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2024-05-14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1

要想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就要做到2者之间关系的处理, 这就要求对林业产品的结构做出优化, 保证产品质量;要增加技术的投入, 引进先进的技术工作者;要进行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设。这也是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主要包括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方面讲, 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能源、资源的使用率上, 增加人民收入;从生态方面讲, 主要包括还原生态能力、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资源的承受力。从社会方面讲, 主要包括提高人口素质, 改变人民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稳定发展。要想营林生产与林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就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 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讲, 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辩证关系[2], 既是相辅相成的, 又是相互制约的。营业林生产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活动, 需要良好的林业生态作为依托, 如果没有了良好的林业生态就会使营林生产处于停产的状态;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营林生产进行维护, 只有营林生产在不违背生态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时代发展要求, 扩大林业生态规模, 提高林业利用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营林生产能够提高自身认识度, 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可持续作业, 才能使林业生态不受到破坏, 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发展得到相应的保障, 也能为营林生产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 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只有进行良性的互动,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法

3.1 优化产业结构

要想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要任务就是优化产业结构。繁荣的经济是使林业生态得到长期发展的基础, 这是由于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铺垫, 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乐观, 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但值得我们骄傲的是, 在改革开放以后, 国民经济得到了质的飞跃, 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使得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条件, 积极的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 对不完善的结构进行调整。

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 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选择适宜当地土质的品种进行栽种, 此外, 还要学会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科学的培植方法, 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品种改良工作, 使其适应当地的土质, 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在进行以上工作时, 也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选择最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与培植;注意新产品的研制。营林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取得经济效益, 为了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营林生产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 杜绝劣质产品出现在人民生活中。如一次性筷子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对林业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3]。

3.2 加强技术投入

科技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林业产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中, 一定要加强技术的投入。在林业科技的理论投入上, 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印证。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含量上要引进先进的科技, 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3.3 完善法律制度

从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 关于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标注的十分明确, 但是也要看到, 并没有单独的法律制度对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行为进行规范,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使保护林业生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营林生产工作经常钻法律的空子, 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 破坏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针对这种情况, 一定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 实现有法可依的目标, 对林业生态和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4 结论

综上所述, 只有做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有机结合, 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目标真正实现, 2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为前提的, 相关工作人员要看到这一点, 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国家正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奋斗, 全国人民也正为之努力着。营林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怎样处理与林业生态之间的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本文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营林生产,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守成.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刍议[J].才智, 2011 (34) .

[2]刘建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J]吉林农业, 2010 (08) .

[3]郭明春.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5) .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2

2021营林生产工作总结

林业局:

2021年,在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大力支持、指导下,我场始终坚持保护资源、科技兴林为指导,按照年初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局下达的项目指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21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各类调查设计情况

为了确保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和造林补助(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的顺利开展,场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施林场抽调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参加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设计。

1-3月份完成2021年森林抚育补贴作业设计面积3088.5亩,可作业面积3000亩,全部为综合抚育,1-3月份完成2021年造林补助(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面积5100亩,可作业面积5000亩。

4月份完成三北工程退化林草调查16960亩,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调查任务。

4月底完成全场有害生物调查,调查完成后根据检查结果,同时完成**国有生态林场2021年红脂大小蠹工程治理作业设计,设计面积3699亩,作业面积3699亩。

7月份完成延安市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国有生态林场2021年林业产业(核桃)发展补助资金项目作业设计,设计面积1035亩,作业面积1000亩。

9-10月完成2021年退化林修复作业设计面积1633.5亩,可作业面积1500亩,全部为补造修复,完成2021年封山育林作业设计面积3288亩,可作业面积3000亩。

所有设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调查设计任务。

二、退化林修复完成情况

4月份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完成森林草原资源培育专项(三北防护林工程)2020年退化林修复面积500亩,全部为造林,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狠抓建设质量。我场始终坚持“质为先”标准,把质量管理贯穿于造林工作全过程。严格以设计为依据,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安排专人严把整地、苗木、栽植等措施落实等关键环节,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成活率,秋季进行了幼林抚育,目前通过自查成活率为90%。

三、造林补助(低效林改造)完成情况

在局主管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4月底完成2021造林补助(低效林改造)5000亩,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场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为了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员严格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林业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划片包干,跟踪作业,搞好指导和服务,严把质量关,共栽植侧柏苗木58000株,目前通过自查成活率为92%。

四、森林抚育补贴完成情况

2021森林抚育补贴作业项目实施中,场监督**项目部能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专职施工人员,技术负责人跟班作业,层层签订责任合同,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技术要求,做好项目实施,保证作业质量,按照场要求全面完成作业项目。2020森林抚育补贴作业项目3000亩:其中由雇用民工完成2007亩,剩余部分993亩由项目部职工完成,既增加了公司劳务收入,又锻炼了职工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全场职工的凝聚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将森林抚育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实施。

五、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治工作

根据有害生物监测要求,场加强组织机构,根据辖区内的林分结构不同,安排人员进行了长期固定场监测和调查,并落实责任,谁的区域出现问题追究谁的责任。并指定病虫害监测员,每个月底将监测情况汇报生产股,每月15日报局生产科。经过调查和监测,今年发生红脂大小蠹3699亩,由于防治及时,杜绝了虫害的扩散蔓延,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真正做到了“防早、防小、防了”目的防治工作已全面结束。第一次防治工作从5月1日开始至5月15日结束,秋季补防从10月11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两次防治时间共计历时25天。今年防治株数2136株,清理死树34株,用工465个工日,调查防治用车86车次。在防治工作中,防治措施采取立木熏蒸法进行防治。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检疫检查站运行情况:能够按照局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案实施,成立检疫检查点,设立标志牌2块、宣传牌2块,落实值班人员3人,24小时值班并且制度上墙,按照要求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

在松材线虫病及美国白蛾专项行动中,我场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主管副场长为副组长,林政资源股、生产产业股及各管护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松材线虫病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管护队为单位,对场辖区内的松林以及松木制品进行全面检测排查,场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时对辖区内的松木制品以及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并和辖区森林警察派出所联合开展工作。经过监测和排查我场辖区未发现有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等外来侵入有害生物。

