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

2024-09-08

发展生产力(精选12篇)

发展生产力 篇1

摘要:生产力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三要素,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人的思维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来体现, 不能促进人的发展的生产力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生产力;人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密不可分, 二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人类社会生产领域。

关键词: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一、生产力的发展

1. 生产力

生产力, 也即人类的实践能力, 是人们在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是人与动物质的区别的一种能力, 生产力体现人的活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能体现人的发展程度。

对于生产力的研究, 目前在学术界有两种较为主流的观点, 一种是“要素论”, 就是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要素组成。一种是“关系论”, 就是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对于生产力的概念定义, 在学术界也有各门各派的观点, 而我比较认同的是, “生产力, 就是生产和创造财富, 并使人得到发展的一种能力。在生产力这一规定当中, 人是主体, 是主要的、决定的因素, 是主导方面。”也就是能促进人的发展的生产力就是真正意义的生产力, 反之则不然。

2. 人与生产力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

现在学术界对于生产力要素论的观点不一, 生产力要素除了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三要素以外还包括智慧生产力或者精神生产力、知识形式的生产力等要素, 而本文写的生产力要素主要还是主要立足于“三要素”的基础上来论述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1) 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 最关键的因素

劳动者, 可以理解为“人”, 人具有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具有利用自然的同时, 还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人或者劳动者,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起着能动性的作用, 对这一过程简单描述就是, “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 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对象性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劳动工具是由人创造发明和应用的,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的对象性活动。所以, 劳动者的劳动水平决定着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发展水平, 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 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关系

劳动者对劳动工具的运用, 这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区别。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 人就具有了与动物的本质不同, 就是会运用工具, 进行劳动。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 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标志性的“劳动工具”, 如原始社会的石器, 奴隶社会的铜器, 封建社会的铁器, 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 发展到今天的电子信息, 高科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劳动工具的先进与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体现。

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 反过来又能促进人的发展, 先进劳动工具的应用, 将会促进人的进步。一旦先进的劳动工具应用于生产领域, 在生产领域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比例必然会出现变化, 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促进人的发展。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前社会形态为例,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于物质生产领域, 加大了劳动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水平。当今社会所开发的智能化计算机, 一旦普及应用于生产领域, 将会替代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和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让劳动者更多的从事创造性的劳动, 促进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展。

(3) 劳动者, 运用劳动工具, 作用于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包括“自为劳动对象”和“自在劳动对象”。自为劳动对象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 通过劳动可以力所能及的对象性活动, 这是劳动者对象活动的主要内容。自在劳动对象,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自在自然, 是还没有人的实践痕迹的自在之物, 要想对其进行劳动对象性活动, 需要劳动能力的不断进步。劳动者作用于自为劳动对象, 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劳动水平力所能及的劳动。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劳动, 从总体上来讲, 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活动, 这对劳动对象本身, 也是一个改进的作用。比如通过对土地的对象性劳动和应用劳动成果对土地本身的改良。对劳动产品生产的同时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等等。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是相互依存, 互为促进的关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 必然要求进行不断改进劳动方式, 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这就必然要求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改进。而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改造, 将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形态出现, 这又必然要求劳动者不断地自我能力提升, 以适应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要求。这是相互促进的, 相辅相成的过程。

二、人的发展

人或者人类社会, 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并且会一直向前发展, 直到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人的发展, 学术界也有很多种看法, 我比较认同的,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人的劳动能力的增强和劳动素质的提高

人, 人类社会出现以后, 就意味着具有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 能够改造自然, 并且还能创造出不同的物质形态。作为自身的器官的延伸, 弥补自身劳动的不足, 如原始社会的石器的运用, 会应用武器, 与野兽搏斗, 会使用钻木取火取暖, 煮熟食, 解决自身需要。到往后的社会形态更替中, 出现的人的不断对劳动方式的创新和本身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就意味着, 人一直在不断进步, 尤其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 不断地增强着自身的劳动能力和发展着自身的劳动素质。

2. 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自然界自从有了人, 也就出现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由原始的社会形态, 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体现了人的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的人有了区别于动物的人类主体意识;进入人类文明的奴隶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封建社会;解除人身依附关系的资本主义社会;到今天的人不断实现自由和解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的同时更是人的不断发展的体现。

3. 人类思维的不断开拓和创新

自然物对外界的反应在生物学的角度叫做“应激性”, 但人具有更为高级的反应方式, 那就是在反应动作做出之前, 能经过一番思考, 能“三思而后行”, 也就是说, 人具有与动物区别的“思维意识”, 并且人的这种思维意识, 源于物质世界, 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的同时, 人类思维自身还能不断开拓和创新,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这种开拓创新, 取决于人的思维的创新。所以人的发展, 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应该是人的思维的不断进步。人的思维不进步, 人的行为只能是原地踏步式的行为, 如同生产流水线的每一道程序一样, 固化运行。只有人的思维进步了, 人才能谈得上发展, 如, 在人身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中, 人的思维主要前提是“主仆思维”;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关系发生变化, 从自然经济中解脱出来的农民, 走进商品经济社会, 这时的人, 就具有了“较为独立的人身自由思维”;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 人的自身得到不断的解放, 劳动者在择业、就业、生活各方面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 现在的人, 具有了“更为独立的人身自由”思维;到今后的共产主义社会, 那就是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全人类, 那时的人类就是“自由全面发展”的思维模式了。人的思维从“主仆思维”———“较为独立的人身自由思维”———“更为独立的人身自由思维”———“自由全面发展的思维”, 这本身就是人类在不断发展的体现, 并且是很关键的体现。

三、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是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发展, 劳动者的发展、劳动工具的进步、劳动对象的不断优化。而其中的人的发展大致等同于人的发展, 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

1.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形态中是一个总体的表现形态, 更多的是体现于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水平, 也就是我们“能见度”范围内的劳动工具的应用程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历三代、六级生产力。三代、六级生产力是:手工生产力 (三级) 、机器生产力 (两级) 、信息生产力 (一级) 。“‘一代’是指手工生产力时代, 其中包括三个发展级别, 如石器、铜器、铁器等三级时代;‘二代’是指机器生产力时代, 以能源利用为标志的划分为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三代’是指信息生产力时代, 基本特征是电脑化的智能机器的应用”。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无疑体现着人的发展, “机器工业”时代比“手工生产”时代人的发展能力要进步, “智能机器”时代比一般“机器生产”时代的人的发展能力要进步。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体现着各个时代的劳动者或人的发展水平, 并且在各个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均体现了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生产力发展与否, 归根到底要看是不是促进了人的发展。

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也是劳动者本身能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这劳动者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的生产力才是发展了的生产力, 促进不了人的发展的生产力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 更谈不上是不是发展的生产力。如我们所说的原子能, 在它刚发明那会, 应用于军事, 造成人类的大伤亡, 就不是生产力, 更谈不上生产力的发展;而当应用于航天工程, 造福人类的时候, 就算是生产力了, 并且是发展了的生产力的体现。

2. 人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史一个相辅相成, 协调并进的个过程。生产方式是由人来改造、发明和应用。没有人, 生产力就无从谈起, 有了人, 才有生产力;有了人的发展, 才有生产力的发展。

人在利用现有的生产力来利用改造自然, 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 通过自身能动性的发挥, 反过来利用创造出来的具体物质形态来改进生产力的现存状态, 不断地应用和造福人类生产和生活,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对于劳动对象的开发和利用, 为物质生产部门提供原材料, 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而再把这些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能对劳动对象本身会有改进作用的具体物质形态, 反过来应用回于劳动对象, 这能改进劳动对象的状态;经过改进的劳动对象就会被作用出相比改进之前较为质量高的具体物质形态, 再应用于物质生产部门, 生产出满足人的更高质量要求的物质产品, 促进人的发展, 进而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土地的改进。

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于对劳动者的发展的促进, 体现于人的发展;而劳动者的发展、人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统一于人类社会生产领域的历史进程中。

参考文献

[1]许崇正.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J].人民出版社, 2010 (7) 第一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人民出版社, 2000 (5) 第3版.

[3]常修泽.人本体制论[J].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2) 第一版.

[4]赵甲明, 吴倬, 刘敬东, 王峰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7) 第一版.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M].人民出版社, 2011 (5) 第一版.

[6]赖亦明, 汪荣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J].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9 (8) 第一版.

