 提高营林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通过对制约营林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我们可以感受到如果光是改变生产技术和幼苗的选育质量是往往不够的, 要想森林营林业的发展呈现新的面貌, 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森林营林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毕竟管理是重要的。加强森林营林业的生产管理, 提高树木的生产质量, 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和改变旧的营林业管理模式。同时在改善营林业的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应该把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与此同时, 管理者必须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际的办事的能力, 在人员的选用和管理上, 要建立各种先进的制度, 用制度管人。管理者可以建立绩效考核, 奖惩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从而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最终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森林营林业的发展。管理者也可以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从林场附近选种, 选育适合当地环境的幼苗, 也有必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森林营林管理技术, 以此来提高生产力。

2.2 科学的选育优质幼苗, 提高种植质量

营林的生产成功的基础就是培育出高质量的树木, 并且商家争相购买, 为营林业的生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选育优质的幼苗, 提高种植质量对于营林业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 在相同的坏境下, 在温度, 土壤等各种生长条件下优质的树苗要比劣质的树苗成长的速度要快的多, 质量也要好的多, 存活率也要高的多, 所以选育和种植优质的树苗会使营林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的提高, 同时这也是提高树木质量的关键所在。光有优质的幼苗也是仅仅不够的, 同时也要提高种植的技术和手段, 要选择适应幼苗生存的方式, 选取合适的温度, 土地的湿度和肥沃的土壤等, 要投入大量的力度来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还要避免选材的单一性, 这样也可以提高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3 选取合适的幼苗培育基地

营林业产量增高的关键所在就是幼苗培育基地的建立。为了营林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生态效益, 营林业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 它和幼苗质量的好坏, 营林业的长期效益有着重要的联系,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幼苗培育基地的选定。针对选幼苗培育基地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幼苗的培育基地应该远离人群和工业基地密集的地方, 其次应该选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阳光和土壤的质量必须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在者, 还要选一个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方, 这样可以方便幼苗的运进和木材的运出, 幼苗培育基地必须建立在地势开阔的地方, 方便幼苗的成长和森林营业基地的扩大, 远离市区也可以降低土地的成本以此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我们对旧能源的需求逐渐的减少, 对旧能源的发展也逐渐的忽视, 导致了营业生产技术一直止步不前, 严重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 制约了营林业发展的总体的水平, 造成森林资源的过度浪费导致了森林资源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由于这些原因的出现, 要求人们对森林营林业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毕竟森林资源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以提高森林营林业的生产技术迫在眉睫, 当然我们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得重视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要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除了重视对森林应林业的发展外还要提高生产技术, 改善管理水平, 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创新管理水平, 科学的培育幼苗。我相信通过这些措施, 我国的森林营林业的生产技术会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曲作盛, 刘彦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加强营林生产管理[J].企业研究, 2013 (12) .

现代造林技术与营林措施 篇9

关键词:现代造林技术,现代营林,措施

当前,我国的各项技术水平均在不断的提升,造林技术同样如此,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破坏的严重程度使得国家对造林工作提高了重视,因此当前,林业领域已经将造林以及营林作为了工作重点。对造林技术与营林措施的分析能够为林业领域提供参考价值,无论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还是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而言均具有重要价值。

1造林技术概述

造林(forestation)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产过程。常作为人工造林的同义语。无林地系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滩涂地、沙荒地和废矿基地等,一般统称宜林地。造林已成为生物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手段,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利用植树造林采伐木头可谓历史悠久。植树造林是我们保护地球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随着人类不断地需求,大量的对树木的砍伐,当然这里包括合法的不合法的,很显然如果我们植树造林的步伐稍微慢一些,地球就会因为我们人类的原因出现偏差,这里也包括各种生物在内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后直接影响到的就是我们人类。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相反对于树木砍伐方面,对于木材方面的需求我们要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可以往再生新能源方面多多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平衡,造福我们人类,惠及我们的子孙。