五、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违法案件专项行动执行情况

为保证查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违法案件专项行的顺利进行,场成立专项执法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无缝对接好本次专项执法行动。整合林业内部执法力量,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强化协调配合,确保本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切实落实《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规范林业植物检疫市场行为,有效保护我场生态资源安全,为巩固我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供有力保障。六、二、三产业有序发展

完成40亩夏季和秋季绿化苗圃管理(抹芽,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2021森林抚育补贴作业项目实施中结合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修枝的剩余物种植木耳50亩,种植地点为40林班6小班,规格为1-1.5米长,直径6-12公分,共种植木耳棒1780棒。为了便于管理,拉到场院集中管理,并搭遮阴棚,经过管理,今年已经开始长出木耳。利用交通方便苗圃地中的苗木空隙,栽植蔬菜(油麦菜、茼蒿、豆角、黄瓜、葱、白菜、白萝卜、胡萝卜等),既丰富了廉政灶的菜品,又减少苗圃的管理成本。

七、项目建设情况

1、我场2021年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在2021年11月4日招标后,我场就开始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现在正在给树刷白,整形修剪施工队已经联系好,预计元月底就可以结束,高枝换优施肥等明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根据季节实施)。

2021封山育林、退化林实施情况:我场在接到设计任务后边设计边实施,退化林截止目前砍灌整地约600亩地,封山育林补植整地约50亩。由于今年秋季雨水太多,导致任务进度有点缓慢。

八、安全生产方面

年初,场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场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股室具体负责,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与施工队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每个施工队设立了安全员、防火员,在病虫害监测过程中,指派专人长期固定场监测和调查,严格调查操作规程,避免了不安全事故发生。

九、2022年的工作打算

1、做好2021年的退化林修复的实施工作;

2、实施好2021的封山育林工作;

3、大力发展森林培育业,发展林业基础产业,结合产业规划,计划2022年森林抚育5000亩、退化林抚育修复1900亩,改造培育中药材(连翘)50亩。

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年来,虽然做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个别方面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

1、技术力量薄弱,在人员管理上,缺乏科学性;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新意识不够等。

2、由于我场面积较小,森林资源较差,地形比较复杂,没有好的产业项目,望局营林规划技术科在产业项目给与指导和建议。

3、由于物价的上涨因素,人员的工资也在上涨,作业成本加大。

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国有生态林场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生态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56

1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的概念,对于林业发展来讲,主要是指在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都要具备可持续性,每个环节的发展,都会为下个环节提供基础或保障,不会因为此环节的发展而成为下个环节的阻碍。经济方面:主要是指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具备可持续使用的资源、能源以及资金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具备长期投入的能力,同时林业经营具备一定的效益产出,能够补充到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经济的有序循环;在生态方面:通过科学的营林生产,调整林业布局,达到林业生态的自我还原、修复、调节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提高环境资源的承栽能力;在社会方面:协调各部门,通过林业生产的不断进行,使环境极大程度改善,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营林生产及林业生态的发展,并非孤立进行的,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要通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促进营林及生态的长足进步。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依靠林业生态的良好发展,只有良好的生态,营林生产才可以正常进行,而营林生产的顺利开展,又能促进林业生态的良性化转变,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进行有序的营林生产,才能确保营林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行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林业生态的改变,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营林生产的效益提高。两者只有相互实现了良性互动循环,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获得可持续发展。

2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营林生产及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自身要不断进行转变,发挥资源优势,创造经济效益。要借助当地的经济发展,在生产经营模式上进行转变,同时也要转变观念,不断优化林业生产布局,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协调经济、生态及社会三方面的利益,不断探索,改革优化,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之路。

2.1 调整林业产品结构

营林生产中,要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对林业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认真学习先进的营林生产技术,特别是一些先进的营林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在林木品种上进行调整,引进易培植、成活率高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以促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大林产品的开发力度

目前我国的林产品加工仍处在相对落后的层面,仅限于初级产品的加工阶段,许多林产品生产企业在林产品开发、加工方面缺乏开发力度,多以提供原材料为主。产品进入市场的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竞争力,同时也满足不了市场日益丰富的林产品需求,对林产品开发的落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竞争力也不足,经济效益不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林业企业要认真研究市场,加大开发力度,生产加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2.3 增加营林生产的附加值,加快特色林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求日益增长,这给营林生产带来了巨大商机。林业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注重林业附加值的开发,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开发特色的林业旅游资源,科学优化林木产品的配置,同时结合花卉园艺的培育,大力开发营林生产的旅游市场。在营林生产的同时,不但对环境做了美化,同时也进行了保护,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林业生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协调发展。

2.4 提高林木产品科技含量,完善林业生产制度

营林生产及林业生态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进步,林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作为林业生产企业,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大林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促进林业生产的科学发展。要加快林业生产的科技理论研究,结合当地的林业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用科学生产技术指导林业发展。同时要借助高科技手段培育新的林产品,以市场为先导,以科技为基础,不断培育具有较高市场经济价值以及综合生态效益的林产品,不断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完善,认真落实林业法规,完善林业生产制度,健全林业生态的评价机制,协调好营林生产及林业生态多方的关系,促进林业生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林业的发展事关环境生态,必须要努力抓好。在林业的发展中,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发展林业经济时,一方面要搞好营林生产,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林业生态,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通过优化林业产品结构,调整经济构成,不断加大林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进一步完善林业制度,才可以确保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4

1 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基本要求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会损害后代的利益。具体来讲,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经济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其主要通过资源储量、能源储量体现。另外,国家人口的个人收入也是经济能力的体现;②生态可持续发展指生态的承载力及还原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③社会可持续发展指社会合力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涵盖内容相对较广,人口总量、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均是其主要内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前提条件。

1.2 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从整体上来讲,两者之前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要想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发展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获取也必然以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基础,而且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依赖于林业生产的策略的贯彻落实。林业生产人员还要根据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适当调整经营发展战略,在合理扩张经营规模的同时,提升林业生产的经营发展水平,这也为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林业生产仅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阻碍其生产经营,阻碍经济的发展。

