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复垦

2024-09-08

工程复垦(共12篇)

工程复垦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公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得以全面发展。从蒸汽机车到现在的电气化高速公路, 中国的公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公路临时工程对生态、土地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等问题, 恢复土地原有生态功能的重要性也就突显出来。据估算, 目前我国因建设工程等各种人为因素破坏的土地约1333万公顷左右,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其中仅公路临时工程破坏的土地面积就达约8.5万公顷。随着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和公路首份土地复垦方案通过评审, 中国公路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掀开了序幕。然而, 由于公路工程土地复垦刚刚起步, 尚无经验可循, 这使得复垦方案常常不能因地制宜地与区域地理条件相结合, 复垦措施往往达不到土地复垦预期效果。

1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综述

1.1 公路建设工程产生的环境效应

公路建设工程对沿线环境将产生较大影响, 其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施工扰动都将引起沿线土壤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局部气候及生物多样性等区域性生态发生变化。公路建设工程产生的具体环境效应如图1所示。

1.2 土地复垦的概念和复垦用途的确定原则

土地复垦, 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而被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恢复到原有生态功能及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既属国土综合整治利用范畴, 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而随着社会越进步, 经济越发达在确定土地复垦目标时越强调其恢复生态环境的内容。根据中国的国情, 在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因地制宜, 经济合理; (2)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可持续性发展; (3) 体现生态效益, 宜农则农,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4) 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1.3 公路临时工程用地土地复垦的特殊性及复垦潜力分析

公路建设属大型临时工程, 永久占地及临时工程都将使沿线土地原有性质及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以某新建公路线为例, 全线建设工程总占地为1460.92 hm2, 其中永久用地606.73 hm2, 临时用地854.19 hm2, 临时用地占总占地的58.4%。公路建设中临时工程包括弃渣场、取土场、材料厂、运输便道、施工营地等,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 公路建设临时工程占地常常较永久占地更多, 这也是公路建设工程的特殊性。

对于不同地形地理条件, 公路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所具备的复垦潜力不尽相同,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地形地质分析。

2 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2.1 预防控制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公路建设工程临时占地较大, 如该公路桥梁、隧道、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工点较多, 且受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的限制, 临时性工程占地面积较大, 因此, 应严格执行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的土地复垦原则。

对于占用土地的选择、土石方的优化调配及取弃土场的优化等控制措施应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结合地方环境特点优化占地地类及减少土石方弃量, 将弃渣尽量用作地方城市城镇、交通等设施的建设用渣, 减少弃渣场破坏土地的面积。取土场尽量选择植被稀疏的丘陵、山包等裸地且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取土, 减少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工程技术方法措施及生态环境效应

公路建设工程与临时用地土地复垦一体化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土壤原有生态功能破坏前所应采取的工程技术保护措施及各个工艺流程体现出公路建设过程应结合建设后期的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由图2可以看出, 表土剥离是工程建设初期非常关键的一环, 这将为后续的土地原有生态功能恢复提供良好的熟土基础保障, 同时也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土质基础。

2.2.1 表土剥离及临时挡护措施

工程施工时, 应先剥离表层熟土, 清除树根及杂草根系后再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表土剥离厚度应根据当地土质实际情况, 一般为0.3~0.5 m左右, 对于耕地等土质较好的可达到0.5 m。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 采取土袋挡护坡脚的临时防护措施。其余裸露面应撒草籽覆盖, 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环境效应。弃渣场应根据原来土地类型进行复垦, 如受堆高等地形限制宜多复垦为林业用地, 弃渣场坡面采用撒草籽或植灌木复垦成林业用地。

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 或用作路基边坡和护坡网格内以及线路两侧绿化带的覆土改造。这样将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最大限度减少公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2.2 土地复垦区的排灌系统

根据公路现场调查, 既有农田排灌工程多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 复垦区的排灌工程可结合弃渣场的截、排水沟系统布设复垦区内支渠及农渠, 并衔接周边农渠或斗渠等农灌系统, 保证弃渣场土地复垦区的排水和灌溉, 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维系和改善。

2.2.3 土地复垦区的道路系统

可结合进场道路及周边既有农村道路, 布设田间道, 宽度一般为3.0~4.0 m, 并与周边原有村组道路相连或相交, 形成交通网络, 尽量减少便道对农田的占用, 从而减少公路建设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生态工程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公路施工建设与土地复垦应联系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而达到土地复垦前后的土地开发利用及生产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 形成土地复垦的规模效益和良性循环机制。同时, 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 改善土壤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对于复垦后的土地, 要采取一定量的生态工程措施, 生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恢复植被和环境优化等工程, 这对区域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生态效应。

2.3.1 水土保持措施及环境效应

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 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剥离土壤得到有效防护, 工程建设中破坏的地貌、植被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 减少项目区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实现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2.3.2 环境优化工程设计

公路项目环境优化应与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 在环境优化中以绿化美化为主。工程设计应能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3.3 土地复垦时机

根据公路沿线不同降水量区域选择较好的复垦时机。如该公路沿线区域5~10月为雨季, 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较为适宜耕种种植草木。而影响苗木成活的主要不利因素为11月至次年4月干旱少雨, 该期间应加强浇水灌溉等管理工作, 保证苗木成活率。保证沿线环境绿化的顺利开展。

2.3.4 抚育管理及环境持续性效应

土地复垦后通过加强苗木管理, 采取松土、灌溉、施肥、除蘖、修枝等措施进行管护;对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坏应采取一定的补植措施, 确保植苗当年成活率, 提高土地复垦的实际成效, 为公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提供良好的正态效应。

植被恢复后能迅速固定疏松土层, 大大减少降水对土壤的溅蚀和径流的冲刷作用, 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基地的水土流失, 是最根本的治理方法。水土保持林草的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 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根据当地自然状况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种类。

2.3.5 生态农业恢复

生态农业复垦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应用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对挖损、压占和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利用, 它不仅可以合理开垦这些土地, 恢复和改善该区的生态环境, 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同时, 生态农业复垦能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 对受破坏土地进行生态农业复垦将是今后土地复垦的发展方向。适宜进行生态农业复垦的生态农业类型和模式主要包括: (1) 立体种植类型; (2) 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 (3) 种养业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 (4) 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 (5)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2.3.6 生态植被恢复

科学合理的植被工艺可有效提高植物对公路沿线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1) 植被顺序。

农业复垦一般先种植豆科牧草培肥土壤, 然后耕种豆科作物增加土壤氮素, 在土地达到一定肥力后再种植一般农作物。林业复垦则直接进行绿化种植, 也可先种植豆科牧草, 而后栽种林木。

(2) 植被结构。

不同植物对区域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有限, 其生存离不开一定的植物群落。植被品种筛选好后只能作为先锋品种来种植, 要达到长久治理的目的, 必须采用“乔、灌、草、藤”相结合的模式, 进行多植被间种、套种、混种, 并有目的地进行其它生物接种。

(3) 植被密度。

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植被恢复目的、不同植被品种的种植密度是不同的。即速生喜光植物宜稀一些, 耐阴且初期生长慢的植物宜密一些;树冠宽阔、根系庞大的宜稀一些, 树冠狭窄、根系紧凑的宜密一些;高海拔、高纬度、低温、土壤瘠薄地区的植被密度应大一些, 在栽植技术精细、水分供应良好、管理好的地区, 密度宜稀一些;水土保持林可密一些, 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则宜稀一些。

(4) 植被格局。

在废弃地上普遍种植植物, 无疑是一种快速恢复植被的良好方法。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足的情况下,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 最优的植被格局应由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板块组成本底, 并由周围分散的小板块及其中的小廊道所补充、连接。这样既节约了人工和经费, 又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了空间。

2.4 土地复垦的生态补偿措施

临时占地土地复垦的生态补偿措施是在经济措施与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技术补偿为指导, 为生态补偿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 使得公路大型临时工程土地复垦生态补偿得以实施。

通过经济、社会及技术等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将使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得到全面保障, 使公路沿线区域恢复原有临时占用土地的生态功能, 在经济技术可行性上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创造了条件。

2.5 土地复垦措施成效

通过对公路土地复垦技术及措施的研究并结合公路实际案例可看出, 通过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采取相应的土地复垦技术方案可以基本达到土地复垦的预期目标, 能较好地达到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3 结论

本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 通过土地复垦设计和相关生态效应研究并结合对公路实际案例应用分析, 公路建设临时工程用地土复垦通过结合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技术、经济可行的复垦技术措施, 既满足土地复垦的具体要求, 又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对恢复和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以后的公路建设临时工程土地复垦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案思路, 推动我国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建造中国的绿色公路交通。

参考文献

[1]潘海啸.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 2008 (S1) .

[2]姜玉梅, 郭怀成, 黄凯, 等.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 2007 (6) .

[3]朱彦东, 李旭宏, 吴炼, 等.城市核心区火车站改造及对地域再开发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07 (10) .

[4]袁金波.火车站地区交通空间的类型与组织要求——上海新客站与火车南站的交通空间调查[J].江苏建筑, 2007 (3) .