发展生产力 篇2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24 作者:陈敏尔

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这里指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制度等展示出来的软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是浙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可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半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改革试点,突出改革重点,形成改革亮点,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着力于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就要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意识,与时俱进地确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在重视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更加重视把文化精品推向大众,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确立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注重城乡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区域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统筹,注重文化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统筹,注重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统筹,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以文化促和谐的理念,致力于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用先进文化启迪和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夯实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着力于文化发展思路的创新。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用改革的思路落实《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显著进展。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就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就是要积极扶持发展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印刷发行业、体育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高新媒体业、文化经纪业、现代广告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就是要培育一批以影视产业实验区、文化旅游名胜区、工艺美术制造区、印刷包装产业区、文体用品制造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壮大一批以大型文化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着力于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要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既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引导精神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新体制。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各自职能,“进足退够”,切实解决缺位和越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协调机制,提出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考核分配的具体办法,把坚持正确导向与保值增值统一起来。

着力于文化发展环境的创新。要注重抓好规划,结合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的实际,抓住重点项目,针对薄弱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文化发展规划。注重完善政策保障,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注重文化法制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注重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联、文联、作协等群众团体,记协、报协、广电、演艺、印刷等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近年来,浙江在全国较早地实行了公共博物馆免费参观,大力推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基本途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努力形成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十六大以来,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明显增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文化历史上欠账较多的矛盾。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改进投入方式,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浙江特色和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扶持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的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路子,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一包到底的习惯做法,运用政策引导、表彰奖励、优化服务等手段,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

充分体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基层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能否维护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问题,实质上是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当前,要特别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扶持乡镇文化站、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和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推动企事业单位内设文化设施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共享。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的内容建设,积极组织娱乐类文化产品、信息类文化产品、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为群众提供大量能享受娱乐、接受教育、感受文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要注重重点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把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作为文化服务的重点,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充分激发公益文化事业的内在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基本特征应该是开放和共享,而不是计划和分配。这就要求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文化事业也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要转换机制,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根据群众的需求来改进服务,通过内容、形式、手段、载体的创新来改进服务,通过文化设施的共享共用来改进服务。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各类公益性文化资源,降低文化公共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国有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竞争能力

文化竞争力是占领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发挥文化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竞争力既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人才的竞争力,也包括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应该看到,浙江是物质资源小省,又是文化资源大省。增强浙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就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促进浙江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化为文化产业大省。

面向市场,重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培育一大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有文化单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事转企”的改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新闻媒体中的经营部分,一般性文化产品的制作销售单位,一般性的艺术表演团体等实行分类分步转企改制,使其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从事业转为企业。要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吸纳多元社会资本,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继续推进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发展。

面向社会,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十分发达,民间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很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努力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要积极鼓励现有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扶持现有文化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较大潜力的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培育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要积极利用浙江经济发展结构特色,发展各类“专、精、特、新”民营文化企业,促进集约发展,形成一批专业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要积极优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促进民营文化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向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整合产业要素,以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水平,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高新技术在报刊、出版、印刷、影视等传统产业的运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从浙江实际出发,进一步扶持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连锁企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拓展;进一步加快动画、游戏等新兴产业开发,加快杭州滨江、中国美院动漫产业两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集动画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动画产业强省;进一步推进数字电视发展,加快数字电视多种功能的开发、推广和利用。通过努力,使高新文化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把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先进制造基地。

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 篇3

一、提高对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水平

文化生产力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说明我们党对文化生产力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战略性要求更加明晰,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发展文化生产力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因。文化生产力属于精神生产力的范畴,不仅表现为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而且作为一种能动的、渗透性的要素,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各个方面,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能力的一种体现。发展文化生产力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在较高的物质生产水平基础上,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往以物质生产为主要方式的经济高速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巨额成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面对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这对现实矛盾,以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新动力、新起点,开发与整合文化新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科学机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决定着他们在文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水平。在当下文明发展阶段,文化创造力表现为一个民族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与外来文化相互作用,依托人类共同的文化积累和技术发展的平台,实现创新与变革的能力。文化创造力是一种内生力量,源于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和价值追求,但这种内生力量并不总是自发地加以实现,恰恰相反,人类的天然惰性常常使这一内生力量处于消解和无序状态。通过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可以促使人们的文化自觉,激发其文化创造力,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适于其发展的文化生产关系。能够使人们对文化的外部感知和价值追求发生变化,形成促进主体文化自主、自觉的科学机理,从人们最为关心的个体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激发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科技及其物质设施所形成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政治、法律和内涵于其中的价值观念所形成的软实力,只有两种实力相兼备、相结合、相匹配,才能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占据优势。文化软实力相对于以物质基础为支撑的硬实力而言,不仅表现为观念、思想、制度等精神层面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且渗透到硬实力的各个方面,共同作用于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需要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作为载体和中介,只有通过发展文化生产力,将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给社会,使之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文化元素得以传递和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国内外受众所接受,才能使文化对内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把握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原则

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在于其价值选择和传播影响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出现偏差,造成的后果是无可挽回的。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原则旨在反映文化实践活动中的根本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过程中,明确方向,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任何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贯穿其始终的价值体系支撑,价值观是文化生产力的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丰富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不迷失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为人类构建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因此,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坐标,确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容取向、价值导向、拓展方向,既要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过程中,引导社会的价值认同;又要在为世界文化提供宝贵财富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价值协商。

用现代高新科技传播手段推动文化生产力的资源创新。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资源具有可再生性,这种可再生性不仅仅是文化要素的简单重复使用,而是将文化要素与其他技术要素、传播载体等相结合,实现文化资源创新,进而推动文化生产力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现代高新科技及其传播手段为文化生产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更加丰富的表达、更加广泛的传播,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能够在更多的方面为人们所接受,比如动漫、网络游戏、信息订制服务、虚拟情境体验等等,文化生产的市场空间也更为广阔。借助于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推动文化生产力的资源创新,不仅直接作用于单一形态的文化产品,使之丰富多样;而且可以将文化元素和文化体验加载到其他产品中去,进一步提升社会产品整体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

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拓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空间。人们对于文化的接受有时是自觉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是不自觉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就对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加强贴近性和针对性,使人们享受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渗透性和趣味性,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接受和价值理解。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拓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就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精神关怀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使之享受到文化满足和精神愉悦。文化空间无处不在,文化传播无时不在。从国外文化输出的模式上看,既有影视、教育、体育等文化产品的直接推出,又有借助于资本、生产、科技和生活产品的渗透,它们共同的特点都在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发展文化生产力一定要围绕消费和服务对象展开,让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复活”起来,使之具有新的生态、新的市场、新的空间。

三、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步伐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改革开放30年所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取得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成就,使我们站在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新的社会发展平台之上;而且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

端重要性,加之又具有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规律探索和成功经验,这就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步伐。

一是要建立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是确保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处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状态,与GDP增长和节能减排等硬指标相比,文化发展任务是软性的,没有相应完备和具有刚性约束的指标体系加以衡量和评价,导致一些地方主要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文化投入和创新发展的步伐较慢。建立相应的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是加快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要完善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与激励机制。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是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因子。我国个私经济、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激励。尽管我们也陆续出台了文化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但相比较而言,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和执行力度明显偏弱,有的政策在地方政府不具有操作性,是“空政策”;有的政策没有配套实施细则,在地方政府得不到落实,是“虚政策”:有的政策不具有约束性,是“软政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完善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调整文化生产关系,形成有效的推动与激励机制,是加快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是要优化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市场与法制环境。市场与法制环境对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特殊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另一方面,文化发展既包括文化事业,又包括文化产业,必须通过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就要求进入市场的文化主体不但要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又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同时。公益文化事业主体及其公共文化产品-在缺乏市场竞争和没有市场回报的条件下,要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与监管机制。因此,优化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市场与法制环境,是加快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是要培育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在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直接决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同时。现代科技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传播平台,使文化生产力的技术因子和工具、对象要素进一步得到延展,对文化生产力发展起到加速作用。因此,培育文化人才与技术支撑,是加快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引擎,必须加大力度培养一大批讲政治、懂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宽口径的文化复合人才,推动文化生产力沿着正确的方向,以更高的速度,向更高水平发展。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发展生产力 篇4

一、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生态要求是统一的

生产力首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自然条件为基础,也即生产力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若牺牲自然环境将最终导致生产力的萎缩。第一,从生产力的诸要素看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生产力的诸要素归结起来无外乎两大类,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首先,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归根到底来自自然界, 现代技术的进步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而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破坏了这一系统也就破坏了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其次, 劳动者作为生物的存在, 需要不断从周围生态环境中摄取养分、能量, 进行物质交换, 这也是技术进步改变不了的。生态环境的优与劣, 直接影响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主体性要素的优与劣。第二,人类牺牲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一味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界开战, 不断地向自然界巧取豪夺、肆意践踏的负作用逐渐地暴露出来了。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在新的技术革命作用下,人们在陶醉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极大提高的同时,也逐渐地发现,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已存在和正在发生着许多可怕的现象:森林继续锐减,土壤沙漠化严重,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温室效应、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地臭氧层的破坏,化工污染,酸雨频繁, 风灾、旱灾、洪涝灾害以及疾病、温疫的接连不断——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殃及子孙后代。今天,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整个人类明显地遭遇到了自然界对人类强烈的“报复”。所有这一切恶果都是人类单方面征服、改造、占有自然造成的。