2 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要想真正实现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及林业生态环境的日常建设中,突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保证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性,实现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协同发展。

2.1 积极调整林木结构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林木结构,实现林业生产目标,保证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做好林木树种的选择工作,保证所选树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当地特色。提高树种的经济价值及成果率。另外还应当考虑能够实现整体生态和谐的树种,考虑树种的适宜性及搭配性,进而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其次,在树木的采伐及交易阶段,相关单位应当做好林产品的深加工工作,尽可能减少原木的成交量,避免因生产交易方式单一造成原木的过量采伐,影响后期的林业生产过程。最后,加快林业生态的建设步伐,同时扩展林产品的经济发展方式,避免粗放发展,如可建设森林旅游区,成立高级林木培育区,成立生态旅游区等,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2.2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及林业生态保护技术,提高林业生产的生产,稳步提升林业生态的建设步伐。首先,可以聘请相关的林业技术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国有林场的科学有效规划,及时查找林业生产及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改善林业生产工作,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实现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相关单位可以直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林业生产的防火检测系统,林业培育的监测系统,林业生态的监测系统等。在保证国有林场全面、细致发展的过程中,保证林业生产的生产质量,保证树种的生产,进而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

3 总结

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更决定着社会主现代化现设的进程,因此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实现林业生产和林业生态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清两者之前的关系,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林业生态,保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国,韩丽晶.刍议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4).

[2]李兴华.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刍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5,6(13).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5

2现代林业造林的方法

2.1分殖造林法

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林地栽种,实施过程如下:在造林区域内均匀挖出40~60m2的地穴,确保穴底平坦;栽种时要保证幼苗端正,使苗梢水平伸展;合理安排幼苗的栽种深浅度,强化幼苗根系的吸水能力。使用该造林方法,林木的幼苗往往具备较高的成活率,并且不需要对林业有过高要求,但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因而不利于造林效益的提升。

2.2植苗造林法

所谓植苗造林法,就是在局部整地完成之后,进行挖穴,然后将树苗移栽入穴中。使用该造林法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所挖的穴坑需要足够完全容纳苗木的主根系,才能够保证移栽后的生长品质。在完成苗木的移植后,为了避免周围土壤出现下沉现象,需要在移植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土壤的掩埋深度,通常要求超出苗木根颈上原有泥土印的高度,约2~4cm。正常的况下,如果是移栽至气候潮湿地区,则应当进行浅栽,而如果移栽至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则应当深栽。

2.3播种造林法

该方法是直接将种子播撒于林地自然生长,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林业造林工程。在运用播种造林时,尤其需要注意对于林地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对于种植后期,幼林的管理、抚育工作要求严格,因此,所栽种的树种必须具备很强的发芽力、适应力,此类植被包括核桃、山杏、栎类等。运用该方法是,需要注意严格选择地块,保持土壤的含水量,同时避免由于外界客观因素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3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3.1强化管理工作,降低成本

(1)降低造林的资金投入。通过适当减少营林造林单位面积、单棵植株的资金投入,可以在有效增加成熟树苗实际产量的同时,缩短对于苗木的培育时间,从而降低成本;(2)林地的选取。注意合理选择造林的林地,从而改善小规模林地仅仅能够种植单一树种所存在的局限性。

3.2依据市场培育树木苗种

对于集约丰产林的造林工程,需要重视树种的更新培育,因此首先需要牢牢把握市场中的林木发展动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生长周期较短的小径纤维材林分,从而提高林木质量,进而提高造林营林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林业营林发展需要以满足市场机制要求为首要条件,认真分析市场的实际需求,合理定位其发展的具体方向,找到最佳的林业资源调整方法,详细分析出口、内销林木资源,从而进行科学的规划。

3.3提升林业造林的质量

(1)合理定位林业营林,转变营林的整体思路,从而重新定位营林工作的关键性、重要性与实际影响;(2)贯彻责任制,在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范畴的同时,落实相关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奖罚分明;(3)以现实作为基础,从而制定有效的造林方案,确保造林的整体品质,满足营林生产基本要求。

3.4结合经济规律管理林业生产

3.4.1以不同营林类型确定林木生长指标

营林主要是通过自然划分的方式,以省、地区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对林荒山、采伐地区等进行规划,形成不同营林类型,并依据其各自的类型确定生长指标,按照宜林的程度、产品规格等,进行合理的规划。

3.4.2加强建设林木种苗基地

在选育优良林木良种时,应当充分结合林业生产的长远利益,在扩大种子园基地建设规模的同时,拓展本地树种基地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适当加大母树林的生产比例,提高其抚育管理的力度,选择基本条件符合母树林种植标准的龄林,或者使用基本成熟的林木以替换老龄化母树林,有计划地培养母树林基地建设。

3.4.3实行活苗圃运营机制

为加快苗圃运营发展,森林单位可以实行承包制度,或者私人经营模式,通过践行竞争等经营机制实现活苗圃。企业可以和苗圃生产经营者签订回收合同,确定奖罚制度,依据等级的不同决定苗木价格,使经营者能够在广泛种植的基础上,确保林木整体质量,将种子园作为种苗主要市场,从而降低育苗、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

3.5加强营造林抚育管理

3.5.1幼林的抚育管理

幼林的抚育,实施实现巩固造林、实现营林树种丰产速生的关键,但是幼林抚育过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积极重视。在造林完成后,注意及时检查树苗根系的裸露状况,调整扶正树干出现的歪斜现象,从而达到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的目的。为了避免土壤表层板结,幼树生长病害等问题,要经常除草松土,以利苗木健康生长。

3.5.2成林的抚育管理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树木不断生长发育,树木枝叶之间相互交错,间距减小,因此,为了能够给所有树木提供充足的光照,保证其光照营养面积,为其创造能够良好保持形态,维持正常生长速度的环境条件,需要及时开展修剪、抚育间伐等工作。在修剪枝叶和间伐的同时,需要注意不同树种,其修枝的年龄、生长旺盛期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树龄与季节,重视间伐强度的控制。