[5]佟香宁, 杨钢桥, 李美艳.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

工程复垦 篇2

复垦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书

一、概况

某市某镇某村土地平整复垦项目由某市国土局于穗国房函

[2009]31号、穗发改农[2008]31号批准建设。该项目位于某镇某村,项目建设规模某亩。该项目总投资约某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该项目工程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动工,于某年某月某日竣工。项目建设单位为某市土地开垦中心,广州市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工程施工,我公司负责工程施工监理。

我公司对该项目实施工程施工监理的依据主要包括:

1.《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粤府办〔2008]74号);

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3、某市某镇某村土地平整复垦项目规划设计预算资料及有关批准文件;

4、项目有关合同、协议资料。

5、施工图纸。

我公司自担任本项目工程监理以来,严格执行监理程序,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设计图纸及省、市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进度和质量等的控制。首先组织图纸会审,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绝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严把工程质量关,使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达 ·1·

100%.项目主要监理事项。

二、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

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结合项目区内地形、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低产田改良和当地耕作习惯等来进行,项目区地势平坦,现有田间高程起伏不大,能满足自流灌溉排水要求,不需进行土地平整。但项目区内园地,牧草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产出率低,规划对其进行平整、填平、覆盖表土,整理成耕地。经设计计算项目区共需运土方某立方,土地平整工程推土机推土量为某立方。

2、农田水利工程

项目区可代灌溉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区内西部以西福河作为灌溉水源,南部以项目区边界的坑水河作为灌溉水源。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和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本项目渠道系统设计分为灌溉渠道工程、排水沟工程和配套工程三部分。

(1)灌溉渠道工程设计

支渠采用UD 某长某米;灌排斗渠某条其中采用UD某灌排斗渠。长度某米,采用UD60灌排斗渠,长度350米,共1274米;斗渠2条其中采用JD60斗渠.长度1545米,采用UD60斗渠:长度某米,共某3609米;采用UD40农渠58条共某米。

(2)排水沟工程设计

斗渠2条,斗沟,规格。,5X2.5 X I长度1012米,斗沟z规格0.5 X 2.5X1长度1018米,长度某米;农沟60条规格0.3 X 1.75 X 0.7长度某米。

(3)配套工程设计

涵管(800长4米1个;涵管(800长8米4个;涵管(600长4米1个,(600长2米14个,共28米;(500长2米32个,共64米;4)300长4米26个,共104米。单座水闸工程设计,斗渠进水闸3座;农渠分水闸58座。

3、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道路布置原则:尽量与项目区原有道路衔接,满足交通运输、农机行驶、田间生产与管理的要求。项目区共规划田间道8条,总长4189米,路面宽4米,素土夯实路基厚0.3米,泥结碎石路面厚0.2米;生产道路51条,总长8006米,路面宽2米,素土夯实路基厚0.2米,泥结碎石路面厚0.1米。

(1)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新建田间道4条总长度1405米;改建田间道5条,总长度2784米。

(2)生产道工程设计

新建生产道45条,总长6497米;改建生产道6条,总长度1509米。

(二)项目设计变更情况

项目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由建设单位会同中新镇乌石村民委员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及工程施工

图纸会审中发现规划设计的灌排斗渠1和灌排斗渠2采用断面规格UD60不能满足作物灌溉需水量要求,为了有效地确保农田耕作灌溉,建设单位根据某镇某村民委员会对该项目工程提出的变更申请,通过现场实地查勘和征询监理单位意见及设计单位意见,经广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心《关于某市某镇某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变更的复函》穗土地规函仁2009]60号批准同意将灌排斗渠1, 2原设计LJD60型号变更为UD 100型号。变更后各单项工程观感良好各类试件试验结果均合格,能满足变更设计要求。

(三)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1、土地平整工程

平整范围按照地形进行,采取以分区为平整单位,局部平整的方式进行土地平整工程。各个分区依据自流灌溉、便于排水的要求进行平整。按照高程近似、挖填平衡的原则。将地面推平或填平,该项目区原为水田、菜地、果园,主要工程包括平整土方、清除杂树草、修整加固边坡。该项目共完成汽车运土22554立方,项目区内推土平整67662立方。经现场验收检测,竣工后各田块及坡边符合设计要求。

2、农田水利工程

该项目灌排方式,依据灌排区域和灌溉水源及排水容泄区地形条件,结合当地的农田水利现状进行设计。项目区排水以原有河溪为容泄区,布设斗农沟,排出田间多余水,灌水渠布置在地势相对较高处,排水沟布置在地势相对较低处。项目工程包括灌溉渠道工程、排水沟工程和配套工程三部分。

(1)灌溉渠道工程

项目区共修筑灌溉渠道总长9328米。修筑支渠1446米,其中规格UD 100长度1223米、规格UD60长度223米;灌排斗渠,设计规格UD60长924米,变更后采用UD 100修筑924米,灌排斗渠,设计规格〔JD60长350米,变更后采用UD 100修筑350米;斗渠,设计规格UD60长1545米,变更后采用UD 100修筑1545米;斗渠:设计规格UD60长2064米,变更后采用UD 100修筑2064米;规划设计规格UD40农渠共58条,总长度7588米,实际修筑农渠UD40长2529米,比规划设计减少5059米。增加斗渠1条UD60长度470米。

(2)排水沟工程

项目区内规划设计斗沟2条,斗沟。长度1012米,斗沟:长度1018米;农沟60条总长度 8103米。由于项目区内原有排水沟能满足自流排水要求,经各个合作社提出意见,村委会考虑到当地耕作习惯,同意不需进行修筑。

项目区另变更修排水沟总长1336米,其中修筑排水斗沟规格为UD 100长度1018米,修筑排水农沟,规格为DU40长度318米。修筑涵管(400长96米;修筑路桥3座。

农田水利各项工程在施工中能按设计要求开挖土方断面,认真浇灌硅和进行渠砌筑,满足设计要求。

3、田间道路工程

该项目共修筑4米宽田间道2959米,其中规划设计新建田间道1405米,实际修筑新建田间道583米,比规划设计减少822米。

规划设计改建田间道2784米,实际修筑改建田间道2376米,比规划设计减少408米。项目共修筑2米生产道2021米,其中规划设计新建生产道6497米,实际修筑新建生产道512米,比规划设计减少5985米;规划设计改建生产道1509米,实际修筑改建生产道1509米。各型道路路基的压实度和路面材料的配合比、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交通运输、农机行驶、田间生产与管理的要求。

三、项目工程质量总评

综上所述,该项目各项工程符合《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各项工程质量符合《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观感良好,项目工程质量总体评定为合格。

废弃矿坑复垦创新深度思考 篇3

我国有大小废弃矿山14万座之多,废弃矿山占地数百万公顷,对于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惊人的土地损毁现状令人痛心疾首。被污染的废弃矿山土地,不能耕种,不宜人居,不适绿化,数百万公顷的土地失去了常态化功能利用。如何治理废弃矿山土地,任务艰巨,迫在眉睫。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从1988年起至今,多次下发文件、规定,要求对废弃矿山土地复垦。

一直以来,废弃矿山复垦,惯常办法是改变原矿山功能状态,这其中包括:利用矿山土地建设矿山遗址公园、种植蘑菇、仓储等等。经治理后的废弃矿山,门庭改换,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或改善了废弃矿山的环境面貌。纵观我国废弃矿山治理案例,我们说,效果并不乐观。与人们预期的想法差距巨大,有学者叹:排世界前20名的矿山遗址公园中没有我们的名字。

实事求是讲,治理废弃矿山,我们的思路和创意不高,没有超过西方人。外国人在废弃矿山上建遗址公园,我们便也依葫芦画瓢,一口气建70多家,据说还在建。我国并不缺少园林景观,我们缺的是创新思路。要说矿山土地“废弃”,不如说我们思路“废弃”。治理废弃矿山土地,要全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矿山现状深度思考,从中寻找自身需求,经济效益好,投资少,收益广泛的项目上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敷衍治理,弄点好土帖疤痕,面上种点花花草草,表面好看就行,实际却用处不大。很多遗址公园入不敷出,运营情况履步维艰,面对矿山遗址公园的运营现状,不争的事实在说明,我们治理废弃矿山选项有问题。长久以来,面对废弃矿山,着眼点和脑筋都用在了治“废”上,而没有用在创新上。要知道,废弃矿山,存在着前后两个阶段的功能与状态,原有功能状态只代表从前。事物的运动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煤炭资源枯竭指的是煤炭一类物质而言,其他物质仍然存在,其他功能状态仍在。我们说的矿山废弃依据的是原有功能状态,而没有关注现实矿山的新功能状态。如果我们把矿山前后两个阶段分开考虑,便会发现,其实前后两个功能状态中均富含着各自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所以,我们要换个思路看当下所谓的废弃矿坑,你便会发现,它不但不废,它竟然是风水绝佳宝地。

我们说废弃矿坑是风水绝佳宝地,是因为我们把废弃矿坑与公墓用地挂钩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念的,如果一链接,废弃矿坑不但不废,它变身为公墓项目后,其内含的多重价值不亚于前矿山单一的资源价值,而且社会价值意义重大。