总之,人与自然互为调适,协调进化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人类又要依附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生存。离开自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正如恩格斯说:“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类伟大的主观能动性应是如何地在人与自然两类客观规律之间求得和谐统一。社会生产力应是让自然界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而又不使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能够运用时代提供的科学技术在自然和社会之间寻求一种理想的边际,这才是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解放。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与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生态要求是内在统一的。凡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活动, 从根本上说也都是对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生态要求的某种满足。而任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都是对人自身的破坏, 也是对其它物质生产要素的破坏, 归根到底都会对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当我们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根本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时, 理所当然地既要重视经济技术指标, 也要重视“生态指标”或其它“绿色指标”, 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态要求是统一的

生产力是不断地趋向社会化而变化发展的。第一,所谓生产力的社会性,也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组成生产力的各要素的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是一家一户的经济,可以和相邻的住户不发生任何经济关系。所谓“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说的就是这种小农经济的特征。但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后,“一家一户”的手工业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开始是在生产领域里出现的专业分工和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进一步就发展为社会领域的分工和协作。这种分工和协作明显地提高了效益,可见生产力的社会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第二,生产力社会性的新表现。过去我们把生产力的社会性理解为规模极大的大生产,也就是每一种生产都分拆成许多过程,每一位劳动者,只做一个局部,生产是在分工基础上复合成的大生产。但是新的观念要看到所谓生产的社会性,还要通过商品交换,把整个社会联结在一起。商品经济越发达,就意味着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社会化的联系就越紧密。这是因为生产力总是由几个生产要素来组成的,而生产力发展有赖于各个生产力要素的优势组合。有的地方劳动力便宜,有些地方资金充足,有的地方劳动工具先进,有的地方原材料物美价廉,有些地方科学技术发达,等等,必须把生产力各个要素的优点都集合在一起就成为第一流的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流的生产力不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所能实现的,这样一种关系只能通过商品交换的买卖关系来建立,通过买卖关系更容易发掘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要素来组成优势生产力。这种优势生产力往往不能在一个地区实现,往往要超越县、市、省,甚至要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力要素的优势组合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从一个地区、一个市、一个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直到世界的范围实现组合。而要实现这种组合不仅需要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而且还要有一系列社会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 其基本内容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 实现各个方面的统筹发展。而这种协调发展在客观上要求主体必须重视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 不断地完善各种制度、体制和政策、法规, 自觉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关系。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那么“全面、协调”发展则更为突出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 特别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正如恩格斯所说, 只有在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中, 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点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态要求也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坚持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调整各种不和谐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关系, 实际上也就满足了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态要求, 在根本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力发展的终极目标要求是统一的

生产力是在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但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生产力的价值取向必须以人的价值为核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第一,从人作为生产的主体视角看,人的素质的提高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活的因素,运用其智力和体力,创造了以生产工具为主体的劳动资料,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最终生产出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这些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又反过来促使劳动者自身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从而创造和生产出更高水平的生产工具,由此又拓展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认识领域,再生产出更加丰富和高能的物质和精神资料。在这个发展进化中,每一个新的劳动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每一个新的认识领域的开拓与发现,都是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扩展与提高。也就是说,劳动者在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生活资料过程中,再生产和发展了自身。这就不难看出,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互为前提,枯荣与共。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初期,还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这种双向循环的规律始终不会改变。第二,从人作为消费的主体视角看,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双向互动的。人既是生产的主体又是消费的主体。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在社会化生产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们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也就是说,只有人的素质提高到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他们才会具有尽可能广泛的需要。“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们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认为,培养高素质的消费者,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条件。因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拓展,也会刺激生产的发展。

总之,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出发,最后形成不断扩大日益丰富的劳动体系和不断扩大日益丰富的需求体系。这两个体系相互推动、相互适应、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和前提。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是实践的产物, 人的发展是通过实践在与周围世界的“双向生成”中实现的。一方面,人在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将人的本质外化为客观世界。在当今时代里, 开发人的主体生产力正日趋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战后日本、原西德的迅速崛起, 真正奥秘就在于此。他们在战火中毁掉的是生产力物的因素, 而作为主体的人的生产力并没有被毁掉。正是借助于人的因素的保存和发扬, 才创造了经济迅速起飞的奇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决不仅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 应该比以往更加强调“人是最伟大的生产力”, 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生产力的开发。另一方面, 周围世界也通过实践内化为人的本质的一部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作为强制的社会规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所追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其核心正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促进生产力发展,而这种客观要求本身并不是单一的, 是由技术要求、自然生态要求和社会世态要求所构成的有机系统, 对这一系统要求的满足, 恰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 而这种和谐统一正是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现实基础。从本质上来讲, 生产力的发展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同样, 人的需要也是无限的和无止境的。然而, 对于每个人来说, 他的需要则是分层次的。所以, 生产力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上的任何成果, 都必定满足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人的需要,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 也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反过来说,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标志。由此可见, 生产力发展的起点和终点 (相对的) 都是为了人, 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动力和核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观, 其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 不仅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人类生存发展的理想状态, 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理想状态。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须保持的状态,深刻的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进一步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 (上) .人民出版社, 1979

我们要始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篇5

点”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和中心任务。正因为我们党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推动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前提是人的思想的解放,人的创造能力的解放,人的主体的地位的自由和解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及后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意义上的拨乱反正,就在于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以根本性的主题。坚决、彻底、鲜明地集中到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要求上来,集中到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意义上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而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因此,作为人们生产实践能力的结果即生产力,就成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仍然具有直接决定意义。

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本的主题,也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同志把问题提到究竟什么才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这样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思想起点、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把解放思想同解放生产力紧紧联在一起而来,在开创性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推进和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一九九二年,我们党提出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奔小康”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新阶段。到一九九七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在于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主题不动摇。

二○○二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这也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直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纲领,党的十六大以后,经过十六届三中全会到二○○七年党的十七大,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统筹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此同时,还针对某些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且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九年基本实践和基本理论的发展,郑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切,都始终围绕着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一主题。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人口的大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能够一以贯之和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实在是一个伟大而又复杂的超大规模系统工程。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涉及众多领域,众多方面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逐步改变。如搞活资本,统筹土地,发展科技,改善生态,扩大就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建设者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能更广大地开源,又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更充分地调动境外国外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等积极因素。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这些诸多的“生产力要素”才能持续地得到解放,并从而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一直走到今天,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解放教育生产力 释放发展新能量 篇6

其实,本届政府组成以来,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简政放权。2013年3月17日,刚刚就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就明确表示,要把国务院各部门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减少1/3以上。他指出:“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在他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20余次是讨论简政放权问题。他为什么如此重视简政放权?其实就是想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正如他在去年7月讲过的一句话:“把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创造力释放出来,这就是改革的最大红利。”

教育是公共事业,当然不同于经济。但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无疑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是否可以说:把中国人办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创造性释放出来,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红利呢?我的结论是肯定的。

我一直很困惑,我们的民族是全世界最勤劳最有智慧的,也是全世界最重视教育的,我们国家的GDP总量达到了全世界第二,教育投入也逐步加大,为什么我们的科技水平却只排在世界第20位?为什么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教育并不满意?

客观来说,教育必须时时刻刻应对并解决现实的各种难题,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但是除了这些客观原因,还有什么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实施的改革创新?中国教育改革究竟应该如何推进?究竟应该如何释放改革的活力?