造林技术简言之就是进行林业的建造,通过一定的计划以及规划在特定的以及需要建造林业的地区进行合理的种植,而营林是在造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科学造林以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讲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进而在此基础上利用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现代造林技术以及营林是一种有别于落后的传统的造林营林技术,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而言是有实际价值的。

2营林简介

当前的营林主要以科技营林为主。科技营林是一种合理分布土地种植生产的环保概念,由APP首先提出。科技营林,打开了林浆纸一体化的真实概念,环保造纸,刻不容缓。APP中国从1995年开始在国内营造人工原料林,倡导APP科技营林计划。十几年的营林生产过程中,企业通过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将国内外的多项人工林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指导企业开展营林作业、提高产量、协调人工林发展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并主动开展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贯彻“科技营林、生态营林和依法营林、科学发展人工林”的生产经营理念。科技营林也包含环境、健康及安全绩效管理,其中包括:预防森林火灾、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预防水土流失、病虫害监控、职业安全措施、保护土壤质量、充分利用资源、打击非法采伐活动、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提倡清洁办公环境、保护水文及水资源、提高能效及减排。科技营林计划,主动承担生态建设,不断加大林业投入力度,是APP发布《立足中国,绿色承诺》中的核心内容。APP中国林务总部不断通过加强人工林管理与控制,进一步提高现有人工林的质量和生产力,同时通过加强对碳汇林业的研究,不断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

3现代造林技术与营林措施

造林技术需要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水平,同时,营林工作也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提出一系列的科学的营林措施。

3.1现代造林技术

现代造林技术是利用先进技术以及提前规划在特定区域进行固定植株的种植,进而进行植株的培养,从而使得林业的形成符合之前的计划达到预期目标,发挥应有的效果以及作用。现代造林技术的要点是育苗技术、移植技术、培养技术等,育苗技术是进行树木幼苗的培育,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幼苗的生长环境、该幼苗种类所需的营养以及生长条件、幼苗所适合的土质以及幼苗的培育相关技术等,在该过程中所依靠的主要是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经验的丰富程度,幼苗的成活率通常较低,环境的突变以及营养的不足都会造成幼苗的死亡。因此,这一过程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是最为困难也是技术挑战最大的一个环节。移植技术是将培养好的幼苗(即成长到对于环境的要求程度不高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移植到特定的土壤中,使得树木能够自我生长,在移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主要因素是幼苗移出时对于根的保护措施、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改变程度以及树木的承受变化范围等,一旦这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林业建造就要蒙受较大的损失以及出现重新开始的现象,不仅增大了成本的支出,浪费肥料、人力以及幼苗,还会大大延长工期。因此,对于这一环节需要引起重视,专业人员在移植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树木的变化状况以及树木的生长状况。培养技术是在移植成功之后进行相应的培养,通过各种条件的调节以及特殊天气的应对技术等增加树木的成活率,进而使得林业的整体建造符合预期目标,进而使得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应有的效果。现代造林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多元化树木,即在林业建造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树木种类尽量多样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考虑到的因素更加复杂以及所需要使用到的技术更加多样化,主要是各种树木对于环境、土质、水分以及间距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选择最适宜的条件进行树木的培养,进而使得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以及林木寿命逐渐增加。

3.2现代营林措施

营林是林业建造过程的核心部分,是一种科学的造林方法,主要是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最大化发挥林业的环境改进作用以及使得林业发展趋向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而使得人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使生产与生态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发动主体是相关林业部门,因此在运行上实行的空间较大,实行的力度较为显著,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营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使得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即在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生产发展愈发迅速的同时不对环境生态造成过多的破坏,使环境以及生态能够通过自我调整来维系自我的稳定平衡。营林措施主要包括先进科学的造林方式,是在造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依据、更快速的创建林业的方式,营林措施具体指利用植苗、分植技术以及利用播种的方式进行林业建造的技术,这三者主要依靠较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作为辅助进行林业建造,其主要的理念是在尽量简单化以及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增加存活率等。

参考文献

[1]夏永琴.浅析现代造林技术与营林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92.