本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关键期,经济高速发展,各方面社会矛盾也日益突显,土地问题,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仅就废弃的矿山而言,目前全国就有十四万座之多,这些大大小小废弃矿山占地数目万公顷,人们把这些土地称为工矿废弃地。

众所周知,我国土地面积与人均拥有土地量之间严重不成比例,在此基础上,由于历史矿业开采原因,导致大量土地被破坏浪费,既不适宜人居住,又是耕地和绿化的禁区,从常态化功能利用讲,这些土地绝大部分已经废弃了。

为了挽救废弃矿山土地,使其再生惠民,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复垦。复垦废弃矿山土地,已经成为了国家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方针政策。

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规定中,对土地复垦做了定义:“对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了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同时,规定中明确指出土地复垦施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2011年3月,国务院下发《土地复垦条例》,该条例再次明确了土地复垦的主体责任,重点加强监督落实措施,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发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在河北、陕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山西十省开展试点,通过对历史遗留的废弃地复垦利用,并与新增建设用地挂钩,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

2013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定》,这部我国首部出台的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废弃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试点,继续加大对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的资金支持”。同时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作为地方政府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下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规定中指出:“鼓励土地使用者和社会参与对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再次从法律层面把矿业和土地利用联系起来,对存量地(工矿废弃地)的内涵挖潜和盘活利用。

从1988年开始,特别是2011年以来,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每年都有文件下发,这充分说明,我国矿山的土地使用及破坏程度现状是相当严重的。用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所言:“大量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尚未及时得到复垦,出现了损毁土地旧账未还清,新账又增加的情况。”

人口老龄化问题看似与土地没有必然联系,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是老龄化人口大国,截止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比列为10.1%,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7%,到2014年后,我国政府宣布,中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到2020年,这个数字还要上升。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翻倍增长。有人说:“银发经济”时代到了,并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消费将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殡葬消费为必须消费支出。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与此同时带来的人口死亡数量也会相应增加,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恪守着入土为安的生命哲学,入土为安是绝大部分老人生前和生后尊崇的民需习惯,短时间内,这一风俗习惯是没有办法放弃的。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会始终存在。而且,这一矛盾不可避免的愈演愈烈,这并非耸人听闻。

我国每年逝者人数为1555万,到2050年,35年中,按现下人口数加算,逝者人口数超过4亿。这4亿人,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墓地殡葬。也就是说,按国家公墓管理相关规定,4亿老人殡葬土地需求量为200万亩,而现实我们的殡葬土地存量已经用尽。对此,未来35年内,国家尚需提供新增殡葬用地200万亩,殡葬用地共给压力巨大,实现这一需求,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即使提倡移风易俗,但短期内完全改变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风俗,应该是也没有可能。所以,未来35年内,殡葬用地供需关系紧张矛盾将很难调和。

未来35年,我国殡葬消费总额将达20万亿(按每块墓地4万元人民币计),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000亿。减少殡葬需要土地200万亩,置换现下殡葬占地约30万亩,安置殡葬就业人员1000万。

废弃矿山建设公墓,只是废弃土地功能利用设想之一,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所谓废弃土地利用的其它出路还有很多可探索和讨论的空间,我们试想,废弃土地并非废弃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了。

当今,废弃矿山土地盘活利用,使其再创造出巨大经济价值,无疑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废弃矿山,未来会成为中国最大最有市场空间和最高附加值产业吗?从目前看,虽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但从长远看,这一愿望一定会实现。我国废弃矿山占地数百万公顷,这些废弃地一旦重用,那它的意义将不仅仅局限于数百万公顷的土地,它将会把中国经济发展推动更上一层楼。

废弃矿山土地建设公墓,将大量原有公墓占地置换出用于耕种,给老人拓展投资获利机会,杜绝环境污染,整合中国殡葬业丛生乱象。依据它的外延与内涵的要求,从全国城市所需看,至少有百万亩工矿废弃地得到复垦并产生巨大经济价值。

欧美国家工业发展早于中国,类似废弃矿山危害较早经历,在如何抚平这些疤痕和病灶办法上,做过多种多样的尝试,把废弃矿山改建成可供旅游观赏的公园是基本治理手段。

法国巴黎的比特·绍蒙公园

加拿大维多利亚市的布查德花园

辰山植物园

摩尔多瓦首都的克里科瓦大酒窖

美国匹兹堡市的世界最大蘑菇墙植物场

北京房山区一家公司,利用一废弃煤矿巷道种植蘑菇

废弃矿区的身份转换有多个方向,从湿地公园、植物园、展览馆、博物馆、赛车场、高尔夫球场、文化创意园区、遗址旅游地等。

中国矿山公园项目,虽然其数量在逐年增加,但项目整体质量并不高,全球排行榜的20多个矿山遗产名录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我国的矿山遗址公园,现实情况是游客寥寥无几,自身缺乏吸引力,经营收入入不敷出,矿山公园创意不足,建设矿山公园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资金回收期更长,虽然有部分矿山公园变身后有微利收益,也是收入小于支出,我们不能不说,很多矿山遗址公园项目,其实就是赔钱的。

利用废弃矿坑建设公墓项目,主要考虑了九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废弃矿坑复垦。

其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其三是风水学设计。

其四是环境污染。

其五是土地置换。

其六是投资收益。

其七是就业。

其八是旅游概念。

其九是政策风险。

废弃矿坑建公墓,这一大胆理念将会成为世界级的殡葬典范,该项目的诸多利益点和它的巨大经济价值是目前国内外矿山遗址项目均无法媲美的。

废弃矿坑建公墓具有如下特征:

(1)、示范性:

废弃矿坑建公墓,尚属国内外首创。

(2)、必须性:

废弃矿坑必须复垦,公墓建设迫切需要。

(3)、综合性:

项目内含宗教、孝文化、新风水概念、经济收入。

(4)、独特性:

最新权威的风水理念设计,独特理念才真的称其为是《易》学风水。

(5)、方便性:

火化场和殡葬一条龙服务均移于矿坑捏,大大方便了逝者亲人。

(6)、经济性:

项目投资少,获利大,可产生被置换出土地二次经济价值。

对于废弃矿坑分布情况调查,基本城市(或邻近城市)都有存在,只是,鉴于各地废弃矿山土地现状有异,我们在本章中只列举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和重庆市铜锣山矿山废弃地两地做简明区位分析。

首先,我们以抚顺市西露天矿废弃矿坑为例:

抚顺市拥有人口220万,抚顺西露天矿是亚洲最大露天煤矿,西露天矿曾有十里煤海之誉,废弃矿坑面积足有数万亩之多,按国家公墓建设要求:每亩土地可建墓葬330块,平均每块占地2平米,那么,万亩废弃地可建墓葬数百万块,若将抚顺市现在公墓移居于此,火化场和一条龙殡葬服务皆移于此集中管理运营,那将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功绩。我们知道,抚顺周边的沈阳市,系拥有数百万人口的省会城市,两市人口相加近千万人口,若能充分协调沈阳、抚顺两市共用西露天矿一处公墓,仅两市置换出的公墓土地及火葬场用地,将会拥有不可想象的价值前景。

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全国死亡人数每年将高达1555万人,虽然我们未对两市年死亡人数做过统计,但估算看来,到2020年,死亡人数应该不会下。况且,西露天矿过去是采煤矿区,因煤炭运输需要所建的公路铁路运输线路及排水设施,均可得到很好利用。

我们再以重庆铜锣山 废弃矿坑为例:

重庆铜锣山废弃矿坑,由39个大小矿坑群组成,占地面积4000余亩,该废弃矿坑被重庆市政府规划拟建矿山遗址公园,在规划分项目中,官方给出的地质馆一个项目便需投资上亿元人民币,整个遗址公园总投资情况不详,但根据其它遗址公园项目参考来看,重庆铜锣山项目投资不会低于数十亿,官方消息称,预计建设期要十年。

重庆人口过千万,若把铜锣山废弃矿坑建设成公墓项目,其项目可行性利润空间将是遗址公园项目没法可比的。

对此,我们说,仅就目前复垦废弃矿坑其它项目而言,废弃矿坑建公墓,国家和个人均可互惠互利,并项目有可持续发展空间。从目前公墓案例来看,利用废弃矿坑建公墓,属无案例项目,该项目设想为首创。

在整个殡葬产业中,政策始终是痛点,我们在收集此方面信息时得知,政策痛点的最大因素是土地因素,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及城市建设原因,国家牢牢控制着审批权和审批数量,而且,近年来有进一步收紧审批的趋势。

以南京为例:20年没有审批过一个墓地项目。

杭州至2020年前也不会再批。

审批公墓项目,是殡葬行业无法突破的瓶颈。对此,一些大的经营公司被逼投入大批资金收购原有墓地经营权,我们知道,公墓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供需关系严重不对等情况,由于供给量稀缺,一些人便做起了囤积生意,加上大公司高价收购,公墓价格自然被拉升,最终,为商家买单的便落地了逝者身上。所以,我们可见公墓价格在不断地节节飙升。死不起,成了这个行业的口头禅,出现这种问题,直接原因就是土地供给量,在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而土地供给量却在收缩,这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未来20年,国家还要提供出多少土地来满足人们入土为安的需求,这是殡葬市场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完全无视风俗习惯并不是办法,但为了满足需要继续提供土地资源,未来所提供的土地将需200万亩,这对一个人均拥有土地很少的国家来说,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前面说过,因为土地资源供给短缺及城市建设等原因,公墓项目审批是一大难题,目前,全国已有公墓为1506处,现在公墓的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仅从公墓占地情况看,以上海为例:上海合法经营公墓为44家,占国有土地7500亩,有数据称,上海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2万人,截止目前,上海可使用墓地土地资源仅剩2000亩,如果逝者都选择1平米墓地,将无法满足土地需求。