200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在《期待教育的更大解放》一文中谈到: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奥秘,其实就是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因为解放了农民,我们的餐桌开始丰富起来;因为解放了工人,我们的日用消费品开始丰富起来;因为解放了资本,我们方方面面的发展速度快了起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了教育的“二十字方针”和具体目标。

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更是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目标。如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

纲要颁布已经4年多了,教育改革虽然出台了如高考改革方案、大学章程制定、取消重点学科评审等不少措施,但总的来说依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们远没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度推进,关键是在新常态下给中国教育“松绑”。为此,我有如下设想:

第一,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彻底改变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隶属关系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有自己直属的大学,今后的高校分为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含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类型),也不要有自己直接隶属的中小学。公立大学和中小学分别由各级政府兴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专业机构评价、社会和专业机构监督,成立各级政府直属的教育拨款委员会,对高等教育机构和中小学进行拨款。

中小学原则上分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含混合所有制学校、股份制学校等),前者为政府公共财政拨款,后者为民间资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产品服务的方式支持民办学校,也可以通过托管的方式将公办学校交给民间管理。这样,教育行政部门才能一视同仁地对学校进行管理,而不再有自己的“亲儿子”“干儿子”之分。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改变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过程管理具体入微、过于琐碎的现状,尽快建立起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的新体制,将过程管理的权利交给学校的自治管理机构,如学校学术委员会、家校合作委员会等。校长也要把相应的权利还给教师,让教师有更多的教学自主权。

取消全国统一的文凭颁发制度。取消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做法,由学校自己颁发学历和学位证书,对自己的办学质量负责,并且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评估监督。

第二,启动新一轮高校体制改革,推进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关于中国大学改革的方向,著名学者施一公曾经说过,中国大学的根本问题是用同样的指标要求所有的大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教育部给大学松绑。大学多样化,政府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不要一刀切,不要每个学校都引导就业,每个学校都用就业这个指标去考核领导,这对大学有严重干扰。”

建议将部分大学转制。与其要求许多大学转为职业技术类,不如把这些大学进行转制,交给民间机构托管,或者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者彻底转为民营,吸引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业将资本投入教育。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胡瑞文的最新研究显示,近年来民间对于教育的投入少了1个百分点,差不多相当于政府增加的教育经费。这次改革,可以拿出几所“985学校”“211学校”进行试点,这样才能够吸引民间资本,真正激发民间的活力。同时,选择一批强势学科,瞄准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进行建设,建设一流学科比建设一流大学更容易取得成效。

第三,制定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民间力量办学,探索创办小微学校

我始终认为,官方民间携手,才会形成完整而强大的推动力。民间藏龙卧虎,教育也不例外。但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力量在教育上并未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美国,且不说绝大多数大学是私立的,哈佛、耶鲁等排名前列的常春藤大学是私立的,小学有20%左右是私立的,中学有10%是私立的,而且近年来出现了把办学基础较差的公立学校交给民间机构管理的趋势,这类学校被称为“托管学校”,经费由政府公共财政拨付,管理由民间力量运营。据统计,1994年以来,美国的托管学校数量不断在增加,2011年达到5637所,在41个州拥有200万学生,占全美学生总数的4%。

在英国,虽然只有7%左右的学生在私立中小学就读,但是办得最好的学校往往也是这些私立学校。而且,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类似美国托管学校的“自治学校”(Free School,也可以翻译为自由学校)。2011年秋季,由政府出资,家长、教师、宗教团体和慈善组织开办的“自治学校”相继开门迎来新生。这些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受地方政府控制,享有较大的预算控制权,在招募员工、设定教师工资、设立教学大纲等方面有几乎完全的自由,甚至有权改变学校的学期长短和教学日程。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只要愿意推动平等和民主的价值观念,能够做到尊重个人、善待环境,并且承诺反对暴力和种族主义,就可申请开办学校,按自己的意愿实施教学。

当然,这类学校和其他公立学校一样,也必须接受英国教育督导部门的检查,并且参加各项全英统一考试。2013年,政府又核准了102所“自治学校”,计划招收10万学生,已经报名满额。西伦敦自主学校将拉丁文列为必修课,大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在日本,公私立大学比例大约是1∶4。公立大学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国立及公立大学也都改成法人机构自负盈亏。

相比之下,现在我们给学校创办者设立的门槛太高。应该制定上市科技公司、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的优惠政策。其实,只要在满足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就应该允许进行各种办学的探索。

此外,应出台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探索创办小微学校。我前年访问俄罗斯,看了一些学校,校长们告诉我,俄罗斯学校一般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规模在600人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年级在40人左右。所有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校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也非常熟悉。教育教学一以贯之。现在,我们为了提高所谓的办学效率,办了许多巨型学校,甚至连校长都认不全自己的教师,更不要说熟悉学生了。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兴办小型的居家式幼儿园,鼓励兴办小规模的中小学,鼓励创办类似美国“深泉学院”一样的小型大学。

要真正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把更多的民间智慧和财富吸引到教育的河流中。我相信,只要我们给民间力量以舞台,他们一定能够唱出一台中国教育的好戏。只要给民间力量以机会,中国的教育就一定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第四,鼓励创办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

美国一项“投资学龄前教育的经济回报”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儿童早教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对各州居民的人均收入将增加2美元78美分——即使没有孩子,也会因此受益。

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这项工作正在快速发展。但是,民办园太贵上不起、公办园太少上不了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很多集体、街道办的幼儿园既不是彻底的公办园,又不是真正的民办园,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目前国民经济还难以实现学前免费教育的背景下,建议大量创办公益性、普惠性的幼儿园。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创办主体属于民办,但收费相对低廉,同时要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水平。

在这方面,成都市已经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他们一是限价收费,明确规定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市、县)的公益性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二是建立“以县为主”财政补助机制。三是建立倾斜扶持的奖补机制。四是制定市、县、乡三级办园标准,下发《成都市公益性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管理,努力创建公益性幼儿园准入与退出机制。调查显示,迄今该市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已经超过60%,对就近、方便入园感到满意的市民达80%以上。

第五,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归根结底,决定教育质量的是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教师是教育的灵魂。然而,师资问题又是与许多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难题。中国经济发展东西部之间的不均衡、内陆和沿海的不均衡、城市和乡村的不均衡等,都是制约师资均衡的要素。要想彻底解决师资均衡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现在农村教师收入偏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平均承担的班级数是县城教师的1.38倍、城市教师的1.31倍,流失情况仍比较严重。为此,到偏远地区支教的教师应该有特殊津贴,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应该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

必须保证国家与教育部在城乡教师、校长交流上的几个相关重要文件的落实,保证在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能够正常进行,真正使师资能够在城乡之间尽快进行均衡配置。同时,应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培训成长机会,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优秀人才能否顺利进入教育领域,从事教师职业。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进入教师队伍。比如实行作家、诗人、书画家驻校制,请各种民间工艺大师、能工巧匠进入学校开设特色课等。这些特殊人才既能充实教师队伍,在潜移默化中带出一批一线教师,还能为国家减轻人员聘任上的经费负担,可谓一举多得。同时,可以借鉴民间“常青藤”计划,出台鼓励退休教师与科技人员到乡村支教的相关政策。

第六,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建设,用法治为教育改革保驾护航

教育改革既要吻合教育规律大胆推进,也要规范治理有章可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经济需要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教育当然也是如此。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更是依法治国的教育保障。

纵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立法工作。日本的教育法律有100余种,诸如《学校基本法》《教育基本法》《终生学习振兴法》《幼儿园设置法》《高中设置法》《学校教育法》《环境教育法》等。早在1947年,日本国会就颁布了《教育基本法》,明确了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男女同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政治教育、宗教教育、教育行政等基本原则。这个《教育基本法》根据日本《宪法》精神制定,同时又是制定其他教育法规的依据。

美国重要的联邦教育法约有100多部,许多法律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制定的,如《全国学校午餐法》《美国情报和教育交流法》《儿童科学俱乐部法》《国防教育法》《儿童营养法》《聋人模范中学法》等。

我们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已经实行数年,在社会跨越式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许多条文明显已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修订完善。新时代中产生的许多新问题,更是迫切需要立法加以规范。

但相对而言,我国的教育立法,长期滞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3年以来,十余年没有通过一部教育法律。我担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期间,没有通过一部新的教育立法;十二届全国人大关于今后五年的立法规划里,也只有“修订《职业教育法》”一项规划,社会呼声极高的《学前教育法》《学校法》等都不在此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六修五立”的教育立法计划,要在2020年全面完成,任务非常艰巨。

另外,我们教育执法的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必须改变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同时,应改进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内容。

在新的法律出台之前,对于许多教育改革的探索,不妨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按照鼓励民间智慧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鼓励基层学校与教师大胆创造的指导思想,举办各种“一事一议”的征询意见和听证活动。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简政放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中国,我们提出重启教育改革,就是希望能够赢得最大的红利——在新常态的背景下,解放教育生产力,释放中国教育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创造中国教育的新机会,实现中国教育的新梦想!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制度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篇7

一、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由劳动资料 (以生产工具为主) 、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生产力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发展反映的是人类的进步与文明的水平。但是生产力诸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存在, 并且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才能组合在一起, 从而发挥作用。