[2]岳宝.现代造林技术与营林措施初探[J].农家科技,2014(2):179.

关于营林生产现状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营林生产,现状,思考

1 现造林工程的模式

造林工程基本模式为林局下达造林任务, 明确造林地类要求, 确定造林树种、规格、密度和投资, 由林场组织实施, 完成后林局在林场自验的基础上, 林局 (或者省厅) 组织验收。

2 现有模式的优缺点

现有模式的优点为林局便于管理, 在相同树种、苗木规格和接近的立地条件下, 投资相同, 便于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和监督。缺点为树种单一, 不能为后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3 对造林工程的几点设想

3.1 关于造林地类及造林方式的选择

在当前国有林场宜林荒山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灌木林改造和疏林地加密工程。

3.2 造林树种选择和培育目的改变

在现有基础上首先造林应与林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 造林的培育目的能否定位为培育林分和提供苗木, 这样造林目的定位为提供苗木, 造林树种选择上就由林场根据自已的培育目标确定。适当增加阔叶树和灌木的培育, 在定向培育的基础上由林场自已确定合适的造林密度。

3.3 改变造林后续管理模式

改变以前造林后缺乏管理的模式, 在定向培育的基础上实现造林地苗圃化管理。

4 林业工程注意事项

4.1 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主要包括:资源收集圃 (引种区) 、种子园、对比试验林、采穗圃、示范林、良种繁育圃、母树林等。资源收集圃是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 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保存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家系和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资源, 为林木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同时收集圃可兼做引种试验区, 有的还可兼作采穗圃。

良种繁育圃是林木良种繁殖和培育的场所。它与一般生产性苗圃的主要区别是繁殖良种基地确定树种中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和无性系, 为林业生产提供良种壮苗。示范林是对选育或引种成功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集中种植展示林地, 主要起示范推广作用。母树林是以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 通过留优去劣疏伐, 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 用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林分。母树林适用于无性繁殖困难, 以有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尤其适用于针叶树种。建立母树林的技术简单, 成本低、投产早、见效快, 它是当前提供造林种子的主要来源。不同树种良种繁育途径不同, 一般以有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如针叶树用材林树种) , 以建立种子园、母树林为主;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如大部分阔叶用材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 以建立采穗圃为主。

4.2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苗圃管理和选择造林树种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 种苗必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苗圃管理要追求高效化, 提高管理技能,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降低管理成本, 降低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育苗生产要紧紧围绕本地林业生产的市场需求, 根据苗木需求市场确定培育的品种, 搞定向育苗。加强人工林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 造用紧密结合, 以满足林业生产所需。种苗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等几个指标来确定苗木等级, 在苗木综合控制条件达到要求后, 以根系、地径、苗高为主要判定指标, 并遵循以下原则:根系、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 以根系级别为准。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 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合格的苗木可出圃造林, 不合格苗 (废苗) 不允许出圃造林。加大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的认识。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 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择合适的树种, 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 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 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改变造林中数量与质量的失衡, 改变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的现状。

4.3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

丰产林的培育要加大造林密度, 变林分抚育为苗木移植, 原先的林分抚育, 砍伐劣质木不仅浪费苗木及林地养份, 并且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 在加大造林密度上集约经营丰产林, 在不同时期移植影响生长的苗木, 在增加林场收入的基础上调整了林分结构。

4.4 适地适树,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和天然林造林

营林生产技术 篇11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54

1 营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林木选种存在误区

我国的林业管理相较于国外一些林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林木种类选择方面有许多误区。过去我国的林业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何进行营林生产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基本上是以用材林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于林木产品的需求日益丰富,以计划的模式进行营林生产已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在树种选择方面,往往存在与市场脱节的情况。不同的树种在材质、价格、生长周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树种选择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营林效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都难以发挥最大的效应,反而造成营林生产的盈利比较低,不利于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营林生产缺乏合理的盈利规划