4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造林方法和生产管理措施的施行,关系到整个林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还与我国的造林事业总体的前景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营林造林中,必须依据实际的地理环境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及其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发挥自身的价值所在。

作者:付一华 单位:六盘水市水城县木果镇林业站

参考文献:

[1]王平.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3):11-11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营林;造林规划;造林技术

1.我国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

(1)树种培育基地建设不完善。当今全国各地的造林基地大多呈现类型单一、母本更替进行迟缓及经营管理落后等表现。多数营林基地经济效益低,不误滿足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需要加快种苗以产品角色进入市场的进程。

(2)林木数量与质量不协调。苗木成本投入较高但收入并不可观;树种结构比例失调,许多树种未匹配合适生长的基地也大大降低了产率;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优良的天然苗木的培育上也有很多失误导致资源浪费。以上原因都导致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的失衡。

(3)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在林木培育的过程中缺乏商业考量,培育的树种大多无法获得经济效益,造与用的理念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融合,造成林木的培育与市场需要不平衡,林产业的木材供应前景并不客观。

(4)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和造林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根据林业区划的指示下,考虑本地的情况,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对林业将要进行工作安排。要考戯喊地区的土地状况、树种的比例、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棚瞇林的原则准确掌握自经济的规律对适的荒山、荒曲进行调研在制定出最合适的造林设计方案.造林包括两个具体的任务一的选择。二是技术的设计。选择树种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不同的地方上种植最适合的树种。技术设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前期设计可以真正实行在此要列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详细的罗列包括造林的季节、方法、评估的任务量、整地、资金预算等内容。造林设计是最初的设计性、指导性的文件在实施过涯中要直接面对林农该设计要体现设计的科学原理发挥出土地的最大的潜能。市场经济是我领考虑的问题要努力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设计工作要落实有大的指导思想也要有细小的工作任务流程我们要考虑改造的地方适合哪沖树种、成本计算、各项用工的明细认真明确的记录各项目统计表格、工程设计图、施工说明等。造林设计毋庸置疑是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造林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有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集成系统等构成,相互辅助工作,通过高科技的介入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能够保证林业与生态、经济相互作用达到和谐。

3.营林造林技术方法和措施

3.1营林整地

(1)营林地的清理。目前大多数应林地均是在过度开垦的土地上退耕还林,营林地的清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首先清除土地上的杂物,一般选用火烧或化学物品清理,也可以人工操作可行工具,通过推土机、切碎机等进行割除清理。清理后对土地进行频谱或归堆,有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2)营林整地方式。营林整地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即全面整体和局部整地。分别指对于预选营林土地进行全部或局部土壤的翻垦。局部整地还可细分为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特指翻整呈长条状或立方状的土地。

3.2现代营林的人工使用的播种方法

(1)播种前所需的处理方式。播种前为保证种子出苗整齐,或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步骤需调整为先消毒再拌种再浸种最后催芽的工作。春播之时尤其要注意对于深层次休眠的种子要进行催芽,当然针对不同的品种需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也应注意若造林地出现恶劣天气如干旱或低温则不适宜进行浸种催芽。种子的发芽准备十分必要,处理得当可带来巨大的收益。

(2)播种的方法。播种的方法有很多种,下文将简单的介绍几种,如撒播:对州在播种之时要均匀地撒播种子。这种方法一般不用整地、播种后也不需要覆土,种子若是处在裸露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芽的现象。工效高,成本低。粗放型的作业,种子比较易被植物们截留或者是被风吹走,水冲走,还有很大的可能被鸟兽们吃掉,尤其是发芽的幼苗根系比较纤弱,比较难穿透地被层。因而在撒播适用的地理条件为交通不便利,劳力缺乏的地区,可以考虑种中小粒的树种。按照一定比例,或者是行距进行的播种方式可以叫条播,播种的时候可以考虑单行或是双行,也可以是连续的或是间断的。播种之后还需要进行土地镇压。还可以考虑使用机械化的作业,但是机械化的作业会使种子的消耗量较大,该方法是用的条件是迹地的更新,次生林的改造;种植的树木种类可以为灌木的树种或是个别的乔木树种。穴播是广泛使用的方法,按一定的行、穴距离进行播种。能够依照树种种粒的大小,每穴均匀的播人种子。播后进行覆土镇压。这种方法的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用工的量较少。适用的条件广泛,对于种子而言,无太多的要求,种径大、中、小的种子都可。

3.3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1)为了造林业的长期稳固发展,相应造林技术必须有效推进,保证造林的成活率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稳步提高。加强更新造林管理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目前培育过程来看,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过去的旧方法,以加大初植株数来提高验收成果,造林单位面积培育树木超过相关标准,同时并没有提高树木的保存率,既浪费了苗木资源,又加大了造林过程中的一系列工作量。此外,需提高现有天然苗木的利用率,降低人工培育苗木过程中伴随的大量投入。

(2)造林成本中,苗木成本占有重大比例。通过适当降低苗木的投入量来减少单位面积造林成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通过提高单位面积苗木的存活率或缩短培育周期等方式降低单株苗木的培育成本,也会帮助整体降低成本,使生产投入更加趋于合理化。

(3)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在解决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要面临很多问题,不过我们有多年营林生产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营林生产的基本建设工作应一次制定,逐步完善,虽然一时难以全面铺开,但可以先在部分乡镇试验,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

4.总结

首先,结构优化办法。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布置,对林业经济结构重新整合调整。意识第一产业应一市场的需求为发展方向,加快周期短的工业木材原材的速生林的建设;二是第二产业应以促进低层次原材料向高层次原材料的加工步伐的转变为目的,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其次,健全林业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林业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补充和完善。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科]

【参考文献】

[1]文京植.关于对当前营林生产工作中的几点建议[J].生物技术世界,2012(07).