制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但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 比如说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等就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就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制度是社会生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和社会环境。而本研究所指的制度是指大的方面的制度, 即社会制度和某一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制度创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制的变革, 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矛盾运动中和谐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 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 开辟道路。因此, 要发展生产力, 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 从体制上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二、制度创新是西方国家崛起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近代, 当英、法、美、日等国家开始建立新的更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后, 这些国家的生产力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也促成了三次工业革命, 综合国力的迅猛增长, 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无论是在经济实力, 还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 都超过了那些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制度的国家。也正是制度的持续创新,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使这些国家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一, 制度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 使英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号强国, 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与欧洲大陆隔着英吉利海峡, 成为其与欧洲社会的天然屏障, 阻碍彼此之间的交流, 而且英国自身的自然条件不优越, 因此封建时代的英国并不突出。然而, 1644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的“光荣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并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利, 约束国王的行为, 逐渐建立典型的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率先迈出近代化的关键性第一步。有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前提条件, 英国率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 迈出近代化的关键性第二步。完成工业革命20年后, 1865年英国的帝国地位到达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 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成为日不落帝国。由此可见, 英国是从小国成就大业的典范, 生产力能得到不断提高, 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化先行者, 再跃升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 依靠的就是社会制度的创新, 率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并通过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的不断巩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 美国的持久强大靠的也是制度创新。美国以制度创新起步, 并贯穿崛起的全过程。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窘境, 为此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第一个把三权分立学说运用到实践当中, 制定了有效均衡权力的制度, 并用制度的形式, 鼓励竞争, 提倡创新、冒险, 实现了国家制度的创新。根据三权分立学说,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 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三权分立, 严格的平衡制约机制, 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键因素。在现代, 1929—1933年爆发世界性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由资本主义遭到质疑。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 首先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化, 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势。“总之,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这个国家体制的内部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可见, 制度创新是美国实力不断增强, 从一个殖民地区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巨无霸的关键。

第三, 制度创新使日本逐步走上强国之路, 其中的“明治维新”是典范。19世纪中叶的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随时准备学习别国先进技术的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一场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改革运动。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走上工业化道路, 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当时的东方大国中国, 初步显示了它的成效。并且通过中日《马关条约》获得的巨额赔款大大充实了它发展近现代经济实力的资本, 并于1911年彻底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逐渐跻身资本主义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 日本是从被侵略国家成就世界大国的典范, 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制度的创新, 让它具备了腾飞的条件。

从英、美、日崛起和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崛起中的大国, 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国家制度的创新是西方国家崛起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制度创新是推动改革的前提条件

先进生产力, 归根结底是当代人的创造力, 而发展生产力和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上就是解放和发展人的创造力, 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 制度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工业化建设起步,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是, 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这种体制不改革, 制度不创新, 社会生产力就得不到解放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不断冲破教条主义的限制,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勇敢地、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 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农村, 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主要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村、城市经济体制不断进行创新, 逐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发展,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可以说, 制度的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制度的不断创新, 就没有今天我国的经济成就和社会成就。

制度创新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制度创新的研究。制度创新要遵循几个原则:超前性、创造性、系统性、渐进性, 通过理论创新、现存制度批判、新制度设计、论证与优选、试点试行、推广与监控评估等几个步骤, 实现我国制度的创新实践, 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983年, 著名未来学家、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在我国出版了, 这是国门初开的中国第一本西方思想的流行作品, 在中国销售量达1 000万册之多, 曾给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带来极度的思想震撼。托夫勒从历史和世界的时空, 介绍了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但他在结束语中说道:“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时代浪潮的形成, 关键不在于科技, 不在于人, 而在于制度。” 可见, 先进技术是生产能力长期提高的基础, 而先进技术所需要的制度则是基础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并不仅仅在资料、技术、劳动力上的差异, 最基本的差异是制度。总结历史,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之源、发展之本。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制度的研究和创新, 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何星明.制度创新也是生产力[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3, (2) .

[2]肖前, 李秀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3]林剑.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J].江海学刊, 2005, (6) .

[4]韩云川.制度不是生产力——与邹东涛同志商榷[J].生产力研究, 2002, (1) .

[5]廖北文.制度创新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J].价值工程, 2005, (7) .

[6]徐纪敏.论制度是第一生产力[J].华东经济管理, 2002, (5) .

[7]王晓荣.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 2012, (3) .

[8]王加丰, 陈勇, 高岱, 等.强国之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9]李建民.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 (5) .

[10]谭忠真.制度: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J].计划与市场, 2000, (3) .

[11]陈朝宗.制度创新规律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

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发展问题 篇8

1 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发展现状

社会生产力系统是由科技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两个子系统构成的, 是标志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范畴,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程度的总和。[1]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科技教育等要素。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科技教育) ]科技, 公式表明, 不但科学技术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有相加关系、相乘关系、指数关系, 而且生产管理、生产信息和科技教育之间也有相乘关系, 所以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生产力是一种知识形式的生产力, 是精神生产力, 它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2]。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增强, 科技生产力可以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同时, 科技生产力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 只有与生产结合,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关键在于了解科技生产力的状况。

西部地区农村的科技生产力状况不容乐观。从农村劳动生产力中科技的含量和应用情况看来,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还没能真正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发展农村科技生产力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征途刚刚起步。影响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农民的科技劳动能力是主要的因素, 它包括:劳动者原有的受教育状况、劳动者在从事农业中所接受的培训、劳动者在其生产过程中的自身努力和工作实践等。如西部地区农村劳动者科学素质不高, 农村科技生产力水平很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劳动者原有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学科技的能力弱, 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不足, 科技转化能力低。农村劳动者接受的科技培训的机会很少, 内容局限性大。局限于实用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对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农村家政、村镇建设、医疗卫生、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很少, 再加上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极小, 组织化程度低, 农村科技农村传播普及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 导致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转化能力非常低。

农村普遍使用传统的劳动工具, 劳动技术水平低。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是传统的劳动工具, 如锄头、镰刀、斧头等, 虽然绝大多数农作物品种已经是现代科技改良的产品, 但使用的大多数农业生产技术是祖辈传下来的, 即以牛耕、手挖等手工养种植方法为主, 而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非常欠缺, 只有一些农业资源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农业大县 (或乡) 的农村使用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 甚至有些贫困山区农村压根就没有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程度很低。农民的劳动对象单一与专业程度低互相交织, 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科技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管理落后, 农村科技生产力水平低。在西部地区, 由于低规模、低商品率的种、养殖的农户较多, 农民的农业生产管理观念和方法都很落后, 大多数农民基本上还没有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意识, 科技生产力水平很低。

依靠传统方式传播生产信息, 阻碍了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吸收信息的不同方式和渠道。由于平均受教育程度极低, 西部地区农民尚不具备从书籍和材料中直接学习吸收农业技术的能力, 他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听人解释看人示范的方式。西部地区大多数的农户的生产信息传播靠的是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传言或靠农业科技员的传话, 而很少听广播获取生产信息, 看电视也局限于对娱乐片子的观赏, 更不要说上网获取生产信息了。所以农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都不灵通, 在生产生活中也常常吃这种亏。

从农民自身情况看, 农民对科技态度乐观, 但农村科技教育落后, 云南农村科技生产力低。西部地区农村各地的农民普遍意识到了“国家振兴要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 “掌握科技, 既要看书, 也要试验”。但科技教育仍非常落后, 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非常滞后。而现行教育制度不利于农业人才的培养, 如义务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农村实际脱节, 农民的子女如果不能上高一级学校就意味着失业, 因为回到农村后农业劳动能力不如父母, 进城打工又难找到工作, 即使找到工作了也只能是一些低报酬的简单劳动, 这些因素极不利于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实现。

2 提升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

加大农村科技教育和农村科普力度是提高农村科技生产力的首要途径。农村科技教育要面向西部地区农村实际进行改革, 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通过农村科技教育, 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抓好农民技能培训, 为农民致富、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同时要深化农业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 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骨干, 实用技术专业培训为主体, 结构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

更新观念, 立足农村, 走出农业发展农村科技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就必须走出农业来思考农村问题。所谓的“立足农村”就是要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基点;“走出农业发展农村”就是要依托市场、按照发展工业的思路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即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科技生产力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要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就必须同农业生产结合,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但目前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中还有许多难题, 如龙头企业规模小, 产业链短, 经济实力不强, 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 辐射面不广, 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等实力不强的问题,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已成为不少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所以, 在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农村使用好技术。农业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长处于劣势, 所以为了发展农业科技生产力, 政府必须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农村使用好技术。如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 增加粮食直补资金, 并直接发放到户, 千方百计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同时要减轻农民负担, 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 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用市场之手激活农村各种资源, 使农业走上大市场, 实现效益倍增。“经济发展、科技亦发达, 科技发达、经济亦发展”。从这一点上, 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离不开外部资源的支撑和支持, 特别是政策的支持。