由于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供不应求是当前我国公墓市场的现状,现有公墓土地已出现告急状态。那么,未来市场又如何解决?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比例为总人口的10.1%,人口迅速老龄化,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成本和税收增加,老龄化社会不可避免地来了,有学者称“银发经济”市场随之而来,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消费将会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老年消费,公墓消费是不可避免的预算内开支,人都说中国老年人有钱,其实,中国老年人不仅是有钱,生前安排身后之事也是中国老年人遵守的民俗习惯。

从全国公墓市场看,占用的国有土地,应该有数十万亩之多(包小产权墓地),而这些公墓所占土地使用期限长一点的也就70年,有些城市的公墓占地处于城市扩容发展的“前沿”区域,提前综合考虑土地置换问题已成必然。

工程复垦 篇4

工程措施包括底部平台及工业场地工程、露天采场复垦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及土壤改良措施等。

1.1 底部平台及工业场地工程量测算

1.1.1 砌体拆除

项目区工业场地内有4间房屋, 均为砖砌结构, 浆砌砖拆除64.56m3, 回收砖块38.09m3 (回收系数取0.59) , 产生混凝土石渣方量26.47m3;浆砌石基础尺寸为0.3m×0.5m, 长约50.20m, 共计7.53m3, 回收块石约6.02m3 (回收系数取0.8) , 产生混凝土石渣方量1.51m3;室内硬化面积为106m2, 厚度为0.20m, 产生混凝土石渣方量21.2m3;屋顶面积为102m2, 厚0.3m, 产生混凝土石渣方量为30.60m3, 共清理工程量为79.78m3, 门窗回收, 将无法回收的建筑垃圾运至低洼处回填。

1.1.2 设备混凝土基础和厂房混凝土拆除

项目区设备混凝土基础共有3座, 尺寸为1.2m×0.5m×0.5m, 其清理工程量为0.75m3;临时料房的周长为30m, 基础尺寸为1.5×0.5m, 其清理工程量为22.5m3。共清理工程量为23.25m3, 拆除完后将运至低洼处回填。

1.1.3 覆土及碎石

建筑物残体清理后, 需覆0.5m碎石后, 再覆0.8m土质较好的土壤, 覆土面积约0.4943hm2, 土壤全部来自于矿方购买客土, 距项目区500m, 使用机械进行覆土。需碎石2471.5m3, 土量3954.4m3。

1.2 露天采场复垦工程测算

1.2.1 浆砌石挡土墙

项目区采场平台边缘需修筑浆砌石挡土墙, 长度为1024m, 截面面积为0.6m2。浆砌石挡土墙设计工程量见表1。

1.2.2 覆土及碎石

项目区露天采场底部平台需覆0.5m碎石后, 再覆0.8m土质较好的壤土, 经过施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后满足栽植植被的土源要求。需覆土面积为6.4963hm2, 覆碎石32481.5m3, 覆土51970.4m3。露天采场上部平台覆土0.3m, 覆土面积为4.0690hm2, 覆土方量为12207m3。

1.3 植被恢复设计测算

项目区复垦为有林地和其他草地。采场边坡在台阶内侧栽植爬山虎, 台阶外侧栽植葛藤, 爬山虎 (每穴2株) 、葛藤 (每穴2株) 株距均为1m。底部平台栽植柏树株距2×3m, 采场边坡平台长1024m, 需爬山虎2408株, 葛藤2408株。底部平台面积6.4963hm2, 栽植柏树9095棵, 上部平台面积4.0690hm2, 栽植刺槐10170株, 工业场地面积0.4943hm2, 栽植柏树510棵, 种植玉米0.1301hm2, 栽植完毕后, 林间播撒草籽, 以保持水土, 需播撒面积10.9295hm2。

1.4 土壤改良措施设计测算

为能够使土地尽快满足农作物需求, 每亩施农家肥5m3, 项目区覆土面积为11.0596hm2, 合计165.89亩, 需施农家肥829.47m3。

2 工程施工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在计算中, 以元为单位, 取小数点后两位计到分, 由于Excel自动进位引起的误差为0.01元。汇总后以万元为单位, 取小数点后四位计到元。

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2.1 直接费

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

2.1.1 直接工程费

(1) 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①人工费单价按我国六类地区人工费单价:甲类工51.04元/工日, 乙类工38.84元/工日。

②材料费按当地造价站发布的造价信息为主。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Σ定额机械使用量 (台班) ×分项工程定额机械费 (元/台班)

2.1.2 措施费

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和施工辅助费。其费率依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12) , 结合本项目施工特点, 措施费费率为土方工程、石方工程、其他工程:4.2%;混凝土工程:5.22%。

2.2 间接费

间接费=直接费 (或人工费) ×间接费率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12) , 结合本项目特点, 间接费费率:土方工程、其他工程取5%;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取6%。

2.3 利润

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12) , 利润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的3%计算。

2.4 税金

税金指按国家规定应计入造价内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税金费率标准为3.22%, 按直接费、间接费和利润三者之和的3.22%计算。

3 工程施工费估算结果

工程施工费估算结果见表2。得到工程施工费为3373447.68元。

摘要:本文以土地复垦工程施工费为主线, 根据工程措施设计, 包括底部平台及工业场地、露天采场、植被恢复设计及土壤改良措施等, 采用工程施工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预算工程措施工程量, 最终得出工程施工费估算结果, 为土地复垦提供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土地复垦,工程施工,费用估算

参考文献

[1]卞正富, 张国良, 林家聪.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的工程措施及其选择[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1 (03) :74-81.

[2]付梅臣, 胡振琪, 米静.土地整理和复垦工程费用结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4) :291-294.

[3]谭锋, 陈运春, 张川, 等.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估算标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05) :381-384.

新疆土地复垦规定 篇5

(第48号)

现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土地复垦规定>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1994年11月19日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土地复垦规定》办法

第一条 为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根据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自治区境内造成土地破坏或者进行造成土地破坏的社会、生产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 土地复垦,应当贯彻“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实行以“行业规划,分类实施,归口管理,综合协调”为基本形式的管理制度。

各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土地复垦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协同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土地复垦标准。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和本办法,负责管理、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复垦工作;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之间对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分工,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规定。各级计划管理部门对土地复垦工作中涉及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问题进行综合协调。

第四条 各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本行业土地复垦规划,应当贯彻执行下列原则,并报土地管理部门审查:

(一)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

(二)土地复垦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三)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和自然条件以及土地破坏状态,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在城市规划区内,复垦后的土地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土地管理部门在审查行业土地复垦规划时,应当征求同级城建、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如果认为行业土地复垦规划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有权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行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补充。

行业土地复恳规划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第五条 进行造成土地破坏的社会、生产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理用地申请时,公民应提交土地复垦计划,法人和其他组织除提交土地复垦计划外,还应提交经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下列文件:

(一)列有土地复垦内容和任务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和其他设计文件。

(二)纳入了土地复垦指标的生产建设规划、计划。

违反前款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对其用地申请不得批准。

第六条 造成土地破坏者进行造成土地破坏的社会、生产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土地复垦责任人。土地复垦,由土地复垦责任人实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自愿承担下列情形的土地复垦:

(一)土地复垦责任人没有或者缺乏土地复垦实施能力的。

(二)不能确认土地。复垦责任人的。

(三)社会公益事业和自然灾害造成土地破坏的。

(四)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所规定的土地复垦。

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土地复垦,通过签订承包合同方式实施,其中第(一)项以土地复垦责任人为出包方,第(二)、(三)、(四)项,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以土地所有权人为出包方,属于国有土地的,以土地管理部门为出包方。自愿承担土地复垦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承包方。

土地复垦承包费用,由双方当事人按照公平合理、协调一致的原则,在土地复垦承包合同中约定;与土地复垦责任有关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到土地复垦承包方。

第七条 进行造成土地破坏的社会、生产活动,能够及时进行土地复垦的,应当及时进行复垦。及时复垦有困难的,应当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结束后两年内进行复垦;有特殊困难的,经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可以推延一年进行复垦。第八条 土地复垦工程开工前,土地复垦责任人应当向土地管理部门提交土地复垦方案,法人和其他组织还应当附具经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土地复垦计划。土地复垦方案须列明复垦土地的位置,面积,原来用途,现状,复垦方式,复垦后的用途,开工、竣工时间,复垦总费用及其来源,复垦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其他情况。