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作用与方法 篇7

1 适时整地的作用

适时整地, 是造林前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适时整地可以改善造林地内部小气候条件, 可以增加土壤疏松程度, 蓄水保墒, 提高肥力, 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危胁, 有利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林木生长。

1.1 改善造林地内部小气候条件

整地可能清除影响通风透光的灌木、杂草等自然植被, 使栽培的幼苗幼树得到良好的生育条件。整地可以改变小地形, 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 改变局部土壤的温度条件。对喜光的树种要消除灌木和杂草, 对耐阴的树种则要保留部分灌木和高草, 创造良好的庇荫环境。在实际操作中, 有利苗木生长的植被不要破坏, 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应予以保留。

1.2 改善土壤性质,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提高土壤肥力

适时整地, 可以增加土壤疏松程度, 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使之进入到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流失, 减少干旱,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整地的季节性, 南方整地大多集中在春冬二季, 受经纬位置影响, 北方主要集中在秋季, 习惯称为秋整地。在干旱的地区, 如果掌握不好时机, 整地季节和方法不当, 可以造成土壤水分大量蒸发而引发干旱, 影响苗木的成活。

营林机械的发展以及许多大型营林机械的使用, 加快了整地的速度和质量。深翻土地, 改善了土壤的水分、温度和通风条件, 促进了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比如, 氨化细菌, 纤维素分解细菌, 有机磷分解细菌等, 在整地以后数量都会明显增加, 可以增加土壤中可以利用的氨磷等养分。

1.3 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危害

在杂草丛生的造林地上, 由于草根的盘根错结, 不仅影响林木根系向土壤深处发展, 而且会发生同幼苗幼树争夺水分和养分的严重问题, 严重危胁幼苗的成活和幼树的成长。通过大面积的整地可以消灭杂草, 提高造林成活率, 同时, 也可以减少幼林抚育的工作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整地还能破坏生存在地下土壤内部的害虫和病菌孢子的正常活动条件, 利用自然界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害虫和病菌孢子, 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为林木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1.4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为营林生产储备发展动力

适时整地, 可防水土流失。山区和丘陵地带可以考虑用梯田的形式加以防固, 种上耐旱树种或适宜生长的果树等经济树种, 把大气降水全部贮藏起来, 在这些区域建立起立体水循环体系, 防止水土流失, 涵养水源, 储备营林生产发展动力。

现在我国北方采用最多的是鱼鳞坑、水平沟、反坡梯田等, 都是以保持水土为中心的整地方法。在设计正确、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5 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林木生长

适时整地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营林生产全过程奠定好坚实基础, 最终目的是提高造林成活率, 为林木生产提供基础的、可靠的技术保障, 意义深远。

2 适时整地的方式方法

由于造林地种类多, 面积大, 分布广, 自然条件复杂, 或者地处偏远, 决定了造林整地任务的艰巨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同时, 由于林木树体高大, 根系深广, 生长周期长, 所以, 对造林整地的质量要求很高。

整地前, 对造林地应进行必要的清理。要把造林地上的藤条、灌木、杂草, 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树头、站杆、火烧木等清理干净。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全面清理、带状清理或块状清理。清理方法可以是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清理, 也可以是机械清理。清理后归堆或平铺, 并用火烧方法清除, 也可以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杂草。整地的方式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类。

2.1 全面整地

在平原地区, 坡度不大的山地, 缓坡地, 以及不易发生风蚀和水蚀的地方, 大面积造林或营造农田防护林时, 都可以采取全面整地的方法。这种方法改善立地条件效果明显。

2.2 局部整地

2.2.1 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改善立地条件的效果好。平原地区可用犁沟、高垄、带状的方法。山地可用水平带、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等办法。

2.2.2 块状整地。

块状整地是块状或穴状翻垦造林地的方法。此法灵活性大, 适用于各种造林地条件。整地省工, 但改善立地条件的效果相对较差。平原地区常采用穴状、块状整地和高台整地的方法, 山地多采用穴状、块状和鱼鳞坑的方法。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 造林整地的方法一般以穴状整地更适合。穴状整地可以为林木的生长创造条件, 能够满足林木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等条件, 提高造林成活率。

通过整地清除了地面自然植被,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表日照温度, 从而提高土温, 可以争取时间, 提前造林。通过整地翻土、松土, 捡出根藤、枝丫、石块, 集中地表土壤, 增加土壤肥力。通过整地改变土壤水分状况, 及时清理自然植被, 使更多的降水渗入土壤, 疏松土壤, 增加保水能力, 减少地表蒸发, 使土壤对幼树有足够的水分供给。通过整地调节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的状况, 有利微生物的活动, 使更多的土壤养分可以利用, 供幼树吸收。通过整地, 可以使肥沃土壤集中到根系周围, 以利幼树生长。

综上所述, 造林前整不整地, 什么时候整地, 整地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造林的质量。立地条件越差, 越要适时整地, 越要整好地。只有把好适时整地的质量关, 才能奠定营林生产的坚实基础, 才能充分使良种壮苗的增产效益变成现实, 施展出林木速生丰产和改变生态环境的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8

1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营林生产与一般农作物的种植不同, 其生长周期相对来讲要长, 在经营模式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森林分布范围较广, 并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在有些边远地区, 进行生产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现阶段的营林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营林工作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缺少与外界的沟通, 经营理念保守, 思路狭窄, 不了解市场的发展形势, 所以树种的选择方面比较单一,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无法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方式上, 还沿用传统的方法, 缺少现代技术的应用, 导致营林建设水平不高。

1.2 在更新造林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完善, 没有进行实地调查, 对立地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市场的发展形势不清楚, 没有进行市场分析, 所以投入购买的苗木要多于实际用量, 造成资金的浪费。没有优化树种结构, 导致苗木不适应环境, 直接导致成活率低, 影响到整体营林生产的质量。

1.3 缺乏完善的营林管理体系, 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所以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没有做好病虫害的防御工作, 导致树木自身免疫力低下。人工林的生产能力低下, 并且树种比较单一, 有些地区主要种植针叶林, 导致自肥能力较差, 无法形成自我更新循环, 在用地与养地方面出现失衡状态, 直接影响到营林效率, 营林质量不高。