总之, 只有发达的农业科技才会有发达的农业科技生产力, 但这种科技生产力不会自动实现, 所以必须要求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更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 只有广大农村的科技生产力发达了, 才会有“三农”问题的解决, 实现全面小康才有可能。S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全面揭示了科技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但西部地区农村落后的科技生产力严重阻碍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如何正确认识和改进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状况, 进而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科技生产力,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景德.论科技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的相互作用[J].生产力研究, 1998, 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价值价格 篇9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存在着影响

比如我们吃的疏菜,上世纪80年代每市斤几分钱、一两角钱,发展到今天已上升为一元、两元甚至几元钱;再比如我们吃的大米,上世纪80年代每市斤几角钱,发展到今天已上升到每市斤两三元钱。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给充裕。不存在市场供求紧张的矛盾,市场也没有发现垄断,生产力不断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什么会涨价呢?这说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有影响。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不是每个具体商品总是价格上涨的趋势,这要决定于生产某一具体商品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某一具体商品的社会平均能力)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社会的社会生产力(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为整体单元的综合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别。所以人们会在实际生活中看到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的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有的商品价格呈现平稳趋势,而有的商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一是由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了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基本目的。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必然扩大商品的生产,多生产的商品又必须通过市场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来实现交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具有社会性的客观要求。以上两条就决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原则。

不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扩大市场消费需求都要增加人们的钱袋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加人们的钱袋子呢?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通过市场调节价格这个主渠道来实现。

以上说明:(1)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会通过市场调节价格来增加人们的钱袋子———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的供求;(2)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从事生产该商品的人力和物力的配制)一定要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矛盾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矛盾;(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产生商品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比如某一名理发师给男士理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80年代每人次价格0.5元钱,到90年代每人每次价格1.5元,而现在已提高到每人每次10元。为什么理发师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理发价格呢?他会回答你,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的收入也应该提高了。再比如,某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不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求时该商品价格就会波动,当生产某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要求时价格就上涨,反之就下降,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社会生产结构不均衡所带来的供求矛盾。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或现象

除上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价格因素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很多,但各自对价格的影响都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作用和程度。

1. 劳动价值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劳动者人是创造价值最具有活力(即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具有积极性的一个要素;劳动价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价值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报酬支付一般都与商品交换具有相对的事前性,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刚性;如工资一般按月支付,每月工资一般不与企业经营成果存在事后性,不论企业经营是赢是亏都必须按时发给职工工资。这就说明劳动价值还以劳动者工资的形式直接通过商品的成本影响其价格。

劳动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影响作用是在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激励劳动者发展生产力,为满足人们日溢增长的需要创造更多的财富。

劳动价值决定价格理论的缺陷在于只强调劳动创造价值的绝对性,而没有考虑劳动价值具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相对性、历史继承性、发展性(比如同一个劳动者驾马车和开汽车,不是同一水平的生产力,能用同一劳动价值单位计算吗?再如同一个劳动者分别使用一台普通机器和一台专用机器生产同一零件,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一样,消耗的费用一样,零件的精度不同,商品的价值能一样吗),也没有考虑市场经济中外因通过内因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作用。

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要素,生产资料具有相对的历史性、客观存在性———即客观要素。客观决定主观(比如石器时代决定着石器时代的生产力,大机器大工业化决定着现代的生产力)、主观又反作用于客观(劳动者人创造发明又推动着生产资料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统一结合起来才是生产力———并且这一结合是具有扩大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先进的生产资料决定着先进的生产力,有先进的生产力才能生产更多或更高价值商品,比如一位农民把一块地分成大小相同的A、B两块地种值小麦搞试验,A地种20元的老种子,B地种25元的新种子,结果A地收了400斤,B地收了600斤,同一劳动者付出同样的劳动而创造了不同的价值,多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创造还是多投入了5元钱的生产资料带来的呢?说明生产资料(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装备)在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劳动价值具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相对性、发展性。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同一个劳动者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工作相同时间所体现的价值不同,而报酬也不相同;正是这一原因,企业的技术秘密、知识产权、高精端设备的保密限制等等也随之而出,不发达地区的劳动者向发达地区流动。

2. 竞争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因素。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活力,没有竞争发展就要停滞,但竞争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害。一种是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生产者通过提高商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影响价格变化,这是有利的一面;另一种是市场竞争机制驱动生产者通过不正当手段破坏扰乱市场环境来影响商品价格,这是不利的一面。竞争影响价格的表现主要有:市场销售商直接通过打商品价格战的形式影响价格、通过垄断手段控制或操纵市场影响价格、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成本等———即依靠发展企业生产力水平影响价格、通过炒作哄抬物价影响价格等等。

市场适度竞争是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尔虞我诈、违法违规等过度竞争则是有害于市场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反垄断、反倾销、反投机、市场法规法律及一系列市场监管机制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维护有效的健康竞争。竞争只有通过人才、技术、质量、管理、成本等——即依靠发展生产力的竞争才是健康有效的。

竞争价格理论的缺陷主要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外因,只能通过决定商品价格的内因而起作用。比如投机商以次充好,只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让顾客在不知情、错把次品商品当作质量好的商品所固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价格购买而已;又如垄断也不过只是通过控制商品生产唯一或主导市场手段,是利用市场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一定要适应整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破坏和扰乱市场环境来达到改变外因的目的,再由外因通过内因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3.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

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反映了市场供需矛盾对价格的影响作用,解释了价格随着市场供求矛盾的变化而引起波动。供求影响价格变化的特点是波动,其作用就是在于直观地反映了市场需要什么和供需双方的市场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这一反映能够指导人们多生产什么和少生产什么。供求理论说明了市场经济能够通过价格的波动而自发调节优化配制生产资源的作用,强调了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性。

供求价格理论的缺陷主要是只看到了价格变化的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甚至把外因与内因相对立起来,不承认劳动价值对价格的影响。市场供求变化关系是市场经济交换商品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的一种客观现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的供求———供求是一个影响商品价格的外因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 信息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

在商品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对商品的价格影响不可排除。信息影响价格的主要表现有广告宣传、散布市场谣言、经济运行报告发布、形势预测、市场行情等等。

市场经济中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对每个人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对于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双方在具体交易中形成的价格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一个懂上网的消费者购买一只中欧互转电气插头,在网上查得价格从十几元到20多元,这个消费者去某商店购买时和店主搞价,最后59元买了三只;而另一位不懂上网的消费者,不了解信息,同样在这个商店买同一插头,结果和店主搞价,最后以40元买了一只。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就是利用了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各自掌握社会商品信息量的差别的存在,所以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可以归纳到信息对价格的影响。

信息和边际效用对价格的影响具有人的主观反映性、时间的阶段性、具体商品交换的个别性,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价格总趋势,这是其表现的一个特点。作为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的缺陷同样是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商品交换中人们对商品及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是主观判定价格的关键,边际效用影响价格的实质是信息通过人的主观判定差异表现的,仍属商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只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主观并不能决定客观。

5. 政策调控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国家通过税收、货币、产业扶持、结构调整等政策调控的手段都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比如国家要求节能降耗收取能源费,为了限制资源过度消耗收取资源费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再比如对一些行业通过操控市场、操控价格等谋取暴利,扰乱市场秩序的,国家也可通过一些法律法规进行干预(比如当前我国的限购房政策就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调控价格水平。政策能够影响价格也是体现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因。

企业的决策对价格同样有影响,比如某企业要进行清库或是转产调整等原因,往往会急于资本回笼,大幅降价,甚至商品价格会大大低于其成本价。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四、商品价格的形成

研究商品价格的形成,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 商品价格是什么?

商品价格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货币的表现形式。

2. 商品的价值作用是什么?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商品这个概念,随着人在劳动中不断实践和发展,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发展提高,人们生产劳动成果有了相对的富裕,这种富裕成果的实物交换———即商品交换,商品的交换必然要有一把度量的尺子———即商品价值。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商品及商品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的价值也应具有这样两个最基本的作用:一是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尺度或参照作用;二是商品价值要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者人的发展、生产资料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3. 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条件和单位是什么?