土地复垦方案,经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确定验收标准后方可实施。

土地复垦工程竣工后,土地复垦责任人应当向土地管理部门书面提出验收申请,经土地管理部门会同行业管理部门按确定的验收标准验收合格后,始得交付使用。

第九条 土地复垦,应当充分利用废弃物充填挖损区、塌陷区和地下采空区,但应防止造成新的污染。

对利用废弃物进行土地复垦和在指定的土地复垦区倾倒废弃物的,倾倒废物的一方,拥有废弃物的一方和拥有土地复垦区的一方,相互之间均不得向对方收取费用。

第十条 复垦后的土地使用权,按照“谁复垦,谁使用”的原则确定。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复垦承包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规定或约定。

复垦后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变更的,须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

第十一条 复垦后的土地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缓征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性收费的优惠。

复垦后的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基本建设的,建设单位享有优先使用该土地的权利。

第十二条 对他人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国家不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或造成土地破坏的,由造成土地破坏的行为人向该土地的使用人支付土地损失补偿费,并且承担土地复垦责任。

土地损失补偿费的计算和确定,依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和第十五条规定执行。地面附着物的损失补偿标准,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建设、林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三条 土地复垦费用和土地损失补偿费按下列规定列支:

(一)基本建设过程中造成土地破坏的,土地复垦费用和土地损失补偿费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

(二)生产过程中造成土地破坏的,土地复垦费用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和生产发展基金中列支;经复垦后直接用于基本建设的,从该项基本建设的投资中列支。

(三)生产过程中对国家不征用的土地造成破坏的,土地损失补偿费可以分期或者一次性列入生产成本。

第十四条 违反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和本办法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依法决定给予当事人下列处罚:

(一)责令缴付土地复垦费用,由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复垦。

(二)按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第二十条进行处罚。

前款规定的处罚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对情节恶劣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告情况,由其依法惩处。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土地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土地管理部门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期满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负责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在无人使用、无人居住的戈壁、沙漠、山岭、荒地因进行科学试验、地质勘查、地形(或大地)测绘、埋设管道和通讯线缆等造成土地破坏的,不适用本办法。但是,如果造成土壤污染,行为人应当消除污染;不能消除污染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区扩大。

第十八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涵义是:

土地破坏,是指土地自然条件和利用状态被破坏的现象或结果。包括因进行开采矿产资源,取用地下水,实施地下工程,取土和挖沙采石等活动造成的土地挖损区、塌陷区、采空区;工矿企业的排土场、尾矿场、电厂储灰场、钢厂灰渣场、污水池、工业垃圾场等压占的土地;废弃的水利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废弃的铁路、公路路基,建筑搬迁等破坏而遗弃的土地等。

土地复垦,是指针对土地破坏状况,采取平整、充填、覆盖以及生物技术措施等进行整治,从而使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原来利用状态,或者能够经济合理地重新提供利用的行为。第十九条 兵团、师(局)两级土地管理机构根据自治区下达的土地复垦计划,依照国务院《规定》和办法,负责兵团范围内的土地复垦工作。

第二十条 本办法在施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解释。

煤矿的充填开采及复垦技术探析 篇6

关键词:煤矿 沉陷 控制 方法院 研究

0 引言

煤炭的开发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然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日益突出,开采沉陷造成的矿区环境灾害主要有土地塌陷或积水,农田减产或绝产、道路塌陷、房屋变形破坏等,这都是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是造成矿区塌陷灾害和区域变形的根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塌陷程度是解决

此问题的根本之路。随着煤炭形式的好转,各集团公司都加大了环境的防治和治理,对煤炭事业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 煤矿开采中如何防止地表的沉降

沉陷破坏的防治技术途径可以从两方面考虑;①对开采沉陷的控制,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工艺、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取井下充填法、覆岩离层带空间充填等措施,来减少地表下沉,控制地表下沉速度和范围,达到保护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与耕地的目的。②开采沉陷破坏的恢复和整治,运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建筑物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

1.1 全部充填开采 在煤炭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用固体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密实充填,使顶板岩层仅产生少量下沉,以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达到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的目的。其中水沙充填是充填采煤法中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其次是风力充填和矸石自溜充填。但充填采矿法需要专门的充填设备和设施,还需要有充足的充填材料。矿井初期投资大,吨煤成本相应的增加。

1.2 条带开采 根据煤层和上覆岩层组合条件,按一定的采留比,在被开采的煤层中采出一条,保留一条。由于条带开采仅是部分地采出地下煤炭资源,保留了一部分煤炭以煤柱形支撑上覆岩层。从而减少覆岩移动,控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实现对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但该方法采出率低、巷道掘进多,工作面效率低。

1.3 覆岩离层带充填 根据采空区上方覆岩移动形成三带的岩移特性,在煤炭采出后一定时间间隔内,用钻孔往离层带空间高压注浆,充填,加固离层带空间,将采动的砌体梁结构加固为稳定性较好的连续梁结构,使离层带的下沉空间不再向地表传递,以减少或减缓地表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但该技术难度大,再近一步研究。

1.4 限厚开采 根据矿区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建、构筑物抗变形能力,以不产生地表积水和满足建筑物所要求的保护等级为依据,确定可开采的煤层厚度,开采是仅回采这一厚度的煤,其余各煤层均不开采,以实现减少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及土地的目的。但该技术采出率低,仅在薄煤层中应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5 协调开采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合理设计各工作面的开采间距,相互位置与开采顺序,使开采一个煤层(工作面)所产生的地表变形和开采另一个煤层(工作面)所产生的地表变形相互抵消或抵消一部分,以减少采动引起的地表变形,保护地面建、构筑物。但该技术要保持一定的错距,因此组织生产难度较大。我国尚未开展这种工业性实验。

1.6 “采-注-采“三步法开采 充分利用覆岩结构对岩层移动的控制作用,应用荷载置换的原理,进行小条带开采-注浆充填固结采空区-剩余条带开采的三步法开采,有效的对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控制,解决了大面积开采地表沉陷控制、提高了煤炭的回采率,保护了地面建、构筑物,但也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大等缺点。

2 将矿山地表恢复成耕地

2.1 煤矸石充填复垦和粉煤灰充填复垦 地下开采产生的大量煤矸石运到地表排放,既占地有污染环境。利用煤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即可使采煤破坏的土地得到恢复,又能减少矸石的额占地。

2.2 平地和修建梯田复垦 对积水沉陷区、潜水位较低的边坡地带,可采取平整土地、改造成梯田的方法复垦利用。梯田的水平宽度和梯坎高度,应根据地面坡度抖缓、土层薄厚、工程量大小、作物种类、耕种机械化程度综合考虑确定,田间坡度的大小和坡向,应根据原始坡度的大小、有无灌溉条件、复垦土地用途来决定。

2.3 输排法复垦 开挖排水渠道,将沉陷区浅积水引入河流、湖泊、坑塘、水库等,作为蓄水用,是沉陷水淹地重新得到耕种。

2.4 深挖垫浅复垦 运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将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沉陷区下沉大区域挖深,适合养鱼、蓄水灌溉等,用挖出的泥土充填开采沉陷较小的地区,使其成为可种植的耕地。

2.5 积水区综合利用技术 对地面大面积积水和积水深度很大的沉陷区,科学的综合利用,发展网箱养鱼、围栏养鱼、蓄洪作灌溉水源、建造水上公园等。

2.6 固体微生物复垦技术 煤矸石添加适量微生物活化剂,经过一个植物生长期(约6个月)就可建立起稳固的植物生长层,形成熟化的土壤。

3 小结

开采沉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程度是避免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基本途径。充填采煤法是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近年在山东有些矿区正在做膏体充填的实验,这种方法可使采场没有或减少垮落带,能更好的减少地表下沉。但它的技术含量很大,输送倍线大,管路易阻塞,如果成功那将是煤矿开采的一次技术革命。

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各个煤矿应该应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合理应用防止和控制开采沉陷技术和土地复垦技术,矿区生态复垦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对地表塌陷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矿区的环境、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杜计平,汪理全.煤矿特殊开采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陈荣光.矿山企业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强制性标准执行手册[M].宁夏大地出版社.2004.

[3]郭广礼.王悦汉.马占国.煤炭开采沉陷有效控制的新途径[J].中国矿业大学报.2004.(3).151-153.