1.4 因为有些林业单位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 导致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工人的薪酬福利较低, 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营林技术方面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不了解市场上的最新形势, 所以在营林技术与管理方面比较落后。在后期养护方面不够完善, 没有专人对树木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对于树木的生产状况进行监测, 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 营林生产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加强营林工作的管理力度, 适当的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根据市场的发展形势选择适宜的苗木种类, 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营林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发展形势,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提高营林效率和质量, 放开思路, 在经营理念上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建设成熟的种苗基地, 加强种苗的培育和管理, 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控制。只有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 跟住时代的脚步, 才能够提高营林质量, 为我国的林业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2.2 使造林管理更新工作得到加强, 来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我国的森林工业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尤其是在更新造林方面, 使造林的成活率和树木的保存量两方面都逐年上升。但是, 在植树造林时栽种树苗的数量仍然和十年以前的数量一样, 用来保持成活率和保存量的做法, 造成了造林的单位面积内保存下来的树木太多, 这样即造成了树苗树木的浪费, 又加大了植树造林及后期看护的工作量, 这就要求保证存活量的同时减少树苗的种植量。此外, 在林冠下的植树造林工作要选择合适的地点, 栽种合适的数量, 充分考虑已经存在的天然树木, 降低树苗的栽种量。对择伐林的采伐, 要采用树木的天然更新, 始终保持森林的地面覆盖率, 避免造成回头作业时的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

降低苗木的成本是降低植树造林成本的关键:一是合理降低植树造林时苗木的使用量, 来降低单位面积内植树造林的苗木成本。二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可以成活的苗木的数量, 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降低苗木的单株成本。

用于植树造林的苗木不应该局限在苗圃里培育的人工苗木, 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天然苗木, 天然苗木经过大自然的筛选, 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 其具有良好的遗传性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应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 这样符合苗木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也降低了植树造林的成本。在合适的地点种上适合的树, 一个植树造林班组不应只种一种树, 要多树种同时种植。

2.3 根据市场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苗木进行种植。在更新植树造林的树种选择和培育树, 尤其是那些集约经营丰产林的林区, 要依据市场的需求, 选择合适的树种, 积极培育能生产出具有高价值木材的树种, 进行成片种植, 形成有价值的林分, 或培育种植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成才快的小径纤维材林分。要做到植树造林时就对木材的销售方向进行设计, 对树木成才后的用途进行划分, 来成片种植根据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 对将要种植成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进行重新认识。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已经是林产工业发展的方向, 根据加工出的成品不同, 对原材料的要求也不相同。根据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 林产工业要求要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的人工林, 依照小径材丰产林的培育原则, 这就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

2.4 加强对集约型经营模式的管理。目前, 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很多, 但对植树造林苗木只是采用施肥或剪枝的集约经营措施, 这样的林木生长很难达到丰产林的标准。想得到林木生长的最大值, 需要根据林木生长情况, 适时的进行施肥、打药以及抚育管护, 加大投资力度, 直到收获林木为止。

结束语

营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 是做好林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在营林工作中, 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形势, 科学的选择具有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树种, 并且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 选择适宜的树种。在种植管理期间, 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技术, 实现科学管理, 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提高营林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波, 郭景瑞.对抓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林业勘查设计, 2007, 9, 15.

[2]刘继元, 关学敏, 张志坤, 程春光.森工林区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6, 15.

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篇9

1 营林生产的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有繁琐的工作内容, 营林生产人员需要根据林区规划的范围,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规划。其分为两部分, 一是造林设计, 二是造林规划。

1.1 造林设计

造林设计有助于帮助林农实现营林生产。其设计内容会综合多种因素,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充分挖掘土壤的潜力。

造林规划设计前期, 会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给出设计方案, 然后根据方案提出大纲和工作步骤, 并全面落实, 要求明确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分工, 计算花费的成本, 合理选择树种, 并详细记录各项数据, 保持数据的准确性, 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1.2 造林规划

造林规划的工作内容是, 根据工作的整体安排, 给出科学的规划, 如布局、进度等。这些工作中, 选择优良的树种, 运用技术设计是工作中的重点。

因为造林规划是由数个工作内容组成的一个整体, 设计工作经常用计算机操作, 建立初步的模型。因此,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方便性, 使用计算机软件设计, 是为了让客户了解规划的整体内容, 所以计算机设计要简单化, 方便客户使用;二是共享性, 造林规划设计包含数个部门,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 需要及时沟通, 为了便于各部门的交流, 要求信息具有共享特点, 实时传递, 便于管理;三是秘密性, 每个部门进入系统后, 需要得到授权, 浏览属于自己工作内容的信息, 保证信息的安全;四是拓展性, 系统设计要保有一定的拓展性, 开发出拓展功能, 便于技术人员定期维护与补充[1]。

2 营林生产的造林技术

2.1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指, 利用原有种植树木的枝杈, 培育树苗。因为树木的根部与枝干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在合适的环境中可以成活, 有较高的成活率。并且, 分殖造林和其他技术相比, 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不会受到地区的限制, 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同时又保留了原有树木的优良特性, 可以大范围种植。

2.2 播种造林

这一技术可以在种植区域较大的地区使用, 直接把树种种植到土壤中并进行管理, 让其自然生长。播种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 操作简单, 只需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种植。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会受到生长区域土壤的影响, 需要人们实时管理, 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

2.3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技术虽然不限制种植的土壤, 但对树苗有较高的要求。其是通过人工培育树苗, 再完成造林工作。通过人工前期的培育, 可以保证树木根部的完整, 让其有较强的生长能力, 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 出现缺水、失水。当前这种方法已成为营林生产常用的方法。

2.4 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预防

防治病虫害是营林生产重要的一环, 及时防治病虫害, 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让其顺利生长。首先, 林农选择树种时, 除了保证树木的美观外, 也要确保其可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其次, 要加大管理力度, 及时修剪树枝, 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防治。

除了病虫害外, 如果出现自然灾害, 也会影响林木的顺利生长, 如干旱、暴雨等, 需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增加浇水量或及时排水, 提高树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 结语

目前, 我国营林生产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但林业部门依然要不断完善造林规划设计, 善于运用造林技术, 做好林木的管理, 及时养护, 加大管理力度, 让树苗大面积成活, 保持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量森林资源被消耗, 呈现出逐年减少的特点。因此, 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已成为林业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而增加覆盖面积, 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合理规划, 并运用造林技术, 让树苗大面积成活, 保持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规划设计,造林技术