首先能够充当决定商品价值的单位必须体现商品价值的两个基本作用,其次能够运算并表达两个基本作用。

我们先讨论试用劳动价值量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单位。当用劳动价值量充当决定商品价值单位时有以下不符合要求:一是劳动不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只能反映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反映生产资料的扩大、优胜劣汰和发展的要求;二是人的劳动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商品所耗费人的劳动价值和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构成商品价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社会生产商品平均必要耗费的生产力的量)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尺度。

通过讨论我们会发现,只有生产商品所需耗费的社会必要生产力的量能够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单位。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生产力的量等于耗费的生产者人的社会平均费用与耗费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平均费用总和。

4. 商品价值的计算。

商品的抽象价值是指假定市场环境健康、供求基本平衡、不考虑商品内在的具体差别因素条件下商品平均价值,商品的抽象价值等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生产力的量乘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系数———即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W1乘以系数K1 (K1=1+社会平均利润率)。具体商品的具体价值取决于影响商品价格的内因差别——即质量、功能、性能等技术含量决定的系数K2(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在供求平衡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之比),具体商品的具体价值可表示为W1·K1·K2。

由商品价值的计算公式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这个内因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外因的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5. 商品的价格。

从上述的讨论来看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商品自身所有的内因,另一种是市场内作用于商品的外因。

影响商品价格的内因是生产商品过程耗费的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及其商品内在差别———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力的量和生产商品的具体生产力差别在商品中的内在继承。

影响商品价格的外因是除了商品内在所包含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以外的其他因素,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系数用K3(在供求平衡,无外因影响时,系数等于1)表示。

通过以上的讨论,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的交换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这个内因在市场中通过影响价格的诸外因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内因和诸外因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格W0可用公式表示为W0=W1·K1·K2·K3。在市场环境健康时、供求平衡时K3系数为1,这时商品的价格交换基本是等价交换;在开放的市场、完全自由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受市场多种因素的作用将围绕其价值发生波动;商品的价值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康永超.当代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 2007 (4)

[2].桂世镛.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 1988 (6)

[3].于祖尧.经济市场化和市场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哲学研究, 1993 (4)

发展生产力 篇10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机遇, 努力瞄准发展新目标

党的十七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 湖南省“两型四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 为生产力促进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 我们的判断是:

1、重点省行动试点为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010年4月, 我省被科技部列为第三批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 试点时间虽然只有两年, 但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发展契机, 又是一个工作考验, 如何保质保量完成科技部的试点任务, 又乘势而上发展我们自身的事业, 是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2、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空间。利用科技手段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现形式, 为生产力促进中心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全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需求为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了新机会。截止2013年, 湖南省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00家, 还有大量成长发展中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创业辅导、管理咨询、资金融通等多样化的创新活动需求, 迫切需要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

4、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 湖南省基层科技工作发展成效显著。但是, 我们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形势:全省123个县 (市、区) 还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县市,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 有近20个县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撤并, 基层科技工作创新的平台、载体缺失弱化, 区域创新能力下降, 客观上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二、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努力培育发展新动力

如何扎实有效推进“两服务”行动的深入开展, 湖南省中心的主要做法是:

(一) 抓住一条主线

在“两服务”行动中, 牢牢抓住科技产业与基层科技的创新发展这条主线。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瞄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小微型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加快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民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这既是我们“两服务”行动的出发点, 也是我们的落脚点。

(二) 突出两个重点

1、稳步推进体系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生产力中心组织体系建设。组织召开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暨“两服务”行动推进工作会, 帮助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湖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基本实现省、地、县级行政区划全覆盖。在此基础上, 重点支持省级示范中心30家。全方位服务中小企业, 充分发挥系统资源优势,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共享, 事业双赢。

二是着力加强生产力业务能力建设。以生产力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为契机, 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化运行机制为基础, 围绕特色产业等方面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类型,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扩大服务范围。

三是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手段和方式。支持与完善各级中心的平台建设, 建立和完善湖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网和省生产力促进协会网, 使之不仅成为宣传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窗口, 而且成为业务服务的专门服务平台。

2、深入开展“两服务”行动

一是延伸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职能。省中心在充分整合资源以及现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 搭建网上和网下的公共服务平台, 同时与现有产业及服务体系进行有效对接。

二是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基于生产力促进中心多年服务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经验和运营模式, 围绕园区、基地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 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 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基地实现产业化。

三是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优势, 做大做强一批基地内现有企业。加强对生产力中心服务的重点企业监测, 协调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聚优势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 促其尽快做强做大。

(三) 强化三项措施

一是加强对各类园区基地和基层的调研。二是加强对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的调研。三是加强自身建设。

三、不断创造显著工作成效, 努力展示发展新形象

预防腐败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篇11

作为一种腐朽的社会现象,腐败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关于腐败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存在着不同认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等人认为,腐败有助于形成企业家阶层和培养企业家精神,具有规避不合理的行政管制和政策、刺激市场竞争等正能量。国内也有持“腐败有效论”者,认为腐败在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时有着促进经济增长的“正能量”,是经济发展车轮的“润滑剂”。但更多的人认为,腐败的负面效应是主要的,与生产力发展之间从根本上存在着对立关系。首先,生产力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剩余产品,剩余产品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源泉。腐败的本质是以权谋私,侵吞剩余产品,阻碍现有生产力生产剩余产品,从而造成生产力源动力不足甚至枯竭。其次,腐败行为对市场经济的侵入,也直接扰乱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破坏了生产分工,降低了协作质量,消解了“集体力”,使生产力整体水平受到直接影响。其三,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活跃的主体因素。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腐败就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实际上是对生产力发展的牺牲,是对劳动者利益的剥夺,会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说,腐败以侵吞生产力发展源泉而存在,以牺牲生产力发展为代价,它与生产力发展之间是根本对立、不能相容的,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腐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在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发展处于较低阶段,腐败程度也较低;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活动水平升高,寻租和腐败机会增多,加之制度不完善、腐败成本收益失衡等原因,造成腐败程度较高;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由于改革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法律监管等制度逐渐完善,腐败的机会成本升高,腐败程度会逐渐降低。实践证明,无论在何种发展阶段,腐败都会给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还会严重破坏市场运行规则,使得公权力不正当地介入市场,造成经济活动中的不平等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可以说,腐败不除,社会不稳,经济难兴。

发展生产力必须反对腐败,反腐败是保障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或者说,反腐败也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始终站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反腐败,树立反腐败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将反腐败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强有力保障手段。通过开展反腐败斗争,一是净化市场经济所必需的自主、公平、法制、开放等发展环境,堵塞期望从市场封锁和以权设租中获得不法利益的漏洞,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育。二是严惩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避免因盲目生产和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从而防止生产力丧失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三是克服和纠正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不仅顺应民意,净化社会风气,保证社会稳定,而且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当今世界普遍公认,反腐败的更高境界是有效预防腐败。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必须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放在基础的、全局的、战略的地位,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惩治和预防工作一起抓,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预防腐败是一项反腐败成本最低的积极举措。反腐败是一种社会集体性质的行为,政府或国家作为公共权力的受托人以及纳税人财富的掌管者,在反腐败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其经济合理性,即反腐败成本,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在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代价。一种反腐败举措,只有当预期社会收益大于社会付出的反腐败成本时,才是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否则,反腐败就会给生产力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

因此,预防腐败不仅是我国反腐败的治本之策,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的重要方面,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惩治职务犯罪工作的必然延伸,是检察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发挥职务犯罪预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规范经济行为,推动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规范透明运行,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将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实现反腐败和生产力发展的双赢。

编辑:姚培琪 331657113@qq.com

知识链接:

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又称倒U曲线(inverted U curve),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他认为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在经济未充分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发展生产力 篇12

1 营销生产力的概念

“营销生产力”是一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西方对于营销生产力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 营销生产力的概念解释也在营销研究中经历了几次变化。

1.1 早期营销生产力的概念

营销生产力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50-60年代间从会计学科发展而来的, 直到90年代前, 这一阶段是营销生产力概念的发展早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强调成本 (cost) , 主要是其中的分销成本 (distribution cost) , 有关研究大多从营销活动产生的短期财务收益 (如销售额、现金流、利润等) 及营销成本界定营销生产力的概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Charles Sevin (1965) 是在营销学科中介绍和发展营销生产力概念的先驱之一。在其著作《营销生产力分析》中, Sevin借助物理学中力学课题的类比, 将生产力的概念引入营销文献, 将生产力定义为产生的效果和消耗的能量之比。从营销视角来看, 生产力就是在一项特定的商业活动中, 销售或净利润 (产生的效果) 与营销成本 (消耗的能量) 之比。

Beckman et al. (1973) 给出了营销生产力的一个类似定义:“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 产出或生产结果与相应的经济资源的投入之比。”

Haw (1987) 则将营销生产力定义为:营销活动所获取的市场份额与其相应价格的积与营销成本之比。

然而, 在现实中, 营销活动并不仅仅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短期的财务收益, 还会带来间接的、长期的收益, 因此后来的研究者开始考虑更加全面地界定营销生产力的概念。