工程复垦 篇7

一、充填裂缝设计

本方案按照土地损毁的时序对开采各阶段产生的裂缝进行治理,由于内陆滩涂不改造成其他地类,只对其进行充填裂缝设计,所有地类的充填裂缝设计在本节一并包括,不再重新设计。

本矿井煤层埋深较深,煤层较薄,形成裂缝全部为轻度裂缝,裂缝多出现在塌陷区域的边缘,本方案服务年限内产生轻微裂缝全部为轻微裂缝。

轻微裂缝可直接用土充填,直接将裂缝两侧的土填入裂缝即可:

A表土剥离:先沿着地表裂缝剥离表土,剥离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剥离厚度为表层土壤厚度,平均为0.3m。

B充填裂缝:将裂缝两侧的土填入裂缝,捣实,直到略低于原地表。

C表土回覆,将之前剥离的表土覆于已完成整治工程的地表上并进行平整,达到正常耕种的要求。

塌陷裂缝充填设计见图1。

二、耕地复垦工程设计

项目区的耕地均为旱地,根据“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原则,仍然复垦为耕地。对于矿区内耕地沉陷程度较轻,沉陷后地形坡度≤6°的耕地,仅对其进行土地平整、充填裂缝、修建配套设施等手段;对于6°~25°的耕地,沿等高线水平方向修筑梯田;对于>25°的耕地,根据实际利用情况,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仍将其复垦为耕地,但需对其裂缝充填、平整土地及配套工程建设。塌陷区耕地坡度组成见下表1。

(1)耕地平整工程设计

该工程主要针对坡度<6°和>25°的耕地,土地平整主要是消除开采沉陷产生的附加坡度。土地平整工程在施工中,可采用抽槽法,具体操作为:以开挖线为分界线,把待平整的地面线分成若干带 (宽度一般为2-5m) ,平整时一次逐带地先将30cm厚的熟土翻在一侧,然后挖去沟内多余的生土,按施工图运至填方部位。填方部位也要先把30cm厚的熟土翻到一侧,填土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找熟土平铺在生土上。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同时开多槽、速度快、功效高。

(2)坡改梯工程设计

本复垦区原有旱地大多为坡耕地,复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原有的坡耕地分坡度区沿等高线改建为水平梯田,沉陷后6°~25°的耕地,可沿地形等高线修筑成梯田,田坎为土坎,以利于水土保持。

A水平梯田的断面设计需要求出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田面应有适当的宽度;田坎坡度适当,既能坚实稳固,又不多占耕地。

B水平梯田的断面要素:

梯田断面要素见图2。

坡改梯设计参数见表2。

C表土剥离:在坡改梯过程中,首先应对耕作层熟土进行剥离,待梯田田坎修筑完成后,重新回填平铺到田间,表土剥离厚度为30cm,运距20m以内。

工程复垦 篇8

1.1 矿区概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呈“北山、中川、南滩”之势。焦作市是我国的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同时又是重要的能源基地,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焦作矿区地跨焦作、修武、辉县等县(市)。北起薄壁,南至大高村,东起辉县,西到柏山,东西长60 km,南北宽20 km~25 km,含煤面积1 660 km2。主要生产低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是我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河南省大型煤炭基地中的六大矿之一。

矿区位于太行山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标高介于85 m~250 m。区内有沙河、王村河、峪河等季节性河流,分别汇入卫河。由于地貌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潮土、褐土、石质土、骨质土、棕壤土等繁多的土壤类型。

本区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极端最低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43.2℃,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平均降雨量624 mm。全年无霜期238 d。最大冻土层深度0.19 m,最大风力11级,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矿区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第二系、第三系、第四系沙砾层水,水位1.63 m~21.18 m,水质为重碳酸镁钙型,矿化度308 mg/L~316 mg/L。资源开采后,一般不会出现积水。

1.2 塌陷区概况

由于长期受采煤的影响,导致采区的地表大面积变形和塌陷,大量房屋建筑、公共基础设施、耕地植被等遭到严重破坏,给塌陷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采煤塌陷的深度平均在3 m左右,最深达到7 m,采空区面积与地表影响面积的比例为1∶1.3左右。塌陷地多位于丘陵地,对地表的形态特征影响较小,但是开采后出现裂缝,增加了水土流失,塌陷区内土质较差,肥力较低。

2 复垦工程措施

土地复垦工程措施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土壤重构、植被重建、配套工程和监测与监管工程。

2.1 土壤重构工程

土壤重构工程根据不同的地表形态包括充填工程、土壤剥覆工程、挖深垫浅、平整工程、坡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和清理工程,具体详见图1。

1)塌陷地充填利用土壤、煤矸石、粉煤灰和露天矿排放的剥离物等容易得到的矿区固体废弃物,填充采煤塌陷地,使之恢复到设计地面高程,然后进行机械压实整平等处理,可以直接用于林业,或者进行覆土用于农牧业,或者进行地基处理用于城镇建设。

2)土壤剥覆工程把采煤塌陷区表层30 cm~70 cm土壤利用工程机械进行剥离并且统一堆放。

3)挖深垫浅工程,挖深区通过打井抽水降低地下水位、表土层剥离和开挖土方后修葺鱼塘进行水产养殖;回填区通过铲运机进行表层熟土的剥离、回填重构、土地平整重建、翻耕和施肥进而达到作物种植的目的。

4)生物化学工程通过施用易溶性磷酸盐、含Ca2+化合物、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5)平整工程、坡面工程和清理工程通过平整、局部平整、梯田改造等达到作物种植的目的。

2.2 植被重建工程

植被重建工程包括林草恢复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具体详见图2。

植被的重建工程首先应注重植被的筛选与引种,选定植物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干旱、潮湿、瘠薄、盐碱、酸害、毒害、病虫害等不良立地因子有较强的忍耐能力,对粉尘污染、烧灼、冻害、风害等不良大气因子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根系应具有固氮根瘤,可以缓解养分的不足;根系发达,有较快的生长速度;播种栽培较容易,成活率高。

植被的重建工程其次注重植被的配置,可以混播牧草(种籽)、榆树(截干苗)、大白柠条(两年生苗)等进行配置,也可以柠条(一年生苗)、章子松(容器苗)、榆树(一年生苗)、混播牧草(种籽)、小叶锦鸡(一年生苗)进行配置。

2.3 配套工程

配套工程包括灌排工程、喷(微)灌工程、水工建筑物、集雨工程、疏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具体详见图3。

配套工程根据区域内地形地貌不同设置方向不同,露天采场多设置截排水沟,道路工程,沉砂池,消力池,陡坎;非积水塌陷地多设置塘坝、地堰、水平沟、鱼磷坑、谷坊等工程,道路工程;季节性积水塌陷地多设置疏排水工程,灌排工程,道路工程;积水塌陷地疏排水工程,灌排工程,道路工程;排土(岩)场多设置截排水沟,道路工程,集雨工程,边坡砌护,消力池,陡坎;尾矿库多设置截排水沟,道路工程,灌溉工程,沉砂池,消力池,陡坎;矸石山多设置截排水沟,道路工程,灌溉工程,沉砂池,消力池,陡坎;赤泥堆多设置截排水沟,道路工程,灌溉工程,沉砂池,消力池,陡坎;工业场地多设置灌排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道路工程,监测管护工程。

2.4 监测与管护工程

监测与管护工程包括监测工程和管护工程,具体详见图4。

1)监测工程包括原地貌地表状况监测、土地损毁监测和复垦效果监测,其监测标准按照《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为准,监测频率至少一年一次。

2)管护工程包括植被管护、草地管护和建筑设施管护,植被管护时间应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及植被类型确定,一般地区3年~5年,生态脆弱区6年~10年;渠道、水库、塘坝、泵站、水厂、堤防、田间道路、简易桥梁、防护林、电网等,应该按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的无损坏,使得复垦项目区正常生产工作。

3 结语

矿区废弃地复垦是关系焦作市土地整治、环境治理、造福后代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投资大、涉及面广、历时漫长、某种程度上见效慢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在治理之前,必须做好前瞻性的规划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摘要:结合焦作市矿区的地质情况,从土壤重构、植被重建、配套工程、监测与监管四方面阐述了该矿区废弃地复垦工程采取的措施,以期通过土地复垦工作促进该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工程复垦 篇9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镇田丰铜矿属于辽东地区, 该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为1086.6mm, 年最大降水量为1386mm (1975年) , 年最小降水量为609mm (1976年) , 雨量较为充沛, 大气降水多集中在6、7、8月份, 占全年降水量的60%。项目地貌类型属于侵蚀低山丘陵区, 矿区内最高海拔标高588m, 最低海拔标高为398m, 相对高差为190m。山坡坡度35°~40°, 山顶多呈垅岗状。谷底坡度17°~24°, 沟呈“U”型。为了预防水土流失, 复垦方案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2 水土保持工程

为了预防水土流失, 减少投资浪费, 在项目区脆弱地设计水土保持工程, 本项目设计挡土墙工程和植被防护工程。

2.1 挡土墙工程设计

2.1.1 挡土墙位置及规模

挡土墙设计在废石场坡脚, 以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破坏。本矿山挡土墙设计规格地面高1.5m, 埋深1m, 上宽0.3m, 下宽0.8m。挡土墙设排水管采用直径为5cm的PVC排水管, 间距2.5m。

2.1.2 挡土墙科学分析

(1) 抗滑稳定分析:

抗滑稳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Ks—最小抗滑安全系数, 要求≥1.3;W—墙体自重, kN;Pay—主动土压力的垂直分力, Pay=Pasin (δ+ε) , kN;μ—基底摩擦系数;Pax—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 Pax=Pacos (δ+ε) ;aP—主动土压力, kN;—土体与墙背之间的摩擦角;ε—墙背倾斜角度;Ka—主动土压力系数;γ—土体容重, t/m3;z—土层厚度, m;c—土的内聚力。

(2) 抗倾覆稳定分析:

挡土墙在满足抗滑稳定的同时, 还须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Kt—最小抗倾覆安全系数, Kt≥1.5;a—W对前趾点的力臂, m;b—Pay对前趾点的力臂, m;h—Pax对前趾点的力臂, m;其他符号同前。