参考文献

关于营林生产现状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营林生产,现状,思考

1 现造林工程的模式

造林工程基本模式为林局下达造林任务, 明确造林地类要求, 确定造林树种、规格、密度和投资, 由林场组织实施, 完成后林局在林场自验的基础上, 林局 (或者省厅) 组织验收。

2 现有模式的优缺点

现有模式的优点为林局便于管理, 在相同树种、苗木规格和接近的立地条件下, 投资相同, 便于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和监督。缺点为树种单一, 不能为后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3 对造林工程的几点设想

3.1 关于造林地类及造林方式的选择

在当前国有林场宜林荒山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灌木林改造和疏林地加密工程。

3.2 造林树种选择和培育目的改变

在现有基础上首先造林应与林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 造林的培育目的能否定位为培育林分和提供苗木, 这样造林目的定位为提供苗木, 造林树种选择上就由林场根据自已的培育目标确定。适当增加阔叶树和灌木的培育, 在定向培育的基础上由林场自已确定合适的造林密度。

3.3 改变造林后续管理模式

改变以前造林后缺乏管理的模式, 在定向培育的基础上实现造林地苗圃化管理。

4 林业工程注意事项

4.1 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主要包括:资源收集圃 (引种区) 、种子园、对比试验林、采穗圃、示范林、良种繁育圃、母树林等。资源收集圃是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 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保存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家系和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资源, 为林木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同时收集圃可兼做引种试验区, 有的还可兼作采穗圃。

良种繁育圃是林木良种繁殖和培育的场所。它与一般生产性苗圃的主要区别是繁殖良种基地确定树种中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和无性系, 为林业生产提供良种壮苗。示范林是对选育或引种成功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集中种植展示林地, 主要起示范推广作用。母树林是以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 通过留优去劣疏伐, 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 用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林分。母树林适用于无性繁殖困难, 以有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尤其适用于针叶树种。建立母树林的技术简单, 成本低、投产早、见效快, 它是当前提供造林种子的主要来源。不同树种良种繁育途径不同, 一般以有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如针叶树用材林树种) , 以建立种子园、母树林为主;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如大部分阔叶用材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 以建立采穗圃为主。

4.2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苗圃管理和选择造林树种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 种苗必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苗圃管理要追求高效化, 提高管理技能,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降低管理成本, 降低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育苗生产要紧紧围绕本地林业生产的市场需求, 根据苗木需求市场确定培育的品种, 搞定向育苗。加强人工林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 造用紧密结合, 以满足林业生产所需。种苗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等几个指标来确定苗木等级, 在苗木综合控制条件达到要求后, 以根系、地径、苗高为主要判定指标, 并遵循以下原则:根系、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 以根系级别为准。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 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合格的苗木可出圃造林, 不合格苗 (废苗) 不允许出圃造林。加大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的认识。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 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择合适的树种, 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 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 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改变造林中数量与质量的失衡, 改变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的现状。

4.3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

丰产林的培育要加大造林密度, 变林分抚育为苗木移植, 原先的林分抚育, 砍伐劣质木不仅浪费苗木及林地养份, 并且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 在加大造林密度上集约经营丰产林, 在不同时期移植影响生长的苗木, 在增加林场收入的基础上调整了林分结构。

4.4 适地适树,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和天然林造林

对营林生产管理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63-2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今天,实施林业企业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营林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营林生产是森林形成的基础性工作,而生产过程需要实施严格有序高效的管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论述。

1 种子的采收与播种

秋季是树木种子成熟的季节,要想提高树苗产量,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1 精选储藏种子

首先,要把采集的种子进行净化,并精心挑选。然后,把精选后的种子放到条件适宜的库房储藏。对购买的优质种子,可以直接入库储藏。

1.2 精心做床细致播种

在播种前,要选择好适合育苗的地块,按照育苗技术规程精心做好苗床。搞好种子消毒,然后进行催芽,选择适宜时间播入苗床。播种后,要用稻草或草帘进行覆盖,以保持温度。

1.3 注重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当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0%时,要逐渐将苗床覆盖物料撤去。待种子全部发芽后,就将稻草全部撤掉。

種子发芽后就进入了苗期,这时的幼苗稚嫩,抵抗力差,早、晚要浇水。7月至8月天气炎热,应在苗床上方安装遮阳网等遮光设施,使幼苗免遭骄阳侵害。7月以后,要根据幼苗的长势进行间苗、补苗,促进苗木生长整齐,并根据苗床湿度和天气情况浇水。10月以后,苗木的生长慢慢停止,开始了越冬生活。此时,既不可浇水,也不要施氮肥,只能根据苗木长势施用磷肥,以补充苗木根系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寒冬来临,管理好还苗床至关重要。此时,苗床必须保持一定的湿,使苗木健康生长。因为天气寒冷,要在苗圃有间隔地设置加热散温装置。例如,可在一定的距离点燃稻草,让烟雾弥漫苗圃,以阻止热量流失,以达到保护苗木越冬的目标。

2 造林和抚育

造林和抚育是营林生产中的关键性措施,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保存率的高低和林木的速生丰产。因此,必须抓好造林和抚育环节,以提高营林生产的效率。

2.1 高质量清理林地

搞好林地清理关系到造林质量,因此,要彻底清除拟造林地块上的杂草灌木,如条件允许,要进行深耕,深度为50cm,这样的立地条件利用幼树生长。

2.2 备好树穴

造林前,要挖好植树坑。行距、植树坑的深度都要符合技术标准,为幼树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2.3优质造林

3月中下旬,要完成起苗工作。起苗时,要做到苗木完整,尤其要保护好根系。然后,将起出的苗木进行选等分级。要优先选用抵抗力强、生长状况好的优质苗木。苗木要及时送到造林地块,避免多次搬运。植树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宽松和舒适。对根须稀少的裸根苗木,应进行“打浆”处理,并浇足水,培好土,踩严踏实。