1.2 后期营销生产力概念

相对于早期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学者们开始将营销生产力的概念与企业的长期财务收益和非财务收益联系起来, 从部门层面和企业层面考虑营销生产力的界定, 比如:

Tomas (2000) 指出, 营销生产力研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营销组合的选择和管理相关的, 即营销支出的效果;二是与营销支出的效率相关。要全面界定和理解营销生产力就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同时考察。

Jagdish N. Sheth 和Rajendra S. Sisodia (2002) 将营销生产力界定为:营销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增值与营销活动所耗费成本的比值。他们认为, 营销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能力是因为营销活动可以在保留和扩展现有客户群体的同时, 成功开发和培育出具有盈利性的新客户群体。价值增值能力的获取途径使得对营销生产力的考察需同时包括顾客保留 (customer retention) 和顾客获取 (customer acquisition) 所带来的经济效果。

这些概念的定义虽然比早期的定义更加全面, 更符合实际, 但仍然没有明确指出营销活动的产出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应当如何识别和界定。

2 营销生产力的测评理论

对于营销生产力的明确界定, 最终是为了获得一套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来衡量企业的营销投入与产出状况, 从而帮助企业了解营销活动的开展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实现价值增值。由于对营销生产力的测评可能受企业所处具体情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分别回顾营销生产力测评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观点。

2.1 国外营销生产力测评理论

伴随营销生产力概念界定的转变, 国外营销生产力测评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1) 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 着重考察营销活动产生的短期财务收益和营销成本, 代表研究有:

Charles H.Sevin (1965) 提出用销售收入或利润与营销成本的比值来实现企业营销生产力的测评;Goo-dman (1970) 也提出用利润与营销成本作比来实现测评;Buzzell和Chussil (1985) 则提出用现金流量与营销成本作比来实现测评;Bonoma 和Clark (1988) 在研究中发现, 在营销生产力测评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短期财务收益指标依次是利润、销售额和现金流量。

(2)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 着重考察营销活动产生的长期财务收益与营销成本, 主要成果包括:

Anderson (1994) 、Rao Agarwal 和Dahloff (1996) 等学者提出将测评内容界定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重新建立该企业的各种要素成本两方面;Pauwels, Srinivasan和Hanssens (1998) 将测评内容界定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股票的票面价值两方面;Kumar 和Reinartz (2000) 、Jagdish N. Sheth 和Rajendra S. Sisodia (2002) 则偏重于将测评内容界定为同顾客交易的全部收益和全部成本。

(3) 近期, 综合考察营销活动产生的短期和长期财务收益与营销成本, 这方面的代表研究有:

Dubelaar, Bhargrva和Ferrarin (2002) 通过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些零售企业的调查, 发现测评内容仅有财务收益和成本是不够的, 还需要将顾客满意、组织学习和成长目标等非财务收益纳入测评;Rust和Ambler (2004) 将营销活动与企业价值链的流动相对应, 提出了评价营销生产力的基础框架, 提出评估特定业务领域的营销生产力对提升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同时, 也可以提高企业业绩;Donald R.Lehmann (2004) 提出了一个与Rust 和Ambler (2004) 类似的营销生产力链, 按层级 (Level) 及其关注者划分企业营销活动。

2.2 国内营销生产力测评理论

与国外相比, 国内有关营销生产力测评的研究是最近才开始的, 主要从某个行业或某种类型的企业入手, 考察其营销绩效或营销效果, 其主要成果包括:

俞国方 (1999) 和田明泓 (2004) 对营销绩效评价关注其短期财务收益和投入成本, 包括销售额、销售增长量、绝对市场占有率、相对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收销货款总额和销售费用等。

汪时辉 等 (2004) 、李岩峰 等 (2005) 、姜君 (2005) 等学者针对特定的企业或行业进行了营销效果评价研究。其中, 前两个研究以供电企业为研究对象, 先提出了5类指标体系:经济性指标评价、效率控制指标、企业内营销意识评价、整体产品服务及顾客满意度评价和企业营销社会效果评价, 而后又简化为3类指标, 分别是:经济效益、企业内部营销意识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姜君 (2005) 对政府旅游营销效果进行了研究, 其评价指标包括:政府管理评价指标、宏观经济指标、营销效果评价指标、名牌旅行社评价指标。将这些研究结果对比发现, 不同的行业背景或企业特征会对指标内容产生很大影响。

3 营销绩效测评结构的发展

与测评理论的发展过程相对, 国外对营销绩效测评指标构成的研究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3.1 从财务结果测评到非财务结果测评的转变

营销绩效测评最初只是用财务结果来检查企业营销生产的效率。在学者认识到营销投入和产出之间 (被称为“黑箱”) 存在调整因子后, 营销绩效的测评思路向非财务指标的方向拓展, 如Bonoma and Clark (1988) 揭示的在营销生产力中存在着许多调整因子, 如市场占有率、服务质量、适应性等, 它们使得营销投入在转换成营销产出时带有极大的随机性。除市场占有率外, 其他的非财务指标如服务质量等也是测评营销绩效的重要因素。顾客满意测评已成为许多行业重要的基准。与顾客满意测评相对应, 顾客忠诚测评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Frederick Reichheld (1994) 认为好的营销会吸引顾客, 企业也就能赢得和保持顾客忠诚。顾客忠诚不仅能提高收入, 同时也会降低营销成本, 并获得新顾客。顾客终生价值是测评顾客忠诚的财务结果。

品牌 (尤其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 是企业最重要的营销资产。测度品牌资产的财务方法是试图将品牌的财务价值划分为企业和投资者的财务价值。

3.2 从结果测评到投入测评的转变

事实上, 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等只是营销绩效测评从最终财务结果测评, 转向营销投入测评的前期工作, 它们是营销投入的中间结果。所以对营销绩效的测评仅仅围绕最终的财务指标或中间结果的指标是不够的, 还需要考察营销投入的测评。早期对营销投入的测评采用的是营销审计的概念, 即对一个企业的营销环境、目标、战略、组织、方法、程序和业务等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定期的核查, 以便确定困难所在和各项机会, 并提出行动计划的建议, 改进市场营销管理效果。营销审计主要包括营销环境审计、营销战略审计、营销组织审计、营销系统审计、营销盈利能力审计和营销职能审计。

3.3 从简单评价到多维评价的转变

随着营销审计研究的发展, 营销绩效的测评也由单一指标或几个指标向多维度、多效果的测评发展变化。Bonoma and Clark (1988) 和Walker and Rueker (1987) 分别提出利用营销效率和效果来测评营销绩效的观点。Kumar , Stern and Achrol (1992) 提出测评销售者绩效的组织效果四尺度法, 即质量尺度资源使用尺度、作业尺度、和人力资源尺度。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如因子分析等方法也被用于定义基本的绩效尺度。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4种相互关联的测评结构, 即简单财务结果测评、非财务结果测评、投入测评和多维度测评。其中, 简单财务测评的指标包括:利润、销售额和现金流量;非财务结果测评的指标有:市场份额、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 品牌净资产;投入测评包括:营销资产、营销审计、营销执行、市场导向;多维测评包括:营销效率测评、营销效果测评、多变量分析测评。

4 小 结

虽然学者们对营销生产力的测评研究作出了很多努力, 但至今尚未见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系统地通过量化的手段衡量营销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是值得深入思索的, 尤其是在特定的行业背景条件下, 在依靠明晰的基础和广泛而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的基础上, 营销生产力的概念和测评又呈现什么特征, 这是值得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 HClark.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Marketing Performance:Efficien-cy, Adapta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2000, 8[1]:3-25.

[2]B HClark.ASummary of Thinking on Measuring the Value of Market-ing[J].Journal of Ta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 2000, 9[4]:357-369.

[3]Tim Ambler, et al.Assessing Marketing Performance:Reasons for Met-rics Selec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4, 20[3/4]:475-498.

[4]B HClark, A Abela, et al.Organizational Motivation, Opportunity And Ability to Measure Marketing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2005, 13[4].241-259.

[5]M J Valos, A Vocino.An Integrative Marketing Channel PerformanceMeasurement Framework[J].Database Marketing&Customer Strate-gy Management, 2006, 14[1]:17-28.

[6]D O’Sullivan, A V Abela.Marke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7, 71[2]:79-93.

[7]R Eusebio, J L Andreu, et al.Measures of Marketing Performance: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Sp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6, 18[2]:145-155.

[8]刘满凤.国外市场营销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文荟, 2004[3]:33-37.

[9]R TRust, et al.MeasuringMarketingProductivity: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 68[4]:76-89.

[10]J N Sheth, R S Sisodia.Marketing Productivity:Issues and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 55[5]:349-362.

上一篇: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下一篇:工程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