(3)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底应力应小于地基承载力, 地基允许承载力R参考有关设计手册确定。基底应力采用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式中:σmax、σmin—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 k N/m2, σmax、σminR;ΣW—作用在计算截面以上的全部荷载的铅直分力之和, k N;ΣM—作用在计算截面以上的全部荷载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之和, k N·m;B—计算截面的长度, m。

软质墙基最大应力σmax与最小应力σmin之比, 对于松软地基应小于1.5~2, 对于中等坚硬、紧密的地基则应小于2~3。

挡土墙的容重取23kN/m3, 基底摩擦系数μ=0.35, 土体的容重为18 kN/m3, 粘土、中砂的允许承载力R=140~150kPa。

经计算, 抗滑稳定系数Ks=1.33>1.3, 抗倾覆稳定系数Kt=2.94>1.5, 基底最大正应力σmax=102.04kN/m2

由计算结果可知, 挡土墙能满足对抗滑、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2 植被防护工程

2.2.1 树种的选择

结合近年来辽宁省地区矿山复垦实践经验和宽甸县气候、土质、降水及矿区内主要分布植物等情况, 乔木选择长白落叶松、灌木选择紫穗槐, 作为本项目植被恢复优选植物。

2.2.2 乔木种植设计

根据其具体的当地条件,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长白落叶松作为恢复树种, 覆土后平整, 坡度不大于25°。平整之后采用坑穴植树, 坑穴内覆土, 坑穴规格为0.5m×0.5m×0.5m, 株行距2×2m。

2.2.3 灌木种植设计

灌木种植采用坑穴 (鱼鳞坑) 植树, 栽植灌木紫穗槐, 株距坑穴规格为0.3m×0.2m×0.2m, 株行距1×1m。

2.2.4 栽植的方法

种植时间最好安排在春季或秋季。栽植时, 先将苗木扶正, 放入坑内, 然后向坑内填入适量肥料, 再用土进行回填。在回填了一半土后, 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 这样能保证树的根系全部朝下。随后填土分层踏实, 乔木和原根颈一平, 灌木比原根深5cm~10cm。以确保树苗扎根。

3 结论

土地复垦方案的水土保持工程不是独立存在的, 应和其他工程协调设计。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工程和其他复垦工程一起形成综合复垦工程体系, 能有效地控制因矿山造成的土地破坏, 遏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恢复和重建因矿山开采而破坏的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改善其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促进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将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镇田丰铜矿土地复垦方案[M].2011, 12.

工程复垦 篇10

针对临时占地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临时占地选用原则上,于怀涛等[6]认为首先要尊重原设计规划,其次要因地制宜,保证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 少占农田。管理上,钱爱国等[2]认为首先应规范临时用地手续; 李乐等[4]认为要强化项目法人的主体责任,并加强临时用地复垦的规划设计、监理以及部门间协调合作,严格监督执法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整合不同层次的立法权限与内容,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和内容建设等多种规范临时用地的措施; 刘环等[7]认为必须把好土地复垦审核关。在土地复垦方面,陈甜甜等[8]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化学措施,杨锐锋等[9,10]采用表土剥离临时防档措施、土地复垦区的排灌系统、生态植被系统等工程技术方案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杨亚伦等[1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对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临时占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时占地影响、征用管理和占地复垦三方面,缺少对临时占地损失补偿和复垦费用标准的研究。随着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提上日程,江苏省迎来水利建设的高峰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然要临时征用一定量的土地,而江苏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 060 02 hm2[12],且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建设征地后,一方面人地矛盾会更加紧张; 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的临时占地不能保质保量地复垦,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从而带来临时占地损失补偿和复垦费用标准问题。《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按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临时使用土地届满,由临时用地的单位和个人负责恢复土地的原使用状况; 无法恢复而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责任”,并未出台具体的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标准, 因此在投资概算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交通行业或者其他类似工程的补偿标准。由于不同类型工程补偿标准存在差异,给规划工作带来不确定性,且若补偿标准差异太大,会造成被征地居民的不满,不利于工程建设。本文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借鉴其他省份和其他行业的相关规定,确定一个兼具适用性与合理性的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标准,为江苏省大中型水利工程临时占地土地补偿工作提供借鉴。

1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政策分析

1. 1国家政策

土地复垦在中国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自发、零散状态变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段[13]。1989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标志着中国土地复垦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土地复垦制度体系越来越健全,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的《土地复垦条例》( 国务院第592号令) 规定: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土地复垦标准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复垦义务人对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损毁的由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负责复垦外,还应当向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损失补偿费。”

1. 2周边省份规定

江苏省周边省份主要是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和河南省。目前浙江省、河南省仅对临时占地损失补偿和复垦费用作了原则性规定。《浙江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 “因工程施工、堆料、运输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以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需要搭建临时建筑的,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 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临时使用土地期满,土地使用者应当退还土地,并恢复土地原状。”山东省和安徽省则规定了补偿标准,《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 “临时使用土地按以下标准进行补偿: ( 一) 临时使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应当按照相应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确定补偿费; 临时使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建设用地,应当参照当地占用一般耕地的补偿标准确定补偿费,造成地面附着物破坏的,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 二) 临时使用农用地的, 应当按照该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确定补偿费; 造成地面附着物破坏的,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 三) 临时使用未利用地的,应当参照当地占用一般耕地补偿标准的百分之三十确定补偿费。” 2010年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规定: “临时用地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工期较长确实需要延长期限的,须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延期用地手续”“堆土区、充填区4 000 ~ 6 000元/hm2,弃土区2800元/hm2,其他临时占地1500元/hm2。”

1. 3相关行业规定

2005年12月9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 《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关于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实施意见的通知》( 简称《苏政办发〔2005〕125号》) ,对重点交通工程征迁补偿做了明确规定。《苏政发〔2011〕40号文》发布实施后, 江苏省办公厅转发《省交通运输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的通知》对交通行业征迁补偿标准进行了调整: “综合考虑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等因素,将江苏省范围内的土地分为一、二、三、四类地区,四类地区的临时用地补助费分别调整为每亩每年2 400元、2 100元、 1 800元和1 600元”,但同时规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涉及的其他事项仍按照《苏办政发 〔2005〕125号》执行”。《苏办政发〔2005〕125号》 关于临时占地复垦费具体规定如下:

a. 取土坑。取土深度在2 m以内,四类地区分别定额补助10. 5万元/hm2、9. 6万元/hm2、8. 7万元/hm2、 7. 8万元/ hm2; 取土深度在2m以上3m以内的,四类地区分别定额补助15. 75万元/hm2、14. 4万元/hm2、 13. 05万元/ hm2、11. 7万元/hm2; 取土深度在3 m以上的,参照征收同类土地的标准进行补偿。取土用地涉及耕地的,另按当地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

b. 弃土( 石) 用地。四类地区分别定额补助27万元/ hm2、24万元/hm2、21万元/hm2、18万元/hm2。

c. 其他费用。取土坑、弃土( 石) 用地青苗补助费按照征收农用地的补助标准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征收或减免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费。

2近期典型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标准

由于江苏省目前还没有出台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的具体补偿标准,所以移民投资概算编制实践工作中多采取参考近期批复的类似工程的做法,笔者在测算过程中借鉴了该方法,以近期江苏省批复的川东港整治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作为参考,其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见表1、表2。

注: 耕地产值为37 230元/hm2,弃土区堆高3. 5 m。

注: 耕地产值为37 770元/hm2,弃土区堆高2. 5 m。

通过表1、表2可以发现: 1不同施工工艺,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标准存在差异。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中河道工程、直立墙工程、桥梁工程、 水系调整施工临时占地损失补偿考虑占用1年为37 755元/ hm2,复垦费用为15 000元/hm2; 枢纽建筑物工程施工临时占地损失补偿考虑占用3年为113 265元/ hm2,复垦费用为15 000元/hm2。2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的补偿单价受到施工期、耕作层、施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综合来看,近期批复的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的分类方法、计算方式与江苏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安徽省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补偿、复垦分类补偿政策有相似之处。

3江苏省大中型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与复垦费用测算

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的临时占地主要分为弃土弃渣区( 按施工方式分为陆上机械施工堆土区、水下机械施工排泥场) 、取土区、施工临时用地( 包括临时道路、施工单位营地、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及工程维护临时占地等) 。而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主要包括施工期、固结期、恢复期、弃土区四周坡地损失补偿, 在测算过程中综合考虑施工期、耕作层、施工方式等影响因素。

3. 1临时用地损失补偿

3. 1. 1弃土区

弃土区施工期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水下施工排泥场按1年考虑,干法施工堆土区按0. 5年; 固结期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水下施工排泥场按3年,干法施工堆土区按1年; 恢复期主要考虑复垦后农作物产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 水下施工排泥场按3年考虑,第1年达原产量的20% ( 补偿80% ) ,第2年达40% ( 补偿60% ) ,第3年达70% ( 补偿30% ) ,第4年后达到原有水平,干法施工堆土区按2年考虑,第1年达原产量的50% ( 补偿50% ) ,第2年达80% ( 补偿20% ) ,第3年后达到原有水平。损失补偿按影响时间 × 耕地年产值进行测算,见表3。