2.4 悉心抚育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也就是说,造林后的抚育特别重要,应坚持不懈地做好。分步实施抚育作业。要在5月上中旬,对幼树进行松土、除草,将土培成馒头型,清除林地中的杂草灌木,使苗木充分享受光照和水分,健康生长。7月上旬、9月中旬再分别进行1次抚育作业。这样的抚育工作要坚持3年,次年进行2次,在6月、9月各进行1次;第3年搞1次,在7月上旬实施。在搞好抚育的同时,清除杂草工作要做到常态化,一直坚持到林分郁闭。

2.5 严格管护

造林工作完成后,要制定严格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管护制度,安排得力护林人员,严格对幼林地进行封山禁牧,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践踏啃食幼树。有资料介绍,牛、羊等牲畜进入造林地块,会直接啃食幼树,使造林成活率大打折扣。

2.6 有效防寒

新造的幼林“体质虚弱”,抗逆性差,在冬季到来之前,要做好防寒工作,尽最大努力保护幼树,避免冻害发生,确保造林成果。

2.7 防范火灾

秋冬季节风大物燥,林地中的干枯杂草一遇明火就可燃烧。所以在入秋后,要及时组织人员清除林地中的枯草和杂灌木。在冬季,要建立专业防火队伍,不定期组织开展巡查。同时,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设置瞭望塔,安排专人全天候瞭望,发现火情及时上报,及时组织扑救。

3 中幼林管护

3.1 修剪幼树

幼树生长到一定时期,要对长势不良、自然整枝差的树木要进行人工修枝,剪除接近地面的多年生轮生枝。及时除掉不良枝杈,不仅可以促进树木健康生长,还能增加树木的枝下高度,防止明火直接上树燃烧。

3.2 幼林间伐

据笔者多年观察,林分的郁闭度达到或超过0.9时,就应该实施幼林间伐。此时,幼林密度大、不通风、不透光,妨碍幼树健康生长,极易造成幼树之间相互竞争。基于这一点,要及时实施间伐,为需要保留的幼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间伐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砍劣留优。

3.3 除杂防火

冬季到来前,要组织人力清除林地中的灌木,清理过密过深的杂草,为防范火灾打好基础。同时,组建素质过硬的护林防火队伍,实行24小时巡查监控,防止林火发生。

4 成熟林管理

4.1 及时间伐

成熟林即可以采伐利用的林分,这样的林分已具有经济价值,在适当时候间伐有利于林木继续生长,伐下的树木还可创造价值。作业时,应本着“砍密留疏、伐小留大、除弯留直”的原则实施间伐,以保证优质林木健康生长。

4.2 防范盗伐

成熟林经济效益可观,一部分不法分子便把目光瞄准了它。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森林资源,要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加大成熟林管护力度,防止盗伐成熟林事件的发生,保护好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

4.3 迹地更新

林分成熟,就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皆伐。伐后,要及时组织人力进行标准化整地作业,为后续造林创造先决条件。

北方集体营林生产的管理研究 篇12

1北方集体营林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1.1生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

大量的调研数据显示,北方的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平均水平较低,甚至一些地区的营林生产管理人员都是只拥有实践经验的农民,而缺少具有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这种情况在北方营林生产管理中较为普遍,因此使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难度。

1.2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营林生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一方面表现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后,另一方面表现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严重漏洞。二者限制了整个营林的发展,对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威胁,这是北方现存营林生产管理制度的现状,说明落后的生产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化情况下的激烈竞争,严重的漏洞也导致生产管理中的工作人员没有完备的规章制度约束,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出现渎职等情况。违规操作会对森林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既影响树木成活率,也影响森林整体的生存环境。

2北方集体营林生产管理的优化措施

2.1优化更新造林

首先要调整造林的规划,地形不同、温度不同的林地应有不同的造林规划,这样利于造林的科学合理,将造林质量最大化。其次是注重细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根据林地的具体情况而设计,从播种就要开始细化每一个步骤。最后将细化出的步骤落实到个人头上,实现责任制,并聘用专业人才,完善生产管理中专业人才的缺失。通过实践经验与科学知识的整合,再加上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优化造林的质量。

2.2加强营林经营管理质量

造林质量的提升只是经营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好的经营制度会使生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为再次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提供更好的保障。在经营管理中准备工作的好坏又是关系到整体经营的关键。一方面要做好实际统计工作,对于林木的成活率、存活率以及生产情况要做一个准确估计,这对造林面积的估计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是对经营指标作出设计,良好的经营管理在于对实际情况的估计与对未来成果的预估。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经营指标,当达到和超过经营指标时,可以根据个人贡献进行奖励,完善用人管理制度;当未达到经营指标时,可以及时查找并发现原因,调整经营管理体制和方向。

针对外部环境的不同,将林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封户型、抚育型等。在确定不同的划分类型后,同样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策略。要按照森林实际情况来进行经营管理,加强公益林的优化与建设,保持林地的生态平衡,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发挥差异化经营模式的优势。在进行差异化分区的条件下,按照一定原则统筹规划,实现综合经营,将各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营管理质量。

2.3优化森林抚育质量管理

针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必须要得到林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要严格规定选地,上报不符合种植林地的地段需立即审查并退回,并规定该地段不能再予以上报,林业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应充分给予支持与保障,防止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出现,破坏生态环境。在利用林地资源方面,要立体开发与抚育并行,充分发挥营林资源的最大功能。限伐区域需要进行森林抚育质量的时时监测,砍伐区域需要进行造林更新。采取多样的模式与方法来优化森林抚育工作的质量,根据实际用地和经营要求来完善森林抚育工作的管理制度,在开发资源的情况下保护生态环境。

北方的营林建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注重森林面积的大小,而不注重森林的质量,这造成了许多林地建成后无法起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作用,甚至阻碍当地的发展。因此需重视营林的经营与管理,给人类与自然创造更多的福利,为后代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在我国北方,传统上森林的生产经营管理都实行行政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给集体营林生产带来了便利,但是现实中造林和抚育方面还是按照实际面积来划拨相应资金,产生许多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北方集体营林生产效率与实际质量,通过对集体营林生产管理的研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及建设性意见。

上一篇:学生成绩管理下一篇: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