营林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确保生产能够达到盈利,而在实际的营林生产过程中,多数经营者都没有营林生产的合理盈利规划,以至于在树种购进、种植调整方面缺乏统筹的安排,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准备不足,往往是投入较多,最终的收益却不理想。营林生产过程中,不同树种对于气候、土壤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林木生长都具有较长的周期,在树种选择方面必须要以适种为原则,否则产能不足,也不会有较高的收益。另外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对于未来市场的需求有准确预估,这样才能确保收益。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树种的单一种植,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在经济性及病虫害防治方面都比较有利。

1.3 科学指导明显不足

科学技术是确保林业生产及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率难以提高。林木生长同农作物的生长有相似之处,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个环节的把握都十分重要,而且都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例如水肥、密度、病虫害、光照等方面的管理,都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落实到位。只有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生产,才能确保林木正常的生长,提高林木及产品的产量,提高生产收益。

2 提高营林生产的对策

2.1 提高营林的抚育管理质量

营林生产中,抚育管理是确保林木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特点及经济情况,做好营林生产的抚育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后备资源的培育,根据不同阶段苗木生长的特点,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做到水肥供应充足及时、合理进行疏密、科学剪枝、有效防治病虫害。对于商品林,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满足用材的基础上,丰富林业生产品种的规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森林本身的特点,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进行立体开发,全方面规划,实现林—农、林—果、林—药及森林旅游的多元化经营,达到营林生产的盈利预期。

2.2 改变苗圃运营机制

计划经济条件的苗圃生产,只是以满足用材林育苗为主,在资金来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身的效益产出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林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对于苗圃的经营也要改变运营机制,引入竞争,采取多种经营,达到自身的造血功能,实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创收的目标。为保障树种的质量和造林的质量,进一步降低育苗和造林成本,激发苗圃的竞争机制,可以把苗圃当成树种的市场,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林场的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里自由的选择需要的树种。苗圃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能力,适当增加经营项目,进行花卉、绿化苗、野生植物驯化、经济植物等方面的培育,提高苗圃的收入。

2.3 提高造林水平,减少成本投入

造林水平的提高是造林质量和效益的整体体现,一方面在造林质量上,要确保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上的林木存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去传统造林方法造成的树木超量,从而导致树种浪费,而且增加抚育工作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树种的成本,不仅降低单位面积的造林成本,而且还要降低单株成本,科学确定造林的密度,使树种的投放量达到林地承载的最佳状态,以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选择树种,避免违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减少资源浪费。

2.4 完善集约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营林生产集约程度还不够,在一些集约型经营生产过程中,只是体现在修枝或施肥等方面,集约经营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虽然有大面积的集约经营林,但在林木管理方面缺乏丰产林的标准管理,距离规范标准的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集约经营林的抚育水平,确保林木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生长,达到最大的生长量。营林生产不仅要强化管理,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严抓造林质量。全面实施管理责任制,通过制定措施保质保量完成营林生产任务。

3 结语

营林生产是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林业工作者要深入思考营林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认真分析营林生产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加强投入、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抚育质量、完善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改进,不断加快营林生产步伐,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

营林技术调查的若干问题刍议 篇12

搞好营林工作,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的工作, 形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各级单位特别是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县长任调查组的组长, 去具体组织实施全县的营林绿化工作, 要层层负责, 严格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要建立责任追问制度, 出现问题的话严格查处, 只有把营林工作落实到细处, 做到广泛动员每一户群众和个人, 层层分解任务数, 才能很好地开始工作。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到人力物力的投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多渠道多元化地筹集资金, 努力做好营林绿化工作。