弃土区四周坡地损失补偿主要因为弃土区形成后四周为1∶ 2坡度的坡地,无法耕种,需进行补偿。 弃土区( 堆高2. 5 m) 面积按266800 m2( 400 m ×667 m) 分析,坡长水平投影长度为5 m,则坡地水平投影面积为10 667 m2,坡地损失采用征地标准进行测算。

3. 1. 2取土区

取土区损失补偿主要包括施工期及恢复期损失补偿。取土区由于复垦方式、取土深度不同,恢复期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取土区主要根据施工期、恢复期年限考虑损失补偿。

3. 1. 3施工临时用地

施工临时用地损失补偿主要包括施工期损失补偿。施工期根据工程施工设计确定。

3. 2复垦费用测算

3. 2. 1弃土区

a. 耕作层处理费。按266 800 m2( 400 m ×667 m) 分析。先将30 cm厚的表层耕作层临时堆放于弃土区外,待固结后再覆盖于弃土区表层,运距按300 m考虑,铲运机施工单价约为5元/m3× 2,则耕作层处理费用为30 000元/hm2。

b. 耕作层临时占地补偿。耕作层临时堆放按5 m堆高,6 000 hm2弃土区耕作层需临时堆放16000 m2, 水下施工按4 a /hm2补偿,干法施工按1 a /hm2,折合弃土区水下施工费用9 000元/hm2,干法施工2 250元/ hm2。

c. 农田水利配套措施费用。弃土区农田水利配套措施总体布置包括灌溉干渠( 间隔为200 m,护砌) 、排水主沟( 间隔200 m) 、生产道路、灌溉支渠与排水支沟( 间隔均为50 m) 以及简易抽水泵站。工程量根据各弃土区具体情况分析测算。借鉴近期水利工程临时弃土区复垦费用,农田水利配套措施费用平均约30 000元/hm2。

d. 土壤改良费用。为了提高恢复垦地的产量, 对土地实施肥力配置措施。根据已实施工程情况分析,需施肥50 kg /hm2,2 700元; 施加有机肥2 000 kg750元,人工费600元,合计土壤培肥补助为5 250元/ hm2。

将以上各项费用合计,水下施工弃土区复垦费用合计为74 250元/hm2,干法施工弃土区复垦费用合计为67 500元/hm2。

3. 2. 2取土区

取土区复垦费用一般根据复垦方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3. 2. 3施工临时占地

施工临时占地复垦费用包括土壤疏松和农田水利恢复费用,参照类似工程相关实施标准,一般在15 000元/ hm2。

4结论

通过对江苏省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临时占地损失补偿和复垦费用补偿标准,依据占用类型和施工方法进行测算,得出弃土区干法施工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为106 500元/hm2,复垦费用67 500元/ hm2; 弃土区水下施工损失补偿256 500元/ hm2,复垦费用74 250元/hm2,而取土区和施工临时占地由于施工期、恢复期年限弹性较大, 建议根据施工期年限结合恢复期年限的方法灵活计算。另外根据《土地管理法》临时占地原则上不超过2年的规定,超过2年需重新签订协议。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损毁由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负责复垦外,还应向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损失补偿费。

摘要:为了在实践工作中更好地编制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投资概算,通过梳理国家、周边省份和交通行业关于临时占地损失与复垦费用标准相关的政策规定,并参考近期批复的2个大中型水利工程临时占地损失与复垦标准,测算得出弃土区干法施工临时占地损失补偿为106 500元/hm2,复垦费用为67 500元/hm2;弃土区水下施工损失补偿为256 500元/hm2,复垦费用74 250元/hm2,而取土区和施工临时占地损失补偿建议根据施工期年限,结合恢复期年限的方法灵活计算。

工程复垦 篇11

据合作社负责人吴西平介绍:“这个养牛场是在41团10连老居民点废墟上建成的。通过对原居民区土地复垦,拆除平房54套,盘活国有低效用地,实现连队转型发展。养牛场现存栏能繁牛仔1000头,今年可出栏1万头。明年存栏能繁牛仔要达到5000头,年出栏10万头,产值达到1.5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全连人均承包外收入10万元。”

近年来,随着41团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连队职工逐渐向镇区集中,使得连队老民点的土地闲置、低效利用。面对此种状况,该团加快撤连并居步伐,对原连队居民点危旧房进行拆除,并充分利用连队原有砖房和“三通一平”的设施,将其改造成养殖或种植小区。以盘活存量土地,转换发展功能,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目前,该团已拆除连队土坯平房696套,拆除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改造成养殖小区3个。

41团10连人多地少的现状,成为制约该连农业发展的一道难题。而通过对连队原居民点进行土地复垦,依托畜牧业发展,促使连队功能转型,使该连找到了未来发展的出路。通过能人牵头、干部带头、职工入股,入股1200万元成立了“天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原来连队1万亩棉花种植效益作比较,通过对连队老居民点复垦,依托畜牧业,实现功能转型,在经济效益上实现了“再造一个连队”的目标。今年,该团有12个连队以发展畜牧业为主,有一半以上原居民区实施土地复垦,实现连队功能成功转型,使土地资源利用重现生机。在新建养殖区内,共饲养肉羊5000多只、奶牛15000头。

今年,该团启动国有土地流转经营试点工作,在稳定完善农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扶持职工家庭联户经营和建立现代职工家庭农场,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土地集约化经营效益。该团13连27户职工将1500多亩土地通过农业经营公司流转,在连队的协调下,这些职工就近到一家道路建筑公司务工,每人每月有4000元的工资收入,实现了流出与流入“双赢”。

据悉,近年来,41团依照老居民点复垦规划,加快推进连队老居民点复垦工作,落实项目相关单位主体责任,下达老居民点复垦任务,突出抓好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努力破解城镇化发展与用地需求的矛盾,在节地挖潜、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效果凸显。,该团采取居民自主管理、包户宣传动员、市场公开评估、阳光操作服务等措施,加快镇区老居民点土地复垦和危旧平房的拆迁。

工程复垦 篇12

关键词:辽东地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1 概述

土地复垦方案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主要有定性法和定量法两大类。各有优缺点, 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本文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 结合辽东地区实际情况, 总结出适合辽东地区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极限条件法, 为土地复垦方案确定复垦方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以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土地复垦方案为例, 将辽东土地复垦方案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以供同行参考。

2 项目简介

辽东地区是辽宁省矿产资源重点分布区, 分布有大小矿山2000多个, 每年更换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有200多个, 因此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也是辽东地区的重点。本文选取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土地复垦方案, 该矿是多年开采的小型矿山, 地面工程基本全面, 在辽东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矿矿区面积仅为0.0405km2, 地面工程分布有办公生活区、工业广场、矿区道路、排岩场、硐口、塌陷区、表土堆放场等损毁单元。

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过程

3.1 评价对象的确定

根据对项目区损毁土地分析及预测, 本项目对土地造成损毁的单元主要有办公生活区、工业广场、矿区道路、排岩场、硐口、塌陷坑、表土堆放场。

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建设工程、矿山开采选矿工艺流程以及对矿区土地的损毁现状和拟损毁土地预测结果, 本着同一评价单元内的土地特征、损毁方式、复垦利用方向、复垦措施基本一致的原则, 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如表1。

3.3 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土地特征

根据矿体特征、生产工艺流程, 矿山开采结束后待复垦土地特征见表2。

3.4 评价因子的确定

参照《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 将地形坡度、地表物质组成、水文与排水条件、水分条件确定为该项目复垦适宜性的评价因子, 具体见待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农林牧评价等级标准一览表见表3。

3.5 评价结果

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华北、东北区主要限制因素的农林牧业评价等级标准, 结合矿区开采和复垦特点, 本项目损毁后的土地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限制因素较多, 因此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采取极限条件法。根据最小因子律原理, 即土地的适宜性及其等级, 是由诸选定评价因子中, 某单因子适宜性等级最小 (限制性等级最大) 的因子确定。由于矿区开采结束后, 被损毁土地呈现出的是完全重塑的人工地貌, 因此用极限条件法进行预测待复垦土地的不同复垦模式的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相对也较简单, 项目区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主要限制因子的等级标准见表4, 待复垦土地适宜单元主要限制因子及治理措施见表5。

3.6 确定待复垦土地的复垦利用方向

根据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本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 兼顾自然条件和土地类型, 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 防止水土流失, 确定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待复垦土地复垦利用方向见表6。

注:1适宜且没有限制或者少限制2一般适宜且有一定限制3勉强适宜且限制较大

4 结论

土地复垦方案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方案不可缺少的部分, 理论研究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土地复垦方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在辽东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但是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完全适合辽东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还需要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 根据土地破坏状况Á定性、定量的分析土地的适宜类别和适宜程度, 扩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挖掘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本质, 才能指导确定土地复垦方向, 才能将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北江村硼矿土地复垦方案, 2012, 2.

[2]严志才.土地复垦[M].北京:学院出版社, 1990, 340-344.

上一篇:发展生产力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方法