就目前而言, 笔者觉得首先应该正视营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只有做到对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就我县的营林绿化工作, 存在的问题很多, 首先是一些人员对此重视不够, 特别是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 这样就造成了一些群众不能很好地保护已经建设的绿化林, 甚至还出现了群众在退耕地上擅自复耕或林粮间作现象还时有发生;另外就是县城营林管理的整体技术不高, 这样就造成了技术环节常常出现偏差, 技术指导不到位, 管护措施跟不上, 营林绿化工作质量不高。林业经费紧张, 营林绿化资金不足。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营林技术调查的具体实施。为此, 我们必须要大力转化落后的思想观念, 坚持科教兴林, 不断增强科技在整个营林工作的核心因素。营林工作要想与时俱进, 不能无视科技在各个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和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中心苗圃地为依托, 在加强领导的同时, 要逐步加强对先进林业科技、营造林实用项目的推广和实施。为了防止敷衍工作所造成的后果, 要按照“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 扩大测报网络, 及时、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 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

要想搞好营林调查这一基础性的工作, 笔者以为应该始终把营林工作放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努力促进营林工作的全面告诉的发展。营林调查工作任务重, 范围大而且涉及面广, 只能依靠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不太发达的县城, 社会状况一般而且依靠政府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比不依靠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协作。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动用各种媒介予以大力宣传, 为营林调查做好外部的动员工作。增强全社会“国土绿化、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 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到环境与人居生活质量的重要关联, 切实调动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要制定一定的政策并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同时也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 使各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各优势,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因此, 营林调查只有在整个营林工作迈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之中, 才能很好地展开工作。

搞好营林调查工作, 建立更新长效机制。这一点尤为重要, 特别是各地要集中力量, 加大调查力度, 对因采伐、火烧和病虫害形成的连片1公顷以上的林地, 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 彻底摸清事故的原因, 建立起相关的档案。营林调查工作不是一个被动的工作, 而是要积极主动的研究问题, 发现问题, 制定出相关的计划, 而且相关工作人员要早动手, 认真做好造林的规划和准备工作造林的重点项目, 不能不作为, 而是更新造林工作的规划要早作安排、早落实, 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要在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 要抓好当前营林工作发展的好的机遇, 在保障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根据相关的文件精神, 要严格实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把那些营林的使用权承包给那些善于经营并会管理的主体, 建立起适当的规模经营, 还要建立起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要维护好承包人的合法权益, 在落实好具体的产权归属的基础之上, 加强林地以及森林和林木权制度的改革, 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只有在他们得到具体利益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推动营林工作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搞好营林调查工作, 要紧紧依靠科技成果, 只有依托科技发展的良好态势, 才能切实提高营林调查工作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 因为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谈不上可持续的发展。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 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这里依靠科技提高绿化水平和造林质量也显得很重要。要逐步加强营林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有条件的话也应该让他们外出学习, 去科研院校去吸收最新的科技管理和调查成果回来, 要向同行业的先进管理技术学习, 只有在加强和提高生产力的情况下才能本质上抓好营林的调查工作。要明确营林管理者得思想工作, 要改变重造林轻管理的现象, 扭转由于粗放型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的效率低下的工作局面。

总而言之, 营林调查始终要坚持依法原则, 要依法治林, 依法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作为营林调查工作者, 重视好既有的营林的成活率, 保护好既有的营林成果显得特别重要。实际上调查不是目的, 而提高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才是最终的目的。为此, 要严格采取以下措施, 要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全额管理制度, 严厉打击乱砍乱伐, 要杜绝无证采伐、超计划采伐以及移位采伐的工作, 认真查处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林地征地以及审批制度, 要强化林区公安队伍的建设, 强化法制建设, 对于违反林区管理的个人和单位要严格查处。在营林绿化工作中, 要针对目前工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努力做到规划设计上精益求精、施工建设上精雕细刻、管理养护上精打细算, 更有效地提高我县营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上一篇:钢琴演奏中的艺术处理下一篇:法律基础知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